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历史课件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历史课件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历史课件(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文艺复兴的本质和主要代表人物,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在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2、自主读图,能准确找出航海家的航海路线,练习识图能力并体会到开辟新航路的艰辛,学习他们百折不挠、顽强抗争的精神,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3、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讨论出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先决条件及其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异同点,知道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是多样性与统一性的,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开发型认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本质和主要代表人物,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教学难点: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先决条件及其阶级实质。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3分钟)

1、出示《蒙娜丽莎》图片,请同学们欣赏,提问:知道这幅画的名字吗?

2、解说:“画中蒙娜丽莎的眼神温柔、宁静、安详,嘴角含着微笑,无论你从什么位置观赏她,她都好像在微笑地看着你。因此,看到这幅画的人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感觉。

3、提问:“你知道作者是谁吗?

4、达·芬奇在创作这幅画的时候,意大利正发生着一场变化?欧洲在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转变中,经历的第一场伟大的思想文化运动是什么?

5、心中有目标,努力就有方向。我们的学习重点是:

欣赏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蒙娜丽莎》

1、通过预习,你有哪些疑问?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在全班内解决。

讲解:注意一题多问的问题(1)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或者是时代特点、时代精神。(2)文艺复兴的本质即也是性质。

合作探究(约4分钟)

1、讲解点拨(1)学习第5课时,西欧城市兴起了哪些城市?(2)在古代意大利半岛上有哪些国家?

文艺复兴为什么最先在意大利兴起?

记忆知识点,识图回答。(约6分钟)

1、出示图片,让学生回答问题。

2、文艺复兴时期,我国正处于哪一历史时期?思想文化发展情况如何?

3、讲解后,指出有人说14——16世纪的欧洲,发现了人,发现了世界。发现了世界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预习检测(约4分钟)

1、通过预习,你有哪些疑问?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在全班内解决。

2、补充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出示两则材料,补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黄金成为最贵重的商品和交换手段。提问:“哥伦布的这句话,反映了欧洲人对黄金持什么态度?

1、新航路开辟的消极影响。

2、读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记忆知识点,识图回答。(约6分钟)

1、对照地图,让学生熟悉记忆航海家的航行路线。

2、强调航海家的起始点。比较异同。

3、对照屏幕提纲,记忆知识点。同桌相互提问。

4、请一名学生上台在地图上指出各航海家的航行路线。

合作探究(约5分钟)

1、早在哥伦布航海80多年前,我国就有一位航海家是世界航海的壮举,他是谁?

2、补充从规模、目的、影响、性质四个方面比较。

3、补充相同点从背景和影响两个方面比较,不同点从开始国家和性质两个方面比较。

总结收获(约4分钟)

学生活动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得到的历史感悟是什么?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吧!

2、总结:认识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和新航路的开辟都是历经磨难,经过不懈努力取得的,因此,我们要树立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在小组内交流后,每组派一名代表谈感悟。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历史课件(精选篇2)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能力训练

过程方法探索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中英《南京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运用史料指导学生阅读插图、资料、自由阅读卡,从中获取与本课相关的史识

逻辑思维训练学生从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情感、

态度

价值观思想意识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惟利是图的本质

爱国情感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责任感

教学重点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回顾初一学习情况,联系新学期课改趋势,修订课堂评价办法,并落实到位。

2、指导学生阅读第1页“导入框”。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以及第5页“自由阅读卡•从罂粟到毒品”,讨论回答问题: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而侵华,为牟取暴利而走私鸦片。) 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

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厉禁烟)收到什么效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

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为什么?(因为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

避免污染。)

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

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二、中英《南京条约》

学生阅读本目,思考回答:

1、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不是。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他们要保护肮脏的烟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来。即

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要用大炮说话的。德国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

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马克思也说过:“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

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作“鸦片战争”。)

2、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南京条约》。)

3、根据课本第5页“练一练”: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

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指当时

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

4、根据课本第5页“活动与探究1”: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

专制主义的严重阻碍,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社会

的一系列活动和运动都在促进它的成长。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

确立、工业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迅猛发展起来,欧洲的资本主义长成了参

天大树。而英国这时已成为号称“世界工场”和“日不落帝国”的资本主义“老大”。它与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拥有明显的优势。“落后就要挨打”是中

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5、小表演活动: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仪式上双方代表的对话(可自由发挥)。

巩固小结

1、指导学生根据“知识网络”,进行“接龙复习”,并完成第3页“自我测评”。

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5页“练一练”。

3、提醒学生预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历史课件(精选篇3)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甲午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

统治的英勇事迹

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能力训练过程

方法口头

表达让学生介绍邓世昌、徐骧、刘永福等人在保卫国家和民族利益斗争中的事迹,

提高复述能力

比较分析综合说明从《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内容的变化,说明中国半殖民地

化程度大大加深的历史趋势

讨论

探索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情感、

态度、

价值观爱国

情感甲午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在战

斗中,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抗争,他们是光荣的民族英雄。

思想

意识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战争以

中国的失败而告终。《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教学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

教学难点甲午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列举左宗棠收复x疆的事迹并对他作出评价。(尽管他对于太平天国的镇压,具有反人民的一面。在收复x疆方面,他的历史功绩却值得赞颂:他对于较弱的阿古柏

果断动武,直接收复失地;对于较强的俄国则尽量避免直接交战,通过外交谈判,付

出一些土地和金钱作为代价,收回价值更为重要的安全大门——伊犁。)

2.起初在收复x疆问题上,同左宗棠意见对立的代表人物是谁?(李鸿章)

教师讲授:李鸿章重“海防”轻“塞防”的主要企图是为了保存自己派系的实力,

但是在列强疯狂侵略中国的形势下,李鸿章越是保守越是挨打,最终把“老本”都输

光了。请同学们阅读《甲午中日战争》,看看李鸿章怎么把“老本”输光?中国又遭

到哪些重创?在日本侵略者面前,又涌现出哪些与李鸿章态度不同的英雄人物?(要

求学生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先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

取得初步的一致意见后,抽2——3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接着转入探究性学习。)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黄海大战

1、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实现征服朝鲜、入侵中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2、请2——3位学生同时扮演邓世昌的英雄形象,由大家评判优劣。(教师作“画外音旁白”,学生配合表演适当的动作或对话)

师:1894年9月,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遭日本舰袭击,邓世昌动员致远舰官兵保卫旗舰。

生:(语言自拟,当场表演冲锋情景)……

师:致远舰中弹过多,舰身严重倾斜,弹药也用光了,邓世昌动员将士决死一战。生:(语言自拟,当场表演撞向“吉野”的情景)……

师:致远舰被敌人用鱼雷击沉后,邓世昌决心与军舰同沉大海。随从递给他救生圈……

生:(表演不接的动作,也可自拟语言表白殉国决心)……

师:邓世昌的爱犬死死衔住了他的衣服不放,邓世昌怎么做?

生:(狠了狠心,表演用手将义犬按入水中的样子,接着沉入碧波……)

《马关条约》

1、邓世昌等将士死得轰轰烈烈,因为他们用生命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所以,黄海一战,中日双方各有损伤,实力对比没有太大的变化。可是,后来日军却连战连胜,相继占领了哪些地方?(辽东半岛、旅顺、威海卫等)

2、清政府在这一战中又遭惨败的原因是什么?(李鸿章和慈禧太后力主妥协,一个是为了“保船避战”,另一个是为了要过“万寿大典”。清政府自身的腐败导致了战场上的全面溃败。)

3、战后双方签订了什么条约?签订于哪一年?双方的代表分别是谁?(《马关条约》,1895年,[中]李鸿章和[日]伊藤博文。)

4、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指导学生制表填表)

项目内容分析影响

《南京条约》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等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加重中国的贫弱列强向中国倾销工业品,瓦解了中国的封建经济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赔白银2亿两,增辟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领土和主权更遭践踏,中国贫弱更加严重,列强扩大商品倾销,还直接进入中国生产领域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5、台湾人民怎样谴责卖国的清政府?(有人写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揭露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之流的卖国嘴脸。)

6、台湾人民又是怎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徐骧领导台湾义军同刘永福的黑旗军在彰化、嘉义等地重创日军。后因__细出卖,台湾终于全部沦陷。但是台湾人民在日本

殖民统治期间,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历史课件(精选篇4)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西方对东方的向往,

最早开辟新航路的两个欧洲国家。2.掌握开辟新航路的过程:迪亚士进入印度洋,达·伽马到达印度,哥伦布抵达美洲,麦哲伦及船队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

3.探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

发展,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探索的道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列表归纳“新航路开辟过程”,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梳理知识。

2.通过阅读《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图、《新航路开辟》图,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3.通过评价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和新航路开辟影响,初步培养学生从多元史观

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钦佩欧洲航海家敢于创新和不怕困难的大无畏的精神。

2.体验新航路开辟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2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经过两年的中国历史学习,已积累了一些历史知识,掌握了一些历史学

习的方法,对他们学习世界历史是很有帮助的。如中古史学习了丝绸之路等内容,了

解了传统的中西方商路,在学习本课时与之联系,就容易理解新航路的路线的“新”。由于主课的学习压力,学生不能对历史、地理投入较多的精力,他们中大多数阅读

历史地图的能力较弱,教师在本课教学中要进行必要的指导。

3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及影响。

本课教学难点:评价欧洲航海家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4教学过程4.1第二学时评论(0)教学目标评论(0)学时重点评论(0)学时难点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

从很早的时候起,一条条陆地和海上商路就把欧亚两洲联系起来,例如古代中国连接东西方商路——丝绸之路。展示《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请同学说出马可·波罗向东进发路线。东西方传统商路以地中海东岸为中心。

15—16世纪西欧的航海家从大西洋沿岸出发,向东或向西,向着茫无边际的大洋深处远航,努力寻找一条通向东方的新航路。他们前仆后继,终于开辟了环绕地球的四通八达的海上航路。让我们来学习大航海时代——新航路的开辟。

活动2【活动】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1)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去东方追求财富

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新兴的资产阶级很想从东方贸易中获取更多的财富。长期以来西欧就从东方进口胡椒、肉桂等高级调味品和珠宝、丝绸等奢侈品。《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流传之后,更激起上层社会对东方的向往。

(2)客观条件

技术的进步也促成了远洋航行。地理知识的增加,地图绘制的改进,地圆学说的流行,罗盘针的应用,都为远洋航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3)首先探寻新航路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新兴国家,濒临大西洋。12世纪中期和15世纪晚期,葡萄牙、西班牙王国先后形成,它们都是中央集权的国家,有能力支持和供应远航必备的装备,热衷于探寻新航路。

活动3【活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

(1)学生阅读课本新航路开辟过程的内容和《新航路开辟图》)

(2)教师在黑板上先画上世界地图的简图,让学生画出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重大地理发现(教师在投影上展示航海路线图)

(3)让学生填写《新航路开辟表》(在黑板上板书)

(小结)新航路的含义:区别于从巴尔干到小亚细亚的东西方商道,15—16世纪开辟的从欧洲绕过非洲或美洲由远洋航行到达东方的商路叫做新航路。远洋航行、东西

方交通是两个基本要素。由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因此新航路还包括欧洲通往美洲

的航路。

(4)印第安人和西印度群岛的由来

哥伦布认为欧洲和亚洲隔大西洋相望,四次到达美洲,却认为到达印度,所以称当

地居民Indian(印第安人),意思是印度的居民;称加勒比海域的岛屿为WestIndies (西印度群岛),16世纪初,意大利航海家American(亚美利哥)也航行到美洲,他认为这里不是亚洲,而是一块新大陆。后来这块新大陆就以他的名字被命名为亚美利

加洲,即美洲。

(5)麦哲伦——“英雄”还是“恶魔”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一块石座铜碑。正面碑文写着: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死于此地,他与马克坦岛酋

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的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

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西班牙港

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反面碑文写着: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

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

欧洲人入侵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纪念碑正反面对麦哲伦持不同的评价,你同意哪一种?结合史实进行评论。

麦哲伦是是伟大的航海家、探险家;也是欧洲殖民主义者。

活动4【活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地理大发现,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提高了人类对地球的

认识水平,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被发现了,世界从分散到统一,从地区到全球。

商品种类增多,动植物扩散,如原产美洲的玉米、烟草、花生、西红柿等作物开始

传入欧亚,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贸易范围扩大,欧亚贸易走向全球贸易,促进世界

市场初步形成。

这一市场是以欧洲为中心的。

(2)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由原来地中海沿岸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商贸中心从意大利转移到大西洋国家,大西洋沿岸的荷兰、英国、法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了。

(3)新航路的开辟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探索道路。

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等相继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他们大量掠夺殖民地的财富,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同时客观上使掠夺的财富成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所以,新航路是一条殖民掠夺之路,开始了西方国家对外扩张之路;同时又是一条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它还是一条人类文明之路。

活动5【测试】课堂小结

文艺复兴:反宗教神学、反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新航路开辟:世界走向整体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奠定经济基础活动6【作业】比较中西方航海

(课堂作业)比较哥伦布的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

(从时间、规模、目的、性质、影响等方面比较,表格在投影上展示)

活动7【作业】多元史观评价哥伦布

(回家作业:完成P63活动与探究第2题)对哥伦布开辟欧洲到美洲的大西洋航路的不同评价

(参考答案)多元史观评价哥伦布

(1)革命史观:早期殖民扩张,灾难屈辱落后

哥伦布远航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破坏和掠夺,带来巨大的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

(2)文明史观:人类文明链接,交流碰撞发展

(3)整体史观(全球史观):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具有划时代意义,加强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从而推动了世界的文明进程。

(4)现代化史观:资本主义扩展,落后地区开发

(5)社会史观:促进物种交流,丰富人民生活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历史课件(精选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达o芬奇、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理解文艺复兴的本质。掌握哥伦布和麦哲伦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自然科学成就,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对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从而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和科技成就都是历经磨难,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的,从而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艺复兴的本质和主要代表人物,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难点: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先决条件及其阶级实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两幅《最后的晚餐》

中世纪的《最后的晚餐》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教师:同样内容的一幅宗教画,在中世纪画家的笔下,人物姿势、表情固定,不能随意改变。而在达·芬奇的笔下,人物姿势、表情各异, 自然、真实。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创作于什么时期?他用这样的处理方法,想表达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本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名画,对比质疑,渲染气氛,引起学生的好奇,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展示:

材料一:中古时期,西欧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是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上的主宰力量,教会的影响甚至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专横的宗教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性,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引起广泛的不满。

——《历史》北师大版

材料二:14~15世纪的欧洲农业生产有了新的进步,农产品剩余增多,对手工业产品的需求增加。为适应这种需要,在14世纪的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兴起,产生了新的社会阶级——资产阶级。

教师:从上述两则材料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学生:中古时期,宗教统治禁锢人们的思想,扼杀人性,引起不满;14世纪的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新兴资产阶级产生。

教师: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需要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冲破教会的桎梏,一场解放人性的斗争——文艺复兴,在意大利首先开始了。

(设计意图:分析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本原因,从而突破难点。)

一、解放人性的斗争——文艺复兴

教师:新兴的资产阶级同教会势力斗争的思想武器是什么?

学生:人文主义。

教师:什么是“人文主义”呢?

学生: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教师:人文主义突出人的地位,注重的是人的价值,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针锋相对的指向教会所谓的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的说教,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进步性,成为资产阶级同教会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

教师:资产阶级是怎样同教会展开斗争的呢?

学生: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教师: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请结合课本第59页的动脑筋,谈谈对文艺复兴实质的认识。

学生:自由讨论,发表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文艺复兴不仅仅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以人文主义为武器,进行反封建、反教会斗争。它是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设计意图:使学生领会“人文主义”的反封建实质,从而理解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展示:

这是一次人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

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

教师:这个时代产生了哪些巨人?他们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看课本59

到60页,完成下列表格。

展示: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学生:看书完成表格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此表提高学生阅读课文,梳理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利用图表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巨人,欣赏这些巨人的伟大作品。

教师: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被恩格斯称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

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但丁对在世的卜尼法斯教皇八世描述:

你留在这里吧,

因为你受得刑罚是公正的,

……

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

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

……

你们把金银作你们的上帝,

你们和偶像崇拜者有什么不同?

展示:《神曲》图片及节选

学生:批判教会腐败现象。

教师:达o芬奇,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他多才多艺,勤勉实干,在很多方面都做

出了成绩,的成就是绘画。本课的一开始我们就了解到他的一幅作品《最后的晚餐》,请结合所学来思考回答:达·芬奇对画中人物姿势、表情自然、真实的处理方法,是

想表达什么的?

学生:揭示人性的善恶。

展示:《蒙娜丽莎》

教师:这幅作品,达·芬奇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刻画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位女子。主人公脸上的笑容,洋溢着对真善美的渴望,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真实写照。

教师: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扩展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让我们通过《哈姆雷特》来

了解其作品的思想内涵。

展示: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

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教师:莎士比亚赞美的是什么?体现了什么思想?

学生:赞美了人的价值、尊严和伟大。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教师:这些文艺复兴巨匠的作品中反映了什么共同思想?

学生:人文主义思想。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艺复兴巨匠作品的品读和赏鉴,深刻体会人文主义的内涵。) 教师: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文学等领域硕果累累,那么它给欧洲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学生: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

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教师:文艺复兴发现了人的伟大,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欧洲人发起了向自

然挑战的远航。

二、挑战自然的壮举——新航路的开辟

教师: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

展示:

材料一:“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房屋地铺金砖,以代石板。”——《马可·波罗行纪》

材料二:“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 ” ——哥伦布

学生:为了追求黄金、财富。

教师:对黄金的狂热追求成为航海家们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动力。那他们为什么不走

原来的航路而要开辟新航路呢?

展示:《14世纪前后欧亚商路》

教师:演示PPT,补充说明传统的商路的必经之地——地中海,被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欧洲人希望开辟一条不经过地中海通往东方的航路。

(设计意图:拓展补充传统商路的不畅,既便于学生理解开辟新航路的直接原因,又为下面理解新航路的“新”做了铺垫。)

教师:当时地理知识的丰富、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使他们走出欧洲成为可能。教师:都有哪些航海家开启了挑战自然的壮举,他们的航行历程如何?请结合下面表格,学习60到61页相关内容。

展示:新航路开辟简表

(设计意图:再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梳理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利用图表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航海家的历程。

展示:新航路开辟路线图

学生:根据PPT的动画演示,分别介绍四位航海家的航线。

教师:总结最先开辟新航路的两个国家,航行方向,同时强调重点把握哥伦布和麦哲伦的航线。

教师:请观察航海家的航线,回答新航路“新”在哪里?

学生:不走地中海,改走大西洋。

(设计意图:使用多媒体动画,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变抽象为直观,让历史在学生的眼里和脑海里鲜活起来。)

教师:新航路的开辟有何影响?

展示:《分散的世界文明》、《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两幅图片及文字材料

学生:得出结论1: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展示: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竭力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富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作用。”

——马克思

学生1:在引导下得出结论2: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学生2:在引导下得出结论3:欧洲各国走上殖民掠夺的道路。

教师:引导学生从全球视角、重要影响、消极影响三个方面总结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分析材料,从材料中得出结论,培养“论从史出”的思维方法和能力)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三、现新时代的曙光——共同影响

教师:14—16世纪的欧洲处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阶段,新兴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活动,主要是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请你根据前面的学习来总结一下他们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学生: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教师: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犹如一道道强光冲破了黑暗的中世纪,迎来了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设计意图:对比分析思考,认识其共同影响,同时回应课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

世界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一课古代埃及 【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 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世纪,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讲义: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 知识点一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殖民掠夺 1.背景:西欧商品经济的繁荣,需要拓展市场,推销产品,寻找原料。__新航路开辟__后,欧洲人便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 2.葡萄牙的殖民掠夺:在亚、非、拉美建立殖民据点与商站,控制了从印度洋到__太平洋__的海上通道,并以__殖民据点__为基地在当地进行劫掠式的贸易。3.西班牙的殖民掠夺:16世纪,西班牙拥有一支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的“__无敌舰队__”,凭借这支舰队在美洲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还在当地开发种植园,并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作为奴隶在种植园里劳作。 知识点二英国的殖民扩张 4.背景:(1)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促使其开拓海外市场。 (2)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 5.表现:(1)在北美建立大种植园。 (2)从事“三角贸易”活动:①目的:获取更大的利润;②时间:18世纪;③路 线:英国――→ 黑奴美洲――→ 蔗糖、烟草英国。 火器、机械制品、酒非洲――→ 6.结果:种植园和__黑奴贸易__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 知识点三荷、法、英殖民争霸 7.荷兰的殖民争霸:有“__海上马车夫__”之称,17世纪,加入殖民掠夺行列,在非洲和北美洲等地建立殖民地。 8.法国的殖民争霸:17世纪下半叶加入,在北美洲、非洲和__亚洲__建立了法属殖民地。 9.英国的殖民争霸:17世纪下半叶,英国战胜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殖民地,自诩为“__日不落帝国__”。 10.影响: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知识点一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殖民掠夺

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讲义: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 知识点一文艺复兴 1.兴起:__14__世纪中叶兴起于__意大利__,延续了近300年之久。 2.核心:__人文主义__思潮。即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3.方式:采取复兴古代__希腊罗马__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4.意义: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__人文主义__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__思想__的大解放。 知识点二但丁 5.文艺复兴的__先驱__。他的代表长诗《__神曲__》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作者抨击了__教会__的贪婪腐化,表达了__市民阶层__的情感与理想。 6.但丁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知识点三达·芬奇 7.意大利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其创作充分体现了__人文主义__精神。他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__美术三杰__”。其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__最后的晚餐__》等。 知识点四莎士比亚 8.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其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__人文主义者__的生活理想。其代表作有《__哈姆雷特__》《罗密欧与朱丽叶》。 知识点一文艺复兴 1.14世纪,欧洲思想文化领域开始摆脱宗教束缚,关注现世人生,追求个性自由。这一转变起源于(A) A.意大利B.法国

C.英国D.西班牙 2.14~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人们把这场运动称为(A) A.文艺复兴B.人文主义 C.大化改新D.以上均不正确 3.文艺复兴运动使正处在传统封建神学中的人们从束缚中慢慢解放,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思想是(A) A.人文主义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D.专制主义 4.14世纪前后,西欧新兴资产阶级高举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旗帜,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A) A.冲击了教会的陈腐说教B.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 C.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D.引发了殖民扩张的狂潮 5.英国学者伯里在《思想自由史》中指出:“消散中世纪的黑暗而为最后理性的解放者作预备的理智和社会运动于十四世纪发端于意大利。”这场“社会运动”(C) A.兴起的根本原因是科技的发展B.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人文主义是其核心思想D.实质是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知识点二但丁 6.在14~16世纪的欧洲,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新兴资产阶级的产生,思想文化领域的巨人们向教会的陈腐说教发起了挑战。这一挑战的先驱是(B) A.哥伦布B.但丁 C.伏尔泰D.牛顿 7.下列被誉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的是(C) ①但丁②莎士比亚③彼特拉克④薄伽丘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8.下图中的人物要通过自己的作品“使生活在这一世界的人们摆脱悲惨的遭遇把他们引到幸福的境地”,他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课件 篇一:大四学年年度自我鉴定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文艺复兴时期《神曲》以及但丁、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及成就,能够复述达·芬奇的主要活动,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2.复述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3.以“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为题进行辩论。理解文艺复兴的本质。 4.绘制哥伦布开辟西欧至北美新航路的示意图,提高绘制历史简图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本质和主要代表人物,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理由:在欧洲的封建社会,基督教是封建社会统治的精神支柱,神权高于一切。西欧城市兴起后,逐渐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教会的束缚成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桎梏,所以就必须打破教会的桎梏,这样就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 资本主义的发展中,需要扩大市场,加强市场联系。新航路的开辟,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地理方面的条件,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教学难点: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先决条件及其阶级实质。

理由: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先决条件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意大利发展起来。意大利在地中海的地理位置,在这出现了早期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兴起,产生了新的社会阶级──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教会的束缚成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桎梏,所以就必须打破教会的桎梏,这样就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所以文艺复兴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资产阶级文化。 三、教学策略 “点一析一记一议一练”教学法。 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动手和动脑的方式来掌握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相关的课件,资料丰富课堂。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材内容。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你们还记得西欧城市兴起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学生用约1分钟的时间进行回顾,并把答案写在笔记本上,大约三位同学口头回答教师的提问。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课题: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一、教材内容分析 工业革命是资产阶级为巩固政权、大力发展经济而必然产生的一种社会变革。表现出来的就是各个部门、行业的新发明、新创造,实现了由工厂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它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革命的出现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在欧洲确立下来,对世界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课程标准 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基本线索。 二、能力目标: 培养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 不懈努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播放2012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 导入语:2012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展现了英国田园牧歌的时代,紧接着被一个 个拔地而起的烟囱和产业工人操作生产机械的场景所取代,仿佛把人们带回到第

一次工业革命的梦幻空间。这节课我们就来领略英国对世界的贡献。这个时期创 造的财富为什么远远超过了英国历史的总和呢? (设计意图:利用2012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的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 新课的学习做铺垫,自然而然的导入新课。) 教师:你想知道英国是如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吗?今天就让我们到历史 中去探究答案,感受另一种形式的革命——工业革命。 展示板书: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展示:自主学习目标 1、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 2、请你找出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创造(发明者、国家、时间) 3、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学生:学生根据自主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活动。 第一节抢占先机——英国的优势 展示:学生根据材料,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岳麓版《第一次工业革命》材料二“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共产党宣言》材料三“奴隶贩子的贸易路线一般是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再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因为贸易路线呈三角形,因此称为“三角贸易”。英国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材料四“15世纪末以来,英国贵族地主用暴力手段把农民从小块租地上赶走,用篱笆圈起大片土地,作为牧场,用来养羊,这就是著名的圈地运动。迫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很多人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者,这就为资本家提供了大量廉价的雇佣劳动力。——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教师:指导学生逐个分析材料,抓住材料中关键的字句,以此分析工业革命首先 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学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英国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 ③三角贸易积累了大量的资本。 ④英国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并且是大批熟练工人,为革新创造了条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主要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九年级上册历史 英,美,法,日,俄等国大事一览 日本: 一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奴隶制国家大和,不断扩张,于五世纪统一日本。一·大化改新 背景: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非常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进程:七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大化改新开始。 内容: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2,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二·明治维新 背景:1,内忧:十九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2,外患: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1854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开放港口。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向日本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3,倒幕运动: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逐渐放弃了排斥西方的的做法,开始接受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并获得成功。 内容: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化开明”,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目的:巩固明治天皇统治,富国强兵。 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意义:积极方面: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成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消极方面:但是日本强的起来之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俄国 十六世纪中期,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盛行奴隶制。 俄国废除农奴制 背景:1,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到十九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2,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 目的:挽救危机,巩固沙皇统治。 前提条件:维护贵族地主阶级利益。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优课教案_10

第五单元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学设计 一、知识综述 11世纪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西欧农村开展垦殖运动,土地面积逐渐扩大,一些领主把直营地出租,依靠租金生活,庄园经济逐渐衰落和瓦解,随着土地的集中,租地农场逐渐形成,富裕的农民采用新的生产方式经营土地,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由于农场品的富余和城市需求的增加,农场品逐渐市场化,这一时期手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手工业者脱离农业,手工工场形成。 13、14世纪由于经济不断的发展和生产形式的变化,富裕农民成为农村最又生气的阶级力量,城市中的市民阶级逐渐成为强化王权需要的政治力量。 二、课标要求与教材解读 (一)内容标准 本课包括两部分内容: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富裕的农民和市民阶层。知 道农村的垦殖运动,理解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建立的过程及其特点,知道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产生的原因,以及西欧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世纪晚期,农村垦殖运动、租地农场的产生,手工业经营的特点,以及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出现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史料研读、探究问题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 析材料、提取和概括历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知西欧到手工工厂和租地农场的变化,初步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重要变化,深刻认识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 (三)教材解读 中世纪的西欧由垦殖运动开始租地农场的出现生产力发展,庄园经济的衰落和瓦解。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工场的进步,手工业者脱离农村后城乡交流的需求增加,导致商业的发展,手工工场雇用工人劳作,形成了新的生产关系,城市的兴起市民阶层的出现是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欧洲文明有重大影响。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理解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但学生的思考交流范围较窄,在课堂上参与的机会较少,本课时间跨度较大、面广、内容比较枯燥,事件比较抽象,因此本课多采用问题式教学,直击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一)教学重点: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厂的产生;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产生。 解决途径:通过史料分析、综合比较、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的方法,理解历史事件的承接来突破重点。

初三历史复习教案课件(精品7篇)

初三历史复习教案课件(精品7篇) 初三历史复习教案课件篇1 如何讲好历史复习课?组内探讨研究后认为最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不论是复习一章还是一册书都需要历史教师在众多的史实中找出一条主线来统领所授知识,理清线索,便于学生理解前后知识,并加深记忆。其次,复习课是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相对而言趣味性降低、知识性增加、能力要求提高,需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第三,通过讲练结合,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做题能力和归纳概况的能力。 鉴于以上思考,我对本节反思如下: 1、基础知识的归纳,积累 对于复习课,学生对基础知识应该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复习课的第一步骤应该是对课堂基础知识进行归纳、积累。这一步体现在导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经过本节课堂复习,我认为这一步应该放到课前完成,上课的时候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完成。但作为小科目的历史学科来说,有一定难度,难以形成惯例。 2、重难点突破 在基础知识积累了的基础上,利用材料分析、小组合作探究、小活动等方式,强化理解记忆“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与“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深化对“改革”这一专题的理解认识,突破难点的认知门槛,认识到“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深化学生对改革专题的理解。 3、能力拓展,学以致用 认识到“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后再利用戊戌变法、俄国废除农奴制等检测学生对改革的掌握情况,并从中获得学生的反馈。对于基础的历史史实,学生是

要死记硬背,但是,现在中考的题目更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的考查,对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比较等方面的能力的考查。因此,及时做题是最快最好检测学生的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方法。通过做题,拓展、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同时可以及时得到反馈,夯实基础,补救学生在知识上掌握不足的`地方,落实学法指导。但在这一方面,我准备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也没有提供充足的史料,直接抛出“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的答案,以至于显得呆板生硬,学生也难以接受。 4、归纳总结,深化主题 对本课的知识体系用列表对比法、联系法、总结规律性的知识等进行进一步归纳出一些学法和历史规律等,让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有一个更完整的认识。 5、合理安排,堂堂清 本单元课容量大,理应把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放到课下完成,这样就可以节省出时间安排当堂练习,争取做到复习完整,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6、复习课如何生动有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张小龙老师给了一个很好的建议:让复习课出新意。一新,思维模式、过程可以新奇,比如逆向思维;二新,例题新意,讲解可以多种方法;三新,知识新,如归纳概括一些规律,学习方法等等。用新意来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发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收获快乐与成就。 初三历史复习教案课件篇2 九·八班学习《冷战中的对峙》一课中,我采用的是学生分段阅读方式进行,在学生分目阅读之前,提出阅读要求,然后讲解,但整个过程学生积极性不高,参与度比较窄,最后还未完成教学任务。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人教版)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海南省澄迈县西达初级中学历史学科林诗泽 课标要求 1,了解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2,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难点: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全面的辩证的认识;对古代罗马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把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一: 播放2008年北京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和古代奥林匹克比赛场地的有关PPT画面。然后提出问题:你知道奥运会的发源地在哪里呢?多数同学能回答。然后教师提出: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欧洲的历史就是从希腊一幕接一幕揭开的。 导入二: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过有关亚非文明的历史,在那里,我们重点学习了古代埃及文明、西亚的古巴比伦文明和南亚的古代印度文明。今天,我们来学习欧洲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下面来看具体内容。 推进新课 一、古希腊文明 1.古希腊的地理特点 课件出示:古代希腊地图,教师介绍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提问:古代希腊是一回事吗?它的地理范围怎样?地形特点又是怎样的?这种地形适合发展什么经济?与我们上一课学过的亚非文明古国相比,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亚非文明古国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以农业经济为主;而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海洋,是一种海洋文明,工商业发达。这说明在古代,地理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方式影响极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类型。

2.爱琴文明(克里特岛→迈锡尼)----希腊早期文明 课件张识“克里特岛的宫殿遗址”“迈锡尼城复原图”等,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资料,提问:爱琴文明由哪两部分组成?爱琴文明持续了多长时间?爱琴文明在古希腊历史上有什么重要的地位? 师生共同得出杰伦: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中心又转移到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历时约八百年后消亡。 课件出示古代希腊地图,过渡:从爱琴文明衰落后四五百年,到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开始出现奴隶制城邦。城邦是以城市为主体形式的国家,这与古代亚非奴隶制国家不同。古代希腊形成的奴隶制城邦中,最重要的是哪两个城邦?(指导学生在古代希腊地图上找到斯巴达和雅典)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3.雅典城邦的繁荣 课件展示:雅典露天大剧场、少年习艺的图片、文字资料。教师简述: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提问: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成以下表格: 讨论: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归纳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课件展示:伯利克里执政时雅典公民参加公民大会的情景,提问: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是真正的民主政治吗?我们应该如何来认识这种民主政治?请大家根据教材中关于这一方面的论述,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见“互动·课堂·理解”) 4.斯巴达城邦 多媒体展示介绍斯巴达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提问:斯巴达城邦的特点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斯巴达城邦的特点是内陆国家、崇尚武力、经营农业。 课堂辩论:假如你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希腊,你愿意生活在雅典还是斯巴达?为什么? 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同时培养学生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渡:在学习了欧洲文明的源头之一----古代希腊文明之后,我们再来看一看欧洲文明的另一个源头----古代罗马文明。 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中考历史 九上 各单元重要考点解读 新人教版

各单元重要考点解读 第一单元上古文明:奴隶社会时期 1、人类文明产生的根本标志是什么?奴隶社会的形成。 3、改错题: 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去世后的陵墓。错误:古埃及人更正:古埃及国王 4、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在新月沃地的重大战争有哪些?这个地区存在着哪些方面的冲突?你认为现代人应该怎么做? (1)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 (2)民族冲突、宗教矛盾、地区冲突。 (3)在新旧格局交替的今天,应通过协商和对话的方式来解决民族冲突和地区冲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的发展。 5、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代表分别有哪些?两种文明有何不同之处? (1)代表: ①古代大河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中国。 ②古代海洋文明:古希腊、古罗马。 (2)两种文明的不同之处: ①古代大河文明属于农业文明。 ②古代海洋文明属于工商业文明。 6、今天的民主制度最早起源于哪里?古希腊的雅典共和国。 第二单元中古文明:封建社会时期 1、日本大化必改新时中国中国处于哪个朝代的哪个时期?当时中国皇帝是谁? 唐朝;“贞观之治”时期;唐太宗。 2、日本文化在哪些方面受唐朝的影响? (1)仿效唐朝的制度进行改革(大化改新); (2)日本参考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3)日本建筑、风俗、饮食、服饰等方面受唐朝的影响。 3、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哪些条件? (1)经济方面:城市商品经济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 (2)阶级基础:市民阶级形成,并进一步分化,其中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3)政治条件:城市,特别是那些拥有自治权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城市还与国王结盟,共同对付封建大贵族,加速国家的统一。 (4)在思想文化上,城市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第三单元文明的冲撞与融合、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2、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怎样的态度?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法西斯的独裁和侵略、极端的恐怖主义遭到了人类的普遍的唾弃。文明交往所追求的目标是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和平等互利,是对自己文明的自尊、欣赏和对异己文明的尊重、宽容、乃至欣赏,是抱着爱其所同、敬其所异的广阔胸怀和对人类共同美好理想的追求。 3、我们应对外来文化持怎样的态度?尊重、宽容、乃至欣赏。 4、我们应如何接受和借鉴本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明? 我们应批判地继承本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1、文艺复兴是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请问它从哪些方面解放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文艺复兴 时期的作品体现了什么思想(或主题)? (1)它从对神的看法、对人身的认识、对自然界的认识等方面解放了当时人们的思想。 (2)体现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的思想。 2、“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什么事情? (1)文艺复兴;(2)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

人教版历史九上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考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A.积极方面: 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联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世界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消极方面: 为欧洲开辟殖民探索道路,造成亚非拉美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易错微析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的位置易错: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例题1 新航路开辟以后,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从欧洲到亚、非、美洲等地的往来日益密切 B.世界各大陆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欧洲的航运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给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带来富裕和进步 答案:D 解析: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非洲、美洲等地的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各大陆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的航运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但是新航开辟为欧洲殖民者开辟了殖民扩张的道路,造成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落后,故选D。 例题2 2013年,翟峰一家三口航海环游世界的消息让很多人心动。关于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说法错误的是() A.欧洲经济的重心从地中海转移到欧洲大西洋沿岸 B.它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导致中国的衰败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将世界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各大洲之间的交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欧洲的经济重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带动了大西洋沿岸国家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开始了殖民扩展与掠夺。可中国的衰败并不完全是外因所致,更重要的是内因,是当时中国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以及闭关锁国政策所致,故选D。 1.“哥伦布、达伽马及其后继者在短短几十年间使世界各地区开始直接交往,这种交往日益频繁,持续至今。”这段话论述的是新航航路开辟的() A.背景 B.过程 C.条件 D.影响 2.在2007年10月纪念哥伦布首次抵达美洲的活动中,有人说“今天是种族日,是美洲发现日,是两个世界相遇日”。这一说法所依据的正确史实应包括() ①早期殖民者大量屠杀印第安人②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③新航路架起沟通欧美的桥梁④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由此交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使孤立、分散的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并促进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工业革命 D.宪章运动 4.“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A.亚历山大东征 B.郑和下西洋 C.丝绸之路开通 D.新航路的开辟 5.阅读材料: 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由于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因为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帝国切断,同时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也具备。欧洲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始了海上探险。 材料二:经过漫长的航行后,他和同伴于1492年10月12日突然发现远处有陆地,于是高兴地前往,到了近处一看,原来是座海岛,这个岛就是现在美洲加勒比海上巴哈马群岛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上历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知识梳理+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上历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知识梳理+同步练习 【学习目标】 1.知道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城市居民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的常用手段及典型例子。 2.知道市民阶级的形成,识记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历史意义。 3.知道大学的兴起、大学自治及其开设的主要课程。 【学习重点】西欧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学习难点】西欧城市的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作用。 【知识梳理】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城市兴起原因: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因此旧城市复苏,新城市兴起。 2、规模:新兴城市规模较小,人口一般在五千人以下。 3、位置特点: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聚集的地区。 4、城市居民争取自由: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手段争取自由和自治,常用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 5、市民权力: ①自由城市: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随意向市民征税。

②自治城市:部分城市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这样的城市是自治城市。 6、城市自由和自治的实质: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实际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的“特许状”。国王的特许既削弱了割据实力,又得到城市的拥护。但是取得自治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7、城市基本居民:手工工匠和商人,他们一般都是从周围的农村的农民转变来的。 8、市民身份获得:农奴进入城市居住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身份,从此享有市民的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们变回农奴。因此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同时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9、早期资产阶级: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他们就是早期的资产阶级。 三、大学的兴起 10、大学:本义是一个团体或行会。与手工业行会和商人行会性质一样,不同的是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教育的机构。 11、兴起背景: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欧洲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欧洲,12世纪,西欧的教育和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促进了大学的兴起。 12、大学包括: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教师私人办的学校必须从教会取得授课许可证。 13、教师行会: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巴黎教师组成教师行会。

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讲义:第8课西欧庄园

第8课西欧庄园 ■is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1 •庄园的兴起: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2•庄园的性质: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 3.领主与佃户的关系 (1)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 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二,是佃户的生活来源。 (2)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⑶庄园的“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4.领主与自由农民的关系: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知识点二庄园法庭 5.形成: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佃户若有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6.特征:(1)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2)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 (3)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7.影响: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全效达标 知识点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1.下图是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这种形式曾遍布欧洲各地,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其中。这种情况开始于(D )

A.9世纪 B.8世纪 C.13世纪 D.大约11世纪 2.房龙《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 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生产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B ) A.商品经济发达 B .基本自给自足 C.严格禁止竞争 D .自耕农为主体 3.下面关于庄园土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 .庄园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经营,称为“直领地” B.庄园的“共用地”可共同使用 C.“直领地”剩余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 D.领主有权利没收自由农民的土地 知识点二庄园法庭 4.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法庭审判的依据是(A ) ①习惯法②村法③《十二铜表法》④罗马法 A .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 .②④ 5.有位于高处、豪华的领主住所;有简陋的农奴茅舍;有包括教堂、水磨房和手工业者的库房在内的公共设施;有领主主持的法庭处理领地内部事务;农奴以劳役地租的方式承担义务。这样的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 ) A .中世纪庄园 B .中世纪城市 C.东汉豪强地主庄园 D .门阀士族辖地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 被罚款6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研讨课教案_7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教材分析】14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的兴起给西欧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迎来了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西欧开始了脱胎换骨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世纪晚期,农村垦殖运动的发展,分析欧洲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的原因;能够概括租地农场的特点以及新的手工业经营的特点;通过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认识中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了解中世纪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的出现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识读图片,阅读教材,加深对租地农场、手工工场概念的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认识欧洲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教学重点】:庄园制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认识到中世纪晚期是欧洲社会的一个转型期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进入中世纪,兴起了西欧城市和封建庄园经济。封建庄园是在土地的层层受封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土地的封受关系及与此相应的等级制度乃是西欧一切封建关系和整个封建制度的基础。但到了中世纪晚期,封建庄园经济走向了衰落,欧洲社会进入一个转型期,原来的西欧经济和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让我们一起回到中世纪末,感受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展示课件3: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 展示课件4:【自主学习】中世纪晚期,西欧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仔细阅读课本,找出你认为的“变化”有哪些?(温馨提示:可从以下方面)农业、商业、手工业、农村、城市。

九年级上册历史课件教材

九年级上册历史课件教材 一、教学目的 常识和能力:人类从类人猿进化而来:“完全形成的人”;猿人和智人;人种;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私有制的产生;原始社会瓦解;国家产生。 过程和办法: 1.在教帅的帮忙下,需要正确认识到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从而培养学生掌握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看法来剖析评价问题。 2.通过对本课的阅读和教学,提升学生阅读、弄清楚和认识历史常识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人类出现的学习,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到人类的进化过程,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类本身。 2.通过人种的出现是因为自然和历史条件形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不一样的人种之间是互相平等的。 3.通过对氏族、国家的产生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伴随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人类社会也不断向前进步。 二、教学重点与难题 重点:氏族社会、国家的产生 难题: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关系 三、课堂教学环节

导入 人类的历史是从人类的出现开始的。那样人类是如何起源、进步,不一样的人种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人类刚开始的社会是哪种?国家又是如何产生的?就让大家携带这部分问题,一块儿学习第一课——人类历史的开端,一同去追寻早期人类生活的足迹吧! 关于人类的出现,世界各国都有非常多神奇有趣的故事。比方说说中国古时候最的就有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等神话故事。其他非常多国家也有类似的故事,如《圣经》里的“上帝造人说”等等。但这部分仅仅是大家的传闻和想象。大家应该通过阅读文字资料,考察研究文物、古迹或遗址来学习和弄清楚人类历史。那样,人类到底如何出现的呢? 人类的出现 依据人类学家的研究,人类是通过劳动和自然进化从类人猿进步而来的,形成于三四百万年前。刚开始的人类被叫做“完全形成的人”。 地史学家依据古生物的演化和地壳的运动,将地球的历史分成五大阶段,即太古时候、元古时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在太古时候和元古时候已经出现了极低等的菌藻类生物,它们生活在海洋当中。古生代出现了鱼类、上陆的爬行动物。中生代是恐龙的世纪,还出现了最早的哺乳动物。新生代后期出现了古猿和人类。 1.“完全形成的人” 如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生活活在什么地方?“完全形成的人”又分为哪几个阶段?结合中国的历史,请同学们考虑一下,中国的古

人教部编教材九年级历史上册“图说历史”(世界古代史部分)

【图说历史1—古代埃及】 非洲东北角,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畔诞生了文明古国——古埃及。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下游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实现初步统一,后经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三个时期。 新国王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时期成为强大的军事强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很高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成就最为突出。太阳历是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最早的文字之一。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图说历史2—金字塔】 “图说历史”九年级历史 上册(至古代史)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其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伴随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图说历史3—古巴比伦王国】 西亚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又称“美索不达米亚”(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流域南部出现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实现初步统一。后,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流域中的苏美尔人创造楔形文字,实现60进位法。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莫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实行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典,进入王国最强盛时期。 【图说历史4—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 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 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282条, 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古巴 比伦社会。 从法典可知:(1)古巴比伦分三个 严格的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2)奴隶主要 来源是战俘,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3)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 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 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 去抵债。(4)有许多有关租赁、雇佣、交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梳理(全册)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梳理(全 册)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第10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一、文艺复兴——“人被发现”的时代 1、时间:14-16世纪; 2、进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16世纪达到高潮 3、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性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5、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资本主义思想 6、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7、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①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代表作:长诗《神曲》;②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③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戏剧家莎士比亚,代表作:《罗密欧与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8、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 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社会原因: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和黄金的渴望;

客观原因:商路受阻、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 2、实质:殖民掠夺、殖民扩张的侵略活动。 3、过程: 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当地居民称印第安人;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 4、影响: 积极影响:①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②欧洲大西洋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欧洲的贸易中心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消极影响: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1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航海家资助国家时间航行方向国家迪亚士葡萄牙葡萄牙 1487—1488年向东哥伦布西班牙意大利1492年出发向西,横渡大西洋事迹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首次环球航行达伽马葡萄牙葡萄牙 1497—1498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