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学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学案湘教版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一、教学目标

.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民族、宗教等基本概况;

2.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3.了解青藏地区的农牧业、资源和交通情况。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二)难点

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对各方面的影响。

三、教学流程设计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提出学习目标】

.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民族、宗教等基本概况;

2.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3.了解青藏地区的农牧业、资源和交通情况。

【自学指导】

阅读P17~22,找出下列内容:(6分钟)

.主要山脉、地形区?

2.范围、面积、人口、民族、宗教?

3.自然环境特征?

4.哪几条河流发源于本区?

5.农业区、农作物、牲畜?

6.运输方式?

【检查自学效果,师生互动】

.出示青藏地区地形图、范围图,学生看图说明青藏地区的范围、主要山脉和主要地形区。

2.学生回答青藏地区的民族、宗教,教师出示相关图片。

3.学生回答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教师小结:海拔高,气候寒——高寒。

4.学生看图回答发源于青藏地区的主要河流,教师补充:

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5.学生回答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特点,教师出示相关图片。简单介绍该地区的食俗。

6.出示青藏地区铁路和公路分布图,学生看图说明青藏地区目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师简单介绍青藏铁路的建设情况和意义。

活动:完成课本活动题

抢答:

.青藏地区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

2.青藏地区有哪些能源?

3.青藏地区有“聚宝盆”之称的盆地是?

4.柴达木盆地中储量居世界前列的矿产是?

【当堂训练】

、在气候带中,青藏高原为一独特气候区,其原因是()

A.纬度高

B.距海洋远

c.地势高

D.地形复杂

2、下列省区中全部属于青藏地区的是(

A.xz、青海

B.xz、云南

c.xz、xq

D.xz、四川

3、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空气稀薄

B.最突出的特征是高和寒

c.交通落后,至今没有公路和铁路

D.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

4、青藏地区被称为“高原之舟”的动物是(

A.藏绵羊

B.藏山羊

c.藏羚羊

D.牦牛

5、青藏地区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A.地形以高原为主

B.高原上多湖泊

c.气候寒冷

D.地势高,多雪山、冰川

【当堂作业】必做:《全优》P16-18选择题。

选做:P16第7

四、板书设计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

.位置、范围等概况

2.自然地理环境

3.人文风俗习惯

春湘教版地理八下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word教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三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教学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掌握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宗教等基本概况。 2、知道大河源头和保护三江源地区珍稀野生动物的紧迫性。 3、了解“高”、“寒”为特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4、了解青藏地区丰富的矿产及本区主要的公路线、铁路线和主要城市。 5、通过对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及人为景观的展示,让学生感受青藏地区的美丽、神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青藏地区“高”、“寒”为特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交通及资源。教学难点:青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高”、“寒”为特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图文结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教学准备: 师课前搜集有关青藏地区的歌曲《天路》,青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片,反映青藏地区交通变化的视频资料,并制作成精美的课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播放韩红《天路》,并幻灯播放大量青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片、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五周年的相关图片。(如下图)(屏幕中描述的是我国哪个地区?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这条铁路线。)这节课就让我们乘上通往青藏地区的列车,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之一的青藏地区。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感知青藏地区。

1、自主学习:结合P87的活动题,读图4-21并阅读教材P88-90的地图、图片和文字,回答:你知道了青藏地区的哪些地理知识?(主要是青藏地区的概况、三江源地区的珍稀动物和环境保护状况、农牧业、自然资源。或直接采用以下提纲。) 〈一、〉概述 1、位置:以西,以北,、、以南。 2、范围:自治区、省、省西部 3、地形:以为主,位于我国的第级阶梯上,平均海拔 在米以上,号称“”。 4、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 5、人口:仅占全国的 6、民族:大部分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是族,多信奉教,著名的藏传佛 教的圣地。 〈二、〉自然环境的保护 三江源:_____、_____、______的源头 特有动物:_________、、等。 〈三、〉农业和牧业 1、主要农作物:、、、等。 2、主要牲畜:、、。 〈四、〉柴达木盆地的主要矿产有哪些?为什么称它为“聚宝盆”?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分析影响青藏地区农牧业发展的气候特点,探究: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业区应分布在哪里?当地小麦穗大、粒重、单产高,可信吗?; 探究方法:读下面两地气温资料,分析气温差异的形成原因,总结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 高,进而得出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高”和“寒”,因此,得出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是气温低。地势相对地平,气温相对较高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成为主要的农业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的位 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以及著名的农产品。。 2、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学会认识和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观察判断能力和自学能力及主动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分组讨论,让每个学生均能参与,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对西北地区丰富资源、交通和脆弱生态环境的学习,激发 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增强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1

【重点、难点】 重点: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难点:西北地区从东部向西部的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及原因【教学方法】 以学促教,达标过关 【教具使用】 1、西北地区的位置图及相关资料。 2、多媒体(辅助教学)、西北地区地理景观图片和资料【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位置:a.天山b.准噶尔 盆地c.塔里木盆地d.塔 里木河e.河套平原f.河 西走廊g.内蒙古高原h. 塔克拉玛干沙漠i.阿尔 泰山j.昆仑山;在图中 描画铁路①兰新线并标出序号。 2

2.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长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北,积占全国的30%,人口大约只占全国总数的,汉族约占全区的三分之二,少数民族有、、、哈萨克族。 3.西北地区的地形:以、为主,其中著名的有高原,盆地、盆地,河西走廊位于山北侧。 4.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这里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河、面积最大的盆地,还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和我国最低处的盆地,低于海平面米。 4. 气候:主要属气候类型,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具有明显的特征(温差大);降水,河流少,多为。 5.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呈现:、草原荒漠和。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的特征。 6. 绿洲农业和畜牧业,、、_________是重要畜牧业基地,天山山麓、塔里木盆的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塞上江南”是指,本区产小麦、棉花、哈密瓜、葡萄等;本区畜牧业发达,优良畜种有三河马、,因此有流动性较强的聚落。 3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案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范围。 2.明确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及其形成原因。 3.通过阅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和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4.理解我国西北地区从东到西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形成原因。 5.通过阅读青藏地区的地形图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分析出其以“高”、“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 6.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特点及分布,并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教学重点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显著自然环境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高寒环境对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它们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今天我们学习非季风区的西北地区(教材图5-25)。 二、教授新课 (一)地区范围 【读图】请同学上讲台,指图说说西北地区的范围。 【指图讲解】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中国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展示投影片】

北方、南方、西北三地区的面积与人口对比表 【提问】从面积、人口占全国的比例看,本区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完善。 【讲述】北方地区面积约占20%,人口约占40%;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55%。即东部季风区的两个区面积不到全国的一半(45%),而人口约占全国的95%。——说明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稠密。 而西北地区相反,面积比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大,人口却少得多。说明本区人口密度小,人口比较稀疏。 【提问】请同学说说:西北地区有哪些民族? 【回答】西北地区以汉族为主,大约占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他们分别聚居在内蒙古、宁夏、新疆。 【量算】请同学们用地图册上“中国地形图”的比例尺,量算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喀什到最近海洋的直线距离,各约多少千米?(各约558千米和3510千米) 【读图】读地图册上“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看一看呼和浩特、喀什的年降水量大约各是多少?(两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400多毫米和50多毫米) 【提问】两地降水量差别的原因是什么?(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出示挂图】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指图讲解】本区东部的呼和浩特距海较近,海洋水汽可到达,所以降水较多;西部的喀什距海较远,又有山岭阻隔,到达的水汽很少,所以降水十分稀少。 【读图】读地图册上“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看一看本区年降水量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完善。 【讲述】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处于东部季风区,比较湿润,特别是南方地区更加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本区因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年降水量多小于400毫米,从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概况,从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方面说明地理事物。以及农业、交通的学习。 1.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概况,包括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事物。 2.掌握西北地区干旱的地理特征和形成原因以及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 3.掌握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与农牧业分布之间的关系以及主要农作物和主要牲畜。 4.了解青藏地区交通条件的变化及青藏铁路的修建。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各种读图、析图、讨论、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教育学生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概况。

2.西北地区干旱的地理特征及形成干旱的原因。 3.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 1.西北地区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2.青藏地区独特的高寒气候对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3、四季的形成。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提问:上面两首诗描述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景观? (学生回答:西北地区) 师:对,诗人用凝练的得寸进尺墨,描绘了西北地区苍凉壮阔的景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 (一)西北地区的自然概况 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到大兴安岭、古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和昆仑山 明确位置:西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古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汉族约占全区人口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5.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3-湘教版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之一。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通过学习它们的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为今后的学习和认识各区的具体地理环境打下了基础。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有:运用地图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设想 1.以“人地关系”作为教学的线索,让学生在了解、认识和评价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征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基础上探讨人地关系的协调。 2.地理教学必须注意地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者的统一。在《青藏地区》一节教材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乘坐青藏铁路的火车到达拉萨进入教学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掌握青藏高原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山脉、河流、湖泊、主要农业区、能源和矿产的分布。结合青藏高原地区丰富的能源和矿产、旅游资源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祖国边疆的雄心壮志。围绕地理图表展开教学,使琐碎的地理知识系统化,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引导学生读图、析图、绘图和填图,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培养学生通过地理图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能够分析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认识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信息查找图文资料了解两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研究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以及人地关系,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通过自主学习、互助探究、展示交流等活动体会地理学习的乐趣。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认识区域内各地理要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_7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青藏地区》教材属于八年级中国地理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部分,在全书中起着总结的作用,它把本书前面所学的有关青藏地区的行政区划、民族、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内容,在此做了个汇总。同时对学生下学期继续学习中国的农业、交通及省级行政单位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对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教材内容 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2、了解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等特点。 3、了解青藏地区人们的生活及风土人情 4、了解青藏地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农业是河谷农业,并分析其成因。 5、了解青藏地区的交通建设的今昔变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运用地图了解青藏地区的范围、位置。 ②读图了解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③了解青藏地区的畜牧业的发展,河谷农业及成因。 ④了解青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⑤了解青藏地区的交通建设的今昔变化。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看图了解青藏地区的范围、位置特点。 ②通过读图了解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特点,并分析成因。 ③通过分析找到青藏地区河谷农业的成因。 ④通过观看图片,感性的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 ⑤通过阅读了解青藏地区的交通建设的今昔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识图逐步学会运用地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素养。 ②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讨论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④通过对比青藏地区交通今昔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⑤通过对可可西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 气候对青藏地区产生的影响,丰富的资源及开发,脆弱的生态环境的保护。 教法与学法: 教法:比较法、讨论法、分析法 学法:识图、阅读、讨论、分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授新: (一)青藏地区的基本情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同步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学习目标】 1.读图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及民族等区域概况。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联系已学知识,归纳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说明这两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通过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的比较,了解这两大地理单元的地理差异。 4.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初步掌握归纳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和步骤。【学习重点】 1. 理解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及原因。 2.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 【学习难点】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特点及农业区的分布。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图文资料分析法、图表比较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方法。 【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王之涣《凉州词》朗诵:“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同学们,诗人用凝练的笔墨,描绘了我国哪个区域苍凉壮阔的景色。(西北地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西北地区,了解一下这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特点。 自主预习 一、西北地区 1. 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中国长城—山脉—阿尔金山脉—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 2. 西北地区人口大约只占全国的4%。约占全区人口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3.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4. 西北地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河。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沿河树木以耐旱的为主。 5. 西北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牧区,草原、、天山牧场是重要的

畜牧基地。西北地区的山麓、、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 6.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甚为丰富,如的稀土、的镍、鄂尔多斯的能源矿产、克拉玛依和南疆的、石嘴山的无烟煤、伊敏河和霍林河的褐煤等,在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二、青藏地区 1.青藏地区位于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脉以南,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主要包括自治区、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之称的青藏高原。 2. 青藏地区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都发源于这里。 3.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4. 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主要农业区有湟水谷地和。 5. 2005年10月,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铁路全线铺通。该铁路东起,西至。 互动探究 活动一:探究西北地区地理概况 (一)探究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阅读“西北地区图”(图甲)、“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乙)、“ 中国降水分布图”(图丙),完成下列活动。 甲 乙丙 1. 自我突破 (1)阅读甲图,说出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并找出与西北地区接壤的国家。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5第3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word教案(23)

5.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么农牧业 第 1 页 一、西北地区概述 1.读“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到本区范围并指出包括的省(自治区)。 2.提问旧知你记得吗,我国5个省一级自治区中,分布在本区的有哪三个?以上这三个自治区

的少数民族,以及汉族、哈萨克族是本区的主要民族。 本区面积较大,人口稀少。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干旱的形成原因结合已知,问:“西北地区自然特征是干旱,请你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从海陆位置、气候降水两方面分析,干旱是怎样形成的”?【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由东向西愈来愈少】。 2.干旱区自然景观 (1)先看“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掌握6个地形名称(内蒙古高原、天山、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再看“风蚀城堡状地貌”、“天山山区”两幅景观图,了解2种自然景观(沙漠、山顶积雪)。与此同步进行风蚀作用的解释。 (2)地面植被由东向西的变化——①先建立感性认识。②看一看西北地区草原和荒漠分布图,明确由东部草原漠分布的变化状况,③分析植被变化的直接原因(降水东多西少),④降水为什么东多西少(距海远近不同)。在地形图上,请量算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喀什到最近海洋的直线距离,各约多少千米(km)【560km、3500km】,再看年降水量图,两地大约各是多少毫米(mm)【400mm、50mm】。⑤小结:东西距离长 光秃秃的荒漠,那里只有4种景观:石质戈壁、细粒沙丘、耐旱植物、耐渴骆驼。 (3)内流河湖多,复习旧知解决。但要提出黄河。 (4)农田、城乡分布特征——点状、带状(黄河沿岸平原、铁路沿线工矿区以及绿洲地区)。完成“想一想”三题①为什么植被由东向西变化?【愈向西距海愈远,降水由东向西逐渐减少,植物也由草原变为荒漠草原和荒漠。②为什么多内流河湖?特点是什么?【地处内陆,降水稀少,且降水多蒸发或下渗,汇入河流的水量沿途减少或消失、或注入内陆湖。因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夏季的冰雪融水,多为季节性河流】。③为什么农田、村镇、城市呈带状或点状分布?【受“水”的因素制约,有水就能发展耕作业或牧业,人们生活也择水而居】。 三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1.畜牧业在本区的经济地位提问:“刚才学过本区有哪四个省(自治区),这四个省(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问:“你知不知道畜牧业有哪四种主要畜产品吗”【肉、乳、皮、毛】。这些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除供本区需要外,还大量输送到各省市、并出口到国外。所以,畜牧业是本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2.放牧方式由旧到新把“牧区的定居地”景观图放大为挂图,分左、右两个半张展现,先出示左半部分,问“你看这是蒙古族人民的什么事物?【蒙古包】,作什么用的?【作居住的帐蓬用,教师解说,过去牧民养畜是游牧方式,逐水草而居】。打开右半部分,教师指这幅全图,说明现在牧民养畜,正向定居轮牧方向发展,请读课文后看图说话,说明在何处定居?居住条件有何变化?轮牧指的是什么意思? 3.牧民的新生活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看两幅图,请学生宣读课文)。同时提前读一读“蒙古包内外”。 四灌溉农业 1.灌溉农业分布规律围绕“水”字讲,一为天然降水不足,二在有水源(那陆地上的水)的地方(有水才有生命)发展农业。 2.灌溉农业主要农产品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粮、棉、甜菜产地),吐鲁番(葡萄)、哈密(瓜果)有“瓜果之乡”的美称,看一看哈密瓜彩照,新疆长绒棉(纤维长)闻名国内外。 3.灌溉农业与绿洲农业的异同:凡是天然降水少,要靠水源(河湖水、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

【湘教版八下地理导学案】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学习目标 1.明确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范围和自然地理特征。 2.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主要的牧区特征。 学习重点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学习难点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知识梳理 1.西北地区地形以和为主,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2.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又有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量自向逐渐减少,因此本区自然景观由东向西呈现出由向再向的变化。本区的河流多以为主。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3.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为本区主要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沙漠边缘的,因此本区的农业称为农业。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主要是、、等。 4.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之称的高原,最典型的自然特征是。 5.青藏地区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等发源于这里。本区拥有、、等许多珍稀动物。 6.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地势较低的地带,主要农作物有、、、 等。本区又是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等。 7.青藏地区是族的主要聚居区,多信奉教。位于拉萨市的是著名藏传佛教圣地。 8.著名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及最长的高原铁路。该铁路东起,西至。 课堂检测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北向南逐渐减少 B.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C.从西向东逐渐减少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素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牲畜是() A.藏绵羊 B.牦牛 C.藏山羊 D.三河马 3.下列农业区属于河谷农业的是() A.宁海平原 B.河套平原 C.湟水谷地 D.河西走廊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 A.各地的人们风俗习惯的不同 B.各地的气候条件的不同 C.各地的地形条件的不同 D.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5.有关北方地区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全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②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③农田以旱地为主,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④农村的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⑤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 6.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牲畜主要分布在()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7.“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除澜沧江以外,另外两条是() A.长江、黄河 B.长江、雅鲁藏布江 C.黄河、珠江 D.珠江、塔里木河 8.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2020-2021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5章第3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教案

青藏地区 一、教学目标 1.读图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区域 概况。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联系已学知识,归纳青藏地区主要的自 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初步掌握归纳的区域 地理特征的方法。 二、重、难点 1、扼要介绍青藏地区的地理概况、自然环境特征和农牧业 生长状况。 2、分析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人口与民族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自治区、省和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左右。 2、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之称的高原。 3、青藏地区除青海省东北部汉族人较多外,大部分地区人口以族为主,藏族人民多信奉(俗称喇嘛教),圣地是位于市中部的。 4、藏族人民主要舞蹈是,主食是,传统民居是。课中学习: 一、通过读图,进一步了解并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 读图4—21,找出: 在图中找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看一看,哪些山脉是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二、地形 1、大部分青藏地区平均海拔高度在多少米以上? 2、主要有哪些地形类型?分布在青藏地区的哪些部位? 3、青藏地区的主体是什么?属于中国哪级阶梯? 4、在图中找出湟水(谷地)、龙羊峡水电站,青海湖(最大湖泊、最大咸水湖)、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雅鲁藏布江。 5、青藏地区雪山冰川众多,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三、气候 P18活动题那曲与南京相比气温有何差异?推断青藏地区的气温有何特点?

河北省唐山市八年级地理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2课时青藏地区)教案(新版)湘教版

青藏地区 课题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二课时《青藏地区》 课时 1 使用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情况。 2.了解青藏地区的山脉、盆地、河流、湖泊的分布。 能力目标:3.了解青藏地区的公路和青藏铁路的分布。 情感目标:4.了解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特点及主要农作物和牲畜。 5.了解青藏地区交通条件的变化及青藏铁路的修建。 重点 难点 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对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学习内容师生随笔感悟新知: 欣赏:青藏高原世界巅,雪山冰川大河, 高原湖泊如棋布,湖边草肥湖水咸。 日照强、温差大,高原之上干且寒。 农业区在“三谷地”,小麦青稞最盛产。 牦牛号称“高原舟”,负重能越云中山。 请同学们预习课本P17-P22及图,自主学习,完成以下问题。 1.读图找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第级阶梯。 2.读图说出位于青藏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其行政中心。 3.青藏地区主要包括、和的西部,该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人口约占全国的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之称的青藏高原。 4.发源于青藏地区的河流有、、、、 、。本区珍稀动物有、、。 5.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等。 本区又是全国重要的,主要牲畜有、、 等。通过自学课本,培养学生自学、阅读、分析、概括的能力,掌握本节的基础知 识。 小组内互帮互助,团结合作,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既培养

6.青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畜种是,被称为“”。 7.青藏地区是(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拉萨市的是本民族人民崇佛礼佛的圣地,也是拉萨市的标志。 8.青藏地区先后修建了、、、、等,公路,构成了一个以为中心的公路网。 9. 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10.青藏地区的、等区域的农业, 、 、、等地的工矿业,都已具有相当规模。 11. 矿产资源丰富,因此有“”之称。 12.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探究新知: 1.为什么青藏地区能成为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2.列表比较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差异。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地形特征 气候特征 主要河流 主要矿产 主要 农作物 归纳整理: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促使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不断复习、 巩固。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_27

西北地区 教学内容: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地形特点。 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3、理解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通过阅读地图,培养学生观察、判读、分析的能力。 2、搜集、运用相关地理资料,提取有用信息来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提高学生区域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地理知识的能力。 3、利用主题情境,模拟“丝路新探”路线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主动探究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读图、析图、小组讨论、班内交流等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意识,分享地理学习的乐趣。 2、通过“干旱”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 “干旱”环境下的区域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 “干旱”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对西北地区兴趣浓厚,但这个地区与学生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所以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只浮于表面,容易把自然要素与人类活动割裂开来,没有在头脑中建立两者的联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节课设计时就有目的地将知识间的内在关系凸现出来,针对性地设计了以“西北地区——丝路新探”为情境的地理能力比拼大赛,通过深入讨论、充分交流,从而达到以该地区为例,学生能够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

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的目的。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小组竞赛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教师伴学 【播放视频】多媒体播放2015年央视春晚那英演唱的歌曲《丝路》片段。结合“一带一路”内容引导学生走进新课,进入“丝路新探”的学习情境。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陶瓷队”“茶叶队”“星空队”和“火山队”四组。“西北地区——丝路新探”将分为“长安探路”“敦煌探秘”“绿洲探奇”和“北疆探宝”四大环节,各环节都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西北地区相关地理学习能力的竞赛。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播放,并以教师优美生动的语言引领学生直观感受丝绸之路的神奇和雄伟,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环节一:“长安探路” 【展示课件】1、展示“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西北地区图”,通过古代丝绸之路所经过地区提出西北地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西北地区内容的学习。 (1)根据地图描述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并说出西北地区的地理范围。 (2)说出西北地区的面积和人口状况。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并指出西北地区的具体位置及范围。 2、展示“西北地区地形图”并提出问题。 (1)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 (2)为什么新疆的地形特点可概括为“三山夹两盆”?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各类型地图,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让学生在观察和比较的主动探究过程中获取新知。 3、展示“西北地区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亚欧大陆桥分布图”,并提出问题:西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_《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导学案(第2课时)_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本P17-21教材内容,结合图5-30,描述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掌握我国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青藏地域的人口、城市、资源的分布特点; 学习任务及 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展示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50元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及其所处的位置分别是() A.故宫——华北平原 B.布达拉宫——青藏高原 C.桂林山水——江南丘陵 D.苏州园林——长江中下游平原 2.青藏地区的许多山脉积雪,原因是() A.纬度高B.日照强 C.海拔高D.空气稀薄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略图,回答3、4题。

3.四大地理区域中,7月份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A.①B.②C.③D.④4.关于该区域7月份平均气温最低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海拔高,气温低 B.纬度高,气温低 C.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气温低 D.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气温低 5.下列关于图中区域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区域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青稞小麦等农作物单产高 B.因图中铁路的开通,铁路运输成了当地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C.甲省区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 D.乙省区有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读教材p22活动内容,依据玲玲的做法,每个小组挑选一个地区进行地理特征归纳? 1.通过阅读教材和查阅资料,完成地理特征归纳? 2.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 3.小组讨论后,师生进行讨论结果的梳理总结。 【达标检测】 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重要江河的源地________,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其中河流C是________。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休牧育草 B.大力毁林开荒种田 C.大力退耕还林还草 D.全面禁猎、禁采砂金 (2)D所在的牧区主要是________牧场,该牧区主要的优良畜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畜种名称) (3)河谷农业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该农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八年级地理导学案 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概况。 了解青藏地区的山脉、盆地、河流、湖泊的分布。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 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爱国主 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高寒的自然环境 2、难点:学会分析高寒环境对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理解开发青藏,维护统一的重要性 学法指导 讲述法、谈话法,注意与前两个地区的比较、分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导入:(附注释:我迷路了,哪位同学带我回家?)由这 导入:展示一幅动物(牦牛)图片。 (学生)这头动物是牦牛,我知道它的老家在青藏高原,我把它带回去。 二、自学质疑: 学习任务一位置和范围 (出示中国区域示意图)从图上我们能看出本区位于中国的什么位置吗? (学生)西南部。 (教师)很好。我们重点来看看本区被哪些高山所环抱,以及本区所包含的省区?(出示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问题) 学习任务二世界屋脊 (学生活动)阅读“中国地形图”估计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平均海

拔。 (提问)1、青藏地区地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高) 2.本区有哪些主要山脉? 3.本区内都有哪些重要的河流? (简要讲解)本地区境内有长江、黄河及其支流湟水、雅鲁藏布江和青海湖。 (设问)-为什么青藏地区能成为许多大河的发源地?(冰川纵横,固体水库) 三、探究展示: 高寒气侯 (承转)海拔高是本地区地形最突出特征,这种地形条件对当地的气候产生了极大影响。(课件展示)不同高度的气温差异(学生活动)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请大家计算两地的气温差。(学生计算并回答)(课件展示)青藏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温差异 (设问)可见,青藏地区气候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寒冷) (课件展示)高寒气候(简要讲解) 高原农牧业 (承转)海拔高,气候寒是本区最突出的特征,那么在这种自然条件下本区的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呢? (设问)青藏高原能否发展种植业?有哪些有利条件?哪些不利条件? (学生讨论)(简要总结)有利条件:日照强,温差大。不利条件:降水少,气温低(设问)青藏高原适于种植哪些作物? (课件展示)高原种植业(播放视频资料)(简要讲解) (设问)观察青藏地区地形图,农作物应该种植在哪些地方? (课件展示)青藏地区主要农业区 (承转)青藏地区发展种植业的地方不多,其它的地方适于发展什么样的农业? (课件展示)高寒牧区(播放视频资料) (设问)青藏地区分布最广的三大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这些畜种有哪些特点与高寒环境相适应?

宝丰县七中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和青藏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西北地区位于哪些山脉以西、以北?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面积、人口分别占全国的百分比是多少?民族主要有哪些? 2.西北地区以什么地形为主?有哪些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特点是什么?主要河流有哪些? 3.西北地区主要农牧业区、农牧产品种类分别有哪些? 4.西北地区有哪些丰富的矿产? 【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本P13-16完成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一一一昆仑山一线以北。主要的民族有。本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河。 2.新疆的地形特点可概括为。 3.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位于盆地的 沙漠。而东部是肥美的大草原。 4.塔克拉马干沙漠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和。内蒙古的 是全球最大的稀土产地。而已成为我国新兴的特大型能源生产基地。 5.“沙漠之舟”指的是,“高原之舟”指的是。 【合作探究】 探究一:课本P15活动 (1)你吃过哪些产自西北的瓜果?请介绍给同学。 (2)想一想,沙漠绿洲出产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3)议一议,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探究二:课本P16活动 (1)自东向西,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西北地区的天山山麓、河西走廊、河套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议一议,这些地区绿洲较多的原因是什么?

【课后提升】默写本节知识网络,并用红笔标出重点内容 【达标检测】(相信你、一定行!) 1.下列地理现象与西北干旱特征无关的是() A.风蚀地貌广泛分布 B.荒漠面积广大 C.居民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D.矿产资源丰富 2.新疆生产的棉花纤维长,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A.品种优良 B.灌溉水源充足 C.土壤肥沃 D.日照充足,日温差大 3.关于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地区均属于内流区域 B.地处我国第二和第三级阶梯 C.全地区属于非季风区 D.是我国跨经度最多的地区 4.“早穿棉袄午穿纱”描述的地区位于()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5.读“西北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 山脉 B 平原 C 山脉 D 盆地 (2)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本区的地表植被由东向西演变规律大致为:,其原因是。 (3)从地理角度分析,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课堂作业】地理填充图册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_《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学案2(第2课时含答案)

第2课时青藏地区 【学习目标】 1.读图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区域概况。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联系已学知识,归纳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通过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的比较,了解这两大地理单元的地理差异。 重点:1.青藏地区的区域概况。 2.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难点:1.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的比较,两大地理单元的地理差异。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一、区域概况和自然环境 1.区域概况 (1)位置:青藏地区大致位于①昆仑山脉、②阿尔金山脉、③祁连山脉以南,④横断山脉以西,⑤喜马拉雅山脉以北。 (2)范围: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的西部。 (3)面积与人口:分别约占全国的25 %和1%。

2.自然环境 (1)地形区: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A青藏高原;B是有“聚宝盆”之称的B柴达木盆地。 (2)气候:以高山高原气候为主,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 (3)河流:本区是亚洲a长江、b黄河、c澜沧江、d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等江河的发源地。 (4)生态环境:本区拥有藏羚羊、雪豹、野驴等许多珍稀动物,但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因而,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人文特点 1.农牧业 (1)种植业:本区的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主要有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 (2)牧业:主要牲畜有牦牛、臧绵羊、藏山羊等。其中被称为“高原之舟”的是牦牛。 【相关拓展】在独特的高寒气候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发育良好,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全国重要的牧区。 2.民族和宗教: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多信奉藏传佛教。位于拉萨市的布达拉宫、西宁市的塔尔寺,都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 3.交通运输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 和青藏地区》教案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教学法 教学参考书: 教师教学用书 教具: 地图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爱吃哈密瓜吗?见过青藏高原上的牦牛吗?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有关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情况! 【干旱的西北地区】

读图“西北地区的地形”找出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由风力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以及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 西北内陆干旱的原因? (1)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挡——太行山等等; (2)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抵达——“春风不度玉门关”; (3)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东西经度大,离海洋远。 活动(1)西北地域天气干旱,但其干旱的程度在不同的地方会有差别,主要表现在植被和土壤方面。 西北地区:东→西景观: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高寒的青藏地区】 西北地域是以干旱为主要特征,而“高”、“寒”就是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天下屋脊”之称。 一、读图,找出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东——横断山区 北——阿尔金山、昆仑山、祁连山 南——喜马拉雅山 二、世界屋脊及高寒气候

1.为什么成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世界最高的高原。 2.天气特点:高寒天气,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降水少,冬季气温比同纬度东部平原低18~20摄氏度,夏季气温8~18摄氏度,降水分配不均匀。 活动:1.拉萨和成都大致在同一纬度上,两者年内气温相差很大,其主要原因是海拔高度引发的 2.(1)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较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本。 (2)因为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高山上冰雪融化,冰雪融水汇聚,成为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以牧业为主的地区】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牧场和主要畜种又各具特色: 内蒙古:温带草原牧场 新疆:山地牧场 青海和西藏:高寒牧场 XXX:三河马、三河牛 新疆:细毛牛 青藏:牦牛、藏绵羊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范文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范文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非浅。因此,平时,我紧抓备、教、改、辅、查等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1 《西北地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发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区、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区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用图、画图的能力概括出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干旱,并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讲述本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域辽阔、草场众多,看到本区农牧业发展前景很好,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边疆的教育,激发学生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教学重点 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 课件、课前学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北方地区,现在,请大家欣赏某个地区景观图。(展示课件)请思考:你知道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景象吗和我们学过的几个分区一样吗为什么有这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西北地区。(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展示学生课下搜集的成果。在“授课”活动中展示。) 二、新课学习 师:请同学们,看课件西北地区图。 思考:谁能指图说出本区的范围和作为地理界线的事物,及所包括的省区和相邻的国家,然后概括出本区的位置特点(从纬度、海陆和相对位置不同角度引导。) 小结: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属于内陆地区,跟海较远,越往西跟海越远。 教师提问:本区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这对本区的降水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降水少,跟海洋越远降水越少,即越往西降水越少。 读图指导:指导学生用地图册“中国年降水量”图进一步说明本区降水量的分布:在内蒙古东部为400毫米,往西逐渐减少到200毫米以至50毫米以下。所以,干旱成为本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 想一想:除海陆位置外,还有什么能影响到水汽深入西北内陆呢(地形)本区有哪些主要地形区 读图: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说明本地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 师:本区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部风蚀作用显著,戈壁滩上形成奇形怪状的风蚀城堡、风蚀蘑菇等;塔里森盆地中部有我国面积的沙漠——塔克拉码干沙漠,沙漠地区随处可见绵延起伏的新月形沙丘。由此可见,西北地区地形主要是以高原、山地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