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设计

环境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设计
环境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设计

《环境系统分析A》

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

专业名称

提交日期 2016年1月12日

第一章任务书 (3)

1.1课程设计目的 (3)

1.2课程设计要求 (3)

1.2.1环境质量要求 (3)

1.2.2报告主要研究内容 (3)

第二章课程设计内容 (4)

2.1总论 (4)

2.1.1设计依据 (4)

2.1.2评价因子 (4)

2.2项目 (4)

2.2.1热电厂 (4)

2.2.1.1背景介绍 (4)

2.2.1.2模型运用 (6)

2.2.1.3分析模型 (8)

2.2.2污水厂 (8)

2.2.2.1背景介绍 (8)

2.2.2.2模型运用 (9)

①污水厂处理前水质 (9)

②污水厂处理后 (11)

2.2.2.3分析模型 (11)

第三章应对措施 (12)

3.1对热电厂所采取的措施 (12)

3.1.1增加烟囱物理高度 (12)

3.1.2使用除硫除尘设备: (12)

3.1.3其他措施 (13)

3.2对污水处理采取的措施 (13)

第四章课程设计总结 (14)

第五章附录 (15)

5.1小组分工 (15)

5.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部分) (16)

5.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部分) (16)

第一章任务书

1.1课程设计目的

环境系统分析以模型化为手段描述环境系统的特征,模拟和揭示环境系统分析的发展与变化规律,并通过最优化对系统的结构与运行做出最佳选择。而本课程设计是《环境系统分析》课程学习之后的设计训练,目的在于让学生们把理论运用于实践。设计内容主要在以前布置的水环境质量模式与大气环境质量模式大作业的工作基础上展开。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了解求“水环境污染物”与“大气环境污染物”的污染贡献估算所需的主要资料、应做的主要工作、所用的主要模式、工作的一般步骤等等,并锻炼在微机上求解的实际工作能力。

1.2课程设计要求

1.2.1环境质量要求

某城郊区域(假设原来无任何大气和水污染物)要进行国家级经济开发示范建设,先行开发项目有污水处理厂和热电厂,为保证开发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和水环境质量达标,必须对该二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进行控制。

控制标准如下:

(1)大气环境质量控制在国家一级标准

(2)水环境质量控制在地表水III类标准

1.2.2报告主要研究内容

(1)调查、统计水、大气环境资料。

(2)使用相应的河流/水质模型以及大气质量模型进行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污染状况)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计算过程。

(3)列举污染预测结果为保证达标需要采取的相应的措施手段。

(4)课程设计的结果分析、结论及讨论。

第二章课程设计内容

2.1总论

2.1.1设计依据

(1)《环境影响评价》,陆书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2)《环境系统分析教程》,程声通主编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年。

(下简称教程)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2.1.2评价因子

水污染物—国家及省规定的总量控制因子:COD、SS、TN、TP四项;

大气污染物—国家及省规定的总量控制因子:烟尘、粉尘、SO2三项。

2.2项目

2.2.1热电厂

热电厂中烟囱的初步设计高度为35米,出口处截面积为10平方米,烟气温度为105度,烟气排放量为20立方米每秒,设计燃煤量为120吨每天,燃煤含硫量2%,含尘量18%。该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年均温15摄氏度,平均气压为1000hPa,地面风速为2米每秒。大气稳定度为D级。电厂正南方3000米处有一处中学,学校主教学楼高22米。

2.2.1.1背景介绍

(1)已知条件:

燃煤量W=120t/d=5t/h;燃煤含硫量S=2%;;烟尘的质量分数S=18%;烟囱

出口处的烟气温度T

S =105。C+273K=378K;烟囱出口处环境中的大气温度T

a

=15。C

+273K=288K。

(2)假设条件:

煤的灰分A=80%。

(3)模型依据

a燃烧的二氧化硫排放源强一般预测模型

2

1.6(1)SO Q WS η=- (教程公式6-2)

2

SO Q 为二氧化硫排放源强,kg/h 或t/h ;W 为燃煤量,kg/h 或t/h;η为二氧化硫的去

除效率,%;S 为煤中的全硫分含量,%。

b 燃煤的烟尘排放源强一般预测模型 AB(1)Q W η=-尘

(教程公式6-3)

Q 尘

为烟尘排放源强;W 为燃煤量,kg/h 或t/h;A 为煤的灰分,%;B 为烟气中烟尘的

质量分数;η为烟尘的去除效率,%。

c 高架连续排放点源模型(高斯模型)

1e H H H =+V (教程公式6-25)

()()()2222

2222

1exp 2,,,21exp 2e

y z e x y z e

y z z H y Q C x y z H u z H y σσπσσσσ??

????-????-+ ? ?????????

??=????????+??+-+ ??? ???????????

(教程公式6-26) 其中

12

12,y z αασγχσγχ== (教程公式6-57)

()

,,,e C x y z H 表示坐标为x,y,z 处的污染物浓度;

e

H 为烟囱的有效高度;Q 表示烟囱源强。

d H V 烟气抬升高度的计算方

1.5

2.7s s a x s V d T T H d u T ??

-?≈

+ ??? (教程公式6-109)

H ?为烟气抬升公式,m ;s V 为烟囱出口的烟气流速,m/s;d 为烟囱出口的内径,m ;x u

烟囱出口的平均风速,m/s;s

T 为烟囱出口处的烟气温度,K ;

a

T 为烟气出口处环境的大气温

度,K 。

e 最大落地点浓度,距离*

x

2

*4x e

z

u H x E =

(教程公式6-30)

*x x 当=时,()22,0,0,z

e x e y

Q C x H eu H σπσ=

(教程公式6-31)

2.2.1.2模型运用

(1)源强预测

燃烧的二氧化硫排放源一般预测模型:Q SO2=1.6·W ·S ·(1-η1),当未加除煤设备时,即η1=0时:Q SO2=1.6·5·2%=0.16t/h

燃煤烟尘排放源一般预测模型:Q dust =W ·A ·B ·(1-η2) 当未加除尘设备时,即η2=0时:Q 尘=5·80%·18%=0.72t/h 。

(2)距学校距离计算

将学校向风向方向投影,建立x,y 轴 Y=3000·cos45=2121.3m X=3000·sin45=2121.3m (3)标准偏差ζy 和ζz 计算 因为已知大气能见度为D ,所以: γ1(ζy )=0.189396 α1(ζy )=0.88694 γ2(ζz )=0.235667 α2(ζz )=0.75641

σy=γ1?Χα1=0.189396?2121.3^0.88694=169.0

σz=γ2?Χα2=0.235667?2121.3^0.75641=77.4 (4)烟囱高度计算

Uz(35m)=u Z0? (z/z 。)^p=2? (35/10)^0.25=2.73m/s ………….p 经查表得等于0.25

d=2?

10

π

=3.568m

因为Q m =20M 3/S,V S =Q m /A=20/10=2m/s

=3782 3.568 1.5 2.7 3.5682288.73378-???+?? ???=9.91m H e =H1+?H =35+9.91=44.91m (5)最大落地浓度

因为22/z Z z E x u σ=得2()/2Z z z E u x σ=?=3.86

2

*

356.624z e z

u H x m E ==

所以对于二氧化硫

()()2*

32

max 2,0,0,,0,0,0.809/SO z

e e z e y

Q C x H C x H mg m eu H σπσ==

=

对于烟尘()()*32

max 2,0,0,,0,0, 3.641/Dust z

e e z e y

Q C x H C x H mg m eu H σπσ=== (6)学校点浓度

()()()2222

2

222

1exp 2,,,21exp 2e y z e x y z

e y z z H y Q C x y z H u z H y σσπσσσσ??????-????-+ ? ?????????

??=

????????+??+-+ ??? ???????????

对于SO 2 :

()()()22922222277.477.4

2244.912244.910.1610/360012121.312121.32121.3,2121.3,22,44.91exp exp 2 2.73169.077.42169.02169.0C π???????????????? ? ??????? ? ????

??

??

?

?

??

?

-+?=-++-+=???0mg/m 3

1.5

2.7s

s

a

s

x

d H d V T T u T

??

-≈+ ? ???

V

对于烟尘:

()()()2

2

2922222

77.42244.912244.910.7210/360012121.312121.32121.3,2121.3,22,44.91exp exp 2 2.73169.077.42169.077.42169.0C π?

??

????????????? ? ??

?

???? ? ????

????

????

?

-+?=-++-+=??? 0 mg/m 3

2.2.1.3分析模型

采用高架连续排放点源模型,经计算得出计算结果分析得出,学校附近污染物浓度趋近于零,但污染物的最大浓度超标。 2.2.2污水厂

污水处理厂设计收集污水流量为8立方米每秒,污水水温为20度,进水COD 为1650mg/L ,溶解氧浓度为0.65mg/L 。

该地一河流断面面积为60m2,常年上游来水流量为120 m3/s ,水温20度。入水COD 浓度为1.5mg/L ,溶解氧达到饱和。污水处理厂的排放口下游1800m 处有一单位的取水口,取水水质除要求达到三类水标准外,还需溶解氧浓度>6.0mg/L 。

2.2.2.1背景介绍

(1)已知条件:

实测时起点处的BOD 浓度为20mg/L ,溶解氧为9mg/L ,水流流速为4km/h ,具体数据有两组,如下:

第一组: X (公里) 0 8 20 35 42

第二组: X (公里) 0 10 24 42 58

(2)模型依据

①S-P 模型

)

ex p(0t k L L d -= (教程公式3-88)

[e ]d a a k t k t k t

d o o a d

k L D e D e K K ---=-+-(教程公式3-89)

BOD 起始浓度o L ,河流的氧亏值D ,起始氧亏值o D ,河流BOD 衰减速度常数k d ,

河流的复氧速度常数k a,河流的BOD 值为L ②临界点的氧亏值和临界点距污水排放点的时间

S C O C D =- (公式教程3-92)

]

)(1[ln 1

00d

d a d a d a c k L k k D k k k k t ---=

(教程公式3-93)

③溶解氧

t 0

0=-d a a k k t k t d s s a d

k L O O D O e e D e k k ---??=-

--??- (教程公式3-90)

④初始混合时COD 浓度

12

0Q q L Q q

ρρ+=

+

⑤初始混合时溶解氧浓度

DO o =

12

Q q Q q

ρρ++

⑥初始混合时D o

D o =s C -DO o

2.2.2.2模型运用

①污水厂处理前水质

(1)饱和溶解氧s C

468468

9.07/31.631.620

s C mg l T ===++

(2)计算混合起始BOD 的值L 。

12081650120 1.5

104.53/8120

Q q L mg l Q q ρρ+?+?=

==++

(3)参数估计

经规划求解,可知Kd=0.0275/h ,ka=0.207954. 验证:

0.5

e ==0.0997<10%,则认为该模型的精度可以满足要

求。

而Ka=0.2080/h 已达到优值,但其与实际不相符,故假设Ka=0.10/h

(4)初始混合时溶解氧浓度DO o

1280.651209.07

8.54/8120

QO qO DO mg l Q q +?+?=

==++o

(5)临界点距污水排放点的时间c t 和距离和c D 的计算

D o =s C -DO o =9.07-8.54=0.62/mg l

]

)(1[ln 1

00d

d a d a d a c k L k k D k k k k t ---=

()0.620.10.027510.1ln 10.10.02750.0275104.530.0275?-??

=

-??-???=17.5h

1203600

7.2/60

Q u km h A ?=

== x=7.2c u t ?=?17.5=126km

0.027517.50.0275

104.5317.77/0.1

d c k t d c a k D L

e e mg l k --?=

=??=o (6)水质最差点溶解氧和水质最差点COD 浓度

9.0717.778.7/S C O C D mg l =-=-=- 64.62/a k t COD L L e mg l -=?=o

②污水厂处理后

(1)污水厂处理污水效率和处理后的COD 浓度

18009000.25120/60

x t s h u =

=== ''20/a k t L L e mg l -=?=o (查标准可知,三类水BOD 标准为20mg/l) 'L o (污水排放口)=20.51mg/l

η=

104.5320.51

80.37%104.53

-=

(2)经污水厂处理后的溶解氧

将D=9.07-6=3.09mg/l ,t=0.25h ,L 。=20.51mg/l 代入:

t)

ex p(-k )]ex p()[ex p(k -k k a d

a 0

d o a d D t k t k L D +---=

得出D 。= 3.06mg/l

溶解氧DO=s C - D 。=9.07-3.06=6.01mg/l

2.2.2.3分析模型

采用S-P 模型,得出水质最差点溶解氧小于0并且水质最差点COD 浓度超标,若

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水质可基本达标。

第三章 应对措施

3.1对热电厂所采取的措施

3.1.1增加烟囱物理高度 (1)对于SO 2:

现可以假设SO2最大落地浓度正好达到一级标准,则根据:

()2

2,0,0,z

e x e y

Q C x H eu H σπσ=

=0.15mg/m 3 若此时源强Q 不变,即:Q SO2=1.6·5·2%=0.16t/h ,可求出此时的有效源高:

*

e H ==108m

也就是说应该增加烟囱物理高度为:*44.91e H H =-=108-44.91=63.09m (2)对于烟尘:

现可以假设烟尘最大落地浓度正好达到一级标准,则根据:

()()3

2max 2,0,0,*,0,0,=0.12mg /Z

e e x e y

Q C x H C x H m eu H σπσ==

若源强Q 不变,即Q 尘=5·80%·18%=0.72t/h ,可求出此时的有效源高:

*

e H =

也就是说应该增加烟囱物理高度为:*44.91e H H =-=255-44.91=210.99m

3.1.2使用除硫除尘设备:

(1)对于SO 2,要使排放达标,即要使:

()()*2max 2,0,0,,0,0,dust z e e z e y

Q C x H C x H eu H σπσ==

<0.15 3

/mg m ,即

e H 不变等于44.91m ,可求出此时的2SO Q ,: 2SO Q ,=

0.15169.044.9144.91 2.73

277.4

e π???????=7700.17/mg s

因为:Q SO2=1.6·W ·S ·(1-η1) 所以η1=0.983

(2)对于烟尘,要使排放达标,即要使:

()()*2

max 2,0,0,,0,0,dust z

e e z e y

Q C x H C x H eu H σπσ==

<0.123/mg m 即 e H 不变等于44.91m ,可求出此时的dust Q ,: dust Q =

0.12169.044.9144.91 2.73

277.4

e π???????=6160/mg s

因为Q dust =W ·A ·B ·(1-η2) 所以η2=0.969 3.1.3其他措施

(1)继续坚持源头控制 ,即首先在源头控制方面要加强热电厂电力结构和布局调整 , 减少煤电在电力结构中的比重

(2)扩大洗煤配煤比重 ,促进电热冷多联产发展 ,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污染元素进入燃煤电厂 , 促进资源的循环使用实施末端治理, 发挥污染物控制装置的作用。

(3) 制定合理的污染物控制目标, 促进投入与产出效果的最大化

3.2对污水处理采取的措施

1、因为临界点的水质最差,所以应在临界点处测量BOD ,DO 值进行水质达标评价。

2、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使水质达到更高标准后再排放

3、通过增加下游取水口附近溶氧

4、游取水口上游进行简单的水质处理,如添加混凝剂去除部分固体物等

5、在取水口上游2000米以内不允许排污口排放污水,以保证在取水口水质不是水质较差点

6、可在排放口上游100处设置一清水排放口,来稀释水中的COD,从而达到

使排污口水质达标的目的

第四章课程设计总结

so扩散到学校附近时,浓度基本趋向于零,所以对学(1)工厂排放的污染物烟尘、2

校基本无影响。但其最大落地浓度超出标准,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采用高效率的除尘脱硫设备,其除尘率可达到90%以上;也可增加烟囱的物理高度,使其达到相应的空气质量标准。

(2)污水厂项目中采用S-P模型,得出水质最差点溶解氧小于0并且水质最差点COD浓度超标,污水厂排放口的BOD去处率需要达到80%,溶解氧浓度达到6左右mg/L,就可以使得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第五章附录

5.1小组分工

表1 小组分工明细表

5.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部分)

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单位:mg/m3

5.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部分)

水环境质量标准分类单位:mg/m3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部分排放标准

《环境质量及评价》课程设计指导书

天津科技大学 《环境质量及评价》 课程设计指导书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1年6月

一、设计题目 黄村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理论教学基础上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掌握环境质量及评价,特别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是否具备灵活运用环境影响评价知识和手段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际环评工作的训练,掌握环评工作的具体工作方法,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方法,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 2.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计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依据建设项目相关资料,编写相关环评篇章或报告书,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能独立完成某建设项目(或环境要素)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篇章)的编制。具体要求为: (1) 总结和巩固课程知识,使之进一步加深和系统化; (2) 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3) 掌握工程分析的基本方法; (4) 得到环境影响评价有关计算方法和预测能力的训练; (5) 能够对环境保护措施、建议及评价结论进行正确评述; (6) 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书所要求的所有内容,撰写一份完整的环境质量与评价报告。 三、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时间:一周。

四、设计技术要求和指导 1.设计技术要求 在已知资料的基础上,学生必须独立完成环境质量与评价的相关分析和计算,提出完整的成果。其成果以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形式提交。 (1)明确设计任务,熟悉原始资料 学生领到课题后,应认真仔细阅读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明确设计任务、内容及要求。 (2)计算和分析 对设计涉及的内容,要求概念清楚、正确,设计思路清晰,结论合理;所需要计算的内容,要求方法得当,步骤完整,计算正确,分析合理,资料整理完整,图表完备、规范。 熟练使用Win-Word排版功能,以及图表的正确排版和插入。 (3)设计报告书 设计报告书是设计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做到内容齐全,逻辑严谨,叙述简洁,文词通顺,格式正确,排版一致。

(蔡中杰)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课程设计(论文)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 题目名称电力系统短路计算 学生学部(系)机械电气学部电气工程系专业班级0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班 学号 12030905002 学生姓名蔡中杰 指导教师罗洪霞 2012年 6 月 18 日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论文)的内容 1、掌握比较复杂的电网进行电力系统三相短路起始次暂态电流的计算,短路后指定时刻短 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计算。 2、给短路点处赋予平均额定电压及基准容量,求解等值网络数值并根据电力系统网络画出 等值网络。 3、不对称短路时短路点故障相电流和非故障相电压的计算。 4、对称和不对称短路后任意支路故障电流和节点电压的计算。 5、书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电子版),并打印纸质版上交。 二、课程设计(论文)的要求与数据 二、课程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 1、按照规范的格式,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2、完成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对称短路电流、不对称短路电流的计算三相短路起始次暂 态电流的计算,短路后指定时刻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计算。 3、完成计算的手算过程 4、运用计算机的计法。

四、课程设计(论文)进程安排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 科技创新报导[J].武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期 [2] 何仰赞.电力系统分析题解[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7 [3] 蒋春敏.电力系统结构与分析计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2 [4] 戈东方.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12 [5] 李梅兰、卢文鹏. 电力系统分析 [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12. 发出任务书日期: 2012 年 6 月 1 日指导教师签名: 计划完成日期: 2012 年 6 月 20 日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

环境系统分析教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一章环境系统分析概论 一、系统及其特征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执行特定功能的元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的元素又称为子系统,每一个系统又是—个比它更大的系统的子系统。 任何一个系统都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阶层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特 征。 二、系统的结构化系统结构化旨在研究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分布规律和分布秩序,为系统模型化奠定基础。结构模型解析法是研究系统结构化的有效工具。 结构模型解析法是系统结构化的常用方法。结构模型解析法从一堆杂乱的元素人手,通过构建有向连接图、相邻矩阵、可达性矩阵以及对矩阵的区域分解和级间分解,确定各子系统在系统中的位置,建立系统的递阶结构模型。 、系统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是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探索和研究过程,它运用科 学的方法和工具,确定一个系统所应具备的功能和相应的环境条件,以确定实现系统目标的最佳方案。 系统分析的基本过程是对系统的分解和综合,通常可以分为下述六个阶段:明确问题的范围和性质、设立目标、收集资料、建立模型、制定评价标准和进行综合分析。 系统分析的基本内容是系统的模型化、最优化和决策分析。四、环境系统与环境系统分析 在研究人与环境这个矛盾统一体时,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和环境保护、污染与控制有关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称为环境系统。 环境系统分析的两大任务是:研究环境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寻求最佳的污染防治体系;研究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寻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应用系统分析方法解决上述环境问题的显著特点是通过模型化和最优化来协调环境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 [ 习题及题解] 1.什么是系统?一个系统应具备哪些特征? 2.系统的各种特征在模型化和最优化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3.简述系统分析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4.简述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系统结构化的目的和意义何在?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项目背景 1.1系统开发背景 (1) 1.2企业现行状况调查 (1) 1.3企业未来核心业务描述及盈利模式分析 (3) 1.4竞争对手分析 (3) 1.5目标系统定位与目标客户分析 (4) 二:系统分析 2.1系统需求分析 (4) 2.2系统用例模型 (5) 三:系统设计 3.1功能模块设计 (12) 3.2系统开发环境 (12) 3.3数据库及数据表的设计 (12) 3.4各模块代码设计 (15) 附:小组分工 (19)

正美购物家电在线销售系统规划 一:项目背景 1.1系统开发背景 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迅速崛起,互联网已日益成为收集提供信息的最佳渠道并逐步进入传统的流通领域,互联网的跨地域性和可交互性使其在与传统媒体行业和传统贸易行业的竞争中具不可抗拒的优势,因而发展十分迅速。在电子商务在中国逐步兴起的大环境下,建立利用互联网开拓销售渠道,帮助企业及时调整商品结构,协助经销商打开货源的信息门户成为解决信息流通不畅的有效方案。毫无疑问,电子商务有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销售水平和竞争力。因此,正美购物的电子商城的建立和发展应运而生。以下是对正美购物的具体分析: 1.2企业现行状况调查 (1)企业核心业务描述 正美购物以小家电产品为核心产品,旗下有电饭锅、微波炉、电暖器、电风扇、吸尘器、电水壶、摄像机等各式各样的电器产品。涵盖了厨房、浴室、居室清洁、取暖类、小视听类等多种系列。内容丰富,范围广阔。 (2)企业现行的组织结构及主要协作伙伴 组织结构: 正美购物是新一代的B2C电子商务销售商。总部设于北京,并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各地开设分店,渗透经营。

环境系统课程设计资料

环境系统课程设计 《环境系统分析A》 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 专业名称 提交日期 2016年1月12日

第一章任务书 (3) 1.1课程设计目的 (3) 1.2课程设计要求 (3) 1.2.1环境质量要求 (3) 1.2.2报告主要研究内容 (3) 第二章课程设计内容 (4) 2.1总论 (4) 2.1.1设计依据 (4) 2.1.2评价因子 (4) 2.2项目 (4) 2.2.1热电厂 (4) 2.2.1.1背景介绍 (4) 2.2.1.2模型运用 (6) 2.2.1.3分析模型 (8) 2.2.2污水厂 (8) 2.2.2.1背景介绍 (8) 2.2.2.2模型运用 (9) ①污水厂处理前水质 (9) ②污水厂处理后 (11) 2.2.2.3分析模型 (11) 第三章应对措施 (12) 3.1对热电厂所采取的措施 (12) 3.1.1增加烟囱物理高度 (12) 3.1.2使用除硫除尘设备: (12) 3.1.3其他措施 (13) 3.2对污水处理采取的措施 (13) 第四章课程设计总结 (14) 第五章附录 (15) 5.1小组分工 (15) 5.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部分) (15) 5.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部分) (16)

第一章任务书 1.1课程设计目的 环境系统分析以模型化为手段描述环境系统的特征,模拟和揭示环境系统分析的发展与变化规律,并通过最优化对系统的结构与运行做出最佳选择。而本课程设计是《环境系统分析》课程学习之后的设计训练,目的在于让学生们把理论运用于实践。设计内容主要在以前布置的水环境质量模式与大气环境质量模式大作业的工作基础上展开。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了解求“水环境污染物”与“大气环境污染物”的污染贡献估算所需的主要资料、应做的主要工作、所用的主要模式、工作的一般步骤等等,并锻炼在微机上求解的实际工作能力。 1.2课程设计要求 1.2.1环境质量要求 某城郊区域(假设原来无任何大气和水污染物)要进行国家级经济开发示范建设,先行开发项目有污水处理厂和热电厂,为保证开发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和水环境质量达标,必须对该二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进行控制。 控制标准如下: (1)大气环境质量控制在国家一级标准 (2)水环境质量控制在地表水III类标准 1.2.2报告主要研究内容 (1)调查、统计水、大气环境资料。 (2)使用相应的河流/水质模型以及大气质量模型进行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污染状况)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计算过程。 (3)列举污染预测结果为保证达标需要采取的相应的措施手段。 (4)课程设计的结果分析、结论及讨论。

《系统的分析》教学设计

《系统的分析》教学设计 单击此处下载系统的分析ppt 课题 3.2系统的分析 课时 1 教学 方法 讲授、任务驱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能结合实例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情感目标:树立系统分析问题的观念,培养系统分析的观点。 教学重点 解决对策 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能结合实例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通过分析案例,充分让学生参与讨论,精讲精练来解决 教学难点 解决对策 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能结合实例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通过分析案例,充分让学生参与讨论,精讲精练来解决 教学过程 实施内容 设计说明 时间 引入 系统的基本特性有那些? 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 复习所学内容 2分钟 新课教学 一、系统分析的含义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选择、面临决策,那么决策方法有那些呢? 1.决策的方法 决策方法有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系统分析是一种科学决策的方法。 通过公交路线的设置说明两种决策方法的优劣,进一步说明科学决策对系统分析的重要性。 2.系统分析的含义 为了发挥系统的功能,实现系统的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系统加以周详的考察、分析、比较、试验,并在此基础

上拟定一套有效处理步骤和程序,或对原来的系统提出改进方案的过程,就是系统分析。1.车闸的橡皮松了 刹车不灵 案例分析: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系统 讲解本案例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到汉字激光照排对我国印刷、出版、传媒等众多部门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学生知道本项技术是我国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 系统分析的出发点为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目的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决策,而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往往存在着许多相互关联和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所以最佳决策只是在若干方案中寻求的相对令人满意的方案。 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可以描述为: 明确问题,设立目标 收集资料,制定方案 分析计算,评价比较 检验核实,作出决策 案例分析:田忌赛马 通过案例,给学生亲自感受系统分析过程的机会。 三、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 1.整体性原则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选题参考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 选题参考 1、运动会成绩统计系统 以校田径运动会为背景,开发成绩统计系统。包括下列功能:登记各项比赛成绩;根据预赛成绩产生参加预(决)赛名单;实时报告各项竞赛成绩,包括是否打破记录;统计各团队的总分、名次。 2、学习成绩管理系统 根据本校学籍管理办法,开发学习成绩管理系统。根据任课教师提供的成绩单,登录学习成绩;根据奖学金评定办法,提出总成绩和单科奖学金获得者名单;根据升、留级条件,提供留级、退学、补考学生名单;打印学生成绩单(补考者注明补考时间、地点)。 3、图书出纳管理系统 为学校图书馆出纳台设计一个自动化管理系统。读者可以由书名(或书名的一部分)、作者名查馆藏书号;出纳台可由馆藏书号查书的去向;读者借书时,登录有关信息;读者还书时,检查是否有逾期及其他违规行为,登录有关信息。 4、学术会议论文管理系统 收到应征论文后进行分类编号登录,审稿前打印分类目录和审稿单;审稿后登录审稿结论(录用、不录用、修改后录用),并将结论通知作者(修改后录用的,附修改建议);收到作者修改稿和版面费后进行登记;打印论文集目录(收到版面费的录用论文列人论文集)。 5、宾馆管理系统 为中型宾馆设计一个宾客消费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下列功能:客房预定和变更、查询、结算(住宿、餐饮、购物、通信、娱乐等各种费用一次结清)。 6、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信息系统 物业公司负责住宅小区房屋、设施、设备、环境卫生、公共秩序、保安、绿化等管理工作。由住户缴纳费用和出租房屋费用来维持各项费用支出。 ⑴住宅小区楼宇经过验收接管后,开始建立小区房产基本资料,为收费及管理做基础工作。小区的楼房管理包括出售房屋,出租房屋和公用建筑,它们以楼号、单元号和房号标识。 ⑵建立车位资料,为收费及管理做基础工作。车位用车位号标识。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题目:淮南市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计权型指数法) 姓名 所属系部地球与环境学院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地球与环境学院院系环境工程教研室 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1 设计题 目 淮南市土壤质量影响评价(计权型指数法) 设 计技术参数 1.城市总平面图1张; 2.各采样点的采样参数; 3.环境质量标准值表1张。 设计要求 1.土壤中各因子背景值的计算; 2.计权型指数法计算,确定土壤质量级别; 3.采样点实测值图一张; 4.五个评价因子等值线图共五张; 5.淮南市地表土壤环境质量分区图一张。 工作量 1.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2.图纸7张; 3.设计成果打印并装订好,与图纸一起放入档案袋中 工作计划1.资料收集与整理3天; 2.资料分类与整理3天; 3.绘制有关图纸3天; 4.编写设计说明书3天 参考资料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08 2.陆玉书主编《环境影响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课程设计题目:淮南市土壤质量评价(计权型指数法)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2) 1.前言 (3) 2.基本概况 (4) 2.1自然地理概况 (4) 2. 2地质条件 (4) 2.3水文条件 (4) 2.4气候特点 (5) 2. 5城市经济状况 (6) 3土壤环境质量 (7) 3.1 土壤环境质量 (7) 3.2 土壤评价的目的及意义 (7) 4评价方法及评价因子 (8) 4.1评价方法的选择 (8) 4.2评价因子的选择 (8) 4.3评价标准 (8) 5计算与评价 (9) 5.1背景值计算 (9) 5.2计权型指数 (12) 5.3.结果分析 (18) 6预测与对策 (20) 6.1预测 (20) 6.2对策 (21) 7心得体会 (21) 8参考文献 (21)

高二下册《系统的分析》教案分析

高二下册《系统的分析》教案分析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二课时系统的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并能结合实例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运用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对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提出优化的方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系统分析问题的观念,培养系统分析的观点。 增强学生面对技术世界的信心以及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 二、教学重点:系统优化的方法和一般步骤。 三、教学难点:系统优化的方法和一般步骤。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学习法。 五、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系统优化是系统分析的深入,也是系统的结构和系统分析的综合,又是系统设计的基础,更是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重

要环节,它是是本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能结合实例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2.设计理念 本内容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核实”等方法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理解系统分析的含义,学会系统分析的方法,体会系统分析在生活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的系统观。 3.教学策略设计 (1)通过搭建模具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研究探讨性学习。 (2)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明白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及其原则性。 (3)运用马上行动让学生做出决策,学以致用。 4.学情分析 进入系统的内容,学生的兴趣明显比前期活跃,显然系统分析的深入符合高二学生的智力发展需求。但是,学生在对某个系统的分析容易陷入原有的逻辑思维,而不能很好地应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不能很好理解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和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因此,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和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成了本节教学内容上的难点。 六、教学准备:旋转木马的搭建模具、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环境影响评价实践课程考查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考查 一、公路建设 某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全线均采用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二级公路设计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60km/h,路基标准宽度10m,其中行车道宽9m,土路肩2×0.5m,设计洪水频率为五十年一遇;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全线共设小桥4座,中桥13座,大桥2座;隧道3座;涵洞104道;平面交叉52处;改河4处;改渠7处。 本工程全线总长度20.396km,总投资约21094.94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034.27万元。计划施工期为25个月,工程施工方案计划于2007年12月底开工建设,2010年1月底完成。 问题: 1、可能成为评价目的的有() A、对公路沿线的自然和社会概况和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 B、对该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 C、根据该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止措施,将环境影响降至最小程度,以达到公路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 D、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及主要必选方案的技术可行性,为环境保护设计及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2、评价可能用到的法律法规包括()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3、对于评价范围表述恰当的是() A、地表水环境:拟建公路跨越河流出上游100m、下游500m水域范围内 B、大气环境:路中心线两侧各2km范围

C、声环境:路中心线两侧各2000m范围,施工场地外缘1000m范围、料场1000m范围内 D、陆生生态环境:包括路中心线两侧各300m的范围及此范围外的施工营地、施工便道和工程取、弃土场 4、施工期噪声源可能包括() A、爆破 B、挖掘机 C、各种打桩机 D、吊车、升降机 5、评价方法的选取恰当的是() A、施工期施工噪声及粉尘、沥青烟污染及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主要采取类比分析方法 B、运营期的交通噪声评价采用模式计算法 C、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主要采用调查、叠图、类比分析等方法 D、环境风险分析采用概率分析和敏感点地段水环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6、下列关于评价重点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工程对农田、植被的影响及公路切割阻断对区域生态功能与过程的影响为重点 B、水土保持方案:以施工期取土场、弃土场、高填深挖路段带来的水土流失为重点 C、水环境影响评价:以桥梁及隧道施工过程的水环境影响为重点 D、声环境影响评价:以营运期交通噪声对沿线噪声敏感点的影响为重点 7、下列关于工程或污染行为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环境:施工机械作业;建筑材料运输和存储 B、大气环境:施工挖方、填方、取土等工程行为;筑路材料运输;施工临时用地 C、水环境:桥梁施工;建筑材料运输和存储;取、弃土场;危险品运输事故 D、声环境:施工机械作业,筑路材料运输;交通噪声 8、下列关于保护目标叙述正确的是()

信息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样本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课程设计 (-)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引教师:

目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需求工作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借阅者用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借阅者用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借阅者用例图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图书管理员用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图书管理员用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图书管理员用例图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系统管理员用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系统管理员用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系统管理员用例图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借阅者与系统交互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借阅者活动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借阅者活动图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图书管理员与系统交互......................................................................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图书管理员活动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图书管理员活动图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系统管理员与系统交互......................................................................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系统管理员管理借阅者信息活动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系统管理员管理借阅者信息活动图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系统管理员维护图书信息活动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系统管理员维护图书信息活动图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用技术必修ⅱ苏教版3.2系统的分析教案.

第二节系统的分析 教材:通用技术(必修2) 文档内容:系统的分析 章节:第三单元系统与设计第二节系统的分析 课时: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并能结合实例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运用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对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提出优化的方案。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树立系统分析问题的观念,培养系统分析的观点。 (1) 增强学生面对技术世界的信心以及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 二、教学重点:系统优化的方法和一般步骤。 三、教学难点:系统优化的方法和一般步骤。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学习法。 五、设计思想 1. 教材分析 系统优化是系统分析的深入,也是系统的结构和系统分析的综合,又是系统设计的基础,更是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是本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能结合实例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2. 设计理念 本内容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核实”等方法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理解系统分析的含义,学会系统分析的方法,体会系统分析在生活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的系统观。 3. 教学策略设计 (1)通过搭建模具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研究探讨性学习。 (2)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明白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及其原则性。 (3)运用马上行动让学生做出决策,学以致用。 4. 学情分析 进入系统的内容,学生的兴趣明显比前期活跃,显然系统分析的深入符合高二学生的智力发展需求。但是,学生在对某个系统的分析容易陷入原有的逻辑思维,而不能很好地应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不能很好理解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和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因此,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和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成了本节教学内容上的难点。 六、教学准备:旋转木马的搭建模具、多媒体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报告.docx

新疆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新疆工程学院(艾丁湖校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系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专业班级:环境科学与工程14-1 班 学生姓名:朱洪飞 指导教师:保华 完成日期:2018.01.15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7-----2018学年第 1 学期2017 年 12月 30日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班级14-1 班课程名称环境影响评价设计题目新疆工程学院(新校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指导教师保华 起止时间2018.01周数 1 周设计地点校 设计目的: 1.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新疆工程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是对《新疆工程学院建设项目》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于时间和各种条件的限制, 本次设计以真题真做和假设条件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通过本次新疆工程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的实际工作过 程,掌握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容、方法、工作程序及有关要求。重点 在于最终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方法和编制要点。

设计任务或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任务:新疆工程学院新校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设计进度与要求: 1.要求每位同学接到任务书后,按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容来实施具体评价任 务。查阅有关资料、监测、收集具体数据及假定的各种因素、条件和有关的数据。 要求每位同学的单独完成自己负责评价的那部分容,严禁抄袭。 2.纪律要求:要按时完成调查资料,认真完成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处理任务, 遵守学校的纪律要求。按时按要求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写。同时在课程设 教研室主任(签名)系(部)主任(签名)年月日 摘要 通过对新疆工程学院(艾丁湖校区)拟建区域及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自 然和环境等现状调查、监测,掌握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状况并指出该区域主要环 境问题;预测本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情况及排放规律,预测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提出有效的污染控制手段,为项目建设和环境有效管理提供可靠信息和依据。 通过对区域环境调查和区域规划分析,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区域选址 合理性和开发建设的可行性。通过对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技 术分析,论证项目在环境保护角度的可行性、经济合理性。 关键词:环境调查;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系统特性教案

第2、3课时系统的基本特性 一、教科书分析 这一节课讲系统的基本特性,是下一节“系统分析方法”的基础,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在理解前面系统的概念的基础上,再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可以深入理解系统的本质特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和适应性,其中整体性是重点。掌握系统的整体性后,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适应性就容易理解了。 二、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知道了系统的概念,但对系统还是缺乏深入的理解,更不知道如何分析系统问题,为此就有进一步学习的需要。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系统的认识有较大的提高,理解万事万物的相关和变化,学会用整体、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 2.会用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解释身边的系统问题,并联系实际,拓展知识。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系统的基本特性;教学难点是利用系统的基本特性解释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联系生活实际,拓展知识。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这节课偏重理论知识,涉及较多抽象概念,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所以在选取案例时应考虑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难度要适中。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系统含义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归纳出系统的基本特性。这样做不仅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为了使学生准确地把握系统的特性,教师还可以采用正反对比的事例来强化概念的清晰度。 六、课前准备 展天通用技术结构套件、相关的资料图片、制作PPT课件。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自行车结构的认识学习了系统的概念,并用我们的结构套件制作了自行车耳朵模型,这节课我们继续完成我们的模型,来学习的新的内容,系统的特性。 提问:系统都有哪些共性(展示不同类型的自行车)?(能被称为系统的东西都有它们共同的特征),那么经过大家的预习,系统到底有哪些特性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系统都具有的基本特性包括: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 【学生活动】下面留给大家10分钟时间,大家完成我们自行车模型的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思考,自行车作为一个系统,他应该具有刚才所说的五个特性,大家拿着模型,结合生活在的自行车,说说这些特性是怎样在自行车上体现的?(小组活动,一组请一位代表发言) 2.系统的基本特性。(学生活动完毕请小组代表回答) (1)系统的整体性。 教师提示:拿出一堆分散的结构零件,提问,自行车是由结构件组成的,那么这堆零件算是一辆自行车么? 学生:…… 【教师总结】自行车是一个系统,是一个整体,它内部的各个零件不是简单地放在一起,而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结构高精度地组合起来,相互配合,就产生了一种新的功能.而且这种新功能是组成系统之后的独特的整体功能,是单个零件所不具备的。 提问:大家考察一下周围的系统是否也是如此。 (房屋建筑所用的水泥沙子) 【案例分析】老师改卷子问题?怎样改卷子更快? 【教师解析】系统的整体功能不是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简单相加,而是各个要素之间

人才招聘系统分析与设计_课程设计报告书

《人才招聘系统分析与设 计》 课程设计报告书 设计题目: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计算机学院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Microsoft Visio 介绍 (3) 第三章需求分析 (4) 第四章系统分析 (6) 第五章系统设计 (11) 总结与心得 (31) 附录 参考资料 (32)

摘要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和设计是将面向对象的方法运用到软件工程的分析设计阶段。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完成对某个特定应用论域(application domain)的分析和系统的建模。应完成的主要工作是描述系统中的对象、对象的属性和操作、对象的动态特性、对象间的构造关系和通信关系等,从而建立系统的静态结构和动态活动模型。 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互联网普及程度高的发达国家,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互联网出现以来,网络已经成为人才进行流动的最主要渠道,而那些单独为企业、个人提供单一集会式服务的人才市场几乎已经绝迹。在我国,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招聘求职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并越来越成为企业招聘人才,求职者应聘主要渠道之一。网络招聘在国内处于主流地位,正在突破传统招聘求职与互联网单一媒体的束缚,整合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打造跨平台招聘服务的整合平台。目前在中国有三家综合性比较强的招聘网站:前程无忧网、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网。 本系统正是基于为招聘者营造一个好的交流平台的思想而设计开发的。网上招聘系统的设计首先应该设计完善招聘求职的基本功能,明确网站的需求,然后才能明确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并通过定义的功能逐步实现其实际网页和用例流程的开发。在完成系统后还要对系统进行详细的测试才能发布网站,以及对系统进行必要的维护工作,以便使网站功能与内容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

2014-2015学年第1学期《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 项目名称:南阳理工学院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指导教师:李倩 班级:12软工移动2班 学生名单:

目录 一绪论 (1) 1系统简介 (1) 2设计目的 (1) 3设计内容 (1) 二需求分析 (2) 1. 系统目标 (2) 信息系统目标 (2) 目标说明 (2) 2 系统结构 (2) 信息系统需求结构 (2) 需求结构的说明 (3) 3 功能用例模型 (3) 4 系统性能需求 (7) 三系统分析 (7) 1 创建类图的步骤 (7) 2 系统类图 (8) 3 序列图和协作图 (10) 4 活动图 (18)

四系统设计 (21) 1 逻辑体系结构设计 (21) 2 系统数据库设计 (22) 概念模型设计 (22) 逻辑模型设计 (22) 3.系统流程图 (24) 五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 (25) 六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27) 七输入输出设计 (31) 八系统界面设计 (31) 九总结 (33) 十小组分工 (34)

一绪论 1系统简介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针对学校人事处的大量业务处理工作而开发的管理软件,主要用于学校学生信息管理,总体任务是实现学生信息关系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其主要任务是用计算机对学生各种信息进行日常管理,如查询、修改、增加、删除,另外还考虑到学生选课,针对这些要求设计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2设计目的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或及时升级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必然要求。本设计是对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总体的把握,以便在后续的进一步开发过程中更好的控制总体进度,系统主要面向的对象是在校的学生。 3设计内容 本系统主要用于学校学生信息管理,总体任务是实现学生信息关系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其主要任务是用计算机对学生各种信息进行日常管理,如查询、修改、增加、删除,针对这些要求设计了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本设计主要解决与学生信息管理相关的问题,设计一个功能齐全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学生档案信息的增删查改以及学生选课及课程的增删查改、学生成绩的录入和对学生成绩的分析等主要功能。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

XX理工大学 计算机学院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系统分析说明书(需求规格说明书) 目录 1 概述 (1) 1.1 编写目的 (1) 1.2 参考资料 (2) 2 业务流程分析 (2) 2.1 组织机构调查 (2) 2.2 现行业务流程 (3) 3 需求 (8) 3.1 功能需求 (8) 3.2 数据需求 (12) 4 环境 (13) 4.1 运行环境 (13) 4.2 开发环境 (13)

设计说明书目录 1 概述 (14) 1.1 编写目的 (14) 1.2 参考资料 (14) 2 需求概述 (14) 3 总体结构设计 (15) 3.1 对外接口设计 (15) 3.2 内部结构设计 (15) 3.3 出错处理设计 (16) 3.4 其它 (16) 4 类的详细设计 (18) 4.1用户类 (18) 4.1.1 描述 (20) 5 用例实现的详细设计 (29) 5.2.1 功能说明 (29) 5.2.2 界面设计 (31) 5.2.3 参与类 (31) 5.2.4 交互设计 (31) 6 数据库设计 (32)

课程设计总结 目录 1 课程设计目的 (34) 2 课程设计完成情况 (34) 3 个人总结 (35)

1 概述 1.1 编写目的 图书馆是信息交换和资源流通的重要媒介,它的信息管理从最初的对图书馆业务管理实行信息化管理发展到对图书馆各个业务流程进行系统和网络化管理,并建立大规模的以个体文献目录联机查询为主的资源共享系统。进入21世纪后,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逐步实现不同载体的实体文献的信息化管理和多方位的联机查询。图书馆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就是将传统图书馆业务的手工操作转变成由计算机管理,即图书馆的图书期刊、音像资料等各种载体文献的采编、典藏、流通、检索以及常规业务管理等工作,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高效、准确地信息化管理。对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将大大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和信息的交换速度。图书管理系统是通过将借阅信息以数据库的形式由网络传输来完成各用户(教师或学生)所要的借阅方面的需求(如借阅,归还,预订等)。以打破传统的人工选课模式,极大地方便了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节约了时间和空间,实现图书借阅自动化,自由化,使图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建立图书管理系统,使每个用户自由地选到自己需要的图书,避免传统借书模式的繁琐、低效率、借阅程序臃肿等等的缺点,减轻相关人员的负担。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今天,社会信息量与日俱增,作为信息存储的主要媒体之一的图书,数量、规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的多,不论个人还是图书管理部门都需要使用方便而有效的方式来管理自己的书籍。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对个人而言若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图书借阅管理系

环境系统工程总复习

环境系统工程总复习 1环境问题的特点 跨领域:社会学、工程学、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地理学、环境物理学等。 多系统:①自然保护系统、环境管理系统、监测系统、污染控制系统。②污染源发生和处理系统。这些系统互相联系、互相作用。 多层次:流域环境系统、区域环境系统、城市环境系统、水、气、声污染控制系统等不同层次的系统。 多因素:多输入、多变量。(多变污染源,迁移转化影响因素多) 随机性:时间、空间、数量上均带有随机性。 多目标:有时是费用、质量等同时寻优。 动态的:随时间在变化,周期性很长的开放性的系统。 2环境问题的解决 只靠单项技术已不能圆满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更不能达到最优,必须综合分析,系统设计规划,就需借助系统工程处理法。 ①研究环境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寻求最佳的污染防治体系; ②研究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建立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与经济布局。 主要内容 一、环境系统分析概述 二、数学模型概述 三、环境质量基本模型 四、内陆水体水质模型 五、大气质量基本模型 六、环境质量评价模型 七、习题练习 环境系统分析概述 一、系统的概念:(书)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执行特定功能的元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ppt)由若干元素组成;这些元素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特定功能。 二、系统的基本特性即系统的特点: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集合性、阶层性、整体性

三、什么是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探索,通过分解与综合的反复协调,寻求系统目标的最佳方案。 分解和综合是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也是系统分析 的两个主要环节。 分解:研究和描述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的特征,掌握各要素的变化规律。 模型化过程,研究描述环境系统主要功能的逻辑模式(定性的)和数学模式(定量的); 综合:研究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有机组合,达到系统的总目标最优。 最优化过程,利用数学模式进行最优化分析。 四、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书)1明确问题;2设立目标;3收集资料;4建立模型;5制定系统评估标准;6综合分析。 (ppt)明确问题,设立目标 收集资料、制定方案 分析计算、评价比较 检验核实,作出决策 五、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 六、环境系统分析 环境系统: (1)定义:广义:指地球表面包括非生物和生物的各种环境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 狭义:在研究人与环境这个矛盾的统一体时,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环境污染及控制有关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2) 环境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污染物的发生及迁移过程:污染物发生系统、污染物输送系统、污染物处理系统、接受污染物的环境系统 环境管理功能:环境监测系统、环境执法系统、环境规划管理系统、环境统计与排污收费管理系统 环境保护对象:保护区系统、大气污染控制系统、水污染控制系统、城市生态环境系统 环境系统分析: 应用系统分析方法来解决环境保护领域的问题 主要内容: 环境系统可行性研究分析 环境工程经济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