中国古代文学史(四)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基础题

明代文学

一、明代诗文

(一)明初诗歌与散文

1、诗歌

(1)吴中四杰:明初活跃于诗坛的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①高启,号青丘子,晚年号()最有成就、最早的诗人,代表作《登金陵

雨花台望大江》

②杨基《眉庵集》

(2)袁凯《海叟集》,因《白燕诗》得名“袁白燕”

2、散文

(1)宋濂:明朝开国文臣《宋学士文集》“以道为文”,文道一元论。代表作《秦士录》、《送东阳马生序》

(2)刘基:寓言集《郁离子》;《卖柑者言》讽刺元末身居庙堂高官“金玉其外,败絮其内”本质。

3、茶陵派:台阁体渐趋衰弱,茶陵派占主导

首领李东阳(台阁体到前后七子的过渡人物,诗风仍带台阁体的痕迹,宗法杜甫,强调诗歌的语言艺术,钱基博说他有“开山之功”)前七子批评李东阳,却又继承其复古主张为茶陵人《怀麓堂集》。成员有谢铎、张泰、陆釴、邵宝等人

*台阁体:明初永乐、成化年间,上层官僚中形成的文风。台阁主要是指当时的内阁与翰林院,又称为“馆阁”。台阁体是指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台阁体内容贫乏,雍容典雅,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

(二)明代中期文学复古

复古派的天下,文学由简单到复杂

学者(宋濂方孝孺)文人(刘基杨维桢高启)

闽中诗派(领袖林鸿,唐诗的尊奉者)和茶陵诗派将复古推进

*前七子:明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的文学团体,没有明确的集团宗派意识,成员有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重模拟。作品多写时政题材,体现庶民生活,显露危机感和批判意识。代表作家作品:李梦阳《空同集》、何景明《大复集》等。复古理论包含对真情实感的重视,推崇民间真情流露,天然活泼的歌谣《琐南枝》由雅到俗的转变

文学主张:“尺寸古法”强调古法,总结词汇,意象,音调,结构等的程式。*后七子:明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文学团体,包括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后七子继承前七子的复古主张,相互标榜以致模拟成风。内容强调法度格调的强化与具体化。代表作家作品:李攀龙《沧溟集》、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

*唐宋派:明代嘉靖年间的文学复古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他们提倡唐宋文风,反对师法秦汉,创作上强调文以明道,因拟唐故称唐宋派。唐宋派中成就最突出的是归有光《项脊轩志》、《寒花葬志》(三)晚明诗文

1、李贽,价值观念极具叛逆色彩与反抗精神,提出“童心说”

2、晚明小品文代表:张岱《西湖七月半》(明代末年游赏之作)

3、夏完淳,明末杰出文人,《别云间》为作者遭遇清兵逮捕,临行诀别故乡时所作,明末创新文人。

*公安派:晚明文学领域具有相当影响的一个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为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性灵说”是公安派的理论核心,他们在理论上提倡“独抒灵性,不拘格套”的创作原则,强调表现个性化思想情感。他们反对模拟,企图突破儒家的影响。部分作品抨击时政,对道学不满。代表作品:袁宏道《戏题斋壁》、袁中道《听泉》

*竟陵派:明后期一个文学流派,因其代表人物钟惺、谭元春为湖北竟陵人,故得名。他们反对拟古,抒写性灵,但对公安派肤浅流俗不满,企图以幽深孤峭矫正,而流于艰涩。代表作品:钟惺《宿乌龙潭》

复社

几社

二、明代杂剧

1、明代杂剧:刘东生《娇红记》;王九思和康海《中山狼》;徐复祚《一文钱》

2、《南词叙录》:一般认为是明代杂剧作家徐渭所作,第一部研究宋元南戏和明初戏文的专著。

3、明代杂剧成就最高:徐渭《四声猿》、《歌代啸》

*《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四声猿》包括4本短戏:《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明曲第一)

*《歌代啸》:《歌代啸》是明代戏剧家徐渭的杂剧剧本。《歌代啸》是个由四段小戏穿合而成,在故事情节上有连贯性的杂剧,第一出写李和尚偷了张和尚的冬瓜送给情人吴氏;第二出写李和尚戴着张和尚的帽子到吴氏家,见吴氏母亲牙疼,于是假装行医,主张针灸她女婿的脚跟;第三出写吴氏的丈夫以帽子为据向州官告李和尚,却使张和尚下狱;第四出写州官奶奶在内宅放火,州官则禁止百姓点灯。全剧荒诞离奇,又具有讽刺意味。

三、明代传奇

1、明中期三大传奇:李开先《宝剑记》;无名氏的《鸣凤记》;梁辰鱼的《浣纱记》

2、昆山腔——四大声腔中声势最大的一种。

3、昆腔传奇:王世贞等人的《鸣凤记》,传奇作品中第一部现实作品

4、明后期代表:高濂《玉簪记》;孙仁孺《东郭记》;周朝俊《红梅记》

5、“沈汤之争”的焦点——汤显祖对沈璟“声律论”的否定。

6、沈璟、吕玉绳将《牡丹亭》改为《同梦记》

7、《牡丹亭》与汤显祖“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明代汤显祖归隐后,于临川玉茗堂创作《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代表了作者戏剧创作的全貌,其中又均与梦有关,故而合称“临川四梦”。“临川四梦”是作者以戏剧形式表现出自己对人性、人生极其意义的思考。汤显祖所重的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真情”,二是“矫情”。“临川四梦”中的前二梦写的上男女青年的爱情,表现“真情”的力量;后二梦则写士人仕途生涯和宦海沉浮,意在劝戒世人超越对“矫情”的贪恋。

*杜丽娘:杜丽娘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的女主人公。她本是一个美丽聪明的少女,带有贵族小姐普遍的特点,温柔、驯顺、稳重。后为了追求爱情,敢于反抗,敢于斗争,表现了青年男女冲破封建思想束缚的战斗精神。杜丽娘,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特色的典型。她对爱情执着地追求和对礼教地彻底反对,在古代文学史上叛逆女性的画廊中是最前列的。

*临川派:明万历年间出现的戏曲文学流派,因开创者汤显祖为临川人,故追随、效仿汤显祖较为明显并有所成就的剧作家被称为临川派,又因汤显祖祖居玉茗堂,所以又叫“玉茗堂派”。此派创作主才情,不拘音律,常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以奇幻情节承载浪漫风格,以绮词丽语体现优美文采。作家主要有孟称舜(代表作《娇红记》)、吴炳、阮大铖等。

*吴江派:明代后期,在沈璟(《义侠记》)的影响下,出现了大批用昆山腔创作传奇的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从而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戏曲流派,因沈璟是吴江人,故后人称之为吴江派。此派作家认为传奇创作要严守音律,强调曲辞必须本色,

比较注重舞台演出实践,作品大多以伦理教化或惩劝风世为主旨。主要作家有冯梦龙、吕天成等,但他们的理论主张并不完全等同于沈璟,创作也取得一定成就。*《鸣凤记》:鸣凤记是明代重要的昆腔传奇,此剧作者已不可考。《鸣凤记》是几乎与时事同步的政治活报剧,暴露了明王朝政治的黑暗腐败。全剧长达41出,通过揭发严嵩旧罪,并不断地演示其新罪而呈现。《鸣凤记》是传奇作品中时事戏的先锋,开拓了政治悲剧现实化的道路。(可参考P95)

四、明代散曲与民歌

1、明代散曲作家:陈铎《滑稽馀韵》;冯惟敏《十自由》(套数);梁辰鱼《江东白苎》

2、冯梦龙民歌:《挂枝儿》、《山歌》

五、明代小说

(一)《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

《三国》的主题:(1)为蜀汉争正统说(2)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集团之间的斗争说(3)反分裂、求统一说(4)歌颂理想英雄或讴歌封建贤才说(5)人才学教科书说(6)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7)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8)反映民族心理意识说(9)悲剧说

(二)《水浒传》与英雄传奇

1、《水浒传》今知有7种不同回数的版本,有繁本(文繁事简)与简本(文简事繁)之别:繁本有71回本、100回本、120回本3种。简本有103回本、110回本、115回本、120回本、124回本和不分卷本等

2、《水浒传》主旨:(1)忠义说(2)诲盗说(3)英雄豪杰立传(4)“倡民主、民权”的政治小说(5)农民起义说(6)市民说(7)忠奸斗争

(三)《西游记》与神怪小说

1、《西游记》题材最早来源于辨机的《大唐西域记》

2、《封神演义》100回,由许仲琳、李云翔改编。

(四)《金瓶梅》与世情小说

1、《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

2、蒋剑人推出《古本金瓶梅》,是为第一本洁本。(删除不好的东西)(五)“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

1、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2、二拍: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3、瞿佑《剪灯新话》(文言小说)是明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标志明代传奇小

说的崛起。

*三言二拍:明代中后期短篇小说,以冯梦龙的“三言”,凌蒙初的“二拍”为代表。“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为宋元明三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标志古代短篇白话小说整理与创作高潮的到来。《二拍》是《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它是个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专集,标志着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清代文学

一、清代诗、文、词

(一)诗歌

1、清初:

(1)遗民诗人: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另有吴嘉纪和屈大均,前者多作危苦之词,后则富于浪漫幻想。还有,阎尔梅。

(2)入仕诗人:钱谦益,虞山诗派领袖,常熟人。另有成员:冯舒、冯班、钱曾、钱路灿。

(3)吴伟业:号梅村,“梅村体”(艺术上吸取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行的写法),代表作《圆圆曲》(以吴三桂、陈圆圆的悲欢离合为线索)

(4)王士禛: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提倡“神韵说”,即要求诗歌具有含蓄深蕴、言尽意不尽。代表作《秦淮杂诗》

(5)康熙诗坛,朱彝尊和王士禛并称“南朱北王”;施闰章、宋琬并称“南施北宋”

(6)查慎行:浙派承前启后的大家,清初学宋诗人中成就最高。

(7)赵执信:著有《谈龙录》

2、清中叶

1、翁方纲:“肌理说”,以考据、训诂增强诗歌的内容

2、袁枚:世称随园先生,提倡“性灵说”,强调情是其诗论的核心,代表作《马嵬》

3、“乾隆三大家”:袁枚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赵翼字云崧、蒋士铨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

4、郑燮,号板桥,代表作《潍县署中画竹呈3年伯包大中丞括》

(二)散文

1、清初散文(古文)三大家:魏禧、汪琬、侯方域。侯方域《李姬传》(李香);《大铁椎传》(剑侠)

2、姚鼐提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文章八要。

3、桐城派分支是阳湖派,代表人物:恽敬、张惠言。沈复的自传体笔记式散文《浮生六记》,记叙与妻子陈芸的感情生活。

4、骈文作家:汪中,被视为清代骈文复兴的代表。《哀盐船文》

*桐城派:是清中叶散文流派。由方苞开创,刘大櫆、姚鼐继承发展的散文流派,因三人为安徽桐城人,故称桐城派。其论文主张向秦汉、唐宋古文学家学习,讲究“义法”。义,即文章内容;法,即文章作法。强调义理、考据、词章合而为一,要求语言雅洁,并以阳刚、阴柔来分析文章风格,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代表作品: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狱中杂记》,刘大櫆《游万柳堂记》,姚鼐《登泰山记》。

(三)词

1、清初词“三大家”: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悼亡词《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蝶恋花》)。

2、“京华三绝”:纳兰性德、曹贞吉、顾贞观

*阳羡词派:清初,以陈维崧(《醉落魄.咏鹰》)为宗的词派。陈属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所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思想上尊崇词体,摒弃词为“小道”“艳科”的传统观念,创作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有“词史”之称。风格上,学习苏、辛以豪放为主,有《迦陵词》、《陈迦陵文集》等。该派主要成员有万树、蒋景祁、吏唯园、陈维岳等。

*浙西词派:清初,以朱彝尊(《静志居琴趣》)为宗的词派。浙江秀水人,古称浙西,所以…朱论词宗法南宋,崇高清空醇雅风格,主张向姜夔、张炎学习,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词风醇雅清丽,讲求独出机杼。该词派其他主要作家还有李良年、李符、厉鹗等。

*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流派之一。常州词人张惠言(词集《茗柯词》;《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所开创,周济又进一步加以发展。张提出“比兴寄托”的主张,倡导意内言外、比兴寄托。周济也强调寄托,提出“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他们的作品气势雄健、风格俊逸,但内容范围仍比较狭窄,旨意较为隐晦,对清末词坛影响颇大。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是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内容涉及友情爱情、边塞江南、咏史咏物、杂感等诸多方面,词风清新隽秀、悲婉华美,而尤以写景状物关于水、荷的词居多。风格颇似南唐后主,被称为“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有词集《饮水词》、《侧帽集》

二、清代戏曲

1、抒情剧:以吴伟业、尤侗为代表。吴伟业:杂剧《通天台》、《临春阁》,传奇《秣陵春》;尤侗《读离骚》

2、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还有朱素臣等。李玉代表作:《千忠戮》(燕王朱棣以武夺位)、《清忠谱》(以公:周顺昌)。“一人永占”,《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朱素臣代表作《十五贯》

3、以李渔为代表的形式派。创作风情喜剧《笠翁十种曲》

4、南洪北孔: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故事)

5、长篇小说:《绿野仙踪》和《镜花缘》是其中较好的两部作品

6、案头文人戏曲创作:蕉窗居士黄图泌《雷峰塔传奇》(神话传说剧)

7、地方戏: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京剧在地方戏的发展中产生。代表作《庆顶珠》又名《打渔杀家》;

8、弹词《再生缘》

9、鼓词,主要流行于北方,以鼓板击节,代表作《呼家将》《包公案》

10、子弟书,创始于满族八旗子弟,只唱不说

三、清代小说

1、清初小说续书中,陈忱《水浒后传》比较优秀。

梗概:主题是官逼民反。个中也反映了江南遗民寄希望于海上和坚决不臣服新王朝的普遍心态。同原书一样,故事也是从梁山泊开始。叙写梁山好汉中剩存的李俊、燕青等人再度起义,反贪官、反清兵。后迫于形势,冲破金兵重围,弃寨出海,建基立业。李俊为暹罗国主。

2、李渔的短篇小说:《无声戏》、《十二楼》

3、才子佳人小说:天花藏主人(张匀)《玉娇梨》、《平山冷燕》、《定情人》

4、世情小说:《醒世姻缘传》是明代西周生所著的世情小说,原名《恶姻缘》,全书100回,前22回叙写前世的晁家,第22回后写今世狄家。小说以两世的两种姻缘故事为线索,对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社会黑暗的两大症状,即腐败的官场和浅薄的世风作了鞭辟入里的解剖,是一部非常杰出的中国古代世情小说,其在塑造人物、梳理故事等手法方面都是同类小说的杰出者。

☞清代的代表性小说

(一)《聊斋志异》(二)《儒林外史》(三)《红楼梦》

近代文学

一、近代诗词

1、龚自珍是近代历史开端之际得风气之先的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散文《尊隐》,“隐”是指失落在野的人物;《病梅馆记》是最集中表现追求个性解放精

神的作品。诗《己亥杂诗》;《西郊落花歌》以落花比兴。

2、黄遵宪“诗界革命”;梁启超提出“文界革命”,是新文体的创造者,代表作《少年中国说》

3、革命文学团体“南社”:以“南”名社,对北而言,寓有对抗清政府之意,代表人物:柳亚子、陈去病等

二、近代戏曲

话剧是一种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的新兴剧种。

三、近代小说

1、侠义公案小说:《儿女英雄传》(侠女何玉凤,化名十三妹为父报仇);《施公案》、《绿牡丹》等

2、人情世态小说:《品花宝鉴》、《花月痕》、《海上花列传》。花指妓女

3、被鲁迅称为“谴责小说”的四大名著:《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刘鹗)、《孽海花》(曾朴,主人公傅彩云)

4、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是我国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直面社会而取得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

5、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6、民初小说:鸳鸯蝴蝶派,又称“礼拜六派”。《玉梨魂》标志其成形,也是其文言小说的奠基之作。李涵秋《广陵潮》是鸳鸯蝴蝶派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

简答题

一、《三国》中诸葛亮、曹操形象分析

曹操形象

1、奸诈与忠义的矛盾

生于乱世的曹操是一个奸雄,小说中曹操的奸诈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1)玩弄权术

年幼的曹操面对叔父善意的指责不但不接受,反而想办法对付,一个小小的伪装成功离间父亲与叔父。这说明曹操从小就有一种过人的权术。

(2)阴险而又极端利己

曹操只凭猜测就杀死了吕伯奢一家,而且在得知错杀后还要赶尽杀绝,完全以利己为标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其可谓阴险狠毒之至。(3)诡计多端

祢衡在大庭广众之下侮辱他,他表面上若无其事,实际上却玩了个借刀杀人的把戏,让祢衡到荆州劝说刘表。借刘表之手杀祢衡。

然而这样的一个残忍的奸雄,也有他忠义的一面。“挟天子以令诸侯”,曹

操没有篡位称帝,符合传统的政治道德的,这可算是他的“忠”。华容道义释关羽,后来也因为自己的“义”而捡回一条命。

2、爱才与忌才的矛盾

曹操的用人和对待人才的态度,最能说明他性格的矛盾性。曹操爱才。典韦战死,他哭奠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曹操忌才。如杀杨修。曹操爱杨修之才,但最终还是借扰乱军心之名把杨修杀掉。他既爱才,又忌才;既有礼贤下士之举,又有枉杀贤良之误。

3、好色与重情的矛盾

曹操好色,明里暗里有不少女人。当年他曾是大将军何进的部下,后来却娶了何进的儿媳妇。战宛城时,他因好色而与张绣的婶娘私通,竟然赔上了长子曹昂和大将典韦的性命,使曹军损失惨重。

曹操虽好色,但是从他与原配夫人丁氏的事,可以看出曹操对女人的重情重义。长子曹昂因保护曹操而丧命,丁夫人对曹操不依不饶。曹操一气之下把丁夫人送回娘家。几天后曹操主动到岳父家想请回丁夫人,但丁夫人不肯回去,无奈,曹操想出了让丁家给丁夫人另选人家的办法。由此可见,好色的曹操也是一个有情的人。

4、暴与仁的矛盾

曹操在他的政治军事生涯中,杀了不少人。有些是政治原因,诛除异己;有的纯是为了报仇泄愤;有的没有正当的理由,如杀吕伯奢,梦中杀人。

曹操的仁表现在以民为本,体恤百姓,保持农业发展。如在征张绣时,他号令三军,不准作践麦田,不准掳掠百姓,违者斩首。

诸葛亮形象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作者着笔较多的人物之一。作者以其独到精彩的笔墨,为我们塑造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忠贞不渝的操节,旷世不凡的智慧,有口皆碑的英勇。

1、“忠”。对刘备的忠贞不渝对国家的忠贞不二。他亲自带兵深入蛮荒之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报答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刘备死后仍忠心耿耿辅佐后主。

2、“智”。他不仅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而且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等一系列事件,将诸葛亮的“智绝”表现得淋漓尽致。

3、“勇”。诸葛亮不仅有无穷的智慧,而且在他的智慧中包含着无限的刚勇,这种“勇”大多是通过他对刘备的忠诚和匡复汉室的信心表现出来的。如41回到43回中,刘备带领数十万民众和数千残兵缓缓地向江陵进发的时候,诸葛亮不顾个人安危,只身随鲁肃前去东吴劝说孙权共同破曹,达到了联吴抗曹的目的。

之后,诸葛亮身居虎穴而处之泰然,一次又一次勇敢地用计谋使自己化险为夷。

二、《西游记》孙悟空形象分析

吴承恩的笔下的孙悟空是神性、人性和猴性三者合一的形象。这一形象集中了我国古代民众的斗争精神、反抗意志与无穷智慧,体现着人民群众的美好理想。(1)敢于斗争、藐视一切封建权威的叛逆精神。孙悟空自称齐天大圣,高喊“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大闹天宫,把那些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把玉皇大帝吓得惊惶失措。平日里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水界、冥府、天庭的最高权威,在他面前一个个威风扫地。这种无法无天,敢于向神、佛、天庭、地府、水界、人间的一切权威挑战的反抗精神,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强烈愿望,是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的基本特点。这个特点体现了人民的革命精神和民主要求。(2)鲜明的爱憎。他仇恨一切兴妖作怪、残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对受苦受难的群众和一切善良的人们却有着浓厚的感情。他对唐僧总是委曲求全,竭忠尽力;对猪八戒,他虽不时挖苦讽刺,有时也捉弄一番,却是善意的。他三调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大火,既开通了西行的道路,又解救了当地人民的困苦。可是,他对害人的妖精,却毫不留情。三打白骨精时,尽管唐僧念紧箍咒使他头痛难忍,甚至用断绝师徒情义的手段来阻止,仍然动摇不了他除恶务尽的决心。孙悟空形象这一特点,寄托了古代人民要求团结斗争、争取自身解放的坚决决心。(3)超凡的智慧、卓绝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孙悟空善于观察了解,经常找当地山神土地查询情况,或用火眼金睛观察动静,或变成小飞虫到敌人内部去探听虚实。他还善于利用自己降妖伏魔的神通,运用各种巧妙的战术来战胜妖魔,或钻进妖魔肚皮,或变成妖魔的亲友,或夺取他们的法宝,或捣毁他们的巢穴。他总是无往而不胜。孙悟空的斗争艺术,凝结着古代人民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卓越的智慧,至今对人们仍有着启发和教育意义。

三、《水浒传》宋江形象分析

《水浒传》中的宋江是一个忠、孝、义的人物形象。

“忠”:上山前宋江是以“仗义疏财”(消极忍受)的方式尽忠;上山后是以“替天行道”(积极争取)的方式尽忠,招安则以“辅国安民”(名正言顺)的方式尽忠。

“孝”:接到兄弟宋义带来父亲的死讯,他就把“胸捶将起来”,“把头往壁上碰撞”,“哭得昏迷多次”等,这都是极力描写他的“孝”。

“义”:晁盖等人劫生辰纲贩卖枣子之事被揭发,宋江把官军何清追捕他们的消息私下告知晁盖,这充分说明他的义。

四、《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对科举制的批评

讽刺艺术:

(1)讽刺的艺术在于真实。作品将人们司空见惯的笑谈、粗鄙等事情加以概括,使之具有典型性。如胡屠夫对中举后的范进前倨后恭的态度,讽刺了八股文化造成的势利心理。

(2)讽刺有度,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讽刺态度。如对汤知县等贪官污吏的讽刺中有鞭挞,对热衷功名的范进等人的讽刺中有哀其不幸等。

(3)高超的讽刺手法。

①夸张。在现实上的适度夸张,更容易造成强烈的讽刺效果。如作品对严贡生的讽刺描写。他为了省坐船的钱,自导自演了场云片糕变几十两银子药的戏。这一段精彩的描写,无疑倾注了作者对此人物的厌恶和鄙夷。

②悖谬。通过人物自身的矛盾来达到讽刺效果。范进想起恩师托他帮忙提拔荀玫这事后,却遍寻不到荀玫的卷子,非常苦恼。一幕客讲了个四川学差的笑话想逗范进开心,没想到范进却说出了“苏轼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罢了。这是老师要提拔的人,查不着,不好意思的。”这样的雷话。作者通过范进这种只知应试却毫无文化的书呆子形象,讽刺了八股取士的弊端。

对科举制的批评

《儒林外史》体现了现实主义讽刺艺术的高度成就。《儒林外史》描写了封建社会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运用夸张、白描等手法尖锐地讽刺与抨击了利欲熏心、热衷功名、无智迂腐的学子(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不学无术、趋炎附势的名流(如匡超人);敲骨吸髓、贪婪成性的达官猾吏(如南昌太守王惠,高要县知县汤奉);蛮横狡诈、鱼肉乡里的土豪劣绅(如严贡生)等,从而深刻地揭露了清代社会种种丑恶的现实,尤其是抨击了科举制度对人们的麻醉和毒害,造成了几代知识分子道德堕落,精神荒谬,才华枯萎,人格扭曲。

简述

1、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白话小说集《警世通言》卷32,冯梦龙的代表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

名妓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志,她深知沉迷烟花的公子哥们的习性,便日积月累地积攒了一个百宝箱,收藏在院中的姐妹那里,希望将来润色郎装,翁姑能够体谅一片苦心,成就自己的姻缘。经过长期考验和寻觅,她选择了李甲,将终身托付于他,因而让李甲四处借贷,又拿出自己私蓄的银两,完成自己从良的心愿。姐妹们听说她与李甲离开妓院,大家以资相助为盘缠将百宝箱还给于杜十娘。

杜十娘与李甲泛舟吴越,在途中,一富家公子目睹杜十娘美貌,心生贪慕,就乘与李甲饮酒之机,巧言离开,诱惑并使李甲以千金银两之价把杜十娘卖给了他,杜十娘明知自己被卖弄,万念俱灰。她假装同意他们的交易,然后却在正式交易之际当众打开百宝箱,怒斥奸人和负心汉,抱箱投江而死。

这篇小说在许多文学史上定义为反封建反礼教的爱情小说,杜十娘的悲剧是黑暗的封建社会对她的欺骗挤压所造成的。这篇小说从整体结构来看,确是很不错的,以其细腻的笔触塑造一个执著追求自己心中美好愿望的女性形象,取得了非凡的、卓越的艺术效果。

2、卖油郎独占花魁

《卖油郎独占花魁》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收入冯梦龙著的《醒世恒言》第3卷。讲得是从小被人骗卖至娼门的花魁王美娘嫁于卖油郎秦重的故事。

才女莘瑶琴和秦重一样,幼年都因战乱孤身流落临安。莘瑶琴被骗沦落娼门,改名王美娘,成了花魁。秦重被油店朱姓老板收养,成了卖油郎。朱重偶见貌美的王美娘,便生出与之共度一宿的念头。于是节俭存钱,终能陪花魁一宿,却因花魁醉倒,照料了她一宿,无半丝逾越。王美娘醒后对朱重的作为十分敬佩并还于双倍嫖资。一年后王美娘遭福州太守八公子羞辱,流落欲要自尽,却受朱重相助。为报答留秦一宿,王美娘扬言非君不嫁,并用多年存的钱为自己赎身,嫁给了朱重。婚后王美娘偶遇投靠油店的失散父母,而朱重后来也遇到了生父,改回了原姓秦重,皆大欢喜。

3、《婴宁》

选自《聊斋志异》卷二,是蒲松龄爱情小说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叙述了狐女婴宁与王子服真诚相爱并结为美满姻缘的故事。婴宁是狐母所生,鬼母所养,从小生活在远离尘寰的环境中,丝毫没有受到封建礼教、世俗人情的污染。

上元节这一天,吴生来寻王子服一起出外游玩,不料中途有事先行离开。王子服独自一人闲逛街市,巧遇婴宁,对笑容可掬的婴宁一见钟情。他将婴宁遗落的花放于枕边,每天怅然若失,相思成疾。吴生来探,得知王子服生病的真正原因后,便答应替他寻找。未果,不得已编造谎言哄骗他,告诉他是姑姑的女儿,谁知他信以为真,居然亲自到西南山寻找婴宁。而婴宁的住址却被吴生幸而言中,王子服再次与婴宁重逢,并将婴宁带回了家,与之完婚。后得知此女乃是狐女,却也对她不离不弃,又替她安葬了母亲,二人终成眷属,并育得一子。

4、《席方平》

《席方平》是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描写官府黑暗的众多篇章中的一篇颇具典型意义的代表作品。文中以辛辣的笔触,叙述席方平含冤从天上告到阴间,仍旧不得申张的悲惨境况。

席方平的父亲被姓羊的财主所害,席方平为了替惨死的父亲伸冤,阴魂入城隍庙告状。然而城隍得了姓羊的贿赂,便说席方平告的不是事实,没有道理,不准他的状。席方平愤恨不已,只好进入冥府向冥王伸冤,不料,整个地府皆被仇家收买。他们相互勾结,贪赃枉法。席方平不仅冤屈未申,反遭种种酷刑。但他毫不屈服,在严刑拷打下也没有退缩,连对他用刑的鬼吏也肃然起敬。席方平百折不挠,最终为二郎神明断,昭冤雪恨。

《席方平》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他的伸冤并不单纯是一般意义的报复报仇,而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穷与富的较量,被侮辱预被损害者的一种反抗。他这种反抗精神,鼓励着人们向封建统治阶级反抗的勇气。

论述

1、《红楼梦》的写人艺术

《红楼梦》的写人艺术突出表现在塑造了成群的性格鲜明而又富有社会内蕴的人物形象。

(1)写真实的人:写人物打破了历代小说的窠臼,作者根据自己对现实世界的感受、体验塑造人物,这些人物虽然不是实有,但却是现实世界中某种人物的真实写照,反映那种任务的真实面貌;分析贾宝玉

(2)人各一面的底蕴:正是由于真实的人,所以才人各一面,不仅不同身份、境遇的人物,即便身份、境遇相同或相近的人物,也各有其自己的性情,行事中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同是男主子,贾政正紧古板,庸碌无为;贾赦贪图享乐,贪婪成性;他们性情的异同,映射出贵族阶层的守旧,堕落,丑恶的趋势。同是贵族小姐,元春端庄淑雅;迎春木讷怯弱,安分守己;探春精明逞强;惜春孤僻冷漠;反映出贵族小姐“原因叹息”的不同境况同是丫鬟袭人温顺老城,晴雯任性而为,心比天高,她们各自的性情有着真实的社会内涵,不同的遭遇,因而具有不同的典型意义

(3)性格表现的多面性:小说改变了以往小说人物类型化、性格简单化的写法,一些主要人物性格有着多个侧面的,乃至美丑渗透的表现,成为小说中的“圆形人物”,最突出的是王熙凤。迎风贾母,王夫人。对下人恩威并施;贾琏偷娶尤二姐时,表面大度,暗地里置尤二姐死地,小说从多个侧面,写出了这样一个美丽聪明,时善时恶、时而爽朗时而阴险、时而温和时而狠毒的贵族管家女人形象

(4)美丑的互渗:红楼梦中的许多人物,特别是女性形象,都不能简单判定美丑、善恶的。例如探春精明强干,美丽聪慧,却嫌弃自己的亲生母亲赵姨娘和弟弟贾环,亲近宝玉。与赵姨娘争执名分问题,否认赵国基是舅舅,以正经小姐自

居,这就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物

(5)对照与互补:小说中的众多人物是处在贾府内外的关系网中,也自然形成了不同性质的系列,而其更为突出的优点是着意于人物之间的相互映照,互为补充,生发出更为丰富、深刻的意思。薛宝钗与林黛玉的比照,通过两种背景、两种性格的女子的两种结局,显示出封建婚姻的荒谬

2、《红楼梦》的悲剧艺术

《红楼梦》以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线索,通过贾、薛等家族由兴到衰的发展历史,展示了一个多重层次,又互相融合的悲剧世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十八世纪中叶广阔的社会现实。

(1)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红楼梦》的中心故事,是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他们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上产生了深挚的爱情,宝黛的爱情与封建礼教、封建家族的根本利益发生尖锐的冲突,必然是悲剧的结局。贾府的切身利益,特别是贾府日益衰败的客观形势,决定了封建家长必须为贾宝玉选择一个符合封建规范要求,能够帮助他走上“正路”并挽回整个家族颓废局面的理想人物。作者通过贾宝玉对薛宝钗和林黛玉的选择展开了矛盾冲突,从而提出爱情必须建立在以反对封建主义为内容的思想一致的基础上,使《红楼梦》的爱情描写具有更深刻的反封建的意义。

(2)“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女儿国”的悲剧。《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一个以宝玉为中心的“女儿国”,围绕着“悲金悼玉”的爱情婚姻悲剧,《红楼梦》还展示了一群身份、地位不同的少女爱情、青春和生命之美被毁灭的悲剧。作者不仅哀悼美的被毁灭,而且深刻揭示了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几千年积淀而凝固下来的封建正统文化。

(3)贾宝玉的人生悲剧。《红楼梦》对中国传统悲剧意识的最大突破,就在于它将人生无所不在的悲剧现象上升到哲学高度来认识,贾宝玉的痛苦正是如此。宝玉悟破人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与作品中所写的家庭衰败结合在一起,产生了更加动人的艺术魅力。其永恒的不幸美如此脆弱、短暂,轻易被毁灭;制造悲剧的人如凤姐、宝钗、王夫人,不是有意害人,奉封建规矩办事,无意中扼杀美。(4)封建大家族没落的悲剧。荣宁两府是封建贵族世家的典型代表,小说以贾府的衰落过程为主线贯穿起史、王、薛等大家族的没落,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穷奢极欲、腐朽荒淫的生活和操纵官府,为非作歹的种种罪恶,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末世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客观上显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趋势。

中国古代文学史4复习笔记资料

明代文学 一:复杂的社会环境 二:文人思想的禁锢(程朱理学,八股文,文字狱) 三:明代文学的发展: 前期:衰微冷落,短期繁荣 诗歌: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台阁体(三杨:杨浦,杨士奇,杨荣)茶陵派:李东阳 散文:明初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 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章回体小说) 戏曲:宫廷派杂剧,朱权《卓文君私奔相如》,曲纶《太和正音谱》 朱有燉的喜庆剧,神仙剧,苍义道德剧 传奇:邱睿《五伦金备记》邵璨《香囊记》 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中期:沉寂,肃杀,小说空白,诗歌粉绝现实,戏曲宣扬礼教 诗文:吴中四大才子,(唐寅,祝允明,文微明,周文宾) 唐宋派:唐顺之,王慎中,归有光 杂剧:王九思、康海的《中山狼》——东郭先生和狼 三大传奇:《宝剑记》(李开先),《浣纱记》(梁辰鱼)《鸣凤记》(王世贞) 后期:高度繁荣 诗文:李贽童心说,公安派(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 竟陵派:钟惺,谭元春 小品文的兴盛,张岱《西游七月半》 小说:长篇《西游记》、《金瓶梅》 白话短篇“三言,二拍”: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和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三言"内容广泛,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作者编辑"三言"的目的,在于劝谕、警诫、唤醒世人,有明确的社会功能。“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 戏剧;杂剧徐渭的“四声猿”:《渔阳三弄》、《翠乡梦》、《雌木兰》,《女状元》。 沈汤之争:明万历朝,戏曲界同时出现了汤显祖和沈璟两位大家。他们之间,在戏曲创作及其有关理论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甚至达到针锋相对的地步。后人称之为“汤沈之争”。因为汤显祖籍属临川,沈璟乃吴江人氏,各自拥有一批遵奉者,所以戏曲史上又名之为临川派与吴江派的论争。 四、明代文学的特点: 1文人世俗化,手工业和城市商业的繁荣。 2作品内容的市民化,文学作品塑造商人新形象。 3艺术审美趋向,世俗之趣。 4文学创作商业化,文人以谋生而写作;书肆为牟利而刊行。 5“心学‘的兴起,自我意识的觉醒;离经叛道,张扬个性。 6集团林立,流派纷呈,标新立异,争流不息明代小说。 一、明代前期的文言短篇小说:瞿佑《剪灯新话》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重点最新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张《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共305篇,先秦称诗三百。汉代《诗经》的流传有:鲁诗、韩诗、齐诗、毛诗。 2、《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诗经》全集分风雅颂三部分。其分类的依据是音乐的不同。 3、《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一、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二、“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4、诗经的主要内容:《诗经》思想内容广阔,主要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表现恋爱、婚姻题材的婚恋诗。二是描写农业生产的农事诗。三是关于战争和徭役的征役诗。这类诗主要表现战争和徭役给民众带来了沉重灾难和痛苦,四是祭祀诗和史诗。五是反映社会矛盾、揭露批判现实的怨刺诗。六是燕飨诗,主要描写贵族宴饮的场面。 5、诗经的艺术特色:1.以抒情诗为主2.绝大多数诗作是反映现实人间与日常生活3.具有明显的政治与道德色彩4.在表达个人情感时,总体比较克制因而显得平和5.基本句式是四言6.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7.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8.大量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第二章历史散文 1、《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

品的汇编(最古老的)。春秋战国称《书》,汉代称《尚书》,儒家尊为经典,又称《书经》。《尚书》包括虞、夏、商、周书。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是《尚书》,是以记言为主的古史。 2、《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与鲁哀公十四年,共记载两百四十二年间的历史。最突出的特点是: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法”。 3、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是《左传》。左丘明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的历史事件。 4、《郑伯克段于燕》A、主要内容:记述郑庄公母子兄弟之间争权夺利以致骨肉相残之事,揭露了统治者阶级所宣扬的“君义、臣行、慈父、子孝、兄友、弟恭”等伦理道德的虚伪性。B、艺术特点:①结构严谨、完整、叙事详略得当,脉络清晰。②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以宾衬主,相互映衬、叙事展示、人物性格、个性化语言)C、人物形象:郑伯:有谋略有胆识,老谋深算,阴险狠毒,工于心计。公孙段:愚昧幼稚,贪婪妄想 5、春秋三传:《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6、《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作者是:左丘明 7、《邵公谏厉王弭谤》写作特点:A、结构完整、严谨B、记言与记事融为一体C、采用比喻说理的方法。 第三章诸子散文 1、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2、《孟子》1.长于论辩富有气势(铺张扬厉、善设机巧)2.用形象说理 3、《庄子》的寓言多数都带有谐谑和讽刺的意味。善用艺术形象来阐明道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套试卷

潍坊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中国古代文学》(四)试题库 ﻫ(郭荣波老师录入) 第一部分填空题 1、在元代文学史中,最明显得就是, 第一次居于文坛得主导地位.2ﻫ、在政治上,元朝统治者始终奉行民族压迫政策,她们把国民分为 四个等级。ﻫ3、在元代记载了很多当时得杂剧艺人得著作就是夏庭芝 得。4ﻫ、描写到元代剧场情形得散曲作品就是杜仁杰得。 5、元代得戏剧有与两种。 6、元杂剧包括与两种体裁,因为二者都就是得,故统称为曲。 7、南戏最早就是一带得地方戏,故又称之为或。8、元代文学得审美情趣就是与。ﻫ9、关汉卿历史题材得杂剧有与. 10、《窦娥冤》剧名全称就是. 11、《窦娥冤》中窦娥临刑前发下得三桩誓愿就是、与。ﻫ12、关汉卿得杂剧创作具有鲜明得,就是名副其实得。 13、《西厢记》剧本共有本折.14ﻫ、具有惊世骇俗思想内容得《西厢记》,却表现出般光彩照人得格调。15ﻫ、最能表现《西厢记》惊世骇俗思想得一句唱词就是。16ﻫ、《西厢记》中《长亭送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17ﻫ、白朴杂剧《墙头马上》素材源于白居易得一诗. 18、白朴杂剧《梧桐雨》之名源于白居易《长恨歌》中得诗句 “”。 19、马致远在元代梨园声名很大,有“”之称。ﻫ20、马致远得《汉宫秋》就是根据历史上得故事改编而成得。21ﻫ、《汉宫秋》就是本,主角就是。22ﻫ、《汉宫秋》第三折[七弟兄]“说什么大王、不当、恋王嫱,兀良,怎奈她临去也回头望!那堪 这,。”ﻫ23、被王国维称赞为“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得杂剧作品就是与. 24、元代写水浒戏最多得作家就是 ,堪称元代水浒戏双璧得就是 与。 25、《琵琶记》得作者就是;剧中女主人公就是。 26、《琵琶记》得前身就是宋代戏文。ﻫ27、散曲得体制主要 有、以及介于两者之间得等几种。2ﻫ8、“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出自得散曲作品,名为。 29、明代“四大奇书”就是、、与 . 30、《三国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就是明嘉靖壬午年刊刻得《》。ﻫ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及答案《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 1.《诗经》 2.“六义” 3.《春秋》 4.“春秋三传” 5.《论语》 6.楚辞 7.散体大赋 8.抒情小赋 9.汉乐府 10.《史记》 11.《古诗十九首》 12.《孔雀东南飞》 13.建安风骨 14.新体诗 15.骈文 16.志怪小说 17.游仙诗 18.玄言诗 19.吴歌 20.西曲 21.宫体诗 22.初唐四杰 23.上宫体 24.王孟 25.高岑 26.新乐府运动 27.唐传奇 28.花间派 29.温韦 30.西昆体 31.诗文革新运动 32.XX诗派 33.诚斋体 34.苏辛词派 35.稼轩体 36.辛派词人 37.永嘉四灵 38.江湖派 39.诸宫调 40.元杂剧

41.散曲 42.元曲四大家 43.元诗四家 44.铁崖体 45.话本 46.南戏 47.平话 48.荆、X、拜、杀 49.台阁体 50.前七子 51.后七子 52.唐宋派 53.公安三衰 54.竟陵派 55.明代传奇 56.吴江派 57.玉茗堂四梦 58.小品 59.四大奇书 60.章回小说 61.神韵说 62.格调说 63.肌理说 64.性灵说 65.浙西词派 66.XX词派 67.桐城派 68.阳湖派 69.南洪北孔 70.诗界革命 71.南社 72.谴责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答案 1.《诗经》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全书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划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成书于春秋中期,反映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将近500年的社会状况。它在先秦只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才被称为“诗经”。 2.“六义”(或"六诗”)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三类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三类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 3.《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它非常简括地记录了鲁国及周王朝、其它诸侯国的历史事件,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 4.指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又称《左传》)、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又称为《公羊传》)和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又称《谷梁传》)。 5.中国古代“四书”之一,是孔子去世之后,由孔子弟子及门人编订而成的,是专门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册---笔记

第七编明代文学 绪论 明代文学呈现波浪形态势,大致可分成2个阶段: 一.前期作为元文学馀波和明中后期文学突变的准备,可视为中古文学最后阶段;二.嘉靖(1522~1566)后,文学变革迅猛异常,步入近古新时代。(一)明中叶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第一段。 (二)元明际社会动荡,形成人心思治、崇拜英雄的思潮,涌现一批精神上较解放且富时代使命感的文人,文学作品尚酣畅雄健的阳刚之美,浸透忧患意识,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游传》;南戏中兴和宋濂、刘基、高启等诗文作家。 (三)明初经济复苏,士人忧患意识消蚀;思想文化专制和特务统治,平添不安全感,知识分子转而欣赏平稳和谐、雍容典雅美:小说、戏曲创作受限,“台阁体”诗歌和讴歌富贵、道德、神仙的戏剧泛滥,文学倾向贵族化、御用化而滑入低谷。 (四)明中叶,商业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统治集团腐朽、思想控制松动、王阳明心学流行,嘉靖后文学复苏: 1.文学创作随接受对象下层化、市民化而更加面向现实,创作主体精神高扬,突出个性和人欲的表露。 2.叙事文学全面成熟,向近代化变革:(1)《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问世;(2)戏曲:从《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等三大传奇问世,传奇定型和昆腔改革,到汤显祖写“临川四梦”,戏曲创作推向继元杂剧后的又一高峰; (3)诗文:继前七子在弘治年间(1488~1505)以“复古”开展文学革新运动后,相继出现唐家派、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等。 (4)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白话短篇小说繁荣,(5)“挂枝儿”、“山歌”等民间文学的流行和整理。 3.明末天启、崇祯(1621~1644)间,国事多艰、经世实学思潮抬头,向理性回归,重新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开启清文学思潮的转变。 三.明中期后,文学向世俗化、个性化、趣味化流动。 第一节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 一.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壮大,新读者群形成。二.新内容与新形象:市民生活、市民情趣、市民形象。 (一)诗文对表现商人的兴趣;小说和戏曲中,广泛表现市井生活,塑造众多商人和作坊主形象,并流露出同情、理解和赞美,透出对世俗物质利益关注的价值取向。(二)艺术趣味趋向世俗化,基本特点: 1.题材重日常琐事,表现多率真自然,语言尚俚俗明白,效果求怡心娱目。 2.明中后期,文坛大力宣扬“寄意于时俗”(欣欣子《金瓶梅词话序》),从“耳目之内,日用起居”(《拍案惊奇序》)中极摹“世情”,欣赏“最浅最俚亦最真”(《挂技儿?别部》)的语言,提倡文章之用即在于“供人爱玩”(郑超宗《媚幽阁文娱自序》)“足资谈笑”(天许斋《古今小说题辞》)。 三.文学创作商品化。 第二节王学左派的兴起及其对文学创作的推动 一.明初:特务统治;力倡程朱理学,实行八股取士。二.明中后期思想文化活跃的重要契机—王学兴起: (一)弘治、正德间,思想家王守仁继胡居仁、陈献章、湛若水等后,进一步发展宋陆九渊“心学”,认为“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传习录》)。提出“我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者”。 (二)“良知”,“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文录?书朱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章 屈原和楚词简答题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章屈原和楚词简答题汇总 简述《九歌》艺术表现的特点。 一.屈原在《九歌》中既写出了神的灵异,更写出了神的“人性”,神性和人性统一在一起。如《湘君》、《湘夫人》,表现湘水之神相互爱慕追求却终于不遇的波折变化的心境。抒写神与神之间、神与人之间的恋爱故事,使祭神歌曲带有侬侬的人间情味。 二.叙写神灵的活动和神灵的情感,描绘神灵的环境和气氛,是一种清新幽眇的境界。 简述《招魂》的艺术特色。 一.结构精密完美。依据方位和事物层层铺叙渲染的表现方式。 二.长于铺排描摹,例如它写四方的恐怖,罗列众多可怕的事物,还描绘出它们可怕的形象。 试叙楚辞产生的相关要素。 一.与楚声、楚歌有直接联系。楚辞即使不能歌唱,也要用“楚声”来诵读。楚辞的许多诗篇都有“乱”辞,它们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更表明楚词与楚乐有亲密关系。 二.楚辞的产生与楚国民间“巫歌”关系密切。宗教的歌舞,对楚辞有几个方面的直接影响: 1.《九歌》就是在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 2.祭神仪式中,巫师装扮成不同的神祗,载歌载舞,就像戏剧一样。这样神秘浪漫而具有故事性的歌舞,对楚辞的构思和表现都有影响。如《离骚》写恶咸降神。 3.民间祭神巫歌,富有神奇的想象或幻想,孕育着丰富的神话故事,这些都成为楚辞的养料和特征。如《九歌》中的神鬼,《离骚》中的天界 三.楚辞中充满着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着地道的楚地方言等。 四.楚辞是在南北文化交流的新的时代环境下,诞生于楚国的地域特色鲜明的新诗体。 以上种种,说明楚辞确乎是楚文化的产物,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天问》:屈原所作的仅次于《离骚》的长诗。它以反诘的形式,一连提出170多个问题,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古史传闻、社会政治、个人生活等,表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广博的知识,表现了诗人大胆怀疑、敢于批判旧观念和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全诗以四言为主,四句一节,通篇用反诘,参差错落,圆转活脱,被认为是“千古奇文”。 屈宋:先秦楚辞作家屈原和宋玉的合称。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宋玉略晚于屈原,也以楚辞著称,并对赋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后世因以屈宋合称。 试论楚辞的文体特点。 一.从诗风言,铺排夸饰,想象丰富,是楚辞的共同特征。如《离骚》充满奇幻不拘的想象,抒发真情层进反复。 二.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有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三.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涌现,另外,“兮”字、“些”字作为虚词叹语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试论《离骚》的思想内容。 一.“美政”理想和深沉的爱国情感。屈原向往“前圣”治国君明臣贤、君臣和谐的境界,提出“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的具体治国方略。 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贵族大臣群起而攻,迫害屈原,但屈原仁不放弃他的政治理想而苦苦追求,《离骚》写他上天入地,寻求出路,就是他追求理想实现的形象描绘。批判精神在于他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理想的同时,也直接揭批黑暗、指斥奸佞。 试论《离骚》的主要艺术特色。 一.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离骚》前半回顾往事,追忆身世、理想和遭遇,基本是写实,但那些比兴手法铺叙夸饰自己的美好质量的诗句,已具有奇异想象的特色;后半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则更是火一样

2016年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辽金元文学四)

2016年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辽金元文学四) 2016年辽宁教招大部分考试科目为教育基础知识,具体考试内容需要看考试公告,查看最新辽宁教师招聘考试资讯。辽宁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辽宁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后期元杂剧及其它】 周得清《中原音韵》提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元后期成就最高的作家,代表作《倩女离魂》根据唐传奇《离魂记》改编而成,《绉梅香》写才子佳人恋爱的爱情剧。许多地方摹仿西厢记,多有陈腐说教之语。 1、试论《倩女离魂》的剧情结构和艺术感染力 《倩女离魂》元代后期杂剧家郑光祖描写才子佳人缠绵情爱旦角戏的代表作。 “离魂”是剧中的主要情节,处理得比较出色和巧妙。将倩女的灵魂与躯体分开后,一方面可以细致真切地表现她魂魄无拘无束时的大胆与执著,写出其不愿受封建道德伦理束缚而追求婚姻的真性情;另一方面则可通过病体所受的折磨,反映现实中多情女子相恋的痛苦。自感叹、自伤情、自懊悔,折腾得死去活来。这样就把当时闺阁佳人渴望恋爱自由的心理,以及忍受礼教禁锢的现实压抑感,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2、郑光祖《王粲登楼》写文人事迹的历史题材剧中最杰出的作品。 剧作写王粲怀才不遇的遭遇,客寄他乡,重阳节登高赋诗。 郑光祖在剧中注入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诸多感受,表现了穷愁潦倒而不愿久居人下的知识分子的困苦和孤傲。写王粲,实际上是写他自己。以他的生平和作品为题材,郑光祖作了很多创作性的发挥,着重写他学成满腹文章,有高才,只是胸襟骄傲,不会阿谀奉承,故每被人轻慢。 剧中唱曲用诗一样的语言演绎《登楼赋》开阔高远的意境,而且感情更为激昂悲壮,反映作者客寓他乡悲愤不平心境。

中国古代文学史基础 (4)

Copyright © 2000-2010.Huaxia Dadi Distance Learning Services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夏大地教育网版权所有 https://www.360docs.net/doc/6219030250.html, 1 第二编 秦汉文学 重点:1、《史记》成书的原因、内容、体例、艺术特色,思想内涵。 2、汉代辞赋的形成阶段、主要作家作品以及艺术特色。 3、《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4、汉乐府诗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第一章 秦汉散文 理解:秦汉散文的发展脉络 秦仅李斯,受战国纵横家影响。汉散文创作的主流,文体:政论文,文风:切中时事,朴厚无华。西汉初期贾谊等的情感浓重、文气纵横——西汉中后期刘向等的引经据典——东汉前期王充等的崇实诚、斥虚妄,通达深刻——东汉后期王符、仲长统等的抨击时弊,愤世嫉俗。行文造语在东汉后期向骈俪方向发展。 第一节 李斯与秦代散文 一、理解: (一)《吕氏春秋》简况。 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编撰。(被视为杂家著作,而以道、儒、法、阴阳家的思想成分更多些。)文章一般较短小,以事实说理,平实畅达,不求华丽。《吕氏春秋》的最大成就,是它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故事。 (二)《吕氏春秋》的说理方式。 它创作了丰富多采的寓言故事。说理时往往采用一组寓言故事,从不同侧面予以说明,既充分阐释了思想,也使行文形象生动,趣味盎然。 (例如:《察今》,讲“因时变法”的思想,先后使用“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儿投江”三个寓言故事,分别侧重于“时”、“地”、“人”不同的方面,全面表达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变法主张。) (三)李斯生平与《谏逐客书》写作缘由。 李斯,楚国人。曾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初为吕不韦舍人,后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为相。 因韩人郑国为秦修建灌渠事,秦大臣建议驱逐所有外来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上书秦始皇,指陈逐客的错误。 (四)秦刻石文的特点。 其形式,四言为句,三句为韵。铺叙颂夸,气度宏伟,韵律谐和。文采不足。 二、简单运用:《谏逐客书》的主要特点。 1、《谏逐客书》以逐客不利于秦的统一为中心,首先铺叙历史上客卿辅助秦国并使之国富兵强的事实,以说明客卿不曾有负于秦;其次叙说秦始皇看重外国的玩好之物,而轻视客卿的事实,论定其重物轻人的错误;最后分析纳客和逐客的利害关系,指出逐客非但不利于秦的统一大业,还会使秦国趋于危亡。 2、文章罗列众多事实,极力铺陈,颇具纵横家法。提出秦王逐客的政令,举重若轻,使重物与轻人形成鲜明对比,事理昭彰。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备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辽金元文学四)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备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辽金元文 学四) 【宋元话本与南戏】 1、宋元话本:宋元流行一种民间伎艺“说话”,这种讲唱文学的兴盛,对中国古代小说和戏剧的发展影响极大。话本小说就是由“说话”衍生而来的。 (1)话本小说是经过文人编撰整理的小说话本,是“说话人”说话所依据的底本,原只是师徒相传的“说话”的书面“记录”,并不是让人看的书面著述。今存的《清平山堂话本》、《古今小说》、《醒世恒言》等白话短篇小说集中。宋元话本是中国小说史上最早的白话小说。 (2)话本小说的题材内容有:“烟粉类”(讲男妇恋爱、烟花粉黛)、“灵怪类”(专神仙妖术和异物显灵作怪)、“传奇类”(讲人世间奇人奇事、轶事奇闻)、“公案类”(讲断案故事、英雄豪杰),这些题材内容具有浓郁的世俗生活气息。 (3)宋元话本小说在体制形式、叙述方式、语文体(白话进行演讲)等方面形成了很明显的特色。 2、宋元话本小说的艺术特点 (1)话本小说的体制形式是结合市民听众的要求而创造出来的。 (2)话本小说的叙述方式符合一般大众的欣赏习惯,连贯叙述,

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带有悬念和巧合。 (3)话本小说是语体文,具有通俗易懂、生动明快的特点。源于人民生活而又经过提炼的白话小说语言,具有生动丰富的表现力和世俗生活气息,适应了话本小说以此反映市井生活和表现普通人物为主要内容的需要。 宋代的讲史话本:仅存《五代史平话》和《宣和遗事》两种,《大唐三藏取经话》属说经话本。 《五代史平话》又称《新编五代史平话》,是现存最早的“讲史”话本,由口语和文言两种文体组成,口语为说话人自编,而文言部分几乎是从史书转录的,表明早期讲史话本是依附史籍编成的,在题材上没有突破史书的限制,语言也未糅合成和谐的整体,其人物描写也较为平淡。 元代的讲史话本:现存的元代讲史话本有七种,《武王伐纣书》、《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续集》、《三分事略》、《三国志平话》、《薛仁贵征辽事略》。 元代的讲史话本多标名为“平话”,大多根据各种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改编而成,浅显的文言和白话两种语言并用,穿插诗词,把庞大复杂的历史事件,编成情节联贯的长篇故事。关目曲折生动,文词却比较质朴,只交待大概情节,不做过细的描写。 宋元讲史话本的历史地位:中国长篇通俗章回小说发展的源头;讲史平话的篇幅一般都比较长,须分多次演说,这对长篇白话章回小说的成书有直接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史(四)》练习题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四)》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知识填空 1、小畜集2、杨亿、钱惟演3、醉翁、六一居士4、苏洵、苏轼、苏辙5、易安居士、“易安体”6、陆游、杨万里7、遗山、中州集8、汉宫秋9、西厢记10、关汉卿 11、柳开12、林逋、山园小梅13、李商隐14、子瞻、东坡居士15、后山体、山谷体16、幼安、稼轩17、论诗三十首18、裴少俊、李千金19、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 20、感天动地窦娥冤21、晏殊、晏几道22、苏洵、苏辙23、《淮海居士长短句》24、《山中白云词》25、《元丰类稿》26、北宋、唱27、《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望江亭》(任选其三)28、崔莺莺、张生、红娘29、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30、《琵琶记》31、西昆体、《西昆酬唱集》32、《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33、《嘉祐集》、《六国论》34、黄庭坚、“山谷体”35、李清照、“易安体”36、《西厢记诸宫调》37、《崔莺莺待月西厢记》、38、元代、北曲39、虞姬自刎乌江40、高明41、《审势》、《审敌》、《权书》、《衡论》、《心术》、《远虑》、《管仲论》、《六国论》(任选其二)42、《喜雨亭记》、《记承天寺夜游》、《石钟山记》(任选其二)43、《庆湖遗老诗集》、《东山寓声乐府》44、白石道人、《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45、《梦窗词》46、辛弃疾、李清照47、《西厢记诸宫调》48、己斋叟、大都49、张可久50、《李逵负荆》51、《栾城集》、《黄州快哉亭记》、《上枢密韩太尉书》(二者任选其一)52、《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石钟山记》(任选其二)53、黄庭坚、秦观、54、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55、柳永56、辛弃疾57、大都、白朴、马致远、关汉卿(三者选二)58、《赵氏孤儿》59、高文秀、《李逵负荆》60、《关大王单刀会》、《西蜀梦》61、王禹偁62、《秋声赋》、《醉翁亭记》、《祭石曼卿文》、《泷冈阡表》(任选其二)63、苏轼64、姜夔65、《示儿》66、赵师秀、翁卷67、萧观音、萧瑟瑟68、唐明皇、杨贵妃69、《倩女离魂》70、温州、“温州杂剧”、“永嘉杂剧”71、白体、昆体、晚唐体72、《渔家傲》73、杜甫、黄庭坚、陈师道74、《词论》75、《雨霖铃》、《八声甘州》76、杨万里、范成大77、姜夔78、《梧桐雨》、《墙头马上》79、《柳毅传书》、《张生煮海》80、《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望江亭》(任选其二)81、醉翁、六一居士82、《后村长短句》83、《游褒禅山记》《读孟尝君传》84、易安、易安体85、白石道人、《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任选其一)86、白朴、马致远、关汉卿、卢挚(任选三人)87、《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贩茶船》、《芙蓉亭》(任选其二)88、贯云石、睢景臣、张养浩、刘时中、张可久、乔吉、徐再思、钟嗣成(任选其三)89、《窦娥冤》90、《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91、杨亿、钱惟演92、柳开93、《淮海居士长短句》94、黄庭坚、“山谷体”95、《梦窗词》96、辛弃疾97、萧观音、萧瑟瑟98、《梧桐雨》、《墙头马上》99、高文秀、《李逵负荆》 100、高明 二、名句识记 1、远近高低各不同。2、一水护田将绿绕。3、毕竟东流去。4、红杏枝头春意闹。5、疏影横斜水清浅6、淡妆浓抹总相宜。7、脉脉此情谁诉。8、夜阑卧听风吹雨。9、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10、只留清气满乾坤。11、冻雷惊笋欲抽芽。12、澄江一道月分明。13.又岂在朝朝暮暮。14.一一风荷举。15、泪眼问花花不语 16、冻雷惊笋欲抽芽。17、一蓑烟雨任平生。18、心在天山,身老沧州。19、废池乔木,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明代文学 1、吴中四杰:是指明初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四人都住在吴中而得名;四人中以高启和杨基成就较大。代表作有《塞下曲》等。高启,其诗学习汉魏晋唐,不拘—格,而以豪放为主,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杨基诗风清润峭拔。 2.台阁体::明代占文坛主导地位的诗派。以杨荣、杨溥、杨士奇为代表。内容多为歌功颂德。风格平正典丽,缺乏真情实感,成为粉饰太平的工具。代表作有《从游西苑》、《元夕赐观灯》等。 3.茶陵派:明代文坛的重要诗派。以李东阳为主,成员有谢铎、张泰等人。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重视诗歌的语言艺术,对诗的声律音调、结构用字的研究,目的在于扫荡台阁体的卑冗文风。 4.前七子:是明代以李东阳为首的文学群体,主要代表有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等。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台阁体空洞拖沓的文风,强调诗歌的情感特征,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又希望通过对古法的学习,来恢复古典诗歌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特征。 240.后七子:是指明代嘉靖年间以王世贞为核心的文学复古运动,主要代表有李攀龙、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等。是对前七子文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他们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在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和遵循古典诗歌法度的问题上,他们更加严格地强调法度要求,因此遵法与创新之间的矛盾也表现得更加突出。 5.唐宋派:明代以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为代表的文学流派。他们选择唐宋古文为取法对象,推崇宋代理学,重申“文道合一”主张,创作中表现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富有感情色彩。成就较高的是归有光,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的琐事及普通的人物,状情摹态,细心刻画,寄寓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富有感情色彩,如《项脊轩志》。 6.公安派:是晚明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派别,主要人物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他们提出“性灵说”,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创作上注重有感而发、直写胸臆,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情感。对晚明小品文的产生有促进作用。 7.竟陵派:明代后期的文学流派。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受公安派的影响,提出重“真诗”,重“性灵”。重视作家个人情性流露,看重向古人学习。追求幽深奇僻的文学审美情趣。对复古派拟古流弊有积极作用。但也缩小了文学表现的视野,显示出晚明文学活跃精神的衰落。 8.晚明小品文:在晚明时期趋向兴盛,代表了晚明散文所具有的时代特色,主要有袁宏道、张岱。内容趋于生活化、个人化,率真直露,注重真情实感,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现代作家文学观念和创作中都有所表现。 9.《四声猿》:是明代杂剧作家徐渭的一组杂剧作品,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和《女状元辞凰得凤》四本短戏。《四声猿》反映出有价值的世俗观念和相对进步的市民精神,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徐渭勇于揭露社会,开辟了讽刺杂剧的新路。《女状元》杂剧全用南曲,有开创意义。 10.明传奇:明传奇是明代的以演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形式。“传奇”最早特指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宋代话本小说中也有“传奇”一类。明传奇在南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创作主

中国古代文学史(四)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基础题 明代文学 一、明代诗文 (一)明初诗歌与散文 1、诗歌 (1)吴中四杰:明初活跃于诗坛的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①高启,号青丘子,晚年号()最有成就、最早的诗人,代表作《登金陵 雨花台望大江》 ②杨基《眉庵集》 (2)袁凯《海叟集》,因《白燕诗》得名“袁白燕” 2、散文 (1)宋濂:明朝开国文臣《宋学士文集》“以道为文”,文道一元论。代表作《秦士录》、《送东阳马生序》 (2)刘基:寓言集《郁离子》;《卖柑者言》讽刺元末身居庙堂高官“金玉其外,败絮其内”本质。 3、茶陵派:台阁体渐趋衰弱,茶陵派占主导 首领李东阳(台阁体到前后七子的过渡人物,诗风仍带台阁体的痕迹,宗法杜甫,强调诗歌的语言艺术,钱基博说他有“开山之功”)前七子批评李东阳,却又继承其复古主张为茶陵人《怀麓堂集》。成员有谢铎、张泰、陆釴、邵宝等人 *台阁体:明初永乐、成化年间,上层官僚中形成的文风。台阁主要是指当时的内阁与翰林院,又称为“馆阁”。台阁体是指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台阁体内容贫乏,雍容典雅,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 (二)明代中期文学复古 复古派的天下,文学由简单到复杂 学者(宋濂方孝孺)文人(刘基杨维桢高启) 闽中诗派(领袖林鸿,唐诗的尊奉者)和茶陵诗派将复古推进 *前七子:明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的文学团体,没有明确的集团宗派意识,成员有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重模拟。作品多写时政题材,体现庶民生活,显露危机感和批判意识。代表作家作品:李梦阳《空同集》、何景明《大复集》等。复古理论包含对真情实感的重视,推崇民间真情流露,天然活泼的歌谣《琐南枝》由雅到俗的转变

中国古代文学史4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古代文学大二下复习资料 介绍作品 《水浒》: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作品在思想内容和文学艺术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西游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杜十娘》:杜十娘是明代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主人公,曾为青楼女子,深受压迫却坚贞不屈,为摆脱逆境而顽强挣扎。将全部希冀寄托于绍兴府富家公子李甲身上。然而她怎么努力也逃脱不了悲惨命运的束缚,李甲背信弃义,将其卖于孙富。万念俱灰之下,杜十娘怒骂孙富,痛斥李甲,把多年珍藏的百宝箱中的一件件宝物抛向江中,最后纵身跃入滚滚波涛之中。 《婴宁》:蒲松龄笔下笑得最美的女性,出自《聊斋志异》卷三婴宁篇,是一个美丽纯贞的狐女。她天真憨直,爽朗任性,时时都会毫无顾忌地放声大笑,甚至在成婚时,也因“笑极,不能俯仰”而无法完成婚礼仪式。她对自己的丈夫,真诚信赖,如实告诉他“妾本狐产”;她对抚养过自己的“鬼母”,也极尽子女知道。与此同时,她也无情地惩罚那个“淫邪”的“西邻子”。 《三国演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中写得最成功的的一部作品。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三言二拍》: 三言:在冯梦龙诸多创作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包括《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 三言的基本倾向是以浓厚的市民色彩。正面人物往往是市民,反面人物往往是权奸或市侩巨富,爱憎分明。但很多作品还不能摆脱封建思想、伦理的局限。 三言中有意义的是以下几类作品:一是大胆地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黑暗和大小官吏的倒行逆施,同时也表现了清官和下层人物的防抗斗争精神。如《灌园叟完逢仙女》。二是描写爱情。这些作品都很强调男女间的真挚感情,痛斥薄幸负心行为,提倡双方互相尊重。《买油郎独占花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代表作。三是描写市民生活,商人经历,以及他们的思想观念,社会心理,反映了明代中叶后的时代特征,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三言最明显的艺术特点是能将民间话本的市民文学与文人仿作成功地结合在一起。

中国古代文学史(四)

考前练兵-试题详解 •单选题(65) •多选题(59) •判断题(116) (1) 刘克庄作品集名字是什么? •A《大云山房文稿》 •B《后村长短句》 •C《茗柯文编》 •D《带经堂集》 正确答案:B (2) 提出诗歌要“有为而作”即能有补于世道的诗学主张的是那位作家? •A陆游 •B苏轼 •C辛弃疾 •D陈亮 正确答案:B (3) 下列那个是贺铸诗集? •A《续幸存录》 •B《秋碧乐府》 •C《梨云寄傲》 •D《东山寓声乐府》 正确答案:D (4) 被誉为“南戏之祖”的是那部戏? •A《西厢记》 •B《墙头马上》 •C《单刀会》

•D《琵琶记》 正确答案:D (5) 宋初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是那个? •A元白体 •B江西宗派体 •C西昆体 •D杨诚斋体 正确答案:C (6) 张炎《词源》拈出“清空”作为那位诗人词的总评? •A刘过 •B范成大 •C姜夔 •D朱敦儒 正确答案:C (7) 最早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强调诗歌的社会作用,主张“我手写我口”的是谁? •A黄遵宪 •B柳亚子 •C章炳麟 •D梁启超 正确答案:A (8) 明代著名长篇小说《金瓶梅》的作者是谁? •A冯梦龙 •B兰陵笑笑生 •C梁辰渔 •D西周生

正确答案:B (9) 倡导“肌理”说的作家是哪个? •A袁枚 •B王世贞 •C翁方纲 •D袁宏道 正确答案:C (10) 谁的文章,被誉为“明人第一”? •A何景明 •B归有光 •C李攀龙 •D袁宗道 正确答案:B • 1 • 2 • 3 • 4 • 5 • 6 •7 •下一页 共65条/共7页 考前练兵-试题详解 •单选题(65) •多选题(59) •判断题(116) (11) 代表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是哪部作品? •A《官场现形记》

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复习资料 一、元代 (一)元杂剧的体制 1、剧本结构:一本四折,或加楔子,结尾有“题目正名” 2、动作:称为“科”(范,介) 3、宾白:分为韵白和散白;带白,旁白等(“背云”) 4、演唱:旦本戏,末本戏3、宾白:分为韵白和散白;带白,旁白等(“背云”) 今人按内容分为:爱情婚姻剧,神仙道化剧,社会剧,历史剧,公案剧等几种 四大爱情剧: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王实甫《西厢记》、郑光祖《倩女离魂》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或者“关马正王”) (二)白朴戏剧 1、白朴《墙头马上》来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 《墙头马上》李千金人物分析: (1)对爱情和婚姻的渴望 (2)要求及时婚嫁的合理性 (3)将婚姻自主看作是人生的权益 (4)维护人格的尊严,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2、《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1)故事演变:唐代陈鸿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白居易的诗歌《长恨歌》 (2)剧本主题特色: ①爱情主人公是帝王与妃子,充分写出了一个“特例”,唐明皇与杨贵妃确有诚挚的爱情,作者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赞美。 ②二人的爱情为国家带来了灾难,是其自身的爱情也成为一场悲

剧。因此,《梧桐雨》的爱情主题,就有了历史性、政治性的双重内涵,《梧桐雨》虽不是历史剧,却具有历史教训的意义。 (三)马致远别名“曲状元”、“马神仙” 《汉宫秋》又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剧本的再创作: 1,、故事背景作了变化。 2、昭君出塞是被迫的,而且是在与汉元帝有了深刻的恋情之后被迫与心上人分别出塞而和亲,加重了剧本的悲剧气氛。 3、将传统故事中的普通画工毛延寿改动为中大夫。 4、剧本写王昭君并未进入匈奴地界,而是再番汉交界处留下汉家衣服,举酒南浇后投水自尽。 (四)纪君祥《赵氏孤儿》历史来源:司马迁《史记.赵世家》 1、思想价值:①在邪恶当道,权奸横行的时代,呼唤正义,讴歌为正义献身的自我牺牲精神。 ②具有反元复宋的民族意识。 2、艺术价值:①谱写了一步壮烈的历史悲剧。②心理刻画很成功。 ③元杂剧中最优秀的历史剧之一,它是第一个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 (五)王实甫《西厢记》 1、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会真记》(《莺莺传》) 2、《董西厢》比起《莺莺传》有下列进步: (1)改造了《莺莺传》的故事情节和悲剧结局。 (2)加强了人物形象,改变了人物性格。 (3)主题思想上,批判了男子“始乱终弃”的特权思想和“女人是祸水”的陈腐滥调,肯定了婚姻自主的正当性,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性。 “六幻西厢”:幻因——唐元稹《会真记》扌刍幻——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剧幻——元王实甫《西厢记》赓(续)幻——关汉卿《续西厢记》一卷 更幻——明李日华《南调西厢记》幻住——明陆采《陆天池西厢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证论散文 1、《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召集门课集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39年。《吕氏春秋》预示了在秦汉大一统王朝即将出现之际,诸子百家思想逐渐从分到合,朝着为封建大一统建构理论的方向发展。《吕氏春秋》全书分十二纪,每纪5篇;八览,毎览8篇;六论,每论六篇。再加一篇序文,共161篇(今存160篇)。全书条分理顺,篇章划分十分整齐,从结构上就把他们组成了一个所谓的“法天地”的完整体系。《吕氏春秋》出于众人之手,风格不完全统一,但其中不少文章平实畅达,说理生动,可称得上是优秀的文学散文。《吕氏春秋》还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在中国寓言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淮南子》:《淮南子》是汉初南王刘安招致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原称《淮南鸿烈》,约成书于汉武帝初期。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而杂以孔、墨、申、韩之说,是汉初黄老思想的继续。其文风新异瑰奇,行文也多形容铺张,注重语言的修饰和整饬,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 3.《论衡》为东汉王充所作,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现存文章有85篇。王充选取当时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分别加以阐述,其中包括人的遭遇、命运、天性、才气、骨相等颇有深度的议题,都是围绕着人类自身的困扰而展开的,体现了王充对现实的积极参与,同时流露出他对人类的终极关怀。论述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史书虚妄夸大的记载、天人感应之说、灵魂不死观念等。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世俗的虚妄之说,而且对圣贤之言、经典之文也多有辩驳,指出其夸大失实,不可尽信之处。《论衡》作为一部辩论性著作,是一部“实论”型散文,用事实说话,援引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批驳各种虚妄之论。文字既准确精炼,又通俗易懂。 1.《谏逐客书》文学成就 ①《谏逐客书》是古代一篇优秀公文,是应用写作法定公文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袁行霈版)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 一.熟读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二.解释: 1、神话 2、神话的历史化 三.填空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四.简答 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五.论述 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 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2、赋比兴3、四家诗 三.填空 1。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 年间的305 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

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 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毛诗正义》是西汉毛亨传,东汉笺,唐疏。《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和5篇。 四.简答 1、《诗经》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作品的年代和作者情况如何? 2、你同意“孔子删诗”的说法吗?为什么? 3、《诗经》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举代表作品进行说明。 4、《诗经》反映周民族发祥、发展的史诗有哪几篇作品?请简述它们的内容。 5、《七月》一是诗怎样描写奴隶的痛苦生活的? 6、分析《采薇》末章的艺术特色。 7、讲析《东山》。 五.论述 1、《诗经》最为精华的部分是“国风”中的民歌和雅诗中的“怨刺诗”。就你所知,谈谈它们所反映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