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品牌竞争力为核心的有效管理

以提升品牌竞争力为核心的有效管理
以提升品牌竞争力为核心的有效管理

汾酒集团:以提升品牌竞争力为核心的有效管理

成果主创人: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郭双威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以生产经营中国名酒——汾酒、竹叶青酒为主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是国家520家重点企业和山西省12家直接授权经营企业之一,是全国最大的名白酒生产基地之一。现有员工8000余名,占地面积230万平方米,资产总额达22亿元,年产名优酒5万吨,年销售收入12亿元以上,年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年创利税近4亿元。杏花村汾酒成名史据史载已有1500余年,酿造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

集团公司下属9个子公司,其中全资子公司3个,控股子公司6个,分公司4个,2个生产厂。1993年,改制设立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4年1月在沪上市,成为“山西第一股”、“全国白酒第一股”。集团公司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杏花村,拥有先进的酿酒工艺、技术装备和科技队伍,现已扩展到葡萄酒、啤酒、饲料、包装印刷等相关产业。

一、以提升品牌竞争力为核心的有效管理提出的背景

汾酒集团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是全国白酒业的排头兵。两大主导产品中,汾酒早在1915年就以其“色、香、味”三绝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大奖章,解放后连续5届荣获“国家名酒”称号;竹叶青酒连续两届荣获“国家名酒”称号。但是,1995年以来,汾酒集团的业绩开始下滑,一度由同行业第一名下滑至第十名左右。

2002年,新的领导班子一上任,借授权经营的大好时机,在全集团开展经营思想大讨论,认为:“杏花村”驰名商标的形成是由于汾酒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是汾酒集团的巨大无形资产,是集团最核心、最优质的资源。集团业绩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品牌管理不到位,决策缓慢,响应市场需求迟钝,使“杏花村”驰名商标、汾酒品牌、竹叶青品牌没有形成竞争合力。具体表现在:一是品牌管理不到位,品牌形象保护不力。企业没有强有力的品牌管理部门,没有建立统一的品牌管理办法和开发品牌标准,使母子公司品牌交叉使用,驰名晶牌、成熟品牌维护不力,而新开发品牌大多各自为政,难以形成规模,致使品牌竞争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二是销售机构设置多而乱。企业自己的销售网络没有建立健全起来,难以控制渠道,销售政策政出多门且难以到位,使品牌竞争力难以有效发挥。

三是由于没有研究市场的机构,市场调研不充分,品牌作用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反馈信息不全、不准,造成市场的消费定位不准,某些市场推广受限等等。营销环节上存在的问题,导致产品在同行业市场份额缩小,品牌地位有所降低,品牌竞争力有所下降。

四是企业内部的决策指挥系统相对市场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很大程度上使新品开发、市场决策等市场行为实施受到影响,造成响应市场需求迟钝,使品牌效应难以快速体现。

五是企业内部还没有形成对维护品牌奖惩分明的管理机制,全员参与维护品牌的积极性还没有调动起来,在提供产品和服务中使品牌形象受到影响。

由于众多原因的作用,品牌自我保护能力、市场竞争能力都受到削弱,直接表现是1998年的“毒液案”,与“杏花村”品牌无任何关系的毒液事件无辜株连到品牌和企业,给“杏花村”品牌造成了史无前例的打击,致使集团公司当年销售收入降到历史最低点,晶牌形象岌岌可危。

汾酒集团针对品牌管理中的问题,确定“酒业为本,市场导向,品牌经营,内涵发展”的战略方针,通过建立符合以产权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建设名优白酒基地、保健酒基地、酒文化旅游基地,开展以提升品牌竞争力为核心的有效管理,把汾酒事业做优、做强、做大。

二、以提升品牌竞争力为核心的有效管理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做法

以提升品牌竞争力为核心的有效管理的基本内涵是:为了提升品牌竞争力,进一步强化质量、营销、科技、采供、品牌、机制方面的管理。生产制造保证品牌质量,营销过程发挥品牌优势,广告宣传提升品牌形象,文化底蕴支撑品牌内涵,持续提升品牌竞争力,将汾酒集团公司建设成全国酒业的航空母舰。主要做法有:

(一)转变观念,提高品牌意识

1.树立以品牌为中心的观念

在过去的经营运行中,汾酒集团对品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注重品牌保护和维护,这种观念对提升品牌竞争力造成不良影响。为此,集团公司通过各个层次进行宣传,强化全体员工品牌观念,并将品牌建设纳入制度建设的序列,让员工认识到每一件工作、每一种行为、每一个产品都代表品牌形象,每一位员工都有保护、维护品牌的责任。

2.品牌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

“杏花村”汾酒、竹叶青等品牌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它们的形成取决于汾酒在历史上的三次成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汾酒受到齐武成帝隆重推崇,被载人《廿四史》,造就了汾酒史上的首次成名;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更是吟出千古绝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汾酒在历史上的第二次成名;1915年汾酒集团的前身——义泉泳所产“高粱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把我国这一传统行业带上了世界的顶峰,是汾酒在历史上的第三次成名。同时,“杏花村”商标是全国驰名商标,在全国5届评酒会上,汾酒、竹叶青酒均被评为中国名酒,其中竹叶青酒又是唯一的保健名酒。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酒类市场,在文明饮酒、健康饮酒的趋势下,消费者逐步走向理性消费,对品牌的要求、对品牌所包含的内在价值要求越来越高,而汾酒集团的优势恰恰在于品牌优势。对此,首先是树立“‘杏花村’汾酒、竹叶青等品牌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的观念,建立以品牌为中心,紧紧围绕市场开展工作的大营销理念。以提高品牌竞争力为核心,在采供、生产、营销、质量控制等环节都注意品牌保护,树立“用心酿造,诚信天下”的汾酒文化理念。

(二)优化组织机构,搞好品牌经营

在“酒业为本,市场导向,晶牌经营,内涵发展”的战略方针中,品牌经营是做大、做强的关键。因此,汾酒集团在管理再造中实施名牌战略,坚持做到“三个统一”,即品牌与品质的统一、品牌与品位的统一、品牌与品德的统一。提高品牌竞争力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构建有效的决策指挥系统。

1.建立专业委员会

集团公司设立专业委员会,即营销委员会、财务管理委员会、物流管理委员会和技术管理委员会,分别负责营销、财务、物流及科技质量进步等经营管理方面的决策,同时负责向董事会提出意见。委员会由内部专家、外聘专家参与,公司高管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

2.设立管理中心

建立4个管理中心作为指挥平台,即营销、财务、物流、科技质量中心,通过中心的统筹运作,实现了跨部门、单位职能的统一,使集团公司管理趋于集中。

营销中心专门负责营销战略的研究,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品牌开发的统筹规划,无形资产的管理、延伸等工作,既为公司营销委员会提供信息,又为市场销售提供作战指导。其职能通过中心下设的品牌管理部、营销策划部、综合协调部3个部展开。

财务中心负责汾酒集团全局性和战略性的资金运作管理,加强以资金管理、预算管理为重心的财务管理工作。

物流(采供部分)中心是物流管理委员会的常设机构,负责采购流程的监督、控制和大宗物资采供统一管理。

科技质量中心在技术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集团公司的科研开发、技术创新、质量管理、质量检验。

3.建立经营运行会议制

为使管理中心与集团其它生产、经营、职能单位协调运作,经营运行会议制,专门负责解决经营运行中的问题,保证体系统筹运作,协作高效。

(三)强化质量管理,为提升品牌竞争力提供品质保证

针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周期过长,质量管理体系不完整,标准管理、计量管理等基础管理薄弱的问题,汾酒集团强化质量控制,狠抓产品的质量管理。

1.建立统一管理的质量体系

为确保体系设计的科学、合理性,由科技质量中心直接负责和推动集团公司的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工作,股份公司于2002年顺利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中国进出口质量认证中心的双认证,2003年集团公司也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通过认证,使公司高层到每一位员工都认识到,质量是品牌的保证,有了质量才有品牌,有了品牌才有市场,有了市场才有工作,每一个岗位都与品牌息息相关。从而使强制性管理变为自觉性执行,使工作质量和管理质量也得以保证。

2.统一质量监督

科技质量中心下设质量监督检验处,强化全过程的质量检验和监督功能。负责全公司全部生产过程的质量监督、检验、化验工作,将化验室、评酒室、包装

材料检验室、成品检验室,全部划归质量监督检验处统一管理,重点在于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3.强化质量管理

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满足消费者对绿色、环保、健康要求,对原材料的品种、生产环境等因素纳入质量控制的范畴;每月对生产、仓储、加工等材料使用环节进行巡检抽查,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隐患;在《成品酒理化指标质量考核办法》中运用极差方法,提高了成品酒的达标率,内控标准(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达标率由过去的96.9%提高到99.2%,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整体质量。

汾酒集团重质量、抓质量,从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共设立了“5道关口、20道防线、108个参数、120道把关”,而且坚持倡导健康饮酒之路,坚持纯粮酿造。“谁砸企业的牌子,企业就砸谁的饭碗。”

(四)依靠科技进步,不断优化工艺

1.集中科研管理

科技质量中心下设技术中心,负责公司核心技术的研究、创新,并从机制上强化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由集团统一投资装备,统一资金投入,统一组织技术力量,在注重新品开发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研究。技术中心设置了车间,专门负责研究成果实验室小试之后、实际生产之前的中试,中试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成果能否真正转化为生产力,根据中试的结果进行调整后投入生产,从机制上保证了新品开发的速度。

2.加大基础研究力度

在科研工作中,技术中心总结了近年来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把研究重点放在以优化传统工艺、提高原酒质量上。开展了高温曲凋整原料配比试验,提高了制曲品温,成曲特优率提高;研制生产清香型调味酒,进行多种方法试验,筛选出优良工艺所产的有特色基酒,酯含量大有提高。

3.坚持独特工艺

一个好的品牌,不仅要有过硬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要有其核心的、与众不同、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汾酒集团的品牌核心在于清香工艺。这一工艺以一个“清”字为代表,“清蒸、清烧,一清到底”。具体地讲,人要神清、气要清新、水要清净,原料要清选、酒醅要清洁,大曲固态地缸发酵、清蒸二次清,每一步都要严格控制,保证工艺。

汾酒的生产还在于杏花村的天、地、禾。天即区域性自然气候,在杏花村一带长期繁衍形成了一个适合汾酒生产的微生物体系;地即水,杏花村一带地下水源丰富,水质优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对人体有医疗保健作用;禾即粮,主要原料高梁、大麦、豌豆为本地特产,而且入厂进行精选。

(五)构建营销网络,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首先来自于对市场上代表品牌的产品认知,因此,针对品牌管理不到位、销售渠道控制不到位、市场研究缺乏等市场营销的问题,汾酒集团着眼于“四个强化”,强化营销专业职能、强化区域营销机构、强化产品和品牌管理组织、强化公司营销CI导向体系,逐步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为提高品牌竞争力进行一系列营销管理再造。

1.成立作战主体

过去,汾酒集团多头设置销售单位和部门,有市场部、汾酒厂股份公司销售公司、杏花村国际贸易公司、葡萄酒销售分公司、各子公司的系列酒销售部门,各司一职,导致销售策略混乱;专业性营销组织不健全,导致不能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营销战略;公关、广告、促销、打假等无统筹规划,销售费用多头开支。为此,进行了营销系统再造,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汾酒销售有限公司,完善和强化国际贸易公司,由两个公司分别负责国内、国际市场营销工作。销售公司负责汾酒系列、竹叶青系列、杏花村系列的国内销售及集团公司其它系列产品的销售管理;国际贸易公司在调整业务结构的基础上,负责集团酒类产品国外市场的拓展、开发及多元化国际贸易。销售部门运用市场规则和手段,拓展市场份额,并能够从产品研发、市场投人、渠道管理等方面保证晶牌运行的一致和到位:2.广泛建立营销网络

在全国各地广泛设立集团公司下属的营销处、分公司、办事处,构建起点连线、线连片的独立营销网络。重点市场设分公司,商场、超市和酒店等终端市场,承担推广新品、服务终端、辐射周边、渠道监管的任务。自主网络的建设,变单纯依靠经销商为依靠经销商与自己做终端相结合,不仅有利于集团对不同产品进入不同销售渠道的规范运作,同时加大了集团对市场的控制能力。目前汾酒集团已在全国各地设立了18个营销处,重点市场内蒙、深圳等地设立分公司,年销售额已达8亿元。国际贸易公司针对欧美、日、东南亚、港澳台市场,设有8个贸易部,自主经营酒类、冶金、焦煤等产品。年出口创汇一直保持在4000万美元左右,销售额近4亿元。通过建立广泛的营销网络,为品牌扩大市场占有提供了扎实的通道和控制基础。

3.建立科学的市场管理机制

建立销售公司的同时,对销售管理机制进行重新设计,对业务人员实行业绩考核、营销费用考核,从价值导向上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基于消费品销售的特点与集团实际,强化市场销售业绩的管理和控制。一是通过营销系统网上传递、账务手续网上核对,加强业务单据和货款的管理;二是通过电话日报和销售日记,加强对各地营销处的业务量的管理;三是通过建立业务员与销售公司、营销中心、集团高层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反馈和处理市场的信息,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

(六)加强品牌管理,为提升品牌竞争力提供资源保障

1.强化品牌管理

集团公司以前没有统一的品牌管理机构,只有设在下属子公司的一个商标头组织新品牌的调研、概念测试、包装设计、推广策划,与销售公司一道搞好市场推广,同时进行产品包装改进工作。

品牌管理部制定了《集团公司商标管理办法》及对分、子公司的《商标管理考核细则》,每月一检查、每季一考核,使集团的各类商标使用、管理和运作处于有序状态。注重做好商标的日常管理,及时设计、注册、续展,包括相似名称注册、域名注册、行业注册、副品牌注册、包装风格注册、形象注册及其它图形注册等。由专人负责对每期《商标公告》中与汾酒集团商标相似、相近的商标及时有效提出异议。到目前为止,汾酒集团共注册商标110余个,提出商标异议30余个,积极维护品牌的知识产权。

制定了《工商联合开发品牌管理办法》,对开发品牌的资质、信誉、规模、技术、质量、包装、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规定,砍掉了近百种不符合规定

的品牌,取消了数十个合作企业的产品开发资格,有效地规范了品牌开发行为,维护了品牌形象。

加大打假力度,对消费者负责。针对市场上不断出现假冒“杏花村’’汾酒、竹叶青等产品,汾酒集团专门成立了打假办公室,依靠工商、检察等执法部门,积极打击假冒商标的行为。建立集团本身的特情系统,制订打假举报奖励制度,有力地打击了制假行为,保护了“杏花村”汾酒、竹叶青等品牌的合法权益,净化了市场环境。仅2003年查处经销汾酒系列产品的商家1298家,查获假冒产品5000余箱,总价值近百万元。

2.有效开展品牌经营

汾酒集团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互惠互利、双赢发展的原则,以品牌为核心,以无形资产和商誉折价入股为主要投资形式,通过注入技术、管理、文化,实现品牌的低成本扩张。一是介入啤酒领域。依托“杏花村’’驰名品牌,以股份制和贴牌生产的形式,与山西山禾酿业有限公司联合组建汾酒集团公司啤酒有限责任公司,新产品——杏花村啤酒上市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年销量已达3万吨。二是与各地白酒企业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与集宁纳尔松酿业有限公司、商丘大富豪酒业有限公司、哈尔滨蓝天酒业有限公司开展品牌合作,合作企业年销量达3万吨。三是与经销商合作。共同成立粤晋辉煌工贸公司、郑州有限责任公司,聚合双方优势,发展当地市场。四是规范工商开发。精选开发商,逐步淘汰不规范及实力弱的开发商,与实力强劲的经销商建立长期合作机制。2004年与家乐福合作开发乐福酒,实现了占领大型终端的市场突破。

3.广告策划及CI系统

广告是品牌无形资产的投入,是维护品牌、提升品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汾酒集团的广告策划由营销中心品牌策划部统一策划,强化对“杏花村”汾酒、竹叶青等驰名品牌宣传,突出汾酒集团形象。从中央电视台、电台到各级地方电视台,从全国报刊到地方报刊,“杏花村”的商标反复出现。对重点投入市场利用灯箱、路牌、POP系列媒体扩大知名度,以汾酒专卖店展现自己的特色。对集团的广告投入、项目、时间、地点、形式、媒体等进行精心策划,报决策机构审定后,由职能机构负责广告的实施、监控和投入产出概算、总结。

2002年,品牌策划部对集团CI系统进行统一策划,规范和提升了“杏花村”汾酒、竹叶青等品牌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设计和规范了集团生产基地形象,规范了集团视觉识别系统。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汾酒集团公司员工行为规范,并纳人员工考核奖励范围,统一了识别系统,为品牌的提升由形象到内在的升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强化采购管理,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

针对物流管理中存在的多头采购、价格和质量不统一、消耗计量不清等问题,结合先进的物流管理理论,汾酒集团进行了采供、储存、运输一体化管理改革,形成了供、储、运与生产经营协调、平衡、衔接顺畅的格局,从源头上保证品牌质量。

1.按照20/80原则对采供单位和物资分层管理

采供单位按性质分Ⅰ、Ⅱ、Ⅲ三个层次,物资按重要程度和涉及金额分为A、B、C三个层次。Ⅰ类单位与A类物资由采供中心统一管理;Ⅱ类单位由采供中

心派出采供负责人,对A类以外的物资重点规范,独立采购;Ⅲ类单位相对独立,采供中心主要通过计划和预算进行控制。

实行采供单位和材料分类控制,将控股子公司的优势资源统筹到集团,提高规模效益。对Ⅰ类单位和A类物资的管理采购权收归采供中心。在制订考核办法时,专门考核其资产收益率,用资产、收益、收入三大杠杆,理顺了采供流程和职责。

2。大宗物资坚持招议标制

按照《物资采购控制程序》和《物资采购招标、议标程序》以及《采购计划审批程序》、《定点采购审批程序》、《控购商品采购控制程序》、《购销合同评审程序》等程序,汾酒集团对大宗物资的购进坚持招标议标制度。先由采供中心根据掌握的客户资源邀请投标厂商,并对其供货能力、质量保证体系、商业信誉等方面进行考察,然后由评标小组确定参加投标的单位。招标过程中,先由各投标单位提供综合报价和供货样品,评委根据综合报价、样品质量、供货能力、存货方式,结合集团公司产品工艺特性等特点,决定中标单位。

3.全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在采供环节的具体运作上,对市场供求关系正常、购进量大的物资,按照供应商评定程序、招标议标程序等流程,在集团公司招标议标确定人围供应商后,在人围供应商范围内比质比价最终选定某种材料的供应者,供应商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货。采供中心提供竞争平台和仓库,与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利益共赢,风险共担。

在集团内部市场化的基础上,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为了控制质量和数量,重新测定试点车间每一种产品所用材料的定额,重新制订车间材料节约奖的分配制度,对其节约材料由原来按节约额的10%奖励变为30%,既调动了车间节约的积极性,又制约了供应商材料的质量,堵塞了管理漏洞。

通过采供系统的一系列改革,既发挥子集团公司采购中的规模效应,又调动了子公司的积极性,降低了采供环节的成本,保证了品牌的运行质量。

(八)建立有效激励约束机制,保证品牌的内涵与形象的统一

1.改革人才开发机制,为品牌提升提供优秀的人才资源

(1)改革人事制度。对营销中心、物流中心、科技中心的干部进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对营销中心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和销售人员也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公开招聘,有40余名人才充实到营销岗位工作。

(2)改进劳动制度。凡涉及到专业性强的人力需求和岗位需求,由用人单位提出,人力管理部门组织用人单位参与公开选聘,提高了员工综合素质,降低了用人风险。

科技质量中心评酒员、取样员相对缺乏,这两项工作对专业技能要求、专业知识、生活习惯、味觉、嗅觉、视觉器官要求都比较高,经过在全公司范围内招聘,有9名合格者持证上岗。

(3)坚持多渠道培养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有了人才企业发展才有后劲。汾酒集团制订了人才培训战略规划,每年投入培训资金近百万元,注重后续教育和在职培训。

人才资源是品牌存在发展的关键因素。汾酒集团通过人才开发机制的改革,推进了整体改革的进程,为品牌提升提供了优秀的的人才资源。

2.深化目标管理制,为提高品牌竞争力打基础

汾酒集团将下属单位分类,对经营单位以盈利能力作为考核重点,收入、净利润、资本保值增值率作为考核目标,其中净利润指标占到40%以上;生产单位以产量、质量、资产收益率为重点考核指标,其中资产收益率占到40%以上;管理部门主要是以本年度重点推进的工作作为考核目标。

2003年为了推进以品牌为核心的集团公司管理再造,以中心为单位签订责任书,除了各单位的经营内容和管理项目外,将管理再造的有关内容是否完善、关系是否理顺作为重点内容,每季进行考核。2004年共有10个单位受到重奖,3个单位干部受到了不奖、警告等相应的惩罚。

三、以提升品牌竞争力为核心的有效管理实施效果

(一)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杏花村”商标荣获中国500家最具价值品牌,居前100位。企业整体市场份额提高,而且省外市场提高了20%。现在的“杏花村”品牌已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其产业已拓展到啤酒、葡萄酒、饮料、包装、旅游等行业。

(二)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

200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7158万元,比上年增长30.92%;实现销售收入11.8亿元,增长20.59%;实现利税4亿元,增长32.62%;实现净利润5000万元,增长986.30%;应收账款减少991万元。在物价大幅上涨的

情况下,可比材料成本节约300余万元。总资产利润率2004年上半年达到5.9%,同比增长3.93倍。过去70—80%亏损的子公司全部扭亏。

(三)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通过大力开展企业合作,利用汾酒的晶牌资源扶持了地方企业的发展。始终坚持纯粮精酿,适中的价格,诚信经营满足了消费者需求。同时,作为山西省利税大户,对山西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较大贡献。

(成果创造人:郭双威、阚秉华、刘力、席金龙、韩建书、杜小威、杨建峰、武世杰、杨波)

我国品牌竞争力分析调研报告

我国品牌竞争力分析调研报告

中国品牌竞争力分析报告 ——特劳特品牌战略咨询公司北京、上海、长沙、广州报告会— — 中国第一次系统发布有关中国企业的品牌 竞争力分析报告。报告阐述了中国一流企业 在品牌战略上面临的深重危机,同时提出了中 国品牌如何走向世界的三条路径。 主讲: 特劳特(中国)品牌战略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邓德隆 时间: 10月28日上午(北京) 11月1日上午(上海) 11月4日上午(长沙) 11月6日上午(广州) 录音整理:蒋宇琳王伟 刘东华: 各位朋友,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和我们的联合主办单位特劳特品牌战略咨询有限公司,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 <中国企业家>杂志做这样的活动,应该是第一次。我说” 这样的活动”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中国企业家>杂志的服务对

象主要是各企业的决策者、董事长、总经理,因此最早德隆跟 我说这个事的时候,我一开始也不太感兴趣。为什么呢?我觉 得一把手考虑的可能主要不见得是营销。后来和德隆吃了一 次饭,应该说折服了我。我发现世界级的大企业、大品牌之因 此陷入大麻烦,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CEO没有负责营销的 主要工作,而这正是我们中国企业在向国际公司学习时要吸取 的教训,也是特劳特此行来访讲学的主要内容。 特劳特是世界级的营销大师,特劳特的定位理论已经让美国的企业界享受了几十年的恩惠,今天中国的市场,中国的企 业界已经到了真正需要的时候,到了隆而重之地要把定位理论 推荐给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家的时候。我自己收获就很大。 我就先说这么几句开场白。最后呢,祝愿大家成为特劳特定位理论在中国的第一批受益者,也希望大家成为最大的受益 者。 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 下面我们有请今天上午的主讲人邓德隆先生。 一、基本的营销观念假设 大家好!正如刘社长刚才所提到的,中国的竞争环境到了企业家必须要亲自负责营销才能赢得竞争优势的时候了。杜拉克在她的<管理务实>一书中曾指出:”任何企业体都有且只有两个最基本的功能,那就是营销与创新。”可见营销在管理中地位有多么重要。 特劳特最近推出了一本著作,引起了强烈反响,书中分析了一些

如何提升品牌竞争力

如何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美国经济的衰退和全球高新技术市场增长的滞缓,给寻求跨地域发展的企业投下了重重的阴影,以往成功的经验已不足以借鉴。 中国企业目前所具有的竞争力只能保持3?5年的时间。加入WTC后, 中国企业品牌的寿命周期将会大大缩短。 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巨大变化,企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进行重新评价和创造。 受Enterprise IG 公司邀请,笔者参加了2001年10月24日在香港由美国《商业周刊》主办的“亚洲企业品牌战略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国际知名的品牌管理顾问公司、品牌规划顾问公司、专家和香港国际知名品牌的企业,就如何应对目前迅速变化的经济环境和全球化的到来,深入而广泛地探讨了现代企业品牌管理方面的问题。受与会者一些观点和思想的启发,关注国内企业, 现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品牌竞争力的先决条件 来自美国和亚太地区的与会品牌管理专家一致认为,近期美国经济衰退和全球高新技术市场增长滞缓的局面,给寻求跨地域发展的企业投下了重重的阴影,以往成功的经验已经不足以借鉴,必须通过重新评价和创造新的品牌竞争力才能保留和开发新的客户和消费者。 品牌的竞争力已不容忽视。讨论会给我们一个清晰的结论是,在日益动荡多变的市场条件下,品牌已经成为赢得顾客忠诚和企业求得长期生存与成长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要重新审视其品牌管理策略。特别是对于

国内的企业,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不断创新的压力已经直逼本土的企业必须将竞争的水平提升到国际水准,而不是“窝里斗”。 在全球环境下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越来越多地和产品品牌的竞争力联系在了一起,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彼此制约、相互依存的,这是加入世贸之后的中国企业必须要保持清醒的一点。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比如某些技术、技能和管理机制。一个连续成功的企业必定有其核心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开发、培养、不断巩固以及更新,因为即使建立了核心竞争力,也还有可能再瓦解。如何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就成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品牌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在市场上的商品化的表现,也可以说是企业竞争力物化的表现。 2002 年元月12 日,在第四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教授谈道,中国企业过去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能吃苦耐劳;二是具有廉价的资源;三是有限的产品优势;四是关系网络优势。中国企业目前所具有的竞争力只能保持3?5年的时间。加入WTO 之后,企业品牌的寿命周期将会大大缩短,这不能不说对现在的本土企业生存来讲是一种极大的威胁。 由此看来,与跨国公司相比本土公司最缺乏的就是品牌竞争力,品牌能不能在市场上立得脚,决定着企业在全球化范围内的盈利能力。要建立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先建立企业的竞争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东西必须具有独特性,按照张维迎的观点,即“买不来”、“偷不走”、“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也就是说,企业所拥有的核心资源要有这样的特点:没有市场可以买到;要有法律保护;资源本身与能力有互补性;具有组织性,不属于个人;有持续竞争力。品牌作为一种独有的无形资产,具有特殊的附加值它隶属于一定的组织,并且

品牌个性对品牌竞争力影响

发展战略 随着消费者强调自我和对个性需求的追求,市场日益向多样化、个性化、细分化和复杂化转变,企业间的竞争也由规模实力竞争、质量竞争、技术竞争逐步转向销售手段竞争、服务竞争、品牌竞争,中国的消费市场已逐步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 对于成功品牌的追求和塑造,已经成为加入WTO以后的中国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的核心战略目标。但是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起步相对较晚,对于品牌的塑造的力度和方法的又不得当,导致今天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制造”大国而不是“创造”大国。 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挑战和紧迫的形势下,如何正确的认识、评价、塑造一个成功的品牌并且能够很好地维系它,对于中国的企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品牌定位与品牌个性的定义 品牌定位,也被称为产品定位或者竞争性定位,是指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细分市场上所处的低位和顾客对产品某些属性的重视程度,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或者形象并传递给目标顾客,是该产品在细分市场上占有强有力的竞争位置。 品牌个性,品牌个性论是基于美国(Grey)广告公司“品牌性格哲学”和日本小林太郎“企业性格论”的启示,在对品牌形象进一步挖掘的基础上形成的。品牌个性是在与消费者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接触基础上形成的,通过品牌个性能反映该品牌使用者的形象。 概括起来说:品牌个性是在品牌定位的基础上创造人格化、个性化的品牌形象,它能代表特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旨在与目标消费者建立有利的情感联系。 2.品牌竞争力 菲利普·科特勒指出:品牌的本质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无形契约,契约的双方分别是企业和消费者,企业以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等项目做出承诺,消费者以向企业支付“品牌溢价”为砝码,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对等的”市场交换关系,这种契约的深入就形成了品牌竞争力。 Aaker认为:品牌竞争力是在一定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拥有的塑造强势品牌并支持强势品牌持久发展的能力。该能力是企业在长期的品牌管理实践中逐渐积累,并整合企业品牌管理实践中的各项技能而最终形成的。 白玉等认为:品牌竞争力是品牌在竞争的环境中,为谋求企业长远发展,通过对自身可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使其产品和服务比竞争对手更好、更快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为企业提供超值利润的能力。 3.对国内企业提升品牌竞争力中的品牌个性化思考 国内的消费者对品牌个性重要性的普遍认可,消费者的品牌消费观念日趋成熟。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的提高和丰富,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由物质层面转向了精神层面,期望通过品牌的个性表现自我。 虽然消费者的观念在转变,可是我国品牌的建设和管理,特别是品牌个性的塑造方面,还是很不成熟的,这对于本国的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是很不利的。如今的商战是企业间争夺消费者的心智的战争。任何成功的品牌都占有一块心智资源。戴尔占领的心智资源是“直销电脑”,中国的EMS是一个成功的“快递”品牌,大家曾经把EMS当动词用,如“我把礼物EMS给你吧。”喜之郎成为了“果冻”的代名词。 但是中国的联想进军手机行业的失败,正是品牌个性化战略和心智策略运用的失败。联想是PC电脑的代名词。在消费者心目中,它的定位是PC电脑,对于手机大家是没有概念的。况且,手机的强势品牌早已占领和瓜分了顾客的心智资源,所以联想的手机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 因此对于国内企业的品牌建设有几点建议: ①准确的品牌定位,找准目标人群,为品牌个性的塑造奠定基石;百事定位于年轻人,为其后来树立“渴望无限”的品牌理念打下了基础; ②品牌个性的人性化,围绕定位把品牌核心价值人性化;百事可乐品牌创建活动中所展示出来的个性—年轻有活力、特立独行和自我张扬的新新人类。百事的品牌个性促发了青少年与百事的可乐情感联系,使百事可乐变得人性化; ③品牌个性塑造要深刻而好记——简约而不简单;百事的个性“时尚、年轻、创新、突破”,其实大家只是觉得它是我们年轻人的饮料,代表时尚潮流,就这么简单; ④重视品牌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牢记品牌的传播要以品牌的个性为核心,以突显品牌的核心价值为传播理念; ⑤加强对自己品牌个性的维护、管理和创新;百事在对自己品牌个性经行管理时,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的大胆创新,使其与可口可乐的竞争中不断地增强自己的品牌感召力和新引力,不断的占领消费者的心智资源。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上)郭国庆等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于艳丽;景进安《经济师》[J].2006年06期 [3]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上)郭国庆等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AakerD A,Erich Joachim st haler.Brand leadership[M]. The Free Press.2002 品牌个性对品牌竞争力影响分析 李惠宇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要:“品牌”,21世纪最重要的商业名词。现在的全球化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如何提升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品牌个性作为品牌形象的核心,决定了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关系。鲜明的品牌个性,能给消费者带来额外的感知价值。本文以品牌的个性为研究对象,从它的内涵、品牌的感知价值等方面,以百事可乐为例,并加入相关的数据模型,揭示消费者对于品牌个性重要性的认知,最终阐述品牌个性对于品牌的竞争力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对于现实中企业如何成功的塑造一个品牌,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品牌个性品牌定位品牌竞争力 010 现代营销

五大企业的竞争力分析

苹果公司公司历程:苹果电脑公司由斯蒂夫·乔布斯、斯蒂夫·盖瑞·沃兹尼亚克和Ron Wayn和郑文轩在 1976年4月1日创立。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库比提诺,核心业务是电子 科技产品,近几年,它似乎开始如同IBM一样,开始向着服务提供商转变。目前全球电脑 市场占有率为8.3%。苹果的Apple II于1970年代助长了个人电脑革命,其后的Macintosh 接力于1980年代持续发展。最知名的产品是其出品的Apple II、Macintosh电脑、iPod 数位音乐播放器和iTunes音乐商店,它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 苹果公司logo 1977年苹果正式注册成为公司,并启用了沿用至今的新苹果标志。同时,苹果也获得了第 一笔投资——Mike Markkula的92000美元.苹果股份有限公司(Apple Inc.,简称苹果公司,NASDAQ: AAPL,LSE:ACP),原称苹果电脑(Apple Computer)。 1976年,由斯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简称沃兹)创立。在当年开发并销售Apple I电脑。 1977年,发售最早的个人电脑Apple II。 1984年,推出革命性的Macintosh电脑。 2001年,推出iPod数位音乐随身听。 2003年,推出最早的64位元个人电脑Apple PowerMac G5。 2005年6月6日,斯蒂夫·乔布斯宣布下一年度将采用英特尔处理器。 2007年1月9日,苹果电脑公司正式推出iPhone手机,并正式更名为苹果公司。 2008年1月15日,苹果公司在MacWorld2008展会上发布MacBook Air笔记本电脑,它是目前市面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 2008年12月30日,世界权威的品牌价值研究机构——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举办的“2008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年度大奖”评选活动中,苹果公司凭借良好的品牌印象和品牌活力,荣登“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榜单”大奖,赢得广大消费者普遍赞誉。 2010年5月26日,超越微软,成为世界上市值最大的高新科技公司。 苹果电脑主要的硬件产品有: iPod classic、iPod、iPod nano、iPod shuffle、iPod mini、iPod touch(音乐播放器) PowerBook、iBook、MacBook、MacBook Pro、MacBook Air(笔记本电脑) PowerMac、eMac、Mac Pro、iMac(个人电脑) Mac mini(小型台式电脑) ipad 平板电脑 20英寸、23英寸或30英寸Apple Cinema Display(显示器) 24英寸Apple LED Cinema Display(显示器) Xserve、Xserve RAID(服务器) iSight(Webcam)(电脑摄像配件) AirPort Extreme(54Mbps 802.11g base station)(网络连接设备) iPhone(移动电话) Apple TV (家庭电视终端) 苹果新产品 iPod shuffle3: 09年秋季的iPod发布会上,苹果向世人展示了功能更强大的iPod touch 3,增加了

品牌营销专业化--提升品牌竞争力系列策略之一

品牌营销专业化--提升品牌竞争力系列策略之一 2007-1-5 上午09:32:28全球品牌网戴高诺 国内很多企业在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先后失败了。但是依然有很多的企业走上了多元化这条不归之路。2005年,以卫生纸起家的恒安集团向男女用的卫生消毒用品发展。 中国第一品牌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01169.HK)由于受手机业务亏损的影响,仅05年上半年,亏损就高达3.97亿港元,海尔公告资料显示,尽管海尔的洗衣机业务依旧增长强劲,营业额2005年上半年增长了约19%,达13.04亿港元,然而由于移动手机业务营业额于2005年上半年大幅度下跌约51%至8.14亿港元,截至6月30日,海尔6个月的经营额为21.18亿港元,比去年同期的27.48亿港元减少了23%。 被誉为“中国白酒大王”的五粮液集团,在多元化经营上是最早的始作涌者之一,在继酒精、制药、威士忌、塑胶、纸业、水业、印刷等领域扩张之后,2002年底至2003年更是大手笔运作多元化战略,再次掀起白酒多元化突围的热潮。首先是2002年底被业界一度炒得沸沸腾腾的“万吨酱香工程”,称“五粮液”将建立万吨酱香酒基地,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关五粮液建万吨酱香基地的传闻至今还在回荡,但始终不见下文。其次是2003年初接盘华西证券,五粮液集团全身投入金融业。最后便是05年欲以100亿元进入“造芯运动”。 以洗衣机发家的山东小鸭集团,在99年时,利用所募资金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与购并。从洗衣机到热水器、冰柜、空调、灶具,从家用电器到ERP、电子商务、纳米材料,小鸭的视野越来越广阔,开始大范围的多元化,一度投入数亿元巨资,并购了主业非相关资产,大量现金固化,多年难以消化。结果在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小鸭电器背上了盲目快速多元化的沉重包袱,终于被压成了病鸭。 国内企业非相关多元化发展的失败案例已经向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奥克斯跟随波导、夏新一样退出汽车制造业也是例证。对于这样的失败,外界已经麻木了,觉得所有

品牌竞争力战略的全球化定位精修订

品牌竞争力战略的全球 化定位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品牌竞争力战略的全球化定位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全球化条件下品牌竞争力发展的新趋势,以及我国品牌竞争力全球化矛盾的二元性,认为结症在于国家政策机制和企业战略机制的双重缺陷,继而初步提出我国品牌竞争力战略的全球化定位:一是整合企业层面品牌竞争力实现其内涵式发展,二是整合产业、区域、国家层面品牌竞争力实现其外延式发展。【英文摘要】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new tendency of brand competitiveness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globalization, and of the globalizedcontradictions duality of brand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Wehold that due to the weakness of both national policy system andenterprising strategy mechanism. Therefore, we preliminarilyput forward of the globalized strategy location of brand competitivenessincluding realizing intensional development of re-merged brandcompetitveness terraces in enterprising and extensional devlopmentof re-merged brands competitiveness terraces in estate、district andcountry 一、品牌竞争力发展的全球化趋向(1)品牌非对称性竞争趋于机制化。WTO等国际性组织的积极推动,促使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发展水平的国家纳入全球化统一的游戏规则的框架之中,这种共同规则使得全球竞争出现了非对称性,

基于品牌价值的企业竞争力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66170779.html, 基于品牌价值的企业竞争力分析 作者:理迁 来源:《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年第01期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及国际竞争的压力,企业竞争已从产品的竞争逐渐转变为品牌的竞争,品牌对于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品牌可以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多消费者的信赖,是企业竞争的一种特殊优势。对于我国企业来讲,必须要开始重视品牌的塑造,创造具有独特个性和价值的品牌,将有利于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长久的发展。品牌价值的打造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品牌价值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从品牌价值角度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出建议。 关键词:品牌;品牌价值;企业竞争力 目前,企业市场竞争的优势是创建优质的企业品牌,品牌对于企业来说十分重要,品牌 也是企业的一项资产。从品牌特性来看,品牌是消费者对于产品品质与服务的认知,是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一切感知的总和。品牌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无形力量,可以為企业创造更多收益。在企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品牌已成为获得顾客信任和企业得以长期生存发展的关键。 一个企业所拥有的产品和服务品牌,是企业的经济实力和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的反映, 同时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反映;一个国家国际著名品牌的数量体现了该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同时也体现了该国的品牌形象与品牌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品牌体现了一个国家和企业有力的国际竞争优势,有助于企业获取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在世界经济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品牌价值是品牌所拥有的价值,是品牌管理核心的要素,是品牌区别与竞争品牌的重要标识,本文将基于品牌价值分析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品牌价值与企业竞争力关系 品牌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品牌可以创造价值。品牌价值是企业众多管理要素中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品牌区别于其他同类竞争对手的重要标志。企业之所以建立品牌,也是出于竞争的需要,可以用来识别与其他企业销售的产品。不同品牌的产品代表着不同的口碑、品质、质量和服务,人们通过对品牌的认知来认识企业的产品,会品牌选择进行购买。 品牌价值对企业竞争力有影响作用,品牌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其市场竞争力,在类似产品市场上,品牌的竞争力表现为消费者的满意度更高,占有的市场份额更高,市场开拓能力较强。企业品牌价值越高,企业竞争力越强,收益越好和品牌资产越高,企业将获得更多的企业绩效。而企业绩效的提高是企业向前发展的动力,将使企业获得快速发展,从而实现企业品牌价值和营销的共同发展。

(竞争策略)核心竞争能力及竞争对手分析

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竞争)能力”、“核心竞争优势”,指的是组织具备的应对变革与激烈的外部竞争,并且取胜于竞争对手的能力的集合。 (1)决策竞争力。 决策竞争力是企业辨别发展陷阱和市场机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及时有效反应的能力。决策竞争力与企业决策力是一种同一关系。决策频频失误的企业,肯定没有决策竞争力。没有决策竞争力的企业,也就是企业决策力薄弱。 多购网拥有合作商核心会,核心会成员多是全身心投入多购事业、充分了解一线市场情况并且具有多年的市场运作经验。多购通过定期召开核心会,通过市场一线反馈的情况结合公司的状况,为多购对市场快速反应,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多购网拥有自己专业的智囊团,在企业战略、品牌推广、公关等方面提供专业的建议。为多购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团队竞争力。 企业组织的大小事务,必须有人来承担。也只有当员工的能力充分强,做好工作的意愿充分高,并且具有耐心和牺牲精神时,才能保证事事都做到位。 多购的高管团队多数具有近20年的经营企业的经验,核心团队共同合作有5年之久。由于多购是一个新型的模式,在成长过

程中也遇到方方面面的困难。多购团队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克服了这些困难,推动多购一步步往前走。 经过一年的磨合、磨砺和成长,多购团队已经可以经历巨大风浪仍然迎头而上,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可以说团队是多购最核心的竞争力:任何人可以模仿多购的模式,但无法模仿多购团队经历的困难和磨砺。 (3)文化竞争力。 文化竞争力就是由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构成的一种整合力,它直接起着协调企业组织的运行,整合其内、外部资源的作用。 多购拥有自己企业文化:以全球首家免费购物平台为定位;以免费购物到多购为口号;肩负打造民族品牌、扶持民营企业、提高民生质量的使命;承担凝聚华人力量、创建世界品牌的责任;秉承一切以客户利益为出发点的理念;时刻牢记多购的荣辱,我的责任。这些都变成了多购人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为准则。在这种共同的价值观的指引下,多购团队成为一支具有高度使命感的钢铁团队。 “利他”的价值观使得每一位多购人在与客户(合作商和店铺)打交道的时候,都站在客户的立场来思考问题。多购人共同思考的一个话题就是:我还能为客户做什么?努力将服务做到极致,努力给客户带来更多的价值。 (4)品牌竞争力

文化对提升品牌竞争力的作用

文化对提升品牌竞争力 的作用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文化对提升品牌竞争力的作用 企业文化概述企业是一种以经营为手段,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这种经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行为的实施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渗透着文化底蕴。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组织和员工行为的一种精神显现,更能折射出一个企业综合素质的优劣。成功的企业都具有强势文化,即全体员工都从内心深处认同并自觉遵守公司价值观、制度、行为方式,认可并热爱公司的标志、品牌形象,企业具有强大的内部凝聚力。因而,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滋养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一种战略选择。 企业文化形成使得企业这个团队中的每个员工已不再是松散的个体,而是对企业的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有着共同认知的一分子。在企业文化的构成中,“愿景”是企业对未来所想达到的理想状态的描述,是对未来的期望和追求,它能够召唤并驱使人们努力奋斗,鼓舞并激发员工全心全意地投入和奉献;“使命”指出企业努力的重点和方向;“核心价值”则是指导员工日常行为,并且改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内部协调的一些准则。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不单单是口号,还必须落实到每个员工的行为中去。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需要企业的领导者将这一系列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组织的结构设计,组织的系统和程序,组织的各种仪式,组织的哲学、信条,有关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宣传上,企业标示物的设计等方面,使企业的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每个团队成员自觉的行为指南。需要强调的是,不同的国情有不同的企业文化,比如中国的企业文化讲究亲情,日本的企业文化要求忠诚,美国的企业文化重视契约;即使同一传统文化背景下,不同的企业也有不同的特点,只有适合本企业境况、能有效增强团队凝聚力,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企业文化,才可称得上优秀的企业文化。 当一个企业确立了自己的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之后,企业的组织机构、组织规则和运作方式随之与其趋向一致。共同的言行之中,团队成员之间也会产生共同的感觉,更易于进行开诚布公地交流和沟通,更能赢得相互信任和支持。为了实现团队远景目标,企业领导者更注意建立科学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在这种良性运作机制中,更能体现管理的公平、公正和心从为本,在企业创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可以展露才干,在努力奉献企业的过程中,个人的期望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大多会得到满足。当每个人都充分发挥了个体积极性的时候,企业的工作绩效将产生巨大的增长。由于良好的企业文化的作用,团队之间的协作精神会大大增强,企业管理渠道畅通,从而获得企业管理成本的降低和经营绩效的提高。

品牌竞争力

品牌竞争力,中国珠宝最缺乏的能力? 手机免费访问https://www.360docs.net/doc/666170779.html,2010年11月26日 14:45 品牌中国网 查看评论 做任何事情,都讲究能力。个人如此,企业如此。做品牌,亦是如此。 如今,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手头富裕的消费者在日常消费中,更在乎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企业作为产品提供方,在激烈市场竞争下,也已开始重视品牌综合实力的展现和提升,加大品牌建设与推广方面的投入,以便应对日趋成熟的“品牌消费”时代。 在众多国内外品牌竞争的中国市场,如何认清珠宝品牌的实际竞争力,不仅有利于品牌扩大自己的市场空间,获得最为基本的生存能力。更有利于,我们在品牌道路上目标明确地 步伐稳健前行。 进行差异化细分市场是未来中国珠宝品牌的发展方向 ——深圳市粤豪珠宝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德奋 对一个企业来说,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打造和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至为关键。品牌竞争力与企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企业的良好经营与发展是打造品牌竞争力的基石,而品牌竞争力的提升则是企业持续盈利的动力源泉。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企业和品牌,这正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民族品牌的崛起让国人兴奋,也让国人看到了民族的力量。但相对国际大品牌来说,中国的品牌经过了国际品牌的竞争冲击和历史洗牌,普遍缺乏国际大品牌的历史积淀,而显得相对年轻,身处目前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往往缺乏一定的抗压性,因此出现了一些国产品牌迅速崛起又快速消亡的案例,这都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但是我相信,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将谱写自己的辉煌。 其实,虽然很多企业已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但在品牌的构建和提升上往往严重不足。大家都知道,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产品质量以及产品的开发与创新;(2)品牌管理与品牌的营销传播;(3)市场渠道管理与销售能力;(4)顾客管理与售后服务。但面对激烈市场竞争,企业要想生存谋求发展,必须根据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竞争能力和企业自身的经营条件,结合不同品牌竞争路径特点,扬长避短,走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品牌竞 争路径,从而提升品牌竞争力。 从大的方面来说,要制定一个长远的品牌战略规划和明晰的市场定位,树立明确的发展方向。从小的方面来说,第一,要以诚信为本,保证产品质量;第二,要提高品牌价值,保持和扩大市场占有率;第三,要提高品牌的品位,使之成为消费者文化品位的象征;第四,要做好服务,培养顾客的忠诚度,能为消费者信赖的品牌。 对于珠宝行业来说,目前中国的珠宝行处于逐步成熟阶段,从最初的首饰加工制造到如

品牌竞争力指标的体系

品牌竞争力指标的体系 品牌竞争力的内涵 品牌竞争力作为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下(这种环境包涵了竞争的微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环境)为了获取利润最大化,包含长远发展,采取协同自身组织,整合先进文化,有效配置资源,包括技术、人才、管理等,以期实现对顾客的一贯承诺及由此带来的顾客价值最大化的过程。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是品牌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综合能力,它具有特殊性、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优势、动态竞争优势的特征。它是竞争能力的市场表现形式(王永贵,20XX)。品牌价值也大于支撑品牌的各种元素的价值之和。它是某品牌较同类产品市场影响力大、占有率高、附加值高、生命周期长的深层次原因,是品牌拥有区别或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品牌内在的品质、技术、性能和完善服务,可引起消费者的品牌联想并促进其购买行为(李光斗,20XX)。市场占有率是品牌竞争力的数量指标,超过同行业利润水平的持续赢利能力是品牌竞争力的质量指标(张世贤,20XX)。而品牌市场能力、品牌管理能力、品牌基础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对品牌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基南,20XX)。 品牌竞争力的评价指标综述 (一)基于品牌价值的品牌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英国的Interbrand公司是世界上最早研究评价品牌价值的机构。为了将品牌价值这种无形资产有形化、价格化,该公司设计出了衡量品牌价值的公式,为:E=I×G。其中,E为品牌价值;I为品牌给带来的年平均利润;G为品牌强度因子,可视为品牌竞争力的体现。 品牌竞争力的评价指标由7个一级指标构成:领导力,指品牌影响市场和占有巨大市场份额,成为主导力量的能力,如确定价位、控制分销、抵御竞争者侵入的能力;稳定性,指品牌建立在消费者忠诚上形成的长期生存能力,稳定性强的品牌具有更大的生存能力;市场,这是品牌所作用的目标市场环境,如市场潜力、市场本身的稳定性、进入壁垒等;国际性,是指品牌跨越地理、文化边界的能力;趋势,是指品牌整体长远的发展方向以及品牌的时代感、品牌和消费者保持一致的能力;支持,这是指对品牌的连续投资和不断支持,不仅要考察投入的数量,而且要考察投入的质量;保护,品牌拥有的法律保护,品牌受保护的地理范围、行业范围和产品范围越广,越能够抵挡品牌侵权,增加品牌的稳定性。

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方式

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哪里? 美国经济的衰退和全球高新技术市场增长的滞缓,给寻求跨地域发展的企业投下了重重的阴影,以往成功的经验已不足以借鉴。 中国企业目前所具有的竞争力只能保持3~5年的时间。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品牌的寿命周期将会大大缩短。 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巨大变化,企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进行重新评价和创造。 受Enterprise IG 公司邀请,笔者参加了2001年10月24日在香港由美国《商业周刊》主办的“亚洲企业品牌战略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国际知名的品牌管理顾问公司、品牌规划顾问公司、专家和香港国际知名品牌的企业,就如何应对目前迅速变化的经济环境和全球化的到来,深入而广泛地探讨了现代企业品牌管理方面的问题。受与会者一些观点和思想的启发,关注国内企业,现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品牌竞争力的先决条件 来自美国和亚太地区的与会品牌管理专家一致认为,近期美国经济衰退和全球高新技术市场增长滞缓的局面,给寻求跨地域发展的企业投下了重重的阴影,以往成功的经验已经不足以借鉴,必须通过重新评价和创造新的品牌竞争力才能保留和开发新的客户和消费者。 品牌的竞争力已不容忽视。讨论会给我们一个清晰的结论是,在日益动荡多变的市场条件下,品牌已经成为赢得顾客忠诚和企业求得长期生存与成长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要重新审视其品牌管理策略。特别是对于国内的企业,

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不断创新的压力已经直逼本土的企业必须将竞争的水平提升到国际水准,而不是“窝里斗”。 在全球环境下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越来越多地和产品品牌的竞争力联系在了一起,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彼此制约、相互依存的,这是加入世贸之后的中国企业必须要保持清醒的一点。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比如某些技术、技能和管理机制。一个连续成功的企业必定有其核心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开发、培养、不断巩固以及更新,因为即使建立了核心竞争力,也还有可能再瓦解。如何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就成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品牌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在市场上的商品化的表现,也可以说是企业竞争力物化的表现。 2002年元月12日,在第四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教授谈道,中国企业过去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能吃苦耐劳;二是具有廉价的资源;三是有限的产品优势;四是关系网络优势。中国企业目前所具有的竞争力只能保持3~5年的时间。加入WTO之后,企业品牌的寿命周期将会大大缩短,这不能不说对现在的本土企业生存来讲是一种极大的威胁。 由此看来,与跨国公司相比本土公司最缺乏的就是品牌竞争力,品牌能不能在市场上立得脚,决定着企业在全球化范围内的盈利能力。要建立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先建立企业的竞争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东西必须具有独特性,按照张维迎的观点,即“买不来”、“偷不走”、“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也就是说,企业所拥有的核心资源要有这样的特点:没有市场可以买到;要有法律保护;资源本身与能力有互补性;具有组织性,不属于个人;有持续竞争力。

文化对提升品牌竞争力的作用

文化对提升品牌竞争力的作用 企业文化概述 企业是一种以经营为手段,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这种经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行为的实施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渗透着文化底蕴。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组织和员工行为的一种精神显现,更能折射出一个企业综合素质的优劣。成功的企业都具有强势文化,即全体员工都从内心深处认同并自觉遵守公司价值观、制度、行为方式,认可并热爱公司的标志、品牌形象,企业具有强大的内部凝聚力。因而,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滋养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一种战略选择。 企业文化形成使得企业这个团队中的每个员工已不再是松散的个体,而是对企业的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有着共同认知的一分子。在企业文化的构成中,“愿景”是企业对未来所想达到的理想状态的描述,是对未来的期望和追求,它能够召唤并驱使人们努力奋斗,鼓舞并激发员工全心全意地投入和奉献;“使命”指出企业努力的重点和方向;“核心价值”则是指导员工日常行为,并且改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内部协调的一些准则。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不单单是口号,还必须落实到每个员工的行为中去。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需要企业的领导者将这一系列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组织的结构设计,组织的系统和程序,组织的各种仪式,组织的哲学、信条,有关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宣传上,企业标示物的设计等方面,使企业的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每个团队成员自觉的行为指南。需要强调的是,不同的国情有不同的企业文化,比如中国的企业文化讲究亲情,日本的企业文化要求忠诚,美国的企业文化重视契约;即使同一传统文化背

景下,不同的企业也有不同的特点,只有适合本企业境况、能有效增强团队凝聚力,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企业文化,才可称得上优秀的企业文化。 当一个企业确立了自己的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之后,企业的组织机构、组织规则和运作方式随之与其趋向一致。共同的言行之中,团队成员之间也会产生共同的感觉,更易于进行开诚布公地交流和沟通,更能赢得相互信任和支持。为了实现团队远景目标,企业领导者更注意建立科学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在这种良性运作机制中,更能体现管理的公平、公正和心从为本,在企业创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可以展露才干,在努力奉献企业的过程中,个人的期望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大多会得到满足。当每个人都充分发挥了个体积极性的时候,企业的工作绩效将产生巨大的增长。由于良好的企业文化的作用,团队之间的协作精神会大大增强,企业管理渠道畅通,从而获得企业管理成本的降低和经营绩效的提高。 任何一种企业文化在被团队认知的同时,还具有一种外向张力。企业的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既要传播,还要每个成员付诸行为。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是多样的,广告、宣传报道、建筑和物品标符、文字描述、口头宣讲等,而且大多数企业都导入CIS进行系统整合和强化,达到众所周知。企业文化的传播功效越强,在公众心目中的影响就越大;当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与一个成功的企业模式形神合一时,这个企业的良好公众形象就在市场上确立了。 优秀的企业文化要求员工:在社会层面上,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遵守社会公德;在企业层面上,节约保护企业资源,敢于发表意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团队层面上,做到人际和谐,帮助同事;在自身层面上,积极学习,办事主动,保护工作环境清洁。

塑造品牌个性的十个关键因素

塑造品牌个性10个关键因素 2010-10-20 | 所属分类[ It产品 ] 暂无评论 奥格威所说:“最终决定品牌的市场地位的是品牌本身的性格,而不是产品间微不足道的差异”,其实,他说的品牌性格就是品牌个性。那么,如何塑造品牌个性呢?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里,具有品牌个性的产品,消费者往往乐意地购买,为什么呢?因为品牌个性切合了消费者内心最深层次的感受,以人性化的表达触发了消费者的潜在动机,使它选择代表自己个性的品牌,从而把品牌价值突显出来。换句话来说,品牌个性是品牌价值的核心表现,要想提升品牌价值,就必须塑造出鲜明的品牌个性,否则,品牌就会被淹没在市场的汪洋大海中起不了波澜。 第一步、谙熟品牌个性特征。 品牌个性是品牌的人性化表现,它具有品牌人格化的独特性,如果一个品牌没有人性化的含义与象征,那么这个品牌就会失去了个性。因而,品牌的个性特征是由人的个性特征所决定的,同时,谙熟这些特征,才有利于品牌个性的塑造。而品牌个性的特征是多方面的,它主要表现为如下四个特点:(1)品牌个性具有内在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品牌个性都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因为稳定的品牌个性是持久地占据顾客心理的关键,也是品牌形象与消费者体验相结合的共鸣点,如果品牌没有内在的稳定性,以及相应的行为特征的话,那么消费者就无法辨别品牌的个性,自然就谈不上与消费者的个性相吻合了,消费者也不会主动地选择这样的品牌,最终失去品牌的魅力。比如,中国牛奶品牌蒙牛,虽然它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在品牌个性的塑造方面,就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为什么呢?从它的所有品牌传播活动中可以看出,它只是“为求名而造名”,没有表现更多的品牌个性,从“大草原”概念,到“神五”事件,再到赞助“超级女声”,品牌诉求也从“自然环保”到“爱国精神”再到“健康概念”,而它的品牌个性是什么呢?总是悠忽不定,时而“大气稳重”,时而“和蔼可亲”,时而“前卫时尚”,由于没有品牌内在的稳定性,造成了没有鲜明的品牌个性。当前,我们看到的蒙牛销售业绩是一种短期繁荣的假象,它的成功主要是市场的先占优势和广告的拉动,而不是真正的品牌内力的驱动,这也说明了中国乳业市场的不成熟,如果到了市场成熟的时候,那么它的问题将会很快暴露出来,在细分的市场里,如何打动及培养忠诚的消费者,它就会面临着严峻考验。 (2)品牌个性具有外在的一致性。

品牌竞争力研究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品牌竞争力研究 课题类型:科研□论文□模拟□实践□学生姓名:闫俨 学号: 3042103116 专业班级:工管041 系别:管理工程系 指导教师:何治国 (讲师) 开题时间: 2008年3月 9 日 2008 年 4 月 10 日

一、论文的内容及研究意义 1、研究意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市场竞争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一是由以供不应求为主要特征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在买方市场上,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品牌成为消费者选择商品的重要依据;二是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与国际两大市场接轨,导致中国品牌不仅要在国内市场上与跨国公司品牌竞争,而且要在国际市场上与其竞争;三是跨国公司纷纷以直接投资和倾销产品的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凭借其资本、技术和品牌优势,对我国企业展开了强大的竞争攻势,从而使简单的商品竞争进入到品牌竞争,人们开始关注品牌。可以说中国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开始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正在逐步发展成为制造业大国,很多工业品的产量已经位局世界前列,然而中国品牌与外国品牌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一,中国还没有世界名牌。中国还没有一个品牌能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雀巢、万宝路、索尼、松下等国际名牌相抗衡,多年来,国际上权威的评估机构多次评估国际驰名商标,但没有一个是中国的;二,中国品牌的资产价值与外国品牌相比差距较大。从品牌价值来看,近年来,在世界最有价值品牌前十名中,中国依旧榜上无名。因此,研究如何提高中国产品的品牌竞争力,不断提高中国品牌的资产价值,使之成为世界品牌并在国际市场上争雄,就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2、论文的内容 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品牌竞争力概述,对一些基本概念如品牌、品牌竞争、品牌竞争力等进行界定,并阐述品牌效应。在第二部分里,对品牌竞争力的来源作具体分析.将品牌竞争力的研究植根于企业运作系统中,而企业的运作系统有企业内部系统和企业外部系统,因此,品牌竞争力有内部来源和外部来源,其中品牌竞争力的内部来源是关键。第三章说明我国企业品牌竞争力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品牌价值较低,与世界品牌相比有很大差距,缺乏科学的品牌运营观,管理体制僵化,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等.最后,针对我国企业品牌竞争力的现状, 对应品牌竞争力的内、外部来源,从政府与企业两个层面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论文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关于品牌理论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国外主要以科特勒和凯勒为首在品牌的概念,特征和品牌战略等理论上做出巨大贡献。国内的研究中,对品牌竞争力的研究最为显著的是张世贤和李光斗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在对品牌竞争力的研究中,国内的研究比国外更为具体。国外的学者只是从竞争理论方面阐述了品牌竞争力,但是就其整个理论的框架没有形成,也没有成熟完善的关于品牌竞争力评价理论。就品牌理论整个现状而言,也存在着局限性,比如没有深入讨论网络时代的品牌问题;没有对品牌运作的具体环境和适用范围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主要讨论了个人消费品市场制造商品牌问题,而忽视了讨论中间商品牌问题。在对品牌竞争力的概念分析时,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权威的品牌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国外的研究动态 对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国外许多学者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营销学家菲利普?柯特勒所下的定义:品牌就是一个名字、称谓、符号和设计的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区别于竞争者。而品牌的功能就是减少人们在选择产品时所

品牌营销专业化提升品牌竞争力系列策略之一

品牌营销专业化--提升品牌竞争力系列策略之一 2007-1-5 上午09:32:28 全球品牌网戴高诺 国内很多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先后失败了。但是依然有很多的企业走上了这条不归之路。2005年,以卫生纸起家的恒安集团向男女用的卫生消毒用品发展。 中国第一品牌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由于受手机业务亏损的影响,仅05年上半年,亏损就高达亿港元,公告资料显示,尽管的业务依旧增长强劲,营业额2005年上半年增长了约19%,达亿港元,然而由于移动手机业务营业额于2005年上半年大幅度下跌约51%至亿港元,截至6月30日, 6个月的经营额为亿港元,比去年同期的亿港元减少了23%。 被誉为“中国大王”的集团,在经营上是最早的始作涌者之一,在继酒精、制药、威士忌、塑胶、纸业、水业、印刷等领域扩张之后,2002年底至2003年更是大手笔运作战略,再次掀起突围的热潮。首先是2002年底被业界一度炒得沸沸腾腾的“万吨酱香工程”,称“”将建立万吨酱香酒基地,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关建万吨酱香基地的传闻至今还在回荡,但始终不见下文。其次是2003年初接盘华西证券,集团全身投入金融业。最后便是05年欲以100亿元进入“造芯运动”。 以发家的山东集团,在99年时,利用所募资金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与购并。从到、冰柜、、灶具,从家用电器到、、纳米材料,的视野越来越广阔,开始大

范围的,一度投入数亿元巨资,并购了主业非相关资产,大量现金固化,多年难以消化。结果在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电器背上了盲目快速的沉重包袱,终于被压成了病鸭。 国内企业非相关发展的失败案例已经向敲响了警钟,跟随、夏新一样退出汽车制造业也是例证。对于这样的失败,外界已经麻木了,觉得所有的都会是这个结果。但是品牌作为经济的原子弹,是的核心部分,在竞争剧烈的中,已经失去了竞争的力量,因此,走出的误区,塑造品牌的竞争力是的重要课题。笔者研究后认为:在中,回归将能有效的提升。 根据《财富》杂志的统计,全球500强企业中,单项产品占企业总比重95%以上的有140家,占500强总数的28%;主导产品占总70%~95%的有194家,占%,相关产品占总销售70%的有146家,占%。这说明500强的来自于最擅长的行业,而不是面面俱到的品牌。 美国企业大规模实行经营是在20世纪60年代,但是这并没有给这些企业带来满意的结果。事实上,不少500强企业因盲目而一度危机重重,如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美国分公司、西尔斯、惠而浦、等, 发展导致公司资源分散,运作跨度和费用加大,产业选择失误增多,结果致使公司顾此失彼,品牌的受到极大的挫伤。70年代,美国最大的500家工业企业中,从事经营的占94%,然而这一时期也正是跨国最弱的阶段。 自80年代末开始,一些着名的公司纷纷改弦易辙,开始调整自己的发展路径。韦尔奇即是在此时接任GE总裁职位并开始了对GE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其中之一便是进行业务重组,即缩减领域,回归,在要做的领域中争取最优,树立世界性的品牌。进入到90年代,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扩张,资源相对短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