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案-捺的写法

书法教案-捺的写法
书法教案-捺的写法

书法教案:捺的写法

教学目的:

了解捺有斜捺、平捺之分捺的写法。

2.

学习斜捺和平捺的用笔方法,捺的写法体会不同。

3.

练习书写带有捺笔的几个字。

教学重点:

了解斜捺、平捺的形态特点。

2.

通过练习体会斜捺、平捺运笔的不同捺的写法。

教学准备:

笔、墨、纸、小黑板

教学时间:一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小结上节的学习情况,复习撇的写法

2.

检查学生握笔姿势及坐姿。

3.

板书题:捺的写法。

4.

学生自学,了解本的学习内容捺的写法。

二、

了解捺的基本形态,学写“捺”

出示小黑板,看看这两种捺笔有何不同?

2.

认识斜捺和平捺,体会各自形态特点。

3.

师范写“斜捺”

4.

生说说运笔特点

师领生写,边写边说要点:起笔藏锋,行笔中锋由轻到重。至捺脚处向右渐渐提笔出锋。

6.

评议。有两种病笔:“翘笔”和“长尾”

7.

同样方法学习平捺的写法

8.

评议学生作品,注意平捺运笔与斜捺的不同:起笔稍顿,行笔右上很短,接着向右下(教平)行笔由轻到重,出捺脚向右上。

9.

指名上台写,集体评议。http://anxue注意不要写成弓形。

(1)生练写

(2)互相评议

三、

毛笔字书写指导

带有“斜捺”的字。

(1)

出示小黑板:八

(2)

观察这几个字的共同特点:都带有“斜捺”

(3)

师范写“八”生观察师的运笔方法

(4)

生练写“八”

()

集体评议:http://anxue运笔方法(重点在尾部)、间架结构。

(6)

同样方法生练写“米

桌”

2.

带有“平捺”的字。

(1)

出示小黑板:之

(2)

用同样的方法练写这几个字

(3)

评议:运笔方法(不要写成弓形)、间架结构。

四、

优秀作品展评

附:板书捺的写法斜捺

平捺

《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一字无二捺 教案

11.一字无二捺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反捺、平捺的写法。 2.学习“一字无二捺”的结字规律。 3.通过学习“书法常识——书法幅式”,提高学生书法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灵活处理含有多个捺画的字,避免出现两个长捺。 三、教学准备 1.课件、笔墨纸砚。 2.笔画捺和反捺的练习纸。 3.“楚、逾”描红、临写作业纸。 4.补写完成作品练习纸:斗方、横幅、扇面各若干张。 四、教学过程 (一)引导观察,初探规律 导入: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诸多书体。其中颜体、柳体、赵体、欧体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楷书四大家”,这四种书体各有千秋,我们来欣赏一下(出示课件1:四种书体的例字)。 1.捺画变红,体会捺画的特点。教师:大家仔细观察,这四个字都有一个相同的笔画写得很舒展,你发现了吗?(课件2:捺画变红)指名说。 2.教师:在这四个字中不止一个捺画,只是它们隐藏得比较深,需要你用心去观察才能发现。(课件3:四个字中的点画变红)指名说。 引导学生总结:这四种书体中都有捺画变点画的现象,其中稍长些的点画我们又称之为反捺。 3.质疑:同学们,书法家们为什么要这样书写呢?我们先来看看,如果捺画不发生变化会是什么样子呢?看到这四个字你有什么感觉?(课件4:“养、逢”出现一字二捺)指名回答。 教师总结:捺画不发生改变,就显得笔画重复、呆板。 所以,历代书法家在遇到一个字中出现两个捺画时,通常只突出一个,另一个捺画形态有所改变,这就是“一字无二捺”,这样处理可以展现书法艺术的

生动性、变化感。清代书法家黄自元在《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中也提出:重捺者须有缩有伸。指着课件向学生解释有缩有伸,这与我们今天讲的“一字无二捺”是一个意思。 (二)深入观察,总结规律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刚才的发现是否具有普遍性? 1.出示“迷、逾、楚、遂、逢、发”。教师:你们发现这六个字有没有体现“一字无二捺”的规律呢?(课件5:根据学生回答笔画变红) “迷”:被包围的“米”部的捺画变为点。 “逾”:被包围部分人字头的捺画变为点,这个点比较长,我们称之为“反捺”。 “楚”:上部的“林”末捺变为点画。 “遂”:被包围部分的捺画变为点。 “逢”:被包围部分的捺画变为反捺。 “發”:为了避免双捺的出现,字头的捺画变成反捺。 2.教师:带上放大镜继续观察这六个字,你又有什么发现呢?(课件6:变化的捺画变红,没变化的捺画变蓝)发生形态变化的捺画有什么规律吗?指名答。 教师总结:改变形态的捺画可写成点或反捺,一般在字的中、上部,保持原来姿态的捺画要写得舒展奔放,一般在字的下部。 (三)习字指导 过渡:掌握了“一字无二捺”的结字规律,下面我们就来练练。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捺和反捺的写法。 1.复习捺画、反捺的写法。 (1)(课件7)捺画(平捺)。教师讲解书写要点:斜切入纸,下笔稍轻,笔锋顶起转锋向右下行笔时,渐行渐按,至捺脚处笔锋展开,提锋再按,向水平方向出锋。起笔要轻,行笔渐行渐按,捺脚处要铺开,状如载重之舟,给人以能承载上面物体重量的感觉。 教师范写,学生左手当纸、右手当笔书空,感受用笔的过程。 学生练习2个,教师巡视,圈画写得好的捺画。教师强调坐姿(头正、肩平、

硬笔书法教案撇、捺的写法

硬笔书法教案 楷书基本笔画“撇画、捺画”的书写方法 哈尔滨市道外区少年之家 李爽

硬笔书法教案 楷书基本笔画“撇画、捺画”的书写方法 哈尔滨市道外区少年之家 李爽

教学内容:硬笔书法中,楷书基本笔画,撇画、捺画的写法 教学目的:了解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学习撇画、捺画的书写技法。 教学重点:多种撇画、捺画的名称及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同一笔画在不同汉字当中的合理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横画、竖画的写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撇画、捺画的书写技法。 教学内容:硬笔书法中,楷书基本笔画,撇画、捺画的写法教学目的:了解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学习撇画、捺画的书写技法。 教学重点:多种撇画、捺画的名称及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同一笔画在不同汉字当中的合理应用。 教学过程: 二、撇画、捺画的写法及应用 (一)、撇画 1、斜撇:切落右顿左下方撇出,笔尖快速离开纸面出锋尖收。范字:人、天、令 2、平撇:起笔切入顿笔后平撇出 范字:千、壬、手 3、竖斜撇:先写竖,行笔至二分之一左右,向左下方撇出。一般在字中起平衡重心的作用,行笔由慢渐快,一气呵成。

范字:夫、大、月 2、回锋撇:起笔切落后略右顿,中间行笔呈弧势,收笔处带钩,连写下一笔,笔断意连。 范字:乃、凡、戊 (二)、捺画 1、斜捺:自左上向右下切入轻快行笔,稍顿后向右出锋,顿笔笔尖不能停滞,连贯书写。 范字:文、太、夜 2、弧捺:在斜捺的左上头增加一段平弧线,自左向右切势平落,顺势调锋右下行笔,稍顿右出锋。 范字:入、又、史 3、平捺:取势较平,形态类似放平的弧捺,收笔可露可藏。 范字:之、道、通 4、反捺:较快以切笔入纸,自左上向右下渐行渐按,收笔处稍驻,向左上提起,使之藏锋。 范字:久、衣、矣 三、课堂小结。 哈尔滨市道外区少年之家 李爽

书法《横折和横折钩》教学设计

《横折和横折钩》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2011年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要养成准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通过学生“耐心听、专心看、静心练、用心评”的方式,让学生写端端正正的字,做堂堂正正的人,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二、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理解“横折和横折钩”两种复合笔画的特点,掌握它们的写法,初步学会两种笔画在汉字中的使用。 2、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真观察善于分析的水平,养成准确的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 3、情感目标:欣赏、体验横折、横折钩的形态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陶治学生的艺术情操,热爱祖国悠久的汉字文化。 三、教学重点:理解横折和横折钩的不同写法。 四、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横折和横折钩在例字中的合理使用和古诗书法作品的创作。 五、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孩子们,又到书法课的时间了。课前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做个拍手接口令的游戏。我说笔画,你们接着说书写要求,好吗?我说横——横要平,我说竖——竖要直,我说撇——撇有锋,我说捺——捺有角,我说折——折要方,我说弯——弯要圆。孩子们很了不起,牢牢记住了笔画的书写要求。老师相信,在今天的书法课上,你们的表现会更加出色。大家对自己有信心吗? (一)走进书法 1、对话导入。孩子们,我们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祖国有着灿烂的文化,让我们漫步文化长廊去欣赏书法的魅力,让我们走进书法乐园去体会其中的韵味。 2、引读欣赏。孩子们,请看大屏:我们曾学过宋代诗人朱熹写的《春日》这首古诗,你们想读一读吗?(课件:放在田字格中的《春日》诗。师生一起读)老师把这首诗写成了三种形式的书法作品,想和大家分享分享,你们想欣赏一下吗?让我们一边聆听音乐,一边欣赏吧!(课件:《春日》书法图片——横幅、竖幅、扇面) 3、明确任务。孩子们,你们看了这三幅作品,心中有什么想法呢?今天我们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认真地书写这首古诗,并实行展览,评选出“小小书法家”,被授予“小小书法家”称号的同学将获得老师受益终身的智慧锦囊。你们有信心吗? 4、引入课题。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先来学写两个重要的笔画,相信能助大家一臂之力。这两个笔画名称是什么?(课件:在田字格中的《春日》。师板:横折横折钩)请孩子们给这两个笔画打打招呼吧!(师指读课题)

横折、竖折书法教案

《写美汉字》第二册第5课横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横折的写法。 2.能在运笔过程中体会折锋、学习带有横折笔画的简单的字。 3.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流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进入第五课,学习“横折”这个笔画的写法。 二、热身(出示第一张:左边是热身的笔画,右边是老师示范) 同学们,请端正好你的坐姿,握好笔和老师一起来写热身笔画。(出示第一张热身笔画)。 (长横,逆锋起笔轻轻顿,顿后提笔中锋行,行至末端右上提,右下顿笔回锋收;撇,起笔重,行笔流畅,后半部轻轻提起出尖;提,起笔重,向左上方出尖,迅速而有力;左点,起笔轻,行笔渐重,向左下方顿笔回锋。) 三、欣赏 大家写得很认真。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横折”。(出示第二张:横折、五) 同学们仔细瞧一瞧,横折像什么?对啦,这横折像桌脚、坚实有力。 四、点拨 (出示第三张:横折、五) 师边写边引导学生口述横折的写法,生同时书空。 1.横折起笔轻按向右行,到折处稍顿向下写竖。折处不能写成“尖角”,也不能顿笔过大。大家看老师示范一下。 小结横折的写法(板书):左上起笔→右下按(顿笔)→转笔右行→转折处稍驻、右上轻提笔→右下按→转笔向下力行→轻提笔、顿笔围收 2. 同学们把“横折”描两个,再书写两个。(出示第四张:几个写得有问题的横折) 3.大家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它在横、竖上的长短粗细的特点;二是注意写好折处,就是在转折处稍做停顿,然后向上提笔再右下按,之后才转笔向下力行。 4.写“五”字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把字写在格子的正中间,起笔短横稍上扬,中间竖画由竖中线起笔,稍向左斜,横折向右上方稍斜,最后一笔长横一

硬笔书法各笔画的写法

硬笔书法各笔画的写法 硬笔书法各笔画的写法 书法术语:按提 写字运笔中起落的功作。按,是笔往下顿;提,是笔向上拎,行笔有按提动作。硬笔书法知识(点) 点:点是字的眉目,最能表现用笔精神。古人说:“点如高峰之坠石”指的是下笔有力。一般分(左、右、长)点。书写时要注意“轻起重按、转笔回收” 口诀:点分左右长,方向不一样,上尖下要圆,顿笔要回收。 左点:轻起笔,向左下方边行边按,收笔稍顿后即向右上回收。 右点:又称上点,一般是在字的上边和右侧使用。写时轻起笔,向右下方边行边按,收笔稍顿后向左上回收。 长点又叫反捺,一般是在字的下边或作捺用(字有两捺时,其中之一用反捺)。写法和右点相同,行笔比右点梢长些。

例字:小、不、点、六 硬笔书法知识(横) 横:横在一字中起横梁作用,古人叫“勒”,也叫“玉案”,都是取“平”的意思。一般有(长、短、斜)横。横的形态:起笔和收笔皆向右下斜;起笔和收笔处较粗,行笔部分较细;左端稍低右端稍高,不是平的。(不能与横中线平行)。书写时要注意轻起、稍驻、轻快右行,顿笔左收。 口诀:横分长短斜,左低右高行,起首重而缓,行笔轻和快。 横的写法: 起笔:向右下方按笔(主要是运指:拇指和食指向右下方用力,其余三指后缩与之配合)行笔:用笔较轻,向右稍偏上方行笔,边行边提,过横画的中间以后,边行边按(笔向右上方的运动主要靠运腕。行笔中的提按变化主要是指的运动。 收笔:向右下方稍顿后向左回收,笔锋回到横内。 由于铅笔字较小,运指和运腕的幅度也很小,指和腕的运动是相互配

合、相互联系的。运指中含腕的运动,运腕中含指的运动,只能说以谁为主,不能截然分开。 例字:一、二、三、上、下、七、十、工、正 字形分析: “一、二、三”三个字都是由横组成的,每一横的起笔和收笔与左右边线的距离要相等。“二”和“三”两字中横画中伏出现,长短要各不相同,间隔要匀。“二”和“三”两字的高矮不同。“二”字把田字格分割为三部分,“三”字把田字格分割为四部分。要使空白均匀,“三”字的上下空白比“二”的要小,“三”字比“二”字高。 十先横后竖。横在横中线的上方,竖在竖中线上。竖的上部下部长,呈上紧下松的形势。“上紧下松”是一个结构规律。 七横要斜,穿过中心点。竖弯钩的“竖”在竖中线上。 工是在“二”的中间加一竖。“工”字的竖,上下都不出头,两横的位置分别向上、向下稍移,使其距离比“二”字稍远。 上竖居中,用笔较重,写在竖中线上。上横短,在竖画的一半处起

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13《平捺》

《平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平捺”的写法,掌握颜体“平捺”的势态特征与书写要领,强化对颜体字的认识。 2、掌握“平捺”的起笔、行笔、收笔的基本运笔方式。 3、指导学生借助米字格确凿临写范字“之”、“是”。 4、培养学生养成优良的书写习惯,感悟中华汉字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学习“平捺”的书写要领,“平捺”在汉字中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难点:掌握“平捺”运笔过程,写好“是”与“之”中的“平捺”。 四、教具准备:书写工具,投影设备。 五、教学过程 预备阶段:播放音乐,学生调整好坐姿与呼吸,提醒学生“头正、肩平、身直、足安。” 上课:1、同学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样,要写好中国汉字,要从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笔画”开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颜体的笔画,看到渡水的小蛇,(出示正在渡水的小蛇),你想到了那个笔画?学生:捺。(出示平捺)它比捺还要低平一点,所以他的名字叫平捺。(板书) 2、平捺是捺的变化形状,看抬头摆尾的小蛇,奋力而游,与平捺太像了。 (出示小蛇与平捺)对比一下,小蛇头粗身细尾更细,而平捺呢? 生:头小身粗尾细,用书写用笔的轻重怎样描述?生:头轻身重尾轻(出示填空) 3、同学们在学习过长捺后,观察讨论:说说平捺应该怎么写?

学生:藏锋起笔,行笔过程渐重,收笔时调锋露锋慢慢行出。(两名)4、出示示意图,(板书)引导学生空写1’,起——行——收,这些动作详尽是怎么完成的呢?我们一起看看小微课。 ①从右向左逆锋入笔。②边行边按,略带弧度。③顿笔向右上折锋。④锋从中出,力送尽头。 14 5、接下来是同学们练习的时间了,学生练习(作业右起一列),教师巡视。 6、学生互评,教师示范点评,用红笔勾圈。你可以帮帮他吗? 7、颜体字稳重饱满,气势开张,今天我们取《颜勤礼碑》中“之”“是”来学习。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之”1’,按照吴老师的读帖指南,局部观察:笔画的位置、方向、轻重变化有何特点?。 三笔相似三角形,上点居中,左挑右撇遥相呼应。撇画出锋,笔断意连,与平捺起笔相呼应。我们本节课的主角平捺:在“之”中为主笔,起支撑的作用。左高右低,上轻下重,一波三折。 8、然后请同学们认真看,吴老师示范“之”的书写,(师示范生练习。)(3单钩3临摹)点评改错。师红笔改正。好请同学们归位。 9、然后我们来学习另一个跟平捺相关的字,请同学们欣赏“是”。 读贴指南:整体:字形形状,局部:笔画位置、间距有何特点? a、字上窄小,下空阔,横合宜长,字形呈梯形。(示意梯形的边角,比如左、下) b、局部观察我们从上往下看,发现横画平行,间距均等,下部短竖正对日字;撇起笔正对横竖相交处;平捺:在撇首约三分之一处起笔,搭配撇画让“是”字更加平缓,舒展自然。整个字稳重饱满,力送笔尖。

硬笔书法笔画的28种写法

硬笔书法笔画的28种写法 帮大家整理了关于硬笔书法笔画的28种写法图解,希望能对大家练字有用。1、横画要写平稳 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 横有长、短之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卜去平稳的意思。如图: 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笔画稍向右上仰。如图:

2、竖画要写垂直 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如图: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见下图: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见下图: 3、撇画一个字的装饰性笔画 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如图: 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尖。如图:

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干、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如图: 4、捺画要粗细分明,比较有难度 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如图: 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如图: 5、点画在一个字中 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 左点.写法基本同有点,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笔时要顿笔。如图:

(完整版)《撇捺的教学》教案

《钢笔楷书基本笔画——撇、捺的写法》教案 教学内容 硬笔书法基本笔画“撇”、“捺”书写技巧简介。 重点难点 1、在观察、比较、临摹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撇捺”。 2、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本课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硬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摹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撇”、“捺”。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具准备 钢笔,练习本,书法用纸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几幅硬笔楷书作品。(多媒体展示) 2、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就好比房屋是由砖、瓦、木头等建成,要建成房屋就离不开一块块砖,一片片瓦,一根根木头。要想写好汉字,首先要写好最基本的笔画。 板书课题:“撇”、“捺”的写法。 二、新授:“撇”的写法 (一)讲解“撇”书写要领。 1、老师简介三种撇,板书各种撇及名称。 撇有斜撇、竖撇、平撇之分。 2、幻灯片出示三种撇,让学生依据各种撇的名称说说自己看到的各种“撇”分别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 4、学习三种撇的写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并板书示范,学生在纸上模仿。教师巡视并指导,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

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 斜撇的写法是,向右侧45度顿笔,接着向左下行笔,由重到轻,直接出锋 收笔。图示: 竖撇,向右侧45度顿笔,接着向下行笔,到中部慢慢向左下行笔,由重到轻,出锋收笔。图示: 平撇,写法同斜撇,只是角度水平,有时用于起笔位置笔画较短。图示: (二)学习书写带撇的字。 1、出示范字。 3、指名说笔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三、新授:“捺”的写法 (一)讲解“捺”书写要领。 1、老师简介三种捺,板书各种捺及名称。 捺有斜捺、平捺、反捺三种。 2、幻灯片出示三种捺,让学生依据捺的名称说说自己看到的各种“捺”分别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每种捺的起笔、行笔和收笔,比较相同与不

书法教案 横折钩资料讲解

横折钩的写法 课前游戏: 同学们,课前老师想和同学们做个手指游戏(做游戏)同学们做的真不错,活动活动手指,上课写字时手指就会灵敏多了。下面我们开始上课! 一、导入: 1、小朋友们,我们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之一,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书法作品,想看吗? 2、出示书法作品,学生欣赏。 3、这幅是我们学校的小书法家写的呢! 4、这些作品真是赏心悦目呀!老师相信你们也想写出这样好看的字,对不对? 5、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好多的成语,你们还记得吗?出示成语:学生大声的读出来,读的真好!读书就要大声的读,多读自然就知道意思了。这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认真地书写成语里的生字,并进行展示。大家有没有信心?不过在写生字之前我们先来学写一个重要的笔画,相信能助大家一臂之力!(课件:横折钩)出示课题:横折钩。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横折钩 1、出示横折钩,学生大声的读出他的名字。那怎样才能把他写漂亮呢!我们来听听书法小博士的建议吧:顿笔后写横,到折处稍顿笔,再折笔向下写竖,有时可稍稍向左倾斜一点,快速出钩。(课件)。

你们自己读读吧。 2、老师把小博士的建议变成了几句口诀,什么口诀呢?板书:起笔稍顿,转折顿笔,轻快出钩。(出示)带着学生读一读。 3、好,我们念着口诀,跟老师一起把横折钩送进田字格里。(师边写边说:起笔轻顿,转折顿笔,轻快出钩。)分别写两种横折钩。 会写了吗?拿出作业纸来把这两种横折钩分别描一个,写两个,写之前老师有个要求:在写字时我们要做到正确的坐姿(头正身直脚平)板书。齐读 4、(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提醒:先描一个记记怎么写,再写两个比比看像不像。 5、笔画展示。好,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写的。对照口诀,听老师是怎么评的。转折顿笔,做到了吗?折画写直了吗?这个折画是不是比前一个写的好?钩写好了吗?再看看这位同学的。请同学们对照口诀帮老师评一评。 6、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对照口诀评一评!(表扬那些写好评好就迅速坐好的孩子) 三、观察感悟、指导练写。 1、横折钩写好了,我们写带有横折钩的字就不难了。 2、写字之法,重在观察!请同学们擦亮眼睛,仔细观察这几个字,看看他们的横折钩属于哪一种? 3、“助”、“功”,横折钩的竖是斜的,“有”“蔕”的横折钩的竖是直的。表扬学生观察仔细!

捺的写法教学反思 ( 王继新)

入门课教学反思 捺的写法教学反思 王继新 写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书写技能的基本功训练课程。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学生应有的基本素养。 捺在基本笔画教学中,是一个比较难写的笔画,学生在书写中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采取了以下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认识笔画形态,了解笔画与字形特点。 在这一环节教学中,先观察分析,再书写。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的形态特点,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事物来描述笔画形态特点,学生迅速地联想到滑梯、大刀、水中的波浪。此时我随即播放这类物体图片,用动画的形式加以比较,使抽象的笔画形象化,加深了学生对捺的印象,学生形象地描述出捺有捺颈和捺脚。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分析探究,弄清写法。 当学生了解笔画形态特点后,便引导学生进行书写的训练。在此环节中,采取了先让学生尝试书写;然后在学生对其写法有了初步感知后,(我提示学生从行笔方向和用笔方法两个方面来研究考

虑书写的运笔过程),鼓励学生自学、互学笔画的写法,并在互学交流中探究如何才能写好斜捺笔画。此时,学生之间展开了互动交流,各抒己见的探究学习氛围。通过这样一番由自学、互学,到相互探究交流后,大部分学生对笔画的写法思路渐渐清晰起来。此时,我趁热打铁,用多媒体展示出斜捺笔画的书写要领,以及笔画书写过程的动态图示,这样一来,使学生更加清晰了书写方法。 三、示范引领,纠错提高。 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在以往的写字教学中,往往是先给学生讲解示范后再练写,本课教学中,改变了以往的教法,采用了让学生先自己学写,后讲解示范的做法,在学生试写后,当学生迫不及待的想确认自己的写法是否正确时,我便给以示范讲解,并真对学生在试写中出现的错误写法进行了写错原因的剖析,学生对写法清晰的透彻了解,之后又以多媒体形式配以书法专家的示范书写,使教学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四、及时的评析与鼓励 为使学生写好字,对学生还要及时反馈信息——评析。对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评价,以培养他们写字的兴趣,以提高他们的写字水平。 另外,在本课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之处,这些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首先应加强学生写字姿势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坐姿和正确的写字姿势。

(完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第一单元笔画的写法(三) 第1课竖提 教学内容:竖提教学目的:认识竖提的形态,掌握其书写方法。明确竖提、“提”画外移的笔画规律。正确运用这一笔画来调节字体的重心。教学重难点:重点:竖提笔画的写法,让学生掌握本课例字结构,做到书写正确规范整洁。难点:竖和提画的转换处。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文具、坐姿和执笔方法。 (二)、复习检查: 说一说斜钩的写法,复习竖、提、横折笔画,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学习竖提的写法。 A:说说竖提怎么写?说出钩和提方向的区别:向左为钩,向右上为提。B:教师示范写法。 C:学生练习写竖提的写法。 2、学习长的写法。 A:长字怎么写呢?撇短,横的斜度较大,竖提长而正直,捺画斜伸,收笔要高于竖提。 B:教师示范写法。 C:学生练习写长的写法。 3、教师边师范边讲解“瓜”的写法。 A、学生说一说笔顺。 B、瓜字的注意点:第一为平撇,第二撇为竖撇,竖提的提要短,撇捺下脚要齐平。 C、学生练习写“瓜”字,实物投影仪显示写的好的作品。 4、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比”的写法。

A、学生说一说笔顺。 B、比字的注意点:左窄短,右宽长。竖弯钩宜伸展。 C、学生练习写“比”字,实物投影仪显示写的好的作品 5、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民”的写法。 A、学生说一说笔顺。 B、民字的注意点:前两笔短而扁,竖提略向右弯,横短,斜钩向右下方长伸。 C、学生练习写“民”字,实物投影仪显示写的好的作品。 6、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衣”的写法。 A、学生说一说笔顺。 B、衣字的注意点:点居中,横左低右高,撇在横正中起笔,捺与左撇应相称。 C、学生练习写“衣”字,实物投影仪显示写的好的作品。 7、教师边师范边讲解“农”的写法。 A、学生说一说笔顺。 B、农字的注意点:上面稍短,突出长撇,竖提在长撇的中间起笔,捺画右展,收笔高于竖提。 C、学生练习写“农”字,实物投影仪显示写的好的作品。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写了什么笔画?要注意什么呢?农字字要注意什么呢?

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12《长捺》 湖南美术出版社

《长捺》教案 一、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习颜体长捺的运笔方法; 2.临写“人”、“文”这两个含有长捺的汉字,选择“人”或“文”完成一 幅作业,感受长捺在字中的支撑作用,并在练习中探索颜体长捺的特点; 3.对比欣赏书法大家的作品——“文”字,激发学生兴趣,感受书法艺术 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 学写长捺和含有长捺应用的字。 三、教学难点 把握书写长捺时的节奏和力度,写好长捺和含有长捺的字。 四、教学准备 教具:笔墨纸砚、毛毡、书法作品、百宝袋等。 学具:笔墨纸砚、毛毡。 五、教学过程 为达成本课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都动手、动眼、动脑,调动多个器官参与体验书写过程,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激趣,引出课题 师:老师最近看到一个很有启发的视频,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们想看吗?(想)请学生观看天安门前军人走踢步的视频,提问:踢正步迈出的腿的 形态像汉字笔画的哪个笔画?学生回答出是捺画,教师顺势而导引出课题:长捺的书写与应用。 为避免学生说出撇画,视频播放时军人的正步方向是右前方。 (二)自主探究,学写长捺 1、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平时写的长捺是什么样子,并请同学上台书写长捺,请学生自评哪里写得好,哪里有待加强。同学互评,教师统领全局,适时点拨,从中了解学生已有的书写水平,找到学生学习起点,并把学生的书写贴在黑板上。

2、同学们写的和说的都不错,其实想要写好长捺,我们首先得从生活中去感受,生活中有很多和长捺相似的形象,比如木桌的腿的形象,它支撑着整个 桌面。比如大坝泄洪的时候,倾泻而下的水流就像长捺,正如古人所说的:捺 如崩浪雷奔;所以长捺要写出力量和气度。 (调动生活经验,感受长捺的特点) 3、教师亲自示范,让学生学习捺的运笔方法。告诉学生:行笔时逆锋起笔,调整笔锋,中锋行笔铺毫,运笔到顿笔出锋处,先减速,然后边行笔边提笔, 平着出锋,书写时从容不迫,干净利落,稳稳当当的提笔按笔,这样的长捺才 劲挺有力。 4、出示长捺运笔步骤口诀:起笔轻且短,转笔右下行,边行边按笔,平着提收锋;让学生边说边跟着老师用手指在空中书写。 5、再练习描红长捺,请刚才上台展示书写的学生当小老师,展示并讲述描红长捺的运笔方法,让学生刻槽。 (这样设计,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充分让学。学生通过自主发现, 主动探究,积极实践,逐步习得长捺的写法。) (三)范字赏析,写好长捺 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在学生习得长捺基本笔法后,引导学生以 颜真卿的《勤礼碑》为范本,出示精心选择的一页,请同学们找一找里面的含 有长捺的字。学生指出该页含有长捺的字有:人、文、吏、父。 任何的学习都是由易到难进行的,引导学生以“人”、“文”这两个字为今 天书写的范字,进一步学习长捺在汉字中的书写与应用。 1、首先让学生读帖。了解“人”这个字的结构,重点了解长捺在“人”字中的位置及粗细变化。 2、然后学生自主临写“人”字,教师巡视指导,给予肯定鼓励及必要的帮助。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字进行投影展示,教师对照字帖用勾勒法检测,强调 长捺在“人”字中的位置摆放、运笔轻重及粗细变化:“人”字型偏扁,撇捺舒展,撇轻捺重。再示范书写,加深印象。 3、让学生再一次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从中选出优秀的作品展示,请学生自评互评。 4、首先读帖,了解“文”这个字的结构,和“人”字的不同,重点了解长

(完整word版)硬笔书法28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硬笔书法28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汉字笔画书写的运笔规律,一般是横竖撇的起笔较重,点捺的起笔较轻;转折处要略顿笔,稍重、稍慢;提和钩,开始要略顿笔、稍重,尔后逐渐转为轻快,收笔出尖;所有笔画都是一笔写成,不能重描。这些笔画在组成汉字时,有的形状会略有变化,因此在书写时,要注意多观察,把笔画形状写准确。 (一)横 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横有长、短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如图: 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笔画稍向右上仰。如图:

(二)竖 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如图: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见下图: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见下图: (三)撇 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捺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如图: 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如图:

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千、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如图: (四)捺 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如图: 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如图: (五〕点 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

中学书法教案

课题: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坐姿和执笔方法。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巡视用具摆放位置。 二、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学习的小故事,教师出示坐姿挂图,让学生观察。 三、讲授新课 通过挂图,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出坐姿,先板书课题:第一课:写字姿势(其它内容待挂图出示后再补上)。 坐姿要求:头正,身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两臂自然分开,坐正,两脚放平和肩同宽(请同学们说出与写硬笔字坐姿的区别:左手放的位置不同)。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坐姿。 老师出示站姿挂图,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要领:头正、身直(稍前倾)、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老师出示执笔挂图,同时补课题:执笔方法。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执笔方法: (一)捏:大拇指和食指末节捏住笔管(虎口成圆形或扁圆形)。 (二)勾:中指勾住笔管,紧贴食指。 (三)顶:用无名指末节的背部(指甲和肉相连部)向外顶住笔管。 (四)靠:小拇指靠着无名指,不接触笔管。 (五)指要实在地握住笔管,掌心空,掌要竖起来,手腕要平。老师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边纠正。学生可能有些紧张,用力过大,老师要提醒。小结:坐姿、执笔一块总结。再练习一下站姿。 四、巩固练习: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要求和字头像,老师巡视行间,纠正一些毛病。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课下练习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第二课米字格和笔画名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检查书写用具摆放的位置、坐姿、站姿和执笔。 三、讲授新课。老师:四四方方一座城,四条公路穿城中,两条最长,两条最短,看看四条公路组成一个什么字?黑板上贴有一张方白纸,标出中心,用四张红纸条,请同学贴出。老师出示挂图,同时板书:第二课:米字格(后半部分待讲到时再添上)。老师和同学一起给米字格起名:1.横竖中线;2.两条斜线; 3.左上格、坐下格; 4.右上格、右下格。老师可采用抢答方式,让同学说出米字格的各部名称。老师出示“永”字挂图,同时补课题。和同学一起按顺序说出它的名称(横画和挑画应适当加辅助虚线,帮助同学认识,如图)。为了使同学的思路清晰,先在图上表好数字: 1. 点2.横3.竖4.钩 5.挑 6.撇 7.短撇 8.捺老师可采用指哪个笔画让同学说哪个笔画,由慢到快,待同学熟悉后可进行比赛。 四、总结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可提出要求:1.临得像; 2.要有起笔和收笔; 3.捺要写得自然。学生书写时伴以音乐。老师巡视行间,发现优点,纠正错误,以利总结。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课下练习写字。

(完整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第一课竖折的写法 教学内容:P1——P3 教学目标: 1、认识横折、竖折的形态特点。 2、掌握横折、竖折的运笔方法和步骤。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 教学重点: 横折、竖折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描仿好以横折、竖折组合的三个例字。 教具准备: 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放轻松音乐,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生学习用具。 二、引入新课: 1、复习横画和竖画的写法。然后了出示课文的范字挂图,让学生认识范字的笔画,哪些是学过的,哪些是没有学过的。 2、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板书:横折、竖折。 2、出示横折、竖折的笔画,让学生观察笔画的形态特点,师总结特点,学生齐读。 3、出示横折、竖折的运笔方法挂图,引导学生分析笔画的书写顺序。 4、教师讲解示范笔画的写法。 5、组织学生练习横折、竖折两个笔画,教师巡视指导。 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例字,引导分析它们的组合规律。 7、教师范写例字。 8、学生描仿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9、出示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共同评论。

10、组织学生书法比赛。每组推选写得最好的三个学生,每个学生只写一个字,由老师评比出“书法冠军”。 四、课堂小结: 1、号召其他学生向“书法冠军”学习。 2、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认真观察每一个字的结构,把字写对写好。 第二课撇折的写法 一、教学内容:P 4——p6 二、教学目的: 1、认识撇折的形态,掌握其正确书写方法。 2、掌握撇折与组合的规律。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撇折的正确书写方法。 难点:撇和横相连处的折角。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文具、坐姿和执笔方法。 (二)、复习检查: 说一说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学习撇折的写法。 A:说一说撇折怎么写? B:教师示范写法。 C:学生练习写撇折的写法。 3、学习么的写法。 A:说一说么的写法:撇略有弧度。撇折的起笔要高于撇。点的收笔要与撇折的折角取齐。 B:教师示范写法。

横折的写法教案

《横折的写法》教案 郭义才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横折的写法。 2、能在运笔过程中体会折锋、学习带有横折笔画的简单的字。 3、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习用具。 二、激趣引入 课件展示书法名家作品,师:我们来欣赏一下一些书法名家的作品,这些字写得漂亮吗?硬笔书法也是我国名族文化之一,今天我们就继续学写字。 三、点拨难点、突出重点 (一)横折的特点: 1、师:我们已经学写过横画、竖画,谁还记得它们的写法? 生和老师一起回忆:教师用毛笔在黑板上用水书写,学生跟着用手指书空,边写边说运笔过程。 课件出示: 横的写法:左上起笔→右下按(顿笔)→转笔右行→右上轻提笔→顿笔回收 竖的写法:左上起笔→右下按(顿笔)→转笔向下力行→出锋收笔(悬针) ↘轻提笔、顿笔围收(垂露)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横折的写法。板书课题:横折的写法 课件出示横折笔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横折有什么特点? (1、横折是由横和竖组成;2、横细竖粗;3、竖部分稍稍向内倾斜) (二)横折的写法 1、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横画和竖画的写法,试着总结一下横折的写法? 生讨论后,指名交流 2、师边写边引导学生口述横折的写法,生同时书空 小结横折的写法(板书):左上起笔→右下按(顿笔)→转笔右行→转折处稍驻、右上轻提笔→右下按→转笔向下力行→轻提笔、顿笔围收

3、生书空体会 (转角处必须提足再按下去,然后折锋而下,下行应注意中锋行笔) 4、师在展台上再范写一个,生书空 5、学生动笔写横折2个(课件播放古筝名曲) 6、品评。生再改2个 四、学写含有横折笔画的字 1、师边提示写法边范写出“日、甲” 2、请同学们观察横折在这两个字中书写时有什么不同? (横画较细,竖画较粗;横折在“日”中是横短竖长,在“甲”中是横竖长短差不多) 日:整体是个长方形的字,竖画要写得很直,要长,横画布白要均匀。 甲:整体上看是个梯形的字,横画很多,横画之间的距离要均匀,竖写在竖中线上,从横画的中央穿过。 3、生毛笔练习“日、甲” 二字 师巡视,纠正坐姿及执笔姿势;提示练写毛笔字可以修心养性、陶冶情操,所以写每一笔都要耐心做到每一步。 4、纠偏。教师就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指导,强调竖画要向内倾斜) 五、展评(对书写中注意竖画向内倾斜的学生予以表扬,肯定他们是学习的有心人,只有做有心人,写字才能有长足进步。) 六、课堂小结 今天的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横折的写法,大家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它在横竖上的长短粗细的特点;二是注意写好折处,就是在转折处稍做停顿,然后向上提笔再右下按,之后才转笔向下力行。我们只要平时能找些时间坚持练习,就一定能把它写好。

书法教案颜体楷书捺画及变化

第九课颜体楷书捺画及变化——斜直捺 教学目标: 1、学习并实践如何正确规范的点评他人的习作。 2、了解斜直捺的笔法和用法;练习斜直捺的笔法。 3、对斜直捺进行描红训练,初步掌握毛笔斜直捺的笔法。 4、利用描红字帖练习斜直捺范字的书写,争取了解笔画的运用规律。 5、欣赏不同范字的书体,开拓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的书法艺术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 掌握斜直捺的运笔路线,学会正确的楷书运笔方式。 课前准备: 1、教师提前制作本课所需要的字帖,交付学校打印。提前下发学生。 2、学生根据要求,在毛边纸上对本节课的字帖范字进行双钩和单钩。 3、教师制作PPT,用于点评学生作业和书法欣赏 教学过程: 一、欣赏和点评(复习和欣赏) (一)作业欣赏及点评 1、教师展示上节课的优秀作业,学生互评。(重点引导学生说优点。) 2、出示一个写的不够好的字,先请学生点评,而后请同学上前用朱笔修改。并稍作点评。 (二)欣赏颜真卿《裴将军诗》 1、展示局部清晰图片,观察学生表现。 问:看了这个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比较凌乱,很潦草,看不懂…… 师:对了,这幅作品很特殊,它是一个混合体,你们看出来了吗? 预设生:有楷书,有行书,有草书。 2、PPT展示作品全貌。 这幅作品是我们曾经学习的书法大家的,猜一下,他是谁?(颜真卿)3、简介颜真卿的《裴将军诗》

裴将军其人,颜真卿这幅作品从什么角度欣赏。 二、练写本节课重点笔画。 1、PPT出示“裴”字,观察捺画,引入本课斜直捺。 2、学生回顾捺画的写法,书空练习。 回忆并观察,它和我们之前学习的长捺和短捺区别在哪里,要怎样写? 板书:直,由轻到重,捺尾平出。 教师讲解并示范笔画的写法。 3、学生由老师带领先做书空练习。 4、教师视频示范笔画的书写,边写边讲解要领。 5、教师带领学生用毛边纸的空白格子练习3到4个笔画。(同步训练) 6、请同学们在利用2个空白格子练习6到8个笔画,务求做到形象规范,笔法正确。这时教师巡视指导。若学生存在普遍问题,还需要集中指导。 要求:不追求速度,务必认真掌握结构要领。 三、利用范字训练笔法。 1、出示范字“东”,引导学生观察。 学生先书写一个双钩东字 问:①、本节课老师选择的两个字,大家先观察一下东这个字,刚才所学笔画在字形中的位置,它应该怎样写才会让字形做到好看? ②、还有没有其它关键笔画需要注意的? 板书:竖要直。撇捺角度一样高。 本环节重点引导学生归纳字形结构特征。 2、教师视频示范书写本节课例字。边书写边重点强调字形中关键笔画的要领。(这时对视频实行录屏的操作)

XX镇XX小学毛笔书法课教案(15课时,完整)

小学毛笔书法课教案(15课时,完整) 第一课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1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坐姿和执笔方法。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巡视用具摆放位置。 二、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学习的小故事,教师出示坐姿挂图,让学生观察。 三、讲授新课。 通过挂图,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出坐姿,先板书课题:第一课:写字姿势(其它内容待挂图出示后再补上)。坐姿要求:头正,身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两臂自然分开,坐正,两脚放平和肩同宽(请同学们说出与写硬笔字坐姿的区别:左手放的位置不同)。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坐姿。老师出示站姿挂图,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要领:头正、身直(稍前倾)、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老师出示执笔挂图,同时补课题:执笔方法。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执笔方法: (一)捏:大拇指和食指末节捏住笔管(虎口成圆形或扁圆形)。 (二)勾:中指勾住笔管,紧贴食指。 (三)顶:用无名指末节的背部(指甲和肉相连部)向外顶住笔管。 (四)靠:小拇指靠着无名指,不接触笔管。 (五)指要实在地握住笔管,掌心空,掌要竖起来,手腕要平。老师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边纠正。学生可能有些紧张,用力过大,老师要提醒。小结:坐姿、执笔一块总结。再练习一下站姿。 四、巩固练习: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要求和字头像,老师巡视行间,纠正一些毛病。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课下练习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第二课米字格和笔画名称 2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检查书写用具摆放的位置、坐姿、站姿和执笔。 三、讲授新课。老师:四四方方一座城,四条公路穿城中,两条最长,两条最短,看看四条公路组成一个什么字?黑板上贴有一张方白纸,标出中心,用四张红纸条,请同学贴出。老师出示挂图,同时板书:第二课:米字格(后半部分待讲到时再添上)。老师和同学一起给米字格起名:1.横竖中线;2.两条斜线;3.左上格、坐下格;4.右上格、右下格。老师可采用抢答方式,让同学说出米字格的各部名称。老师出示“永”字挂图,同时补课题。和同学一起按顺序说出它的名称(横画和挑画应适当加辅助虚线,帮助同学认识,如图)。为了使同学的思路清晰,先在图上表好数字:1. 点2.横3.竖4.钩5.挑6.撇7.短撇8.捺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