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评析——以合肥天鹅湖为例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评析——以合肥天鹅湖为例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评析——以合肥天鹅湖为例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评析 ——以合肥市天鹅湖为例

姓名:刘赛 班级:09城市规划2班 学号:09202020211 指导老师:冀凤全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评析

——以合肥市天鹅湖为例摘要:绿色开敞空间是城市空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人口日益稠密而土地资源有限并日益枯竭的城市中,开放空间显得特别稀有而珍贵。本文首先介绍什么是城市绿色开敞空间以及绿色开敞空间的重要性,然后重点从谈到绿色开敞空间的生态性和功能性,接着以天鹅湖为例,思考了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构成要素,并提出了一些问题。最后总结出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打造相当重要,并且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绿色开敞空间、生态性、功能性、要素

一.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定义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主要是由城市绿地和专有绿地组成,包括郊野森林公园、市政公园、农田、菜地、果园等。美国规划界认为,“所谓的绿色开敞空间指的是城市一些保持着自然景观的地域,或者是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也就是游憩地、保护地、风景区,或者为调节城市建设而保留下来的土地”。强调的是有自然特征的环境空间。日本规划界认为“绿色开敞空间指的是城市的道路、河川、运河等供公众使用的建设场地以外的,没有被建筑物覆盖的空间”。强调的是城市的空地率,即未被建筑物覆盖的绿色空间。

二.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重要性

城市是一个以物质实体为主的生态系统,工作、生活、交通、休息是城市的四大功能。绿色开敞空间的存在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城市内的自然绿色开敞空间起着保护自然过程和控制增长的作用,有助于防止城市的无序蔓延扩张。其次,城市内绿色开敞空间的存在有助于增加城市的开放空间,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绿色开敞空间,能给人带来舒适、优美、清新和充满生趣的感觉。作为高密度的人类聚居地,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较为突出。因而,绿色开敞空间的存在有助于缓和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再者,城市内绿色开敞空间的存在有助于为市民提供近距离的休闲娱乐场所,回归大自然,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

三.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生态性和功能性

1.生态性

绿色开敞空间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活跃、最富有生

命力的部分,它能有效调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自然环

境容量,为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避免西方因城

市环境恶劣而呈现的城市集中化——郊区化——逆城市

化的城市化道路。合肥市建设环城绿地,据测算,每天

能产生氧气30吨,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20吨,明

显改善了合肥市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

生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持水土、注水调洪;

固碳制氧、维持大气成分稳定;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温度,改善城市小气候;净化空气,吸尘减尘;消除噪音等。

2.功能性

(1).保护功能

绿色开敞空间有保护城市肌体,综合防止灾害的功能。作为安全隔离带,它能有效抑制火宅的蔓延;作为疏散场地,它能提供避难救援的场所;作为流动的“绿色水库”,它能蓄水防洪,保持水土;此外它往往与历史文物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有效保护历史文物景点。(2).控制功能

绿色开敞空间能有效控制城市不可建设空间、阻止城区无序扩张,使城乡有序协调发展。控制内容有:水源保护地、高压走廊、墓地等基础设施用地的预留;蔬菜基地、副食品基地、高产农田、果园、苗圃、花圃等城郊型农业基地的布局;风景旅游区,生物保护区等自然资源的开发控制;城市通风走廊,防灾隔离带等绿色走廊的保护。

(3).景观功能

绿色开敞空间是城市景观的主体,青山绿水,花卉草木自身有着自然景观功能,其次又是造景功能。它与城市要素结合,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如形成城市轴线、构造视觉走廊。(4).价值功能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价值有三种表现形式:生态绿地的价值为互补表现型,通过服务于城市的第一产业的产品实现其价值,如蔬菜、花卉、水果等均为城市需求又难以在城市实现的产品。城市绿地的价值为隐性表现型,自身并不产生利润,但由于城市绿地的存在,导致周围住宅区、工商业用地价值上升。专用的绿地价值为福利表现型,由于专用绿地的拥有单位大多为公益性机构,一般开发强度低,但它有社会服务功能,将部分价值转换为社会福利。(5).休闲功能

城市居民活动空间可以分为两部分:劳动学习,家务所必需的生产生活空间和娱乐、休息、游玩所需要的空间。在工业化社会,生产生活空间是活动空间的主体。随着社会的高度发达和休闲时代的到来,休闲空间将成为活动空间的主体。绿色开敞空间是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城市绿地可以为居民提供游憩、散步的场所;专用绿地可以为局部居民提供娱乐休息、锻炼的场所;生态绿地可以为市民提供郊游、野营、体验田园生活的场所。在休闲过程中,绿色开敞空间还能满足人们的自然情趣。

四.案例分析——天鹅湖

天鹅湖位于政务文化新区内,东临潜山路、南临祁门路、西临圣泉路、北临东流路,为人工湖,湖水面积约1000亩。2004年建成并正式向市民开放,是一个开放型城市公园。1.构成要素分析

(1).地形地貌

地形要素是绿色开敞空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直

接影响着空间的美学特征、人的空间感、视野、排水、环境

小气候以及土地的功能结构。它也直接影响着植物的选用和

布置、铺地、水体、草地等等。天鹅湖整个地块地势比较平

坦。旁边的草地较高出湖面,防洪的同时开阔视野。

(2).水体

人工水景在城市绿色开敞空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

角色。首先在美化环境方面它有着非常显著地效果。宽阔的

水面为城市绿色开敞空间提供了丰富的景观层次和视觉效

果,在分割空间、形成倒影、扩大空间感受方面以及空间的

过渡方面作用显著。天鹅湖的水面相当于融合剂,将周围的

人工环境、自然要素以及建筑物等要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一

个完整的富有生气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身临其中,其动静

结合、点线面富于变化的水景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其次,天鹅湖的水体在很大程度上改

善了周围地段生态环境的质量。水是与周边环境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富有活力的生态循环系统,起到城市中的温度调节器与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和尘埃的功能。第三,宽阔的水面可以使人产生舒适的身心感受。尤其结合水体设置的一些游戏设施,比如蜿蜒曲折的独木桥、亲水平台、沙滩等,对于调节城市人的情绪、心里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3).建筑

合肥市政府新大楼——双子塔邻天鹅湖的合肥市政务双子塔,是合肥市政法的新建的办公大楼。安徽天鹅湖大酒店坐落于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天鹅湖畔,紧邻合肥政务中心大楼,是合肥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天鹅湖大酒店由安徽出版集团、安徽电视台、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等大型国有文化企业联合投资,是集各类型会议、商务和酒店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五星级酒店。合肥大剧院同样坐落在天鹅湖畔,合肥大剧院包括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三部分,其舞台具备推、拉、升、降、转等功能,能满足大型歌剧、舞剧、芭蕾舞剧及大型歌舞演出的需要,可实现快速切换软、硬布景,整体技术功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准。(4).植物

天鹅湖的绿化系统以植物造景为主,将乡土树种和外来品种相结合,成功栽植各类植物80多种。同时采取分层递进的方式,将天鹅湖四周的主干道绿化完美的融入景区绿带之中。它不仅能跟湖中水景一样减轻污染,改善环境,还能满足市民休闲散步、游憩锻炼、舒缓压力的精神要求,为人们参与公共性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2.存在的问题

(1).北岸的高层建筑遮挡了部分视线。

(2).水体污染严重。人工湖的水源补充主要是靠降雨,水体补给主要依靠市政供水。因为水源长期无法更换,天鹅湖水质不达标,影响景观质量。

(3).公共服务设施缺乏。儿童和老年人的健身游乐设施不足,紧靠人造沙滩是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商业餐饮设施、公共卫生设施都缺乏。

(4).绿地系统的可达性差,尺度也失衡,造成“绿色荒漠”。

(5).环境小品较多,但是风格太多,太杂乱,与主题不太符合。

(6).缺少停车位,导致开车来休闲参观的人只能把车停在合肥大剧院的停车场内或者是道路的尽头。

(7).木质铺装使用过多,导致时间一长,破坏比较严重,维护很难。也容易造成湿后的路面比较滑,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8).缺少给人们驻足的地方以及座椅布置不恰当。

(9).岛离东边太近,且色彩的丰富度不够。仅仅只有绿色,缺少跳跃和吸引人视线的色彩。(10).水安全方面做得不够。首先是缺少护栏,其次是管理不严格,每年都会造成溺水事件。

五.结束语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居民的户外生活品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城市绿色开敞空间建设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

城市空间分析的技艺

城市空间分析的技艺 [摘要] 城市空间发展的物化体现为城市形态。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空间的研究方法林林种种,然而具体微观层面上的城市空间研究方法并不是很多。设计师在丰富城市空间、认知城市空间中,很多程度上需要大量的这些城市空间分析的技艺。 [关键词] 城市空间分析技艺 “通过何种途径进行城市空间的建造与改造?”这是世界上许多大城市曾经经历过或者要面临的问题。自人们明确的以空间的概念来分析和认知城市的实体环境和抽象以来,已经形成各种各样,各具侧重点的城市分析理论。然而仅仅从宏观上,从理论上来营造城市的空间,还是不够的。当设计师面临到一个城市空间的具体的问题时,还应当需要一些第一手的城市资料及具体的操作方法,这就要依靠一系列切实有效空间分析的技艺。空间分析的技艺构成了城市设计方法微观层面上的内容。 1 城市空间的概念框架 城市空间是广义空间的一种具体形式,与城市活动及其内涵密切相关。如果说,空间是一切外在事物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样,城市空间也是承托与容纳城市活动的载体与容器,城市空间表现为城市地域范围内,一切城市要素的分布及其相互作用,并随时间动态发展的系统或集合。 从城市规划与设计的角度,完整的城市空间概念框架应包括城市空间,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空间形态。城市空间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应视为城市空间结构的孪生物,如果说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各种活动在地域上的一种抽象,则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各种活动在地域上的呈现。这两者都是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产生,受到文化、环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 2 城市空间分析的切入点与内容 城市空间的分析主要从3种角度切入。第一种角度是从物质实体要素(如建筑、街道、树林、河流、山林、交通设施等)与其财团的虚空间之间的交织、组合关系入手,通过对城市空间整体或某一局部的共时态空间格局与模式特征加以

城市开敞空间中使用者活动与期望研究_以上海城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为例

城市开敞空间中使用者活动与期望研究 ———以上海城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为例 徐磊青 提 要 在2001~2002年为调查研究人们在城市开敞空间内的环境行为,每年的3~6月之间,笔者共访问 了上海市中心区的4个广场与5条步行街,共有917人接受了调查并回答了问卷。文章介绍了这个研究中关 于使用者活动期望与活动的研究结果。揭示在上海城市开敞空间中,人们有很强烈的休闲期望,其中放松心 情、与同伴、家人相聚和观赏城市风光为最主要。空间中的活动也是丰富多样,活动内容与空间的性质、功能 和设施有关。停留活动中主要是坐、休息以及观赏风景。而步行街活动存在着明显的三种取向。 关键词 广场 步行街 使用者活动 活动期望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3363(2004)04007806 1前言 我国的城市开敞空间建设近几年来有很大的发展,在城市中心区建成不少广场、步行街和绿地。如何创造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开敞空间,坚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针,需要对环境设计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笔者结合对上海城市中心区已使用的开敞空间调查,分析人们在开敞空间中的活动期望和活动。 2研究方法与程序 调查选择上海的四个广场与五条步行街为调查样本,它们是:G1静安寺广场、G2淮海公园前广场(下简称淮海广场)、G3人民广场、G4弘基休闲广场(下简称弘基广场);以及B1吴江路步行街、B2南京东路步行街、B3多伦路步行街、B4港汇广场步行街(下简称港汇街)和B5雁荡路步行街。 这些样本的区位分布是:静安寺广场、人民广场、南京东路步行街位于南京路上,吴江路位于南京西路南面距离100m。淮海广场、雁荡路位于淮海中路。多伦路位于四川中路商业街。弘基广场和港汇街位于上海商业副中心的徐家汇。这些开敞空间可以说都位于交通发达、商业繁华和人流汇聚的上海核心商业区,位置非常优越,是上海零售商业区的典型空间和精华。笔者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0、2001级硕士生80多名,分别在2001 ~2002年3~6月间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首先在2个广场与2条步行街先进行各15名参与者的小样本问卷测试。然后再进行大样本的调查。对每个样本都进行多天的调研,每天至少调查2h。这个系列调研涉及多种信息的搜集,采用了观察、拍照、平面注记、问卷、访谈等多种调研方法。相应也采用多种数据分析的方法。 调查涉及两部分:一是人们在开敞空间中的活动期望; 图1各开敞空间景色。 (上图为静安寺下沉式广场,下图为淮海广场。) 二是人们在开敞空间中从事的活动。环境心理学认为人们在环境中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旨在实现某些可期望的有价值的心理结果。这就是行为动机与环境行为期望。 通过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进行研究。具体内容是:选择若干时刻(每个研究日至少两次)观察此时人们在空间中的活动,统计开敞空间中的人流。以时间取样(time sample)的方式计算某一时段(如10min)内空间中的人流走向。在广场与步行街上对人群进行访问,分发问卷,请参与者填写,问卷当场回收。并对有兴趣人士进行访谈。 徐磊青 城市开敞空间中使用者活动与期望研究———以上海城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为例

滨水地区开敞空间的景观设计概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316014756.html, 滨水地区开敞空间的景观设计概述 作者:赵娜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9期 摘要:滨水地区开放空间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新世纪的滨水地区规划建设在发展动因、规模、区位、功能和目标上都呈现出一定的新趋势, 滨水地区的建设已不能只从形象的改善、景观的整治着眼, 而更应该从城市生态、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审视整个建设过程。这样, 不仅可保证滨水地区建设的良性发展, 而且可使这一地区真正成为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就此,本文探讨了基于滨水空间的景观设计的一些特点和设计原则以及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生态开敞自然 中图分类号: P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物质生活的需求的提高,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大规模的城市化过程中, 人们一方面是追求自然、渴望回归大自然, 而另一方面是对城市中自然要素的漠视, 甚至肆意破坏的现象随处可见, 伴随而来的是现代城市病的蔓延。水体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度被人们遗忘的城市滨水地区正日渐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和规划设计的热点。滨水景观设计也成为了热点的话题。我们从分析滨水开敞空间的特点入手,来讨论如何进行滨水空间的景观设计。 (一)滨水开敞空间的特征分析 1. 自然性 作为自然系统的一部分系统,城市中滨水的地带一般包括有城市的水体、绿化、植被等, 是自然群落的集中地, 自然特性明显。 2. 兼容性 滨水地区是典型的生态的交错区, 是水陆两种自然环境交界融合的区域。这里物质、能量的流动与交换过程非常频繁, 兼有水陆两种气候的特征 3.生态性 滨水地区的生态是一种独特的系统,从纯生态角度来讲, 河流地区水域和陆域环境构成了完整的滨水生态系统, 水中生长着各种藻类、水生昆虫、鱼类、虾类和蟹类等; 水边陆地上长着植物、昆虫、鸟类等多种生物。河流地区对于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具有其他地方无法替代的作用。

人类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城市绿色空间系统

人类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城市绿色空间系统回顾当代问题和未来的研究前景 摘要 科学论文在景观规划强调的重要性,维护和发展绿色空间,因为它们多为城市居民的环境和社会效益。然而,当代人类环境交互的一般理解问题在城市绿地仍不完整,缺乏定位为城市规划者。本文检视219出版物(1)概述当前状态的研究人类和城市绿色空间之间的关系,(2)组的不同研究方法通过识别的主要研究领域,方法,和目标群体,(3)强调重要的城市绿地的研究前景。 介绍 工业化城市在发达国家一直试图整合可持续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维度在各个领域的城市发展(Bunce,2009;hasse还et al .,2010)。在这些维度中,绿地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Szulczewska et al .,2014)。然而,城市人口增长是具有挑战性的城市绿地发展因为关注re-densification政策在市中心地区。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压力是更令人印象深刻的(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2013)。正在进行的城市化导致城市空间的传播和转换开放土地居民区,而绿地发展不考虑。因此,全球城市化和相互关联的致密化过程与不平等导致居民访问城市绿色空间和绿地等提供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越来越多的研究突出了环境和社会效益与减轻urbanisation-induced绿地作为重要的环境影响和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在这些研究中,城市绿色空间被定义为一系列的公园、街道树木,城市农业,住宅的草坪,和屋顶花园(Breuste et al .,2013)。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个好处或特定的利益,包括以下: a)心理和生理健康(Coley et al .,1997;马斯河et al .,2006年,和其他人); b)经济效益等房地产价格的增加绿色空间在附近(del Saz萨拉查和加西亚Menendez,2007;吉姆和陈,2006;日本田岛,2003等); c)支持社会互动和一体化等社会效益(史密斯et al .,1997和其他人);和 d)环境效益等气候减排潜力形式的冷却(Lafortezza通过阴影条款和水分et al .,2009;Spronken-Smith没问题的,1998),噪声降低(Bolund Hunhammar,1999)和空气污染物的过滤(Escobedo和诺瓦克,2009;吉姆和陈,2008)或通过树促进生物多样性(Fuller etal .,2007)。 此外,一些结构性评论thespecific好处ofurban绿地已发表在过去的几年里。Konijnendijk et al。(2013)提出了城市公园在佐治亚州和健康之间的关系,生物多样性、旅游、社会凝聚力、城市气候和水调节。Milcu et al。(2013)建立多元化的文化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城市绿色空间在哪里确认为这些服务的供应商。伯恩和Wolch(2009)和Gentin(2011)检查最近地理perspec-tives在公园使用,特别是环境正义和种族,分别在美国和欧洲的上下文。 除了发表的研究和评论的数量在城市绿地的研究中,没有结构化的研究成果的概述绿色空间存在的好处。大部分的评论被发布更关注出版物的模式(如数量、年、和地区)但他们既不使用任何(半)定量方法(es)轮廓未来的研究前景突出显示一组明确的目标特别关注cross-thematic(多学科)方法应用于跨城洲际案例研究也不参考具体城市规划。 当代问题的一般理解人类环境交互在城市绿色空间仍然是不完整的为规划者和决策者缺乏方向。因此,合成的主要研究成果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了解利益相关绿色空间在他们的世界的一部分。城市化进程可能会继续,但一个更加平衡的观点在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考虑城市居民和他们的生活质量。

城市空间分析

城市广场空间研究 1.我国城市广场建设现状及问题 时至今日,国内城市公共空间设计领域研究借鉴西方成果时出现的盲从倾向,使得个性认知的淡化成为国内广场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次设计师从第一位的主动创造者沦为了被动模仿者,很多设计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另外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使得多方矛盾得不到有效协调。 2.空间与人 事实上,广场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交流的场所,应是为人所实用、为人所体验的人性空间,应当有“空间感”和“场所感”。 2.1 人性空间的认识 人与空间存在互动关系,因此在空间的营造上,一定要考虑人的多层面、多方位的不同需要,以达到空间环境与人行为活动的有机统一。这一需要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要“宜人所用”,二是要“宜人所感”,“人性空间”的本质是“宜人”的。 2.2 城市广场与人 作为城市中最有活力、最有标志性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广场愈来愈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方面,广场要满足人们交往、流通、休憩、娱乐等多种不同的行为活动需求,为这些活动提供理想的场所;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广场气氛、文化内涵的营造,给人以亲切、舒适、愉悦的心理感受。以下通过不同角度对广场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分析。 2.2.1从城市设计角度对广场的设计进行空间形态构成研究广场处于城市空间环境中,在城市规划背景下的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空间的设计,通过对城市空间的设计,确定了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广场空间形态的构成。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广场的过程中,认真分析该地区的城市设计成果,研究广场的空间形态,构成要素、手段,空间位置、规模,围合程度,该空间与周边空间的联系,包括功能的、景观的,以及在城市空间中的地位等方面。从这些分析研究结果出发,重新审视原来的城市设计成果中广场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汲取其合理的成份到广场设计中来,同时也应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且进行修正完善,最终应该是广场设计与城市

关于大连市城市空间规划与开敞空间的分析研究

关于大连市城市广场绿地 与开敞空间的分析研究 城市与环境学院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2007级王世贤 学号:20071136010019

关于大连市城市广场绿地与开敞空间的分析研究 人类所做的城市规划一方面要保障城市各项功能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减少城市建设及其相关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有意识保护和恢复环境;另一方面,又要利用包括规划在内的各种人工手段努力创造出更为接近自然的城市环境,以缓解过度人工化的环境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城市规划的种理念需要通过绿化及开敞空间系统规划具体落实。而作为大连市的城市规划主要特色的是大连的广场,同时各大广场又连接了大连的交通网,结合教材《城市规划》第十章内容城市绿化及开敞空间系统规划,我将结合图片对大连市的几个较有特色的广场进行简单介绍: 一、星海广场: 星海广场,10多年前这里是垃圾场,现在规划建成了大连乃至全国知名的海滨广场。它建于1997年6月30日。中心广场面积4.5万平方米,广场中心全国最大的汉白玉华表,高19.97米,直径1.997米。围绕华表的的汉白玉石柱高12.34米,各自托起的是一盏宫灯。广场中心仿效北京天坛圜丘的设计,由999块四川红大理石铺成,大理石上刻着天干地支、24节气和12生肖,广场内圆直径199.9米,外圆直径239.9米,环绕广场周围的是大型音乐喷泉,从广场中央大道中心点北行500米是会展中心,南行500米是蓝色的大海,中央大道红砖铺地,两侧绿草如海。

从开敞空间的设计来讲,星海湾广场设计与建设的诸多方面均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巧妙结合,是广场文化地充分发挥,它用综合的方法提高了市民的舒适程度。作为星海湾广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由10年前垃圾场所改造而成的,而城市规划的第一方面正提到了这一点。另外一点,在于星海湾广场有着大片的绿地,它为市民提供休息与游览的活动空间,这里也必须提到它的功能:1、提供户外活动场所,它成了旅游者喜爱的参访目的地,是城市居民清晨锻炼身体、傍晚散步的好去处2、改善城市景观,它与不远处的贝壳博物馆互相辉映,烘托出幽邃的气氛,形成有效的视觉缓冲与隔离。3、提供心理安定剂,绿化的环境和令人心旷神怡的城市景观对缓解过度的心理压力有很大的帮助。还可以降低噪音。另外几点,星海湾的局部绿地对大连的整体影响不是那么重要,这里就不再提及了。而作为大连的标志,它又有着特殊的广场文化,每年一次的大连国际马拉松起点,大连啤酒节,还有08年北京残奥会火炬传递点,以及种种美丽的风景文化。当然,我也要提几点我的看法,现在在海边规划建设这么多高层住宅挡住了人们的视线,而且也影响了广场文化的发展,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在其范围内加速发展广场文化。使其成为文化广场,而不是住宅小区里的“大花园”。 二. 友好广场: 它是圆形封闭性环岛广场。位于市中心商业娱乐区,东邻中山广场,西接胜利广场,北靠天津街商业街,它建于50年代,是为了纪念中苏友好而命名的。广场四周有许多电影院和娱乐场所及西餐厅。

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

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 在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绿色化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作为城市极为重要而特殊的生态安全屏障、农林生产设施和游憩服务基地,日益受到重视。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不当建设行为的强烈干扰和城市居民对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的强烈需求,论文基于多地的规划实证,对城市绿色空间规划范式进行了探讨。论文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生态整体规划思路,以土地空间资源配置为基础,以“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结构、功能组织、用地布局、关键控制要素为核心内容,构建衔接多尺度、整合多功能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体例、规划管控技术、管理实施策略,以弥补现行城乡规划体系和规划范式应对绿色空间的不足,力图通过“有效保护、持续利用和合理开发”实现绿色空间的“生态优先、绿色生产、宜居生活”。论文内容包括如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本体认识:(第一章)提出研究概念、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系统认知城市绿色空间的自然、社会、经济多维属性,以及显示在土地空间上的复杂结构形态;辨析影响绿色空间演进的自然力与非自然力,以及局限绿色空间规划的相关政策背景。第二部分为规划范式讨论:(第三章)借鉴国内外相关规划范式实证经验,揭示现行法定规划体系对绿色空间应对不足之处。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融合多种规划思想和方法,提出生态整体规划思路,探讨与现行规划体系衔接的绿色空间规划范式,建构规划框架体 例(规划空间层次、规划阶段及核心技术、法理地位、总体目标、利用分类和规划程序),作为指导具体规划的基本框架。第三部分为规划

管控技术:结合番禺、宝鸡、眉山、重庆等地实践,围绕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和用地单元三个法定规划层次,解析各层次焦点问题,衔接 相关专业或专项规划要求,明确各层次规划主要内容和目标,针对重 点管控内容形成核心规划技术:(第四章)在城市规划区,考量绿色空 间发展战略,制订结构规划,形成分区管制政策指引;(第五章)在中心城区,组织绿色空间功能,制订用地布局规划,集成“六图一表”规划路径;(第六章)在用地单元上,建立“单元引导+片区/场地控规”的分层编制模式,对生态型片区、生活型场地和关联边缘地带提出关键指标要素体系和控规控制模式。第四部分为实施管理创新:(第七章)借鉴国内外绿色空间管理经验,提出完善管理“政策群”,优化管理“工具包”,创新管理机制。

郑州市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以郑州市为例 城市规划0902 祝相科200917020215 城市形态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规划者的城市形态理念直接决定了城市规划的效果,以致影响城市的总体布局、城市发展的综合效果、交通组织和城镇群的合理分布,甚至关系到城市生产、生活质量、城市改造、城市合理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城市空间是各种人类活动与功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载体,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城市的区域分析、定位研究以及发展目标的实现等研究最终均要落实到空间上。因此,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尤为重要。 有学者认为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互为表里,城市结构表现为城市发展中的内在的动力支撑要素,城市形态则表现为城市发展的外部显性的状态和形式。城市空间结构只是城市结构的一部分,表达的是要素在空间组合上的关系,这种关系即为城市相互作用。城市结构实际上既决定了城市形态,也最终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也就是说,城市空间结构就是能够通过城市相互作用体现为城市形态的那部分城市结构。 其实,目前对城市形态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纵观学者们对城市形态的理解和表述,从横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具有物质和非物质两种表现形式,物质方面主要指城市各有形要素的空间布置方式,包括街道网的结构形式,各种功能的地域分异、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和建筑环境以及中心城市和相邻城镇群组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和结构变化特征等;非物质的主要包括城市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所形成的城市社会精神面貌和城市文化特色。从纵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拼贴式的,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的汇合;城市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历史的变化而产生渐进式、碎片式的变化,通过这种渐变,既可以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又能不断地更新。不过每一个不同时期,都会有一种反映时代特色的占主体的城市形态。 郑州市城市形态演变过程: 郑州市的城市形态经历 了“块状发展一点轴延伸一组 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过程, 城市的内部填充主要发生于 老城区与京广铁路线之间,井 向南北方向蔓延。而近20年 则是组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转 变。并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两翼“生长臂”的不断延长, 中心城区的中心功能尤其需 要不断强化才能满足两翼生 长的要求。

基于风环境改善的城市开敞空间设计研究报告

基于风环境改善的城市开敞空间设计研究报告 01211131 马浩宇

摘要:气候是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气候问题越来越严重,人类逐渐认识到气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从气候学角度进行城市设计能够营造更加舒适的空间环境,降低能耗,并能够为城市规划提供新的设计思路。本文在归纳总结相关学科研究基础上,从微气候的风环境角度切入,通过通风廊道、街区廊道和开敞空间风环境设计三个专项研究,并结合scSTREAM软件的风环境模拟,掌握开敞空间风环境设计的要素和基本方法,并运用到城市设计方案中,以期营造一个风环境理想的城市生活空间。 关键词:风环境设计,开敞空间,廊道,风环境模拟。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1)全球气候局势严峻 气候问题近些年来越来越明显,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频繁,人们对这一系列关系生死存亡的变化越来越担忧,减少碳排放,减弱温室效应,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2)能源危机 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为人类敲醒了警钟。从设计行业的角度出发,应该减少人们主动方式避免气候影响所带来的高能耗问题,营造舒适的户外环境,延长户外休闲活动时间,减少室内停留时间所引起的能耗。 (3)地域景观特色的趋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针对气候设计的相关作品却比较少,设计领域内的趋同现象越来越严重,缺乏地域特色。 2、研究意义 针对开敞空间微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可以指导改进建筑布局以及下垫面的配置,从而改善空间微气候,提高室外环境热舒适性,降低建筑空调能耗。 本专题从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角度出发,弥补“城市微气候”与“景观设计”交叉学科之间的研究不足。使得在城市景观设计的实践过程中,对于城市气候因素的思考与应对得以规范、科学,也为“景观空间形态布局气候合理性”的实现提供一种可能的途径,最大限度的实现景观设计中环境舒适度和能源低消耗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1)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把人类聚居与生态学、环境学结合起来,这一理论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流行起来。 (2)V.奥戈雅——“生物气候建筑学”:将设计与气候,地域和人体生物舒适性结合起来,提出生物气候设计的原则。 (3)C.柯里亚——“形式追随气候”:气候在根本上影响着我们的建筑物和我们的城市。(4)拉尔夫.厄斯金——“形式和构造”:提出了“巨构建筑”的城市模式来抵御恶劣的气候条件,保证城市内步行交通及各项社会生活的连续性。

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的统筹方法

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的统筹方法 发表时间:2020-03-24T08:13:05.587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19期作者:吴江琦[导读] 保证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能够达到科学标准,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确保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取得实效。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 摘要:在城市发展中,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是一种重要手段,对提高城市绿色空间规划质量和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具有重要作用。从当前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来看,掌握正确的统筹方法,对整个规划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布置,是提高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效果的关键。为此,我们应当认真分析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的背景和意义,并制定有效的发展思路,推动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落地实施,保证实施效果达到实际需要,推动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有序进行。 关键词: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统筹方法 引言 在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中,我们不但明确规划的国家背景和城市背景,同时还要掌握正确的规划思路,从整体构想和具体规划两方面出发,提高规划思路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还要推进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的具体实施,掌握具体的规划措施和规划方法,细化规划细节调整规划方案,使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并取得积极效果,保证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能够达到科学标准,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确保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取得实效。 一、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的背景 (一)国家背景 对于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而言,国家已经做出了整体的部署,为了提高生态城市建设质量,建设生态城市,使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变,在国家层面城镇化发展对绿色生态空间规划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使整个绿色发展成为城市规划的主流,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意见中,将国土空间、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以及生态保护要素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而言,国家出台了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充分保障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有序进行[1]。 表1 国内外先进城市绿化指标比较 (二)城市背景 在城市发展中,城市对绿地的面积和绿地的构建出台了具体政策,例如,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在多个空间层次上进行了拓展和探索,在市域和城市规划区以及城市集中建设区域,通过层次的划分,绿地面积的扩展以及城市绿色空间发展维度的规划,都将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上升到了城市建设的重要层面,使城市绿色生态规划能够在科学性、全面性和有效性方面得到有效落实,确保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能够达到科学性标准,在这些政策的指导下,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取得了积极效果。 二、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思路 (一)整体构想 在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中,需要结合城市的发展实际和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整体规划。应当对整个市域的绿色生态空间进行规划,并且对市域的绿色绿地系统进行规划,通过整体方案的形成,以及整体思路的确定,使整个绿色生态空间规划能够达到绿色规划目标,提高绿色生态空间规划的整体质量。在整体规划中,应当对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分层次、分区域进行规划,同时还要在集体规划中按照城市不同的功能区域制定绿色空间规划方案,使规划方案能够具备较强的指导性[2]。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设计评价表 一城市广场 1、对附近公共开放空间的分析是否表明拟建的新空间将会受到欢迎和使用? 2、委托人和设计师是否已定下了广场的各种设计功能——建筑的视觉退让距离、过渡区、午间休闲、等公共汽车、人行道咖啡馆、展示或展览、表演、街区内部的行人通道? 3、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是否考虑过街区位置和广场类型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场地规划之初进行选址 时还是在决定广场的具体形式和细部时——例如,街角位置适用于高利用率的广场,尽端街位置适于绿洲型的广场? 4、假定服务半径为约274m,目前未享受到服务的人能在项目建成之后得到相应的服务吗? 5、服务范围内是否有足够的工作人员确保对午间光顾者的服务? 6、广场的位置是否有利于多种人群的使用——工作人员、旅游者以及购物者? 7、广场的位置是否会对通往城市中心区的现有或拟建步行体系造成干扰? 8、地方气候室和建设广场吗?如果户外空间在一年只用的使用少于三个月,就应该考虑建设室内公 共空间。 尺度 9、考虑到位置及环境的不同,限制广场的尺度时是否考虑了林奇和格尔的建议?林奇建议合适的尺 度是从25m_100m,而格尔认为是从70m-100m——两者都是看清物体的最大距离。 视觉的复杂性 10、设计中是否将丰富多彩的形式、色彩、材质融合在一起——比如喷泉、雕塑、不同的休息空间、角落空间、植物和灌丛、高程变化? 11、如果从广场上可以获得丰富的视景,设计是否突出了这点? 使用和活动 12、广场设计得是适应休闲闲逛者还是穿行着?如果两种功能都有,他们是否位于不同的分区以避免冲突? 13、如果鼓励人们从广场上超近道,是否已经消除了人行道和广场之间包括坡度变化在内的各种障碍? 14、如果要鼓励人们在广场上逗留和闲逛,是否布置了大量的设施、引人注目的景点以及丰富多变的边界?如果要举行音乐会、集会等,是否提供了没有障碍的开放空间?

实验报告三:空间分析实验—市区择房

实验三:空间分析实验—市区择房 一、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ArcGIS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操作,综合利用各项空间分析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二、仪器设备 计算机,Arcgis. 城市市区交通网络图(network.shp) 商业中心分布图(Marketplace.shp) 名牌高中分布图(school.shp) 名胜古迹分布图(famous place.shp) 三、实验任务 找出符合要求的住房区 1.所寻求的区域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离主要交通要道200m之外,以减少噪音污染(ST为道路数据中类型为交通要道的要素)。 ②在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之内,服务范围以商业中心规模大小(属性字段YUZHI)来确定。 ③距名牌高中在750m之内,以便小孩上学便捷。 ④距名胜古迹500m之内,环境幽雅。 2.对每个条件进行缓冲区分析,将符合条件的区域取值为1,不符合条件的取值为0,得到各自的分值图。 3.运用空间叠置分析对上述4个图层叠加求和,并分等定级,确定合适的区域。 四、实验要点及流程 1.加载缓冲区工具 点击菜单Tools—>Customize… 在“Customize”对话框选择Tools—>Buffer Wizard…,按住鼠标右键将Buffer Wizard 拉入工具栏中。 2.打开地图文档 点击菜单File—>Open,打开D:\GIS_Data\Ex1\city.mxd文件。 (1)主干道噪音缓冲区的建立 ①在交通网络图层(network.shp)上右键选择Open Attribute Table,打开属性表。 ②单击Option按钮,选择Select by Attributes,打开Attributes of network对话框。 ③在SQL表中,设置查询条件表达式:“TYPE”=‘ST’(需点击“Field”下的“TYPE”,而后单击“Get Unique Values”按钮,则将“TYPE”的全部属性值加入上面列表框中),单击“Apply”按钮,选择出市区的主要道路(图6)。 ④对选择的主干道建立缓冲区:点击缓冲区按钮,打开缓冲区生成对话框。参数如下: A.The features of a laver:network。

都市农业与城市开敞空间整合

都市农业与城市开敞空间整合 摘要:都市农业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兴盛的今天,我国的都市农业活动实践仍然停留在发展城郊农业上,存在于城市空间中的都市农业受到重重约束。本文试图从城市开敞空间的角度研究都市农业存在的可能性,为我国都市农业与城市开敞空间的整合创造必要条件。 关键词:都市农业,城市空间,开敞空间,整合 Abstract:While urban agriculture is popular in the world now, the practice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China remains in developing suburban agriculture. Agriculture in urban space is still constrained by a variety of obstacles in 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the possibilities for urban agri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open space, and creat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urban open space. Key Words: Urban Agriculture; Urban Space; Open Space; Integration 1引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都市农业在欧美各国城市中日益兴起,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及社会问题。在不断实践与创新的过程中,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们都在探索如何将都市农业融入城市空间,城市管理者也逐渐认可都市农业,将其融入城市规划、城市管理范畴。 我国作为一个资源贫乏、人口众多,快速城市化的发展中国家,都市农业的引入将对城市建设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将从城市开敞空间的角度研究都市农业存在的可能性,以期为我国都市农业融入城市开敞空间提供参考和借鉴。 2都市农业概念及类型 2.1都市农业概念 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专家穆杰特将都市农业定义为:位于城镇内

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提要) 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21世纪,现代城市设计也走过了几十个年头.城市空间的设计却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空间的物质形态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城市空间,实-虚, “空间”—“形体”,图形—背景,视觉秩序,空间序列,”线”—“面”.. 一.城市空间的基本要素. 1. 道路 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在城市大街,小巷车行或步行过程中使用和体验城市的,这是很重要的一类城市空间. (1)城市主干道主干道是城市的交通要道,行车速度快.因此两侧建筑高度与主干道空间宽度之比,一般在1/2~1/4之间;建筑宽度与主干道宽度之比,一般在1~2之间.因为车辆在高速行进中,如果多数建筑较短,空隙也较短,从速度较高的车辆中往外看,变化太快,不仅凌乱,而且造成视觉上的闪跃感,令人感觉眩晕.所以主干道两侧一板式建筑为主时(包括塔式建筑的较高群房),建筑物较长,空隙则宜较小,视线稳定在建筑上,以减小虚实的频繁变化造成的闪跃感;反之,如塔式建筑较多时,因其面宽不大,宜加大空隙,让视觉稳定在空隙的绿化或天空上,以减少闪跃感.这往往也符合日照间距的要求.

(2)次干道和支路前者是沟通主干道和支路的联系,后者是出入地块和小区等地段必经之途.一方面次干道和支路吸引的交通比主干道少,行车速度慢;另一方面,有些段落也有商业建筑,甚至店铺密集,因而人们不仅是路过,有时也可能是目的地.所以两侧建筑与道路空间密度的关系宜选在强场范围内.为达到良好的建筑尺度感,可以将建筑里面分割.在商业密集地段,建筑宽度(长度)延续不断也关系不大,因为这种地段,人们更关心的是店铺和商品,而不是建筑体量和轮廓线. (3)步行街顾名思义是不准车辆通行,只供行人自由漫步的.步行街有两种,一种是步行商业街,一种是步行游览街.步行商业街两侧建筑与街道空间宽度的关系应该选择在强场范围之内,一般可在10~30m之间.局部街段有休息和休闲的地方可以部分放宽.步行商业街两侧建筑高度和街道宽度之比一般可在1左右,有利形成热闹兴旺的氛围.由于步行商业街较狭窄,建筑高度和道路空间宽度之比较大,所以街道走向最好以南北向为主,既可以在冬季保证有温暖的日照,避免阴暗寒冷;又可在夏季提供凉爽的遮荫,躲开阳光炎热.北端最好有较高大的建筑,即可阻挡冬季寒风,又可有良好的对景构成景观的高潮.步行游览街,大都选在自然风景宜人,或是文化设施集中的地方,人们可以在其中自由漫步,在开阔幽雅的环境中自由自在的休息和回味.即步行游览街空间宽度应大于60m;两侧建筑高度和空间宽度之比一般宜小于1/2,建筑宽度和道路空间宽度之比宜小于1;建筑之间的空隙要大于建筑长度;使步行游览街处于开放空间状态,任人精神放松,自由遨游. 2.边沿 是指两个不同区之间形成的一条通边,它不一定是一条道路的立面.边沿的典型例子是城市天际线.例如人们在杭州西湖中泛舟,可以观看到城市呈现为边的形态.有是从城市外围的某一风景点,头国郊区的田野观看城市,也能看到这种边沿. 城市天际线是研究城市空间体系中极重要的方面.外来者往往从城市以外很远就可以看见它,获得关于城市的第一印象.天际线有实虚双重效果:由建筑实体轮廓形成的是实在的天际线;由建筑实体跨越空隙连线组成的是虚拟天际线.天际线设计要适当考虑原有城市文脉;或平坦缓和,或急剧欺负,或旧区平缓新区高耸等.因地制宜,形成韵律,烘托高潮. 3.结点 指城市广场或道路交叉口,或河道方向转变处等非线形空间在城市的出入口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评析——以合肥天鹅湖为例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评析 ——以合肥市天鹅湖为例 姓名:刘赛 班级:09城市规划2班 学号:09202020211 指导老师:冀凤全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评析 ——以合肥市天鹅湖为例摘要:绿色开敞空间是城市空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人口日益稠密而土地资源有限并日益枯竭的城市中,开放空间显得特别稀有而珍贵。本文首先介绍什么是城市绿色开敞空间以及绿色开敞空间的重要性,然后重点从谈到绿色开敞空间的生态性和功能性,接着以天鹅湖为例,思考了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构成要素,并提出了一些问题。最后总结出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打造相当重要,并且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绿色开敞空间、生态性、功能性、要素 一.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定义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主要是由城市绿地和专有绿地组成,包括郊野森林公园、市政公园、农田、菜地、果园等。美国规划界认为,“所谓的绿色开敞空间指的是城市一些保持着自然景观的地域,或者是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也就是游憩地、保护地、风景区,或者为调节城市建设而保留下来的土地”。强调的是有自然特征的环境空间。日本规划界认为“绿色开敞空间指的是城市的道路、河川、运河等供公众使用的建设场地以外的,没有被建筑物覆盖的空间”。强调的是城市的空地率,即未被建筑物覆盖的绿色空间。 二.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重要性 城市是一个以物质实体为主的生态系统,工作、生活、交通、休息是城市的四大功能。绿色开敞空间的存在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城市内的自然绿色开敞空间起着保护自然过程和控制增长的作用,有助于防止城市的无序蔓延扩张。其次,城市内绿色开敞空间的存在有助于增加城市的开放空间,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绿色开敞空间,能给人带来舒适、优美、清新和充满生趣的感觉。作为高密度的人类聚居地,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较为突出。因而,绿色开敞空间的存在有助于缓和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再者,城市内绿色开敞空间的存在有助于为市民提供近距离的休闲娱乐场所,回归大自然,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 三.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生态性和功能性 1.生态性 绿色开敞空间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活跃、最富有生 命力的部分,它能有效调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自然环 境容量,为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避免西方因城 市环境恶劣而呈现的城市集中化——郊区化——逆城市 化的城市化道路。合肥市建设环城绿地,据测算,每天 能产生氧气30吨,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20吨,明 显改善了合肥市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 生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持水土、注水调洪; 固碳制氧、维持大气成分稳定;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温度,改善城市小气候;净化空气,吸尘减尘;消除噪音等。 2.功能性 (1).保护功能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美克莱尔?库?马库斯著;俞孔坚等译-北京: xx建筑出版社, 2001.10. 在《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一书中定义人性化场所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位置应在人们易于接近并能看到的位置。 2、明确的传达该场所可以被利用,含有让人使用的信息。 3、空间的内部和外部都应美观,具吸引力。 4、配置各类设施以满足最有可能和最吸引人的活动需求。 5、使未来使用者(包括弱势人群)有保障感和安全感。 6、在合适的地点,向人们提供缓解城市压力的调剂方式,有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和情绪安宁。 7、尽量满足最有可能使用场所的群体的需求。 8、有助于开放空间管理者奉行的各项活动计划顺利进行。 xx设计评价表 1.对附近公共开放空间的分析是否表明拟建的新空间将会受到欢迎和使用? 2.委托人和设计师是否已定下了广场的各种设计功能——建筑的视觉退让距离、过渡区、午间休闲、等共汽车,人行道咖啡馆、展示或展览、表演、街区内部的行人通道?

3.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是否考虑过街区位置和广场类型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场地规划之初进行选址时还在决定广场的具体形式和细部时,例如,街角位置适于高利用率的广场,尽端街位置适于绿洲型的广场? 4.假定服务半径为900英尺(约274m),目前未享受到服务的人能在项目建设之后得到相应的服务吗? 5.服务范围内是否有足够多的工作人员确保对午间光顾者的服务? 6.广场的位置是否利于多种人群的使用——工作人员、旅游者以及购物者? 7.广场的位置是否会对通往城市中心区的现有或步行体系造成干扰? 8.地方气候适合建设广场吗?如果户外空间在一年之中的使用少于三个月,就应该考虑建设室内公共空间。 9.考虑到位置及环境的不同,限制广场的尺度时考虑了林奇和格尔的建议?林奇建议合适的尺度是从25—100m,而格尔认为是从70—100m——两者都是看清物体的最大距离。视觉的复杂性。 10.设计中是否将丰富多彩的形式、色彩、材质融合在一起。比如喷泉、雕塑、不同的休息空间、角落空间、植物和灌丛、高程变化? 11.如果从广场上可以获得丰富的视景,设计是否突出了这点?使用和活动? 12.广场设计得是适应闲逛者还是穿行者?如果两种功能都有,它们是否位于不同的分区以避免冲突? 13.如果鼓励人们从广场上超近道,是否已经消除了人行道和广场之间包括坡度变化在内的各种障碍? 14.如果要鼓励人们在广场上逗留和闲逛,是否布置了大量的设施、引人注目的景点以及丰富多变的边界?如果需要举行音乐会、集会等,是否提供了没有障碍的开放空间?

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及设计(一)――广场设计概要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一 (广场设计 城市开放空间一般指室外的公共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公园和自然风景等。开放空间不但给城市居民提供了娱乐休闲的空间,也是交通、休憩、文化教育等多种职能的载体,同时有利于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开放空间景观上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对一个城市风貌的印象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城市的开放空间。本章主要从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滨水区等方面进行景观设计的介绍。 城市广场设计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衔接和交通联系。本节主要讲述城市广场的概念、起源、分类、设计注意的问题、所需的资料以及设计最终形成的成果。 城市广场分类 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因此,城市广场的费雷从一定程度上描述了广场的功能。 集会游行广场。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可在广场的另一侧布置辅助交通网,使之不影响集会游行等活动。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