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附5例报告)

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附5例报告)

岳晓龙;张玉峰;孙世平;邵勇

【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

【年(卷),期】2006(14)12

【摘要】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肾嫌色细胞癌资料,4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34~75岁,平均55岁,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5例均行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肾嫌色细胞癌.病理分期:p

T1N0M0 2例,p T2N0M0 1例,p T3N0M0 2例.病理分级:G12例,G21例,G32例.随访1至13个月,5例均无瘤存活.结论: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肾细胞癌,确诊有赖于典型病理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与同期、同级的其他类型肾癌相比,肾嫌色细胞癌预后较好.

【总页数】4页(P1587-1590)

【作者】岳晓龙;张玉峰;孙世平;邵勇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泌尿外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泌尿外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泌尿外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泌尿外科,黑龙江,哈尔

滨,15008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6.6

【相关文献】

1.肾肉瘤样癌的诊断和治疗(附4例报告) [J], 刘洪年;程川;周玉海;郭骏;李金涛;綦岩;张维涛

2.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嫌色细胞癌(附5例报告) [J], 翁博文;孙小庆;祝海;刘之俊;高健刚;侯四川

3.自发性肾被膜下血肿临床诊断和治疗(附7例报告和文献回顾) [J], 张海东;吕建阳

4.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并发肾动静脉瘘的诊断和治疗(附18例报告) [J], 于泓远;董潇;崔小鲁;刘贤奎;孔垂泽

5.自发性肾被膜下血肿临床诊断和治疗(附7例报告和文献回顾) [J], 张海东; 吕建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嫌色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肾嫌色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3例肾嫌色细胞癌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由嫌色细胞和嗜酸细胞构成,呈实性片状、梁状和腺泡状分布。嫌色细胞体积较大,多角形,胞膜清晰,胞质半透明细网状,胞核皱缩,可见核沟及核异型,核仁不明显;而嗜酸细胞胞质嗜酸性呈细颗粒状,可见明显的核周空晕。免疫组化 AE1/AE3(+),Vimentin(-)。结论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肾肿瘤,其特征性的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电镜及遗传学改变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关键词】肾嫌色细胞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chromophobe cell renal carcinoma.Methods The microscopic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features were studied in 3 cases of chromophobe cell renal carcinoma, and relative literatures were reviewed.Results The tumors were composed of chromophobe cells and eosinophilic cells,Histologically distributing by sheet, trabecular and alveolar patterns. Chromophobe cells with distinct membranes were larger and polygonal with translucent and finely reticulated cytoplasm. Eosinophilic cells had eosinophilic cytoplasm and perinuclear halo. Wrinkled, grooved and bizarre, nuclei were found in chromophobe cell renal carcinoma and nucleolus was not easily identified. Immunohistochemically, the tumors expressed AE1/AE3 and vimentin was negative. Conclusions Chromophobe cell renal carcinoma is a rare tumor, and it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must be establish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thology,immunohistochemical findings,ultratrucural and genetic changes. Key words:Chromophobe cell renal carcinoma; clinical pathology; Immunohistochemistry 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肾癌类型,具有特殊的形态学和遗传学表型,约占肾肿瘤的5%,在常规病理诊断中易与肾透明细胞癌和嗜酸细胞腺瘤混淆。本 文报道3例肾嫌色细胞癌观察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学表型,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进行讨论。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肾嫌色细胞癌115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肾嫌色细胞癌115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周永强;王尚乾;鲍美玲;秦超;王增军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肾嫌色细胞癌(RCC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提高RCCC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5例肾嫌色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并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复发、生存情况.结果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肾嫌色细胞癌.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24、35、39个月因肿瘤转移死亡,其中1例为脑、肺转移、2例为腹腔内多发转移.复习该3例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显示2例在诊断时即有肾静脉癌栓形成,1例伴有肉瘤样变,镜下观察到癌组织广泛坏死、出现肉瘤样分化、浸润性生长显著、瘤细胞核仁明显、核分裂像较多.结论 RCCC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少见肾癌类型,预后相对较好,通过病理及免疫组化能有效鉴别诊断,当出现静脉癌栓或肉瘤样变时提示预后不佳.【期刊名称】《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年(卷),期】2016(021)001 【总页数】4页(P12-15) 【关键词】肾嫌色细胞癌;预后;病理 【作者】周永强;王尚乾;鲍美玲;秦超;王增军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江苏南京 210029;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江苏苏州 215200;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江苏南京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江苏南京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江苏南京 2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2.9 ·临床研究· 肾癌是泌尿系统的常见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居泌尿系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肾嫌色细胞癌(renal chromphobe cell carcinoma, RCCC) 作为其中一种少见的亚型, 约占肾癌的3.6%~10.4%[1]。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2月至2014年12月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115例RCCC患者的 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1.1 一般资料2008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RCCC患者共115例,其中男60例,女55例,年龄20~78岁(中位数56.5岁)。 1.2 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RCC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理资料、主要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并进行随访,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并进行讨论。 1.3 标本处理所有标本均经4%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 μm切片,HE染色。每例均选取一个代表性的蜡块,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一抗选择上皮细胞膜抗原(EMA)、CD10、CD117、CK7、E-cad、Ki67、RCC、波形蛋白(Vim)等。以上抗体及试剂盒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判定标准:CD10、EMA和RCC定位于细胞膜或细胞质;CD117定位于细胞膜;CK7、Vim和E-cad定位于细胞质;Ki67定位于细胞核。 2.1 临床表现本组115例患者首发症状无明显特异性,其中15例因无痛性肉 眼血尿就诊;12例表现为单侧腰部疼痛;6例同时存在腰痛和血尿症状;4例为 尿频、尿急、尿痛;无症状体检发现者53例,伴发热5例,伴不同程度贫血8例。病程1 d~ 5年,平均18月。

肾嫌色细胞癌的CT和MRI诊断

肾嫌色细胞癌的CT和MRI诊断 朱庆强;朱文荣;王中秋;史玉振;童明敏;林艳飞 【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T and MRI features of chromophobe cell renal carcinoma (CCRC), and learn more about of the disease. Methods: 16 cases of chromophobe cell renal carcinom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ll of them were confirmed by pathology and performed CT scan. Six of them involved in MR. CT and MR features of the tumor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s:CT values of the normal renal cortex,medulla and CCRC were (30. 7±3. 2) ,(28. 5± 2. 8) and (32. 7±5. 6)HU respectively on plain scan;CT values of them were (132. 3±17. 7),(58. 4±9. 4) and (68. 6± 12. 4)HU respectively in cortical phase;CT values of them were (166. 6±26. 8),(80. 6±5. 8) and (87. 8±25. 0)HU respectively in medullary phase;CT v alues of them were (132. 3±20. 7),(69. 6±4. 8) and (79. 4±18. 4)HU respectively in renipelvic phase. The enhancement of CCRC was lower than the normal renal cortex (cortical, medullary, renipelvic phase P<0. 01) ,but higher than the normal renal medulla (cortical,medullary,renipelvic phase P<0. 05). The tumor presented isointensity or hypointesity on Ti-weighted image and isointensity or hyperintensity on T2-weighted image. Conclusion:The CT and MR characters of CCRC have special features so that they do some help to CCRC diagnosis.%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嫌色细胞癌,16例均行CT 平扫及增强扫描,6例同时行MRI检查。对比分析肾嫌色细胞癌瘤体、正常肾皮

【Z109】肾细胞癌

【Z109】肾细胞癌 【病因病理】 肾细胞癌是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腺癌,85%透明细胞癌,40-60Y多见,男女比为2:1。其病因未明,相关因素包括吸烟,肥胖,长期血液透析,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物,某些病毒感染等,石油,皮革,石棉等产业工人患病率较高,遗传因素占2-4%。 病理上分为透明细胞癌(占70%),乳头状癌(占15-20%),嫌色细胞癌(占6-11%),肾集合管癌,未分类肾细胞癌。 【临床表现】 无任何表现,三联征为间歇性血尿,腰部疼痛和腹部包块,发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血压,贫血,神经系统症状。 【影像学表现】 X:可显示肾小盏牵拉变形,扭曲变细,小盏破坏。肾小盏扩张变形。 IVP:压迫肾盏、肾盂而变形,小盏破坏。 CT: 1、分叶状,浸润性生长。 2、边界不清,有短毛刺。 3、脂肪囊内条索状影或结节影。 4、肾筋膜增厚。 5、肿瘤密度不均,坏死,囊变,出血或钙化,偶有砂粒样钙化。 6、快进快出的强化方式。 左肾不均匀密度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 MRI: 1、T2WI混杂信号或高信号。 2、T1WI透明细胞癌多呈中、低信号,乳头状肾癌呈等信号、高信号及混杂信号为主。

3、假包膜征,SE-T1WI和FSE-T2WI均呈低信号。 4、增强扫描,透明细胞癌中重度强化,乳头状肾癌以轻度强化为主。 5、动态增强:SI-T曲线示肾实质的波形较正常,肿瘤组织的波形陡直,波峰较高。 右肾肿瘤信号不均匀,T1WI等低信号,增强不均匀明显强化,另双肾囊肿。 动脉造影: 可明确肿瘤血供,典型抱球征。 诊断要点: 杯口征:瘤旁肾实质呈拱状高于肾轮廓之外。 假包膜征,肾周间隙尤其瘤灶边缘的改变,皮质期明显不均匀强化,实质期快速下降,呈快进快出表现。 【鉴别诊断】 1、单纯性肾囊肿:实质内边缘光整类圆形低密度影,水样密度,血管造影为圆形局限无血管区。 2、肾盂癌:病灶局限于肾盂或肾盏时,不用鉴别。当肾盂癌广泛浸润肾实质后,影像不好鉴别,只有肾动脉造影可有助于鉴别。肾盂癌的肿瘤血管一般较少,约有半数可见肾盂输尿管动脉粗大和供血。 版权声明

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附5例报告)

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附5例报告) 岳晓龙;张玉峰;孙世平;邵勇 【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 【年(卷),期】2006(14)12 【摘要】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肾嫌色细胞癌资料,4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34~75岁,平均55岁,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5例均行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肾嫌色细胞癌.病理分期:p T1N0M0 2例,p T2N0M0 1例,p T3N0M0 2例.病理分级:G12例,G21例,G32例.随访1至13个月,5例均无瘤存活.结论: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肾细胞癌,确诊有赖于典型病理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与同期、同级的其他类型肾癌相比,肾嫌色细胞癌预后较好. 【总页数】4页(P1587-1590) 【作者】岳晓龙;张玉峰;孙世平;邵勇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泌尿外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泌尿外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泌尿外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泌尿外科,黑龙江,哈尔 滨,15008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6.6 【相关文献】

1.肾肉瘤样癌的诊断和治疗(附4例报告) [J], 刘洪年;程川;周玉海;郭骏;李金涛;綦岩;张维涛 2.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嫌色细胞癌(附5例报告) [J], 翁博文;孙小庆;祝海;刘之俊;高健刚;侯四川 3.自发性肾被膜下血肿临床诊断和治疗(附7例报告和文献回顾) [J], 张海东;吕建阳 4.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并发肾动静脉瘘的诊断和治疗(附18例报告) [J], 于泓远;董潇;崔小鲁;刘贤奎;孔垂泽 5.自发性肾被膜下血肿临床诊断和治疗(附7例报告和文献回顾) [J], 张海东; 吕建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细胞癌影像鉴别诊断

肾细胞癌影像鉴别 肾脏肿瘤多为恶性,包括肾细胞癌,肾盂癌和肾母细胞瘤,其中肾细胞癌约占85% ⑴分型:透明细胞癌;嫌色细胞癌;乳头状细胞癌;集合管癌;未分类癌 ⑵透明细胞癌 ⒈多位于肾皮质,坏死、出血、囊变常见,动态增强皮髓交界期显著强化,与肾皮 质强化类似,实质期强化显著消退,强化方式多为“快进快出” ⒉强化程度是鉴别肾癌各亚型的最有用的参数,并以CT值作为鉴别透明细胞癌与 非透明细胞癌的标准,发现在皮髓期CT值>84HU判断透明细胞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74%和100%,而以排泄期>44HU为界值则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4%和91% ⑶嫌色细胞癌 ⒈源于肾集合管上皮的B型插入细胞,肿瘤中心多位于肾髓质,呈膨胀性生长,表 现为形态规则的球形实质性肿瘤 ⒉嫌色细胞癌为少血供肿瘤,皮髓交界期多数肿瘤表现为轻中度强化;实质期肿瘤 强化多样,多数肿瘤强化较皮髓交界期强化明显,大多数肿瘤强化相对均匀,近30%肿瘤出现轮辐状强化,部分肿瘤可见中心星芒状或轮辐状瘢痕 ⒊无论肿瘤大小,肿瘤密度非常均匀,很少出现坏死、出血和囊性变 ⒋超过38%肿瘤可出现钙化,钙化呈片状,境界可清楚或模糊 ⒌肾脏肿瘤若大于7cm,均匀一致的轻度强化且伴钙化,则强烈提示为嫌色细胞癌 ⒍肾嗜酸性腺瘤:较为特征的表现是肿块中央出现星状瘢痕及周围轮辐样强化 国外从形态学、瘢痕、包膜以及动态增强强化方式等分析,未发现显著差异 星芒状瘢痕不仅仅是嗜酸性腺瘤的特征,也是嫌色细胞癌的重要特征之一 ⑷乳头状细胞癌 ⒈乳头状肾细胞癌多位于肾皮质,肿瘤容易出血、坏死、囊变,部分乳头状肾细胞边 缘结节或小乳头样改变,动态增强一般无放射状改变;以轻度不均匀强化最多见 ⒉强化程度低于肾嫌色细胞癌 ⒊嫌色细胞癌强化方式虽与乳头状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仅凭此标准鉴别两者尚存在一定难度。嫌色细胞癌与乳头状癌的预后和治疗方案相似,鉴别两者的临床价值有限 ⑸肾集合管癌 尽管也起源于肾髓质,也属于少血供肿瘤。肾集合管癌恶性征象显著,肿瘤形态多不规则,肿瘤与正常肾交界模糊,易累及肾盂,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肾癌诊疗规范

肾癌诊疗规范 一、概述 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肾癌的组织病理类型最常见的为透明细胞癌,其次为乳头状肾细胞癌及嫌色细胞癌,以及集合管癌等少见类型的肾细胞癌。肾癌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及膀胱癌,占泌尿系统肿瘤第三位。二、常见肾细胞癌病理类型特征 ⑴透明细胞癌 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是最常见的肾癌病理亚型,约占肾癌的60%~85%。 ⑵乳头状肾细胞癌 ⑶嫌色细胞癌 ⑷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细胞性肿瘤 ⑸集合管癌和肾髓质癌 ⒉少见肾细胞癌病理类型特征 三、分期 第8版AJCC肾癌TNM分期 分期标准 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1 肿瘤最大径≤7cm,且局限于肾内 T1a 肿瘤最大径≤4cm,且局限于肾内

T1 4cm<肿瘤最大径≤7cm,且局限于肾内b T2 肿瘤最大径>7cm,且局限于肾内 T2a 7cm<肿瘤最大径≤10cm,且局限于肾内 肿瘤局限于肾脏,最大径>10cm,且局限于肾内T2 b T3 肿瘤侵及主要静脉或肾周围组织,但未侵及同侧肾上腺,未超过肾周围筋膜 T3a 肿瘤侵及肾静脉或其分支的肾段静脉,或侵犯肾盂系统,或侵犯肾周脂肪和(或)肾窦脂肪,但是未超过 肾周围筋膜 肿瘤侵及膈下的腔静脉 T3 b T3c 肿瘤侵及膈上的腔静脉或侵及腔静脉壁 T4 肿瘤侵透肾周筋膜,包括侵及邻近肿瘤的同侧肾上腺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 X N 区域淋巴结无转移 N 区域淋巴结有转移 1

M 无远处转移 M 有远处转移 1 分期肿瘤情况 Ⅰ期T1 N0 M0 Ⅱ期T2 N0 M0 Ⅲ期T1/2 N1 M0 T3 N0/1 M0 Ⅳ期T4 任何N M0 任何T 任何N M1 四、诊断 (一)临床表现 肾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这些临床表现有些是肾肿瘤本身直接导致的,有些可能是由于肾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或转移灶所产生。当经典的肾癌三联征:血尿、腰痛和腹部包块都出现时,约60%的患者至少已达T3期;当出现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时,提示可能合并左肾静脉瘤栓。因此早期诊断RCC 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转移脏器及转移发生率依次为:肺转移(48.4%)、骨转移(23.2%)、肝转移(12.9%)、肾上腺转移(5.2%)、皮肤转移(1.9%)、

肾细胞癌诊断治疗指南

肾癌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作为对患者术前一般状况、肝肾功能以及预后判定的评价指标,确诊则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⒈推荐必须包括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尿素氮、肌酐、肝功能、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钙、血糖、血沉、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推荐分级C)。 ⒉推荐必须包括的影像学检查项目腹部B超或彩色多普勒超声,胸部X线片(正、侧位)、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碘过敏试验阴性、无相关禁忌证者)。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及胸部X线片是术前临床分期的主要依据(推荐分级A)。 ⒊推荐参考选择的影像学检查项目在以下情况下推荐选择的检查项目。腹部平片:可为开放性手术选择手术切口提供帮助;核素肾图或IVU检查指证:未行CT增强扫描,无法评价对侧肾功能者;核素骨显像检查指证:①有相应骨症状;②碱性磷酸酶高;③临床分期≥Ⅲ期的患者(证据水平Ⅰb);胸部CT扫描检查指证:①胸部X线片有可疑结节;②临床分期≥Ⅲ期的患者(证据水平Ⅰb);头部MRI、CT扫描检查指证:有头痛或相应神经系统症状患者(证据水平Ⅰb);腹部MRI扫描检查指证:肾功能不全、超声波检查或CT检查提示下腔静脉瘤栓患者(证据水平Ⅰb)。 ⒋有条件地区及患者选择的影像学检查项目具备以下检查设备的医院以及具有良好经济条件的患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肾超声造影、螺旋CT及MRI扫描主要用于肾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或PET-CT检查费用昂贵,主要用于发现远处转移病灶以及对化疗、细胞因子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或放疗的疗效评定。 ⒌肾穿刺活检与肾血管造影检查肾穿刺活检和肾血管造影对肾癌的诊断价值有限(证据 水平Ⅲa)。对影像学诊断难以判定性质的小肿瘤患者,可以选择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或定期(1~3个月)随诊检查。对年老体弱、或有手术禁忌症的肾癌患者或不能手术的晚期肾癌患者需化疗或其他治疗(如射频消融、冷冻消融等)的患者,治疗前为明确诊断,可选择肾穿刺活检获取病理诊断。 五、治疗 综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价临床分期(clinical stage grouping,cTNM)分期,根据cTNM分期初步制定治疗原则。依据术后组织学确定的侵袭范围进行病理分期(pathological stage grouping,pTNM)评价,如pTNM与cTNM分期有偏差,按pTNM分期结果修订术后治疗方案。㈠局限性肾癌的治疗 外科手术是局限性肾癌首选治疗方法。 ⒈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是得到公认可能治愈肾癌的方法[19-23]。经典的根治性肾切除范围包括:肾周筋膜、肾周脂肪、患肾、同侧肾上腺、从膈肌脚至腹主动脉分叉处腹主动脉或下腔静脉旁淋巴结以及髂血管分叉以上输尿管。40多年来,对采用经典根治性肾切术治疗肾癌的观念已经发生了部分变化,特别是在手术切除范围的变化(如选择适当病例实施保留同侧肾上腺根治性肾切除术、保留肾单位手术)已经达成共识,治疗方式也不再是单一的开放性手术(如腹腔镜手术、微创治疗)。现代观点认为,符合下列4个条件者可以选择保留同侧肾上腺的根治性肾切除术[24-25](证据水平Ⅲa):①临床分期为Ⅰ或Ⅱ期;②肿瘤位于肾中、下部分;③肿瘤<8cm;④术前CT显示肾上腺正常。但此种情况下如手术中发现同侧肾上腺异

肾癌诊疗规范(2021年版)

肾癌诊疗规范(2021年版) 一、概述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以下简称肾癌) 是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肾癌的组织病理类型最常见的为透明细胞癌,其次为乳头状肾细胞癌及嫌色细胞癌,以及集合管癌等少见类型的肾细胞癌。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早期肾癌的发现率逐渐增长,局限性肾癌经过保留肾单位的肾脏肿瘤切除术或者根治性肾切除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据统计,目前确诊时即已属晚期的患者已由数年前的30%下降至了17%,随着靶向治疗的持续发展及免疫治疗的兴起,晚期肾癌的疗效也逐步得到改善。 二、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一)流行病学 在世界范围内,肾癌的发病率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北美、西欧等西方发达国家发病率最高,而非洲及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最低。根据GLOBOCAN2020全球癌症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肾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14位,低于泌尿系统的前列腺癌及膀胱癌,死亡率居第15位。肾癌年龄标化发病率在男性为6.1/10万,女性为 3.2/10万。年龄标化死亡率在男性为

4.6/10万,女性为1.8/10万。据2018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的资料显示,2015年中国肾癌新发病人数占的恶性肿瘤第17位,死亡人数占第18位。中国肾癌发病粗率为4.02/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为 2.66/10万;其中男性肾癌发病粗率为 5.10/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为3.43/10万;女性肾癌发病粗率为2.92/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为1.89/10万。 (二)病因学 肾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病与遗传、吸烟、肥胖等有关。 ⒈遗传性因素:大部分肾细胞癌是散发性的,遗传性肾癌占肾癌总数的2%~4%,多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在家族中遗传,由不同的遗传基因变异造成,这些基因既包括抑癌基因又包括癌基因。已明确的遗传性肾癌包括VHL(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双侧多发的肾透明细胞癌和肾囊肿)、MET基因相关的遗传性乳头状肾细胞癌、延胡索酸水化酶基因异常引起的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BHD(Birt-Hogg-Dube)综合征(多发性肾嫌色细胞癌、杂合性嫌色细胞和嗜酸细胞肾肿瘤、乳头状肾细胞癌)、HRPT2基因相关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颌骨肿瘤综合征(混合型上皮和基质肿瘤、乳头状肾细胞癌)(见表1)。一般认为如下人群可能是遗传性肾癌的潜在患者:①≤45岁的肾癌患者;②双侧/多发肾脏肿瘤;③肾癌家族史(至少一个一级亲属,至少 2个二级亲属);④肾癌合并其他肿瘤病史(嗜铬细胞瘤,胃

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治

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治 【摘要】目的提高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式回忆性分析4例肾嫌色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1例,年龄34-76岁,平均52岁。结果 3例患者行肾癌根治术,1例行肾部份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肾嫌色细胞癌,病理分期:pT1aNxM0 1例,pT1bN0M0 3例。病理分级:G13例,G21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CK8(低分子量细胞角蛋白)阳性,Vimentin(波型蛋白)阴性,Hale胶体铁阳性。随访4个月至8年,平均4年。4例患者均健在,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肾细胞癌,影像学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帮忙,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手术医治后预后较好。 【关键词】肾脏嫌色细胞癌诊断医治 肾嫌色细胞癌较少见,咱们自1998年7月至2006年7月共诊治4例,占同期肾癌的%(4/206),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式 临床资料本组4例,男女各2例,年龄34-76岁,平均52岁。4例均位于左肾。左侧腰痛3例,病史2个月至2年,平均6个月。1例无病症系B超发觉。4例均无肉眼血尿,无高血压史。体魄检查:2例左肾区叩击痛,4例腹部均未扪及肿块。实验室及辅助检查:4例患

者血、尿、粪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肝、肾功能、血钙、血糖、血沉、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均未见异样。4例静脉尿路造影(IVU)示双肾显影均良好,其中2例示左肾外形稍增大,局部肾盏受压变形,另2例IVU未见明显异样。4例B超示肿瘤呈类圆形,边界清楚,内部回声较均匀,其中3例高回声,1例等回声,肿块最大径4-7cm,平均5cm。4例CT平扫示肾实质内类圆形实性占位,肿块突出于肾轮廓之外,肿瘤边缘滑腻,内部密度均匀,均未见钙化灶或出血坏死区,CT值36-48Hu,平均43Hu。CT增强扫描示增强后均匀强化(但明显低于正常肾实质密度),肾盂肾盏无积水,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肾静脉及腔静脉内均未见瘤栓形成。术前诊断:肾脏实性占位。 医治方式 4例行肿瘤探查术,术中见肿瘤表面有完整包膜,其中1例肿瘤较小者(最大径4cm),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疑心为肾嗜酸细胞瘤,考虑瘤体较小,行肾部份切除术;2例术中冰冻切片疑心为肾癌,行肾癌根治术;1例术中冰冻切片提示良恶性难以确信,偏向于恶性,也行肾癌根治术。4例术后均未采纳辅助性医治。 2 结果 所切标本肉眼观看,剖面呈深棕色,密度均匀,未见明显钙化灶、出血、坏死或囊性变区,肿瘤表面有完整包膜。常规行苏伊氏染色,光镜下见瘤细胞多呈实片状或腺泡状排列,均见两型细胞,肿瘤细胞

肾脏嗜酸性细胞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附36例报告)

肾脏嗜酸性细胞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附36例报告) 刘海浪;王少刚;杜广辉;陈忠;宋晓东;陆金金;王新光;朱伟;杨为民 【摘要】目的探讨肾脏嗜酸性细胞瘤的诊疗特点及术后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010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36例肾脏嗜酸性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对患者一般情况、影像学特征、病理资料及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因体检发现肿瘤者24例,因腰腹胀痛就诊者9例,因出现肉眼血尿就诊者1例,因下尿路症状就诊者1例,因自行发现肿块就诊者1例;术前行超声、C T或M RI检查者分别有23、31及15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肾部分切除术者16例,行肾肿瘤根治性切除术者17例,行冷冻消融治疗肿瘤者2例,行微波消融者1例,所有肿瘤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肾嗜酸性细胞瘤;获得随访者33例,截止最后随访时间,全部存活.结论术前诊断肾嗜酸性细胞瘤应联合多种影像学技术手段及穿刺活检,术前无法确定肿瘤性质时,应积极手术治疗.【期刊名称】《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8(047)005 【总页数】6页(P627-632) 【关键词】肾嗜酸性细胞瘤;影像学检查;病理诊断;肾脏嫌色细胞癌 【作者】刘海浪;王少刚;杜广辉;陈忠;宋晓东;陆金金;王新光;朱伟;杨为民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 ,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 ,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 ,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 ,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 ,武汉

【读片时间】第0641期:肾透明细胞癌

【读片时间】第0641期:肾透明细胞癌 肾透明细胞癌 【临床资料】 男性,60岁。无痛性血尿1月余。 图1肾透明细胞癌 A B C

D E F 【影像学检查】 A.CT平扫右肾体积增大,边缘毛糙,右肾上极不规则囊实性肿块,偏前部见不规则斑片状稍高密度区,后外方围绕环形稍低密度带; B.增强扫描皮质期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强化程度接近对侧肾皮质,周围稍低密度环未见明显强化; C.D.增强扫描实质期病变强化区仍呈高密度,周围囊变区内见少许片絮状强化;右肾门结构不清晰,右肾门区及下腔静脉旁见多发小结节状强化灶;下腔静脉内见结节状低密度栓子形成;左肾内另见斑片状境界清晰的低密度灶; E.F.增强扫描排泄期肿块强化区密度明显下降,边缘模糊,原稍低密度区内强化范围有所增大,右侧部分肾盏破坏 【最后诊断】 右肾透明细胞癌(术后病理)。 术中所见:肿瘤位于右肾上极,大小约7 cmx6 cmx5 cm,与右肝后叶及腔静脉粘连。下腔静脉及右肾静脉内见栓子形成,栓子延伸至右肾静脉人口上方3 cm处。腔静脉后方及腔静脉-主动脉间见肿大的淋巴结,最大者约4 cmx3.5 cmx3 cm。 病理诊断:右肾透明细胞癌。腔静脉内见癌栓。腔静脉周围淋巴结及肾门外淋巴结转移,输尿管切缘未见癌累及。 【诊断要点】 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是起源于肾近曲小

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占肾癌的67.6%〜76.2%,发病年龄平均50〜60岁,男女发病之比约3:1。 1.临床表现:早期一般无症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血尿、腰部疼痛和腹部包块。 2.CT表现: 1)肿瘤好发于肾上极,大多5〜15 cm,轮廓欠规整,大部分边缘较清晰,当肿瘤较大突破肾被膜时可致肿瘤边缘模糊不清。 2)CT平扫肿瘤因易出血、坏死和囊变而致密度不均匀。 3)增强呈不均匀强化,皮质期肿瘤强化最明显,其强化程度与邻近肾皮质相近或更高,排泄期肿瘤强化密度明显下降。 4)当肿瘤累及肾盂、肾盏时,排泄期可见肾盂、肾盏破坏。 5)15%的肾透明细胞癌可见假包膜。 6)当肿瘤出现远处转移时,常见到肾静脉、下腔静脉内栓子形成。肾门周围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 3.MRI表现: 1)当肿瘤较小无明显出血、坏死、囊变时,为均匀等信号,T2WI呈均匀稍高信号。 2)较大肿瘤中心供血不足,易引起出血、坏死或囊变,且肿瘤向周围肾实质浸润生长,MRI上信号不均匀,T1WI为混杂信号,T2WI 为混杂高信号。 3)部分病变周围T1WI、T2WI均为低信号环的假包膜显示明显。T1WI上肾窦有无侵犯显示较明显。 4)对比剂Gd-DTPA在细胞外间隙分布,几乎无肾毒性,尤其适合于对碘过敏或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检查。 【分析思路】 诊断依据: 1.患者为男性,60岁。无痛性肉眼血尿。肾透明细胞癌好发于50〜60岁的老年男性,血尿、疼痛、腹部包块“三联征”为典型临床表现。 2.右肾上极不规则囊实性肿块,密度不均匀,平扫为稍高密度周

肾梭形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

肾梭形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高鹏,丁强,方祖军,樊洁,郑捷 【摘要】目的提高肾梭形细胞癌的诊治水平和对此类型肾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肾梭形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8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肾梭形细胞癌;随访6-17个月,7例死于术后肿瘤复发或转移,1例随访9月出现肺转移。结论肾梭形细胞癌是一种高度恶性少见的肾细胞癌,确诊有赖于影像学检查及典型病理表现,治疗以手术为主,预后不良。 【关键词】肾细胞癌;梭形细胞癌;病理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pindle renal cell carcinoma (report of 8 cas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enal spindle cell tumors (RSCTs) and the recognition of this subtype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Methods We compared the clinical data of 8 cases with RSCTs and the literature was reviewed. Results Radical nephrectomy was performed in all these cases.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findings confirmed the diagnosis of RSCTs. All cases were followed up, ranging

肾鳞状细胞癌

患者女性,70岁。右侧腰背部胀痛不适半月余,伴尿频、尿急及排尿踌躇费力。入院前1日,突然出现血尿,呈洗肉水样,并伴有凝血块;查体右侧肾区无明显膨隆,无压痛及叩击痛。既往体健。腹部彩超示右肾多发结石。放射性核素检查示右肾功能重度受损。 腹部CT平扫+增强示右肾体积增大,上极见一大小约5.6 cm×4.6 cm×3.5 cm的肿物,边界不清晰,其内密度不均匀,中心可见液化坏死区,增强后轻度不均匀强化(图1~3),考虑为右肾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肾实质内近肾盂处多个不规则结石。 图1~3 分别为平扫、皮质期、排泄期显示右肾多发结石并右肾上极肿物,边界不清晰,其内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呈轻度不均匀强化手术及病理:行腹腔镜探查及右肾切除术,取出右肾及周围脂肪组织,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肾静脉未见癌栓。切除右肾肉眼观呈灰黄灰白色,大小约13.5 cm×8.0 cm×6.0 cm。镜下肾组织切面大部分区域坏死,结构不清,未见输尿管残端,细胞异型性明显,病理性核分裂象多见(图4);病理诊断:考虑为右肾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癌组织广泛浸

润肾实质及肾被膜外脂肪。术后患者好转出院,随访11个月后因广泛 转移去世。 图4 病理图片:HE染色,×10 讨论: 肾脏鳞状细胞癌约占上尿路恶性肿瘤的0.7%~7.0%,术前误诊率57%,其发生与肾脏结石和慢性炎症刺激有关。本患者考虑多与结石的长期刺激有关。本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段,通常60岁左右的女性发病 率略高,也可见于40岁以下者,因此,在本病的早期诊断中要警惕。 一般来说,肾脏恶性肿瘤主要以影像学检查为主,仅超声和CT检查的准确率可分别达98.6%和95.0%。但是本病临床复杂多变,以CT和MRI为主的检查仅表现为一般恶性肿瘤的特征,所以,最后确诊主要依赖于组织病理学的检查。但是CT检查,尤其是CT增强扫描在该肿瘤的鉴别诊断、分期及随访中是十分重要的。 本例中,CT三期扫描未见明显特异性,但可以指导和鉴别诊断。肾脏的大多数恶性肿瘤在CT平扫中一般无明显差异,在增强后肾脏一些较多见的恶性肿瘤,如透明细胞癌瘤体实性部分在皮质期会明显强化,强化程度接近肾皮质,于实质期强化迅速降低,呈“快进快出”型;而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强化程度低,明显低于肾皮质,其后各期强化有增高趋势,呈“缓慢升高”型等特点,在排除肾脏一些较

[泌尿系统疾病]“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建议收藏)~~~

[泌尿系统疾病]“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误 区防范(建议收藏)~~~ 肾透明细胞癌 【病史摘要】 其中1例为男性,47岁。血尿1周。另1例也为男性,41岁。超声体检发现左肾囊实性占位。

图1肾透明细胞癌 【影像所见】 其中1例:左侧肾脏圆形软组织肿块,约4cm×4cm,密度不均匀,边界较清楚(图1A)。皮髓交界早期病灶显著不均匀强化,与皮质密度几乎相等(图1B)。实质期病灶低于肾脏(图1C),肾盂期病灶密度更低(图1D),坏死区始终无强化。另1例:左肾皮质内椭圆形囊性病灶,约3cm×3cm,内可见分隔,境界清楚。囊外壁光整,内壁不规则,囊内容物较囊肿密度高(图1E)。皮髓交界早期囊壁显著强化,与肾皮质密度相仿(图1F)。实质期囊壁密度低于强化的肾实质(图1G)。肾盂期密度更低,囊壁厚薄不均匀(图1H)。

【分析和诊断】 CT表现:①透明细胞癌多位于肾皮质,常伴有出血、坏死、囊变或钙化,平扫多为混杂密度。较小肿瘤密度均匀。②病变多呈圆形,常见假包膜。③动态增强:多为富血供肿瘤,皮髓交界早期强化最显著(20s),实质期为相对低密度,肾盂期密度更低。④部分透明细胞癌以囊性形式存在。多以厚壁囊肿存在,常可见壁结节。动态增强壁结节呈快进快出型强化。少数肿瘤以多房囊肿形式存在,壁薄,无明显壁结节。 【误区防范和鉴别诊断】 实质性肾细胞癌的鉴别诊断:①少脂肪血管平滑肌瘤,无坏死,瘤内常可见形态正常的血管。②肾单发淋巴瘤,密度多均匀,中等程度进行性延迟强化。③肾腺瘤。前三者有时与小肾癌(<3cm)鉴别有难度,必须结合临床和综合影像检查,尤其MR检查更有影像价值。 囊性肾细胞癌的鉴别诊断:①多发性肾囊肿,壁薄,光整无结节,壁多无强化,囊内容物为水样密度。②多房囊性肾瘤,囊壁薄、光整,中等程度强化。③复杂囊肿。④肾脓肿,可见牛眼征。 【影像检查方法选择】 动态增强CT、MRI最有诊断价值。 【临床病理和随访】 手术病理证实为透明细胞癌。 【评述】 肾细胞癌可分成典型肾细胞癌(含透明细胞癌和部分颗粒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嫌色细胞癌、集合管癌和肉瘤样癌。其中,透明细胞癌占85%~90%,肿瘤恶性度较高,容易转移,多见肺和骨转移。部分以颗粒细胞为主的透明细胞癌又称嗜色性肾细胞癌(与嫌色性肾细胞癌对应)。 多发肾囊肿、多房囊性肾瘤和多房囊性肾癌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倾向于认为,大多数囊性肾癌为透明细胞癌囊变所致,少数来源于多房囊性肾瘤的恶变,极少数可能与囊肿的反复感染诱发恶变有关。

肾嗜酸细胞瘤和嫌色细胞癌的临床鉴别诊断及治疗

肾嗜酸细胞瘤和嫌色细胞癌的临床鉴别诊断及治疗 王海东;张平;满立波;张玉海 【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 【年(卷),期】2009(029)009 【摘要】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瘤和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肾嗜酸细胞瘤,男5例,女3例,年龄23~74岁,平均58.8岁,肿瘤直径3~7 cm,平均5.1 cm;5例嫌色细胞癌,男3例,女2例,年龄35~72岁,平均54.5岁,肿瘤直径3~8 cm,平均5.8 cm.全部患者均行彩超、CT检查,并行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结果肾嗜酸细胞瘤细胞呈圆形,胞质富含浓染嗜酸颗粒,彩超以等回声或低回声多见,CT平扫为密度较均匀,增强后大多均匀强化,术后随访时间10~53个月,未发现复发和转移.嫌色细胞癌由两种细胞类型组成,即典型型及嗜酸型,胞质呈纤细网状结构,胞膜清晰.彩超以高回声多见,CT大多强化不均匀,随访时间12~49个月,1例术后1年出现转移灶后死亡.结论根据临床、影像方面的差别,术前基本能鉴别诊断,确诊仍需病理.肾嗜酸细胞瘤为良性肿瘤,首选保留肾单位手术;对于嫌色细胞癌,肾癌根治术是首选方法. 【总页数】3页(P984-986) 【作者】王海东;张平;满立波;张玉海 【作者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泌尿外科,北京,100035;北京市西山医院外科,北京,100041;北京积水潭医院泌尿外科,北京,100035;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北京,10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11 【相关文献】 1.肾嗜酸细胞腺瘤和肾嫌色细胞癌的MRI特征及鉴别诊断 [J], 段娜;李庆祝;周长玉;饶敏;陈晓 2.CT动态增强扫描鉴别肾嫌色细胞癌与肾嗜酸细胞瘤的价值 [J], 孔晓静;王海屹;叶慧义 3.肾嫌色细胞癌误诊为嗜酸细胞瘤的临床分析 [J], 王彩军;卢冬敏;张志杰;陆东权;李强 4.CT动态增强扫描在肾嫌色细胞癌与肾嗜酸细胞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J], 黄志成;孙志强;孙双燕;杜娟 5.增强CT在肾嫌色细胞癌和肾嗜酸细胞腺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J], 黎亚娟; 黄夏玲; 龙莉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细胞癌的诊疗现状及进展

肾细胞癌的诊疗现状及进展 肾细胞癌是常见泌尿系统恶性肿瘤,2012年温哥华国际泌尿病理学会对肾肿瘤的组织学分类、分期、预后因素、免疫组化和分子标志物等最新进展达成共识,将有助于肾细胞癌治疗选择及预后评估。肾细胞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化疗、热疗、生物治疗及靶向治疗等,其中肾切除术、放化疗为传统疗法,生物疗法可在杀伤肾细胞癌肿瘤细胞的同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近年来热疗及靶向治疗用于肾细胞癌的治疗,取得较好治疗效果。本文对肾细胞癌的分型、诊断、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为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Abstract] Renal cell carcinoma is a common urologic malignancy. The Vancouver International Urology Pathology Society reached a consensus on the latest progress of histological classification,staging,prognostic factors,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markers in 2012,which would be helpful to the treatment selection and prognosis evaluation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The treatment methods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mainly include surgery,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hyperthermia,biological therapy and targeted therapy,including nephrectomy,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for traditional therapies. And biological therapy can kill renal cell carcinoma tumor cells while improving the body’s immunity. Hyperthermia and targeted therapy have achieved better therape utic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in recent year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lassification,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gress of renal cell carcinoma,and provides the basis for its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Key words] Renal cell carcinoma;Urinary system;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Targeted therapy 腎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是最常见肾实质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成人恶性肿瘤的3%~5%,居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第2位,且正以2.5%左右的速度逐年增加,据统计2016年美国新发肾癌62 000余例,其中肿瘤特异性死亡病例14 000余例[1]。文献报道从2001~2010年美国新诊断肾癌患者34万左右,发病率从10.6 /10万上升至12.4/10万[2]。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生活饮食习惯的该病及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提高,我国范围内肾癌患者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仅2012年中国大陆得到确诊的肾癌患者有66 000余例[3]。临床资料显示[4],10%~40%的肾细胞癌患者产生副瘤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高血糖、高钙血症、神经肌肉病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红细胞增多症以及凝血机制异常等,其中30%为转移性肾癌,可由肿瘤转移引起咳嗽、咯血、骨痛、骨折等症状去医院就诊。目前,无症状肾癌发生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国内文献(1995~2005年)报道其比例为13.8%~48.9%,国外临床资料报道该比率达50%[4]。因此,对于有症状的肾细胞癌应积极行临干预,肾癌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手术、放化疗、生物免疫疗法、热疗以及针对性的靶向措施等[5]。因肾细胞癌涉及诸多内分泌器官和激素调节,强调个体化治疗,故正确的分型及诊断是临床选择肾细胞癌恰当治疗方案的基础。本文对肾细胞癌的分型、诊断、治疗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