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生物酶的研究与应用测试题

高中三年级生物酶的研究与应用测试题
高中三年级生物酶的研究与应用测试题

高三生物酶的研究与应用测试题

【学习导航】

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专一和所需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目前,酶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环保和化工等各个行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专题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以及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上的应用。通过本专题3各课题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测定酶活力的简单方法;能够研究酶活性的因素;理解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原理和方法;探讨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应用

【课题目标】

简述果胶酶的作用;检测果胶酶的活性;探究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以及果胶酶的最适用量;搜集有关果胶酶应用的资料。

【课题重点与难点】

课题重点: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课题难点:果胶酶的最适用量。

【知识要点】1.果胶酶的作用;2.酶的活性的定义;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4.果胶酶的用量。

【导学诱思】

1.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它是由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在果汁加工中,果胶不仅会影响出汁率,还会使果汁浑浊。果胶酶能够分解,瓦解植物细胞的及,使榨取果汁更容易,而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也使得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果胶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和等。

2.酶的活性是指的能力。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来表示。在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中,酶反应速度用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中

或来表示。

3.、和等条件会影响酶的活性。

【疑难点拨】

1.为什么在混合苹果泥和果胶酶之前,要将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

提示:将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可以保证底物和酶在混合时的温度是相同的,避免了果泥和果胶酶混合时影响混合物的温度,从而影响果胶酶活性的问题。

2.在探究温度或pH的影响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如果需要,又应该如何设置?为什么?

提示:需要设置对照实验,不同的温度梯度之间或不同的pH梯度之间就可以作为对照,这种对照称为相互对照。

3.A同学将哪个因素作为变量,控制哪些因素不变?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处理?B同学呢?

提示:A同学将温度或pH作为变量,控制不变的量有苹果泥的用量、果胶酶的用量、反应的时间和过滤的时间等。只有在实验中保证一个自变量,实验结果才能说明问题。B同学对于变量的处理应该与A 同学相同,只是观察因变量的角度不同。

4.想一想,为什么能够通过测定滤出的苹果汁的体积大小来判断果胶酶活性的高低?提示:果胶酶将果胶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滤纸,因此苹果汁的体积大小反应了果胶酶的催化分解果胶的能力。在不同的温度和pH下,果胶酶的活性越大,苹果汁的体积就越大。

5.当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哪个因素是变量,哪些因素应该保持不变?

提示:温度是变量,应控制果泥量、果胶酶的浓度和用量、水浴时间和混合物的pH等所有其他条件不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只有温度一个变量对果胶酶的活性产生影响。

【典例解析】

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解析:在酶促反应中,如果底物浓度足够大,足以使酶饱和,则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可由米氏方程推出:V=(K3[S]/K m+[S])×[E],当[S]维持不变时,V与[E]成正比。由以上叙述可知B选项正确

【课本答案和提示】

(一)旁栏思考题

1.为什么在混合苹果泥和果胶酶之前,要将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

提示:将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可以保证底物和酶在混合时的温度是相同的,避免了果泥和果胶酶混合时影响混合物的温度,从而影响果胶酶活性的问题。

2.在探究温度或pH的影响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如果需要,又应该如何设置?为什么?

提示:需要设置对照实验,不同的温度梯度之间或不同的pH梯度之间就可以作为对照,这种对照称为相互对照。

3.A同学将哪个因素作为变量,控制哪些因素不变?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处理?B同学呢?

提示:A同学将温度或pH作为变量,控制不变的量有苹果泥的用量、果胶酶的用量、反应的时间和过滤的时间等。只有在实验中保证一个自变量,实验结果才能说明问题。B同学对于变量的处理应该与A 同学相同,只是观察因变量的角度不同。

4.想一想,为什么能够通过测定滤

出的苹果汁的体积大小来判断果胶酶活

性的高低?

提示:果胶酶将果胶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滤纸,因此苹果汁的体积大小反应了果胶酶的催化分解果胶的能力。在不同的温度和pH下,果胶酶的活性越大,苹果汁的体积就越大。

5.当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哪个因素是变量,哪些因素应该保持不变?

提示:温度是变量,应控制果泥量、果胶酶的浓度和用量、水浴时间和混合物的pH等所有其他条件不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只有温度一个变量对果胶酶的活性产生影响。

(二)练习

答:大规模生产与实验室制备的主要不同点是:

1.有两次瞬间高温灭菌;

2.酶处理的时间相对较长;

3.有离心分离步骤和浓缩步骤。

【课堂演练】

选择题

1.同一个体的各类活细胞所含的酶

A.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B.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

C.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D.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

2.果子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只要加入少量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说明

A.酶具有专一性B.酶的成分是蛋白质

C.酶的活性受环境影响D.该沉淀的是氨基酸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碱度和温度是通过影响酶来影响果汁产量的B.酶的数量越多,果汁产量越多

C.酶的催化反应时间能够影响果汁的产量D.苹果泥的数量也能够影响果汁的产量

4.下图中,横轴表示酶的反应条件,纵轴表示酶的反应速度,能正确反映温度、pH、时间和底物浓度与酶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A.甲、乙、丙、丁B.甲、甲、丙、丁

C.甲、丁、乙、丙D.甲、甲、乙、丁

5.下列可表示酶反应速度的是

A.单位时间反应物的减少量B.单位体积产物的增加量

C.单位时间产物的增加量D.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反应物的减少量

6.下列不能产生果胶酶的是

A.植物B.霉菌C.酵母菌D.放线菌

7.下列不属于果胶酶的是

A.多聚半乳糖醛酸酶B.果胶分解酶C.果胶酯酶D.半乳糖醛酸酶

8.下列不能影响酶活性的是

A.温度B.pH C.酶的抑制剂D.酶的数量

9.下列能影响酶的活性,但不会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的是

A.低温B.高温C.过酸D.过碱

10.下列不是影响果汁产量的是

A.pH B.温度C.酶的数量D.苹果的能用量

非选择题

11.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细胞壁及胞间层。在果汁生产中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请你帮助完成以下有关果胶酶和果汁生产的实验课题。

实验用具和材料:磨浆机、烧杯、试管、量筒、刀片、玻璃棒、漏斗、纱布等。苹果、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蒸馏水等。

实验一: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实验方法及步骤:

⑴将苹果洗净去皮,用磨浆机制成苹果泥,加入适量蒸馏水备用。

⑶取出两个烧杯,同时进行过滤。观察或比较,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的预测及结论:

如果是,则说明果胶酶对果胶的水解具有催化作用。

实验二:验证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⑴在课题实验步骤中,在完成“烧杯中分别加入苹果泥、试管中分别加入果胶酶溶液、编号、编组”之后,有下列两种操作:

方法一: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相混合,再把混合液的pH分别调至4、5、6、……10。

方法二: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的pH分别调至4、5、6、……10,再把pH相等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

请问哪一种方法更为科学:,并说明理由:。

⑵实验步骤中也有玻璃棒搅拌的操作,其目的是使,以减少实验误差。

⑶如果用曲线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在现有的条件下,当横坐标表示pH,纵坐标表

示,实验的操作和记录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根据你对酶特性的了解,在图20中选择一个最可能是实验结果的曲线图:。若实验所获得的最适宜=m,请你在所选的曲线图中标出“m”点的位置。

1.B 2.A 3.B 4.D 5.D 6.D 7.D 8.D 9.A 10.C.

11.实验一:(2)注入果胶酶溶液;2ml

(3)在相同时间滤出的果汁体积和果汁的澄清度

实验结果的预测及结论:相同时间1号烧杯滤出的果汁体积比2号烧杯滤出的果汁体积大,澄清度高实验二:

(1)方法二;方法二的操作能够确保酶的反应环境从一开始便达到实验预设的pH(或回答“方法一的操作会在达到预定pH之前就发生了酶的催化反应”)

(2)酶和反应物(果胶)充分的接触(3)果胶体积:甲;

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剂效果

【课题目标】 1.说出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

2.探讨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影响;

3.探讨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洗涤效果的区别。

【课题重点与难点】

课题重点:区别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的洗涤效果。

课题难点: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的控制

【知识要点】1.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作用;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导学诱思】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

和。其中,应用最广泛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和。

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或小分子的,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

和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的去污能力。

3.在本课题中,我们主要探究有关加酶洗衣粉的三个问题:一是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效果有什么不同;二是在什么温度下使用加酶洗衣粉最好,三是的洗衣粉,其洗剂效果有哪些区别。

【疑难点拨】

1.普通洗衣粉中包含哪些化学成分?

提示:普通洗衣粉常包含有:表面活性剂、水软化剂、碱剂、漂白剂等成分,有的洗衣粉中还含有增白剂、香精和色素,以及填充剂等。

2.在本课题中你打算使用什么方法和标准判断洗涤效果?

提示:可在洗涤后比较污物的残留状况,如:已消失、颜色变浅、面积缩小等,

【典例解析】

1.下列不属于酶制剂的是

A.蛋白酶B.脂肪酶C.淀粉酶D.麦芽糖酶

解析: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大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强的去污能力。

答案;D

2.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的洗剂效果好,可以用丝绸作为实验材料吗?

解析:不能。因为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会被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分解,损坏衣物。【课本问题答案和提示】

(一)旁栏思考题

1.查阅资料,看看普通洗衣粉中包含哪些化学成分?

提示:普通洗衣粉常包含有:表面活性剂、水软化剂、碱剂、漂白剂等成分,有的洗衣粉中还含有增白剂、香精和色素,以及填充剂等。

2.在本课题中你打算使用什么方法和标准判断洗涤效果?

提示:可在洗涤后比较污物的残留状况,如:已消失、颜色变浅、面积缩小等,最好能进行定量的比较。

(二)练习

1.答:列表比较如下。

2.答:不合适。因为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会被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分解,损坏衣物。

【课堂演练】

一、选择题

1.科学家通过技术手段生产出了能够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的酶。

A.细胞工程B.基因工程C.发酵工程D.酶工程

2.蛋白酶不能洗去

A.油渍B.血渍C.奶渍D.果汁渍

3.下列不能影响加酶洗衣粉活性的是

A.温度B.酸碱度C.表面活性剂D.水的数量

4.普通洗衣粉中含有元素,会使环境污染?

A.氮B.磷C.铁D.镁

5.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的数量,使洗涤剂朝低磷、无磷的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A.表面活性剂B.碱剂C.漂白剂D.水软化剂

6.与普通洗衣粉相比,加酶洗衣粉的优点不包括

A.容易去汗渍B.容易去油污

C.容易除去奶渍D.可以重复使用

7.酶制剂中的酶化学本质是

A.蛋白质B.有机物C.RNA D.核酸

8.当前生产酶制剂所需要的酶主要来自

A.动物的组织和器官B.植物组织和器官

C.微生物D.基因工程

二、非选择题

9.请你根据以下实验材料和条件写出探究复合酶的洗衣粉的最适温度的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添加了复合酶的洗衣粉,大小相同的白棉布4块(在上面分别滴加4滴同种的植物油,放置至干燥)。

水温、水质及水量:水温的温度梯度为5℃、15℃、25℃和35℃(其中5℃可以通过冰箱冷藏室来控制,其他温度可以通过水浴控制);水质为自来水;水量为500 mL。实验仪器:1000 mL的烧杯、玻璃棒等。实验步骤:

10

答案

1.B 2.A 3.D 4.B 5.A 6.D 7.B 8.C

10.

【知识拓展】

1.家用洗衣粉的成分及作用

家用洗衣粉和其他各种家用洗涤剂的成分基本相同,主要含有表面活性剂、水软化剂、碱剂、漂白剂和香精等成分。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洗衣粉的主要成分。表面活性剂有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离子等四大类,但用于洗涤的表面活性剂则以阴离子和非离子为主。最普通、最传统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就是人类使用了几百年的肥皂(高级脂肪酸钠)。合成洗涤工业问世之后,使用最普遍的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最广泛的是聚氧乙烯醚类。

水软化剂水软化剂可防止水中的钙、镁离子造成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失活,提高表面活性剂利用率。三聚磷酸钠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水软化剂,它具有软化水质、分散污垢、缓冲碱剂及抗结块性能等特点,三聚磷酸钠广泛应用于各种洗衣粉中,无磷洗衣粉中不含有三聚磷酸钠。

碱剂在适当的碱度下,纤维和污垢可被最大限度地离子化,更易于污垢的水解和分散。一般洗衣粉配方中都含有纯碱和硅酸钠,其中硅酸钠还具有使污垢颗粒悬浮、防止再沉积的作用。

漂白剂某些洗衣粉中含有过硼酸钠一类的漂白剂,可以延缓衣物的泛黄程度,但对衣物有一定的损伤。

酶洗衣粉中一般添加了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等。酶是一种专一性的生物催化剂,蛋白酶可以催化水解肉、蛋和奶渍,淀粉酶可以催化水解酱、粥等污渍,脂肪酶可以催化水解各类动植物油脂和人体皮脂腺分泌物及化妆品污垢,纤维素酶可使织物增艳(新)、去除颗粒性污垢,但过

量使用,也能损伤棉、麻等天然纤维织物。

增白剂丝、棉、毛类等天然纤维的浅色衣物容易变黄,加入增白剂后,它能够留存在衣物上,吸收中的紫外线,反射出与黄光互补的蓝色光线,从而掩盖了衣物上的黄色。

香精和色素改善洗衣粉的气味和外观,给人清新愉悦的感受,并掩盖某些化学成分的异味。

2.加酶洗衣粉

加酶洗衣粉就是在合成洗衣粉中,加入0.2%~0.5%的酶制剂制成的。在洗衣粉中添加的酶的种类很多,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等。我国在洗衣粉中添加的酶最主要的是碱性蛋白酶。这种酶能耐碱性条件,而且耐贮存,对皮肤、衣物没有刺激和损伤作用。碱性蛋白酶能使蛋白质水解成可溶于水的多肽和氨基酸。衣物上附着的血渍、汗渍、奶渍、酱油渍等污物,都会在碱性蛋白酶的作用下,结构松弛、膨胀解体,稍加搓洗,污迹就会从衣物上脱落。

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碱性蛋白酶能使蛋白质水解,因此,蛋白质类纤维(羊毛、蚕丝等)织物就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来洗涤,以免使纤维受到破坏;(2)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必须注意洗涤用水的温度。碱性蛋白酶在35 ℃~50 ℃时活性最强,在低温下或70 ℃以上就会失效;(3)加酶洗衣粉也不宜长期存放,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酶活力损失;(4)加酶洗衣粉不宜与三聚磷酸盐共存,否则酶的活性将会丧失;(5)添加了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可以分解人体皮肤表面蛋白质,而使人患过敏性皮炎、湿疹等,因此,应避免与这类洗衣粉长时间地接触。

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课题目标】

1.说出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作用和原理。

2.尝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并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

【课题重点与难点】

1.课题重点: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2.课题难点: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知识要点】

1.利用固定化酶技术生产高果糖浆的实例;

2.固定化酶的反应柱示意图;

3.固定化酶在生产实践中的优点

【导学诱思】

1.高果糖浆的生产需要使用,它能将葡萄糖转化成果糖。这种酶的好,可以持续发挥作用。但是,酶溶解于葡萄糖溶液后,就无法从糖浆中回收,造成很大的浪费。

2.使用固定化酶技术,将这种酶固定在一种上,再将这些酶颗粒装到一个反应柱,柱子底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酶颗粒无法通过筛板的小孔,而反应溶液却可以自由出入。生产过程中,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使葡萄糖溶液流过反应柱,与接触,转化成果糖,从反应柱的下端流出。反应柱能连续使用半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果糖的产量和质量。

3.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或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的技术,包括、和法。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

和法固定,而细胞多采用法固定化。这是因为细胞个大,而酶分子很小;个大的难以被或,而个小的酶容易从中漏出。

4.包埋法法固定化细胞即将微生物细胞包埋在不溶于水的中。常用的载体

有、、、和等。

【疑难点拨】

1.细胞的活化。

提示:在缺水的状态下,微生物会处于休眠状态。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酵母细胞所需要的活化时间较短,一般需要0.5~1小时。

2.如何检验凝胶珠的质量是否合格。

提示:检验凝胶珠的质量是否合格,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是用镊子夹起一个凝胶珠放在实验桌上用手挤压,如果凝胶珠不破裂,没有液体流出,就表明凝胶珠的制作成功。二是在实验桌上用力摔打凝胶珠,如果凝胶珠很容易弹起,也表明制备的凝胶珠是成功的。

【典例解析】

1.酶和细胞分别适应哪种固定方法?

提示: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这是因为细胞个大,而酶分子很小;个大的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个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课本问题答案和提示】

练习

1.答: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催化的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3.提示:可以从酶的结构的多样性,对理化条件的敏感程度等角度思考

【课堂演练】

选择题

1.酶的固定化常用的方式不包括

A.吸附B.包埋C.连接D.将酶加工成固体

2.溶解海藻酸钠,最好采用加热的方法

A.小火间断B.小火持续C.大火间断D.大火持续

3.高果糖浆生产需要的酶是

A.葡萄糖异构酶B.蔗糖酶C.麦芽糖酶D.果糖酶

4.关于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在营养物质充足时、环境适宜时,依靠有性生殖进行繁殖

B.酵母菌的代类型时异养厌氧型

C.酵母菌的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各种的细胞器膜等膜

D.用酵母菌酿酒时,应先密封后通气

5.研究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物是很有前途的,如将大肠杆菌得到的三酯磷酸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于微生物降解相比,其作用不需要适宜的A.温度B.酸碱度C.水分D.营养

6.将酵母菌的培养液由富氧状态变为缺氧状态,下面加快的一项是

A.CO2的释放B.丙酮酸的氧化C.葡萄糖的利用D.ATP的形成

7.固定化酶的优点是

A.有利于增加酶的活性B.有利于产物的纯化

C.有利于提高反应速度D.有利于酶发挥作用

8.下列不是用于包埋法固定化细胞的载体是

A.琼脂糖B.醋酸纤维素C.聚丙烯酰胺D.聚乙烯树脂

非选择题

9.在固定化细胞技术中,从操作角度考虑,方法更容易;方法对酶活性的影响小;如果想将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变成连续的酶反应,应选择方法;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应选择

方法。

10.凝胶珠的颜色是;形状是。

11.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葡萄糖溶液,(填有或无)气泡产生:(填有或无)酒精产生。

12.固定化酶和一般酶制剂的主要区别是。

1.D 2.A 3.A 4.B 5.D 6.C 7.B 8.D

12.能回收可以重复利用

【知识拓展】

固定化微生物细胞利用微生物来生产酶具有生产成本低、周期短、产量大等优点。微生物产生的酶,可以分为分泌在细胞外的胞外酶和包含在细胞的胞酶。利用胞酶时,需要采用手段将细胞破碎后,将酶进行分离纯化,提取后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往往都受到很大的影响。

将微生物细胞限制或定位于特定空间位置,即将微生物制成固定化细胞后,既能避免复杂的细胞破碎、酶的提取和纯化过程,又能使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得到较大提高。固定后的微生物细胞可以作为固体催化剂在多步酶促反应中发挥连续催化作用,同时,催化反应结束后又能被回收和重复利用。例如,人们将含有青霉素酰化酶的大肠杆菌细胞进行固定化,用于大规模地生产青霉素母核(青霉素的主体化学结构部分,即6-氨基青霉烷酸),然后再对青霉素母核的侧链进行化学修饰,可以生产半合成青霉素,如氨苄青霉素

专题知识结构

专题学习检测

选择题

1.活细胞合成酶的原料是

A.脂肪酸B.氨基酸C.核苷酸D.氨基酸和核苷酸

2.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只有在生物体才能起催化作用

B.酶都有消化作用

C.调节新代的物质不一定是酶

D.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3.要破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要用到的物质是

A.果胶酶B.盐酸C.氢氧化钠D.氯化钙

4.关于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效率高,低耗能、低污染

B.对环境的条件非常敏感,容易失活

C.既能与反应物充分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

D.成本低、操作简单,但反应效果可能很低

5.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具有辅助消化的作用。其片剂是糖衣片,这样制作的目的是

A.补充体糖类物质的供给B.防止胃液的消化

C.经唾液消化后即可迅速起作用D.使其中各种酶缓慢的起作用

6.下列关于酶的活性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的数量越多,酶的活性越高

B.酶的活性可以用在一定条件霞,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

C.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D.在适宜的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7.在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需要始终保持的思想方法是

A.设置梯度B.等量原则C.单因子变量原则D.重复性原则

8.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特指一种酶B.是指一类酶的总称

C.能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D.果胶酯酶是果胶酶的一种

9.我国在洗衣粉中添加的酶最主要的是

A.碱性蛋白酶B.碱性脂肪酶C.酸性蛋白酶D.酸性脂肪酶

10.固定化细胞技术不包括

A.包埋法B.化学结合化C.物理法D.生物法

11.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条件不包括

A.温度B.pH C.表面活性剂D.水量

12.普通洗衣粉与加酶洗衣粉的区别正确的是

A.普通洗衣粉中含磷,会污染环境

B.表面活性剂只存在于普通洗衣粉中,会产生泡沫,可以将油脂分子分散开

C.水软化剂只存在于普通洗衣粉中,可以分散污垢,

D.加酶洗衣粉是将酶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

13.下列关于酶制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含有酶的制品,可以分为液体和固体两大类

B.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等,就是固体的酶制剂

C.酶制剂可以反复使用

D.酶制剂是将某种酶的酶液进行干燥处理后,加入适量的稳定剂和填充剂

14.固定化酶的优点是

A.有利于酶的活性B.有利于产物的纯化

C.有利于提高反应速度D.有利于酶发挥作用

15.通过酶工程生产的酶制剂中的酶的化学本质是

A.蛋白质B.有机物C.RNA D.核酸

二、非选择题

16.现在,市场上经常见到加酶洗衣粉,它的洗剂效果明显地优于不加酶的洗衣粉。请回答:

(1)这种洗衣粉容易除去衣物上地奶渍和血渍,原因是。

(2)使用这种洗衣粉,使用温水地效果更好,原因是。

17.实验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准备5支含有等量酶溶液但pH 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1块1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质,试管均置于25摄氏度室温条件下,各试管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于下

(2)pH多大时酶的活性最强

(3)如何根据蛋白块的性质制取实验所需的蛋白块?

(4)提供3种方法使实验能在更短的时间完成。

(5)人体消化道哪一部分能够分泌本实验中的酶?

(6)为确定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而不是其他因素的作用,还应如何设计实验?

18.利用下列材料用具,验证固定化酵母细胞能发酵生产啤酒。

实验原理:麦芽汁可以渗入到由海藻酸钠和啤酒酵母制成的凝胶珠中。啤酒酵母可以利用自身细胞的一系列酶将可发酵性糖转化成乙醇。

材料用具:

麦芽汁液体培养基、新鲜斜面啤酒酵母、海藻酸钠、葡萄糖—氯化钙混合液,无菌水;高压蒸汽灭菌锅、恒温培养箱、小烧杯、注射器、500ml三角瓶、天平、玻璃棒、pH试纸、纱布等。

实验步骤:(1)

(2)

(3)

专题学习检测

1.D 2.C 3.A 4.C 5.B 6.A 7.D 8.A

9.A 10.D 11.D 12.A 13.C 14.A 15.B

16.(1)奶渍和血渍中含有蛋白质,加酶的洗衣粉含有蛋白酶,能使其中的蛋白质分解

(2)因为酶的催化效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影响酶的活性。

17.(1)酶活性越强,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越短

(2)2 (3)如将鸡蛋煮熟,其蛋白部分则因蛋白质在高温下变性而凝固

(4)适当提高温度以增加酶的催化活性;提高酶的浓度;将蛋白块切的更小些,以增加蛋白酶和蛋白质的接触面积(5)胃(6)另取若干试管注入不含酶的等量溶液,调节pH与原实验相同,每支试管中均加一块1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即给原来的每支试管都设计相应的对照实验。

18.实验步骤:(1)取新鲜斜面上的啤酒酵母,接种于10毫升麦芽汁液体培养基中,25摄氏度培养24~30小时。

(2)取1.6g海藻酸钠于无菌小烧杯中,加无菌水少许调成糊状,再加入无菌水至40ml,在98kpa条件下灭菌15min。冷却至45摄氏度左右后,与预热至35摄氏度左右的10ml酵母培养液混合搅拌均匀,立即倒入装有5号针头的注射器外套中,以恒定的速度滴入盛有葡萄糖—氯化钙混合液的容器中,浸泡30min制成凝胶珠。

(3)倒去葡萄糖—氯化钙混合液,用无菌水洗剂凝胶珠三次后,将凝胶珠放入500ml三角瓶中,加入300ml无菌麦芽汁液体培养基,置于25摄氏度下封口发酵5d左右,倒出发酵后的麦芽汁即为生啤酒。

探索创新合作

探究影响酶催化效率的因素

设计实验,探究(酶浓度、温度、pH或底物)对酶催化效率的影响。尝试绘出以下各种不同因素影响酶催化效率的坐标曲线图。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 1.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最可能是 A.甲B.乙C.丙D.丁 2.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糖原、淀粉、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B.糖类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C.糖原、淀粉、脂肪都能作为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磷脂 3.图是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恩格尔曼的实验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水绵做实验材料是因为其叶绿体呈球形便于观察 B.实验前需“黑暗”处理,以消耗细胞中原有淀粉 C.实验通过观察好氧细菌的分布来确定氧气产生的位置 D.实验证明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4.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内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4种色素 B.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C.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可以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D.叶绿体中只有叶绿素吸收的光能才能用于光合作用 5.在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染色体数加倍和DNA分子数加倍 B.染色体复制和染色单体的形成

C.着丝点的分裂和核膜核仁形成 D.赤道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6.下列有关构成细胞的化合物种类和鉴别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别 B.细胞中的脂质都能被苏丹Ⅳ染成红色,都只含C、H、O三种元素。 C.细胞内蛋白质种类众多,但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可以鉴定其分布 7.下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水稻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 C.图甲中的c和图乙中的f点对应 D.图乙中,eg段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外因主要是光照强度 8.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A.多细胞生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B.多细胞生物的生存有赖于细胞膜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 C.生物膜系统中,只有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9.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坏死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坏死是由于细胞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B.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C.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D.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就是一回事 10.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B.利用过氧化氢、鲜肝匀浆和FeCl3研究酶的高效性 C.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1.阴暗环境中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可以提高光合速率的根本原因是 A.加快CO2的固定过程B.光反应速率加快 C.使叶绿体中C5含量增加D.提高暗反应过程中相关酶的活性

高中数学推理与证明练习题

高中数学推理与证明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观察下列数的特点1,2,2,3,3,3,4,4,4,4,…中,第100项是() A.10B.13C.14D.100 2.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形地面砖块按如图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则第五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块. A.21 B.22 C.20 D.23 3.右边所示的三角形数组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发现的, 称为杨辉三角形,根据图中的数构成的规律,所表示的数是() A.2 B.4 C.6 D.8 4.观察图中的图形规律,在其右下角的空格内画上合适的图形为() 5.下面使用类比推理正确的是() A.“若,则”类推出“若,则” B.“若”类推出“ ” C.“若”类推出“ (c0)” D.“ ”类推出“ ” 6.凡自然数都是整数,而4是自然数,所以,4是整数。以上三段论推理() A.正确B.推理形式不正确

C.两个“自然数”概念不一致D.两个“整数”概念不一致 7.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平面,直线平面,直线∥平面,则直线∥直线”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非以上错误 8.在平面几何里,有勾股定理:“设△ABC的两边AB,AC 互相垂直,则AB2+AC2=BC2”拓展到空间,类比平面几何的勾股定理,“设三棱锥ABCD的三个侧面ABC、ACD、ADB 两两相互垂直,则可得” () A.AB2+AC2+AD2=BC2+CD2+BD2 B. C.D.AB2AC2AD2=BC2CD2BD2 9.设a,b,c三数成等比数列,而x,y分别为a,b和b,c的等差中项,则() A.1 B.2 C.3 D.不确定 10.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时,假设的内容应是()A.B. C. D. 二、填空题: 11. 经计算得,,,,,推测,当时, 12.数列的前几项为2,5,10,17,26,……,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13.若数列的通项公式,记,试通过计算的值,推测出= 14.从中,可得到一般规律为(用数学表达式表示)

最新初中数学命题与证明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初中数学命题与证明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个 ①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②经过半径的外端且与这条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③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④平面内三点确定一个圆;⑤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各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对①进行判断;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对②进行判断;根据圆周角定理对③进行判断;根据确定圆的条件对④进行判断;根据三角形外心的性质对⑤进行判断. 【详解】 ①平分弦(非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错误; ②经过半径的外端且与这条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正确; ③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错误; ④平面内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圆,错误; ⑤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各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正确; 故正确的命题有2个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判断命题真假的问题,掌握垂径定理的推论、切线的判定定理、圆周角定理、确定圆的条件、三角形外心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的题设是() A.两条直线 B.相交 C.只有一个交点 D.两条直线相交 【答案】D 【解析】 【分析】 任何一个命题,都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命题中的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详解】 “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的题设是两条直线相交.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命题和定理,解题关键是理解题设和结论的关系.

3.下列语句正确的个数是( ) ①两个五次单项式的和是五次多项式 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③两点之间的距离是连接两点的线段 ④延长射线AB ,交直线CD 于点P ⑤若小明家在小丽家的南偏东35?方向,则小丽家在小明家的北偏西35?方向 A .1 B .2 C .3 D .4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性质、线段的定义以及性质、射线的定义、方位角的性质对各项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 ①两个五次单项式的和可能为零、五次单项式或五次多项式,错误; 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正确; ③两点之间的距离是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错误; ④延长射线AB ,交直线CD 于点P ,正确; ⑤若小明家在小丽家的南偏东35?方向,则小丽家在小明家的北偏西35?方向,正确; 故语句正确的个数有3个 故答案为:C . 【点睛】 本题考查语句是否正确的问题,掌握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性质、线段的定义以及性质、射线的定义、方位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已知:ABC ?中,AB AC =,求证:90O B ∠<,下面写出可运用反证法证明这个命题的四个步骤: ①∴180O A B C ∠+∠+∠>,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O 矛盾,②因此假设不成立.∴90O B ∠<,③假设在ABC ?中,90O B ∠≥,④由AB AC =,得90O B C ∠=∠≥,即180O B C ∠+∠≥.这四个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 ) A .③④②① B .③④①② C .①②③④ D .④③①②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反证法的证明步骤“假设、合情推理、导出矛盾、结论”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题目中“已知:△ABC 中,AB=AC ,求证:∠B <90°”,用反证法证明这个命题过程中的四个推理步骤: 应该为:(1)假设∠B ≥90°, (2)那么,由AB=AC ,得∠B=∠C ≥90°,即∠B+∠C ≥180°,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 1、力是一个 __ 对另一个—的作用,因此力不能脱离—而存在。 由此可见,一个力肯定同时涉及两个物体,其中一个叫________ 物体,另一个叫 ___ 物体。 2、一个苹果或两个较小的鸡蛋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为_,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 压力约为 ____。 3、力的做用效果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 ②改变物体的_______ 。 4、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和_____ 。 5、重垂线是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勺原理制成的,建筑工人常用它来检查墙壁________________ ,木工常用它 来检查工作台 ______________ . 6、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_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 ,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 生 ______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 ,受力物体是。 7、人拉弹簧,拉力使弹簧变形了,即发生了守门员把飞向球门的球踢回去,设球来去的速度大 小不变,踢球的力改变了足球运动的___________ ,即改变足球的______________ . 8、如图所示,图(ABC)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 .图(D)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 9、在物体所受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式_______ 中,G 代表______ 、m 代表 ______ 、g = _____ ,读作___________ ,它表 示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座限重为5 X 104N的桥,一辆自身质量为 1.1t的卡车要能安全过桥,所能装载的货物不能超过 kg. (g=10N/kg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 体D.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2、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A、100 牛B 200 牛GO 牛D 400 牛 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x k b 1 .c o m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 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4、若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扔出手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 A.重力B重力和手对铅球的推力 C.手对铅球的推力 D.不受任何力 5、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 力? 6、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南京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选择题专项模拟测试试题

南京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选择题专项模拟测试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使用高倍镜观察时,应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B.若物像偏于左上方,需向右下方移动装片方能在视野中央看清物像 C.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换高倍镜观察,把要放大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D.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高倍镜下视野较暗,应调大光圈,换凹面反光镜 2.下列关于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一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用层析液分离色素 B.加入的碳酸钙可以保护色素不被破坏 C.层析时,滤液细线要浸入层析液的液面以下 D.层析后,在滤纸条上可以得到4个色素带 3.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最可能是 A.甲B.乙C.丙D.丁 4.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取色素研磨时加入少许CaC03,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B.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C.利用层析法可分离4种光合色素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5.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科学家们在研究细胞核的作用时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下列有关实验与结论均相符合的是 实验名称结论 ①美西螈核移植实验美西螈的肤色不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②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蝾螈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分化 ③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变形虫细胞核、细胞质相互依存,具有完整性 ④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伞藻形态结构的建成只与细胞核有关

高一数学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练习题

推理与证明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结论成立的(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等价条件 答案:A 2.结论为:n n x y +能被x y +整除,令1234n =, ,,验证结论是否正确,得到此结论成立的条件可以为( ) A.n *∈N B.n *∈N 且3n ≥ C.n 为正奇数 D.n 为正偶数 答案:C 3.在ABC △中,sin sin cos cos A C A C >,则ABC △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确定 答案:C 4.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0n a >,公差0d >,则有4637a a a a >··,类经上述

性质,在等比数列{}n b 中,若01n b q >>,,则4578b b b b ,,,的一个不等关系是( ) A.4857b b b b +>+ B.5748b b b b +>+ C.4758b b b b +>+ D.4578b b b b +>+ 答案:B 5.(1)已知332p q +=,求证2p q +≤,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2p q +≥, (2)已知a b ∈R ,,1a b +<,求证方程20x ax b ++=的两根的绝对值都小于1.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方程有一根1x 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即假设11x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1)与(2)的假设都错误 B.(1)与(2)假设都正确 C.(1)的假设正确;(2)的假设错误 D.(1)的假设错误;(2)的假设正确 答案:D 6.观察式子:213122+ <,221151233++<,2221117 12344 +++<,,则可归纳 出式子为( ) A.22211 111(2)2321n n n ++++<-≥ B.22 211111(2)2321 n n n + +++ <+≥

三角形的证明测试题(最新版含答案)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检测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命题: ①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重合;②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③等腰三角形的最短边是底边;④等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都相等; ⑤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在△ABC 中,∠BAC =90°,AB =3,AC =4.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则BD 的长为( ) A.157 B. 125 C. 207 D.215 3. 如图,在△ABC 中,,点D 在AC 边上,且 , 则∠A 的度数为() A. 30° B. 36° C. 45° D. 70° 4.(2015?湖北荆门中考)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8或10 B.8 C.10 D.6或12 5.如图,已知, , ,下列结论: ①;② ; ③ ;④△ ≌△ . 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在△ABC 中,∠A ∶∠B ∶∠C =1∶2∶3,最短边cm , 则最长边AB 的长是() A.5 cm B.6cm C.5cm D.8 cm 7.如图,已知, ,下列条件 能使△≌△的是( ) A. B. C. D.三个答案都是 8.(2015·陕西中考)如图,在△ABC 中,∠A =36°,AB =AC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若在边AB 上截取BE =BC ,连接DE ,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生物《必修1》综合检测题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60分) 1 ?细胞学说揭示了( ) A.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 2. 下列属于大量元素的一组是( ) 3. 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 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 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结构①②③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 4. 谷氨酸的R 基为GHQ, 1分子谷氨酸含有的 CHO N 原子数 依次是 ( ) A. 5、9、4、1 B . 4、8、5、1 C . 5、8、4、1 D . 4、9、4、1 5. 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 ( ) ①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②具有双层膜; ③产生氧气; ④水是其中化学反应的原料; ⑤含有DNA ⑥内部含有酶 A. ①②④⑥ B .③④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④⑤⑥ 6. 科 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 A. 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易涨破 B .此类细胞容易得到 C 此类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易观察 D .此类细胞内无核膜,线粒体膜等 结构 7、水溶性染色剂(Pl )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鉴别细胞的死活。细胞浸 泡于一定浓度的 PI 中,仅有死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利用 PI 鉴别死活的基 A.N S 、O Mg B.H 、O K 、B C.P 、N 、C Mo D. Ca 、C O Mn B.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新备战高考《推理与证明》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新数学《推理与证明》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数字塔”有以下规律:每一层最左与最右的数字均为2,除此之外每个数字均为其两肩的数字之积,则该“数字塔”前10层的所有数字之积最接近()lg 20.3≈( ) A .30010 B .40010 C .50010 D .60010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结合所给数字特征,我们可将每层数字表示成2的指数的形式,观察可知,每层指数的和成等比数列分布,结合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和对数恒等式即可求解 【详解】 如图,将数字塔中的数写成指数形式,可发现其指数恰好构成“杨辉三角”,前10层的指数之和为29101222211023+++???+=-=,所以原数字塔中前10层所有数字之积为10231023lg 230021010=≈.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与“杨辉三角”有关的规律求解问题,逻辑推理,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应用,属于中档题 2.下面几种推理中是演绎推理的为( ) A .由金、银、铜、铁可导电,猜想:金属都可导电 B .猜想数列 111 122334 ?????,,,的通项公式为1()(1)n a n N n n *= ∈+ C .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2S r π=,则单位圆的面积S π= D .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的方程为222()()x a y b r -+-=,推测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球的方程为2 2 2 2 ()()()x a y b z c r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概念,得到A 是归纳推理,B 是归纳推理,C 是演绎推理,D 是类比推理,即可求解. 【详解】 根据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概念,可得: 对于A 中, 由金、银、铜、铁可导电,猜想:金属都可导电,属于归纳推理; 对于B 中, 猜想数列 111 122334 ?????,,,的通项公式为1()(1)n a n N n n *=∈+,属于归纳推理,不是演绎推理; 对于C 中,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2S r π=,则单位圆的面积S π=,属于演绎推理; 对于D 中, 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的方程为222()()x a y b r -+-=,推测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球的方程为2 2 2 2 ()()()x a y b z c r -+-+-=,属于类比推理, 综上,可演绎推理的C 项,故选C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概念及判定,其中解答中熟记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概念,以及推理的规则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3.用“算筹”表示数是我国古代计数方法之一,计数形式有纵式和横式两种,如图1所示.金元时期的数学家李冶在《测圆海镜》中记载:用“天元术”列方程,就是用算筹来表示方程中各项的系数.所谓“天元术”,即是一种用数学符号列方程的方法,“立天元一为某某”, 意即“设x 为某某”.如图2所示的天元式表示方程1 0110n n n n a x a x a x a --++???++=,其中 0a ,1a ,…,1n a -,n a 表示方程各项的系数,均为筹算数码,在常数项旁边记一“太”字或 在一次项旁边记一“元”字,“太”或“元”向上每层减少一次幂,向下每层增加一次幂.

命题与证明练习题1及答案教学文稿

命题与证明练习题1 及答案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命题与证明 一、填空 1.把命题“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命题“如果2 2 a b = ,那么a b =”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命题“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是一个______命题(填“真”或“假”). 4.如图,已知梯形ABCD 中, AD ∥BC, AD =3, AB =CD =4, BC =7,则∠B =_______. 5.用反证法证明“b 1∥b 2”时,应先假设_________. 6.如图,在ΔABC 中,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E, ΔABC 与ΔBEC 的周长分别为24和14,则AB =________. 7.若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的长分别为16和20, 两长边间的距离为8,则两短边的距离为__________. 8.如图,在ΔABC 中,∠ABC =∠ACB =72°, BD 、CE 分别是∠ABC 和∠ACB 的平分线,它们的交点为F,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______个. 二、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 A.直角都等于90° 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互补的两个角不相等 D.作线段AB 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B.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到两腰距离相等 C.同位角相等 D.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下列条件中能得到平行线的是( ) ①邻补角的角平分线;②平行线内错角的角平分线;③平行线同位角的平分线; ④平行线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④ 4.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对顶角相等 C.若a b =,则22a b = D.若(1)1a x a +>+,则1x > 5.三角形中,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 A.三条高的交点 B.三边的中垂线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中线的交点 6.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B.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C.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D.面积相等 7.△ABC 的三边长,,a b c 满足关系式()()()0a b b c c a ---=,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8.如图,点E 在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上,若EB 的长为1, EC 的长为2,那么正方形ABCD 的面积是( ) 35三、解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若是假命题,请举一个反例说明. (1)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如图, BD ∥AC,且BD =1 2 AC, E 为AC 中点,求证:BC =DE.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2020-2021备战高考《推理与证明》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推理与证明》知识点归纳 一、选择题 1.甲乙丙丁四人中,甲说:我年纪最大,乙说:我年纪最大,丙说:乙年纪最大,丁说:我不是年纪最大的,若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则年纪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别假设甲乙丙丁说的是真话,结合其他人的说法,看是否只有一个说的是真话,即可求得年纪最大者,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①假设甲说的是真话,则年纪最大的是甲,那么乙说谎,丙也说谎,而丁说的是真话,而已知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故甲说的不是真话,年纪最大的不是甲; ②假设乙说的是真话,则年纪最大的是乙,那么甲说谎,丙说真话,丁也说真话,而已知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故乙说谎,年纪最大的也不是乙; ③假设丙说的是真话,则年纪最大的是乙,所以乙说真话,甲说谎,丁说的是真话,而已知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故丙在说谎,年纪最大的也不是乙; ④假设丁说的是真话,则年纪最大的不是丁,而已知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那么甲也说谎,说明甲也不是年纪最大的,同时乙也说谎,说明乙也不是年纪最大的,年纪最大的只有一人,所以只有丙才是年纪最大的,故假设成立,年纪最大的是丙. 综上所述,年纪最大的是丙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合情推理,解题时可从一种情形出发,推理出矛盾的结论,说明这种情形不会发生,考查了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 2.我们在求高次方程或超越方程的近似解时常用二分法求解,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三分法.比如借助天平鉴别假币.有三枚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硬币,其中有一假币(质量较轻),把两枚硬币放在天平的两端,若天平平衡,则剩余一枚为假币,若天平不平衡,较轻的一端放的硬币为假币.现有 27 枚这样的硬币,其中有一枚是假币(质量较轻),如果只有一台天平,则一定能找到这枚假币所需要使用天平的最少次数为() A.2 B.3 C.4 D.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提示三分法,考虑将硬币分为3组,然后将有问题的一组再分为3组,再将其中有问题的一组分为3,此时每组仅为1枚硬币,即可分析出哪一个是假币. 【详解】 第一步将27枚硬币分为三组,每组9枚,取两组分别放于天平左右两侧测量,若天平平

命题与证明的经典测试题

命题与证明的经典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已知命题: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命题为假命题 B .该命题为真命题 C .该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命题 D .该命题没有逆命题 【答案】B 【解析】分析:首先判断该命题的正误,然后判断其逆命题的正误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详解: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正确,为真命题; 其逆命题为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错误,为假命题,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写出该命题的逆命题,难度不大. 2.下列命题中:①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②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③若ABC V 与'''A B C V 成轴对称,则ABC V 一定与'''A B C V 全等;④有一个角是60度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⑤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轴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详解】 解:①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正确; ②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不正确: ③若ABC V 与'''A B C V 成轴对称,则ABC V 一定与'''A B C V 全等;正确; ④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不正确; ⑤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不正确. 正确命题为:2①③, 个;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轴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3.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

最新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拿起两个鸡蛋的力大概是1N,拿起一块砖的力大约是20N,那么,拿起一本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的力大约是:() A.0.25N B.2.5N C.25N D.250 2.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测同一物体,测量的结果是:() A.天平弹簧测力计测的都相同 B.天平测的相同,弹簧测力计测的不同C.天平测的不同,弹簧测力计测的相同 D.天平、弹簧测力计测的都不同 3.下列关于弹力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B.只有弹簧才产生弹力 C.只要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D.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4.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C.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D.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5.下列关于常数g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力是9.8牛 B.在地球表面,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 C.g=9.8牛/千克,表示9.8牛=1千克 D.g是常数,因此,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在月球受到的重力仍是9.8牛 6.如图7.3-1所示,观察图中四个情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C.力可以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7.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力的三要素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 B.力的作用效果可表现在使物体发生形变 C.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使物体保持一定的速度运动 D.力的作用效果可表现在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8.以下是我们在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①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①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1》复习检测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细胞学说揭示了() A.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B.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下列属于大量元素的一组是() A.N、S、O、Mg B.H、O、K、B C.P、N、C、Mo D.Ca、C、O、Mn 3.右图表示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Ⅰ细胞膜、Ⅱ蛋白质、Ⅲ脂肪 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Ⅰ原核生物、Ⅱ绿藻、Ⅲ蓝藻 4.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结构①②③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 5.细胞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A.膜的选择透过性 B.细胞保持完整性 C.核内有遗传物质 D.线粒体供能 6.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A.细胞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 B.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C.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7.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1分子谷氨酸含有的C、H、O、N原子数依次是() A.5、9、4、1 B.4、8、5、1 C.5、8、4、1 D.4、9、4、1 8.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若转换高倍镜观察,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损坏镜头 D.转换高倍镜之前,应将所观察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9.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 B. 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 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D. 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外表面的蛋白质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最新备战高考《推理与证明》基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新单元《推理与证明》专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已知()()2739n f n n =+?+,存在自然数m ,使得对任意*n N ∈,都能使m 整除()f n , 则最大的m 的值为( ) A .30 B .9 C .36 D .6 【答案】C 【解析】 【分析】 依题意,可求得(1)f 、(2)f 、(3)f 、(4)f 的值,从而可猜得最大的m 的值为36,再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即可. 【详解】 由()(27)39n f n n =+?+,得(1)36f =, (2)336f =?,(3)1036f =?, (4)3436f =?,由此猜想36m =.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当1n =时,显然成立。 (2)假设n k =时,()f k 能被36整除,即 ()(27)39k f k k =+?+能被36整除; 当1n k =+时, 1[2(1)7]39k k +++?+ 1 3(27)391823k k k +??=+?+-+??? () 13(27)391831k k k -??=+?++-?? 131k --Q 是2的倍数, () 11831k -∴-能被36整除, ∴当1n k =+时,()f n 也能被36整除.由(1)(2)可知对一切正整数n 都有 ()(27)39n f n n =+?+能被36整除, m 的最大值为36.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数学归纳法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数学归纳法解题的一般步骤,考查的是推理计算能力,是中档题. 2.我们在求高次方程或超越方程的近似解时常用二分法求解,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三分法.比如借助天平鉴别假币.有三枚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硬币,其中有一假币(质量较轻),把两枚硬币放在天平的两端,若天平平衡,则剩余一枚为假币,若天平不平衡,较轻的一端

命题与证明练习题1及答案

命题与证明 一、填空 1.把命题“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命题“如果2 2 a b = ,那么a b =”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命题“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是一个______命题(填“真”或“假”). 4.如图,已知梯形ABCD 中, AD ∥BC, AD =3, AB =CD =4, BC =7,则∠B =_______. 5.用反证法证明“b 1∥b 2”时,应先假设_________. 6.如图,在ΔABC 中,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E, ΔABC 与ΔBEC 的周长分别为24和14,则AB =________. 7.若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的长分别为16和20, 两长边间的距离为8,则两短边的距离为__________. 8.如图,在ΔABC 中,∠ABC =∠ACB =72°, BD 、CE 分别是∠ABC 和∠ACB 的平分线,它们的交点为F,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______个. 二、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 A.直角都等于90° 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互补的两个角不相等 D.作线段AB 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B.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到两腰距离相等 C.同位角相等 D.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下列条件中能得到平行线的是( ) ①邻补角的角平分线;②平行线内错角的角平分线;③平行线同位角的平分线; ④平行线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④ 4.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对顶角相等 C.若a b =,则22a b = D.若(1)1a x a +>+,则1x > 5.三角形中,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 A.三条高的交点 B.三边的中垂线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中线的交点 6.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B.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C.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D.面积相等 7.△ABC 的三边长,,a b c 满足关系式()()()0a b b c c a ---=,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8.如图,点E 在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上,若EB 的长为1, EC 的长为2,那么正方形ABCD 的面积是( ) 三、解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若是假命题,请举一个反例说明. (1)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如图, BD ∥AC,且BD =1 2 AC, E 为AC 中点,求证:BC =DE.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酶的特性习题

上学期高一生物限时练习 命题人:做题人:满分:90分时间:45分钟2013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在人体和高等植物体内,pH由5上升到12的过程中,酶的催化速率将() A.先升后降 B.不断上升C?不断下降 D ?先降后升 2?进入冬眠的动物体,代谢极为缓慢,最根本的原因是() A、体内酶活性降低 B、气温低 C、进食少 D、消耗能量少 3 ?下图纵轴为生成物量,横轴为反应时间,其中能正确表示酶浓度增加, 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图是(图中虚线表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 5.在唾液淀粉酶在催化淀粉水解的试验中,将唾液稀释果 一样,这表明酶具有() A.专一性B高效性 C多样性D稳定性 6?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将() A.继续催化淀粉水解 B.停止催化淀粉水解 C.自身被其他酶催化水解 D.受胃液保护不被水解 7.将乳清蛋白、淀粉、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容器,调节PH=2, 保存于37E C曲线C D曲线D 10倍与用唾液原液的效4.有一种酶催化反应P+ Q—R。下图中实线表示在没有酶时此反应的进程。在t1 时,将催化此反应的酶加入反应混合物中。图中表示此反应进行过程的曲线是 P、Q、R的浓度)

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8.果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只要加入少量蛋白酶沉淀就能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说明() A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B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C酶的催化作用受环境影响 D酒中的沉淀是氨基酸 9?向蔗糖滞液中注入适量的新鲜a 一淀粉酶溶液,放在60C下保温5 min,然后用斐林试剂检测发现() A.生成了砖红色沉淀 B.混合溶液变成了紫色 C.混合溶液的颜色不变 D ?生成了橘红色的小颗粒 10.在不损伤高等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适用于除去细胞壁 () A蛋白酶B盐酸C纤维素酶D淀粉酶 11分别用0C和100C的温度处理某种酶后,酶都没有活性,但 () A经过0C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B经过100C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C经过0C处理的酶的空间结构能够恢复 D经过100 °C处理的酶被水解成氨基酸 12?蛋白酶水解蛋白质,破坏了蛋白质的() A全部肽键B空间结构C氨基酸D双螺旋结构 13、将可溶性淀粉酶溶液与某液体混合后,再分别滴加适量的新鲜淀粉溶液,在适宜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再滴入碘液不变蓝,该液体是() A.蒸馏水 B.、盐酸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浓石灰水 14?根据下图依次指出每一图形最可能代表了什么因素对酶的作用的影响。曲线中纵坐标表示反应速度,横坐标表示影响因素。则a、b、c、d四曲线分别表示 ①酶浓度②底物的浓度③温度④pH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15.人在发高烧时,常常没有食欲,最根本的原因是() A.所吃食物不能消化 B.食物残渣不能排出 C?体温超过37C,消化酶的活性下降D.胃没有排空 16.在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的最后阶段,加碘液不变蓝的试管是() A. 37C温水中放置的试管 B.沸水中放置的试管 C.冰块中放置的试管 D. A、B、C三项均可

高二数学选修《推理与证明测试题》.doc

《推理与证明测试题》 1、下面使用类比推理正确的是( ) . A. “若 a 3 b 3 , 则 a b ”类推出“若 a 0 b 0 , 则 a b ” B. “若 (a b)c ac bc ”类推出“ (a b)c ac bc ” C. “若 (a b)c ac bc ” 类推出“ a b a b ( c ≠ 0)” n n n ” 类推出“ n c n c n c D. “ a ( a a b ” ( ab ) b b ) 2、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 “直线平行于平面 , 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 直线 b 平面 ,直线 a 平面 ,直线 b ∥平面 ,则直线 b ∥直线 a ”的结 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 A. 大前提错误 B. 小前提错误 C. 推理形式错误 D. 非以上错误 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 “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 60 度”时,反设正确 的是( ) A. 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 60 度; B. 假设三内角都大于 60 度; C.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 60 度; D.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 60 度。 4、当 n 1,2, 3, 4, 5, 6 时,比较 2n 和 n 2 的大小并猜想( ) A. n 1时, 2n n 2 B. n 3 时, 2n n 2 C. n 4时, 2n n 2 D. n 5 时, 2n n 2 5、用反证法证明命题: 若整系数方程 ax 2 bx c 0(a 0) 有有理根,那么 a ,b ,c 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下列假设中正确的是( ) . A 、假设 a ,b , c C 、假设 a ,b , c 都是偶数 B 、假设 a , b, c 中至多有一个偶数 D 、假设 a , b, c 都不是偶数 中至多有两个偶数 6、类比平面几何中的勾股定理:若直角三角形 ABC 中的两边 AB 、AC 互相垂直,则 三角形三边长之间满足关系: AB 2 AC 2 BC 2 。若三棱锥 A-BCD 的三个侧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