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a模型参数估计的格林函数法

arma模型参数估计的格林函数法

ARMA模型是时间序列分析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模型。尤其在金融、经济等领域,ARMA模型被广泛应用。该模型可以表示为一个自回归模型和一个移动平均模型的组合。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估计ARMA模型的参数,以便进行后续的预测和分析。本文将介绍一种利用格林函数法估计ARMA模型参数的方法。

一、ARMA模型的基本结构

ARMA模型可以表示为下面的式子:

$$

y_t=a_0+\sum_{i=1}^p a_i y_{t-i}+\sum_{j=1}^q b_j

\varepsilon_{t-j}+\varepsilon_t

$$

其中,$y_t$表示时间序列在$t$时刻的取值;$a_0$是一个常数项;$a_i$是自回归模型的系数,$p$表示自回归模型的阶数;$b_j$是移动平均模型的系数,$q$表示移动平均模型的阶数;

$\varepsilon_t\sim N(0,\sigma^2)$表示白噪声误差。在ARMA模型中,自回归模型描述了当前时刻的值与之前的若干个时刻值的关系,而移动平均模型则描述了当前时刻的值与前面的若干个随机噪声的关系。

二、格林函数法基本原理

格林函数法是一种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参数估计方法,主要用于一维离散系统的建模。对于ARMA模型的参数估计,格林函数法可以看作是将ARMA模型在离散频域上拓展成一维离散系统,并构造出相应的状态转移矩阵。

具体地,ARMA模型在频域上可以表示为:

$$

Y(z)=\frac{\Theta(z)}{\Phi(z)}E(z)

$$

其中,$Y(z)$是时间序列的$z$变换,$\Theta(z)$和

$\Phi(z)$分别是自回归模型和移动平均模型的$z$变换,$E(z)$是白噪声误差的$z$变换。格林函数法的核心思想是,将这个离散系统映射到一维空间中,并构造出相应的状态转移矩阵。具体地,假设$g_k$是该离散系统在状态$k$时的输出,$g_{k+1}$是该离散系统在下一个状态$k+1$时的输出。则可以利用状态转移矩阵$A$描述这个系统的状态转移过程:

$$

\begin{bmatrix}

g_{k+1}\\

g_{k}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Theta(z^{-1})/\Phi(z^{-1}) & -b_1/\Phi(z^{-1})\\

1 & 0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g_{k}\\

g_{k-1}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1/\Phi(z^{-1})\\

\end{bmatrix}

\varepsilon_{k}

$$

其中,$A$矩阵的具体形式可以根据ARMA模型的参数来求解。矩阵中的$b_1$表示移动平均模型的第一个系数,即$b_1=-b_1$。运用格林函数法,可以通过求解该状态转移矩阵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进而

估计出ARMA模型的参数。

三、ARMA模型参数估计的步骤

格林函数法通过求解状态转移矩阵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来估计ARMA模型的参数。具体步骤如下:

1、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将时间序列数据平稳化,即将非平稳的序列通过差分等方法转化为平稳序列。

2、将ARMA模型转化为离散系统。将ARMA模型在离散频域上拓展成一维离散系统,并根据ARMA模型的阶数及系数构造出状态转移矩阵。

3、计算状态转移矩阵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利用矩阵运算及线性代数方法计算状态转移矩阵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

4、根据特征值及特征向量估计ARMA模型的参数。根据特征值及特征向量代入ARMA模型,可以得到ARMA模型的估计参数。

5、对估计结果进行检验。对估计结果进行检验,包括检验参数的显著性、残差的序列性质等。

四、总结

ARMA模型是时间序列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模型。在实际应用中,ARMA模型的参数估计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格林函数法估计ARMA模型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基于状态转移矩阵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求解,具有良好的估计效果和理论基础。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参数估计方法,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arma模型(自回归移动平均)数学公式

arma模型(自回归移动平均)数学公式 ARMA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它结合了自回归(AR)和移动平均(MA)模型,用于描述时间序列数据的动态特征。在ARMA模型中,每个观测值被认为是过去观测值的线性组合,其中包括自回归项和移动平均项。 ARMA模型的数学公式可以表示为: y_t = c + ϕ_1*y_(t-1) + ϕ_2*y_(t-2) + ... + ϕ_p*y_(t-p) + ε_t - θ_1*ε_(t-1) - θ_2*ε_(t-2) - ... - θ_q*ε_(t-q) 其中,y_t表示时间序列的观测值,c为常数,ϕ_1, ϕ_2, ..., ϕ_p 为自回归系数,ε_t为满足白噪声条件的随机误差,θ_1, θ_2, ..., θ_q为移动平均系数。ARMA模型的阶数分别为p和q,分别表示自回归项和移动平均项的阶数。 ARMA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利用过去观测值的线性组合来预测未来观测值。自回归项描述了当前观测值与过去观测值之间的线性关系,移动平均项描述了当前观测值与过去误差项之间的线性关系。通过调整自回归系数和移动平均系数的取值,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ARMA模型,从而适应不同时间序列数据的特点。 ARMA模型的建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最大似然估计。该方法通过最大化观测数据出现的概率来确定模型的参数。具体而言,我们需要估计自回归系数、移动平均系数和误差项的方

差。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我们可以得到最优的参数估计值,从而建立起准确的ARMA模型。 ARMA模型在时间序列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首先,ARMA模型可以用于时间序列数据的预测和预测不确定性的度量。通过拟合ARMA模型,我们可以根据过去观测值来预测未来观测值,并得到相应的置信区间。其次,ARMA模型可以用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平滑和去除季节性因素。通过去除ARMA模型的季节性分量,我们可以得到更平滑的时间序列数据,从而更好地分析其长期趋势。此外,ARMA模型还可以用于异常检测和干扰检验等方面的应用。 然而,ARMA模型也存在一些限制。首先,ARMA模型要求时间序列数据是平稳的,即均值和方差不随时间变化。如果时间序列数据不满足平稳性条件,我们需要先对其进行差分或转换,以满足建模要求。其次,ARMA模型假设观测值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这对于某些非线性时间序列数据可能不适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更复杂的模型,如非线性ARMA模型或神经网络模型。 ARMA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能够描述时间序列数据的动态特征。通过自回归项和移动平均项的线性组合,ARMA模型能够对未来观测值进行准确的预测,并提供相应的不确定性度量。然而,ARMA模型的应用还需要考虑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和线性关系假设。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ARMA模型,并进行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以得到可靠的分析结果。

时间序列上机实验ARMA模型的建立

实验一ARMA模型建模 一、实验目的 学会检验序列平稳性、随机性。学会分析时序图与自相关图。学会利用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对ARMA模型进行估计,以及掌握利用ARMA模型进行预测的方法。学会运用Eviews软件进行ARMA模型的识别、诊断、估计和预测和相关具体操作。 二、基本概念 宽平稳:序列的统计性质不随时间发生改变,只与时间间隔有关。 AR模型:AR模型也称为自回归模型。它的预测方式是通过过去的观测值 和现在的干扰值的线性组合预测,自回归模型的数学公式为: 乂2『t2 川p y t p t 式中:p为自回归模型的阶数i(i=1,2,,p)为模型的待定系数,t为误差,yt 为一个平稳时间序列。 MA模型:MA模型也称为滑动平均模型。它的预测方式是通过过去的干扰值和现在的干扰值的线性组合预测。滑动平均模型的数学公式为: y t t 1 t 1 2 t 2 川q t q 式中:q为模型的阶数;j(j=1,2,,q)为模型的待定系数;t为误 差;yt为平稳时间序列。 ARMA模型:自回归模型和滑动平均模型的组合,便构成了用于描述平稳随机过程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数学公式为: y t 1 y t 1 2 y t 2 p y t p t 1 t 1 2 t 2 q t q

三、实验内容(1)通过时序图判断序列平稳性; (2)根据相关图,初步确定移动平均阶数q 和自回归阶数p; (3)对时间序列进行建模 四、实验要求 学会通过各种手段检验序列的平稳性;学会根据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数来初步判断ARMA模型的阶数p和q,学会利用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对ARMA 模型进行估计,学会利用信息准则对估计的ARMA 模型进行诊断,以及掌握利用ARMA 模型进行预测。 五、实验步骤 1.模型识别 (1)绘制时序图 在Eviews 软件中,建立一个新的工作文件, 500个数据。通过Eviews 生成随机序列“ e,再根据“ x=*x(-1)*x(-2)+e ”生成AR(2)模型序列“ x” 默认x(1)=1, x(2)=2,得到下列数据,由于篇幅有限。只展示一部分。

ARMA模型基本架构及应用

ARMA模型基本架构及应用 ARMA模型是一种经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可以用于预测未来值的变 动趋势。ARMA模型基于两个组成部分,即自回归(AR)和移动平均(MA)。自回归模型使用时间序列的过去值作为预测未来值的因素,而移 动平均模型则使用时间序列的随机波动作为预测的基础。 Yt=c+φ1Yt-1+φ2Yt-2+…+φpYt-p+θ1εt-1+θ2εt-2+…+θqεt- q+εt 在这个公式中,Yt表示时间序列的当前值,p表示自回归模型的阶数,q表示移动平均模型的阶数,c是一个常数,εt是一个随机扰动项。 AR部分表示时间序列变量的当前值与过去p个时间点的值之间的关系。自回归模型常常用于表示时间序列存在的自相关性,即过去值对未来 值的影响。 MA部分表示时间序列的当前值与过去q个随机波动的关系。移动平 均模型用于表示时间序列的随机性。 ARMA模型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经济学中,ARMA模型常用于分析股票 价格、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经济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ARMA 模型,可以揭示时间序列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从而为决策提供有价值的 信息。 ARMA模型还可以用于信号处理、气象预测、环境监测等领域。例如,在信号处理中,ARMA模型可以用于预测随机信号的未来走势,以便进行 故障检测和预防。在气象预测中,ARMA模型可以用于预测未来一段时间 内的气温、降雨量等天气指标。

除了ARMA模型,还有ARIMA模型、GARCH模型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它们在处理特定的时间序列数据时具有一定的优势。ARMA模型是这些方 法中最简单和最基础的一种,但在实际应用中已经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实用性。 总之,ARMA模型是一种用于分析时间序列数据的方法,可以用于预 测未来值的变动趋势。该模型采用了自回归和移动平均的思想,通过估计 参数来确定时间序列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ARMA模型在经济学、信号处理、气象预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并且被证明是一种有效和实用的分析 工具。

ARMAARIMA模型介绍及案例分析

ARMAARIMA模型介绍及案例分析 ARMAARIMA模型是一种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用于对具有自回归和移动 平均特性的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这个模型是由自回归(AR)和移动平均(MA)两个组成部分构成的,对于非平稳的数据还需要加入差分(I)的 过程,所以称为ARMAARIMA模型。 ARMA模型是根据时间序列的自相关和滑动平均性质来进行建模的。 自回归是指当前数据与历史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移动平均则关注当前数 据与滞后差分误差之间的关系。ARMA模型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Y(t)=c+φ₁Y(t-1)+...+φₚY(t-p)+ε(t)-θ₁ε(t-1)-...- θₚε(t-q) 其中,Y(t)表示当前的观测值,c是常数,φ₁...φₚ是自回归系数,ε(t)是白噪声误差项,θ₁...θₚ是滑动平均系数,p和q分别表示AR 和MA的阶数。 对于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需要进行差分操作,即I(积分)的过程,来将数据变为平稳的。差分阶数常用d表示。 而ARIMA(自回归移动平均积分模型)则是对ARMA模型进行补充, 主要针对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ARIMA模型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ΔY(t)=c+φ₁ΔY(t-1)+...+φₚΔY(t-p)+ε(t)-θ₁ε(t-1)-...- θₚε(t-q) 其中ΔY(t)表示差分后的序列,其他参数与ARMA模型类似。 下面以一个股票价格的时间序列数据为例进行ARMAARIMA模型的案例 分析。

假设我们有一段时间内的股票价格数据,要通过ARMAARIMA模型对未来的股票价格进行预测。 首先,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可以使用单位根检验(如ADF检验)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差分。 接下来,需要确定ARMA模型的阶数,可以通过观察自相关图(ACF)和偏自相关图(PACF)来确定。根据图形的截尾和拖尾情况,可以估计出AR和MA的阶数。 然后,可以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来估计模型参数,这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 在估计参数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检验,主要包括检查残差序列是否为白噪声,可以通过自相关图和偏自相关图进行检查。 最后,可以使用已建立的模型进行预测。根据已知历史数据,可以通过模型来推断未来的数据。 总结:ARMAARIMA模型是一种对具有自回归和移动平均特性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的方法。它将自回归、移动平均和差分过程结合起来,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工具来分析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对模型参数的估计和残差检验,可以得到一个合适的模型来预测未来的数据。

arma模型参数估计的格林函数法

arma模型参数估计的格林函数法 ARMA模型是时间序列分析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模型。尤其在金融、经济等领域,ARMA模型被广泛应用。该模型可以表示为一个自回归模型和一个移动平均模型的组合。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估计ARMA模型的参数,以便进行后续的预测和分析。本文将介绍一种利用格林函数法估计ARMA模型参数的方法。 一、ARMA模型的基本结构 ARMA模型可以表示为下面的式子: $$ y_t=a_0+\sum_{i=1}^p a_i y_{t-i}+\sum_{j=1}^q b_j \varepsilon_{t-j}+\varepsilon_t $$ 其中,$y_t$表示时间序列在$t$时刻的取值;$a_0$是一个常数项;$a_i$是自回归模型的系数,$p$表示自回归模型的阶数;$b_j$是移动平均模型的系数,$q$表示移动平均模型的阶数; $\varepsilon_t\sim N(0,\sigma^2)$表示白噪声误差。在ARMA模型中,自回归模型描述了当前时刻的值与之前的若干个时刻值的关系,而移动平均模型则描述了当前时刻的值与前面的若干个随机噪声的关系。 二、格林函数法基本原理 格林函数法是一种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参数估计方法,主要用于一维离散系统的建模。对于ARMA模型的参数估计,格林函数法可以看作是将ARMA模型在离散频域上拓展成一维离散系统,并构造出相应的状态转移矩阵。 具体地,ARMA模型在频域上可以表示为: $$ Y(z)=\frac{\Theta(z)}{\Phi(z)}E(z) $$

其中,$Y(z)$是时间序列的$z$变换,$\Theta(z)$和 $\Phi(z)$分别是自回归模型和移动平均模型的$z$变换,$E(z)$是白噪声误差的$z$变换。格林函数法的核心思想是,将这个离散系统映射到一维空间中,并构造出相应的状态转移矩阵。具体地,假设$g_k$是该离散系统在状态$k$时的输出,$g_{k+1}$是该离散系统在下一个状态$k+1$时的输出。则可以利用状态转移矩阵$A$描述这个系统的状态转移过程: $$ \begin{bmatrix} g_{k+1}\\ g_{k}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Theta(z^{-1})/\Phi(z^{-1}) & -b_1/\Phi(z^{-1})\\ 1 & 0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g_{k}\\ g_{k-1}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1/\Phi(z^{-1})\\ \end{bmatrix} \varepsilon_{k} $$ 其中,$A$矩阵的具体形式可以根据ARMA模型的参数来求解。矩阵中的$b_1$表示移动平均模型的第一个系数,即$b_1=-b_1$。运用格林函数法,可以通过求解该状态转移矩阵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进而

ARMA模型介绍

ARMA模型介绍 ARMA模型(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model)是时间序列分 析中常用的一种模型,用于描述和预测随时间变化的数据。ARMA模型结 合了自回归(AR)和移动平均(MA)两种模型的特点,可以较好地描述时 间序列数据的变化趋势。 ARMA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当前时刻的观测值可以通过历史观测值和 随机误差的线性组合来表示。具体地说,AR部分考虑了当前时刻和过去 几个时刻的观测值之间的关系,而MA部分则考虑了当前时刻和过去几个 时刻的随机误差之间的关系。 在AR模型中,当前时刻的观测值与过去几个时刻的观测值之间存在 线性关系。AR模型的阶数(p)表示过去几个时刻的观测值被考虑进来。对 于AR(p)模型,数学表达式如下: yt = c + φ1 * yt-1 + φ2 * yt-2 + ... + φp * yt-p + et 其中,yt表示当前时刻的观测值,c表示常数项,φ1, φ2, ... , φp表示对应的回归系数,et表示当前时刻的随机误差。 在MA模型中,当前时刻的观测值与过去几个时刻的随机误差之间存 在线性关系。MA模型的阶数(q)表示过去几个时刻的随机误差被考虑进来。对于MA(q)模型,数学表达式如下: yt = c + et + θ1 * et-1 + θ2 * et-2 + ... + θq * et-q 其中,yt表示当前时刻的观测值,c表示常数项,θ1, θ2, ... , θq表示对应的回归系数,et表示当前时刻的随机误差。

yt = c + φ1 * yt-1 + φ2 * yt-2 + ... + φp * yt-p + et + θ1 * et-1 + θ2 * et-2 + ... + θq * et-q ARMA模型可以用于时间序列的拟合和预测。通过将模型与已有数据进行拟合,可以得到模型的参数估计值。然后,利用这些参数估计值,可以预测未来的观测值。ARMA模型适用于没有明显趋势和季节性的时间序列数据。 除了使用ARMA模型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更复杂的模型,如自回归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RIMA)或季节性ARIMA模型(SARIMA),以更好地描述时间序列数据的特征。 总结起来,ARMA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可以描述和预测时间序列数据的变化趋势。通过将AR和MA模型结合起来,ARMA模型能够考虑到观测值和随机误差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拟合和预测的准确性。ARMA模型的参数估计使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可以通过拟合已有数据来获得模型的参数估计值。

时间序列分析模型

时间序列分析模型 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用来处理时间变化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它将观测数据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并利用过去的数据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时间序列分析中,通常会使用一些常见的模型,如自回归(AR)、移动平均(MA)和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模型。 自回归模型(AR)是时间序列分析中最基本的模型之一。它假设未来的观测值可以通过当前和过去的观测值来预测。AR 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 Y_t = c + ∑(φ_i * Y_t-i) + ε_t 其中,Y_t表示第t个观测值,c表示常数,φ_i表示第i个滞后的自回归系数,ε_t表示误差项。通过对AR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可以得到最优的系数估计值,从而进行未来观测值的预测。 移动平均模型(MA)是另一种常见的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它假设未来的观测值可以通过当前和过去的误差项来预测。MA 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 Y_t = μ + ∑(θ_i * ε_t-i) + ε_t 其中,Y_t表示第t个观测值,μ表示均值,θ_i表示第i个滞后的移动平均系数,ε_t表示误差项。通过对MA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可以得到最优的系数估计值,从而进行未来观测值的预测。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是将AR模型和MA模型结合起来的一种复合模型。它假设未来的观测值可以通过当前观测值、滞后观测值和误差项来预测。ARMA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 Y_t = c + ∑(φ_i * Y_t-i) + ∑(θ_i * ε_t-i) + ε_t 其中,Y_t表示第t个观测值,c表示常数,φ_i表示第i个滞 后的自回归系数,θ_i表示第i个滞后的移动平均系数,ε_t表 示误差项。通过对ARMA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可以得到最优 的系数估计值,从而进行未来观测值的预测。 总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是一种通过利用过去数据来预测未来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其中,自回归模型、移动平均模型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是一些常见的时间序列分析模型。通过对这些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可以得到最优的预测结果。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统计分析方法,它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研究和掌握时间序列数据的特征和规律,我们可以对未来的趋势进行预测,并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在实际应用中,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市场走势、经济发展、气象变化、股票价格等等。 在时间序列分析中,自回归模型(AR)是最基本的模型之一。它假设未来的观测值可以通过当前和过去的观测值来预测。 AR模型的核心思想是,过去的观测值对当前值的影响是存在的,而影响的程度则由自回归系数来决定。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对过去的观测值进行回归分析,找到最佳的系数估计值,从而得到对未来观测值的预测。AR模型的优势在于,它较好地

arma模型通俗理解

Arma模型通俗理解 什么是ARMA模型? ARMA模型是时间序列分析中的一种建模方法,它是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的组合。ARMA模型结合了自己的历史数据和随机误差来预测未来的数值。 AR和MA模型的概念 在理解ARMA模型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自回归(AR)和移动平均(MA)模型。 自回归(AR)模型 自回归模型基于历史数据的线性组合来预测未来的数值。它假设未来的值是过去值的加权和,其中权重由自回归系数确定。自回归模型的公式为:x(t) = c + φ1 * x(t-1) + φ2 * x(t-2) + … + φp * x(t-p) + ε(t),其中φ1, φ2, …, φp为自回归系数,ε(t)为误差项,c为常数。 移动平均(MA)模型 移动平均模型基于随机误差的线性组合来预测未来的数值。它假设未来的值是过去误差的加权和,其中权重由移动平均系数确定。移动平均模型的公式为:x(t) = μ + θ1 * ε(t-1) + θ2 * ε(t-2) + … + θq * ε(t-q) + ε(t),其中 θ1,θ2, …, θq为移动平均系数,ε(t)为误差项,μ为均值。 ARMA模型 ARMA模型是自回归模型和移动平均模型的结合,它综合了过去的数值和随机误差来预测未来的数值。ARMA模型可以表示为ARMA(p, q),其中p和q分别为自回归和移动平均阶数。 ARMA模型的公式为:x(t) = c + φ1 * x(t-1) + φ2 * x(t-2) + … + φp * x(t-p) + θ1 * ε(t-1) + θ2 * ε(t-2) + … + θq * ε(t-q) + ε(t),其中φ1, φ2,…, φp为自回归系数,θ1, θ2, …, θq 为移动平均系数,c为常数,ε(t)为误差项。

自回归AR模型、移动平均MA模型与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模型的比较分析

自回归AR模型、移动平均MA模型与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模型的比较分析 系统中某一因素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没有确定的变化形式,也不能用时间的确定函数描述,但可以用概率统计方法寻求比较合适的随机模型近似反映其变化规律。(自变量不直接含有时间变量,但隐含时间因素) 1.自回归AR(p)模型 (R:模型的名称 P:模型的参数)(自己影响自己,但可能存在误差,误差即没有考虑到的因素) (1)模型形式(εt越小越好,但不能为0:ε为0表示只受以前Y的历史的影响不受其他因素影响) yt=φ1yt-1+φ2yt-2+……+φpyt-p+εt 式中假设:yt的变化主要与时间序列的历史数据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 εt不同时刻互不相关,εt与yt历史序列不相关。 式中符号:p模型的阶次,滞后的时间周期,通过实验和参数确定;yt当前预测值,与自身过去观测值yt-1、…、yt-p是同一序列不同时刻的随机变量,相互间有线性关系,也反映时间滞后关系; yt-1、yt-2、……、yt-p同一平稳序列过去p个时期的观测值; φ1、φ2、……、φp自回归系数,通过计算得出的权数,表达yt 依赖于过去的程度,且这种依赖关系恒定不变;

εt随机干扰误差项,是0均值、常方差σ2、独立的白噪声序列,通过估计指定的模型获得。 (2)识别条件 当k>p时,有φk=0或φk服从渐近正态分布N(0,1/n)且(|φk|>2/n1/2)的个数≤4.5%,即平稳时间序列的偏相关系数φk为p步截尾,自相关系数rk逐步衰减而不截尾,则序列是AR(p)模型。 实际中,一般AR过程的ACF函数呈单边递减或阻尼振荡,所以用PACF函数判别(从p阶开始的所有偏自相关系数均为0)。 (3)平稳条件 一阶:|φ1|<1。二阶:φ1+φ2<1、φ1-φ2<1、|φ2|<1。φ越大,自回归过程的波动影响越持久。 (4)模型意义 仅通过时间序列变量的自身历史观测值来反映有关因素对预测目标的影响和作用,不受模型变量相互独立的假设条件约束,所构成的模型可以消除普通回归预测方法中由于自变量选择、多重共线性等造成的困难。 2.移动平均MA(q)模型 (1)模型形式 yt=εt-θ1εt-1-θ2εt-2-……-θpεt-p (2)模型含义 用过去各个时期的随机干扰或预测误差的线性组合来表达当前预测值。

ar模型格林函数推导公式

ar模型格林函数推导公式 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中,很多问题可以使用分析方法求解,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无法通过解析法得到精确解。对于这类问题,人们通常会使用数值计算方法。而在数值计算方法中,有一种重要的技术叫做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Method,简称FDM)。 而有限差分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格林函数”(Green's function)。在有限差分法中,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适当的核函数,使得它满足一些差分方程的边界条件,并通过求解这个核函数,可以得到整个差分方程的解。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推导出AR模型中的格林函数公式。 首先,什么是AR模型呢?AR模型(AutoRegressive Model)是一种描述时间序列的模型。在AR模型中,当前时刻的数值是过去若干时刻数值的线性组合,可表示为: y(t)=a(1)y(t-1)+a(2)y(t-2)+...+a(p)y(t-p)+ε(t) 其中,y(t)表示当前时刻的数值,a(1),a(2),...,a(p)是模型的参数,y(t-1),y(t-2),...,y(t-p)表示过去的时刻数值,ε(t)表示噪声项。 下面我们来推导AR模型的格林函数公式。 假设我们要求解的差分方程为: Ay(t)=b 其中,A是一个标量或者矩阵,而b是一个已知的向量或者矩阵。

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核函数G(t),使得对于任意时刻t,有: AG(t)=δ(t) 其中,δ(t)是Dirac函数,当t=0时等于1,其他时刻等于0。 我们可以将格林函数表示为: G(t)=A^(-1)δ(t) 其中,A^(-1)表示矩阵A的逆矩阵。 将格林函数代入差分方程,可以得到: AG(t)=A^(-1)Aδ(t)=δ(t) 因此,格林函数满足我们希望的条件。 对于AR模型,我们可以将差分方程表示为: (I-a(1)B-a(2)B^2-...-a(p)B^p)y(t)=ε(t) 其中,I是单位矩阵,B是位移操作符,满足By(t)=y(t-1)。这里的a(1),a(2),...,a(p)是AR模型的参数。 我们可以将AR模型的格林函数表示为: G(t)=(I-a(1)B-a(2)B^2-...-a(p)B^p)^(-1)δ(t) 这里的(I-a(1)B-a(2)B^2-...-a(p)B^p)^(-1)表示算子的逆。 通过对AR模型的格林函数进行求解,我们可以得到时间序列在任意时刻的相应值,从而进一步分析和预测时间序列的行为。

armax

ARMAX模型 ARMAX模型或ARMA模型的参数估计模型 句法 米= ARMAX模型(数据,订单) 米= ARMAX模型(数据,命令,'小一',V1的,...,'伪',钒氮) 米= ARMAX模型(数据,'缺',缺'自然美',铌,'数控',数控,'NK细胞',NK细胞) 论据 数据 iddata对象,它包含输入输出数据。 订单 整数向量,使用指定的格式 订单= [注:数控NK细胞钠] 对于多输入系统,毒品调查科及NK是其中第i行向量元素对应的命令,并与第i个输入相关的延迟。 当数据是一个时间序列,它没有输入和一个输出,然后 订单= [娜数控] 提示当精制米,估计模型,设置模型命令如下: 订单=美 '缺',缺'自然美',铌,'数控',数控,'NK细胞',NK细胞 '缺','注意'和'数控'是的ARMAX模型的订单。NK细胞是延迟。钠,铌,北卡罗来纳州和NK 细胞是相应的整型值。 '小一',V1的,...,'伪',钒氮 物业名称和属性值对可以包括以下idmodel任何属性: '聚焦','InitialState','显示','MaxIter','性','LimitError'和'FixedParameter'。 见算法性能,idpoly和idmodel获得更多信息。 描述

注意ARMAX模型只支持单个或多个输入的时域数据和单一输出。对于频域数据,使用原厂。对于多输出的情况下,使用的ARX或1状态空间模型(见N4SID辨识和PEM)。 米= ARMAX模型(数据,订单)返回与参数估计和协方差(参数不确定性)idpoly模型米。估计参数使用预测误差的方法和特定的订单。 米= ARMAX模型(数据,命令,'小一',V1的,...,'伪',钒氮)返回一个idpoly模型米使用额外的属性值对指定的估计算法性能。 米= ARMAX模型(数据,'缺',缺'自然美',铌,'数控',数控,'NK细胞',NK细胞)返回一个订单idpoly模型M和参数值对指定的延误。 备注 ARMAX模型的结构 更紧凑的方式写差分方程 哪里 * - 输出的时间。 * - 极数。 * - 零加1的数。 * - 对C系数的数目。 * - 样品的输入前发生影响输出输入号码,也称为系统中的死亡时间。对于没有死时间离散系统,有一个最低1样品延误,因为在以往的输出和输入依赖。 * - 上输出上的电流输出而定。 * - 上和延迟输入电流输出上的依赖。 * - 白噪声干扰的价值。

arma预测实验报告

arma预测实验报告 ARMA预测实验报告 引言: 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统计方法,用于研究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ARMA模型(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model)是时间序列分析中常用 的模型之一,它结合了自回归和滑动平均两种方法,能够较好地拟合和预测时 间序列数据。本文将通过实验来探究ARMA模型的预测能力。 实验设计: 本次实验选取了某城市过去5年的月度气温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我们将 对原始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数据的基本特征。然后,我们将利用ARMA 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和预测,并通过比较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值来评估模型的 准确性。 数据可视化分析: 通过绘制原始数据的时间序列图,我们可以观察到气温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即 夏季较高,冬季较低。此外,还存在一些波动,可能与天气变化、气候因素等 有关。接下来,我们将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差分处理。平稳性检验: 平稳性是ARMA模型的前提条件之一,平稳的时间序列具有固定的均值和方差,并且自相关函数与时间间隔无关。我们采用ADF检验(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来检验数据的平稳性。实验结果显示,原始数据序列的ADF统计量的p值小于0.05,拒绝了原假设,即数据序列是非平稳的。因此,我们需要对 数据进行差分处理,以消除其非平稳性。

差分处理: 差分是通过计算序列中相邻观测值之间的差异来消除非平稳性。在本实验中, 我们选择一阶差分,即将每个观测值与其前一个观测值相减,得到新的差分序列。通过绘制差分序列的时间序列图和进行平稳性检验,我们发现差分序列已 经具备平稳性。 模型拟合和预测: 在进行模型拟合之前,我们需要确定ARMA模型的阶数。为了选择最优的阶数,我们采用了AIC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通过对不同阶数的ARMA 模型进行拟合,并计算其AIC值,我们选取了具有最小AIC值的模型作为最优 模型。 最优模型参数估计: 根据最优模型的阶数,我们使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通过对模 型残差进行Ljung-Box检验,我们发现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性,说明模型的 拟合效果较好。 模型预测与评估: 利用最优模型,我们对未来12个月的气温进行预测。通过与实际观测值进行比较,我们发现ARMA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实际数据,并且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 值相吻合。然而,对于一些极端天气情况,模型的预测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结论: 本次实验通过ARMA模型对某城市的月度气温数据进行拟合和预测,得出了以 下结论:ARMA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时间序列数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准

R语言实现ARMA模型的估计

基于R 的ARMA 模型的估计 首先,我们给出一个ARMA 模型:110.60.8t t t t y y εε--=-+- 随机生成一组含200个观测值的时间序列,代码如下: #ARMA(1,1) y[t]=-0.6y[t-1]+x[t]-0.8x[t-1] set.seed(10) x<-rnorm(200) y<-vector(length=2) y[1]=x[1] for(i in 2:200) { y[i]=-0.6*y[i-1]+x[i]-0.8*x[i-1] } y 事实上,在R 中有更简单的语句可以生成ARIMA 时间序列,以上述ARMA (1,1)模型为例: set.seed(10) y<-arima.sim(list(order=c(1,0,1),ar=-0.6,ma=-0.8),n=200)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第一种方法生成的时间序列做估计。 时间序列图如下: ts.plot(y) ACF 和PACF 图如下: acf(y,xaxp=c(0,20,20),yaxp=c(-1,1,10)) pacf(y,xaxp=c(0,20,20),yaxp=c(-1,1,10))

下面给出三个模型的估计: 模型1:11t t t y a y ε-=+ 模型2:1111t t t t y a y b εε--=++ 模型3:1122t t t t y a y a y ε--=++ 【模型1】 a<-1;b<-0,c<-0 ARMA<-arima(y,order=c(a,b,c),method="ML") ARMA SBC 准则: #SBC=-2ln(模型中极大似然函数值)+ln(n)(模型中未知参数个数) loglike<-ARMA$loglik SBC<--2*loglike+log(200)*1 SBC 残差平方和: residual<-ARMA$residuals #残差 ssr<-0 for(i in 1:200) { ssr=ssr+(residual[i]^2)

系统状态方程与arma模型

系统状态方程与ARMA模型 引言 系统状态方程和ARMA模型是时间序列分析中常用的工具,可以用于描述和预测具有时间相关性的数据。系统状态方程是一种描述系统动态行为的数学模型,而ARMA模型则是一种通过自回归和移动平均来表示时间序列的模型。本文将从基本概念、模型建立和参数估计等方面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的探讨。 基本概念 时间序列 时间序列是指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一组观测值的集合。它通常用来分析和预测一系列连续发生的事件或变量的变化情况。时间序列可以是离散的或连续的,常见的例子包括经济指标、气象数据和股票价格等。 自回归模型(AR) 自回归模型是通过观察序列自身的过去值来预测未来值的一种时间序列模型。自回归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当前观测值和过去观测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可以通过线性回归的方式来建立模型。 移动平均模型(MA) 移动平均模型是通过观察序列的白噪声误差项来预测未来值的一种时间序列模型。移动平均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当前观测值和过去观测值的误差项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可以通过线性组合的方式来建立模型。 ARMA模型 ARMA模型是将自回归模型和移动平均模型结合起来的一种时间序列模型。ARMA模型的一般形式为ARMA(p, q),其中p表示自回归模型的阶数,q表示移动平均模型的阶数。ARMA模型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自回归和移动平均的方式来捕捉序列的特性和信息,以实现对未来值的预测。

自回归模型的建立 自回归模型的建立需要确定阶数p,可以通过观察自相关图(ACF图)和偏自相关图(PACF图)来选择合适的阶数。ACF图可以展示观测值之间的关联性,PACF图则展示了观测值与其滞后值之间的关联性。 移动平均模型的建立 移动平均模型的建立需要确定阶数q,同样可以通过观察ACF图和PACF图来选择合适的阶数。 ARMA模型的建立 ARMA模型的建立需要确定阶数p和q,可以通过观察ACF图和PACF图来选择合适的阶数。当时间序列既有自相关性又有移动平均性时,可以考虑使用ARMA模型进行建模。 参数估计 最大似然估计 最大似然估计是一种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通过找到使观测值出现的概率最大化的参数值来估计模型的参数。对于ARMA模型,最大似然估计可以通过迭代的方法来求解。 AIC和BIC准则 AIC(赤池信息准则)和BIC(贝叶斯信息准则)是常用的模型选择准则,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模型的拟合效果。AIC和BIC准则都是以最大似然估计为基础,考虑了模型的复杂度和拟合优度等因素。

ARMA模型的特性精

第三章 ARMA 模型的特性 本章为本书重点之一,主要掌握三类模型的格林函数形式、平稳性和可逆性条件、AFC 和PAFC 的形式和特点。 第一节 线性差分方程 一、 后移(Backshift)算子: 1. 定义:后移算子B 定义为1t t BX X -=,从而m t t m B X X -=。 2. 后移算子的性质: (1) 常数的后移算子为常数:Bc c = (2) 分配律:()m n m n t t t t m t n B B X B X B X X X --+=+=+ (3) 结合律:()m n m n m t t t n t m n B B X B B X B X X ---=== (4) 后移算子B 的逆为前移算子1 1t t B X X -+= (5) 对于1ϕ<,无限求和得2 2 3 3 (1 (1) t X B B B X B ϕϕϕϕ++++= - 前面的MA(m)模型、AR(n)模型和ARMA(n,m)模型可分别表示为: 其中:2 12()1n n B B B B ϕϕϕϕ=--- - 二、 线性差分方程 可将写成 这里 差分方程通解为: 这里,C(t)是齐次方程解,I(t)是特解。 三、 齐次方程解的计算 无重根 考虑齐次差分方程 其中 12()(1)(1) (1)n B G B G B G B ϕ=--- 假定G 1,G 2,…,G n 是互不一样,则在时刻t 的通解: 其中A i 为常数〔可由初始条件确定〕。

重根 设()0B ϕ=有d 个相等的根1 0G -,可验证通解为 对一般情形,当()B ϕ的因式分解为 齐次方程解便是 / 1 1 ()d n t j t k j i i j i C t G A t D G -===+∑∑ 因此,齐次方程解是由衰减指数项G t 、多项式t j 、衰减正弦项D t sin(2πf 0t+F),以及这些函数的组合混合生成的。 上述过程中计算i G 并不方便,通常通过解方程12 12...0n n n n λϕλϕλϕ------=得到其根为:,1,2,...,i i n λ=。由于12 12...0n n n n λϕλϕλ ϕ------=的根与21210n n B B B ϕϕϕ----=的根互为倒数,因此i i G λ=。 非齐次方程的特解通常情况下不容易得到,没有一个“万能钥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能对一些具有特殊形式非齐次项的方程进展讨论。此处丛略。 第二节 格林函数(Green ’s function)和平稳性(Stationarity) 一、 格林函数(Green ’s function) 1、 定义:设零均值平稳序列{,0,1,2,...}t X t =±±能够表示为 t j t j j X G a ∞ -==∑ 〔1〕 则称上式为平稳序列t X 的传递形式,式中的加权系数j G 称为格林〔Green 〕函数,其中01G =。 2、 格林函数的含义: 格林函数是描述系统记忆扰动程度的函数。 式〔1〕可以记为 ()t t X G B a = 〔2〕 其中()0 j j j G B G B ∞ == ∑。 式〔1〕说明具有传递形式的平稳序列t X 可以由现在时刻以前的白噪声通过系统

SAS学习系列39时间序列分析Ⅲ—ARIMA模型

随着对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深入研究, 人们发现非平稳序列的确 定性因素分解方法 (如季节模型、趋势模型、移动平均、指数平滑等) 只能提取显著的确定性信息, 对随机性信息浪费严重, 同时也无法对 确定性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而非平稳序列随机分析的发展就是为了弥补确定性因素分解方 法的不足。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的第一步都是要通过有效手段提取序列 中所蕴藏的确定性信息。 Box 和 Jenkins 使用大量的案例分析证明差 分方法是一种非常简便有效的确定性信息的提取方法。而 Gramer 分 解定理则在理论上保证了适当阶数的差分一定可以充分提取确定性 信息。 (一) ARMA 模型 即自回归移动平均移动模型, 是最常用的拟合平稳时间序列的模 型,分为三类: AR 模型、 MA 模型和 ARMA 模型。 一、 AR( p)模型—— p 阶自回归模型 1. 模型: x t 0 1x t 1 L p x t p t 其中, p 0 ,随机干扰序列 εt 为 0 均值、 2 方差的白噪声序列 E( t s ) 0, t ≠s ),且当期的干扰与过去的序列值无关, 即 39. 时间序列分析Ⅱ ARIMA 模型

E(x tεt)=0.

2 由于是平稳序列,可推得均值 0 . 若 0 0 ,称为 1 1 L p 中心化的 AR(p) 模型,对于非中心化的平稳时间序列,可以令 (1 1 L p ), x t * x t 转化为中心化。 记B 为延迟算子, p (B) I 1B L p B p 称为 p 阶自回归多 项式,则 AR(p)模型可表示为: p (B)x t t . 2. 格林函数 用来描述系统记忆扰动程度的函数, 反映了影响效应衰减的快慢 程度(回到平衡位置的速度) ,G j 表示扰动 εt-j 对系统现在行为影响的 权数。 例如, AR(1)模型(一阶非齐次差分方程) ,G j 1j , j 0,1,2,L 模型解为 x t G j t j . j0 3. 模型的方差 2 对于 AR(1)模型, Var (x t ) G j 2 Var ( t j ) 2 . j 0 1 1 4. 模型的自协方差 对中心化的平稳模型,可推得自协方差函数 的递推公式: 用格林函数显示表示: i0j0 对于 AR(1) 模型, (k) G i G j E( t j t k j ) G j k G j j0

ARMA模型的eviews的建立--时间序列分析实验指导

时间序列分析 实验指导 4 2 -2 -4 50100150200250

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以及应用软件的普及,对高等院校的实验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实现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训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为此,我们组织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的部分教师编写了系列实验教学指导书。 这套实验教学指导书具有以下特点: 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中的大量经济案例紧密联系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理论教学与应用软件相结合,我们根据不同的课程分别介绍了SPSS、SAS、MATLAB、EVIEWS等软件的使用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并能正确求解的能力。 这套实验教学指导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始终得到安徽财经大学教务处、实验室管理处以及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的关心、帮助和大力支持,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限于我们的水平,欢迎各方面对教材存在的错误和不当之处予以批评指正。 统计与数学模型分析实验中心 2007年2月

目录 实验一 EVIEWS中时间序列相关函数操作···························- 1 - 实验二确定性时间序列建模方法 ····································- 8 - 实验三时间序列随机性和平稳性检验 ···························· - 18 - 实验四时间序列季节性、可逆性检验 ···························· - 21 - 实验五 ARMA模型的建立、识别、检验···························· - 27 - 实验六 ARMA模型的诊断性检验····································· - 30 - 实验七 ARMA模型的预测·············································· - 31 - 实验八复习ARMA建模过程·········································· - 33 - 实验九时间序列非平稳性检验 ····································· - 35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