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肛裂切除术与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探讨肛裂切除术与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探讨肛裂切除术与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探讨肛裂切除术与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发表时间:2017-11-14T15:04:37.87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8期作者:房广洋1 刘丽梅2 [导读] 肛裂是特别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发病率较高,导致肛裂的病因有很多。

1鹤岗市人民医院 154101;2鹤岗市岭北人民医院 154106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肛裂切除术与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肛裂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意愿和临床需要,对32例患者采用肛裂切除术,对28例患者选用纵切横缝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的临床疗效和术后情况。结果在伤口愈合时间和术后疼痛度方面纵切横缝术组明显优于肛裂切除术组,差异显著

(P<0.05);但是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肛裂切除术明显优于纵切横缝术;在手术疗效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裂切除术和纵切横缝术对治疗肛裂患者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两者在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各有优劣,临床上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关键词:肛裂;肛裂切除术;纵切横缝术[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lysis and excision of anal fissure longitudinal incision and transverse suture ope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nal fissure patient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4 in the 60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according to the wishes of patients and the clinical needs of 32 patients with anal fissure resection in 28 patients with longitudinal incision and transverse suture in the treatment,clinical efficacy and comparison of two kinds of operation after surgery. Results in the wound healing time and postoperative pain degree after longitudinally cut transverse suture oper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anal fissure excision group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but in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excision of anal fissure is better than longitudinally section transverse suture operation;curative effect in surger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excision of anal fissure and longitudinal joints with goo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anal fissure patients,operation time,healing wounds in both pain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clinical can be used flexibl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keyword] anal fissure;anal fissure excision;longitudinally cut transverse suture operation

肛裂是特别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发病率较高,导致肛裂的病因有很多,其中排便引起的肛管皮肤层裂伤是主要诱因[1,2]。肛管皮肤裂伤的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产生炎症进而引发溃疡。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出血、肛乳头肥大、周期疼痛等。肛裂一般不能自行痊愈,需要采取手术治疗[3,4]。目前临床上治疗肛裂的手术有很多种,主要以肛裂切除术和纵切横缝术为主,但是对两种手术的优劣性进行详细对比的相关文献较少,其中,肛裂切除术手术疼痛大但副作用少,而纵切横缝术手术疼痛小但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因此,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找到最优治疗手段,本研究通过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肛裂切除术和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发布的《痔、肛屡、肛裂、直肠脱垂的诊断标准》作为纳入准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肛裂的诊断标准,根据患者意愿和临床需要,分别采取肛裂切除术和纵切横缝术两种手术方式。其中肛裂切除术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4~46岁,平均(31.4±3.27)岁,病程6~18个月;纵切横缝术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26~47岁,平均(30.9±3.30)岁,病程7~19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分布、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凝血四项、血常规、肝功能等常规检查,手术前禁食禁水并对肠道进行常规清洁和消毒,采用低位骶麻或硬外麻醉,麻醉发挥作用后,进行手术。①肛裂切除术组手术方法:自肛门齿状线到肛外缘1 cm处顺着肛裂裂口中央处纵切,术中切断患者的肛门内括约肌,通过手指进行扩肛操作,如果患者并发痔疮或肛乳头肥大也要顺带切除。最后清除溃疡组织并修整切口平面,填充凡士林纱布进行止血。②纵切横缝术组手术方法:和肛裂切除术相比,纵切时肛外缘处的切口有所延长,牵拉切口两边的中上位置使之成为一个倒立的三角形,将三角底边与相邻边皮肤进行横向缝合,由外向内缝合并保持两侧的对称性。切口的两边下部不进行缝合,留作引流口,术后行填塞止血和固定。两组患者手术后均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及时更换纱布并遵医嘱饮食。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出血、排便情况等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创口愈合时间(以创面愈合为指标,从肛裂术后第1天起,到创面完全愈合所需的时间)。

1.4疗效判定

痊愈:疼痛和出血等症状消失,排便通畅,伤口愈合良好,肛门各项功能正常。好转:排便通畅,便血症状消失,疼痛减轻,伤口部分愈合。无效:排便不畅或失禁,疼痛和出血症状无改善,伤口未愈合。计算时,总有效人数是痊愈和好转人数的总和。疼痛度评价标准:轻度疼痛:疼痛可以忍受,不需要通过口服药物止痛;中度疼痛:疼痛较重,不采取措施较难忍受,需要口服药物止痛;重度疼痛:疼痛严重,口服药物止痛无效或者效果较差,需要注射药物才能缓解[5,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肛裂手术过程详解

文章来源:郑州肛泰肛肠医院 文章来源:郑州肛泰肛肠医院肛裂手术过程详解 肛裂是指肛管齿线以下的皮肤发生裂口或溃疡。在肛裂发病初期可保守治疗,如果变为慢 性的陈旧性肛裂则只有行肛裂手术来治疗。对经久不愈,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慢性肛裂可采 用以下的肛裂手术治疗: 一、肛裂切除术 即切除肛裂及其周围的三角状皮肤,在局麻或腰麻下行梭形或扇形切口,全部切除前哨痔、肥大肛乳头、肛裂、必要时垂直切断部分内括约肌。该法优点是病变全部切除,创面宽大,引流通畅,便于肉芽组织从基底生长,但其缺点是留下创面较大,伤口愈合缓慢。 二、肛裂手术内括约肌切断术 内括约肌具有消化道不随意环形肌的特性,易发生痉挛及收缩,这是造成肛裂疼痛的主要 原因,故可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愈肛裂。一般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很少引起大便失禁。方 法有以下3种。 1.肛裂手术的侧位开放性内括约肌切断术:摸到括约肌间沟后,在肛门缘外侧皮肤做2cm孤形切口,用弯血管钳由切口伸到括约肌间沟,显露内括约肌后,用两把弯血管钳夹住内括 约肌下缘,并向上分离到齿线,在直视下用剪刀将内括约肌剪除一部分送活检,证实是否 为括约肌,两断端结扎止血,用丝线缝合皮肤。该法优点:手术在直视下进行,切断肌肉 完全,止血彻底,并能取组织做活检。 2.侧位皮下内括约肌切断术:局麻后,摸到括约肌间沟,用眼科白内障刀刺入到内、外括 约肌之间,由外向内将内括约肌切断,避免穿透肛管皮肤。该法优点:避免了开放性的伤口,减轻痛苦。伤口愈合快。缺点:切断肌肉不够完全,有时易出血。因此该肛裂手术只 适合于有经验的医生。在侧位皮下内括约肌切断术中将B超旋转探头插入肛管直肠内,在切断肌肉后立即用B超旋转探头检查内括约肌是否已剪断,并能查出其范围,此探头可免除术者手指插入直肠,而帮助手术操作。以上两法都可同时切除外痔和肥大乳头。 3.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截石位或俯卧位,在局麻或全麻下,用双叶张开或肛门镜显示后 正中肛裂,直接经肛裂处切断内括约肌下缘,自肛缘到齿线,长约1.5cm,内、外括约肌间之组织也应分离,有时也切开外括约肌下部,以利引流。如有炎症肛窦、肥大乳头或外痔,可同时切除。伤口开放,自行愈合。但伤口愈合缓慢,偶有“锁洞”畸形,影响肛门功能 不良者,不宜行此手术。

肛裂的治疗方法

肛裂的治疗方法 肛裂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往往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肛裂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原则是保持大便通畅,制止疼痛,解除括约肌痉挛,中断恶性循环,促使创面愈合。常用【华柏-熏洗方】,取适量用开水化开熏洗,早晚各一次。 肛裂注意事项如下: 一、保持大便通畅 肛裂的治疗方法中的保守疗法,首先是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使排便润滑,增加多纤维食物和改变大便习惯,逐步纠正便秘的发生。 二、肛管扩张 常用于急性或慢性肛裂的治疗方法,优点是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器械,疗效迅速,术后只需每日坐浴

即可。方法:局麻后,病人取侧卧位,先以二食指用力扩张肛管,以后逐渐伸入二中指,维持扩张5min。在男性应向前后方向扩张避免手指与坐骨结节接触而影响扩张,女性骨盆宽,不存在此问题。肛管扩张后,可去除肛管括约肌痉挛,故术后能立即止痛。扩张后,肛裂创面扩大并开放,引流通畅,浅表创面能很快愈合。但此法可并发出血、肛周脓肿、痔脱垂及短时间大便失禁,复发率较高是其不足。 三、局部坐浴 这是肛裂的治疗方法中,最实用和最简便的方法。 四、对经久不愈,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慢性肛裂的治疗方法,可采用以下的手术治疗方法。 1.肛裂切除术即切除肛裂及其周围的三角状皮肤,在局麻或腰麻下行梭形或扇形切口,全部切除前哨痔、肥大肛乳头、肛裂、必要时垂直切断部分内括约肌。该法优点是病变全部切除,创面宽大,引流通畅,便于肉芽组织从基底生长,但其缺点是留下创面较大,伤口愈合缓慢。 2.内括约肌切断术内括约肌具有消化道不随意环形肌的特性,易发生痉挛及收缩,这是造成肛裂疼痛的主要原因,故可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愈肛裂。一般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很少引起大便失禁。方法有以下3

肛裂的治疗

1.肛裂患者要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含植物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每日早晨空腹时喝一杯凉开水睡前服中药麻仁丸、蜂蜜等促进排便,减少肛裂的发生。已发生肛裂者,一定要请专科医生治疗。 2.肛裂的最佳治疗方法,目前没有一种特效的药物服后即愈,而肛裂和“痔疮”是绝然不同的两种疾病。因此用治疗“痔疮”的药物是不可能彻底治愈肛裂的。目前主流的的治疗术是pph术,cook术,hcpt等微创手术,伤口小,术后恢复快!适合于现代人紧张的社会节奏! 3.微创手术治疗肛裂,现在已经完全做到了微创无痛。微创手术采用HCPT微创术的微创疗法进行肛门修复,配合特有的药物熏洗,十几分钟即可轻松治愈,一般情况下可随治随走,没有痛苦,非常快捷。 4. 治疗肛裂小偏方 1、颗粒饮满的大豆1000克,食盐100克,用适量水加热,将盐化开泡豆子。尔后将豆子晾干,炒熟。每日饭前和晚睡前,嚼食60粒左右。牙齿不好者,可将豆子压碎再吃。 2、每天清晨洗漱后,生吞黑豆49粒。方法:凉开水将豆子洗净后,温开水送下。豆子在胃内并不消化,第2天随大便排出。此方除治便秘外,长期服用,还有明目补肾的作用。 3、取皂角30克(去籽后研成细末),蜂蜜适量(文火熬浓),趁热与皂角末混匀,做成15个药丸备用。用时将药丸用手指送入肛门内2-3厘米处,约1小时后大便即通。 4.菠菜根洗净切碎,加蜂蜜20克,煮熟连吃带喝。食用2周,可治便秘。患有糖尿病者可白煮。 5.将马铃薯洗净,在搅肉机上挤汁,用纱布过滤,每日早饭及午饭前空腹各饮半杯。此法除治便秘外,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痔疮也有一定疗效。 6、紫菜10克,香油2小勺,酱油数滴,味精0.5克,每日晚饭前半小时用开水冲泡一碗,温服。 7、鲜菠菜250克,洗净切碎,放入开水中烫3-5分钟,取出用香油伴食,连服可缓解便秘。 8、肥羊肉150克,干姜10克,当归15克,煮熟后取出干姜、当归,食羊肉,连汤服下,可通便。 9、菠菜500克,洗净切碎,用猪油做菜,数日有效。 10、每晚睡前,食蜂蜜2-3匙,持之以恒,效果甚佳。 11、便前或入厕时,用双手各一指压迫迎香穴位(即鼻翼两侧凹陷处)5-10分钟,促使大肠蠕动,大便畅通。 12、将荸荠洗净消毒(在沸水中稍烫一下即可),每日饭后吃上3-4个,或根据症状轻重适当增减。吃时连皮嚼碎咽下,不要吐渣儿,否则疗效大减。 13、鸡蛋煮熟后将蛋黄剥出,放锅内文火焙烤,烤至蛋黄出油,再焙干冷却轧面。大便后将肛裂处洗净,把蛋黄面敷在患处。主治肛裂,几次即愈。 14、白芨200克,蜂蜜50克。将白芨加入适量清水煎煮(水稍超过药面),待药液变成粘稠时,去除白芨,取出药液以文火浓缩成稀糊状,兑入煮沸去沫的蜂蜜,充分搅匀,冷却后即可使用。每次用药棉蘸药液外涂于肛裂患处,1日2次。一般治疗3-5天创口即会结痂而痊愈。

肛裂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肛裂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肛裂的治疗原则是急性肛裂以保守疗法即非手术疗法为主,宜止痛止血,防止出现疼痛恶性循环。对慢性肛裂或者Ⅲ期肛裂,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彻底消除肛裂的病因及加剧疼痛的因素,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多吃蔬菜、水果,增加饮水,纠正便秘,可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使大便松软、润滑,以利排便。 肛裂的治疗原则 局部坐浴:用热水或高锰酸钾温水坐浴,温度40℃~50℃(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温水坐浴可松弛肛门括约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减轻疼痛,并清洁局部,以利创口愈合。坐浴后可以外敷消炎止痛药物,以减轻症状。 封闭疗法:疼痛严重者,用1%~2%普鲁卡因注射于肛裂基底部及两侧肛门括约肌内,可缓解括约肌痉挛以止痛。 肛管扩张:适用于急性或慢性肛裂且未并发乳头肥大及前哨痔者。在局麻或骶管麻醉下用手指扩张肛管,可解除肛管括约肌痉挛,达到止痛目的。 手术治疗:对经久不愈,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慢性肛裂,可采用手术治疗。将肛裂及其周围病变组织全部切除,使其成为新鲜创面,再行愈合。 针对新鲜性肛裂 经非手术治疗可达愈合,如局部热水坐浴,便后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可促使肛门括约肌松弛;溃疡面涂抹消炎止痛软膏(含地卡因、黄连素、灭滴灵等),促使溃疡愈合;口服缓泻剂,使大便松软、润滑;疼痛剧烈者可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或保留灌肠,使括约肌松弛。 针对陈旧性肛裂 经上述治疗无效,可采用手术切除、包括溃疡连同皮赘(前哨痔)一并切除,还可切断部分外括约肌纤维,可减少术后括约肌痉挛,有利愈合,创面不予缝合,术后保持排便通畅,热水坐浴和伤口换药,直至完全愈合。近年来采用液氮冷冻肛裂切除术,获得满意疗效,术后痛苦小,创面不出血,不发生肛门失禁等优点。 手术疗法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切除术:适用于Ⅲ期或慢性肛裂,术后效果好,极少复发。 后方内括约肌切开术:主要目的是消除内括约肌痉挛。 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主要目的是减少和防止肛门功能不良。

肛裂临床诊治指南

肛裂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在参考《肛裂得诊断标准(2002年,试行草案)》等基础上,结合循证医学研究结果与专家意见,制定《肛裂临床诊治指南》,供中国临床医师参照执行、 肛裂就是齿状线下肛管皮肤纵形全层裂开后形成得缺血性溃疡,好发于青壮年。目前发病机理不明确,主要与内括约肌痉挛、损伤后感染等有关。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症状:肛门排便时与排便后周期性剧烈锐痛,少量便血色鲜红,可伴有大便秘结,肛门分泌物、瘙痒等。 2、体征:好发于肛管后正中或前位溃疡,慢性肛裂可伴有哨兵痔、肛乳头肥大、肛窦炎、潜行窦、 3、分类: (1)Ⅰ期肛裂:肛管皮肤浅表纵裂溃疡,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 (2)Ⅱ期肛裂:有肛裂反复发作史。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部常呈灰白色,有分泌物。 (3)Ⅲ期肛裂:肛管紧缩,溃疡基底部呈纤维化,伴有肛乳头肥大,溃疡临近有哨兵痔,或有潜行瘘形成。 二、鉴别诊断 需与肛门皮肤皲裂、炎症性肠病肛管溃疡、肛管部鳞状细胞癌、梅毒性溃疡、结核性溃疡等鉴别。 【辨证】 1、热结肠燥证 便时肛门灼热疼痛,甚则面赤出汗,大便带血,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带血;舌质红,苔黄燥,脉实而滑数、 2、湿热下注证

大便干结不甚,便时腹痛不适,排便不爽,肛门坠胀,时有粘液鲜血,有时伴有肛门部湿疹,肛裂口内常有少许脓汁,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3、阴(血)虚肠燥证 大便干燥,欲解难下,便时肛门疼痛,痛如针刺,出血,口干心烦,欲饮不多,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 一、治疗原则 解除括约肌痉挛、止痛、软化粪便,终止恶性循环,促使创面愈合;同步解除伴随得各种症状;对经久不愈,非手术治疗无效得肛裂可以采用手术疗法。 二、非手术治疗 (一)中医治疗 1、分型证治 (1)热结肠燥证 治则:清热润肠 例方:新加黄龙汤加减、 常用药:生大黄9g(后下)、芒硝3g、玄参15g、生地15g、麦冬15g、炒地榆12g、炒槐花12g、枳壳12g、生甘草8g。 (2)湿热下注证 治则:清热利湿 例方:四妙丸加减 常用药:黄柏12g、苍术12g、牛膝12g、薏苡仁12g。 (3)阴(血)虚肠燥证 治则:养阴清热润肠 例方:知柏地黄丸合增液汤 常用药:知母6g、黄柏6g、玄参6g、麦冬6g、黄连3g、白芍6g、麻仁6g、木香6g、制乳没各6g、生甘草6g。 (二)外治法

肛 裂

肛裂 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的慢性梭形溃疡。以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为主要特征,好发于肛管后部、前部,青壮年多见,女性发病率较高。中医学称为“勾肠痔”、“裂痔”。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系血热肠燥、大便秘结、排便暴力努张所致肛门皮肤损伤,复因染毒而成慢性溃疡裂口。其病机常分为:血热肠燥、阴虚津亏、气滞血瘀。 西医学认为,长期的便秘及机械性损伤是首要因素。结合解剖、病理分析,具体原因如下: 1.外伤因素:干硬的粪便、异物、分娩,排便时过于用力,肛门指检或手术不当均可造成肛管皮肤损伤。 2.感染因素:感染多原发于肛窦。感染时炎性细胞可以释放溶解胶原的酶,阻止上皮组织再生与延伸,从而造成肛裂长期不能愈合。 3.解剖因素:肛管后多为韧带组织,血供差,弹性差,容易破裂,一旦损伤不易修复,逐渐形成溃疡,而成肛裂。 4.内括约肌痉挛因素:由于肛管部位的慢性炎症刺激,使内括约肌处于痉挛状态,致暴力扩张,肛管皮肤容易撕裂,裂伤后创面不易愈合,形成慢性溃疡性创面。随着国内外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肛裂的本质即是内括约肌痉挛所致的缺血性溃疡。 5.肛管狭窄:由于先天因素、外伤、手术等原因造成肛管狭窄,干硬粪便通过容易造成肛管皮肤撕裂损伤,细菌侵入感染形成溃疡造成肛裂。 临床表现: 1.疼痛:多由排便引起,粪便刺激溃疡裂口引起疼痛,疼痛引发痉挛,痉挛加重疼痛,恶性循环,至内括约肌疲劳松弛,疼痛缓解。 2.出血:量少,色鲜红,有时染红便纸,或附着于粪便表面,有时滴血。 3.便秘:肛裂患者多习惯性便秘,又因排便引起剧痛,患者常不敢排便而加重便秘。 分类: 1.急性肛裂:裂口边缘整齐,底浅,呈红色并有弹性,无瘢痕形成。 2.慢性肛裂:裂口边缘不整齐,底深,边缘纤维化、肉芽灰白。肛裂、前哨痔、乳头肥大常同时存在,称为肛裂“三联征”。 鉴别诊断: 1.肛门皲裂肛门皲裂多因肛周皮肤病引起,可发生在肛管任何部位,裂口表浅,数量较多,仅限于皮下,疼痛轻,偶有少量出血,瘙痒症状明显,无溃疡、裂痔和肛乳头肥大等并发症。肛裂疼痛呈明显周期性 2.肛管结核性溃疡溃疡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整齐,有潜行,底部呈暗灰色并可见干酪样坏死组织,有脓性分泌物,疼痛不明显,无裂痔形成。溃疡可发生在肛管任何部位,多有结核病史,分泌物培养可发现结核杆菌,活组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 早期肛裂,可先用非手术疗法,如无效或疗效不能持久,再考虑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疼痛,缓解括约肌痉挛和促使创面愈合。 (一)内治: 1.中药:血热肠燥证,治宜泻热通便,滋阴凉血。方选凉血地黄汤加减。 阴虚津亏证,治宜补血养阴,润肠通便。方选润肠丸。

优势病种肛裂诊疗指南

优势病种肛裂诊疗方案 一、概述 肛裂是肛肠科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传统认为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纵行裂开并形成感染性溃疡。本病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临床上以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为主要特点。中医讲本病称为“钩肠痔”、“裂痔”等。本病多与湿、热、瘀有关,病久易致血虚津亏,肠道失于濡养,大便秘结而成.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1)主要症状:排便时疼痛明显,便后疼痛可加剧,常有便秘及少量便血。好发于肛门前后正中。 (2)主要体征: 肛管皮肤浅表纵裂,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创面富于弹性。多见于初期肛裂。 有反复发作史。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紫红色或有脓性分泌物,上端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多见于陈旧期肛裂。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

级规划教材第七版《外科学》(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肛裂的诊断要具备主要症状如肛门疼痛、便血或有便秘,肛裂的疼痛呈典型的周期性疼痛,排便时疼痛,便后数分钟后可缓解,随后再次发生疼痛可达数小时缓解;便血为滴血或手纸沾血,鲜血,量少。肛门部检查有肛管皮肤裂开,肥大乳头和哨兵痔等体征即可作出诊断。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病程短,裂创新鲜,色红,底浅,边缘整齐有弹性,疼痛剧烈。 2、慢性期:病程长,反复发作,裂创底深,边缘不整,或有脓性分泌物上端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裂创底部栉膜变厚变硬,形成栉膜带。 (三)证候诊断 1、血热肠燥证:大便二三日一行,质干硬,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肛门疼痛,腹部胀满,溲黄,裂口色红。舌质偏红,苔黄燥,脉弦数。 2、阴虚津亏证:大便干燥数日一行,便时疼痛点滴下血,口干烟燥,五心烦热。裂口深红。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3、气滞血瘀证:肛门刺痛,便时便后尤甚。肛门紧缩,

肛裂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

肛裂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在参考《肛裂的诊断标准(2002年,试行草案)》等基础上,结合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和专家意见,制定《肛裂临床诊治指南》,供中国临床医师参照执行。 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皮肤纵形全层裂开后形成的缺血性溃疡,好发于青壮年。目前发病机理不明确,主要与内括约肌痉挛、损伤后感染等有关。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症状:肛门排便时和排便后周期性剧烈锐痛,少量便血色鲜红,可伴有大便秘结,肛门分泌物、瘙痒等。 2、体征:好发于肛管后正中或前位溃疡,慢性肛裂可伴有哨兵痔、肛乳头肥大、肛窦炎、潜行窦。 3、分类: (1)Ⅰ期肛裂:肛管皮肤浅表纵裂溃疡,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 (2)Ⅱ期肛裂:有肛裂反复发作史。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部常呈灰白色,有分泌物。 (3)Ⅲ期肛裂:肛管紧缩,溃疡基底部呈纤维化,伴有肛乳头肥大,溃疡临近有哨兵痔,或有潜行瘘形成。 二、鉴别诊断 需与肛门皮肤皲裂、炎症性肠病肛管溃疡、肛管部鳞状细胞癌、梅毒性溃疡、结核性溃疡等鉴别。 【辨证】 1、热结肠燥证 便时肛门灼热疼痛,甚则面赤出汗,大便带血,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带血;舌质红,苔黄燥,脉实而滑数。 2、湿热下注证 大便干结不甚,便时腹痛不适,排便不爽,肛门坠胀,时有粘液鲜血,有时伴有肛门部湿疹,肛裂口内常有少许脓汁,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3、阴(血)虚肠燥证 大便干燥,欲解难下,便时肛门疼痛,痛如针刺,出血,口干心烦,欲饮不多,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 一、治疗原则 解除括约肌痉挛、止痛、软化粪便,终止恶性循环,促使创面愈合;同步解除伴随的各种症状;对经久不愈,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肛裂可以采用手术疗法。 二、非手术治疗 (一)中医治疗 1、分型证治 (1)热结肠燥证 治则:清热润肠

肛裂行纵切横缝术与肛裂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对照分析

肛裂行纵切横缝术与肛裂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对照分析 发表时间:2018-06-20T14:08:20.49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5期作者:薛潇琨 [导读] 对肛裂患者行纵切横缝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可推广、实施。 (宁海县前童镇卫生院普外科浙江宁波 315600) 【摘要】目的:探讨肛裂行纵切横缝术与肛裂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对照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肛裂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4年1月—2018年2月为收治时间,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为44例,研究组行纵切横缝术,对照组行肛裂切除术,对比其临床效果,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出院时间。结果:研究组肛裂患者行纵切横缝术治疗的总好转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为(11.20±1.61)d,术后住院时间为(14.87±2.31)d,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肛裂患者行纵切横缝术治疗 的效果显著,可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可推广、实施。 【关键词】肛裂;纵切横缝术;肛裂切除术;术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073-02 目前对于肛裂的致病因素尚不明确,其与机械创伤相关,由于排便时过大的压力致使皮肤不愈合、裂伤,合并肛管前后方供血较差最终导致炎症改变[1],生成溃疡,若病情严重则延长了病程时间,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保守治疗的效果较差,因此多采取手术治疗[2],本研究为探讨肛裂行纵切横缝术与肛裂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对照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 1.1 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肛裂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4年1月—2018年2月为收治时间,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为44例,具体如下: 研究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为25例、19例,上限年龄值为79岁,下限年龄值为58岁,平均年龄值为(68.85±5.77)岁;上限病程值为11年,下限病程值为6个月,平均病程值为(6.97±1.55)年。 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为28例、16例,上限年龄值为77岁,下限年龄值为56岁,平均年龄值为(68.78±5.50)岁;上限病程值为11年,下限病程值为9个月,平均病程值为(6.58±1.49)年。 对比两组肛裂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差别较小(P值大于0.05)。 1.2 方法 研究组方法:行纵切横缝术治疗,予以全麻措施,随后于肛裂边缘行切口,将切口及相邻的皮肤横向予以缝合,保证其对称性,术后予以固定及止血措施,采取抗生素预防感染措施。 对照组方法:予以患者全麻措施,行切口于肛裂灶口部位,将患者肛门内部的括约肌切除,并予以肛门扩张措施[3],将患者肛裂的并发组织及并发痔疮予以切除,对患者的手术平面进行修整,切除完毕后予以止血措施,行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肛裂患者经相应治疗方案干预的临床效果,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出院时间。 1.4 疗效判定 分析两组经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估临床疗效,具体如下: 治愈:切口愈合,症状完全消失。 有效:切口基本愈合,症状显著好转。 无效:未达到治愈、有效的标准,甚至更为严重。 总有效率为治愈数+有效数/总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实施统计学SPSS17.0软件处理,当对比值具有统计学意义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研究组肛裂患者行纵切横缝术治疗的总好转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为(11.20±1.61)d,术后住院时间为(14.87±2.31)d,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表2。 3.讨论 肛裂为肛肠科的高发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痔疮,主要为肛门括约肌痉挛所致的肛管供血不足,主要伴有便血、肛门周期性疼痛等。慢性的肛裂具有较长的病程,且患者较为痛苦,因此在临床中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4-5]。 临床中传统的肛裂切除术具有较大的切口张力,且患者在术后易出现感染,极易影响手术切口的愈合。本文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肛

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

肛裂病肛裂诊疗方 案

重点优势病种 裂肛(肛裂)优化诊疗方案 肛裂是指肛管的皮肤全层纵行裂开,并形成慢性溃疡的炎症性疾病。以肛门周期性疼痛、便血、便秘为主要临床症状,其发病率仅次于痔疮。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是肛管处剧痛的常见原因。好发于肛门齿线下前后正中(截石位6点和12点),侧方极少见。男性多发于后正中(6点)位,女性多发于前正中线(12点)位。中医经典文献中无肛裂病名记载,将肛裂归属于“痔”的范畴,肛裂中医又称“钩肠痔”、“裂肛”。西医也叫肛裂。 病因病机:过食辛辣、炙博之品,实热内生,热结肠腑或久病体弱,阴血亏虚,津液不足,肠失濡润,粪便秘结粗硬,排便努挣,擦破肛门皮肤,复染邪毒,长久不愈,形成慢性溃疡。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钩肠痔、裂肛、肛裂 西医病名:肛裂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OO1.7—94)。 (1)主要症状:排便时疼痛明显,便后疼痛可加剧,常有便秘及少量便血。好发于肛门前后正中部位。

(2)主要体征:肛管皮肤浅表纵裂,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创面富于弹性,多见于初期肛裂。有重复发作史,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紫红色或有脓性分泌物,上端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多见于陈旧期肛裂。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诊断依据: (1)症状:肛裂的诊断要具备主要症状如肛门部疼痛、便血或伴有便秘。 ①疼痛呈典型的周期性疼痛,排便时肛门疼痛,便后数分钟疼痛可缓解(减轻或消失),称疼痛间歇期,随后又因括约肌痉挛而再次发生剧烈疼痛,可达数小时后缓解。每次排便时这一疼痛过程称周期性疼痛。疼痛特点为,疼痛发生与排便有直接关系,可放射至骶尾部,大便干结时更甚,典型疼痛者,便时痛轻,便后痛重,先轻后重,中有间歇,呈一特殊的疼痛周期。 ②便血时有时无,一般量不多,表现为手纸染血或便后滴血,色鲜红。 ③瘙痒,由于肛裂溃疡的分泌物或因并发的肛窦炎、肛乳头炎等所产生的分泌物刺激所致。 ④便秘既是肛裂的病因之一,肛裂反过来又可引起便秘,因排便时剧烈疼痛,患者常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人为地控制排便,致

肛裂手术同意书

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 医生已告知我患有,需要在麻醉下进行 手术。 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常引起肛周剧痛。多见于青中年人,肛裂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长期便秘、粪便干结引起的排便时机械性创伤是大多数肛裂形成的直接原因。肛裂病人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即疼痛、便秘和出血。经久不愈、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较重者需采用手术治疗,且治愈率高。手术方法为肛裂切除术。即切除全部增殖的裂缘、前哨痔、肥大的肛乳头、发炎的隐窝和深部不健康的组织直至暴露肛管括约肌,同时切断部分外括约肌皮下部或内括约肌,创面敞开引流。 手术潜在风险和对策 医生告知我肛裂手术可能发生的一些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具体的手术术式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医生告诉我可与我的医生讨论有关我手术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讨论。 1.我理解任何手术麻醉都存在风险。 2.我理解任何所用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包括轻度的恶心、皮疹等症状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我理解此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因病变广泛,手术范围大,或因解剖变异,致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严重 者死亡; 3)术后近期或远期伤口出血,甚至出血性休克需手术止血可能; 4)术中常需不同程度的切断肛门内括约肌,解除肛门狭窄和括约肌痉挛,但可能致术 后肛门不同程度闭锁不严,出现漏屁、漏便,甚至引起肛门失禁; 5)术中因病变广泛,手术范围较大,引起术后肛管变形、肛管皮肤缺损,伤口愈合延 迟或不愈合,或者出现术后术口瘢痕异常增生、挛缩致直肠肛管狭窄,引起排便困 难; 6)术后肛缘水肿,水肿不能完全消退,致术口粘膜脱垂及外翻,术口皮赘形成,伤口 生长不规则,术后可能需反复处理,严重者需再次手术可能; 7)术后伤口感染并发肛周脓肿、肛瘘形成、盆腔脓肿、肝脓肿、并发败血症,甚至引 起死亡; 8)术后肛门疼痛、坠胀、下腹坠痛、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习惯改变、排便困难等; 9)术后因麻醉、疼痛等导致尿潴留需导尿可能;导尿后泌尿系感染可能; 10)术后因麻醉原因致头痛,恶心,呕吐等; 11)术后肛裂复发需要再次或多次手术可能; 12)如果卧床时间较长可能导致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 脑栓塞等; 13)其它目前无法预计的风险和并发症。 4.我理解如果我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静脉血栓等疾病或者有

不切断括约肌手术肛裂

不切断内括约肌手术在肛裂手术治疗中的优 势 摘要:目的为了克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后发生不同程度肛门失禁的缺点,括约肌痉挛是肛裂的主要因素.治疗肛裂不必切断内括约肌的手术治疗效果,强调保留内括约肌的重要性。结论手术治疗肛裂没有必要切断肛门内括约肌.保留内括约肌能避免肛门失禁。 关键字:肛裂,内括约肌,手术治疗 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上皮过度伸展造成的肛门上皮纵行全层 裂开, 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 呈梭形或椭圆形溃疡, 引起排便性 周期性肛门剧烈疼痛。肛裂是肛肠疾病中仅次于痔占第二位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肛裂的部位一般在肛门前后正中位,尤以后位多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肛周皮肤的纵形裂伤。疼痛、出血、便秘是其临床的主要特征。 肛裂的治疗方法很多, 急性期肛裂绝大多数保守治愈, 慢性 肛裂多需手术处理, 不同的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 都存在一定的并 发症和复发率。目前国内外对于陈旧性肛裂的手术方法众多, 但因各种术式均有其优势, 长期以来对于哪一种术式才是陈旧性肛裂的最 佳术式尚无统一定论。本文将通过探讨几种常见的手术方式以及不切断内括约肌手术在肛裂手术中的应用以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手术原则: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且反复发作者,应予以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在于解除肛门狭窄和括约肌痉挛,促使裂口愈合,祛除已发生病理性改变的组织。 手术方法:1.1肛裂侧切术( 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取截石位,在距肛门约1.5 cm 5 点或7点处做长1 cm 小切口, 右手食指伸入肛内触到括约肌间沟部位, 左手持钳自切口进入, 沿皮下进到括约

肌间沟部肛管皮下, 在右手食指引导下, 钝性分离内括约肌下缘的 内侧壁和外侧壁, 将内括约肌下缘挑出, 从中切断, 加压包扎, 指 诊肛门松弛, 括约肌间沟上方可及明显裂隙即可; 肛裂部分行病灶 切除暴露新鲜创面; 按肛门开放伤口护理换药。 1.2后位括约肌切断术:患者取侧卧位,麻醉后暴露正中肛裂,直接经肛裂处将内括约肌下缘切断,切口上至齿线,下达肛缘。所成创面不予缝合,术后每日换药,直至痊愈。 两者原理是通过内括约肌切开, 缓解括约肌痉挛, 降低内括约肌的压力, 使肛管静息压下降, 改善局部血供,达到治疗肛裂的目的。但可发生出血、疼痛、感染、肛门狭窄、瘘管形成和肛门失禁等并发症。且如何掌握切开括约肌的比例仍无很好的标准。特别是女性患者, 因其肛管较短, 内括约肌较薄弱, 部分切开内括约肌的比例 较难掌握。 2.1肛裂切除术:取侧卧位,局麻后沿肛裂溃疡正中纵行切开,上至齿线,下达溃疡口外端0.5~1cm,切口深度以切开溃疡中心、切断部分括约肌至手指无紧缩感为度,此时肛管可容两指。同时将哨兵痔、肛乳头肥大、皮下瘘道及感染的肛窦组织一并切除,并修剪创缘,包扎固定。术后换药至痊愈。该法将病变全部切除, 创面宽大, 引流通畅, 便于肉芽组织从基底生长, 但是切除皮肤过多, 留下创面 较大, 伤口愈合缓慢, 瘢痕过大 , 适用于陈旧性肛裂并伴有潜行性瘘道、肛乳头肥大及哨兵痔。 2.2肛裂切除术(不切断内括约肌):取俯卧位,麻醉后探

肛裂的手术疗法

肛裂的手术疗法 1 肛裂扩肛术 适应症适应于肛裂无并发症者 作用机制通过扩肛使病理性增生的纤维组织断裂,解除括约肌痉挛,局部血运改善,从而解除疼痛、出血,进而使裂伤修复。 操作方法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局麻,扩肛时,手指牵扩的重点宜在肛裂部位,应见到肛裂伤口扩大,增生的纤维组织断裂,少量新鲜血渗出,指感肛门松弛,扩至四指,持续5分钟,扩肛完毕,创面涂以九华膏。 2 肛裂封闭术 适应症:肛裂痉挛性疼痛引起的排便梗阻。 操作方法以长效局麻液自肛裂下缘进针,扇形浸润封闭内、外括约肌及肛裂底部栉膜区,以解除括约肌痉挛,使肛门松弛无痛,以利排便。 3 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 操作方法:截石位,常规消毒,局麻生效后,将肛裂溃疡包括两侧瘢痕切除,形成梭形创面,并纵行切开内括约肌下部,必要时可将外括约肌皮下部一并切开,以利引流,如伴有裂痔、肛乳头肥大、隐瘘等并发症,必须同步处理,达到充分松解粘连、解除狭窄、扩张肛管的目的。 4 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 操作方法:截石位,常规消毒,局麻生效后,在肛门侧方括约肌间沟处作弧形或放射状切口,充分显露内括约肌后,在直视下用剪刀将内括约肌剪断至齿线,止血后缝合创面。若作放射状切口亦可不缝,术后给予换药,使创面愈合,肛裂溃疡面给予搔刮清创处理。 5 纵切横缝术 适应于陈旧性肛裂伴肛管狭窄者。 操作方法:按肛门缝合伤口术前准备,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局麻生效后,在齿线与肛缘间作一纵形切口,将肛裂及其下病理组织切除,切断栉膜带及部分内括约肌,同时将哨兵痔、肛乳头、潜行瘘一并切除,形成一梭形创面,向切口两侧皮下潜行分离皮瓣,将纵形切口上、下对合缝合,使纵形切口变为横行切口,缝合张力不宜过紧,如切除组织多,张力大时,可在肛缘外1.0~1.5厘米处与缝合口作一平行减张切口。 6 Y-V带蒂皮瓣推移术 适应于陈旧性肛裂伴有肛管狭窄者 操作方法: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麻醉生效后,于肛管裂口处作纵形切口,将肛裂溃疡、裂痔、肥大肛乳头、潜行瘘一次全部切除,同时切断栉膜带及部分内括约肌,于切口外侧端向肛门两侧再作两个切口,使切口形成“Y”形,在切口中点向下作皮下游离,形成皮瓣,一般为全厚皮瓣,将皮瓣拉入肛管内,覆盖肛裂切除创面,进行间断缝合,使“Y”形切口变为“V”形。如果肛门狭窄严重,可在对侧作同样手术。但在前位作同样手术,不作括约肌切断,为防止缝线张裂,可在肛缘作减张切口,术后控制排便3~5日,防止污染引起感染,便后及时更换敷料。

探讨肛裂切除术与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探讨肛裂切除术与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发表时间:2017-11-14T15:04:37.87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8期作者:房广洋1 刘丽梅2 [导读] 肛裂是特别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发病率较高,导致肛裂的病因有很多。 1鹤岗市人民医院 154101;2鹤岗市岭北人民医院 154106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肛裂切除术与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肛裂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意愿和临床需要,对32例患者采用肛裂切除术,对28例患者选用纵切横缝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的临床疗效和术后情况。结果在伤口愈合时间和术后疼痛度方面纵切横缝术组明显优于肛裂切除术组,差异显著 (P<0.05);但是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肛裂切除术明显优于纵切横缝术;在手术疗效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裂切除术和纵切横缝术对治疗肛裂患者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两者在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各有优劣,临床上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关键词:肛裂;肛裂切除术;纵切横缝术[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lysis and excision of anal fissure longitudinal incision and transverse suture ope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nal fissure patient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4 in the 60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according to the wishes of patients and the clinical needs of 32 patients with anal fissure resection in 28 patients with longitudinal incision and transverse suture in the treatment,clinical efficacy and comparison of two kinds of operation after surgery. Results in the wound healing time and postoperative pain degree after longitudinally cut transverse suture oper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anal fissure excision group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but in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excision of anal fissure is better than longitudinally section transverse suture operation;curative effect in surger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excision of anal fissure and longitudinal joints with goo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anal fissure patients,operation time,healing wounds in both pain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clinical can be used flexibl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keyword] anal fissure;anal fissure excision;longitudinally cut transverse suture operation 肛裂是特别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发病率较高,导致肛裂的病因有很多,其中排便引起的肛管皮肤层裂伤是主要诱因[1,2]。肛管皮肤裂伤的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产生炎症进而引发溃疡。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出血、肛乳头肥大、周期疼痛等。肛裂一般不能自行痊愈,需要采取手术治疗[3,4]。目前临床上治疗肛裂的手术有很多种,主要以肛裂切除术和纵切横缝术为主,但是对两种手术的优劣性进行详细对比的相关文献较少,其中,肛裂切除术手术疼痛大但副作用少,而纵切横缝术手术疼痛小但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因此,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找到最优治疗手段,本研究通过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肛裂切除术和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发布的《痔、肛屡、肛裂、直肠脱垂的诊断标准》作为纳入准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肛裂的诊断标准,根据患者意愿和临床需要,分别采取肛裂切除术和纵切横缝术两种手术方式。其中肛裂切除术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4~46岁,平均(31.4±3.27)岁,病程6~18个月;纵切横缝术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26~47岁,平均(30.9±3.30)岁,病程7~19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分布、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凝血四项、血常规、肝功能等常规检查,手术前禁食禁水并对肠道进行常规清洁和消毒,采用低位骶麻或硬外麻醉,麻醉发挥作用后,进行手术。①肛裂切除术组手术方法:自肛门齿状线到肛外缘1 cm处顺着肛裂裂口中央处纵切,术中切断患者的肛门内括约肌,通过手指进行扩肛操作,如果患者并发痔疮或肛乳头肥大也要顺带切除。最后清除溃疡组织并修整切口平面,填充凡士林纱布进行止血。②纵切横缝术组手术方法:和肛裂切除术相比,纵切时肛外缘处的切口有所延长,牵拉切口两边的中上位置使之成为一个倒立的三角形,将三角底边与相邻边皮肤进行横向缝合,由外向内缝合并保持两侧的对称性。切口的两边下部不进行缝合,留作引流口,术后行填塞止血和固定。两组患者手术后均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及时更换纱布并遵医嘱饮食。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出血、排便情况等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创口愈合时间(以创面愈合为指标,从肛裂术后第1天起,到创面完全愈合所需的时间)。 1.4疗效判定 痊愈:疼痛和出血等症状消失,排便通畅,伤口愈合良好,肛门各项功能正常。好转:排便通畅,便血症状消失,疼痛减轻,伤口部分愈合。无效:排便不畅或失禁,疼痛和出血症状无改善,伤口未愈合。计算时,总有效人数是痊愈和好转人数的总和。疼痛度评价标准:轻度疼痛:疼痛可以忍受,不需要通过口服药物止痛;中度疼痛:疼痛较重,不采取措施较难忍受,需要口服药物止痛;重度疼痛:疼痛严重,口服药物止痛无效或者效果较差,需要注射药物才能缓解[5,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肛裂手术过程详解教程文件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肛裂手术过程详解 肛裂是指肛管齿线以下的皮肤发生裂口或溃疡。在肛裂发病初期可保守治疗,如果变为慢性的陈旧性肛裂则只有行肛裂手术来治疗。对经久不愈,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慢性肛裂可采用以下的肛裂手术治疗: 一、肛裂切除术 即切除肛裂及其周围的三角状皮肤,在局麻或腰麻下行梭形或扇形切口,全部切除前哨痔、肥大肛乳头、肛裂、必要时垂直切断部分内括约肌。该法优点是病变全部切除,创面宽大,引流通畅,便于肉芽组织从基底生长,但其缺点是留下创面较大,伤口愈合缓慢。 二、肛裂手术内括约肌切断术 内括约肌具有消化道不随意环形肌的特性,易发生痉挛及收缩,这是造成肛裂疼痛的主要原因,故可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愈肛裂。一般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很少引起大便失禁。方法有以下3种。 1. 肛裂手术的侧位开放性内括约肌切断术:摸到括约肌间沟后,在肛门缘外侧皮肤做2cm孤形切口,用弯血管钳由切口伸到括约肌间沟,显露内括约肌后,用两把弯血管钳夹住内括约肌下缘,并向上分离到齿线,在直视下用剪刀将内括约肌剪除一部分送活检,证实是否为括约肌,两断端结扎止血,用丝线缝合皮肤。该法优点:手术在直视下进行,切断肌肉完全,止血彻底,并能取组织做活检。 2. 侧位皮下内括约肌切断术:局麻后,摸到括约肌间沟,用眼科白内障刀刺入到内、外括 约肌之间,由外向内将内括约肌切断,避免穿透肛管皮肤。该法优点:避免了开放性的伤口,减轻痛苦。伤口愈合快。缺点:切断肌肉不够完全,有时易出血。因此该肛裂手术只适合于有经验的医生。在侧位皮下内括约肌切断术中将B超旋转探头插入肛管直肠内,在切 断肌肉后立即用B超旋转探头检查内括约肌是否已剪断,并能查出其范围,此探头可免除术者手指插入直肠,而帮助手术操作。以上两法都可同时切除外痔和肥大乳头。 3. 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截石位或俯卧位,在局麻或全麻下,用双叶张开或肛门镜显示后 正中肛裂,直接经肛裂处切断内括约肌下缘,自肛缘到齿线,长约 1.5c m,内、外括约肌间 之组织也应分离,有时也切开外括约肌下部,以利引流。如有炎症肛窦、肥大乳头或外痔,可同时切除。伤口开放,自行愈合。但伤口愈合缓慢,偶有“锁洞”畸形,影响肛门功能不良者,不宜行此手术。 精品资料

慢性肛裂52例手术治疗分析

慢性肛裂52例手术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3-05-10T11:48:10.2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8期供稿作者:赵方有[导读] 本术式有使患者术后疼痛轻微、病程短、疗效可靠、术后无复发等特点。 赵方有(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人民医院吉林通化 134003) 【中图分类号】R65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8-0166-01 【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后位扩肛、肛裂切除加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方法对52例慢性肛裂患者采取后位扩肛、肛裂切除加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观察其近期及术后1年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全部治愈,无复发。结论采用后位扩肛、肛裂切除加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慢性肛裂,治愈率高,复发率低,远期疗效好。 【关键词】慢性肛裂后位扩肛肛裂切除内括约肌松解术 慢性肛裂的裂口较深,反复不愈,裂口周围形成瘢痕组织,或伴有前哨痔、肛乳头肥大和肛瘘等因素迁延不愈。主要症状是疼痛和出血,排便时,大便经过患处,会引发剧烈疼痛,便后持续数小时,严重者直至下次排便前才能缓解。最终导致便秘、痉挛、肛裂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加重,甚至导致胃肠紊乱和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等。保守治疗基本无效。我院自2005年3月~2010年3月对收治的52例慢性肛裂患者采取了后位扩肛、肛裂切除加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男28例,占53.8%,女24例,占46.2%。年龄16~62岁,平均3 2.5岁。均在手术前经过多种治疗无效后来我院行手术治疗。 1.2治疗方法首先是后位扩肛。患者取截石位,麻醉生效后先以一食指轻轻纳入肛内,待患者耐受后,再纳入中指,然后再纳入另手食指及中指。当四指中节均纳入肛内后,两手外旋分开,分别向肛门后方用力,牵扯肛门后正中位,使溃疡裂口加深,深度达陈旧性溃疡的基底,长度不超过2cm,以术者感觉后正中位肛管皮下组织有轻微断裂感为度,拉开间距为2横指,扩肛后以两指末节可顺畅进入肛门为度。如果肛裂在前位亦用此方法扩肛。二是肛裂切除术。自后位肛裂两侧做三角形切开,底端起于6点肛缘外1.5cm,顶端止于齿线上0.3cm,底宽0.5cm左右。用组织钳提起底边切口的皮肤,向上分离皮下坚硬的栉膜带纤维,并将前哨痔及肥大的乳头一并切除。如有潜行瘘可用软探针探查6点位隐窝,给予一并切除。三是在切除创面下将已经暴露的外括约肌皮下部和内括约肌下缘切断1cm以达到松解内括约肌的作用,解除肛管痉挛和溃疡缺血的问题。术后患者照常进食,早、晚及便后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坐浴后给予美宝湿润烧伤膏创面外用。 2 结果 本组52例患者慢性肛裂的诊断标准均附合我国1975年肛肠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治疗结果:全部治愈。平均疗程12~15天,随访1年均无复发。 3 讨论 慢性肛裂是指发生在齿线以下,肛管皮肤的全层裂开,伴溃疡形成,合并肛窦炎、肥大性肛乳头、前哨痔或瘘管的疾病,病因多与便秘、频繁腹泻、局部外伤、感染、括约肌痉挛等因素有关。表现为便时刀割样疼痛或便后持续疼痛、便鲜血、便秘、肛门瘙痒,患者常因疼痛和排便恐惧感引起精神负担,出现神经衰弱或神经官能症等全身症状。由于肛门多菌潮湿使溃疡不易恢复,肛管高压使肛裂部位处于经常痉挛状态,加之常伴肛乳头肥大、前哨痔和潜行肛瘘等原因而很难愈合,用保守治疗多无效。本组患者在来我院前多经过多种治疗均无缓解。本组治疗特点一是后位扩肛。使病变组织断裂,肛管得以松解宽息,局部血运增加,从而解除疼痛、出血、瘙痒,进而修复,同时扩肛使肛管完全松解,以便合理设计切除范围。扩肛时注意不要暴力扩肛及盲目扩肛。后位扩肛是针对肛管直肠环的特点而采取的有效方法。其特点是规范了扩肛的定点部位、四指力度、扩开深入度和层次、两横指检测指标,纠正了以往常见的前位扩肛(暴力扩肛)、四周扩肛(盲目扩肛)等不规范操作,避免了不良并发症的发生。二是肛裂切除。要求将前哨痔、肛裂下方的栉膜带、肥大的肛乳头、及潜行瘘一并切除。去除了病灶引起的慢性炎症刺激,从而达到根治肛裂的目的,疗效可靠。三是直视下部分切断肛门内、外括约肌,解除了肛管痉挛,从而迅速缓解了患者的痛苦。术后创口开放,早、晚及便后坐浴,并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创面愈合。本术式有使患者术后疼痛轻微、病程短、疗效可靠、术后无复发等特点。 参考文献 [1]荣文舟主编.肛肠病手术技巧.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7:127~140. [2]李国栋,寇玉明主编.中西医临床肛肠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l996,77. [3]胡伯虎,李汉宁.实用痔瘘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462. [4]安阿玥主编.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6:180~193. [5]徐荣祥.探索生命之源,进入“再生医学新时代”[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4,3:165~1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