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 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 信息窗2教学反思 青岛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 信息窗2教学反思 青岛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信息窗2教学反思青

岛版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教学活动中能否不断激发兴趣,使学生自始自终情绪高昂地主动参与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本课教学中我不断挖掘教材中的信息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多个游戏活动,如“对口令”游戏、“比个儿”、“比手”游戏、“闯关”游戏、“选球”游戏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们在熟悉的环境中,主动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发现、去探索,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无所不在。同时在小组里的合作学习,使生与生之间有交流、讨论,在交互的教学活动中学会了新知,教师真正成为了教学活动组织者。

1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备课教案【全册】

2016-2017学年年度第一学期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经过了三年幼儿园的学习,学生相互之间已经比较了解,具有了一些上课的常规意识及纪律常识,对周围的环境适应性也增强了许多。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孩子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知识经验方面,学生在幼儿园里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并会数,部分同学还会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对上下、前后、左右等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数学学习上已具有初步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和问题意识,具有了一定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 在全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全面发展,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所以家长特别关心和重视孩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上这些因素为孩子学习数学创设了良好的环境。以上这些都有利于数学的教学。 学生年龄小,也有少数孩子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自控能力稍差,但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不统一,本册有些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的读图能力差,部分同学没接受学前教育,对颜色、方位等不会辨认,20以内数不会读写,给这学期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班内有一些内

向的学生,他们不爱说话,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待于老师的耐心引导和鼓励。 二、教材分析: 1、本册教学内容包括:数数;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类与比较;认识图形;图形与位置;统计。 准备单元:数数。 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 第二单元:分类与比较。 第三单元:10以内数的加减法。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 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第六单元:图形与位置。 第七单元: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第八单元:统计。 第九单元: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认识“<”、“>”、“=”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能认识个位和十位,识别十位和个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

【完整打印版】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当堂达标学期教学计划 学校 第三实验小 学 姓名年级一学科数学 单元划分单元内容课时单元内容课时一10以内数的认识 6 二分类与比较 3 三10以内数的加减法8 四认识图形 2 五11-20各数的认识 2 六图形与位置 3 七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和退位减法 6 八统计 2 九总复习 2 学 期教学目标知识 与 技能 在具体的情景中能熟练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认识>、<或=的含义,能认识个位和十位,识别 十位和个位数字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的口 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通过实物和模型辨 认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 相对位置。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通 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 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加深对20以内的数有关知 识的理解。加深对分类与比较及统计方面知识的理解。 过程 与 方法 本学期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 纳、交流、反思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数学,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重视学 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初步喜欢学习数学,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习惯;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的计算。 教学难点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 学期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学内容周次教学内容 第1周入学教育第2周入学教育(数数) 第3周10以内数的认识第4周10以内数的认识 第5周分类与比较第6周10以内数的加减法 第7周10以内数的加减法第8周10以内数的加减法 第9周认识图形第10周期中质量检测 第11周11-20各数的认识第12周图形与位置 第13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第14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类

分类 课题:帮妈妈整理衣服(分类)新授课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2.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 难点:按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正确分类。 关键:创设情境,结合活动进行教学。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纸盒、各种衣服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 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问:怎样才能使这些不乱呢?(整理)这节课我们又来学习分类(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看图: 1.独自看图,思考,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说说看到了什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3.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怎样整理衣服。 4.让学生按小组,用一定的标准给物品分类,体验同一标准分类的确定性以及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①按指定标准:板书:分类方法。 把爸爸、妈妈与小明的不同衣服分类。 ②让学生充分讨论,确定自己的分类标准:按上衣、下衣;单衣和夹衣;按四个季节来分类等。 5.各小组展示自己组的分类物品。(纸箱里) (1)一组展示,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观看,看其对否? (2)评价:(大家评)看哪组的物品分类好,把物品摆放得整齐美观。

(二)妈妈很辛苦,我还可以帮妈妈做点什么呢? 1.自己独立思考。 2.小组讨论,看谁积极发言。 3.指名交流。(谈一谈,你帮妈妈做了些什么?) 4.师引导学生小结:对照板书,同学们,这节课大家表现都不错,在我们的自主活动中,大家学会了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同一种类别的东西放在一起,即分类。有的同学还能帮妈妈做一点小事情,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老师希望同学们今后做得更好。 三、巩固知识: 做游戏:找朋友(把班级里的同学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四、作业设置:今天回家帮妈妈整理房间或把自己的房间整理一下。 第2课时 课题:自主练习(练习课)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2.复习巩固按一定标准分一分物品,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分类练习题。培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 难点:按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正确分类。 关键:创设情境,结合活动进行教学。 教具准备:小黑板、彩笔等。 教学过程: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 海底世界数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海底世界情境图. 教学目标: 1、经历自然有趣的看图数数的活动过程,展示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初步知道正确的数数方法. 2、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具准备: 海底世界挂图,数数用的表格,各种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去过“海底世界”吗?看来大家对“海底世界”非常感兴趣,那我们就一起去海底世界看一看吧.(出示挂图或有关海底世界的录像资料.) 二、探索新知 1、观察情景图,师生共同数数. (1)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先独立观察图中有什么? (2)同位相互说一说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 (3)谁想谈一谈你看到了什么?(一只鲸鱼)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只鲸鱼的图片.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依次贴出水母、条纹鱼、虾等的图片. (4)你最喜欢海底世界里的哪种动物?数一数有几只? 找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指着挂图数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数量.在学生数的过程中,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有顺序地数,并且渗透有关位置的知识,让学生不但数清数量还要讲清楚在图钟地位置. 2、学生独立数数.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数数,下面老师给每个同学数数的机会,并把数的情况记下来,好不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数数) 师:跟同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你数的是什么,怎样数的,数了多少? 师:刚才我们都数了什么?各有几个?(学生回答时,教师把黑板上图片贴完,并对应写上数字.) 三、联系生活,练习数数 师:有这么多的同学喜欢数数,那么现请同学们数数我们的教室里的东西? 师:谁来说说你数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你是怎样数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美丽的海底世界里认识了许多朋友,还学会了数数,回家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数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五、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 ——单元分析 一、教学内容: 数10以内的数;读、写10以内各数;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以及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重点是理解1—10各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难点是写1-10各数.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操作活动,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10各数;在具体情境中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结合具体实例,认识“=”、“〉”、“〈”的含义,并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本单元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

(完整版)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学科学 1.走进科学课 一、教学要求: 1、收集有关科学和科技发展的资料,明确科学课研究的对象和学习的知识内容。 2、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3、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2、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⑴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 ⑵知道哪些我国科技项目? 2、学习新课; (一)科学课上要做什么? 1、谈话,简述科学的意义,科学课研究的对象。 2、分析科学家取得某项成就的原因。 3、具体说出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值得自己学习, (二)活动过程:(1) 1、看书第二页。

2、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等得了什么? 3、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同位互相交流。 4、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 (三)活动过程:(2) 1.拿出带来的叶片观看一下,叶子是什么样的? 2.小鱼为何改变了方向?(课本第三页) 3、小组代表说发现。 4、教师小结:我们要从小热爱科学,善于观察与思考,能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答案及追求真理。 四、拓展活动 听科学家的故事。学生互相讲。

2.我的“小问号”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不同颜色的小动物玩具,图片等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初步感悟 1、师:我们在这么美的大自然中,亲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秘密。同学们的心情怎么样? 2、组织学生交流。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1、师:老师这儿有几样物品,你能提出小问号吗? 师出示:黄色、红色、绿色的玩具、小车等。谁来提问?学生自由提问(只要学生能够根据物品或者是提示提出问题即可,不管问题有没有答案,问题是否科学,都可以。) 2、师:是啊,小车为什么能跑,青蛙为何能跳,这一个个美丽的小问号是多么有趣啊!我们来说说听听。学生各抒己见。 3、师:我们可以自愿组合成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分组,选好组长)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练习题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练习题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 1.在水果下面画√,蔬菜下面画○。 2.天上飞的画△,地上跑的画○。 3.给会飞的动物涂上红色,给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涂上绿色。

二、把同类圈起来。 三、把每行中不同的用○画一画。 四、分一分。

五、分一分,说一说。(两人一组,说说分法) 1. 2.

六、实践活动。 到图书馆或新华书店看一看,图书上怎么分类的,并与同学 说一说。 ******************************************************* 自我评价: 中考语文古诗词考点基本 知识汇总 一、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 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二、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写景诗:学生在高中阶段大体接触过,毋须多说。 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

试题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套练习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看图写数 二、 按顺序填数 三、数一数,比一比,填一填。 1、 2、 3、 四、想一想,填一填。 五、在○里填<、>或= 5○8 4○9 3○3 6○9 10○9 6○6 5○2 6○0 1 3 5 8 6

六、看图填数 1、☆☆☆☆☆ 2、○○○○○○ ┇┇┇┇┇┇┇┇┇┇┇ □□□□△△△△△△()比()多()和()同样多 七、 1、与4相邻的数是()和(), 比8大比10小的数是() 2、找规律 (1) 5 ,4 ,(),(),() (2) 1 ,3 , 5 ,(),() (3)(), 7 ,8 ,(),() (4) 9,(),7,(),(),() (5) 2 ,(),(),8,10 八、1、把2、8、0、6、3、5、9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写一写。 ( ) 〉 ( ) 〉 ( ) 〉( ) 〉( ) 〉 ( ) 2、从小到大排一排。 3 0 4 1 5 2

九、数一数,填一填。 (1)一共有( )只动物。 (2)从左数排第( ).排第( )。和中间有()只小动物。 (3)从左数排第( ),从右数第( )。 (4)把从后边数的三只动物圈起来。 十、 1、接着画,你能行! 8 6 10 2、画一画 △△△△△○○○☆☆☆☆☆

3、涂一涂,比一比。 ¤¤¤¤ 1、?比¤多。?????? 2、☆比¤少。☆☆☆☆☆☆ ??????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1、在水果下面画√,蔬菜下面画○。 2、天上飞的画△,地上跑的画○. 小朋友你们好!欢迎进入习题大闯关!你能顺利通过 吗?相信你一定能行!快来看第一关吧!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课题1 海底世界(准备课)----- 数数 备课日期:上课日期:主备人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海底世界情境图。 教学目标: 1、经历自然有趣的看图数数的活动过程,展示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初步知道正确的数数方法。 2、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具准备:海底世界挂图,数数用的表格,各种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去过“海底世界”吗?看来大家对“海底世界”非常感兴趣,那我们就一起去海底世界看一看吧。(出示挂图或有关海底世界的录像资料。) 二、探索新知 1、观察情景图,师生共同数数。 (1)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先独立观察图中有什么? (2)同位相互说一说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 (3)谁想谈一谈你看到了什么?(一只鲸鱼)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只鲸鱼的图片。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依次贴出水母、条纹鱼、虾等的图片。 (4)你最喜欢海底世界里的哪种动物?数一数有几只? 找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指着挂图数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数量。在学生数的过程中,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有顺序地数,并且渗透有关位置的知识,让学生不但数清数量还要讲清楚在图钟地位置。 2、学生独立数数。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数数,下面老师给每个同学数数的机会,并把数的情况记下来,好不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数数) 师:跟同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你数的是什么,怎样数的,数了多少? 师:刚才我们都数了什么?各有几个?(学生回答时,教师把黑板上图片贴完,并对应写上数字。)

三、联系生活,练习数数 师:有这么多的同学喜欢数数,那么现请同学们数数我们的教室里的东西? 师:谁来说说你数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你是怎样数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美丽的海底世界里认识了许多朋友,还学会了数数,回家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数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单元分析 主备人 一、教学内容: 数10以内的数;读、写10以内各数;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以及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重点是理解1—10各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难点是写1-10各数。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操作活动,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10各数;在具体情境中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结合具体实例,认识“=”、“〉”、“〈”的含义,并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本单元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是选取以儿童将开始的校园生活为素材,通过“科技小组活动”、“老鹰捉小鸡”、“拔河比赛”、“快乐的课堂”四个学生感兴趣的综合信息图组成“情境串”,让学生在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解决问题过程中,系统学习10以内数的知识。同时,培养学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逛公园---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2—12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 每一部分的后面都安排有针对已学内容的练习题,练习题力求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紧密配合学生的计算水平和生活实际,使数学应用与计算有机联系,既增加计算和加减含义的巩固机会,又体现应用意识的培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2.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1.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和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 2.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教学措施: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情境图等。 课时数:6课时。 信息窗1 逛公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初步培养思维的 灵活性。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分类》备课教案

分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2.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 难点:按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正确分类。 关键:创设情境,结合活动进行教学。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纸盒、各种衣服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 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问:怎样才能使这些不乱呢?(整理)这节课我们又来学习分类(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看图: 1.独自看图,思考,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说说看到了什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3.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怎样整理衣服。 4.让学生按小组,用一定的标准给物品分类,体验同一标准分类的确定性以及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按指定标准:板书:分类方法。 把爸爸、妈妈与小明的不同衣服分类。 让学生充分讨论,确定自己的分类标准:按上衣、下衣;单衣和夹衣;按四个季节来分类等。 5.各小组展示自己组的分类物品。(纸箱里) (1)一组展示,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观看,看其对否? (2)评价:(大家评)看哪组的物品分类好,把物品摆放得整齐美观。 (二)妈妈很辛苦,我还可以帮妈妈做点什么呢? 1.自己独立思考。

2.小组讨论,看谁积极发言。 3.指名交流。(谈一谈,你帮妈妈做了些什么?) 4.师引导学生小结:对照板书,同学们,这节课大家表现都不错,在我们的自主活动中,大家学会了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同一种类别的东西放在一起,即分类。有的同学还能帮妈妈做一点小事情,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老师希望同学们今后做得更好。 三、巩固知识: 做游戏:找朋友(把班级里的同学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四、作业设置:今天回家帮妈妈整理房间或把自己的房间整理一下。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读数、写数 1.数位表是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有1个十在十位写1,有2个十在十位写2,有几个一在个位写几。(即: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 例如:十五写作15,它的十位是1,表示1个十;个位是5,表示5个一。 2.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5 4 3 2 1 0 单数:1、3、5、7……15 17 19(每隔2个) 双数:2、4、6、8、10……18、20(每隔2个) 3.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10个一就是十,1个十就是10个一。 例如:15里面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面有(15)个一。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个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 、13、 14、 15,再写出来。 例如:15,读作:十五,写作:15

读作是大写:汉字写作是小写:数字 4.数字“0”,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 5.由一个数字(0 除外)组成的数叫一位数,由两个数字组成的数叫两位数,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计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比较大小和第几 1.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同样多、多、少。 2.例如给数字排队:5、7、 8、 1 ,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3.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4.“比”字的用法: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是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如:比5小2的数是(3),5-2=3;比4多3的数是(7),4+3=7. 5.几和第几。“第几”表示位置,“几”表示数量。 △▲▲★△☆☆△△△▲★★★☆★ 观察图,说说有几个图形?(16个图形)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一)

第 3 页 共4页 第 4 页 共4页 东营市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与实践” 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目标测试题(一) 等级:______ 一、填一填。(16分) 1. 明明有9个△,再画5个△,一共有( )个△。 2. 盘子里有11条鱼,小猫吃掉了6条,还剩( )条鱼。 3. 平平写了7个大字,亮亮写的和他一样多,他俩一共写了( ) 个大字。 4. 小兰有8只小飞机,再折( )只小飞机,一共有13只小飞机。 5. 9+( )=14 5+( )=11 ( )-7=12 ( )+6=15 ( )+3=12 17-( )=11 6. 在 ○里填上“+”或“-” 。 12○7=5 4○9=13 16○7=9 11○3=8 15○6=9 7○4=11 二、算一算。(16分) 13-4= 8+5= 5+6= 14-9= 12+3+2= 18-5-2= 17-7+4= 8+8-0= 三、连一连。(10分) 四、写一写。(12分) 1. 写两道得数是15的加法算式。 2. 写两道得数是9的减法算式。 五、在下面的数中找出3个数,组成两道加法算式、两道减法算式。(16 分) 装 订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17 16 3 12 13 4 6 8 9 15 7 11

第 3 页共4页第 4 页共4页 六、看图列式计算。(15分) 1. 2. 3. 七、解决问题。(15分) 1. 现在树上一共有几只小鸟? 2. 小猴子们一共摘了15个桃子,吃了8个,还剩几个? 3. 第二组再植多少棵树,就和第一组一样多了? 线 订 装 =(只) =(支) =(只) =(只) =(棵) =(个) 树上原来有9 只小鸟。 ? 13只 ?个 9个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好说好动,精力难以集中,尤其是倾听的习惯和随便插嘴的习惯有待加强。因此,本学期要立足于端正学习态度,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 教材简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4、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总结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总结

————————————————————————————————作者:————————————————————————————————日期: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 1、0-10的认识与书写;会数数的方法:按顺序数、数一个划一个、分成几部分数、会2个2个的数、3个3个的数、5个5个的数等。 2、2-10的分成 3、0的意义:表示一个也没有;分界线;起点;分数。 4、区分基数和序数:几个和第几个。 5、单双数(从大到小、从小到大)。考察题型:按规律写数。 6、筷子有几双?有几根?有几双手?几只手?几根手指?今年几岁?再过几年就10岁了? 7、认识“>”“<”“=”。并会比较两个数、算式和数、算式和算式的大小。 理解…比…多/少/同样多。并会用“>”“<”“=”表示。 会根据要求画图。如:画○,○比△多2个。 8、会对给出的数按照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能找出给出数中最大(小)的数。 9、会数数的个数,如:从0数到4,数了几个数;4和8之间有几个数;在3和7之间的数有(4、5、6);从3开始数,第4个数是几。 10、找规律填数,或者找规律画图形。 9 () 5 3 () () 2 () 6 ()() 第二单元——分类与比较 1、分类:①体会分类方法的多样性。 ②分类的方法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首先明确分类方法,分类时,只能按照一种分类方法来分,不能同时

按照两种方法来分。常考分类有:分动、植物;分天上飞的、地上跑 的、水里游的;分水果、蔬菜;分衣服、家具、电器;给图形分类(按 颜色、形状);按腿的条数分类等。 ③在书写时,注意一行一类,或者竖线间隔开。标号用圆圈把数字圈起 来。 ④会圈出不同类物品。 2、比较:①会用…比…(多、少、高、矮)等语言进行描述。多个比较时,会 选出最(多、高、长)的,知道“最”的只有一个。 ②比轻重:天平上两端一样重时,看数量。数量越多的越轻,数量越少 的越重。天平不一样重时,压下的一端重,抬高的一端轻。 比高矮:要放在一个平面上进行比较。坐着和站着一样高时,要考虑站起来就更高了。 比长短:“化曲为直”比长短(弯曲的拉直以后进行比较);一端对齐, 看另一端。 比较绕在小棒上的绳子长短时,匝数一样,小棒越粗,绳子越长; 小棒粗细一样时,匝数越多,绳子越长。

青岛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海底世界数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海底世界情境图。 教学目标: 1、经历自然有趣的看图数数的活动过程,展示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初步知道正确的数数方法。 2、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具准备:海底世界挂图,数数用的表格,各种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去过“海底世界”吗?看来大家对“海底世界”非常感兴趣,那我们就一起去海底世界看一看吧。(出示挂图或有关海底世界的录像资料。) 二、探索新知 1、观察情景图,师生共同数数。 (1)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先独立观察图中有什么? (2)同位相互说一说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 (3)谁想谈一谈你看到了什么?(一只鲸鱼)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只鲸鱼的图片。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依次贴出水母、条纹鱼、虾等的图片。 (4)你最喜欢海底世界里的哪种动物?数一数有几只? 找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指着挂图数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数量。在学生数的过程中,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有顺序地数,并且渗透有关位置的知识,让学生不但数清数量还要讲清楚在图钟地位置。 2、学生独立数数。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数数,下面老师给每个同学数数的机会,并把数的情况记下来,好不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数数) 师:跟同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你数的是什么,怎样数的,数了多少? 师:刚才我们都数了什么?各有几个?(学生回答时,教师把黑板上图片贴完,并对应写上数字。)

三、联系生活,练习数数 师:有这么多的同学喜欢数数,那么现请同学们数数我们的教室里的东西? 师:谁来说说你数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你是怎样数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美丽的海底世界里认识了许多朋友,还学会了数数,回家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数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单元分析 一、教学内容: 数10以内的数;读、写10以内各数;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以及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重点是理解1—10各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难点是写1-10各数。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操作活动,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10各数;在具体情境中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结合具体实例,认识“=”、“〉”、“〈”的含义,并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本单元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是选取以儿童将开始的校园生活为素材,通过“科技小组活动”、“老鹰捉小鸡”、“拔河比赛”、“快乐的课堂”四个学生感兴趣的综合信息图组成“情境串”,让学生在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解决问题过程中,系统学习10以内数的知识。同时,培养学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汇总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 1、0-10的认识与书写;会数数的方法:按顺序数、数一个划一个、分成几部分数、会2个2个的数、3个3个的数、5个5个的数等。 2、2-10的分成 3、0的意义:表示一个也没有;分界线;起点;分数。 4、区分基数和序数:几个和第几个。 5、单双数(从大到小、从小到大)。考察题型:按规律写数。 6、筷子有几双?有几根?有几双手?几只手?几根手指?今年几岁?再过几年就10岁了? 7、认识“>”“<”“=”。并会比较两个数、算式和数、算式和算式的大小。 理解…比…多/少/同样多。并会用“>”“<”“=”表示。 会根据要求画图。如:画○,○比△多2个。 8、会对给出的数按照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能找出给出数中最大(小)的数。 9、会数数的个数,如:从0数到4,数了几个数;4和8之间有几个数;在3和7之间的数有(4、5、6);从3开始数,第4个数是几。 10、找规律填数,或者找规律画图形。 9 () 5 3 () () 2 () 6 ()() 第二单元——分类与比较 1、分类:①体会分类方法的多样性。 ②分类的方法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首先明确分类方法,分类时,只能按照一种分类方法来分,不能同时 按照两种方法来分。常考分类有:分动、植物;分天上飞的、地上跑 的、水里游的;分水果、蔬菜;分衣服、家具、电器;给图形分类(按 颜色、形状);按腿的条数分类等。 ③在书写时,注意一行一类,或者竖线间隔开。标号用圆圈把数字圈起

来。 ④会圈出不同类物品。 2、比较:①会用…比…(多、少、高、矮)等语言进行描述。多个比较时,会 选出最(多、高、长)的,知道“最”的只有一个。 ②比轻重:天平上两端一样重时,看数量。数量越多的越轻,数量越少 的越重。天平不一样重时,压下的一端重,抬高的一端轻。 比高矮:要放在一个平面上进行比较。坐着和站着一样高时,要考虑站起来就更高了。 比长短:“化曲为直”比长短(弯曲的拉直以后进行比较);一端对齐, 看另一端。 比较绕在小棒上的绳子长短时,匝数一样,小棒越粗,绳子越长; 小棒粗细一样时,匝数越多,绳子越长。 比多少、大小、粗细、远近等。 ③数格子判断高矮、长短、远近。如:谁先到家,谁先吃到香蕉?格子 越少,越先到家,先吃到香蕉。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最新 二、认识钟表 ★1、钟面上有什么 ①时针:粗短。分钟:细长②12个数字,从1—12 ③一共有12个大格④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 ⑤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2、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3、时针走一大格(1时),分针就走1圈(60分钟);相反,分针走一圈(60分钟),时针就走一大格(1时)。所以1时=60分;60分=1时。 ★4、读时间 分针时针重合是12时,分针时针在一条直线上是6时。 整时: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几)就是(几)时。 半时:分针指到6,时针指到()和()的中间就是()时半。 大约几时:分针接近12,时针接近(几),就是大约(几)时。 分针如果在12的左面,表示快到,也是快到(几)时;分针在12的右面,表示刚过,也是刚过(几)时。 三、1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右边) 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5、用计数器表示一个数时,计数器各数位上的珠子数和这个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 字相对应。 ★6、只有个位的数是一位数,如5、7、2;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有个位、十位的数是两位数,如32、2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有个位、十位、百位的数是三位数,如100。100是最小的三位数。 ★7、一个数,个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一;十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十。 反之,这个数有几个一,个位上就是几;有几个十,十位上就是几。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分类》教学建议

《分类》教学建议 信息窗1——帮妈妈整理衣服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明帮妈妈整理衣服的生活场景。主要信息是散放在床上的爸爸、妈妈和小明的衣服,衣服中有上衣、下衣等。同时,图中还表现出衣服的颜色、厚薄、面料等方面的不同。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分类的含义,在分一分、比一比等活动中,能通过观察、操作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同时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比如因为衣服乱放,小明早晨找不到衣服而耽误上学了。通过这样的事例,学生感悟衣服乱放会导致很多不便,自觉地产生分类整理衣服的需

求。教师适时通过多媒体或挂图出示该情境图,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小明遇到了什么问题,也就是图中提出的问题。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进而引入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探究。 “你说我讲”共两个问题:1个红点问题和1个绿点问题。红点标示的问题是学习学习按照指定标准分类,绿点标示的问题是学习按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红点标示的问题是:“怎样整理呢?”教材出示了“把爸爸、妈妈和小明衣服分开放”,即按照衣服的所属的分类标准,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图中找出衣服分别是谁的,进而呈现出分类的结果。 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的床上都有什么衣服、都是谁的衣服等,再让学生想一想:在家里妈妈一般是怎样整理衣服的?当学生说出一般是把不同的人的衣服分开叠放时,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告诉学生这种整理方法就是先把衣服分类,我们学习数学也要常常用到分类,让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必要性和意义?从而揭示课题。然后让学生二次观察情境图:妈妈已经叠好了几摞衣服?分别是谁的?剩下的几件衣服应该分别放到哪一摞上?为什么?引导学生进行充分交流,弄明白剩下的几件衣服叠放的位置。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刚才整理衣服的过程就是将衣服分类的过程,分类的依据就是衣服的所属,让学生初步感悟分类的标准一定,结果也一定。 绿点标示的问题是:“还可以怎样整理呢?”教材先出示了“可以按上衣和下衣分”,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其他的:分类标准。接着引导学生梳理、反思整理活动的过程,感悟分的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同。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充分地讨沦:这些衣服还可以怎样整理?再让学生自己确定标准分类,学生可能按照上衣和下衣、棉衣和单衣等标准进行分类。学生提出的分类方法,只要合理都要给予肯定,让学生初步感受按不同标准分类结果的多样性。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通过刚才大家不同的整理活动,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牛在回顾中反思提升认识,进一步感受分的方法不同,结果就不同。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妈妈的辛苦。教师要注意抓住课堂生成的教育资源,适时对学生进行品德与情感教育的渗透,尽量做到润物无声、育人无痕。 “自主练习”第1、2题是按指定标准分类的练习。第1题展示了多种蔬菜和水果的画面,让学生圈出水果。第2题呈现了多种小动物和植物,让学生圈出动物,练习时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主完成。 第3题也是对指定标准分类的练习。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说出交通工具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按题目要求进行分类,用不同的符号进行标注,让学生体会同一标准分类的确定性,同时渗透符号化的思想。完成后,可让学生想一一想:还可以怎样分类?交流时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分类的标准。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说说天上飞的、陆地上行驶的、水里航行的还有哪一些,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第4题是自定标准进行分类。教材出示了不同的树叶。练习时,可先让学生尝试自主分类,然后进行交流,说说自己是按什么标准分的。可以按形状分,也可以按颜色分?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都要给予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