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备课九年级上册

信息技术备课九年级上册
信息技术备课九年级上册

信息技术备课(九年级上册)

第1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感测技术的概念;

2、了解感测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3、掌握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4、了解感测技术在机器人方面的应用;

5、了解感测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

1、能够识别身边的感测技术;

2、能够了解几种传感器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感测技术的作用和重要性;

2、培养对感测技术的兴趣;感测技术

3、初步建立在生活中应用感测技术的意识。

单元教学构想:1、感测技术作为同学们身边的应用对学生来说是熟悉的,从身边的事例入手可行。2、注重应用,开动学生大脑,开发信息技术的源头。

第1课感测技术概述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感测技术概述了解感测技术的概念;了解感测技术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技能目标能够识别身边的感测技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感测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对于感测技术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传感器的地位及作用。教学难点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教学时数 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从常见的自动门导入二、新课讲解(一)什么是感测技术1、感测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主要研究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常见电量的测量方法和常见非电量的电测法。2、检测技术既包括定量的测量,也包括定性的试验。就被测对象而言,工业上需要测试或检测的量有电量和非电量两大类,非电量种类比电量的种类多得多。非电量电测法涉及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怎样用传感器将非电量转换为电量,二是怎样对电量进行测量。因此非电量电测法同传感器技术、电子测量技术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二)感测技术的地位和作用1、测试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科学的发展和突破是以测试技术的水平为基础的。2、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有三大支柱:一是信息的采集技术(感测技术),二是信息的传输技术(通信技术),三是信息的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3、信息的采集主要是通过感测技术实现的,因此感测技术实质上也就是信息采集技术。4、现代感测技术是自动检测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共用的基础技术,现代感测技术也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支柱。自动检测系统被测对象-传感器-信息变换处理-显示和记录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器被测对象-传感器-信息变换处理-显示和记录三、活动与探索学生例举出生活中需要测量的量,采用什么办法来测量,有没有感测技术在里面?四、小

结五、作业第3 页“练一练”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感测技术的定义二、讲解新课(三)传感器技术与信息技术电五官传感器的工作过程传感器是将力、热、磁场、电气、超音波等外界的变化善检测出来,并转换成电信号的元件。传感器是信息采集系统的首要部件,是实现现代化测量和自动控制的主要环节,又是信息社会赖以自下而上和发展的技术基础。目前,每一项现代科学研究以及人类的日常生活,几乎无一不与传感器和传感器技术紧密联系。(四)传感器技术发展展望当前传感器的现状:1、电五官落后于电脑的2、许多有竞争力的新产品的开发和技术改造,都离不开传感器。3、传感器的应用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传感器将会在社会各处领域普及,具有良好的销售前景。传感器发展的趋势:1、开发新型传感器高性能、多功能、低成本、小型化2、传感器的集成化3、传感器的智能化4、开发智能传感器三、活动与探究讨论生活中的传感器应用四、小结五、作业搜集生活中传感器的应用第三课时上机练习练习环境:网络教室,连接因特网练习内容:1、查询感测技术的应用2、传感器的分类、图片、功能等3、小组讨论、总结出感测技术的应用。上机过程一、进入网络教室,按固定位置坐好1、检查学生穿戴鞋套情况2、学生检查微机3、开机二、教师布置上机任务和其他注意的问题

1、教师启动电子教室软件

2、布置练习内容

3、上网注意事项三、学生上机练习教师巡视组织各组学生的讨论情况四、整理微机学生关机,整理键盘、鼠标,填写上机记录,摆放好凳子。

第2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感测技术的应用了解感测技术在机器人方面的应用;了解感测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技能目标能够掌握各种传感器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感测技术的重要性;初步建立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感测技术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掌握各种传感器的作用教学时数: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二、讲授新课(一)感测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自动吸排油烟机工作原理:利用气敏传感器来检测污染气体的浓度,并且向控制电路传递信号。2、便携式缺氧监视器工作原理:利用没氧传感器来监测氧气的浓度,当氧气浓度低于标准值18%时,蜂鸣器就开始报警。3、自动烹调湿度检测系统工作原理:湿敏传感器安装在烹调设备的排气口,检测烹调食品时产生的湿气。依据湿度变化来控制烹调过程。(二)感测技术在机器人方面的应用1、灭火机器人机器人灭火比赛任务:由计算机和谐控制的机器人在一间模拟平面结构的房间里运动,找到一根燃烧的蜡烛并尽快将它扑灭。这个竞赛项目模拟现实家庭中机器人处理火警的过程。燃烧的蜡烛代表房间里的火源,机器人必须尽快找到并扑灭火源。工作原理: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来感测前方是否有障碍物,有则转弯,直到找到火源,利用红外传感器辨别火焰的位置,并使用小型电机风扇吹灭火焰。2、足球机器人是以足球为载体的前沿高科技研究和高技术对抗项目,集中反映出一个国家的高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任务:机器人在特制的比赛场地中寻找足球,并将球踢入对方球门。分类:进攻机器人,防守机器人工作原理:3、应用在机器人上的传感器接

触式传感器需要与目标接触才能启动传感器。接触传感器滑动传感器力传感器非接触式传感器不需要与被测物接触即可测得目标存在与否。近接传感器光传感器听觉传感器视觉传感器三、活动与探究本课由学生先读课文,教师再点拨四、小结五、作业设计智能化的黑板并命名第二课时上机练习练习环境:网络教室,连接因特网练习内容:1、查询灭火机器人比赛2、查询世界机器人足球运动会3、查询感测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4、查资料,利用感测技术设计我们的教室上机过程一、进入网络教室,按固定位置坐好1、检查学生穿戴鞋套情况2、学生检查微机3、开机二、教师布置上机任务和其他注意的问题1、教师启动电子教室软件2、布置练习内容3、上网注意事项三、学生上机练习教师巡视组织各组学生的讨论情况,将设计好的组展示四、整理微机学生关机,整理键盘、鼠标,填写上机记录,摆放好凳子。第 2 单元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控制技术的概念;2、理解控制的分类;3、了解控制技术的作用及其重要性;控制技术4、了解控制技术在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技能目标1、能够区分程序控制和反馈控制;2、能够主动利用身边的控制技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控制技术的价值和重要性;2、培养主动利用控制技术的意识;

3、树立开发新的控制技术的远大理想。单元课时安排5 课时单元教学构想1、控制技术对社会的贡献巨大2、程序控制与反馈控制的区分上有难度3、培养主动利用控制技术的意识第1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控制的概念和分类;控制技术概述2、了解控制技术的作用及其重要性。技能目标能够区分程序控制和反馈控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控制技术的价值;2、培养主动利用控制技术的意识。教学重点1、区分程序控制和反馈控制;2、

控制技术的作用及重要性教学难点区分程序控制和反馈控制教学时数4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蒸汽发动机二、教学过程(一)控制与控制技术1、控制:2、控制技术:是效应器官功能的延长。控制技术的作用是根据输入的指令对外部事物的运动状态实话干预,即信息施效。(二)控制的分类1、按控制系统的构成分类开环控制:环路开启的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信号只能向右方流动。―――控制器-控制对象―― 闭环控制:环路闭合的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在着信号从右到左的逆向流动―――控制器-控制对象―― 2、按控制对象的种类分类程序控制:让一个事件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下去的过程。程序控制包括顺序控制、条件控制和时间控制。反馈控制:利用反馈的原理来进行管理控制的一种控制方式。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既包含由输入到输出的信号前向通路,也包含从输出端到输入端的信号反馈通路,两者组成一个闭合的回路。因此,反馈控制系统又称为闭环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的普遍应用反馈控制在人体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企业管理三、活动与探究本课两种控制系统的分类较难区分,学生先阅读全文,师点拨难点,以事例讲解。抓住两种反馈的关键。如反馈控制是在控制过程中不断修正,最后达到目标。画图法较有效。四、小结五、作业画出人体体温保持恒定的控制流程图第二课时上机练习练习环境:网络教室,连接因特网练习内容:1、查询反馈控制的应用2、查询程序控制的应用3、查询反馈控制和程序控制的区别上机过程一、进入网络教室,按固定位置坐好1、检查学生穿戴鞋套情况2、学生检查微机3、开机二、教师布置上机任务和其他注意的问题1、教师启动电子教室软件2、布置练习内容3、上网注意事项三、学生上机练习教师巡回辅导组织各组讨论,将其成果分别展示四、整

理微机学生关机,整理键盘、鼠标,填写上机记录,摆放好凳子。第2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控制技术的应用了解控制技术在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技能目标能够主动利用身边的控制技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控制技术的巨大作用;2、树立开发新的控制技术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控制技术在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教学难点控制技术在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教学时数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与导入控制的分类与区别二、讲解新课(一)工业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是指用自动装置或系统控制来管理生产设备及生产过程。从20 世纪40 年代,人们开始分散式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进行单参数自动调节,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操作。20 世纪50 年代20 世纪60 年代20 世纪70 年代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CAM 计算机辅助制造CAS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二)农业自动化1、环境控制自动化指的是家禽家畜的饲养环境控制和植物生产环境的控制,可以实现提高生产率和节能的双重目的。2、果实筛选自动化3、喷灌自动化4、水库灌区管理自动化三、活动与探索工业自动化,特别是农业自动化对农村学生来说联系颇多,这里费着口舌是应该的,让学生明白农业自动化的应用过程。四、小结五、作业25 页想一想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说说农业自动化二、讲解新课(三)办公自动化本质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各种自动化机器设备来有效地处理和运用种类办公信息,提高办公效率。办公自动化设备:文字处理机、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缩微存储设备、电子会议系统、电子邮政、文件自动阅读机和计算机翻译系统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加快了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以及传递和交换的过程。(四)家庭自动化利用计算机、传感器及各种电子电气设备实现家庭环境、生活、信息、医疗保健、家庭财务、

文化娱乐等活动的全面自动控制。三、活动与探究本课内容浅显,宜学生自学,各组分工,15 分钟后,各自展示自己的成果。四、小结五、作业利用控制技术优化第一单元时设计的黑板第三课时上机练习练习环境:网络教室,连接因特网练习内容:1、查询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应用2、查询控制技术在农业自动化中应用3、查询控制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4、查询控制技术在家庭自动化中的应用5、查询控制技术的其他应用6、查资料,利用控制技术优化第一单元时设计的教室上机过程一、进入网络教室,按固定位置坐好1、检查学生穿戴鞋套情况2、学生检查微机3、开机二、教师布置上机任务和其他注意的问题1、教师启动电子教室软件2、布置练习内容3、上网注意事项三、学生上机练习教师巡回辅导将各组设计的教室比较,将设计好的组展示四、整理微机学生关机,整理键盘、鼠标,填写上机记录,摆放好凳子。第 3 单元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通信和通信技术的概念;2、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史;3、掌握通信技术分类;4、了解通信技术的应用。技能目标1、能够熟知身边的通信技术;通信技术2、能够利用身边的通信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通信技术的作用和重要性;2、培养合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的意识。单元课时安排5 课时单元教学设想1、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信息技术的意义。2、加强学生利用身边的通信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的意识。第1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通信和通信技术的概念;2、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史;3、掌握通信技术的分类。技能目标能够熟知身边的通信技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通信技术的作用和重要性;2、培养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的意识。教学重点通信技术的概念;身边的通信技术

教学难点通信技术的概念教学时数 3 课时教学过程通信技术概述第 1 课时一、导入从泰坦尼克号沉船有没有救导入二、讲解新课(一)古代通信方式举例1、马拉松比赛的起源公元前490 年,2、邮驿我国古代,称骑马送信为邮驿。商朝开始有了邮驿,离设一个驿站,3、烽火传军情世界上最早的烟火报警通信装置----烽火台。夜间点燃柴草,白天点燃狼粪,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故而称烽火为狼烟。在送信路途中,每隔一定距跑完42195 米的路程,。(二)通信与通信技术的概念1、通信和通信技术A 通信:是信息的处理、传输与交换过程,也就是信息的交流过程。 B 通信技术:是研究如何将信息通过传输媒介,高效、安全、迅速、准确地传送到受信者的技术。C 通信技术分类:根据传输介质不同:有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根据传输信号类型不同:模拟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2、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指在通信领域中,实现通信的全部技术设备和设施。通信流程:信源---信--息--发送变换器---信--号---信道---信--号---接收变换器---信--息---信宿三、活动与探索学生对模拟与数字概念模糊,可举例说明之。四、小结五、作业32 页第 3 题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通信系统的组成二、讲解新课(三)通信技术的早期发展1、电报机:莫尔斯1835 年制作了第一部电报机。2、电话:贝尔1875 年发明电话。3、无线电通迅:马可尼1898 年发明。4、人造卫星:1957.10.4,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5、光纤:20 世纪70 年代中期,美国研制出低损耗光纤。光纤通信是高速度、大容量传输信息的最佳通道。(四)通信技术的近期发展1、近期通信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交换技术、大容量传输网络技术和接入网技术三个方面。2、传输网:通信网的基础设施。现代通信网的核心网由光纤传输网和数字交叉连接或

光交叉连接设备构成,以满足用户对系统通信容量日益高涨的要求。

3、无线接入:

4、互联和融合:是当前通信网发展趋势的最大特点。因特网(五)通信技术发展展望三、活动与探究通信系统的流程部分由学生模拟完成,其他部分学生先自学,再教师点拨。四、小结五、作业设想未来通信工具有的新功能,通信技术发展展望。第三课时上机练习练习环境:网络教室,连接因特网练习内容:1、查询莫尔斯、贝尔的详细资料2、查询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的有关资料3、查询光纤通信的原理4、查询雷达分类、工作原理等。上机过程一、进入网络教室,按固定位置坐好1、检查学生穿戴鞋套情况2、学生检查微机3、开机二、教师布置上机任务和其他注意的问题1、教师启动电子教室软件2、布置练习内容3、上网注意事项三、学生上机练习教师巡回辅导各组完成上机作业后,在电子教室平台上展示四、整理微机学生关机,整理键盘、鼠标,填写上机记录,摆放好凳子。第2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技能目标通信技术的应用能够利用身边的通信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通信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的意识。教学重点利用身边的通信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利用身边的通信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时数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与导入1、通信与通信技术的概念与分类2、通信系统工作流程二、讲解新课(一)通信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1、远程医疗:电子医务数据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传输,这些数据包括高清晰度照片、声音、视频和病历等。优点:(1)使用远程医疗可以极大地降低运送病人的成本。(2)可以良好地管理和分配偏远地区的紧急医疗服务,这可以通过将照片传送到关键的医务中心来实现。(3)可以使医生突破地理范围的限制,共享病

人的病历和诊断照片,从而有利于临床研究。(4)可以为偏远地区的医务人员提供更好的医学教育。2、远程会诊

所谓远程会诊,就是利用电子邮件、网站、电话、传真、卫星等现代化通讯工具,为患者完成病历分析、病情诊断,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的治疗方式。(二)通信技术在教育方面的应用1、现代远程教育定义:现代远程教育:是应用现代通信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数字技术,在数字化环境下进行交互式学习。网络化的现代远程教育涵盖信息源、网络传输、多媒体终端和网络教学管理四部分。现代远程教育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基本模式:(1)以群体为基础的远程教育(2)以个别为基础的远程教育2、“家校通”系统“家校通”的开发应用,为学校、家长、孩子之间建立起一个信息沟通的桥梁,为家长和学校提供了一种经济便捷、高效及时的沟通方式。实现方式:。利用手机短信群发功能,轻松实现家长与老师间双向交流的系统平台,是现代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有机整合。。利用学生佩戴的感应卡和安装在学校内的读卡器向学生家长发送学生在校的有关信息。家校通设计方案:(1)采用近距离感应卡(2)采用远距离感应卡(三)日益发展的现代通信技术应用1、第三代移动通讯系统3G 是3rd Generation 的缩写,代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三代通信网络的主要目标定位于实时视频、高速多媒体和移动Internet 访问业务。2、可视电话可视电话是利用电话线路实时传送人的语音和图像的一种通信方式。组成:电话机、摄像设备、电视接收显示设备及控制器3、无线市话―――小灵通小灵通业务是一种个人无线接入系统,采用先进的微蜂窝技术,以无线的方式接入固定电话网,以网络覆盖范围内可随身携带使用,随时随地接听、拨打营业区内、区间和国内国际电话,也可方便拨打寻呼和移动电话,是市话的延伸和补充。4、网络通信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包括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三、活动

与探究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谈谈身边的通信技术的应用。也可设置问题,让学生设身处地,解决问题。四、小结五、作业43 页第 1 题、第 2 题第二课时上机练习练习环境:网络教室,连接因特网练习内容:1、查询远程医疗、远程会诊案例2、完成“家校通”实现方案3、以小组为单位,查询近期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其中的通信技术的应用情况。上机过程一、进入网络教室,按固定位置坐好1、检查学生穿戴鞋套情况2、学生检查微机3、开机二、教师布置上机任务和其他注意的问题1、教师启动电子教室软件2、布置练习内容3、上网注意事项三、学生上机练习教师巡回辅导各组完成上机作业后,教师对完成好的小组作业做点评四、整理微机学生关机,整理键盘、鼠标,填写上机记录,摆放好凳子。第4 单元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智能机器人1、了解机器人的定义、结构,以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2、了解VJC 编程环境、程序的基本结构;3、学会设计和高度程序,并能画出程序流程图。技能目标1、能够根据任务要求,设计、安装机器人,并能熟练操作机器人;2、能够设计和调试程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机器人的操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2、通过机器人比赛,增强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单元课时安排19 课时单元教学构想1、机器人是计算机发展的趋势。2、认识机器人及工作原理。3、针对我校没有机器人的现状,老师做好课件,让学生有感性认识,能理解机器人的工作过程,程序设计等等。第1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概念、特征、分类和用途。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体验人和机器人智能行为的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机器人的概念、特征,区别人与机器人教

学难点教学时数教学过程区别人与机器人3 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机器人我们不能算是陌生的!我想大家至少在暑假里看到了在08 年北京奥运会上看到不少机器人的工作,如:在田径赛场上跑来跑去的红色机器人为大会运回投掷器材、水上运动中心上摄像机器人、田径跑道跟随运动员拍摄的摄影机器人,象这样的信息很多,比如在暑假里电视里播放的机器人大赛、影视片、动画片里的有相当多的机器人…… 恐怕很多人认为机器人很神秘、很高深,不是我们这些初中学生能掌握的。其实,在许多人心目中属于“高科技”的机器人,并没什么神秘的,现在我们就在信息技术课里来了解、认识、制作机器人。怎么样?够兴奋的吧?二、讲解新课(一)什么是机器人定义:机器人是一种具有类似某些生物器官功能、用以完成特定操作和移动任务的、可通过编程来控制的机械电子装置。判定条件:(1)身体:是一种物理状态,具有一定的形态。(2)大脑:控制机器人的程序。(3)动作:任何机器人都有一定的动作表现。(二)人和机器人的智能行为比较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过程人机器人机器人对应人的器官感知获取信息传感器大脑思考处理信息微处理器作出反应作出反应执行器1、传感器――机器人的感觉器官2、微处理器――机器人的“大脑” 3、执行器――机器人的四肢和嘴电机――人的脚和手喇叭――嘴液晶显示器――表情(三)机器人的发展历程1、第一代机器人机械手臂,按人类编的程序干活,以一种固定的模式操作。2、第二代机器人电脑控制,可根据需要按不同程序完成不同工作。3、智能机器人三、活动与探索认识机器人的特点四、小结五、作业你心目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它的功能是什么?画一画。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机器人二、讲解新课(四)机器人的分类工业机器人:面向工业领

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特种机器人: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种机器人,不管模样与我们相似与否,它们都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我们服务着、奉献着。机器人其实就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其他生物相似的智慧和能力。但在科幻小说里看到过机器人和人类作战的场面,1940 年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三原则”:①机器人不应伤害人类;②机器人应遵守人类的命令,与第一条违背的命令除外;③机器人应能保护自己,与第一条和第二条相抵触者除外。(五)机器人的用途1、机器人能够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2、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完成一些重复劳动。3、机器人可以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三、活动与探究讨论《未来战士》中机器人,比较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原则,说说机器人发展中需注意的问题。四、小结五、作业49 页第 1 题第三课时上机练习练习环境:网络教室,连接因特网练习内容:1、查询机器人的有关信息2、用PPT 或Flash 作一个展示课件上机过程一、进入网络教室,按固定位置坐好1、检查学生穿戴鞋套情况2、学生检查微机3、开机二、教师布置上机任务和其他注意的问题1、教师启动电子教室软件2、布置练习内容3、复习PPT、Flash 三、学生上机练习教师巡回辅导各组完成上机作业后,教师对完成好的小组作业做点评四、整理微机学生关机,整理键盘、鼠标,填写上机记录,摆放好凳子。第2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欢迎进入AS-MII 的世界了解AS-MII 的外形结构、控制面板,会对其进行充电、连接和检测。技能目标1、学会使用说明书等手段查找信息和处理信息;2、熟练掌握AS-MII 的充电、连接和检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技、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动

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认识AS-MII,充电、连接和检测方法教学难点AS-MII 的充电、连接和检测方法教学时数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与导入人与机器人的比较机器人分类二、讲解新课(一)认识AS-MII 外形结构:上盖、底盘、LCD 液晶显示屏、主板、传感器等。拿法:用手指勾住传感器孔,避免用手捧住碰撞环,否则会使碰撞传感器失灵。控制面板:开关电源指示灯:开机时,绿色;关机,熄灭。充电指示灯:充电时,充电指示的红灯发光。充电口下载口复位/ASOS 按钮:程序运行中,如果按下复位按钮,机器人就会中断程序的运行。运行键通信指示灯:下载程序时,黄灯闪烁,则正常。(二)AS-MII 的充电、连接和检测1、充电可以在线充电,也就是不用取出电池,直接为机器人充电。在线充电又分为开机充电和关机充电。2、连接和检测操作步骤:(1)连接串口通信线一端接下载口,另一端接电脑机箱后的9 针串口。(2)运行自检程序步骤:VJC1.5-流程图程序-自检(下载自检程序)按电源开关-“嘟”-太极图闪动(运行正常)-运行键(开始自检)-运行键(进行下一项检测内容)注意:(1)自检时,拔下串口通信线,将机器人带到案例的地方。(2)自检全部完成后,按复位键,机器人就会停止运行。最后关闭电源开关,也可以不按复位键,直接关闭电源开关。三、活动与探究以课件的形式,图文并茂,让学生增强感情认识加入动画演示,增强动感,真实性。-(没办法啊,硬件设施达不到要求。四、小结五、作业画出AS-MII 的外形图及控制面板图第二课时上机练习练习环境:网络教室,连接因特网练习内容:1、查询机器人AS-MII 的有关信息2、掌握AS-MII 的工作过程,各显示信息的意义。

3、用PPT 或Flash 作一个展示课件上机过程一、进入网络教室,

按固定位置坐好1、检查学生穿戴鞋套情况2、学生检查微机3、开机二、教师布置上机任务和其他注意的问题1、教师启动电子教室软件2、布置练习内容三、学生上机练习教师巡回辅导各组完成上机作业后,教师对完成好的小组作业做点评四、整理微机学生关机,整理键盘、鼠标,填写上机记录,摆放好凳子。第3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编程环境;VJC1.5 编程软件简介2、学会配置机器人的型号,下载、运行机器人程序。技能目标使用VJC1.5 进行机器人型号配置、程序下载和运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VJC1.5 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编写程序的兴趣。教学重点配置机器人的型号,下载、程序下载和运行教学难点配置机器人的型号,下载、程序下载和运行教学时数 1 课时间教法与教具网络教室、极域电子教室软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与导入AS-MII 的自检过程二、讲解新课(一)认识VJC1.5 “能力风暴VJC1.5 开发版”是一种图形化交互式C 语言,是用于“能力风暴”智能机器人系列产品的软件开发系统,为开发智能机器人项目、程序与算法、教学等到提供了简单而又功能强大的平台。“能力风暴VJC1.5 开发版”—流程图程序—确定(进入流程图编辑界面,本界面包括菜单栏、工具栏、模块库、垃圾箱、流程图生成区等几部分。)1、新建程序步骤:文件---新建2、下载程序步骤:工具—下载当前程序下载过程中,可以看到主板上通讯指示灯(黄)在闪动,表示数据在传送。如果编译下载都正确,VJC1.5 会提示下载成功。(二)下载运行表演程序1、配置机器人型号配置方法:(1)工具—设置选项(2)在设置对话框中“机器人型号”组合框中单击下箭头,在弹出的下框中单击“AS-MII” 。(3)确定关闭窗口,重新打开流程图界面,配置生效。2、下载机器人表演程序操

作步骤:(1)连接串口通信线,打开机器人电源开关。(2)工具—机器人表演程序(弹出下载程序对话框,并显示下载进程)。(3)当显示“成功下载”关闭对话框。3、运行表演程序拔下串口通信线,按运行键即可。三、活动与探究使用课件教学,虽然没有机器人,但课件动画下点力,也栩栩如生,学生也有了感性认识,但不能动手操作,可惜。重点认识VJC 软件。四、小结五、作业比较VJC 窗口与其它WIN 窗口的异同,作机器人下载及表演的演示课件。第4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机器人动起来1、学会使用执行器模块库中的常用模块;2、熟悉机器人的编程环境和模块的基本操作;3、学会使用VJC1.5 编写程序和画程序流程图。技能目标1、熟练掌握机器人的开机启动、程序下载、程序运行等操作;2、初步学会分析简单的任务和调试程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编写、下载、运行和调试程序,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教学重点机器人的编程环境和模块的基本操作教学难点分析简单的任务和调试程序教学时数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与导入机器人表演程序二、讲解新课(一)教机器人学走路1、启动VJC 编程软件“能力风暴”之所以运动,是通过相应的程序VJC1.5 来指挥的。运行“能力风暴VJC1.5 开发版” (或“开始”菜单-程序-VJC 快捷方式)-选择流程图(进入流程图编辑界面)2、编写程序(1)让机器人直行5.0 秒(2)让机器人左转约900 (3)让机器人直行5.0 秒3、下载并运行程序设计程序—连接机器人—下载—运行4、保存程序VJC 文件的默认文件名为当前的日期和时间,扩展名为flw (二)教机器人学唱歌先设置好VJC1.5 的控制喇叭的“发音”模块1、让机器人唱“Do,Re,Mi” 在模块库中把“发音”模块拖放到流程图生成区中,设置“发音”模块2、下载并运行程序3、保存程序三、活动与探索重

在掌握模块的设置方法和步骤,在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设计其他模块,如“显示”模块、“延时”模块、“计算”模块四、小结五、作业65 页第2 题第5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SVJC 的编程环境;让机器人走四边形2、理解多次循环在程序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3、学会仿真运行机器人。技能目标1、熟练使用SVJC 编写程序;2、运用SVJC 的仿真环境运行机器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和相互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重点多次循环在程序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仿真运行机器人教学难点仿真运行机器人教学时数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与导入模块的基本操作过程二、讲解新课(一)认识SVJC 的启动1、SVJC 的启动VJC1.5 仿真版可以方便用户在PC 机上对程序进行仿真运行,通过虚拟机器人模拟“能力风暴”智能机器人的行为,从而验证软件的正确性,提高程序设计与调试能力。双击桌面上的快捷方式即可启动。2、进入仿真运行环境在仿真运行前,要切换到仿真环境中。单击工具栏上的“仿真”按钮即可进入仿真运行环境。3、仿真运行机器人在仿真环境下左下角单击“运行”按钮,把机器人“拿”起,然后到住址环境中再单击,机器人就自动开始运行。要再次运行,只要把机器人再次“拿”起,然后再放下即可。注;仿真机器人对我们来说大有用处,我们没有机器人,可我们可以仿真。(二)让机器人走四边形1、设计循环算法让机器人走四边形,就是让机器人走四个“前进—转弯”动作。2、添加多次循环模块在“循环次数”中设置循环的次数为次3、设置循环执行的操作把“前进—转弯”放到循环体三、活动近探索仿真机器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很容易上手,让学生把上一课的内容也在仿真机器人上运行一下。四、小结五、作

业比较VJC 与SVJC 的区别第二课时上机练习练习环境:网络教室,连接因特网练习内容:1、熟悉SVJC 的运行环境2、设计运行线路,然后用SVJC 设计完成。上机过程一、进入网络教室,按固定位置坐好1、检查学生穿戴鞋套情况2、学生检查微机3、开机二、教师布置上机任务和其他注意的问题1、教师启动电子教室软件2、讲解VJC 与SVJC 的区别3、布置练习内容三、学生上机练习1、教师巡回辅导并检查各组设计的运行线路的可运行性。2、各组完成上机作业后,是否在SVJC 上仿真运行。3、对运行成功的组做点评四、整理微机学生关机,整理键盘、鼠标,填写上机记录,摆放好凳子。第6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机器人具有智能1、理解机器人如何感知外界信息,并根据外界信息调整动作;2、了解传感器模块的作用和使用设置方法;3、学会使用“条件判断”模块、“永远循环”模块和“变量百宝箱” 。技能目标1、学会安装使用红外测障传感器;2、能根据机器人的运行情况对程序进行调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2、培养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精神。教学重点机器人感知外界信息;使用“条件判断”模块、“永远循环”模块和“变量百宝箱” 教学难点使用“条件判断”模块、“永远循环”模块和“变量百宝箱” 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与导入VJC 与SVJC 的区别,仿真程序的运行步骤二、讲解新课(一)让机器人具有智能的具体方法机器人感知外界信息的工具是一些传感器,它们能让机器人具有视觉和触觉。机器人的感觉器官和人不一样,它是被动感知的。1、让机器人去看“看” (红外测障)的过程:程序让机器人去“看” (执行“红外测障”模块)--红外传感器检测外界信息—程序得到检测值并暂时放到一个变量中(这个变量值即表示哪个方向有障碍物)。2、

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九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加强对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的管理和指导,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市教育局以多年将信息技术课纳入毕业和升学考试中,所以本学期要着重学习教育部门规定的考试内容。 一、学生基本情况: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一般操作方法和使用常用软件,但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二、教学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考试分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四个模块。本学期将着重对这四部分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较熟练的掌握对计算机操作的基础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方法措施: 在设定了教学内容的同时,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措施使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1、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时间。 3、对每个班都培养一名信息技术代表学生,由此学生带头对其他学生进行引导和榜样。 4、加强复习与巩固,培养学生兴趣

第1.2课时 启动frontpage2000建立站点和图片收集 教学目的:掌握站点的建立,学会软件的启动和素材的收集,了解站点的打开和关闭。 教学重点:创建站点,收集图片,启动frontpage2000。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讲解、示范 1、启动FrontPage 2000 单击任务栏上的“开始”按钮,从“程序”菜单中选择“Microsoft FrontPage”单击。 2、FrontPage 2000的界面说明 FrontPage 2000的界面可以分成菜单栏、工具栏、视图栏和主编辑窗口4大部分。 ①、菜单栏包括”文件”、”编辑”、”查看”、”插入”、”格式”、”工具”、”表格”、”框架” 、”窗口”、”帮助”等10个菜单。 工具栏单击”查看”菜单,选择”工具栏”,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列出了几种不同的工具栏,如果菜单 项前面有一个对钧号“√”,表明在界在上已显示此菜单项。如果再单击一下,将取消这一项的显示。 ②、主编辑窗口在编辑网页时,有3种显示方式,即普通、HTML和预览。 普通显示方式是最常用的显示方式,一般是在此方式下工作。 HTML显示方式在需要直接编辑或查看网页文件的HTML代码时使用,一般是为了实现某种特殊效果(如在网 页中动态显示时间)而经常使用。 预览显示方式在需要预先观察网页的显示效果时使用。当使用管理功能时,主编辑窗口相应地会显示各种 任务下的文件或站点信息。 3、新建站点 实例:使用”只有一个网页的站点”模板创建一个Web站点。 操作步骤: (1)打开”文件”菜单,选择”新建”菜单项,在子菜单中选择”站点”菜单项,出现一个”新建”对 话框,在对话框的”指定新站点的位臵”项中输入新站点的存放位臵。 (2):新站点的存放位臵选择是磁盘存储方式,是因为考虑到实践操作中的方便。而一个站点要让在 Internet上的用户正常浏览的话,应该通过FrontPage的站点发布功能或FT文件传送方式,把该站点内容

九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上册

九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学期教育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考试分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和网络基础及应用四个模块。本学期将着重对这四部分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较熟练的掌握对计算机操作的基础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一般操作方法和使用常用软件,但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教材情况分析 九年级的主要任务是复习并做好迎考准备。复习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简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网络基础及应用。 改进教学的措施 在设定了教学内容的同时,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措施使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1、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严格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 3、对每个班培养一名信息技术代表,由此学生带头对其他学生进行引导和榜样。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九年级为迎考做准备,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互相帮助,以优带差。 2、注意前后联系,做到举一反三。 3、把繁琐的细节问题细化到每堂课中,避免学生对选择、填空题的无所适从。 教学安排 第一周开学教育(重温与复习基本操作)(8.21----8.27)

第二周精彩的多媒体世界(8.28-----9.3) 第三周图像的获取与处理(9.4-----9.10) 第四周声音的录制和剪辑(9.11----9.17) 第五周视频的播放与截取(9.18---9.24) 第六周多媒体综合应用(9.25----10.1) 第七周国庆放假(10.2----10.8)第八周研究性学习的工程(10.9--10.15)第九周交流工具---------MSN、博客(10.16—10.22)第十周EXCELE的复习与应用(10.23--10.29)第十一周EXCELE的复习与应用(10.30--11.5) 第十二周WORD的复习与应用(11.6—11.12)第十三周WORD的复习与应用(11.13—11.19)第十四周POWERPOINT的复习与应用(11.20—11.26)第十五周POWERPOINT的复习与应用(11.27—12.3)第十六周网络的操作与应用(12.4—12.10)第十七周网络的操作与应用(12.11—12.17)第十八周复习 第十九周复习 第二十周复习

(完整版)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13人,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多种基本软件的使用,对媒体作品有一定认识和创作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材以浅显易学的实例带动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各课大都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提出问题或目标,通过示范操作或阅读课本完成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五、教学的措施 1、以课改理念设计、教学,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 2、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职能,整合学科教学。 3、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4、加强学法指导,积极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第一单元迟到的小熊——计算机画图 第一课选择标志并分解图形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系统自带的画图工具; 2.使学生学会用系统自带的画图工具画图。 二、教学内容: 1.初步了解画图工具软件的功能;

2.通过与其他展示方式比较,了解系统自带的画图工具的优势和特点; 3.学会与同学一起规划图片的内容与任务分配。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选择标志并分解图形 四、教具: 1.一套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设备; 2.一套多媒体教学环境。 五、教学过程(在演示时,每操作一步,都说出声来): 1.3-4人一组,观察场景漫画,开展讨论; 2.小组交流,确定你们想用计算机画的交通标志; 3.尝试使用画图软件,了解工具箱中的工具能绘制的基本图形; 步骤一:播放演示文稿 步骤二:交流演示文稿展示故事的特点 4.将标志分解成几个基本图形。 第二课画标志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画图工具的基本属性及软件界面。 2.学会制作简单的交通标志。 二、教学内容 1.新建图片文件。 2.学习画图工具的界面。 3.在画图工具中画出简单的标志。 4.保存图片。 三、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用画图工具画出简单的标志 四、教具: 1.一套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设备; 2.一套多媒体教学环境。

Scratch六年级信息技术备课

第18课初识Scratch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Scratch的界面; (2)识记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生活,熟悉模块的功能 (2)通过具体的程序,掌握Scratch的基本编程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于编程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行为与创新 体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建构性特征,帮助学生形成拓展性思维。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Scratch界面的认识和体验。 教学难点:Scratch简单程序的编写和执行。 【教学方法与手段】 演示教学法、探究学习法。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控制软件、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看一看它是谁呢? (播放Flash,小猫为主角) 师:它就是我们的新伙伴,是以为聪明的马戏团明星哦,它有很多本领。 (展示Scratch的部分编程实例)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初识Scratch(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故事,让学生理解编程软件的原理,并打消恐惧心理,为

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新授 (一)认识软件 师:Scratch是一个非常能干的软件,它可以帮助我们小朋友实现很多的梦想,比如:让小猫翻跟头、让小鸟自由的游。 师:它的设计者是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哥哥姐姐们…… 学生了解软件的历史知识。 设计意图:渗透人文思想,丰富编程学习的知识背景。 (二)认识操作界面 师:在桌面上找到小猫的图标,双击可以打开这个软件。 (学生同步练习) 师:它的主要界面包括几个部分 功能区:包含一些常用功能 控制区:对演示区的角色进行控制的区域 控件区:对演示区的角色进行控制的区域 脚本区:拖拽、组合程序模块以控制角色的区域 角色区:显示当前所有角色的区域 舞台区:演示设计好的脚本的区域 学生打开软件,体验每个区域的功能,并识记名称。 设计意图:常用软件的介绍,将为后续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知识图景。在具体的学习中,要帮助学生识记其中重要的名词。 三、搭建脚本 师:小猫已经准备好了,让我们一起给它编写活动的程序吧。 (1)选定“控件区”的控制模块,将其中的“当绿旗被点击”积木拖动到“脚本区”; (2)选定“控件区”的外观模块,将其中的“说你好”积木拖动到脚本区,并放在积木的后面; (3)单击绿旗,让小猫说“你好”2秒;

九年级信息技术试题

九年级信息技术试题 说明: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 填写在本大题后面的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80分。 1.()同物质和能量一样,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 A. 通信 B. 信息 C. 计算机 D. 互联网 2. 以下观点中,正确的是( ) A.信息是思维的产物,没有思维就没有信息 B.信息是自然界的产物,它不是人们头脑中产生的 C.信息不仅存在于自然界、存在于社会中,也存在于思维领域 D.信息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 3.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 A.主机、键盘和显示器 B.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C. 计算机和外部设备 D.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4. 以下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A.Wps B.Word C.Visual Basic D.Flash 5. 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的参数中其中含有奔腾系列,奔腾是指( )型号 A.内存 B.硬盘 C.CPU D.主板 6. 二进制数的运算法则是逢()进一。 A.二 B.四 C.八 D.十六 7. 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CD-ROM是( ) A.只读型大容量软盘 B.只读型光盘 C.只读型硬盘 D.半导体只读存储器 8. 在WindowsXP菜单中的某条选项含有子菜单,那么该选项必然( ) A.前面有“√”标记 B.前面和后面没有任何符号 C.后面跟“…” D.后面跟有符号 9. 打开“写字板”窗口后,某些命令后面带有“…”,单击这些命令后将会打开() A.对话框 B.菜单 C.关闭窗口 D.保存并退出 10. 在WINDOWS98中,有两个对系统资源进行管理的程序组,它们是“资源管理器”和() A.我的电脑 B.我的文档 C.回收站 D.剪贴板 11. 在( )中, 文件名必须是唯一的。 A.同一磁盘 B.不同磁盘的相同目录 C.同一磁盘的同一目录 D.不同磁盘 12. 信息技术中所涉及到的技术是() A.通信技术 B.网络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 13. 为了使连入网络的每一台计算机在通信时能够相互识别,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主机号,

九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教案

九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教案 根据“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编写意图,此为较高层次的能力培养阶段。上册主要内容是多媒体知识,旨在了解多媒体软、硬件知识,提高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下册主要内容是依托机器人活动,了解BASIC语言及程序设计思想,研究学习,综合实践,解决问题。 第1课多媒体作品的设计 目的意义概述: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主要涉及多媒体作品的概念、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工具和多媒体作品设计的一般流程。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多媒体作品的概念,认识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工具,学习多媒体作品设计的一般流程。全课讲学习的重点应放在1.3节。 1.1多媒体作品 多媒体的概念在七年级(上)册已经作了初步的定义(七年级上册第7课),在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又学习了CD、VCD等媒体的播放和剪辑,所以在此重要的是说明什么是多媒体作品及其特色。 1.2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工具 在本册使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主要有Authorware、Dreamweaver、Flash 等,其中Authorware为多媒体作品制作软件,Dreamweaver为网页制作软件,Flash为动画制作软件。与小学学过的Power Point软件相比,这些软件的功能更强,操作也更复杂一些。 1.3多媒体作品的设计方法 多媒体作品的设计方法实际上是一个制作流程:首先确定作品主题,这是十分重要的。没有主题就没有制作方向也就不知道该去做些什么;第二是收集素材,这些素材应该包括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有些素材拿来还不能直接使用,还需要剪辑或处理才能切合主题;在此基础上,就需要选用创作工具,确定使用什么软件来制作。课本上提供的只是其中一种选择,教学时可根据学校及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多媒体制作软件;第四步就是使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制作,至于怎么制作,本册教材会逐步介绍。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 1 课电脑的本领与家史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及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作用。 2、了解电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3、了解电脑的发展史。 教学重点: 电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建议: 信息(information): 教师可以举例来说明: 如欧洲足球锦标赛的现场直播、我们学习用的书、冬天大雪纷飞的情景这些用文字、语言、声音、图像等表示的内容统称为信息。 信息获取的途径可由学生来讲述,让他们自由发挥。 电脑的应用广泛教师难以一一讲全,因此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去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中分小组汇报。 教师主要向学生介绍因特网作用,教师也可以向学生简单演示 1 / 15

一下因特网的神奇魅力。 电脑的发展史: 从 1946 诞生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后,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的发展四个阶段: 1、 1946 至 50 年代后期,电子管时期。 2、 50 年代中期至60 年代后期,晶体管时期。 3、 6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前期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 4、 70 年代到今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材还安排了计算机的组成的阅读材料。 第 2 课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删除教学目标: 1、学会常用软件的安装。 2、学会把软件从计算机的硬盘上删除。 教学重点: 软件的安装与删除。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常用软件的安装程序。 如: 超级解霸、屏幕保护程序、 Winamp。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建议:

【精品】初中九年级初三信息技术上下册全册教案下载

【精品】初中九年级初三信息技术上下册全册教案下载第一课时 1、信息: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旌旗灯号中所包罗的内容。 2、信息的寄义:信息所传达的内容 3、信息的表显露原形式:信息的内容通过什么抒发出来,人们是通过什么来熟悉信息的。 四、信息加工:对信息举行采集、存储、加工,最后获患上有用的信息并发布出去的过程。 5、信息的载体:信息依附于什么存在,通过什么传递 例如:报纸上刊登的新闻。这是信息;它的寄义是报道的事件;它的表显露原形式是文字;它的载体是报纸。 六、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就是研究如何获取、处理(存储、阐发、加工)、传递和利用信息的技术。IT业第一定律是墨尔定律。 7、信息处理技术包罗通讯技术、收集技术。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收集技术。 获取信息的途径中属于直接获取信息的是从事科学研究。 能够直接被计算机吸收、存储、传输、和处理的旌旗灯号是数码旌旗灯号。 8、人类社会形态赖以生存的三大资源是信息、材料、能源。 9、,C是指,ersonal computer。 ”电脑之父”是指冯?诺依曼。到目前为止,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都属于冯?诺依曼结构,这种结构的基本特点是程序和数据统一存储并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工作,他提出“存储程序和采用二进制系统”设计思想。

10、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通常是按照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来划分的。第一代,电子管时代;第二代,晶体管时代;第三代,集成电路时代;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目前,制造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元件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已经进入了收集时代。 11、计算机的发展趋向:巨型化、微型化、收集化、智能化。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微处理器的发展为表征的,,C机的更新主要基于微处理器的变革。 十二、1946年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它的名字叫ENIAC(埃尼阿克)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第二课时 1、计算机系统分为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我们通常所说的I/O设备)组成。 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控制各种部件协调工作。 运算器是计算机中用于实施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主要部件。 计算机外围设备可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输入设备是指从计算机外部获取信息的设备。有:扫描仪、鼠标、键盘、数码相机摄像机等;输出设备有:预示器(分辨率是属于预示器性能指标,用数据640*480,1024*768等表示)、打印机、刻录机、制版机等。 存储器按用途可分为主存储器(内存储器,简称内存)和辅助存储器(外存储器,简称外存)。按其读写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随机存储器RA,与只读存储器RO,。RO,是只读存储器,一次写入,反复读取,可以永久保存信息,RA,是随机存储器,易挥发,即在掉电后信息会丢失。

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信息技术电子教案 (五年级·上册) 喀什市阳光小学 王霞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一定的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嫌狭窄,学生对于网络都比较好奇,本学期在继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础上,着重讲解powerpoint的应用,努力让每个

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采用的是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五年级上册教材,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共两个单元,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是网络应用,共六课,通过利用文字讲授与活动相结合,要让学生对网络的信息传递有一个整体印象,要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多媒体设计,共九课,通过ppt软件,完成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联的任务,进而掌握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操作技能。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掌握的具体知识点如下:认识网络,熟悉网络浏览、收发电子邮件、下载等技能,并了解网络基础知识,认识ppt软件,熟悉界面,页面设置,移动、复制、删除幻灯片、插入声音、视频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internet的发展及信息技术应用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的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四、教学措施 教学中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定出可行的教学计划,认真落实“五认真”具体措施: 1. 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备好每一课。 2. 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3. 认真设计任务: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任务,强化技能。 4. 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及时分析、指正。 5. 认真辅导,采用优带差,互帮模式,教师个别指导。 第一单元:网络应用 一、单元概述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网络应用,共六课,利用文字讲授与活动相结合,通过一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1课电脑的本领与家史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及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作用。 2、了解电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3、了解电脑的发展史。 教学重点: 电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建议: 信息(information): 教师可以举例来说明: 如欧洲足球锦标赛的现场直播、我们学习用的书、冬天大雪纷飞的情景这些用文字、语言、声音、图像等表示的内容统称为信息。 信息获取的途径可由学生来讲述,让他们自由发挥。 电脑的应用广泛教师难以一一讲全,因此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去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中分小组汇报。 教师主要向学生介绍因特网作用,教师也可以向学生简单演示一下因特网的神奇魅力。电脑的发展史: 从1946诞生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后,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的发展四个阶段:

1、1946至50年代后期,电子管时期。 2、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后期,晶体管时期。 3、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前期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 4、70年代到今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材还安排了计算机的组成的阅读材料。 第2课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删除教学目标: 1、学会常用软件的安装。 2、学会把软件从计算机的硬盘上删除。 教学重点: 软件的安装与删除。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常用软件的安装程序。 如: 超级解霸、屏幕保护程序、Winamp。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建议: 软件的安装: 应该让学生明白要安装软件应先找到这个软件的安装程序,安装程序的命令一般是setup 或Install。

安装软件时,只需双击Setup 或Install 即可。 在此课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宜过高,只要学生能够按照向导安装就够了。 安装好软件让学生在开始程序上找一找,并用一用安装好的软件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软件的删除: 教师可以选择课文中两种方法的其中一种进行详细的解说,另一种可以介绍的简单一些。 在删除软件时,教师应强调,不能乱删计算机中软件,以免造成系统瘫痪。 第3课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多媒体的含义,认识多媒体电脑。 2、认识文本、图像、声音和影像等多媒体文件。 3、学会媒体播放机的使用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文件: 图像和影像(配套光盘中的图片、电影文件夹)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媒体播放机。教学难点: 理解多媒体的含义,认识多媒体文件。 教学建议:

九年级信息技术

九年级信息技术 达旗蒙古族学校

九年级信息技术讲义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初步知识与基本操作 一、信息技术简介 1、信息:信息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以及其他一些方式传送的消息。 例如:路边的桃花开了,告诉我们春天已经来了。……另外,从书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及因特网等各种传播媒体中也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 例如:看报纸,听广播是接受信息;谈话、讲课通过声波来传递信息。 2、信息技术技术及其应用 习惯上,把人们接收、存储、处理、传递信息的能力叫做信息能力,把可以扩展人类信息能力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应用:1、传感技术2、通信技术3、计算机技术 3、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 作息处理指的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获取、存储、处理、传递信息的过程。 磁带、软盘、光盘、闪存盘等,可以用来存储信息。 电视、电话、收音机、手机等,可以用来传递信息。 处理信息的工具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计算机。 4、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可以绘制、处理各种图像以及编排文稿。 5、计算机系统简介 计算机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微型计算机也叫电脑、个人计算机。 计算机一般由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和话筒等部分组成。 计算机系统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

器5部分组成。 计算机机软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6、启动和关闭计算机 启动程序:检查计算机电源线是否连接好→开显示器电源→开主机箱电源 关闭计算机的程序:单击开始菜单→单击关闭计算机。 7、鼠标的基本操作方法 五种:移动、单击、双击、拖动、单击右键。 移动:不按键子,把住鼠标,在桌面上滑动。随着鼠标的移动,屏幕上的指针就会跟着移动。 单击:用食指按一下鼠标的左键,然后松开。 双击:用食指快速的连续两次单击鼠标的左键,然后松开。(注意双击的动作要领,两次单击运动要快,并且操作时不能晃动鼠标) 拖动:用食指按住鼠标的左键不放,进行移动操作,当鼠标在屏幕上的指针移到适当的位置时,再松开。 单击右键:就是用无名指(或中指)按一下鼠标右键,然后松开。 8、键盘操作 9、中英文输入方法 10、防治计算机病毒 二、Windows基本操作 (一)、文件的管理(在“我的电脑”图标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里选择“资源管理器”) 1、打开文件; 方法:(1)双击文件名(2)在选中的文件名上单击鼠标右键,再弹出的对话框内选“打开”命令 2、选定文件; (1)选定单个文件:移动鼠标光标到要选定的文件上,单击鼠标左键(2)选定连续的几个文件:移动鼠标光标先选定第一个文件, 然后按住

人教版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王庆华

任课老师姓名:王庆华第-----1--课时. 总-2------节 课题第1课vb 开发环境简介课类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了解程序设计的一些术语 熟悉vb开发环境 掌握启动与退出vb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体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 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前提诊测1、如何打开并关闭vb程序 导入新课软件开发是一门新兴的朝阳产业,而期中程序设计就是它的最基础部分,这学期我们通过学习vb 来掌握程序开发。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操作法 教学重点认识vb开发环境 教学难点Vb界面中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过程一、启动与退出vb 1.1启动vb:桌面上双击快捷图标,执行“开始——程序——microsoft Visual basic 中文版”命令 退出vb:执行“文件——退出”命令,点击标题栏的关闭按钮 二、认识vb工作环境 Vb工作环境包括:标题栏、菜单栏、常用工具栏、工具箱以及窗口。 三、设置vb工作环境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对vb程序进行相关设置,执行“视图”菜单中的命令,可以打开或关闭相应的窗口。 四、运行示例程序 演示“泡沫”、“飞舞的蝴蝶”、“计算器”。

形成性测试1、把vb工具箱中的每个控件的英文名对应的中文名标注出来 小结本课我们主要学习vb程序的基本知识: 一、启动与退出vb 二、认识vb工作环境 Vb工作环境包括:标题栏、菜单栏、常用工具栏、工具箱以及窗口。板书设计第一课vb 开发环境简介 一、认识vb 二、演示示例程序 作业P8、1.练习启动与退出vb的方法,并将其归纳。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计算机教学是一项面向未来的教育,在小学阶段进行计算机教育不仅是为了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也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学意识,适应二十一世纪建设的需要。 为使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知识,而且学有所用,特制定本学期计算机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采用《湖南省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编。该教材共五年级一学年使用,分为两个单元。即: 第一单元小熊历险记——初识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二单元神秘机器——认识计算机 教材结构和谐紧凑,内容深入浅出,形式活泼美观,生动有趣,适合小学生的知识特点和认识水平,便于小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教材内容。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虽然是第一次开计算机课,但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的部分基础知识已有所了解,键盘输入也有一定的基础,只是操作计算机有一定的难度,本学期要在教学中不断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操作水平和键盘输入水平。

三、教学目标: 1. 了解电脑的组成,掌握电脑的开关机操作及鼠标的各种基本操作。 2. 熟练鼠标的操作,了解金山画王的窗口组成,学会用卡通并图,用画笔绘画、给图着色等操作,能设计制作出相对完整的、比较综合的电脑绘画作品。 3. 了解键盘组成及指法规则,熟练掌握键盘指法及常用控制键的使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及击键习惯。 四、教学措施: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使用辅助教学软件创设情境,以电脑为意义建构的工具,采用“任务驱动”“学科整合”及探索式教学法,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索等环节,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培养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等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五、课时安排:

2019-2020年九年级信息技术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信息技术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新人 教版 (时间:30分钟,分值:30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题) 1. PowerPoint 2003主窗口左下角有三个视图切换按钮:()、幻灯片放映视图和幻灯片浏览视图 A、全屏显示 B、备注页 C、普通视图 D、文本 2. 在Ex cel 2003中,求A2到A6区域数据的和,可在A7单元格中键入( ) A、=SUM(A2,A6) B、=SUM(A2:A6) C、SUM(A2:A6) D、SUM(A2,A6) 3. 下列文档中,不能用Word 2003编辑的是() A、信息、txt B、长岛、rtf C、端午、doc D、论文、pdf 4. 在PowerPoint 2003中,将硬盘上的“致青春.mid”文件插入到当前幻灯片中,所选择的命令项是() A、插入→影片和声音→剪辑库中的影片 B、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影片 C、插入→影片和声音→剪辑库中的声音 D、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 5. 在PowerPoint 2003中,设置幻灯片放映时的切换效果为“溶解”,应使用“幻灯片放映”菜单下的选项是( ) A、设置放映方式 B、幻灯片切换 C、自定义放映 D、自定义动画 6. 在PowerPoint 2003中,保存演示文稿时的文件类型不可能是() A、doc B、ppt C、jpg D、htm 7. /如图所示,向Excel工作表A2:A7区域输入考号“001~006”之前,应将单元格的数字分类设置为()

A、常规 B、数值 C、文本 D、自定义 8. 在Excel 2003中,( )显示活动单元格的列标、行号。 第 1 页,共 4 页 A、工具栏 B、编辑栏 C、状态栏 D、名称框 9. 与Word相比,Excel在()方面更具优势。 ①制作图表②文字处理③数据统计、计算④文章排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0. 在Excel 2003中,若单元格宽度不够,单元格内可能显示( ) A、#REF! B、###### C、不显示 D、****** 11. 用图表呈现某酒店1~6月入住人数的变化情况,不合适的是() A、图一 B、图二 C、图三 D、图四 12. 在Word 2003中,对选定的文字设置字符间距,应使用菜单的()命令。 A、格式→字体→字符间距 B、格式→段落→字符间距 C、格式→字符间距 D、插入→字符间距 13. 小瑶要设计一个适合自己家庭使用的收支账目表,以便用于分析家庭消费情况。下列软

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第一课百变造型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认识scratch的界面,及基本操作。 2. 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培养学生上机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对电脑的运用,提高学生的上网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打开和保存scratch程序,并认识及了解scratch软件的操作界面。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 在许多数码游戏中,我们都可以为角色选择肤色、服饰和发型,单击服饰能给公主变换装扮,本课,我们将利用scratch设计一个类似换装游戏的变脸互动小游戏。单击头像,使其变换成不同的样子。 (二)新课 1、启动scratch

执行“开始”,“所有程序”,“scratch”,“scratch命令”,即可启动scratch,进入scratch的工作界面。 2、认识scratch工作界面 Scratch的工作界面主要由标题栏、菜单栏、指令模块区、角色资料表、脚本区、工具栏、控制按钮、舞台、新建角色按钮以及角色列表区等几个部分组成。 (1)标题栏:显示目前编辑的列表名称。 (2)菜单栏:功能选项。 (3)指令模块区:提供八大类指令。 (4)角色资料表:提供当前角色的相关资料。 (5)脚本区:拖拽指令模块搭建脚本。 (6)工具栏:控制角色大小及复制、删除的工具。 (7)控制按钮:单击绿旗开始执行绿旗控制的脚本,单击红圆全部停止。 (8)舞台:演员演戏的地方,作品最后呈现的地方。 (9)新建角色按钮:有三种新增角色的方法(绘制、导入、随机)。 (10)角色列表区:所有的角色都会出现在此区域。 3、设计造型 第1步:右击角色列表区中scratch默认的小猫,选择“删除”命令。 第2步:单击“绘制新角色”按钮,打开“绘图编辑器”。在绘图编辑器里用“笔刷工具”绘制一张脸,用“色彩选取工具”在颜色板中选择白色,用“填色工具”填充整张脸。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新角色的绘制。 第3步:单击角色资料表中的“造型”选项卡,可以看到新增的造型。单击“绘图”按钮,在绘图编辑器里增加新的脸型,完成第2个造型,以此类推完成第3个、第4个或更多造型。 4、程序设计 第1步:思考“变脸”作品的设计思路。 第2步:单击“指令模块区”的“控制”按钮,将“当角色1被点击”脚本块拖拽到脚本区。

六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

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学习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很,热情很大。特别是六年级学生学习计算机四年了,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是比较狭窄,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六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着重引导对计算机理论和logo语言绘图进行学习,让学生能尽量熟悉和使用logo,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采用的是青岛出版社出版的新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总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是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共2课,通过利用网络搜索学习认识计算机系统,完成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联的任务,进而掌握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操作技能;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logo语言乐园,共10课,通过学习logo的操作,让学生掌握logo语基本命令的使用方法。能够使用命令绘制简单的图形,学会重复命令、重复命令的嵌套,可以通过重复命令绘制一些比较复杂的图形,了解了过程的定义、调用、修改等知识。第三单元是算法思想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算法现象、算法的优化思想、算法的描述方法等。共3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了解计算机工作的过程。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了解LOGO语言,了解各种语言命令。理解算法的概念,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掌握常用算法。认识计算机各部分组成,理解工作原理。掌握LOGO语言基本命令使用方法。绘制简单图形,使用重复命令,嵌套方法绘制复杂图形。掌握四则运算和表达式输入方法。了解打印。提高能力。描述算法,选择恰当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制作GIF动画 第一课文字闪烁动画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启动与退出GIF软件 2、学会制作闪烁文字的方法、制作与保存。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勤于动手的惯。?二、重难点 国际互联网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1、点击打开软件,在启动向导里点击打开一个现有的图像文件作文字动画的背景。 2、点击帧菜单里的添加条幅文本,出来对话框后先把??号去掉,选好字体,字的大小,字的颜色。 3、在文字框内打上要添加的文字,在上面的预览中把文字拖到你需要放置 4、点击效果,选择动画进入和退出的效果,画面帧控制和霓虹效果的位置。? 根据自己的喜欢进行添加和改动。 5、完成后点开始预览,满意后点停止预览并确定,在确定对话框中点推荐项。? 6、点击软件界面最左下角的黑三角可观看你所完成的动画效果,点黑方块停止。?7、点击文件菜单里的另存为,点存为GIF文件保存到你所选定的位置即可。? 8.交流总结 第二课图像渐变动画 一、教学要求 1、认识画布和图像的添加方法

2、在探究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图像添加和调整的方法 三、教学工具 计算机 四、教育过程 (一、)导入?复习回顾上节课知识,检查几位同学。 (二)新课学习 1、点击打开软件,关闭启动向导,在文件菜单里点击新建文件,设定好你要做的图形的尺寸大小,在画布外观栏里点完全透明,然后确定。 2、点击帧菜单里的添加条幅文本,添加文字及效,做法同上。 3、最终效果是无背景的单一文字动画 4、保存,同上。 5.交流总结 (三)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学到了什么? 第三课奔跑动画? 一、教学要求?1、熟练使用动画向导制作逐帧动画 2、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审美能力,增加热爱宣扬情感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动画向导的作用 四、教学工具?计算机 五、教育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回顾上节课知识,检查几位同学。?(二)教学新课 1、准备好若干张尺寸大小一致的图片。考虑到TOM相册上传对文件大小的限定,

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一册

信息技术教案全一册九年级 第一单元手机——我们的生活助理 第一课电话与移动通信 学习目标: 1.了解电话通话的基本原理。 2.了解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各代的主要性能特征,理解为什么移动通信网络又叫蜂窝网络。 3.了解网络电话可以虚拟来电号码,由此树立防范意识。 重点难点: 如何防范来自虚拟主叫号码的电脑诈骗。 教学建议 这一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电话和手机的一些常识性的知识,为用好智能手机打下基础。本课建议安排1课时,采用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 有几点需要说明: 1.电话通话的原理应该结合初中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讲解。听筒的原理与电动机相同。在磁场中磁力的作用下,变化的电流带动听筒的纸盆振动,这种振动产生了声音。话筒的原理与发电机相同。说话的声音引起话筒纸盆的振动,纸盆带动线圈振动,线圈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这个大小、方向变化的电流通过输电线传到远方的听筒,再还原为声音。 2.移动通信从1G到4G,手机也从单纯的语音通话发展成为依托移动互联网的综合信息交流工具,技术的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在讲完某一代移动通信的技术性能之后,让学生讨论一下该时代的人们信息交流的状态,以及手机给当时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从1G到4G,很多人不知道这个“G”是什么意思,有的人甚至把它和信息流量的单位“G”混淆,因此要说明这是英文缩

写: 1G 1st Generation;2G 2nd Generation; 3G 3rd Generation;4G 4th Generation 3.为什么移动通信网络又叫蜂窝网络(cellular network)。基站信号的覆盖范围是呈圆形的,并且随着距离的增加信号逐渐衰弱,所以为了让信号能够覆盖足够广的范围,需要设立很多个基站。而能够密铺覆盖广泛区域的几何形状有: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正六边形三种形状。在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正六边形中,正六边形的面积最大。因此,基站的分布呈蜂窝的形状,基站就设在每个正六边形的中心。 4.电话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诈骗分子经常利用电话来行骗。首先让学生观看资源目录中的视频:“1-1.1谨防诈骗分子利用互联网V oIP电话行骗”,然后再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提醒学生树立风险意识、谨防电话诈骗。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电话诈骗手段: (1)很多人经常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话,说你中了奖或者你有麻烦了,然后用各种借口来欺骗或敲诈钱财。可是你回拨过去一般都是空号,其实这是用虚拟主叫号码打来的诈骗电话,从技术上来讲,网络电话可以随意模拟电话号码,甚至是110这样的特殊号码,因此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如果麻痹大意就会上当受骗。 (2)利用“伪基站”欺诈。“伪基站”能够搜取以其为中心、一定半径范围内的手机卡信息,通过伪装成运营商的基站,冒用他人手机号码强行向用户手机发送诈骗、广告推销等短信息。伪基站设备运行时,用户手机信号被强制连接到该设备上,导致手机无法正常使用运营商提供的服务,手机用户一般会暂时脱网8~12 秒后恢复正常。犯罪嫌疑人通常将“伪基站”设备放置在汽车内,驾车缓慢行驶或将车停在特定区域,进行短信诈骗或广告推销。短信诈骗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嫌疑人在银行、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以各种汇款名义向一定范围内的手机发送诈骗短信;二是嫌疑人筛选出“尾数较好”的手机号,以这个号码的名义发送短信,在其亲朋好友、同事等熟人中实施定向诈骗。伪基站的主要特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