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复习重点

管理心理学复习重点
管理心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

管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规律,使个人或组织提高效率和幸福感的一门科学。

1,管理:个人或组织为了实现目标提高自身的效率所进行的活动,包括个人和组织自己的管理系统。

2,管理心理学研究什么: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规律,使个人或组织提高效率的一门科学。

3,研究管理心理学的意义:它是未来管理科学的核心内容;有助于个体的自我完善;有助于企业和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增进经济效益,提升员工幸福感。

4,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研究和理论指导相结合;科技整合与系统探讨相结合的原则;继承引进与改造创新相结合

5,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经验研究(观察法,问卷法,谈话法,案例研究法,内省法)实验研究(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测验研究(标准化测验,社会心理测验)

6,各研究方法的特点:观察法(简易方便自然真实但难以深入)问卷法(使用方便统计迅速但缺乏可靠性)谈话法(触及内心深处但缺乏可靠性)案例研究法(有助于发现新问题但外部效度低很难推广)内心法(有助于了解和控制心理现象但重复验证比较困难)自然实验法(结合日常生活工作但不容易控制实验条件)实验室研究法(能够严格控制无关变量但有很强的人造色彩)标准化测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量表制作比较复杂)社会心理测验(有着直接的应用)

7,管理心理学学科性质:介于管理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多门学科的综合。

8.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与管理学的关系(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管理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与行为科学的关系(行为科学与管理心理学的人力部分有交叉联系)与普通心理学关系(与普通心理学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管理学的基础)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是相互影响渗透的邻近科学)与人类学(人类学的知识和原理对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

问题一: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学思想历史发展?

答:1.滥觞阶段:夏商周 2.形成阶段:先秦时期 3.过渡阶段:汉魏至唐4.完善阶段:唐宋 5.衰落阶段:元明清。

问题二、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五大特征?

答:1、以人为本(重视人在管理中的作用)2、以德为先(提倡贤人政治,崇尚以德治国,强调管理者的道德素质)3、中庸之道(凡事要适度,统一把握好矛盾的双方,掌握灵活多变的原则,保持矛盾双方的协调)4,无为而治(人应该适应自然,不过分注重利益,应适当超脱,避免主观,随意决策,不干扰日常的管理工作,自觉服从客观规律的管理行为和过程)5,以和为贵(追求和谐,上级能谦虚地倾听部下的反对意见的厂风,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

问题三、如何理解无为而治在中国特色的管理中如何运用?

答:无为是指人适应自然,自觉服从客观规律的管理行为和过程。1,无为可以减少管理所遇到的心理阻力,避免引起反感。2,无为可以减少冲突。3,可以充分发挥组织机构的作用。

问题四、如何理解以和为贵在中国特色的管理中如何运用?

答:以和为贵指追求和谐,上级能谦虚地倾听部下的反对意见的厂风,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既有和谐,协调的意思,也有合作

的含义,因而他实际是中国和合文

化的精髓。和谐是管理成功的标志,

是管理追求的理想境界。

问题五、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

内容和体系?

答:目标管理、人力管理、环境管理、

时间管理、信息管理、创新管理和

幸福管理心理思想。

第三章西方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与

实践

(经济人,社会人(强调人的社会

性需求,突出人际关系对个人行为

的影响),成就人,复杂人(领导权

变理论),文化人(用正确的企业文

化引导约束凝聚塑造人))

问题一、对不同的性人假设如何理

解,对我国的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有

何启示?

答:西方管理心理是建立在对于人的

需要,人的本性逐步深化的的基础

上的,无论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

成就人还是复杂人或是文化人假

设,都只是某种层面上的分析,可

以说如果没有对人性心理的分析就

不会有管理心里学的发展。要形成

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心理学,就不

仅要研究人的一般属性,更要加强

对于从事实际活动人的研究,加强

我国现阶段的人们心理状况的调查

研究,这样才能使我们真正把握当

代中国人的脉搏。

问题二:如何吸收西方管理心理思想

的合理内核?

答:西方管理心理思想都是否定之否

定而诞生,虽然有其不合理之处,

但也有许多值得吸收的地方,比如

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大大的提高了

生产力,成为现代的基本思想,同

时,西方学家深入实际,亲临现场

的作风,注重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

合,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工作方法

等也值得借鉴和学习。

问题三、比较经济人理论和成就人

理论,并谈谈在现代管理过程如何

运用这两个理论进行管理?(简答/

论述)

答:一、“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

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和劳动交换的经

济理论。认为人的行为都是为了最

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私利;人打算

做的一切都是扩大他们在未来将获

得的利益;人都是受经济利益驱使

的。在管理实践上所采取的措施归

纳出一下3个主要特点:以“任务管

理”为重点。“胡萝卜加大棒”的策

略。少数人参与管理。

二、“成就人”假设。起源于马斯洛

需要层次论和行为科学的兴起。认

为人们工作的一个重要精神源泉就

是充分、完善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

力,完成自我实现。

在管理实践上所采取的措施:(1)管

理重点的转变。“经济人”重视物质

因素、工作任务,“社会人”重视人

的作用、人际关系,而“成就人”

重视人的工作环境,认为管理的任

务就是床罩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

并提供所需的工作条件和服务,使

人们能充分的挖掘自己的潜力,发

挥自己的才能,即能够充分地自我

实现。(2)管理者职能的改变。“经

济人”生产的指导者,“社会人”人

际关系的调节者,“成就人”工作设

计师和服务者。(3)奖励方式的改

变。经济人依靠物质刺激,社会人

依靠人际关系,成就人主张通过内

在的激励来满足人的成就需要(4)

管理制度的改变。经济人采取监督、

控制,社会人采取改善人际关系,

成就人主张采取保证员工能充分地

表露自己的才能,达到自己所希望

的成就的制度。

问题四、复杂人理论对我国提高管

理绩效有什么启示?

答:1管理要因人因事因地因时而异

2严格管理措施3合理分工授权4

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方法

问题五:文化人理论的提出对现代管

理者有什么启发?

1,管理者是行为的模范2,要营造

一种企业文化氛围3,要依靠员工

岗前培训来落实企业文化,4,结

果是员工的高归属感,统一的经营

等。

问题六、对西方管理心理学发展的

借鉴与思考?

答:应加强对于人自身的研究,应加

强对于现实人性的理解,应汲取西

方管理心理学的合理内核。

第四章、目标管理心理

问题一、目标的含义?

答:目标是组织或个人活动预期要求

达到的目的或结果。(愿景、使命、

具体目标)

问题二、目标与管理?

答:目标管理是对组织或个人的全过

程实行全面综合管理的科学方法,

他是管理者以预定最优的最终效果

为目标,并通过实施和评价等手段

调动和激励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

性,使组织的各项管理都围绕目标

的实现而统筹运动。

目标在管理中的地位直接作用体现

在对管理过程的控制环节。

问题三、目标的5大心理功能?

答:1,定向(使人们的行为按照

一定的指向进行)

2,控制(通过目标衡量和检查自己

工作的完成情况,纠正目标执行过

程中的偏差)3,激励(目标

具有鼓舞和激励的作用)

4,凝聚(共同的目标是群体动力的

源泉)

5,反馈(衡量结果与总体目标是否

统一,是否匹配)

问题四、说明目标行为与目标导向

行为的区别?

目标行为是达到目标满足需要的行

为,离目标越近动机越弱;目标导

向行为是一个选择寻找和实现目标

的过程,离目标越近动机越强。

问题五、目标管理的步骤有那些?

制定目标,实施目标,对实施结果

进行评价检查,目标冲突时的决策

和行为选择

问题六、目标冲突时的决策与行为

选择?

答:1.接近接近型冲突,选择能带来

较大满足的目标 2.接近回避型冲

突,回避冲突3.回避回避型冲突,

选择损害较小的。

目标管理:对组织活动的全过程实

行全面综合管理的科学方法,以最

优的最终效果为目标,并组织各项

管理围绕目标实现统筹运动。

第五章、人员招聘与培训

问题一、人力资源管理须遵循哪些

基本原理?

答:要素有用原理,能位相宜原理,

互补增值原理,激励强化原理,动

态适应原理,文化凝聚原理。

问题二:招聘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

则?招聘录用有哪些形式?招聘人

员的程序一般包括哪些?人员甄选

常用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1.原则:公开,平等,择优

2.形式:内部选拔(提拔,调换,轮

换,重聘),外部招聘(广告媒介,

院校预定,人才交流、网络招聘)

3.程序:制定政策,确定渠道方法标

准,发布招聘信息,甄选,体检,

录用决定,对录用人员的聘用、签

订合同、培训安置,对招聘结果进

行检查评估和撰写总结报告。

4.方法:心理测验,知识考试,情景

模拟,面试

5.新趋势:重视综合能力,重视工作

能力,重视后招聘阶段以及无履历

招聘。

问题三、人员培训工作流程?培训

效果不佳可能有哪些原因?在职培

训有哪些方法?

答:1.工作流程:培训需求分析,培训

设计和实施,培训评估(反馈,学

习效果,行为,结果)。

2.原因:培训工作没有与单位总目标

结合,仅强调培训计划,不强调培

训效果,培训对象不恰当,只培训

少数人员。

3.方法:请专家讲座,职务轮换,学

徒制,有计划提级,设立副职,临

时提升,讨论会,短期学习班,内

部网,自学等。

问题四、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什么

作用,职业生涯发展一般分为几个

阶段

答:1,对员工的作用:可以帮助员

工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可以促使员

工努力工作,有助于引导员工更好

地发挥其潜能。

2,对企业的作用:可以满足企业未

来对人才的需要,可以使企业留住

优秀的人才,可以使企业人力资源

得到有效开发。

3,分为四个阶段,职业探索阶段,

立业与发展阶段,职业维持阶段和

职业衰退阶段。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间、一定地域

内的具有正常智力,能够从事生产

活动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者。

人力资源的质量:指人力资源主体

的劳动能力的强弱,其包含四个方

面的内容:即思想素质,文化素质,

生理心理素质,经验。

职业生涯规划:组织与个人共同制

定,基于个人与组织两方面的需要,

通过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

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

析进而制定出的人在一生中的事业

发展战略与实施计划。

第六章、人员激励

问题一、什么是激励?

答:就是指激发和鼓励员工朝着组

织所期望的目标,表现出积极的,

主动的,符合要求的工作行为。

问题三、试阐述四种内容型激励理

论之间的关系?

答:ERG理论将需要层次理论作为

其理论基础,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

相似性。双因因素理论则源于上述

两种需要理论。成就需要理论不承

认个体低层次的需要。

问题四、了解几种常用的激励方法?

答:1目标激励2责任激励3工作激

励4事业激励5培训和发展机会激

励6晋升激励7经济激励8强化激

励9参与激励10尊重11荣誉12情

感激励13弹性福利计划与激励14

职业生涯规划与激励15股权激励

第七章人际交往与心理保健

问题一、人际交往在管理中有哪些

作用?

答: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心

里关系,人际交往在管理中的作用

是交流信息,调节员工的工作行为,

保持员工身心健康。

问题二、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哪

些?

答:主要有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

相似的因素,需要,性格,气质的

互补作用,个性特征,能力与特长

以及仪表的吸引力。

问题三、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

么?

答:1,行为反应适度2,心理和行

为符合年龄特征3,自我概念正确4,

具有自我价值感5,情绪健康6,善

于与人相处7,面对现实8,正视现

实9,自我控制。

问题四、什么是挫折?引起挫折的

原因有哪些?人们受到挫折会产生

哪些反应?如何应对挫折?

答:1.定义:挫折是指一种情绪状态,

指个人在某种动机推动下所要达到

的目标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障碍而

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

2.产生原因: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由外界事物或情况阻碍人

们达到目标而产生的挫折。内部因

素:包含个人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

个方面。

3.产生反应:攻击反应(直接攻击和

转向攻击),退化反应,冷漠反应,

妥协反应,固执反应。

4.应对方式

预防:消除原因,正确分析,计划

合理,关系良好,改善组织结构

克服:(1)正确对待失败与逆境(2)

适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3)接受自

己,接受别人(4)精神宣泄法(5)

改变环境

问题五、什么是应激?原因?后

果?对策?

答:1.应激是一种高度紧张的情绪状

态。

2.引起应激的原因主要有环境,组

织,群体和个体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3.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有两种表

现。一种是活动抑制或完全紊乱,

感知记忆错乱,第二种是情绪状态,

即各种力量集中起来,使活动积极

起来以应对紧张情况。

问题六、什么是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否可以预防和消除?

答:1.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是一种综合症状,表现为: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

2.预防——可以采用预防和克服挫折的方法,适当的情绪调节。此外,暂时离开工作,进行短期休息,或者接受心理干预也会起到积极的效果。

消除:一是寻找一个新的工作,重新再来。二是改变自己,去适应人、事、物,重新回到原来的岗位上。问题七、可以采用那些方法调控不良的情绪?

答:合理排遣和宣泄,转移注意,积极升华,自我安慰,诙谐幽默,放松练习

第八章领导心理

问题一、领导者的角色知觉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如何扮演好领导的各种角色?

答:1.意义:是实现有效管理的基础,是建立良好公共关系的条件,是获得人生价值平衡的要素。

2.扮演好领导各种角色应该是:使行动与共同的理念保持一致,为他人树立榜样;瞻望未来,想像令人激动的各种可能;通过强调共同目标和建立信任来促进合作;通过分享权力与自主权来增强他人的实力;通过表彰个人的卓越表现来认可他人的贡献;通过创造一种集体主义精神来庆祝价值的实现和胜利。

问题二、领导者的权力如何构成?怎样合理使用权力?

答:1.权力的构成包括:从性质分为法定性权力(一个人担任的某职位,他就掌握了这个职位所提供的法定权力)和威望性权力(主要由领导者的品格,能力,知识和情感等个性因素构成。)

从来源分为人际来源的权力(奖赏权力,强制权力,合法权力,专家权力和参照权力)和结构来源的权力(知识权力,资源权力,决策权力,网络权力)

2.合理使用权力方法:

①法定性权力和威望性权力的使用:首先强化威望性权力的提高和使用,提高自己在品格,才能,知识与群众情感联系等方面的修养水平,以赢得群众更多的欢迎与更多的信赖。其次适时和审慎使用法定性权力。对于仅凭威信与声望也不能完全有效的发挥最佳影响的问题,应用法定性权力是必须的,关键就在于领导者一定要适时和审慎的使用法定性权力。

②人际来源的权力和结构来源的权力的使用:首先注意选择运用不同的影响策略。一个领导者或者员工在选择一种影响策略时,必须要考虑可利用的权力来源,想施加影响的对象以及寻求达到的目标。其次重视与交换策略有关的交换过程。交换过程中的权力源自于这种提供他人需要的东西的能力,有效的使用权力对领导者、员工和组织都是一种艰难的挑战,追求目标是使用权力的方法,既要和组织需要一致,又要和组织员工的需要一致。

问题三、领导者的素质内涵有哪些?如何培养?

答:1.素质:政治思想素质、道德法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组织管理素质

2.培养原则:组织性、辅助性、情景性原则

3.培养途径:学习提高、实践锻炼、生活修养

问题四、影响领导者行为有效性的因素是什么?如何相互作用?

答:1.变革型领导因素:魅力,感召力,智力激发,个别化关怀

2.交易型领导因素:权变奖励,例外管理

3.无领导因素:放任,不干涉-任其自然

变革型领导强调相互融合并唤醒下属的动机和道德意识,交易型领导强调领导者和下属员工之间的交易,可以纠正下属的违规。问题五、如何建立一个积极团结和

高效的领导班子?

答:1静态结构:①个性结构要搭配,

取长补短②智能结构要全面,面面

有兵③专业结构要多层,知识配套

④年龄结构要合理,政策延续

2.动态结构:团队技能的训练和提

高。形成期强调有效沟通和建立信

任,会议技巧和表达技能,风暴期

强调冲突处理和问题解决,头脑风

暴和创新技能,双赢思维和情商管

理,规范期强调决策力和领导配合,

目标设定,过程分析和制度设计等

技能,绩效期强调社会责任和个人

责任,绩效评估和生涯管理。另外,

借助心里测评软件如DISCUS软件

帮助领导班子提高沟通效率和凝聚

力,预防和化解潜在的冲突。

问题六、被领导者的成熟素质有哪

些?失败的典型行为又有哪些?

成熟素质:1.适应上级,维护上级2.

敬业守职,热忱工作3. 博学多才,乐

观自信4. 勇担责任,独当一面5. 原

则坚定,方法灵活6. 求真务实,积极

开拓7. 谦虚谨慎,善于沟通8. 胜败

如常,锲而不舍9. 多予少取,清名正

利10. 能识大体,自主沉浮

失败典型:1. 没有主见,糊涂被动2.

遇事慌乱,太情绪化3. 纸上谈兵,行

动不力4. 虎头蛇尾,忽冷忽热5. 事

无巨细,陷入琐事6. 私心太重,惟利

是图7. 应付上级,投机取巧8. 固执

己见,刚愎自用9. 分化离间.搞小团

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

一定条件下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

其中实行指引和领导的是领导者,

接受的是被领导者。

角色知觉:领导者在特定的社会与

组织中和情景中,对自己地位身份

权利义务的知觉。包括角色认知,

角色期望,角色行为,角色评价,

角色意识,角色确认。

领导者的权力是领导者为了达到预

期目标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

的能力。

第九章信息与管理

问题二、说明信息沟通的过程?

答:信息沟通是一个过程,这一过

程包含信息发送者、信息传播渠道

和信息接受者这些要素。在沟通过

程中,个人、群体或者组织将某种

信息传递给另外一个人、群体或组

织。包括以下步骤:编码、沟通

渠道、译码、反馈、干扰。

问题三、信息沟通有哪些类型?

答:信息沟通可分为言语沟通与非言

语沟通,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组织系统中,沟通分为上行沟通、

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问题四、信息沟通中的障碍?如何

克服?

答:1.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主要有以

下四类:信息过滤、选择性知觉、情

绪影响和语言障碍。此外,研究者

指出信息沟通的障碍还有空间距

离、组织结构、文化障碍、媒介障

碍。2.克服沟通障碍可以遵循的法则

和技巧:使用简单清晰的语言,做积

极专注的听众,控制信息的流动,

给予和接受反馈,增进关系,做一

个支持性的沟通者,使用技术来提

高沟通效率。

问题五、举例说明决策的基本过

程?

答:1明确问题(没有足够现金发工

资)2明确目标(增加现金流量)3

进行预决策(决定自己作出决策)4

制定备选方案(提高价格,裁员,

出售设备,等等)5评价备选方案(提

高价格将会减少销售量,裁员降低

产量)6作出决策(决定小幅度的提

高价格,出售过剩存货)7决策执行

(小幅度的提高价格,出售过剩存

货)8跟踪反馈(现在有足够的现金

了吗)

问题六、什么是集体盲思?如何规

避?

答:1.定义:是指人们为了维护所谓

的团结一致,不愿意对群体的决定

提出质疑,整个群体自我封闭,没

有批判性的反思。

2.规避策略:广开言路,小组讨论,

允许有缺点,召开第二次会议。

第十章、时间管理心理

问题一、如何认识时间的本质、特

征、价值?如何理解时间与管理密

切相关,互为条件?

答:1时间的本质:时间是运动着的

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时间是

物质运动的顺序性,间隔性和持续

性,是物质过程的只有顺序更替和

前后联系的表现。时间是客观存在

的,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辩证统一。

2.时间的价值:是一种稀有珍贵且特

殊形式的资源,是一切活动得以进

行的前提条件。

3.时间的特征:其具有矢量一维性,

不可储存性,公平均等性特征。

4.时间与管理的密切相关,互为条

件:时间是管理中稀有珍贵且特殊

形式的资源,是一切活动得以进行

的前提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

用时间资源是管理的重要内容,同

时,时间资源的价值体现和利用程

度,必须依靠有效的自我管理和组

织管理。时间和管理互为条件,密

不可分。

问题二、时间管理的原则有哪些?

答:积极能动原则,贡献目标原则,

计划控制原则,实践发展原则。

问题三、时间管理的方法?

答:第二方框法、自我诊断法(定性

定量)、环境信息法、科学运筹法、

SHED法、猴子管理法。

第十一章环境管理心理

问题一、什么是环境?环境对管理

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环境是指存在于主体周围的条

件和状况的集合体,是影响主体发

展的外部因素的总称。

2.体现:①物理环境的管理:自然环

境(天气状况,山水花草,自然环

境的美化)和工作环境(照明,声

音,色彩,仪器设计)②社会环境

的管理:民族心理结构、社会思潮时

尚、集体舆论倾向、微博微信传播

影响、人员相处密度(孤独,拥挤)

问题二、什么是民族心理结构?举

例说明民族心理结构对管理的影

响?

答:1.民族心理结构的内涵非常丰

富,包括民族意识,民族情感,民

族性格。

2.此结构对管理的影响:不同国度,

不同民族的人们的心理素质和情趣

志向都不尽相同,他们的思维方式,

价值尺度,行为规范也有很大区别,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

不同民族的人在同一组织内共事的

机会日益增加。针对不同民族意识,

民族情感,民族性格,采取不同的

管理方法,能提高管理效率,有效

地避免组织中的矛盾。(法国人的浪

漫,中国人追求美食)

第十三章组织文化

问题一、什么是组织文化+有哪些主

要层次?

答:1,。定义:是由组织成员的态度、

价值观、行为准则以及共同愿景所

构成的认知体系。

2.层次:人工制品。信仰与价值。基

本隐性假设与价值

问题二、什么是跨文化管理?如何

解决跨国公司中的文化冲突

答:1.定义:又称交叉文化管理,指

的是企业的跨国经营。

2.解决:共同管理文化CMC模式:

合资双方在共同利益基础上,通过

双方不同管理文化在特定合资企业

的共同经营管理过程中组合,融汇,

经双方相互了解,协调而达成的企

业双方成员共同认同的新的管理文

化或模式。

车丽萍《管理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 1.1复习笔记 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 (一)管理的含义 1.定义 广义的管理不仅包括组织中的管理活动,而且还包括个人对自己活动的安排;狭义的管理仅指组织中的管理活动。管理学中所提到的管理一般是指狭义的组织内的管理。因此,可以把管理界定为: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调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的实践活动。 2.特征 从管理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管理具有如下特征: (1)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通过各种职能体现出来。具体的管理活动就表现在各种管理职能活动上,避开职能谈管理是没有意义的; (3)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中人的活动,即通过人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组织的目标。 (二)心理学的含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1)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是心理活动的起点,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①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或个别特征的直接认识。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解释的过程,它反映事物整体及其联系和关系。感觉和知觉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因而合称为感知。 ②记忆是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活动过程。通过感知所获得的经验被记忆在人脑中,并且在需要时能够再现出来,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又为思维活动提供材料。 ③思维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间接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揭示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心理过程。 ④想象是指通过他人的描述,人脑想出从未感知过的新形象。 ⑤言语是指将认识活动的成果与他人交流,并接受他人的经验的过程。

管理心理学考试复习题(有答案)

《管理心理学》总复习题(库) 一、填空题 1、客观地对现实发生的管理心理现象进行记录、观察的方法称为观察法。 2.梅奥是行为管理学派的代表学者。 3.请写出智商测验的公式IQ(智商)=MA(智力年龄)÷CA(实足年龄)×100。 4.心理学中的个性也可称为__人格__,是指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 5、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般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6.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在行为上趋向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这一现象称为从众。 7.人的典型的气质类型一般有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 8.成就需要(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麦克里兰。 9.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良好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因素的理论是社会人。 10、人的性格特征按机能划分一般可分为情绪特征、理智特征和意志特征。 11.当代提出的几种领导类型主要包括(领袖魅力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交换型领导)和诚信型领导四种。 12.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生理需要、(归属和爱)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

13.双因素理论所指的两类因素是(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14.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15.能力测验一般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能力测验)三种。 16.人格测验一般包括(量表测验法)、(情境测验法)、(投射测验法)三种。 17.影响期望形成的主要条件包括(目标,目标价值(外在因素))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 18. 四分图模型把描述领导行为的维度归为两个:一个是员工取向,一个是生产取向。 19.管理心理学的理论架构一般分为个体、群体、组织与领导三个层次。 二、判断题 1.企业或组织中的人-物关系主要是劳动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的对象,而人-人关系才是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对象。(对) 2.霍桑实验表明,人不是“经济人”,而是“复杂人”。(错) 3.两个能力相当的员工,其工作的效果也一定是相同的。(错) 4.团体的异质性是因为团体任务的完成需要各种知识、技能。(错) 5.密西根模型把描述领导行为的维度归为两个:一个是员工取向,一个是生产取向。(对)

心理学课堂笔记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得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过程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识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 二、心理学得研究领域 理论研究: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应用研究: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测量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三、心理学得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测验法 (三、)实验法 (四、)调查法 四、心理学得前世今生 今日心理学得两大热点:认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 五、心理得实质 △心理就是脑得机能,就是对客观现实得主观能动得反映。 (一)、脑就是心理得器官,心理就是脑得机能。 1、(生理学、临床学)脑损伤影响与之相应得心理机能; 2、(生物演化)心理活动水平与脑得发展水平呈正比; 3、(个体生长发育)脑得发育成熟程度影响到人心理发展水平。 (二)、客观现实就是心理活动得源泉与内容 1、脑作为心理器官,不会自己发展产生心理。只有当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人才会产生心理。 2、人得心理活动得一切内容都可以在客观现实中找到依据。 3、客观现实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生活对人得心理发展有更为重要得影响。 (三)、心理对客观现实得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1、心理反应具有主观性 2、心理反应具有能动性 3、心理反应既受自然规律制约,又受到道德规范制约 (四)、心理学在实践中发展 1、通过实践活动使客观现实真正作用于大脑,导致相应心理活动得发生与发展 2、实践检验人对客观现实得反映 作业: 1、心理学研究得对象就是什么?心理现象有哪些方面? 答案:(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得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得心理也研究人得心理,而以人得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与社会心理。 (2)人得个体心理现象得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与动机、能力与人格。 2、用事实说明心理就是脑得机能。 答案:(1)人得心理就是在与客观现实接触中才产生得,离开了客观现实就没有人得心理。(2)人得心理就是对客观现实得主观得能动得反映,不同得人在面对同一事件时会有不同得反映。3、怎样理解人得心理就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得主观反映。 答案:人得心理来源于客观现实,主要就是社会现实。人得心理就是对客观现实得主观映象。人得心理就其反映内容来说,就是客观得;就其反映形式如感知、思维、情绪、意志来说却就是主观得,就是对客观得主观映象。 4、实验法得优缺点各有哪些?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绪论 思考题 管理心理学的内容与特征 (一)内容 1+2+4维度 1=领导的事业 2=人性的估计文化心理 4=个体、群体、组织、领导 1.给出你对人或物的一个个判断,如人是自私的 2.自我思考:你的这个看法是如何得出?(重点) 二、研究方法 思考题 1.为什么说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操作重点? 主要通过自变量和因变量来反映,无论是实验法、观察法、调查问卷法还是其他方法,研究组织行为学都以两量的考查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为重点。 2.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类型有哪些? (1)实验法 (2)观察法 a.非参与观察法 b.参与观察 (3)调查方法 a.问卷调查法 通过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根据人们的回答,对其态度与情况作一定数量方面的分析的方法。 b.问卷与量表的区别 问卷是根据研究目的、基础而设计的一套题目,答案往往是质上的区别。 量表是经过标准化的问卷及其使用标准,设计出的答案选择,答案往往是量上的区别。 三、个体心理与管理 思考题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1.个体的心理构成要素有哪些? (1)动力系统:需要、动机(成就动机)、态度、价值观、信仰 (2)心理过程:感知、记忆、思维 (3)个性心理特征:人格、能力 2.知觉如何应用在管理中?(可能会考) (1)绩效评估:较理性客观的过程,当然有距离 (2)招聘面试:第一印象,可改变的面试结构 (3)企业形象塑造:广告宣传、印象 (4)员工行为塑造:人对自己或他人的预期,通常会在以后的行为结果中应验 (希腊神话皮革马利翁)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2017年10月自考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管理心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0455) 本试卷共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中,采用标准化的测验工具,测量被试的有关心理特质的方法是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2.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的学者是 A.梅奥 B.西蒙 C.冯特 D.李维特 3.情绪情感通过表情动作传递信息、沟通思想指的是情感功能中的 A.动力作用 B.引导作用 C.信号作用 D.适应作用4.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兴趣 B.意志 C.气质 D.能力 5.在工作中表现为孤僻、不合群、常常多愁善感的员工,其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6.在马斯洛需要层级论中,“追求挑战性的工作”属于 A.安全需要 B.爱和归属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7.一位年长的妇女因为被窃贼偷去3000元钱,坐在地上又哭又闹。这种行为属于受挫后行为反应中的 A.攻击 B.倒退 C.冷漠 D.逃避 8.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的一种期望、向往。称为 A.理想 B.信念 C.世界观 D.人生观

管理心理学复习整理

管理心理学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一、管理心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 (一)1990—1927 经典科学管理 1.产生背景:机器大生产;竞争加剧 2.代表人物:泰勒: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原理》;劳动定额、工时定额、工作流程图、 计件工资制 雨果:《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人事匹配 莉莲:《管理心理学》;人和科学管理 3.人性假设及假设内容,及相应的管理措施: (1)人性假设:“经济人”人是追求利益的,特别是经济利益的理性动物 (2)假设内容:多数人天生懒惰;多数人不愿意负担责任;多数人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矛盾;多数人是为交换利益而工作;少数人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3)管理措施:管理宗旨:重任务,轻人情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经营、指导和监督 管理方式:金钱奖励,严厉惩罚 管理制度:专制集权式 (二)1927—1965 现代管理 1.产生背景:霍桑实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群体实验)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2.代表人物:梅奥(霍桑实验) 3.人性假设及假设内容,及相应的管理措施:(理论基础一) (1)人性假设:“社会人”人们最重视与他人的人际关系 (2)假设内容:人是社会的人;人的行为受社会需要满足程度决定;人生活在特定社会关系中,受其制约;人的理性和情感世界都会支配行为;人既有逻辑性行为 也有非逻辑性行为。 (3)管理措施:管理宗旨:重视人 管理职能:增加人际协调职能 管理方式:集体奖励 管理制度:民主参与 3.人性假设及假设内容,及相应的管理措施:(理论基础二) (1)人性假设:“自我实现人”人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才会得到最大的满足 (2)假设内容:人天生是勤奋的;人是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可以自我激励;人有巨大的创造潜力;环境限制了人的潜力。

车丽萍著《管理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 绪 论【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 1.1复习笔记 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 (一)管理的含义 1.定义 广义的管理不仅包括组织中的管理活动,而且还包括个人对自己活动的安排;狭义的管理仅指组织中的管理活动。管理学中所提到的管理一般是指狭义的组织内的管理。因此,可以把管理界定为: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调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的实践活动。 2.特征 从管理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管理具有如下特征: (1)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通过各种职能体现出来。具体的管理活动就表现在各种管理职能活动上,避开职能谈管理是没有意义的; (3)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中人的活动,即通过人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组织的目标。 (二)心理学的含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1)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是心理活动的起点,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①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或个别特征的直接认识。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解释的过程,它反映事物整体及其联系和关系。感觉和知觉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因而合称为感知。 ②记忆是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活动过程。通过感知所获得的经验被记忆在人脑中,并且在需要时能够再现出来,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又为思维活动提供材料。 ③思维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间接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揭示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心理过程。 ④想象是指通过他人的描述,人脑想出从未感知过的新形象。 ⑤言语是指将认识活动的成果与他人交流,并接受他人的经验的过程。

管理心理学复习题

管理心理学复习题 (A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主张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记应变的管理理论是(C) A.系统管理理论 B.经验主义理论 C.全面理论 D.决策理论 2.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是(C) A.人性管理理论 B.群体行为理论 C.人类需要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 3.下列情形中,能最大提高生产效率的是(B) A.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弱 B.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强 C.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强 D.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弱 4.领导者有意让部署拥有充分的自主权。这种领导决策方式是(C) A.集权式的领导决策 B.参与式的领导决策 C.放权式的领导决策 D.开放式的领导决策 5.年终考核是何种考核(C) A.日常考核 B.定期考核 C.长期考核 D.临时考核 6.考核者评价他人时特别体谅哪些与自己一致的行为和思想。这种考核中的心理偏差是(B) A.从众效应偏差 B.相似性偏差 C.趋中化的偏差 D.暗示性偏差

7.人格结构(知、情、意、行)完整、稳定、一贯、协调,以及理智活动与本能情绪反应相协调,人格个别特征与年龄相协调。这是心理健康的那种特征(C) A.能够自尊自制 B.行为反应适度 C.人格健全协调 D.情绪稳定乐观 8.“江山易改,秉性难易”,说明个性具有(C) A.整体性 B,独特性 C.稳定性 D.倾向性 9.在人际交往中,影响最最显着和重要的主观印象是(A) A.第一印象 B.性格气质 C.周围环境 D.交往动机 10.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指出,有效的领导行为除了应该考虑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以外,还应该考虑领导者的(C) A.素质 B.业务水平 C.成熟程度 D.培训提高 11.领导者的用人能力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不包括(B) A.广纳贤士 B.以身作则 C.用人所长 D.任人惟贤 12.建立人际关系的思想是() A.互需 B.互酬 C.互敬 D.互爱 13.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人际关系的为(C) A.婚姻关系 B.师徒关系 C.伦理关系 D.同学关系 14.一般说来,人际交往可以分成四个层次,其中最深层的是(C) A.感情交往 B.礼仪交往 C.思想交往 D.功力交往 15.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中最高层的需要是(C)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尊重需要

学校管理心理学

研究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的意义:首先,在科学建设上,有利于抓住学科的核心,构建合乎逻辑的学科体系。其次。在思维方式上,有利于归纳和演绎的统一,不仅对锻造学科体系甚有帮助,而且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为什么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是激励与挫伤的关系问题:1激励与挫伤的关系问题是学校管理活动中的根本的心理问题。2是学校管理心理学最高层次的范畴。3是稳定存在于学校管理历史长河中的心理现象。 问什么说激励与挫伤是学校管理心理学中的根本心理问题:1它是学校管理活动中个体积极性涨落的根本原因之一2追求激励,避免挫伤是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基本群体心态。 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存在决定意识,事物运动发展变化,事物普遍联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原理2系统科学的系统原理,信息原理,控制原理。 观察法: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的,有计划,有重点地观察和研究他人行为,并把研究结果按时间次序做系统记录,分析和整理,写出报告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通过观察,访问,个别谈话,座谈,问卷等方式搜集研究对象心理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分析整理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运用认为的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把干预情况下获得的事实与没有干预情况下同类对象变化的事实进行比较,确认事物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测验法: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仪器测量被试者有关心理品质的研究方法。个案法:综合运用多种合适的研究方法,对特定个体,群体,组织进行研究,广泛收集资料,以全面了解其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方法。 当代西方激励理论流派有哪些?强化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归因理论,综合激励理论 导致满意的主要因素:成就,认可,工作本身,责任,提升,发展的可能性 导致不满意的因素:企业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工资,与上级的人际关系,与部署的人际关系,与伙伴的人际关系,工作条件 消除不公平感的方式:1力求改变自己的报酬2要求改变他人的报酬3设法改变自己的投入4自我消除不公平感 C型激励理论:是我国行为科学研究者冬青吸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结合我国意识形态,结合我国激励经验提出的一种探索性的激励理论。 全员激励:动员群体师生员工参与激励,形成他励,自励,互励统一的格局,取代以往上励下受,单向而行,管理者一元激励的局面。 全程激励:激励活动按照激励本身的心理过程和管理活动过程进行,形成相对完整的周期,是激励过程真正成为工作过程的伴侣。 全素激励:指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激励手段鼓舞师生员工,在继续坚持物质,精神激励的前提下,不断谋求新的激励手段。 学校管理心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及现象的科学。 群体: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的集合。为实现特定的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一些人。 人际关系: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为人与人的心理距离,即交往的双方是相互吸引还是相互排斥,是接近还是疏远等等。 教师素质:教师从事教育活动必需的心理品质和有关素养。 个性:心理学中的个性也称为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即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称。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1 2010《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答案第1章―――第4章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被西方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B 。 A.法约尔 B.泰罗 C.韦伯 D.梅奥 2.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D 、群体心理与组织心理三个方面。A组织文化B领导心理C激励心理D个体心理 3. 按能力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分为 C 。 A.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B.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C. 能力、才能和天才 D.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4. 态度的参与改变理论的提出者是 D A. 因斯科 B.费斯汀格C. 勒温D.凯尔曼5. 美国心理学界公认的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是B 。A斯腾B梅奥C闵斯脱博格D勒温6. 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是指A A.自我知觉B.自我意识C.自我管理 D.自我感觉7.按某种或某种典型的性格特征性格可以分为 D 。A.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B.优越型和自卑型 C.外倾型和内倾型D. A、B、C、D和E五种类型8.凯尔曼于1958年提出态度的形成包括服从、D 、和内化三个阶段。A.接受 B.趋同 C.认同 D.同化9. 具有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行为特征的人的气质类型属于 A A.胆汁质 B.抑郁质 C.多血质 D.粘液质10. 英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自我知觉不包括以下D A. 物质自我 B.社会自我 C.精神自我 D.现实自我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和应用管理心理学必须了解和掌握有关人的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及其规律性。2. 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3. 能力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2 4. 知觉是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但知觉不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个性差异在管理中的应用。个性研究在管理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通过个性的测量来预测个体未来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对员工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管理。在管理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国际学术界都把个性作为研究的重点和工作绩效的核心预测指标之一。具体表现为 1.“适才适岗”的选拔程序、2.在工作实践中的人职匹配调整。3.为员工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梯。 2.述自我知觉的构成要素、形成与管理。自我知觉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自我知觉并非与生俱有。它是在社会化进程和社会交往、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并经历了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心理

《教育管理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3)

教育管理心理学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20世纪( ) A.30年代B.40年代 C.50年代D.60年代 2.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中采用观察法,下列哪一选项描述是正确的( ) A.所得结论真实可靠B.易作数量分析 C.易确定因果关系D.易精确地重复观察 3.下列古代思想家中,主张性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王安石B.荀子 C.庄子D.孟子 4.在社会认知中,新近得到的信息比以前得到的信息对于一个人的整个印象会产生更强烈的作用,属于( ) A.第一印象B.近因效应 C.光环效应D.社会刻板印象 5.教育工作者善于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明辨是非,迅速合理地作出决定并坚持执行,属于意志品质的( ) A.果断性B.坚持性C.自制性D.目的性 6.受个体生物组织制约的、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强度、速度、灵活性等动力方面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 ) A.性格B.气质 C.能力D.智力 7.有人认为行为乃是个人对于刺激或情境的反应;其过程如下:S←→0→B→A。这一观点是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 A.托尔曼B.华生 C.勒温D.梅耶 8.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动机所具有的特点( ) A.主观性B.内隐性 C.不变性D.实践性 9.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认为,最高层级的需要是( ) A.安全需要B.尊重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D.爱和归属的需要 10.有的人受挫折后闭门不出、生病、住院、酗酒,甚至吸毒等,这些行为属于受挫后的( )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发展历史 1、以泰勒为代表的古典管理心理学阶段:以工作效率为中心;人性观:经济人假设 2、以霍桑试验开始的行为管理心理学阶段:以人为中心;人性观:社会人假设 3、现代管理心理学阶段:以现代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人为研究中心;人性观:自我实现人—复杂人—文化人—决策人 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二)劳动力的改变——多样化(三)新型的雇佣关系(四)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五)团队化(六)商业伦理的变化我国管理心理学存在的问题:理论的西方化、学院化、滞后化、抽象化 人性论 一、“经济人”的假设与X理论 “经济人”也叫“理性经济人”,又称“实利人”,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工作动机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X理论基本观点: ①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尽可能逃避工作; ②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甘愿受别人的指导; ③多数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的目标相矛盾,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 ④多数人干工作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努力工作; ⑤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多数人都是符合上述设想的人;另一类人是能够自己鼓励自己、克制感情冲动的人,这些人应负起管理的责任。 相应的管理措施 ①采用任务管理的方式。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完成任务、提高生产效率,不考虑人的感情和责任。 ②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群众无关。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 ③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胡萝卜加大棒”的奖惩政策-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对消极怠工者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 二、“社会人”假设和人群关系理论 社会人假设认为,人的最大动机是社会需求,只有满足了人的社会需求,才能对人有最大的激励作用。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 社会人假设基本观点 ①人是社会人。人类不只追求金钱、物质,社会需求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 ②“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的管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降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而不是传统意义上提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士气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③重视“非正式群体”。个体对团队意识比对经济报酬更重视,非正式群体影响成员的行为。 ④公司上司的领导方式要有相应的改变,建立新型的领导方式。 相应的管理措施 ①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生产任务,而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

管理心理学》第九章课堂笔记

《管理心理学》第九章课堂笔记 第九章团体行为与管理 第一节团体的概述 一、团体的概念 团体是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为达到共同的目标,满足共同的需要,以一定的社会活动方式和一定的社会规范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组织的集体形态。 二、团体的特征 团体的主要特征是: ①团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在心理上相互意识到对方; ②团体各成员之间,通过活动与交互作用,在心理和行为上能彼此影响; ③团体各成员在情感上有“我们同属一群体”的感受。 由个体构成团体的基本条件是: 1.团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和目的。 2.为了达到和实现团体目标,团体有公允的规范和规则。 3.团体要满足各个成员的归属感。 4.团体有一定的结构,每个成员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执行一定的任务,有一定的权利与义务。 5.团体成员之间有工作、信息、思想、感情上的交流。 三、团体的种类 (一)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 (二)假设团体和实际团体 (三)固定性团体和临时性团体 (四)其他团体分类 四、团体的功能 (一)团体对组织的作用 团体能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来实现组织的总目标,这是正式团体对组织来说最主要的功能。团体是产生新思想、新观念、新办法的手段,有利于促进复杂的决策;团体在各部之

间起联络作用,有利于形成“一条龙”流水作业;它也是有效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手段。 非正式团体的特点之一是信息传递快,沟通灵敏,管理者可以通过它了解情况,掌握动态,改进工作。不仅如此,某些非正式团体对正式团体的工作任务也有积极作用,其对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也是有效的。 (二)团体对个人心理的影响 1.团体能使成员个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使自己和其它成员保持友谊和紧密联系,心理协调,彼此都体会到大家同属某一团体。 2.团体能使成员个人产生认同感。 3.团体对个人能产生强大的支持力量。 4.团体引入竞争机制,能促进成员之间相互竞争与相互激励。 5.团体能融洽并协调人际关系。 6.团体可能满足成员的其它心理需要。 (三)团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1.社会助长作用。 2.社会标准化倾向。 3.社会顾虑倾向。 4.从众行为倾向。 五、团体的结构 1.同质结构:是指团体成员在年龄、专业知识、文化背景、个性特点(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这种结构称之为团体的同质结构。 2.异志结构:是指团体成员在年龄、专业知识、文化背景、个性特点(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这种结构称之为团体的异质结构。 第二节团体的凝聚力、士气和高效率 一、团体的凝聚力 (一)什么是团体的凝聚力 团体的凝聚力即指团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力量。 高凝聚力的团体有以下特征:

2018年4月自考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试卷及答案解释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管理心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0455) 本试卷共3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有目的地严格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人为地使一定的心理现象发生,从而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称为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儿童学习的独立性和刨造性的教育家 是 A.杜威 B.卢梭 C.洛克D.福禄贝尔 3.“情人眼里出西施’’指的是社会认知偏见中的 A. 刻板印象 B.近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第一印象 4.在认识和变革现实的过程中,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 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是 A.兴趣 B.意志 C.情绪 D.情感 5.在工作中常常表现为极大的热情与冲天的干劲,作风泼辣,大刀阔斧,该员工的气质 类型应该是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6.在马斯洛需要层级论中,“地位、威望、信赖”属于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 D.尊重需要 7.公平理论的提出者是 A.赫茨伯格 B.弗鲁姆 C.亚当斯 D.斯金纳 8.将己之过强加于人的倾向,指的是自我防御机制中的 A.合理化作用 8.压抑作用 C.代替作用 D.投射作用 9.构成态度的基础是 A.认知成份 B.情感成份 C.行为成份 D.意识成份 10. 个体在群体压力的影响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这种社会心 理行为称为 A.认同 B.模仿 C.暗示 D.从众 11.社会心理学家李雷认为人际行为可以分为八种模式,其中由反抗、疲倦、怀疑、异样等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研究对象: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研究内容: (1)个体心理:是指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2)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 (3)组织心理:是指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 3、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规律。 (2)管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 (3)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两者研究的内容密切相关,在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在企事业管理中的运用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4)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侧面重研究组织管理过程中的心理因素,而组织行为学侧重研究组织管理过程中的行为因素。 二、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 B=f(P*E) 2、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 1、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联系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2、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测验法 (5)个案法 四、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2、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 3、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4、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成人教育管理心理学C试题及参考答案

xx学院成人教育《管理心理学》试卷(C)卷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 2 分,合计20 分) 1.心理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普通心理学 B.管理心理学 C.工程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 2.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了他著名的行为公式B=f(P?E),其中P是() A.行为 B.函数 C.环境 D.个人 3.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这是() A. “经济人”假设 B. “复杂人”假设 C.“社会人”假设 D.“自我实现人”假设 4.在心理过程中,我们把人们对事物的具有好恶倾向的体验称之为() A.理智 B.意志 C.情感 D.认识 5.下列不属于个性倾向性内容的是() A.兴趣 B.气质 C.爱好 D.需要 6.不同的气质类型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具有安静稳重、反应缓慢行为特征的人的气质属于() A.多血质 B.抑郁质 C.胆汁质 D.粘液质 7.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产生的对这个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称为()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8.有人把乌鸦的出现看成是不祥的征兆,把喜鹊的出现看成是好兆头,这是常见的归因偏差中的() A.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 B.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 C.涉及群体利益的归因偏差 D.对自然现象作拟人化归因的偏差 9.在态度的构成要素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 A.认知要素 B.评价要素 C.情感要素 D.意向要素 10.态度变化三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A.勒温 B.费斯汀曼 C.凯尔曼 D.因斯科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题,每题 3 分,合计 15 分) 1.古典管理理论是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分别由以下几种理论组成() A.人际管理理论 B.人性管理理论 C.早期管理理论 D.传统管理理论 E.科学管理理论 2.自我意识包括() A.物质自我 B.社会自我 C.知觉自我 D.精神自我 E.管理自我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归纳为()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社交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4.人类学家霍尔根据人们接触的距离,把人际关系的范围划分为() A.亲密区 B.熟人区 C.社交区 D.公共区 E.隔离区 5.组织文化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活力程度,组织文化可以被划分为() A.活力型组织文化 B.挑战型组织文化 C.官僚僵化式组织文化 D.停滞型组织文化 E.发展型组织文化 三、名词解释(共 4 题,每题 5 分,合计 20 分) 第页共页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 Part1 1、什么是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活动规律的科学。 研究人的行为激励问题、心理活动、怎样的途径和技巧去激励人心和行为,达到效率最大化。 2、为什么学习管理心理学? 推进管理现代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中国式管理心理学体系。 作用:(1)推进管理现代化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3、管理心理学为什么以人作为研究对象? (1)“企业就是人” (2)人是首要资源 (3)人是企业管理主体 4、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之间有何关系? 管理心理学是由行为科学发展起来的,是心理学的分支,属于一门应用理论学科。 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行为内在规律性的行为,侧重于将心理学原理原则应用于管理。而组织行为学则是研究外在表现行为规律性的学科。 5、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方法有哪些? (1)明确管理心理学的两种属性(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哲学基础;马克思管理二重性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国内和国外经验相结合。) (2)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思想 (3)用各种方法研究人的心理行为 Part2 1、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起源于心理学在工业中的应用,由此产生的工业应用心理学和同期出现的人事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三个分支学科为管理心理学的理论提供的素材,奠定了充分的理论基础,从而使管理心理学产生。 2、梅奥“霍桑实验”主要内容是什么?得到了什么理论观点? “霍桑实验”分为四个阶段 (1)工厂照明实验 (2)继电器装备试验 (3)谈话的研究 (4)观察实验(接线板接线试验) 结论:工作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且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梅奥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主要内容有四: (1)工人不仅是“经济人”而且是“社会人” (2)劳动生产率的首要因素是“士气或情绪”而不是报酬等物质的利益,满足工人欲望与士气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 (3)企业中不仅存在正式组织,而且存在“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依靠权力维持,非正式组织依靠情感。

2021年自考《教育管理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2021年自考《教育管理心理学》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访问、座谈、谈话、问卷等具体方法属于(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2.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科学化道路的是( ) A.中国古代教育家教育思想的形成 B.西方古代教育家教育思想的形成 C.杜威教育思想的出现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被西方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 A.法国的法约尔 B.美国的泰勒 C.德国的韦伯 D.英国的厄威克 4.提出“礼”“刑”两点措施用于治理天下的是下列哪种人性论的主张? ( ) A.性善论 B.性恶论 C.性善恶混合论 D.性无所谓善恶论 5.人们在人际知觉中产生的一种夸大了的认知偏见,这种过度类化的心理倾向属于( ) A.光环效应 B.近因效应 C.社会刻板印象 D.情感效应 6.又被称作“定势效应”的是认知偏见中的( ) A.情感效应 B.近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社会刻板印象 7.兴趣产生、巩固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是( ) A.实践活动 B.社会生活条件 C.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D.自我教育

8.在李维特改变行为的四种模式中,不是正当手段,常常受到人们的抨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人运用,这种模式是( ) A.权威 B.胁迫 C.操纵 D.合作 9.明知挫折不可避免,偏按原来动机重复某种无效的动作,这是受挫后行为反应表现中的( ) A.冷漠 B.倒退 C.固执 D.逃避 10.教育工作者要言行一致、旗帜鲜明,不准言不由衷和缺乏理智的感情用事,这是教育工作者态度特点的( ) A.自觉性 B.明朗性 C.倾向性 D.复杂性 11.职业适应性要求保持协调一致的是( ) A.行为与职业要求 B.思想与职业要求 C.职业要求与目标 D.行为与动机 12.群体成员在群体相互作用情境中个体行为的推动力是( ) A.群体动力 B.群体规范 C.群体舆论 D.群体压力 13.明确提出了人们需要满足的方式和相应的行为目标,从而为人们规定了日常生活的方式,限制了人们活动的范围,这体现了群体规范功能中的( ) A.群体支柱 B.评价标准 C.群体约束 D.行为导向 14.在社会心理学家李雷的人际行为模式中,由帮助、支持、同情等行为导致的反应是( ) A.信任和接受 B.尊敬和服从 C.劝导和帮助 D.协助和温和 15.关于冲突的作用,认为所有的冲突都是不好的,它与暴力、

管理心理学复习重点

1、管理心理学的前身是工业社会心理学,自从二次世界大战后,飞速发展,终于在1950年代在美国正式定名为管理心理学。 2、霍桑试验包括四方面,主要内容是照明试验、福利试验、群体试验、谈话试验。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4、情感的任何一种表现都含有自我体验、生理变化、外部表现三个方面。 5、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心理学家把心理现象划分为三方面认识、情感、意志。 6、个性主要包括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 7、挫折产生因素一般有两大类外在因素、内在因素。 8、人们受到挫折而产生的不良适应有四种:攻击退化固执冷漠 9 创新包括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创新主体、创新过程、创新结果。 10 创新过程需要三方面要素支持:知识、创新能力和个性品质。 11 创新心理行为过程的五个阶段是 (一)定向即规定一个问题或确定一个目标。发现问题首先又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已有的知识储备、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努力寻找“盲点”的科学探索精神。 (二)准备就是列出所有关于问题或目标的事实,这些事实可能是已知的,也可能是需要进一步挖掘的。准备阶段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自信心的问题;二是收集资料的问题。可以采用5W1H(何人,何事,何时,何地,如何)的方法。 (三)孕育在孕育阶段,就是要用发散性思维来得出尽可能多的、不明确的结论或答案,并对每个结论和方案进行辐合思维,对该结论或方案进行评价(Evaluation)。这个阶段是假说与方案反复酝酿的阶段。表面上可能创新活动毫无起色,头脑里则在紧张地工作着。孕育阶段的时间长度不一定。在这段时间里,创新者的观念就像在“冬眠”,例如爱因斯坦就历经两个“十年沉思”才得以提出“相对论”,三峡工程的百年论证。 (四)明朗这个阶段的最大特征就是灵感的出现。灵感,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灵感毫无疑问来自于孕育期的努力工作。灵感很大程度来自潜意识的作用。 (五)验证只有通过逻辑、实验、实践等方面证实了答案或方法才是弄虚作假正的最后结果。注意:并非每次创新都必然要历经这五个阶段。这里所谈的只是一般的参照系。现实的创新实践中,有可能只历经了其中某几个阶段,也可能是各个步骤是颠倒的。 12创新内容包括:观念/知识/文化创新 13 影响创新内部环境因素主要有:企业文化组织结构激励制度领导风格 14创业者心智模式修炼包括四方面:创业意识创业心理素质创业能力创业知识结构 15青年道德品质的四个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16青年道德品质修炼内容包括四方面:社会公德爱情/家庭/职业道德 二、选择题 1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主要包括:年龄/知识/智能/素质/专业结构 2管理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有如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测验法 3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包括:色彩、气候、噪声、音乐、照明 4 以下属于青年人的人格障碍的有:反社会/强迫型/偏执型/自恋型/依赖型/癔症型人格 5职业经理人的心理压力源有:经营业绩/人际关系/职业适应/下岗与再就业/职业道德的压力6当代青年情绪特征表现:剧烈性波动性掩饰性 7智力的核心能力:在我国,心理学界一般倾向于将智力定义为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基本要素。其中,以思维能力为核心。 8青年成功择业的一条基本准则:基本准则:人—职匹配。主要在兴趣。 9青年人爱情道德特征:互爱忠贞奉献。 10知识创新过程可以通过下述哪些方式实现: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