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梁垂直裂缝形成和扩展的可能原因

框架梁垂直裂缝形成和扩展的可能原因
框架梁垂直裂缝形成和扩展的可能原因

框架梁垂直裂缝形成和扩展的可能原因

影响混凝土裂缝产生与发展的因素众多。首先,就钢筋混凝土材料本质而言,钢筋混凝土是由混凝土和钢筋两种材性互补并能够协同受力的材料粘结而成的一种混合型建筑材料,它既受到水泥、骨料、钢材的化学性能影响,也受到混凝土、钢筋以及它们之间粘结的物理性能影响,对约束变形极为敏感,容易因次生应力而产生裂缝。因此,从内因方面来讲,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产生裂缝的机理一般认为是因为混凝土材料(包括水泥石和粗细骨料)变形受约束而引起的内应力大于材料抗拉强度的缘故。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引起很小的拉应变(约100×10-6)就可能引起裂缝。其次,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外部因素如气候、时间、环境等影响显著。混凝土结构在建造和使用期间,因材料质量、施工工艺、环境条件和荷载作用都可能使结构表面出现肉眼可见的裂缝。

1.1结构突然超载

垂直裂缝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结构突然超载,使梁的内力重新分布造成梁内弯矩过大而引起开裂。框架梁中的垂直裂缝与梁纵向轴线垂直且从梁底面开裂。

1.2气温的影响

若主体施工正值盛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拆模后浇水养护不足。由于混凝土失水,加剧了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碳化。经检测结果表明:失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碳化深度一般6个月能达3mm,水灰比过大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则会达到5mm,因而降低了混凝土强度,促使裂缝逐步展开。

1.3工程施工周期短、拆模早

有些工程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水下灌注桩和主体工程施工,现场框架梁混凝土浇筑实际是7天就拆模,并且拆模时无试块试压数据,也没有将混凝土等级提高的预先控制措施,混凝土强度比设计强度低得多。同时拆模后,随着主体结构的施工,其施工荷载直接影响下部楼层框架梁内力的变化而产生垂直裂缝,且裂缝随上部结构增加而加大。因为施工时框架梁受力状态与简支梁受力状态相似,故垂直裂缝大都在跨中。当裂缝出现后,在裂缝截面的混凝土退出工作,由钢筋承担全部拉力,使钢筋应力增高,钢筋和混凝土间产生相对滑移,受拉钢筋的平均应变亦不断增大,裂缝的宽度也随时间的增加而变宽。

2 裂缝控制措施

不管是允许出现裂缝的结构,还是不允许出现裂缝的结构,从措施上来减少或消除温度应力都是有效而必要的手段,尤其对于不允许出现裂缝的结构,间接作用引起的内力值会很大,应从根本上设法消除或减少温度应力,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而不能光靠增加配筋来解决问题,增加的配筋充其量也只是增加了截面的换算面积。本文对常用的控制裂缝的措施做了总结:

2.1 材料

2.1.1 水泥品种的选择

对一般薄壁或小断面结构,选择水泥品种主要应从降低收缩量的角度考虑,可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水泥。另外,不要轻易选择早强水泥,不要选择细度太细的水泥和强度级别太高的水泥。

2.1.2 骨料的选择

骨料对水泥石的收缩起约束作用,因此应选择弹性模量较大的骨料,尤其是粗骨料,比如选择石灰岩、白云岩、石英岩,避免选择砂岩。另外,不要为了满足泵送施工流动性的要求而选择粒径太小的骨料,因为那会增加收缩量;还应注意的是,用含泥量或含其它杂质太多的骨料拌制的混凝土其抗拉性能受到了严重削弱,有的骨料中棍入了有害膨胀物甚至引起混凝土的崩裂,因此要求混凝土选材尤其是泵送混凝土选材必须遵循“精料供应”的原则。

2.1.3合理配料

从降低收缩和增加极限拉应变的角度考虑,应按以下原则配料:水泥用量少,水灰比小,骨料含量尤其是粗骨料含量大。但目前普遍采用的泵送商品混凝土的供料方式以及强度等级对配料的要求都与上述原则相矛盾。协调矛盾的办法有二,其一是在满足泵送坍落度下限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降低水灰比、增大骨料含量尤其是粗骨料含量;其二是采用“双掺技术”,即掺加粉煤灰和减水剂。由于粉煤灰的火山灰活性效应及微珠效应,具有优良性质的粉煤灰在一定掺量下(水泥重量15%-20%)混凝土强度还有所增加(包括早期强度),密实度增加,收缩变形有所减少,泌水量下降,坍落度损失减少。因此,“双掺技术”是解决泵送混凝土流动性要求与结构抗裂要求这对矛盾的有效办法。

2.2 预应力

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可增强梁板刚度,梁板中所产生的预压应力可抵消由于混凝土温度变化和收缩产生的轴向拉应力,从而达到

扩大温度伸缩缝间距不设后浇带的目的。当为满足建筑要求而采用该技术时,可考虑在采用必要的控制和抵抗温度应力的具体措施后增大温度伸缩缝的间距。

2.3 浇注季节

混凝土浇注季节应尽量在气温最低的时候,将收缩和降温从时间上错开。但即使在冬天浇注混凝土,也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温度应力,只能减少温度应力的值。所以在冬天浇注的混凝土,一年中的拉应力最大值只是收缩应力与残余温度应力之和。而在夏天浇注的混凝土,拉应力最大值为温度应力极值与该时刻的收缩应力之和。

混凝土地面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混凝土地面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倒塌的工程质量事故,绝大多数是从裂缝的扩展开始的;其实,只要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都是带裂缝受力工作的,假如借助仪器, 甚至还可以发现裂缝是时刻发生变化的,随着裂缝的发展变化,结构构件的耐久性和适用 性会不同程度的降低,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结构构件的破坏;所以研究裂缝的形态、分析裂 缝产生的原因和裂缝对结构功能的影响并加以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一、混凝土裂缝种类: 外荷载引起的裂缝: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结构裂缝一般具有很强的规律性,通过计算分 析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如:矩形楼板板面裂缝成环状,沿框架梁分布,板底裂缝成十 字或米字集中于跨中;转角阳台或挑檐板裂缝位于板面起始于墙板交界以角点为中心成米 字形向外延伸。受力裂缝,其裂缝与荷载有关,预示结构承载力可能不足或存在严重问题。 温度收缩裂缝:温度收缩裂缝是一种建筑最常见的裂缝,主要是由于结构的温度变形及材 料的收缩变形受阻及应力超标所致。现浇板收缩裂缝主要集中在房屋的中部和房屋四周阳 角处,裂缝成枣核状止于梁边。房屋四周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 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其 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 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 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砼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砼收 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和放射筋的未端结束处)首先 开裂,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虽然楼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但在 有水的情况下会发生渗漏,影响正常使用。 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由于地基沉降不均匀使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导致楼板裂缝。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多属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降情况有关。 使用商品混凝土引起的收缩裂缝:商品混凝土由于采用泵送,混凝土的流动性要好,因此 一般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都较大,水灰比较大,如保证水灰比则要增加水泥用量,这样就 使混凝土在硬化阶段出现收缩裂缝。裂缝的产生大多在砼浇筑初期,即浇捣后4~6小时 左右,裂缝形状不规则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产生裂缝部分大多为水泥浮浆层和砂浆层。有于砼坍落度偏大,表面经过振捣形成一层水泥含量较多,收缩性较大的水泥浮浆层及砂 浆层一方面由于砼初凝时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砼早期强度 较低(面层为砂浆层强度更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砼表面开裂,另一方面由于 面层浮浆或砂浆的收缩值比基层砼大许多,而造成变形值不同导致面层开裂。 预埋管线引起的楼板裂缝:预埋线管处沿管线方向出现表面裂缝;局部出现呈发散状或龟 裂状的不规则裂缝。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砼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

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产生的可能原因与预防措施 1.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可能原因 1.1.1裂缝的类型和形成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墩台身或基础等结构裂缝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各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1.1.1收缩裂缝: 混凝土的收缩引起收缩裂缝。收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混凝土的收缩就越大。 选用水泥品种的不同,干缩、收缩的量也不同。收缩量较小的水泥为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 混凝土的逐渐散热和硬化过程引起的收缩,会产生很大的收缩应力,如果产生的收缩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土中产生收缩裂缝。 人们对收缩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但引人关注的并不是收缩本身,而是由于它会引起开裂。混凝土的收缩现象有好几种,比较熟悉的是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这里着重介绍的是自身收缩,还顺便提及塑性收缩问题。 自身收缩与干缩一样,是由于水的迁移而引起。但它不是由于水向外蒸发散失,而是因为水泥水化时消耗水分造成凝胶孔的液面下降,形成弯月面,产生所谓的自干燥作用,混凝土体的相对湿度降低,体积减小。水灰比的变化对干燥收缩和自身收缩的影响正相反,即当混凝土的水灰比降低时干燥收缩减小,而自身收缩增大。如当水灰比大于0.5时,其自干燥作用和自身收缩与干缩相比小得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当水灰比小于0.35时,体内相对湿度会很快降低到80%以下,自身收缩与干缩则接近各占一半。 自身收缩中发生于混凝土拌合后的初龄期,因为在这以后,由于体内的自干燥作用,相对湿度降低,水化就基本上终止了。换句话说,在模板拆除之前,混凝土的自身收缩大部分已经产生,甚至已经完成,而不像干燥收缩,除了未覆盖且暴露面很大的地面以外,许多构件的干缩都发生在拆模以后,因此只要覆盖了表面,就认为混凝土不发生干缩。 在大体积混凝土里,即使水灰比并不低,自身收缩量值也不大,但是它与温度收缩叠加到一起,就要使应力增大,所以在水工大坝施工时早就将自身收缩作为一项性能指标进行测定和考虑。现今许多断面尺寸虽不很大,且水灰比也不算小的混凝土,如上所述,已“达到必须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开裂影响”,因而也需要像大坝一样,需要考虑将温度收缩和自身收缩叠加的影响,况且在这些结构里,两者的发展速率均要比大坝混凝土中快得多,因此也激烈得多。 还有塑性收缩,在水泥活性大、混凝土温度较高,或者水灰比较低的条件下也会加剧引起开裂。因为这时混凝土的泌水明显减少,表面蒸发的水分不能及时得到补充,这时混凝土尚处于塑性状态,稍微受到一点拉力,混凝土的表面就会出现分布不规则的裂缝。出现裂缝以后,混凝土体内的水分蒸发进一步加快,于是裂缝迅速扩展。所以在上述情况下混凝土浇注后需要及早覆盖。 1.1.1.2温差裂缝 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差过大会产生裂缝。温差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差过大。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更易发生此类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一般要求一次性整体浇筑,浇筑后,水泥因水化引起水化热,由于混凝土体积大,聚集在内部的水泥水化热不容易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将显著升高,而混凝土表面土则散热较快,形成了较大的温度差,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此时,混凝龄期短,抗拉强度很低。当温差产生的表面抗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则会在混凝土的表面产生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散热速率不一样,在其表面形成较大的温度梯度,从而引起较大的表面拉应力。同时,此时混凝土的龄期很短,抗拉强度很低,温差产生的表面拉应力,超过此

浅谈房屋安全鉴定中常见裂缝

浅谈房屋安全鉴定中常见裂缝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房屋安全鉴定工作中有关结构构件常见裂缝进行阐述,为房屋安全鉴定提供依据。 【关键字】裂缝;房屋安全鉴定;荷载裂缝;变形裂缝 引言 裂缝是固体材料某种不连续现象,大量工程实践所提供的经验都说明,建筑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而房屋的破坏往往始于裂缝,因此在房屋安全鉴定中,鉴别和分析裂缝是重要内容之一。 一、主要结构裂缝类别 房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承受两类荷载或作用:第一类荷载,包括静荷载、动荷载和其他荷载;第二类荷载,即变形荷载(因温度变化、材料收缩和膨胀、地基基础的不均匀沉降等)。因此,可将裂缝分为荷载裂缝和变形裂缝。 1、砌体结构裂缝 荷载裂缝是指墙体因受第一类荷载而产生的裂缝。墙体承受自重以及楼盖、屋盖传来的竖向荷载,墙体还可能承受水平地震作用,当墙体因荷载作用产生的应力超过其抗压、抗剪、抗拉强度时,即产生受力裂缝。 变形裂缝是指由结构变形引起的裂缝。外界温度、湿度变化、地基基础变形和不均匀沉降、材料本身的收缩等因素作用,可能导致房屋结构变形,使砖砌墙体内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当该应力超过材料强度时,就会造成墙体的开裂,即产生变形裂缝。常见的变形裂缝有沉降裂缝、温度裂缝、收缩裂缝等。 国内外调查结果表明,砌体结构产生的裂缝,属于变形和以变形作用为主引起的约占90%;荷载作用或以荷载作用为主引起的约占10%。 2、混凝土结构裂缝 荷载裂缝:由第一类荷载直接作用产生的应力所引起的裂缝,称为荷载裂缝。当结构自重、使用荷载等因素超过设计初始设定值时,造成结构承载能力小于荷载作用,导致结构产生裂缝。在由外荷载直接引起结构裂缝的工程,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当内力达到30%极限荷载时(混凝土应力达到抗拉强度)便已出现裂缝,裂缝宽度在0.05~0.10mm,这种裂缝对

框架结构承重构件的常见裂缝及加固处理

框架结构承重构件的常见裂缝及加固处理 框架结构承重构件的常见裂缝及加固处理 聂淑华,翟爱良,刘春伟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摘要:在分析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梁板裂缝的原因、性质和裂缝控制原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框架结构主要承重构件裂缝控制的具体构造措施及建议,对加固设计、补强施工等方面做出一些总结,为认识框架结构物裂缝及对安全隐患的裂缝的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裂缝;钢筋混凝土板;框架结构;框架梁 中图分类号:TU7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324(2006)01-0079-04 收稿日期:2005-05-25

作者简介:聂淑华(1962-),女,实验师,从事土木工程实验教学及管理. REINFORCING AND FAMILIAR CRACK OF THE BEARING MEMBER IN FRAME STRUCTURE NIE Shu-hua,ZHAI Ai-liang,LIU Chun-wei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 271018,China)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reason that cause the concrete crack、the character and the controlled crack principle of the reinforce concrete beam or plank in frame structure,some idiographic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bout controlled crack of the bearing member in frame structure were put forward,and a summary about reinforce design and reinforce construction was made.It give a reference about the crack of frame structure and the hidden danger crack disposal. Key words:Crack,Reinforce concrete plank,Frame structure,Frame beam

混凝土路面的常见裂缝与防治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15174 混凝土路面的常见裂缝与防治措施 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编写:xxxxx 审核:xxxxx 混凝土路面的常见裂缝与防治措施 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水泥混凝土路面经常出现裂缝,有些路面还是使用高品质的商品混凝土之后出现了裂缝,不光外观难看,甚至影响使用性能,不得不把混凝土板块打掉重来,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和经济损失,还会引发商品混凝土供应企业与施工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因此,本文试图就混凝土路面常见的几种裂缝进行分析、找出原因、设法防治。 1 龟裂

钢筋混凝土梁裂缝的分析和处理

摘要: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控制是建筑工程中很重要的问题之一,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梁裂缝的种类和特征,概述了混凝土梁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裂缝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处理 0引言 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ft很低,产生很小的拉应变就可能出现裂缝。在正常条件下,结构都是带裂缝工作,裂缝是不可避免的。结构裂缝的存在将直接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形成内部力学断面,导致应力状态恶化,经过长期的累积必然会导致结构发生破坏或使用性能降低。裂缝同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出现裂缝的建筑物结构构件进行修补和翻修将会投入巨额费用。因此需要分析钢筋混凝土梁裂缝的成因,找出如何去解决问题,提出处理办法,是十分必要的。 1钢筋混凝土梁裂缝的特征 钢筋混凝土梁裂缝的特征作详细的分析,见下表。 类型 梁侧面竖向裂缝和龟裂缝 梁水平顺筋裂缝 梁集中荷载处的裂缝主梁两端上部斜裂缝连续梁负弯矩裂缝 梁垂直裂缝和斜裂缝 特征 竖向裂缝一般沿梁长度方向基本等距,裂缝高度多在梁高中部,呈中间大两头小的趋势,深浅不一,严重时,裂缝深度可达100 ̄200mm,更严重时,则出现穿透裂缝;龟裂缝多在梁上下边缘出现,且沿梁长非均匀分布,裂缝深度浅,为表层裂缝[1]。 裂缝与钢筋方向一致,较多出现在已交工使用一段时间后的钢筋混凝土梁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逐渐发展的趋势。 在次梁与主梁交接处,次梁下面两侧出现斜向裂缝。 裂缝分布在主梁两端上部,呈斜向裂缝,裂缝宽度表现为上口大下口小;裂缝多在交工使用后出现。 裂缝出现在近支座部位或主次梁交接部位,裂缝宽度上大下小,至梁下口受拉主筋处闭合 垂直裂缝多出现在梁跨中部位,钢筋混凝土梁垂直裂缝和斜裂缝多出现在梁两端;这类裂缝多在施工阶段或使用阶段出现,属典型荷载裂缝。 2钢筋混凝土梁裂缝的成因及分类 大量工程实践中发现,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形态多样,发展程度有别,形成裂缝的主要原因可分作两类。 2.1荷载引起的裂缝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承受拉(轴)力和弯矩的构件在横截面上有一维的拉应力,承受剪力和扭矩的构件,或二维和三维结构有主拉应力。这些构件都将出现垂直于主拉应力方向的裂缝。裂缝一般沿构件宽度方向贯通全截面。例如截面高度较大的梁,裂缝宽度在钢筋位置处较窄,而稍远去的腹部裂缝更宽;梁端斜裂缝在截面高度中间部分最宽,上、下端较窄;等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轴压力或压应力作用下也可能产生裂缝,例如梁受压区顶部的水平裂缝。 2.2非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裂缝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大量出现的裂缝,并非与荷载作用有直接关系,而是由于变形作用引起的。包括温度变形、收缩变形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变形等引起的裂缝。①施工材料和工艺质量引起的裂缝。配置混凝土所采用材料质量不合格,可能导致结构出现裂缝。②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钢筋中铁离子与侵入到混凝土中的氧气和水分发生锈蚀反应,由于混凝土质量较差或保护层厚度不足,钢筋周围氯离子含量较高,均可引起钢筋表面氧化膜破坏,混凝土保护层受二氧化碳侵蚀炭化至钢筋表面,钢筋中铁离子与侵入到混凝土中的氧气和水分发生锈蚀反应,使钢筋周围混凝土碱度降低,或由于氯化物介入]。③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构件由于结构和构件下面的地基未经夯实和必要的加固处理,或地基受到破坏,使混凝土浇筑后,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这种裂缝多属贯穿性的,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与地面成45°或90°方向发展,裂缝的宽度与荷载的大小有关,而且与不均匀沉降值成正比。④收缩裂缝。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因收缩所引起的裂缝是最常见的。在混凝土收缩种类中,塑性收缩和缩水收缩(干缩)是发生混凝土体积变形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自生收缩和炭化收缩。混凝土收缩裂缝的特点是大部分属表面裂缝,裂缝宽度较细,且纵横交错,成龟裂状,形状没有任何规律。研究表明,影响混凝土收缩裂缝的主要因素有:水泥品种、标号及用量、骨料品种、水灰比、外掺剂、养护方法、外界环境、振捣方式及时间等。⑤温度裂缝。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性质,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混凝土将发生变形,若变形遭到约束,则在结构内将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另外,蒸汽养护或冬季施工时施工措施不当,混凝土骤冷骤热,内外温度不均,均易出现裂缝。 3钢筋混凝土梁裂缝的处理措施 3.1不降低承载力的裂缝①注入法。首先裂缝处安设注入用管,其它部位用表面处理法封住,可采用将修补材料注入混凝土内部的修补方法,此法在裂缝宽大于0.2mm时,效果较好,当裂缝宽度较小且较深时,使用低粘度环氧树脂注入材料,使用低粘度环氧树脂注入材料,用电动泵或手动泵注入修补。②充填法。宽度小于0.3mm,深度较浅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一些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作业简单,费用低。具有很高的优势,但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大于0.3mm)的裂缝。③表面处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难以灌入浆材的细而浅的裂缝都是表面涂抹适用的范围。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法用以恢复构件表面美观和提高耐久性时所采用,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或不易确定漏水位置、变形缝)。 钢筋混凝土梁裂缝的分析和处理 李紫东(广东保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 160

混凝土路面的常见裂缝与防治措施示范文本

混凝土路面的常见裂缝与防治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混凝土路面的常见裂缝与防治措施示范 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水泥混凝土路面经常出现裂缝,有些路面还是使用高 品质的商品混凝土之后出现了裂缝,不光外观难看,甚至 影响使用性能,不得不把混凝土板块打掉重来,造成不必 要的材料浪费和经济损失,还会引发商品混凝土供应企业 与施工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因此,本文试图就混凝土路 面常见的几种裂缝进行分析、找出原因、设法防治。 1 龟裂 1.1成因

混凝土路面龟裂亦称塑性收缩裂缝,是指混凝土浇注后仍处于塑性状态时,由于表面水分蒸发过快而产生的裂缝。这类裂缝缝隙多在表面出现,形成不规则长短宽窄不一,呈龟裂状,肉眼可见,深度一般不超过50mm,这种裂缝对结构性能影响不大,但外观难看。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浇注完毕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特别是在炎热或大风天气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或者是被基础吸水过快等原因,造成混凝土产生急剧收缩,此时混凝土强度趋近于零,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商品混凝土由于为了满足可泵性、流动性,出机时混凝土的塌落度和砂率比普通混凝土大很多,如道路混凝土施工塌落度规范为2.5cm,实际往往为5~7cm,甚至更大,尤其是夏季施工,掺缓凝减水剂的混凝土早期强度低,表面容易形成裂缝。

屋面混凝土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

屋面混凝土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 在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配制是关键,水灰比太大,坡屋面混凝土不易成型易流淌,水灰比太小,混凝土太干,成型后混凝土密实度不好,强度低。在打混凝土前,我们要试配出最佳水灰比的混凝土。易成型、和易性好,施工时,首先采用人工混凝土初次找平,然后用平板振捣快拉振实的方法,人工找平多次碾压,确保表面平整密实光洁。同时,在屋面混凝土中预留钢筋、埋件,待屋面做苯板施工时用。屋面屋脊及天沟,阴阳角的混凝土要挂线一次施工到位,避免混凝土成型后,再人工修整影响混凝土强度,施工后的混凝土要及时覆盖养生。大面积混凝土因温度的变化,易产生混凝土表面龟裂缝,其裂缝产生的大小,与所用水泥品种、骨料、外加剂有直接关系。为了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我们从几个方面进行预防措施。 尽量选用低热量或中热量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减少水泥用量,尽量控制在450kg/ 以下。降低水灰比,一般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6以下。改善骨料级配,掺入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来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工艺。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具有减水增型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流动性、和易性、降低水化热。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量大,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对称流程,便于散热。是加强混凝土养生工作,及时用湿润得草帘麻片等覆盖,注意洒水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增强混凝土自身抗渗漏性。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可能性,同时减少屋面出现渗水的可能性。 裂缝的出现不但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还会引起钢筋的锈蚀,降低混凝土耐久性和抗渗能力,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给使用者带来无尽的烦恼,因为维护难度大、危险高、查找原因难、费用大,所以我们在施工时一定要严加注意,避免上述问题出现。 砼刚性防水屋面渗漏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1.地基土质不匀易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建筑物存在高温及有较大振动的或屋面保温层采用松散材料的,均不得采用刚性防水屋面; 2.防水层及找平层施工前应严格检查基层质量,保证基层表面的灰尘等杂物清理干净,并用水泥素浆涂刷,加强其与基层的粘结能力; 3.屋面板安全前应找平,核查空心板的型号、尺寸及出厂质量证明书,及时剔除不合格品,板孔堵塞密实,安装时应用1:2.5的水泥砂浆座浆,保证空心板与支承面的铰支作用及支承端部的强度; 4.加强对灌缝质量的检查工作,为保证灌缝密实,空心板的下口宽度不得小于40mm,防止出现上实下空现象,板缝内应配置 4或者 6的构造钢筋,灌缝前应扫除板侧的杂物并刷水泥素浆,应用C20砼灌缝且下面应支模,砼中应掺加一定量的膨胀剂且振捣密实,及时浇水养护,以板缝不出现严重漏水为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砼的水灰比不得大于0.55,试验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水灰比每增加0.05,砼的强度则降低5MPa 左右;砼的坍落度以3-5cm为宜,每立方米砼水泥用量不应小于330kg,含砂率宜为35-40%,灰砂比应为 1:2-1:2.5,水泥应选用收缩小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不宜低于425号,严禁使用火山灰质水泥,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5mm,其含泥量不应大于1%,细骨料应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2%,拌合用水应采用生活用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6.当采用普通砼时,应掺加一定量防水剂或减水剂,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笔者建议:屋面防水层最好采用掺加UEA膨胀剂的补偿收缩砼(其掺量一般为10-15%的水泥重量)。因为这种膨胀剂在水化时生成大量的钙矾石,不仅可以使砼内部产生约0.3-0.5MPa的预加应力,抵消砼大部分收缩,避免或减少砼的开裂,

混凝土表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798 混凝土表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 法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混凝土表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 方法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 混凝土表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的原因复杂而繁多。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因收缩所形成的裂缝是经常出现的。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因为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水份蒸发过快表面产生裂缝;二是因为混凝土在硬化时,由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界的温差过多而产生裂缝。 刚浇筑完成的水泥混凝土往往因为外界气温较高,相对温度过小,表面蒸发过快使表面变干,而其内部仍是塑性体,因塑性收缩过快而使表面产生裂缝。这种原因出现的裂缝不规则细小,不连续,且很少,在边缘产生一般呈对角斜线状,长度通常不超过30 cz'no对这种原因产生裂缝的预防7b"法是在混凝土浇筑时采取措施遮掩浇筑面,使其避免风吹日晒,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立即将表面覆盖并及时洒水养生。 对于体积过大的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在上层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会在混凝土在自重作用下产生沉降。当混

主次梁交接处裂纹处理意见方案

关于框架梁裂纹修补处理意见 一 .工程概况 华铜塌陷区及工矿棚户区搬迁安置小区-Ⅲ建筑施工及装饰装修工程一标段项目,该项目2#、5#、7#、19#、21#楼,位于2层~3层⒂~⒆/H轴 T型主次梁交叉处,发现部分细小不规则裂纹,根据多方面产生的原因,进行下述方法初步处理裂纹封闭。二.主要施工方法 (一)裂纹处理原则 经观察位于2层~3层⒂~⒆/H轴 T型主次梁交叉处裂缝均肉眼可见,基本判断裂纹宽度大于0.1mm,当裂纹宽度>0.1mm ≤0.3mm,且强度未完全达到设计要求的梁,我公司对裂纹处理原则为:①将对个别特别细小的竖向裂纹轻微处不做处理,②对一般肉眼可见裂纹处,表面用毛刷蘸丙酮或环氧乳液界面处理剂对裂缝清理干净后,再用环氧树脂胶泥嵌缝修补刮平; ③如裂纹较严重且混凝土强度不高处,先采用一定压力将高强度的环氧树脂胶泥嵌缝封裂纹抹平,再沿梁裂纹垂直方向粘贴1条200g -宽500mm的碳纤维布包裹,面层涂抹一层浸渍胶封面,针对第③种情况具体裂纹修补措施按下列处理工艺施工。 (二)针对第③种情况裂纹处理工艺 ⑴混凝土表面处理 混凝土表面要求洁净、干燥、无油污。若被处理的梁部分有渗水,应先做疏水、止水和干燥处理,将需要处理的梁裂纹处表面清理干净。

⑵凿V形槽及裂纹表面清理 沿裂纹走向凿宽5mm,深5~10mm的V型槽,裂纹在V形槽正中间。用压缩空气配合毛刷对裂纹两边各30mm范围进行清理,清除表面浮尘;然后利用毛刷蘸丙酮或酒精对裂纹两边各30mm范围进行清洗。裂纹表面切槽及清理见下列示意图。 示意图裂纹切槽及裂纹表面清理 ⑶涂刷底胶 待裂纹表面丙酮或酒精风干后,利用毛刷在裂纹两边各30mm范围涂刷一遍环氧树脂水泥胶,以增加胶泥与混凝土梁体的粘结力; ⑷找平涂抹胶泥 利用刮板及三角铲在V型槽填充环氧树脂胶泥,胶泥要求填充密实、平顺,填充后胶泥表面与梁体混凝土表面基本相平,找平胶须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少于2小时),方可再进行下一道工序。(见下列示意图)

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分析,继续教育

第1题 造成结构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主要有()个方面? A.3 B.4 C.5 D.6 E.7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2题 有()个因素能引起结构温差裂缝? A.1 B.2 C.3 D.4 E.5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3题 防止碱-集料反应而引起结构裂缝,有()项措施? A.3 B.4 C.5 D.6 E.7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4题 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出现在()天气中?

A.湿热 B.干热 C.大风 D.暴风雨 E.干燥 答案:B,C 您的答案:B,C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5题 ()构件保护层越厚,其在荷载作用下的横向裂缝就越容易出现? A.受拉构件 B.受弯构件 C.受压构件 D.偏心受压构件 E.偏心受拉构件 答案:A,B,D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6题 骨料级配不好,易造成结构()。 A.空洞 B.麻面 C.漏筋 D.涨模 E.凝结时间延长 答案:A,B,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2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7题 断面配筋率满足设计要求,钢筋规格粗细对结构裂缝影响不大。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8题 水泥越细,水化热越慢。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第9题 防止结构养护裂缝,养护水跟水温也有关系。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11 此题得分:11.0 批注: 试卷总得分:88.0 试卷总批注:

混凝土产生裂缝原因及预防措施,工程范文.doc

混凝土产生裂缝原因及预防措施,工程- 商品混凝土诞生以来,现浇结构的裂缝问题越来越突出,有的甚至影响到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这在住宅工程中尤为突出。因此,如何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商品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一直是工程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本人依据几年来的施工管理经验和学到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工作,就商品混凝土现浇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作如下分析。 一、商品混凝土现浇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产生裂缝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设计、集料、施工、荷载、温度、收缩、腐蚀、结构变形等,且大多不是单方面作用的结果,下面就四方面的原因分别作出分析: (一)设计方面的原因 计算有误,构件截面尺寸设计不合理,断面配筋不足,钢筋排列顺序不当等这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构件的承载力和刚度不足、变形过大而造成的垂直裂缝,通常出现在梁、板结构弯矩最大的地方,对柱裂缝则出现在中部,而斜裂缝则通常发生在剪力最大的部位。此外梁柱的节点构造不合理,以及结构沉降产生裂缝,这类裂缝通常是因基础的刚度不足、梁柱的节点构造不合理和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使上部结构发生较大变形,这种变形所形成的拉应力超过了结构的抗力,从而引起裂缝。 (二)材料方面的原因 1、水泥

①如果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则水泥在硬化后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安定性不良会使水泥制品或混凝土构件产生膨胀性裂缝,降低建筑物质量,甚至引起严重事故。②若水泥出厂时强度不足,水泥受潮或过期,亦可能使混凝土强度不足,导致混凝土开裂。③若水泥中的游离氧化钙含量超标,氧化钙在凝结过程中水化很慢,在混凝土凝结后仍然继续起水化作用,可破坏已硬化的水泥石,使混凝土抗拉强度下降。 2、水化热的影响 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商品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往往比普通混凝土要大,而且又因加了外加剂,造成初期的水化速度快,产生的水化热也较多,使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大大超过外部,从而引起较大的温度应力,使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及其他性能。 3、集料的影响 石子含泥量越高,混凝土也越容易开裂。石子表面所带的泥份妨碍了石子与砂浆之间的咬合粘结,弱化了石子的结构,降低了界面强度,也就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因此石子含泥量高的混凝土更容易开裂;此外砂石粒径也不能太小,否则将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与抗渗性。 4、外加剂的影响 在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使用含碱的外加剂以及含碱高的水,都会有影响。 (三)施工质量方面的原因 1、混凝土浇注过快,混凝土流动性较低,容易在浇注后发生收缩裂缝。 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没有正确的振捣方法,使两次浇筑

钢筋混凝土梁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处理

现浇混凝土梁裂缝的分析及预防 【摘要】本文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产生原因和部位,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梁裂缝热胀冷缩 1前言 钢筋混凝土梁在外荷载的直接应力和次应力的作用下,引起结构变形而裂缝。构件在使用过程中受年温差的长期作用,当温差的胀缩应力大于构件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裂缝。构件裂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结构设计、地基沉降差异、施工质量、材料质量、环境影响等,无论何种原因产生的裂缝,都会给建筑物肢体结构带来影响。 2裂缝形成原因 钢筋混凝土梁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材料或气候因素、施工不当、设计和施工错误、改变使用功能或使用不合理等。通常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收缩裂缝。混凝土尚处于未完全硬化状态时,如干燥过快,则产生收缩裂缝,通常发生在表面上,裂缝不规则,宽度小。 (2)水泥水化硬化时的裂缝。水泥在水化及硬化的过程中,散发大量热量,使混凝土内外部产生温差.超过一定值时.因混凝土的收缩不一致而产生裂缝。 (3)温变裂缝。现浇钢筋混凝土梁随着温度变化会产生热胀冷缩变形。即温度变形。 AL=L(t1-t2)﹠△AL——钢筋混凝土梁的变形值 L――梁的长度 ((t1—t2))——温度变化值 d——材料的线嘭胀系数、混凝土为10a×10-b由于混凝土截面高度较大或较特殊环境下施工.如较寒冷地区施工。梁的上下表面温度不一致,梁会产生温度弯矩。如温度弯矩与荷载弯矩迭加超过梁所能承担的能力。梁便会产生裂缝。预防产生温度裂缝的措施主要有:①设置温度裂缝。②运用水化热小和收缩小的水泥。③浇筑后.表面应及时覆盖并洒水养护.复季应延长养护时间,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采取保温措施。 (4)设计欠周全。如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不够,梁的跨度过大,高度偏小,或者由于计算错误,受力钢筋截面偏小、配筋位置不当、节点不合理等。都会导致混凝土梁出现结构裂缝。 (5)施工质量造成的裂缝。

混凝土路面开裂的原因总结(最全版)

混凝土路面开裂的原因总结 1.路面厚度设计问题 路面厚度设计的依据是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笔者认为,实际上不管是按标准车的轴载还是非标准车的轴载,车辆的实际轴载远大于设计轴载。由此得知,设计路面实际承受的当量轴次远远大于作为其设计依据的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即现阶段新建路面早期开裂破坏情况较多的症结之一是公路在短期内(如1~2年)已达到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 2.基层的影响 基层的强度及稳定关系面层的强度和稳定性。基层松铺系数(或基层标高)控制不严而导致的二次补加层,因二次补加层与下层基层无法紧密连接,自身厚度又小,因而极易松散,进而引起路面破坏。地基强度不均匀,路基填料混杂或压实不好,产生不均匀沉降,基层平整度差,导致混凝土面层厚度不匀,离散性大,在行车荷载及温度翘曲应力作用下,使路面应力集中。当应力超过极限强度时,就会在厚度薄弱处产生裂缝。 3.路面窨井yìnjǐng及管线的影响 (1)路面窨井四周的塘渣(风化石和土的混合物;宕渣是爆破后的碎石,粒径较大,是土石混合物。)填筑是实际施工中的薄弱环节。施工单位在推土机推塘渣时,往往将大块塘渣推至窨井边,同时此处压路机很少压到,造成应力薄弱区。实际施工中,路面裂缝很大部分发生在窨井处。 (2)路面下雨污管线渗漏会冲刷路基部分,特别是对流沙土的冲刷更为厉害。 4.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1)不同标号及品种的水泥混杂使用,硬化时间及收缩量不一样,同样会形成裂缝。 (2)集料质量的影响。

(3)搅拌质量的影响。搅拌时间过短,则拌合不均匀,造成面层强度相差过大,硬化时间及收缩量不同,从而导致裂缝产生;搅拌时间过长,则容易导致骨料破碎、离析,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4)振捣质量的影响。振捣不足,易使混凝土中出现气孔、蜂窝,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裂缝;振捣过量,则粗骨料下沉,混凝土离析,影响其强度。 (5)养护的影响。混凝土的养护对其早期强度增长和防止收缩裂缝极为重要。因此,一定要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在表面手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同时必须保证养护的时间,实际养护天数根据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一般宜为14~21天。 5.横向缩缝质量的影响 设置横向缩缝是为了减小收缩应力和翘曲应力。切缝施工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不加强控制,极易引发裂缝。 (1)切割时间。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应采用切缝机进行切割。切缝太早,粗骨料会从砂浆中跳脱;切缝太晚,如果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容许值,混凝土板就会开裂。气温高,混凝土强度增长快,切割时间要提早。温差大,切割时间也要提早。切缝时间一般遵循的原则是“能切就切,宁早勿晚”。切缝机,宜采用机型小、转速快、振动小的,在混凝土浇筑几小时内即可切割。 (2)切割深度。切缝深度应控制为板厚的1/4~1/5.切得太深,板间的传荷能力难以得到保证。切得太浅,混凝土截面的强度削弱得不够,面层上会产生不规则裂缝 (3)接缝料。接缝料是保证混凝土板正常使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处理不好,则极易出现问题。6.拉杆和传力杆的影响 胀缝传力杆的质量控制主要有两点:一是传力杆的一端应涂沥青,且加管套,以保证其伸缩距离;二是传力杆必须与路面平行,以保证其伸缩方向。前

钢筋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钢筋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工程主体质量的有效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即使采取可一些措施,但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一直不能杜绝,有的裂缝可能很细,甚至可能用肉眼是看不见的,这样的裂缝的存在一般对工程没有什么危害;但是,有些裂缝是的形成会对建筑造成一些影响,甚至是导致坍塌事故的发生,所以对于钢筋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治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一、钢筋混凝裂缝类型 1、温度裂缝 顾名思义,温度裂缝是由温度而导致出现的裂缝。混凝土中的水泥会在其硬化的期间放出大量的热,导致其内部的温度一直在上升,所以会对表面产生应力,在后期降温的过程中,混凝土的内部又会有应力的产生。在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抵不过这些应力的共同作用,就会有裂缝产生。由此可以看出,要对温度应力的变化有所掌握,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由于温度导致裂缝的产生。 温度裂缝没有固定的走向,当混凝土大面积产生裂缝时候,其走向是各个方向的。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裂缝的宽度都是大小不同的,一般是夏天比较窄,冬天比较宽。由于高温膨胀导致的裂缝是呈两头细中间粗,而由于低温冷缩导致的裂缝的粗细变化不是特别明显,这两种裂缝会造成腐蚀钢筋,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能力、抗渗能力等的恶劣影响。 2、沉陷裂缝 产生沉陷裂缝主要是因为结构地基的土质不均匀、过度松软、进行回填时回填土不实;或者是在模板刚度不足的情况下,模板支撑的间距过大或者是支撑的底部有松动就会导致裂缝的出现,尤其是在冬天,东土上的模板会因为解冻后造成不均匀的沉降,从而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这种裂缝都是比较深,且具有贯穿性,而其裂缝的走向与沉陷的情况相关,而温度的变化不会对裂缝的宽度造成很大的影响。 3、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 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主要是指碱骨料反应引起的裂缝与钢筋腐蚀所引起的裂缝。搅拌混凝土产生的碱性离子会与和一些活性的骨料发生化学反应,并且会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水蒸气,从而体积膨大,致使混凝土出现裂缝。 二、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1、材料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常见原因之一就是材料的问题,比如说水泥、石头、砂浆等的质量不过关,或者是比例比重上不合理。把握好混凝土材料质量的这一关,并进行合理的配备,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钢筋混凝土的质量。 2、施工 在施工方面可以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笔者只对主要的原因进行分析。混凝土作为一种人造的混合型材料,其均匀性与密室的程度是混凝土好坏的重要标志,

混凝土表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 混凝土表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的原因复杂而繁多。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因收缩所形成的裂缝是经常出现的。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因为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水份蒸发过快表面产生裂缝;二是因为混凝土在硬化时,由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界的温差过多而产生裂缝。 刚浇筑完成的水泥混凝土往往因为外界气温较高,相对温度过小,表面蒸发过快使表面变干,而其内部仍是塑性体,因塑性收缩过快而使表面产生裂缝。这种原因出现的裂缝不规则细小,不连续,且很少,在边缘产生一般呈对角斜线状,长度通常不超过30 cz’no对这种原因产生裂缝的预防7b"法是在混凝土浇筑时采取措施遮掩浇筑面,使其避免风吹日晒,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立即将表面覆盖并及时洒水养生。 对于体积过大的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在上层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会在混凝土在自重作用下产生沉降。当混凝土初凝到未终凝前这段时间内,如果遇到钢筋或模板的连接螺栓等物体时,这种沉降现象就会受到阻挠产生裂缝。特别是当模板存在不平整或粉刷的脱膜剂不均匀时,模板的摩擦力也会阻止沉降,以至在混凝土的垂直表面产生裂缝。水泥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并释放大量的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温度不断升高,在大体积混凝土内,水化热使温度升高的现象更加明显,致使在混凝土表面与内部形成很高的温差,特别是在桥梁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浇筑中,

现场实测内外温差有时会达到50℃以上。当表层混凝土收缩时受到阻碍,混凝土的受拉一旦超过混凝土的应变力将产生裂缝。为尽量减少收缩约束以使混凝土能有足够强度抵抗所引起的应力反应,就必须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升温的速率。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矿粉及煤灰,能使水化热释放速度减缓;控制原材料的温度,即在混凝土内部采用冷却管道以循环水也能阻止混凝土内部升温的速率。 在拌制水泥混凝土时,同一混凝土使用不同品牌的水泥也会使昆凝土产生裂缝。在混凝土施工时,应严禁不同品牌、不同标高的水泥混在一起使用。碱性骨料也会引起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由于硅酸盐水泥中会有碱性金属成份(钠和钾),因此,混凝土内的孔隙液体中氢氧根离子的含量较高,这种高碱溶液和某些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发生反应,产生碱硅胶,碱硅胶吸收水份膨胀后产生的膨胀力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对于混凝土浅层裂缝的修补通常是采用涂刷水泥浆或低粘度聚合物封堵以防止水份侵入;对于较深或较宽的裂缝,就必须采用压力灌浆技术修补,修补工作要及时,使混凝土达到内实外光的质量要求。 2 混凝土表面产生破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表面破损包括:表面产生蜂窝,麻面、表面产生气孔,表面冲蚀等。对于表面蜂窝,主要原因是振捣不到位引起,在施工中只要加强责任心,振捣到位就能避免,现针对表面麻面,气

框剪结构房屋裂缝分析

建筑施工裂缝分析 ----框墙结构房屋裂缝分析 提纲: 1.框剪结构楼盖裂缝分析及其计算方法、防治措施。 2.框剪结构配筋梁裂缝分析及其计算方法、防治措施。 3.框剪结构房屋配筋柱裂缝分析及其计算方法、防治措施。 1.框剪结构楼盖裂缝分析及其计算方法、防治措施。 1.1、有规律裂缝

1)、楼盖呈现较有规律的网状裂缝,与现浇楼盖中布筋网位置大致契合; 原因:施工措施。楼盖浇筑完成后,钢筋、钢管等承受荷载时间间隔过短,导致楼盖震动,混凝土与钢筋结构结合不严密; 防治措施: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应严格控制该分项工程施工进度,楼板浇捣完成后至少应养护24H后上荷载;荷载堆放位置应该采用木条或槽钢保护;(若遇主楼抢进度,最快不能少于5天完成一层,应适当降低施工进度;) 2)、沿电路穿线管道走向渗漏 原因:(1)设计方面:楼盖布筋方式宜采用分离式配筋,楼盖中部未设置负弯矩钢筋,易产生裂缝隐患。 (2)施工措施:穿线管采用PVC管,PVC即聚氯乙烯,英文简称PVC(Polyvinyl chloride),是氯乙烯单体(vinyl chloride monomer, 简称VCM)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1]与混凝土粘结应力很小,施工中应采用扎丝与钢筋绑扎牢固,最好采用KBG管,与混凝土结合紧密。 3)、支模方法不当,且拆模方式不对等原因造成渗漏 施工原因:几处渗漏位置是梁侧模,支模时候采用铁丝拉结,且拆模时直接用撬棍撬铁丝,造成铁丝处混凝土松动; 尽量不要采用铁丝直接穿楼板的方式来固定模板,实在难以避免的,应在拆模时用钳子剪,不能撬; 4)、楼板放线孔等预留孔洞位置裂缝施工原因:原主体施工时楼板预留放线方孔,封堵时施工不细致导致新老混凝土之间裂缝,渗漏; 放线孔封闭时周边应凿毛,清理干净后套浆,掺微膨胀剂封堵,并浇水养护; 2、无规则裂缝 设计因素:楼板钢筋采用I级钢,施工中踩踏变形较多,且很难调整,造成局部楼板上部保护层偏厚,容易出现裂缝,建议采用II级钢;适当加密钢筋间距,小于150mm。板的四个阳角及结构不规则的位置增加放射筋。 材料因素: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等也会影响裂缝的产生;供货前严格审查混凝土配合比;控制石子(粒径5-40mm)、砂(不得细砂)含泥量,适当采用粉煤灰、减水剂等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避免温度收缩裂缝。 施工原因:施工中的混凝土振捣、养护、抹面时间、上荷载的时间等等会影响裂缝产生。混凝土浇捣完成,12小时内采用薄膜覆盖,确保水分不流失,不需在终凝前的二次抹面; 板上皮钢筋施工后,应做好荷载控制,避免梁、板钢筋重压下变形,导致保护层过厚。楼板内电线管应绑扎牢固,不得过于集中,管边至少2.5cm确保混凝土握裹。 2.框剪结构配筋梁裂缝分析及其计算方法、防治措施。 裂缝是固体材料中的某种不连续现象,属于材料强度理论范畴。工程裂缝现象是各类建(构)筑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质量缺陷。裂缝及其扩展是结构破坏和倒塌的先兆,裂缝降低了结构的承载力,裂缝引起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保护层脱落、渗漏及构件持久强度的降低等。 对混凝土的细观研究及工程实践证明,裂缝是难于避免的,是一种材料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