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真题 经典

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真题 经典
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真题 经典

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真题经典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

1.下图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属于氧化物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反应物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均只含有氢、氧两种原子,即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生成的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水中的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反应物过氧化氢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生成物水中的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即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2.硒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生命的火种”,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美誉。如图为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B.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

C.硒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3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答案】C

【解析】

A、由硒元素的名称汉字偏旁“石”字可知,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

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正确。故选C。

点睛:以钠为例:

3.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用符号表示为N

B.等质量的三种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碳

C.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D.质子数由小到大依次为C<X<O

【答案】C

【解析】

A、7号元素是氮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正确;

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实际质量是成正比,由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是氧>氮>碳,真实质量也是这一关系,故等质量的三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碳>氮>氧,正确;

C、三种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都是2个电子层,错误;

D、质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由小到大依次为C

4.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X>10,则该微粒属于阳离子

B.氟元素为金属元素

C.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

D.氟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若X>10,则该微粒属于阳离子,故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氟,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故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原子序数为9,氟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故正确。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5.把分别充满红棕色NO2气体和无色H2的集气瓶,按照右图A、B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不能由此现象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间有间隔

C.氢气的密度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小

D.分子由原子构成

【答案】D

【解析】

A、此现象能直接得出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论;

B、两种气体能混合,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C、A瓶混合较快,B瓶混合较慢,说明氢气的密度比二氧化氮密度小.

D、本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不能说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故选D

【点评】此实验能从多角度证明分子的性质,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实验.

6.宏微结合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思想。如图所示,提起压在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气化,则相同微小空间内微粒的变化最可能是( )

A.B.C.D.

【答案】C

【解析】

【详解】

分子之间的间隔决定物质的状态,当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单位空间内的分子个数减少。故选C。

7.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

..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一氧化碳和氢气的计量数之比为1:1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反应后有氢气单质生成,故化合价一定发生改变,故A选项错误;

B、由图可知,水煤气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故B选项正确;

C、该反应中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由CH4和H2O,故C选项错误;

D、经配平得,反应的方程式为: CH4+H2O 一定条件

CO+3H2, 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化学计量数

之比为1:3,故D选项错误。故选B。

8.用如图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浓盐酸与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

C.氯化氢分子比氨分子运动得快

D.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

【详解】

A、ab段变红,bc段变蓝可以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

C、b处产生白烟,说明氨分子运动的快,氯化氢分子运动的慢;

D、在该过程有新的物质氯化铵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9.富硒大米中的硒元素具有防癌和抗癌作用。右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硒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中x = 18 B.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C.硒属于非金属元素D.硒原子在反应中易失去6个电子

【答案】D

【解析】

A、2+8+x+6=34,x=18,正确;

B、由图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正确;

C、硒字的偏旁是石字,故是固态非金属元素,正确;

D、硒原子在反应中易得到6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错误。故选D。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粗盐C.生铁D.纯碱

【答案】D

【解析】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纯碱是纯净物,而空气中成分比较多,粗盐中除了氯化钠还有氯化镁等杂质,生铁中还有碳,所以都属于混合物,故选D

11.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B.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答案】A

【解析】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可知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3种元素的微粒;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可知①为阴离子,②为原子,③④为阳离子;由此判断:

A、元素的正化合价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由图示可知②所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故A说法正确;

B、它们分别是四种不同元素的微粒,故B说法错误;

C、①核内有8个质子,原子序数为8是氧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C说法错误;

D、①为阴离子④为阳离子,故D说法错误.

12.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

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

D.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

【答案】B

【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甲元素的名称是溴,带“氵”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

B、甲是溴(Br),溴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通常显-1价,乙元素是钠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通常显+1价,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乙的原子序数为11,

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乙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1,不是中子数为11,错误;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甲原子核外共有4个电子层,错误。故选B。

13.动物的肝脏和坚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和“锌”是指

A.分子 B.元素 C.原子 D.单质

【答案】B

【解析】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主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和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B。

14.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氧气

B.氮气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

C.空气液化时,各组分的微粒会变小

D.干冰气化过程中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因此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氮气中含有氮元素,可以用来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C、空气液化时,各组分的微粒间的间隔逐渐变小,而不是微粒会变小,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分子是不停的运动的,干冰气化过程中分子并不是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下列化学家中,发现元素周期律并制出元素周期表的是

A.道尔顿 B.拉瓦锡

C.侯德榜 D.门捷列夫

【答案】D

【解析】

A、道尔顿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首先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论.B拉瓦锡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首次利用天平为化学研究的工具进行定量实验,并测定了空气的组成.C. 侯德榜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新工艺,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 D.门捷列夫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首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选D

16.2017年5月,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破。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1:2:4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D.无机物不能转化为有机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生成物只有两种,故错误;

B、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故错误;

C、任何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质量、数目都不变,故正确;

D、无机物可以转换为有机物,比如光合作用,故错误,故选C.

17.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

C.当液态水变成冰,水分子间不存在间隔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化学变化中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故A错误;

B、原子变成离子时改变的是电子数,质子数不变,故B错误;

C、微观粒子间总是存在间隔的,当液态水变成冰,水分子间仍存在间隔,故C错误;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都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18.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第一周期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

B.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D.金属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正确,B、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正确,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正确,D、金属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而不是易得到电子,错误,故选D

考点: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核外电子的排布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B.八月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

【答案】B

【解析】A、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没有生成新的微粒,不能说明分子可以再分,错误;B、八月丹桂飘香,是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正确;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错误;D、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错误。故选B。

20.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横行且都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原子结构中,质子数=电子数,从而不显电性。

【详解】

从结构示意图可看出,①②④都不显电性,且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①和②原子核外只有2个电子层,处在第二周期,③④处在第三周期,表示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横行且都不显电性的粒子是①和②,故选A。

历年光学中考试题

历年光学中考试题 (07)2.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08)1.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09)2.图1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10)2.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图 1 人在屏幕上的影子 A 蜡烛通过小孔成像 B 荷花在水中的倒影 C 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D 图 1 D A B C 景物在镜中成像 手在墙上形成手影 山在水中形成“倒影” 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图 2

(11)2.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11)20.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个现象说明白光是由 光组成的。 (07)18.一束激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是35度时。反射角是________度。 (08)25.如图11所示,AO 为入射光线,ON 为法线。请画出入射光线AO 的反射 光线。 (10)30.小明利用如图16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你解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 ,能比较 。 (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 和B ,是为了观察蜡烛B 是否与蜡烛A 所 成的像 。 (09)19.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10)17.矫正远视眼的眼镜的镜片应选用 透镜。(选填“凸”或 “凹”) (11)18.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选填“凸”或“凹”) (07)11.使用下列光学器材,其目的是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幻灯机 D .投影仪 图11 C B 图1 桥在 水中形成“倒影”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鸽子在沙滩上形成影子 D 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A 图 16

人教版中考英语复习专题宾语从句中考真题 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中考英语复习专题宾语从句中考真题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英语宾语从句 1.John really doesn’t know ____. A.whether has his father bought him B.what has his father bought him C.how his father has bought him D.what his father has bought him 【答案】D 【解析】 【详解】 句意;约翰真的不知道他父亲给他买了什么。根据 John really doesn't know ……,可知考查宾语从句用法。宾语从句用陈述语序,故排除AB;选项C缺少宾语,所以错误,只有D正确。结合句意:约翰真的不知道他父亲给他买了什么。故选D。 2.—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_____? —Find out which you can’t remember, memorize them and then practice them in reading. A.how many words and expressions I should remember B.how I could remember so many words and expressions C.how I can remember so many words and expressions 【答案】C 【解析】 【详解】 考查宾语从句,句意:“-你能告诉我怎么能记住这么多单词和表达吗?-找出你记不起的东西,背下来,然后在阅读中练习。”,观察句子,属于宾语从句,那么从句的语序应该是陈述语气,并且主句的时态为一般现在时,那么从句的时态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结合句意应该使用一般现在时,故选C。 3.—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______? —Sorry, sir. I wasn’t there at that time. A.how did the accident happen B.how the accident happened C.how does the accident happen D.how the accident happens 【答案】B 【解析】 宾语从句,需用陈述语序,排除A、C,看语境可知,发生在过去,用过去时态,选择B。 4.—I wonder ______. —She always cares much about others. A.how does Jane get on so well with her classmates B.why Jane is generally liked by all the other classmates

最新初中英语宾语从句题20套(带答案)

最新初中英语宾语从句题20套(带答案) 一、初中英语宾语从句 1.— 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 — In front of the gate of our school. A.what time should we arrive at the park B.where should we meet C.where I can find you tomorrow morning D.what we need to take with us 【答案】C 【解析】 句意:——打扰了,你能告诉我我明天早上在哪里能找到你吗?——在我们学校的大门口前面。what time should we arrive at the park 我们应该几点到达公园?where should we meet 我们应在哪里见面? where I can find you tomorrow morning明天我能进在哪里找到你?what we need to take with us我们需要随身带什么?根据In front of the gate of our school.可知此处对地点提问,特殊疑问句作为宾语从句时,词序用陈述语序:疑问词+主语+谓语+宾语,故选C。 2.--- I am a new reader. Could you tell me ? --- Certainly. Two weeks, and you can renew them. A.how long can I keep the book? B.how long I can keep the books C.when should I return the books D.when I should return the books 【答案】B 【解析】句意:我是一个新读者,请你告诉我这本书我可以借多久吗?当然了,两周,你也可以续借。根据句意,结合答语中的内容为时间段,结合renew提示,所以引导词用how long。宾语从句要用陈述句语序,而A、C为疑问句语序,故选B. 点睛:宾语从句主要注意三个方面:语序(从句要用陈述句语序);时态(一般情况主句时一般现在时,从句根据需要选择时态;主句时过去时态,从句用相应的过去时态。);引导词(引导词的选用往往要根据答语来确定) 3.—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_____? —Find out which you can’t remember, memorize them and then practice them in reading. A.how many words and expressions I should remember B.how I could remember so many words and expressions C.how I can remember so many words and expressions 【答案】C 【解析】 【详解】 考查宾语从句,句意:“-你能告诉我怎么能记住这么多单词和表达吗?-找出你记不起的东西,背下来,然后在阅读中练习。”,观察句子,属于宾语从句,那么从句的语序应该是陈述语气,并且主句的时态为一般现在时,那么从句的时态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结合句意应该使用一般现在时,故选C。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一)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本题共30分) 1.某婴儿配方奶粉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钙、磷、铁、锌”应理解为 ( ) 营养成分钙磷铁锌 含量(mg/100g) 600 520 6~11 3~7 A.金属 B.非金属 C.元素 D.分子 2.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Ο”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 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元素的原子是 ( ) 4.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 A.质子数B.电子层数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5.石英钟、电子表使用石英晶体代替传统钟表中的摆和游丝,提高了钟表计时的精确度。已知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0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2 B.+3 C.+4 D.+6 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薮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 A.50 B.86 C.136 D.222 7.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 8.我国科学家发现用含硒(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的硒元素为+4价,氧元素为-2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 ) A.Na2SeO3 B.Na2SeO4 C.NaSeO2 D.Na2SeO2 9.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H3COOOH)是一种杀菌能力较强的消毒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 ( ) A.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气分子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D.其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10.在2S03和3S02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分子个数相同 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C.氧原子个数相同 D.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2 11.下列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 A.硫化氢H2S B.氯化钾ClK C.高锰酸钾KMnO4 D.五氧化二磷P2O5 12.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 ( ) A.O2 B.2H C.N D.Fe 13.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碘元素,它们按碘的化合价的顺序排列:①KI ②I2③HIO ④X ⑤NaIO4。则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 ( )

中考光学试题集锦

中考新宠──生活中的“光与影” 1.(09平原会考)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 C.鱼翔浅底 D.三点对一线 2.(09益阳)下列叙述中的“影”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 3.(06咸宁)“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如图所示)。关于井中月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井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B.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C.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D.井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4.(2010宿迁).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5.(2010年东营)下列现象,能用光的反射现象解释的是() 6.(2010金华)如图的手影表演的光学原理是()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7.(2010连云港)2010年1月15日出现一次日食现象,连云港市可以观察到日环食这一天文奇观,以下关于日食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折射现象 B.光的反射现象 C.光的色散现象 D.光的直线传播 8.(2010湖洲)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人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9.(2010咸宁)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B) 10.(09黄冈)光盘是用激光在反光铝膜上刻出凸凹的音槽来记录音像信息,外表是一层平滑透明的保护膜。如图是一张放在阳光下的VCD光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英语】中考英语宾语从句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

【英语】中考英语宾语从句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 一、初中英语宾语从句 1.—Daniel, I’ m still not sure . — Why not? No one is better than you in our class. A.how I can prepare for the competition B.whether I should take part in the competition C.who I can ask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mpetition D.when I can enter the competition 【答案】B 【解析】 【详解】 句意:—丹尼尔,我还是不确定我是否应该参加这个比赛。—为什么不呢?在我们班没有人比你更好。A. how I can prepare for the competition我如何为比赛做准备;B. whether I should take part in the competition我是否应该参加比赛;C. who I can ask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mpetition我可以向谁询问更多关于比赛的信息;D. when I can enter the competition我什么时候可以进入比赛。根据回答,why not?为什么不呢?可知,问题是问意见,是否做某事,故选B。 2.— Could you tell me ________? I must find him. — Sorry. I have no idea. But he was here just now. A.where Tom was B.where Tom has gone C.where can I find Tom D.where Tom has been 【答案】B 【解析】 【详解】 句意:——你能告诉我汤姆去哪儿了吗?我必须找到他。——对不起,我不知道。但他刚才在这里。本题主要考查宾语从句。根据语境,你能告诉“我”汤姆在哪里吗。where 引导的宾语从句在句中作 tell 的直接宾语,me 为间接宾语。宾语从句使用陈述语序,故此处应用“where + 主语 + 谓语”的结构,主语为 Tom,谓语为 be 动词。故排除C项。根据语境时态和主句时态保持一致Could you tell me表示请求允许后用现在完成时,has gone是指去某地,没回来;has been指从某地回来了。结合语境可知,是指Tom去了某地。故选B。 3.—I'm going to give a talk o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o the exchange students. —Great! But don't forget to tell them __________. A.what should they eat at the festival B.what kind of race is often held C.why people enjoy the full moon D.how do people celebrate it 【答案】B

【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 1.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 A.B.C.D. 【答案】D 【解析】 A、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6=核外电子数6,为原子,错误; B、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错误; C、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10=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错误; D、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正确。故选B。 2.2017年5月9日,中科院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子序数中文名称元素符号 113鉨Nh 115镆Mc 117Ts 118Og A.四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B.“Nh”可表示鉨单质 C.Og是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 D.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5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由题中信息可知,117号元素带有“石字旁”,118号元素带有“气字头”,都不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B、“Nh”可表示鉨单质,正确; C、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元素,错误; D、镆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15,错误。 故选B。

3.硒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生命的火种”,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美誉。如图为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B.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 C.硒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3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答案】C 【解析】 A、由硒元素的名称汉字偏旁“石”字可知,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 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正确。故选C。 点睛:以钠为例: 4.从下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答案】A 【解析】

2017中考光学提高题

2017中考光学提高题 一、选择题 1. 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 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 A.全身呈蓝色 B.全身红色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2. 人在水中看岸上的东西要变得高大,图1中描述这一现象的四幅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 3.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是( ) A .用光亮的金属勺的背面照脸看到的像 B .平静湖面上看到岸边景物的倒像 C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 D .日食和月食现象 4.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靠近镜面时,像不变,像到镜面距离变小,人看像时视角变大。 B .人靠近镜面时,像变大,像到镜面距离变小,人看像时视角变大。 C .人远离镜面时,像变小,像到镜面距离变大,人看像时视角变小。 D .人远离镜面时,像不变,像到镜面距离变大,人看像时视角不变。 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2所示时,恰 好在屏上能看到烛焰缩小的像,由此可判断凸透镜的焦距( ) A .小于9厘米 B .大于9厘米 C .等于9厘米 D .大于9厘米而小于18厘米 6.如图3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想使 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着竖直方向落下,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应为( ) A .300 B.450 C .600 D .900 7.光线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再由玻璃砖射入空气,图4所示是几种可能的光路 图,O 点是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指出哪些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 ( ) 图2 图3 图4 图5

中考英语宾语从句真题汇编(含答案)

中考英语宾语从句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初中英语宾语从句 1.— David, could you tell me ? —Ok, I’ll check it for you on the Internet. A.how often do the Winter Olympic Games take place B.when the 2022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 will start C.how many events are there in the 2022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 D.who wins the most gold medals in the 2022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 【答案】B 【解析】 句意:——戴维,你能告诉我2022北京冬奥会什么时候开始吗?——好的,我在网上给你查一下。考查宾语从句。宾语从句需用陈述句语序,AC两项都是疑问句语序,可排除。根据句意语境,可知2022北京冬奥会还没有举办,没有人知道谁会获得最多的金牌,可排除D项,故选B。 2.—I’m sorry about yesterday. —Don’t worry about it. It’s never just one person’s fault. We should think about______better next time. A.how can we do it B.how we can do it C.how can they do it D.how they can do it 【答案】B 【解析】 【详解】 句意:——昨天我很抱歉。——不用担心。它永远不只是一个人的错。我们应该考虑下一次如何做得更好。考查宾语从句。宾语从句需用陈述句语序,AC都是疑问句语序,可排除。It’s never just one person’s fault. 不只是一个人的错,意思是“我们大家都有责任”;根据句意语境,可知they不合句意,故选B。 3.— Could you tell me ________? I must find him. — Sorry. I have no idea. But he was here just now. A.where Tom was B.where Tom has gone C.where can I find Tom D.where Tom has been 【答案】B 【解析】 【详解】 句意:——你能告诉我汤姆去哪儿了吗?我必须找到他。——对不起,我不知道。但他刚才在这里。本题主要考查宾语从句。根据语境,你能告诉“我”汤姆在哪里吗。where 引导的宾语从句在句中作 tell 的直接宾语,me 为间接宾语。宾语从句使用陈述语序,故此处应用“where + 主语 + 谓语”的结构,主语为 Tom,谓语为 be 动词。故排除C项。根据语境时

2018年中考物理基础复习--光学试题

2018年中考物理基础复习--光学试题 1、下列诗句中与其蕴涵的物理知识相对应正确的是() A、“湖光映彩霞”—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B、“夜半钟声到客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C、“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D、“看山恰似走来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生活中的光现象丰富多彩。如图1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 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与该实验现象的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 4、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 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 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 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烛焰位于b点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 D.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虚像 5、在课外小实验活动中,小明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物理课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小丑图片(圆圈中的小丑图片与课本中的小丑图片实际大小相等),如图所示,他所看到的虚像是图中的_________(填写字母符号). 6、如图所示,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则() A.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 B.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 C.时钟指示的时同是2点正 D.时钟指示的时问是10点正 7、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凸透镜前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若把蜡烛从原来的位置向此透镜方向移动20cm,则此时蜡烛经该透镜所成的像是()A.放大的虚像 B.等大的虚像C.缩小的实像D.缩小的虚像 8、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9、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视网膜。给凸 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 “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

武汉宾语从句中考真题

1. --- Do you know______? --- He’s our new English teacher. A. who is that man B. who that man is C. that man is who D. that man is whom 2. --- Hi, Bruce. Here’s a letter for you. --- Thanks. I wonder_________. A. who that letter was from B. who was from that letter C. who was that letter from D. who from that letter was 3. --- Why doesn’t Mary get her mobile phone repaired? --- I know . Perhaps she wants to buy a new one. A. why doesn’t she B. w hy she doesn’t C. why does she D. why she does 4. ---Tell me ____________. ---Well, it’s like … A. what is wrong with it B. what is it C. what the matter is with it D. what is it like 5. ---Can I join you? ---Certainly. We are talking about_________ . A. when are we going to the museum. B. how will we go to the museum. C. whether we’ll choose the museum. D. who should we ask to go with. 6. ---Does Jenny live here? ---But I don't know_______. A. Which room does she live in B. in which room lives she C. which room she lives in D. in which room does she live 7. ---What did that lady ask you just now? --- She asked me______. A. who was I waiting for B. whether could I help her C. how she could get to the bus stop D. what has happened 8. --- What did Mother say? --- She asked me ________. A. where did I go B. where had I gone C. where I had been D. where I have been 9. I didn’t know ______. A. when would the train arrive B. where could I get the book C. what has been done D. who left the message 10. I was just beginning to wonder _________. A. where are you B. you are where C. where you were D. where you are 11. ---What were you and the policeman talking about? ---He asked me __________.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测试卷 综合Ⅰ试题化学部分 (满分7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计30分。) 1.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从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 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C.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2.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 3.水是生命之源,以下生活中的“水”能看成纯净物的是 ( ) A .矿泉水 B .结冰的海水 C .自来水 D .结冰的蒸馏水 4.下列现象与空气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 A. 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B .夏天打开冰箱时,冒白气 C .寒冷冬季,清晨的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D .放置在空气的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 5.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 .在水中加入明矾可将硬水变为软水 C .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无益 D .雨水是天然的纯净物 6.小明同学对泥水进行过滤后发现液体仍然混浊,下列解释有误的是( ) A. 仪器不洁净 B .液面超过的滤纸的边缘 C .滤纸破损 D 7.右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它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色素、部分臭味 B .它能把硬水转化成软水 C .它要求水从下进,从上出是为了操作方便 D .它可以杀灭所有的细菌和吸收有毒重金属 8.下列变化中都生成水,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 .氢气+氧化铜 铜+水 B .氧气+氢气 水 C .碳酸 水+二氧化碳 D .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 9.保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 A .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 B .水分子 C .氧元素和氢元素 D .氢原子和氧原子 10.近来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大增强。对此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除去氧气后的水就不再含有氧元素了 B .“普通水”含有氧分子 C .“普通水”含有氮分子 D .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 高温 点燃 点燃

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 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M,桌面上的小球按图示方向滚动.要使小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 A.90°B.60°C.45°D.30°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意,小球水平向右运动,小球的像竖直向下运动.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小球实际的运动路线与它的像运动路线应该是关于平面镜对称的,所以平面镜应当是两条路线的角平分线.所以图中的.故C符合题意. 2.有一个焦距为f的凸透镜,现在将一个物体从离凸透镜4f处沿主光轴移动到1.5f处,在此过程中() A.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减小B.物体和像之间的最小距离为4f C.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 D.像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D 【解析】 【详解】 A.从4f向2f移动过程中,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减小,从2f继续向1.5f处移动过程中,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B.当物距等于2f时,像距等于2f,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最小为4f,故符合题意; C.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体从离凸透镜4f处沿主光轴移动到1.5f处,物大小不变,像一直变大,因此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的比值一直变大,故不符合题意; D.从4f向2f移动过程中,物体移动速度大于像的移动速度,从2f继续向1.5f处移动过程中,物体移动速度小于像的移动速度,因此像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故符合题意。 3.如图是用手机、凸透镜和纸盒制成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画面放大投射到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9-2020年中考英语真题分类汇编——宾语从句

2019-2020年中考英语真题分类汇编——宾语从句 【2012黔西南】23.Do you know _________ Zunyi or not tomorrow? A. whether are they leaving for B. whether they are leaving for C. if they are leaving for D. if are they leaving for 【解析】B. 考查宾语从句。宾语从句要用陈述句语序,所以排除A、D选项;if不能与or not 连用故选B答案 【2012贵州安顺】29.The policewoman asked the little boy ______. A.where did he live B.where he lived C.where he lives D.where does he lives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宾语从句以及引导词。宾语从句用陈述句语序,根据答句:是的,你可以乘坐公共汽车去那里。可知问句应该是:你能告诉我如何到达哪里吗?故选A。 【2012福建福州】45. — Show me the map, please. I wonder ____________. —Look, it's here, in the east of China, near Taiwan Province. A. where is Diaoyu Island B. where Diaoyu Island is C. what is Diaoyu Island like 【答案】B 【解析】选B。考查宾语从句的用法。此处wonder引导宾语从句,由答语中描述钓鱼岛的位置可知引导词应该用where,而宾语从句中要用陈述语序。故选B。 【2012.安徽省】43. -- Could you tell me_____ he came here? --He drove here himself. A. how B. why C. when D. whether 【答案】A 【2012北京】34. —Can you tell me ____ the prize, Tom? —Last year. A. when you got B. when did you get C. when will you get D. when you will get 【答案】A 【2012甘肃鸡西市】29. The math problem is so hard. I really don’t know_____. A. how to do it B. how to do C. what to do it 【答案】A 【2012广东】45. — Could you tell me ? — Certainly. In half an hour. A. when will the high speed train arrive B. when the high speed train will arrive C. when would the high speed train arrive D. when the high speed train would arrive 【答案】B 【2012广西玉林】35. —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______ to get the post office? —Certainly. The No. 15 bus. A. which bus I should take B. I should take which bus C. should I take which bus D. which bus should I take 【答案】A

初中中考宾语从句真题汇总带答案

宾语从句中考题 1. . ? A. B. C. D. 2 ? .1. 3 ? 900 . I’m . 4 ’s . 5 a . ’s ’s ’s ’s 6.—? ’m a . 7 ? I . 8 .

9 ? 10:00 . A. B. C. 10 ? I a . I I I 11. ? ’m . a . A. B. C. D. 12. , ? , I . A. ; B. ; C. ; D. ; 13. a . A. B. C. D. 14.. A. B. C. D. 15. . I . A. B. C. D. 16. ? . I .

A. B. C. D. 17. (2009·广东中考) . A. B. C. D. 18. ! . . A. B. C. D. 19. . ? . I ’t. A. B. C. D. 20. –? ’m . a . A. B. C. D. 21 . A. B. C. D. 22. . ? . a . A. I B. I C. I D. I 23. I . , I .

A. ; B. ; C. ; D. ; 24 . A. B. C. 25.. ? A. B. C. D. 26. , ? . ’. A. B. C. D. 27. I , . A. B. C. D. 28. . ? . a . A. I B. I C. I D. I 29. a ? , . A. B. C. D. 30. (2008·贵阳中考) ? ’s .

A. B. C. 31. (2008·北京市中考) ? 9:00 A. B.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英语试题分类汇编——宾语从句 1. – ? – . A. B. C. D. 2. , , . I ’t . A. B. C. D. 3. I . A. B. C. D. 4 , . ? A. B. C. D. 5. ? . , I’.. A. , B., C. , D., 6. – ?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培优训练题】 1.(全国复赛题)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俗称“热冰”,结构见下图)。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转变为有序 B.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 C.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D.“热冰”中水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2. 3.(山西中考题改编)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从微观角度你获得的一 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所示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粒 子是____________(填“分子”“原 子”或“离子”),该反应的微观过 程是:①氢分子和氧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创新题】 4.“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滴水里大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完成。 材料二近代著名化学家道尔顿在著作中说:“一切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的,极微小的粒子(原子)构成,这些粒子间通过引力相互结合,我们不能创造原子,不能分裂原子,我们能实现的变化,无非是把原先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原先分开的原子结合起来。” (1)材料一说明。 (2)有人对道尔顿观点做了如下修正,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①“一切物质”应该为“有的物质” ②“变化”只指“化学变化”而不能指其他变化 ③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应指明不能用化学变化的方法“创造”或“分裂”原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完整版)光学中考经典试题.doc

任课教师学科物理授课时间 学生年级备注 教学内容:光学综合复习 一、教学目标 1、光的传播 2、反射定律 3、投射与透镜 4、凸透镜成像 5、近视与远视矫正 二、教学重点 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实验。 三、教学难点 凸透镜成像 教学过程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有红色的物体才会发出红外线B.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C.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 2、如右图所示, A 为信号源, B 为接收器, A、B 间有一真空区域。当信号源 A 分别发射出次声波、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信号时,接收器 B 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 A.可见光B.红外线 C.次声波D.紫外线 3、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A.电视遥控器B.医用“B超”机C.验钞机D.夜视仪 4、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了凹透镜的会聚的作用

C.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手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海市蜃楼”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小女孩在平而镜中看到的是自己的虚像D.在漫反射中,不是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如图所示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 章行驶的汽车照片, A、 B 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 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电影放映机原理相同 B.可以看出汽车此时是靠近摄像头 C.照片中车的外表很清晰,但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这是因为车内没有光 D.夜晚,为了帮助司机开车看清仪表,车内的灯应亮着 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B.雨后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而产生的 C.在太阳光下我们看到红色的玫瑰花是因为它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D.电视机遥控器是通过发出红外线实现电视机遥控的 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潭清疑水浅”与“池水映明月”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 C.初三学生李凡照毕业照时成的像与平时照镜子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D.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