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报告-2

研学旅行报告-2
研学旅行报告-2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一)烟花三月下扬州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扬州,画中之画的小城,便是我们研学旅行的第一站。

一、瘦西湖之游——欲比西子,不输颜色

古人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人常将苏杭与扬州相较,如此便不可不提扬州的瘦西湖了。瘦西湖虽非西湖,却也有一番喜人风貌。西湖之所以曰“瘦”,一指其长湖如绳,二指其清俏绰约之美。沿瘦西湖漫步。看,莲花塔前,清风徐徐,碧桃舒瓣,琼花吐苞;听,五亭桥上,一弯檐角,风铃作响。玉板桥上杨柳依,听鹂馆前独松立。走过湖上草堂,钓鱼台上,两洞三景——莲花塔,五亭桥,钓鱼台,画中有画,景中融景,同学们无不赞叹称奇。

沿着湖边漫步,满眼的琼花林,树上琼花尚未开放,却已有圆球状的花苞了,叶子浓绿,花苞可人,开放之后的盛况,可见一斑。导游向我们介绍到,传说当年隋炀帝爱好扬州的琼花,特意移植一些去了都城,以解对江南相思之苦。哪知无论如何悉心培植浇灌,这琼花树虽高,却就是不肯开花。炀帝无奈,只得作罢。自此,便流传下琼花爱乡的美谈。我们听后都啧啧赞叹,谁说草木无情,这般有情有义之花,无愧为扬州市花,传为佳话。

介绍过扬州市花,同在河岸边摆弄风姿的还有扬州市树——杨柳。杨柳依依,空中柳絮,轻柔自在。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说的便是三月柳絮飘飞如烟如花,遍布城中,如景如画,今日可算是领略到了。

瘦西湖的最后一游,我们来到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二十四桥。当年的二十四桥虽毁,然而今之桥,在我们看来仍不减当年颜色。后熙春台作景,旁九曲桥为衬。吹箫亭中,清丽依旧,仿佛还能看到歌女淡妆素裹,吹箫弄笛。虽憾无赏月之风雅,却叹花海夕阳相依之美。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当年身在洛阳,神驰江南,幼时读词,不懂其缘。而今身陷江南美景,才略解乐天之愁——江南之美,着实令人流连忘返。

二、何园之游——匠心独具,中西合璧

小憩一晚,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来到了瘦西湖旁的何园。都说苏州园林好,导游却说这何园不输于苏州园林,号称“晚清第一园林”,不知是否如此呢?

进入何园,首先来到的是读书楼。楼前无梯,唯有假山依附。看见我们疑惑的神情,导游笑道:“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这便是这个寓意了。”当年何园的主人何止舠为了让儿子何声灏专心学习,特建此楼,以山为路,以石为梯。我们纷纷爬上此楼,顿有爬上“书山”之感。

走过水心亭,看水廊曲折,游鱼嬉戏;穿过蝴蝶厅,赏月楼,毓秀楼。话说当年何止舠为了方便母亲礼佛,特建赏月楼,据说夜晚登楼,清辉满地,月色尽收眼底,美不胜收。然而如今却已无法窥见当年的美景了,我们纷纷叹惋,直言遗憾。虽然如此,何止舠先生的孝心,仍在不知不觉中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在参观何园的各类房间时,中西合璧的特点展现了出来。之前所见皆是雕梁画栋,小桥流

水,但在书房里,西式壁炉毫无违和感的融入进去,更有芷虹阁内,巧妙地竹制折叠椅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会客厅的玻璃更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据说这玻璃是从法国引进的,说一寸玻璃一寸金,真真是毫不夸张。

最为令人称奇的,便是石涛叠石的惊人技艺。片石山房内“二厅之间,湫以方池。池上有太湖石山子一座,高五六丈,甚奇峭,相传为石涛和尚手笔”。在片石山房内的叠石是石涛叠石的人间孤本,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驻足宁看。叠石即是假山,这座假山的“人造月亮”是一奇观,盈盈池水,盎然成趣。“月亮”虽小,却展现出无穷的智慧和情趣。

据导游说,何园的主要特色是充分发挥了廊道建筑的功能和魅力,1500米复道回廊,是中国园林中少有的景观。左右分流、高低勾搭、衔山环水、登堂入室,形成全方位立体景观和全天候游览空间,发挥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回环变化之美和四通八达之妙,是中国最早的立交桥雏形,更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在那个时代的何止舠,已经具有了开放性的思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何氏家族的后人们也继承了何止舠先生的精神。自何家两博士回归,便创办持志大学,并成为了后来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雏形。

中国的古典私家园林的建筑布局,不同于国外园林中轴线对称理念,采用的是自然法,其亭台楼榭不规则地散落分布于或人造或依地貌而成的山水之间,取天人合一之意境。何芷舠先生建的扬州何园,不仅深谙中国园林的山水境界,也熟悉开放性布局和由各种两层回廊组成的网络状结构,观念创新。在参观完何园后,我们不仅要了解其开拓创新的精神,更要应用于学习中,做到知行合一。

(二)登临金山添豪气,江天尽揽入画题当日下午,我们便赶到了镇江金山寺,远看只见高耸的塔尖。金山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东晋,相传曾经由法海住持,玄奘也是在此长大。它仿佛佛教的长老,见证了千年来的风云变幻。

金山寺依山而建,我在其中穿行;绝顶是一座塔,我站在塔下,望着重檐的佛殿。一阵风吹来,惊动了檐下的铃,发出庄严而和谐的响声。当年修建金山寺时,金山是长江中的一座岛,不难想象当年的僧人站在这里,看着大江东去时的感慨。

江天一览之上,俯瞰长江,水天一色;大雄宝殿之前,信徒跪拜,虔诚礼佛。佛教自传入中国,几经周折,至今不绝。它净化心灵,引人感悟,教人向善。作为我们,进入佛寺,也能感受到那种庄严和肃穆。虽非信徒,当我们走过的时候,不曾喧哗,不曾拍照,小心翼翼的走过,表现我们这一代人的尊敬。一中的素养要在我们身上体现,我们,做到了。

(三)梦回春秋故都淹城

早在1988年,淹城遗址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内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曾专门用一首歌——《春秋淹城》来讴歌古老淹城的魅力。有历史学家曾表示:“中国可以缺少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但中国唯一不可缺少的是春秋时代。因为这一时期,中国诸子百家文化争鸣。”还有专家将春秋时期视为中华文化的根基。研学旅行的第三天,我们终于来到了淹城春秋乐园——春秋文化的记录者。

在这里,阴阳家,法家,小说家,医家,农家,墨家,儒家,名家,兵家,道家,纵横家,杂家等十二家各有其代表地,体现了春秋时代百家争鸣的时代特征。其中,儒家之所的表演令我们印象深刻。高耸的孔子雕像,别出心裁的木刻书简,儒家特色的书生装扮,都吸引了大批游客的目光。

了解了诸子百家,淹城遗址成了我们关注的焦点。三道古城墙逶迤起伏,三条护城河清波荡漾。淹城建于春秋之前,形如灵龟。据说,出土的独木舟、青铜器、单色陶,件件瑰宝。竹木井、龙泉、孙武草庐等人文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融会了诗经、楚辞、吴歌的意境。淹城比古希腊帕提农神庙早500年、比古罗马大角斗场、泰勒斯凯旋门更早。考古学家和旅行家称之为“中国第一水城”、“淹城形制天下奇”。淹城遗址是先民的独特馈赠,成为后辈稀有的精神家园。而平时普通的游乐设施,在这里也有了特殊的寓意。“铁血冒险城”——春秋战国,英雄辈出。他们铁血丹心,历经磨难,追求信仰和理想,可谓铁血勇士。铁血冒险城模拟攻城夺关的征战

场景,充满惊险与刺激,挑战与快感,让恐惧与勇气交锋。同学们纷纷挑战自我,水军训练营,吴楚决战,九龙问鼎,铁血春秋,大家过五关斩六将,都不在话下。游乐之余,也是复习历史的好时机。

扬州,常州。此次研学之行,我们既领略了烟花三月,繁花似锦,小桥流水的江南风韵,也感受到了古朴的历史文化背景,春秋战国,硝烟未尽。一路欢歌笑语,同学情,更近,师生意,更浓。江南一行,如梦一场,永难忘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江都。西湖岸边寻琼朵,玉带桥上看绿波。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兰陵。山寺檐角风铃荡,古墙三道逶迤走。早晚复相逢?

高一34班叶桢

2016.4.3

研学旅行报告

刘公岛研学旅行报告 我们同学一行在老师的带领下,乘船来到了刘公岛,开始了我们的刘公岛研学旅行之旅。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老师为我们请了专业导游,为我们介绍刘公岛以及它的历史故事。 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湾内,距威海市区2.1海里,东西长4.08公里,南北最宽处1.5公里,面积3.15平方公里,最高点旗顶山海拔153.5米,2010年,刘公岛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 级景区。刘公岛地势北高南低,北部直立陡峭,南部平缓绵延,因地势扼海防之要,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就座落于这座小岛之上。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是一处遗址类博物馆,以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等清代建筑为主体,真实再现了当年北洋水师及甲午战争的历史原貌,先后被公布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近些年来,这里游人如织,多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而来,有着爱国情怀的人们,来实地体验一下当年那段不堪的历史。 我们首先来到了中日甲午海战馆,馆里陈列了当年的海战的一些用品或缩影图片,还有一些战舰的碎片,电影墙上播放着海战的电影片断,一幕幕惨烈的场景让人不忍直视,让我们这些生长在和平年代的学生无法想象战争的残酷。

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日本早已觊觎中国的财富,甲午战争以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经历了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等战役,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告终。李鸿章在清政府的指令下,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让中国失去了附属国-朝鲜,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包括钓鱼岛)、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后增加三千万两“赎辽费”等等不平等条款,条条让爱国的中国人顿足捶胸。 是清政府的昏庸无能,贪污腐化,克扣军费,让亿万中国子民葬身海底,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停驻在港湾内的定远舰是按原貌复制再现的清末北洋海军旗舰“定远”号,它见证了炮火连天的过去,新的油漆掩盖了它斑驳的身躯,却抹不去它的血泪历史,今天它伫立在这里,时刻提醒国人,奋发图强,勿忘国耻。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

研学旅行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最新版】

研学旅行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以教育为目的的旅行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修学旅行,一种是研学旅行。前者是以学历教育为基点,旅行时间较长;后者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点,旅行时间相对较短。所谓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0-2025年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分析 研学旅行能拓展学生视野,夯实知识的纹理。学生所学的大多是书本知识,即使是通过实验来获得知识、技能,也是在学校为背景的实验室条件下,以间接经验和理性知识为主,接地气的感性知识始终欠缺,在进入信息化时代依然如此。因此,如何破解将知识生活化的

命题,即由理性知识获得为主转变为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获得兼顾,由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转变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辅相成,就成了当前教育的一大难题。而研学旅行也许就是破解这一难题的秘钥。因为它可以使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相对密闭的校园,去拥抱乡土乡情、县情市情、省情国情,在与学校教育情境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弥合习得的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的缝隙,实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握手言欢,夯实知识的纹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第二次飞跃。 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原国家旅游局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标志着我国的研学旅行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从参加研学旅行的意愿调查来看,70%的人期望旅行时长是6-10天,人均花费能接受在3000-10000元的所占比例达88%,64%的人认为目前市场上的研学旅行产品能满足需求。各区域主要热门旅游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沈阳、武汉、西安等愿意参与研学旅行的比例基本达到70%以上。 从世界旅游市场来说,研学旅行是一个重要的市场,占有三分天

研学旅行报告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一)烟花三月下扬州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扬州,画中之画的小城,便是我们研学旅行的第一站。 一、瘦西湖之游——欲比西子,不输颜色 古人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人常将苏杭与扬州相较,如此便不可不提扬州的瘦西湖了。瘦西湖虽非西湖,却也有一番喜人风貌。西湖之所以曰“瘦”,一指其长湖如绳,二指其清俏绰约之美。沿瘦西湖漫步。看,莲花塔前,清风徐徐,碧桃舒瓣,琼花吐苞;听,五亭桥上,一弯檐角,风铃作响。玉板桥上杨柳依,听鹂馆前独松立。走过湖上草堂,钓鱼台上,两洞三景——莲花塔,五亭桥,钓鱼台,画中有画,景中融景,同学们无不赞叹称奇。 沿着湖边漫步,满眼的琼花林,树上琼花尚未开放,却已有圆球状的花苞了,叶子浓绿,花苞可人,开放之后的盛况,可见一斑。导游向我们介绍到,传说当年隋炀帝爱好扬州的琼花,特意移植一些去了都城,以解对江南相思之苦。哪知无论如何悉心培植浇灌,这琼花树虽高,却就是不肯开花。炀帝无奈,只得作罢。自此,便流传下琼花爱乡的美谈。我们听后都啧啧赞叹,谁说草木无情,这般有情有义之花,无愧为扬州市花,传为佳话。 介绍过扬州市花,同在河岸边摆弄风姿的还有扬州市树——杨柳。杨柳依依,空中柳絮,轻柔自在。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说的便是三月柳絮飘飞如烟如花,遍布城中,如景如画,今日可算是领略到了。 瘦西湖的最后一游,我们来到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二十四桥。当年的二十四桥虽毁,然而今之桥,在我们看来仍不减当年颜色。后熙春台作景,旁九曲桥为衬。吹箫亭中,清丽依旧,仿佛还能看到歌女淡妆素裹,吹箫弄笛。虽憾无赏月之风雅,却叹花海夕阳相依之美。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当年身在洛阳,神驰江南,幼时读词,不懂其缘。而今身陷江南美景,才略解乐天之愁——江南之美,着实令人流连忘返。 二、何园之游——匠心独具,中西合璧 小憩一晚,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来到了瘦西湖旁的何园。都说苏州园林好,导游却说这何园不输于苏州园林,号称“晚清第一园林”,不知是否如此呢? 进入何园,首先来到的是读书楼。楼前无梯,唯有假山依附。看见我们疑惑的神情,导游笑道:“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这便是这个寓意了。”当年何园的主人何止舠为了让儿子何声灏专心学习,特建此楼,以山为路,以石为梯。我们纷纷爬上此楼,顿有爬上“书山”之感。 走过水心亭,看水廊曲折,游鱼嬉戏;穿过蝴蝶厅,赏月楼,毓秀楼。话说当年何止舠为了方便母亲礼佛,特建赏月楼,据说夜晚登楼,清辉满地,月色尽收眼底,美不胜收。然而如今却已无法窥见当年的美景了,我们纷纷叹惋,直言遗憾。虽然如此,何止舠先生的孝心,仍在不知不觉中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XXX学校研学旅行申请报告》

《xx学校研学旅行申请报告》郝斌中学803张钧益 一、关于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xx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汉武帝十六岁时登基,为巩固皇权,中央设臵中朝,为加强对诸和地方高官的监察,在地方设臵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另有开辟丝绸之路,在轮台、渠犁屯田等创举,并臵使者校尉,建立年号、颁布太初历、兴太学,影响极为深远。 汉武帝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但在位后期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因此留下负面评价。征和四年(公元前xx),汉武帝下罪己诏。后元二年(公元前xx),汉武帝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二、汉武帝东巡概况 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元封元年(公元前1xx年),汉武帝到泰山行封禅大礼,听信一些“山若将可得”的鼓惑,“乃复东至

海”,以“望冀遇”。所希望见到的“”仙山在山东海边没有“遇”到,其“并海”(并为沿之意)而“北至碣石”,沿着海边一直来到有“神岳”盛名的碣石山祭神求仙。汉武帝此行碣石,使碣石山一带沿海地区的求仙活动在时隔百年之后死灰复燃。而他搞的求仙活动,比秦始皇要热闹许多,如召鬼神、炼丹沙、候神等,各种名堂数不胜数,而且动辄就入海求“”,指山说封禅。当时,为了迎合他祀神求仙,“于是郡国各除道,缮治宫观名山神祠所”。为此,碣石山一带又留下不少祀神求仙的各种各样的建筑。在碣石山南麓,迄今存有汉武帝行宫的遗迹,1958年在修建位于昌黎县城的西山东坡原二中(昌黎一中)校园操场时,曾出土了大量“千秋万岁”瓦当和大型汉瓦,其地当为汉武帝来碣石山时驻跸的行宫所在地。 在碣石山,刘彻也像秦始皇一样,进行了刻石纪功活动。对此,郦道元的《水经注·濡水》有明确记述:“濡水(滦河)又东南至絫县碣石山……汉武帝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絫县为昌黎在西汉时的县名,坐落在昌黎县城之北的碣石山主峰仙台顶之所以又名“汉武台”,当以“汉武帝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得称。“汉武台”,极可能为碣石山主峰最古的专有名称。 汉武帝晚年曾经三次巡幸琅琊(包括琅琊郡所属不其县)。元封五年(前106)年末,武帝南巡,次年初由长江口浮海北至琅琊,直到三月才离开。太始三年(前94),武帝再幸琅琊。太始四年(前93)夏四月,汉武帝巡幸不其,在女姑山建太乙仙人祠和明堂。太乙(泰一)是楚人祭祀的至高无上的大神,原只有京城甘泉宫一座太乙祠庙,

研学旅行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

研学旅行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 第一章研究定位及主要方法 第一节研究目的 第二节研究内容 第三节研究方法 第四节数据来源 第五节分析依据 第二章研学旅行基地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第一节社会宏观环境分析 第二节研学旅行基地项目相关政策分析 一、国家政策 二、研学旅行基地行业准入政策 三、研学旅行基地行业技术政策 第三节地方政策 第三章研学旅行基地项目总论 第一节研学旅行基地项目背景 一、研学旅行基地项目名称 二、研学旅行基地项目承办单位 三、研学旅行基地项目主管部门 四、研学旅行基地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五、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六、研究工作依据 七、研究工作概况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结论 一、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二、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三、选址 四、研学旅行基地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五、环境保护 六、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七、研学旅行基地项目建设进度 八、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九、研学旅行基地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十、研学旅行基地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第四节存在问题及建议 第四章研学旅行基地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第一节研学旅行基地项目提出的背景 一、国家及研学旅行基地行业发展规划 二、研学旅行基地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第二节研学旅行基地项目发展概况

一、已进行的调查研究研学旅行基地项目及其成果 二、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三、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四、研学旅行基地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第三节研学旅行基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现状与差距 二、发展趋势 三、研学旅行基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四、研学旅行基地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第四节投资的必要性 第五章研学旅行基地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国内生产企业现状 一、重点企业信息 二、企业地理分布 三、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四、企业从业人数 第二节重点区域企业特点分析 一、华北区域 二、东北区域 三、西北区域 四、华东区域 五、华南区域 六、西南区域 七、华中区域 第三节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产品竞争策略 二、价格竞争策略 三、渠道竞争策略 四、销售竞争策略 五、服务竞争策略 六、品牌竞争策略 第六章研学旅行基地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 第一节研学旅行基地行业产销状况分析 第二节研学旅行基地行业资产负债状况分析 第三节研学旅行基地行业资产运营状况分析 第四节研学旅行基地行业获利能力分析 第五节研学旅行基地行业成本费用分析 第七章研学旅行基地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一节市场调查 一、拟建研学旅行基地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二、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三、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四、替代产品调查 五、产品价格调查

2018年游学研学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游学研学行业 分析报告 2018年8月

目录 一、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8) 1、研学旅行纳入日常教学活动,行业利好政策持续加码 (8) 2、教育观念更迭,游学研学消费倾向加深 (10) 3、留学市场的火热也带动了游学业务,签证、航线等客观因素趋优 (11) (1)国际游学市场增长潜力大,留学市场成为其发展的持久动力源 (11) (2)我国公民处境签证便利化趋势明显,利好国外游学 (12) (3)民航运输航线增加方便国内国际游学 (12) 4、一级市场关注度高,2017年投融资规模增速超过250% (13) 5、2017年我国游学研学市场规模374亿元,参与人次425万人 (14) 二、产业链情况 (14) 1、产业链参与者背景纷杂,百家争鸣各具优势 (14) (1)学校:游学的第一大组织方,占游学市场份额70% (15) (2)专业游学机构:专业游学机构优势在于游学研学产品设计优势 (15) (3)留学中介/培训机构 (16) (4)旅行社 (16) (5)地产商 (17) 2、上游稀缺资源、下游渠道把控产业链价值核心 (17) 3、游学研学行业竞争格局分散 (18) 4、短期看好B2B快速获客打开市场,长期看好B2B2C转换品牌价值实现规模 化盈利 (21) 三、行业发展趋势 (23) 1、游学产品回归教育功能、重复消费趋于常态、营地教育前景广阔 (23) (1)研学旅行在全国范围推行,加速游学产品教育功能的回归 (23)

(2)游学研学产品重复消费趋于常态,高频消费且兼具差异化的营地教育前景广阔 (23) (3)营地教育起源于美国,时至今日已有150多年历史,是欧美国家主流的户外教育形式 (24) 2、优质内容+核心渠道+稀缺资源共筑企业议价能力 (26) 3、产业发展趋于纺锤型,并购整合与BC端渠道融合大势所趋 (30) (1)并购整合实现协同效应 (30) (2)长期BC两端渠道融合大势所趋,各取所需价值巨大 (31) 四、行业相关企业简析 (31) 1、世纪明德:国内最大的游学行业领导品牌之一,B2B游学龙头 (32) (1)商业模式:国内B2B游学龙头 (32) (2)核心竞争力 (33) ①三高(产品种类、质量和专业性)一低(产品单价)拉动业绩 (33) ②游学线路遍布全国,BC端渠道两手抓 (34) ③“全产品一站式”接待服务,六度模型强化接待服务管理水平 (34) ④“重安全、过程量、零事故”三级安全金字塔 (35) (3)财务数据 (36) 2、读行学堂:跟着课本游中国,旅游+教育综合赋能 (36) (1)商业模式 (37) (2)核心竞争力 (37) (3)财务数据 (38) 3、麦淘亲子:儿童场景教育平台,亲子旅游O2O服务商 (40) (1)商业模式:通过自营+平台的模式,构建了完整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40) (2)核心竞争力 (41) ①自营+平台模式构建完整的产品和服务体系,用户满意率、复购率双高、裂变式 口碑传播效果佳 (41) ②轻资产输出快速扩张,反向输出夯实教研实力 (41) ③布局多个领域,完善亲子产业的生态布局 (42)

研学旅行总结报告

研学旅行总结报告 我校于今年第一次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旅行,作为带队老师,我有幸全程参与其中:早上5:30从学校出发,经过5个小时的车程抵达研学首站雨花台景区,午饭过后,相继参观了大屠杀纪念馆和中山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晚上赶到芜湖休息,第二天游玩方特(4期)景区,让学生体验3D和4D科技,下午4点返程。这一行,让我感受良多,在这里我对此行进行一下总结。 以下情形仅限本组,并不代表全部,或许会有缺失也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先来看看我印象深刻的一些情节: 1、出发之前大部分的家长给孩子准备了许多的零食,而之前老师并没有提醒零食的种类和数量(基于旅途长短所需),我们的孩子同样也不知道该如何分配自己的进食时间,上车就开始吃,由于车厢是封闭式的导致车厢异味严重,垃圾遍地。 2、旅途过程中,几乎全部的学生都在吃东西、玩手机,即使劝解多次也没有效果,导致许多学生刚出发不久就开始到处喊着怎么充电,拍照当然是不行了,与家人联系都困难。 3、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是否晕车是有所了解的,但却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对此做了准备,没有做预防措施的同学一人呕吐,一车的人都难受。 4、出行之前没有对旅行过程进行了解,对所进入的景点并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禁忌,需要自己做些什么,丢掉的不仅仅是个人是素质,也

有名族的尊严。如:在大屠杀纪念馆景区喧哗、打闹、嬉笑,甚至有学生说“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在外围的时候走在非路面区(可能受其他游客的影响),提醒多次也无效。如果是娱乐项目尚可,敬畏之处如此所为让人对名族的未来感到担心。还有同学在中山陵景区的中轴线上边走边吃瓜子…… 5、第二天的游乐项目暴露了大家缺乏团队精神,大多数同学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与不感兴趣的项目区别很大,由于是团队行为,完全不考虑其他成员的感受,只顾自己的一时爽快。至于此行的目的完全抛弃在脑后。 6、结束的时候很多学生和老师都缺乏时间意识(这一点上部分老师比学生表现的更突出)。 基于以上这些现象,我觉得研学旅行起到了如下作用: 1、出行之前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说走就走虽然很好,但是基本的旅行常识都没有是肯定不行的。如:中途只需要带少量的食物(以水果和无异味的零食为主),尽量少带现金及贵重物品,部分同学行程中丢失现金、钱包、手机就是例子;车上时间应该以休息为主,保存体力好游玩,手机等存好电量用于拍照和与家人联系;了解景区禁忌,免得出现尴尬和意外。 2、培养学生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在异味严重的车厢里面呆着大家都不好受,自己其实也是受害者,司机后来不让带任何食品进车厢对大家来说就是一个惩罚,我想大家的印象是深刻的)、培养学生和老师的团队意识和时间观念,与同时研学的其它学校进行比较就能看到

2021年开展研学旅行的说明报告和应急预案

开展研学旅行的说明报告和应急预案 XX市第XX中学开展研学旅行的说明报告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方针,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为指导,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研学旅行对提高学生以研学旅行校本课程开设为契机,助推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以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课程设计原则与课程内容 (一)课程设计原则 1.开放性原则: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体现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广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展示的多样性和的灵活性。

2.整合性原则:以研学旅行资源及内容、方法和师资情况为基础,结合学生认知能力和社会实际整合开发课程,保证课程的时效性,实现课程的生成性。 3.体验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人为本,以学生活动为主,突出体验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变知识性的课堂教学为发展性的体验教学。 4.生活性原则:着眼于生活实际的观察视角,把学生从最简单熟悉的生活层面引领到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舞台,加强教育的生活性,突出生活的教育化程度。 (二)课程内容 1.了解社会状况。通过研学旅行活动,了解当前社会实践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如、卫生、网络、饮食、环境、动植物保护以及人口老龄化、就业压力、就医入学等现实状况。 2.探究学科问题。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数学、语文、英语、政治、历史、通用技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以及学科交叉知识的探究,发现一些值得研究的新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