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学案

春秋战国学案
春秋战国学案

公元元年

公元前100年 公元前200年 公元前300年 公元前400年 公元前500年 公元前600年 公元前700年 公

元前800年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师生共用导学案

课题: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学习目标:

(一)课标目标: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二)学习目标:

1、知道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记住东周的起止年代。

2、说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能够指出春秋战国的重大战役。能够运用图例来阅读历史地图。

3、知道齐桓公首霸和晋文公图霸的历史史实,能够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特点

4、能够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战争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5、通过齐桓公、晋文公建立霸业和战国时期三场战争的胜负的学习,认识到人才的培养是立国之本。

二、温馨提示,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世界古代各个文明的特征。

学习难点: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特点和战争带来的双重影响。

三、课前准备

查找下列成语故事的内容以及涉及的历史史实。

(退避三舍、纸上谈兵、围魏救赵、窃符救赵、上下其手)

四、课堂探究与展示讲解

探究一:绘制东周时期的历史时间轴。

材料: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襄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史记》的《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灭齐统一六国的一年,共255年。

探究二:观察教材P31《春秋争霸形势图》和P33《战国形势图》,讨论下列问题:

(1)找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以及所在的地理位置,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战役以及战争的作战双方。

(2)你还能从地图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从中能够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

(3)你能谈谈图例有什么作用吗?

探究三:春秋战国的政治特征。

材料一:据《管子·小问》载,一天,桓公与管仲在宫内商讨要征伐莒国的事,还没行动,已在外面传开。桓公气愤地对管仲说:“我与仲父闭门谋划伐莒,没有行动就传闻于外,这是什么原因?”管仲曰:“宫中必有圣人。”桓公寻思了一下,说:“是的,白天雇来干事的人中,有一个拿拓杵春米,眼睛向上看的,一定是他吧?”那人叫东郭邮,等他来到齐桓公跟前,桓公把他请到上位坐下,询问他说:“你是说出我要伐莒的吗?”东郭邮果敢他说:“是的,是我。”桓公说:“我密谋欲伐莒,而您却言伐莒,是何原因?”东郭邮回答:“我听说过,君子善于谋划,而小人善于推测。这是我推测出来的。”桓公又问:“你是如何推测出的?”东郭邮说:“我听说君子有三种表情,悠悠欣喜是庆典的表情,忧郁清冷是服丧的表情,红光满面是打仗的表情。白天我看见君主在台上坐着红光满面,精神焕发,是打仗的表示,君王唏吁长出气却没有声,看口型应是言莒国,君主举起手远旨,也是指向着莒国的方向,我私下认为小诸侯国中不服君主的只有宫国,因此,我断定你是在谋划伐莒。”桓公听言欣喜他说:“好!你从细微的表情和动作上断定大事,了不起!我要同你共谋事。”不久,齐桓公就提拔了东郭邮,委以重任。

材料二:齐桓公三十五年,召集鲁、宋、曹等国国君及周王使者周公宰孔会于葵丘(今河南省考城县附近),周公使周公宰孔赐齐桓公文武胙、彤弓、赏服大路;龙旗九旒、渠门、赤帜。宰孔传王命:“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齐桓公回答:“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曰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左传·僖公十年》)于是桓公下阶叩拜王命,然后登阶接受王赐。公元前649年周襄王之弟叔带觊觎王位,联合杨泉、泉皋、伊洛诸戎攻打王城。秦晋两国兴兵扶助襄王伐戎。次年,齐桓公派管仲、隰朋分赴秦晋,调停秦晋与戎人战事,促成和解。襄王欲以上卿礼款待管仲,管仲再三推让,方接受下卿礼回国复命。公元前647年,淮夷侵犯杞国,伊洛戎族侵袭周室。齐桓公会合鲁、宋、陈、许、曹君于咸(今河南省濮阳东南),商讨戍周迁杞之事。同年秋派联军戍防周室以御诸戎侵犹。公元前644年,周室又向齐国警报戎难。齐国再次派兵保卫周室。同年冬,淮夷侵鄶国(今山东省苍山西北),齐桓公征发联军于淮,为部国筑城,防御淮夷。

材料三:为了集权中央,齐桓公首先建立了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叁其国而伍其鄙”,即三分国都,五分鄙野,“制国(郊内)以为二十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公帅五乡焉,国子帅五乡焉,高子帅五乡焉。叁国起(案)界,以为三官。经济是基础,“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子·治国》)桓管在经济方面进行改革。实行“官山海”,首创盐铁专卖,所谓“官山海”,就是由国家对盐铁直接经营。桓公实行的“叁其国而伍其鄙”的行政区划,建立的行政机构,也是一种军事政治体制、寓兵于民。在新设的轨、里、连、乡的行政编制中,有卿大夫作乡良人,为军事组织掌管军令,它既是居民的保甲组织,又同军事组织合而为一。

材料四:晋文公名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鲁僖公四年被后母骊姬迫害,逃亡国外飘泊19年,辗转8个国家。到鲁僖公二十四年,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夺得君位,即位为晋文公。晋文公重耳,是个聪明贤达、老成持重的人,长期的流亡生活,更磨练了他的意志,增长了他的才干。跟随他一起流亡的孤偃、赵衰等人,都是一些一心报国,远见卓识的栋梁之才。重耳回国当上国君后,在这帮人的辅佐下,平息暴乱、稳定局势,革除弊政,任用贤能,奖励生产,发展商业,很快使晋国富强起来。

材料五:对于普通农民,实行宽松政策,减免债务和租税负担,奖励积极生产的农民。不夺农时。大力促进商业流通、减轻关税,打击盗贼,畅通商路。节省开支,积聚财富,防灾备荒。同时,晋文公又勤理军政,改革军备制度,鲁僖公二十七年,在被庐举行“大蒐礼”,即进行军事演习。主要目的是“作三军,谋元帅”。晋国在献公时为二军,这次演习中,再扩充一军,组建成上、中、下三军。“谋元帅”是一项军政改革。晋国的三军各有将和佐,即主将和副将2人统领。而全军又由中军的主将统一指挥。中军主将称为“元帅”,我国“元帅”一名就是从这时开始的。三军将帅的等级是:中军将、佐,上军将、佐,下军将、佐。中军元帅不仅是全军的总指挥,在平时就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他国的相职,权力

极大。这是晋国政治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可称为军国主义的国家体制。

材料六:在这种形势下,晋文公采用孤偃等人的建议,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号,平定周王室内乱,在诸侯中树立了自己的威信;还把原来的两军扩大到三军,积极准备与楚国争霸中原。公元前 632年夏,楚成王攻打宋国,宋向晋求援,晋国联合宋、齐、秦等国向归附于楚国的曹、卫进攻,迫使楚军北上。双方军队在曹陶丘(山东定陶西南)相遇,晋文公以报答楚成五的资助为名,“退避三舍”(九十里),巧妙避开楚军弱点,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垮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再用佯败后撤、迂回包抄的办法,打垮楚军左翼,取得战争的全胜。城濮之战是春秋前期最大的一次战争。战后,晋文公提高了声望,他率领宋、齐、鲁、郑、陈、蔡、邾、莒等国在践土(河南原阳西南)会盟,周天子也被召来参加,册命晋文公为侯伯(霸主),各国也都承认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晋文公继齐桓公之后,成了名符其实的中原霸主。

(1)概括齐桓公为争霸所采取的措施。

(2)概括晋文公为争霸所采取的措施。

(3)两者又什么共同之处?

(4)分析春秋时期的政治特征。

材料:《秦策一·张仪说秦王》记载了张仪劝说秦王的雄辩谋略。张仪直接指出:天下亡国有三种情况,而这为有人出来收拾残局创造机会,当时的局势正是如此。他借用俗语说:“以管理混乱的国家去攻打管理很有秩序的国家,必然遭到败亡;以邪恶之国去攻打正义之国,必遭败亡;以背逆天道之国去攻打顺应天道之国,必遭败亡。”其实,张仪这是在给秦王讲道理,并暗喻秦国顺天道而属正义,而诸侯各国逆天道而非正义,很有分寸地吹捧秦国。张仪进一步分析了各国的关系,并敏锐指明列国防线中,秦国首先可以突破的关键点:“赵国是处在燕、齐、韩、魏中间的国家,各国人民杂居在那里。那里的人轻浮难以驾驭,赵国的号令没有固定的规律,赏罚也不守信用,地形不便防守,上面又不能发挥民众的全部力量。这一切本来就已经显露出亡国的趋势,而统治者又不去体恤民间疾苦,却征召众多的兵士,进驻长平战场,用以争夺韩国的上党。大王可以用诈计攻破赵国,进而攻克武安。在这个时候,赵国君臣上下不能同心同德,卿大夫和士民又互不信任,这样邯郸就无法固守。如果秦军攻陷邯郸,在河间修整军队,再率兵西进,攻战修武,越过羊肠险塞,降服代和上党。代有三十六县,上党有十七县,不用一兵甲,不劳一民众,便全归秦国所有了。代和上党不经过战争可被秦国占有,东阳和河外不经过战争重又成为齐地,中呼池以北不经过战争也属于燕国了。既然这样,那么攻陷赵国之后,韩国必须灭亡,韩国灭亡,那么楚、魏就不能独立了。楚、魏不能独立,这一举动将破坏韩国、损害魏国、挟制楚国,往东又削弱了齐国和燕国,最后掘开白马渡口淹没魏国。”

(1)张仪说秦王的目的何在?

(2)从中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的政治特征怎样?

探究四: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影响。

材料一:春秋时期,在王位衰落的同时,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几个大的诸侯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在争霸过程中,山东诸小国为齐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所并,使春秋初年百十个国家,缩减成几个大国,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和秦,这七个国家被史家称作“战国七雄”。战国晚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更加激烈。公元前251年,燕乘赵国新败,出兵攻赵,反被赵国击败。然而在秦的威胁下,东方六国又结成暂时的联盟。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公元前241年赵庞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但为秦所败。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秦乘势各个击破,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材料二:战国时期各大国都拥有雄厚的武装力量,秦楚两国各有步兵百万,车千乘,骑万匹;赵、齐、燕各有步兵数十万;韩国兵力最弱,也有步兵三十万。一次战役,被斩首的士兵常达数万甚至数十万。公元前293年,秦将白起大破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竟活埋所俘赵军四十多万。各国军队人数的增多,虽与人口增加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士兵的主要成分由贵族奴隶主和“国人”改变为农民,作战时所有适龄农民都有可能被强迫编入军队。

(1)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有哪些相同点。

(2)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六、巩固提升

1.历史时间是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依据,阅读下列时间轴,找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间段()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A B C D

2.“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3.材料:公元前260年,秦国军队进攻赵国长平。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撤下廉颇,把缺乏实战经验,惯于空谈兵法的赵括派往前线,赵括到长平后,改变廉颇固守的策略,命令赵军全线出击,秦军正面假装撤退,两翼悄悄向赵军迂回包抄过去。当赵军正为逼近秦军营垒而高兴时,后路已被切断了。秦军很快紧紧包围了赵军,在46天中,赵军轮番突围,都被秦军击败。最后,赵括亲自带兵突围,被乱箭射死。赵军失去了统帅,无法继续作战。40多万人全当了俘虏。秦将白起放走年纪尚小的800多人,把其余的赵国士兵全部活埋了。(1)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该事件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

(3)材料反映了该历史事件的影响是什么?

4.观察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图,回答问题。

(1)战国示意图中居于最东侧和最西侧的两个国家分别是什么?

(2)比较两幅图片,春秋时期的晋国战国时期分裂为哪几个国家?

(3)对比两幅图片,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

八、学后记

春秋战国史简介

春秋战国 历史111 顾逸飞 公园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叫做东周,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这一时期的历史,与孔子修订的《春秋》年代大致相当,所以历史上称之为春秋时期,时间为公元前770到公元前476年。 平王东迁,春秋开始,这以后,周王室衰微,各诸侯争霸。一开始,由于郑国与周天王的矛盾,郑国与周王在郑国的繻葛(今天的河南长葛县北)进行了一场战斗,混战中,周恒王被郑国的将士一箭射中肩膀,周军大败,天子也威严扫地,周天子从此成了各诸侯国的傀儡。 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国力马上变得强大起来。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号召其他诸侯在他的领导下抵御游牧部族的进攻,并先后灭了30多个诸侯国。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齐桓公确立了它的霸主地位。 齐桓公死后,齐国开始衰弱,而地处中原偏西北的晋国开始强盛起来。自晋文公重耳即位后,晋国与南方的楚国进行了著名的城濮之战,这场战争以晋国的大胜而告终,也奠定了晋国称霸的基础。 而在这期间,位于西部地区的秦国也开始发展起来。秦穆公即位后,采取由余之计,大肆扩张西部疆域,成为了西部地区的霸主,为逐鹿中原铺垫了基石。而南方的楚国在楚庄王统治下,对内整治朝政,对外积极扩张,在邓之战中,楚国打败晋国,确立了中原霸主的地位。而这之后,地处江南的吴国和越国又相继称霸,春秋霸主的位子就这样你争我夺。 经过春秋时期激烈的争霸战争,许多小诸侯国已逐步被大的诸侯国吞并。春秋末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历史学家大都把这视为战国的开端,战国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战国开始时,诸侯国主要有齐、楚、燕、秦、赵、魏、韩七国,史称“战国七雄”,当然,“七雄”之间不断地进行战争。期间,各国新兴的封建势力或用军事暴力或通过变法改革,攫取了统治权,并使国家日渐富强。主要的有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和赵武灵王的改革等,其中最成功的要属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迅速强大,并且通过远交近攻的方法,逐一灭掉了其余六国,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于是,战国结束,秦朝开始。 春秋战国虽然战事不断,动荡不安,但却孕育了一个个有名的文人墨客,也造就了百家争鸣这样的文化大繁荣的景象。 这就是春秋战国,一个纷纷扰扰、乱哄哄的却又充满了传奇特色的时代。

历史:春秋战国的四字成语

四字成语: 买椟还珠、一鸣惊人、狐假虎威、上下其手、杞人忧天、亡羊补牢、一暴十寒、三人成虎、退避三舍、卧薪尝胆、老马识途、负荆请罪、纸上谈兵、三令五申、围魏救赵、胡服骑射、窃符救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抱薪救火、毛遂自荐、鹬蚌相争、买椟还珠、买椟还珠、南辕北辙、画蛇添足、郑人买履、揠苗助长、守株待兔、邯郸学步、刻舟求剑、掩耳盗铃、邯郸学步、按图索骥、乘龙快婿、鸡鸣狗盗、哀而不伤、安然如故、按兵不动、包藏祸心、杯水车薪、奉公守法、利令智昏、病入膏肓、与狐谋皮、一字千金、一网打尽、一窍不通、叶公好龙、问一得三、闻一知十、畏首畏尾、甚嚣尘上、上行下效、专心致志、完璧归赵。具体例子: 1、奉公守法、 赵奢是赵国名将。他做征收租税的田部吏时,平原君家不交税,他依法杀其用事者

九人,平原君怒,拟杀赵奢。赵奢毫不畏缩,理直气壮地说:“如果你能为民表率,举国上下人人会奉公如法,法立则国强,你自己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证。”平原君听了这话,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向赵惠王推荐重用他。 原文: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於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国?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於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於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2、管鲍之交、 鲍叔牙和管仲都是春秋时期很有才能的人,少时二人经商分利时,管仲曾欺哄鲍叔牙,多分给自己一些,鲍叔牙则因他家贫,不以为言。后来,两个好友分属齐国两个敌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新人教版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的起迄年代;“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周王室的衰微;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与城濮之战;战国时期的起迄年代;“战国七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 能力方面:通过学生对齐国强大、称霸的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从而培养学生理解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的具体分析,使学生逐渐理解诸侯争霸的作用,认识诸侯争霸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虽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具有加速统一步伐、促进民族融洽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想方面:通过对齐国、晋国称霸的原因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得以强大的根本原因。 二、 教学重点: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是难点。 三、教法设计: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复习提问在前上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哪个朝代?这些朝代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怎样?在学生能回答正确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并导入新课。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西周过了是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一、东周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征

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二、春秋五霸 1、诸侯争霸的实质 教师首先出示有关西、东周变化的对照表 学生通过此表格的分析,对东周的衰落景象一清二楚,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东周初年,王室力量削弱,天子和诸侯的地位变化的理解。教师提问:诸侯争霸的实质是什么?教师应进一步指出:春秋时期的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资格,反而在政治、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正是在周王室的日益衰微的背景下,诸侯争霸的热闹场面一场接一场地出现了。周天子,虽然名存实亡,但是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权威,却是一些较大的诸侯国所朝思暮想的。于是,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贡赋,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争当诸侯首领—霸主。这是诸侯争霸的原因,也是诸侯争霸的实质。 2、春秋五霸 教师应引出春秋初期,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就召开

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导学案(新 人教版) 【课标要求】 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学习目标】 1.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2.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学习重点】 齐、晋称霸。 【学习难点】 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学习过程】 本课的内容设计为二部分:第一部分“春秋争霸”,第二部分“战国七雄”。 一、春秋争霸 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王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 【影视中的历史】 一些影视作品往往反映了某个时代的历史特点,影视作品也是我们熟悉和掌握历史的途径之一,我们通过经典影视作品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 回答: (1)影片所示的“春秋”时期属于哪个朝代?春秋时期有哪些诸侯先后成为中原霸主? (2)在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中,东迁后的周平王,摄于郑国的威力,竟与郑庄公做了交换太子互为人质的荒唐交易。这种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

(3)结合课本内容总结春秋五霸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史料中的历史】 材料春秋无义战。----孟子 (4)孟子用这句话来评价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否恰当?为什么? 二、战国七雄 结合下列形势图和连环画,完成相关问题。 第一组:地图 图1春秋争霸形势图图2战国形势图 (1)说出东周分为哪两段?这两个时期的诸侯国有什么变化? (2)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都有著名的战役发生。比较这些战役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春秋战国的纷争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 第二组:连环画 第九集第十一集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 况及其作用。 2、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 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 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3、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 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齐、晋称霸 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三、讲课类型和教具、参考书 类型:普通新课 教具:战国形势图 参考书:《中学历史教师用书》、《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自由阅读法、讲述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还记得西周是什么时候建立的,什么时候灭亡的呢? 生:公元前1046年,牧野大战后,周武王打败了商纣,建立了西周。在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师:那你们知道西周是怎样灭亡的吗?好,请同学们打开书30页,阅读导入框的故事。 师:西周是怎样灭亡的?现在知道了吧。有哪位同学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的。 (学生讲故事) 师:这个故事与我们小时侯听过的哪个故事相似呢?它最终害了谁,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生:狼来了,周幽王,昏君误国。 师:烽火戏诸侯的教训是极其惨重的,惨就惨在周幽王自食其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痛就痛在当戎族真来进攻时,往日报警、号令天下诸侯的烽火台失去了威力和作用。 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了。西周灭亡,东周开始。东周就是我们所说的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叫“春秋战国”?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这段历史。 2、教学新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序号04 主备人:赵亚飞 审阅人:潘亚东 审核人:潘振江 审定人:王亚锋 班级: 姓名: 时间:2013-9-23 第1页(共1页)张洪中学历史备课组 《春秋战国的纷争》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学习重点】齐、晋称霸。 【学习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学习方法】自主交流、合作探究 预习案 春秋大国争霸 1、东周的建立 公元前_________年,周平王迁都_________ ,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两个时期。 2、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著名霸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齐国在今_________北部,齐桓公任用 _________ 为相,积极进行改革,发展生产,以“ _________”为口号,扩大疆界,发展齐国势力。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是在公元前_________中期,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晋文公是春秋时期另一位霸主。晋国成为_________一大强国时,南方的楚国势力已发展到_________。公元前_________后期,晋楚双方在_______大战,大败楚军。与之有关的成语是 _________ 。从此,晋文公成了中原霸主。 (3)晋楚争霸持续百余年,后来,_________ 打败了晋国,做了中原霸主。 (4)春秋末年,江南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也参加了争霸战争。吴王_________一举攻破楚国都城郢。 (5)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是越王________,他和百姓共同劳作,争取人心,终于灭掉了________,与之有关的成语是 _________ 。 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分是: ______ 、 _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______ 、______。 2、战国初年晋国被分为 ______ 、______ 、______三个国家。 3、战国初,三家分晋后,齐国大夫______取代原国君,建立______齐国。 4、桂陵之战 公元前____________,魏国大将____________率军包围赵都邯郸。赵国向____________求援,齐王命____________为军师救赵。孙膑率军直捣魏都大梁。庞涓撤军回救,魏军在____________中了齐军的埋伏,大败而归。与之有关的成语是 _________ 。 5、马陵之战 桂陵之战十多年后,____________又一次大战。____________派孙膑诱敌深入。____________派庞涓带兵进入齐国。在____________遭到埋伏。魏军主力被歼。 6、长平之战 公元前 ______年,______和 ______之间发生了空前激烈的 ____________,结果 ______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 ______的进攻,与之有关的成语是 _________ 。 探究案 活动一、春秋时期为什么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活动二、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霸主?最早称霸中原的是谁? 活动三、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达标检测案 一、单选题 1.东周开始于()A 公元前2070年 B 公元前1600年C 公元前771年 D 公元前770年 2.下列关于春秋时期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春秋是东周王朝的一个分期 B .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结束于公元前476年 C .春秋时期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 D .春秋时期“霸主”取代了周天子 3.春秋时期,齐晋两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 ①政治上,改革内政 ②经济上,发展生产 ③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 ④用人上,都有贤相辅佐,如管仲、伍子胥 ⑤都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③④⑤ 4.“退避三舍”这一典故来自于() A .城濮大战 B .桂陵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5.立志雪耻,卧薪尝胆的著名历史人物是()A .伍子胥 B .勾践 C .孙武 D .夫差 6.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 B .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C .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D .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7.“纸上谈兵”的故事来自于()A .城濮大战 B .桂陵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8.历史故事“烽火戏诸侯”是关于()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 9.齐国之所以最先强大得益于()A.伊尹改革 B.姜尚改革 C.管仲改革 D.李悝改革 10.“三家分晋”的三家是()A.齐、楚、韩 B.赵、燕、魏 C.韩、赵、魏 D.楚、魏、秦 11.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①齐 ②燕 ③楚 ④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2.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①城濮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马陵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简述题 1.简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各是什么? 2.列举一些成语找出处? 3.试着比较城濮大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四次战役不同点。 【作业布置】P31动脑筋

春秋战国历史时期的十大名将

春秋战国历史时期的十大名将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们中华民族第一个大黄金时代,这个时代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爆炸,出现了许多的思想流派,他们影响深远。同时在诸侯众国的无数战争中,也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天才的军事人物,成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的英雄。其中的佼佼者是如下的10大名将: 1、孙武 简述: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他出生于公元前535 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 代表作:《孙子兵法》:著名的军事作品,无语,还有人不知道吗。柏举之战:以吴国3万大破楚国20万,创造以少胜多的战争奇迹。 特点:超强的军事理论能力,用兵如神,知名度高。结局:终老于吴地。 点评:兵圣!名传千古,宇内共知,中国历史的军事第一名人。 2、吴起 简述:吴起(?-前381)战国初期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在魏,任西河郡守,在楚,任国相。 代表作:《吴起兵法》:著名的军事作品,与《孙子兵法》齐名。无一败绩:在魏国与其他诸侯国打了72仗,其中64仗全胜,其余平手,从无败绩!阴晋之战: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大的诸侯国。 特点:战无败绩,治国能人,文武双全。 结局:在楚国变法,被受利益损害的贵族杀害。 点评:吴起是集卓越的将军、高深的军事理论家、杰出的政治家及改革家于一身的春秋战国第一强人。 3、白起 简述:白起(?-前258),也叫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郿县东北)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统帅。官居秦国尉,受封秦国武安君。 代表作: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4万。鄢郢之战:攻陷楚国国都,迫使楚国迁都。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国士兵,使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特点:百战百胜,擅长歼灭战,杀人无数,令六国闻白起之名胆寒。 结局:招秦国相范雎嫉妒,被诬陷,自杀。 点评:战神!战国时期最杰出的将领,无敌于天下,是中国历史上战将的一大奇迹。 4、孙膑 简述:孙膑(约公元前380-432),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人。 代表作:《孙膑兵法》:军事的经典著作。奇谋异计:田忌赛马、围魏救赵;杀庞涓:以迫兵减灶的办法诱敌深入,围歼魏军,逼庞涓自杀,擒获魏太子申。 特点:高深的军事理论,多智,擅用计谋。 结局:善终,死后,葬于驿城。 点评:既生瑜何生亮,可惜庞涓机关算尽反害了卿卿性命。同时成就春秋战国的一代名将——孙膑! 5、李牧 简述:李牧(?-前229),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时期赵国最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官至赵国相,大将军衔,受封赵国武安君。 代表作:抗击匈奴:长年对抗匈奴,一举歼灭10万匈奴铁骑,保赵国边关10年平安。两拒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中学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中学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 争》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识读《春秋列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战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2、分析春秋五霸的共同特点。 3、分析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 【学习重点】 重点:齐桓公称霸及他首先称霸的原因。 难点:春秋争霸的实质和历史作用。 【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 二、合作探究 (1)观察,哪一幅图是春秋形势图?哪一幅图是战国形势图? (2)比较两幅图,看看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什么变化?春 秋 战 国 的 纷 争 春 秋 争 霸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 著名战役:、等 图 二 图 一

(3)你能说说春秋和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吗?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的战役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4)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混战局面,主要是西周实行的一种制度所埋下的祸根。这一制度是什么? 2、阅读材料 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晋文公在践上会盟诸侯,与会的有鲁、齐、蔡、郑、卫等国,周天子应召参加,并册封晋文公为侯伯,晋文公成了中原的霸主。 (1)材料一中的“霸诸侯”是指哪一件事?桓公得以实现“霸诸侯”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中晋文公称霸中原是与哪一诸侯国争霸的结果?促成其成为霸主的决定性战役是什么? (3)春秋时期,诸侯之间不断的战争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战争是否有积极作用?为什么? 三、巩固训练 1、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国11次,朝晋国20次。这说明()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主动与齐、晋交好 C.周天子依附于诸侯 D.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 2、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尊王攘夷”的实质是() A.尊崇周天子,击败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攻 B.保卫周王室,与周边少数民族建交 C.帮助周天子解除周边民族的威胁 D.利用周天子的影响来号令诸侯,发展自己的力量 3、小明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他在日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要学卧薪尝胆,不学 纸上谈兵。”横线上的两位人物分别是() A.夫差、白起 B.勾践、白起 C.勾践、赵括 D.夫差、赵括 4、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 巧记忆 齐楚秦燕居四方,东西南北各逞强; 赵魏韩国在里面,由北向南串一线; 齐魏马陵魏旗落,秦赵长平赵削弱。

初中历史《春秋战国的纷争》优秀教案

初中历史《春秋战国的纷争》优秀教案 1、指导学生快速跳读课文,对课文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自己归纳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培养对历史零散知识的整合和综合概括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启发、讨论、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与老师合作、与其它同学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三个维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4、设计不同层次的综合实践题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考察每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情况。 一、导入新课 按历史发展进程,回忆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指出春秋、战国的历史特点导入。①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②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西周以后,中国进入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让我们一起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年代,共同学习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或者大屏幕出示对联:(齐读)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由此导入:对联中有两个成语,同学们知道其中的两个成语各讲的是什么时期的事吗? 生答后指出“卧薪尝胆”发生在春秋,东周分为两个时期,即春秋和战国。其中春秋为公元前770年----476年,它是和鲁国编年史《春秋》记载的时间相同而得名。战国为公元前475----221年,它因各诸侯国连年战争而得名。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的一大特点是战乱频繁,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二、制定和出示教学目标(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制定目标)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岳麓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岳麓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春秋的争霸战争和战国七雄 能力目标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 教育目标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亡增强毅力发奋学习 重点、难点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七雄并立 策略和方法学科渗透语文(成语)教学媒体投影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 板书春秋战国的纷争 . 强调;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前770年——前476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一春秋争霸-----相继称霸(前770——前476) 分析: 1诸侯争霸的实质(目的) a政治上:号令诸侯 b经济上:迫使各国向霸主贡赋 2著名霸主: a齐桓公首先称霸(任用管仲为相) b晋文公称霸 c楚庄王称霸 d吴越称霸 c宋襄公和秦穆公 二战国七雄(前475年——前221年) 分析: 前475——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1三家分晋(韩、赵、魏 2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 3主要战役: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小结,强化训练: 1本课内容 2巩固练习1教师活动 2课前导学:学生预习,熟悉课文有关的成语: 退避三舍 卧薪尝胆、 纸上谈兵 老马识途 朝秦暮楚等 3指导讨论

你认为那个成语给你的感受最深? 补充课外知识管鲍之交和一箭之仇等 4提问:晋国争霸战争著名的战役是什么?(分析) 5学生补充成语: 围魏救赵、增灶减灶、 介绍: 孙膑与庞涓; 廉颇蔺相如; 赵括与白起。 6组织讨论 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历史发展的趋势又是怎样? 学生活动 阅读课文及补充成语 回忆:西周灭亡和东周开始(前771---前770) 思考: 回答: 1课文中的成语 2齐桓公为什么先称霸 要点:归纳 a自然条件 b雄厚实力 c高明手段 3学生讲:成语故事 成濮之战,退避三舍 4想一想: 什么时件事魏国的原气大伤? 5可考虑表演“纸上谈兵”小话剧 6小结: 要求学生回答本课你学到那些知识

1至6课学案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学案 【学习目标】:1.知道祖国境内的三个远古居民代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了解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 2.通过观察古猿、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像,说一说他们的区别,理解人类的进化 3.认识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学习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学习难点】:对本课基本内容的理解需要科学合理的推断和想象 巩固练习: 1、暑假期间,小明计划去考察元谋人的遗址,他应该去() A、北京 B、陕西 C、河南 D、云南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能不能直立行走 B、会不会说话 C、会不会制造工具 D、会不会使用火 3、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如果这是真实的那么我国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 A、10万年 B、20万年 C、100万年 D、180万年 4、下列远古人类的模样,最与我们现代人相似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5、在北京人生活的山洞里,有6米多厚的灰烬。这说明了() A、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B、北京人已经能够直立行走 C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D、北京人已经会人工取火 6、在原始社会早期,人们结成群体一起生活。这主要是因为() A、当时的生活环境恶劣 B、人们的体质发育不全 C、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近 D、当时的生产工具简陋 7、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少而禽兽众,人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比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兽骨和树子。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气。而人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 ①、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做怎样才能够生活下去? ②、材料二证明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③、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个远古居民时期?

高中历史先秦春秋战国(教案)

先秦时期(二)----春秋战国 知识结构表 一、政治:选修 1、(改革)前4世纪中期,秦国商鞅变法。 *背景: ①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②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 ③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④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 ⑤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内容: ①经济上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②军事上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③政治上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制定秦律 ④文化上“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文化统治。 ⑤社会风俗上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特点:全面性、有效性和在法律上确立封建制度 *性质:战国时期最彻底最成功的一次地主阶级改革。 *总体评价:

①推动秦国社会进步,促进经济繁荣,壮大国力,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②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广大人民所受剥削与压迫;未予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2、(人物)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仁、礼的政治主张,性相近的人性论,“中庸”的哲学主张;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整理编撰了“六经”。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二、经济: 1、农业: 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土地私有制确立: (1)原因:春秋时期,由于_______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_______ ,_______遭到破坏。 (2)经过:①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_____收_____,这实际上承认了___________。 ②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 法,废除井田制,以_______形式确立了______________。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的出现和_______的逐渐推广,提高了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的确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新人教版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教材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和军事上的状况,上承奴隶社会,下启整个封建时代,为后面学习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经济和思想文化及秦始皇统一中国等内容有铺路搭桥的作用,因而本课承上启下,在中国古代史上占重要地位。 二、课程标准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鼑新,才能富国强兵。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齐、晋争霸。 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知道《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吗?这个故事导致了什么后果? 播放动画视频《烽火戏诸侯》 教师: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演出“烽火戏诸侯” 的闹剧,结果,等戎族真的来攻打西周时,诸侯没有再来救援,周幽王被杀, 西周灭亡。随后,东周建立,东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春秋战国时期,今天 我们来学习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展示: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看千金一笑叹周王衰落 二、观春秋烽火展霸主风采 三、谈七雄兼并解战国风云 四、说天下大势悟分久必合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岳麓版七上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word教案

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春秋的争霸战争和战国七雄 能力目标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 教育目标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亡增强毅力发奋学习 重点、难点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七雄并立策略和方法学科渗透语文(成语)教学媒体投影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 板书春秋战国的纷争 . 强调;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前770年——前476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一春秋争霸-----相继称霸(前770——前476) 分析: 1诸侯争霸的实质(目的) a政治上:号令诸侯 b经济上:迫使各国向霸主贡赋 2著名霸主: a齐桓公首先称霸(任用管仲为相) b晋文公称霸 c楚庄王称霸 d吴越称霸 c宋襄公和秦穆公 二战国七雄(前475年——前221年) 分析: 前475——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1三家分晋(韩、赵、魏) 2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 3主要战役: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小结,强化训练: 1本课内容 2巩固练习1教师活动 2课前导学:学生预习,熟悉课文有关的成语: 退避三舍 卧薪尝胆、 纸上谈兵 老马识途 朝秦暮楚等 3指导讨论 你认为那个成语给你的感受最深? 补充课外知识管鲍之交和一箭之仇等 4提问:晋国争霸战争著名的战役是什么?(分析) 5学生补充成语: 围魏救赵、增灶减灶

介绍: 孙膑与庞涓; 廉颇蔺相如; 赵括与白起。 6组织讨论 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历史发展的趋势又是怎样? 学生活动 阅读课文及补充成语 回忆:西周灭亡和东周开始(前771---前770) 思考: 回答: 1课文中的成语 2齐桓公为什么先称霸 要点:归纳 a自然条件 b雄厚实力 c高明手段 3学生讲:成语故事 成濮之战,退避三舍 4想一想: 什么时件事魏国的原气大伤? 5可考虑表演“纸上谈兵”小话剧 6小结: 要求学生回答本课你学到那些知识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常识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常识 导读:【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散文名著有《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诸子散文名著有《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史料编纂的,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史,它属于私撰史。 “春秋三传”是指《左传》和公羊高的《公羊传》谷梁赤的《谷梁传》等三部传《春秋》著作。三传之中,《公羊传》《谷梁传》以解释《春秋》的“微言大义”为主,而《左传》在性质上完全是一部由作者独立编撰的新史书。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各流派概括为九流十家,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九家,另处还有小说家。但班固的概括也未尽全面,当时颇为活跃的兵家,就未列入。 春秋战国时期的散文,概括地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论说文,又称诸子散文;一是以记述历史人物事件为主的历史散文。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它记述战争的著名篇章有《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齐晋之战》《齐鲁长勺之战》等。这是一部以叙事为中心的历史著作。 《战国策》又称《国策》,还有《短长》《事语》《长书》和《修

书》等异名。它是秦汉间人篡集的一部历史著作。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又称《左氏外传》或《春秋外传》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他的思想言谈行事主要记录在《论语》里,这是一部语录体著作。 《论语》里有一段向为人传诵的`精彩文字是《先进》篇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内容是记述孔子与几个学生谈各自志向的,其中他所赞赏的是曾皙的志趣。 《庄子》一书的作者是庄周,他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寓言一词出于《庄子》书中。《庄子》著名的寓言有《庖丁解牛》《触蛮之争》等。 《孟子》中的著名寓言有《揠苗助长》《月攘一鸡》《奕秋诲奕》等。 《韩非子》中的著名寓言有《自相矛盾》《郑人买履》《滥竽充数》等。《韩非子》是保存寓言最多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常识】 1.文学常识之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家和名著 2.文学常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家和名著 3.文学常识中的文化常识 4.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四则 5.中考关于语文的文化常识 6.小学语文文学常识关于春秋战国的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课标要求】: 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东周概念的内涵及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列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知道齐桓公争霸、晋楚争霸及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比较、评价、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发挥重塑历史特色人物的想象能力。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②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建立霸业的过程,使学生懂得国强要革新,国立靠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旺追求更高目标,增强毅力,发奋学习。 ③认识到分解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教学重点】: (1)齐桓公称霸。 (2)城濮之战,长平之战。 【教学难点】: 正确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对于初一新生来说不易自己领会。 【教学方法】: 重点的突破方面:齐桓公称霸可根据问题的难度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谈话、组织讨论,并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齐国和晋国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两个战役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讲述故事演故事的活动中去,用文艺形式深化本课知识,加强学生对成语故事重新思考,使学生的情感认识不断升华。 难点突破方面: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的对比和辩论,由浅入深地使学生了解这一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是战争,并以战争为主线,贯穿整个历史时期的始终,了解战争既有残酷的一面,同时又具有现实作用的另一方面,突破难点。同时使用多媒体课件。 【学法指导】: 老师方面:根据教学实际,对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二幅地图进行多媒体处理;指导学生编排“纸上谈兵”的历史小话剧。设计好几组问题的讨论方案。

春秋战国的纷争学案教案

春秋战国的纷争学案教 案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初一历史第7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六年级班组姓名评价 【学习目标】: 1、说出东周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了解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情况。 2、比较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3、通过学习探讨改革与强兵富国之间联系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__________年,周平王东迁__ ___,史称________。分为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时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 3、_________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他任用__________为相,以“_______________”为号召,进行改革。 4、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__ _____大战,晋军打败楚军,从此,_____ __成为中原霸主。后来,_____________打败晋军,做了中原霸主。 (找出其中的成语故事) 5、三家分晋是指__ __、___ _、___ ___三家瓜分晋国. 6、战国初年,齐国大夫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______ ____齐国

____ _、___ 、___ __、___ __、__ __、___ _、___ __。(在课本第40页地图上找出他们的位置。) _______ 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 (找出其中的成语故事) 二、总结提高: 1、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课本第38页) 2、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课本第39页) 41页) 家长签字组长签字

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秦朝的统治人教版 知识精讲

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秦朝的统治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历史条件,老子及其辩证法思想,孔子的“仁”及其对教育和文化的贡献,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及其主张,《诗经》,屈原和《离骚》,孟子和庄子的散文,绘画和音乐成就,天文和地理,物理学成就,名医扁鹊。 秦朝的统治:秦统一的历史条件,统一的意义,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秦朝的暴政和秦末农民战争。 二. 重点、难点 重点:老子和孔子的思想;“百家争鸣”的影响;《诗经》、屈原和《楚辞》。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思想及对他们的评价,学生认知起来较困难;知识多,头绪多,掌握有一定困难。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的理解和分析。 第七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科技文化也迅速发展,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1)随着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封建地主阶级掌握了政权,阶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新旧势力剧烈斗争,形成了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从而促进了学术思想的活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并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 (2)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增强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和能力。科学技术水平提高,涌现出天文、历法、医学等方面的成就。 (3)新的封建制基本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刚刚从奴隶制桎梏下解放出来的农业和手工业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有了提高,促成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一)哲学思想 1. 老子和孔子 老子,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学说的主要内容有: (1)核心是“道”。 (2)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运动永恒;事物存在对立面,相互依存,不断变化。 (3)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采用严刑峻法治理天下。反映其面对激烈的社会变革表现出的一种消极、遁世的态度。(无为,还有一种含义,即顺其自然。)孔子,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要成就: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对“仁”的解释很多,可引导学生归纳,指出“仁”的思想,主要是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2)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3)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和“学而优则仕”。兴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对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政治局面具有积极作用。 (4)对保护古代文化典籍有重要贡献。经孔子编订和整理的《诗》、《书》、《礼》、《易》、《春秋》背后世奉为儒家的“五经”。而后世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也是对孔子思想的总结、阐述和发展。 ★评价孔子思想:第一,具有进步的新思想、新观念,认为历史是不断变化的,旧制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思路】 1、指导学生快速跳读课文,对课文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自己归纳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培养对历史零散知识的整合和综合概括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启发、讨论、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与老师合作、与其它同学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三个维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4、设计不同层次的综合实践题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考察每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按历史发展进程,回忆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指出春秋、战国的历史特点导入。①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②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西周以后,中国进入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让我们一起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年代,共同学习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或者大屏幕出示对联:(齐读) 由此导入:对联中有两个成语,同学们知道其中的两个成语各讲的是什么时期的事吗? 生答后指出“卧薪尝胆”发生在春秋,东周分为两个时期,即春秋和战国。其中春秋为公元前770年----476年,它是和鲁国编年史《春秋》记载的时间相同而得名。战国为公元前475----221年,它因各诸侯国连年战争而得名。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的一大特点是战乱频繁,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二、制定和出示教学目标(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制定目标) 先请学生快速跳读课本黑体字部分内容,然后每大组请一位同学根据这部分内容出一道简明扼要的题目,我们就用它作为本节课要解决的第一第二个目标。 目标一:春秋时期有哪些著名的霸主?他们是如何成为霸主的? 目标二:战国时的七雄指的是哪七国?这个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战例?) 然后由老师给出第三个目标:“比较春秋时期战争的目的与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的不同点?并因此总结出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三、自主学习 让学生再详细地把全书看一遍,黑体字部分仔细阅读,小字部分快速阅读,针对三个目标一边看一边把要点圈出来。允许学生可以选择自主学习的方式:自己阅读或小组讨论。 四、师生共同探讨,合作解决问题 1、请同学自己回答解决第一个目标。在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历史地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