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八年级地理下册 5.3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第1课时)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掌握青藏地区的位置、X围、面积、人口、民族、某某等基本概况。

2、知道大某某头和保护三江源地区珍稀野生动物的紧迫性。

3、了解“高”、“寒”为特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4、了解青藏地区丰富的矿产及本区主要的公路线、铁路线和主要城市。

【教学重、难点】

1、青藏地区“高”、“寒”为特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交通及资源。

2、青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高”、“寒”为特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

【学习课时】

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板书课题),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这个目标的实现,主要靠大家自学,比谁学得好。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指导(一):

结合P87的活动题,读图4-21并阅读教材P88-90的地图、图片和文字,回答:

你知道了青藏地区的哪些地理知识?(主要是青藏地区的概况、三江源地区的珍稀动物和环境保护状况、农牧业、自然资源。或直接采用以下提纲。)

2、生读完全文后,师引导学生回答。

3、出示自学指导(二):

播放反映青藏地区交通变化的视频资料,结合教材P91-92完成以下内容:

(1)过去,青藏地区对外联系的方式有哪些?请你评价一下这些交通方式。

(2)列举青藏地区的主要公路及起讫点。

(3)说一说你所知道的青藏铁路。

4、生读完全文后,师引导学生回答。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记忆课文。

1、出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分析影响青藏地区农牧业发展的气候特点,探究: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业区应分布在哪里?当地小麦穗大、粒重、单产高,可信吗?

2、学生对照自学指导自学,(指名同学到黑板前板演),师巡视。

3、指名同学上台更正。

4、师生共同探讨。

师总结:地势相对低平,气温相对较高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是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业区;当地小麦穗大、粒重、单产高的原因是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因此,可信。

5、出示自学指导(二):

默读课文,并认真思考下列问题,三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青藏铁路的修建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通车后对当地的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

6、生对照“自学指导”自学课文,师巡视。

7、指名学生回答,回答不完整的,其他同学补充。

师:修建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有:高寒缺氧、冻土层深厚,紫外线照射强等;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影响如:影响珍稀动物的迁徙,污染当地的环境,特别是污染水源等,因此,进藏的旅客要特别注意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当堂训练:

五、教学反思: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案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范围。 2.明确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及其形成原因。 3.通过阅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和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4.理解我国西北地区从东到西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形成原因。 5.通过阅读青藏地区的地形图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分析出其以“高”、“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 6.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特点及分布,并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教学重点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显著自然环境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高寒环境对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它们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今天我们学习非季风区的西北地区(教材图5-25)。 二、教授新课 (一)地区范围 【读图】请同学上讲台,指图说说西北地区的范围。 【指图讲解】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中国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展示投影片】

北方、南方、西北三地区的面积与人口对比表 【提问】从面积、人口占全国的比例看,本区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完善。 【讲述】北方地区面积约占20%,人口约占40%;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55%。即东部季风区的两个区面积不到全国的一半(45%),而人口约占全国的95%。——说明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稠密。 而西北地区相反,面积比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大,人口却少得多。说明本区人口密度小,人口比较稀疏。 【提问】请同学说说:西北地区有哪些民族? 【回答】西北地区以汉族为主,大约占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他们分别聚居在内蒙古、宁夏、新疆。 【量算】请同学们用地图册上“中国地形图”的比例尺,量算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喀什到最近海洋的直线距离,各约多少千米?(各约558千米和3510千米) 【读图】读地图册上“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看一看呼和浩特、喀什的年降水量大约各是多少?(两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400多毫米和50多毫米) 【提问】两地降水量差别的原因是什么?(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出示挂图】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指图讲解】本区东部的呼和浩特距海较近,海洋水汽可到达,所以降水较多;西部的喀什距海较远,又有山岭阻隔,到达的水汽很少,所以降水十分稀少。 【读图】读地图册上“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看一看本区年降水量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完善。 【讲述】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处于东部季风区,比较湿润,特别是南方地区更加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本区因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年降水量多小于400毫米,从

第五章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1课时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 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3.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2.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认识、了解祖国的热情和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比较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打开大屏幕,显示图5.4(课本第4页)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与同学们一块儿复习四大区域划分界线及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青藏地区的地势及地理位置。今天我们来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板书: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讲授新课] 读图5.4:西北地区的地形。 同学们从图中找出本区的主要地形及位置,然后提问。

大家已经知道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那么来自海洋的水汽容易到达这里吗?(很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用亮线分别显示中国主要东西方向的山脉。 想一想:这样的走向对来自海洋的东南湿润气流有何影响?(阻挡气流) 总结: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的地理位置加上东西向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使湿润的海洋气流很难到达这里。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 1.这里的降水情况如何?(稀少) 2.气候有何特点?(干旱为主) 3.河流分布多少?(河流稀少) 4.河流多为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内流河。教师提示、点拨学生从气候、地形方面找原因) 3、4两题目要通过大屏幕显示中国河流分布图,把推理结果在现实中得到印证。 板书: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活动1:(课本第12页活动1) 这个题目,学生很快即可完成。通过提问,看有无问题,适当点评。 承转:我们知道本区降水稀少,所以气候干旱,那么本区各地干旱程度一样吗? 学生看图、思考,教师点拨:降水有东西差异(东部多,西部少),干旱程度也应是西部较东部地区更为干燥。 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降水的东西差异,会导致植被差异吗? 播放录像片段:(有画面,有解说) 1.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景观。 2.荒漠草原景观。 3.荒漠景观——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看完后,教师简单介绍水分与景观的联系。完成第12页活动第二题。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5.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3-湘教版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之一。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通过学习它们的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为今后的学习和认识各区的具体地理环境打下了基础。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有:运用地图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设想 1.以“人地关系”作为教学的线索,让学生在了解、认识和评价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征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基础上探讨人地关系的协调。 2.地理教学必须注意地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者的统一。在《青藏地区》一节教材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乘坐青藏铁路的火车到达拉萨进入教学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掌握青藏高原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山脉、河流、湖泊、主要农业区、能源和矿产的分布。结合青藏高原地区丰富的能源和矿产、旅游资源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祖国边疆的雄心壮志。围绕地理图表展开教学,使琐碎的地理知识系统化,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引导学生读图、析图、绘图和填图,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培养学生通过地理图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能够分析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认识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信息查找图文资料了解两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研究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以及人地关系,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通过自主学习、互助探究、展示交流等活动体会地理学习的乐趣。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认识区域内各地理要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同步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学习目标】 1.读图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及民族等区域概况。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联系已学知识,归纳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说明这两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通过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的比较,了解这两大地理单元的地理差异。 4.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初步掌握归纳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和步骤。【学习重点】 1. 理解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及原因。 2.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 【学习难点】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特点及农业区的分布。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图文资料分析法、图表比较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方法。 【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王之涣《凉州词》朗诵:“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同学们,诗人用凝练的笔墨,描绘了我国哪个区域苍凉壮阔的景色。(西北地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西北地区,了解一下这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特点。 自主预习 一、西北地区 1. 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中国长城—山脉—阿尔金山脉—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 2. 西北地区人口大约只占全国的4%。约占全区人口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3.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4. 西北地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河。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沿河树木以耐旱的为主。 5. 西北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牧区,草原、、天山牧场是重要的

畜牧基地。西北地区的山麓、、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 6.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甚为丰富,如的稀土、的镍、鄂尔多斯的能源矿产、克拉玛依和南疆的、石嘴山的无烟煤、伊敏河和霍林河的褐煤等,在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二、青藏地区 1.青藏地区位于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脉以南,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主要包括自治区、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之称的青藏高原。 2. 青藏地区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都发源于这里。 3.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4. 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主要农业区有湟水谷地和。 5. 2005年10月,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铁路全线铺通。该铁路东起,西至。 互动探究 活动一:探究西北地区地理概况 (一)探究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阅读“西北地区图”(图甲)、“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乙)、“ 中国降水分布图”(图丙),完成下列活动。 甲 乙丙 1. 自我突破 (1)阅读甲图,说出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并找出与西北地区接壤的国家。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5第3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word教案(23)

5.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么农牧业 第 1 页 一、西北地区概述 1.读“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到本区范围并指出包括的省(自治区)。 2.提问旧知你记得吗,我国5个省一级自治区中,分布在本区的有哪三个?以上这三个自治区

的少数民族,以及汉族、哈萨克族是本区的主要民族。 本区面积较大,人口稀少。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干旱的形成原因结合已知,问:“西北地区自然特征是干旱,请你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从海陆位置、气候降水两方面分析,干旱是怎样形成的”?【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由东向西愈来愈少】。 2.干旱区自然景观 (1)先看“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掌握6个地形名称(内蒙古高原、天山、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再看“风蚀城堡状地貌”、“天山山区”两幅景观图,了解2种自然景观(沙漠、山顶积雪)。与此同步进行风蚀作用的解释。 (2)地面植被由东向西的变化——①先建立感性认识。②看一看西北地区草原和荒漠分布图,明确由东部草原漠分布的变化状况,③分析植被变化的直接原因(降水东多西少),④降水为什么东多西少(距海远近不同)。在地形图上,请量算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喀什到最近海洋的直线距离,各约多少千米(km)【560km、3500km】,再看年降水量图,两地大约各是多少毫米(mm)【400mm、50mm】。⑤小结:东西距离长 光秃秃的荒漠,那里只有4种景观:石质戈壁、细粒沙丘、耐旱植物、耐渴骆驼。 (3)内流河湖多,复习旧知解决。但要提出黄河。 (4)农田、城乡分布特征——点状、带状(黄河沿岸平原、铁路沿线工矿区以及绿洲地区)。完成“想一想”三题①为什么植被由东向西变化?【愈向西距海愈远,降水由东向西逐渐减少,植物也由草原变为荒漠草原和荒漠。②为什么多内流河湖?特点是什么?【地处内陆,降水稀少,且降水多蒸发或下渗,汇入河流的水量沿途减少或消失、或注入内陆湖。因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夏季的冰雪融水,多为季节性河流】。③为什么农田、村镇、城市呈带状或点状分布?【受“水”的因素制约,有水就能发展耕作业或牧业,人们生活也择水而居】。 三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1.畜牧业在本区的经济地位提问:“刚才学过本区有哪四个省(自治区),这四个省(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问:“你知不知道畜牧业有哪四种主要畜产品吗”【肉、乳、皮、毛】。这些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除供本区需要外,还大量输送到各省市、并出口到国外。所以,畜牧业是本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2.放牧方式由旧到新把“牧区的定居地”景观图放大为挂图,分左、右两个半张展现,先出示左半部分,问“你看这是蒙古族人民的什么事物?【蒙古包】,作什么用的?【作居住的帐蓬用,教师解说,过去牧民养畜是游牧方式,逐水草而居】。打开右半部分,教师指这幅全图,说明现在牧民养畜,正向定居轮牧方向发展,请读课文后看图说话,说明在何处定居?居住条件有何变化?轮牧指的是什么意思? 3.牧民的新生活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看两幅图,请学生宣读课文)。同时提前读一读“蒙古包内外”。 四灌溉农业 1.灌溉农业分布规律围绕“水”字讲,一为天然降水不足,二在有水源(那陆地上的水)的地方(有水才有生命)发展农业。 2.灌溉农业主要农产品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粮、棉、甜菜产地),吐鲁番(葡萄)、哈密(瓜果)有“瓜果之乡”的美称,看一看哈密瓜彩照,新疆长绒棉(纤维长)闻名国内外。 3.灌溉农业与绿洲农业的异同:凡是天然降水少,要靠水源(河湖水、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

(完整版)第3课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第3课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的比较,了解两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及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 2. 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两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相关的分析思维能力; 3. 对比和了解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及主要的气候特征,分析并理解其对本区自然景观、植被、河湖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 2.教学难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和位置的关系。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地图演示]图5.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学生活动]说出我国四大区域A、B、C、D的名称。我们前面讲解了南方和北方地区,为了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我们来研究西部。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西部的自然条件及自然条件对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 [讲授新课] [图片演示]塔克拉玛干沙漠图和青藏高原景观图。 [学生活动]描述两幅图片。西北地区的图是沙漠景

观,说明西北气候比较干旱。而青藏地区的图片中,我(学生)看到了山脉,说明青藏地区多高山,山上是白色的,因为气候寒冷,所以山上有积雪。 [教师总结]两幅图片中,我们知道西北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出现了沙漠,并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而青藏地区气温低,多雪山、冰川。 [提问]为什么西北地区这么干旱? [学生活动]说出西北干旱的原因。 [地图演示](西北在亚欧大陆的位置图):西北地区位于亚欧大陆的中部,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即远离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这三个环绕亚欧大陆的大洋。相比较而言,哪个大洋近点?──太平洋 [教师引导]较近的是太平洋,太平洋的水汽千里迢迢想给西北地区带来充沛的降水,西北地区有没有创造有利条件使水汽容易进入呢?──(没有)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有高大山脉阻挡。 [地图演示](西北地区地形图):学生明确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大兴安岭等山脉的位置,认识西北西部的三山夹两盆和东部的内蒙古高原。 [学生活动]通过认识西北地形,说出西北地区的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和昆仑山以北称为西北地区。 [启发提问]观察西北地区的山脉,大多位于西北什么地方? [学生观察]主要位于边缘地带。 [提问]这样分布的山脉对气候有什么影响?(阻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3.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案

吐鲁番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讲述】本区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内蒙古高原地势较平坦,风蚀作用显著。戈壁滩上形成奇形怪状的风蚀城堡、风蚀蘑菇等。在沙漠地区,随处可见绵延起伏的新月形沙丘。 【板图】新疆“三山夹两盆”示意图(在黑板上画,并指导学生在笔记本上画)。【指图讲解】新疆的地形就像“疆”的右半部分,从北向南三条横线依次代表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脉,两个“田”分别代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提问】本区地表植被,由东向西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回答】由东向西,地表植被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指图讲述】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夏季降水稍多,水草丰美,马牛羊成群。贺兰山以西的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两大盆地,由于降水越来越少,草原上的牧草越来越矮小稀疏,逐渐成为荒漠。 植被更替变化原因是:本区东部降水稍多,越往西降水越稀少。 【提问】荒漠地区生长哪些耐旱植物?牲畜以什么为主? 【讲述】荒漠地区,地面主要为石质戈壁或沙丘,只生长极少数的胡杨、芨芨草、骆驼刺等耐旱植物。牲畜以耐渴的骆驼为主。 【读图】读课本插图“胡杨林”。 【讲述】胡杨林耐盐碱、生长快,是西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板书】(2)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读图】在“西北地区位置和地形图”上找出塔里木河。观察本区河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讲述】本区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其中最长的是塔里木河。湖泊也多为内流湖。与南方地区的“水乡泽国”形成鲜明对照。 原因是: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强烈,所以河流稀少,水量也小。河流沿途多沙漠、戈壁,水分大量蒸发、渗漏,因而水量越来越少,下游多消失在沙漠中或流入内流湖,不能流入海洋。 【板书】(3)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提问】本区的农田、村镇、城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讲述】因为本区气候干旱,水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来说,都至关重要。因此,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大多近水而作,择水而居。东部集中在黄河沿岸平原,呈带状;西部集中在沙漠边缘的绿洲,呈点状。铁路沿线的工矿区也呈带状。 【板书】(4)农田、村镇、城市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板书】三、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1.主要畜牧业基地的分布

2020-2021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5章第3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教案

青藏地区 一、教学目标 1.读图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区域 概况。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联系已学知识,归纳青藏地区主要的自 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初步掌握归纳的区域 地理特征的方法。 二、重、难点 1、扼要介绍青藏地区的地理概况、自然环境特征和农牧业 生长状况。 2、分析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人口与民族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自治区、省和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左右。 2、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之称的高原。 3、青藏地区除青海省东北部汉族人较多外,大部分地区人口以族为主,藏族人民多信奉(俗称喇嘛教),圣地是位于市中部的。 4、藏族人民主要舞蹈是,主食是,传统民居是。课中学习: 一、通过读图,进一步了解并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 读图4—21,找出: 在图中找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看一看,哪些山脉是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二、地形 1、大部分青藏地区平均海拔高度在多少米以上? 2、主要有哪些地形类型?分布在青藏地区的哪些部位? 3、青藏地区的主体是什么?属于中国哪级阶梯? 4、在图中找出湟水(谷地)、龙羊峡水电站,青海湖(最大湖泊、最大咸水湖)、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雅鲁藏布江。 5、青藏地区雪山冰川众多,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三、气候 P18活动题那曲与南京相比气温有何差异?推断青藏地区的气温有何特点?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docx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概况,从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方面说明地理事物。以及农业、交通的学习。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分析西北地区的范围、地形、气候、河流特征。 2.运用资料归纳西北地区从东部到西部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探究其成因。 3.运用地图分析青藏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特征,并分析其以“高” “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青藏地区交通条件的变化及青藏铁路的修建需要克服的困难。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分析西北地区的范围、地形、气候、河流特征。 2.运用资料归纳西北地区从东部到西部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探究其成因。 3.运用动态分析青藏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特征,并分析其以“高” “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 1.运用资料归纳西北地区从东部到西部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探究其成因。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青藏地区交通条件的变化及青藏铁路的修建需要克服的困难。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观看视频《壮美新疆》。视频中呈现了新疆地区哪些地理景观?试着用一个词来概括该地区地理特征。

41 |> 00:00.00 师:新疆位于我国哪一地理分区? 生:(可能答案)浩瀚戈壁、沙漠广布、耐寒的胡杨、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高山草原、羊群、雪山等。干旱一一新疆地区总特征。 生:(可能答案)西北地区。 (板书)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板书)一、西北地区地理位置 师:请同学们,打开在P14图5—25,用红笔描画西北地区的区域轮廓线。 (板书)1.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西北地区位置范围:包括 昆仑山、、、以北;以西。 位于37° N~49° N, 纬度(高/

八年级地理下册 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新版)湘教版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概况,从位置、范围、地形、气候、 河流、资源等方面说明地理事物。以及农业、交通的学习。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概况,包括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事物。 2.掌握西北地区干旱的地理特征和形成原因以及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 3.掌握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与农牧业分布之间的关系以及主要农作物和主要牲畜。 4.了解青藏地区交通条件的变化及青藏铁路的修建。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各种读图、析图、讨论、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教育学生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概况。

2.西北地区干旱的地理特征及形成干旱的原因。 3.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 1.西北地区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2.青藏地区独特的高寒气候对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3、四季的形成。 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提问:上面两首诗描述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景观? (学生回答:西北地区) 师:对,诗人用凝练的得寸进尺墨,描绘了西北地区苍凉壮阔的景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 (一)西北地区的自然概况 ◆ 课前准备 ◆ 教学过程

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到大兴安岭、古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和昆仑山 明确位置:西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古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汉族约占全区人口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提问:西北地区主要包括哪些省区?(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主要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和宁夏的北部。 提问:西北地区有哪些地形类型?主要的地形区有哪些?(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河套平原等,主要的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展示图片: 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高原地势坦荡,起伏和缓。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位于天山南侧,四周被山脉环绕,盆地内部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第二大盆地,是一个半封闭的盆地,纬度较高,西北部能受到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 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 提问: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属于哪类干湿地区?(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新疆的降水大多在50毫米以下,属于半干旱和干旱地区。 展示“中国气候分布图”和“乌鲁木齐气温和降水分配图”,提问:西北地区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呢?这种气候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为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一课时一案三单

第三节第1课时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导读单) 日期:2012年2月20日班级:学生姓名: 一、学期目标: 1、使学生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和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理解西部地区从东向西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形成的原因。 2、明确西部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干旱的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认识到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3、使学生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分析出其以“高”“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由此而形成的其他地理特征。 4、明确西北和青藏地区分布的我国主要牧区,并比较他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二、预习内容: 1、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遥远与()方向山脉的共同影响,形成()为主的气候特征。 2、西北地区的河流特征表现为:数量(),且多()河。 3、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差异,主要是()得差异引起的。 4、西北地区的地形以()和()为主,东部高原以()()景观为主。 第三节第1课时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训练单)

日期:2012年2月20日班级:学生姓名: 一、巩固与训练 1、西北地区深居()并有()阻隔,()难以进入,年均降水量在()毫米以下,因此()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2、()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他们都在()自治区南部的()盆地中。 3、西北地区的地形以()和()为主。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指的是() A.宁夏平原 B. 内蒙古高原 C. 河西走廊 D.吐鲁番盆地 5、新疆境内的绿洲水源主要来自于() A.天然降水 B.冰雪融水 C.河流水 D.地下水 6、我国陆地最低处艾丁湖位于下列中得() A.哈密盆地 B.伊犁谷地 C.吐鲁番盆地 D.准葛尔盆地 7、西北地区的重要的平原是() A.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C.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 D.江汉平原和成都平原 8、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变化的规律是() A.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D.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教师评价: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853《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教学法 教学参考书: 教师教学用书 教具: 地图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爱吃哈密瓜吗?见过青藏高原上的牦牛吗?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有关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情况! 【干旱的西北地区】 读图“西北地区的地形”找出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由风力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以及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 西北内陆干旱的原因? (1)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挡——太行山等等; (2)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春风不度玉门关”; (3)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东西经度大,离海洋远。 活动(1)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但其干旱的程度在不同的地方会有差异,主要表现在植被和土壤方面。 西北地区:东→西景观: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高寒的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是以干旱为主要特征,而“高”、“寒”便是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一、读图,找出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东——横断山区

北——阿尔金山、昆仑山、祁连山 南——喜马拉雅山 二、世界屋脊及高寒气候 1.为什么成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世界最高的高原。 2.气候特点: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降水少,冬季气温比同纬度东部平原低18~20摄氏度,夏季气温8~18摄氏度,降水分配不均匀。 活动:1.拉萨和成都大致在同一纬度上,两者年内气温相差很大,其主要原因是海拔高度引起的 2.(1)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较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2)因为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高山上冰雪融化,冰雪融水汇聚,成为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以牧业为主的地区】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牧场和主要畜种又各具特色: 内蒙古:温带草原牧场 新疆:山地牧场 青海和西藏:高寒牧场 呼伦贝尔:三河马、三河牛 新疆:细毛牛 青藏:牦牛、藏绵羊 宁夏:滩羊 藏南各地 河谷农业 湟水谷地 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将线。 活动(2) 1.内蒙古德温带草场属于典型的温带草原,草高而密,青藏高原的高寒牧场草矮而稀疏,内蒙古高原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属于半干旱地区,生长着典型的温带草原,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热量条件差吗,形成高寒草原。 2.牧场的自然条件:气候较干旱,植被以草原为主,天然降水不足,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当地具名主要从事畜牧业,选择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板书设计: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一、干旱的西北地区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西北地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中国区域地理的一部分。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两个区域。因此在《西北地区》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有了学习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基础,对中国区域特征已有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本节课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节乃至整章只是对区域地理的宏观介绍。本节教材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深居内陆的西北地区,描述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构成;第二部分:温带大陆气候和农牧业。讲述这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农牧业活动。教材这样设计,使知识点比较鲜明,符合初中学生的认识规律,便于比较归纳。 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学生在以前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基础上完成的。根据他们已初步掌握的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方法去学习另外两个区域。初二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情内容。根据本课的特色,最好让学生实际操作,以分组自学,组内讨论合作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一节课来,让学生联系课前收集一些两地的资料,从自学讨论中了解我国西北“干旱”的区域地理特征,使其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该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相关的分析思维力;了解主要的气候特征,分析并理解其对本区自然景观、植被、河湖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了解该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及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西北地区各具特色的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特征等自然地理特征 难点:西北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分组自学法、探究讨论法、指导读图法、启发引导法、分析比较法、归纳法讲授法。 学法指导 通过分组自学,组内讨论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加强学生读图、用图的意识和能力,学会怎样从图上获得地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与分析一个地理区域特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地理教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6619019152.html,专业的论文在线写作平台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能据图说出本区的位置特点(深居内陆、东西跨经度最大),范围和所包含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及本区民族特点,能据图表说出草场分布、牧业基地和畜产品的经济地位及护草治沙的原因,能指图说出本区矿产资源及矿产地名称,并能说出能源基地的建设意义,能在图上准确填出本区主要地形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和主要城市(呼和浩特、包头、银川、乌鲁木齐等)。2.能据图分析本区气候特点和自然景观由东向西的变化规律,能据图分析牧区经营方式由旧到新的变化及人工草场的建设意义,能据图分析农牧业生产与水源的关系和毛纺工业、畜产品加工业与畜产品资源的关系,能据图分析人口、村镇、城市分布的特点和交通(铁路、航空运输)的重要性及资源的开发潜力,从而得出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辩证关系。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指出范围、概括位置特点等练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自绘示意图(三山夹两盆、本区特征示意图)、剖面图(沿42°N)训练绘图能力;通过量算练习(呼市、喀市到海的距离)训练量算能力。 3.通过分析本区灌溉农业、工业的发展条件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训练学生的相关分析能力;通过牧区人民生活与水乡人民生活的差异比较和两城市降水资料的比较,训练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思想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树立发展经济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保护环境,协调人地关系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2.通过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的关系,树立辩证思想;通过分析各地区存在着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唯物主义思想和学习地理的科学方法和态度。教学重点 1.

(整理)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之一。在八年 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节乃至整章只是对区域地理的宏观介绍。通过学习它们的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为今后的学习和认识各区的具体地理环境打下了基础。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有: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本节教材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干旱的西北地区,描述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第二部分:高寒的青藏地区,描述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第三部分:以牧业为主的地区,讲述这两个区域共同的经济生活。教材这样设计,使知识点比较鲜明,符合初中学生的认识规律,便于比较归纳。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节课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已初步掌握了区域地 理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方法来学习这两个区域。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情内容。根据本课的特色,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组内讨论合作,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由了解地理现象到分析地理成因到形成地理观点,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理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两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能够分析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认识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信息查找图文资料了解两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研究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以及人地关系,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通过自主学习、互助探究、展示交流等活动体会地理学习的乐趣。 2 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认识区域内各地理要素的关系,形养成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 3 分析区域特色,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各具特色的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特征等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区域人地关系。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单元 第3课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五单元第3课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从面积、人口、气候、地形等方面理解其自然地理差 异,并用事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在西北地区地形图上指出本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重点) 理解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与影响因素,并能认知本区自东向西地面植被的变化及其原因。(重、难点) 理解自然环境特点对本区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 【教学模式】“新课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归纳-有效训练”五步教学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相关图文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 习 导 入 展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空白图”看图思考回答问题: ①图中字母代表的四大地理区 域名称分别是A B C D ②填图:大兴安岭、昆仑山脉 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 ③数字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的分界线,数字南北方地区 的分界线,数字青藏地区与 其他区域的分界线。 通过有效 训练既加 强了学生 对知识的 巩固,又 起到了温 故而知新 的作用。 承转过渡通过学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同学们已初步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今天就让我们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西北地区的学习,为响应国家号召而服务于西部开发作准备。 自主学习合作探多媒体出示西北地区地形图: 读图思考、讨论,进行研究性 学习: 1、在地图册中找出大兴安岭、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天山、阿尔泰山、内蒙古高原、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塔里木 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 地、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沙 漠。思考西北地区大体范围应 怎样概括? 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大兴安岭以 西,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 昆仑山以北的西边边疆地区, 东西跨度大。 学生在动 手、动脑、 动口的同 时进一步 巩固认识 与分析一 个地理区 域特征的 方法,从 而培养学 生的读图 分析能力 和自学能 力。 ③

八年级地理下册 5.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区教案 (新版)湘教版

《青藏地区》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概况。 2.了解青藏地区的山脉、盆地、河流、湖泊的分布。 3.知道青藏地区的公路和青藏铁路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分析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 2.分析青藏地区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3.能根据所学知识体会开发青藏、建设青藏、维护统一的原因和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 高寒环境下的自然景观和农牧业。 三、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高寒环境对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理解开发青藏,维护统一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 本节课使用的电教媒体为幻灯片,在幻灯片中主要包括4部分内容:文本、图片、音乐、视频。文本主要解决教学内容的知识性问题;音乐与图片整合播放,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读图感悟能力,深刻领会本区的自然魅力和交通的艰险,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高寒环境对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视频主要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高寒环境下的农牧业分布及原因。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比较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播放音乐——《青藏高原》 一曲天籁之音把我们带进了我国的哪个地区,有谁去过请举手?它真的离我们这么遥远吗?想不想在我们旅游考察队的带领下先欣赏一下雪域高原的魅力?(师生边听音乐边欣赏)青藏地区不但景色迷人,物产也富有。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青藏地区去领略它更多的风采。 学生:边聆听音乐边欣赏旅游考察队整理的幻灯片——青藏地区风景组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