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下《鸟语》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下《鸟语》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下《鸟语》教学设计

寄情于景走进自然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鸟语》教学设计

如意小学徐娟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积累本课的生字词,尝试学以致用。

3.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了解到“我”和鸟儿之间深厚的友谊,并树立爱鸟、护鸟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快乐阅读、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树立爱鸟、护鸟的意识,并能模仿第七自然段的句式也写几句鸟儿对人类的启示。

教学设想:

《鸟语》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生趣。主要讲述了“我”与鸟儿交谈、倾听并揣摩鸟语的情景,体现了“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如此富有生趣的内容正适合学生阅读,学生能够初步把握住作者喜爱鸟的情感,但对于模仿段落写动物给我们的启示这一内容,可能是他们比较畏难的。所以我采用以下教学理念:

(1)顺学而导,以教导学。

教师已不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引领者和组织者,要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把握故事的结构,理清故事的脉络,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对文本的较为完整的整体感知。

(2)融情入文,品读感悟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在体悟“我”与布谷鸟对话的过程中就可以进行角色朗读,在快乐的对话中感受无拘无束的快意。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生互帮互助下,认识“冶、勤”等9个生字,并能正确美观书写,尤其是“嗓”字。只读不写一个二类字“矫”。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形式理解“倍感亲切、疏忽”的意思,并用这2个词语造句。

3.通过小组交流合作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知“我”对鸟儿的喜爱。

教学重点:

学生互帮互助下,认识“冶、勤”等9个生字,并能正确美观书写,尤其是“嗓”字。只读不写一个二类字“矫”。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形式理解“倍感亲切、疏忽”的意思,并用这2个词语造句。

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交流合作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知“我”对鸟儿的喜爱。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各种鸟类的名称和特点,挑选一种鸟儿,观察它的外形特征和鸣叫声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一)猜字谜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字谜,想来猜猜吗?

2.乌字里面加一点。(鸟)

(二)背古诗

我们学了很多关于鸟儿的诗句,谁来给大家展示展示?

预设: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评价:是啊!春暖花开,鸟语花香!

预设: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评价:多么生机勃勃!

......

(三)揭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鸟有关的课文,读一读课题

(四)学质疑

1.读了课题,你有疑问吗?

预设:鸟儿真的会说话吗?

评价:问得妙!这个问题,科学家还没研究出答案。不过我想对于作者来说,鸟儿是会“说话”的。

【设计意图: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李吉林老师说过“要让孩子在情境中学习,在乐趣中获得新知。”我通过猜字谜、背古诗的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鸟的兴趣。学生通过自己的回忆感知,自主质疑,做到了未有情调先有情】

二.初读课文,巧除障碍

(一)自由通读

过渡:鸟儿和作者之间到底有什么有趣的事呢?

1.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带着自己喜欢的语气大声读读这篇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在自己难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二)自学检测

1.出示生字

(1)矫健公冶长勤劳刻苦无拘无束傻话喜鹊嗓音应验

①指读2生

②生生互相提醒: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读音有...我来带大家读一读

“冶”的读音,“验”和“勤”是前鼻音

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形有...

“鹊”的下面不是一个月。

③出示田字格“嗓”,观察这个字,怎么写才美观?(师范写)

总结:这些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写的时候注意左窄右宽。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会观察”。我有意地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合作能力,以互帮互助的形式掌握新知,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出示句子

(1)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的不敢疏忽怠慢。

①“怠”是生字,你有方法记住它吗?你还可以给它组词,比如(懈怠、怠工)

②和“怠慢”并列的词语是“疏忽”,你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个词的意思?(马虎,大意)如果无人回答,启示: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哦!

③用“疏忽”造句:同学们在考试时,()

总结:看来要了解一个词语的方法有很多种呢!

【设计意图:对于中学段的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我以“疏忽”一词的教学为切入点,给学生一根学习的拐杖,帮助他们以后在面对生字新词时都能有法可依】

(2)所以,尽管它的嗓音并不出众,听到它的叫声,人们仍倍感亲切。

①你怎么理解“倍感亲切”呢?(更加感到亲切)

②同学们,什么人或事会让你倍感亲切呢?

预设:爸爸妈妈。

评价:是的,父母总是给我们带来温暖.老师也很久没和大家见面了,这次过来看到同学们快乐的笑脸,倍感亲切啊!

③咱们试着用“倍感亲切”说句话吧!

(生畅所欲言)

三.理清脉络,精读品味

(一)理清脉络

1.作者非常爱鸟,那么课文哪几自然段在讲述作者接近鸟儿交流、倾听鸟语呢?(4-7)

2.那么课文剩下来的段落你准备怎么分呢?自己先想一想,并给每一段取个小标题。

3.小组讨论,展示交流。

相机板书:

1 爱鸟

2-3 渴望通晓鸟语

4-7亲近鸟

8 成为好朋友

【设计意图:本课层次清楚,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小组合作2重学习,让他们

习得分段方法,也在无形中增强了他们学习的成就感,锻炼了紧密的思维能力】

(二)初悟“爱鸟”之情

1.指读第一自然段

(1)你发现哪个字反复出现?(爱)

(2)爱看()。(出示图片)瞧!鸟儿们飞来了,你能夸夸它们吗?

(3)爱听()。(播放音频)闭上眼睛,你听到了什么?

总结:喜欢那些漂亮,会唱歌的鸟儿吗?带着喜爱读一读这段话。

【设计意图: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通过对鸟儿软语的想象,能激发学生自身对于鸟儿的喜爱,从而产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2.看来鸟儿真的会“说话”了。引号的意思表示——(特殊含义)古时候真的有位通晓鸟语的专家呢!谁愿意读第二段?

(1)你从哪看出公冶长通晓鸟语了?(生读句子)

(2)哦!能了解鸟儿的语言就叫做通晓鸟语,那么

①对历史很了解就叫做——通晓历史

②你还能给通晓搭配些词语吗?

(通晓古今通晓文学)

3.作者听了公冶长的故事,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出示句子: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

4.作者为什么想做公冶长呢?做公冶长有什么好处?

(1)鸟类王国会有什么趣事?(生自由叙说)

(2)这么有趣啊!难怪作者说:“即使...也是很快意的呢!)

(3)你也能用“即使...也”说句话吗?(生说)

5.所以,从那以后,我就想要接近鸟儿,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四.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鸟儿的外形和叫声,同学之间交流交流。

五.教后板书

15.鸟语

1 爱鸟

2-3 渴望通晓鸟语

4 -7 亲近鸟

8 成为好朋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抓住关键词语的方式形成个性化朗读。

3.通过进入情境和文本对话对话的形式感受都和鸟儿对话的乐趣,了解到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并从中滋生自身对鸟儿的喜爱和爱护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关键词语的方式形成个性化朗读

教学难点:

通过进入情境和文本对话对话的形式感受都和鸟儿对话的乐趣,了解到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并从中滋生自身对鸟儿的喜爱和爱护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鸟的世界,去聆听那美妙的——《鸟语》(生齐读课题)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复习文中的词语:

呢喃软语亲切啼叫充满深情

美丽矫健翩翩飞翔飞行整齐

搏击风雨终日忙碌勇敢顽强

3.小作者爱听鸟语,爱看鸟的姿态,喜爱鸟的品质。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写出了他对鸟儿的喜爱。能很快找出来吗?

出示句子:(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齐读

4.过渡:小作者为什么发出如此的感叹呢?让我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二.精讲点拨:

(一)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第4——7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句子当中体会出作者对鸟的喜爱?画出这些句子,读给学习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也可以谈一谈你的体会。

(二)展示交流:

你从哪些句子当中体会出作者对鸟的喜爱,我们来交流交流?

1.与布谷鸟对话

(1)课件出示:我最喜欢跟布谷鸟对话了:你做什么?种田织布。你喜欢什么?勤劳刻苦。

课件出示:布谷图及其叫声(生学声音。)

布谷鸟在说什么呢?你听懂了吗?

学着用布谷鸟的语气说一说!(指名说。)

猜猜看,布谷鸟还可能说什么?(指名说)

从这么简单的语言中听出这么多的意思,同学们真不简单。想不想和布谷鸟交谈交谈?和你的同桌分好角色在下面练一练。

(同桌对话。男女生对话。师生对话。)

老师觉得和你们这群布谷鸟对话,真是自由自在,用文中的一个词,那是——什么?(无拘无束)

【字词的理解不应该是牵强附会的,我通过让学生自由地想想布谷鸟和作者对话的情景,生发了课堂的情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文本,走入情境,真正体验领悟到“无拘无束”的快乐。】

出示:人和鸟就这样无拘无束地一问一答,有趣极了,我仿佛也变成一只翩翩飞翔的鸟儿。(指名读。)

(2)还画了小作者喜欢布谷鸟的句子吗?

指名读句子。

课件出示:(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①理解句意。

②在生活中,谁会催促我们?

③在作者的眼里布谷鸟就像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在我们贪玩时,布谷鸟在催促我们——(……)在我们做作业粗心时,它在催促我们——(……)布谷鸟真是我的好朋友啊,所以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④理解词语:疏忽。

除了学习,生活中,我们还有什么地方不能疏忽?

再次引读——(所以,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

真不敢疏忽怠慢。)

小结:声声催促都饱含着深情,催促我不断前进,真是催人奋进啊!(板书:

催人奋进)

所以小作者说——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引读齐读)

【设计意图:课文的内容应该是上下连贯的,但基于学生的水平还不能理解这

一点,这就需要老师的介入和引导。作者的最终目的是想表达对鸟儿的喜爱和

呵护,所以我有意识地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文最后一句话,起到强调的作

用。】

2.与喜鹊对话

你还画了哪些句子?

课件出示:(据说喜鹊是报喜之鸟,总是给人们预报喜讯,乡里人都很喜欢它。所以,尽管它的嗓音并不出众,听到它的叫声,人们仍倍感亲切。)

①谁来学一学喜鹊的叫声?(再轻快一点!)

指名读:喳喳喳喳,喳喳喳喳!

②喜鹊是报喜鸟啊,所以它的叫声分明在说——出示:喜事到家,喜事到家!

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让我们高兴的喜事呢? (……)我们也来

学着和布谷鸟对话的样子来和喜鹊对对话好不好?

出示:有什么喜事?喳喳喳喳,()!(学生模仿喜鹊报喜。)

人们听到喜鹊的叫声——(点红:倍感亲切)

③生活中,哪些人,哪些事让你倍感亲切呢?(指名说……)

老师、亲人、同学,那些关心过我们的人都让我们倍感亲切。喜鹊却让乡里

人倍感亲切。(指名读这句话。)

④可是喜鹊的“话”常常不能应验啊,为什么人们还这么喜欢它呢?

是的,喜鹊在我们中国一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喜鹊出现在贺卡上,祝福朋

友,装点美好生活;喜鹊作为窗花印在窗户上,寓意喜上眉梢、喜事盈门。这样

的鸟怎能不喜欢呢?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出示句子:每当这时,我心里便有说不出的高兴,总是盼着喜事快快降临。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总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生读句子。

总结:多么可爱的鸟,多么丰富的鸟语啊,它催人奋进,给人希望,还给生

活增添了乐趣。(板书:增添乐趣)

所以说,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引读)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想像说话和联系生活实际2个方面,一下子拉近了文本和我们的距离,让学生对喜鹊心生怜爱,当地的人哪有不爱之理呢?】

3.与群鸟对话

过渡:小作者还关注了什么鸟?(黄莺、百灵、画眉)它们的“语言”丰富极了。引读:一听到它们的叫声,我便以“知音”自居,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编织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让我们也来做一回鸟儿的“知音”,听一听鸟儿的叫声,看你有哪些猜想,编出哪些有趣的故事来呢?

(1)编故事

选择其中的一幅图,想一想你能编出什么有趣的故事。小组内可以讨论讨论。

2.明启示

师:在老师的眼中,你们简直就是鸟的知音啊。小作者不仅听懂了鸟语,还获得了很多启示。他得到了哪些启示呢?

课件出示: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生自由读。)

①看看不同颜色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

总结:是啊,前面写鸟儿的特点,后面则写了人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指导读。)

②这里还有一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

师:你还熟悉哪些鸟、动物,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出示:从()的()那里,我()。

……

③如果说鸟儿的鸣叫是有声语言,这儿就是鸟儿们无声的鸟语了,它给我们带来这么多启示。【板书:给人启示】因此,小作者从心灵深处发出了感慨——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啊!(齐读)

鸟语催人奋进,读: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它不但催人奋进,还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读: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它不但催人奋进,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更可贵的是还能给予我们启示,

再读:

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三.拓展延伸:

活动二:

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写一句保护鸟儿的公益宣传语。

学生写话。

交流。

播放一组人与鸟和谐相处的画面。

鸟给我们带来乐趣、带来启迪,带来遐想,让我们爱鸟护鸟,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创造一个人鸟和谐的家园!

四.布置作业:

作业巩固:仔细观察一种你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五.板书设计:

15.鸟语

催人奋进

增加乐趣

给人启示

15《鸟语》教案

15.《鸟语》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巩固生字,理解生词“勤劳怠慢应验矫健无拘无束通晓犒赏惋惜”; 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和斯杰潘老人的情感; 4.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我们爱护鸟类的意识,懂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和斯杰潘老人的情感; 难点: 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我们爱护鸟类的意识,懂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描绘“我”与鸟儿交谈、倾听鸟语的情景,表达了“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揭示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 二、文章脉络:(层次结构) 从小就爱鸟 谈谈心 想懂鸟语万分渴望 鸟语聊聊天 揣摩鸟语 倾听鸟语大有收获 受到启发 三、字词荟萃 (一)字: 1.生字词: 公冶长勤劳傻话怠慢喜鹊嗓音应验安慰矫健无拘无束 通晓犒赏催促分明搏击快意身姿顽强自居翩翩可怜

惋惜的确疏忽猜想倍感亲切 2.容易读错的字: 冶:读“yě”不读“zhì”;勤:qín是前鼻音嗓:sǎng是平舌音; 3.容易写错的字: 勤:左边是“堇”,下部有三横,最后一横变成提 冶:左边是“冫” 傻:右上部是“” 4. 同音且形近字: zī姿(姿势姿态) 滋(滋润滋生滋事) 资(资料资本) 兹(兹有) 咨(咨询)孜(孜孜不倦孜孜以求) 恣(恣意妄为)吱(吱吱吱吱嘎嘎) 5.同音字: qín 勤(勤劳)jū拘(无拘无束)què雀(麻雀家雀) 琴(钢琴)居(居住)鹊(喜鹊鹊桥) 秦(秦朝)鞠(鞠躬)确(的确确实) 芹(芹菜)掬(笑容可掬)却(退却) 禽(家禽)驹(马驹) dài怠(怠慢)yàn验(应验实验) 带(带头)燕(燕子) 戴(爱戴)艳(鲜艳) 待(等待)厌(讨厌) 代(代表)宴(宴会)) 袋(口袋)焰(火焰) 6.多音字: 分fēn (分别部分分散)尽jǐn(尽管尽快)应yīng(应该)fèn (分外过分充分)jìn(尽量尽力)yìng(反应应验) 巧记:这次数学考试小明考了满分(fēn),爸爸妈妈分(fèn)外高兴。 巧记:尽管(jǐn)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只要你尽(jìn)力去做,就有可

四年级语文:《鸟语》第一课时教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鸟语》第一课时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鸟语》第一课时教案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后,想问什么问题?(鸟儿怎么会说话呢?鸟儿会说些什么?人怎么能听懂鸟儿说的话?) 二、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读通课文,并思考鸟儿怎么会说话呢?鸟儿会说些什么?人怎么能听懂鸟儿说的话? (请在书上把有关内容画出来)谁能把自学要求读一下?(指名读)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要求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过渡:刚才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现在老师要检查字词学习情况。(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谁能读得又准又响亮? 通晓矫健催促无拘无束疏忽预报应验呆楞楞 (1)指名读,老师随时正音 (2)这些词中的哪些字音还要特别注意呢? “冶”和“治” (3)谁能把这些词读一读呢?(指名读) (4)齐读两遍,好,最后我们连起来把这些词读两遍。 (5)大家读的真好,现在我把拼音去掉,谁能读好它?(指名) (6)生字词学得很好,现在我们来讨论学习课文时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重新出示自学要求)指名读 三、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看看哪几个自然段联系比较 紧密,合起来讲了一个意思,就合并为一段,哪个自然段单独讲了一个意思,就独立成段。 2、分组交流。指导学生畅所欲言。

《鸟语》教学设计和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鸟语》教学设计和反思 本文是关于《鸟语》教学设计和反思,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鸟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概括文章大意 二、新授 1.文章刚开始时作者对于鸟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学生齐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爱鸟) 2.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的呢?自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3.作者和哪些鸟儿进行交谈的?请大家大声地朗读课文的第三至十一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你最感兴趣的是哪种鸟语呢? 4.大家听,布谷鸟在说些什么呢?(放音频) 你怎么知道,小作者听懂了? “分明” 你能给它换一个词语吗? 确确实实、的确(学生齐读这一句) 还听懂了什么? 同学们看,在布谷鸟的语言中,作者听懂了这么多,老师都想和它对话了。 你们也想来试一试吗? 同座试一试,展示着练习 请两对。(感觉怎么样?师生点评) 你们看,布谷鸟,还在对作者说说什么呢?(想想) 小作者和布谷鸟儿对话,有趣极了,和喜鹊的对话更有意思。让我们去听一听。(学生齐读) 5.喜鹊的语言小作者听懂了吗?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吗?”能换种说法吗? (3)同学们。生活中有哪些喜事呢? 学生说:中彩票、生宝宝、结婚、过节得到压岁钱等等 同学们你们的喜事可真多,你们愿意做一只喜鹊来报喜吗?请一位学生读“喳喳喳喳” 生活中的喜事可真多啊!齐读。 6.在与布谷鸟、喜鹊的交谈中,老师还懂得了很多鸟类的语言,还听懂了什么鸟的语言? (1)师生交流 (2)老师领读课文的第十一自然段。同学们,此时此刻,作者已经成为鸟儿的知音,你们想成为鸟儿的知音吗?我们也来与鸟儿对话,做做猜想…… (3)听鸟的叫声。(知道的学生说,不知道的老师说)用多媒体的设备出示图片,并出现声音 还想听一听吗?还想听谁的歌声?它在说什么呢? 师生交流 还想听谁的?它在说些什么呢?大家来猜想一下。 师生交流(生;多么美丽的早晨啊) 还想听什么?它在说什么?(啄木鸟)(抓虫子) (我认为自己有几个点所设计的拓展训练是非常好的,不但在后面的试卷练习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习题,而且对于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这个训练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外知识和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习题、和教材中例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良好的训练的目的。但在深入方面很欠缺,比如:作者为什么喜欢鸟语呢?这个问题的探讨还不够深入。) 7.作者更是鸟儿的知音,他还从鸟儿的身上得到了启示。出示:从…… (1)指名读 (2)指导读,齐读 (3)试着背一背(学生自练)――指名背(背诵得十分正确,如果带上点感情就更好了)——再请一位――齐背

七年级音乐上册 欣赏《空山鸟语》教案

××中学教案 NO: 5 课题欣赏《空山鸟语》时间9.24 教 学目标1.感受题目中的“空山”与“鸟语”的意境; 2.使学生感受二胡的表现力及乐曲的情绪和艺术情境。 教学 重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了解二胡。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并通过模仿、对比欣赏加深学生对乐曲情感和意境的理解。教学 方法 讲授法、情境导入法。教具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空山鸟语》 1=D 2/8 刘天华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空山”是出自唐代王维的诗“空山不见人”的意思。整个曲子的意境是幽静、深远,犹如山林的召唤,空谷回声。 三、新课教学: (一)先整体听一遍曲子,能说一说听完后的感觉。 1.是不是一直都很安静?还是有对比的? 2.能否听到鸟的叫声,模仿一下。 3.再复听一遍,分段欣赏,能感受乐曲的引子部分表现空山的已经以及后面模仿鸟叫的部分和人的形象。

补充:(乐曲结构属于多段体,共五段,另有引子和尾声。引子犹如山林召唤,空谷回声,简单几笔就描绘出题意幽邃、深远、静穆的意境,接着,以非常活跃的旋律进行,作为“人”的形象出现,在全曲贯穿始终,时而单独出现,时而与鸟鸣相结合,宛若自然景色给予“人”的清新愉悦心情,与自由自在的鸟语交融相织。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拟手法,将鸟语音乐化,使乐曲的造型性和抒情性有机结合,因而音乐优美生动,富有情趣。) 4.提问,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介绍二胡,(多媒体),包括二胡的构造、基本演奏方法、音色等。 (二)介绍二胡演奏家刘天华。(多媒体) 刘天华(1895~1932)原名刘寿椿,江苏江阴人,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为著名文学家刘半农之弟,也是我国30年代的国乐大师,由于他在创作和演奏上的努力,使我国的国乐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开拓和发展我国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刘天华生活的时代,正值内忧外患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叫花子胡琴要饭的笛”一语道出了当时民族音乐的社会地位。就在那样的环境里,刘天华抱定“改进国乐”的坚定信念,在崎岖坎坷的路上奋战了20年,培养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民族音乐演奏家,创作了几十首二胡、琵琶曲和练习曲。人们所熟悉的二胡曲《病中吟》、《月夜》、《空山鸟语》、《光明行》、《苦闷之讴》、《独弦操》、《烛影摇红》等都是他创作的。刘天华对我国民间音乐也作了许多整理工作,他就是因为在天桥收集“吵子会”锣鼓谱,在与民间艺人接触中,不幸染上猩红热病,于1932年6月8日因医治无效而病逝,时年仅37岁。 四、课堂小结: 这首二胡曲《空山鸟语》,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课 后 记

《鸟语》教案(1)

《鸟语》教案(1)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疏忽、顽强造句。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观察一种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导人新课 1.板书课题后齐读。 2.读了课题,想问什么问题吗?(鸟儿怎么会说话呢?会说些什么话呢?人怎么能听懂鸟儿的话呢? ) 二、初渎指导 1.自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通晓矫健犒赏催促无拘无束 疏忽怠慢预报应验呆愣愣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渎流畅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渎音。 ①抽读生字卡片,相机正音。 ②提醒学生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催、猜是平舌音,疏、喳是翘舌音莺是后鼻音。 ③齐读。 交流词语掌握情况。矫健、通晓、犒赏、疏忽、无拘无束。 (2)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三、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看看哪几个自然段联系比较紧密,合起来讲了一个意思,就合并为一段,哪个自然段单独讲了一个意思,就独立成段。 2.分组讨沦。 3.全班交流。 第一段(第1-3自然段)我从小就爱鸟,爱听鸟语,并想通晓鸟语。 第二段(第4~11自然段)我从鸟儿们的浯言中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第三段(第12自然段)鸟是人类的好朋友。 四、精读指导 1、学习第段 齐读第1自然段。做一填空题。齐读。 2、自由读第2自然段。 指名讲公冶长的故事。理解通晓。 3、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要把我那种向往的,心情读出来)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哪几句话最能反映我的这种心情; 导读第2、3两句。[ 4、小结。 五、作业 1.读生字表中的牛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鸟语 教学设计详案

鸟语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课文内容,将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个层次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将其划分层次并概括大意。 三.教学过程: (一).音频、图片导入 各种常见鸟儿、及其叫声,以此引出课题。 (二).以诗词引起下文 师: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很多都能看到鸟的身影,听到鸟的祝福,足以看出人们对鸟的喜爱。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你们会的诗句吗? 生: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鸟的课文。板书:《鸟语》。生:齐读课题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组词语,认识它们吗? 投影出示: 呢喃软语亲切啼叫充满深情 美丽矫健翩翩飞翔飞行整齐 勤劳可贵纪律重要勇敢顽强 师:谁来读第一行?一生读 师:发现没有,这一组词写了什么?生:这三个词都写了鸟儿的叫声。师:鸟儿的叫声很动听,很亲切。谁再来读一读?生:读一行的三个词语师:第二行,谁来试一试?一生读第二行的三个词 师:这一组又是写了什么?生:鸟儿飞行的姿态。 师:在头脑中想象鸟儿飞翔的样子,谁再来读?又一生读第二行的三个词 师:读得真不错,老师奖励你再读一组。 师:第三组词又写了什么?生:写了鸟儿的品质 生:写了鸟儿的精神 生:写了鸟儿给我的启示 师:朗读全文,小组讨论。 课文主要写了哪三种鸟语?

(板贴:燕子、布谷、喜鹊)这三种鸟的鸟语,说得非常好!这三种鸟的鸟语,作者进行了详写。 师:好,那么作者还略写了哪些鸟的鸟语呢?单个提问(板贴:画眉、黄莺、百灵……)有补充吗?------ 师:这种写法我们称做?(详略得当) (三). 将课文分分段 师:根据老师刚刚的详略分析,小组合作,将课文分分段,说说理由及段意。 第一段(1):讲了生长在农村的“我”从小就爱鸟,爱看鸟,爱听鸟语。 第二段(2-3):讲公冶长的故事吸引了“我”,“我”渴望自己能通晓鸟语。 第三段(4-7):讲了我与布谷鸟交谈、倾听喜鹊报喜以及从鸟儿丰富的语言中学到了很多道理。 第四段(8):总结全文,说鸟儿是人类的朋友。 师:真不错,我从你们的认真态度上看出对鸟的喜爱了。小作者同样有着这份情结,因为爱鸟,所以想成为懂鸟语的公冶长。小作者成了鸟的知音,还从鸟儿那儿学到了许许多多。下一节课,老师带你们一起走近“小公冶长”。 四、板书设计 鸟语 燕子快意无限 详 布谷鸟无拘无束 喜鹊希望安慰 画眉、黄莺、百灵略

四年级音乐下册 忆江南1教案 苏教版

忆江南 一、教学内容 1、唱:《忆江南》(苏少版新教材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2、听:《忆江南》改编版 3、看:江南舞蹈的片段《小城雨巷》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视、听、唱、动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学会背唱歌曲并初步学习轮唱、合唱歌曲。 2、引导学生参与以小组为单位的创编活动,使每个同学都积极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去。 3、从诗、景、歌、乐、舞等几个方面来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愉快地演唱歌曲《忆江南》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编活动。 四、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准确演唱一字多音处并学会用优美的声音背唱歌曲。 2、学习用多种形式方法来表现歌曲。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图片,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组风景图,请你欣赏后告诉我⑴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⑵感觉怎样?(什么风格) 2、结合图片内容引出赞美江南的诗词(学生吟诵) (1)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观看的一组图片是我们江南古镇的风景图,她们淡雅清新,纯净秀丽,有着女性般的柔美和委婉。我们江南,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自古就有许多文人墨客都被江南美景所陶醉,借景抒情,留下了无数的美文和诗篇,你们知道哪些跟江南有关的诗词呢? (2)幻灯片举例:江南的诗歌 师:唐代诗人白居易早年也在江南生活,晚年回忆江南美景时欣然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忆江南》, (3)揭题《忆江南》 (二)新授教学 1、诵 (1)朗诵诗词《忆江南》 师:这么美的江南,如果请你用音乐伴奏,你会选择怎样的音乐呢? (2)播放几首不同风格的音乐,请学生为图片与诗词选择合适的音乐

鸟语教案教学设计

鸟语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自学认识生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通畅地朗读课文。 4、感受与鸟儿亲切相伴、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和意趣。重点难点: 仿造课文片段练习说话、写话。 理解文中各引号的不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录音)同学们,美丽的清晨,在郊外、在公园,你的身边处处充盈围绕着这些声音。听,是什么? 对,那是鸟儿在鸣叫。仿佛一首美妙的乐曲,又好似在向人们倾诉些什么?你能听懂它们的话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鸟的世界,感受一下鸟的语言。 (揭示课题)一起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质疑梳理: 1.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2.根据学生提问,指导归纳梳理: 老师这里有一些给大家,看看你能不能将这些问题归归类? (给出“鸟语”、“‘我’→鸟语”、“鸟

语→‘我’”等)随即解释 3.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读。三、精读理解,感悟体味: 1.“鸟语”是怎样的呢?文中有哪些语句告诉了我们?(出示:布谷鸟——布谷布谷喜鹊——喳喳喳喳)你还知道其他“鸟语”吗?(随即板书:燕子——唧……) 2.鸟儿的话,有人能听懂吗?让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告诉我们的?默读课文1-3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通晓”、“犒赏”、“快意”等词语的理解) 3、(过渡)公冶长的故事让“我”对鸟语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于是“我”也忍不住和它们交谈起来了!我和哪几种鸟儿对话?听到了什么?(指“‘我’→鸟语”部分的问题)女生读4-9小节,男生读10小节,一起读11小节。 4、你读懂了什么?(指导学生抓重点词语理解句子,以重点语句理解主题) (“无拘无束”仿例写词训练) 重点理解: “一想起布谷鸟……还真不敢疏忽怠慢”——体会我从 “鸟语”中获得了人要勤劳刻苦的启示。 “虽然它…………增添不少乐趣”——理解鸟鸣充满生机 与希望,使人感觉快乐舒心。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鸟语花香》

《鸟语花香》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赣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鸟语花香》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掌握写意花鸟的技法,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感受传统艺术之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感受传统艺术之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2、初步了解禽鸟的形体结构和特点,提高学生用笔、用墨的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3、加深学生对美术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禽鸟的形体结构和特点,学会麻雀的基本画法。 难点:让学生体验笔墨情趣,鼓励学生在尊重客观对象的基础上,大胆尝试用笔用墨的技法,在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大胆创新。 教学准备: 课件、宣纸或毛边纸、毛笔、颜料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频,聆听花鸟世界。 1、师:你们想去郊外游玩,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吗? 2、师:老师前几天用声音记录了美妙的大自然。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用心去聆听音频,然后说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又好像看到了什么?(师播放一段有鸟鸣和水声的音频) 3、学生交流。 学生A:我听到了许多鸟在枝头叽叽喳喳的声音。 学生B:我听到了泉水在叮咚叮咚地从岩缝里流下的声音。 学生C:我仿佛看到了山间的小路上长满了树,树枝上绽放出了花儿。 …… 4、师:刚才我们聆听了大自然中的花鸟世界,今天,老师带大家走进 花鸟世界,去感受它的鸟语花香! 二、观赏图片,感知鸟语花香。 1、学生出示带来的鸟的图片:说说你知道的鸟的形象和习性。 2、欣赏课本名师国画:宋朝的《竹树驯雀图》、朱耷的《鸟石》。 问题:画家笔下的鸟带给你怎样的印象? (《竹树驯雀图》中的鸟妈妈在训练小鸟吃食,看到了一份情意浓浓的亲情,《鸟石》中的鸟白眼向人,展示了它冷漠高傲的一面。) 师:画家在画中往往会不经意地流露出自己的一些情感,这就是国画大师笔下的花鸟世界。 三、师生动笔,描绘麻雀形象。 1、师讲解麻雀的形态特点: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它头大, 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颌下有一缕黑色坠羽,两侧一黑色

苏教版第四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生肖乐园 单元目标: 1、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十二生肖歌》、《小花猫和小老鼠》、《小猴子有礼貌》,学会用轻松、活泼的声音表现歌曲。 2、通过欣赏管弦乐《母鸡与公鸡》,歌曲《小龙人》、民乐合奏《金蛇狂舞》这三首表现形式截然不同的乐曲,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无穷的表现力。 3、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创造活动,通过歌表演,采集与分享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团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互助协作能力。 单元重点: 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提高。 单元难点: 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对歌曲进行创造性的综合表演。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十二生肖歌》 2、听:《母鸡与公鸡》 3、采集与分享、歌表演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稍快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和诙谐的声音演唱《十二生肖歌》,通过模唱,唱准X 0 X|节奏。 2、通过欣赏圣.桑斯的弦乐曲《母鸡与公鸡》,让学生感受其音乐形象; 3、能根据采集到的动物音乐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学习用稍快的速度,诙谐幽默的歌声演唱歌曲,在音乐欣赏中感受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唱准 X 0 X|节奏 教学用具: 教学用琴、音响资料、十二生肖玩具、多媒体课件、头饰。 教学过程: ㈠故事导入新课(媒体出示画面) 你知道自己属什么吗?为什么有属老鼠的,没有属猫的呢?这里有个故事。(让小朋友听《生肖故事》。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激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㈡读儿歌:(媒体出示儿歌,《十二生肖歌》作为背景音乐) 1、教师范读:鼠牛虎,兔龙蛇; 马羊猴,鸡狗猪;

快到生肖乐园来; 唱歌跳舞乐一乐。 2、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有节奏地读一读。 3、小朋友边读边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读儿歌这一环节,让学生初步熟悉歌曲旋律] ㈢教唱新歌: 师:小朋友,你们听,十二生肖在开音乐会呢! ⑴范唱歌曲,请小朋友边听边体会歌曲情绪; ⑵请小朋友自己轻声有节奏地朗读歌词;⑶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⑷小朋友,你觉得哪一句比较难读? ⑸我们一起来练一练:X X X X | X 0 X | X X X X |X 0|| 加上“哎”字读一读兔儿跳得快(哎) 兔儿跳得快。 鸡唱天下白(哎) 鸡唱天下白。 请把顺序排啊,请把顺序排。 ⑹请小朋友根据这样的节奏自己编一编。读一读。 ⑺听歌曲录音,小朋友边听边轻声哼唱。 ⑻教师弹奏旋律,小朋友哼唱旋律。 ⑼跟琴声分段学唱歌词。(跟着老师唱) ⑽完整地演唱歌曲。 ⑾小朋友,愿意把优美的歌声送给大家吗? ⑿歌曲处理: ①相互讨论:怎样唱更能表现歌曲的情绪? ②用稍快的速度,诙谐幽默地演唱。 ⒀戴上头饰唱一唱、演一演。(小朋友自由发挥,创编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让小朋友自己选择演唱的情绪和速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创编动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㈣欣赏(《母鸡与公鸡》) 1、下面,老师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听听想想,音乐表现了哪种动物? 2、听听,演演。 3、师讲解: 这首曲子的名字叫《母鸡与公鸡》,由法国作曲家圣.桑斯作曲的,下面请小朋友仔细听,哪里表现的是母鸡,哪里又表现了公鸡。用动作演一演。 4、听音乐,编故事,看哪个小朋友编的故事生动有趣? 5、师小结 这首曲子以钢琴和小提琴用音演奏,模仿母鸡不停地咯咯叫,之后又用钢琴模仿公鸡报晓的啼叫——喔喔喔,公鸡和母鸡的叫声有时此起彼落,有时交结在一起就象他们在对话和吵架,生气盎然,十分有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3空山鸟语教学设计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 云岗中学:夏明香 2010.4 教材分析: 《空山鸟语》是北京版第十四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散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灵秀飘逸,充满诗情画意。在品析语言和体会感情方面是很好的教学材料。 学情分析: 学生对词语的理解通常是死记硬背的,难以结合语境来深刻理解,也就难以理解本词在本文中的含义,对句子的分析更是无从下手,通过本课学习,令学生在初步掌握理解品析词语和句子的方法,再据此感受并概括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在本文学习中,朗读是很重要的体会方法,应用范读令学生体会散文的朗读方法,帮助理解。 教学目标: 通过品词析句,深入体会作者在状物写景中蕴含的微妙情思。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诗化的语言中所蕴含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自然中各种美妙的声音往往会触动我们的心弦,那么是什么样的声音触动了台湾大作家郭枫的心怀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文章《空山鸟语》,品味优美的文字,浏览空山、聆听鸟语、感受真情!(出示课题) 二、生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鸟语,悟真情 (音乐:林中鸟叫和轻柔的钢琴曲。) 1----4段,5段,6段,7段,8—10段 三、品读文章,深入体会作者情思。 1、“空”——什么是空山呢?能不能从文中找出答案?将它换成大山、深山行不行? ——强调了山的幽深,寂静(第二段)。 追问:为什么有“鸟语”的还是“空山”呢?有一句诗特别能表现这种感觉,是哪一句呢? 王籍《入若邪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婉转的鸟鸣更能体现山的幽深。2、“语”——为什么要说鸟语,而不说鸟鸣、鸟啼呢?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呢? 语言,表现了一种交流的作用,是要人懂的,而不只是鸣叫。作者觉得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由此可见作者是很喜爱鸟儿的声音的。 在文中有一句话特别能够表现作者对鸟儿鸣声的喜爱-------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3、展示学生问题:既然写“空山鸟语”,那么,段2为什么要写山上其他的美丽的风景?(段2还写到哪些风景?)板书 明确: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衬托作者对鸟鸣的喜爱。 4、迅速浏览3---5段 品析感悟: 段3”你不懂得鸟的语言吗?(本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段4为什么又问一遍? 段4:“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而段5又说“鸟喜欢唱的歌,人不一定能听懂,是否矛盾? 明确:过渡,开启下文) 明确:反复,强调,引起读者注意。强调人能和大自然心灵相通。 明确: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是指大自然中的事物,并不是所有的人。 人不一定能听懂,指的是有的人能听懂,有的人不能听懂。 将自己的心灵紧贴山的心灵的人能听懂,制造出自己的桎梏,将自己套牢的人不能听懂。 四、重点品味三幅鸟鸣图,深入体会作者情思。 文中对红喙小鸟、山雀、鹧鸪的描绘宛如三幅优美的图画,你最喜欢哪一幅?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生选取5—7段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状物中所蕴含的微妙情思。 根据生回答情况相机提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一)例如段五: 1、“在朝来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 品析:“朝来”如何理解? 什么是谛听?——与前文“用大半天时间”呼应。 作者用大半天时间来“谛听”,表现了什么情感? ——作者对鸟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板书:情感-----对大自然的热爱;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竖笛》教案 (2)

小学音乐课设计 新津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吕倩 课题:《竖笛练习》 授课年级:三年级二班 教材分析:竖笛是欧洲一种历史悠久的木管乐器,从中世纪起开始使用,它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十六至十八世纪盛行于欧洲各国。竖笛柔和、带有一点鼻音的声音和相对简单的制作,使它在很早的时候就成为一种流行的乐器。直笛音色优美圆润,是欧洲重要的管乐器,目前,竖笛在世界发达国家中,无论是在专业音乐表演还是在普通音乐教育中,都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于相对容易演奏,竖笛常被推荐为儿童初学的乐器。 学生情况分析: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端正,能自觉学习新知识。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竖笛吹奏方法,已经会简单的吹奏竖笛并能吹奏出简单的乐曲。本学期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气息的控制下,能更好的掌握控制气息、力度、速度的变化,让学生吹奏乐曲时更有感情、更加优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复习吹奏1234567,复习吹奏四分音符,复习吹奏八分音符。 2、学习吹奏新乐曲《小红帽》 情感目标: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通过吹奏竖笛激发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1、气息的连贯性。2、换气的方法。3、新乐曲的吹奏。 教学准备:竖笛、PPT 教学过程: 课堂常规:师生相互问好。 一、导入:(8分钟) 1、复习单音吹奏(2分钟) 1 2 3 4 5 6 7 7 6 5 4 3 2 1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2、复习吹奏四分音符(2分钟) 1 1 1 1︱ 2 2 2 2 ︱ 3 3 3 3 ︱ 4 4 4 4 ︱ 5 5 5 5 ︱ 6 6 6 6 ︱ 7 7 7 7

7 7 7 7 ︱6 6 6 6 ︱5 5 5 5 ︱4 4 4 4 ︱3 3 3 3 ︱2 2 2 2 ︱1 1 1 1 3、复习吹奏八分音符(2分钟) 1 1 2 2 ︱ 3 3 4 4 ︱ 5 5 6 6 ︱ 7 7 i i ︱ i i 7 7 ︱6 6 5 5 ︱4 4 3 3 ︱2 2 1 1 ︱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4、游戏“吹奏接龙“(2分钟) 二、复习曲目(7分钟) 师:还记得我们学习吹奏的《欢乐送》吗?我们一起来复习吹奏吧,要求是连贯、优美。 3 3 4 5 ︱5 4 3 2 ︱1 1 2 3 ︱3. 2 2 —︱ 3 3 4 5 ︱5 4 3 2 ︱1 1 2 3 ︱2. 1 1—︱ 2 2 3 1 ︱2 3 4 3 1︱2 34 3 2︱1 2 5 - ︱ 3 3 4 5 ︱5 4 3 2 ︱1 1 2 3 ︱2. 1 1- ︱ 1、学生练习《欢乐颂》按压指法。(1分钟) 2、教师示范吹奏。(1分钟) 3、学生集体练习吹奏。(3分钟) 4、学生展示。(2分钟) 三、新课学习 1、教师吹奏《小红帽》 师:这首乐曲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因为我们以前一起学习过,这首乐曲叫做什么名字? 生:小红帽 师:那么,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呢? 生:欢快、活泼、高兴…… 2、学习乐曲的曲谱

鸟语第一课时教案 [鸟语教案设计(一)]

鸟语第一课时教案[鸟语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新词语的意思。会用疏忽、倍感亲切造句。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4、观察一种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会用疏忽、顽强造句。 教学难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收录一些鸟的叫声。搜集一些鸟的图片。生字卡片、光盘等。 教学时间:2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后,想问什么问题?(鸟儿怎么会说话呢?鸟儿会说些什么?人怎么能听懂鸟儿说的话?) 二、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读通课文,并思考鸟儿怎么会说话呢?鸟儿会说些什么?人怎么能听懂鸟儿说的话? (请在书上把有关内容画出来)谁能把自学要求读一下?(指名读)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要求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过渡:刚才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现在老师要检查字词学习情况。(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谁能读得又准又响亮? 通晓矫健催促无拘无束疏忽预报应验呆楞楞 (1)指名读,老师随时正音 (2)这些词中的哪些字音还要特别注意呢? 冶和治 (3)谁能把这些词读一读呢?(指名读) (4)齐读两遍,好,最后我们连起来把这些词读两遍。

(5)大家读的真好,现在我把拼音去掉,谁能读好它?(指名) (6)生字词学得很好,现在我们来讨论学习课文时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重新出示自学要求)指名读 三、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看看哪几个自然段联系比较 紧密,合起来讲了一个意思,就合并为一段,哪个自然段单独讲了一个意思,就独立成段。 2、分组交流。指导学生畅所欲言。 3、分段:

苏教版音乐四上《绿色的祖国》教案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唱《绿色的祖国》 听《森林水车》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绿色的祖国》,了解演唱形式。 2、欣赏《森林水车》,让学生感受水车轮子转动的声音。 三、教学重难点 初步表现歌曲的意境,演唱时应注意气息平稳,并随旋律线的起伏自如地演唱。 四、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发音练习 (二)导入: 1、你们有没有见过小树林?还记得它的特点吗? 2、小树林中,最抢眼的是什么颜色?为什么是绿色? 3、你们能描绘一下不同季节的小树林吗? 4、展示不同季节小树林的图片,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加深他们的印象,并对此展开讨论,再把讨论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三)学唱新歌: 1、听歌曲范唱,初步把握歌曲的情感, 2、跟琴轻声演唱歌曲旋律;视唱歌谱。 3、轻声跟着钢琴伴奏哼唱歌曲,要求学生能唱准歌曲的节奏,对一些歌词集中的地方要唱清楚每个字,不能含糊地带过。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演唱哟应注意音准,速度和节奏。 (四)欣赏《森林水车》 1、我们用歌声表达了《绿色的祖国》,现在我们体验一下绿色森林中,水车轮子转动的美妙的声音。 2、听赏《森林水车》

3、跟着音乐感受水车轮子转动的声音。 (五)音乐游戏 1、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这个游戏的题目叫做《找一找》。老师这儿有只可爱的流氓兔,过会儿我会把它悄悄地藏在一个小朋友身边。老师还要请一个小朋友来找一找,小兔藏在了谁身边。在他找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边拍手边唱歌,可以给他提示,但是不是用目光(眼睛老盯着藏玩具的小朋友、或者直接告诉他,而是用你们的歌声和掌声的变化来进行提示。找玩具的同学离玩具越远,歌声、拍手声越响;离玩具越近,歌声、拍手声越轻。明白了吗?希望大家要遵守游戏规则。 2、教师总结:离玩具越远,我们的歌声就变强,而且是变强,还可以用哪个词。对了,是渐渐变强,所以我们就把这个变化叫做渐强,它是这样表示的〈。你还能想出用怎样的图形来表示呢,也可以用一组图形来表示。 反过来,谁来说说看?(声音越来越弱)。也来画画,好吗? 谁来用你的手势来表示渐强渐弱。 3、结合游戏来演唱歌曲《绿色的祖国》 (六)课堂小结:(略)

小学四年级语文《鸟语》教学设计一

《鸟语》教学设计一 四年级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作者与鸟儿的交谈、猜想鸟语的意思、和鸟儿结下深厚感情的故事,体会作者的爱鸟之情。 3、激发学生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感悟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师引导学生观看“百鸟争鸣”的录象片段。(学生边看边议论) 2、导语:同学们,有人说鸟儿是会“说话”的,它们的语言被称为“鸟语”。(板书课题)看到这些可爱的鸟儿在枝繁叶茂的树林里翩翩起舞,听到它们悦耳的鸣叫声,你想知道它们在说些什么吗?

据说,古时候有个叫公冶长的人,他就是位通晓鸟语的专家。有一次,他从燕子的叫声中听出:“公冶长,公冶长,南山顶上有只大肥羊。快快去背来,你吃肉,我吃肠……”他爬上南山,果然背回一只摔死的大肥羊。听了这个故事,你心中有什么奇思异想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把鲜明生动的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面对热闹非凡的画面,学生也像鸟儿一样情不自禁地叽叽喳喳议论,这正是他们内心的主观需求,也是他们对内心思想感情的真实表达。教师对课文中故事的讲述,更激发了学生对鸟儿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了阅读期待,为深入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过渡:许多同学都想像公冶长一样,成为一个通晓鸟语的专家。大家想知道小作者的想法吗?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想法的一句话。 (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然后交流。) 2、教师借机出示: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 1)你能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2)作者为什么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人呢? (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的相关语句) 3、过渡:于是,“我”便经常试探着和鸟儿接近,跟它们交谈。你知道“我”都和哪些鸟儿交谈过吗?你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呢?(学生交流汇报)

鸟语_教案教学设计

鸟语 本文是关于鸟语,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自学认识生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通畅地朗读课文。 4、感受与鸟儿亲切相伴、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和意趣。 重点难点: 仿造课文片段练习说话、写话。 理解文中各引号的不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录音)同学们,美丽的清晨,在郊外、在公园,你的身边处处充盈围绕着这些声音。听,是什么? 对,那是鸟儿在鸣叫。仿佛一首美妙的乐曲,又好似在向人们倾诉些什么?你能听懂它们的话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鸟的世界,感受一下鸟的语言。 (揭示课题)一起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质疑梳理: 1.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2.根据学生提问,指导归纳梳理: 老师这里有一些关键词给大家,看看你能不能将这些问题归归类? (给出“鸟语”、“‘我’→鸟语”、“鸟语→‘我’”等)随即解释关键词 3.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读。 三、精读理解,感悟体味: 1.“鸟语”是怎样的呢?文中有哪些语句告诉了我们?(出示:布谷鸟——布谷布谷喜鹊——喳喳喳喳)你还知道其他“鸟语”吗?(随即板书:燕子——唧……)

2.鸟儿的话,有人能听懂吗?让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告诉我们的?默读课文1-3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通晓”、“犒赏”、“快意”等词语的理解) 3、(过渡)公冶长的故事让“我”对鸟语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于是“我”也忍不住和它们交谈起来了!我和哪几种鸟儿对话?听到了什么?(指“‘我’→鸟语”部分的问题)女生读4-9小节,男生读10小节,一起读11小节。 4、你读懂了什么?(指导学生抓重点词语理解句子,以重点语句理解主题) (“无拘无束”仿例写词训练) 重点理解: “一想起布谷鸟……还真不敢疏忽怠慢”——体会我从“鸟语”中获得了人要勤劳刻苦的启示。 “虽然它…………增添不少乐趣”——理解鸟鸣充满生机与希望,使人感觉快乐舒心。 (引号的作用予以归纳:“说话”、“话”、“语言”——特殊含义;2、5、6、7、8、9小节中的引号为行文中的直接引用;“公冶长”、“知音”——着重论述、重点突出) 5.(过渡)听了那么多的鸟语,“我”有没有成为“公冶长”呢?读句子“天长日久,虽然……异常深厚的感情”,你从哪里看出作者与鸟儿有异常深厚的感情? 指导朗读: “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 和我对话的鸟儿真多呀!从它们身上,我又有哪些收获呢?完成相关说话练习。 说话练习:“从……,我……” 6、大家补充了那么多,我们也该划上一个句号了。我在这儿画,好吗?(不好)为什么?应该用什么符号?(省略号)好,我们改一改。 四、拓展阅读,想象对话: 1.乌鸦在人的印象中一直是个不祥的事物,果真如此吗?近来禽流感肆虐,

《鸟语》教案

《鸟语》教案 《鸟语》教案精选 《鸟语》教案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1)普通词语 (2)写出这样的清闲这个词语的反义词 (3)听意思写词语 2.想想哪些词语是写鸟的,哪些词语又是写人的呢? (1)学生说 (2)有不同意见吗? (3)齐读 3.文章作者对于鸟类的情感是不断变化的。 二、新授 1.文章刚开始时作者对于鸟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学生齐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的呢? (1)读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3.作者是怎样和哪些鸟儿交谈和接近了呢?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课文的第三道十一自然段。 (1)学生读

(2)师生交流 (3)你们最感兴趣的是谁的鸟语呢? 4.大家听,看看布谷鸟究竟在说些什么呢?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的第四到九自然段。 (1)学生自读 (2)学生同桌交流 5.喜鹊的语言作者听懂了吗?请一位学生读课文的第十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喜事到家,喜事 到家吗?” (3)同学们。生活中有哪些喜事呢? 学生说:中彩票、生宝宝、结婚、过节得到压岁钱等等 同学们你们的喜事可真多,你们愿意做一只喜鹊来报喜吗?请一位学生读“喳喳喳喳” 有什么喜事吗?(神州飞空,五一劳动节到了过年了,生日快乐,新年驾到,生孩子了,) 生活中的喜事可真多啊,自己报喜 (上课听到这里,的确是非常高兴的,但是,我们总是难以感受到鸟语给作者带来些什么?作者为什么喜欢鸟语呢?总是老师在说) 喜鹊……,所以作者说,请学生读下去,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 6.在与布谷鸟、喜鹊的交谈中,老师还懂得了很多鸟类的语言,还听懂了什么鸟的语言? (1)师生交流

苏教版四年级上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五彩民歌风 :1、听:《花儿与少年》《月光下的凤尾竹》 2、唱:《我的祖家是歌乡》、《跳柴歌》歌表演律动 3、竖笛:《阿西里西》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乐句连接的练习,让学生体验音乐的流动与终 2、能准确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的乐谱和歌词; 3、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这首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发声练习 1=C 2/4 5 3 ∣4 2 ∣1 2∣ 3 4∣ 5 3∣ 4 2 ∣1 —∣ Ni no ni no ni no ni 二、乐句连接 1、认唱旋律短句 1)请学生打好拍子,注意附点音符的节奏。 2)自己练唱,想一想如何连接比较好听。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唱。 3)把排列好的乐句来唱一唱。 三、欣赏《花儿与少年》 《花儿与少年》(民乐合奏)由作曲家吕冰(1930—)创作于 1956 年,系根据青海传统歌舞《四季调》改编而成。《四季调》又名《四季歌》,流传于青海地区。写的是姑娘与阿哥去踏青及谈情的故事。语言生动,旋律优美而欢快,给人以美的享受。全曲为 ABA 三段

式结构。A 段的旋律欢快活泼,二四拍,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交织而成;B 段与 A 段形成对比,旋律优美抒情,三四拍;第三段再现第一段的旋律。 欣赏多种表现形式的《花儿与少年》,学生感受歌曲中二拍子三拍子的变化,体会其变化带来的韵律感,为给去分段,并随着歌曲中的旋律片段唱一唱,尝试用歌声和动作表现出来。 四、新授课 (一)、情境创设 1、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喜欢听什么样的歌呢?今天老师见到你们特别高兴,所以我们来听两首欢快活泼的歌,好吗? 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播放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 学生通过对比聆听歌曲片断,听后交流感受。(歌曲的情绪、流传地域等) 2、导入:中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繁衍生息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我们去过美丽的新疆,也到过古老而神秘的“世界屋脊”——西藏,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到祖国的东南沿海去看看,去领略那里特有的椰风海韵,我们的第一站便是--台湾。 (二)、感受体验 1、欣赏:在背景《我的祖家是歌乡》音乐声中,欣赏台湾风光。 2、师:我们刚才听的两首歌曲都是高山族的民歌,高山族主要都集中在台湾。你们知道高山族有什么特点吗? 3、欣赏:高山族舞蹈《杵舞》 (三)、唱歌表现 1、范唱 师:高山族人民是能歌善舞的,他们有首歌名字就叫《我的祖家是歌乡》,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来把这首歌曲唱下。欣赏歌曲回答问题: (1)、该歌曲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2)、音乐的情绪如何? 再次欣赏歌曲,思考:怎样才能把歌曲唱的更好听? 2、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3、视唱曲谱。 师:曲谱作为音乐的一种技能,我们还是要学习的,虽然我们现在是会了再唱曲谱,但是,你学会唱曲谱后,没有老师你也能学会新歌。 (四)、高山族的民歌主要有四类。其一为劳动歌。它产生于(其中也有一部分用于)农耕、狩猎、捕鱼等生产活动。其二为生活歌。它包括了情歌、舞歌、酒歌和儿歌等。其三为仪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