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鲁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地理《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第3节生物圈与植被

(第二课时)

本节内容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的:1.认识生物圈。主要描述了生物圈的范围以及生物圈对地表环境的影响。2.识别植被类型。分别简述森林、草原和荒漠三种典型植被的分类、分布和特点。3.植被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多个案例,分别阐述植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区域认知:能够简单分析给定区域的植被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综合思维:能够简单分析植被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理解植被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地理实践力:能够使用地理工具,深入观察植被。

人地协调观: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植被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作用。

1. 分析植被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2. 理解植被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教师准备:挂图、课件、投影仪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导入新课】

菲律宾中部的保和岛森林茂密。但是,岛上的石灰岩小山丘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经勘探发现,这些山丘上只有一层薄薄的浮土,浮土之下是坚硬的石灰岩。受浅薄土层的影响,树木很难在山丘上生长起来。其他的自然地理要素会对植被分布造成影响吗?

三、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一)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气候对植被的影响

气候决定植被种类和特点。水热丰富的地区形成森林植被;降水较少地区形成草原植被;降水稀少地

区形成荒漠植被。

2.土壤对植被的影响

土壤影响植物的种类。如:在亚热带气候区,酸性土壤长有马尾松、茶树等;碱性土壤长有紫薇等。

3.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地形引起气候差异,进而影响植被种类。如:位于非洲东部,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3000米以下为森林带,3000~4000米为高山草甸带,4000~5200米为高山寒漠带,5200米以上为积雪冰川带。

4.水文对植被的影响

水文条件差异影响植被分布。如:沙漠中地下水充沛的地区植被丰富,形成“绿洲”。

此外,植物也可以反过来指示环境。如:苔藓能反映阴湿环境;铁芒萁能反映酸性土壤环境;碱蓬能反映碱性土壤环境。

【探究活动】

猴面包树是非洲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猴面包树树干粗大,直径达9米,最粗的树干基部圆周达50米,为世界上最粗的树木。

在巴西高原东北部,纺锤树特别引人注目。纺锤树树干粗大,上下两端较小。纺锤树疏松柔软的木质部是一种特殊的储水室,一棵大树可储水2吨左右。

猴面包树、纺锤树为什么都长有粗大的树干?

答案:猴面包树和纺锤树生长在热带草原地区,为了能够顺利度过旱季,在雨季来临之际,它们就拼命地吸收水分,肥大的树干能贮藏更多的水,以此就能度过漫长的旱季。

(二)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1.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换为氧气,同时将二氧化碳中的碳固定到植物体内。

2.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如:在晋西黄土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该地区的自然植被遭到了破坏,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长期的水土流失使土壤水分匮乏、养分贫瘠。在恢复植被之后,植被通过林冠截留、林下灌草和枯枝落叶层拦蓄降雨,植被根系增加土壤大孔隙,提高土壤的渗透性和抗蚀性,并在土壤表层富集养分。

3.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如:热带雨林有机质生产量高,生物量庞大,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

4.防风固沙,减轻灾害

森林能降低风速,防止沙尘侵袭,减轻台风、寒潮等灾害。

【知识小结】

统编鲁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地理《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第3节生物圈与植被 (第二课时) 本节内容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的:1.认识生物圈。主要描述了生物圈的范围以及生物圈对地表环境的影响。2.识别植被类型。分别简述森林、草原和荒漠三种典型植被的分类、分布和特点。3.植被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多个案例,分别阐述植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区域认知:能够简单分析给定区域的植被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综合思维:能够简单分析植被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理解植被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地理实践力:能够使用地理工具,深入观察植被。 人地协调观: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植被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作用。 1. 分析植被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2. 理解植被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教师准备:挂图、课件、投影仪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导入新课】 菲律宾中部的保和岛森林茂密。但是,岛上的石灰岩小山丘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经勘探发现,这些山丘上只有一层薄薄的浮土,浮土之下是坚硬的石灰岩。受浅薄土层的影响,树木很难在山丘上生长起来。其他的自然地理要素会对植被分布造成影响吗? 三、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一)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气候对植被的影响 气候决定植被种类和特点。水热丰富的地区形成森林植被;降水较少地区形成草原植被;降水稀少地

区形成荒漠植被。 2.土壤对植被的影响 土壤影响植物的种类。如:在亚热带气候区,酸性土壤长有马尾松、茶树等;碱性土壤长有紫薇等。 3.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地形引起气候差异,进而影响植被种类。如:位于非洲东部,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3000米以下为森林带,3000~4000米为高山草甸带,4000~5200米为高山寒漠带,5200米以上为积雪冰川带。 4.水文对植被的影响 水文条件差异影响植被分布。如:沙漠中地下水充沛的地区植被丰富,形成“绿洲”。 此外,植物也可以反过来指示环境。如:苔藓能反映阴湿环境;铁芒萁能反映酸性土壤环境;碱蓬能反映碱性土壤环境。 【探究活动】 猴面包树是非洲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猴面包树树干粗大,直径达9米,最粗的树干基部圆周达50米,为世界上最粗的树木。 在巴西高原东北部,纺锤树特别引人注目。纺锤树树干粗大,上下两端较小。纺锤树疏松柔软的木质部是一种特殊的储水室,一棵大树可储水2吨左右。 猴面包树、纺锤树为什么都长有粗大的树干? 答案:猴面包树和纺锤树生长在热带草原地区,为了能够顺利度过旱季,在雨季来临之际,它们就拼命地吸收水分,肥大的树干能贮藏更多的水,以此就能度过漫长的旱季。 (二)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1.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换为氧气,同时将二氧化碳中的碳固定到植物体内。 2.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如:在晋西黄土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该地区的自然植被遭到了破坏,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长期的水土流失使土壤水分匮乏、养分贫瘠。在恢复植被之后,植被通过林冠截留、林下灌草和枯枝落叶层拦蓄降雨,植被根系增加土壤大孔隙,提高土壤的渗透性和抗蚀性,并在土壤表层富集养分。 3.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如:热带雨林有机质生产量高,生物量庞大,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 4.防风固沙,减轻灾害 森林能降低风速,防止沙尘侵袭,减轻台风、寒潮等灾害。 【知识小结】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3.2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 一、敦煌概况 1.位置、范围: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位于甘肃与青海、新疆的交界处,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 2.自然地理特征 敦煌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导致地表的物理风化强烈,在风力作用下形成了典型的风成地貌。 二、从敦煌“魔鬼城”说风蚀地貌 1.概念:风力对岩石、沉积物侵蚀而形成的地貌。 2.特点:顶平、身陡。 3.类型 类型特点 风蚀垄长条形 风蚀柱孤立的石柱 风蚀蘑菇“头大”“身小” 风蚀雅丹垄槽相间 1.概念:沙丘是干旱地区风力吹扬的松散沙粒堆积而成的。 2.类型:纵向沙垄、金字塔形沙丘、新月形沙丘。 3.新月形沙丘的特点: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 一、判断题 1.风力侵蚀就是风化作用。( ) 2.敦煌“魔鬼城”属于风蚀地貌。( )

3.所有沙丘的迎风坡都缓,背风坡都陡。( ) 4.雅丹是一种风力沉积地貌。( ) 5.风成地貌只分布在干旱地区。( ) 答案:1.× 2.√ 3.× 4.× 5.× 二、选择题 比拉沙丘是欧洲最大的海岸沙丘,该沙丘全长2 700 m,宽500 m,高114 m,160年前只有35 m高,现在仍在不断扩大。据图回答6~7题。 6.比拉沙丘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风力侵蚀B.风化作用 C.地壳上升D.风力沉积 7.比拉沙丘不断扩大的主导力量是( ) A.中纬西风 B.极地东风 C.东北信风 D.西南季风 解析:第6题,沙丘是荒漠地区的基本地形单元,由风力沉积形成。第7题,由图可知,比拉沙丘位于大陆西岸,受盛行西风影响,西风不断把沙子吹上岸,使比拉沙丘不断扩大。 答案:6.D 7.A 三、连线题 将下列风成地貌类型与其特征连起来。 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2)

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标解 读 课标要求素养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1.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地震波的特点及其应用。(综合思维) 2.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地区地壳厚度的差异。(区域认知) 3.通过野外观测,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特点。(地理实践力) 4.保护人类生存的圈层,促进人地协调。(人地协调观)。 自主学习·必备知识 基础预习 一、地震和地震波 1.地震 (1)定义:地壳快速释放① 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 (2)震级:地震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② 一个震级。 (3)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③ 破坏强弱的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2.地震波 (1)定义:地震的能量以④ 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 (2)分类 地震波传播介质传播速度纵波(P波)在固体、⑤ 液体、气体中均能传播速度快 横波(S波)只能在⑥ 固体中传播速度⑦ 慢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3)作用:获得地球内部物质和结构状况的主要依据。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2.地壳(E ) (1)范围:地面以下、C ⑧ 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 (2)厚度:平均厚度为⑨ 17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大洋地壳平均厚度为5~10千米。 特别提醒 (1)地壳上层为硅铝层,除氧之外,以硅和铝为主,密度较小。地壳下层为硅镁层,除氧之外,以镁和铁为主,密度较大。 (2)硅镁层是连续的,硅铝层主要分布在大陆地壳上,大洋底部很少。 3.地幔(F ) (1)范围: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即莫霍面与D⑩ 古登堡面之间。 (2)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合称。 (3)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⑪ 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4.地核(G+H ) (1)范围:地球的核心部分,即古登堡面所包围的球体。 (2)分层{外核(G ):高温和高压状态下呈G ______  或熔融状态 内核(G ):一般认为呈固态 ⑫ 液态 三、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组成:包裹地球的气体层 密度: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  度迅速G _______ 意义: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 ⑬ 减小 2.水圈{组成:液态水、G _______ 分类: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意义:水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所  不可或缺的 ⑭ 固态水和气态水 3.生物圈{定义: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 G _______ 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  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核心:地面以上100米到水面以 下200米范围内 ⑮ 生态环境的总称

生物圈与植被教案 高一上学期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生物圈与植被 教学目标 在野外能辨别植被类型,能够识别图片、视频等资料的植被类型,并能够分析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了解植被与自然环境及人类的关系。 通过学习植被和生物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推动学生树立整体观念;意识到植被的作用,树立人地和谐观。 教学重点 认识和辨别植被类型。 植被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 植被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导入 展示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及亚寒带针叶林夏季和冬季照片,通过不同植被类型的对比及植被的季节变化进入植被的学习。 讲授新课 生物圈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统称为生物圈。 生物都分布在哪些地方? 地表、土壤、河流海洋等。 生物圈的范围包含哪些圈层呢? 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以及整个水圈。 生物对地表环境有什么影响呢? 地球大气的演化:地球早期大气二氧化碳含量高,成为二氧化碳大气,生物出现之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改变了大气成分,特别是海洋藻类植物,大气中90%的氧气来自海洋藻类植物,有了生物地球才演化出今天的大气。 生物促进了地表环境的形成与演化。 学生读图2-3-2,分析植物光合作用中,生物卷与其它圈层的物质交换。让学生共享分析成果。 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哪些圈层提供的哪些原料? 大气圈提供的二氧化碳和太阳辐射、水圈提供的水、岩石圈提供的养分。 植被用提供了哪些物质给其它圈层?

释放氧气发大气圈,蒸腾作用释放的水汽是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通过食物链新陈代谢转移到其它生物和岩石圈。 总结:生物与各个圈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对自然环境的形成与变化又有重要作用和影响。 为什么城市需要绿化? 植被可以美化环境、净化污染、调节气候等。 植被如何调节气候? 植被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本身也可以吸收大量太阳辐射,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蒸腾作用可以增加降水量,密集的森林可以削减风速。 总结 生物对地表环境的形成与变化有重要作用。 生物具有调节和稳定地表环境的作用。 识别植被类型 给学生展示世界植被类型分布图,让学生了解世界植被及其种类分布,不同植被类型展示典型图片,然后对不同类型植被进行学习。 植被:覆盖在地表植物(所有植物)群落。 植被的分类:森林、草原、荒漠等。 森林植被 热带雨林 亚马孙平原是什么植被类型?(附带雨林图片) 热带雨林。 利用图片给学生展示热带雨林特征。 藤本图片、茎花现象图片、板根图片、气根图片、垂直结构图片、附生现象图片、叶子形状等。 总结特征。 热带雨林的主要分布区?(给学生展示热带雨林分布图) 刚果盆地、东南亚、亚马逊平原。 分布有什么特点? 位于南北纬10度赤道附近。 展示热带雨林分布区的气温和降水分配图,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全年高温多雨的条件下,热带雨林全年生长。 结合分布地区和其气候特征,热带雨林生长习性? 全年高温高湿。

2022-2023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2-2 水圈与水循环 (5)

水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目标】 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重点) 2、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难点)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图片,面对滔滔黄河水,李白曾感叹道:“黄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的水真的奔流到海不复回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共同探究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一、水循环的过程 [自主学习检查] 1、水循环的概念。 2、水循环的划分依据?分为哪些类型? [学生回答] 3、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观视频]播放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视频,了解水循环的过程,理解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说形成]让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三种类型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并说明主要环节。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 海上内循环参与水循环的水量最多,但不能补给陆地水体。 陆上内循环中的蒸发环节主要包括陆地水面的蒸发及土壤水的蒸发,补充陆地水量很少,但对干旱地区意义重大。 海陆间大循环中的水汽输送主要是通过风来进行的,地表径流是在地球表面的所

有的水流,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使陆地水得到补充和更新,水资源得以再生,对人类影响最大。 [绘环节]绘制水循环简图(要求:画出不同类型水循环环节的箭头,标注环节的名称)。 学生黑板绘图: [理方法]比较不同类型的水循环 思考: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是什么? 内因:水的三态变化 外因:太阳辐射和重力能 [析联系]分析下列案例与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有关 黄土高原地表形态、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我国的夏季风、台风 植物 河流、地下水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水循环联系地球表层环境的四大圈层。 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活动探究1]教材活动题 人类活动会对水循环哪些环节造成影响?

1.2地球的形成与演化教学设计(1)-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从宇宙看地球 第2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本节内容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的:1.说明地球的历史纪录。地球的演化过程纪录在地层和化石中,由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分析建立地质代表。2.简述形成于演化简史。根据地球历史发生的重大事件简述地球的演化过程。3.说明地球的演化过程。从生物演化、海陆变迁、构造运动和矿产形成四个方面来说明地球的演化过程。 综合思维:运用跨学科知识,分析地球整体演化的过程特征。 地理实践力:学会阅读和观察地层。 人地协调观: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让学生深刻理解当前地球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 1. 理解地层和化石的概念以及对其研究的意义; 2. 理解地质年代表的建立条件,地质年代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的关系; 3. 了解地球演化过程。 教师准备:挂图、课件、投影仪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导入新课】 地球诞生已有46亿年之久,一直以来,人类对地球形成和演化的研究乐此不疲。 同学们知道科学家是通过哪些地理事物来推测地球的形成和演化的吗? 一、地球的历史纪录 在内外动力作用下,地壳的组成、结构、构造及外部形态不免经常发生变化。一系列变化构成的连续事件可以清晰地反应地球演化的历史。 (一)地层与化石 1.地层:地质历史上一定地质时期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和堆积物。 未受影响的地层,先形成的居下,后形成的居上。地层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 比如:石灰岩主要形成于浅海环境;页岩形成于静水环境;玄武岩岩浆喷发冷凝而成。

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地层受流水长期溶蚀而形成的地貌。 喀斯特地貌的典型景观有:峰林、溶洞、钟乳石、钙华…… 2.化石:存留在古代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化石研究的意义:通过研究化石,科学家可以逐渐认识遥远的过去生物的形态、结构、类别,可以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起源、演化、发展的过程,还可以恢复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各个阶段地球的生态环境。 【知识拓展】 科学家在贵州省关岭县发现了大量鱼龙、海龙、楯齿龙等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以及海百合、菊石、鹦鹉螺等海洋生物化石。推测中国西南地区亿万年前曾是一片古海洋,并与世界其他地区海洋相通。 【导入】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多个朝代更迭,为了便于研究和学习,我们按照不同的朝代将中国历史划分为多个时期,形成中国历史纪年表。 而有着46亿年历史的地球有没有这样的纪年表呢?地球的纪年表该如何建立和断代呢? (二)地质年代表 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发生早晚或先后顺序的时间单位,叫地质年代。根据地质年代先后顺序,把地球历史上的重大地质事件编成的时间顺序表叫地质年代表。建立依据是地层和化石。地质年代表是地球科学的时间坐标。 地质年代分为四个阶段五个层次,单位有宙、代、纪、世、期。 如:显生宙——中生代——侏罗纪——中侏罗世——巴柔期 年代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单位的关系: 年代地层单位:具有物质意义,指示的是地层,是地质年代单位的客观存在,具有地方性和特殊性; 地质年代单位:具有时间意义,只表示时间。具有全球性和普遍性。 年代地层单位是宇、界、系、统、阶,与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严格对应。 【知识拓展】 1.金钉子(GSSP):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 “金钉子”实际上作为划分地层年龄的标尺,主要用于地质年代划分。“金钉子”一旦钉下,这个地点就成为国际地质学某一地质时代分界点的唯一标准。 目前中国共获得11颗“金钉子”,居全球首位。 2.地质年代表记忆口诀 新生早晚三四纪,六千万年喜山期;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印支两亿年;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系;震旦青白蓟长城,海西加东到晋宁。

2022-2023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2-2 水圈与水循环 (15)

教学设计

自主预 习 了解学 情 (4分钟)【展示任务】根据预习完成学案,并以 小组为单位绘制各组理解的水循环示意 图,上黑板画出。 【自主绘 制】根据预 习,自主绘 制水循环示 意图,展示 对学生自主 预习情况的 检测,了解 学生掌握程 度,同时加 深学生对水 循环过程的 认识 理清概念 夯实基础 教 师 讲 解 探 究 一 : 结 合 示 意 图 , 理 解 水 循 环 概 念 (2 分 钟) 【PPT展示图片】水循环示意图 【解释概念】水循环动力、环节、类型 【自主修 正】根据示 意图和老师 讲解,自主 修正、完善 水循环示意 图,理解水 循环的概 念、类型。 结合示意图 讲解水循环 概念,学生 自主修正、 完善,学生 找到自己问 题,加强概 念理解

探究二: 结 合示意图,强化对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和成因的认识。 (3分钟) 做题巩固(5【动态图展示】水循环动态图展示,再 次讲解环节及类型. 引入李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 到海不复回”此诗句从水循环角度看是 否正确? 【自主思 考】根据示 意图,识别 环节,自主 思考各环节 发生的空 间。 学生讨论诗 句是否正 确,并解释 原因。 结合示意 图,学生自 主思考各环 节特点,加 深对水循环 环节的认识 和理解,给 出教具学生 讲解,体现 人地协调。【学生总结】给学生三角洲地理教具, 让学生上黑板讲解水循环过程及类型。 【自主讲 解】学生自 觉举手,上 台讲解。 【挑战答题】以王者荣耀音乐和图片作 为背景设置题目。(抢答规则,选择题 直接在白板上点击本组认为正确的答 案,填空题则把正确答案拖到相应的横 以小组为单 位抢答,思 考好的组先 上台在白板 通过王者荣 耀音乐和图 片作为背景 及抢答的过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公转的意义》教案1鲁教版必修1

《地球的公转》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地球的运动包括两方面内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程标准对地球的运动有两项要求,一是“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二是“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而第一单元第3课教材围绕“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特点及意义”这一主线而展开,图文并茂,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之一。 课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地球公转演示仪(自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和特点; 2.知道四季的形成和五带划分是由于地球公转而产生的; 3.了解地球上的五带的划分的依据。 过程与方法目标:1.使学生能够通过事实说明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 通过读图能说出五个热量带的名称范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地球的运动,说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四季形成和五带划分。 教法学法:采用“诱思自学、合作探究、分层评价”教学模式和结合地球公转演示仪、多媒体动画演示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 教学过程

注释1: 我的反思(教学启示): 1、在课前准备(即体验)中可以就生活中的学生容易感受到的自然地理现象把自然地理现象与地球的公转找到桥梁和纽带联系起来,一方面实现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另一方面创设生活情境从而引入新课。 2、动手实验和课件辅导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思维想象,进而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演示过程中组织学生观察,在演示、观察、思考、提问、争辩、归纳过程中达成教学目标。通过补充一些照片、资料、故事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从而使地理课堂充满生机。 3、合作探究中的什么样的问题可以作为合作交流来完成的,并不是教师预先预定好的,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生成的。那么,在前期自主学习中生成的问题和疑惑就是学生们下一环节中所要合作探究解决的“疑难杂症”。 4、建构“脑图”是学生根据学习的成果建构知识体系、形成地理思维方式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把自然地理现象与地球的公转找到桥梁和纽带联系起来.在这环节中使自己对本节课的内容得到提高和升华。

【环节】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三节课时1水圈的组成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导学案鲁教版必修1

【关键字】环节 水圈的组成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定位] 1.阅读水循环示意图,描述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2.结合实际说出水循环对人类及地理环境的影响。3.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一、水圈的组成 1.水圈的特点:水圈是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水体的类型 地球上的水体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在地球全部的水储量中,海洋水占96.538%,陆地淡水仅占2.526%,而且绝大多数又以冰川的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思考 1.地球表面大约71%被水覆盖,那为什么世界上有些地方还会闹“水荒”? 答案(1)地球上有96.538%的水量为海洋水,属咸水,不可能大规模地直接利用。(2)人们可以利用的是陆地淡水资源;而陆地淡水的主体又分布在高纬和高山地区的冰川或地下,不易利用。(3)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4)在利用中存在严重的污染和浪费现象。 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层通过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 (1)主要类型:甲:陆上内循环,乙: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丙:海上内循环。 (2)主要环节:a.蒸发,b.植物蒸腾,c.降水,d.降水,e.水汽输送,f.蒸发,g.降水,h.地表径流,i.地下径流。 3.地理意义 (1)实现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相互联系。 (2)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革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3)调节圈层间的热量传输,进行能量的转换,改造地表形态。 (4)促使地球表层各种化学元素的迁移。 思考 2.李白的《将进酒》中有两句著名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两句诗是否严谨?为什么? 答案根据现代水循环理论,“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说法不够严谨。因为流到海洋中的黄河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又有可能随大气环流,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再凝结形成降水,成为黄河的补给水源,即流入海洋的黄河水可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如果“黄河之水”真的“不复回”的话,那么黄河早就干涸了。

高中地理_生物圈与植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节生物圈与植被 【素养目标】 研学手册之探究解密 1.能结合地球圈层结构图,说出生物圈的范围。(区域认知) 2.以植被光合作用为例,说明生物圈与其他圈层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综合思维) 3.联系气候分布,认识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下的植被类型差异。(区域认知) 4.观察植被图片,学会对植被进行观察、识别并描述其特征。(地理实践力)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识别常见的植被。 难点:说明地理环境与植被的相互关系。 【课堂导入】 结合学生当前学习情境,点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构想,引发学生兴趣,采用“开启地理研学之旅”方式导入本节内容。(设计意图:本节课主要识别不同的植被类型,需要学生阅读文字、图像等图文资料,因此通过地理研学旅行比较贴合本节的内容要求) 【讲授新课】 开启—地理研学之旅 一、远方研学之行囊准备(预习交流) 1.根据研学手册(导学案)预习课本知识。 2.将预习中不懂的知识进行标注,可预先小组讨论解决。 二、认识生物圈 研学旅行大思考之我们去哪? 读地球圈层示意图,说出是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学生活动:学生自主预习课本相关内容,完善导学案,找出预习中的难点与疑惑点。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阅读课本45页-46页内容,自主总结生物圈的范围及对地表环境的作用。

三、识别植被类型 地理旅行之植被大探秘 1、 识别森林植被 研学第一站:风雨兼程之一路向北 (1)从叶片上说出各自特点?分辨它们的植被类型? (2)三种植被主要分布区? (3)在哪一个季节判别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更容易,为什么? 归纳总结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主要分 布 气候区 植被特 征 常见树 种 2、 识别温带草原植被与荒漠植被 研学旅行二站:策马奔腾之一路向西

高中地理 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教案 鲁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云南省罗平县高中地理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教案鲁教版必修1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云南省罗平县高中地理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教案鲁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云南省罗平县高中地理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教案鲁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以桂林“山水"的成因作为案例,旨在以实例对上一节所揭示的“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地理原理进行验证,更好地实现课程标准“举例说明某自然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要求。 本节教材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喀斯特作用发生的基本条件和喀斯特作用形成的地貌——喀斯特地貌。第二部分剖析桂林“山水”的形成原因.教材从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该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成因,以使学生认识到喀斯特地貌是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产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以桂林“山水”的成因为案例,说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加深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能力目标: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并联系其它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动机,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难点、桂林山水的成因分析 四、教学方法 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布置预习 五、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课时的内容

2020-2021高中地理鲁教版第一册学案:第1单元 第3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1单元第3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 析 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1。根据地震波(横波和纵波)在地下传播速度的变化示意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掌握地球内部各圈层的主要特征。(综合思维)2.运用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认识地球的外部圈层,掌握外部圈层的主要特点,并能指导实践活动.(地理实践力) 3.结合实例,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各要素的基本作用。(综合思维)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2.不连续界面及波速变化 代码名称波速

A波(横波)B波(纵波) C莫霍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D古登堡面完全消失传播速度突然下 降 3。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C以上为地壳,C、D之间为地幔,D以内为地核(由E外核和F内核组成). [特别提醒]纵波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传播速度较快;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传播速度较慢.所以当地震发生时,人们先感觉到上下颠簸,而后是左右摇晃.而在水中的人,因横波不能通过液体,只感觉到纵波作用下的上下颠簸。 4.岩石圈的结构 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以上,包括M地壳、N上地幔顶部,主要由岩石组成。 [特别提醒]地壳≠岩石圈 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合起来称为岩石圈,平均厚度为100 ~110千米.地壳只是岩石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厚度比岩石圈小。

1.大气圈 环绕地球外部的气体圈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2.水圈 由地球表层各种水体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地球表面覆盖着大量的液态水,成为“蓝色星球”. 3.生物圈 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地球特有的圈层,也

高中地理 第9课时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讲义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教案

第九课时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原教材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 学习目标:1.了解水圈中水体的主要存在形式。2.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增强水资源的保护意识。(重点)3.了解河流主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重难点) 一、水圈的组成 1.水圈的特点 (1)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1%。 (2)各种水体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 (1)主体——海洋水。 (2)陆地淡水——主体为冰川。 (3)大气水。 (4)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概念 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层通过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 循环类型字母主要环节 海陆间循环 A 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 海上内循环 B ①蒸发、⑦降水 陆上内循环 C ⑧蒸腾、⑨蒸发、③降水 (1)实现四大圈层的有机联系,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调节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进行势能和动能的转换,产生流水侵蚀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促使地表各种化学元素发生迁移。

[特别提醒]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状态,从这一角度讲,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但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量型缺水或水质型缺水,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河水储量大于地下淡水储量。( ) (2)地下淡水是陆地淡水的主体。( ) (3)参与水量最多的是海陆间循环。( ) (4)目前人类只能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施加影响。( ) (5)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体是( ) A.河水B.冰川水 C.井水D.湖泊咸水 提示:(1)×河水储量远小于地下淡水储量。 (2)×陆地淡水绝大多数以冰川的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冰川是陆地淡水的主体。 (3)×参与水量最多的是海上内循环。 (4)×人类对水循环影响的环节不仅包括地表径流,还有蒸发、下渗等。 (5)A [河水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水循环 长歌行(节选) 李白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问题1 (综合思维)“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说的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提示:陆地水资源主要通过海陆间循环得到不断的补充和更新。 问题2 (综合思维)人们修建水库、挖渠引水等措施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提示: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 问题3 (区域认知)庐山小天池为什么会“久雨不溢,久旱不涸”? 提示:这是因为小天池参与了水循环。“久雨不溢”说明小天池里的水有下渗,即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久旱不涸”说明地下水又会补给小天池,即地下水补给地表水。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习题:第一单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1~2题。 1。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圈层B。②圈层 C.③圈层D。④圈层 2。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解析第1题,岩浆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图中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④是地核。第2题,①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②圈层横波能通过;③圈层横波消失,最可能为液态;④圈层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答案1.B 2。C 暑假期间,小明同学到黄果树瀑布旅游,拍摄了下图所示景观。读图,完成3~4题. 3.该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有( ) A。2 B.3 C.4 D.5 4.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各圈层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C.图中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解析第3题,图中有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四个圈层。第4题,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水圈,图中各圈层是相互联系的,其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一部分来自太阳辐射能,一部分来自地球内能,还有部分来自重力能。 答案3。C 4.B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5~6题。 5。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 6。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高中一年级地理必修1《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并能说出地震波的波速及传播特点,能区分横波与纵波; 2.能结合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变化示意图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并绘制出示意图; 3.掌握地球内部各圈层特点,能用图表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地震波与深度变化示意图,总结归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特点,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方法,从而认识人类对未知事物所 进行的探索实践,激发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通过地震波波速与深度变化关系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并分析圈层结构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情景设置导入。教师介绍科幻小说《地心游记》的主要内容。那么同学觉得我们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呢?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1.教师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书上内容,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 (1)地震波是什么? (2)地震波的类型有几种?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积极探究 【教师总结】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和横波(S)。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变化而变化。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 2.教师PPT展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全层的划分》,学生读图回答。

【问题】 (1)地震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过几次明显的变化?发生明显变化的位置名称什么? (2)描述地震波变化后的状态,并分析其原因? 【教师总结】从地球内部的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2次突然变化,这种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 不连续面。其中第一次发生明显变化发生在地下33千米处,将这个不连续面称为莫霍界面。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有明显增加。第二次发生明显变化发生在地下2900千米处,将这个不连续面称为古登堡界面。而在古登堡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而横波完全消失。所以据此我们可以?在2900千米一下可能液体。 【课堂活动】随着我们地球内部圈层认识的不断深入,结合下图讨论以下问题。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3节生物圈与植被学案鲁教版第一册

第三节生物圈与植被 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运用生物圈示意图,说明生物圈的分布范围,认识生物圈对地表环境的形成、变化、调节和稳定的重要作用。(综合思维) 2。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类型并了解其分布范围。(地理实践力) 3。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植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综合思维) 一、认识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和整个水圈。 2.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1)对地表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 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改变了原始大气的成分。 ②生物通过新陈代谢,影响水体的组成、土壤的形成和岩石的风化。

(2)对地表环境具有调节和稳定的作用,使地表的平均温度长期保持相对稳定。 二、识别植被类型 1.森林植被 (1)常绿阔叶林 (2)落叶阔叶林

(3)针叶林 2.草原植被

3. 荒漠植被 三、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自然环境影响植被的种类与分布 ①气候:不同的热量、降水及组合状况,植物种类和植被特点不同. ②土壤:碱性土壤利于紫薇生长;酸性土壤利于马尾松、茶 树生长。 ③地形:海拔不同,会引起植物种类和植被类型变化。 (2)植物的生长状况及分布可以指示环境:

铁芒萁酸性土壤 碱蓬碱性土壤 2.植被对环境的影响(以森林植被为例) (1)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2)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3)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4)防风固沙,减轻灾害. 1.植被就是植物. () 2.针叶林中的针叶叶片特征主要是抗寒。 () 3.热带草原上没有树木。 4.荒漠中有的植物茎叶覆盖茸毛,以贮存水分. 5.下列植物能反映出生长环境为碱性土壤的是 A.苔藓B.铁芒萁 C.碱蓬D.映山红 提示:1。×植被是指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2.×针叶林中针叶叶片可以抗寒抗旱。 3.×热带草原上也会存在一些乔木或灌木。 4.×荒漠中有的植物茎叶覆盖茸毛,以抵抗灼热. 5.C[碱蓬的分布指示碱性土壤环境,铁芒萁、映山红的分

鲁教版地理必修1《水圈与水循环》教案

鲁教版地理必修1《水圈与水循环》教案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明确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了解水循环的途径、规模,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理解洋流的成因;解释、应用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观察地理图表,收集地理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现状的描述,增强学生对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并逐渐形成科学发展观。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自制多媒体课件,一幅世界洋流分布图。 [教学重点] 1、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2、洋流分布规律和意义 [教学难点] 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从太空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同学们,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是什么颜色?(蓝色)为什么会是这种颜色呢? 地球表面大约有71%被水所覆盖,地球又有“水球”之称。水是地球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物质之一。水以固、液、气三态形式存在于空气、地表、地下及生物体中,它相互转化,不断循环运动,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圈层——水圈。

本节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水圈的组成及水的循环、运动。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板书课题] 一、水圈的组成。 [活动]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①地球上的水有哪些存在形式?每组一位代表发言,比一比哪一组说出的形式多。 [多媒体课作展示:地球水体的主要形式] ②在各种水体中,哪一种占的比重最多?哪些水体形式人类可以直接利用? ③要求学生按各种水体所占的比重画一幅扇形百分比图。 [展示课件:各种水体所占比重图] 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主要有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等,这些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总水量的很小一部分,且分布极不均匀,因此我们必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高中地理鲁教版教学案第三单元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含答案

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 水”的成因 一、认识喀斯特地貌 1.喀斯特 是指石灰岩地区的地貌、水文现象和景观。 2.喀斯特作用的本质 含有CO2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化学过程如下:(1)溶蚀作用: CaCO3+CO2+H2O=Ca(HCO3)2。 (2)淀积作用: Ca(HCO3)2=CaCO3↓+CO2↑+H2O. 3.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条件 (1)岩石错误! (2)水错误! 4.喀斯特地貌的分类 (1)地面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峰丛、孤峰、溶蚀洼地、落

水洞等. (2)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二、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1.岩石条件 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都很好。 2.气候条件 位于我国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降水充沛. 3.水文条件 地势有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成与富集,漓江南北纵贯,水的流动性好。 4.生物条件 旺盛的生命活动和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 知识点一 错误!错误! ———————情景导入先思考-————-—材料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

(1)图示地貌在我国四大高原中有广泛分布的是什么高原?形成该地貌的作用有哪些? 提示:云贵高原。溶蚀、淀积作用。 (2)我国西北地区能否形成这种典型的地貌,为什么? 提示:不能。该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其形成条件之一就是水分充足,而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 喀斯特作用的进行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可溶性和水的溶蚀能力,岩石的可溶性越大,水的溶蚀能力越大,喀斯特作用越强烈。喀斯特作用的深入程度则主要受岩石的透水性和水的流动性影响.具体影响因素如下表所示: 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因素对喀斯特作用的影响 岩石的可溶性岩石成分,如石灰 岩、白云岩 岩石的可溶性强,喀斯 特作用强;反之则弱 岩石的透空隙、裂隙大,透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