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中学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卷

深圳市宝安中学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声源处的振幅越来越小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并不能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C.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品

D.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3.如图所示的热现象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 B.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C.深秋,枫叶上的霜D.盛夏,河床干枯

4.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A.焦作市7月份的平均气温约16°C

B.我们所用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50cm

C.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币一元币直径2.5mm

D.小明上学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

5.如图所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凝固点等于48℃

B.该物质是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

C.该物质在AB段、BC段、CD段分别为固态、液态与气态

D.在BC段,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

6.下列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是()

A.把白光分解为各种彩色光

B.物体在水中形成“倒影”

C.行人在路灯下的黑影

D.黑板“反光”看不清上面的字

7.很多人喜欢在汽车的中控台上放置香水,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相同的香水,透明的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其中在阳光下最容易引发火灾的是

A.B.C.D.

8.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春季开学前,许多地区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的网课学习。小王戴着中间薄、边缘厚的眼镜进行网课学习,关于小王的眼睛及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王是远视眼B.小王的眼镜是凹透镜

C.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放大的D.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虚像

9.看电视转播百米赛跑时,我们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在屏幕内。运动员跑得很快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比赛场地背景B.运动员本身

C.看电视的人D.电视

10.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

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二、填空题

11.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______产生的,是通过______传入人耳的。舞曲声影响了小明的学习,此时的舞曲声对于小明来说属于__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

12.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_____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_____(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_____(增大/不变/减小).

13.唐代高骈的诗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看到“绿树”是树叶_____(填“反射”、“折射”或“吸收”)绿光;“倒影”是正立、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虚像。

14.今年冬天极寒的天气,学校要求早上暂停拖地。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避免同学们摔倒受伤。晚上外面气温骤降,早上小明看到窗户上会结上一层冰花,这层冰花出现在窗户玻璃的_______(选填“内”或“外”)侧,当他走到室外,眼镜上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会蒙上一层水雾。

15.为确保青少年学生上下学安全,我市实行了“家校”专用公交路线。冬天,专用公交开足了暖气,小明同学戴着的近视眼镜突然变模糊了,则说明小明是______(选填“刚上车”或“刚下车”)。小明同学戴的近视眼镜是______透镜(选填“凹”或“凸”)。

16.测量是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物理实验中经常用到许多测量工具,如甲图中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乙图中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cm;丙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

1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知_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min,在第2min时,它的状态通常是______。

18.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和______;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

三、作图题

19.根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路灯下站着小明和小华两人,地上留下了他们的影子,通过作图确定路灯灯泡S的位置;

(2)如图乙所示,一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射到凹透镜上,反射光线ab与凹透镜的主光轴平行,其中F为凹透镜的虚焦点,O为光心。请画出其对应的入射光线及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题

20.小明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了三个有关“声音的特性”实验。

A.探究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B.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C.探究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是否有关。

(1)拨动直尺,观察到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小明釆用了图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2)规范操作后,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通过听振动发出的声音,发现钢尺的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__________(选填“A”、“B”或“C”)实验;

(3)第二次小明保持钢尺__________不变,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听到钢尺的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发生变化,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21.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组装器材,最后应调整_________(填“酒精灯”或“温度计”)的位置;实验中使固体受热均匀的措施是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待温度升高到4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则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___℃,熔化经历了___________min;

(3)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________。

22.小明和小亮同学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两人组装的实验装置均如图甲所示。

(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先固定___________(选填“A”或“B”)铁圈。

(2)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实验中某时刻的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_____℃。

(3)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丙、丁所示,则图

_____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4)小明和小亮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两人实验时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小明在实验中的水比小亮实验中的水先沸腾,水先沸腾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5)小明和小亮同学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结合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①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②水在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③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3.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光屏应______于平面镜;(填“平行”或“垂直”)

(2)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_____反射;

(3)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器材有:

①各种长度的蜡烛若干

②平面镜一块

③透明玻璃板一块

④白纸一张

回答下面问题:

(1)平面M所选的器材是______(填序号)。如图所示把蜡烛A点燃放在M的前面,再把其它各支蜡烛依次放在M后面适当位置,当某只蜡烛放在后面时,从M的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看那支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一样。此时,后面的那支蜡烛与蜡烛

A______。测量两侧蜡烛到平面M的距离;再让蜡烛A远离M,则后面的蜡烛要______M 才能再次看上去像被点燃了一样;

(2)多次观察及测量距离之后,可得到初步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______。拿掉后面的蜡烛,在原来蜡烛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直接观察光屏,发现A蜡烛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成像,说明平面镜成______像。

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请完成下面问题:

(1)小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屏、光具座、蜡烛和火柴等。

实验步骤:

1记录凸透镜的焦距;

2安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将蜡烛放在适当的位置后,移动______

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光屏上的像直到清晰为止;

测量并记录此时的______。

……

(2)实验过程中他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此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此时的物距u为______cm,像距v为______cm。

26.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测量平均速度”的情形。

(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_____ ;

(2)小车从位置A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B为止,通过的距离是________cm;

(3)小车从位置A出发开始计时,运动到位置B止,所用时间如数字钟所示为

___________s;

(4)小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m/s。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详解】

A.弦乐器是通过琴弦的振动发声的,琴弦的粗细、长短、松紧会影响声音的音调。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可以改变琴弦的长短,从而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则改变了发声的音调。故A错误;

B.敲锣时,用力越大,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错误。

C.抽气的过程中,瓶内气体越来越少。由于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声音会越来越小,手机铃声声源处的振幅不变,故C错误;

D.安装在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是阻止了声音的传播,并不能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

A、太空中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因此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A正确;

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中减弱噪声,而不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B不正确;

C、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品不同的原因,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品来辨别主人的.C正确;

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D正确.故选B.

3.C

【详解】

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口中呼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不符合题意;

B.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符合题意;

D.河床干枯,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详解】

A.焦作市7月份的平均气温约30°C,故A不符合实际;

B.我们所用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0cm,故B不符合实际;

C.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币一元币直径约为2.5cm,故C不符合实际;

D.小明上学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合4km/h,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5.A

【详解】

A.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等于48℃,故A正确;

B.该物质是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过程持续了4min,故B错误;

C.该物质在AB段、BC段、CD段分别为固态、固液共存态与液态,故C错误;

D.在BC段为熔化阶段,物质温度不变,但需要持续吸收热量,故D错误。

故选A。

6.A

【分析】

(1)光的色散的原理是光的折射;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详解】

A.把白光分解为各种彩色光,属于光的色散,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A符合题意;B.物体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合题意;

C.路灯下的“人影”中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C不合题意;

D.黑板“反光”,看不清上面的字,这是发生了镜面反射的缘故,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点晴】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7.B

【详解】

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应该是B瓶口,因为B瓶口是凸透镜,对光有汇聚作用,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故B符合题意.8.B

【详解】

AB.中间薄、边缘厚的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矫正近视眼,小王是近视眼,故A错误,B 正确;

CD.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D错误。

故选B 。

9.A

【详解】

运动员相对于比赛场上跑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说运动员相对于比赛场上跑道是运动的,并且运动速度很快,而屏幕中的运动员相对于电视机、运动员本身、看电视的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说运动员相对于电视机、运动员本身、看电视的人都是静止的,故BCD 错误;A 正确。

故选A 。

10.C

【详解】

A .由s -t 图象可知,当t =6s 时,路程s =15m ,即物体在6s 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故A 正确,不合题意;

B .由s -t 图象可知,在2~4s 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则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 内静止,故B 正确,不合题意;

C .物体在前2s 内运动的路程为5m ,后2s 内运动的路程为

15m-5m=10m

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

s v t

= 可知,则物体在前2s 内和后2s 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 不正确,符合题意;

D .物体在6s 内的平均速度

15m 2.5m/s 6s

s v t === 故D 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

二、填空题

11.振动 空气 噪声

【详解】

[1][2]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在不同介质中传播,优美的舞曲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舞曲声影响了小明的学习,此时的舞曲声对于小明来说属于噪声。

12.直线传播左不变

【详解】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无水时激光沿直线射到水槽底部,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光在界面上发生折射,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光线偏向法线,故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左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入射角不变,所以折射角也不变.

考点:光的折射

13.反射等大

【详解】

[1]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其颜色不同的色光。因此,我们看到树叶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它们反射绿光的缘故。

[2]楼台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倒影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14.凝固内不会

【详解】

[1]极寒的天气温度很低,如果拖地,地面会有水,液态水会凝固成冰,同学们走在地面上会摔倒受伤,所以暂停拖地,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发生凝固。

[2]晚上外面气温骤降,早上小明看到窗户上会结上一层冰花,这是因为室内的气温高,室外的气温低,高温的气体遇上低温的玻璃窗,会放热,直接凝华成冰花,而冰花是在室内的。

[3]当他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的温度是较高的,室外的空气温度较低,室外的空气接触眼镜时,吸收热量,但是不会发生物态变化,那么眼镜上不会蒙上一层水雾。

15.刚上车凹

【详解】

[1]寒冷的冬天,专用公交开足了暖气,公交车内温度较高,小明同学戴着的近视眼镜突然变模糊了,这是公交车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镜片发生液化现象,形成小水珠使眼镜变得模糊,说明小明刚上车。

[2]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16.5 2.12-2.15 37.8

【详解】

[1]如甲图中,停表小表盘表示分钟,指针位于第3min与4min之间且偏向于4min,大表盘表示秒,指针示数为40.5s,则秒表的读数为3min40.5s即220.5s。

[2]乙图中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则物体A的长度为

6.15cm-4.00cm=2.15cm

[3]丙图中体温计分度值为0.1℃,液柱位于37℃刻度线右侧第7小格处,则其读数是37.8℃。

17.甲 48 4 固态

【详解】

[1][2]由熔化图象知,乙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该物质是非晶体;甲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是晶体,熔点为48℃。

[3][4]从第4min开始熔化,到第8min完全熔化完,熔化过程经历了

8min-4min=4min

在第2分钟,甲处于熔化过程之前,所以为固态。

18.甲丙乙

【详解】

[1][2]由第一个图象可知,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当甲运动的路程为20m时,运动的时间是5秒,运动的速度

v甲=

20m

=

5s

s

t

=4m/s

由第二个图象可知,乙、丙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乙的速度v乙

=6m/s,丙的速度v丙=4m/s;由分析可知:甲和丙的速度是相等的。

[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因为乙的速度是最大的,经过5s,乙运动的路程就是最长的,所以乙在最前面。

三、作图题

19.(1);(2)

【详解】

(1)据光的直线传播,分别连接两人最高点及其对应的像点,这两条直线的相交点,即是灯泡S的位置,而这两条直线即是灯泡射向两人的两条直线,所以作图如下:

(2)先作平面镜镜面的垂线,即法线,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由图乙知,光线ab平行于凹透镜的主光轴入射,其折射光线的反射延长线过异侧焦点,故作图如下:

四、实验题

20.乙音调 B 伸出桌面长度响度响度随振幅增大而增大

【详解】

(1)[1]此实验研究钢尺振动时的响度跟钢尺振幅的关系。应该收集钢尺的振动幅度和钢尺响度,其他声音会干扰实验结果,故应使钢尺紧贴桌面,实验中听到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说明小明选用了图乙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2)[2][3]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与钢尺子快慢有关: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这个实验用来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故选B。(3)[4][5][6]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振幅变大,则声音的响度越大,故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响度随振幅增大而增大。

21.温度计采用水浴法加热或使用搅拌器 48 5 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的熔点

【详解】

(1)[1]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组装器材,规则应该是“从下往上”组装器材,酒精灯是下方的器材,而温度计是上方的器材,那么最后应调整的是温度计的位置。

[2]从图中可以看到,固体物质装在试管中,而试管放在烧杯内,那么实验中使固体受热均匀的措施有采用水浴法加热,并且在加热过程中,可以使用搅拌器搅拌,使固体受热均匀。

(2)[3][4]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该温度也是晶体的熔点,从图乙可以看到,从第5min到第10min,温度保持不变,温度是48℃,这是该晶体的熔点;第10min后,温度会开始上升,所以熔化经历的时间是

t=-=

10min5min5min

熔化经历的时间是5min。

(3)[5]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烧杯中的水温度较高,和试管中温度较低的晶体,存在温度差,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的熔点,继续有热量传递给试管中晶体,那么试管中晶体还会继续熔化。

22.B 96 丁 98 小明组的水的质量比小亮的小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详解】

(1)[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遵循自下而上的顺序,因此应该先固定B铁圈。

(2)[2]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温度计的读数为96℃。

(3)[3]水在沸腾前,水温较低,底部少部分水汽化为水蒸气冒出时,又同时有一部分水蒸气会马上液化成水,所以气泡少,且会在上升过程中变小,因此图丁是沸腾前的情形,水在沸腾时,水温都达到沸点,水在各个部位同时汽化,因此大量气泡会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得到补充,加之越往水面液体的压强越小,因此气泡会越变越大,因此图丙是沸腾时的情形。

(4)[4]由图像知,水的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8℃。

[5]水的质量的多少、水的初温的高低都能影响水沸腾的时间,小明发现自己组的水比小亮组的水先沸腾,水先沸腾的原因可能是小明组的水的质量比小亮的小(或小明组的水的初温比小亮的高)。

(5)[6]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前面的图象还可以得出: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3.垂直漫不能在

【详解】

(1)[1]在探究光反射时规律的实验中,光屏应垂直于平面镜,使光屏能够呈现光线。

(2)[2]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光屏上,反射光线不再平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3)[3][4]光反射中,法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后,F板与反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了,所以在F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

24.③前面大小相等,外形相同远离相等不能虚

【详解】

(1)[1]平面M应选用透明玻璃板,是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即可以反射成像,又能透过光线,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故选择的器材时③。

[2][3]根据实验要求,把蜡烛A点燃放在M前面,再把其它各支蜡烛依次放在M后面适当位置,当某支蜡烛放在后面时,从M的前面看那支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一样,由此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后面的那支蜡烛与蜡烛A的大小关系是大小相等,外形相同。

[4]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蜡烛A远离M,蜡烛A的像液远离平面镜,故后面的蜡烛要远离平面镜才能与像完全重合。

(2)[5]多次观察及测量距离之后,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小明同学得到初步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

[6][7]拿掉后面的蜡烛,在原来蜡烛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直接观察光屏,发现A蜡烛不能在光屏上成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25.同一水平高度上光屏像距照相机 30.0 20.0

【详解】

(1)[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要调节烛焰中心、光屏中心和凸透镜中心使三者在同一高度上。

[2][3]将蜡烛固定好位置后,要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的像最清晰,此位置就是像的位置,然后记录凸透镜和光屏间的距离即为像距。

(2)[4]观察光屏可知,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5][6]由图可知,物距是

40.0cm-10.0cm=30.00cm

像距是

60.0cm-40.0cm=20.00cm

26.v=s

t

35.0 5 0.07

【详解】

(1)[1]实验原理是

s

v

t

,分别测出路程和时间即可通过公式计算平均速度。

(2)[2]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所以从位置A到位置B,通过的距离是

4.50dm-1.00dm=3.50dm=3

5.0cm

(3)[3]所用时间是

5min7s-5min2s=5s

(4)[4] 平均速度是

35.0cm =7cm/s=0.07m/s 5s s v t ==

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手放在喉咙处,持续不断地说话,听到声音的同时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此事实说明声音是() A.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能够通过空气传播 C.以波的形式传播的D.不能通过真空传播2.英语听力测试时,监考老师经常将窗户关上,避免外界环境干扰,“关窗户”是为了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减小声音的传播速度 3.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 A.“千里冰封,雪飘”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4.你认为小红对下列生活中的物理量的估测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正常眨眼一次用时约2s B.自行车行驶的速度约5m/s C.教室门高约为3m D.石家庄夏天教室内的温度一般在45℃左右 5.“水浴法”是一种常见的加热方式,它具有加热缓慢、均匀等优点。如图甲所示,橙橙同学用水浴法分别加热两种物质甲和乙,同时观察它们的物态。并根据记录的温度-时间数据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图像。根据她绘制的图像我们可以推测()

A.t1时刻以后,甲物质一定在吸热 B.t1时刻以后,甲物质一定在发生物态变化 C.t1~t2时间内,乙物质一定在吸热 D.t1~t2时间内,乙物质的液态部分在变少 6.如图所示,由于光的传播我们看到了色彩斑斓的世界。下列对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海市蜃楼——光的折射 B.镜子里的像——光的反射 C.耀眼的铁栏杆——光沿直线传播 D.树荫下圆形光斑——光沿直线传播 7.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小 B.凸透镜成实像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成虚像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因为光的折射,我们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的时间早 D.人站在河边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成像规律中,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得到凊晰的像。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的位置,适当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又可以得到清晰的像,则该镜片()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 声源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C.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 D. 钢尺振动发声时,钢尺伸出越长,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 A. 实像和虚像通过小孔成像而成 B. 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矫正 C. 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永远不会汇聚于一点 D. 彩色光环经过蓝透镜后只能汇聚于一点 3、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kg的泡沫与1kg的铜块质量一样大

B. 一块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大了 C. 把铁块加热后,再锻压成片,质量变大了 D. 宇航员在月球上,质量变小了 二、填空题 1、物体的质量为5kg,速度为2m/s,它所受的合力为10N,则它受到的阻力为 ___________ 。 2、凸透镜对光有 ___________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___________ 作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放在离透镜50cm处时,所成的像是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的 ___________ 像;当物体移到离透镜15cm处时,所成的像是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的 ___________ 像。 三、计算题 1、一辆重为5000N的汽车,以8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在上坡路上,若汽车效率为80%,需要多少千克的汽油?(ρ汽油=0.8kg/L) 2、一个物体以5m/s的速度垂直射到某一平面镜上,经反射后,其反射速度的大小为 ___________ 。若经过0.8s收到回射光线,则这个物体开始离镜面的距离为 ___________ m。 四、实验题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 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如图所示,为了培养学生安全出行意识,某校携手交警大队组织开展了“安全才会快乐” 的户外交警体验活动,体验者小玉对有关物理量进行了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交通指示灯距离地面约3dm B.绿灯熄灭后黄灯每次亮起时间约1s C.行人正常步行速度约4km/h D.汽车鸣笛声音的强弱等级约30dB 2.小玉正确使用刻度尺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的结果分别为:12.34cm、12.36cm、 12.34cm、12.46cm,对测量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小玉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01dm B.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所以书的宽度是12.34cm C.采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D.第二个数据“12.36cm”中的“6”是估读的 3.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列车地面B.地面列车C.列车、列车D.地面、地面

4.测量一个硬币的直径,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A. B. C. D. 5.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A.B. C.D. 6.以下活动中,能用来探究影响声音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A.图甲,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B.图乙,收音机播音时,喇叭前方烛焰摇晃 C.图丙,手指蘸湿摩擦杯口,不断改变杯中水量 D.图丁,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 7.如图为同一个声音某段声音的波形,则A段比B段() A.音调高,响度大B.音调高,响度小 C.音调低,响度大D.音调低,响度小 8.如图所示是某款音箱,其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可通过网络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点播歌曲、了解天气等,也可以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比如打开窗帘、设置空调温度等。关于智能音箱,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2023届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宝安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赵州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B.手在墙上形成“手影” 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向上弯折 D.景物在凸面镜中成像 2.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时自西向东行驶时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小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6m/s C.乙车在做减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在4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3.小东同学想知道妈妈新买的金属保温杯是不是由钢或铁质材料制作,就找来一块磁铁去吸引它。这一行为是科学探究的哪一环节()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收集数据D.得出结论 4.为了探究“声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有人建议以下几个实验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A.把正在响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逐渐减小

B.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会有震感 C.吹响笛子后,按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 D.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观察波形 5.如图是小明在探究甲、乙、丙三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A.ρ甲>ρ乙>ρ丙B.ρ甲>ρ丙>ρ乙 C.ρ丙>ρ乙>ρ甲D.ρ乙>ρ甲>ρ丙 6.如图,在探究响度与振幅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将一端系有乒乓球的细绳栓在横杆上,当鼓槌敲击鼓面时的力度越大时,乒乓球跳动高度越高,该实验中使用乒乓球的目的是() A.研究乒乓球的发声是由于乒乓球的跳动产生 B.研究乒乓球发声的响度与其跳动高度的关系 C.研究乒乓球的跳动高度与敲击鼓面力度大小关系 D.显示鼓面振动幅度 7.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当嫦娥四号从空中下降时,说嫦娥四号是运动的,所选参照物是() A.嫦娥四号B.月球表面 C.嫦娥四号上的照相机D.嫦娥四号上的计算机 8.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37℃B.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m/s C.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0.8dm D.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20s 9.图中的四个实例,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 物理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生物 B. 化学 C. 物质和能量 D. 数学 2. 下面哪个不属于运动的基本量?() A. 速度 B. 加速度 C. 位移 D. 路程 3. 一个物体以2 m/s的速度匀速运动,5秒后的位移是()。 A. 5 m B. 6 m C. 7 m D. 10 m 4. 一个石头从3米高的地方自由落体,下落2秒后的速度是()。 A. 6 m/s B. 15 m/s C. 20 m/s D. 30 m/s 5. 力是使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它的单位是()。 A. 米 B. 秒 C. 新ton D. 瓦 二、填空题 1. 加速度的单位是()。 2.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为()。 3. 绳子拉力的作用方向和绳子张力的方向(相同/相反)。 4.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 kg,受到的力是10 N,求物体所受加速度大小。 5. 物体的重力等于质量与()的乘积。 三、解答题 1. 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在10s内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2. 一个物体以10 m/s²的加速度运动,在3秒后的速度是多少? 3. 一个力为200 N的物体受到了10 m的位移,求物体的功。 4. 解释自由落体运动和斜抛运动的区别和联系。 5. 描绘通过一个质点物体的本质特征。 四、应用题

1. 一个小球从5米的高空自由落体,求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和落地所用的时间。 2. 一辆汽车以25 m/s的速度行驶,在10s内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3. 一个质量为10 kg的物体受到一个力,产生的加速度为4 m/s²,请计算作用力的大小。 4. 一个力为300 N的物体受到了一段位移,功为1200 J,请计算位移的大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D 3. B 4. C 5. C 二、填空题 1. m/s² 2. F = m × a 3. 相同 4. a = F/m = 10 N/5 kg = 2 m/s² 5. 重力加速度(g) 三、解答题 1. 路程 = 速度× 时间= 20 m/s × 10 s = 200 m 2. 速度 = 初速度 + 加速度× 时间 = 0 + 10 m/s² × 3 s = 30 m/s 3. 功 = 力× 位移= 200 N × 10 m = 2000 J 4. 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的运动,运动轨迹为竖直向下的直线;斜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具有初速度的情况下,受重力作用下运动的轨迹为抛物线。 5. 质点物体的本质特征是物体的质量和位置。 四、应用题 1. 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h = 1/2gt²,代入已知数据可得 t =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声音 B.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C.发声体的材料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一定相同 D.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 2.如图这是一款“迷你KTV”,在大型商场中经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其标配是:一个玻璃亭,一组由LED光源构成的触屏点唱机、两副耳机、两个麦克风,关上门,戴上耳机,你就可以沉浸在音乐世界里,尽情歌唱。关于“迷你KT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唱机屏幕彩色画面是由红、黄、蓝这三种色光混合组成 B.玻璃亭可以减弱对周围环境的噪声影响,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耳机收听声音时,其内部不一定在振动 D.麦克风自带“修音”功能,使声音更加优美,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3.对下面几幅图反映出来的各种现象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是在外面两个人说话,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图乙树杈上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C.图丙玻璃上的水是霜凝固形成的 D.图丁灯泡内壁上黑色的钨是钨蒸气凝华形成的 4.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初二女生跑800m正常需要30min B.人步行的速度的为1.4m/min C.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C D.初中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5.有甲、乙两支温度计,它们下端的玻璃泡的容积相同,内装液体都是煤油,甲玻璃管内径大,乙玻璃管内径小。用它们同时测量一杯沸水的温度,观察两只温度计的液柱 () A.甲上升较快B.乙上升较快 C.甲、乙一样快D.无法确定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精密的仪器进行测量时能减小误差 B.只要物体振动了,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光发生折射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 D.我们能用手准确的感受出水的温度 7.很多人喜欢在汽车的中控台上放置香水,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相同的香水,透明的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其中在阳光下最容易引发火灾的是 A.B.C.D. 8.如图所示,人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观看节目表演时,演员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虚像9.小花同学坐在公交车里,她看到路旁的树木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地面B.高山C.车窗D.路边站立的人10.小明利用老式调焦照相机给小丽同学拍完半身照后,要给她拍全身照,应()A.小明离小丽近一些,并调节镜头,使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B.小明离小丽近一些,并调节镜头,使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请将每题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中)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气体、液体都能发声 B.声波能使结石粉碎,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C.小华听到了火山爆发和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 D.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是相同的 2.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都很常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细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C.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D.深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其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A.光的色散B.手影游戏C.矫正舞姿D.镜中邮票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个学生的质量约为50 g B.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4.5km/h C.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26dm D.人的正常体温范围是35℃~42℃ 5.天平、温度计、刻度尺、量筒是我们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测量仪器,下面是一些同学对这四种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调节螺母使横梁平衡B.铅笔的长度为2.50C.测水的温度D.测固体的体积 6.红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下列关于红外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视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遥控的 B.红外线能透过透明物品,而不能透过不透明物品 C.红外线和可见光一样,也能发生反射现象 D.钞票上隐藏的荧光标记在红外线的照射下会显现出来 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B.色散后的各种色光可混合成白光 C.月亮是天然光源D .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光的镜面反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2篇 第一篇: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 将1660千米表示为标准单位是_____。 A. 16.6×10^5米 B. 1.66×10^5米 C. 1.66×10^6米 D. 1.66×10^7米 答案: C 解析: 1660千米= 1660×10^3米= 1.66×10^6米 2.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5千克,其重力为________。 A. 245.15N B. 2450N C. 245N D. 24.15N 答案: B 解析:重力的计算公式为G = m×g,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代入数值计算得 G = 25千克× 9.8m/s^2 = 2450N。 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质量和体积是物质的两个基本属性 B. 牛顿第一定律是质量的物理量度的基本原则 C. 在重力作用下,物体不受到阻力的情况下,其自由落体过程中其速度逐渐增大 D. 动能定理告诉我们,物体的速度的改变越大,物体所受动能越大。答案: B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质量的物理量度的基本原则,其表述为“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受的力越大”。其他选项中,质量和体积是物质的两 个基本属性是错误的,自由落体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是受到重力加速 度的作用,并非是“不受到阻力”的情况。 4. 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是3kg和6kg,分别位于A点和B点上。若A和B之间的距离为10m,则它们之间的引力大小为________。 A. 0.15N B. 0.15×10^9N C.

1.5×10^-9N D. 1.5N 答案: D 解析:引力的计算公式为F = G×(m1×m2)/r^2,其中G为引力常数,m1和m2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者之间的距离。将数据代入计算得 F = (6kg × 3kg) × G / (10m)^2 = 18 G / 100 = 0.18G,由于选 项中没有给出引力常数G的数值,因此可以认为G≈10,故选项D为正确答案。 5. 下列哪个不是受力分析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A. M-S图法 B. 力的分解 C. 夹角分解 D. 推拉计 答案: B 解析:受力分析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力的分解,因为通过将一 个力分解为若干个分力,可以简化分析过程,方便计算。其他选项中,M-S图法(作图法)是一种绘制物体所受合力和合力矩构成的平衡多边形来分析受力情况的方法,夹角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的方法,推拉计是一种测量拉力和推力的仪器。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6. 电阻的位移方程为U=I×R,若电阻R为10欧姆,电流I为2安培,则通过该电阻的电压U为________。 答案: 20伏特 解析:根据电阻的位移方程U = I × R,将给定的电阻R和电流I 代入计算得 U = 2安培× 10欧姆 = 20伏特。 7. 动能定理可以表示为K = 1/2mv^2,其中K为物体的动能,m 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当一辆质量为500千克的汽车以12 米/秒的速度行驶时,其动能为________。 答案:3.6×10^4焦耳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 K = 1/2mv^2,将给定的质量m和速度v代入计 算得K = 1/2 × 500千克× (12米/秒)^2 = 36000焦耳。 8. 以下关于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两端受到的力的平衡状态 B. 杠杆只存在两类,一类是一端固定的杠杆,另一类是两端都可以移

深圳市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卷

深圳市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节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2.杭州高架桥上在靠近居民区一侧会安装如图所示的隔离装置,以减弱车辆行驶噪音对民众的干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驶噪音主要是由汽车周边空气振动产生的 B.车速越快,声源振动频率加大,音调减弱 C.此处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隔音装置的目的是防止噪音入耳 3.下列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冰雪消融B.水烧开冒“白气” C.草地上形成的白霜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4.下面对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一节初中物理课的时间约为0.6h B.一张试卷的厚度约1mm C.房间的门高约2m D.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约10m/s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 ②乙物质在5min到13min之间,温度不变,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③乙物质在第14min时为液态 ④甲物质的熔点为80°C 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②④都正确 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甲、乙B.丙、丁C.乙、丙D.甲、丁 7.很多人喜欢在汽车的中控台上放置香水,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相同的香水,透明的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其中在阳光下最容易引发火灾的是 A.B.C.D. 8.小兰的视力出现近视。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镜片,光分别照射到这四种镜片上产生的现象如图所示,小兰选择了其中一种镜片制成眼镜对她的视力进行矫正。请你判断她选择的是() A..B. C. D. 9.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名诗中描写“青山”与“孤帆”运动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河岸、帆船B.帆船、河岸C.都是帆船D.都是河岸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小何自制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关于哨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哨声是由于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B.吹哨时,活塞上下推动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C.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声的音调 D.活塞不动,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声的响度会更大 2.关于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监测装置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B.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C.在市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 D.道路两边植树,除了可以绿化,还可以控制噪声传播 3.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B.盛夏,露珠凝结 C.深秋,绿叶凝霜D.严冬,大雪纷飞

4.下列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5h B.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5cm C.上物理课时学生们平均体温为40C D.走回教室上物理课的速度为5m/s 5.有甲、乙两支温度计,它们下端的玻璃泡的容积相同,内装液体都是煤油,甲玻璃管内径大,乙玻璃管内径小。用它们同时测量一杯沸水的温度,观察两只温度计的液柱 () A.甲上升较快B.乙上升较快 C.甲、乙一样快D.无法确定 6.下列光现象中,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雨后的彩虹B.桥的倒影 C.小孔成像D.水杯中的笔 7.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A.B.C. D. 8.小兰的视力出现近视。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镜片,光分别照射到这四种镜片上产生的现象如图所示,小兰选择了其中一种镜片制成眼镜对她的视力进行矫正。请你判断她选择的是() A..B. C.

深圳中学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卷

深圳中学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目的是美化环境 2.英语听力测试时,监考老师经常将窗户关上,避免外界环境干扰,“关窗户”是为了()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减小声音的传播速度 3.如图所示的物理现象,其中与我们冬天用嘴向手“哈气”取暖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雪人变小B.热风很快使手变干C.洗浴时玻璃上形成水雾 D.白雪开始消融 4.关于教室内涉及到的一些物理量,下列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 A.同学感觉最舒适的室温约37℃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C.一张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300g D.空气的密度约为1.29×103kg/m3 5.用飞机向高空云层(气温低于0℃)喷洒干冰(固态的CO2

)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解;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过程为() A.a e B.a d f C.b c D.a b 6.图示为丰子恺的一幅漫画,画中配诗“临水种桃知有意,一株当作两株看”。以下关于“一株当作两株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C.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7.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透镜后必过焦点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光一定会聚在焦点 8.图中属于正常眼睛的是() 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丁

深圳中学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深圳中学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音调越高的声音越大 D.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为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环境监督局联合城市建设局,实施了一系列举措控制噪声,其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A.晚八点到早七点,工地禁止施工B.居民区周边植树种草 C.高架桥外侧增设隔音板D.给生产车间的工人配发防噪声耳罩 3.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冰雪消融B.露珠的形成 C.霜打枝头D.冰的形成 4.下列对常见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 A.本考场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 B.一个鸡蛋悬浮在盐水中,所受浮力约为2N C.本考场内的空气质量约为15kg D.本考场内的气压约为1×105Pa 5.如图所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凝固点等于48℃ B.该物质是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 C.该物质在AB段、BC段、CD段分别为固态、液态与气态 D.在BC段,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 6.下列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是() A.把白光分解为各种彩色光 B.物体在水中形成“倒影” C.行人在路灯下的黑影 D.黑板“反光”看不清上面的字 7.如图所示,装香水玻璃瓶的透明瓶盖,设计有多种形状,其中阳光透过瓶盖会导致香水温度较快升高的是() A.B. C.D. 8.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的是() A.甲、丁B.乙、丙C.乙、丁D.甲、丙 9.

深圳市深圳中学初中部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卷

深圳市深圳中学初中部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A.响度B.音调C.振幅D.音色 2.雨后的山林中,鸟鸣清脆,溪水潺潺,微风轻拂,树枝摇曳……关于此环境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鸟鸣声、流水声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人们主要通过音调分辨鸟鸣声和流水声C.鸟鸣声和流水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一定不同D.茂密的树林具有吸声、消声的作用3.下列发生了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A.太阳出来,大雾散去 B.从冰箱拿出来的茶叶变潮湿了 C.春天来了,冰雪消融 D.冬天外面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4.下列记录结果符合实际的是() A.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9cm B.教室宽约为60m C.小明的身高为1.68dm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5.用飞机向高空云层(气温低于0℃)喷洒干冰(固态的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解;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过程为 () A.a e B.a d f C.b c D.a b 6.经常提到的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手影,④水面折枝,其中()A.属于实像的有①②③B.属于虚像的有①②④ C.由光的反射而成的像有①②D.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只有④ 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凸透镜的焦距分别是3cm和5cm,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深圳深圳市宝安中学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及单元测试汇编

深圳深圳市宝安中学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及单元测试汇编 一、选择题 1.小明上学路上前一半是上坡路,小明骑车的速度为3m/s;后一半是下坡路,速度为 5m/s,则小明上学路上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4m/s B.3.75m/s C.4.5m/s D.无法计算 2.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4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6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A.24m/s B.48m/s C.50m/s D.100m/s 3.A、B、C三个物体分别从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的a、b、c三点开始沿该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a、c之间的距离为80m,a、b之间的距离为30m。其中B、C两物体同时出发,物体A向右运动,其运动的s~t图如图乙所示,物体B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C运动的v~t 图如图丙所示,前2s物体C通过的路程为3m,从开始计时10s后,A、C相距67m,A、B 相距20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B向右运动,速度为2m/s B.物体C向左运动,前10s的平均速度为2.7m/s C.开始计时20s后,A、C两物体相距57m D.开始计时10s后,B、C两物体可能相距87m 4.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②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10~30s甲的运动速度大于乙的运动速度 ④0~40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75m/s 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②③④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 5.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1)(3) B.(2)(3) C.(1)(4) D.(2)(4) 6.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 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 m -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030s 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7.如图,为某道路由南向北机动车及非机动车的道路示意图,已知机动车车道宽D=3m,甲、乙两部轿车分别在慢车道和快车道上向北匀速行驶,v甲=36 km/h,v乙=54 km/h.两部轿车的尺寸均为:长度L1=45 m,宽度d=1.8m,甲、乙两车沿南北方向上的距离为s2=3 m时,在甲车前方慢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界处的C点(与甲车相距s1,且s1=10.5m,突然有一人骑自行车横穿马路(假设匀速),自行车车长L2=1.8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自行车速度为0.35m/s时,将与甲车相撞 B.当自行车速度为7m/s时,可以安全通过整个道路 C.当自行车速度为6.5m/s时,将与乙车相撞

〖附15套期末模拟卷〗2022届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22届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一个静止在指尖上的玩具“平衡鸟”。如图所示是对这个“平衡鸟”受到的重力(G)和指尖对它的作用力(F)进行受力分析,可能正确的是() A.B.C.D. 【答案】A 【详解】静止在指尖上的玩具“平衡鸟”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G)和指尖对它的作用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只有A图符合要求。 故选A。 2.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块石头从月球带到地球上,其质量将变小B.将一铁块压扁了,其其质量不变 C.一块冰熔化成水,其质量变小D.1kg铁块的质量比1kg木头的质量大 【答案】B 【详解】A.将一块石头从月球带回地球上,是位置的改变,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其质量不变,故A错误;B.将一铁块压扁了,是形状的改变,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其质量不变,故B正确; C.一块冰熔化成水,是状态的改变,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其质量不变,故C错误; D.1kg铁块质量跟1kg木头质量一样大,故D错误; 故选B。 3.“吹制玻璃工艺”是用一个管子插入加热熔化后的玻璃,在室温下不停的转动和吹气,使料泡不断胀大,再使用手工工具塑造出各种造型。在吹制过程中,玻璃的温度随时间而变化,下列图象最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