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裂隙灯照相系统参数

数码裂隙灯照相系统参数
数码裂隙灯照相系统参数

数码裂隙灯照相系统参数

手术显微镜摄录像系统技术参数

相机参数一般设置

Capture NX 2 说个简单布光方法: 九点钟方向和三点钟方向各一只灯,灯头略向六点钟方向偏,六点钟方向(相机附近)置反光板。最好在十二点钟方向能有一个高位逆光。 4.拍摄首饰,光彩就是一切 拍摄反光物体时的布光最难,其中以拍摄首饰最为耗时。最大的挑战在于要让没有生命的物体洋溢着跃动的光芒和生命的光彩。 摄影师David Barowsky和Steven Deviliss每天都要面对这种挑战,他们是位于纽约市图片区(Photo District)的“Antfarm摄影”工作室的成员。 “我们关注首饰的每一个方面,特别是钻石,因为它们都很昂贵,”Barowsky说。照片中的Faraone Mennella 18K金手镯上镶满了品相非常好的白钻、棕钻和香槟钻。 摄影:Antfarm Photography

“对于这张照片而言,效果全部靠灯光制造,几乎没做过后期编辑。当然,我们也需要一个锐度很高的微距镜头来捕捉钻石的切割面和色彩上微妙的变化。” 拍摄首饰用光时必须一灯一调,对首饰切割面和表面的光线也要做到一面一调。有的首饰在拍摄时需要同时使用10多个灯和反光板。“你必须不断调整一个表面上的光线,直到调整好了为止,”Barowsky解释到。“把灯光安排的紧凑一些,不要让环境光漏进来影响色温。” 背景的反射光可能会造成画面出现死黑区域,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应在被摄主体周围布满灯、柔光罩和反光板。 这张照片在拍摄时使用的是两个3200WS的布朗Unilite型影室灯头。手镯的左右两侧各安置一个,灯前放置有机玻璃板柔光,手镯放在刷有925银漆的反光片上。由于灯头装有栅格,光线通过有机玻璃后又再次衰减,这样就可以在黄金上创造出微妙的色调层次。 布置在机位附近的布朗Picolite型闪光灯能发出集中的光线,可以增加钻石的光泽和闪光,同时手镯背后设置的灯箱既可以保证背景纯净,也可以在银色反光片上打出反射光。 准确的曝光控制也非常重要,要做到这一点,摄影师依靠的是曝光直方图。很多玩摄影的人都会利用直方图保留照片中高光或阴影部分的细节,拍摄首饰的摄影师则利用直方图来监控首饰的眩光,确保闪光的部分不会过曝。“拍摄明亮、耀眼首饰时,控制眩光是主要的挑战之一,”Barowsky说。 “减少眩光的一个诀窍是将背景光的直方图读数逐步提高到255,如果超过了255,就会出现不必要的眩光。” Antfarm摄影工作室的团队拍摄这两个镶钻金手镯时使用了1支加装聚光罩和栅格的布朗Picolite型影室灯(720美元),2个布朗Unilite型3200WS灯头(每个1,510美元),由

相机参数一般设置

相机参数一般设置 Capture NX 2 说个简单布光方法:(相机六点钟方向九点钟方向和三点钟方向各一只灯,灯头略向六点钟方向偏,最好在十二点钟方向能有一个高位逆光。附近)置反光板。 拍摄首饰,光彩就是一切4.其中以拍摄首拍摄反光物体时的布光最难, 最大的挑战在于要让没有生命的物饰最为

耗时。体洋溢着跃动的光芒和生命的光彩。DevilissSteven David 摄影师Barowsky和他们是位于纽约市图片每天都要面对这种 挑战,摄影”工作Photo District区()的“Antfarm 室的成员。“我们关注首饰的每一个方面,特别是钻 说。照片石,因为它们都很昂贵,”Barowsky 金手镯上镶满了品Faraone Mennella 18K 中的相非常好的白钻、棕钻和香槟钻。 Antfarm Photography 摄影:“对于这张照片而言,效果全部靠灯光制 造,几乎没做过后期编辑。当然,我们也需

要一个锐度很高的微距镜头来捕捉钻石的 切割面和色彩上微妙的变化。” 对首饰切割拍摄首饰用光时必须一灯 一调,有的首饰在面和表面的光线也要做到一面一调。“你必10多个灯和反光板。拍摄时需要同时使用直到调整好了为须不断调 整一个表面上的光线,解释到。“把灯光安排的紧凑止,”Barowsky 一些,不要让环境光漏进来影响色温。”背景的反射光可能会造成画面出现死黑区 应在被摄主体周围布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域,满灯、柔光罩和反光板。的3200WS这张照片在拍摄时使用的是两个 手镯的左右两侧各安Unilite型影室灯头。布朗手镯放在刷置一个,灯前放置有机玻璃板柔光,银漆的反光片上。由于灯头装有栅

意大利CSO裂隙灯及眼前节分析系统SL990

综合检眼台配置 一、眼科组合台 (一)技术参数: 1.工作台尺寸:1120(W)*1050(D)*1630(H)mm 2.工作台面尺寸:1010(W)*480(D)mm 3.牛眼挂壁行程:300mm 4.挂壁旋转范围:4°-9° 5.输入电压:AC220V/50Hz,110V/60Hz,120W 6.工作台净重:130KG 7.电动升降椅行程:470mm-620mm 8.电动升降椅重量:45KG 9.适合放置裂隙灯、验光仪等眼科设备 10.座椅及挂壁均可电动升降 11.台面可旋转90° (二)配置清单:

二、裂隙灯显微镜(上光源) (一)技术参数: 1.显微镜: (1)显微镜类型:伽利略双目汇聚式立体显微镜 (2)变倍方式:3X鼓式旋转 (3)目镜:12.5X (4)放大倍率:3X(10X,16X,25X); (5)视场直径:24 mm,14 mm,8mm (6)双目夹角:8° (7)瞳距调节:48.5~80mm (8)屈光度调节:-8~+8D 2.裂隙灯: (1)裂隙宽度:0-12 mm连续可调 (2)裂隙长度:1.8 -12mm连续可调 (3)光圈直径:0.2,1,3,5,9,12 mm (4)滤光片:热隔绝、钴蓝光、无赤光、灰色、黄色滤光片 (5)裂隙角度:0-180 °连续可调 (6)垂直裂隙倾斜角度:0°- 5°- 10°- 15°- 20° (7)固视灯:12V,60 mA (8)光源:12V 30W PG22卤素灯 (9)下颌托高度调节范围:≥66mm (10)工作距离:≥88 mm (11)底座移动范围:107(X) ×113(Y) ×36(Z) mm

裂隙灯图像分析系统联合荧光素钠在干眼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裂隙灯图像分析系统联合荧光素钠在干眼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使用裂隙灯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联合荧光素的方法在眼科干眼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干眼患者23例(23眼)为实验组,眼部健康者29例(29眼)为对照组,分别于眼结膜囊内滴1%荧光素钠液,后应用数码照相机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对检查者眼前节进行拍照,从数码图像中提取泪河图像并用裂隙灯专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其高度,分析两组间下泪河高度的差别,以及下泪河高度与泪液分泌试验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平均泪河高度分别是(0.25±0.05)mm及(0.16±0.0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组泪河高度与泪液分泌试验具有显著相关性(r=0.72,P<0.05)。结论:裂隙灯图像分析系统可用来测量泪河高度,该项新技术可被用于干眼的诊断。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scribe a method of quantifying the tear meniscus height (TMH) and using these values to diagnose patients with dry eye. Methods: 23 cases with dry eye (23 eyes)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eye health were 29 cases (29 eyes) for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in the conjunctiva of the eye drops of 1% fluorescein sodium solution,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cameras in the slit lamp microscope anterior segment of the examiner to take photographs, digital images extracted from the tear meniscus image and image analyzed software dedicated slit lamp to measure the height of the analyze of two river heigh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ears, and tears the river height and Schirmer test the correlation. Results: The mean value of the lower tear meniscus height in control subjects and experiment group were 0.25 mm and 0.16 mm respectively. Showing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also found between the lower tear lower meniscus height and schirmer test values (r=0.72, P<0.05). Conclusion: Fluorescein-sodium photographs of the eye can be used to quantify the lower tear meniscus height. This technique can be used for the diagnosis of dry eye. [Key words] Slit-lamp image processing; Fluorescein-sodium; Dry eye; Tear meniscus height 干眼是眼科门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由于泪液的质或量异常引起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所导致的最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1]。泪河是指人的泪液在睑缘和眼球表面之间形成新月面,其中脂质层是形成泪河表面的基础。裂隙灯图像分析系统能够通过安装在裂隙灯上的数码相机拍摄眼前节图像,并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眼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为临床提供客观和定量化的诊断依据[2]。本研究应用眼前节照相联合荧光素钠染色,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分析,比较对照组与干眼组下泪河高度均值的差别,并将此与诊断干眼的传统方法泪液分泌试验进行相关性比较。从而判断该方法的实用性及可靠性,以期找到一种适用于干眼诊断的新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裂隙灯显微镜的原理

裂隙灯显微镜的原理 裂隙灯:顾名思义就是灯光透过一个裂隙对眼睛进行照明。由于是一条窄缝光源,因此被称之为“光刀”。将这种“光刀”照射于眼睛形成一个光学切面,即可观察眼睛各部位的健康状况。其原理是利用了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的“丁达尔现象”。 丁达尔现象是: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这种现象有:夜间手电筒的光柱;阳光透过窗户或门缝照射进屋内;森林里的阳光等等。为了有效的观察眼睛的健康状况,裂隙灯必须安装于光线相对较暗的室内,将裂隙光源照亮眼睛,而后检查医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眼睛各部位的健康状况。 [编辑本段] 裂隙灯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裂隙灯的构造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裂隙灯”与“显微镜”。为了便于裂隙 裂隙灯显微镜 光源从不同的角度照射眼睛各部位,以及显微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眼睛,要求裂隙灯与显微镜在机械上都具有足够的左右摆动角。裂隙灯的光源要求其裂隙边缘必须要非常平整,裂隙必须清晰的成像在左右摆动的圆心垂直面上,而显微镜的聚焦同样也必须聚焦在这个圆心垂直面上。 裂隙照明光源必须具有:1. 裂隙的宽度在0至14mm范围内可调;2. 裂隙的长短在1至14mm范围内可调(当长宽都是14mm时裂隙灯光实际是一个圆形光斑);3.裂隙的方向可调。就是说裂隙光源可以是垂直的,也可以是水平的,还可以是斜的; 4.光源的亮度可调; 对于数字照相裂隙灯,还应具有亮度可调的背景照明灯光。 显微镜为立体双目结构,必须具备:1. 清晰的成像;2. 可调节目镜焦距,以适应操作者不同的眼屈光度;3. 可调节两目镜的距离,以适应不同操作者的瞳距;

裂隙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裂隙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主要介绍裂隙灯显微镜的作用、使用前的检查、调整和主要的检查方法。 一、裂隙灯显微镜的作用 裂隙灯显微镜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用裂隙灯显微镜可以清楚地观察眼睑、结膜、巩膜、角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及玻璃体前1/3等眼前段组织的病变情况可确定病变的位置、性质、大小及其深度; 若配以附件,如:平凹前置镜、眼底捡查用接触镜、三面镜和前房角镇等,可分别对眼底黄斑部及至锯齿缘周边部、前房角等部位做精细检查,在隐形眼镜的验配中.配前对配戴者眼前段的常规检查,若有角膜炎、结膜炎、睑裂斑、上眼睑严重下垂、眼睑闭合不全、瞬目迟钝(每分钟少于12次)等症者、应慎戴隐形眼镜; 在隐形眼镜配戴前应对配戴者做特殊检查。例如,测泪液破裂时间,了解泪道液分泌量和粘滞程度,检查泪道通畅程度等; 在隐形眼镜配戴前,用带刻度的裂隙灯显徽镜测量配戴者角膜直径的大小,作为选探镜片直径的依据;在隐形眼镜配戴后进行镜片配适的评估。主要包括:角膜覆盖程度的捡查、镜片中心定位、眨眼时镜片的移动度、视上时镜片的下垂及“上推试验”时镜片的松紧度等。 此外,使用裂隙灯显微镜还可以检查隐形跟镜的表面质量。目前,使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镜片主要判断:镜片表面的光滑度和镜片的完整性,从而评价镜片生产的工艺质量;镜片中有无不透明杂质、斑渍附着及混浊等现象,推断镜片材料的纯净度和聚合质量;陈旧镜片表面有无划痕、磨损和分辨镜片表面沉淀物的类型、颜色和形态。 二、使用前对仪器的检查 首先将对焦棒插入仪器相应的插孔中,打开照明电源(开关); 按照使用者的屈光不正度,分别转动两个目镜的调节圈;转动两目镜筒、使两镜中心距与观察眼的瞳距相一致,沿运动滑台移动显微镜,一只手握手柄前后推移进行粗调焦,另一只手握操纵杆前后移动进行细调焦,直至所看到的裂隙像最清晰为止;观察裂隙像亮度是否足够、均匀.一般不应低于2000lx; 开大裂隙,转动光圈盘,观看光圈形状、滤色片是否良好及光圈转动是否灵活。裂隙像高度最大8mm,最小0.2mm;开大光圈,调整裂隙,观看裂隙像开合是否灵活均匀,两边是否平行,有无毛刺,裂隙像最窄处应为0.2mm以下.最宽应为8mm; 检查裂隙像方位调整是否良好,裂隙像应绕中心轴可做自由旋转; 检查共焦共轴是否良好,此时应将显微镜置于正前方,裂隙系统处于略偏左或偏右的位置;最后取下对焦棒,使用人员更换时,必须重新校正。

相机相关参数说明

目录 关于手机ISO、光圈和快门的那点事 (2) 科普:关于手机镜头光圈 (9) 科普:堆栈式与背照式CMOS之间的关系 (10) 手机屏幕PPI是否越高越好 (12)

关于手机ISO、光圈和快门的那点事 大家日常拍摄照片和分享照片,除了讨论照片好不好看之外,还会去留意一些照片的EXIF信息,其中就有几个数值是我们最常需要注意的,分别是ISO、快门和。本文主要就是说一下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 光圈 光圈是指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它的大小决定着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的光线的多少。一些厂商在发布会上都会有写着镜头光圈参数为“F/2.0”、“F/2.4”之类的,这个数值就代表着光圈大小。但注意,并不是数值越大,光圈就越大。而是数值越小,光圈越大。例如:F/2.0>F/2.4。 我们可以简单的说:在同一个光线条件的场景下,同样的ISO和对焦点、测光点,光圈决定快门速度,光圈越大,快门速度就会越快。快门速度越快,就代表着更快的成像,在手持手机拍摄的情况下,高快门速度会减少很多因为手抖而导致画面模糊的几率。 在这里,笔者用单反来示范一下,光圈大小对快门的影响: 上面这张我使用F/4.0的光圈,ISO固定在100,那么在正常曝光下(以单反检测曝光值为准)的快门速度是1/15秒。

那么我们减小光圈,上面这张光圈是F/5.6,同样固定ISO为100,快门需要1/10秒才能得到跟上面那张一样的曝光。 但是在手机上,光圈数值都是被固定的,因为摄像头元件就这么丁点大,要做到能调节的光圈的摄像头,目前还不可能。那么我们就在光圈固定数值的前提下,了解快门和ISO对成像质量有什么影响吧。 快门 快门速度是手机成像中一个很重要的参数,我们看拍摄出来的照片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一个叫做“曝光时间”的数值,这个数值,其实就是快门速度。快门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整张图片的成像亮度。 在同样光圈大小、同样的光线环境和ISO下,快门越快,成像画面会越暗。快门越慢,成像画面就会越亮。曝光时间指的就是光线进入感光元件的时间。

各种环境单反拍摄参数如何设置

各种环境单反拍摄参数设置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 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 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 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 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 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 3、拍景: 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 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 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 5、拍烟花: 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 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 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 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 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夜间人像留影:

数字化裂隙灯图像分析系统技术参数

包4(1)设备清单采购预算:2570500元(最高投标限价) 科室:五官科编 号设备名称相关参数数 量 1数字化裂隙灯图像分析系统数字化裂隙灯图像分析系统技术参数 光学体技术参数 显微镜类型:伽利略式光学系统 显微镜总倍率:6X 10X 16X 25X 40X 改变倍率形式:转鼓式五档变倍 目镜:12.5X;双目镜联动装置 屈光度调节:-7D~+7D 裂隙高度:0mm ~14mm 连续可调 裂隙宽度:1mm ~14mm 连续可调 光学分辨率:≥2300.N 线对/mm 亮度调节:五档调光 光斑直径:φ14、φ10、φ8、φ5、φ3、φ2、φ1、φ0.2(mm) 裂隙角度:0°--180°可旋转 裂隙前倾:0°、5°、10°、15°、20° 滤色片:无色片、隔热片、减光片、无赤片、钴蓝片 固视标:红色LED 照明灯泡:卤钨灯泡12V/30W 二、图像处理系统 图象采集媒介:尼康高清单反相机,有效像素不低于2410万,能对所见 图像进行数字化还原显示并独具1080P 高清动态录像功能。 图象监视系统:目镜,裂隙灯软件监视窗口能实时同步地显示所见影象。 ★专业裂隙灯图像处理软件:专业软件,提供著作权证书(附证书) 专业认证级软件系统确保了和设备光学数码部分的兼容性,稳定性和后期扩展 性;软件强大的图像分析处理功能:可对病灶进行分析,测量,计算及影像增强, 为眼表/角膜/晶体等部位研究提供可靠帮助,并能为治疗效果作出对比分析;可 在图片上以文字的方式标注患者信息、眼别、检查日期、病灶注解等,并可随意 拖动位置; 三、主要特点及配置 高通透性全新光学设计,分辨率比普通型裂隙灯提高30%。 能实现全程序控制,照相系统与分析软件系统高度整合。 配置同轴背景光照明系统:能将暗室中裂隙光以外的部分清晰显现。 配置同步闪光照相装置:可拍摄精彩的角膜细节和细微病变的影像。 配DICOM3.0(医学影像数据传输)接口并免费开放:可实现医院内部局 域网或远程医疗会诊的实时医学影像传输功能。 1

裂隙灯显微镜的操作说明书

裂隙灯显微镜的操作说明书 https://www.360docs.net/doc/6618299852.html, 裂隙灯显微镜的使用与操作 仪器工作台面:仪器工作台面下有一抽屉和一电源开关;输入电源为220V、50Hz。打开电源开关,裂隙照明及固视灯被燃亮,调节裂隙照明度旋钮,从“低”位置旋转至“中”位置亮度逐渐增加;从“中”位置旋转至“高”位置亮度将进一步增加。作一般检查时可选用较底的电压;作精细光学切面时可选用较高的电压,即使在“高”位置本仪器也可以长时间连续工作。 运动底座装置:仪器在使用时的升降和水平移动,都由操纵手柄控制,旋转手柄,能使裂隙灯和显微镜自由升降(注意:升降不得超过300mm的限度,超过限度时切勿强行旋转以免损坏仪器);用手柄控制,能使裂隙灯和显微镜在导轨范围内任意方向作水平移动;底座上的固定螺栓能将底座固定,通常情况下螺栓呈放状态。 头架及固视灯装置:颚托左下方有一调节旋钮,用它可调整检查病人头部位置高低(在头架右支杆上有一黑色刻线标志),使被检查病人检查眼恰与显微镜等高。头架的固视灯,供被检查者导向之用。颚托下方有一前置镜插座,[已过滤词语]前置镜后可在左右方向轻轻滑动。 显微镜装置: 显微镜的调焦:显微镜是按正常眼调整的,医生如为不正常眼,应戴适合的眼镜或调节目镜的视度,此时应插上对焦棒,闭左眼,转动右视度环,直到最清晰的像为止,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校正左目镜的焦点。使用完毕后应复O位,以便他人使用。 显微镜的放大倍率:双目立体显微镜的瞳孔间距可应人调节。采用不同放大倍率的目镜(10X或16X两组)和拨动手柄变换物镜倍率(1X或1.6X两档),即可变换放大倍率: 目镜倍率10X10X16X16X 物镜倍率1X1.6X1X1.6X 放大倍率10X16X16X25.6X (3)显微镜座前有两个挂钉,当需要装挡气板时,将挡气板挂上即可。 5. 裂隙灯装置: 滤光片选择:拨动滤片手柄就可以选择滤光片:即与拨动滤片手柄相应位置的标志(图9)分别表示为:(1)通孔、(2)隔热、(3)减光、(4)无赤、(5)钴兰。 裂隙灯的宽度、高度调节:旋转裂隙灯的宽度旋钮,可以在0~8毫米范围内自由调节裂隙宽度,拨动光栏拨动手轮,可以在0~8毫米范围内自由调节裂隙的高度。9光栏盘上有五个大小不同的光栏和一个连续可高精尖的光栏) 裂隙旋转的调节:通过拨动裂隙旋转手柄,向左或右方向转动,可使裂隙我由直位转动至横位,当使用横裂隙作光学切面时,需钭裂隙灯的位置放在正中位,使裂隙灯臂与显微镜之间的夹角为0°。 使用横裂隙作上斜位光学切片时;将前钦扣向下推动,同时拉裂隙灯的下端,使裂隙灯向前倾斜,倾斜角度变动范围为0~23°,此时,通过反射镜反射的裂隙光便向上倾斜。 直裂隙光向左右两侧移动的方法:旋松定心旋钮,就可以用手转动裂隙灯使直裂隙光向左侧或向两侧各15°的范围内移动,当旋紧紧定中心旋钮时,裂隙灯自动恢复到正位。 裂隙灯的各种调节、转动动作根据临床使用的需要可以混合应用,这对特殊部位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裂隙灯臂与显微镜的调节:裂隙灯臂与显微镜臂安装在同轴心上,两者可以单独或同时转动。单独转动时将联动螺旋松,则裂隙灯臂与显微镜臂就能单独自由转动,旋紧此旋钮时则两臂可以同时联动。裂隙灯臂上另有一固定旋钮,旋松此旋钮时,显微镜臂可单独转动。 裂隙灯臂与显微镜臂的夹角: 裂隙灯臂与显微镜臂都可以在两侧各90°的范围转动,在显微镜臂上有一个定位柱,裂隙灯臂上有三个卡位。当裂隙灯臂与显微镜臂重合时,夹角为0°,此时定位销卡入中间卡位,当裂隙灯臂在显微镜臂在(或

basler 相机参数设置

/*index = 0//设置相机为内触发 = 1//设置相机为外触发 = 2//设置相机的曝光时间 = 3//设置相机的增益 = 4//相机的频率 = 5//图片的宽度 = 6//图片的高度 = 7//灯的触发信号 */ static void SetupCamera( Pylon::CInstantCamera& camera, int index) { using namespace GenApi; //获取参数节点列表 INodeMap &cameraNodeMap = camera.GetNodeMap(); if(index == 0) { CEnumerationPtr ptrTriggerSel = cameraNodeMap.GetNode ("TriggerSelector"); ptrTriggerSel->FromString("FrameStart"); CEnumerationPtr ptrTrigger = cameraNodeMap.GetNode ("TriggerMode"); ptrTrigger->SetIntValue(0); } else if(index == 1) { CEnumerationPtr ptrTriggerSel = cameraNodeMap.GetNode ("TriggerSelector"); ptrTriggerSel->FromString("FrameStart"); CEnumerationPtr ptrTrigger = cameraNodeMap.GetNode ("TriggerMode"); ptrTrigger->SetIntValue(1); CEnumerationPtr ptrTriggerSource = cameraNodeMap.GetNode ("TriggerSource"); ptrTriggerSource->FromString("Line1"); } else if(index == 2) { const CFloatPtr exposureTime = cameraNodeMap.GetNode("ExposureTimeAbs"); exposureTime->SetValue(theApp.m_iExposeTime); } else if(index == 3) { const CIntegerPtr cameraGen = cameraNodeMap.GetNode("GainRaw"); cameraGen->SetValue(theApp.m_iGain); } else if(index == 4) { const CBooleanPtr frameRate = cameraNodeMap.GetNode("AcquisitionFrameRateEnable"); frameRate->SetValue(TRUE); const CFloatPtr frameRateABS = cameraNodeMap.GetNode("AcquisitionFrameRateAbs");

裂隙灯检查法

教案 第14 次课授课时间 2005-11-29 教案完成时间 2005-11-20

(教案续页)

不同宽度的裂隙光照在被检查组织上,以观察病变的部位和深度。如将裂隙调节成细小的光带照在前房,则可分辨前房水有无混浊、如房水内有过量蛋白质或细胞等,即房水闪辉,这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如图 三、后部照明法 即将光线照在被检查组织或病变的后面。如要检查有无角膜后沉着物,则先将光线 照在虹膜面上,使之反射在角膜后面,则可探明有无沉着物。如有沉着物,则沉着物在明亮的虹膜背景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检查角膜上细小异物也应用此法。后照法又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前者病变正位于反射光的通道上;后者被检物在反射光线的一侧。 四、角膜缘分光照明法 也称角膜缘散射照明法。将光线照在角膜缘上,利用角膜透明性,光线在角膜缘内 部作弥散性反射,在对侧角膜缘部形成明亮光环,从而容易发现不明显的异物、薄翳(又称云翳)等。 五、镜面反光照明法 角膜和晶状体前后表面均很光滑,类似一反射镜,照在其上的光线会产生规则性反 光。如在反射镜上有不光滑的部位,则该处呈不规则光反射。仔细观察角膜、晶状体前后表面即系应用此原理。角膜内皮显微镜的设计也是以此为依据的。 六、间接照明法 即将光线照射在被检查目标的一侧。主要用于检查角膜的病变。 眼各部的检查 一、结膜 结膜组织虽可用聚光电筒照射配合放大镜检查,但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更清晰、详 尽,如结膜上皮的改变,结膜上的色素、异物、新生物,以及结膜下的血管形态、房水静脉,有无乳头增生和滤泡形成等。同时尚可通过透明的球结膜观察巩膜组织的某些病变,如巩膜炎后局部的巩膜萎缩变薄、葡萄膜色素透露等。 二、角膜

【镜头知识】常见单反相机镜头参数常识解读

【镜头知识】常见单反相机镜头参数常识 详细地说上列四点可以归纳为: ? 镜头类别的标识; ?焦距参数:表示镜头的焦距范围,单位为mm ; ?光圈参数:表示镜头的最大光圈系数,有些镜头还标识出镜头的最小光圈系数; ?所具特点:表示镜头所采用的特色技术等;这也是后文中重点解释的内容。 这些信息通常的表现格式如上图,在图中我们可以获得“CANON ZOOM LENS EF-S 10 -22mm 1:3.5-4.5 USM ”的信息。这些信息使我们判读出这款镜头的完整参数:佳能原厂EF-S电子卡口自动变焦镜头;焦距范围10 -22mm (超广角2倍变焦);最大光圈系数3.5-4.5;采用了USM超声波马达。 另外,版本序号也是常见的标识文字内容之一,它表示该镜头在同规格镜头中,属于第几代产品。 标识详解 在我等初级摄友接触较多的单反镜头里,佳能(Canon)和尼康(Nikon)的产品占据了大部份,另外如宾得(Pentax)、适马(Sigma)、图丽(Tokina)和腾龙(Tamron)等知名品牌也各有一片天地。下面将系统地简介上述品牌镜头的标识含义。

CANON: 佳能 .AL:非球面镜片,英文全称Aspherical 。标记有此“AL ”文字的佳能镜头,表明其在设计中采用的不是球面镜片。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镜片的数量,在降低重量和减小体积的同时,能提供更好的光学性能。非球面镜片一般用来解决广角和变焦镜头中的眩光和边缘变形等问题。另外在长焦镜头中也能提高光学素质。宾得的镜头也同样使用“AL ”来表示其使用了非球面镜片。 .DO:衍射光学,英文全称Diffractive Optical 。标记有此“DO ”文字的佳能镜头,配备多层衍射光学镜片,同时具有萤石和非球面镜片的特性。简单地理解,这“DO ”标识一般属于高档的佳能镜头。 .EF:电子卡口,英文全称Electronic Focusing 。这是佳能专门为其EOS 系列相机使用的电子自动对焦镜头,是我们较常见的佳能镜头。它能够应用在全画幅和APS 画幅的佳能SLR 和DSLR 上,其显著特点是在接口处有一个红色圆点用于对准机身卡位。 .EF-S:APS 画幅数码单反专用电子卡口。这是佳能专门为其APS 画幅数码单反相机设计的电子镜头,同样也是我们较常见的佳能镜头。它只能够应用在APS 画幅的佳能DSLR 上,其显著特点是在接口处有一个白色方形用于对准机身卡位。 .EMD:电磁光阑,英文全称Electromagnetic Diaphragm 。拥有此项技术的镜头可以电子控制开放和收缩光圈。

单反相机基本参数调试详解

单反相机基本参数调试详解

————————————————————————————————作者: ————————————————————————————————日期:

单反相机基本参数调试详解 单反相机作为一种比较复杂的摄影工具,让一些新手望而却步。其实只要了解了相机的一些简单的参数,想要上手还是比较容易的,今天小编就整理了网上的一些关于单反相机基本参数调试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镜头的焦距?焦距在物理中是指透镜中心到平行光聚集点的距离;而在摄影中,是指当对焦在无穷远时,镜头中心到感光器成像平面的距离。因此,只要知道镜头的焦距是怎样影响拍摄效果的就可以了。图下就是不同焦距拍摄的示意图。? ? ?

二、等效焦距?我们把镜头上标注的焦距定义为绝对焦距。绝对焦距是不会随着相机的改变而改变的,它反映了镜头本身的物理特性。而等效焦距这个概念的出现是因为不同相机有着不同大小的感光器。简单来讲,相同的镜头装在不同大小感光器的相机上,照片拍出来的范围会有区别。 怎么来量化不同大小感光器带来的这种差异呢??尼康(NIKON)和佳能(CANON)全幅相机的感光器大小一般在36mm*24mm左右,如尼康(NIKON)D3x,尼康(NIKON)D700,佳能(CANON)1DsMarkIII,佳能(CANON)5DMark II。尼康(NIKON)和佳能(CA NON)的非全幅(APS-C画幅)相机的感光器大小大约分别在24mm*16mm和22mm*15mm。我们将全幅相机(感光器大小为36mm*24mm的相机)作为摄影衡量标准。也就是说:所有能装在全幅相机上的镜头,等效焦距等于绝对焦距;而镜头在所有其他大小感光器相机上,等效焦距等于绝对焦距乘以一个固定的系数。?举个例子,镜头装在尼康(NIKON)的非全幅(APS-C画幅)相机上,如D300s,D90,等效焦距约等于绝对焦距乘以1.5倍;镜头装在佳能(CANON)的非全幅(APS-C画幅)相机上,如7D,60D,等效焦距约等于绝对焦距乘以1.6倍。意思就是这些镜头装在非全幅(APS-C画幅) 的相机上,拍摄出来的画面范围等效为一个更长的镜头在全幅相机上拍摄出来的范围。图下的几张例图可以很容易的帮助理解。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200mm的镜头在APS-C画幅机器尼康(NIKON)D90上拍摄到的范围与一个300mm镜头在全画幅机器尼康(NIKON)D700上一致。 ?三、对焦?对焦又叫聚焦,

单反相机使用(参数设置)指南简略版

开篇:光圈和快门是什么? 光圈英文名称为Aperture,它是用来控制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是镜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参数,光圈通常在镜头内。它的大小决定着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的光线的多少,通常我们用F值来表达光圈的大小。而快门是控制照相机曝光时间的机件,快门速度单位是“秒”。常见的快门速度有: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等。 光圈特性(一):控制进光量 光圈作为相机镜头内的一个元件,它的作用是控制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元件的光量,所以光圈的一大功能就是控制进光量的多少。一般来说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0,f1.2 f1.4,f1.8 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f44,f64。我们可以通过一张简单的示意图来说明不同数值的光圈和它孔径大小的关系。 光圈大小示意图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光圈 f 值越小,通光孔径越大(如上图所示),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越多,光圈 f 值越大,通光孔径越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越少,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好是下一级的两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5.6 ,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F5.6的通光量是F8的两倍。同理,F2是F8通光量的16倍,从F8调整到F2,光圈开大了四级。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 值常常介于f2.8~f11之间。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 级的调整。 上面我们说了光圈的大小决定了相机的进光量。在拍摄照片中,进光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画面的明暗,在相同曝光时间里光圈大的进光量就多,光圈小的进光量也就少。下面我们先通过一组照片来说明他们的关系,在拍摄照片时我们使用的是相机手动档,ISO感光度为100,曝光时间1/200秒,白平衡自动,只改变其光圈大小。 总结: 光圈的数值越小,光圈孔径越大,进光量越多,画面也就越明亮。光圈的数值越大,光圈孔径越小,进光量越少,画面也就越灰暗。 ·光圈特性(二):控制景深 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景深。我们在使用相机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楚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那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楚”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楚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摄到,超过这个范围就不能清楚的被拍摄。其次,前景深小于后后景深,也就是

眼部检查裂隙灯显微镜常用操作方法

(1)弥散光线照射法照明系统斜向投射,利用弥散光线,用低倍放大对眼前部组织形态学进行直接观察。可以对角膜、虹膜、晶状体作迅速的初步的全面的观察。 (2)直接焦点照射法这是一种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检査时将灯光焦点调节到与显微镜焦点完全一致。如将裂隙光线照在透明的角膜或晶状体上,则呈一种乳白色的平行六面体即光学切面。光线调成细小光柱射入前房,可检查有无混浊及混浊所在的层次,以及前1/3玻璃体内的病变。 (3)镜面反射照明法角膜与晶状体的前后面十分光滑,有反射镜样的性能。当光线照射在角膜或晶状体表面上时,可形成镜面反光区,因该区光度的增强而详细检査该处的组织。 (4)后部反光照明法也称透照法。此法是借后部反射回来的光线检查透明的、半透明的、正常的和病理的组织。检查时将光线的焦点照射于目标后方的不透明组织上或反光面上,而显微镜的焦点调整在被观察的组织上。包括直接后部反光照明法和间接后部反光照明法。直接、间接后部反光照明法与梦戴维角膜塑形镜角巩膜缘分光照明法联合应用,把光线照射在巩膜角膜缘上用来检查角巩膜缘上的病变,可兼有三种方法的效果。 (5)角膜缘散射照明法又叫角膜缘分光照射法。将光线直接集中在角膜缘上,在全部角巩膜缘上形成一环行光暈,而以对侧的角膜缘处最清楚。正常角膜除此光晕及由巩膜突所形成的环行阴影外,角膜本身将无所见。如角膜某处发生极淡的混浊,则该处可见明显的灰白色遮光体。 (6)间接照射法将光线照射到组织的一部分上,借光线在组织内的分散、屈折和反射,对被照射处附近的遮光物加以分辨。利用本法便于观察瞳孔括约肌、虹膜内出血、虹膜血管、角膜中的水泡以及血管等。

关于数码相机设置的一般参数设置

1 . Q:关于数码相机设置的一般参数设置 A:相机的具体参数因环境和灯光不同,其参数也不是完全固定的,需要根据实际环境和需要调整数码相机设置参数,参数调整只是对效果的辅助调节,好的效果对灯光要求相对也会提高。以下设置为参考设置:在相机参数设置中,把数码相机白平行设置成荧光灯(灯光偏蓝情况下设置自动),照片效果选择为柔和模式(或者中性模式),在高级设置中把曝光控制设置为手动控制,快门速度调节到0.3秒左右(调节亮度使用),光圈值设置为F4.0(数值太小拍摄出来的照片会比较模糊),ISO感光度设置为100(太高拍摄出来的照片会有噪点),测试拍照后在输出效果调节-色彩还原里面红色选项下增加洋红、减少青色、黄色,也可以在其它选项下进行调整,但是调节幅度都不要太大(35左右),注意在白色和中性色选项下调节幅度最好不要超过10,所有选项幅度如果调节过大都会造成色彩失真。此参数适用任何型号相机调节,SX110、SX100、A640数码相机没有“照片效果”选项。 2 . Q:如何制作梦幻蒙版? A:打开photoshop新建一个1024x768(横)或768x1024(竖)的灰度模式的白底图片,在上面做你想要的梦幻样式,黑色部分是梦幻照显示人物的区域,白色部分是梦幻照遮蔽人物的区域,黑色到白色的渐变色(灰色部分)是梦幻照人物到背景的过渡效果,完成后存8位的BMP格式,复制到D:\鸳鸯贴纸相\vertPic\dream(全身版)dream1(07数码版)文件夹下,命名方式以文件夹内现有编号续排,然后进入系统设置点击生成图库索引生成缩略图。 3 . Q:为何全身版和07数码版打印比以前旧版本软件慢? A:全身版和07数码版软件提高拍照速度,在拍照时不进行合成,统一在打印时才合成照片,可以实时不重拍更换背景图、添加花加草或撤消等功能,经我们反复测试正常情况下一般合成传输时间在20秒左右,是会比鸳鸯软件06数码版、06增强版之前版本稍慢,因之前版本拍照时直接生成合成图,点击打印后不存在合成过程,直接打印,但在拍照过程中每拍一张照片都会有比较长的合成时间。我们软件此次的改动也是收集和听取了广大客户的建议进行更改的,同样的一版照片总体来说新版软件从开始拍照到完成打印所用的时间比旧版本还要少一点。如果您的照片合成速度非常慢,请在发送打印命令时调用任务管理器查看CPU 或内存占用是否较高,如因此问题引起请尝试适当提高电脑配置或加大虚拟内存等,另感染病毒或使用了网络打印机也会较慢(网络响应问题,与软件无关,时间特别长的请检查网线 和网络设置)。

裂隙灯检查流程

裂隙灯检查流程 1.使患者放好姿势,双眼平视前方。医生调整裂隙灯镜头位置。开始检查并记录时间。 2.裂隙灯检查由外向的基本检查顺序是: 眼睑—睑缘—睫毛—泪器--睑结膜—球结膜—结膜囊——角膜巩膜缘—泪膜-角膜—前房—前房角—虹膜—瞳孔—后房—晶状体(相关解剖概念请参考《眼的解剖学》) 检查顺序:先右眼后左眼。筛查时平均每只眼睛检查120秒,如果有具体问题再作进一步检查。 3.具体检查 (1)眼睑: 操作者:1.检察时把裂隙灯调为弥散光 2.在镜头光圈调为(小)时,裂隙灯的光强调为 (中度) 3.光源角度为(左右各45度) 4.裂隙灯放大倍率应调为(低倍) 5.检查时可嘱病人闭眼。 6.检查时间应控制在(5)~(8)秒之间。

(2)睑缘及睫毛: 操作者:1.观察时把裂隙灯调为弥散光, 2.在镜头光圈调为(小)时,裂隙灯的光强调为 (中度)3.光源角度为(左右各45°) 4.裂隙灯放大倍率应调为(低倍) 5.观察顺序为从鼻侧到颞侧。 6.检查时嘱病人向(正前)看。 7.检查时间应控制在(5)~(8)秒之间。

(3)泪器: 操作者:1.检查时把裂隙灯调为弥散光 2.在镜头光圈调为(中)时,裂隙灯的光强调为 (中度)3.光源角度为(颞侧45°) 4.裂隙灯放大倍率应调为(低倍)。 5.检查时嘱病人向颞侧看。 6.应观察到患者的上泪小点和下泪小点。 7.检查时间应控制在(4)~(8)秒之间。

(4)泪膜: 操作者:1.检查时把裂隙灯调为弥散光 2.在镜头光圈调为(大)时,裂隙灯的光强调为 (中度)3.光源角度为(颞侧45°) 4.裂隙灯放大倍率应调为(低倍)。 5.嘱病人向前看。(观察泪膜破裂时间:嘱病人用力眨一次眼后开始计时,只道泪膜破裂或再次瞬目为止。) 6.应观察到患者的泪膜是否完整,泪膜破裂时间。 7.检查时间应控制在(8)~(18)秒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