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三 UDP 协议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传输层的UDP协议内容;

2. 理解UDP协议的工作原理;

2. 了解应用层协议与传输层协议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

1. 学习UDP协议的通信过程;

2. 分析UDP协议报文格式;

3. 学会计算UDP的校验和。

三、实验原理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RFC 768)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 UDP 协议基本上是 IP 协议与上层协议的接口。

由于大多数网络应用程序都在同一台机器上运行,计算机上必须能够确保目的地机器上的软件程序能从源地址机器处获得数据包,以及源计算机能收到正确的回复。这是通过使用UDP 的“端口号”完成的。例如,如果一个工作站希望在工作站 128.1.123.1 上使用域名服务系统,它就会给数据包一个目的地址 128.1.123.1 ,并在 UDP 头插入目标端口号 53 。源端口号标识了请求域名服务的本地机的应用程序,同时需要将所有由目的站生成的响应包都指定到源主机的这个端口上。

与 TCP 不同, UDP 并不提供对 IP 协议的可靠机制、流控制以及错误恢复功能等。由于 UDP 比较简单, UDP 头包含很少的字节,比 TCP 负载消耗少。

UDP 适用于不需要 TCP 可靠机制的情形,比如,当高层协议或应用程序提供错误和流控制功能的时候。 UDP 是传输层协议,服务于很多知名应用层协议,包括网络文件系统(NFS)、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域名系统(DNS)以及简单文件传输系统(TFTP)。

UDP协议结构:

(1) Source Port —16位。源端口是可选字段。当使用时,它表示发送程序的端口,同时它还被认为是没有其它信息的情况下需要被寻址的答复端口。如果不使用,设置值为0。

(2) Destination Port — 16位。目标端口在特殊因特网目标地址的情况下具有意义。

(3) Length — 16位。该用户数据报的八位长度,包括协议头和数据。长度最小值为8。

(4) Checksum —16位。IP 协议头、UDP 协议头和数据位,最后用0填补的信息假协议头总和。

(4) Data —包含上层数据信息。

四、实验步骤

1. 启动Wireshark软件,开始UDP报文捕获。请说明你是如何获得UDP数据报的,并附上捕获的截图。

例如,可开启聊天工具,然后开启捕获,与好友进行对话,停止捕获,就得到了UDP数据报。

图2-1 捕获UDP数据报

在协议分析界面,可将filter 一栏填入udp,则只显示UDP协议信息。

图2-2 设置过滤器

2. 根据捕获的数据包,分析UDP的报文结构,将UDP协议中各字段名,字段长度,字段信息填入表2-1。

表2-1 UDP报文结构

3.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UDP报文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其功能是什么?

4. 分析UDP协议的特点,为什么UDP是无连接的、不可靠的协议?

5. 计算UDP检验和,并与实验结果相比较。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实验教程-参考答案-实验报告

声明:每个实验都有与之对应的数据包,表格的数据都是分析数据包填上的,由于姜腊林老师只是批阅没有给我们批改,所以会有很多错的地方没改和不懂的地方没有写。这真的仅 仅是参考而已。 实验1.1 Wireshart的使用实验 一、实验目的:掌握协议分析软件Wireshark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电脑、Wireshart抓包工具 三、实验内容:运行Wireshark程序,启动界面点击start按钮,进入Wireshark 主窗口。主窗口包含了捕获和分析包相关的操作。 四、实验步骤:(1)启动Wireshark。 (2)开始分组捕获。 (3)保存抓包文件。 (4)分析抓包文件。 五、实验结果分析 (1)、Wireshark主窗口包含那几个窗口?说明这些窗口的作用。 菜单栏:菜单栏通常用来启动Wireshark有关操作,例如File. 工具栏:工具栏提供菜单中常用项目的快速访问。 过滤器栏:过滤器栏提供一个路径,来直接控制当前所用的显示过 滤器。 包列表窗口:包列表窗口显示当前捕获的全部包的摘要。包列表的 每一行对应一个包,不同包有不同的颜色。如果选择了 某行,则更详细的信息显示在保协议窗口和包字节数据 窗口中,在包列表窗口中的每一行代表捕获的一个包, 每个包的摘要信息包括: a、No:包文件中包的编号。 b、T ime:包的时间擢,即捕获该包的时间,该时间戳 的实际格式可以改变。 c、Source:包的源地址。

d、D estination:包的目标地址。 e、Length:该数据包的长度。 f、Info:包内容的附加信息。 包协议窗口:包协议窗口以更详细的格式显示从包列表窗口选中的 协议和协议字段。包的协议和字段用树型格式显示, 可以扩展和收缩。这是一种可用的上下文菜单,单机 每行前的“+”就可以展开为以“—”开头的若干行, 单击“—”又可以收缩。 包字节(十六进制数据窗口):包字节窗口以十六进制形式显示出 从包列表窗格中选定的当前包的数据,并以高亮度 显示在包协议窗口中选择字段。在常用的十六进制 区内,左边的十六进制数据表示偏移量,中部为相 应的十六进制包数据,右边对应的ASCII字符。 状态栏:状态栏显示当前程序状态和捕获数据的信息。通常其左边 显示相关信息的状态,右边显示捕获包的数目及百 分比和丢弃包的数目及百分比。 (2)区别:显示过滤器用来在捕获的记录中找到所需要的记录。包捕获过滤器用来过滤捕获的封包以免捕获太多的记录。 (3)包列表窗口选择一个TCP包(第4行),展开包协议窗口,将包协议窗口对应内容填入下表: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传输层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南昌航空大学实验报告 年月日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名称:传输层协议分析 班级:学生姓名:学号: 2212893107 指导教师评定:签名: 一.实验目的 理解TCP报文首部格式和字段的作用,TCP连接的建立和释放过程,TCP数据传输的编号与确认的过程;学习TFTP工具3CDaemon软件的使用,分析UDP协议报文格式。 二.实验内容 1.TCP协议基本分析 2. UDP协议分析 三.实验过程 1.TCP协议基本分析 1.TCP的报文格式, 2. TCP连接的建立, 3. TCP数据的传送 4. TCP连接的释放 步骤1 相邻两台机器分别为PCA和PCB。在PCB上下载并安装Telnetd,然后建立用于登录的用户和密码。 步骤2在PCA上运行WireShark进行报文截获,同时设置相应的显示过滤规则。 步骤3PCA上打开Windows命令窗口,执行telnet到PCB,然后执行“exit”退出,从而完成一次TCP协议连接的建立和释放。 步骤4分析截获报文中数据发送部分的第一条TCP报文及其确认报文。 步骤5 步骤6TCP连接建立时,其报文首部与其他TCP报文不同,有一个option字段,它的作用是什么,值给多少?结合IEEE802.3协议规定的以太网最大帧长度分析此数据是怎么样得出的。 步骤7分析TCP连接的释放过程中,选择TCP连续撤消的四个报文,将报文信息填入下表: 步骤8分析TCP数据传送阶段的前8个报文,将报文信息填入下表:

请写出TCP 数据部分长度的计算公式。数据传送阶段第一个报文的序号字段值是否等于连接建立时第三个报文的序号? 2. UDP 协议分析 步骤1相邻两台机器分别为PCA 和 PCB 。 步骤2 根据3CDeamon 软件的配置,在PCA 上配置TFTP server 功能,在PCB 上配置TFTP client 功能。选择TFTP client 要从TFTP server 下载的文件名。 步骤3 运行PCA 、PCB 上的Wireshark ,开始报文截获。 步骤4 在PCB 上利用TFTP client 开始从TFTP server 下载文件。 步骤5 关闭PCA 、PCB 上Wireshark ,分析截获的报文,填写下表: (1)分析UDP 报文结构:选中第一 TFTP 报文,将UDP 协议树中各字段名、字段长度、字段值、字段表达信息添入表中。并绘制UDP 报文结构,详细绘制UDP 协议树字段。 (2)UDP 报文结构与TCP 报文结构有什么区别? (3) 分析TCP 协议和UDP 协议的不同之处。 四.实验结果 1.

实验一: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指导书(Wireshark)_TCPIP_130328

实验一: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协议分析软件,对TCP/IP各协议的通信过程进行监控和分析,以了解TCP/IP 协议的工作过程。 二、实验内容 利用协议分析软件(如:Wireshark)跟踪局域网报文(如条件允许也可跟踪多种局域网协议报文),实验内容如下: 将安装协议分析软件的PC接入以太网中,跟踪PC之间的报文,并存入文件以备重新查。 设置过滤器过滤网络报文以检测特定数据流。 利用协议分析软件的统计工具显示网络报文的各种统计信息。 三、实验步骤 1、在PC中安装协议分析软件(如:Wireshark)。具体安装过程详见附录:Wireshark 用户指南。 2、启动Wireshark协议分析软件,选择抓包菜单项启动实时监视器,开始实时跟踪显示网络数据报文。可根据系统提示修改显示方式,详见附录:Wireshark用户指南。 3、调出跟踪存储的历史报文,选择有代表性的ETHERNET、IEEE802.3、IP、ICMP、ARP、TCP、UDP等报文,对照有关协议逐个分析报文各字段的含义及内容。 ETHERNET帧格式 IEEE802.3帧格式

IP包头格式 UDP包头格式 TCP包头格式 4、设置过滤器属性,如目的地址,源地址,协议类型等,过滤不需要的网络报文。过滤器允许设置第二层,第三层或第四层的协议字段。 过滤器有两种工作方式: 1)捕获前过滤:协议分析软件用过滤器匹配网络上的数据报文,仅当匹配通过时才捕获报文。

2)捕获后过滤:协议分析软件捕获所有报文,但仅显示匹配符合过滤条件的报文。 选择统计菜单项可以显示网络中各种流量的统计信息,如:关于字节数,广播中报文数,出错数等。详见附录:Wireshark用户指南。 附录:Wireshark用户指南

UDP和TCP报文分析

一.TCP报文分析 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TCP连接的建立有“三次握手”,而关闭一条TCP连接需要“四次握手”。 1.1 TCP连接的建立 以访问https://www.360docs.net/doc/6419016457.html,说明一次完整的TCP建立的三次握手过程。 1.2.1第一次握手 要建立TCP连接,首先需要客户机向服务器发起建立连接的请求,及第一次握手的报文。在此报文中,SYN字段置为1。由于之前连接不存在,所以没有对之前接受的确认,故ACK字段被置为0。同时由于连接还没有建立,不能发送数据,从而序列号也应该为0。 采用wireshark的过滤功能,用tcp.flags.syn==1 显示TCP中SYN字段为1的数据包,由SYN字段的定义知道这是建立TCP连接的报文。从中找到ack=0的包即表示第一次TCP握手(此处以14号数据包为TCP建立的第一次握手为例)。

由上图可以看出源IP地址为:10.104.159.208,目的IP地址为112.65.210.107。 TCP报文分析: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al, Src Port : 49162 (49162), Dst Prot: http (80), Seq: 0, Len:0 //状态行 Souce port: 49162 (49162) //源端口号 Destination prot: http (80) //目的端口号(由于端口号是80,知 道这是一个http请求的连接) [Stream index: 0] //根据源和目的IP及端口号生成的一个索引号 Sequence number: 0 (relative sequence number) //序列号为0,(没有发送数据)Header length: 32 bytes //TCP报文首部长为32比特Flags: 0x002 (SYN) 000. . . . . . . . . = Reserved: Not set . . . 0 . . . . . . . . = Nonce: Not set . . . . 0 . . . . . . . = Congestion window Reduced (CwR) . . . . . 0 . . . . . . = ECN-Echo: Not set . . . . . . 0 . . . . . = Urgent: Not set //不是紧急报文 . . . . . . . 0 . . . . = Acknowledgment: Not set //没有包含确认的报文 . . . . . . . . 0 . . . = Push: Not set //PSH标志字段没有设置 . . . . . . . . . 0 . . = Reset: Not set //RST标志字段没有设置 . . . . . . . . . . 1 . = Syn: Set //建立连接 . . . . . . . . . . . 0 = Fin: Not set //不是删除连接 Window size value: 8192 //窗口大小8192比特 [Calculated window size : 8192] Checksum: 0x9e98df [validation disabled] //检验和(没有传送数据)[Good Checksum: False] [Bad Checksum: False] Options: (12 bytes), Maximum segment size, No-Operation (NOP), window scale, No-Operation (NOP), SACK permittied //选项字段 通过报文分析,知道第一次握手成功。 1.2.2 第二次握手 第二次握手的报文由服务器发送,需要对第一次握手的报文进行恢复确认,因而ACK 字段应该置为1。同时由于这仍然是TCP连接建立的过程,所以SYN字段置为1;没有数据传输,故而序列号为0。 接下来寻找第一次握手的报文后面ACK=1且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与第一次握手分析的报文目的端口号、源端口号相同的报文,即表示此次TCP连接建立的第二次握手。

UDP网络聊天实验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报告UDP网络聊天程序设计 班级:计算机1301班 学号:1307010116 姓名:席凤凯

实验五 UDP网络聊天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编程设计基于 UDP 的简单聊天室程序,实现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对话通信功能。二.实验原理: 网络编程一般都是基于 TCP 或 UDP 的,一般过程如下: (1)TCP 编程的服务器端与客户端一般步骤: 服务器端: 1、创建一个 socket,用函数 socket(); 2、绑定 IP 地址、端口等信息到 socket 上,用函数 bind(); 3、开启监听,用函数 listen(); 4、接收客户端上来的连接,用函数 accept(); 5、收发数据,用函数 send()和 recv(),或者 read()和 write(); 6、关闭网络连接; 7、关闭监听; 客户端: 1、创建一个 socket,用函数 socket(); 2、设置要连接的对方的 IP 地址和端口等属性; 3、连接服务器,用函数 connect(); 4、收发数据,用函数 send()和 recv(),或者 read()和 write(); 5、关闭网络连接; (2) UDP 编程步骤如下: 服务器端: 1、创建一个 socket,用函数 socket(); 2、绑定 IP 地址、端口等信息到 socket 上,用函数 bind(); 3、循环接收数据,用函数 recvfrom(); 4、关闭网络连接; 客户端: 1、创建一个 socket,用函数 socket(); 2、设置对方的 IP 地址和端口等属性; 3、发送数据,用函数 sendto(); 4、关闭网络连接; 三.实验内容: 编辑代码: (1)服务器源程序: #include 标准输入输出头文件 #include 互联网地址族 #include LINUX 下 C 语言程序的 INTERNET 定义头文件 #include 符号常量 #include 文件控制 #include 文件状态

网络协议实验报告

网络协议实验报告 网络协议实验报告 引言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定义了计算机之间通信的规则和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网络协议的设计和实现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着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本报告将介绍我对网络协议实验的观察和分析。 实验目的 本次网络协议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模拟网络环境,观察和分析不同协议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优化方法。 实验环境 实验中使用了一台运行着Linux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作为实验平台。通过在虚拟机中模拟多个网络节点,我们可以模拟出复杂的网络环境,以测试协议的性能和稳定性。 实验过程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UDP和IP协议。通过在虚拟机中运行不同的应用程序,并在不同的网络条件下进行测试,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协议的行为和性能差异。 首先,我们测试了TCP协议在高负载情况下的表现。通过在多个虚拟机上同时运行大量的文件传输任务,我们观察到TCP协议在网络拥塞时的拥塞控制机制能够有效地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但同时也导致了较高的延迟。这提示我们,在设计网络应用时需要权衡可靠性和传输效率。

其次,我们测试了UDP协议在实时传输场景下的表现。通过在虚拟机中模拟音 视频传输,我们观察到UDP协议具有较低的延迟和较高的传输速率,适用于实 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然而,由于UDP协议不提供可靠性保证,数据丢失的情 况也较为常见。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协议。 最后,我们测试了IP协议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表现。通过模拟网络拓扑的变化,我们观察到IP协议能够自适应地调整路由路径,以保证数据的传输。然而,在 网络拓扑变化较为频繁的情况下,IP协议可能导致较高的路由开销和丢包率。 因此,在设计网络架构时需要考虑网络拓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网络协议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 的优势和劣势。TCP协议适用于对数据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但会导致较高 的延迟;UDP协议适用于实时传输场景,但可能导致数据丢失;IP协议能够自 适应地调整路由路径,但在网络拓扑变化频繁时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开销。 结论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通过对网络协议的实验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协议的工作原理和优 化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协议,并在设计网 络架构时考虑到协议的特性和限制。 总结 通过本次网络协议实验,我们对TCP、UDP和IP协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 观察和分析了不同协议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发现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优势和 劣势。这对我们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和设计网络协议提供了有益的指导。网络协

实验使用Wireshark分析UDP

实验使用W i r e s h a r k 分析U D P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实验六使用W i r e s h a r k分析U D P 一、实验目的 比较TCP和UDP协议的不同 二、实验环境 与因特网连接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安装有Wireshark、IE等软件。 三、实验步骤 1、打开两次TCP流的有关跟踪记录,保存在中,并打开两次UDP流中的有关跟踪文件。如图所示: 图1:TCP 流跟踪记录 图2:UDP流跟踪记录 2、分析此数据包: (1)TCP传输的正常数据: 文件的分组1到13中显示了TCP连接。这个流中的大部分信息与前面的实验相同。我们在分组1到分组3中看到了打开连接的三次握手。分组10到分组13显示的则是连接的终止。我们看到分组10既是一个带有FIN标志的请求终止连接的分组,又是一个最后1080个字节的(序号是3921—5000)的重传。 TCP将应用程序写入合并到一个字节流中。它并不会尝试维持原有应用程序写人的边界值。我们注意到TCP并不会在单个分组中传送1000字节的应用程序写入。前1000个字节会在分组4种被发送,而分组5则包含了1460个字节的数据-----一些来自第二个缓冲区,而另一些来自第三个缓冲区。分组7中含有1460个字节而分组8中 则包含剩余的1080个字节。(5000-0=1080)

我们注意到实际报告上的秒是从初始化连接的分组1开始到关闭连接的分组10结束。分组11—13未必要计入接收端应用程序的时间内,因为一旦接收到第一个FIN,TCP层便马上发送一个关闭连接的信号。分组11—13只可能由每台计算机操作系统得TCP层后台传输。 如果我们注意到第一个包含数据的分组4和最后一个分组8之间的时间,我们就大约计算出和由UDP接收端所报告的秒相同的时间。这样的话,增加TCP传输时间的主要原因就是分组10中的重传。公平的说,UDP是幸运的,因为它所有的分组都在第一时间被接受了。 在这个跟踪文件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包含数据的分组的数量。所有来自接收端的分组和几个来自发送端的分组只包含了TCP报文段的首部。总的来说(包括重传)一共发送了6822个字节来支持5000个字节的数据传输。这个开销正好36﹪。 (2)UDP正常数据传输 现在我们来观察UDP流,在udp 文件的分组1到分组11中显示。虽然像TCP流那样传输了相同的数据,但是在这个跟踪文件中还是很多的不同。 和TCP不同,UDP是一个无连接的传输协议。TCP用SYN分组和SYN ACK分组来显示地打开一个连接,而UDP却直接开始发送包含数据的分组。同样,TCP用FIN分组和FIN ACK分组来显示地关闭一个连接,而UDP却只简单地停止包含数据的分组的传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文件俘获的分组中,采取的办法是ttcp发送端发送一个只包含4个字节的特殊UDP 数据报来模拟连接建立和连接终止。在发送任何数据之前,发送端总是发送一个只包含4个字节的特殊数据报(分组1),而在发送完所有的数据之后,发送端又发送额外的5个分组(分组7-11)。

UDP及TCP通信程序的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计算机网络(双语)(课程设计) 实验名称UDP及TCP通信程序的设计与实现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2013 年 5 月30 日

目录 实验目的和内容 (1) 实验目的 (1) 实验内容 (1) 实验环境 (2) 程序的逻辑框图 (2) UDP通信程序的逻辑框图: (2) TCP通信程序的逻辑框图: (3) 程序源代码(数据结构的描述、核心算法) (4) 1.TCP通信程序源代码 (4) 2。TCP通信程序数据结构的描述 (7) 3.TCP通信程序的核心算法 (7) 4.UDP通信程序源代码 (8) 5.UDP通信程序数据结构的描述 (11) 6.UDP通信程序的核心算法 (12) 实验数据、结果分析 (13) TCP通信程序实验结果分析 (13) UDP通信程序实验结果分析 (14) 总结 (16) 实验目的和内容 实验目的 掌握win32平台下,使用winsock API来实现UDP通信程序和TCP通信程序。 实验内容 1.实现控制台模式下,在单机上基于UDP的聊天程序; 2.实现控制台模式下,在单机上基于TCP的聊天程序; 3.上述两个程序,最简单的实现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交替进行; 4.提交上述2个程序的源程序,程序代码有充分的注释,并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主要内

容为说明程序设计的思路,程序代码的流程。 实验环境 在win7系统下,visual studio 2008环境下的win32平台下 程序的逻辑框图 UDP通信程序的逻辑框图: Server端:Client端:

TCP通信程序的逻辑框图: Server端:

UDP报文分析实验报告范文udp实验结果及分析

UDP报文分析实验报告范文udp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UDP报文分析 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2015.09.17 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目的2.实验要求3.实验环境4.实验作业【实验目的】 1.复习Wireshark抓包工具的使用及数据包分析方法; 2.分析UDP报文 3.校验和检验 【实验要求】 用Wireshark1.12.3截UDP包,分析数据包。 【实验环境】 用以太网交换机连接起来的windows8.1操作系统的计算机,通过iNode客户端接入Internet。 【实验作业】

1.截包 在Filter处输UDP截到的没有UDP,选udpencap后截到UDP报文。 UDP是封装在IP里的。 2.报文字段分析 =1\*GB3①源端口 源端口号是8000。关于端口号有一些规定,服务器端通常用知名端口号,通常在0-1023之间。而客户端用随机的端口号,其范围在49152到65535之间。 =2\*GB3②目的端口 =3\*GB3③报文长度 =4\*GB3④校验和 =5\*GB3⑤数据 3.校验和计算(与IP首部校验和计算方法相同) =1\*GB3①UDP的校验和所需信息: UDP伪首部:源IP+目的IP+Byte0+Byte17+UDP长度,其目的是让UDP两次检查数据是否已经正确到达目的地,只是单纯为了做校验用的。 UDP首部:该长度不是报文的总长度,而只是UDP(包括UDP头和数据部分)的总长度 UDP的数据部分。 =2\*GB3②计算步骤

把伪首部添加到UDP上; 计算初始时将校验和字段添零的; 把所有位划分为16位(2字节)的字; 把所有16位的字相加,如果遇到进位,则将高于16字节的进位部分的值加到最低位上。 将所有字相加得到的结果应该为一个16位的数,将该数按位取反则可以得到校验和。 =3\*GB3③计算 由上图可知源IP:111.161.88.16、目的IP:10.104.113.47、UDP 长度:47和数据。 计算后得校验和正确。 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教师签名:日期:

山东大学计网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实验报告(纯文本截图)

实验四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实验目的: 1.掌握UDP协议的报文格式; 2.掌握UDP协议校验和的计算方法; 3.理解UDP协议的优缺点; 4.理解协议栈对UDP协议的处理方法; 5.理解UDP上层接口应满足的条件。 实验步骤及结果: 练习一:编辑并发送UDP数据报 练习内容: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1.主机E打开协议编辑器,编辑发送给主机F的UDP数据报。 MAC层: 目的MAC地址:接收方MAC地址 源MAC地址:发送方MAC地址 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0800,即IP协议 IP层:总长度:包括IP层、UDP层和数据长度 高层协议类型:17,即UDP协议 首部校验和:其它所有字段填充完毕后填充此字段 源IP地址:发送方IP地址 目的IP地址:接收方IP地址 UDP层: 源端口:1030 目的端口:大于1024的端口 有效负载长度:UDP层及其上层协议长度 其它字段默认,计算校验和。 ●UDP在计算校验和时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含伪首部(IP首部的一部分字段),UDP首部和UDP数据,该字段是可选的。如果该字段为零就说明不进行校验。

2.在主机F上启动协议分析器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UDP协议)。 3.主机E发送已编辑好的数据报。 4.主机F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E所发送的数据报。 思考问题: 1.为什么UDP协议的“校验和”要包含伪首部? 答:伪首部是IP首部的一部分,其中有些字段要填入0。用户数据报封装在IP数据包中。若校验和不包括伪首部,用户数据报也可能是安全的和正确的。但是,若IP首部受到损伤,则它可能被交付到错误的主机。伪首部中包含高层协议类型字段是为了确保这个数据包是属于UDP而不是属于TCP的。使用UDP的进程和使用TCP的进程可以使用同一个端口号。UDP的高层协议类型字段是17。若在传输过程中这个值改变了,在接收端计算校验和时就可检测出来,UDP就可丢弃这个数据包。这样就不会交付给错误的协议。 2.比较UDP和IP的不可靠程度? 答:二者都是不可靠的。IP协议负责主机到主机的通信。作为一个网络层协议,IP协议只能把报文交付给目的主机。这是一种不完整的交付,因为这个报文还没有送交到正确的进程。像UDP这样的传输层协议负责进程到进程的通信。UDP协议负责把报文交付到正确的进程。 实验截图:

《网络编程与协议分析》课程设计报告

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制表说明:本合同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 义务,同时阐述确定的时间内达成约定的承诺结果。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 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课程名称:网络编程与协议分析

) 叔1善科技尤•学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网络编程与协议分析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络编程与协议分析》课程设计报告 、课设题目: 网络数据包抓取与分析软件 、课设要求: 1)能抓取本地主机所在局域网子网内的所有数据包 2)分析并显示所抓取数据包的IP头部各字段的信息 3)分析并显示所抓取数据包的封装在IP数据包内的协议头部字段信息(TCP、UDP、ICMP 等) 4)生成日志信息,以文本文档形式保存 5)分析并显示所抓取数据包应用层协议头部字段信息(HTTP、FTP、DNS、Telnet、 SMTP、POP等各种应用层协议中至少取三种) 三、用到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1)UDP协议介绍 UDP协议的全称是用户数据报协议,在网络中它与TCP协议一样用于姓理数据包;在OSI模型中.在第四层——传辕层,处于IP协议的上一层’ UDP有不提供数据报分组、组装和不能对数据包的排序的缺点,也就是说,当报文发送之后,是无法得知其是否安全完整到达的’UDP用来支持那些需要在计算机之间传蜿数据的网络应用;包括阿络视频会议系统在内的众多的客户.眼务器模式的网络应用都需要使用UDP协议=UDP协议从问世至今已经被使用了很寥年,虽然其最初的光彩已经被一些类似协议所掩盖,但是即使是在今天,LT>P仍然不失为一项非常实用和可行的网络传输层协议: (2)TCP协议基本知识 TCP是一种面向连凄(连接导向)的、可翥的、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通信协议’在OSIRM模型中,它完成第四层传输层所指定的功能,UDP 是同一层内另一个重要的传输协议・首先,TCP建立连接之后,通信祖方都同时可以进行数据的传输.其次,他是全祖工的*在保证可靠性上,采用超时重传和稍待确认机制,在流量控制上,采用滑动窗口协议,协议中规定.对于窗口内未经确认的分组需要重传=在拥塞控制上,采用慢启动算法. (3) Winpcap的组成和结构 WinPcap由一个数据包监听设备驱动程序(NPF)、一个底层的动态连接库(packet, dll)和一个高层的不依赖于操作系统的静态库(■口can d匚)共三个部分构成,如图2・5所示=这里,XPF在操作系统的内核级,packet. dlL叩cap. dll 在用户级.

udp泛洪攻击实验报告

udp泛洪攻击实验报告 当下,无孔不入的ddos攻击已经威胁了多数网站的生存,作为其最主流的攻击方式之一的UDP flood攻击,自然也是很多网站主的“噩梦”。下面是关于UDP flood攻击详细原理以及防御方式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网站主们解决这个“噩梦” UDP flood 又称UDP洪水攻击或UDP淹没攻击,UDP是没有连接状态的协议,因此可以发送大量的UDP 包到某个端口,如果是个正常的UDP应用端口,则可能干扰正常应用,如果是没有正常应用,服务器要回送ICMP,这样则消耗了服务器的处理资源,而且很容易阻塞上行链路的带宽。 常见的情况是利用大量UDP小包冲击DNS服务器或Radius认证服务器、流媒体视频服务器。100k pps的UDPFlood经常将线路上的骨干设备例如防火墙打瘫,造成整个网段的瘫痪。在UDPFLOOD攻击中,攻击者可发送大量伪造源IP地址的小UDP包。但是,由于UDP协议是无连接性的,所以只要开了一个UDP的端口提供相关服务的话,那么就可针对相关的服务进行攻击,正常应用情况下,UDP包双向流量会基本相等,而且大小和内容都是随机的,变化很大。出现UDPFlood的情况下,针对同一目标IP的UDP包在一侧大量出现,并且内容和大小都比较固定。 至于防御方式,由于UDP协议与TCP协议不同,是无连接状态的协议,并且UDP应用协议五花八门,差异极大,所以针对UDPFlood的防护非常困难,而且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待。

UDP协议与TCP协议不同,是无连接状态的协议,并且UDP应用协议五花八门,差异极大,因此针对UDPFlood的防护非常困难。其防护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待:? 判断包大小,如果是大包攻击则使用防止UDP碎片方法:根据攻击包大小设定包碎片重组大小,通常不小于1500。在极端情况下,可以考虑丢弃所有UDP 碎片。 攻击端口为业务端口:根据该业务UDP最大包长设置UDP最大包大小以过滤异常流量。 攻击端口为非业务端口:一个是丢弃所有UDP包,可能会误伤正常业务:一个是建立UDP连接规则,要求所有去往该端口的UDP包,必须首先与TCP 端口建立TCP连接。不过这种方法需要很专业的防火墙或其他防护设备支持。 再有就是通过防御平台进行防御。https://www.360docs.net/doc/6419016457.html,平台就是专业的防御平台。平台通过跃点防护理念,一级高防cdn体系,可以将cc攻击与ddos攻击彻底排除在网络应用之外,确保网站24小时不间断运营。

ensp运输层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ensp运输层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运输层概述 运输层为运行在不同主机上的应用进程之间提供逻辑通信(logic communication),从应用程序的角度来说,运行不同进程的主机之间好像直接相连一样,而不用考虑承载这些物理基础设施的细节。 运输层协议是在端系统中而不是路由器中实现的: 在发送端,运输层将从发送应用程序进程接收到报文转换成运输层分组成为运输层报文段(segment),(后续网络层可能会封装成网络层分组(数据报)向目的地发送,在这个过程中网络路由器仅作用于该数据报的网络层字段),在接收端网络层从数据报中提取出运输层字段,并将报文上交给运输层 网络应用程序中可以有多种运输层协议,在因特网中包括UDP 和TCP协议。 运输层和网络层区别 运输层主要负责两个host之间不同进程之间的通信;而网络层提供host之间的逻辑通信;以寄快递的方式来描述: 应用层报文是快递里面的东西,运输层主要负责收件人的具体信息,运输层协议主要负责各地区收集和分发快递人员;网络层主要负责收货地址,网络层协议主要负责运输车辆、方式的分配这种解耦的过程可以为不同进程通信之间规定不同的协议,而不是每个人都安排一辆车或者一种地址编码方式来造成杂乱的情

况;同时不同的运输层协议也可以搭配不同的网络层协议。 因特网运输层概述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这个进程提供一种不可靠、无连接的服务 TCP:传输控制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 结合IP层理解可能会更好,这里需要了解的是:因特网网络协议的为IP协议(网际协议),提供主机与主机之间的逻辑通信,服务模型是尽力而为角度,并不作任何确保,也就是称为不可靠服务,在这一章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每一台主机都有一个IP地址UDP和TCP的基本责任是将两个端系统之间的IP交付服务拓展到端系统上两个进程之间的交付服务,这个称为多路复用(transport-layer multiplexing)和多路分解(demultiplexing)。除此之外TCP还会提供可靠数据传输(reliable data transfer)和拥塞控制(congestion control)举个例子:当你坐在计算机下载web页面,这个时候需要运行一个FTP会话和两个Telnet会话,这样4个网络应用进程在运行,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将主机接受到的信息分配给这4个进程中的一个,这就是运输层负责事情。应用层里面是通过套接字(socket)将数据从应用层传向运输层和向运输层进程传递数据的门户,因此在任何一个时刻主机上存在多个套接字,套接字具有唯一的标识符。 那么主机如何将一个到达的运输层报文定向到适当的套接字?

UDP协议及分析

UDP协议及分析 一、UDP协议 UDP 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简称,中文名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是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IETF RFC 768是UDP的正式规范。UDP在IP报文的协议号是17。 UDP协议的全称是用户数据报协议,在网络中它与TCP协议一样用于处理数据包,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在OSI模型中,在第四层——传输层,处于IP 协议的上一层。UDP有不提供数据包分组、组装和不能对数据包进行排序的缺点,也就是说,当报文发送之后,是无法得知其是否安全完整到达的。UDP用来支持那些需要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网络应用。包括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在内的众多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应用都需要使用UDP协议。UDP协议从问世至今已经被使用了很多年,虽然其最初的光彩已经被一些类似协议所掩盖,但是即使是在今天UDP仍然不失为一项非常实用和可行的网络传输层协议。 与所熟知的TCP(传输控制协议)协议一样,UDP协议直接位于IP(网际协议)协议的顶层。根据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UDP和TCP都属于传输层协议。UDP协议的主要作用是将网络数据流量压缩成数据包的形式。一个典型的数据包就是一个二进制数据的传输单位。每一个数据包的前8个字节用来包含报头信息,剩余字节则用来包含具体的传输数据。 二、UDP协议的主要特点

(1) UDP是无连接的,即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 (2) UDP 使用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同时也不使用拥塞控制。(3) UDP 是面向报文的。UDP 没有拥塞控制,很适合多媒体通信的要求。(4) UDP 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5) UDP 的首部开销小,只有 8 个字节。 三、UDP协议的使用 在选择使用协议的时候,选择UDP必须要谨慎。在网络质量令人十分不满意的环境下,UDP协议数据包丢失会比较严重。但是由于UDP的特性:它不属于连接型协议,因而具有资源消耗小,处理速度快的优点,所以通常音频、视频和普通数据在传送时使用UDP较多,因为它们即使偶尔丢失一两个数据包,也不会对接收结果产生太大影响。比如我们聊天用的ICQ和QQ就是使用的UDP协议。 四、UDP协议的报头 (1)面向报文的UDP 发送方 UDP 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 IP 层。UDP 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 应用层交给 UDP 多长的报文,UDP 就照样发送,即一次发送一个报文。 接收方 UDP 对 IP 层交上来的 UDP 用户数据报,在去除首部后就原封不动地交付上层的应用进程,一次交付一个完整的报文。

网络流量分析实验报告

网络流量分析实验报告 1. 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们对网络质量和性能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网络流量分析作为一种评估网络性能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在网络管理和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网络流量的 分析,了解网络行为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实验目的 2.1 理解网络流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2 掌握常用的网络流量分析工具和技术; 2.3 分析实验数据,发现网络中的异常行为; 2.4 提出网络优化和安全性改进的建议。 3. 实验过程 3.1 数据收集 为了进行网络流量分析,我们选择了一个代表性的网络环境,使用Wireshark工具进行数据包捕获。通过设置过滤条件,我们仅截取了特 定时间段内的数据包。 3.2 数据预处理 得到的数据包包含了大量的信息,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提 取出我们关心的特征。首先根据协议类型对数据包进行分类,如TCP、

UDP等。然后提取出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源端口、目标端口等关键信息。 3.3 流量分析 基于预处理后的数据,我们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流量分析: 3.3.1 流量量统计 通过统计数据包数量、字节数、数据包大小分布等指标,我们了解了网络流量的整体情况。 3.3.2 流量时序分析 将数据包按时间顺序排列,并结合网络拓扑图,我们分析了流量的变化趋势和频率。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发现网络中的高峰期和低谷期,从而优化网络资源的分配。 3.3.3 流量来源分析 通过分析源IP地址和源端口,我们了解了网络流量的来源地和服务类型。这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流量,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3.4 流量去向分析 通过分析目标IP地址和目标端口,我们了解了网络流量的去向地和服务类型。这有助于判断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安全性,进而提出改进方案。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udp,dns协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udp,dns协议 篇一:dns使用udp协议还是tcp协议传输 一、dns报文角度来看 主要是查看dns报文首部中的标志字段 [qR][opcode][aa][tc][Rd][Ra][(zone)][rcode] 当客户端发出dns查询请求,从服务器收到的响应报文中的tc(删减标志)比特被置为1时,表示应答总长度超过512字节,只返回前512个字节,这时dns就需要使用tcp 重发原来的查询请求。因为在udp的应用程序中,其应用程序被限制在512个字节或更小,因此dns报文穿数据流只能有512字节,而tcp能将用户的数据流分为一些报文段,因此tcp就能用多个报文段去传超过512字节的数据流或是任意长度的数据流。 二、应用角度来看 dns的主辅名字服务器在同步时使用tcp协议。辅名字服务器一般每3小时向主名字服务器发起查询,看主服务器

是否有新的记录变动,如有变动,将执行一次区域传送,区域传送使用tcp协议。区域传输用tcp,其他用udp。 什么是区域传输 dns的规范规定了2种类型的dns服务器,一个叫主dns 服务器,一个叫辅助dns服务器。在一个区中主dns服务器从自己本机的数据文件中读取该区的dns数据信息,而辅助dns服务器则从区的权威dns服务器中读取该区的dns数据信息。当一个辅助dns服务器启动时,它需要与主dns服务器通信,并加载数据信息,这就叫做区传送(zonetransfer).通俗地讲,就是dns服务器之间传输时使用tcp,而客户端与dns服务器之间传输时用的是udp。 篇二:实训二利用wireshark分析udp与dns包 实训二利用wireshark分析udp与dns包一、实训目的 1.学会使用nslookup工具查询并分析internet域名信息或诊断dns服务器。 2.会用wireshark分析dns协议。对dns协议有个全面的学习与了解。 二、实训器材 1.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主机; 2.抓包工具wireshark。 三、实训内容 一、dns包分析实验 1.启动wireshark,并开始抓包。 2.运行nslookup发现广工大或其它大学的官方dns服

用Wireshark进行UDP协议分析

TCP/IP 实验报告实验2 用Wireshark进行UDP协议分析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1班 姓名刘小芳 学号41009040127 2012. 5

2.1实验性质 本实验为操作分析性实验。 2.2 实验目的 1. 掌握Wireshark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2. 掌握基本的网络协议分析方法。 3. 使用Wireshark抓包工具,分析UDP数据报的格式。 4. 加深理解UDP协议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1.3 实验环境 1. 硬件环境:PC机1台。 2. 网络环境:PC机接入LAN或Internet。 物理地址:00-E0-4C-00-16-78 Ip地址:192.168.0.131 3. 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和Wireshark软件。1.4 实验学时 2学时(90分钟)。 1.5 实验内容与要求 1.5.1 启动Wireshark协议分析工具 1.5.2 抓取UDP数据包

1.5.3分析UDP报文 answer the question. 1. Select one packet. From this packet, determine how many fields there are in the UDP header. (Do not look in the textbook! Answer these questions directly from what you observe in the packet trace.) Name these fields. 2. From the packet content field, determine the length (in bytes) of each of the UDP header fields. 3. The value in the Length field is the length of what? Verify your claim with your captured UDP packet. 4. What is the maximum number of bytes that can be included in a UDP payload? 5. What is the largest possible source port number? 6. What is the protocol number for UDP? Give your answer in both hexadecimal and decimal notation.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you’ll need to look into the IP header.) 7. Search “UDP” in Google and determine the fields over which the UDP checksum is calculated. 8. Examine a pair of UDP packets in which the first packet is sent by your host and the second packet is a reply to the first packet.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rt numbers in the two packets. Extra Credit 1. Capture a small UDP packet. Manually verify the checksum in this packet. Show all work and explain all steps 1 1.6 实验总结 [ 通过对IP报文的分析,总结IP协议的工作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