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复习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概念图

概念图:“课标”第2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6个重要概念的综合概念图:生物体结构 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构成 分为 生物 个体 包括 通过 细胞 分裂 细胞 分化 完成 完成 生长 发育 生殖细胞核 单细胞 生物体 多细胞 生物体 植物细胞结构 包括 线粒体 细胞质 结构 包括 动物 细胞 结构 层次是 特殊结构 包括细胞膜 细 胞 组 织 器 官 系 统 个 体细胞壁 叶绿体 1“课标”第3主题“生物与环境”中第1、4(部分)、5个概念的综合概念图: 相互依赖 生物环境 相互作用 组成 食物链 生物圈是最 大的生态系统 主要 结构有 组成 主要功能有 食物网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的是 渠道 2“课标”第3主题“生物与环境”中第2、3个概念的综合概念图:

生态系统 的组成 包括 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包括 主要包括包括各种包括各种 阳光温 度 水 分 空 气 土 壤 绿色植物动物 腐生微生 物 例如 包括主要有 略 草食杂食肉食腐生的细 动物动物动物菌和真菌 例如例如例如 例如 略略略略 3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生态系统的 主要功能 有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构成统一整体生态系统 物质循环 能量来源于的传递效率是 的部分渠道是 绿色植物的起始于 的 渠 道 是 的特点是 的特点是 10%~20% 逐级递减 物质指的是 的 特 点 是 是物质在 组成生物 体的物质 物质往返 循环运动 太阳能 食物链 光合作用 食物链单向流动 生物与无 机环境之 间循环 4.光合作用

光能叶绿体物质变化能量变化 的过程 的条件 包括 包括 储存能量二氧化碳 的有机物 的原料包括光合作用 的产物 包括 水氧气 的意义是 为植物自身为动物和人维持大气中 提供营养以及其他氧气和二氧 物质和能量生物提供化碳的含量 食物和能量相对稳定

2016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

北师大版 2013年生物中考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单元 1.科学探究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3. 生物圈的含义:地球表面全部生物及其生活领域的总称。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米之间。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 生态系统。 (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比如一片草原、一条河流、一个池塘,甚至一片农田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个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应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 8.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 (1)非生物因素:主要指水、光、温度、空气和土壤等。 (2)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生物之间主要有捕食、竞争、合作等关系。 捕食关系:指一种动物以另一种动物为食的现象。如蜜蜂采花蜜等。 竞争关系:比如水稻与稗草之间互相争夺阳光、养料、生存空间等。 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的生活、生存受环境的影响。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影响着环境,甚至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互相影响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 第二单元 一、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构造。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安装目镜和物镜。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

北师大版_初中生物总复习提纲

第1单元认识生命 第1、2章生命的世界?探索生命 备考目标 网络导图 考点扫描 1.生物多样性、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特征 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实验法研究生物的一般步骤 4.对照实验的设计和变量的控制 考点梳理 一、生物的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 生物可分为细菌、植物、动物、真菌、病毒等几大类。 2.遗传多样性也称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多样性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二、生物的特征 生命现象生物的特征特征解读 朵朵葵花向太阳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幼苗长成大树生长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 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三、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环境因素类型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 生物因素(1)同种生物之间有互助、相互斗争关系等 (2)不同种生物之间有捕食、互惠互利关系等 事例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壁虎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等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等【点睛】 (1)适应的相对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 (2)环境的不确定性:环境条件发生剧烈变化时,生物若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就会被淘汰。 四、探索生命 1.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 林奈与生物分类、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哈维与血液循环的发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2.实验法研究生物的重要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核心要点 一、图解生物的特征 1.图示 2.解读 (1)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其他生命现象都是建立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 (2)应激性使生物趋利避害,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3)繁殖是生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成为一个成熟个体后具有的能力和行为。生长和繁殖是生物繁衍种族的基 【点睛】 1.应激性≠反射应激性是生物共有的特征,反射只是具备神经系统的生物所具有的特征。 2.不要误认为生物只有四大特征,除上述特征外,还有遗传、变异、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等特征。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 第1章生命的世界 §1.1.1 形形色色的生物 一、生物的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 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 物。 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和被子) 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2.遗传多样性 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相同。如菊花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同一头母猪却生下了一窝白猪、花猪和黑猪等不同毛色的小猪。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和其生存环境组成。 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又可划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都可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二、生物的特征 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1)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等。

(2)生长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3)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 (4)新陈代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 动、植物的遗体,枯枝落叶等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有上述生物的几个基本特征。 §1.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北师大版全4册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知识总复习资料 班级: 姓名: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 1、生物圈:生物圈是由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和整个水圈。 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是基础,是核心)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3、生物的特征: 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等。 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根据以上特征可以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4、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2)生物因素:生物对生物的影响。形成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互助关系、共生关系。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既可以适应环境,也可以影响和改变环境。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如:保护色(如:蜥蜴的体色)、警戒色(如:毒箭蛙、拟态(如:竹节虫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 第二章、探索生命 1、生物学的发展历程:(1)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如:林奈“分类学之父”与生物分类;(2)进化性生物学阶段:如: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3)实验生物学阶段:如:哈维与血液循环的发现;(4)分子生物学阶段:美国的沃森与英国的克里克发现了DNA 双螺旋结构。 2、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实验法、比较法、文献法等 3、实验法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 (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 第三章、细胞 除病毒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显微镜的结构:注意看书P34 目镜:放大物像;镜筒:连接目镜和物镜;粗准焦螺旋:调焦距(调节范围大);细准焦螺旋:调焦距(调节范围小);转换器:调换物镜;物镜:放大物像;镜臂:提握镜身;压片夹:固定玻片;载物台:放玻片;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通光孔:光线通过;反光镜:使光线射入镜筒(调节光线强弱);镜柱:支持镜身;镜座:稳定镜身。 2、使用显微镜的步骤:①取镜安放—②对光—③放置玻片标本—④观察—⑤收放[练习使用显微镜注意看书:P34-35]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个数就越少,细胞个体越大;视野越暗。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个数就越多,细胞个体越小;视野越亮。 光线强时,用 小光圈或 平面镜(反光镜) 光线弱时,用 大光圈或 凹面镜(反光镜) 5、在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与实际物体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显微镜下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 。 6.分析视野中的污点: 转动目镜,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 玻片标本 上;若不动, 说明污点在 物镜上, 注意:污点决不会在反光镜上。 7、高倍镜的使用:先在低倍镜下把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再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若视野暗就用较大的光圈,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先低倍镜后高倍镜,高倍镜下不准使用粗准焦螺旋) 8、临时装片制作的一般步骤:①擦片→②滴水(动物:生理盐水;植物:清水)→③放标本材料→⑥盖片→⑦染色(一般用碘液)[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注意看书P36—P40。] 注意事项:材料要薄而透明;盖盖玻片时要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避免出现气泡(区别:气泡圆边厚黑,中间亮白,轻压变形,大小不一,细胞中间不透明,形状不规则,大小差不多)。 9、防止细胞重叠的方法:①将材料展平;②将材料涂抹均匀。 7、细胞的结构: 动物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植物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液泡、线粒体。(加粗的为植物所特有) 8、细胞结构各自的功能: 细胞膜:①保护,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壁:①保护作用和②支持作用。 细胞需要的物质有无机物和有机物。它们分别是: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有机物: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细胞质:内有能量转换器。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是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除了线粒体外,还有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核:①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②储存遗传物质。液泡:含有细胞液,含有不同的味道和色素,储存营养。 9、细胞分裂: (1)较大细胞的表面积相对较小,较小细胞的表面积则相对较大,更易于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保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2)分裂规律:一个细胞经过n 次分裂以后,产生的细胞个数为2n 个。 (3)分裂的特点: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数量倍增,并且平均分到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保证了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动物:核裂→细胞膜凹陷→质裂→两个新细胞 (4)比较: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分裂 植物:核裂→新细胞膜→质裂→新细胞壁→两个新细胞 相同点:都是先核裂,后质裂。不同点:动物细胞形成了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形成了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5)细胞分裂的意义:繁殖新个体、使个体长大、更新衰老死亡的细胞。 第四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细胞分化: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发生改变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2、人体的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1)上皮组织:分布在体表、呼吸道和消化道内壁,血管壁等;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 (2)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分布在骨骼、心脏、胃、肠、血管等处;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3)结缔组织:细胞间质发达;分布广泛;具有支持、连接、营养和保护等功能;(分布最广泛的组织) (4)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分布在脑、脊髓以及神经中; 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 4、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1)分生组织:具有分强的分生能力。分布:嫩芽和根尖。 (2)营养组织:营养组织细胞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如:番茄果肉;叶肉。 (3)保护组织:能减少植物失去水分,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如:洋葱表皮、叶表皮 (4)输导组织: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运输有机物的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 5、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如:心脏、眼、耳、肺、肾、肝、胃等是动物体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六种是植物体的器官。 6、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7、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态系 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 生物成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组织 植物体 细胞 器官

最完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汇总(超详细)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 第1 节形形色色的生物 1. 生物家族包括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 2.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3.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也叫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共同组成常见的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 农田、一条河、一个校园、一座城市一棵桃树、一群鱼等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4. 生物的特征 应激性:如朵朵葵花向太阳、一滴糖水会招来蚂蚁、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下垂、吃话梅分泌唾液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长:一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大树 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下蛋、孔雀开屏、植物开花结果 新陈代谢(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如:植物光合作用、运动后出汗 第2 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5、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各种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 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助(如“企鹅喂食、蚂蚁共同搬运食物)、斗争(如梅花鹿求偶争斗)生物因素: 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惠互利(如:海葵和蟹、白蚁和鞭毛虫、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捕食 (如:兔子吃草、狮子捕食斑马)、寄生(如:蛔虫和人)、竞争(如: 水稻和杂草、大小两种草履虫的竞争) 拟态(如:竹节虫、枯叶蝶)、保护色(如:蜥蜴和北极熊的体色)、警戒色(如:毒6、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箭蛙、胡蜂、夹竹桃) 7、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鸟类有适于飞翔的翅膀、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很厚、仙人掌的叶子特化成刺 8、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大树底下 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9、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影响和改变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 10、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第二章探索生命 第1 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1、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 林奈――“ 分类学之父”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物种起源 哈维(较早运用实验方法的科学家)――血液循环 沃森和克里克――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 2、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生命现象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 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第2 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020年整理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提纲(最详细版本).pdf

人体知识提纲 专题一:生物圈中的人 1、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人体四种主要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内八大系统是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 2、人的由来 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睾丸,作用是①产生精子、②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卵巢,作用是①产生卵细胞、②分泌雌性激素。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输卵管——受精的场所 (1)、描述受精过程 ﹡受精卵在输卵管处形成,再形成胚泡,移动到子宫里发育。第二个月末呈现人的形态,称为胎儿。在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养料氧气、排出废物,胚胎期约280天。 (2)、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青春期特点:①身高突增(显著特点);②神经系统、心肺功能增强;③生殖系统发育成熟。 3、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这些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了解维生素的作用。 ﹡六类营养物质:人类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蛋白质、脂肪、(前三者为有机物)水分、无机盐、维生素(后三者为无机物)。

糖类:①人体主要供能物质。(来源:主要从谷类和薯类食物中获得)蛋白质:①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来源:主要从瘦肉、鱼、奶、蛋和豆类获得)脂肪:①作为备用能源贮存、②分解放能。(来源:肉类、花生、芝麻和植物油等食物中获得)水:细胞主要组成成分。 (2)、消化和吸收(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消化系统: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唾液淀粉酶 肝脏——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胃腺——胃蛋白酶 胰腺、肠腺——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消化过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口腔开始消化)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小肠开始消化) 蛋白质→氨基酸(胃开始消化) ﹡吸收过程:口、咽、食道无吸收作用,胃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大部分物质被小肠吸收(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其特点:①长:5~6米长、②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增大面积、③绒毛壁、毛细血管壁薄、④有肠腺分泌肠液)。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维生素; (3)、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能把合理营养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说明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中考提纲(详细版)

专题四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包括第六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课标诠释】 本专题的内容包括动物与细菌、真菌两部分,其中动物部分与原教材相比变化最大,这部分内容不再是按动物的进化顺序逐门逐纲讲解各类群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是把动物放在它生活的环境中,按其生活环境分为三种:即水中生活的,陆上生活的,空中飞行的三类讲解。讲解时着重讲解动物与环境的适应性特征及动物与环境的关系。能较好地体现《课程标准》关于动物的类群重点阐述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要求。在讲解动物的运动及行为时,着重讲解动物的运动及行为的结构基础或形成的机制,以及动物运动及行为的适应意义,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讲解细菌和真菌时教材内容既包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又包括课程标准中“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的内容: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说明食品的腐败原因以及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本专题的能力要求有以下几个特点:加大了科学探究的力度,并注意安排合理的梯队,对探究实验重在探究方案的设计;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专题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主要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让学生知道即使地球上没有人类,每种生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也有着独特的贡献,具有独立的价值;认识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因此,要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本专题的重点是:鱼类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蚯蚓与在土壤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兔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昆虫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区分;细菌与真菌的形态结构与营养和生殖特点。 难点是: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区分。 考点是:各种鱼鳍的作用;鳃的结构与功能特点;蚯蚓的运动;兔的形态结构;鸟的形态结构;鱼类、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鸟类、哺乳类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组成;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区分;细菌与真菌的形态结构、生殖与营养;动物、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知识梳理】本栏目主要按专题对知识进行梳理,把知识要点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能从整体上更系统、方便地掌握本专题中的基础知识。内容处理上尽可能体现出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系统。本专题一定要对学科知识按照知识版块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提炼,加深各个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运用,着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鱼靠游泳获取食物的器官是鳍,分为:背鳍(保持鱼体平衡,防止鱼体侧翻)、胸鳍(保持鱼体平衡,防止左右摇摆;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腹鳍(保持鱼体平衡,防止左右摇摆)、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还可以控制运动的方向)、臀鳍。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精华75791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1.1 形形色色的生物 一、生物的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 动物: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 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和被子)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2.遗传(基因)多样性 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相同。如菊花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同一头母猪却生下了一窝白猪、花猪和黑猪等不同毛色的小猪。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和其生存环境组成。 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又可划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都可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二、生物的特征 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1)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等。 (2)生长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 (3)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 (4)新陈代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 动、植物的遗体,枯枝落叶等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有上述生物的几个基本特征。 §1.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65393

课题 第一章 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一) 课型新授课课时 1 教育教学目的知识方面描述生物多样性,认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内在联系 能力方面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思想教育从情感上引导学生走入生命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热情,以积极的态度感受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 重点生物的多样性 难点遗传的多样性 关键以“交流资料”的活动为核心,探讨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教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组织教学授课内容: 生物圈:是生物共有的家园 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M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M这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一、生物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一)物种多样性 活动:交流物种多样性资料 目的要求:丰富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 过程:1、将全班分组(约4-5人一组) 推选组长。 2、各组同学将熟悉的生物名称 写在纸上,相互交流教师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交流 学生分组统计交流 本节从开始就突出生态学观点, 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通过交流活 动和丰富多彩的生物图片、挂图等, 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再提出课题,所 以要示教师课前尽可能多的收集相关 资料。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统计组内共列举出多少种生物 3、全班各组分别展示和交流统计结果 4、教师将收集的资料展示 讨论:1、上述生物生活的环境怎样的? 2、为什么生物会如此多种多样结论:生物的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约200 多万种,其中70%动物,22% 植物和真菌,5%单细胞生物(二)遗传多样性 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控制其性状遗传 的遗传物质也是不尽相同的。例:金鱼品种,菊花品种2-2.5万个(三)生态系统多样性 1、生态系统: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 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 生态系统。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 统: 练习:思考与练习:1、3 各小组表达交流 学生观察 师生归纳、得出结 论 学生讨论,举例说 明 第一次学生活动课前准备很重要, 教师要对小组长进行课前培训,以承担 分组的任务,并多花时间给学生展示和 交流的机会。并布置学生建立生命档案 册。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复习资料大全

北师大版 生物中考复习资料大全 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3. 生物圈的含义:地球表面全部生物及其生活领域的总称。 生态系统。 (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比如一片草原、一条河流、一个池塘,甚至一片农田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个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应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 8. (1)非生物因素:主要指水、光、温度、空气和土壤等。 (2 (3 竞争关系:比如水稻与稗草之间互相争夺阳光、养料、生存空间等。 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的生活、生存受环境的影响。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影响着环境,甚至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互相影响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 第二单元 一、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构造。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安装目镜和物镜。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

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压破玻片标本)。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清晰。 3、显微镜的使用原理: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 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二、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 1、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擦→滴→撕→浸→展→盖→染”。 擦:用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撕取一小片洋葱上表皮。 浸:将表皮浸入清水滴中。 展:用镊子将表皮展平。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水滴上。 染:即染色,在盖玻片一侧边缘滴一滴稀碘液,然后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玻片标本。 3、人体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制作:与洋葱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一样,但是在“滴”这一步骤时要用生理盐水。 三、生物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 1、一般要用3H铅笔画图。 2、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 四、动、植物细胞的比较 1、生物大多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5 都有线粒体等;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是: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有细胞壁,细胞质中有液泡和叶绿体等,动物细胞则没有。 6 7 8 9(进行物质交换) 1 2 现一个新的细胞核,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出现新的细胞壁。

(完整word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归纳

七年级上册生物(北师大版)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什么的世界 1、地球上所有生物都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里,薄层包括:大气圈、整个水圈、岩石圈上层。 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多样性。 3、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新城代谢 4、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 5、生物因素: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6、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互帮互助、竞争。 7、非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竞争,捕食、互惠互利、寄生。 8、生物能影响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 9、地球之肾是“湿地” ,地球之肺是“森林” 。 第二章探索生命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19 世纪初,法国学者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 。 3、瑞典科学家林奈对生物进行分类,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4、英国科学家创立“进化学说” 。 5、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 6、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7、生物工作者利用观察、调查、分类、实验等方法,观察、收集生物的科学事实。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8、实验法的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 第三章细胞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单细胞生物:衣藻、草履虫等只有一个细胞构成。 3、多细胞生物:由许多细胞构成,大多数生物都是多细胞生物。 4、显微镜的结构:目镜、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物镜、转换器、载物台、遮光器、通光孔、反射镜、镜柱、镜座。 5、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安放;(2)对光;(3)放置玻片标本;(4)观察并记录;(5)收放。 6、对光:转动物镜,使目镜、物镜、通光孔在一条线上,看到白光。 7、观察:先使用低倍物镜观察,调节粗准焦螺旋找到物象,再调节细准焦螺旋看清细胞。 8、物象在视野边缘,要调节到中间,把标本往物象的一边移动。 9、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 10、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需用生理盐水浸泡细胞,保护细胞。染色时,用碘液进行染色。 11、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第1章生命的世界 1. 生物家族包括原生生物、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 2.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3.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也叫基因多样 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共同组成 常见的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条河、一个校园、一座城市 一棵桃树、一群鱼等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4. 生物的特征 应激性:如朵朵葵花向太阳、一滴糖水会招来蚂蚁、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 会下垂、吃话梅分泌唾液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长:一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大树 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下蛋、孔雀开屏、植物开花结果 新陈代谢(生物的最基本特征): 如:植物光合作用、落叶、运动后出汗、 呼吸、排尿等 5、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各种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助(如“企鹅喂食、蚂蚁共同搬运食物)、斗争(如梅花鹿求偶争斗) 生物因素: 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惠互利(如:海葵和蟹、白蚁和鞭毛虫、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捕食(如:兔子吃草、狮子捕食斑马)、寄生(如:蛔虫和人)、竞争(如:水稻和杂草、大小两种草履虫的竞争)

6、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拟态(如:竹节虫、枯叶蝶)、保护色(如:蜥蜴和北极熊的体色)、警戒色(如:毒箭蛙、胡蜂、夹竹桃) 7、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鸟类有适于飞翔的翅膀、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很厚、仙人掌 的叶子特化成刺 8、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 候;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9、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影响和改变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 10、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第2章探索生命 1. 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 2. 林奈――“分类学之父” 3. 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单位由大到小, 共同特征由少到多) 4.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物种起 源 5. 哈维(较早运用实验方法的科学家)――血液循环 6. 沃森和克里克(现代分子生物学奠基人)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7.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生命现象 8.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形 态、结构、分类、 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9. 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实验法(最重要的方法)、观察 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 10. 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11. 发现并提出问题②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③ 作出 假设④设计实验方案 12. ⑤实施实验并记录⑥分析实验现象⑦得出结论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清单.doc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 1.生物圈的范围: 海平面以下11000m海平面以上10000m。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以及岩石圈的上层。 2.生物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生物种类的繁多 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同一物种有多个不同个体。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生态系统多样性:生存环境的多种多样 3.生物的共同特征:都是“活的” 生物的基本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 4.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 生物因素:生物之间彼此的相互影响。(生物间争斗、捕食、寄生、共生、竞争等)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土壤、温度、湿度、水分等 5.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并能够影响及改变环境。 第二章探索生命 1.生物学发展史: ①生物学的提出——拉马克②生物分类及命名——林奈 ③生物进化论、《物种起源》——达尔文④血液循环——哈维 ⑤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沃森、克里克⑥人类基因组计划——美德法英日中 2.生物学研究对象: 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3.响尾蛇捕食猎物: 通过注射到猎物体内的毒液气味来追寻猎物。用中毒死亡老鼠和未中毒老鼠形成对照实验。 4.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a 发现并提出问题 b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资料 c 作出假设 d 设计实验方案 e 实施实验并记录 f 分析实验现象 g 得出结论 h 小组表达交流 5.生物学研究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等。 第三章细胞 1.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a 取镜安放。两只手、略偏左、留边沿 b 对光。低倍镜、大光圈、看目镜、调反光、 至雪亮 c 放置玻片。后插入、向前推、对准孔 d 观察物象。侧面看、粗螺旋、缓向下、留三两。 看目镜、粗准焦、徐向上、物象现、即停止。 细准焦、像清晰。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四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知识点整理北师大版 1、许多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是精子和卵细胞融合而成的一个细胞。 2、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其中绝大多数细胞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一过程就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3、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4、动物体基本组织的比较:(图教材P59)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主要结构特 征细胞排列紧密, 细胞间质少 细胞排列疏松,细 胞间质发达 主要由肌细胞 构成 主要由神经细胞构 成 功能保护、分泌支持、连接、保护、 营养等 收缩、舒张等 接受刺激、产生和 传导兴奋 5、植物体基本组织的比较:(图教材P60)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功能分裂增生,不断 产生新细胞 主要起保护作用储存营养物质输送营养物质 6、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就形成了器官。 7、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8、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9、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注:标*的内容是重点内容。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五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知识点整理北师大版第1节光合作用 *1、叶片的结构(丛书P24) *2、“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教材P71-72) 实验步骤:1)植物黑暗处理2)叶片部分遮光3)光照4)酒精脱色5)清水漂洗6)碘液显影(对植物进行黑暗处理的原因:使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实验现象:叶片见光部分呈深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色。 实验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完整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单元复习提纲 第1章生命的世界 1.生物家族包括原生生物、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 2.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3.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也叫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共同组成 常见的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条河、一个校园、一座城市 一棵桃树、一群鱼等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4.生物的特征 应激性:如朵朵葵花向太阳、一滴糖水会招来蚂蚁、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下垂、吃话梅分泌唾液“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长:一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大树 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下蛋、孔雀开屏、植物开花结果 新陈代谢(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如:植物光合作用、落叶、运动后出汗、呼吸、排尿等 5、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各种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 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助(如“企鹅喂食、蚂蚁共同搬运食物)、斗争(如梅花鹿求偶争斗)生物因素: 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惠互利(如:海葵和蟹、白蚁和鞭毛虫、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捕食 (如:兔子吃草、狮子捕食斑马)、寄生(如:蛔虫和人)、竞争(如: 水稻和杂草、大小两种草履虫的竞争) 6、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拟态(如:竹节虫、枯叶蝶)、保护色(如:蜥蜴和北极熊的体色)、警戒色(如:毒 箭蛙、胡蜂、夹竹桃) 7、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鸟类有适于飞翔的翅膀、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很厚、仙人掌的叶子特化成刺 8、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大树底下 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9、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影响和改变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 10、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第2章探索生命 1、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 林奈――“分类学之父” 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由大到小,共同特征由少到多)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物种起源 哈维(较早运用实验方法的科学家)――血液循环 沃森和克里克(现代分子生物学奠基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2、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生命现象 3、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 态的科学。 4、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实验法(最重要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 5、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①发现并提出问题②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③作出假设④设计实验方案 ⑤实施实验并记录⑥分析实验现象⑦得出结论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北师大版) 第1章生命的世界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 1、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2、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3、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生物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和应激性。 第2章探索生命第1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1、生物学的发展与生物学家 林奈------------生物分类学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哈维------------血液循环沃森、克里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2、生物学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生物科学工作者经常利用观察、调查、分类、实验的方法研究有关的生物事实。 2、实验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法研究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 提出问题: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 做出假设: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 实验方案:①从蛇洞将一只被响尾蛇袭击中毒而死的老鼠按设定的路线拖出,响尾蛇沿着设定的路径找寻到中毒的老鼠。②将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按上面的设计进行实验,响尾蛇没有去追寻这只死鼠。(①是实验组,②是对照组) 结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 3、用实验法研究影响生物分布的环境因素——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实验方案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如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有光线、湿度等。首先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提出问题——鼠妇喜欢黑暗的环境吗? 做出假设——鼠妇喜欢黑暗的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