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中外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述评

十年来中外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述评
十年来中外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述评

2014年2月

February 2014第37卷第1期Vol.37No.1

现代外语(双月刊)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Bimonthly )*本研究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英语学科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GPA105023)、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综合英语’课堂生态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研究”(11CWZJ53)和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职前外语教师学习方式调查研究”(SDYC11117)的阶段性成果。衷心感谢《现代外语》编辑部和匿名审稿专家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鞠玉梅教授和秦洪武教授也为本文的修改提出了宝贵意见,谨致谢忱!

1目前,英语是包括我国在内的非英语国家的主要外语,习惯上,我们把英语教师称作外语教师,即EFL teachers 。

1.引言

作为一个范畴,外语教师身份认同(EFL teacher identity )1指外语教师持有的教学信念及其对所承担的社会和文化角色的确定和认同(Richards 2008)。它影响外语教师的教学效果、专业发展及其对教育改革的态度(Tsui 2007),也是保障外语教学有效开展的关键要素(Richards 2008)。因此,为了进一步理解外语教学的活动特征和外语教师的学习特质,有必要全面了解外语教师身份认同这一问题(Varghese et al.2005)。

社会学关于身份认同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二十世纪初,身份认同就已成为西方心理学领域的重要课题,教师身份认同研究也经历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认知科学和社会文化观的巨大转变。二十世纪末,在外语教师认知研究层层深入和外语教师研究“社会转向”(Johnson 2006)这一背景下,Casanave &Schecter (1997)率先发起了对外语教师身份认同本质的探讨。二十一世纪初,为了应对外语教学职业边缘化、外语教学专业化地位受到质疑和非本族语英语教师身份受到威胁等问题,外语界迎来了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迅猛发展。我们通过查阅近十多年来国内外相关的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EBSCO 、LLBA 、十年来中外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述评*

曲阜师范大学寻阳上海外国语大学郑新民

提要:本文在总结近十年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基础上,评述其在研究主题、理论取向和研究方法诸方面的特点和进展。分析发现:既有的研究突出了三大主题———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和建构途径研究、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研究以及教师角色定位研究,虽然定性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研究方法尚显单一,关于外语教师身份认同本质和结构的研究仍显薄弱。这需要在拓展研究视域和改善研究范式等方面予以加强。

关键词:外语教师身份认同、专业发展、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05(2014)01-0118-09118·

·

寻阳郑新民十年来中外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述评

CNKI),共收集到图书11本、期刊论文97篇、博士论文3篇。依据如上研究成果,本文拟综述、分析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进展,归纳其研究特点并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指出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特有发展趋势。

2.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分类

2.1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内涵

“identity”常被译为“身份”或“身份认同”,“身份”只是客观反映个体与他人的关系,而“身份认同”才决定人们采用何种方式来理解和改变世界(Brown&McNamara2011)。一般认为,身份认同是对“我是谁”、“我何以属于这一群体”等问题的理解和确认,外语教师身份认同除了具有这些属性以外,还应体现本专业的特性。因此,外语界出现了如表1所述的多种定义。

研究者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界定

Johnson(2003)身份认同依据共有经验,通过“我”怎样看待他人以及他人如何看待“我”而形成、协商和改变。

Morgan(2004)职业和个人身份认同是话语、权力和知识的体现,它们对人类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并将社会价值观赋予其中。

Beijaard et al.(2004)外语教师身份认同在教学过程中伴随着个人知识的增加而逐渐构建。

Varghese et al.(2005)外语教师的身份认同基于环境而构建,并通过语言和话语不断转换和变化,具有持续和协商的特点。

Varghese(2006)教师职业身份认同关注个体如何看待自我的问题,是个体在不同环境中扮演职业角色的方式。

Richards(2008)外语教师身份认同指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所承担的社会和文化角色的确定和认同。教师学习是课堂交流互动过程中教师身份的再构建。

郝彩虹(2010)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是教师对教职、教学、研究具有意义的整体理解和建构,是教师对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与世界关系的解释、证实、理解和创造。

Farrell(2011)外语教师承担着教学管理者、专业教师和文化移入者等角色身份。

表1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定义

119

··

2014年现代外语第1期

以上多种定义的存在说明目前人们对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就其本质而言,定义中“自我”、“角色”以及“协商”、“变化”、“建构”、“互动”和“关系”等关键词揭示出外语教师身份认同是一种个体心理概念化和社会化的方式,具有动态变化、矛盾斗争、环境塑造、互动关联和话语构建的特点,充分体现了非本质主义的身份认同观。定义还反映出外语教师身份认同可能更易受到外语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职业身份认同”、“专业身份认同”、“个人身份认同”等范畴反映出外语教师身份认同为一多维结构。

就其研究的侧重点而言,根据定义中“建构”、“调节”、“角色”等词语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我们将如上定义大致分为三类(寻阳2012):1)工具说(Morgan 2004);2)建构说(Beijaard et al.2004;Varghese et al.2005;郝彩虹2010);3)角色说(Varghese2006;Richards2008;Farrell2011)。“工具说”研究者将教师身份认同作为外语教育研究的工具或分析视角,藉此探讨外语教师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的关系;“构建说”致力于考察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社会构建过程和影响因素,反映语言和话语、社会和文化、教学实践等因素在构建外语教师身份认同中的作用;“角色说”反映了教师身份认同与教师角色间的密切关系,体现了外语教师承担的社会职责和享有的社会地位。据此可以推断,围绕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本质,既有研究突出了三大主题:1)外语教师身份认同

与专业发展的关系研究;2)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和构建途径研究;3)外语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对这三大主题的探讨体现了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独特之处。

2.2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主题

主题1“外语教师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的关系研究”是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前提,对该问题的探讨能够体现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必要性。

由于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发展会伴随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从而成为影响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变量,也成为理解外语教师、外语教学社会地位和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理论工具。一方面,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有助于教师身份认同的形成与发展(Llurda2005;Alsup2006;Tsui2007);另一方面,身份认同的改变也会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Ajayi2011;吴一安2008)。此外,与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相伴而生的身份认同危机已被认为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Bolivar&Domingo(2006)指出,身份认同危机能够促进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发展,但Namaghi(2009)则认为身份认同危机威胁着教师的身份认同,从而不利于其专业发展。由于外语教师已形成的身份认同会经历英语国家文化和语言的冲击,这或许增加了他们遭受身份认同危机的风险。

主题2“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和构建途径研究”关注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主体,是最关键的一个主题,其目的在于了解非本族语英语教师的身120

··

份和地位是否受到职业和社会边缘化的影响。

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涉及个人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就个人因素而言,具有较高的英语语言水平和教学能力是构建积极教师身份认同的前提条件,否则会引发专业身份认同危机(Llurda 2005);教师的教育背景和成长环境决定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态度,是个人身份确认的必要土壤(Phan 2007);面对外来语言和文化的冲击,高尚的师德和正确的价值观能为构建积极教师身份认同保驾护航(Phan 2007;吴一安2008)。就社会因素而言,Varghese (2004)指出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是在职业边缘化的真实背景下开展的,被边缘化的社会地位能够阻碍教师形成积极的身份认同;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和传授有助于激发外语教师(尤其是职前和新手教师)成为理想教师的热情(Trent 2010);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发展无法逃避传统观念(Mantero 2004)、组织环境(Tsui 2007)和学校环境(窦文娜2011)的影响;非本族语英语教师的身份常常受到挑战,其身份认同的构建过程更加复杂(Ilieva 2010);世界范围内的外语教育改革已成为外语教师身份认同变化和发展的助推器(Smit et al.2010;许悦婷2011)。由此可见,影响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个人和社会因素涉及教师自身的外语水平、教学能力、职业价值观、个人经历、外语教学改革、社会文化、工作环境和课程设置等诸多因素,反映出外语教师在外语教师职业、外语专业、教师个人和教育处境四个维度上对身份的确定和认同,这为确立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结构提供了参照。

作为一种隐含的心理反应,在描述和分析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构建途径时,研究者多是通过观察外显的教师行为和教师话语来分析其发展过程。“话语中的身份认同”反映了教师身份认同具有话语构建的特点(Alsup 2006;Trent 2012),而“实践中的身份认同”则表明教学实践和教研活动有助于外语教师身份的形成(Phan 2007)。更有研究显示,教师话语和教师合作教研活动(如:共同备课)共同促进教师身份认同的形成和发展(Varghese et al.2005;Clarke 2008)。由于反思具有从思想、观念和行为上反观自我的功能,Menard-Warwick (2011)等认为批判性反思是构建不同场景下教师身份认同的方法,撰写反思性文章有助于教师身份认同的确立。但反思也常常导致教师产生自我怀疑或畏惧心理,不利于已处于边缘化困境的外语教学(Johnston 1997)。

主题3“外语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体现了教师身份认同的“关系”本质,能够反映社会-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定位,是了解外语教师社会和专业地位以及师生关系的重要窗口。Farrell (2011)通过对教师角色进行分析,发现文化移入者(acculturator )最能体现外语教师身份的独特性,改变师生角色可以实现教师身份认同的转变,并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Namaghi 2009)。

2.3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理论取向和研究方法

从外语教师身份认同表现出的特点和涉及的诸多问题来看,它适用于多种

寻阳郑新民十年来中外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述评

121·

·

2014年现代外语第1期

理论。首先,受教师研究“社会转向”的影响,在分析其影响因素和构建途径时,不少学者依据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来开展研究。研究反映出,外语教师身份认同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特定文化和政治共同参与构建的结果(Ilieva2010);教师身份认同来源并存在于所处的社会关系和文化环境中,通过内化将其融入自己的特质(Namaghi2009;Johnson&Golombek2011);外语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其社会文化身份(Smit et al.2010;Ajayi 2011)。在我国,虽有研究(许悦婷2011)论证了社会和历史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师身份转变中的作用,但并未采用相关理论来系统探讨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其次,在后结构主义理论影响下,人们认为教师身份认同通过语言和话语而构建。Morgan(2004)采用意象文本理论(image-text theory)通过分析学生的“意象文本”探讨了师生间的权力关系,印证了外语教师身份认同多元变化和矛盾协商的本质;Ilieva(2010)和Menard-Warwick(2011)采用Bakhtin的对话理论阐释了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状况;Trent(2010,2012)依据批评话语分析揭示了外语教师身份认同构建中的矛盾冲突。可见,语言提供了身份认同构建和协商的素材,不仅成就了身份,而且使身份成为语言的案例。语言和话语分析也成为了解读教师多重身份的有力工具。但以叙事和故事为主的文本分析可能过于主观而使身份认同真实性受到影响。除了以上较为突出的理论研究

以外,还有些研究涉及到社会身份理论(Varghese et al.2005)和情境学习理论(Varghese2004)等。

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参照刘润清(2002)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标准,笔者将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分为定性和定量研究两大类。本研究收集的研究成果均属于定性研究,研究类型包括理论分析、叙事研究、个案研究和调查研究,收集数据的手段主要为访谈和课堂观察。从时间跨度来看,研究主要为“特写式”的横向共时研究,而非“全景式”的历时分析。譬如,Trent(2012)通过个案研究揭示了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矛盾发展过程;Clarke(2008)用叙事研究来探讨外语教师身份认同问题。在我国,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也主要采纳叙事和个案研究的方法(郝彩虹2010;窦文娜2011;许悦婷2011)。定性研究的对象涉及职前外语教师和包括小学、中学、大学和职业学校等类型的在职外语教师,相比而言,针对大学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相对较多。

3.研究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纵观近十年国内外有关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无论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还是在理论取向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关研究体现出以下特点:1)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内涵阐释出现了“一边倒”趋势,即倒向非本质主义的教师身份认同观,默认矛盾、变化、多样化和协商发展是其主要特点;

122

··

2)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突出了本领域的特点。从研究主题来看,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试图揭示主流文化背景下,非本族语英语教师对自我、外语教学环境、社会地位和专业发展的态度与期待;

3)由于基于访谈和课堂观察的个案研究或叙事研究具有走进教师心灵且便于操作的优势,此类质化研究受到青睐。

虽然目前的研究成果不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除了我国的研究较为稀少这一突出问题以外,还表现为:

第一,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界定不统一,结构研究匮乏。许多研究过分强调“协商”和“变化”的非本质主义身份认同观,而忽略了教师身份认同“整体”和“稳定”的本质主义特征。我们认为,外语教师身份认同虽然具有变化和矛盾等特点,但也会受“主流”或“核心”教师身份认同的强烈影响,这种文化身份认同能够超越任何其它身份认同。因此,外语教师身份认同应为这两种观点相结合的产物,而非二元对立的状况。结构研究既能揭示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存在状态,又能反映身份认同的运动态势,是研究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相关问题的基础和依据。目前对这一研究的缺失不利于发现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工作机制。

第二,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主题研究不够深入。在主题1的研究中,虽然有研究指出外语教师身份认同危机普遍存在,但对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外语教师的影响作用尚无定论。由于缺乏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结构的理论支撑,主题2中的影响因素研究还不够系统。受外语教育改革的影响,改变教师角色已成为外语界的共识,但主题3的研究仍然相对薄弱。

第三,理论研究和研究方法较为单一。面对外语教师身份认同这种复杂的研究问题,多数研究只采用单一的理论来做文章,但每一种理论都有其局限性,不可能充当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从方法论上来说,所采用的方法大同小异,研究过分依赖访谈和观察,但作为典型的一次性事件,它们缺乏对身份认同多变性的监测能力。另外,单纯的定性研究还会因为主观性较强和调查对象的限制,致使研究的客观性、研究的广度和代表性受到质疑。

4.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展望

为了进一步突出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独特性,提升研究水平,克服上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议今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研究:

首先,加强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理论的研究。由于“identity ”本身内涵极其丰富,而且中外对它的理解不尽相同,这给外语教师身份认同概念的统一界定带来了困难,但我们应抓住它强调“个体对‘客观’身份的‘主观’认同”这一心理社会化的特质,避免二元对立的身份认同观。尽管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结构研究进展缓慢,但我们可以借鉴其它领域的研究成果(Day &Kington

寻阳郑新民十年来中外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述评

123·

·

2014年现代外语第1期

2008),充分考虑外语教师职业、外语专业、社会处境和个人投入对外语教师的影响。

其次,深化和拓宽研究主题,重视本土化研究。针对以上三大主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应深入调查各类学校中外语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状况,开展归因研究并提出有效的消解方法。全面分析教师个人经历、教学技能、教师信念和态度、社会资本、语言水平、学科知识(content knowledge)、个人实践性知识(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等在外语教师身份认同构建中的作用。在外语教学改革背景下开展师生角色身份认同研究,为检验改革成效提供参考。另外,我们应结合我国外语教学环境,探讨传统文化、外语教师的规定角色身份、外语教学改革、高风险考试、学校组织环境、师生关系和家长期待等因素对外语教师身份认同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以突出我国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特点。

再者,拓展理论研究并丰富研究方法。在理论研究方面,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属于交叉学科,研究问题涉及语言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因此,应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研究对象的特点来考虑使用多种理论,尤其是同时使用多种理论的可能性。针对研究方法单一的缺弊,在发扬原有质性研究优势的同时,适当开展适于大样本调查的定量研究,以增强研究发现的客观性和代表性。

定量研究需要信度和效度良好的测量工具来支持,所以,有效测量工具的研发成为当务之急。鉴于历时研究有助于准确捕捉身份认同的“变”与“恒”,此类研究可适当增加。另外,考虑到身份认同与语言间的密切关系,基于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也有待于我们去尝试。

5.结语

外语教师身份认同反映了外语教师对客观身份的确定和社会角色的认同,积极的教师身份认同有助于外语教师主体性和创造性的释放(Varghese et al.2005;吴一安2008)。本文从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内涵、研究主题、理论取向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回顾了近十年来中外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成果,归纳了该领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特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某些展望,希望能够为我国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深化研究及外语教师教育研究提供某种参照与启示。

参考文献

Ajayi,L.2011.How ESL teachers’sociocultural identities mediate their teacher role identities in

a diverse urban school setting[J].Urban Review:Issues and Ideas in Public Education12,

43:654-680.

Alsup,J.2006.Teacher Identity Discourse:Negotiating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Spaces[M].Mahwa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

124

··

Beijaard ,D.,P.C.Meijer &N.Verloop.2004.Reconsidering research on teacher ’s

professional identity [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107-128.

Bolivar ,A.&J.Domingo.2006.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Spain :Crisis and reconstruction [J ].Theory and Research in Education 4:332-339.

Brown ,T.&O.McNamara.2011.Becoming a Mathematics Teacher :Identity and

Identifications [M ].New York :Springer.

Casanave ,C.P.&S.R.Schecter (eds.).1997.On Becoming a Language Educator :Personal

Essays 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Clarke ,M.2008.Language Teacher Identities :Co-constructing Discourse and Community [M ].

Multilingual Matters.

Day ,C.&A.Kington.2008.Identity ,well-being and effectiveness :The emotional contexts of

teaching [J ].Pedagogy ,Culture and Society 16,1:7-23.

Farrell ,T.2011.Exploring the professional role identities of experienced ESL teachers through

reflective practice [J ].System 39:54-62.

Ilieva ,R.2010.Non-native English-speaking teachers ’negotiations of program discourses in

their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within a TESOL program

[J ].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66,3:343-369.

Johnson ,K.E.2003.

‘Every experience is a moving force ’:Identity and growth through mentoring [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9:787-800.Johnson ,K.E.2006.The sociocultural turn and its challenges for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J ].TESOL Quarterly 40,1:235-257.

Johnson ,K.E.&P.R.Golombek.2011.Research on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 ].New York :Routledge.

Johnston ,B.1997.Do EFL teachers have careers ?[J ].TESOL Quarterly 31:681-712.Llurda ,E.2005.Non-native Language Teachers :Perceptions ,Challenges ,and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fession [M ].New York :Springer.

Mantero ,M.2004.Transcending tradition :Situated activity ,discourse ,and identity in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J ].Critical Inquiry in Language Studies 1,3:143-161.

Menard-Warwick ,

J.2011.Chilean English teacher identity and popular culture :Three generation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14,3:261-

277.

Morgan ,B.2004.Teacher identity as pedagogy :Towards a field-internal conceptualisation in

bilingual and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7,2:172-188.

Namaghi ,S.A.2009.A data-driven conceptualization of language teacher identity in the context

of public high schools in Iran [J ].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 36,2:111-124.

Phan ,L.H.2007.Australian-trained Vietnamese teachers of English :Culture and identity

formation [J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 20,1:20-35.

Richards ,J.C.2008.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today [J ].RELC Journal 39:158-177.寻阳郑新民十年来中外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述评

125·

·

Smit,B.,E.Fritz&V.Mabalane.2010.A conversation of teachers:In search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J].The Australian Educational Researcher37,2:93-106.

Trent,J.2010.From rigid dichotomy to measured contingency:Hong Kong preservice teachers’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6:906-913.Trent,J.2012.Becoming a teacher:The identity construction experiences of beginning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in Hong Kong[J].The Australian Educational Researcher39,3:363-383.

Tsui,A.2007.Complexities of Identity Formation:A narrative inquiry of an EFL teacher[J].TESOL41,4:657-680.

Varghese,M.2004.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bilingual teachers in the United States:Articulating and contesting professional roles[A].In J.Brutt-Griffler&M.Varghese(eds.).Re-writing Bilingualism and the Bilingual Educator’s Knowledge Base[C].Clevedon,England:Multilingual Matters,130-145.

Varghese,M.2006.Bilingual teachers-in-the-making in urbantown[J].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27,3:211-224.

Varghese,M.,B.Morgan,B.Johnston&K.A.Johnson.2005.Theorizing language teacher identity:Three perspectives and beyond[J].Journal of Language Identity and Education4,

1:21-44.

窦文娜,2011,新英语教师职业认同建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从学校环境的视角出发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8):15-21。

郝彩虹,2010,大学英语教师职后学历学习与专业认同变化研究[J]。外语界(4):83-90。

刘润清,2002,英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吴一安,2008,英语教师研究:成果与启示[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3):32-39。

许悦婷,2011,大学英语教师在评估改革中身份转变的叙事探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41-50。

寻阳,2012,我国高中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收稿日期:2013-03-01;作者修改稿,2013-08-05;本刊修订,2013-11-20

通讯地址:273165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曲阜师范大学

<xunyang66@126.com>(寻)

200083上海市虹口区大连西路550号上海外国语大学

<sxmzheng@shisu.edu.cn>(郑)

126

··

Facilitatory or inhibitory?The effect of semantic relatedness on L2collocation learning,p.96. HONG Wei(Sun Yat-sen University),FENG Cong(Sun Yat-sen University)

This paper reports a study comparing Chinese collocation learning by Chinese L2learners un-der semantically related and unrelated condi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arners performed worse under the related condition than under the unrelated condition,indicating that semantic relatedness could hinder word collocation learning.This study provides further evidence for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semantic relatedness on vocabulary learning,suggesting that semantic relatedness could not only hinder the acquisition of word meaning but also impair collocation learning.Such inhibitory effects are believed to exist across word classes and languages.Finally,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in-hibitory effect are discussed.

Key words:semantic relatedness;inhibitory effect;collocation learning

Influences of modality converting abilities on learners’English written system,p.107.QIN Qin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LIU Wei(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y taking modality converting abilities(MCAs)as foreign language aptitudes,this study dia-chronicall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ables of English learners’written system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their MCAs.A multipl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models yielded two major findings:(1)Compared with the homo-modal input abilities,MCAs were mo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variables of learners’English written system,accounting for72.2%of the variance explained in the W/T,57.8%in the DC/T,65.9%in the S/T,and67.0%in the LC/T re-spectively;and(2)As stable and effective advantages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CAs affected the syntactical and lexical complexity in English learners’written output by improving the efficien-

cy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Key words:foreign language aptitudes;modality converting abilities;English written system

A review of the studies on EFL teachers’identity in the past decade,p.118.XUN Yang(Qufu Normal University),ZHENG Xinmin(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studies on EFL teachers’identity in the past decade with the aim to ex-pou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research themes,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Three major research themes are revealed:factors and ways relevan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FL teachers’identity,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positioning of teacher roles.It is shown that findings are fruitful along this line,mostly from qualitative studies.However,the research methods need to be enriched,the research into the at-tribute and structure of EFL teachers’identit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EFL teachers’identity;professional development;positioning of teacher role

New development in heritage language acquisition abroad,p.127.ZHANG Guangyong(Shan-dong Universit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on heritage language(HL)acquisition in America in the past decade or so,which has been developing into a sub-discipline of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The review starts with a survey of various definitions of HL and HL learner.Then,it highlights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in this field from four perspectives: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HL learning,SLA and L1acquisition,the language and cognitive potentials of HL learners,the incomplete acquisition of HL,and multilingual competence.Finally,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developmental trends of this field and the possibility to conduct HL research in China.

Key words:heritage language;SLA;definitions;incomplete acquisition;developmental trend

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预感的培养

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预感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3-12-06T14:23:05.500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3年11月供稿作者:习琛 [导读] 语感源于语言实践,又指导着语言实践,它建立在听说的基础之上,却又高于听说活动。 江西省南昌市英雄学校习琛 在五年的英语教学中,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有的同学英语说得流利动听,语音十分纯正,而有的同学却上句不接下句,支支吾吾,显得十分吃力。究其原因,可能很多,但是,我觉得预感是一个十分重要得因素。 所谓预感,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评议的直接感知能力。就比如,人们在平时交流中,语言运用中,有时候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但是又说不清楚原因,这实际上就是预感在起作用。 不同的人对语言有不同的感觉,也就是说语感是有所不同的。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这样的现象,当把一句话中的几个字打乱顺序要求重新排序的时候,有些同学只需要几秒钟就能将其完成,他们所凭借的就是语感。 语感源于语言实践,又指导着语言实践,它建立在听说的基础之上,却又高于听说活动。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因此,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关键。在实际教学中,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但当教师认识到语感存在的必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 一、为学生提供听说环境,培养英语学习氛围 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需要大量的英语语言材料和英语语言环境,而在我国学生学习中, 所缺的便是自然的英语听说环境,因此,要培养学生英语语感,必须为学生提供环境,创造环境,优化环境,尤其是英语听说环境和英语学习氛围,对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学校可办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让学生自编、自演短剧,用英语讲述短小精彩的故事,通过集体交流,会有效地增强语感。举行适当形式的小型竞赛。学生都有自己比别人强的心理,参加小型比赛,如:听力、朗读、讲故事等。 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随时准备提取大脑中储存的信息,竞赛中思考、表达的过程又是对平时知识集中、概括的过程,这样便增强了语感。还可采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如联系许多理科中公式的字母代号是相关英语单词的首位字母教单词。这样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过程有时就成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英语知识的过程,其他学科的某些知识点就成了诱发学生复习英语的因素。 我也经常会让学生听幽默有趣的故事,听课本的录音,听英文歌曲,以及观看英文电影等。这样,培养了学生对于语音、语调、句子结构、语言材料的整体感受。 二、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而语言的学习更需要积累。要在读中积累语言材料,感悟文章,培养语感。由于英语语言在我们日常交流环境中不具备普遍性,然而,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自身所积累的英语素材有限,尤其容易出现遗忘模糊的现象。要想克服这种弊端,没有捷径可走,强化积累,反复运用是唯一方法。大量背读古文是过去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完成证明“熟能生巧、多则熟练”,这些都是告诉我们积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还要他们经常翻阅或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训练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种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以及运用英语,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 1、训练语法感。即训练学生对语法规则的感悟。其中,更重要的是敏锐地感知英语语言结构方式,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的表达力。 2、训练语韵感。即训练对英语语音节奏、韵律的感悟。这样也就能感受语言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3、训练语势感。即训练对英语语言表达的语气、气势、风格等得感悟。 学生的语感是在一定语言内容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步骤,同时还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有的放矢。以学生为中心,结合教材,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我尽量使用英语教学,适当利用母语,用英语来解释英语,从而减少学生对于母语的依赖。要求学生用英英字典来取代英汉双解字典,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这样可以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作铺垫,又达到了帮助学生掌握词句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四、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读是学习英语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英语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所以,英语教学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多读书,通过朗读、默读、整体读、部分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从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在朗读中,一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语句的连贯性,逐步做到发音准确流畅,语调起伏有序;二要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梗概,找出课文的主题句、中心段,从整体上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三要引导学生在听音中模仿读音,这也是对学生语感培养的有效训练。它能激起学生读的兴趣,让他们在听中获得语感的熏陶,把握重音、停顿、语调、节奏、语气等语感的技法,促进对语言的感受力。另外,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加强语感技能的示范,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语感在外语学习中至关重要,是学习英语的“必杀技”。语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要坚持学生语感形成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基础的听说读写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语感,从而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教师行动研究案例

教育行动研究的案例 一、文献探讨 [强迫症定义] 强迫性神经症(简称强迫症)是以反复的持久的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症状。这种症状出于病人内心的,但不被体验和自愿产生,是病人不愿意想的。明知是不合理的,但不能摆脱,使病人感到痛苦,与其本人的人格格格不入。 [强迫症状] 强迫思维,强迫意向,强迫行为等,有的与精神因素有联系,内容不荒诞离奇,病人自知力存在,无其他精神病和明显精神衰弱性格特征。患有强迫症的患者内心都有焦虑不安的情绪反应,一方面,他们明知这些动作和观念毫无意义,不必要,想努力加以控制,但又无法消除这些行为,甚至引起更为严重的紧张和不安。许多患者同时伴有头痛、头昏、失眠等神经衰弱的症状,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强迫症患者一般都胆小,敏感,害羞,做事情怕难为情。常因此不能显示他们的口才和表演才能。这种难以控制的心理矛盾常使患者坐立不安、易激怒、紧张、虚弱、疲乏。 二、研究设计 [研究框架] 问题描述——→问题分析——→实情探究——→拟定策略 ——→运用实践——→评估效果——→纠正改善——→期待解决 [个案描述] 1.基本资料 姓名:萧何(化名) 性别:女 年龄:17岁 家中成员:3人父亲、母亲、萧何 2.成长经历 萧何在家中是独生女,父母对她宠爱有加,但是也正因为就这一个女儿,因此父母对她的期望也很高。上幼儿园期间,年年是“好孩子”;上小学和初中期间,年年是“三好生”,初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重点班”。 在高一第二学期之前,似乎一切都很正常。 [研究地点]

萧何就读的重点班有52位同学,是该所学校的一个特色班。它由年级的前54名同学所组成的,这是一个班风踏实的集体,也是一个充满着竞争的集体。就周记的情况来看,除了萧何一人受强迫干扰,其他各个都正常地运转着。对第一个矛盾,我们打算把重点放在教室,通过对她的观察、对周记的再了解、动用集体教师的智慧,来对她进行引导,尽可能地消除她的强迫感;对第二个矛盾,我们认为这是无中生有,或者说是数学课情况的延续,它应该是由第一个矛盾决定的,我们决定用意志去塑造她。 三、行动研究历程 日期:2004年5月7日(一) 背景简述:高一重点班学生萧何,刚踏入高中时,成绩优秀(除了数学稍稍有些逊色)。然而,第二个学期的学习,已经迫使这位本该充满朝气的女生显示出了从未有过的疲乏,在她的周记中,赫然写着:“各位老师,帮帮我,上数学课时,我总是在重复中煎熬,下课后,我总在弥补我的浪费,我快要被这种状况吞没了。” 场景描述:(在周记中,她反应的是数学课,因此,我们决定把研究的时间就安排在数学课上,而听课时我们就坐在教室的前面,而萧何的位子就在第三张)第一次关注到萧何,发现她确实在这样的班级中格格不入。整个一堂数学课,其他人都聚精会神地随着教师的步伐在前进,且一脸的自信,包括做练习题都是如此;而她,时而紧锁双眉若有所思,时而看看同桌,时而低头疾书与他人无关,时而盯着黑板的某一处神情沮丧,似乎整个人就处于浮躁状态。 实情简析:课下面谈后,得知:数学课上,本来是萧何的思路跟着老师在走,突然之间,发现旁边的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于是有个念头在想,自己第一题可能没有弄懂,虽然她明白,她完全弄懂了,但是有了这个念头以后,她根本无心去听下个题目,又知道时间的宝贵,但是为了证明什么,她却拿起笔把第一题在纸上写了一遍,这才了事。但又错过了后几题的听讲,结果,一堂课下来,丢失了好几个题目的听讲时间。而数学课一下课,她说自己肯定不会出教室,因为要补那不懂的题目,很多时候,课间十分钟是不够的,常常会影响下一堂课。 处理方式:了解、安慰并告诉她,不要再在课间的时候去做数学题目,我们会联系数学老师,利用中午的时间为她讲解另外几个题目。 处理结果:虽然利用中午的时间为她讲解题目,是弥补了她上课时的漏洞,但是下一堂数学课呢,难道经常这样上课听不完整,下课再来补吗?我们感到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日期:2004年5月14日(二) 背景简述:一个星期内,据数学教师称,有五个中午自习的时间,萧何都在办公室问问题,而且比上个星期的问题还要多,不知道原因在哪里。在萧何的周记本上有这样几句话:“现在的我,比起上个星期,要有负罪感。因为现在课上,我经常跟着强迫走,而且还走得心安理得,

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述评

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述评 作者:赵亚夫;郭艳芬来源:外国教育研究发布时间:2006-1-23 11:06:40 1994年,美国颁布了第一个《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称《标准》)。这是美国历史教育史上一次具有突破意义的改革实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面对公众提出的诸多争议性问题,美国教育界和历史学界的专业人士又对《标准》的学术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深入探讨,最终于1996年公布了《标准》的修订本。 一、研制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由来 美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向来比较自由,20世纪90年代以前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州和地方政府在课程的设置和处理上有很大的自主权。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并确保了州和地方的权力,但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致使这种教育体制下的历史教育有时会出现因地而异、甚至截然相反的现象。比如,有关美国内战的问题,南方各州和北方各州的学校就可能因历史因素而持完全不同的看法。对于共享美国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学生而言,这不利于他们得出全面而客观的判断,从而削弱了他们同为“美国公民”的身份认同。 除了教育体制的客观障碍之外,20世纪后半期社会史等新史学的兴起,成为推动历史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力。新史学提倡“从下往上看”的历史,主张站在普通人的立场上审视历史,将史学研究从体现政治精英人物活动的政治、军事、外交领域,扩展到平民百姓日常的经济、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上来,从反映政治精英人物活动的历史事件,扩大到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上来。新史学提倡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主张把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心理学、人口学、数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历史学,从而使史学研究方法得以丰富更新。就在史学研究蓬勃发展的同时,美国的历史教育却仍在原地踏步,继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现象引起了美国公众的极大不满,历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历史教育的滞后,不均衡、不合理的教学现象,最终引起了美国各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重视,从而促成了“确保美国所有学生都享受同等优质的教育”的改革。 1989年8月,在弗吉尼亚举行的会议上,布什总统与各州州长首次想到并提议由联邦政府出面,研制全国性的教育目标,对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实行全国统一的教学标准。 1990年,布什总统提出“需要给有教养的公民研制一份新的标准,我们的国民必须跟其他国家的国民一样,信息灵通、有良好的教养、能干、善于发明创造”。“只有全社会共同致力于教育的复兴大业,美国才能迎接这种挑战。”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心目标是:“到2000年,读完4年级、8年级和12年级的美国学生必须有能力挑战如下学科:英语、数学、科学、历史与地理,而且美国的各所学校都需要确保所有学生都知道如何极好地运用他们的头脑,从而为成为负责任的公民、终身学习和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能够高效率地工作做好准备。” 1991年4月,布什总统在综合性改革文件《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中呼吁:应该研制以上五门学科的“世界水平”的标准,并研制“美国成就测试”,以评价该目标的发展情况。这两个提议均得到了美国公众的大力支持。 1992年10月,总统候选人克林顿也宣称自己有义务去“设定世界水平的标准(尤其

我国外语教师发展系统研究——方法论视角

2012年3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Mar.2012第29卷第3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Vol.29 No.3 我国外语教师发展系统研究—方法论视角 邬庆儿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广州510091) 摘 要:我国外语教师发展研究仅限于国外理论的介绍、分析以及对国内现状和需求的调查分析,在方法论上存在很大 缺陷。我国应使用成熟的系统理论方法,把握外语教师发展的系统特性,吸纳欧美国家教师发展研究的特长,厘清外语教师发展的脉络、结构和层次。通过系统研究,将外语教师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和高度,为外语教育改革的成功和教学质量的保证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保障。关键词:外语教师;发展体系;系统研究;方法论收稿日期:2012-01-20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 (2012)03-0089-03作者简介:邬庆儿(1973-),女,广东龙川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语言学。 一、前言 教师教育多年来主要研究传统和基于一般经验,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作为基础 [1][2] 。普通教育领域的“基于研究的教师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 代中期,而在外语教育领域的则在90年代以后。关于外语教育领域的教师教育研究也自90年代以后明显增多,如1997年Modern Language Journal 和1998年TESOL quarterly 均出教师教育专辑,剑桥大学出版社也出版了多部相关专著,国际上也多次举行外语教师发展专门会议。国内近年来也开始重视教师的发展问题研究,国内研究者发表了不少有关外语教师发展方面的论文,但多数停留在阐述国外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层面,如介绍国外外语教师发展的发展阶段、培养模式、思想教学、教师行为研究、校本研究和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等等,以及对国内大学英语教师职业现状、发展需求调查,开展教师自我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等,却少有学者真正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去解释外语教师发展,思考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外语教师发展这一新兴领域。 使用成熟的系统理论方法,把握外语教师发展教育的特性,吸纳欧美国家教师发展系统研究的特长,是厘清外语教师发展教育的脉络、结构和层次重要途径。本文是关于我国外语教师发展的本质、发展特性和系统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研究,既是对外语教师发展研究的反思,又是运用方法论指导我国外语教师发展研究的初步尝试。 二、把握外语教师发展的本质 在外语教师发展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三点:一是没有弄清外语教师发展在外语教学系统中的地位;二是没有弄清外语教师发展的要素;三是方法论 缺陷。 教师是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外语教师的语言素质、教学观念、教学理论水平、教学技能技巧、教师的自主发展能力都制约着外语教学的进步。教师发展在英文文献中经历了从“教师培训”到“教师教育”再到“教师发展”的演变,从关注外界施于外语教师的教育到重视外语教师自我主动性的发展。因而,外语教师发展系统包含着外语教师教育中教与学发生运作时的各个部分,包括学习、教学、交流、设计和管理等子系统。可以说外语教师发展系统是由以上5个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多维度的复杂有机体。这些过程发生时,这些要素既受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的环境,包括物质的、政治的、经济的,尤其是社会环境中的某些力量,它们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依存,在外语教师发展中体现出良性循环 。 图1外语教师发展的概念模式 外语教师发展教育研究的第三个问题是方法论缺陷,这主要表现在对外语教师发展教育系统的认识偏差。索绪尔的语言系统论把语言定义为封闭、静态、僵 · 98·

English is Very Important

English is Very Important 发表时间:2013-01-10T09:52:48.653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2年6月供稿作者:岑永灿[导读] English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Students all over the world are learning English.贵州省兴仁县第十中学八(一)班岑永灿 English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Students all over the world are learning English.English can give them many opportunities. It opens the door to the world. It’s the official language at the United NATIONS.Many newspapers and TV programs are in English. If you know English well, you can get more information than other people who don’t know English. Many jobs need English, too. If you learn English well, you can find good jobs in the future. And of course you will have a good future. How important English is ! Let’s study English together. (辅导教师:阎章开)

《英语教师行动研究》读书报告

《英语教师行动研究》读书报告 行动研究的概念最早由美国人Collier提出,后来美国社会心理学家Kurt Lewin 对其进一步发展。对行动研究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还有 Lawrence Stenhouse, Stephen Kemmis, John Eliott 和Dave Ebbutt。他们从不同角度探索行动研究,对推动教育行动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何为行动研究?由于各个学者对其理解有所不同,行动研究的定义也是多种多样。但行动研究的核心思路是立足于教学现实问题进行反思,然后在实践中探索新方法和新思路来提高和改进教学。行动研究和传统教育研究有很大的区别。它们的区别在于问题提出的主体不同,研究对象不同,研究者在研究中扮演的角色不同,研究方法和过程的不同,研究的本质与数据分析的不同以及研究结论意义和研究目的不同。与传统的教育研究相比,行动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教师是行动研究的主体;强调教师与相关人员的合作关系;有一个系统的探究过程;具有实验性特征。然而,并不是说做了行动研究,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就一定会提高,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反思。致力于反思性教学的老师会时刻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审视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在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这是一个不断调节、评价和改进教学的过程。行动研究最重要的意义是它把教育看成一个实践的过程。行动研究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然后进行初步调查并提出假设,最后制定实施方案并得出结论的实践过程。 毋庸置疑,教师在参与行动研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比如实践问题,相关资源的短缺和教师进行行动研究时所掌握的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尽管如此,开展行动研究对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教师个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教育而言,教师参与行动研究可以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从教师自身来看,行动研究可以提高教师工作自主性,提升教师教学评价能力并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开展行动研究教师要具有开阔的思想,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此外,在开展行动研究过程前,教师需确定合适的研究课题,明确行动研究的目的,考虑时间投入等问题。 行动研究是一个循环发展的过程。开展行动研究的第一步是发现和确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行动方案解决问题。问题来自教师本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见感兴趣的问题、难题或是自己说不清的问题。在发现问题后要提出假设,即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通过做问卷调查、访谈、观摩、日志、录音录像等方法搜集数据

教师行动研究计划

教师行动研究计划 篇一:行动研究计划 国培(2010)骨干教师培训行动研究计划 广元市利州中学祁林花 我作为广元市一名教师被选拔参加“国培”骨干教师培训,是我的荣幸,是一个难得的自我学习和进修的好机会,也是一项培养自己能力并影响和带动我校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任务,所以,参加这个培训班的意义和责任都很重大。 一、近期个人发展目标。 ,、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 ,、坚持每天读书一小时时,做到读书有体会,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和理论水平。 ,、重视对有效课堂的研究、实践,在探索、感悟、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 使自己成为一个学习型的老师。 4、利用现代化设备,借鉴网络资源,加强对教材体系的梳理,多看名师课堂实录,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 二、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能有自己的阅读心得或是教育随笔、论文等在市或市级以上教育期刊发表。 ,、树立了终生学习的观念,在不断的综合学习中提升了自己的数学素养,成为了一个有内涵的教师。 ,、关注高效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并能成为有一定个性的或市内知名教师,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领导省心的教师。

,、锻炼好自己,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基本功以及做人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做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三、具体措施 ,、养成天天阅读的好习惯。 随着新教育实验不断深入,我真正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之梦》、陶行知的《教育名篇》以及众多教育名家的教育教学专著、专业报刊杂志,通过孜孜不倦的阅读,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味,让自己成为一名有素养的数学教育工作者。 ,、做一个勇于课堂实践的老师。 课堂是老师能力检验的一个大舞台,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不仅是学生的需要,也不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发展教育就是要让老师的发展带动学生的发展。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不断地实践、探索、总结自己的教育行为,必将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科研型的教师、学者型的教师。 ,、坚持写“教育反思”。 教学反思是“老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坚持反思可以总结实践、升华经验,坚持每天写教学反思、教育随笔,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并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形成自己的研究课题,由此形成一整套的成果呈现形式。 4、利用现代化辅助教学。 充分利用学校的对媒体设施设备,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学习新的多媒体技术,运用与教育教学之中。 生动的课堂、全面的数学素养、扎实的教学基本功,都不是一日之功,我不敢奢望自己一下子成为特级教师,不敢奢望有自己的教育专著发表,但是“心有多

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综述

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综述 【摘要】:人际传播作为传播类型研究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可以说在传播学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自20世纪以来被专家学者们广泛应用于各自学科的研究中,甚至将其作为学科与学科间思想交流的纽带。人际传播作为人类最本能最直接的社会互动方式,满足了人们生存与发展的信息需求,成为个人社会化的基本条件。随着肢体交流到语言交流到文字交流,再到现如今以网络为依托的信息交流,人际传播在各个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本文通过查找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和知识点,梳理出一条关于人际传播研究的发展脉络,介绍国外人际传播研究的理论积淀以及国内对于人际传播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比研究方向,对未来中国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人际传播发展脉络研究综述 人际传播最直观的解释是指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作为一门学科,它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至今不过几十年的时间,但是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却源远流长。人是生活在传播世界中的,人的一生都摆脱不了传播关系,人类的交流问题一直都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重要方面。在后工业社会,人际关系成为生活世界的主要矛盾,研究人际传播,对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困境,更好的实现与他人和谐相处,有重要的启示。 人际传播有着许多学科的背景,所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十分丰富的。本文先对人际传播逐渐理论化、体系化的过程进行梳理,再列举一些代表性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对人际传播的研究进行一个简单的综述。 一、国外对于人际传播问题研究的理论积淀 纵观人际传播的发展演进,我们可以发现人际传播是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的。正如传播学者A·哈特对传播媒介的分类一样:首先,人类经历了语言、肢体等面对面传播的“示现的媒介系统”。其次,传播者需要借助媒介进行交流,诸如文字等“再现的媒介系统”。最后,人类正在经历着“机器媒介系统”,像电影、电话等传受双方都需要借助的媒介系统。人际传播的发展也遵循着这样一种规律。 人际传播的知识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谈论修辞或作为参与市

提高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几点思考

提升教师教育研究水平的几点思考 提升教师教育研究水平的几点思考 教师教育研究水平实质上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包括驾驭所需资料的水平,如查阅资料的水平和处理资料的水平,搜集教育研究经验的水平,掌握和使用教育研究方法的水平几个要素。 1、教师要转变观点,树立和增强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自觉性。 什么是教育科研意识?从心理学角度讲,意识是一种人脑的机能,是高级神经系统高度发展的表现,是人的心理对现实生活的自觉反映。作为教师来说,教育科研意识就是对教育活动的有意识的追求和探索,是使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活动的自觉,是对所从事的教育活动的一种清晰而完整的理解。它既表现为行为主体对教育环境的主动适合,也表现为行为主体对教育环境的积极影响与改造。 而是绝绝大部分教师缺乏实行教育科研的意识。因为长期以来,在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这两块领地里存有着分工:从事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是那些专门研究人员,而从事教育实践的则是第一线的教师,这就使得教师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观点。他们认为搞教育科研是那些脱离实践的专家们的事情,他们不能“越俎代庖”。所以,必须使教师来一个观点上的转变,树立全新的观点:教育科学研究不但是专门科研人员的工作,也是每一个教育实践者—一教师的份内工作。要使他们持续地增强教育科研的自觉性。要使他们明白分工并没有绝对的意义,仅仅侧重点不同而已。 2、使教师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或基本方法. 在教育理论的学习中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逐步积

累和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自觉努力的学习教育理论,并把理论的学习和日常的教学实际及科研活动相结合,才能持续的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养,有了扎实的理论素养,教育科研水平的形成和发展,才有稳固的基础。教育科研不但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而且需要广博的教育理论知识,较高的理论素养。人们对教学的理解,较早和较快地用的是关于理解论的思想。教学论在持续发展、深化,这种发展是得力于方法的改进。教学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一条基本途径,自然应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人际关系问题,这就涉及到伦理学问题。教师教学实践的创造性决定了教学是一门艺术,看来,教学与美学也挂起钩来。其次,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实质上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爱因斯坦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果教师缺乏与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就不能深入领会当前素质教育的实质,就不能从教育哲学的高度分析,评判自己的教育行为,就不能发现教育实践中有价值地问题,更谈不上实行教育科学研究了。可见,当务之急是丰富和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点,树立学以治用的观点。学校要给时间,给机会,大力支持教师的继续教育,使教师掌握丰富的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或基本方法。 3、鼓励各级各类教科所,高等院校专门机构里的专业人员到小学去挂职,直接指导小学教师展开教科研实验 教科研机构要把学校作为自己研究成果的重点推广区,要把优秀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促动教育观点的转变与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要为学校培养教科研骨干力量,以各种培训班,实验班,讲座等形式大力培养教科研人员,为提升校长、教科处长及教研室主任的教科研水平做点实实在在的工作。1993年,美国《高校纪事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像候鸟一样”的文章。文中指出,

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综述

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综述 Teacher Education 外语教师教育简介: 教师教育(职前和在职教育)多年来主要沿袭传统和基于一般经验,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作为基础(Carter 1990 ; Freeman 1996)。普通教育1980s (Shulman 1987) 倡导“基于研究的教师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而在外语或二语(以下统称外语)教育领域则在90年代以后。国内外语界近年来也开始重视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 (Cambridge,P13) 1990s-refinging the scope of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Richards and Nunan’s(1990)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SLTE included not simply what teachers need to learn, but increasingly how they would learn it. ..there were professional learning processes in which language teachers engaged(Freeman and Richards 1996;Woods 1996). The nature of knowledge base of SLTE (Freeman and Johnson 1998) Presently,Socio-professional identity 外语教师教育背景: 1)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 2)教师专业化运动的推动 3)新兴社科理论的影响:建构主义对知识传授型的教师教育提出挑战;信息加工 理论引发了对教师思维过程和对比专家 - 新教师的研究(Clark & Peterson 1986);实践认识论(Schon 1983)、社会文化理论及活动理论(Vy2gotsky 1978)

英语教师行动研究 配音在课堂中的应用

Action Research on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Teaching by Means of Movie Dubbing in Grade Seven of Junior High School Background and motivation With the opening an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e ability of speaking fluent and understandable English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nd therefore is paid much attention to. On account that English has become lingua franca all over the world, English learners accent will be accepted as long as they have “comfortably intelligible pronunciation”and speaking in the way native speaker do is no longer necessary (Pei, 2014).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students should learn the phonetic knowledge including pronunciation, intonation, stress, pause,linking and etc. As for speaking, students should speak with natural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and appropriate tone (Education Departmentof China, 2012) For lack of instructions on English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i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e class (junior high school, grade one) have difficulty in English pronunciation. In Chinese, tone is word-specific, but in English tone is statement-based so not only pronouncing every single word correctly but also intona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English. Students’ problems in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have had a bad effect on their motivation in speaking, which makes them not confident enough to use English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Apart from that, their unfamiliarity with phonetic knowledge also poses problems on their listening, for example, the feeling of the speaker carried by the speaking tone. Based on this situation, with the aid of a mobile phone app for dubbing (AppendixⅠ),I am going to introduce dubbing into English classroom (considering the time for English class is limited, I will start a second class for my students after class once a week in cycle 2). My hypotheses are as follow: 1)Dubbing is so interesting that students will be more involved in classroom

新升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新升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张艳玲 (安阳工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保障新升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达到本科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新升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师资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包括进行反思教学实践、以科研促成长和建立平等合作的教师文化三方面促进其专业化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新升本科院校;教师的专业化;大学英语教师 中图分类号:H3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928(2009)05-0097-03 一、研究背景及原因 新升本科院校是指在世纪之交前后,由原来专科学校合并升格而成的本科院校。就全国来说,新建本科院校占全国本科院校总数的20%以上(唐国华,2006)。升本扩招后,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大部分教师忙于上课,很难抽出时间长期脱产外出进修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更新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师进修模式(郭新和,2003)。大学英语课程作为新升本科院校基础课程,有自己的特点,既不同于以往的专科英语教学,又与老牌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有着较大的区别,大学英语教学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急需转变,因此新升本科院大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尤为重要。 教师专业化在20世纪下半叶成为国际上的一种教育思潮,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一直是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努力的目标,也是世界各先进国家当前实施教育战略的共同措施。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对学生个体发展、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有直接影响。因此本文以教师专业化为背景,通过分析新升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师资特点,以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为大学英语教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一些拙见。 二、新升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师资特点 新升本科院校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在数量、结构、科研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数量不足,基础薄弱 据资料统计,新建本科院校专任教师与普通本、专科学生之比离国家规定的合格标准相差很大(唐国华,2006)。虽然近年来加大了大学英语教师的引进力度,但由于扩招速度比较快,加上教师考研读博等因素,教师数量还是不够。教师数量的不足,导致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任务重,精力不济,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等。另外,原来专科英语教师直接转为本科大学英语教师所占的比例比较大,与本科学校教师比有较大差距,教师队伍的基础比较薄弱。 (二)结构不合理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中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偏低,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偏大。虽然高学历、高职称并不就等于有高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但是毕竟高学历教师本人经过了较长的持续学习和知识积累,达到了一定的学识水平,高职称教师则在自己的教学和研究领域做出了相应的成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偏低会直接影响整个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水平。 (三)科研水平较低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科研方面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一部分教师不能正确认识科研与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及自身素质的关系,因而在科研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当有限;其次不少教师没有明确的科研方向,更没有制定可行的研究计划,因此问题研究不深入;还有大多英语教师的合作意识差较弱,缺乏合作精神,使科研水平难以提高。 (四)专业化意识淡薄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倡“专家型”“学者型”教师,新升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对于如何实现专业化问题,在当前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缺乏专业意识。大家对教师专业性质的认识各式各样,或将教师专业等同于一般职业,或将教师专业等同于知 *收稿日期:2009-02-22 作者简介:张艳玲(1976-),女,河南安阳人,安阳工学院讲师。

《英语教师行动研究》读书笔记

《英语教师行动研究》读书笔记 近期我读了王蔷的《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一书,受益匪浅。在大多数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固有观念中,教育研究者是那些在大学教育学院或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的专业科研人员,教育研究与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然而,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明了其实教育研究离一线教师的教学生活并不遥远。我们一线教师需要这样的教育研究,也能够做好这样的教育研究。 首先是我对“教师为什么需要行动研究”的理解。教师们常常发现,一些教学理论和流行的教学方法一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就出现问题。目前,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大多由教育领域非一线教师的专业人员来从事,他们的研究较为宏观,旨在发现教育的基本规律,研究方法较为复杂,多用精密的量化方式及难度较大的统计方法分析研究数据。这样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虽然对教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它往往无法被直接运用于日常课堂教学,用以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普遍对特殊的指导作用,需要通过一线教师自身对理论加以理解、转化、情境化之后才能实现。问题就出在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这一环节。许多一线教师的理论研究综合素养达不到能够正确理解先进教育理论,顺利转化先进教育理念的水平,因此,他们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但是,“行动研究”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状况,它是一种从教师的教学现实环境和条件出发,简单实用的研究方法。 “教师是研究的设计者、实施者、评价者和使用者,教师在自己日常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进行系统的观察和不断的反思、发现并提出问题、 确定和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观察和分析数据,分析 和评估效果,继而发现和提出新问题,使教学研究成螺旋状持续发展下 去,打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1 教师可以通过“行动研究”边实践边学习,在积累教学实践经验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逐步接轨。同时,教师在自我教学反思的过程中也能得到成长,我想这便是“行动研究”之于一线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吧。 明了了“教师为什么需要行动研究”之后,我们需要进一步知道“教师该如何开展行动研究”。本书第二至六章是关于开展行动研究的步骤和方法的介绍,第七、八章则通过大量贴近英语教学实际的鲜活生动的行动研究案例,具体的向 1王蔷:《教师教育行动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第3页。

小学教师行动研究案例

小学教师行动研究案例——问题学生行为与矫正 一、问题的发现: 夏某,男,11岁,是我校五年级某班级的一名学生。在第一周军训期间,刻苦训练,认真学习。上课、集会从不迟到、早退。但是,开学二周以后,就逐渐发现他有一些违纪现象出现。学校规定每天早上的早读,他总是不读。上课的时候总是低着头,有时就干脆趴在桌子上不听课,并伴有作业拖拉的现象。夏某为什么在入校二周的前后有如此大的反差呢? 二、问题的症结: 夏某原是我校四年级的一名学生,原先在四年级时,数学和英语成绩一直很差。但在五年级军训期间,感受到了教官亲切的关怀和老师的殷切希望。这一切更加坚定了要在五年级认真学习信念,以弥补以前的不足。 在入校的军训生活中,一直能坚持刻苦训练。刚开始训练两天,就觉得腿脚发软,肌肉酸痛,但他没有因此而请假,坚持在操场上训练。身体的疲劳算不了什么,心理却是很开心的。通过一周的艰苦训练,他在班级中获得了军训会操比赛的第一名。这极大地增强了夏某的自信心。他坚信:只要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可以取得成功的。军训结束后的第一周,夏某学习是很认真的,从不迟到、早退。并且能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但过了两周后,就发现夏某不与其他同学交流,上课总是低着头,有时干脆就爬在桌子上听课。因为他四年级时的英语和数学成绩很差,《英语》、《数学》等课程听不懂,虽然也暗自努力过,但还是搞不懂,心理觉得很烦,所以,有时早读就不读,上课也就无精打采了。暂时也只能这样混一段时间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于是就出现了早读不读、上课不认真的情况。 三、问题的解决 转变夏某1、对策与方法夏某是因为自己以前学习成绩差,跟不上班级其他同学,觉得自己的学习生活无希望,所以产生了厌学情绪。当务之急是要帮助他排除学习障碍,树立自信心。要多给他鼓励,而不是简单的批评教育。在这个方面,我们老师就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首先,要帮助他树立学习目标。其次,要帮他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最后,要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于夏某的疏导和教育,要循序渐进,一步步帮助他树立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