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馆声学规范

体育场馆声学规范
体育场馆声学规范

体育场馆声学规范

(编辑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宣传部)

体育场馆声学规范

1、主体育馆观众席及比赛场地的声学特性指标:

扬声器吊挂在半径为22.5米的马道上,配合灯光设计。要求扬声器对服务区的直达声覆盖均匀,避免过多重复造成声干涉及影响清晰度,同时各扬声器系统到达观众的声音尽量有较合理的方位感,尽可能避免声音从后方,侧方来的感觉,要求语言扩声清晰宏亮,有较高的传声增益,音乐重放时要求声音丰满自然,清晰亮丽。

根据体育馆行业标准JGJ/T131-2000中的一级标准:

最大声压级:105dB

传输频率特性:以125Hz-4000Hz 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率内允许+4--4dB变化(1/3倍频程测量),63-125Hz和在4000Hz-80 00Hz内允许变化

传声增益:125 Hz-4000Hz平均》-10 dB

声场不均匀度:中心频率1000Hz,4000Hz,大部分区域不均匀度≤8dB

系统噪声:扩声系统不产生明显可觉察的噪声干扰(如交流声等)。

2、对主席台的贵宾听众应有比观众席更好的声音质量,应设置较好的辅助扬声器系统。

3、训练馆、大众馆观众席的声学特性指标:

扬声器吊挂在半径为15.18米的马道上,配合灯光设计。根据体育馆行业标准JGJ/T131-2000中的三级标准

最大声压级:90dB

传输频率特性:以250Hz-4000Hz 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率内允许+4- -10dB变化(1/3倍频程测量)

传声增益:250 Hz-4000Hz平均》-14 dB

声场不均匀度:中心频率1000Hz,4000Hz,大部分区域不均匀度≤10 dB

系统噪声:扩声系统不产生明显可觉察的噪声干扰(如交流声等)。

4、应急广播兼背景音响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

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中语言和音乐兼用扩声系统三级标准

最大声压级:250Hz-4000Hz 范围的平均声压级〉85dB

传输频率特性:以250Hz-4000Hz 平均声压级为0dB,在100-此频率内允许+4- -10dB变化

传声增益:250 Hz-4000Hz平均》-14 dB

声场不均匀度:中心频率1000Hz,4000Hz,大部分区域不均匀度≤10 dB

系统噪声:扩声系统不产生明显可觉察的噪声干扰(如交流声等)。

5、扩声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1)能满足各类体育竞赛、表演及会议等扩声要求。

(2)能重放大屏幕显示图像的声音信号,并同地隔离传输信号。

(3)能进行实况电视转播,提供信号,并同地隔离传输信号。

(4)能进行消防广播信号的转播,及提供给公共广播系统信号,并同地隔离传输信号。

(5)具有监听系统:设置监听有源扬声器系统及监听耳机。

(6)具有功放监控显示功能:能显示每台功放的输入信号电平。控制功放工作状态。

(7)具有对观众席及比赛场地的每个扬声器输入能量可独立调校。

(8)具有30组以上场景程序设置。

(9)具有程序开关机功能。

6、系统设备器材选用原则:

(1)可靠性:扩声系统应具有长期稳定工作能力,选用设备均应符合国家的或国际的有关标准,而且是全新的未使用过的产品,均有合格证、质保书、产地证明、测试资料等质量保证依据。

(2)实用性:扩声系统必须满足技术指标和功能要求,具有可实现性,操作方便,维护容易。

(3)先进性:在满足实用性,可靠性的前提下,应是先进的系统,主要设备应采用和著名品牌的产品,系统的设计应采用先进的设计手段和理念。

(4)一致性: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为优先,实用不夸张,高档而不奢侈。

7、安装要求:

(1)供货商的安装工作必须服从业主现场代表管理。

(2)供货商的安装接线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系统设备的安装要求。

(3)安装质量应达到优良等级。

8、接地要求:保证系统需良好接地应符合安全要求,避免交流声,应用基础接地其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单独接地装置接地,其接地电阻小4欧姆。供货方可提出具体要求。

9、供电系统说明:

按标准为一级负荷供电,设一配电箱二路进线,三相五线制常用一路,另一路备用自动倒备,每路三相供电,业主方做到上接点,下接点由供货商接至系统设备进行供电,其配电要求,输出路数,每种数量容量,总容量及系统设计供电系统图由供货方提出。

体育馆设计方案(改造)

株洲四中体育馆扩声、灯光、空调改造工程 初步设计 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资质证号:甲级编号:A143000242 二○一○年十二月

株洲四中体育馆扩声、灯光、空调改造工程初步设计 目录 第一章设计总思路 (3) 第二章扩声系统 (4) 一、概况 (4) 二、功能定位 (4) 三、设计依据 (4) 四、扩声设计要求 (5) 六、设备配置清单 (7) 第三章舞台灯光系统 (10) 一、概况 (10) 二、功能定位 (10) 三、设计依据 (10) 五、设计指标 (10) 六、灯光系统设备清单 (11) 第四章舞台机械系统 (13) 一、概况 (13) 二、功能定位 (13) 三、设计依据 (13) 四、技术指标 (14) 五、舞台机械系统清单 (14) 第五章空调系统 (15) 一、设计依据 (15) 二、功能定位 (15) 三、设计内容 (15) 三、图纸 (15) 第六章工程概算 (16) 第七章图纸 (17) 2

株洲四中体育馆扩声、灯光、空调改造工程初步设计 第一章设计总思路 1.此设计为模块式,分项为空调系统、灯光、音响和舞台机械系统改进改造。 2.空调系统总制冷量为120万大卡,总功率为580KW,风管重量约10吨。 3.灯光系统保留大部分主要设备,增加LED灯和三基色会议灯及摇头电脑效果灯及控制器,将1KW柔光灯和云灯取消,保证总功率基本不变。 4.音响系统将二级指标提升至一级指标,但原主控制室设计保留,增加部分音箱及控制设备。 5.机械系统,将所有杆(原固定)变为电动杆,并对灯棚进行改造(不含自重0.4kn/㎡) 6.此设计除考虑经费总额外,最主要关注电功率和网架承重负载。 3

体育馆建筑设计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体育馆建筑设计规范 篇一:体育馆建设标准(a4)1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2 (体育馆建设标准) (征求意见稿) 建标――20xx 20xx北京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2 (体育馆建设标准) 建标――20xx (限国内印发) 主编部门:国家体育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施行日期:年月日 出版社 20xx北京

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发布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的通知 建标[20xx]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厅(建委)、发展改革委,计划单列市建委、发展改革委,解放军总后营房部、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 根据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函 [20xx]172号)的要求,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编制的《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业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为全国统一的建设标准予以发布,自年月日起实施。 本建设标准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其具体解释工作,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oo九年月日 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要求,加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经济技术规则的管理,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规范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针对目前常见的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馆提出了场

馆建设选址的要求,确定了此类项目的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和分项面积指标,明确了在实施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具有指导作用。本标准为《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体育馆建设标准》。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解释。(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2号,邮编:100763),主编单位是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参编单位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华体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体育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北京中体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目录 第一章总则 (5) 第二章选址和建设条件 (6) 第三章建设规模 (7) 第四章主要项目构成与建筑面积指标 (8) 第五章建筑标准 (10)

体育馆规范规范

目次 1 总则 2术语 3基地和总平面 4建筑设计通用规定 4.1 一般规定 4.2 运动场地 4.3 看台 4.4 辅助用房和设施5体育场 5.1 一般规定 5.2 径赛场地 5.3 田赛场地 5.4 足球场地 5.5 比赛场地综合布置 5.6 练习场地 5.7 看台、辅助用房和设施 补充规定 5.8 田径练习馆 6体育馆 6.1 一般规定 6.2 场地和看台 6.3 辅助用房和设施 6.4 练习房 7游泳设施 7.1 一般规定 7.2 比赛池和练习池 7.3辅助用房与设施 7.4训练设施 8防火设计 8.1 防火 8.2 疏散与交通 9声学设计 10建筑设备 10.1 给水排水 10.2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10.3 电气 本规范用词说明 1 总则 1.O.1 为保证体育建筑的设计质量,使之符合使用功能、安全、卫生、技术、经济及体育工艺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O.2本规范适用于供比赛和训练用的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和游泳馆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设计。 1.0.3当体育建筑有多种用途(或功能)时,其技术标准应按其主要用途确定建筑标准,其他用途则适当兼顾。 1.0.4体育建筑设计应为运动员创造良好的比赛和训练环境,为观众创造安全和良好的视听环境,为工作人员创造方便有效的工作环境。 1.O.5体育建筑设计应结合我国国情,根据各地区的气候和地理差异、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民族习惯以及传统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应遵循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1.O.6体育设施,尤其是为重大赛事所建的设施应充分考虑赛后的使用和经营,以保证最大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O.7体育建筑等级应根据其使用要求分级,且应符合表1.0.7规定。 表1.0.7 体育建筑等级 表1.O.8 体育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和耐火等级 1.0.9在进行正式比赛时,体育建筑设计必须符合国家体育主管部门颁布的各项体育竞赛规则中对建筑提出的要求。进行国际比赛时,同时还必须满足相关国际体育组织的有关标准和规定。 体育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体育建筑 sports building 作为体育竞技、体育教学、体育娱乐和体育锻炼等活动之用的建筑物。 2.O.2体育设施 sports facilities 作为体育竞技、体育教学、体育娱乐和体育锻炼等活动的体育建筑、场地、室外设施以及体育器材等的总称。 2.O.3体育场 stadium 具有可供体育比赛和其他表演用的宽敞的室外场地同时为大量观众提供座席的建筑物。 2.O.4 体育馆 sports hall 配备有专门设备而供能够进行球类、室内田径、冰上运动、体操(技巧)、武术、拳击、击剑、举重、摔跤、柔道

奥运会主体育场8套最经典设计规划方案.doc

2008 年奥运会主体育场8 套最经典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一 设计理念: 国家体育场的设计注重自然,强调和谐,并且以实用性为主,它的造型优雅,仿佛二片巨型的树叶轻 捷地栖息在一块晶莹的卵石上,它是连接远古与现代、中国与世界、象征与现实的纽带,它定位于文化 和艺术中轴线的交点,将反映中国自古以来的创造精神和无限活力,是中国跨越21 世纪的桥梁。 基本情况: 国家体育场的建筑位置和场地设计,满足所有特殊功能的需求,建筑面积150,000 平方米,并且以此为基础面积,鉴于地下服务层和临时用于主办奥运期间必须的各种空间需要,附加20, 000 平方米。奥运期间体育场内可以容纳 10 万人观看赛事,场外的互动广场和周遍平台可以聚集10 万人感受比赛的气氛。赛后,可以将 2 万个临时座席拆除以作他用,需要时还可以重新搭建。 屋顶: 顶部造型的象两片树叶,也象充满活力的肌肉,延伸至底部的两翼实现了空间上的互通,成为了世界 上独一无二的 " 屋顶通道 " 。通过和谐的顶部形式,移动顶部可以移动到中心线,从关闭位置到开放位置的运 行过程,顶板上升高程为 11.1 米。设计利用邻近的湖水和河道之间的落差发电获得开闭屋顶所需要的电力。

.专业 .专注 .

设计方案二 设计理念: 体育场是新闻媒体的焦点、新时代奥运会的里程碑、同时它也是一个热爱体育、热情友好和生气勃 勃的民族的标志。国家体育场是整个奥林匹克公园的中心。体育场以理想的大体量圆形,作为自然的美满 写照而和谐地融入整个奥运设施中,圆形作为无方向性的的完美形式与其周围各个城市和景观元素遥相呼 应。设计通过采用灵活的建筑元素将宏伟壮观的国家体育场生动自然地与整个奥林匹克公园有机地结合在 一起。国家体育场向人们展示了一朵莲花造型,周围的绿叶和花朵更加衬托出它的魅力。 基本情况: 体育场的竞赛场地是根据FIFA 和 IFFA 的正式标准设计的。 奥运会比赛使用期间,除了8 万个永久座席外,还可以经济简单地借助轻便结构看台在营造 2 万个临时座席,所有的观众看台,均具有良好的视线条件。

最新版体育馆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体育馆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2)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施工部署 (8) 第三章.施工进度网络图及工期保证措施 (27) 第四章.人员配置及调配计划 (38) 第五章.施工机械配置和调配方案 (50) 第六章.技术方案 (54) 第七章. 质量力争鲁班奖的保证措施 (136) 第八章.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89) 第九章.与其他相关单位协调配合 (209) 第十章.环保措施 (223) 第十一章.施工平面图及临时水电计划 (226) 第十二章.特殊材料、特殊工艺施工方法 (237) 第十三章.实施现场规章制度 (240) 第十四章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措施 (252) 第十五章.科技进步与新技术应用 (253) 第十六章.工程交付后的服务计划 (255) 第十七章.工程资料管理 (256) 第十八章.合理化建议 (277) 第十九章.文明施工及防尘控制措施 (278)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一节.指导思想 1.1我们将以“为业主服务、让业主满意”为基本指导思想,以优良的工程质量,建造业主满意的工程;以严格的成本管理、降低工料消耗水平、保证业主的每一分投入都将得到满意的回报。 1.2本《装修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是根据设计2017年7月10日所发的图纸要求及二次装修深化设计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本项目工程技术上的一些特点,编写的一部对工程质量、成本、工期等方面具有程序化管理作用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力求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履行我们对业主的承诺,希望能以合理适用的方案,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业主对我单位的信赖和支持。 1.3施工指导原则:合理组织、规范管理、精心施工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确保工期 第二节.装修工程方案设计理念 2.1 我们组织了各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了解,和二次深化设计单位深度沟通,精心编制了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明确了工程施工的方针、管理目标及甲方要求的施工工期安排,我们将依靠管理、技术、装备的优势,遵循设计,守合同,精心组织,确保工程质量、如期完工。 2.2工程质量管理 按照国家建筑安装质量验评标准和装饰工程质量验评标准验收,工程质量满足国家验收规范合格标准,争取工程获得鲁班奖。实现“过程精品”,并得到业主满意。以专业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化管理体系,全面推行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管理,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施工和一流的服务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履行对业主的承诺,

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验收规范

ICS 33.160.99 M 72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扩声系统验收条件 (2) 5 扩声系统验收组织与职责 (3) 6 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的检测 (3) 7 扩声系统施工验收 (4) 8 扩声系统技术验收 (8) 9 资料审查 (10) 10 扩声系统验收结论与整改 (11)

前言 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 本规范由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本规范参加起草单位: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声学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声学研究所、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设施建设和标准办公室、北京华体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广广播电视工程安装公司、北京天创奥维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大华堂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郑典勇、徐文学、崔广中、刘芳、隋春立、周建辉、王峥、陈建华、陈怀民、骆学聪、王季卿、沈勇、林杰、张飞碧、马军、王世全、孟子厚、陆宏瑶、李国琪、朱峰、齐琪、徐文海、虎良勇、邹玉环、雷宁秋、任红雷、王连生、沈启清、张焱。

GB/T ××××—××××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验收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扩声系统工程质量验收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厅堂、体育场馆相对固定安装的扩声系统工程质量验收,其他装有固定安装扩声系统的场所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4959-××××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GB/T ××××-××××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听音评价方法 GB 50198-1994 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JGJ/T 131-2000 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厅堂 auditorium 以观演和会议为主要使用功能的建筑,包括剧场、音乐厅、歌剧院、多用途厅堂、会议厅等。3.2 体育场馆 gymnasium and stadium 主要供体育竞赛和其他活动使用的室内外场所。 3.3 扩声系统 sound reinforcement system 由扩声设备和声场组成。主要包括:声源和它周围的环境,把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传声器,放大电信号并对信号加工处理的设备、传输线,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扬声器和听众区的声学环境。3.4 最大声压级 maximum sound pressure level 扩声系统完成调试后,在听众区内各测量点产生的稳态最大声压级的平均值。最大声压级可以用规定峰值因数测试信号的有效值声压级、峰值声压级或准峰值声压级表示。 3.5 最高可用增益状态maximum available gain 扩声系统在声反馈自激临界状态时的增益减去6dB时的增益。 3.6 传输频率特性transmission frequency response 扩声系统在稳定工作状态下,听众区内各测量点稳态声压的平均值相对于扩声系统传声器处声压或扩声设备输入端电压的幅频响应。 3.7 传声增益 transmission gain 扩声系统在最高可用增益状态时,听众区内各测量点稳态声压级平均值与扩声系统传声器处稳态声压级的差值。 注:单位为分贝(dB)。 3.8

体育馆设计方案

体育馆设计方案 体育场主要用于体育比赛和集会,其音响系统要求主要包括:入场式、团体操、足球比赛的现场解说等。同时要考虑到今后各类体育比赛的功能要求,还要兼顾文艺演出,在足球场弱电系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体育场的特点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场地大,观众多,环境干扰和观众发出的噪声大,要求扩声系统在观众席有足够的声压级,足够的声音动态范围:较高的语言清晰度:声音清晰、明亮自然;良好的传声增益:均匀分布的声场:足球场各个位置声音涵盖均匀;一致的传输频率特性:场地各个位置声音特性一致。 为了让观众听清场中比赛时裁判等发出的信息,要求系统有比较好的传声增益。一般体育厂呈马鞍形,周围观众席高,比赛场地低,常通过悬挂在挑蓬下进行分区扩声,利用扬声器系统的指向特性保证观众席有足够的声压级和好的语言清晰度(为了掩蔽噪声的影响,一般要求声压在100dB 左右)。 对于挑台下的座位可以采用补充音箱,消除死角。为了节省放大器的功率,常选用灵敏度较高的音箱。 系统扩展,场地内辐射多种音频信号的输入输出接口和多种保护措施,可以输出多路通道的音频信号,满足流动扩声系统、广播电视转播输出、大屏幕系统、检录呼叫系统、新闻发布区域以及背景广播系统的连接。 系统保护,为防止系统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尤其在意外情况发生时,更可以保护设备不受损坏。主要设备包括:系统信号限幅设置、话筒反馈抑制、配备专用音频隔离变压器以及电源净化系统 一、设计目标 运动场音响系统主要是进行声音扩声,兼顾音乐和其它影音资料音频信号的传播,在设计时重点考虑扬声器的声场声压的均匀度和声音的清晰度。 二、环境要求 1.运动场单独设立音控室,音控室设于运动场看台一楼。 2.运动场为开放式结构,要考虑音响防水、防潮、防损等问题。

大型体育馆消防安全设计方案及应用

大型体育馆消防安全设计方案及应用 现代体育场馆已经不再是仅满足体育比赛的需要,其设计还要考虑购物、娱乐、办公、餐饮等功能。随着我国 举办国内外大型赛事的机会越来越多,大型体育场馆的设计也越来越表现出复杂性与多学科性。综合看来,体育建筑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功能多元化、与城市总体规划密切结合、重视赛后利用、新技术新材料的大量应用。体育馆是室内进行体育比赛和体育锻炼的建筑,由于其本身属于空间结构复杂、人员密集的场所,在增加了 一些新颖的设计元素后 ,通常会给建筑防排烟、防火分区设置、人员安全疏散等的设计带来困难。 对于大型体育馆出现的消防安全问题,前人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宋延斌等人针对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存在疏 散距离超长、安全出口数量不足的问题,提出相邻防火分区安全出口互相借用、内环道设置避难区或准安全区 的解决方法。李黎丽针对某体育会展中心防火分区面积超出规范规定的情况,分析了火灾在各层之间蔓延的途 径 ,通过加强联系部分的耐火等级来阻止火灾蔓延,对通道进行曲改直、窄改宽的改进,最后通过计算机模拟分 析火灾安全性。很多研究人员对大型体育馆建筑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形,提出采用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想,通过提岀初步解决方案,并利用计算机模拟火灾发展过程和人员疏散过程,比较可用疏散时间 ASET和必需疏散时间RSET判定体育馆的消防安全性。 1 体育馆消防设计的问题 随着体育馆建筑消防问题的凸现 ,我国于 2003 年颁布了体育建筑设计规范 (以下简称体规 )。在其他消防规范中也涉及到体育建筑的防火要求 ,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以下简称建规 )、建筑内部装修规范等。但从总体上看,我 国现行防火规范有关体育馆的要求过于原则 ,条文也太粗略。虽然体规在原有规范基础上引入了专门的设计规范,但是仍大大滞后于社会技术的发展。 (1) 防火分区面积过大。防火分区划分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火灾蔓延,避免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防火分区 的作用在于发生火灾时 ,可将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有利于消防扑救 ,减少损失。体规规定 :体育建筑的防 火分区尤其是比赛大厅、训练厅和观众休息厅等大间处应结合建筑布局、功能分区和使用要求加以划分,并应报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认定。建规规定:体育馆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500m2, 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 统时,该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 1.0 倍。但由于大型体育馆建筑功能的需要 ,防火分区的面积往往 超过规范要求。体育馆特有的大空间性质,决定了防火分区划分的困难,现行规范对体育馆如何划分防火分区未 做具体规定。 (2) 安全疏散问题。现行规范关于安全疏散距离、岀口数量和疏散时间的规定是:体育馆在 3~4min 内疏散完毕、

体育馆音频系统设计说明(正本)

体育馆 音响系统工程 设 计 方 案 广州光音舞台设备公司将竭诚为您服务!

音频系统设计说明 体育馆是体育/文化建设基础设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该地体育/文化和政治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这集体育竟技活动、各类会议及重要演出活动等功能于一身,它的建成将使当地的群众体育/文化生活更增加新的色彩。 一、系统概述 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必须要有现代化的系统设施作保障,尤其是作为重要的活动场所。整个音频系统应立足点高,应从系统的科学性、设备的先进性、功能的实用性、使用的可靠性上着重考虑。设备的选用、系统的设计思路都应超前,扩声系统设计指标不能满足于现有的国家有关语言和音乐扩声兼容一级的标准,必须要上一个台阶。同时,作为一个举行各类政府活动、对外文化友好交往的重要场所,扩声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无疑是最重要的。若抛弃可靠性。一味追求设备高档性,则可能得不偿失。因此,在考虑整个系统的设计时,我们本着以人文本的设计理念,以功能的实用性、使用的可靠性、灵活性、可靠性标准,用以作为体育馆的设计基石。 体育馆共有27000平方米,兼顾体育竟技活动、各类会议及重要演出活动的功能,我们根据该场所的功能要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标准GBJ(1992.12报批稿)体育馆声学设计规范中语言和音乐扩声兼容一级的要求作出扩声设计。 经计算机模拟计算(请参见本系统说明“科学的扩声系统设计工 具一文和所附的EASE声场模拟图)主要声学指标均达到国家语言音 广州光音舞台设备公司将竭诚为您服务!

乐兼容一级标准。 一、建声设计建议要求: 根据国家标准《多用途厅堂声学设计规范》,结合场所的实际情况,建声设计指标如下: 1、厅堂功能 以体育活动文艺演出表演及会议各类活动为主。 2、混响时间 RT60=1.0∽1.2秒(500∽1000HZ); 3、混响时间频率特性,相对于500∽1000HZ的比值 频率比值 125 1.0∽1.5T 250 1.0∽1.25T 20000.9∽1.6T 4、声场不均≤±6DB; 5、无回声和颤动回声 6、允许噪声级参照ISO-NR-35噪声评价曲 建声可说是电声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建声环境,不管系统设备再好,也难以取良好的音响效果。很多用户已发现完全相同的系统设备在不同的场地使用后,效果都会有区别,原因就在于建声条件的不同。 要做好各个会场的建声首先要做好隔音,隔音的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的本底噪音,所以应根据周围环境来用相应的方式进行隔音。靠近 噪音声源的地方应用双体墙并于中间留缝,并于缝隙处填充阻尼材 广州光音舞台设备公司将竭诚为您服务!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1)《公共体育场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规范体育场的建设,贯彻执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提高体育场建设项目决策与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第一条本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体育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督、检查的尺度。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政府投资建设的新建体育场项目。政府投资建设的改建、扩建工程和非政府投资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体育场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服务于竞赛体育及群众体育的需要,做到规模合理、功能适用、经济高效。 第四条体育场的新建项目,应符合国家及所在地区城乡建设规划、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按实际情况考虑未来发展需要,避免重复建设;改建、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厉行节约,避免浪费。 第五条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体育场的建设,尚应符合《体育场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同时也应符合体育竞赛规则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及定额的规定。 第二章选址和建设条件 第六条体育场的选址应征得当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选址,并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 第七条体育场的选址应考虑市、区各级体育设施的布局,应当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原则,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段选址,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用地至少应有一面或两面临接城市道路,以满足交通、疏散等要求。 第八条体育场的建设应符合城乡规划条件要求。 第九条体育场应满足朝向、日照、风向、安全、卫生、消防、环保等建设条件的要求,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在满足体育竞赛要求的前提下,采取节能、节水措施,科学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合理确定建设方案。 第三章建设规模 第十条体育场的建设规模应按人口规模和竞赛要求确定。体育场按照人口规模可分为五级,即200万以上人口、100-200万人口、50-100万人口、20-50万人口、20万以下人口。

体育场音响系统设计方案.

音响系统设计说明 第一章、体育场扩声系统设计概述 江西省南昌市昌南体育中心体育场专业音响扩声系统项目,是集文化传播、文艺表演、大型演讲的现代化多功能体育场所,体现了一个单位的文化综合水平具有国际性、艺术性、经典性。 设计方根据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和多次现场实地考察测试,经过多项技术分析和反复论证,并综合考虑业主各方面的应用需求及未来发展,提出了以当今世界先进的数字音频控制系统为控制中心的现代化演出扩声系统设计方案。 此套音响扩声系统具备以下使用功能: 1.满足举办各类大中型体育活动的使用需求; 2.满足中国各类大中型体育活动演出; 本方案将结合电声技术设计的理念,以客观而完善的设计全面满足功能需求,为客户提供从理念到设计、工程安装、售后服务的专业化服务。

第二章、多功能厅扩声系统总体设计说明 一、设计思想 通过对现场实地考察和声场的测试,经过多项技术分析和反复论证,并参考国内成功案例的设计方案。综合各方面的经验,我们确定活动中心的基本设计理念如下:第一、服务于“声音艺术”的扩声系统的核心目标,是实现高质量声音重放和还原。 基于对人听觉生理及心理特性的研究成果,如何在观演建筑中让所有观众能获得“自然”、“真实”、“优美”的听觉艺术享受是建筑声学和电声学研究者与设计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正是我们设计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在设计中,充分使用最新声学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手段,以充分体现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更先进的艺术享受。 第二、新技术的应用让系统管理和控制变得更“精确”与“简单”,彰显“人性化”设计。 科技不断进步与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供选择配置的设备名目繁多,功能各异,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应该使管理者和操作者的工作更简单可靠。因此,坚持“人性化”设计是我们的基本设计理念。 第三、系统的设计及设备选型配置,要兼顾体育场专业性要求的基础上充分满足多功能的使用需求。 在满足观众对艺术表现品质、管理操作者对系统的操控要求的同时,从体育场将来的使用出发,对系统的构成、产品的选型配置均应体现出对多种用途的适应性。 二、设计原则 本活动中心是“一专多用”的专业多功能应用场所,我公司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设计: 1)技术的先进性 首先,由于本项目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决定了系统应该采用专业领域先进的、成熟的科学技术,主要设备应采用具有当今技术领先水平的、成熟的及国际著名品牌的先进产品,保证系统的技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的先进性。 2)功能的实用性 其次,在方案设计和设备的选择上,应注重系统功能的实用性。一切从业主的要求出发,一切为业主的利益着想。先进的技术应当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和设备的使

体育馆音频系统设计说明(正本)

体育馆音响系统工程 设 计 方 案

音频系统设计说明 体育馆是体育/文化建设基础设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该地体育/文化和政治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这集体育竟技活动、各类会议及重要演出活动等功能于一身,它的建成将使当地的群众体育/文化生活更增加新的色彩。 一、系统概述 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必须要有现代化的系统设施作保障,尤其是作为重要的活动场所。整个音频系统应立足点高,应从系统的科学性、设备的先进性、功能的实用性、使用的可靠性上着重考虑。设备的选用、系统的设计思路都应超前,扩声系统设计指标不能满足于现有的国家有关语言和音乐扩声兼容一级的标准,必须要上一个台阶。同时, 作为一个举行各类政府活动、对外文化友好交往的重要场所,扩声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无疑是最重要的。若抛弃可靠性。一味追求设备高档性,则可能得不偿失。因此,在考虑整个系统的设计时,我们本着以人文本的设计理念,以功能的实用性、使用的可靠性、灵活性、可靠性标准,用以作为体育馆的设计基石。 体育馆共有27000平方米,兼顾体育竟技活动、各类会议及重要演出活动的功能,我们根据该场所的功能要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标准GBJ(1992.12报批稿)体育馆声学设计规范中语言和音乐扩声兼容一级的要求作出扩声设计。 经计算机模拟计算(请参见本系统说明“科学的扩声系统设计工具一文和所附的EASE声场模拟图)主要声学指标均达到国家语言音 广州光音舞台设备公司将竭诚为您服务!

乐兼容一级标准 一、建声设计建议要求: 根据国家标准《多用途厅堂声学设计规范》,结合场所的实际情 况,建声设计指标如下: 1、厅堂功能 以体育活动文艺演出表演及会议各类活动为主。 2、混响时间 RT60= 1.0 s 1.2 秒(500s 1000HZ; 3、混响时间频率特性,相对于500s 1000HZ的比值 频率比值 125 1.0 s 1.5T 250 1.0s 1.25T 2000 0.9s 1.6T 4、声场不均W 士6DB ; 5、无回声和颤动回声 6、允许噪声级参照ISO—NR —35噪声评价曲 建声可说是电声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建声环境,不管系统设备再好,也难以取良好的音响效果。很多用户已发现完全相同的系统设备在不同的场地使用后,效果都会有区别,原因就在于建声条件的不同。 要做好各个会场的建声首先要做好隔音,隔音的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的本底噪音,所以应根据周围环境来用相应的方式进行隔音。靠近噪音声源的地方应用双体墙并于中间留缝,并于缝隙处填充阻尼材 广州光音舞台设备公司将竭诚为您服务!

体育馆设计规范 体育馆规范规范

体育馆设计规范体育馆规范规范目次 1 总则 2 术语 3 基地和总平面 4 建筑设计通用规定 4(1 一般规定 4(2 运动场地 4(3 看台 4(4 辅助用房和设施 5 体育场 5(1 一般规定 5(2 径赛场地 5(3 田赛场地 5(4 足球场地 5(5 比赛场地综合布置 5(6 练习场地 5(7 看台、辅助用房和设施补充规定 5(8 田径练习馆 6 体育馆 6(1 一般规定 6(2 场地和看台 6(3 辅助用房和设施 6(4 练习房 7 游泳设施7(1 一般规定 7(2 比赛池和练习池 7(3辅助用房与设施 7(4训练设施 8 防火设计 8.1 防火 8.2 疏散与交通 9 声学设计 10 建筑设备 10.1 给 1 水排水 10.2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10.3 电气本规范用词说明 1 总则 1.O.1 为保证体育建筑的设计质量,使之符合使用功能、安全、卫生、技术、经济及体育工艺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O.2 本规范适用于供比赛和训练用的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和游泳馆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设计。 1.0.3 当体育建筑有多种用途(或功能)时,其技术标准应按其主要用途确定建筑标准,其他用途则适当兼顾。 1.0.4 体育建筑设计应为运动员创造良好的比赛和训练环境,为观众创造安全和良好的视听环境,为工作人员创造方便有效的工作环境。 1.O.5 体育建筑设计应结合我国国情,根据各地区的气候和地理差异、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民族习惯以及传统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应遵循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1.O.6 体育设施,尤其是为重大赛事所建的设施应充分考虑赛后的使用和经营,以保证最大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O.7 体育建筑等级应根据其使用要求分级,且应符合表1.0.7规定。 2 表1.0.7 体育建筑等级 表1.O.8 体育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和耐火等级 1.0.9 在进行正式比赛时,体育建筑设计必须符合国家体育主管部门颁布的各项体育竞赛规则中对建筑提出的要求。进行国际比赛时,同时还必须满足相关国际体育组织的有关标准和规定。 1.O.10 体育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1 2.0.1 体育建筑 sports building 作为体育竞技、体育教学、体育娱乐和体育锻炼等活动之用的建筑物。 2.O.2 体育设施 sports facilities

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0页)

第一章、编制依据 1、*******************************************施工招标文件。 2、*******************************************施工图纸。 3、国家现行交通设施、市政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二章、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 2、建设地点:******************************************* 3、工期:90日历天 4、质量等级:合格 5、招标范围:*******************************************施工图范围内的全部工程施工。 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 按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工期为90日历天,具体开工日期以建设单位通知为准。 施工进度计划详见附录施工进度横道图。 第四章、施工平面图布置 1. 根据本工程规模、施工进度计划、高峰期施工人数,结合现场实际,在现场红线用地范围内和少部分红线外布置生产临时设施、生活临时设施、临时道路以及施工和生活用水、用电管线。 2. 施工临时设施设于甲方指定的空置位置上。生活区面积为500m2。房屋布置及面积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 由于本工程主要结构部分采用商品混凝土,现场砂石部分数量大,现场设400公升砼搅拌机三台,二台200公升砂浆搅拌机。预制构件制作区、水泥稳定石粉渣拌和站,设于甲方指定红线范围内空置位置上。砼搅拌机和砂浆搅拌机位置随

施工进度需要灵活移动。生活及施工区用水、用电从现场甲方指定接口位置接出(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第五章、施工部署 为了确保本工程优质、高速、安全、低耗、圆满地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指标,根据本工程特点,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科学组织,精心安排、计划在先,保证施工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施工前组织有关单位做好现场交接工作,布设施工用电线路,用水管线和临建设施。 2、做好图纸会审工作,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全面掌握施工图纸内容,检查多专业管线的位置是否正确,提出方便施工的合理化建议。 3、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单项施工工艺措施和施工方案,重点阐明重要项目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工程进度安排、劳动力组织、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以利于有效地指导现场施工。 4、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工程开工前,公司总工程师组织质检科、工程技术科向项目经理部进行技术交底,内容是施工组织设计,风雨季施工措施等,项目技术负责人再根据进度计划向施工员和作业班组交底,重点放在施工方案、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工艺标准、安全措施等方面,交底必须细致齐全,并应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和施工难点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安全要求等进行详细的交底。 5、及时编制施工预算,充分反映工程所需的各种费用,材料、劳动力等,有效指导进度计划、材料计划、劳动力安排、竣工决算和经济分析等工作的开展。 6、认真做好材料的计划采购准备,编制各项材料计划,对多种材料的采购,入库、保管和出库,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法,同时加强防盗和防火管理。 第六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一、人造草坪运动场施工工艺:

体育场馆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体育场馆系统解决方案 方案概述 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BJ01-615-2003)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T131-2000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2011) 设计范围 扩声系统、广播系统 扩声系统说明 设计指标 主要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满足《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一级标准及奥组委要求。最大声压级:观众席最大声压级≥106dB(紧急状态) 传输频率特性:以100-5K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再次频带内允许小于或等于±5dB 传声增益:125-4KHz的平均值≥-10 dB 声场不均匀度:1KHz&4KHz≤8 dB

主观听音:清晰、柔和、音质优良 因体育场南北挑蓬承重安全需要,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必须减少12只音箱和改变吊挂形式。 系统特点 设计概述 主要用于奥运项目的室外比赛、群主集会的扩声要求;文艺演出也可以适用。本系统作辅助设施以满足扩声的需要;扬声器布置合理,不会影响体育场其他使用功能;在主席台、比赛场地、检录处、各门入口等处设置传声器插接盒提供足够的话筒点,以满足各种比赛、集会的需要;为满足电视台、电台的实况转播需要,预留符合要求的音频转播接口;有扩声机房向场内、观众走廊、场外发布通知。 遇紧急情况,消防控制室在扩声设备开机的情况下,可优先选择所有区域发布紧急通知;检录处等多处设有独立的扩声系统。 由于工人体育场是改建项目,主体结构没有变化,不宜采用集中扩声方式。 本系统使用分散式扩声布局形式。 扬声器的布局 根据工人体育场的实际情况和建筑承重安全需要,本系统分东、东北、东南、西、西北、西南共6个区域,及沿着挑蓬前端下方吊装共36组扬声器箱,东西挑蓬各为7组,每组扬声器为5只,服务距离分别为13-33m,15-18m,以这种分布的方式可以使整个声场覆盖均匀。 公共广播

室内体育场馆验收要求规范

室内体育场馆验收规范 1 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体育场所实施体育服务认证的通用技术要求。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向社会开放的体育场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9668 体育馆卫生标准 GB/T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7093 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 GB 17498 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 GB 19272 健身器材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 GB 22185 体育场馆公共安全通用要求 GB5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 JGJ 31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 JGJ 153 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 HAUC 003 体育场所服务保证能力要求 3 术语、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体育场所 向社会开放的,能满足人们进行体育运动健身休闲、训练、竞赛等活动需要的体育场所。 4 卫生、环境和建筑要求 体育场所内和体育场所周边环境噪音应符合GB3096要求。 体育场所环境卫生应符合GB9668要求。 体育场所室内空气应符合GB/T17093要求。 体育场所内外公共信息符号应符合CB/要求,指示用标志应清晰、实用、美观。 体育场所如采用网架结构,建筑设计应符合GB50017要求。 体育场所及附属设施的建筑设计应符合JGJ31要求,且应考虑节能要求。 室内体育场馆照明应符合JGJ153要求。 5 安全保障要求 体育场所的治安、消防、安全管理应达到治安、消防、安全管理部门检查验收合格标准。 体育场所应有安全保卫监视系统(包括摄像头和监控室)。

安徽大学体育馆方案设计说明

安徽大学体育馆方案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安徽大学体育馆为安徽大学新校区的综合性体育馆。 体育馆位于安徽大学新校区北部的运动区,旁边相邻校主体育场,排球场和篮球场。体育馆正好处于校园南北景观轴线的端部,南面由近500米长的景观轴线引入,是校园主题广场、校园步行道形成的完整序列的高潮。建筑除了一个5034座的主馆及其附属用房外,还包括训练馆、乒乓房、学生活动用房、校体育部用房等内容,总建筑面积12170㎡。 体育馆定位为多功能型综合体育馆,既能满足一般比赛要求,平时作为体育教学、训练场地,也可作为学校庆典、展览、大型会议演出活动的场所。 二、设计构思 1)以灵活性为原则,适应学校教学使用特点和要求 2)尊重校园整体规划,强化校园景观环境。 3)追求鲜明的建筑个性特征,使之在校园建筑群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具活力、最具特点的个体建筑。 4)追求建筑的雕塑感。造型采用有强烈雕塑感的实体形态,新颖现代,反映体育建筑的力与美。 三、总平面设计 体育馆位于新校区南北轴线的尽端,西面紧邻九龙路,东面是生活区。南面是400米运动场与体育活动场地。 作为南北轴线的收头,体育馆以正六边形的鲜明建筑形态,单纯明确的雕塑般形体与场地紧密结合,很好地完成它在这个新校区的重要角色地位。 建筑在西面九龙路上设有出入口,作为体育馆对社会开放的专用入口,场地周围设有社会停车场。 在建筑南北两面设疏散广场,周边设环形通道,结合建筑形态与周边场地,使建筑锚固在一个放射性形态的广场上面。 四、场馆设计 1、功能布局: 体育馆一层为比赛大厅、校体育部用房,运动员比赛用房、训练场地、乒乓房以及附属用房。建筑六边形形态的各边在一层都设有一至两个出入口,也都设有通向二层平台的室外大台阶。训练场地入口设在北面一层;运动员、裁判入口设在东面两边;西面两边分别是新闻媒体和管理运营出入口;贵宾入口设在南面一层。观众入口则通过六边形各边的大台阶直上二层。不同功能的分区明确,互不干扰。而同时也可以通过内部贯通的环形交通,进行方便直接的联系,便于内部使用和管理。 体育馆二层主要是观众入口大厅和环形交通空间,还包括小卖,卫生间等观众服务用房。体育馆三层是控制中心机房

体育场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十四章施工组织设计 14.1 编制范围及依据 14.1.1 编制范围 本次招标范围为智能化系统工程。本方案的编制范围为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技术方案单独方案中描述。 14.1.2 编制依据和说明 一、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以下列资料为编制依据: 1、本工程弱电智能化系统招标文件; 2、本工程招标单位及招标答疑文件; 3、本工程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水电等施工图; 4、本工程的现场踏勘资料; 5、我公司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 书等及其它有关质量、技术、安全、生产管理文件; 6、国家及地方有关施工标准、规范: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试验方法》(GB50303-200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95修订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 ●《通信系统机房设计》(GBKJ-90)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7) ●《有线电视广播技术规范》(GY/T106-9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00)●《锅炉房设计规定》(GB50041-96)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 EIA/TIA—568A)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98-94)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中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2001) ●《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J24-88)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