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

“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
“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

“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

“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罗代国

“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

李杏保顾黄初

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所谓“三中心”的旧教育观念,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就被人从理论上予以否定。然而它的阴影,在语文教育领域却至今未能在实践上完全消除。尽管叶圣陶早在50年代就意识到语言教育与社会生活的不可分割性,要求人们把语言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看待;然而他的话并未能引起学校中语文教师的深层次思索。尽管吕叔湘早在60年代就曾经“代语文教师呼吁”,请求学校中其他各科教师,包括学校的行政人员,都要和语文教师合作,都来关心学生的语文,指出:“要在整个学校里树立起正确使用祖国语文的风气,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正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同时,推而广之,说:“学生不仅生活在学校里,也生活在社会里。整个社会对于语文的使用是否严肃认真,对学生也有极大的影响。”然而这些话也似乎并未引起学校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观念上的触动。到了80年代,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随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目标的提出,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等时代新观念的形成并在实践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人们开始从宏观的角度、从事物的普遍联系的角度,来审视语言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于是一种被人们称之为“大语文教育”的整体构思和改革方案出现了。

较早提出“大语文教育”这个概念并以此设计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方案的,是河北省邢台八中的语文教师张孝纯。他在《“大语文教育”刍议》一文中说:“根据36年来从事语文教学特别是1980年以来进行中学语文教改实验的实践,我认为:应当施行‘大语文教育’。因为只有这样,中学语文课才能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在培养具有共产主义精神的创造型、开拓型人才方面充分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张孝纯提出的“大语文教育”,其指导思想是四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联系社会生活,就是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的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使语文课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打破以往封闭式的格局;着眼整体教育,就是要求做到“德、智、体诸育的和谐与统一”,“知识、智力、能力是个统一体,不容割裂”,“建立敬爱型的师生关系”;坚持完整结构,就是要求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之中协调地活动,而语文教学本身也应有完整的结构;重视训练效率,就是“强调不能只依靠训练的数量换取了成绩,而应以较少的课内读写量和课外作业量,达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等水平的目标,力求事半功倍”。

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张孝纯在“大语文教育”观支配下设计的语文教学整体结构模式:一体两翼。张孝纯认为,完整的语文教学结构,应由三部分组成:1语文课堂教学;2第二语文教学渠道;3语文学习环境。坚持完整的语文教学结构,就是要:1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2开辟第二语文教学渠道;3强化语文环境的积极影响。所谓“一体”,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体,包括范文教学、参读教学、习作教学、语文考试考查等项,其中以范文教学为核心;所谓“两翼”,其一是以课外阅读为重心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多种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其二是对学校语文环境、家庭语文环境和社会语文环境的利用。张孝纯说:“一体两翼,不可或缺:无体则失去主导,无翼则不能奋起。”

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思想及其设计的整体改革方案,在河北省邢台八中进行实验,结果证明是有成效的。从1983年到1993年,10年改革实践,张孝纯和他的主要助手张国生领导实验组的同志,构建了“大语文教育”从整体到局部的种种教学模式和实施方案,同时还出了一批科研成果,影响不断扩大。

“大语文教育”观的核心是确认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和契合。刘国正在1981年

发表的《把语文基本训练搞活》一文中就提出了“生活是发展语文能力的基础”的观点。这样的观点,人们在理论上是完全能够理解、能够接受的,但要把这种理论观点真正落实到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去,并设计出种种模式和方案来,却是需要睿智、需要魄力和毅力的。差不多与张孝纯提出“大语文教育”教改方案的同时,江苏省无锡一中的孙宏杰和兴化中学柳印生在南方也遥相呼应,提出了“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学习语文”的教改试验课题。孙宏杰主持的这项试验的基本做法是:“从学生的生活中发掘语文学习的各种因素,把学生在生活中的许多不自觉地运用语文工具的机会,变成自觉的有意识的语文能力训练;并千方百计为学生设置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处处作有心人,主动寻找语文学习的各种时机,积极地把语文课堂教学中学到的东西在生活中进行有意识的实践;同时,语文教学主动地和其他各科的教学配合,使学生在其他各科的学习中更好地借助于语文这个工具,又使其他各科的教学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种种实践的机会。”孙宏杰把这种从各方面协调动作的语文教学活动形式,称为“全方位教学法”,或“立体教学法”,或“综合教学法”,或“生活教学法”。柳印生则把自己的试验,称为“孔雀开屏”式的辐射型教学。1990年,刘国正根据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提出了语文教改的三个“基本点”,其中再次强调:“要使学习语文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这生活,包括学生自己的生活,家庭、学校、社会的生活。语言产生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脱离了生活,就变成毫无生气的空壳。语文教学也要同生活相联系,脱离了生活,就会变得呆板枯燥。”1991年,顾黄初在为北京吕桂申等人编辑的《语文教学方法论》一书提供的论文中也提出: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所谓“贴近生活”,包括的内容主要是:第一,从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规律来探求语文教学的规律,要懂得怎样“教”语文,就该先懂得生活中怎样“用”语文;第二,从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众多场合来开拓语文教学的空间领域,摆脱语文教学的“封闭式”格局,创建语文教学的“开放式”格局,把施教的视角延伸到课外的广阔天地里去;第三,从现代生活的发展前景来规划语文教学的未来,努力使语文教学与现代社会发展步履相适应。上海《语文学习》从1993年7月开始在它的精美的封面上引录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克的一句名言作为编辑们的一种信条,这话就是:“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看来,这种紧密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的“大语文教育”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并正在实践中催出越来越多的硕果。

〔注〕节选自李杏保,顾黄初合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

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见《吕叔湘论语文教学》,56页,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张孝纯:《“大语文教育”刍议》,见《语文教学改革》,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1986。

孙宏杰:《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学习语文》,见《语文教学在前进》,211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顾黄初:《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见《语文教学方法论》,9~19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

“大语文教育”

1.学大语文读大世界——《语文世界·高中版》,2001年度四种奖项评选揭晓,语文世界(高中版)》,2002年01期 2.“大语文”观念──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探源,穆丽媛,《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3.《高中大语文教育》课题介绍,王建民,夏钰明,《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20期,浙江德清县第一中学省级课题;邮编:313200 4.鲁迅与大语文观,郑佩忠,《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21期 5.营造大语文环境实施创造性学习——“烟台市高中语文创造学习工程”概况,左普,《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11期,山东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64000 6.表述类大语文试题讲练,崔益林语文世界(初中版)》,2002年01期,江苏省海安县古贲中学教师 7.“文史”合一建立完整的大语文教材新体系,倪义省,《教学与管理》2002年13期,山东微山县田陈矿中学 8.让家庭作业成为大语文教育的桥梁,谢友琏,《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05期 9.“大语文师生‘合作—互动’学习”课题简介,王建芹,张国伟,刘向东,《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10期,山东临沂第四中学276005 10.大语文教育与现代班集体建设结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莫素君,《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年04期 11.试论大语文教学的基本含义,边霞《小学语文教学》,2002年06期,南京师范大学 12.语文学科呼唤大语文教育,刘利芝,《湖南教育》,2001年16期,株洲市二中 13.让语文教学走向大课堂——关于“大语文课堂”的思考与实践,张剑松基础教育研究》,2001年06期,广西梧州高中!543000 14.对“大语文教学”观的一点认识,吉国庆,《青海教育》,2001年Z1期 15.创设“大语文”的整体语境,陕西张海珍《教师报》,2001/11/11

小学语文最新教育理念

小学语文最新教育理念 80年代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法教材在理论框架、知识结构、教学内容、编排体系等方面的探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从总体上来说尚缺乏全局的、宏观的改革。面向新世纪,构建教材新体系,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有恢宏的气魄,有强烈的现代意识、未来意识、创新意识。 一.在保留传统教材精华的同时,大力吸收最新的有价值的教研、科研成果,使教材面向21世纪,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里有四个问题应予以重视: 1.要渗透大纲的精神。 新教学大纲(即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总结了建国以来语文教学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既从客观上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原则作了理论阐述,又从微观上阐述了具体教学内容、方法、要求。新大纲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法教材的统领,要把新大纲的精神有机地渗透到每章每节之中。 2.要体现教育新观点。 建立“大语文教育观”,这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新课题,这个观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应在教材各章各节中有明显的体现。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代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学法指导的研究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是当前世界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热点,教材要十分重视反映学法研究的新成果。3.要融入教学新经验。 教材既要重视继承行之有效的传统经验,又要有意识地吸 收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新经验。80年代以来,小学语文教学 改革呈现一片喜人的景象,各种教学改革流派在竞争中发 展,各种教学实验课题在实践探索中硕果累累,教材要充 分反映。 4.要增添教学新内容。 教材要相对稳定,又要适当更新。相对稳定,有利于教师 把握、驾驭教材,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质量。适当更新, 是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为了使师范 生能适应新世纪的需要,在保留同类教材的基本内容基础 上,又要注意补充鲜活的内容。 二.建立小学语文教学法科学的理论框架。 1.要广泛吸取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小学语文具有跨学科的 性质,它与哲学、教学育、心理学、语言学、文学、修辞 学、逻辑学等关系密切,要综合运用诸多学科的理论成果, 这样才能体现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2.要体现教学理论的先进性。教材在探寻和剖析小学语文教 学诸多方面的问题时,要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从理论上加以 分析。用系统论的理论阐释小学语文能力的结构和形成, 用信息论的理论解释听说读写能力的不同特点,用控制论 的理论说明如何合理地安排课堂结构。 最新教育理念 【教育】 1、知识教育靠“灌输”,人文教育靠熏陶。 2、我国教育的一些优势(如学生的计算能力强等), 现代技术是可以代替的,而我们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如 学生的创新能力弱等),却是现代技术无法代替的。这就 是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迫切需要改革的主要原因。 3、我们教师要牢记:没有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没 有医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永远不可能从某一位成功教 师那里克隆相同的教育艺术或方法来对自己的学生实行成 功教育。如果真的能够那样,世界将是只有领袖、政治家、 科学家、诗人、银行家、企业家和大富翁的世界,世界也 将变得无法存在。 4、教育不能只面向少数学生,也不能只面向多数学生, 而要面向每一个学生。 【学校】 5、我们不应该片面理解学校只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 为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教师发展能 更地促进学生发展,放弃教师发展而追求学生发展,最终 学生的发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教师】 6、演员,靠演技征服观众;球员,靠球技留住球迷; 教师,靠综合素质引领学生奔向的未来。 7、不称职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适应自己,带着知识 走向学生;而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则是让自己去适应学生, 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前者是授人以鱼,后者是授人以渔。 8、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 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 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9、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 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 乐的。 10、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 是骨干教师;站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11、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 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 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 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12、这几种比喻很值得我们教师欣赏:教师是“介绍 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 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 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 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味大餐。 【课堂教学】 13、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头痛的问题是学生不提问 题。如果学生提问题,重要的不是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 辑性,而是学生提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难怪有人说,中 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了问题, 所以,中国学生年级越高,问题就越少;国衡量教育成功 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会不断发现问题。学生的 问题连老师也回答不了,就算很成功了,所以,美国学生 年级越高,越会突发奇想,富有创意。 14、教师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 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急于 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而要首先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 不要强求学生接受教师的立场,而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 观点;不要对学生予以“一锤定音”式的裁决,而要进行 富于启发价值的评价;不要对学生鲜明的个性或完全否决 或过度赞赏,而要引导学生鲜明的个性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15、衡量教育是否失败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看一 看学生通过学习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厌恶学习。 16、过去的课堂教学,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现 在的课堂教学,学生应该是主角,教师是配角。 17、成功的教学应该是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走进教室, 学习后在更高层面上产生不同的新问题。 18、教师在课堂上要控制自己的表现欲,惟有这样, 才能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以及思考的时间。如今学生在 课堂上缺少的就是“表现机会”和“思考时间”。 19、教师向学生讲授“为什么”,远不如学生向教师 提出“为什么”。 20、如果说“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学就是为了会 学”。 【教师与学生】

温儒敏最全解析_新高考语文的7点变化与应对策略分析

温儒敏最全解析:“新高考”语文的7点变化及应对策略 2018-10-24 21:55 历史/阅读/高考 10月11日,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人教版语文教材及统编本(人教社)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以《“三新”与语文教学改革——新课标、新教材与新高考》为题,在深圳市作了专场讲座。 目前,高考变动已势不可挡,因势而动的新课标也对语文教学提出诸多要求,然而新高考究竟注重考查学生何种能力?又应当在实践中以何种科学方法应对为宜?希望本篇能助诸君在前行中涤清迷雾…… “高考正在变动,一个是招生制度的改革,一个是考试内容的改革。未来几年,全国高考主要是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科目上有大改革,招生制度的改革还是很谨慎,但其实招生制度改革才是根本性的。 高考改革,对高中老师来说,教学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我提一些建议,完全是个人学术研究的一种看法,而且这个看法可能还不全面。” 新高考 高考命题越来越注重阅读量,越来越注重阅读速度。 五年前,高考语文试卷面大概是6000-7000字,现在已经到8000-10000字。 去年比前年,今年比去年,每年卷面的字数都会略增,基本上是3%-8%的幅度。阅读量大,文字量很大。如果学生总是刷题,阅读速度很慢,无法一目十行,这样是不行的。 那我们教高中语文,怎么办呢?教学中需要把精读略泛快读结合起来,也就是“1+X”(注:下文有详细说明)。 譬如说一篇古文用60%的时间去教,剩下的时间就要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古文。我们也要教学生方法,如中轴线、不动唇、不指读等等。 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 随着高考命题材料面拓展这一改革,一线教学需要调整思路,让课堂教学多往课外阅读延伸,多鼓励广泛读书,多关注社会,不能处处围绕考试只读那么一个小的范围。 题型将偏重检索和判断,老师和学生都需要扩大阅读视野,考试几乎没有鸡汤文,《读者》《意林》等不太有用。

解放区语文教育现象研究_2604

解放区语文教育现象研究 一、解放区语文教育的历史背景 1.解放区教育的时空范畴。在长期的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创建革命政权的同时,又创建了真正属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即:解放区教育。――这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最光辉的篇章。 2.解放区的语文教育。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语文教育,同整个教育事业一样,也是在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指引下,通过对旧的教育体制、课程、教材和教法进行重大的改革,在战火中诞生、成长、壮大并不断发展起来的。 二、解放区语文教育现象大搜索 1.艰难的教学环境 (1)抗战背景下的教育。政治斗争的胜利,决定教育斗争的胜利,同时教育斗争的胜利,也推动了政治斗争的胜利,并且巩固政治斗争胜利的成果。一切政治斗争都表现在教育上。抗战以来,是一部政治斗争史,也是一部教育斗争史。 (2)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条件差

①缺乏稳定的教学环境。 ②教学设施简陋。 (3)全民文化功底薄弱、教学起点低。根据地和解放区是文化比较落后的区域,据一般的估计,文盲占总人数的90%以上。 2.特殊的师资力量。国民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解放区的文盲比例很重,教学的起点很低,因此,文化教育工作是从“扫盲”开始的。 (1)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实行“小先生制”。 (2)教师身兼数职、密切联系群众。 3.灵活多变、适应性强的教材 (1)苏区识字教材善于吸收古代传统。在苏区学校禁止用基督教书籍,禁止用国民党的文化书籍,禁止用四书五经等作教材,坚决反对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伦理纲常等孔孟学说及一切复古思想。编制教材的原则是:与当前斗争、群众实际生活。

(2)边区教材具有政治性、时事性。教材内容结合边区实际,边区实际首先体现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政治的政策方面,它集中反映群众的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因此,在教材中宣传党的政策就是联系实际,而且是最重要的实际。 (3)教材内容结合学习对象的实际。1940年辛安亭编《边区民众读书》(《抗日三字经》、《实用四言常识》、《新五言杂志》、《民众应用文》)冬学识字课本,用《三字经》《四言杂志》、《五言杂志》等形式。 (4)教材体裁的丰富性。除教育厅编印的课本外,教员还根据当地情况及学生程度随时编选补充,如:春联、农谚、歌词等,从群众当前需要的知识出发,识字进度就快。有的民办小学,让群众口编,教员记录整理,再交给群众,就是很生动实际的教材。 5.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苏维埃的教育,必须采取启发式,要充分发展儿童自动的能力和创造性,用实物显示。必须完全用诱导劝告和帮助的方法,绝对禁止强迫威吓,甚至敲打的手段,必须从具体进行到抽象的。

树立大语文观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何为大语文观?意即教师不仅仅把语文课视为工具课,还要立足于培养、熏陶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帮助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可支持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种教学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于只强调工具性和现实思想意义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来说,更适合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要求。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阐述告诉我们小学语文教学要在大语文教学观指导下进行。 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需要我们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素养,强调努力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相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强调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每周几节语文课、每学期几十篇课文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课标》又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首次做出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三年级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不少于30万字高年级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逐步培养读书记笔记的习惯的具体量化规定。进一步强化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实施大语文教学观的重要渠道。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至关重要: 一、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学内容因其所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更具培养一代新人的优势。大语文观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尊重真理,富有责任心的健全的人格。小学生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内心世界很容易产生震荡。一位教师连着给三届一年级小朋友读王尔德的童话《星孩》,都有不少学生潸然落泪;一部英国儿童小说《哈利.波特》,竟然征服了全世界,连成人都不禁为小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多读中国文学、优秀中华人物事迹更有必要:从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李白安能摧眉弯腰事权贵的傲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文天祥留取心照汗青的豪情到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吉鸿昌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高风亮节,郁达

大语文教育观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阅读与作文 主讲吴芙蓉 何谓“大语文观”? 所谓“大语文”是语文教学领域、范畴的广泛化、扩大化、社会化。 语文教学就是“一体两翼”。“一体”是指语文课堂教学主题,“两翼”是指语文课外学习、社会、语文教育。具体地说,“大语文”教育从横向看,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的语文教育“三个课堂”,其中,课堂教学是“轴心”;从纵向看,可包括学前、学龄和继续教育。也可以说,“大语文”教育就是全方位、多角度、终身的、大众的、普及的教育,而绝非是以选拔少数人为主的精英教育。 一、现代大语文教学观的几个特点 (一)、“大语文”教学观它强调语文教学的整体性。 1、加强学校语文同家庭语文、社会语文的有机联系,创建三结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2、实现德、智、体、美、劳的统一,突出德育的统帅地位。 3、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实现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交叉和配合。 4、加强语文课各个部分之间的系统化联系,诸如听、说、读、写、思之间,以及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考试考查各部分之间。 5、实现语文教学内容的序列化和生活化。 6、实现教师教学的指导性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的和谐统一。 (二)“大语文”教学观它突出强调社会性。 (三)“大语文”教学观它突破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封闭性,创造了开放性。 (四)“大语文”教学观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内容的固定性,体现了选材的现实性、时代性。(五)“大语文”教学观它有利于减轻学生语文学习的负担。

我的“大语文”观 (一)、我的“大教材”观 1.读有字之书 2.读无字之书 (1)科学观察 (2)科学实验 (3)游戏活动 (4)手工制作 (5)新闻媒体 (二)、我的“大课堂”观 1、阅读教学与运用 A、一篇带一本 (1)、课前初步阅读 (2)、课堂讨论探究 (3)、课后拓展阅读 B、学一篇写一篇 2、诗词教学与运用 A、学一首带一类 (1)、课前查阅资料

部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关于语文教学的24条建议

部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关于语文教学的24条建议 01.语文或者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正如数学家、原复旦校长苏步青所说,如果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语文则是基础的基础。语文学科的目标不光是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还担负着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培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 02.语文的功能,不光是提高读写能力,最基本的是培养读书的习惯。 03.深文是可以“浅讲”的。如果某一篇课文对多数学生的确太深,那么要求不妨就低一点。不要所有课文都细嚼慢咽,生怕留下哪些不懂。全都扣得那么精细,阅读量肯定上不去,语文素养也就无从谈起。 04.就语文而言,(平衡应试需要和开放教学的)办法就是鼓励多读书,别死扣教材教辅。阅读面宽了,视野开阔了,考试成绩不会差,而素质也会提升上去。有水平的老师是懂得平衡的,而没有水平的老师只会偏向应试。 05.教育者的责任就是想办法让孩子们读一点经典,可以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方式去读,获取对于人类精神文明的尊严,学会向善和担当,不要过早陷于时尚的、物欲的泥淖。在这个浮泛的时代,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必须有人去做。06.为什么应试教育走不出来,不能怪教育本身,这和社会的紧张程度和焦虑感有关。大家总在说优质教育资源太少,实际上是优质教育资源永远是少数。竞争如此激烈,家长如此紧张,应试教育很难抑制。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在方法上做点改进,希望能有些平衡。既让学生考得好,又不把脑子搞死,那才叫水平。 07.改善(应试教育)的办法是提高命题的水平,有一部分题是可以容许不同发挥的,不要标准答案。教学中应当加强思维训练,特别是批判性思维。通过“语用”的学习把思维能力带起来。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弱项。 08.要防止教学中过多“活动”,把读书当作活动的“支架材料”。最重要的还是读经典,读基本的书。 09.在小学初中阶段养成读书的爱好与习惯,那么也就可能打好一生发展的底子。 10.比如有个老观念:好读书不求甚解。要求学生读书别马虎,要认真,是必须的。但在阅读兴趣培养上,有时也应该允许读得快点,挑有兴趣的读,可以“不求甚解”。还有个观念:不动笔墨不看书。要求孩子凡是读书就写笔记,要学怎么写作,这也是煞风景的。孩子也应当有他们的自由阅读。

语文学习中的“三难”现象成因及解决策略

语文学习中的“三难”现象成因及解决策略 我时常感觉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出现:理解难,概括难和表达难。其实理解、概括和表达三者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是一个逐层深化的过程。理解就是把客观的事物转化为人的主观意识,形成一种主观认识,它是前提,没有理解,就根本谈不上认识。概括就是把事物的共同点归结在一起,或将其内部特征、本质属性归结为精要概念的逻辑思维过程。表达是把我们形成的主观认识再次转化为客观现实,表达出你认识的结果。而理解难、概括难、表达难这三种情况却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这对我们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者来说是一个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就此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一、学习过程中的理解难 我相信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说过这样的话,要求学生学会理解,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更牢;学习过的东西要及时消化,只有消化的东西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但恰恰忘记了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如何去教学生学会理解,学会消化。而学生正好又在这个方面又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不会分析,不会思考,再加上学科之间的知识不能做到融会贯通,当然就更不能全面正确理解。语文课不但是学习生字词及语法的课,更应该是思维训练的课。要理解,首先要教学生学会分析,让学生学会思考,而且要善于思考;要学会提问,而且要善于提问。有疑必问,有问必思,有思必答,这个分析寻疑释惑的过程就是把客观转为主观认识的过程。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领域又非常广,所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因此,要鼓励学生多读书,扩大知识面,不断开发理解的源泉。 二、学习过程中的概括难 教授一篇新课文,在对课文分析的过程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提问学生,比如,本段的大意是什么,文章的主旨或中心是什么。我在教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后,要求学生完成一篇阅读理解题《梅雨潭》,其中有一道这样的题“要求用四字短语概括‘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这句话”。学生的答案是五花八门,可就是没有抓住重点。除了没有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学生对语言的组织运用能力上的缺乏,不知如何来概括。后来我要求学生找关键词“摇荡”,然后又问什么摇荡,“心在摇荡”,然后又问怎么摇荡,“随绿而摇荡”,最后概括为“心随绿摇荡”。不行,五个字不符合要求,最后把“摇荡”一词浓缩为一个“动”字,这样这个四字短语出来了“心随绿动”。学生听后开心地笑了。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学生不会遣词用字,结果就出现了各种各样不着边际的答案。而要达到一定水平的概括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平时就应加强对语言词汇的积累。除了在课上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外,课外还应加强对学生词汇的积累,唯其如此,概括难这一关才能够胜利过关。 三、学习过程中的表达难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语文大语文教育 王全茂 “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 时,在教材编审会议上,叶圣陶先生和一些语言学家商议后提出“语文”这个词,并将它解 释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国家开始出版统编教材,才将先前小 学的“国语”和中学的“国文”正式定名为“语文”,并沿用至今。叶圣陶先生在 1964年 2月 1目的一封通信上说:“彼时(指1949年教材编审会议上——笔者)同人之意,以为口 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 ‘听’‘说’‘读’ ‘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因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 之成效亦将减损.原意如是,兹承询及,特以奉告”。1977年,叶圣陶先生针对一些专家学 者对“语文”含义的争议((1)指语言和文字;(2)指语言和文学;(3)指语言和文章;(4)指语法和文学)再次指出:学语文要在“听”、“说”、“读”、“写”上全面下功夫。

“大语文教育”,是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1926-1992)创立的一种整体性、开放型的语文教育新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征是通过“一体两翼”(亦称“三 个课堂”)教学结构,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 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 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四方面 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和强有力的培养和训 练。 “一体两翼”教学结构,“一体”是指课堂教学(第一课堂);“两翼”是指课外活动(第 二课堂)和语文环境(第三课堂,即社会生活和社会语言实践中的语文学习)。张孝纯和他 的学生张国生合作,从1983年开始进行“大语文教育”实验。张孝纯先生逝世后,张国生 老师不断丰富充实“大语文教育”实验,并使之具体化和有操作性,提出了“非语文科语文 学习”、“各科语文学习”、“影视语文学习”等新主张。刘国正、张锐等先生曾发表文章赞扬 他的教学。刘国正先生还曾为他题“雅韵”二字并释之日:“不趋时髦,不赶浪头,立意高

大语文观的内涵

大语文观的内涵 【摘要】为了使绝大部分学生能走向社会就有较强的工作、学习、生活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更好的作贡献,我们必须完善“大语文教学观”,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优势,利用微观的语文课堂教学,体现宏观的语文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能在课堂以外,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时时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立足社会、服务于社会。本文就大语文观的内涵谈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大语文观;教学;语文素质 【正文】语文素质在人们的工作、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体现,它是人的基本素质。对于中学生来说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走向社会,学好语文,具备较强的语文素质都是今后生活必备的基本技能。语文的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大语文教育”,它把师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升华为语文能力、思维发展、创造力的培养以及人格完善的教育。为了使绝大部分学生能走向社会就有较强的工作、学习、生活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更好的作贡献,我们必须完善“大语文教学观”,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优势,利用微观的语文课堂教学,体现宏观的语文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能在课堂以外,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时时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立足社会、服务于社会。 一、学生的长远发展观 教育工作的目的不在于老师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引领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并实现长远、健康发展。感性认识——感悟——知识是人们学习的三个阶段,知识是学习的最高阶段,每一点知识的获得,都应该让孩子经历完整的三个阶段,才符合科学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和提升。目前很多学校严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追求一种短平快的教育,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就是让学生尽快掌握知识,考试考出高分。为了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做更多的题目,考出更好的成绩,学生对知识的感悟过程、探究过程都被大幅度压缩,缺少了教学中最重要的中间环节:感悟。至于“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都被抛在了一边。1而事实上,学生知识的形成需要一定过程和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动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中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从整体上看,它包括思想教育,语文基础知识及心理素质培养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维训练,渗透思想教育。成功的教育教学必须是让学生在经历体验、思考感悟的基础上,主动构建所学知识,对学习始终保持着浓厚兴趣,同时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良好学科素养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培养。这个时候的知识就会变成智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收获更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二、语文的学科教学观 1李海霞. “大语文”教学观下的实践与思考[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7(07).

语文课标解读的几个问题 温儒敏

温儒敏:关于学习语文新课标的若干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正式颁布,今年9月就要实施。我想就老师们关心的九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新课标篇幅不大,涉及面宽,凡课程性质、理念、总目标与学段目标、教学内容、方法、评价、考试、教材编写,等等,都说到了,但多是一些很精练的原则性的表述,需要认真学习、体会和探讨。最好能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对照课标的要求,看哪些符合标准,哪些还有差距,或者哪些一时很难做到,看有没有办法逐步达到要求。和平时培训不同,课标学习不能只注重教学技巧模式的模仿,应侧重在教学理念、目标上的思考、对照与探究。课标的学习,为老师们更新观念、全面提升教学水准提供了契机,也为继续推进课改提供了动力。我虽然参与了课标修订,但这里的意见不是代表修订组的,是自己的思考,愿意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课标的功能是什么? 国家那么大,学校那么多,从管理上说总得要有一些基本的规范,课标就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也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依据。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命题都应当以课标为依据,以后相关部门对学校进行教学的检查评估,就要以课标为依据,不能另立标准。中考、高考情况如何?升学率多少?都不应当作为检查评估的标准。中考的考试大纲要以课标为依据。课标是有一定的政策约束力的。对老师来说,有了课标,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培养起码达到什么水平,也就有依据,做到心中有数。应试教育仍在发挥其负面影响力,课标的功能就更加重要,它代表正面的力量,对不良倾向起着抑制、抵挡的作用,引导教学往健康的方向走。 课标实施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的枢纽。10年前有过语文课标的实验稿,这个实验稿的推行,其实就是课改。课标提出了一些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在10年课改中,我们已经接触和实践过,现在需要总结。课标实施与课改推进是紧密联系的,学习新课标,也是为了深入课改。 有的老师阅读新课标,关注的是有哪些改动与自己的教学有关,有哪些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时间如何安排,等等。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抱着这种期待,课标可能不太“解渴”。因为课标毕竟和教学大纲或考试大纲不同,它是指导性文件,在教学的安排上不可能做很具体、统一、硬性的规定。大家不要因此觉得课标是“务虚”的,与自己关系不大。其实课标不完全“务虚”,即使是所提出的那些新的理念、方法,以及教学内容框架、评价原则,都很切中教学的时弊,并非穿鞋带帽的空论。我们要通过课标的学习,掌握国家对课程教学设定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这些标准具体体现到各个学段,我们的任务就是实现这个标准。至于如何去教,课标虽有指导性建议,但不是具体方法。教无定法,学校和学生的情况不同,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歧义现象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歧义现象 导读:本文浅论语文教学中的歧义现象,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歧义现象 葛蓓蓓 歧义是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也是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众多研究者从各个层面对歧义现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在总结歧义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从歧义现象的分类入手进行论述,以便更好地跟学生探讨歧义现象。 歧义现象是由不同因素造成的,既可以是语法的也可以是词汇的,还可以是语音和语用的。因此划分的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类型也不同。如王震雷(1997)从歧义产生的条件分句法平面的歧义和语义歧义;李汉威、黄春珍(2001)从三个平面理论角度将歧义分为句法歧义、语义歧义和语用歧义;郭文静(2002)等从歧义产生的语言系统内部的根源角度,把歧义分为语汇歧义、语法歧义和语用歧义等等。本文则从歧义产生的原因角度,将歧义分为四大类。 一、与语音有关的歧义 1.语音停顿 (1)十二加/三/乘以五等于多少? (此句由于停顿的不同,可得出不同的结果,分别为27、75。)

(2)他们/三个/一组去工人中作调查。 (可以认为只有三个人组成的一个组作调查,也可是他们一群人三个为一组分组调查。) 2.轻重音 (1)几天之后,他终于想起来了。 (“起来”读重音时为动宾关系,轻音时为动补关系。) (2)你们笑什么? (“什么”读重音时表示询问,轻音时表示责难。) 3.语音内部曲折 (1)这个地方没有缝。 (“缝”读féng时,表示缝补;读fèng时表示缝隙。) (2)这人真好说话。 (“好”读hǎo时,表示这人通情达理,不为难人;读hào时,表示这个人爱说话。) 以上主要是书面语情况,口语里的歧义现象主要表现在同音字上,如:你们什么时候qīzhōng考试?(qīzhōng是指“期中”还是指“期终”?听者肯定分不清。) 二、与词义有关的歧义 现代汉语词义组合中一部分歧义是由词义问题引起的,与语音引起的歧义不同,它们不仅在书面语中存在,而且在口语中同样如此。 1.词的多义性引起的歧义 (1)你先坐这等着,我去买饭。

什么是大语文

“大语文”观认为:语文教育,是以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因此,语文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同时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 大语文”是“大语文教育”的简称。“大语文教育”是已故的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 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爱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是“大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 语文是情智双修的学科。我国语文教学界的泰斗刘国正老先生认为:语文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并不矛盾,“文”和“道”可以兼顾。“片面强调工具性和片面强调人文性都不可取,它们可以很好地融合。” 小学阶段大语文教育包含哪些内容 编辑

小学一、二年 综述:小学一、二年级是一个孩子记忆力的真正黄金季节,也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进行相互衔接转换的最佳时机,不要把孩子的课外时间浪费在试图让孩子理解文意、欣赏经典上去。 小学一、二年级大语文提高重点: 小学一年级记(背):★★★★听与说:★★★读:★☆写:☆ 小学二年级记(背):★★★★听与说:★★读:★★写:★☆ 1、识字与写字 如果您想让孩子比同龄人多识字,那么就让孩子在幼儿园时代去完成这个工作,如果错过这个时机,孩子已经进了小学,我们只说孩子在这方面没有特别优势,但不会影响此后的语文或其它学科的学习。 2、阅读 小学低年级,阅读能力方面有两项基本功是必须得到解决的: 一是教会孩子进行正确的朗读,用来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语感。很多家长和教师发现孩子写作文时存在语句不通、病句、语序颠倒等问题,误以为是孩子语言逻辑、组词造句方面的原因,而实质问题并不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 纲要:改革教学方法 1、语文教学要从生动形象的直观开始 2、叶圣陶提出了“预习、讨论、历练”的三教段理论: 启迪:在教师方面来说,一定要变“讲”为“导”(1)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自己去多看,多读,多想;(2)作文教学要让学生自己去多写,多改,多想。 3、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1)国文教育悬着明晰的目标: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 4、切实提高语文鉴赏水平和语感能力 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整体改革观中的重头戏。教学得法,事半功倍,学生受益且一辈子受用;教学不得法,事倍功半,学生受罪甚至学了比不学还要糟糕。 叶圣陶极力提倡中小学语文教学要从生动形象的直观开始,他说:“许多东西用语言文字是绝对说不清的。像一只杯子,你怎么用

文字来正确的说清楚它的形状呢?……要讲清一个茶杯,恐怕一百个字还不够;在这一百个字当中,有生字,有虚字,而等到学生把生字认得记得了,把虚字弄清楚了,整个茶杯也就没有了。”又如要让学生认识橘子,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橘”字,旁边再画一个圈圈,再作一番讲解,其结果,“孩子们所识得的只是一个圈圈,那就何不把一只橘子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看,岂不简单明了得多。”显然,这种从直观入手进行教育的方法,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规律,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像更为深刻。 叶圣陶曾经严肃地指出,学校里的各种功课,“国文教学受的传统影响最深,书塾的一套办法传到学校的国文课,这是国文教学劳而少功的一个原因。”为着摆脱传统教育的影响,排除书塾的一套办法,让学生们多多受益,叶圣陶提出了“预习、讨论、历练”的三教段理论:每个学生在上课之前都要先通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并自觉利用工具书独立解决课文中字词的障碍,同时能通过预习提出心得、疑问和难点。等到上课时,学生应该在老师的主持和指挥下积极地参加对课文的讨论,由于每个学生在预习时的收获和困惑各不相同,所以课堂讨论时通过相互取长补短,集思广益,问题就可以解决一大半,而剩下的那一小半,只要由教师三言两语的指点和引导就能开窍。最后的历练应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历练得多了,学生就能养成学习语文的一系列良好的习惯,就能收到举一反三的好效果。(三教段理论值得一试)按照叶圣陶的三教段理论,在教师方面来说,一定要变“讲”为“导”,自己尽量少讲,把大量的时间都让给学生:阅读教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读后感1000字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读后感1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温儒敏论语文教育》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读后感1000字: 我有幸加入施维江名师工作坊,在工作坊的统一要求下,我读了几本课外书,其中《温儒敏论语文教育》对我的影响较大。它是在我处在教学的彷徨期、枯竭期出现的,是我的语文教学的催化剂。?温儒敏教授从课标课改、教材编写、语文教学、研修文化、大学本义、文学生活诸多方面,为我们打开一条通道,为我拓宽了语文的外延和内涵。我一直把语文当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实这样还不够,如果这样的话,语文就越教越小了,走入一个死胡同。我就感觉这几年不敢教了,没有十年前的勇气,总爱缩手缩脚。学生对语文也不太感兴趣,失去了语文生活性的乐趣。“站在生活的通道上”,让语文教育教学回归人性本位,让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感悟生活的“人情”,体验人生的美好,人性的善良。?温教授说:“教育,须以价值观铸魂。”这坚定了我的努力方向——兴趣课堂——教师、学生、文本形成生命共同体。共同体课堂,师生、生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是从知识到生命的价值诉求。高度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让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学生从语文教学中体验真善美的东西。同时让学生乐学语文,改变教学方法,完善自己。

当然,课本是我们教学的根,要用好这个根,然后再鼓励学生拓展阅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用好教科书。因为教材是民族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也体现国家的对公民培养的要求。一个老师连教材上的一篇篇课文都上不好,他能引导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恕我实在不能相信。读后感·想想看,教材上的文章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且有教师参考用书的详实分析,还有教学建议可以参考,更不说还可以通过网络借鉴学习,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都不愿潜心钻研的教师或者说没有养成钻研教学、研究学情,课文教不好,课堂“站不好”的教师,能在浩瀚的课外阅读中让学生爱上阅读?我觉得有点荒谬。我觉得引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一个语文教师的要求更高。温教授的这段话我亦颇有感触:有些教师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那也太过苛刻,结果就是让孩子害怕读书。?不要搞那么多“实际”,每次过节或者逛公园游玩,都布置学生作文,难怪学生现在那么讨厌作文呢。这是扼杀天性。的确。形式太多,桎梏太多,扼杀天性。课外阅读要给学生自主选择,但不是放任自流,必须有所指导。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教学计划,根据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安排适当的课外阅读,注意循序渐进,逐级增加阅读量与阅读难度,体现教学的梯度。?一点语无伦次的感受,让我在模糊中明白:以课本为根,拓展阅读;以兴趣为叶,展现真善美。作者:赛石林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语文课程标准》与“大语文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与“大语文教育” 仔细研究了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我得出一个结论:课标全面体现了“大语文教育”的思想。近来查阅了许多研究和辅导新课标的文章后得知,原来有不少专家学者也认为课标体现了“大语文教育”的 思想,甚至是倡导“大语文教育”的观念。例如人教社小学语文室主任、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在回答“课标倡导哪些课程理念”时就说:“《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语文课程标准〉问答》,见人教社网站/课程标准/语文)再例如王锋《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一问说:课程标准“尤其强调要营造大语文教育的氛围,无论是‘前言 ’部分,还是‘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部分,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这个问题,强调要……努力构建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大语文教育 体系。”(《陕西教育》2019年第3期)持相同观点者还有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周慧霞(见人教社网站/课程标准/语文/《〈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比较》),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见《小学语文教学》2019年第8期《〈语文课程标准〉的新思路》)等。 我认为,课标体现“大语文教育”的思想最突出的是下面几点。

一,关于联系生活 “大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联系生活。张孝纯先生最初把“大语文教育”概括为四句话,第一句便是“联系社会生活”。后来他更准确地表述为“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顾黄初、李杏葆两位先生在《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一书中认为,联系生活的问题在我国长期没有解决好,是张孝纯先生最早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新课标特别强调“与生活的联系”,有许多关于联系生活的规定。例如: 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课程目标”的“总目标”) 在各“阶段目标”和“实施建议”中,更有大量关于生活的规定。我利用电脑的“查找”功能,将新课标搜索了一遍,发现“生活”一词在课标中竟出现了21次,它强调与生活的联系超过历次教学大纲。所以山东师范大学的潘庆玉先生说:“‘标准’深刻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想。无论是对语文课程的特点、语文教学过程建议的论述,

中职语文教学呼唤大语文教育观

中职语文教学呼唤大语文教育观 时代的发展呼唤中职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如何培养更多合格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 这是每位中职语文教师应研究的课题。我认为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有效途径 之一,树立大语文教育观也应成为衡量当今中职语文教师素质高低的一个标准。也只有树立 大语文教育观,才能真正将中职语文从应试的樊笼中彻底解放出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学习 空间里翱翔;才能提高学生的技术和动手的能力;才能真正培养出实用型人才,适应新形势 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如何将大语文教育观的核心理念落实到中职语文教学中去呢?下面就具体谈谈我在日常教学 中的一些经验。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今后走 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做法如下: 1、以就业为导向,练好过硬的“面子”功夫。 中职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能否写一笔好钢笔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不仅影响到就业单位 对他的印象,甚至还会关系到就业单位或岗位的好坏。所以,学生一进校门,练好一笔字, 说好一口话,就成了我常抓不懈的一项活动。我要求每位同学买一本钢笔字帖,每天练写两 页钢笔字,每天练说二十分钟的普通话,并派专人督促辅导,定期举办书法竞赛和朗诵比赛,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更快地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每 堂课上我让一名同学进行课前一分钟演讲,并教给学生一些朗读及演讲的方法和技巧。通过 这些活动,学生的钢笔字和普通话有了很大的进步。 2、以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为契机,大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但凡学校的各项活动都与语文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中职学 校的活动尤为丰富多彩,如学期伊始的社会实践征文,接着是以××为主题的作文大赛、朗诵 比赛、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等等。这仅仅是教学线上的活动,还有政工处的活动,如手抄报 比赛、黑板报的评比、主题班会活动材料的撰写、班级日志的小结汇报、每周一星事迹的总结、校运会的班级简介及通讯报道等等。之外,还有学校团委组织的文学社,校园之声“广播站”、“编稿组”等。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让他们意识到处处有语文、处 处用语文,语文对自己能力的培养和今后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让中职语文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拓宽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为学生今后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打下思想基础。 1、以本为本,适当取舍,积累课内外语言,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如在学习《荷塘月色》之前,我就要求学生收集有关荷花的诗文。“小荷才露尖尖角”、“映日荷花别样红色”等优美的诗句就是此次积累的成果。又如,在教《三个境界》一文时,我给学生补充了“三个境界”借引的原词,不仅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以课文内容为核心,延伸拓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让他们谈对人生的看法、对社会现象的评判等等,从中学得做人的知识与学问。如在学习《你就是一道风景》和《让自己是最好的》两篇短文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①读了这两篇短文,对你今后的求职或人生有何启发?②说 说现在的你身上有哪些品质能构成一道风景?③怎样让自己成为最好的?“一石激起千层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