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2017最新版)

口腔科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2017最新版)
口腔科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2017最新版)

口腔科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第一节诊疗工作卫生操作流程规范 (1)

第二节口腔科体检操作规范 (6)

第三节口腔科门诊病人的护理操作规范 (7)

第四节口腔科四手操作范 (17)

第五节口腔修复操作规程--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 (20)

第一节诊疗工作卫生操作流程规范

第一步:手机/器械收集、分检、毁形与传送

1.1收集

1.1.1 核对:由供应室人员统一到各科诊疗室内收集污染的手机/器械。在收取过程中,要仔细认真,检查手机、碧兰麻注射器等器械零件是否完备,数量及科别。

1.1.2 标记:在收取过程中对于特殊器械(除手机外)如碧兰麻注射器、外科手术钳、正畸去戴环钳等需在登记表上做特殊标记,以免造成发送错误。

1.1.3 登记:为了做到收发正确无误,对于手机等特殊器械,必须建立手机器械收取、发放登记表。在工作中加强责任心,根据登记表做到收发数目一致无误。

1.2 分检、毁形

1.2.1 初步分检:将回收的污染物品首先进行初步分检,将各科的特殊专业器械分开浸泡,做到分科明确,器械物品不混淆。

1.2.2 一次性医疗器械毁形:对于门诊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先采用1:200的84消毒液初步浸泡,再用毁形机毁形后由厂家统一焚烧处理。如遇传染病(肝炎、结核)等患者使用过的器械需特殊处理,用1:50的84消毒液隔离浸泡30分钟后再毁形,医疗器械隔离浸泡后再清洗灭菌。

1.2.3 传送

a、明确划区:在工作中严格划分三个区域,即: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污染区指污物回收分类的区域;清洁区也称消毒区,指消毒、清洗、干燥、检验、维修包装的区域;无菌区也称洁净区,指灭菌储存发放的区域。)由清洁区进入无菌区需摘取、更换手套并换鞋,以确保预防交叉感染。

b、传送要求:器械物品的传送要由污到净,单向循环,不得逆流与交叉穿梭。第二步:清洗消毒

凡接触过病原微生物的物品,不易洗涤的器械(如玻璃板、带残留水门汀的器具和调和刀、托盘等)在进入加热、清洗/消毒机前,应先以化学消毒剂处理,再用手小心翼翼的去除剩污材料,同时进行预清洗一遍,再统一进入加热清洗/消毒机,选择操作程序彻底清洗。

2.1去污:污物除不净不仅影响去除热原效果,对于仪器也有损坏作用,因此须高度重视。

2.1.1玻璃板、调刀洗涤:玻璃板上的粘固剂很难去除,清洗要求高,清洗时用竖刀将玻璃板及调刀上残留的水门汀粘固剂去除,并用竖刷蘸适量的洗涤剂(去污粉、消毒液等)初步处理。

2.1.2拔牙钳洗涤:首先将带血器械上的血污用1:200的84消毒液浸泡10分钟,再用竖刷将血迹冲洗刷掉。

2.1.3牙科车针的洗涤:牙科车针(特别是外科手术车针)由于操作中软组织卷覆表面,刷洗时用小牙刷或钢丝刷清洗车针工作端,必要时用镊子去除覆盖软组织,使工作端没有任何异物。

2.2摆放:按要求将污染手机/器械分别码放入清洗/消毒机内的手机插座、插入架、网盒及下层蓝筐内。

2.2.1摆放要求:根据不同需要选用不同装载框码放器械。例如:玻璃板摆放需要成排、直立、有空档,并充分固定;车针放在密闭小盒内,牙钳、挺子、口腔

2.2.2标记:为使手机在清洗过程中不致混淆,在清洗前预先在手机基底粘贴上3M胶带,并标记上科别、诊椅位号,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失误。

2.3选择程序

目前,我院采用的是德国Miele牌(G7781TD)型加热清洗/消毒机,其特点如下:2.3.1具有全自动器械清洁/消毒过程,免去人工消毒过程。

2.3.2降低感染机会,减轻工作强度,实行标准化清洁消毒过程一次完成。

2.3.3能直接冲刷洗净器械表面及内腔,确保彻底、安全、有效地消毒中空器械。

2.3.4标准化消毒能对各类真菌、细菌和病毒进行彻底消毒。

2.3.5具有系统化的器械清洗;换水系统确保每个清洗及漂净阶段更换新水,以保证卫生、清洁的处理。

2.3.6有4个清洗/消毒工作程序

其中DESIN vario TD 程序是手机专用清洗程序,适用于牙科手机和精密器械。避免人工操作消毒的种种缺陷,达到了以往的卫生要求并可预防疾病传播。经使用93℃/10min清洗消毒后,器械内外表面细菌减少率达到10-7。这里所指的消毒并不是灭菌而是仅能减少微生物数量的技术手段。

2.3.7工作中需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程序。

2.3.8软化系统:加热清洗消毒机内所用的软化水由美国ECOWATER:2100S/S-PF10全自动砂滤器、EOOED-518全自动离子交换器及美国KARO牌215全自动反渗透装置等配套设施提供。能自动去除源水中的悬浮物,降低源水的硬度,降低源水的总盐量。对于软化水,我们做到定期检验,符合使用要求,同时需用洗涤剂、清洗剂及不定期的更换过滤片。

第三步:养护

经清洗、消毒后的手机全部进入全自动注油养护系统保护,使用的注油养护机除手机ISO接口可直接连接外,其它接口选择相应配件,更换相应配套的工作端,完全取代了传统的喷注罐。操作极为简便,只需按下和放开启动键即可。由于其设置了过滤系统,排气清洁卫生,有益环境保护,并提供了标准化的内部清洗,喷气管路以及内部运动机件注油养护程序,能够有效的延长器械使用寿命。

第四步:包装包装是保持灭菌物品的无菌状态的重要手段。

4.1 包装材料

4.1.1 有良好的蒸气穿透性,能阻挡微生物侵入;

4.1.2对灭菌物品不粘着,不发生反应,无菌,无其它有害作用;

4.1.3价格便宜,经济实惠;

4.1.4不仅能承受其消毒条件,还要确保所包装物的灭菌消毒;

4.1.5有效、快速、方便包装,可进行密封处理。

包装材料不能重复使用,以免吸水性差,灭菌后水珠多,不宜干燥,影响灭菌效果。作为一次性应用,不仅可以防止交叉感染,还杜绝了塑封不严造成的器械坏损。另一方面,有油污、坏的包装袋易使病人产生质疑。

4.2分类包装:塑封消毒能保证被包装物品在无菌状态下使用,半年内有效,因此除手机外,对于口腔器械,如:牙挺、牙钳、剪都可分类包装,便于使用。4.3包装要求:包装好的物品应在袋外标记,包装日期及经手人签名。

4.4塑封:手机清洁注油后装入纸塑复合包装袋,用意大利产EVRONDA牌SEAL2001多功能塑料薄膜封口塑封,压塑封装袋需有一定长度(表3)。经临床验证,纸塑包装袋与纺织物包装相比,灭菌性能更强。

第五步:灭菌

气,如不排净手机空腔及纸袋内的空气,高温蒸汽是无法进到纸袋内的,达不到灭菌目的。故应选用带3次预真空的高温高压灭菌器。(本次卫生部招标也是要求投标产品必须是3次预真空的高温高压灭菌器)

5.1 灭菌前装载:

5.1.1包装灭菌时注意确保包装袋之间有良好的间隙,且灭菌袋纸面向上,有利于蒸气流通及空气排出。

5.1.2混合灭菌时织物包装袋和器械由下到上的放置顺序是器械包装袋和织物,且物品之间尽量不要接触,也不要触及灭菌器内壁。

5.1.3由于各类物品的材料性能不同,所需灭菌温度压力和时间及排气方式各异,最好同类物品装在一起灭菌。

5.1.4物品,尤其是纤维织物,放置灭菌室中要避免与灭菌器门、盖和侧壁接触,防止增加灭菌后干燥的困难。

5.1.5装载量适度,以利消毒干燥彻底。

5.2 选择程序:根据待灭菌物的物理属性(尤其是耐热性)和包装类型来选择程序。目前,临床应用的是德国MELAG 24B,B 级3次预真空真空高温、高压蒸气灭菌器和MELAG 23V-S,S级1次预真空真空高温、高压蒸气灭菌器。B级分别有6个供选程序,有4种灭菌程序和BD检测程序、真空检测程序。非打包器械、打包器械可选用快速裸消或普通干燥程序,对于一些纺织物及耐高温物品选用高级程序。

5.3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5.3.1先检查供水、供电是否正常,打开电源开关,显示“Please wait Door release”字样,提示等待5秒钟后,设备进入预备状态。

5.3.2将需要消毒灭菌的物品均匀地放在托盘上,装入灭菌室,关上仓门。关门时向灭菌器容器方向轻推门,同时按下滑动门把手。如警告信息显示Error 9 door open提示门未关严。

5.3.3按程序键“Program selection”浏览可选程序后按启动钮(Start/Stop键),灭菌炉开始工作。

5.3.4 灭菌循环开始后,如有必要中途停止,5分钟内可按Start/Stop中止程序。

5.3.5灭菌过程中,必须注意报警信息,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

5.3.6灭菌结束打开门后,不要用手触及金属表面,容易烫伤,应使用取盘器取出消毒物品。

5.4灭菌后处理:

5.4.1物品取出时应保持干燥,下排式灭菌包裹水份含量一般不超过3%,超过6%则为湿包,应视为未灭菌,不能作为无菌使用,B级灭菌器灭菌结束时,剩余湿度不能高于0.2%。

5.4.2进行质控的化学胶带或指示卡未达到灭菌标志的,应视为未灭菌,不得使用。

5.4.3无菌物品,掉在地上或放置在不洁之处,应视为污染,不得作为无菌使用。

5.4.4检查灭菌后物品,应注明灭菌日期及操作者姓名或编号,并在记录本上记录灭菌湿度、压力及时间。

5.4.5运送灭菌物品或发放时,最好使用无菌密闭车,以免再污染。

5.4.6灭菌物品超过贮存期后应停止发放,重新灭菌。

5.4.7做好管理工作,下班前关闭无菌柜,手机上锁存放。

从2000年8月-2001年1月开始,对现有的两台预真空灭菌器灭菌手机情况进行对比观察,每盘固定码放10支手机,采用不同装载量对比结果:

5.5.1在消毒同等数量手机情况下,三次预真空高压蒸气灭菌器与一次预真空高压蒸气灭菌器相比,所需时间短(表6)。

5.5.2在选用同样程序,同样装载量情况下,三级预真空高压蒸气灭菌器与一级预真空高压蒸气灭菌器相比,干燥性能好。

5.5.3在快速程序与普通程序之间比较,普通程序均好于快速程序,干燥更彻底。

5.5.4两台预真空高压蒸气灭菌器比较,由于三级预真空高压蒸气灭菌器多次高度前真空及高压蒸气渗透性,灭菌性能更好。

5.5.5灭菌时间长短,取决于装载量的多少,据2000年8月-2001年1月,统计平均每天消毒灭菌手机337支,以一锅不同的装载量选用不同程序计算,根据门诊用量,每天上下午各消毒手机3-4锅,能够充分满足一线临床应用(表7),且所有灭菌手机经微生物检测仪检测均无嗜热脂肪杆菌芽胞存活。

第六步:保洁存放

高温高压蒸气灭菌工作完毕,按设备屏幕显示打开门,用持物器将托盘取出,按照科室摆放手机,同时查看手机袋上的指示剂是否变为黑色,如变为黑色为彻底灭菌。然后将手机放入无菌容器内按照登记表准确无误的送到各科室,保证临床使用。下班前,做好管理工作,以免手机遗失,将手机上锁存放。对于灭菌好的物品,需用打号机标明使用期限。

第七步:灭菌效果的监测

7.1 常规检测:

7.1.1 3M灭菌指示胶带监测132.C压力蒸气灭菌化学指示卡监测

7.1.2 B&D 检测

定期用3M B&D检测包,对灭菌器的蒸汽穿透力进行测试。

此项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建议选择灭菌器时,要选有带B&D 检测程序的灭菌器。(这也是本次招标要求一个条件)

7.1.3灭菌用蒸馏水质量检测

MELAG 设备自带水电道率检测,0-45 ms/cm 正常,超过45ms/cm 报警,超过60ms/cm机器不工作。我们认为此项功能也很重要,高温灭菌水质不好,在高温下会产生结晶,损伤器械。

7.1.4 打印报告每次灭菌完毕,打印灭菌报告,以便检查灭菌过程,是否已达到要求,记录报告存档,以便查阅。

7.2生物检测:利用对热耐受力较强的嗜热脂肪杆菌芽胞的死亡情况,以判断灭菌是否成功。

7.2.1细菌监测:本项检测用于清洗消毒柜清洗后的手机,监测结果为细菌明显减少。

7.2.2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监测及HbsAg检测:本项检测用于高压灭菌后的监测,结果均为阴性。、

7.3 操作方法:嗜热脂肪杆菌测试

7.3.1校正

a、检测前,先将生物检测仪预热1小时方可使用。

b、检测时,把嗜热脂肪杆菌芽胞培养管用一次性纸袋封好,分上、中、下三层分别放置于最难穿透到的地方,如消毒锅底部及消毒盘的中央。

c、待消毒灭菌过程完毕,从袋中取出芽胞培养管,用手向下按压瓶盖关闭灭菌

d、挤碎玻璃管

e、轻拍管子直至管底润湿菌条培养基。

f、核对仪器基准数:按压生物指示剂于阅读孔中,同时按红色校正键,黄色校正灯停止闪烁后松开。

g、校正完毕,放此管于培养孔中培养3小时。

7.3.2阅读

a、将挤碎后的对照管、灭菌管及生物指示剂放于培养孔中培养3小时。

b、先将对照管放于阅读孔中并按压,如红灯亮说明对照管是阳性继续以下步骤,如绿灯亮需检查错误原因。

c、将灭菌管放于阅读孔中,并按压,如红灯亮说明灭菌管是阳性,提示灭菌过程失败,如绿灯亮说明灭菌管是阴性,提示灭菌过程成功。

d、消毒后的培养管标签呈现棕色,未消毒培养管标签为粉色。

7.3.3 记录

将检测结果登记在记录本上。包括:检测日期、灭菌温度、灭菌时间、指示剂来源、批号和有效期、培养温度、培养时间、观察结果与检验者。

第二节口腔科体检操作规程

一、检查项目:

口唇、口腔粘膜、牙齿、牙周、颞颌关节、舌、腮腺

二、检查内容:

1、唇:口唇颜色,有无水肿,有无泡疹,有无口角糜烂及口角歪斜

2、口腔粘膜:色泽,有无色素沉着,粘膜下有无出血点及瘀斑,有无溃疡,角化、瘢痕等

3、牙齿及牙周:

视诊:牙列的完整性,牙列有无异常,牙齿缺失的数目、与邻牙接触的情况,以及上、下牙列的咬合关系是否正常。观察牙体的颜色、光泽、形态(包括肿胀、萎缩等),牙龈色泽、有无红肿、溃疡、溢脓,牙龈有无增生或萎缩,牙周有无漏管、有无牙石,口腔黏膜有无水肿、溃疡和颜色的改变。

探诊:用探针检查牙齿的邻面、咬合面窝沟及修复体边缘是否有龋齿发生,牙齿松动度(Ⅰ、Ⅱ、Ⅲ度),用探针探测牙周袋的位置和深度。

叩诊:用口镜或镊子柄的末端,向牙齿的切缘或咬合面,垂直和侧方轻轻叩打。注意有无叩痛及疼痛的程度。

扪诊:有根尖周围病的,牙根尖部牙龈处扪诊,是否有压痛和波动。牙周病患处的龈缘扪之有无脓液溢出。

4、颞颌关节功能:

视诊:注意张口度(<4厘米产、>2厘米)、开口型(张口时下颌有无偏斜、摆动及铰痛)。

触诊:将双手中指放在受检者两侧耳屏前方,然后嘱受检者张闭口运动或作下颌前伸及侧向运动。注意两侧关节是否平衡一致,并检查关节区和关节周围肌群有无压痛、关节有无弹响及杂音。

5、舌:舌质、舌苔、及舌的活动状态,舌的大小,伸舌是否居中,有无震颤,有无溃疡、肿块等。

6、涎腺及导管:腮腺、颌下腺有无肿大,有无肿物,腮腺导管及颌下腺导管口处有无脓性分泌物等。

7、颌面部:两侧是否对称,有无包块、畸形、瘘管。皮肤颜色、温度、有无触压痛等。

第三节口腔科门诊病人的护理操作规范

口腔科护理工作流程

牙椅消毒流程

用0.1%高效消毒净擦拭灯架→器械臂→头靠→背靠→坐椅→工作台→地箱→痰盂

各种充填器、拔牙钳的消毒流程

0.1%高效消毒净浸泡30分钟→去污染→用含酶清洗剂清洗→清水冲洗→擦干→高温高压灭菌

银汞合金充填术的护理工作流程

患者就位→系治疗巾,调整椅位、调节灯光→安装高、低速手机,配所需车针→调配垫底材料→调配银汞合金→输送材料→清理所有用物→终末消毒处理牙拔除术的护理工作流程

询问病史→测量血压→患者就位→系治疗巾,调整椅位、调节灯光→抽吸麻药→夹取拔牙器械→必要时协助医生下锤→观察病人情况→清理所有用物→终末消毒处理

超声波洁治术的护理工作流程

患者就位→系治疗巾,调整椅位、调节灯光→嘱患者含漱3%过氧化氢液2min →连接洁牙机→协助医生洁治→及时吸唾→清理所有用物→终末消毒处理

固定矫治器的护理工作流程

患者就位→系治疗巾,调整椅位、调节灯光→协助医生试带环→粘带环→酸蚀→及时吸唾→粘托槽→嘱注意事项→清理所有用物→终末消毒处理

口腔内科常规一般护理及技术操作步骤

【护理评估】

1.心理状态

2.口腔卫生

3.患牙的局部状况

4.口腔颌面软组织状态

5.全身健康情况

6.病人对患牙治疗的意义、治疗方法、预后的了解程度,对治疗效果的要求及经济承受能力。

【护理问题】

1.知识缺乏

3.焦虑

4.疼痛

5.恐惧

6.误吞

7.潜在的并发症:如感染、过敏反应、晕厥、口腔粘膜损伤

【护理计划】

一、预期目标:

1.了解口腔保健常识

2.了解治疗方法、治疗效果、预后及治疗费用

3.疼痛减轻或消失,消除焦虑、恐惧心理

4.无发生感染及交叉感染,无口腔粘膜损伤、过敏反应及晕厥

5.避免细小器械、碎屑、冲洗液误入气管或食管

二、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⑴心理护理:安排病人就诊时,以关心、理解、和蔼的态度接待每一位病人,查看病历,了解病情及有关检查结果,了解有无手术

禁忌证。

⑵病人准备:请病人坐上牙椅,系好治疗巾,含漱口液。

⑶用物准备:做到一人一机,一用一灭菌、使用一次性物品。

⑷调节椅位、灯光:一般将病人的头、颈、背调节呈直线。检查上颌牙时,要将椅背后仰;检查下颌牙时,要使下颌牙合平面与地

面大致平行,椅背与座位平面接近垂直,略向后仰。

⑸医护人员必须戴帽子、一次性手套。

2.术中护理

⑴及时吸唾,并保持吸管通畅,避免损伤口腔软组织。

⑵检查盘要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放置相应物品。

⑶协助医生记录检查结果。

3.术后护理

⑴清除面部污垢、血迹,递镜子让病人整理容貌。

⑵将注射针头、根管器械、车针等细小器械归类放置。

⑶撤离手机行高压灭菌处理。

⑷弃去一次性物品,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⑸选用不伤皮革、无刺激性、无颜色的化学消毒剂进行牙椅表面消毒。

[6]清洗吸唾导管及痰盂,保持通畅、清洁、无味。

【健康指导】

1.术前健康指导

术前健康指导的目的是使病人对手术有较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

⑴根据医生的治疗计划向病人介绍有关疾病治疗意义、步骤、治疗时间,预后、合并症、治疗费用及治疗时间。

⑵指导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不要用口呼吸,避免误吞冲洗液、碎屑及细小器械,保持术野干燥、清晰。治疗过程如有不适则举手示意,不能随意讲话及转

2.术后健康指导

对病人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采用口授或宣传小册子、墙报、电视等形式,向病人宣传正确的刷牙方法等口腔保健知识及治疗后注意事项,协助预约复诊时间,说明按时复诊的必要性及药物使用方法。若治疗后发生不适、疼痛等情况,请随时就诊。

银汞合金充填术护理操作规程

一、术前准备

一次性器械包、常规准备口腔内科常用物品、快慢速手机、消毒车针一套、水门汀充填器、银汞充填器、成型片夹、成形片、楔子、

垫底材料、玻璃板、调刀。

二、术中配合

1.引导病人就位后,系治疗巾,放置一次性漱口杯,调整椅位。

2.安装高速、低速手机,配备所需车针。

3.医生操作中,协助吸唾,调节灯光。

4.如需垫底,调制所需材料。

5.根据窝洞的大小选择银汞合金调配及时输送,协助医生完成充填。

6.回收余汞,减少室内污染。

7.治疗完毕及时清理所有用物,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三、术后指导

1.嘱患者24小时之内患牙不能咬物,以免充填物折断脱落。

2.如需做全冠修复的患者,24小时后转修复科治疗。

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术护理操作规程

一、术前准备:

一次性器械包、常规准备口腔内科常用物品、快慢速手机、消毒车针一套、玻璃离子水门汀粉及液、消毒过的干燥调和板、调刀、充填器、凡士林油

二、术中配合

1. 引导病人就位后,向患者解释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系治疗巾,放置一次性漱口杯,调整椅位。

3.安装高速、低速手机,配所需车针。

4.查对物品,根据窝洞大小,取玻璃离子水门汀粉和液分别置于调板上,比例为2:1,左手持调板,右手持调刀,调拌时间为30~60s。充填时粉液比例为2:1,垫底时粉液比例为3:1,调拌时把粉分次均匀加入液中旋转研磨,粉液混合均匀成面团状或拉丝状,无气泡、无颗粒。

5.医生充填时,应及时递送充填器械,用吸唾器吸出患者口中的唾液,待材料凝固后,协助医生将凡士林涂抹在充填体上。

6.治疗完毕及时清理所有用物,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三、术后指导

1.嘱患者24小时之内患牙不能咬物,以免充填物折断脱落。

2.如需做全冠修复的患者,24小时后转修复科治疗。

光敏修复术护理操作规范

一、术前准备:

一次性器械包、常规准备口腔内科常用物品、快慢速手机、消毒车针一套、光敏车、光敏材料、抛光钻、抛光材料

二、术中配合

1. 引导病人就位后,向患者解释光敏修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系治疗巾,放置一次性漱口杯,调整椅位。

3.安装高速、低速手机,配所需车针。插接好光敏灯电源。

4.涂酸蚀剂:医生用棉球或棉卷隔湿,护士用小刷子沾适量酸蚀液放入检查器中,医生酸蚀牙面,酸蚀后医生用三用枪冲洗牙面,护士协助用吸唾器吸出口腔中的水和唾液,医生用三用枪吹干牙面。

5涂粘和剂:医生用棉球或棉卷隔湿,护士用小刷子沾适量粘和剂放入检查器中,医生在牙面涂粘和剂,护士递送光敏灯给医生,医生用光敏灯照射牙面20s,同时护士嘱患者闭眼,护士协助用吸唾器吸出口腔中的唾液。

6.充填:护士协助医生选择光敏树脂材料,医生用棉球或棉卷隔湿,医生用光敏树脂修复牙体,护士递取各种充填器,护士及时用吸唾器吸出口腔中的唾液,医生用光敏灯照射牙面20s,同时护士嘱患者闭眼。

7.抛光:为医生备好抛光钻,医生为患者抛光,护士用吸唾器吸出口腔中的唾液,抛光后嘱患者漱口

8. 治疗完毕及时清理所有用物,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三、术后指导

1.一周内勿用粗硬牙刷刷修复体表面。因为光固化后其树脂固化程度只有50%,24小时内可达90%,一周后达100%。

2.不用修复牙咬硬物。少饮浓茶,少吸烟,忌用金属长期刺激摩擦修复体表面,以免修复体着色。

3.如有不适应随时复诊。

根管治疗充填术的护理技术规范

1.术前常规准备:一次性器械包、各型牙胶尖、根管糊剂、光滑髓针或螺旋充填器、酒精灯、火柴、尺子、烧断器、侧压器、暂封氧化锌。

2. 引导病人就位后,系治疗巾,调整椅位、调节灯光。

3.安装高、低速手机,配所需车针,及时吸唾。

4.根管预备完毕,调配根管糊剂,要求:玻璃板及调刀清洁干燥,材料粉液比例2.8:1;调拌时间为30~60s,呈奶油状,表面光滑无颗粒。

5.协助医生行根管充填,根据需要点燃酒精灯,加热烧断器,嘱患者勿吸气。

6.暂封氧化锌,照牙片。

7. 术后及时去污,清点器械待消毒。

8. 治疗完毕及时清理用物,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磷酸锌粘固粉调和技术规范

1.物品常规准备:消毒过的干燥调和板、调刀、磷酸锌粘固粉及液

2.查对物品

4.取完粉和液后将瓶盖盖好,以免液体挥发,粉末潮解;将粉分成两等份,取一份加入到液体中朝一个方向研磨,使调刀与调板完全接触调和均匀。

5.根据治疗需要将剩余粉分次少量徐徐加入,充分混匀,在30~60s内完成递与医生,但调拌速度不宜过快。

6.整理用物。

7.根据治疗要求,磷酸锌粘固粉有两种调和法

⑴作为充填材料垫底用时调至面团状,有可塑性。

⑵作为粘贴单冠、戴环时用的粘接材料要调至为拉丝状。

显微镜根管治疗的护理配合

一、术前物品准备:

一次性器械包、常规准备口腔内科根管治疗物品、快慢速手机、消毒车针一套、口腔科显微镜、成人开口器

二、术前护理

1.引导病人就位后,系治疗巾,放置一次性漱口杯、吸唾器,调整椅位。

2.打开显微镜及电脑,根据医生的瞳距调整好目镜,把显微镜的关节旋钮锁好,以固定视野。

3.向患者解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安装高、低速手机,配所需车针,及时吸唾。

5.用显微镜时,将开口器置于患者对侧磨牙后区,以减轻病人面部肌肉和关节的疲劳。

三、术中配合

1.保持术野清晰,及时吸唾,使用三用枪吹干术区,保持术区干燥。

2.常规根管治疗护理

3.协助医生电脑采集治疗图片。

四、术后护理

1.常规口腔内科一般护理

2.根管显微镜的保养:使用完毕需关闭光源、机身开关和电源,各臂回到自然状态。

3.保护显微镜的镜面,避免刮伤。

牙拔除术病人的护理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的评估

3.精神心理状况的评估

4.用药情况

5.牙周组织情况的评估

【护理问题】

1.焦虑

2.疼痛

3.潜在的术区出血

5.由感染的危险

【护理计划】

一、预期目标

1.病人焦虑、恐惧的程度减轻

2.病人生命体征平稳

3.治疗过程顺利

二、护理措施

1.拔牙前的护理

①做好心理护理

②询问了解病史,有无药物过敏史

③签署手术同意书

④病人的体位:多采用坐位,拔牙时病人头部应稍后仰,使张口时上颌牙牙合平面约与地面45°。拔除下颌牙时应使病人大张口时

下颌牙牙合平面约与地面平行,下颌与术者的肘关节在同一高度或稍低。

⑤术区的准备:嘱病人取出活动性义齿,含漱口液。

⑥器械准备:根据手术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手术器械;必要时备心电监护。

2.拔牙术中的护理配合

①严格遵守和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准备传递器械,及时吸出口内的唾液、血液等,充分暴露术野。

②观察病情:拔牙过程中应认真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病人的神志、面色、呼吸,特别重视病人的主诉。

3.拔牙后的护理

①观察病情:拔牙结束后,应观察病人的病情约30min,如无不适方可让病人离院。

②观察拔牙区有无出血:拔牙结束时嘱病人咬紧无菌小纱卷30min压迫止血。若出血较多时,可延长至1h。

③加强心理护理:详细介绍拔牙后的注意事项。

【健康指导】

⑴拔牙当天不能漱口或只能轻轻用漱口液含漱,以免冲掉血凝块,影响伤口愈合。

⑵拔牙后不要用舌舔吸伤口或反复吐唾、吸吮,

以免由于增加口腔负压,破坏血凝块而引起出血。

⑶拔牙当前可进温、软食或流质饮食,不宜吃太热、太硬的食物,以免造成出血。

⑷若术后有明显的打出血、疼痛、肿胀、发热、

开口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复诊。

牙拔除术的护理操作规程

一、了解病人基本情况

1.测量血压、脉搏、心率。

2.了解病史,询问有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炎、血液病史等。

3.女患者询问是否在月经期,孕龄妇女是否孕期,年老体弱患者是否有家属陪同。

4.复杂牙及阻生牙拔除时,协助医师签订协议书。

二、术前准备

一次性器械包、麻药(利多卡因或碧蓝麻)、一次性注射器、碘伏棉球、拔牙钳、

高速手机、吸唾器、医生面罩、持针器、缝合针、缝线、剪刀

三、术中配合

1.引导病人就位后,系治疗巾,调整椅位。

2.协助医生消毒、抽吸麻药。

3.调节灯光,吸唾,必要时下锤,夹取棉球或纱布。

4.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必要时测血压、脉搏。

5.术后擦干患者口角血迹,询问是否有不适。

6. 治疗完毕及时清理用物,冲洗吸唾,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四、术后指导:1.嘱术后注意事项。

2.如有缝合,嘱患者七日后复诊拆线。

牙拔除术的护理技术规范

1.测量血压、脉搏、心率,了解病史,询问有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炎、血液病史等。女患者询问是否在月经期,孕龄妇女是否孕期。

2.引导病人就位后,系治疗巾,调整椅位、调节灯光。

3.协助医生消毒、抽吸麻药。

4.拔牙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协助医生下锤。

5.拔牙结束后,观察病人的病情30min,如无不适可让患者离院。

6.嘱注意事项:拔牙结束时应嘱病人咬无菌棉球30min压迫止血;拔牙当日不能漱口;不要用舌舔吸伤口或反复吐唾、吸吮;拔牙1~2小时后可进温、软食或流质饮食,不宜吃太热、太硬的食物;拔牙后如有明显的大出血、疼痛、肿胀、发热、开口困难应及时复诊。

8. 治疗完毕及时清理用物,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牙种植病人的手术护理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口腔情况

3.辅助检查

4.心理及社会因素

【护理问题】

1.紧张、恐惧

2.知识缺乏

3.期望值过高

【护理计划】

一、预期目标

1.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的减轻或缓解

2.病人了解种植牙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案

3.病人能正确认识种植牙的效果

二、护理措施

㈠一期手术的护理

1.种植手术的前期准备

⑵照牙片、曲面断层片

⑶常规血液检查

⑷制作外科模板

2.种植手术的前期准备

⑴手术室的准备

⑵种植体的准备

⑶用物及器械准备:一般用物、手术包准备、其他器械准备、种植机的准备、药物准备、病人的思想准备

3.种植术中的护理配合

①做好心理护理。

②嘱病人用1:5000氯已定液含漱3次,每次至少1min,常规消毒颌面皮肤。

③打开手术包,戴手套,安装好种植机及接好冷却水道。

④用500mg/L的碘伏消毒口内种植区粘膜,准备麻醉药供医生注射。

⑤协助医生手术,及时吸唾。

⑥手术完毕,擦净病人口周血迹,清理用物,做终末消毒处理。

4.种植术后处理

①立即拍X线片,了解种植体在牙槽骨的位置

②常规服用抗炎药物,漱口剂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③术后当天禁吃过硬、过烫食物,避免过多说话、吹奏乐器等口腔剧烈运动。

④术后1~2天可以局部冷敷,以减轻水肿。

⑤术后1、3、7天复诊,了解术后反应及创口愈合情况。7~10天拆线。

⑥做好登记,以备术后对病人随访,约二期手术时间。一般在术后3~6个月。㈡二期手术的护理

1.术前准备:同前

2.用物及器械准备:同前

3.术中配合:同前

修复科取印模护理操作规程

一、术前准备

1.材料:一次性器械包、吸唾器、排龈线、印模材料、必要时备热水、红膏、寒天印模材。

2.器械:高速手机、低速手机(直机头)、各种型号托盘、调刀、橡皮碗、车针(备牙各型车针)。

二、术中配合

1. 引导病人就位后,系治疗巾,调整椅位、调节灯光。

2.牙体制备时,协助吸唾;待牙体制备后,调制印模材(要掌握好印模材的用量,工作侧略多些)。

3.用寒天印模材时应及时加温。

4.点酒精灯,备蜡片,必要时协助取颌记录。

5.印模消毒,灌注模型。

三、术后工作

1.把消毒过的模型和设计单送往技工加工中心,进行义齿制作。

2.治疗完毕及时清理用物,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印模材料调和技术规范

1.物品常规准备:

托盘、橡皮碗1个、调刀、印模材料

2.操作方法:

①将印模材料与水按1:1的比例放入橡皮碗内。

②左手持橡皮碗,右手持调刀以顺时针方向,将印模型材料与水充分调和均匀,逐渐增加调和速度。

③将调好的材料收拢于碗一侧,反复挤压排出气泡,使印模材料均匀细腻。

④取上颌模型,将调和好的印模材料放入托盘内递与医生。

⑤取下颌模型,分2次将调和好的印模材料呈条形状放入托盘内,递与医生。

⑥取印模后,嘱病人漱口,协助病人擦净口周,清理用物。护士洗手后填写印模通知单,将印模送至模型室。

3.注意事项:

①印模材料与水的比例为1:1。

②调好的印模材料应无气泡、无颗粒。

③印模材料的量不要超过托盘的边缘,减少病人的恶心感。

④调和时间为30~45s。

⑤操作完毕,需清洁橡皮碗及调刀。

(修复新技术)

印模材调配机的护理配合

一、用物准备

印模材调配机、硅橡胶印模材、藻酸盐印模材、托盘、橡皮碗、调刀

二、护理配合

1.协助医生根据患者口腔大小选择合适的托盘

2.将硅橡胶印模材注入印模材调配机内,连接调配机电源,打开开关,加热1min。

3.需要两名护士配合,一名护士常规调藻酸盐印模材,将材料放到托盘的同时,另一名护士迅速将调好的硅橡胶印模材注入患牙的

工作区内。

4.协助医生取模。

5.嘱病人漱口,协助病人擦净口周,清理用物。

三、注意事项

1.注意硅橡胶材料的注入时间,以免速度过慢加速凝固。

2.做好印模的消毒工作。

固定矫治术的护理操作规程

一、术前准备

1.材料:一次性器械包、吸唾器、玻璃离子水门汀、带环垫、釉质粘接剂、酸蚀剂、开口器、结扎丝、

2.器械:持针器、金冠剪、挖器、玻璃板、调刀

二、术中配合

1. 引导病人就位后,系治疗巾,调整椅位、调节灯光。

2.协助医生试戴带环,调拌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带环。

4.协助医生调拌釉质粘接剂,粘接托槽。

5.治疗完毕及时清理所有用物,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三、术后指导

1.嘱术后注意事项。

2.预约下次复诊时间。

固定矫治器粘固剂调配的护理技术规范

1.调拌器具必须清洁干燥,釉质粘固剂严禁与酚类药物接触,调拌磷酸锌粘固剂的玻璃板和调拌刀避免与水接触,否则会加速凝固

时间,影响粘固效果。

2.在粘固过程中要严格防湿,防止唾液污染,保证粘固面的干燥。

3.各种粘固剂使用时根据季节变化调拌比例。一般情况下,A、B组分的调拌比例为1:1,凝固时间为1~2min,调拌均匀。当凝固时

间过快,可增加A组分用量,反之增加B组分用量。

5. 粘接完毕及时清理用物,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灌注模型的护理技术规范

1.灌注模型前应将印模进行消毒,可采用浸泡消毒法,但时间不可过长。

2.灌注模型前,应切除上颌腭后部过长的印模材料,以免导致模型不准确。

3.用清水冲洗消毒后的印模,甩掉印模上的积水,水分过多,易产生气泡,影响模型准确性。

4.在橡皮碗中加入石膏(石膏100g、水60ml的比例),调拌均匀,时间不应超过50s,振动逐出石膏中的空气泡。将调制糊状的石膏放少许于印模较高处(如上颌腭顶、下颌舌侧),左手持托盘柄轻轻振动印模托盘,使石膏流入印模的牙冠部分,灌满整个印模。

5.模型要求:牙合面与模型底的厚度,上颌为4.0-4.5cm下颌为3.5-4.0cm。

6.模型灌注后静置30min,待石膏凝固后顺石膏牙长轴方向取下

7.消毒石膏模型。

第四节口腔科四手操作规范

口腔四手操作是在世界工业技术不断发展及牙科设备、器械不断改革,为保护口腔科医生、护士的体力及健康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发展起来的国际标准化牙科操作模式。

在口腔治疗的全过程中,医生、护士采取舒适的座位,病人采取放松的仰卧位,医护双手同时在口腔治疗中完成各种操作,平稳而迅速地传递所用器械及材料,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医疗质量。

一、传统口腔操作的缺点

在传统的口腔治疗中,由于医护比例失调,护士只能被动地执行医嘱。治疗期间忙于穿梭各诊椅之间,不能系统地了解治疗全过程,增加了护士的劳动量,而每位医生在开展治疗过程中,由于需要等待患者漱口、吐口水及等待护士提供器械、调拌材料等浪费了宝贵治疗时间。同时由于不停地换用器械取物品而分散精力,既增加了医生的疲劳又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现代四手操作的优点

四手操作在治疗中保证了舒适工作体位,减轻疲劳,集中精力,轻松开展工作,随手可取到需用物品能得心应手按程序进行治疗,既缩短了治疗时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病人的候诊时间和诊疗时间可缩短50%以上。四手操作可提高医生工作效率30%~78%。

三、四手操作法的原则

1 坐式操作

2 医护协同工作

医生―主导作用(负责治疗)

护士―协助配合(安排患者、准备用品、调拌材料、传递和回收器械、吸出口水和废屑)

3 组织安排:各种常见疾病治疗操作步骤的规程,包括设备材料选择、人员安排,把常用治疗方法的步骤、所用器械的顺序、所用材料都标准化,定为常规。

4 简化工作:双头工具、预成材料等。

四、“四手”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1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同情心,掌握专业基础理论。

2 熟悉本科常见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方法,熟悉掌握各种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每个步骤,以利主动配合参与治疗。

3 熟悉各种器械设备的性能、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各种材料的调配方法,做好器械材料、药品的准备工作(如麻药、冲洗液、敷料、引流条等)。各种药品应标识清楚,放在固定的位置,不可混淆。

4 主动配合,做到手勤、眼勤、嘴勤,心中有数。

五、医护患位置关系

1 医生工作区:(7点-12点),此区内不能放置任何用物。

2 护士工作区:(2点-4点),常规在3点工作位。

3 设备区:可放活动治疗车。

4 传递区:4点-7点位,切忌在患者头部上方传递物品。

六、四手操作技术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1.传递器械时要求时间准确,位置恰当,传递器械无误。临床常用握笔式直接传递法、掌—拇握式传递法、掌式握持传递法。最常用的是握笔式直接传递法:医生以拇指和示指以握笔方式接过器械,护士以左手握持器械的非工作末端传递器械。医生从病人口中拿出器械时,护士左手保持在传递去,准备接过已用完的器械,正确的接过器械的部位是在非工作端。传递部位在患者颏部和上胸之间,禁止在患者的头面上部位传递器械,器械的传递尽可能靠近病人口腔,以确保患者安全。

2.实行正确的器械交换是缩短病人的治疗时间,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临床常用双手器械交换法、平行器械交换法和旋转器械交换法。最常用的是平行器械交换法,护士以左手拇指、食指及中指递送消毒好的器械,以无名指和小指接过使用过的器械。器械交换过程中,护士应注意握持器械的部位及方法,以保证器械交换的顺利,无污染,无碰撞;器械交换应平行进行,对锐利器械要注意防止损伤病人面部。

3.吸引器的使用要注意以不影响医生的视线,保持治疗区域清楚、明晰为原则。掌握口腔内不同部位治疗时吸引器的位置和操作要领,注意规范性操作,勿紧贴

医疗技术操作规程(修正版)

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一、一般诊疗技术操作注意事项 二、一般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1)胸腔穿刺术 (2)人工呼吸术 (3)腹腔穿刺术 (4)骨髓穿刺术 (5)心包穿刺术 (6)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 (7)小针头肝穿刺涂片细胞学检查 (8)乙状结肠镜检查术 (9)腰椎穿刺术 (10)后囟门穿刺术 (11)后穹隆穿刺术 (12)羊膜囊穿刺术 三、外科系统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1)胸腔闭式引流术 (2)胸腔减压术 (3)气管导管吸引术 (4)心脏按摩术 (5)脑室穿刺术 (6)脑室造影术 (7)颈总动脉造影术

(8)椎管造影术 (9)尿道探杆检查及尿道扩张术

(10)膀胱镜检查术 (11)泌尿系外科X线检查术 (12)排泄性尿路造影术(IVP) (13)逆行性肾盂造影术(RGP) (14)肾盂穿刺造影术 (15)膀胱及尿道造影术 (16)输精管及精囊造影术 (17)腹膜后充气造影术 (18)肝穿刺胆道造影术 <1>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PTC) <2>经腹小切口开放性肝穿刺胆道造影术 (OTC) (19)血管造影术 <1>动脉造影 <2>静脉造影 <3>下腔静脉造影 四、五官科系统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1)裂隙灯活体显微镜检查法 (2)前置镜检查 (3)前房角镜及三面镜检查 (4)上颌窦穿刺冲洗法 (5)鼻窦交替疗法 (6)下鼻甲电烙及药物烧灼 (7)下鼻甲注射法 (8)咽鼓管吹张法 (9)鼓膜穿刺术

(10)口腔修复检查与设计 (11)口腔准备 (12)活动部分义齿 (13)全口托牙 (14)固定修复 五、医技科室技术操作规程 (1)放射科技术操作常规暗室技术管理 (2)普通X线投照常规 (3)ST4000透视数字化激光成像系统操作常规 (4)岛津800mAX线机操作常规 (5)ELSCINT SELE 螺旋CT (6)ELSCINT 0.5TMR 操作规程 (7)ECT操作规程 (8)DSA机操作规程(移动式) (9)病理检查技术操作规程 (10)制片染色技术 (11)冰冻切片技术(恒冷箱式) (12)细胞学检查 (13)功能检查科操作常规特检室一般要求 (14)电子纤维胃镜检查常规 (15)电子纤维结肠镜检查常规 (16)电子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 (17)纤维支气管内镜检查常规 (18)超声诊断检查常规 (19)超声引导下穿刺诊治常规

卫生院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手卫生(一般洗手技术) (一)目的及洗手指征 目的: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 指征: 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无菌操作前后。 3、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5、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6、处理污染物品后。 7、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皮肤或者伤口敷料后。(二)用物准备 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修剪指甲。 2、物品准备:擦手纸巾、消毒毛巾、皂液。 (三)操作程序 1、将手表摘掉,白大衣衣袖拉至距手腕10㎝。 2、流动水下、涂抹皂液、手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3、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4、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8、一手握另一手腕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9、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然后用毛巾或纸巾擦干。 (四)注意事项 1、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2、手部不得佩戴戒指等饰物。 3、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消毒毛巾。 二、无菌技术操作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 (一)准备用物 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无菌镊子筒及持物钳包一套、标签、笔。 (二)操作程序 1、检查包外灭菌日期,包皮有无破损,潮湿等。 2、遵无菌原则打开无菌钳包,检查灭菌指示卡,取出镊子筒臵于操作台面上,无菌持物钳臵于筒内,包皮放于治疗车下层。

3、标明打开日期及时间。 4、取放无菌钳时,钳端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 (三)注意事项 1、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也不能夹取油纱布。 2、取远处物品时,应当连同容器一起搬到物品旁使用。 3、使用无菌持物钳时不能低于腰部。 4、打开包后的干镊子罐,持物钳应当4小时更换。 取用无菌溶液法 (一)用物准备 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无菌溶液、纱布、弯盘、2%碘酊、75%酒精、储槽(内盛治疗碗)、治疗盘、瓶启子、无菌棉签。 (二)操作程序 1、取无菌溶液、擦去尘、核对药名、检查有效期、瓶盖是否松动、瓶身有无裂缝、溶液有无沉淀、变色、浑浊等。 2、启开瓶盖,用拇指、食指或用双手拇指翻起橡胶瓶塞并松动,常规消毒瓶颈及瓶塞,取下瓶塞。手握无菌溶液,标签向上,先倒少量溶液冲洗瓶口于弯盘内,再由所冲洗的瓶口处,倒所需浓液量于治疗碗内。 3、取用后立即塞上橡皮塞,消毒瓶塞盖好。注明开瓶日期时间,已打开的溶液有效使用时间是24小时。 (三)注意事项 1、不可以将无菌物品或者非无菌物品伸入无菌溶液内蘸取或者直接接触瓶口倒液。 2、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 无菌容器使用法 (一)用物准备 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无菌容器及物品。 (二)操作程序 1、查看无菌容器标识和灭菌日期,封闭情况。 2、打开无菌容器盖,内面朝上,查看灭菌指示卡。 3、用无菌持物钳从无菌容器中取出无菌物品,放于治疗盘内,然后将容器盖严。 4、注明打开无菌容器的日期和时间。 (三)注意事项 1、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盖内面容器边缘和内面。 2、无菌容器打开后,有效使用时间为24小时。 铺无菌盘法 (一)用物准备 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使用、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协助更换病员服,完成患者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的测量(危重患者直接进入病房)。 (三)结果标准。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遵医嘱通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地点、联系方式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特殊感染病人按院内感染要求进行终末消毒。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外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一、换药术 (2) 二、拆线 (5) 三、清创术 (8) 四、急救止血法 (9) 五、腹膜腔穿刺术 (10) 六、胃插管术 (12) 七、气管切开术 (13) 八、胃肠减压术 (15) 九、清创缝合术 (16) 十、胸腔闭式引流术 (19) 十一、骨牵引 (22) 十二、皮牵引 (23) 十三、石膏固定 (24) 十四、小夹板的制作和应用 (25) 十五、外固定架技术 (28) 十六、内固定技术 (29) 十七、关节穿刺及引流 (31) 十八、局部注射疗法 (32)

一、换药术 【适应症】 1.手术、创伤、烧烫伤、感染。 2.术后复查、引流管、造瘘口。 【术前准备】 1.换药前应事先了解伤口情况,以便按伤口情况准备应用的器械、敷料及药品等。 2.与患儿及家属谈话,做好各种解释工作。争取病人及家长配合。 3.准备换药包、有时根据伤口创面的具体情况,还要准备引流条(管)、无菌剪刀、探针和必须的外用药、绷带、腹带或宽胶布等。 4.洗手、戴帽子、口罩。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或坐位,为保护隐私可用屏风遮挡。暴露创口,冬天应注意保暖。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 2.用手取外层敷料固定物,使用消毒镊子揭去内层敷料,揭取方向与伤口纵向一致。如分泌物干结粘着敷料,可用生理盐水或3%双氧水湿润后再揭下。 3.观察伤口周围皮肤、肉芽组织生长及伤口情况。如伤口创面出现感染或疑似感染分泌物时,应及时送检做微生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4.根据伤口、创面情况选择不同的敷料和换药的溶液进行相应处理。清洁伤口由内向外回字型消毒,污染伤口应由外向内消毒2遍,

范围≥15cm。有坏死组织或异物的应进行清理。清理后再消毒2遍。 5. 创面处理完毕,覆盖无菌干纱布,胶布粘贴固定。创面大,渗液多的创口,可加用棉垫,必要时用引流物,若胶布不易固定时须用绷带或头套包扎。 6.协助患者整理衣物。 7.分类处理医疗废物,污染的纱布、敷料应放入污物桶或弯盘,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尖锐器具放在利器盒,不得将损伤性的医疗废物与一般医疗废物混放。未使用的已开包装的棉球、纱块等不得放入无菌柜内再次使用。 8.摘去口罩及帽子置于医疗废物桶,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 【术后处理】 告知注意事项: 1.术后无菌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后第一次换药。 2.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每天换药1次。 3.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 4.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据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5.橡皮管引流伤口2-3天换药,引流3-7天更换或拔除。 【注意事项】 1. 在换药过程中两把换药镊要保持其中一把始终处于相对的无菌状态,不可污净不分,随意乱用。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 2.在整个换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手卫生规范。按

外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外科护理技术 、手术区皮肤准备 手术区皮肤准备()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包括剃除毛发、清洁手术区皮肤。 择期手术患者,当医生开出手术医嘱后,护士应在手术前1d为患者备皮;急症手术患者应 立即备皮。一般患者在换药室内备皮,卧床患者用屏风遮挡后,在病室床上备皮。 【目的】清除皮肤上的污垢、毛发,禾U于消毒,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评估】 1 .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部位。 2 ?皮肤准备范围,有无感染或皮肤病。 3. 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术前准备相关知识了解及配合程度。 【准备】 1 .操作者准备 (1)护士素质:衣帽整齐、仪表端庄,姿势规范,展示出护理职业良好的风采。 (2)洗手、戴口罩。 2. 患者准备向患者家属解释备皮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使患者愿意合作、有安全感。 3.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安全剃刀、弯盘、换药碗(20%肥皂液)、软毛刷、纱布、 绷带、棉签、75%乙醇溶液、汽油、手电筒、治疗巾、脸盆(盛温水)、毛巾等。 4.环境准备将患者移至换药室,关闭门窗,调节室温,遮挡患者,如需在病房备皮需用屏风遮挡。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安全。 【实施】 操作步骤要点说明 1.备齐用物推之床旁,核对、解释?确认患者,取得合作 2.关门窗、围屏风,暴露备皮部位?注意保暖、照明 3.铺巾?保护床单位 4.剃除毛发?用肥皂水纱布涂局部皮肤 ?一手持纱布绷紧皮肤,另一手持安全刀剃毛 ?刀架与皮肤呈45度角,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剃去毛发 5.清洁皮肤?用温水毛巾擦净皮肤 ?脐孔用松节油棉签清除污垢后,再用酒精擦净 6.检杳?用手电筒照射,在水平视线上,是否剃净,皮肤有无刮 伤 7.整理?取出治疗巾,整理患者衣服和床单位,帮助患者取舒适 卧位 8.清理用物 9.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 备皮应按顺序,自上而下,避免出现盲区。并应顺行剃除毛发,用力均匀,动作轻柔,以免损伤毛囊。 2. 随时清除刀内毛发,以免影响刀片锐利。 3. 备皮范围:原则是以手术切口为中心,周围

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及标准

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使用、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协助更换病员服,完成患者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的测量(危重患者直接进入病房)。 (三)结果标准。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遵医嘱通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地点、联系方式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特殊感染病人按院内感染要求进行终末消毒。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测量生命体征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生命体征的相关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应采取恰当的体温测量方法或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当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3分钟后取出。 5.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 6.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时,应当复测体温。 7.体温计消毒方法符合要求。 8.评估测量脉搏部位的皮肤情况,避免在偏瘫侧、形成动静脉瘘侧肢体、术肢等部位测量脉搏。 9.测脉搏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桡动脉或其他浅表大动脉处,力度适中,以能触及到脉搏搏动为宜。 10.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秒,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1分钟。 11.发现有脉搏短绌,应两人同时测量,分别测心率和脉搏。

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1)

一切诊疗操作,都要从有利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出发,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对有创性检查,应慎重考虑,由主治医师决定后方可进行。新开展的诊疗操作,应经过必要的试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报请 1 开出医嘱,以便准备必要的用物及配备助手(医师或护士)。 2 操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对该项操作生疏或初次进行者,应有上 3 4 开展的操作,应事先向家属或单位负责人说明,以取得合作。精神紧 5(如胸腔穿刺术等),必要时可用1%甲紫做标记,并做好发生意外时的抢救准备工作。操作前术者应戴好 620%碘酊及75%乙醇各一小瓶(约

10—20ml,敷料罐一只(内盛小纱布、棉球)、短镊一把(浸于01%苯扎溴铵即新洁尔灭及05%亚硝酸钠溶液瓶内)弯盘一只,胶布、棉签一包,必要时另加治疗巾及橡皮巾各一条,无菌手套一副,酒精 操作要求 1 体位,既要方便操作,又要注意患者的舒适。操作中应固定好操作部 2(1)操作部位必要时先用肥皂水洗净,剃净毛发。 (2)用2%碘酊以穿刺(或注射、切开)点为中心,由内向外作环形涂擦,待完全干后,用75%乙醇以同样方式拭去碘酊,即可开始操作,消毒 3 部位不受污染。洞巾规格,可因操作种类及要求不同而异,操作时应 42—10ml注射器接5号或6号针头,根据手术种类及方法之不同,抽吸一定量的1—2%普鲁卡因,先在穿刺(或切口)中心点皮内注射02ml形成小丘,然后将针头由小丘中央垂直刺透皮肤,边刺入边注射(应先抽吸,无回血者方可注射,直达预定深度为止,麻醉范围,依手术种类与要求决定。拔出针头后,应用手按压1—2min 5

6 1 病情及具体操作规程决定,如腹腔穿刺及肝穿后应以腹带包扎,腰穿 2 3必要的交班,书写病程记录及护理交班报告,并应注意观察及处理可能发生的反应与并发症。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操作流程图及评分标准 一.流程图 操作前: 自我介绍→仪表端庄,着装整洁→评估病人(了解病情),做好解释采取有针对性的告知(告知此项操作的目的、名称、效果及采取的方法可能引起的不适及挽救措施,并 耐心解答病人的质疑)→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 操作中:详见各项操作 操作后:妥善安置病人,助病人卧位→整理床单位→评价操作后效果→清理用物→返回处置间→进行分类处理→擦车→车返回原处→洗手(告知考官操作结束请提宝贵意见)

三.告知流程 操作前:自我介绍 告知:操作的名称、目的、所需时间、可能发生的不适及后果以及病人所采 取的配合,并取得病人的同意。 解答质疑 操作中:每项操作动作可能病人不适的,应提前告之。 操作后:评价结果及时告知病人。 四.擦车程序 1.用清洁抹布:擦拭治疗车上层、栏杆及抽屉四周,根据情况清洗抹布。 2.以干净抹布:擦拭治疗车下层(污物存放面),清洗抹布,在擦车栏杆,最后擦拭车轮。注意应保持抹布干净,以及接力的原则。 五.评价 内容:此操作的效果、病人的感受及仪器显示的客观数据。操作中注意与病人的沟通。

正确的洗手方法 一.程序 1.取下手上的饰物及手表,打开水龙头,浸湿双手。 2.接取肥皂液或擦洁净的肥皂于手掌表面,双手互相摩擦。 3.双手手指交叉摩擦,并将右手掌覆盖于左手背摩擦,然后交换。 4.手指掌面与手掌摩擦。 5.左手手指屈曲于右手掌中进行摩擦,然后交换。 6.右拇指于握拳状的左手掌中摩擦,然后交换。 7.右手指尖与左手掌磨擦,然后交换。 8.以上部位充分搓洗10~15秒,注意指尖、指缝、指关节等处,范围为双手,手腕及腕上10cm 。9.流动水冲洗。 10.用纸巾或干净毛巾擦干双手。 二.图示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 (三)结果标准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复诊时间及地点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测量体温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

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完整-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一、一般诊疗技术操作注意事项 诊疗操作规则 一切诊疗操作,都要从有利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出发,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对有创性检查,应慎重考虑,由主治医师决定后方可进行。新开展的诊疗操作,应经过必要的试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报请上级批准后方可进行。 操作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除急症及特殊情况外,操作应安排在适当时间进行,医师应事先开出医嘱,以便准备必要的用物及配备助手(医师或护士)。 2.操作者及助手,必须熟悉患者的具体情况,明确操作目的,掌握操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对该项操作生疏或初次进行者,应有上级医师在场指导。 3.操作前必须认真核对医嘱与患者床位、、操作种类、部位。 4.向患者说明操作目的、意义,以消除思想顾虑。有明显危险或新开展的操作,应事先向家属或单位负责人说明,以取得合作。精神紧患者或儿童患者,必要时,可给予小剂量镇静药。 5.某些操作应预先选择适当部位(如胸腔穿刺术等),必要时可用1%甲紫做标记,并做好发生意外时的抢救准备工作。操作前术者应戴好口罩。 6.清洁盘的准备:搪瓷盘一只,盛20%碘酊及75%乙醇各一小瓶(约10—20ml,敷料罐一只(盛小纱布、棉球)、短镊一把(浸于01%苯扎

溴铵即新洁尔灭及0、5%亚硝酸钠溶液瓶)弯盘一只,胶布、棉签一包,必要时另加治疗巾及橡皮巾各一条,无菌手套一副,酒精灯、火柴。 操作要求 1.患者体位:助手应根据操作目的、要求及患者的情况,安排适当体位,既要方便操作,又要注意患者的舒适。操作中应固定好操作部位,必要时适当约束患者,但不可强制或强迫患者,以防意外。 2.常规皮肤消毒:(1)操作部位必要时先用肥皂水洗净,剃净毛发。 (2)用2%碘酊以穿刺(或注射、切开)点为中心,由向外作环形涂擦,待完全干后,用75%乙醇以同样方式拭去碘酊,即可开始操作,消毒面积按操作要求决定,消毒后如有污染,应依上法重新消毒。3.某些操作必须戴无菌手套,铺盖无菌洞巾或治疗巾,以保证操作部位不受污染。洞巾规格,可因操作种类及要求不同而异,操作时应注意无菌洞巾的固定。 4.需局部麻醉时,用2—10ml注射器接5号或6号针头,根据手术种类及方法之不同,抽吸一定量的1—2%普鲁卡因,先在穿刺(或切口)中心点皮注射02ml形成小丘,然后将针头由小丘中央垂直刺透皮肤,边刺入边注射(应先抽吸,无回血者方可注射,直达预定深度为止,麻醉围,依手术种类与要求决定。拔出针头后,应用手按压1—2min后即可开始进行操作。

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一般诊疗技术操作注意事项 诊疗操作规则 一切诊疗操作,都要从有利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出发,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对有创性检查,应慎重考虑,由主治医师决定后方可进行。新开展的诊疗操作,应经过必要的试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报请上级批准后方可进行。操作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除急症及特殊情况外,操作应安排在适当时间进行,医师应事先开出医嘱,以便准备必要的用物及配备助手(医师或护士)。 2操作者及助手,必须熟悉患者的具体情况,明确操作目的,掌握操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对该项操作生疏或初次进行者,应有上级医师在场指导。 3操作前必须认真核对医嘱与患者床位、、操作种类、部位。4向患者说明操作目的、意义,以消除思想顾虑。有明显危险或新开展的操作,应事先向家属或单位负责人说明,以取得合作。精神紧患者或儿童患者,必要时,可给予小剂量镇静药。 5某些操作应预先选择适当部位(如胸腔穿刺术等),必要时可用1%甲紫做标记,并做好发生意外时的抢救准备工作。操作前术者应戴好口罩。 6清洁盘的准备:搪瓷盘一只,盛20%碘酊及75%乙醇各一小瓶(约10—20ml,敷料罐一只(盛小纱布、棉球)、短镊一把(浸于01%苯扎溴铵即新洁尔灭及0、5%亚硝酸钠溶液瓶)弯盘一只,胶布、棉签一包,必要时另加治疗巾及橡皮巾各一条,无菌手套一副,酒精灯、火柴。 操作要求 1患者体位:助手应根据操作目的、要求及患者的情况,安排适当体位,既要方便操作,又要注意患者的舒适。操作中应固定好操作部位,必要时适当约束患者,但不可强制或强迫患者,以防意外。 2常规皮肤消毒:(1)操作部位必要时先用肥皂水洗净,剃净毛发。(2)用2%碘酊以穿刺(或注射、切开)点为中心,由向外作环形涂擦,待完全干后,用75%乙醇以同样方式拭去碘酊,即可开始操作,消毒面积按操作要求决定,消毒后如有污染,应依上法重新消毒。 3某些操作必须戴无菌手套,铺盖无菌洞巾或治疗巾,以保证操作部位不受污染。洞巾规格,可因操作种类及要求不同而异,操作时应注意无菌洞巾的固定。 4需局部麻醉时,用2—10ml注射器接5号或6号针头,根据手术种类及方法之不同,抽吸一定量的1—2%普鲁卡因,先在穿刺(或切口)中心点皮注射02ml形成小丘,然后将针头由小丘中央垂直刺透皮肤,边刺入边注射(应先抽吸,无回血者方可注射,直达预定深度为止,麻醉围,依手术种类与要求决定。拔出针头后,应用手按压1—2min后即可开始进行操作。 5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面色、表情、脉搏、呼吸等,有不良反应时应停止操作,并予以相应处理。 6操作后常规敷裹:操作后于穿刺点或切口缝合处用无菌棉球或碘酊棉球压迫片刻,然后以无菌纱布敷盖,用胶布固定。 操作后处理 1操作后应让患者卧床休息。卧床时间、体位及特殊处理,可根据病情及具体操作规程决定,如腹腔穿刺及肝穿后应以腹带包扎,腰穿后宜免枕平卧或俯卧等。 2清理器械用品,整理患者病床或治疗室。 3操作后应做好必要的交班,书写病程记录及护理交班报告,并应注意观察及处理可能发生的反应与并发症。二、一般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胸腔穿刺术 1目的 常用于检查积液的性质、给药、抽脓,或为了减轻积液所致的压迫症状和预防胸膜粘连。 2适应症 (一)抽液帮助临床诊断,以明确病因。

最全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基础护理操作常规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必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应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1次。 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盖住,口罩须遮住口、鼻,并要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和非无菌物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经灭菌处理后方可再用;从无菌容器内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入无菌容器内。 4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的先后顺序排列,放在固定的地方,以便取用。无菌包在未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14天,过期应重新灭菌。 5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未经消毒的手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 6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予以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无菌技术的几种基本操作法 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 (1)无菌持物钳(镊)应浸泡在盛有消毒溶液(02%强化戊二醛)的大口容器内,容器底部垫无菌纱布,液面需浸没钳轴节以上2—3cm或镊长的1/2,每个容器只能放置 1把无菌持物钳(镊)。 (2)取、放无菌持物钳(镊)时,应将钳(镊)齿端闭合,不可触及容器口缘及溶液面以上的容器内壁。使用时应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以免消毒液倒流污染钳端,用后立即放回容器中。如果到远处夹取物品,无菌持物钳应连同容器一并搬移,就地取出使用。 (3)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触碰未经消毒的物品,也不能用于换药或消毒皮肤。如有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时,应重行消毒。 (4)无菌持物钳及浸泡容器,应每周清洁消毒1—2次,并更换消毒溶液及纱布。门诊换药室或使用较多的部门,应每日清洁消毒1次。 2无菌容器的使用法: 盛放无菌物品的容器称为无菌容器。其使用方法:①打开无菌容器盖时,必须把盖的无菌面(内面)朝上,放在稳妥处,手不可触及容器的内面,用毕即将容器盖盖严,避免容器内无菌物品在空气中暴露过久。②从无菌容器中取物时,无菌持物钳不可触碰容器的边缘。③手持无菌容器时(如无菌碗)应托住底部,不可用手指触及容器的边缘或内面。④无菌容器应每周消毒1次。 3取用无菌溶液法:

外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外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外科护理技术 一、手术区皮肤准备 手术区皮肤准备(surgery skin preparation)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包括剃除毛发、清洁手术区皮肤。择期手术患者,当医生开出手术医嘱后,护士应在手术前1d为患者备皮;急症手术患者应立即备皮。一般患者在换药室内备皮,卧床患者用屏风遮挡后,在病室床上备皮。 【目的】清除皮肤上的污垢、毛发,利于消毒,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评估】 1.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部位。 2.皮肤准备范围,有无感染或皮肤病。 3.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术前准备相关知识了解及配合程度。 【准备】 1.操作者准备 (1)护士素质:衣帽整齐、仪表端庄,姿势规范,展示出护理职业良好的风采。 (2)洗手、戴口罩。 2.患者准备向患者家属解释备皮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使患者愿意合作、有安全感。

3.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安全剃刀、弯盘、换药碗(20%肥皂液)、软毛刷、纱布、绷带、棉签、75%乙醇溶液、汽油、手电筒、治疗巾、脸盆(盛温水)、毛巾等。 4.环境准备将患者移至换药室,关闭门窗,调节室温,遮挡患者,如需在病房备皮需用屏风遮挡。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安全。 【实施】 操作步骤要点说明 ◆确认患者,取得合作 1. 备齐用物推之 床旁,核对、解释 ◆注意保暖、照明 2. 关门窗、围屏 风,暴露备皮 部位 3. 铺巾◆保护床单位 4. 剃除毛发◆用肥皂水纱布涂局部皮肤 ◆一手持纱布绷紧皮肤,另一 手持安全刀剃毛 ◆刀架与皮肤呈45度角,从 左到右,从上到下剃去毛发 5. 清洁皮肤◆用温水毛巾擦净皮肤 ◆脐孔用松节油棉签清除污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精品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情况、方法、质量、计划、监测、系统、有效、密切、主动、继续、充分、尽快、平稳、平衡、合理、良好、透明、健康、持续、加大、合作、配合、沟通、执行、保持、发展、提出、发现、掌握、了解、规律、位置、安全、稳定、情绪、意识、信心、需要、环境、项目、倾向、需求、制度、方式、作用、比重、水平、速度、增进、分析、吸引、调节、逐步、形成、保护、满足、严格、纠正、鼓励、保证、维护、确保、指导、帮助、发挥、教育、改善、方向、促进、加强、适应、提高、明显好转、实施、做细、规范、减轻、良心、有效性、积极性、针对性 一、卫生学洗手法 1、目的 ⑴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避免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物品。 ⑵避免病人的感染或交叉感染。 2、注意事项 ⑴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⑵手部不佩戴戒指等饰品。 ⑶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⑷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二、无菌技术 1、目的 ⑴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 ⑵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或传播给他人。 2、注意事项

⑴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⑵取用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 ⑶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容器内。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1、目的 ⑴测量、记录病人体温。 ⑵测量体温变化,分析热性伴随症状,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① ⑶测量、记录病人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⑷通过观察脉搏的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观察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⑸测量、记录病人的呼吸频率。 ⑹监测呼吸变化情况。 ⑺测量、记录病人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⑻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情况。 2、注意事项 ⑴婴幼儿、意识不清、口腔疾病、张口呼吸或不合作的病人禁止测口温;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者禁止测肛温;心肌梗死者慎测直肠温;极度消瘦者不宜测腋温。必要时,护理人员应当守候在病人身旁。 ⑵如有影响测量生命体征的因素时,应当推迟30min测量。 ⑶发生与病情不符时,应当重新测量。 ⑷如病人不慎咬破温度计,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如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⑸如病人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测量。 ⑹偏瘫病人测健侧。 ⑺不可用拇指诊脉。诊脉压力适中。测量脉率的同时,应注意脉率、强弱、动脉壁的弹性。 ⑻脉搏短绌的病人,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听心率另一名护士测脉搏,由听心率的护士发出开始、停止的口令。同时测量1分钟。 ⑼呼吸的速率会受到意识的影响,测量时不必告诉病人。 ⑽呼吸不规律的病人及婴儿应当测量1min。 ⑾如衣袖过紧或太多时,应当脱掉衣袖,以免影响测量结果。胸件勿整个人塞入袖带内,胸件的整个面都要和皮肤紧密接触,不可压得太重。 ⑿打气不可太猛,放气不可太快或太慢,以免影响血压值。如果听不清,应驱尽袖带内的气体,休息片刻重测。保持测量者视线与血压计刻度平行。 ⒀长期观察血压的病人,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四、患者入院护理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鼻导管吸氧技术操作步骤及要求 一、素质要求: 1.服装、鞋帽整洁。 2.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3.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 4.与患者沟通到位。 5.动作轻柔,爱伤观念强,病人安全。 二、操作前准备: 1.洗手。 2.备齐用物:氧气装置一套、扳手、(中心供氧除外)、治疗盘内有弯盘、鼻导管1根、胶布、棉签、蒸馏水(或凉白开)、小水杯、污物碗、别针、湿化瓶、胶皮管。 3.核对病情,做好解释。 三、操作过程: 1.打开氧气筒总开关放出小量氧气,以冲净气门上的灰尘,随即迅速关好总开关。 2.装氧气表并用扳手旋紧,检查有无漏气。 3.湿化瓶内装1/3—2/3蒸馏水(或白开水)与氧气装置连接。 4.用胶皮管连接氧气表及湿化瓶。 5.将氧气筒及用物放置病人床旁,核对病人床号、姓名。 6.用棉签清洁鼻孔。 7.调节氧气流量,检查氧气是否通畅,连接鼻导管。 8.将鼻导管沾水润滑后自鼻孔轻轻插至鼻咽部,长度约是鼻尖到耳垂的2/3。9.用胶布固定鼻导管于鼻翼两侧,用别针固定胶皮管于病人肩部衣服上观察有无呛咳等情况。 10.记录吸氧时间、签全名。 11.停用氧气时,先分离鼻导管,从鼻腔中拔出,取下别针、胶布,用纱布擦拭病人鼻翼。 12.先关流量表,再关总开关,再次开流量表,放出余气之后再关紧流量表。13.记录停氧时间,签全名。 四、操作后: 1.正确放置氧气装置。 2.整理用物,将鼻导管毁形并浸泡消毒;湿化瓶浸泡消毒;蓝芯管用75%酒精擦拭消毒。 鼻饲技术操作步骤及要求 一、素质要求: 1.服装、鞋帽整洁。 2.仪表大方,举止端正。 3.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 4.与患者沟通到位。 5.动作轻柔,爱伤观念强。 二、操作前准备:

手术室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手术室护理操作技术规范 一、正确装、卸手术刀片 1.安装刀片,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前端背侧,将刀片与刀柄槽对合,向下嵌入。 2.取下刀片时,再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尾端背侧,稍稍提起刀片。向上顺势推下。 二、穿针引线 1.根据所用锋针种类、型号选择不同的持针器。 2.右手握持针器,用距持针器尖端2-4mm处夹持缝针。 3.左手接过持针器,握住中部,右手拇指、食指夹线,线从中指、环指缝间穿过。 4.衔头对准针眼、右手中指靠在持针器上,线穿过后立即用拇指压住针眼处。 5.右手食指绕过持针器于拇指夹住线并拉出线头,回头线长度至持针器1/2处。 6.线绕过针尾,夹在持针器尖端。 三、止血钳钳带线 1.右手握18cm止血钳,左手拇指、食指持缝线一端。 2.张开钳端,夹住线头约2mm线头必须夹在钳端的中部。 3.血管钳尖端夹持缝线应以不滑脱,不移位为准。 四、手术器械、敷料、用物的传递方法 1.手术刀片传递法:手持刀柄背,刀刃面向下,柄尾向术者水平传递或用弯盘传递。 2.血管钳、手术剪传递方法:右手拇指握住器械凸侧上1/3处,食指、中指、环指握住器械凹侧中部,器械的尖端向上,通过腕力将器械柄环部拍打在术者掌心上。 3.手术镊传递方法:右手握住镊子尖端,闭合开口,尖端向下,通过腕力垂直传递。 4.持针器传递方法:缝针的针孔朝向医师的虎口,缝线搭在手背或用左手夹持缝线传递。 5.拉钩传递方法:传递拉钩前用生理盐水浸湿,右手握住拉钩的前端,将柄平行传递给术者。 6.纱布垫的传递方法:纱布垫浸湿打开,用镊子夹其一角传递。 7.脑棉片的传递方法:脑棉片浸湿后,分开放在治疗碗内,一手用无齿镊夹持非带线的一端,一手牵住带线断,术者用镊子夹持棉片的非带线端使用。 五、外科手消毒(一)操作方法 1.清洁指甲。 2.用皂液或普通洗手液彻底清洗双手至肘上10cm.?3用水彻底冲洗净皂液,擦干双手。 4.取2ml洗手液于右手掌心,左手指尖于右手掌心内擦拭,用剩余的洗手液均匀涂抹于左手的手掌及手臂上10cm。 5.取2ml洗手液于左手掌心,右手指尖于左掌心内擦拭,用剩余的洗手液均匀涂抹于右手的手掌及手臂上10cm。 6.最后再取2ml洗手液,掌心相对进行搓擦,双手沿指缝进行搓擦,弯曲指关节,双手相扣进行搓擦;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用剩余的洗手液均匀涂抹双手至腕部,揉搓双手至洗手液干燥即可。 (二)注意事项 1.用皂液清洗双手冲洗一定要擦干后方能取洗手液。

中医儿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 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进针法 1.1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 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 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 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进针角度和深度 2.1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 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 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 腧穴,宜深刺。 3.行针基本手法 3.1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 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3.2捻转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 激量也就愈大。当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即为“得气”,说明针刺起到了作用。 4.补泻手法

护理操作规程(护理常规)

目录 一、手卫生(一般洗手技术).......................................................................... - 1 - 二、无菌技术操作............................................................................................ - 2 -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 6 - 四、口腔护理技术.......................................................................................... - 11 - 五、褥疮的预防和护理................................................................................... - 12 - 六、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 ............................................................................... - 14 - 七、鼻饲技术................................................................................................. - 16 - 八、导尿技术(女病人) ............................................................................... - 19 - 九、灌肠技术................................................................................................. - 23 - 十、皮内注射技术.......................................................................................... - 25 -十一、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 - 27 -十二、静脉留臵针输液技术............................................................................... - 29 -十三、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 30 -十四、输液泵/微量泵的使用技术 .................................................................... - 32 -十五、氧气吸入技术(中心供氧装臵)............................................................. - 34 -十六、经鼻/口腔吸痰技术............................................................................... - 35 -十七、心电监测技术.......................................................................................... - 37 -十八、徒手心肺复苏技术 .................................................................................. - 3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