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竞争力影响要素

城市旅游竞争力影响要素
城市旅游竞争力影响要素

城市旅游竞争力影响要素

良好的环境是旅游业建立和发展的前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从某种程度上说,旅游是依附于环境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旅游环境的优劣直接成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重要砝码[1]。另外,旅游环境竞争力、旅游环境承载力与旅游环境质量评价一起构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理论体系,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近年来,理论界越来越重视对旅游环境的研究,但主要是研究旅游环境影响因素及其承载力,而从一个城市的角度出发将旅游环境与竞争力结合起来的专门研究还比较缺少[2]。关于旅游环境竞争力的理论是一种将旅游环境理论和旅游竞争力理论相结合的交叉性理论。本文基于旅游环境评价影响因素和竞争力评价模型,以河南省17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并构建的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对2010年河南省各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判断出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序列,对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理论的补充与完善。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旅游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它是旅游产品开发、经营等所依托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称,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产业环境等;而环境竞争力则是对这种外部因素相对优势的综合评价,反映了经济实体与

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协调程度。基于该概念,旅游环境竞争力的内涵反映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代表旅游业与其外部环境的协调程度及其相对优势[3~4]。本文将旅游环境竞争力(T)界定为:旅游业在保持增长的同时,兼顾长期和短期的利益、兼顾旅游者和居民、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要、与外部发展环境协调程度。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的选择

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在国内外学者提出的“旅游竞争力模型”中,较成熟的和引用最多的有克劳奇和里奇(Crouch&Ritch)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综合模型、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发布的旅游竞争力指示器模型和郭鲁芳的竞争实力-竞争潜力-竞争发展力模[5]。克劳奇和里奇在波特(Porter)的国家竞争力“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的综合模型,认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是由核心旅游资源和旅游吸引物、支持性因素和资源、目的地的管理,以及那些影响以上三个因素发挥作用的其他要素等四个方面决定的[6]。WTTC与诺丁汉大学旅行与旅游学院联合开发旅游竞争力指示器模型,该模型包含价格、开放性、技术、基础设计、人文旅游、社会发展、环境和人力资源八大项指标和23个分项指标[7]。上述学者提出的竞争力模型为我们理解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来源和构成提供了参考。但他们大都是从旅游竞争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角

度构建旅游竞争力模型,忽略了旅游目的地环境条件(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对旅游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长远影响。基于上述观点,笔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内部环境竞争力和旅游外部环境竞争力的概念,通过这两部分共同衡量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其中,旅游内部环境竞争力(又称直接影响因素)是指旅游业内部对其运行产生直接作用或竞争力的相关变量,可以从旅游产业内部的景观、设施和信息等方面来分析。旅游外部环境竞争力(又称间接影响因素)是指旅游产业外部生成的各种变量通过相关渠道渗入到旅游产业内部竞争力的变化,是间接对旅游环境竞争力产生影响的变量,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见图1)。

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对于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的评价是建立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的,因此,指标的选取对于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在遵循科学性、兼顾性、系统性的原则从城市旅游内部环境竞争力和城市旅游外部环境竞争力两个方面,从旅游景观环境、旅游设施环境、旅游信息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五个角度选取美感度X1、奇特度X2、多样性X3、历史文化价值X4、艺术价值X5、科学考察价值X6以及资源组合条件X7;城市旅游内外交通条件X8、食宿条件X9、通讯条件X10、娱乐设施X11、购物设施X12、游览安全设施X13、公共卫生条件X14、公共休息设施X15;城市旅游识别系统

X16、旅游信息网络建设程度X17、宣传促销力度X18和城市形象与定位质量X19;大气质量X20、水质X21、城市绿化X22和污染治理X23等32个评价指标。

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评价方法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进行评价。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测算出各个指标在样本之间的相对差距,从简化方差-协方差的结构来考虑对原始变量数据矩阵进行降维处理,得到一组具有某种良好方差性质的新变量,即通过几个公共因子来反映研究对象的大部分信息。通常,为了提高方法的客观性,采用几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然后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的加权合成作为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综合得分,并根据综合评价值的大小进行排序[8]。

2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

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公式表示为:旅游环境竞争力=旅游内生环境竞争力×旅游外生环境竞争力T=F[T1,T2]=F [T1(M,N,I),T2(P,S)](1)其中,T表示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T1表示城市旅游内部环境竞争力、T2表示城市旅游外部环境竞争力、M表示旅游景观环境、N表示旅游设施环境、I表示旅游信息环境、P表示自然环境、S表示社会环境。基于因子分析法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评价模型

为:Fi=x iwi(2)Fi=∑xiwi(3)公式(2)表示城市各项旅游竞争力得分;公式(3)表示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综合得分,其中,xi表示各评价指标公因子得分;wi表示评价指标公因子贡献率。

研究设计

本文研究借助统计软件对旅游环境竞争力影响因素展开因子分析,研究数据来源于2010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报告》,不能量化的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法,问卷采用Likert5点式量表,按照各影响因素对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采用多位专家的平均打分。

数据分析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在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之前,需要剔除CITC小于的项目。其中,旅游景观环境的7项子因素、基础设施环境的8项子因素、旅游信息环境的4项子因素、自然环境的4项子因素、社会环境的7项子因素的Alpha 值均在以上,无需删除评价因子,即测试因子内容的一致性较强,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通过探测性因子分析,检验问卷评价因素的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这5大类因素的KMO 值分别为、、、、,而且其显著性水平都为,表明问卷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根据探测性因子分析结果,选取5个因子特征值等于或大于1的评价因素,且这些因素的因子负载都超过最小标准值,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为%、%、%、%、%,

均超过60%,表明测度因子与其他因子间不存在高的交叉负载,即问卷结构变量的效度较高。通过问卷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测试因子内容的一致性较强,并且测度因子与其他因子间不存在高的交叉负载,即由32项因素组成的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评价正式问卷信度和效度都较高,适合进行大规模调查后进行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1)城市旅游内生环境竞争力的因子分析。城市内生环境竞争力因素的KMO值与Bartlett球度检验的χ2统计值的显著性水平分别为和,这说明该组数据具有相关性,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按照方差最大法进行旋转后,因子萃取3个公共因子(见表1),3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涵盖了原有指标的大部分信息;且各公共因子的Alpha系数分别为、和,19项指标的Alpha系数为,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评价因子具有一致性。因此,根据3个公共因子所包含项目的特点,将其分别命名为旅游景观环境竞争力、旅游基础设施环境竞争力、旅游信息环境竞争力。(2)城市旅游外生环境竞争力的因子分析。城市旅游外部环境竞争力的KMO值与Bartlett球度检验的χ2统计值的显著性水平分别为和,这说明该组数据具有相关性,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通过方差最大法旋转后,由于X30和X31的因子负荷量分别为和均在以下,需将其剔除。问卷评价因子剔除X30和X31后再进行因子分析,各变量经旋转后的因子负荷均在以上,提取两个公共因

子(见表2),两个公因子的指标个数分别为4和7,累计方差贡献率为%,涵盖了原有指标的大部分信息;两个公共因子的Alpha系数分别为、,11项指标的Alpha系数为,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评价因子具有一致性。因此,根据这两个公共因子所包含项目的特点,将其分别命名为旅游自然环境竞争力、旅游社会环境竞争力。

3结论与启示

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通过因子分析提炼出5个公共因子:旅游景观环境竞争力、旅游设施环境竞争力、旅游信息环境竞争力、自然环境竞争力、社会环境竞争力。本次调查基于Likert5点式量表对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各个公因子的均值来判断其对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的重要程度(见表3)。表3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其公共因子的均值影响因素公共因子均值次序总均值内生环境竞争力旅游景观环境旅游设施环境旅游信息环境外生环境竞争力旅游自然环境旅游社会环境旅游环境竞争力是以提升旅游竞争力和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本文扩展了城市旅游环境的外延,将其由单纯的空间环境延伸到社会领域、经济领域和自然领域,从旅游产业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评判其不同的影响力程度。从协同角度而言,旅游环境系统中的内部要素对环境竞争力的提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内部因素与外部因

素间的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能够把旅游环境竞争力推向一个更高的平台和发展水平,这与本文的实证判定是一致的。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内生环境竞争力的重要程度优于外生环境竞争力的重要程度。内生环境竞争力因素构成了城市旅游环境的比较优势。具体而言,旅游环境竞争力判定的5个公共因子的重要程度依次是:旅游景观环境竞争力、旅游设施环境竞争力、自然环境竞争力、社会环境竞争力、旅游信息环境竞争力。旅游景观竞争力、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竞争力构成了城市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和比较优势,但这种比较优势并非是城市旅游环境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对于资源禀赋良好的城市而言,这三种竞争力展现出比其他城市较好的竞争优势,但是,这种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扩散性,随着城市资源的集约化配置程度的提高,仅靠比较优势发展的城市旅游目的地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要提高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就应加强城市社会环境和信息管理能力来提升城市资源配置效率,将其比较竞争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通过实证判断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这5个公共因子的重要程度对于评价与提升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青海省旅游业竞争力分析

青海省旅游业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 青海是具有世界级高原特色的旅游资源大省和富省,是中国旅游业发展向西部转移的一个重要后备资源基地和新的增长极;但青海同时也是旅游资源开发小省和旅游经济弱省,资源优势远未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力在全国处于后进状态青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一流资源二流知名度三流开发四流交通五流经营旅游业要成为青海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就必须提高竞争力目前研究青海旅游业竞争力的科研成果很少,仅有几篇豆腐块式的论文,系统性和理论性都不够强本文以波特钻石模型为工具,从六个要素方面,对青海旅游业竞争力的现状作出了全面剖析。 一、波特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型简介 在产业竞争力研究领域,最有代表性最具权威的经典分析模型是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它为国家F或地区.竞争力研究提供了一个经济分析范式该模型认为一国(或地区)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国内(区内)六大因素的互动和组合作用过程这六大因素即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公司战略及同业竞争相关及辅助产业状况发展机遇与政府行为等,其中前四大因素是产业竞争力的决定要素,组成钻石的主体,它们与两个辅助因素:发展机遇与政府行为,共同构成了钻石模型(如图[所示)六大因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动态的竞争系统和综合体系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以产业为基础,最初用于国家竞争力的分析,后来扩展应用于地区竞争力的分析解释和政策建议中 二、青海省旅游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六要素分析 (一)生产要素条件分析 生产要素条件主要是指资源环境等,可从优势与劣势两方面分析 1、优势分析 无论从总量丰度,还是从可持续利用等方面来看,青海旅游资源在世界上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都堪称中国之最乃至世界之最,是旅游者所憧憬的旅游胜地,如青海湖塔尔寺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坎布拉风景区可可西里动物保护区等景点,都可以作为中国旅游业不断升温的引爆旅游工程。

以泾川县为例浅谈中小城市旅游规划

以泾川县为例浅谈中小城市旅游规划 关靖云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发展中小城市的摘要 经济建设是带动区域综合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小城市是连接大城市与乡镇的纽 带,它的发展必定为区域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中小城市因地制宜,进行优势旅 游资源的开发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然而,中小城市要在旅游规划时 充分的进行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对旅游资源的价值、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 地理位置、交通;客源、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增强中小城市旅游文化 的建设,依据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在规划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做到经 济发展同自然环境相协调,旅游开发应遵循特色原则、生态环境优先原则、可持 续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尽可能少的对区域的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走一条人与 自然相和谐的生态化道路。 关键词:中小城市优势资源规划生态道路 中小城市的发展是带动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的一条有效途径,随着经济 的迅速发展,许多的中小城市进行着经济转型,通过发展旅游、商贸、交通、工 矿业等走上了经济飞速发展的道路。中小城市因地制宜找准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 道路显得尤为重要。而旅游业的发展则是带动中小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许多中 小城市尤其是西部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因自然条件、经济、政策 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些地区不能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经济。因此,进行中 小城市的优势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城市旅游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进行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与规划,接下来我就以泾川县为例,通过 泾川县旅游资源、客源地、交通等方面的分析;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以及旅游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方面浅谈一下中小城市旅游规划的走向。 泾川县旅游资源介绍: 泾川地处古丝绸之路要冲,历史悠久,文物古迹多,旅游资源丰富。泾川 是西王母的降生地和西王母文化的发祥地,以始建于西汉元丰年间的王母宫为 代表的西王母文化遗存引起了国内外民俗文化界关注。大云寺地宫出土的佛祖

湖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开题报告

湖南工学院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湖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 姓名:谈志凤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 年 3 月9 日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1.理论意义 上世纪末,国内学术界开始对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研究,并引起政府尤其是市政府的大力关注。研究城市旅游竞争力,有利于提升旅游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可以使城市旅游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选择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并使城市旅游业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研究对于评价城市旅游的现状和潜力,构建区域范围内部的旅游地域系统,防止无序的竞争,优化资源资金人才的有序配置,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2.实际意义 湖南省位处华中,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旅游对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与国内其他城市的定性定量分析,可以看出湖南省城市旅游业并不突出,其发展还存在不少限制因素。其一,城市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优化。其二,旅游宣传力度不够,旅游服务欠佳,管理部门对旅游景点的整合力度不够,缺乏长远规划。其三,旅游景点的开发往往超过旅游地环境承载力,造成环境问题。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1.国外研究成果

在国外,关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最早的是斯坦费尔德的对城市旅游业重要性的论述。1980年Smith提出旅游区域是一种区域类型的观点,他认为旅游区域由核心区域和相关支持带组成,其综合实力共同构成区域旅游竞争力。同一时期,butler产品生命周期循环(PLC)理论对旅游地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旅游地德发展要经过探测、参与、发展、巩固、停滞、复苏6个阶段。威廉姆斯和绍从表意、时间序列和感知上分析了城市吸引力的三个层次。1989年,Fodness认为旅游地可以通过信息的结构、可达性、质量和传播速度等体现竞争力。20世纪末21世纪初,知识、技术、人才成为城市旅游竞争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库得纳提出旅游产品竞争的信息指向概念,认为信息指向影响城市旅游竞争力。2003年,sahli选取市场份额、价格竞争力、人均收入、真实汇率、国家客运比较优势、旅馆运营率、旅客相对密度等指标,运用线性回归分析,对19个OECD国家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 2.国内研究成果 在国内,城市旅游的起步要比国外晚,有关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的很多学者认为旅游的发展主要靠旅游资源和市场需求,于是形成了以旅游资源为中心的“旅游资源说”、“区域旅游持续发展潜力模型”等学说。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旅游形象研究成为我国城市旅游竞争研究中的热点。另外,随着知识、技术、人才成为城市旅游竞争力重要影响因素从国外传到国内,郭阳旭提出旅游整体竞争力的概念,张明清、刘超借鉴了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初步探讨了旅游业国际竞争

旅游主体与旅游六要素的创新思考

旅游主体与旅游六要素的创新思考 吕俊芳(渤海大学旅游学院,辽宁锦州121013)摘要:文章在介绍旅游与旅游活动概念的基础上对旅游主体与旅游活动主体进行了辨析,并进一步明确了旅游者并不是旅游的唯一主体,旅游者、旅游从业者、旅游管理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研究者、旅游产业参与者等都是旅游的主体,即三层次、六要素的旅游多主体论;文章还梳理了旅游三要素、旅游四要素、旅游五要素、旅游六要素的发展演变的不同历史阶段,并在肯定旅游六要素的同时对旅游六要素提出了建设性思考,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要素名称仍然定为旅游六要素,但除了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外,还应该增加学、健、安三大要素。 关键词:旅游主体;旅游六要素;旅游 一、旅游主体的新认识 (一)旅游主体不等于旅游活动主体作为旅游活动要素之一的旅游主体,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目的,也是旅游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了主体,也就没有了旅游活动,旅游资源开发便失去了市场价值和针对目标,旅游业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业界对旅游主体的重视由来已久。在长期的旅游实践活动中,一旦提到旅游的主体,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旅游者,其实旅游者只是旅游的部分主体,并不是唯一主体。长期以来“三体说”即旅游活动的三体(三要素):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或旅游吸引物)和媒介(旅游业)被多数旅游研究者所认同,所以在业界一旦提到旅游主体,人们自然而然地便想到旅游者,但是这里有一个认识误区,即把“旅

游”与“旅游活动”这两个概念相混淆,继而把“旅游主体”与“旅游活动主体”相等同了。翻开国内外的旅游学之类的著作,很少有对“旅游活动”的专门定义。人们习惯上用“旅游”的定义来指代“旅游活动”,比如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的《旅游辞典》中第一页[旅游]这一词条解释为:“旅行游览活动。以游览为主要目的的旅行。”在辞典中并没有对[旅游活动]这一词条的解释。 “旅游活动”和“旅游”并不是一回事。关于“旅游”国内外对其所下的定义各有不同。国外比较权威的定义有:1942年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认为“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永久居留,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1]1981年旅游专家国际联合会提出“旅游是由人们向既非永久定居地亦非工作地旅行并在该处逗留所引起的相互关系和现象的总和”(此为AIEST定义)。 国内代表性的定义有: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田里在《旅游学概论》中提出“旅游是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的旅行和暂时停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2]纵观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旅游”的定义不难发现,人们把“旅游”理解为符合某些特征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其内涵和外延远比“旅游活动”要大。“旅游活动”只是一种状态,以游览为目的的旅行这一活动动态,而“旅游”则是在旅游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旅游活动”是“旅游”涵盖

乡村旅游的意义

发展乡村旅游,无论对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来说,都很有意义。去乡村旅游,对出生并成长在城市的居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是对一种固有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的突破;对于从农村迁徙到城市里来的城市居民来说,是对自己曾经十分熟悉的农村生活的一种温故知新;而对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来说,通过接触和观察到乡村旅游的游客,可以感知城市文明以及它与农村文明的异同。可以说,通过乡村旅游,城市文明与农村文明相互交流、碰撞与融合。尤其是对那些拥有优越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资源,但工商业发展水平较低,农民收入较低,村庄“空心化” 现象比较严重的农村地区来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具有特殊的意义。 突出乡村之美 人们去乡村旅游,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去欣赏乡村的美。乡村的美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方式的美和农村生活方式的美这两个方面。 农业生产方式的美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活动赖以进行的土地、水域、树林等所表现出来的美。比如,平原和草原农业呈现出的辽阔美,如新疆那拉提草原和黑龙江松嫩平原;梯田农业呈现出的层次美和曲线美,如广西龙脊梯田和云南哈尼梯田;绿洲农业呈现出的强烈对比的美,如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 农业生产方式的美还体现在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建造的农业设施和农业生产工具上。农业生产过程是一个人类不断认识自然、改

造自然,使自然与人类能够更加和谐并存的过程。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人们建造了许多水利设施,如用于蓄水的池塘、湖泊和人工开挖的沟渠等。新疆吐鲁番的坎儿井,向游客展示的是农民如何在没有地表水的地方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河南林县的红旗渠,向游客展示的是如何在严重缺水的地区发展农业生产。还有许多目前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木制水车和木制大水轮,这些巧夺天工的水利工程和农业生产工具饱含着人类的智慧,虽然现在大多已经退出农业生产领域,但是仍然在发挥着作用,只是转变了职能,几乎成了文物,成了艺术品,成为许多摄影爱好者和美术爱好者钟情的景物。 显然,农产品也深受乡村游游客青睐。农产品凝聚着自然美,也凝聚着人工美,是自然力与农民劳动共同创造出来的作品。成串挂在藏族民居外的黄玉米、红辣椒,漫步草场的健壮牦牛,是去藏区村寨的游客喜欢环绕的目标。江西婺源江岭油菜花充分体现了农民劳作与自然环境结合形成的美。金灿灿的油菜花分布在层次分明的梯田上,分布在溪水蜿蜒而过的山谷里,怀抱着几处典型徽派建筑风格的村庄,当旭日东升、炊烟萦绕时,一幅美丽的画面就形成了。摄影家陈复礼的摄影作品“天上人间” 就是在婺源江岭拍摄的,他这幅赢得摄影大赛金奖的作品和他对婺源的美好印象使婺源名声远播。如今,江岭已成为最佳季节来婺源观赏油菜花的游客必去之处。在旅游旺季的婺源,不仅各个年龄段的村民积极从事乡村旅游服务,一些有固定职业的人也满怀热情地利用业余时间投身于乡村旅游服务之中。

旅游业的五种力量竞争分析

旅游业的五种力量竞争分析 一、产业内现有企业竞争 ①旅游业产业内企业数目较多,但企业间地位相差大,参差不齐。有进行跨国经营的港中旅、招商国旅、锦江集团、国航公司等,有属于中央大型企业工委管理的国旅总社、中旅总社等,更多的是各地的私企旅行社。②市场增长迅速,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背景下,全国各地旅游业蓬勃发展。③固定成本低,进入门槛低。基于各地的文化、地理等旅游资源进行创意性特色开发。④产品、服务的差异性高,转换成本高。各地旅游资源差异性大,可复制性低。⑤退出壁垒低。二、潜在进入者 我国旅游业进入壁垒较低(大型旅游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营网络没有建立;各地政府为扩大招商引资对旅游业进入的政策法规限制少:旅游业的资本壁垒低)。潜在进入者众多,除大量国内中小企业,国外旅游业巨头也是潜在威胁,他们具有良好的管理经验和雄厚的资本。 三、潜在替代品 ①电子商务、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可以通过网上订机票、订酒店查看旅游信息。②社交网络的发展产生了“拼客”,他们在网络上寻找旅行同伴一起旅游,不参加旅行社。③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的改善,自驾游成为人们的旅游选择之一。 四、购买者 随着当今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将自己的收入投入

到满足更高层次需求的领域上,旅游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旅游业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且购买力增长迅速。但旅游产品的购买者要求较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同时又要求压低格,迫使旅游企业间相互竞争,压低价格,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五、供应商 ①各地政府旅游局规划当地旅游前景,设置市场准入。对旅游业的发展影响大,是产业链的最上游可以对下游企业施压。②旅游资源开发商。决定景点特色、规模,控制景点门票。③餐饮住宿业。餐饮住宿的优劣影响旅游区的口碑,影响旅游者的选择。④交通通讯业。交通成本高低与旅游成本成正比,影响购买者的选择。⑤商品购物业。商品购物是旅游企业的一个利润增长点,但要对供应商进行监督,确保商品的质量和可买性。 上述五种力量共同决定了旅游业是竞争较激烈,发展空间较大的行业。影响企业间竞争的主要因素是旅游环境,旅游资源也就是五种力量中的供应商。其次是产业内的竞争者,旅游企业间的竞争。同时其他因素也是影响旅游业的竞争环境。

敦煌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思路对策

敦煌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思路对策 发布时间:2011-7-14信息来源: 敦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省旅游的窗口城市,近年来扎实推进“旅游立市”战略,使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敦煌旅游业发展现状特点 一是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敦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富集。境现存各类文物景点24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莫高窟、玉门关、悬泉置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4A级景点3处(鸣沙山·月牙泉、阳关和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3A级景点处(敦煌影视城、三危山景区)。在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和人文自然景观等传统旅游资源的同时,我市还积极开发以独特的大漠戈壁和绿洲田园构成的生态旅游资源,以万亩葡萄为主的优质林果、万亩日光温室为主的优质瓜菜和万亩高效节水示园区等构成的特色观光旅游资源,以民俗博物馆、历史博览园、雷音寺、西云关等为主的民俗旅游资源,为我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空间。 二是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近年来,敦煌市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城,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敦煌铁路、313线高等级公路建成投用,敦煌机场建成4C级并实现了国际航空口岸临时开放,即将扩建为4D级,民航、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完善了月牙泉、雅丹、阳关、玉门关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月牙泉水位下降应急治理工程,旅游景区景点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把城市建设作为突破口,坚持用敦煌文化元素包装、改造城市,全面实施了党河风情线、敦煌风情城、城市立面改造、夜景灯光设置、城市道路改造和平房拆迁等城市建设工程,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形象和品位不断提升。与旅游业发展相配套的接待服务设施已具规模,全市共有宾馆饭店128家,其中星级宾馆35家(四星级7家、三星级13家),总床位13700多、标准床位10034。经营国际国业务的旅行社50家,取得资格的导游982人。城乡程控、数字电视入户率均达到90%以上,宽带网络覆盖全市所有乡镇村组,为全市旅游业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旅游客源市场不断拓宽。近年来,我市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先后在日本、国、新加坡、法国、德国等国家和、等国重点旅游客源地城市成功举办了敦煌文化艺术展和旅游推介会,相继与日本日光市、镰仓市、臼杵市和国南海郡缔结为友好城市,敦煌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对外开放和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城市。组团参加了一系列文化旅游博览会和交易会,成功举办了中国敦煌飞天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敦煌葡萄节暨国际服饰模特艺术节等重大节会,出版发行了一批外宣精品,协助拍摄了多部影视佳作,加强了对外文化交流,宣传展示了敦煌形象,不断拓宽了国外客源市场。 四是旅游产品不断丰富。依托众多的历史遗迹和自然人文景观,目前我市初步形成了莫

哈尔滨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哈尔滨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对策研究?旅游管理 哈尔滨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石长波徐艳红 文化旅游是一项以观念创新推动旅游产品开发的创意活动,以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其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旅游资源,来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文化需求。将哈尔滨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逬行剖析、解读, 从而 提岀发展对策'既有利于哈尔滨市文化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哈尔滨市文化旅 游产品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深的人文底蕴独占鳌头,逬而形成城市文化旅游业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品牌。 文化旅游业的基本概述 (-)文化旅游业的内涵与核心 所谓文化旅游.就是以旅游经曹者创造的休闲娱乐方式和观赏对象为消费内容,目标是使旅游者获得丰富文化内涵,能够深度参与旅游体验活动之中。文化旅游业是 一种具有關性的综合产业,因其带动性强、辐射面广、关联性高而成为当代经济社 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与传统旅游业相比.它所包含的业态更富有文化内 涵和体验性。另外,一些具有商务考察性质的旅游形态则更富有专业的知识性和文化交流性。 从旅游业的核心来看『传统旅游主要是以资源为核心,凭借地方特色和地域差异吸引看旅游者。但是就其看眼点,不管挖掘过程中是否考虑了竞争关系和市场需 求,主要E绕固有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文化旅游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资源的束缚,综合了包括市场需求、城市背景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意开发,从而达到吸引旅游者的目的。因此也可以说创意是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二)文化旅游业的分类 从对文化需求的角度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即以史记、文物.古建筑、遗址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面;以技术成果、艺术、现代文化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面; 以节日庆典.居民日常生活习俗、祭祀、婚丧、衣看服饰和体育活动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面;以人际交流为表面的伦理道德和文化层面。从旅游的业态角度则可分为:遗址故居、影视基地、主题公园和艺术园区等多种形态。 (三)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必要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看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看这个民族最深层的

34研学旅行的五大基本要素

研学旅行的五大基本要素 要说近几年来最为火热的综合实践活动形式,那一定是研学旅行。它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儒家教育的游学模式,更因“旅行”二字迅速成为了社会的焦点。但是仅关注“旅行”二字很容易忽视掉“研学”的初衷,在研学旅行火热的这段时间里,国家相继颁布了研学旅行的相关规定,不少专家也对其进行了研究,小编收集专家观点,总结研学旅行的五大基本要素:研学教师、研学课程、研学基地、研学线路、安全管理。 研学教师 学生与教师永远是教育的核心,不管教学形式如何,教师始终是影响教学结果的直接因素。国家旅游局出台《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中规定应至少为每个研学旅行团队配置一名研学导师,研学导师负责制定研学旅行教育工作计划。 研学旅行的教师要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引导学生获取最直接的感受与知识,而不是和传统教学一样获取间接知识,这对带队教师的个人能力要求很高。教师不仅需要创新的教育思维、强大的掌控能力,还要有深厚的教学素养,教学收放合理、不疾不徐。教师要在旅行过程中结合活动内容、参观地区设置教学内容,通过一个个小的学习内容设计来逐渐烘托出大的学习主题,同时还要负责学生团队的日常管理工作。

研学课程 《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中将研学旅行按照资源类型分为知识科普型、自然观赏型、体验考察型、励志拓展型、文化康乐型。这样的分类对研学课程的开发有指导意义,不同类型的课程也对应着不同的资源需求。 研学旅行的课程往往与教师联系紧密,它包括的内容很多也很细,围绕一次研学旅行的核心主题,要设计线路、行程,每一个流程的学习目标与计划,应该归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大分类里,一个完整的研学旅行课程比基地课程更复杂,可以看成是一个系列主题的基地课程。 研学基地 在研学旅行中,如果能有一段一两天的基地学习行程是十分有意义的,不仅能让学生体验一下基地式的集体生活,还能让看起来松散的旅行行程更加充实。 目前来说基地的场馆设施与教学设施都越来越成熟,好的基地能够提供给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与最真实的学习环境,这些是景点和公共设施无法提供的。基地的行程能更加凸显“研学”的重要性,基地与旅游景点搭配,能让学习与旅行游玩达成一个平衡。 不同地区的基地课程特色通常与当地的环境吻合,选择一条研学旅行线路,主题可能是人文历史、科技魅力、自然环境,

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1、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定义 旨在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用以确定旅游的基本特点以及将它与其他类似的、有时是相关的,但是又不相同的活动区别开来。 技术定义 用它来为统计和立法提供旅游信息。各种旅游技术定义所提供的含义或限定在国内和国际范畴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定义的采用有助于实现可比性国际旅游数据收集工作的标准化。 从广义来说,旅游是人们处于主观审美、娱乐和社会交往等非就业性目的,暂时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旅游目的地进行的一年以内的短期外出访问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从侠义上说,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旅游是发生在自由时间的休闲行为,其本质取决于旅游的目的,在根本上是一种主要以获得心里快感为目的的审美和自娱过程。 旅游的特点:普及性,持续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 2、旅游的本质和它特征。 旅游的本质是愉悦,其中包括社会性愉悦,休闲性愉悦,消费性愉悦。 旅游行为的特征异地性,暂时性,责任意识放松,占有意识外显。 3、旅游产品概念和特点。 旅游产品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愉悦需要而在一定的地域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象或劳务。其中最典型的旅游产品形式是旅游地。旅游产品的特点:①旅游产品是专门出卖给旅游者而生产或开发出来的。②旅游产品的生产有两种方式,一是依赖于旅游资源所生产的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二是凭借拥有的人、财、物等资源进行仿造或创造的资源脱离型旅游产品。③旅游产品主要供旅游者购买,其功能上具有可观赏性或愉悦性,在空间上具有地域性。④旅游产品可以是物质实体,也可以是某种现象。⑤旅游产品都或多或少地含有人类专门为旅游目的投入的劳动,否则就不是旅游产品。⑥旅游者的各种媒介要素(如饭店、交通等接待性产业)不是旅游产品,但它们可成为旅游产品利益的追加组成部分。⑦旅游产

甘肃省不同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甘肃省不同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 评价 关于《甘肃省不同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城市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国家竞争和区域竞争是通过城市竞争得以实现的。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城市旅游是否具有竞争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旅游业的生

存与发展。因此,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不可忽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对于评价城市旅游的现状和潜力,构建某一区域范围内部的旅游地域系统,防止同构的无序竞争,优化资源资金人力配置,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建设都有重要意义。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在研究一个旅游接待地相对于另外一个旅游接待地,吸引游客( 而不是输出游客) 为游客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得回报,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能力。 由于实践的需要,国内外学者们兴起了研究城市旅游的热潮,而对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是城市旅游的焦点。国外学者对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开始于20 世纪80 年代,比如: Deasy 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为研究案例,提出了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策略; Loed 指出,旅游地之间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影响旅游地旅游市场的首要因子,通过降低通货膨胀水平可增强旅游竞争力; C.Coeldner 提出旅游产品竞争的信息指向概念。国内学者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开始于20 世纪90 年代,黄耀丽和李凡等对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空间结构体系进行了探讨; 潘丽丽和保继刚讨论了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地之间的竞争关系; 董锁成和李雪等对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方法进行了探讨。国内学者研究的核心在于界定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和构建评价模型,国内学者的研究方法大多偏定性研究,定量

芜湖旅游资源竞争力研究

芜湖旅游资源竞争力研究 芜湖旅游资源竞争力研究 芜湖旅游资源竞争力研究 芜湖市濒临长江、青弋江,别名鸠江。它襟江带河,山明水秀,风景如画,早在古代,就被称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年均温约16摄氏度,年降水量1169.8毫米。芜湖市所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但过去主要是作为一个内河水运的码头而闻名。现在则成为皖南的交通枢纽。芜湖历史上被誉为中国四大米市之首。现在,芜湖不仅是江南有名的古城,也是安徽的水陆交通枢纽和内外贸易港口,皖南旅游区的重要门户,是安徽省的重要工业城市和长江经济带的中心,是全国中等城市的“明星”之一。 本主要在对芜湖现有旅游资源的分析基础上对芜湖的旅游资源进行资源竞争力研究。 一芜湖旅游资源概况 在进行竞争力研究之前先来总结整理一下芜湖现有的旅游资源情况。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列表进行整理。 资源类型 名称 资源描述 自然资源 马仁山森林公园

位于长江南岸安徽省繁昌、铜陵、南陵三县交界处。居皖南旅游带中部素有皖南门户之称为芜湖市唯一的省级森林公园。 20_______年12月被安徽省旅游局评为国家aaa级旅游区。 赭山公园 位于芜湖市中心位置由大小两个山头组成海拔84.5米占地面积约900亩。目前公园的景区有:凝芳园、海棠园、杜鹃园、桂花山、梅花山、樱花山等。 汀堂公园 是全国第一家农民公园国家2a景区。公园草木茂盛风景宜人。水面广阔景色秀丽。面积为999亩其中水域占494亩。 广济寺 广济寺位于芜湖市的赭山南麓为江城芜湖“四大古寺”之冠世称“小九华”、“九华行宫”。 西山风景区 西山风景区位于南陵县丫山镇镜内,距县城约34公里。西山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景观,1987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西山还是著名的“牡丹之乡”。 天门山 天门山雄踞芜湖市北郊长江畔因李白《望天门山》一诗而天下闻名。天门山系『夹江对峙』的东梁山、西梁山之并称。天门二山中以东梁山最为陡峭突兀江中如刀削斧砍巍巍然砥柱中流令一泻千里的长江折转北去形成『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奇特景象。

乌兰察布城市旅游竞争力现状研究

乌兰察布城市旅游竞争力现状研究-旅游管理 乌兰察布城市旅游竞争力现状研究 曲建辉 乌兰察布是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下的地级市,位于中温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特征明显。由于大青山横亘在中间的缘故,致使前山和后山呈现出迥然不同的自然风光,也形成了不同的旅游景区,有美丽的葛根塔拉草原旅游区,奇特的火山岩地貌考古旅游区,环岱海旅游区等等。本文主要将从乌兰察市的旅游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劣势等方面来展现其旅游竞争力现状。 一、引言 乌兰察布市地处祖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随着全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乌兰察布的的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后,渐渐形成自己的旅游体系,各种度假中心和旅游产品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游客到这里旅游,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构成了乌兰察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乌兰察布的旅游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对其旅游竞争力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乌兰察布的旅游优势 (一)丰富的旅游资源 这里有“AAAA级”葛根塔拉草原、美丽的辉腾锡勒草原、风景迷人的凉城岱海旅游区,人们可以漫游在广阔大草原,观看精彩的赛马、赛骆驼、摔跤表演,或者骑马、乘驼、射箭等,还可以观看篝火晚会,住蒙古包,体验牧民生活。每个地方都那么特别,令人神往。 (二)便利的交通

乌兰察布市交通发达、便利。乌兰察布市境内有京包、集二、集通、大准四条铁路,营运铁路覆盖了该市8个区县,集张高速铁路正在紧张建设当中,建成之后乌兰察布将融入首都一小时经济圈。该市的交通网络是以110国道、208国道和京藏高速、呼满大通道为主干分布,加上乌兰察布支线机场的建设,将形成铁路、公路和航空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系统。乌兰察布市因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优势成为连接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区的交通枢纽,也是通往蒙古、俄罗斯和东欧的重要国际通道。 (三)旅游商品 乌兰察布,这个著名的旅游城市,它的皮草皮革也是享誉全国,由于乌兰察布畜牧业发达,所以毛皮等产品十分丰富,也是旅游业经济效益重要组成部分。乌兰察布除了各种各样皮毛、皮革系列,还有许多民族工艺品系列以及各种草原食品、烟酒饮系列,另外,由于草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乌兰察布还有着十分珍贵的中药材系列旅游商品。当然草原与高山的独特优势,温泉养生以及冬季农业观光采摘、餐饮等美食行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使得乌兰察布旅游竞争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三、乌兰察布的旅游劣势 (一)资金供应不足 尽管这几年来乌兰察布的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其仍然处于一个较为贫困落后的地位,该市的GDP与其他地区比较比较靠后,导致旅游业的资金供应与其快速发展需要形成供应不足的局面,很多旅游景点未能得到全面开发,也配置不了新进的旅游设施。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向上级旅游管理单位反映当地资

国内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综述

城市旅游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现代旅游的主体。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如何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已成为广泛关注的论题。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对于评价城市旅游的现状和潜力,构建某一区域范围内部的旅游地域系统,防止同构的无序竞争,优化资源、资金、人力配置,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建设都有重要意义。国外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关注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的理念与方法。国内对于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且是从城市形象研究成为我国城市旅游竞争研究的热点开始。随后,国内学者对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将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影响因素、评价指标选取、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实证研究等方面来分析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情况。 一、城市旅游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要界定城市旅游竞争力,先要了解竞争力、旅游竞争力的概念。竞争力是经济学中的一个综合概念,一般指竞争主体(国家、地区、行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国民经济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及其发展潜力。从上述可知,竞争力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其中包含对竞争力的研究必须是多层次的,竞争力不仅包含现实竞争力,更包含潜在竞争力。旅游业是由很多企业组成的庞大的产业,旅游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一种,从这个意义上看,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实质是一种区域产业竞争力,属于城市竞争力系统中的一个分系统。目前国内许多学者已经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研究,至今为止学术界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及内涵尚未形成公认的看法,对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学术性表述也存在模糊性。 对于旅游竞争力概念,曹宁所界定的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在研究一个旅游接待地(是以行政区划的城市为单元被考察的)相对于另外一个旅游接待地。吸引游客(而不是输出游客),为游客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得回报,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能力。刘晓萍认为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理解,应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一是城市在这个概念中是认定为旅游目的地;二是竞争力是一个相对比较概念。因而她定义城市旅游竞争力是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企业在城市环境和旅游产业本身素质的综合作用下,在与其它城市的竞争中所体现出来的相对比较优势。聂献忠则把竞争主体看作是旅游业,认为城市旅游竞争力是指城市旅游业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环境中的地位和竞争优势。苏伟忠等认为城市旅游竞争力是指在旅游产业本身素质和城市旅游环境的综合作用下,通过旅游企业在旅游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来的持续发展壮大的能力,具体表现在表层的旅游产品竞争力、操作层的旅游企业竞争力和内因层的旅游生产要素竞争力等三个层面上。有学者则把城市旅游竞争力定义为一个城市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各种机遇,组织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在旅游环境营造、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市场开拓、旅游管理创新的方面与其它城市相比,形成比较优势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从上述众多学者对于旅游竞争力的概念界定来看,定义城市旅游竞争力要从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来入手,还应考虑到竞争力是一个相对比较概念,城市旅游竞争力应具有发展的长远性和持续性,即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能够为区域旅游经济带来持续发展的能力特点。 二、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研究 自国内学者涉足研究城市旅游竞争力以来,大多数学者采用的研究思路根据一定的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构建一系列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内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  1.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对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指标的选取与构建非常重要,它将直接关系到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与可靠性,关系到能否为决策者提供一个量化的可操作性的依据。选择有效的评价指标,构建一套比较合理、完整的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旅游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为了科学、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各城市的旅游核心竞争力,在选取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因而构建指标体系要遵循一定的评价原则。评价的原则是: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由于竞争力是动态的,因而有学者指出构建指标体系时应考虑到城市旅游竞争力是不断变化的,在指标的设计时,既要有反映现有竞争状况的指标,也要有反映未来竞争状况的指标,并对未来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起重要作用的指标,提出了动态性和潜能性原则。这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及可持续性的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提供的很好的思路及可能。 国内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综述 ■ 刘清玉 福建教育学院 [摘 要]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研究近年来国内关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方面的文献,选取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影响因素、评价指标选取、评价方法、实证研究等方面对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展望。 [关键词] 城市旅游竞争力 指标体系 实证研究 《商场现代化》2011年3月(上旬刊)总第640期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概述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概述 前言 本文为我在阅读几篇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相关文献后,将读后的所感所学,结合我本人的所学所思,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做一个初步且简略的研究概述。文章主要分为研究背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内涵、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提升策略几大部分。 一旅游业现状(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生活追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温饱,而是上升到更高层面的追求。旅游作为一种够集物质享受、精神愉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活动,其需求在这段时间中也是有了急剧的增长,而旅游业也在此期间飞速发展并逐渐趋于成熟。繁多的现有旅游目的地和不断兴起的新型旅游目的地,导致旅游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许多传统的旅游目的地已经面临着客源减少、产业收缩的困境。那么,如何保持和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便成了旅游目的地首要问题。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至今的十几年间,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领域已经涌现出了许多研究成果,内容广泛涉及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内涵的界定、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估体系的构建等。 二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内涵 在最近 10年的旅游研究中,虽然“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已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课题之一,但对于究竟何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人们在认识上不仅存在差异,所使用的表述也不尽相同。“旅游竞争力”即是一种常见的替代性表述;也有学者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将“竞争力”理解为“竞争能力”。这些情况,一方面反映出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的关注,同时也反映出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在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当中,人们对何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认识并不统一。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两大观点,一种可称之为“市场定位论”,另一种可称之为“综合能力论”。市场地位论观点的基本认识是,一个旅游目的地的竞争

辽宁省旅游业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辽宁省旅游业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作为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载体的旅游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辽宁省资源优厚,发展旅游业有着巨大的优势。我们应根据辽宁省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改进不足,才能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并带动辽宁经济发展。 关键词:辽宁旅游业生态旅游 辽宁省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在政府政策的支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下,旅游业现已成为辽宁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有活力、发展最快的重点产业之一,是辽宁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但是与“旅游作为地区发展的经济支柱”这个构想还有很多的差距。辽宁旅游业的发展应脱离陈旧的发展思想,积极创新,并在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同时,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性,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所以改善我省旅游发展问题,促进旅游对经济的贡献率增长变得尤为重要。 1.辽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辽宁省旅游业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到现在已经成为带动辽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一个行业。社会生产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旅游生产力的提高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都为旅游交通、住宿和娱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同时各等级的旅游景点、星级饭店以及各类旅行社都为辽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较好和较集中地服务体系。但辽宁旅游业的发展同其他先进省市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旅游发展模式陈旧、地区间旅游发展不平衡、产品层次较单一等。 2.旅游发展的问题分析 虽然政府已经认识到旅游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发展中各相关主体在主观上和客观上的相互制约与矛盾,全省旅游业的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2.1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式落后 辽宁是著名的老工业省份,一直以来都以重工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支撑,而旅游属于轻工业,所以与前者在发展模式上有很大的差异。长期形成的发展方式并

旅游网页设计六大要素

旅游网页设计六大要素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各种传统行业分分加入了互联网,包括咱们的旅游行业,下面“思途CMS”为大家总结、梳理了一份关于旅游网页设计的六大核心要素,掌握之后,能够让旅游网页设计更加简单! 1.网页的主题 每一个页面都有一个核心的主题,首先分析确认这个页面的核心主题是什么,根据核心主题分析当前页面需要的内容,哪些内容是可以支撑这个页面的出题的,板块出来之后,核心内容放哪一块,其他的辅助内容又该放在哪儿?如何去衬托核心的内容,这些都是需要站在用户浏览者的角度去思考。必要时可以先画一个草图。 2、网页的色彩设计 网页的色彩设计可以根据行业及页面主题进行选择,比如旅游行业,那么大部分都是小清新类型,不凡有部分旅游企业是做红色旅游或者其他主题旅游的。所以在选择色调上面一定要围绕着自己的页面主题进行设计。

3、网页的字体设计 网页的字体设计需要考虑到用户的浏览习惯,用户的浏览习惯一般是从左上方浏览至右下方,需要着重考虑页面的核心内容及广告位上面的字体设计。例如,有些网站为了凸显广告,将核心的字体内容进行了特别的设计。 4、搜索相关资料 网站的骨架搭建起来以后,就需要进行内容的搜集各整理了。将内容添加到自己设计的页面当中,看看页面中是否还有不协调的地方没有。

5、进入实际操作附阶段 在规划出网页的版面和呈现方式后,就要进入实质性的工作了,即用各种软件,如文字编辑、图象处理、动画制作、音乐处理等来进行实际操作,最后通过网页设计软件将这些文字、图象、动画组合到页面中。 6、检查网站内容 当一切工作都已经完成后,在发布网页之前还要检查页面上的超链是否正确,图片是否正常显示,文字中是否有错别字等,以保证呈现给访问者一个完美的网页。

中国31省市的旅游竞争力分析

中国31省市的旅游竞 争力分析 姓名:

中国31省市的旅游竞争力分析 摘要: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发展日益蓬勃,各省市旅游竞争也日趋激烈。本文通过选取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各省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接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国内游客人数等18个指标建立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利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并用ARCGIS可视化显示,并进行旅游竞争力重心转移分析,得出我国旅游竞争力东南沿海较强,西部发展迅速,整体差异减少的特点,并为如何提高各省市旅游竞争力提出建议。 关键词:旅游竞争力、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ARCGIS可视化 1 引言 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国民人均出游2.98次,旅游收入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大众旅游时代已经悄然而至,旅游日益成为老百姓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新的旅游目的地也不断产生,而主要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全球旅游需求增长速度却有限。因此,旅游需求在世界各个旅游目的地间存在某种此消彼长的分配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必然引起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1]。且旅游业对地区就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日趋显著。所以如何取得旅游竞争优势地位、占领先机的研究成为各省市关注的热点。 国外对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始于1980年代末。欧美学者通常结合案例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进行研究,如Govers和Go采用EFQM模型对4个欧洲国家的7个旅游目的地的全面质量管理业绩进行了比较分析[2]。国内有关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始于1990年代末。早期的研究集中在国际旅游竞争力上,如黎洁和赵西萍的《论国际旅游竞争力》和《论国际旅游竞争力及其阶段性演进》。2000年,窦文章等人的《区域旅游竞争力研究进展》开创了国内区域间旅游竞争研究的先河[3]。我国学者对旅游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及模型的构建、旅游竞争力的测量与评价、旅游竞争力的提升策略等。其中,旅游竞争力的测量与评价是国内外学者最为关注的一大领域。而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可分为国家层面、地区层面、城市层面、旅游景区或企业层面。我国学者倾向于在区域层次对旅游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预测发展趋势,如周礼通过系统构建了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对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并采用GIS 空间分析方法对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探索[4]。张河清在界定县域旅游及旅游竞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