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拣麦穗练习题

七年级语文拣麦穗练习题
七年级语文拣麦穗练习题

第7课《拣麦穗》练习题

一、基础训练

1.《拣麦穗》的作者是当代作家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①戏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言不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履蹒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各句刻画人物的方法。

①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

②我常想,他为什么疼爱我呢?无非因为我是一个贪吃的,因为极其丑陋而又没有人疼爱的小女孩吧?()

③我犯愁了:“等我长大,去啊哒寻你呀?”“你莫愁,等你长大,我来接你!”()

二、提高训练

①这以后,每逢经过我们这个村子,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我:一块灶糖,一个甜瓜,一把红枣……还乐呵呵地对我说:“看看我的小媳妇来呀!”

②我呢,也学着大姑娘的样子——我偷偷地瞧见过——要我娘找块碎布,给我剪了个烟荷包,还让我娘在布上描了花。我缝啊,绣啊……烟荷包缝好了,我娘笑得个前仰后合,说那不是烟荷包,皱皱巴巴,倒像个猪肚子,我让我娘收了起来,我说了,等我出嫁的时候,

我要送给我男人。

③我渐渐地长大了,到了知道认真拣麦穗的年龄了,懂得了我说的都是让人害臊的话。卖灶糖的老汉也不再开那玩笑——叫我是他的小媳妇了。不过他还是常常带些小礼物给我。我知道,他真的疼我呢。

④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每逢他经过我们村子,我都会送他好远。我站在土坎坎上,看着他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山坳坳里。

⑤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这时,我真的担心了,担心他早晚有一天会死去。

⑥有一年,过腊八的前一天,我约摸着卖灶糖的老汉那一天该会经过我们村。我站在村口上一棵已经落尽叶子的柿子树下,朝沟底下的那条大路上望着,等着。

⑦路上来了一个挑担子的人。走近一看,担子上挑的也是灶糖,人可不是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我向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

⑧我哭了,哭得很伤心。哭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卖灶糖的老汉。

⑨我常想,他为什么疼爱我呢?无非因为我是一个贪吃的,因为及其丑陋而又没人疼爱的小女孩儿吧?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我那个皱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4.第②段中写了“我”小时候绣荷包的事,你如何理解“我”儿时的这些举动?

5.第③段中画线语句“认真拣麦穗的年龄”如何理解?作者为

什么不直接说到了该出嫁的年龄呢?

6.第④段中画线语句写“我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找出“我”依恋他的具体行动。

7.第⑧段中加下划线的词“陌生”与“疼爱”矛盾吗?为什么?

8.选文中写了卖灶糖老汉一些琐碎之事,从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参考答案

一、基础训练

1.张洁

2.①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

②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

③形容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3.①外貌描写②心理描写③语言描写

二、提高训练

4.儿时的做法是幼稚的,但是天真的,但是,它又是非常美好的,它表达了我儿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与题目相照应。更含蓄,引发人们的联想。

6.每逢他经过我们村子,我都会送他好远;我站在土坎坎上,看着他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山坳坳里;担心他早晚有一天会死去。

7.不矛盾。“陌生”是对卖灶糖老汉的身世、家庭等情况来说,“疼爱”是指卖灶糖老汉对我的关心而言。

8.热情、纯朴、善良,关怀体贴他人

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测试卷人教版

第五单元测试卷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 第一部分 (1~5题,21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________________?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2)________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3)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_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表达豪情满怀,壮志凌云,似觉天地万物都可尽收眼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我站在山顶,________(níng wàng)对面更高的主峰,它像王者,傲视苍生。 (2)他冷着脸走进来,房间内的欢声笑语瞬间冻结,笼罩( )了一层紧张的气氛。..(3)外公重病时一直念叨着见他的老朋友,是不想带着遗憾( )走吧。..(4)党的十九大________(hu í gù)了过去五年的发展,同时展望未来,制定了新的目标。 3.下列作家、作品、朝代或国籍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一棵小桃树》——贾平凹——当代作家——《秦腔》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国诗人——《自由颂》 C.《望岳》——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工部集》 D.《登飞来峰》——王安石——唐代政治家、文学家——《临川集拾遗》 4.欣赏下面这两幅书法作品,回答问题。(3分) (1)下列关于这两幅书法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图1作品的字体是楷书,图2作品的字体是草书。 B.图1字体的特征是端庄典雅,方正工整。 C.图2字体的特征是线条瘦长,错落有致。 D.图1适合基础练字临摹,图2更适合个人性格体现。 (2)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图中两句诗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1分)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学案:第三单元 第11课 拣麦穗 含答案

一、音正形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麦穗( ) ②歪歪趔趔( ) ③磕碰( ) ④蚂蚱( ) ⑤疙瘩( ) ⑥田埂( ) ⑦蹒跚( ) ⑧山坳( ) ⑨戏谑( ) (2)多音字 ①攒,攒射)) ②肚,羊肚子)) ③颈,脖颈儿))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1) ,瞌)) (2) ,葺)) (3) ,捡)) (4) ,梗)) 二、词语积累 理解运用 (1)蹒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大言不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死乞白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贼眉贼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5)前仰后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紧跟着又来了一个人,死乞白赖地纠缠着要做成这笔买卖,可是老太婆摇摇头说:“这头奶牛是不卖的。”() (2)这些贪官,大言不惭地收受了很多不义之财,遭到法律的严惩,是罪有应得。( ) (3)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使得周围的大人们忍俊不禁,孩子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 辨词填空 企望·期望 “企望”指希望,侧重于“有所企盼”。 “期望”指对未来的事物或人的前途有所希望和等待,侧重于“等待结果”。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词语运用”训练题(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词语运用训练题(答案)(出卷:刘YING) 《春》 1.下列加点词语动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A.山(湿润) ....朗润 ..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集) ..儿。 ....赶趟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弄) ..着你。 ....抚摸 D.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2.下列加点词语动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 ..的曲子,跟轻 ..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 ....地卖弄 风流水(附和) ..着。 ....应和 B.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 ..地响着。 C.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罩着) ..一层薄烟。 ....笼着 D.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眩.晕) ..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 ..黄晕 3.下列加点词语动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默哀) ..着。 ....静默 B.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集) ..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赶趟 C.舒活舒活筋骨,抖擞 ..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抖擞 夫,有的是希望。 D.春天像小姑娘,(.搔首弄姿 ....的,笑着,走着。 ....).花枝招展 《济南的冬天》 4.下列加点词语动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济南的冬天是响晴 ..的。 B.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 ..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C.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D.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藏) ..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贮蓄 5.下列加点词语动用正确的一项是( D ) A.山尖全白了,给蓝天(装上) ..一道银边。 ....镶上 B.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皮肤) ..。 ....肌肤 C.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娇气) ....秀气 ..! D.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雨的世界》 6.下列加点词语动用正确的一项是( D ) A.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 ..,那种灰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 ..刷.).洗淋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复习综合测试A卷(初中一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复习综合测试A卷(初中一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复习综合测试(A卷) 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每小题4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观瞻()妒忌()中间()磐石() 答案:zhānjìjiānpán 2.参照句中加点的部分,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不破不立,不离不,不止不,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 答案:即行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看到白衣天使们为抗击“非典”而忘我工作,使我很受教育。 B.有没有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是衡量一个优秀球队的标准之一。 C.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现已进入蓄水阶段。 D.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答案:C 4.名句积累。 黄梅时节家家雨,。 (《约客》) 忧郁的日子需要镇静:,。(《假如

生活欺骗了你》) 比喻修辞常令句子妙不可言,从古诗中找一精彩的语句: ,。 答案:青草池塘处处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例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等,只要是使用比喻修辞即可。 二、综合性学习实践(4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7题。(12分) 曾参杀人 昔者曾子处(居住)费(bì)。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同名同姓)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日:“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窬(yù)墙而走。 5.在下列词中空白处,填进合适的字。(3分) (1) (qǐnɡ)刻(2) (qīnɡ)倒 (3)俄 (qǐnɡ)(4) (qīnɡ)颓 (5) (qīnɡ)家荡产(6)良田万 (qǐnɡ) 答案:(1)顷(2)倾(3)顷(4)倾(5)倾(6)顷 6.翻译下面句子。(3分) 其母惧,投杼窬墙而走。 答案:他的母亲害怕了,丢下织布梭子翻过墙就逃走了。 7.这则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6分) 答案:对待社会上流传的一些传言,不要轻易相信,更不应“以讹传讹”,而是最后要找出事实破除这类谣言。(意思对即可。)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 试卷及答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总分120分) 班级姓名_________ 座号评分 说明:本试卷共四大题,共4页。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 1、选出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2分) A、体魄.(pò) 菜畦.(wā) 收敛.(1iǎn) 泯.然(mǐng) B、炽.痛(chì) 镐.头(gǎo) 惩.罚(chéng) 皂荚.(jiá) C、确凿.(zuò) 玉簪.花(zān) 云鬓.(bìng) 鸡毛掸.子(dǎn) D、骊.歌(lì) 嫉妒 ..(jí dù) 金柝.(tuò) 胡骑.(jì) 2、选出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 (2分) A、慷概各抒己见消声匿迹知识渊博 B、颓唐无动于衷舍己为人妇儒皆知 C、惩罚骇人听闻惊惶失措头晕目眩 D、悔暗倍受青睐面面相觑爱不释手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秘密) B.他用他那独特的、且有南方风味 ..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风味”:事物的特色,多指地方色彩)

C.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 ..,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 (“悲剧”:戏剧的主要类别之一,这里是指贝多芬的脸上表情丰富,像悲剧的演员一样) D.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 ..”,他是当之无愧的。 (“元勋”:立了大功的人)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当我和妈妈走上天桥时,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都非常激动。 B、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C、一个人如果获得了理解,就等于拥有一切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富。 D、同志们用手亲纺的线、织的布做成的衣服,穿着感到格外舒适,也更加爱惜。 5、下面一段话表达的是一位长者对年轻人的鼓励,在横线上填写组成与全段和谐的比喻。(3分) 年轻人,我是过去,你们是未来;我只是一片树叶,你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一支蜡烛,你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只是一道小溪,你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语),考考你会多少。( 16分) (1)鸟向檐上飞,。(吴均《山中杂诗》)(2)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滁州西涧》)

张洁《拣麦穗》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20~25题。(19分) 拣麦穗 张洁 当我刚刚能够歪歪咧咧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我就跟在大姐姐身后拣麦穗了。那篮子显得太大,总是磕碰着我的腿和地面,闹得我老是跌交。我也很少有拣满一个篮子的时候,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而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拣到的麦穗,还会从篮子里重新掉回地里去。 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盛着稀稀拉拉几个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然后,她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哈?”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 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嘛!” 是呀,我要嫁谁呢?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我说:“我要嫁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笑啥嘛!我生气了。难道做我的男人,他有什么不体面的地方吗? 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我不知道。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那些皱纹,给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当他挑着担子赶路的时候,他那剃得像半个葫芦样的后脑勺上的长长的白发,便随着颤悠悠的扁担一同忽闪着。 我的话,很快就传进了他的耳朵。 那天,他挑着担子来到我们村,见到我就乐了。说:“娃呀,你要给我做媳妇吗?”“对呀!”他张着大嘴笑了,露出了一嘴的黄牙。他那长在半个葫芦样的头上的白发,也随着笑声一齐抖动着。“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呢?” “我要天天吃灶糖哩!” 他把旱烟锅子朝鞋底上磕着:“娃呀,你太小哩。” “你等我长大嘛!” 他摸着我的头顶说:“不等你长大,我可该进土啦。” 听了他的话,我着急了。他要是死了,那可咋办呢?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黄色的茸毛的脑门上,拧成了疙瘩。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 他赶紧拿块灶糖塞进了我的手里。看着那块灶糖,我又咧着嘴笑了:“你别死啊,等着我长大。”他又乐了。答应着我:“我等你长大。” 这以后,每逢经过我们这个村子,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我。一块灶糖,一个甜瓜,一把红枣……还乐呵呵地对我说:“看看我的小媳妇来呀!” 我渐渐地长大了。到了知道认真地拣麦穗的年龄了。懂得了我说过的那些个话,都是让人害臊的话。卖灶糖的老汉也不再开那玩笑——叫我是他的小媳妇了。不过他还是常带些小礼物给我。我知道,他真疼我呢。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每逢他经过我们村子,我都会送他好远。我站在土坎坎上,看着他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山坳坳里。 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这时,我真的担心了,担心他早晚有一天会死去。

七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共27分) (一)积累(共14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任选..4字) 。(2分) 月光是gé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b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shū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 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xié的旋律,如梵婀玲上zòu 着的名曲。 选自《荷塘月色》 2、古诗文默写。(8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 __。(2)妇姑荷箪食, 。 (3) ,烟波江上使人愁。(4) ,带月荷锄归。 (5)《木兰诗》用了不少对偶句,请默写出其中的一组: __________, 。 (6)《使至塞上》中描写塞外开阔雄浑景象的诗句是: , 。 3、名著阅读。(4分) 读完名著《西游记》,同学们一致认为,完成西天取经的任务,他们师徒四人缺了谁都不成。请仿照对唐僧和沙和尚的评价,将对孙悟空和猪八戒的评价补充完整。 唐僧,虽然软弱无能手无缚鸡之力,但他品行端正有坚定的信念; 孙悟空,虽然 ,但他 ; 猪八戒,虽然 ,但他 ; 沙和尚,虽然没有什么大本事,但他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后勤。 (二)运用(共9分) 4、仔细阅读下面语句,揣摩它的内容和写法,把空缺部分补充完整。(2分) 一棵树的目标,也许是雕成栋梁建筑大厦,也许是化作白纸传递知识,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我们不是树,我们不可能明白树的心思。 5、下列句子都有1处语病,请仔细阅读后,用规定的符号(不必全使用)在句中加以修改。(4分) (1) 经过投票,同学们基本上全票通过小明当选我班的班长。 (2) 通过妈妈的开导,使我完全明白了爸爸的用心良苦。 (3) 到网上阅读并搜索你喜欢的一部名著或一个作家的资料,把它们 保存下来。 (4) 这本书的作者以他高度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 生动场面。 6、目前我国野生动物的生存情况非常严峻,保护野生动物刻不容缓。请选定一种急需保护的野生动物,并提一条可行性建议。(3分) 野生动物: 标语(或建议): (三)综合性学习(共4分) 7.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词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如媒体常常提及的“绿色╳ ╳”中,“绿色”不单指一种颜色,而成为健康、安全、节能、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2分) A、祈.祷(qí)亢.奋(kàng)炽.痛(zhì)鲜.为人知(xi?n) B、花圃.(pǔ)脑髓.(suǐ)骊.(lì)歌回环曲.折(qū) C、哺.育(bǔ)遒.劲(qiú)嗥.(háo)鸣潜.心贯注(qián) D、阴霾.(mái)归省.(x?ng)讪.(shān)笑叱.咤风云(zhì) 2、下列每组词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然后改正在方格中(2分) A、逞能仰慕相德益彰石破天惊 B、无垠巴望家喻户晓迫不急待 C、怪诞静穆永往直前知足安命 D、冗杂惬意语无轮次义愤填膺 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字有错误的是( ) (2分) A、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罕:稀少。 B、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维:穷尽,指困境。 C、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觑:看。 D、他的事迹鲜.为人知,可是他的精神却永垂不朽。鲜:少 4、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2分) A、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向长者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 B、他最近进步很快,学习成绩欣欣向荣 ....。 C、登上紫金山顶,遥望南京城全景,各种景物栩栩如生 ....,令人心旷神怡。 D、大扫除时,有的同学拈轻怕重 ....、挑肥拣瘦。 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百草园里得到的乐趣,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社戏》的体裁和内容与此有相似之处。 B、《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C、《伟大的悲剧》以时间顺序为线索,讲述了1912年斯科特一行5人,在从南极点返回途中不幸遇难的过程。 D、《峨眉山月歌》这首诗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巧妙,不着痕迹。此诗为诗人出蜀途中所作,全诗意境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 6、从所给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把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1)根据新的交通规则,(A、鼓励B、怂恿)他人无证驾驶或酒后醉驾的人也会受到惩罚。(2)有些网站设置了过于繁琐的注册、(A、登录B、登陆)手续,使用很不方便。 (3)过去的两周里,马达轰鸣声一直响彻在地球上最(A、荒无人迹B、亘古不变)的地方,

拣麦穗

拣麦穗 张洁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理解作者对人间纯真的感情的赞美。 3 .品味文中精彩的对话描写、行为细节描写以及含意丰富的语句,学习作者以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笔调叙述事件的散文写法,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语调中所蕴含的感情。 2.品味作者在对话描写、行为细节描写及含意丰富的语句中流露出淡淡的伤感的散文语言。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 2.体味散文的思想性、文学性。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点拨法、问答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童年,是人生最美好、最纯真的时光,你对自己的童年有什么样的回忆呢?(同学讨论、发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拣麦穗》,看看文中小姑娘在童年时期有着怎样的梦想,她的梦想是否实现了呢? 二、作者简介 张洁(1937-),当代作家。著有作品集《张洁小说剧本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

全国第2届茅盾文学奖,曾被译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种文字出版)。《只有一个太阳》,散文集《在那绿革地上》以及《张洁集》等。她的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她的作品前期深沉含蓄,擅用抒情性叙述与哲理性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中期以审丑为基准,采用调侃、反讽的手法营造种种超现实的文本景观,一抒发对世界荒诞性方面的体验;近期又转而平淡超脱,从关注现实的激烈走向关注内心的情感感悟,呈现出另一种美学风格。 作者的童年是苦涩的,但她并不去写苦难的沉重,而是描写苦乐年华中的美好景象,让人们感受到,即使在艰苦的岁月中,也依然有温情的画面存在。 三、速读文章,初步感知文意。 1、积累词语: 死乞百赖:纠缠个没完。 戏谑:开玩笑。 步履:步行,步伐。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艰难的样子。 约莫:揣测、估计 企望:期盼,盼望。 2、学生朗读课文,初步交流阅读感受,概括文章大意。(学生自由发言) 姑娘们拣麦穗备嫁妆,嫁个好人家 “我”拣麦穗嫁给卖灶糖的老汉 “我”长大了老汉依旧疼“我” 老汉去世“我”于柿子树下的等待 3、“拣麦穗”是某种情感的承载。拣麦穗时村姑们心中的梦想和“我”心中的梦想有什么不同?怎么去形容这些情感的变化过程? 明确:“我”只是单纯地想嫁给卖灶糖的老汉;姑娘们想换取嫁妆得到幸福。 最后是否实现了他们的梦想?梦想破灭。因此,课文叙述了村姑们一个幻灭的梦和“我”(小女孩)一个失落的梦。 4、面对梦想的破灭,姑娘们表现出怎样的态度?原因?

2018年粤教版语文必修1 第3单元 11 拣麦穗

11 拣麦穗 本课话题——致我们逝去的童年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我常常想起他,也常常想要找到我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不知被我扔到哪里去了。 童年像天空中的彩虹,红、橙、黄、绿、青、蓝、紫,各色不一,形态各异,有的纯真,有的可爱,有的调皮,有的懂事,有的快乐,有的失落,还有的傻呵呵。虽然这些童年的美丽都在渐渐地离我们远去,但是她们永远会成为我们最美的记忆。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一棵树,从发芽、成长到开花、结果、日夜更替、四季轮回方可结出丰硕果实。而花期对它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如若花期短暂,匆匆一现便凋零,那么必将吸收不到充分的阳光和雨露,结出的果实很可能小而酸涩。心灵就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在身体的净土中成长、开花、结果。童年便是花期这最美好的时刻,若是过早凋零,不免令人叹息。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从儿童时代保存下来的美好的、神圣的回忆也许是最好的回忆。 ——陀思妥耶夫斯基儿童固有的天性是追求光辉的、不平凡的事物。 ——高尔基童年毕竟是艺术的创作者所能汲取的最纯洁的源泉。 ——帕特里克·怀特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1.单音字 麦穗. ( ) 田埂.( ) 歪歪趔趔.. ( )( ) 茸.毛( ) 戏谑. ( ) 蹒跚..( )( ) 山坳. ( ) 疙瘩..( )( ) 步履. ( ) 喜盈盈..( )( ) 丑陋.( ) 眨. 眼( ) 【答案】 suì ɡěnɡ liè liè róng xuè pán sh ān ào gē d ɑ lǚ yín ɡ yín ɡ lòu zhǎ 2.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臊???害臊( )腥臊( ) 攒???积攒( )攒动( ) 斗???斗笠( )奋斗( ) (2)语境辨析法 那个可怜的小男孩要把这些房间都挨.( )个清扫干净,否则就要挨. ( )骂。 【答案】 (1)sào sāo zǎn cuán dǒu dòu (2)āi ái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田gěng ( )gěng ( )概gěng ( )咽如gěng ( )在喉 ???xiá( )想 蒹jiā( )xiá( )不掩瑜自顾不xiá( ) 【答案】 埂 梗 哽 鲠 遐 葭 瑕 暇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期望·企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检测卷及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字形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A.怂恿.(yǒnɡ)污涩.(sè)蜷.伏(quán)嗔怪(chēn)B.丰腴.(yú)斑斓.(lán)迷惘.(wǎnɡ)蹒.跚(pán)C.窗棂.(línɡ)温煦.(xù)笨拙.(zhuō)放肆(sì) D.暮霭.(ài)卑劣.(liè)羞怯.(què)余辉.(hu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气慨里程碑宽宏大量锋芒毕露 B.萧瑟笑吟吟物竟天择随机应变 C.坍塌城隍庙唯唯连声人情练达 D.次第秫秸秆引经据典洗耳躬听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 ....的精神值得提倡。 B.艺术节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沉湎 ..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C.这次学校组织的安全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绞尽脑汁 ....,深感自己知识储备不足。 D.平顶山公园玉兰花的花期就快到了,而且能从3月初持续到4月底, 参差不齐 ....地开出数百朵花。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 B.他添置了大约100个左右的蜂箱,改养蜜蜂了。 C.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D.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扬。 5、下列对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拟人)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C.水底的鹅卵石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宝石。(比喻) D.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比喻)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________________;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________________;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________________。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叱咤时代的风云 B.叱咤时代的风云挣脱千年的羁绊唤醒黎明的沉默 C.叱咤时代的风云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 D.唤醒黎明的沉默叱咤时代的风云挣脱千年的羁绊 7、古诗文默写。 (1)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当有远方的朋友到来时,我们常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4)《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繁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 期中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古诗文默写。(11分)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杨花榆荚无才思,。《晚春》 (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4)如果有一个人在一个没有通讯设施的地方工作。很久没跟家里联系了,突然遇到自己的老乡,听说他要回家,要他捎句话给自己的家报平安。这就像唐朝诗人岑参在《逢入京使》的诗 句:,。 (5)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 ,。 2、请根据拼音在下列各句中括号内填写合适的词语。(4分) (1)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shēn wù tòng jué( )之的。 (2)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bān lán( )的山雕,奔驰的鹿群…… (3)有一位长期以来xiǎn wéi rén zhī()的科学家:邓稼先。(4)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bǔ yù()下发扬滋长!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的人不讲卫生,乱扔垃圾,使周围的环境变得污秽不堪,臭气熏天。 B.当别人的成绩比自己好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嫉妒他,而应该向他学习。 C.圭峰山树木茂盛,山路陡峭,人迹罕至,成为五邑地区的热门的旅游胜地。

D.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之难明真相。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把“许多”与“张老师”互换) B.由于水污染、空气污染,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删除“给”)C.各级政府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删去“不”) D.有人认为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 5、仿照例句的句子,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4分) 例:我愿是一朵欢乐的浪花,为大海营造一点生机。 我愿是,。 我愿是,。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5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 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 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有删改)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他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 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 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选自《后汉书·列女传》,有删改) 【注释】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通“无”,不足。④懿:美好。

【精品】2019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词语运用题专项训练(学生版)

【精品】2019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词语运用题专项训练(学生版) (共8小题,满分24分,限时:10分钟)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绚烂的灯光将鸟巢体育场烘托 ..得更加金碧辉煌。 B.春风是个化妆 ..师,把大地打扮得十分美丽。 C.小鸟在树枝上叫着,呼朋引伴 ....地卖弄清脆的歌喉。 D.他们同学三年,关系一直很好,两人相敬如宾 ....,互相尊重。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们夫妻俩离婚一事因在财产分割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暂时处于僵持状态。 B.一场车祸使他下肢瘫痪 ..,从此卧病在床。 C.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全体学生各得其所 ....,尽显其长。 D.演播厅里坐着几位文质彬彬、花枝招展 ....的青年男子,他们正谈得热火朝天。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学识渊博 ..,上通天文,下精地理,所以能讲出如此感人至深的话语。 B.阅读名著是需要一定鉴赏 ..能力的,否则只能囫囵吞枣,懂个皮毛。 C.发明和发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可有些人总把它们混为一谈 ....。 D.秋天的果园里,苹果挂满枝头,果农们美不胜收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A.每年我国都要向联合国派遣 ..一支国际维和部队。 B.二次世界大战,被原子弹摧毁的地方,至今还是一片废墟 ..。 C.扶贫工作组的同志对贫困户绝不能漠不关心 ....。 D.我来到了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方圆两公里的范围内是不毛之地 ....。

七年级语文综合测试

初一语文综合测试题 2005.4. 提示: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请将答案做在答卷纸上。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9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菜qí()shàn()笑字tiè()险jùn() páng()徨深suì()喧xiāo()滑jī() 2.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先将其写下来,然后加以改正。(4分) 人迹罕至人生鼎沸一泻万里鞠躬尽粹截然不同锋芒必 露慷慨淋漓一拍即和 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6分)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受之天也()愿为市鞍马() 赏赐百千强()见往事耳()及鲁肃过寻阳() 4.根据课文填空。(7分)

① 假如生活欺骗了 你,,! 。 ②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 衣。,。 ③ 你与一位小学同学多日不见,前不久与他再次相逢的时候,他对你日益提高的知识水平表示赞赏,这时,你可以用《孙权劝学》中的 “,。”来回复他。 5.下面空格中所应填入的语句的正确序号依次为:()()()()(4分)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宽容是一种镇定剂,;宽容是一束阳光,;宽容是一座桥梁,。 ①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③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6.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4分) ①北大,你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 ②球迷们强烈要求赛场上吹黑哨的裁判员立即下课。 桃李:下 课:

7.“1,2,3,5,8,13,21,34,55,89,144……”这是数学中有趣的斐波那契级数。此级数的最大特征是(用自己的语言表 述) (不超过20个字)(3分) 8.阅读下面一段材料,然后回答问题。(3分) 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 语文试卷第1页 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 上述材料中的“我”是文学名著《》中的。选段所表现出的该人物的性格特征是。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宣王好射(10分) 齐宣王好射,说①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②。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③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④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以为用九石,岂不悲 哉? (《吕氏春秋》)

七年级语文下册测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确凿záo 门槛kǎn 嗔视chēn 锋芒毕露lù B哺育(pǔ)祈祷 qí荒谬 miù戛然而止jiá C.炽痛 chì嫉妒 jí剽悍biāo 叱咤风云zhà D.窥伺 sì炽热 (zhì) 怂恿sǒng 怏怏不乐yàng ★2、下列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先用横线标出,然后改正在方格内。(2分) A、兴高采烈鞠躬尽瘁相得益章忧心忡忡() B、回环曲折略胜一畴眼花缭乱妇孺皆知() C、一拍既合义愤填膺孜孜不倦姗姗来迟() D、慷慨淋漓呕尽心血语无伦次勇往直前()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收敛(收拢)亘古(远古)粲然(笑容灿烂的样子)锲而不舍(刻) B、骊歌(告别的歌)冗杂(繁杂)遒劲(雄健有力)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 C.吞噬(吞食)粲然(愉快的样子)苍穹(天空)迥乎不同(差得远) D.弥高(更高)谰语(没有根据的话)娴熟(熟练)杂乱无章(条理)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爸爸的花儿落了》采用插叙的手法,通过回忆父亲逼“我”上学,到学校给“我”送衣服,爱花,鼓励“我”独自去寄钱等往事,刻画了一个严厉而又慈爱的父亲形象。 B.《最后一课》通过韩麦尔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反映了法国沦陷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集中体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C.《安塞腰鼓》通过描写气势恢宏的安塞腰鼓,极赞安塞腰鼓所显示的力量之美,让人感悟到从黄土高原所产生的壮阔,豪放的气概和精神,催人奋进,给人以震撼鼓舞。 D.《伟大的悲剧》主要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经历,颂扬了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5、填空。(10分)

2017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字词期末复习专项复习题

专项复习(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一、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花枝,比喻美丽的女子。招展,迎风摆动。 2.: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3.: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4.: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5.: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6.: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胜,完、尽。 7.: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睽睽,形容注视的样子。 8.: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煞,极、很。介,这。 9.: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抓、捏。 10.: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改变。11.: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12.: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13.: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14.: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二、根据括号里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是荒园,(少有人来),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2.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3.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长草木的地方)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4.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形容彼此相差很远)。5.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起来。 三、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些小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 ....的,更增添了节日欢快的氛围。 B.有些人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在他们发表见解的时候太咄咄逼人 ....。 C.他在床上翻来覆 ...去,试着强迫睡意到来。 D.这里人迹罕至 ....,连草坪都被踩烂了。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是一个喜欢随声附和 ....的人,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拣麦穗的分析

?整体感知 ?课文已自然地分成三个部分,请分别给这三部分拟上小标题。 ?一、姑娘们拣麦穗(姑娘们的梦想) ?二、我要嫁卖灶糖的老汉(我的梦) ?三、卖灶糖的老汉去了(梦幻的破灭) ?课文开头部分写到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 ?A、为故事提供了一个背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B、总领全文,并贯穿全文,为下文写“我”儿时幼稚,纯真的梦作铺垫。 ?细节研究 ?1、课文写到“我”在村口的柿子树下站着等卖灶糖的老汉时,有一段这样的描写: ?那棵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枝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 ?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第三部分的第5段和第7段) ?1)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①运用了象征手法。 ?②运用了反衬手法。用“红得透亮的色泽”、“喜盈盈的感觉”反衬“我”听到卖灶糖老人离开人世时极度悲哀的心境,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使悲哀的感受更透彻肺腑。 ?2)“小火柿子”在这里有什么象征意义? ?“小火柿子”在这里象征了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顽强的美好事物,它们历经风雨,不改本色。 ?3)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寄托了对卖灶糖老汉的依恋和喜爱以及对老汉离世的悲伤、痛苦、怀念之情。寄托了作者对人性美和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歌,对理想人生的执着追求。 ?2、真的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皱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1)“烟荷包”在文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烟荷包:一、对老汉的思念与感恩之情 二、对自己纯真童年的缅怀 三、代表作者对人类美好情感和美好事物 终究会逝去的惆怅 四、对于逝去的美好的一切仍然抱有不灭 的怀念与追求 ?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19至2020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周清考试试题(本试卷共8页,三部分21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 120分钟)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1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6小题,共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殷.红(yīn)疙.瘩(gē) 硕.果(shuò) 诧.异(chà) B.卓.越(zhuó) 咳嗽 ..(késou) 嗥.鸣(háo) 狂澜.(lán) C.喧.闹(xuān) 晌.午(xiǎng) 烦躁.(zào) 哀悼.(dào) D.塌.败(tā) 震悚.(sǒng) 愧怍.(zuò) 憎.恶(zèng) 2.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斑澜叠起枯躁惊涛澎湃 B.蚱蜢嗥鸣浊流马革裹尸C.摇蓝险峻喧闹妇孺皆知 D.挚痛畴划慷慨兀兀穷年3.下列选项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 ....。殊不知,无论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多么精彩,却无法替代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 B.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 C.《时间都去哪儿了》感动了无数观众,它成了一首家喻户晓 ....的歌曲。 D.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 (3分) A.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并倾听着大桥建设者的英雄事迹。 B.通过学习《卖油翁》一文,使我懂得了熟能生巧的深刻道理。 C.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相关部门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 D.对于那些遭遇不幸的人,我们尽管要时刻关注他们,还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5.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心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_____,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_____,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_____,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_____,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①汇流入海②知退一步③深潭微渊④江山依旧 A.③①④②B.①④②③C.③④②①D.②①③④ 6. 阅读名著《骆驼祥子》,回答问题。(6分) (1)好的封面,或传递书的整体内容,或呈现代表人物,或展示主题情感……或兼而有之,请从下列三幅画中选择一幅合适的画作为小说《骆驼祥子》的封面,并结合小说内容阐述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