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制家具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及检测方法

木制家具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及检测方法
木制家具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及检测方法

潮流论坛

中国建材报/2002年/03月/29日/第003版/

木制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及检测方法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张继军

绿色家具又被称为环保家具,通常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指在生产、回收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程度;另一层含义是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会对消费者造成人身伤害。但是有关部门抽检结果显示,国内生产的一些人造木制板材,其甲醛释放量超过欧洲EMB工业标准A级品几十倍。为此,去年年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建设部相继颁布了关于《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有害物质限量》第11项国家强制性标准,对室内装修材料中木制板材及家具中有害物质均作了明确、严格的规定。

一、木制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

木制家具产生的有害物质主要是游离的甲醛和可溶性重金属元素,这些有害成分主要来源于人造木制板材和油漆涂料。

1.甲醛的限量值

该标准规定E1等级的人造板可直接用于室内家具,E2和E3等级的人造板不能直接用于室内家具,但可在经过一定的饰面处理后,在标准气候箱条件下甲醛释放量≤0.1mg/m3时,可用于室内家具。该标准已为欧洲国家广泛采用,成为共同标准。

G B18584-2001和G B18580-2001及G B50325-2001的制定,参考了欧美及日本的现行标准和国内生产的实际水平以及入世后国际环境的要求,其甲醛限量值已与国际充分接轨,而且在部分指标上已高于国外一些现行标准。如E2级的纤维板、密度板的甲醛限量值为≤30.0mg/100g(穿孔法),标准高于欧洲标准EN622-1:1997(纤维板标准)和欧洲EMB 工业标准中B级板材甲醛≤40.0mg/100g。

2.可溶性重金属元素

可溶性重金属元素属接触性污染,根据欧共体生态标准,99/10/EC规定:不准使用镉、铅、铬、汞、砷及其化合物。德国“蓝天使”标准规定:不得使用含铅、镉、铬及其化合物,作为原料中的杂质,铅≤0.02%(200mg/kg)。

G B18584-2001是参考了80年代末期,欧洲国家对儿童玩具材料中有毒重金属的限量要求而制定。

三、木制家具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1.甲醛含量或释放量的测定

G B18580-2001和G B50325-2001中对人造板中甲醛含量或释放量检测规定了3种方法:穿孔萃取法、干燥器法、气候箱法(环境测试舱法)。

穿孔萃取法是测定木制板材中游离甲醛的传统方法,广泛用于工业产品检验。国家质检总局于1999年发布了《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该标准对使用穿孔萃取法测定人造板中甲醛含量的方法进行了规范。此法是将100g受试板材(20mm×20mm)在甲苯溶液中加热至沸腾回流2h,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吸收所萃取的甲醛,水溶液中甲醛的含量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整个操作和分析时间大约为3h。穿孔萃取法适用于表面无任何覆盖层的刨花板、密度板、纤维板中游离甲醛含量的测定,不适合评价板材中甲醛的释放特征。

干燥器法是在干燥器底部放置盛有300ml 蒸馏水的玻璃容器,在其上方固定金属支架上悬挂受试板材(150mm×50mm),在一定温度

下放置24h,蒸馏水吸收释放的甲醛,取样品溶液水溶液中甲醛的含量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由于胶合板、细木工板采用穿孔萃取法测定游离甲醛含量时,在溶剂中浸泡不完全,影响测试结果。故采用干燥器法测定,所得数据为游离甲醛释放量。该法操作简单易行,检测时间短。

气候箱法(环境测试舱法)是欧美国家测量和评价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和室内用品有机污染物释放量的仲裁方法,如测定木制板材、地毯、壁纸中的甲醛释放量。气候箱体积通常在1~40m3间,箱体材料必须使用化学性质不活泼、无吸附性、不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惰性材料(如不锈钢等)制成。由于气候箱法是模拟室内环境,并考虑了影响木制板材甲醛释放的各项因素(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和空气变换率)和过程,测定箱内空气中的甲醛平衡浓度

(mg/m2 3),从而推算出甲醛释放量(mg/m2?h)。

2.可溶性重金属元素的测定

检测可溶性重金属元素,是在家具产品表面刮取适量涂层,根据G B/T9758-1988,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色漆和清漆中可溶性金属含量,这已是十分成熟的方法。

对比国内和国外的有关标准,不难看出,国家在室内装修材料中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方面已向发达国家看齐,与国际水平接轨。但是如此严格的规定,将会使国内相当一部分人造板和家具生产企业面临巨大困境,惟有通过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才能尽快获得市场准入证。

9.流感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

流感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 一、RT-PCR快速诊断方法 (一)生物安全要求 (二)病毒核酸提取 (三)RT-PCR (四)PCR 产物纯化 (五)流感病毒RT-PCR检测引物 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流感病毒 (一)原理 (二)标本处理 (三)间接免疫荧光法 (四)结果判断 三、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快速诊断检测 (一)基本原理 (二)实验试剂 (三)实验步骤 四、快速诊断试剂盒 流感的快速检测方法,与传统的病毒分离鉴定相比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因此常用于流感暴发时早期病原学检测用。流感的快速诊断包括直接和间接免疫荧光法、ELISA、RT-PCR、Real-Time PCR快速诊断速方法、流感快速诊断试剂盒等。这里介绍RT-PCR、Real-Time PCR、免疫荧光快速诊断速诊断方法和几种流感快速诊断试剂盒优缺点。无论那种快速诊断都无法代替传统的病毒分离鉴定方法。 一、RT-PCR快速诊断方法 核酸检测是一种鉴定流感病毒基因组的有力方法,即使基因组含量很低或死病毒也可以检测到。本章将介绍检测流感病毒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流感病毒的基因组是负链RNA,在进行PCR扩增前必须合成与病毒RNA 互补的DNA,即为cDNA。逆转录酶(RT)就是用于合成cDNA的多聚酶,因此,扩增流感病毒基因组的过程称为RT-PCR。 RT-PCR需要一对型别特异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dNTPs),RNA模板,逆转录酶及Taq DNA 多聚酶;首先由逆转录酶将病毒的RNA逆转录合成cDNA,然后再进行聚合酶链反应经25~30个循环,使DNA产物达到倍增的效果。 (一)生物安全要求 生物安全级别与个人防护要求: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防护要求与二级实验室的要求相同。并应遵守相应的生物安全规定。进行高致病性禽H5 RT-PCR快速检测时可以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里进行,核酸提取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柜里完成。

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技术条件及检验方法.

c.其它有关材料。 6.2 试验条件 6.2.1 环境温度:15℃-35℃ 6.2.2 环境湿度:≤85%RH 6.2.3 供电电源 a.直流电源:额定值±10% b.交流电源:220V+10% 220V-15% 6.2.4 周围环境应无干扰检测的因素 6.3 仪器外观、结构和功能检查 a.仪器外表涂层应色泽均匀,不得有明显的擦伤、露底、裂纹及起泡现象; b.紧固件、开关、旋钮等部件装配应可靠,使用方便,性能良好; c.仪器的结构应符合5.1要求; d.仪器的零点、量程、报警点三个电位器应调节方便,设置可靠; e.仪器通电检查其功能应符合5.2要求。 6.4 试验前的准备 6.4.1 试验前仪器稳定时间 按仪器生产厂家规定的稳定时间。 6.4.2 试验前调零 经过6.4.1条规定的稳定时间后,在零气条件下调节仪器的零点使指示值为零。 6.4.3 试验前仪器标定 经6.4.2条调零后,在通入标定气条件下调节仪器,使其指示值与标定气浓度值相对应。 6.5 试验要求 6.5.1 试验前按6.4条做好试验准备。 6.5.2 标准气选用该仪器检测气体与空气(或氮气)的混合气,按GB5274、GB5275配制,其浓度的不确定度在±3%以内。 6.5.3 试验时通气方法要严格模拟该仪器的使用情况 a.泵吸式仪器,标准气流量要恒定在额定值,不应因入口压力变化而使标准气流量波动。 b.扩散式仪器,标准气接触检测器的压力要求恒定在常压(大气压)或一个微小的压力(其值不得超过100Pa),通气流量要恒定。 6.6 试验项目及方法 6.6.1 示值误差试验 a.示值误差 指示值与标准气浓度值之差,用相对量表示,按下式计算: b.试验方法

井架防腐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井架防腐安全技术措施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井架防腐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贯彻学习本措施,未学习本措施 者,严禁参加施工。 2、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听从施工负责人的统一指 挥,严禁盲目作业。 3、参加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得迟到、早退,班 前、班中不允许喝酒,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施工者,需提 前与本施工负责人联系,以便于工作安排。 4、参加施工人员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 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否则视为违章。 5、施工前将所用的工具、材料、配件准备齐全,提前 运放到位。 6、施工前检修负责人须检查工作现场情况、安全状

况,讲清施工任务及注意事项。 7、施工前施工负责人须认真检查安全用具情况,不合格严禁使用。 8、施工前必须同绞车司机、上下井口信号工、把钩工交待清楚所施工项目,安排在施工中要听清信号,严禁擅自操作动车。 9、井筒上下不得同时作业,井筒或井架高空作业应系好安全带,戴安全帽并将所用工具系牢,以防脱落伤人。在罐笼上部升降人员时,必须架设保护伞,信号准确可靠,方可进行工作,绞车提升速度不超过0.5m/s。 10、上、下井口、井架有人工作时,在井口井筒设专人警戒井口、井筒周围10m范围内严禁人员靠近,以防坠物伤人。 11、用电气焊时必须制定电气焊烧焊报告及时审批,并严格按照操作票要求进行施工。

第25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第25章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与防治原则 第一节病毒的诊断 随着对病毒感染从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进展,病毒的诊断技术已由传统方法扩展至新的快速诊断技术。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有利于对病毒感染者的治疗;例如对有些病毒(如疱疹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已有较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控制病毒感染十分重要。此外,从群体感染角度分析,确诊病毒感染的病原在监测病毒的流行病学(如新型流感病毒、肺出血型汉坦病毒的发现等)方面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用于分离病毒或检测病毒及其核酸的标本应采集病人急性期标本。根据不同病毒感染采取不同部位的标本(如鼻咽分泌物、脑脊液、粪便或血液)。由于病毒在室温中很易被灭活,应在采集和运送标本中注意冷藏。如欲检测抗体,早期单份血清可用于检测IgM抗体,而欲检测早期与恢复期的抗体效价的变化,则需采集早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血清抗体检测标本应保存于-20℃。 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细胞培养。在注明欲检测的病毒后,病毒分离培养的实验室将选择适当的原代培养细胞(敏感性高)及传代细胞系(便于在实验室保存)作病毒分离培养。接种标本后,细胞可出现病变或也可并不出现病变而需用血细胞吸附等方法检测是否有病毒增殖,并进一步还需用特殊的抗体鉴定病毒的种类,例如用特异荧光抗体染色或抗体中和试验等。当无病毒增殖时,可能标本中病毒含量较低,未被检出,则需要盲目传代3次后方可明确标本中是否存在病毒。这一分离与鉴定病毒的全过程有时可长达2~3个月,而且仅在有设备、实验条件及合格工作人员的实验室方可进行。虽然这种方法所需时间长、步骤多,但在确定病原上是“黄金标准”,即其准确性高而无误。如我国台湾省确定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多数患儿发生脑膜炎并致死的研究报道,就是由分离培养及鉴定病毒所确诊。如欲提高病毒感染细胞培养的敏感性,可将病毒接种于内有盖玻片的细胞培养瓶,经低温离心后,以增加病毒与细胞接触的机率。再将盖玻片进行培养,并用单克隆抗体染色,藉以通过检测病毒的早期抗原进行诊断。 在流感病毒的分离培养中,最敏感而特异的方法是鸡胚接种,并用血凝和血

木结构防腐防火防虫安全技术措施(新编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木结构防腐防火防虫安全技术措 施(新编版)

木结构防腐防火防虫安全技术措施(新编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木材和木结构的防腐处理技术措施: 依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88如下: 一,为防止木结构受潮而引起木材腐朽,设计时必须从构造上才采取下列防潮和通风措施: 1.应在桁架和大梁的支座下设计防潮层。 2.为保证木结构有适当的通风条件,不应将桁架支座节点或木构件封闭在墙,保温层或其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对露天结构在构造上应避免任何部分有积水的可能。 3.为防止木材表面产生谁气凝结,当室内外温差很大时,房屋的围护结构(包括保温吊顶),应采取有效的保温和隔气措施,除从结构上采取通风防潮措施外,尚应采用药剂处理。 二,对下列情况: 1.露天结构; 2.内排水桁架的支座节点处;

3.檩条,搁栅等木结构直接与砌体接触的部位; 4.在白蚁容易繁殖的潮湿环境附近使用木构件; 5.虫害严重地区使用马尾松,云南松,以及新利用树种中易感染虫害的木材; 6.在主要承重结构中使用不耐腐的树种木材。 三,木材应先胶合后进行药剂处理。 四,为了防止木结构遭受火灾的危险,应采取下列构造措施: 1.在有火源的房屋内,须设置防止火焰,火星及辐射热危害的防火设施(如防火隔墙,防火幕,石棉隔板等)。使用木结构与火源隔开,被隔开的木结构仍应具有通风条件,不得将结构包裹都在防火层内。 2.当房屋中有采暖或炊事的砖墙囱时,与木构件相邻部位的烟囱壁厚度应加厚至240mm。烟囱外表面与木构件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下列规定:对于砖或混凝土烟囱120mm对于经书烟囱240mm当烟囱穿过木屋盖的吊顶时,在烟囱周围500mm范围内,不得采用可燃材料作保温层,。 3.当房屋有采暖管道通过木构件时,其管壁表面应与木构件保持不小于50mm的净距(若采暖管道的温度超过100摄氏度,此净距尚应

细胞毒性检测方法总结!

细胞毒性检测方法总结! 细胞毒性(cytotoxic)是由细胞或者化学物质引起的单纯的细胞杀伤事件,不依赖于凋亡或坏死的细胞死亡机理。有时需要进行特定物质细胞毒性的检测,比如药物筛选。 细胞毒性检测主要是根据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来进行的检测,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MTT、XTT法:利用线粒体内部酶的活性,可以将特定的四唑盐类进行转化,然后通过酶标仪进行检测 一.LDH的方法:通过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LDH的酶活性,来检测细胞毒性 其它酶方法:如检测上清中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等 细胞增殖能力分析试剂 原理:正常细胞代谢旺盛,其线粒体内的琥珀酸脱氢酶,可将四唑盐类物质(如MTT、XTT、WST-1等)还原为紫色的结晶状的物质,沉积在细胞周围,然后通过酶标仪读取OD值,从而检测到细胞增值状态 优点:1)快速:96孔培养板形式,可进行高通量检测。2)灵活:可直接通过显微镜观察,也可通过酶标仪进行定量检测。 二.荧光素发光法细胞生存能力检测 原理:腺苷酸激酶(AK)存在于所有真核和原核细胞的胞浆中,AK具有激活ADP 生成ATP。当细胞受损后,细胞膜发生破损,AK会释放到培养上清中。该试剂盒利用荧光素酶和荧光素在ATP作用下可以发光,通过化学发光仪可以定量进行检测。 特点: 1)简单、快速。2)板式检测,可进行高通量 。 三.LDH法细胞毒性检测 原理:LDH(乳酸脱氢酶)是一种稳定的蛋白质,存在于正常细胞的胞质中,一旦细胞膜受损,LDH即被释放到细胞外; LDH催化乳酸形成丙酮酸盐,和INT(四唑盐类)反应形成紫色的结晶物质,可通过500nm酶标仪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LDH的活性,可判断细胞受损的程度 特点:1)方法简单,安全,不使用放射性物质2)可进行高通量检测

防腐蚀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SM-ZD-75730 防腐蚀工程安全技术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防腐蚀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 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在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或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学员必须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2) 树脂类防腐蚀工程中的许多原料都具有程度不同的毒性或刺激性,使用时或配制时要有良好的通风。操作人员应在施工前进行体格检查,患有气管炎、心脏病、肝炎、高血压者以及对某些物质有过敏反应者均不得参加施工。研磨筛分、搅拌粉状填料最好在密封箱内进行。操作人员应穿戴防尘口罩、防护眼镜、手套、工作服等防护用品,工作完毕应冲洗淋浴。 3) 施工过程中不慎与腐蚀或刺激性物质接触后,要立即用水或乙醇擦洗。采用毒性较大的材料施工时,应适当增加操作人员的工间休息。施工前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应遵照安全技术及劳动防护制度执行。

病毒性传染病快速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发展趋势 答案

病毒性传染病快速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发展趋势 人副流感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病学规律 1、HPIV的治疗中()只能在早期使用 B、利巴韦林、干扰素和蛋白酶抑制剂 2、下列有关于HPIV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E、HPIV已成为能够导致最沉重疾病负担及影响经济的病毒之一 3、HPIV的实验室检测手段有() A、LLC-MK2(恒河猴肾细胞) 4、有关HPIV的病原学特征说法错误的的是() B、病毒粒子呈多形性、无包膜,直径约125~250nm 5、下列关于几个亚型的HPIV的季节流行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HPIV2的几乎每年均可检出,发病高峰期为春夏季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病学规律 1、下列选项中()属于HRSV的实验室检测 B、Hep-2细胞单层 2、()是目前临床上唯一用于治疗HRSV感染的药物 A、利巴韦林 3、下列关于HRSV的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 B、大多数病儿可并发中耳炎、胸膜炎及心肌炎 4、HRSV的致病机包括() E、以上都是 5、HRSV的病原学特征不包括() B、HRSV病毒粒子呈球形和棒状两种形态,病毒颗粒约120~300 nm 人禽流感病毒及实验室检验技术

1、血凝(HA)试验原理是HA能与人或其它动物多种红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引起红细胞凝集 B、N-乙酰神经氨酸酶 2、中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至少有()个国家级网络实验室 A、60 3、人禽流感病毒检测接种鸡胚,样本需要在温度33-35℃、湿度40-60%条件下孵育() A、2-3天 4、以下哪项不属于人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方法() D、鸡胚接种 5、微量血抑(HI)试验应制备相应亚型的()个血凝单位的抗原 B、8

狂犬病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

狂犬病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 摘要:狂犬病(Rabies)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感染温血动物和人后引起,近年来又有感染上升的趋势。一种准确、灵敏、快速的实验室检测诊断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现就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抗体方法(FAT)、快速荧光抑制灶技术(RFFIT)、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荧光定量 RT-PCR,基因芯片技术和恒温扩增技术等狂犬病病毒实验室诊断方法做一综述。 关键词:狂犬病狂犬病病毒检测方法 狂犬病(Rabies)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感染温血动物和人后引起,以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急性致死性脑脊髓炎,进行性麻痹和最终死亡为主要临床特征。RV可感染多种温血动物引起死亡,表现为高度嗜神经性。脑组织感染RV后遭到破坏,使得狂犬病感染的病死率几乎 100%。 据WHO数据显示狂犬病在全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出现过狂犬病病例。尽管狂犬病可以通过疫苗免疫进行预防,全世界每年仍有超过 5.5 万人死于该病,主要集中在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1]。中国狂犬病疫情较严重,居世界第2位[2~3],近年来,狂犬病疫情呈现回升的趋势[4]。检测狂犬病抗原抗体、分析狂犬病的流行特点,并建立高效、快速、可靠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此病的流行。下面主要针对RV的形态特征和分子结构及主要的检测技术进行概述。 1、狂犬病病毒形态特征 RV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病毒属(Lyssavirus)血清/基因 1 型,单股负链RNA病毒。电镜下观察病毒粒子直径为70~80nm,长160~240nm,一端钝圆,另一端平凹,整体呈子弹状[5]。病毒有双层脂质外膜,其外面镶嵌有1072-1900个8-10nm长的纤突(spike),为糖蛋白,每个糖蛋白呈同源三聚体形式,电镜还显示了糖蛋白具有“头”和“茎”结构。病毒双层脂质包膜的内侧主要是膜蛋白

HG23006-92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技术条件及检验方法

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技术条件及检验方法来自: 安全管理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916075124.html,)详细出处:https://www.360docs.net/doc/6916075124.html,/Standard/Trade/Chemical/200810/4840.shtml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质量评价、检验和选型。 2 引用标准 GB242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总则 GB3836.1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GB3836.2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d” GB3836.4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i” GB5274 气体分析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称量法 GB5275 气体分析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渗透法 GB12358 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 3 术语 3.1 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以下简称仪器) 用于监测空气中对人体有毒有害气体的仪器(包括检测仪、报警仪、检测报警仪)。 3.2 零气 不含被测气体或其它干扰气体的清洁空气或氮气。 3.3 标准混合气(简称标准气) 被测气体和零气的混合气,其浓度和不确定度均为已知。 3.4 标定用标准混合气(简称标定气) 用仪器全量程(50—70)%浓度的标准气做为标定气。 4 仪器分类 表1 仪器分类表 5 技术要求 5.1 结构要求 5.1.1 防爆型的仪器必须符合GB3836.1、GB3836.2和GB3836.4的规定要求并取得防爆检验合格证。 5.1.2 仪器要坚固耐用,便于操作、维修、标定和校验。 5.1.3 仪器与有害气体以及其它腐蚀性物质接触的部分应使用耐腐蚀性材料或经过耐腐蚀处理的材料制作。 5.2 功能要求 5.2.1 仪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应有明确显示。 5.2.2 报警信号应有明显的报警作用。 5.2.3 设置多点监测报警的仪器,应保证即使某一点正在报警而其它点出现报警条件时,也应该进行报警,并且能够分别指示报警场所。 5.2.4 仪器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 5.2.5 连续式仪器应有故障报警功能。 5.3 性能要求

防腐内衬施工安全技术控制措施(标准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防腐内衬施工安全技术控制措 施(标准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防腐内衬施工安全技术控制措施(标准版) 1施工顺序: 根据安装交付条件,分段施工,内衬作业区和非作业区用三防胶布或钢板隔断。 2搭架方案 a.租用安装单位已搭好的钢架管,对局部地方进行调整,在吸收塔顶部搭设满堂架,其余各层环绕吸收塔壁搭设两排标准架板,并用14号双股铁丝捆扎牢固。 b.从脚手架的底部到顶部最低架设一条安全通道,安全通道用钢架管搭设成爬梯状,宽度不低于800mm,爬梯两侧用架管架设护栏,爬梯表面用架板敷设,每30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 c.每3架高度架设一层安全网,防止坠落。 3防雨方案

吸收塔进出口、人孔、接管口用在作业时用三防胶布遮蔽防雨。 4喷砂时防污染措施 a.喷砂作业时,在被喷砂设备底部设置一个进风口,架设轴流风机向内鼓风;在设备上部选择一个远离厂区或安装单位施工面的人孔或管接口作为出风口,安装一台防尘轴流风机向外吹风,其余管接口或人孔用三防布包扎密闭; b.在出风口上套上一个大型布袋,让粉尘经布袋过滤和自然沉降,定期清理布袋中粉尘,以减少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5内衬材料调配区域施工措施 a.在吸收塔内底部或外部平台选择一处作为材料调配区域,用三防胶布遮蔽隔离;配料区域应屏蔽保护周围设备不受污染和损坏。 b.用定滑轮和麻绳送料到各施工作业处; c.作业完后及时将剩余材料及废料桶运送到指定地点堆放;严禁将内衬材料及施工废料、废桶存放在吸收塔。 6防火措施: a.内衬作业时,作业区域10米范围内不允许有火源,作业区域

木制家具检测标准

木制家具检测标准

家俱验货程序 为了更好的控制我们的品质,使品质问题能够提前发现,我们将从白身——涂装——包装全面的品质进行控制。特对验货程序作新的调整。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一.了解产品: 1.QC被分派到工厂后,首先须了解本公司的产品,掌握以下状况: (1)新产品须先核对样品的有关记录。 (2)老产品应参照以前的验货标准,警惕重大的错误,不许重犯。 2.按订单数量上的产品与工厂先行沟通,提示品质重点。 二.追踪工厂出货进度及验货时间。 三.线上检验:针对半成品先行检验。 白身部分: 1. QC在先了解产品的外观,结构及功能后,应对照LEAD SHEET检验生产中的产品的材质、水份、材料规格、组立结构、使用的胶水、五金配件等。 2.当工厂的白身完成后,QC应马上与工厂的相关人员试组,要求工厂将产品的各配件全部按要求组立,QC应检验产品的结构: (1)房间组: A.床组检验是: a.测量床内径: 美式皇帝床(东岸):76〞×80〞; 美式皇后床:60〞×80〞; 美式皇帝床(西岸)也叫加州(加里福利亚州)大床:72〞×84〞。 b.检验床侧板的位置与床头、床尾的连接是否顺畅。 c.摇晃床头、床尾(QC应自已控制好力度),然后检验有无松动、缝隙,挂钩(螺杆)有无变形。 B.柜子产品的检验: a.抽屉、门的缝隙(公司标准是±2mm)。开关灵活。 b.搁板的孔位。(要保证插销扣能轻松地插入每个孔,孔位的高度误差不能超过2mm,但必须保证搁板平整。) c.组立的强度:用手握住面板将产品直接提起;(若力不够,可请工厂员工帮忙)。将抽屉拉出后往下按;对自已认为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加压测试(如用手掰抽头板)。(2)餐厅组: A.餐桌的检验是: a.组立脚的过程中检验孔位,掌握孔位的偏差程度及组立五金的长度。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12章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学习要点 一、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1.检材的采集与送检 病毒分离标本的采集原则是:①早期取材;②注意无菌操作;③正确处理含菌标本;④低温保存与尽快送检。 2.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1)动物接种 (2)鸡胚接种 (3)组织培养:原代细胞;二倍体细胞;传代细胞系 (4)病毒增殖的指标:①细胞的变化;②红细胞吸附;③干扰现象;④培养基pH改变。 3.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1)中和试验; (2)补体结合试验; (3)血凝抑制试验 4.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1)形态学检查法:光学显微镜检查法;电镜和免疫电镜检查 (2)免疫学检查法:检查病毒抗原;检查病毒特异性IgM (3)检测病毒核酸:核酸杂交技术;PCR技术 二、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1.病毒感染的预防 (1)人工自动免疫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有:①灭活疫苗;②减毒 活疫苗;③基因工程疫苗;还有亚单位疫苗、多肽疫苗、核酸疫苗等。 (2)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常用的制剂有:动物免疫血清、人血清丙 种球蛋白、转移因子等。 2.抗病毒治疗 (1)抑制病毒穿入与脱壳金刚烷胺

(2)抑制病毒生物合成核苷类化合物(疱疹净、阿昔洛韦、阿糖腺苷、病毒唑、 叠氮脱氧胸苷、拉米呋啶等);病毒蛋白酶的抑制物(沙喹纳伟、英迪纳伟等);IFN及其诱生剂等。 (3)免疫制剂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治疗性疫苗等。 (4)抗病毒中草药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二倍体细胞 2.细胞病变效应 3.红细胞吸附试验 4.血凝抑制试验 5.减毒活疫苗 6.灭活疫苗 二、选择题 A1型题 1.从患者体内分离病毒,采集标本时的错误 ..做法是: A.在发病早期采集 B.选取正确部位取材 C.标本冷藏 D.标本尽快送实验室 E.疾病恢复期取材 2.细胞病变效应不.包括: A.细胞圆缩、脱落 B.细胞融合 C.形成包涵体 D.干扰现象 E.细胞裂解 3.病毒凝集红细胞(血凝试验)的机制是: A.红细胞表面抗原和血凝素抗体结合 B.红细胞表面受体与病毒表面血凝素结合 C.红细胞表面病毒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 D.病毒与结合在红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 E.红细胞上的血凝素与病毒结合 4.预防病毒病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 A.抗毒素 B.抗病毒化学疗剂 C.中草药 D.疫苗 E.抗菌药物 5.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人工被动免疫接种的物质为抗原 B.人工被动免疫不能用于治疗

防腐蚀工程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防腐蚀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086-28 防腐蚀工程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在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或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学员必须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2) 树脂类防腐蚀工程中的许多原料都具有程度不同的毒性或刺激性,使用时或配制时要有良好的通风。操作人员应在施工前进行体格检查,患有气管炎、心脏病、肝炎、高血压者以及对某些物质有过敏反应者均不得参加施工。研磨筛分、搅拌粉状填料最好在密封箱内进行。操作人员应穿戴防尘口罩、防护眼镜、手套、工作服等防护用品,工作完毕应冲洗淋浴。 3) 施工过程中不慎与腐蚀或刺激性物质接触后,要立即用水或乙醇擦洗。采用毒性较大的材料施工时,应适当增加操作人员的工间休息。施工前制定有效的

流感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及进展

·190·星堕墅墅盘查!!!!生篁!!鲞釜i塑!里!』曼!!丛!!至!坠:!!塑!!!!:!!:堕!:! 流感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及进展 李月越陈杭薇李兵 【摘要】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在人群中蔓延快,且具有高发病率及致死率的特点。流感的诊断不仅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其确诊还有赖于实验室检查。流感病毒的检测技术大致分为4个方面,即病毒分离培养、血清学诊断、现代免疫学诊断及分子生物学诊断。现分别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流感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及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流感病毒;检测方法 Lab帅torialmethods狮dp哪哪艄0fd咖tiIlgiIIflu眦avin麟Uy访y獬,CHEN协咒g-讹i,UBi恕g.&加仃批,zfo,尺Ps加m£o删M毒d觑九8,&巧i挖gCDm凇挖d&咒8m£Hospi£nZo,PLA,&巧锄g100700,吼i御 (乃rr已s户D行矗i729口“腩or:(HE小,H口ng一议,Pi 【AbstI’act】Influenzavirusescauseanacuterespiratorydiseasethatspreadsepidemicallyinthehumanpopulation.CharacterofInfluenzaishighmorbidityandmortality.DiagnosisofinfluenzadependsonnotonlyclinicialsymptomsandsingsbutalsolaboratoriaIdetections.Viralcultureandisolation,serodiagnosis,immumolo—gicalassayandmolecularbioIogicaldiagnosisarefourmethodsthatcommonlyusededforinfluenzavirusdetection.Laboratorialmethodsandprogressesofdetectinginfluenzavirusesaresummarizedinthef01lowingtext. 【Keywords】Influenzaviruses;Detectionmethod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蔓延快,其抗原易变异, 对人群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及机体免疫力低下的人 群有较高的发病率及致死率,危害很大。流感病毒 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变异大的、危害重的主要是 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尤以甲型为主,常可引起较大 范围的流行[1]。 流感的诊断不仅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还需 要实验室检测来证实。病毒诊断技术大致分为4个 方面,即病毒分离、血清学诊断、现代免疫学诊断及 分子生物学诊断瞳]。现分别进行介绍。 l病毒分离培养 病毒分离培养是诊断流感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因流感病毒能够在鸡胚中良好生长,所以早期多用 鸡胚分离流感病毒,一般用9日龄至11日龄的鸡胚 通过羊膜腔或尿囊腔接种分离病毒,接种后24~96h 收集鸡胚尿囊液,24h内死亡的鸡胚弃掉,用鸡的 红细胞检测尿囊液或细胞培养液的血凝活性来证实 病毒的增殖和存在,如初次分离不到病毒,可盲传2 代再进行检测;但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 展,发现通过鸡胚所分离到的流感病毒,其抗原性与 原始标本有所不同,而通过马一达犬1肾细胞(MDCK) 作者单位;100700北京军区总院呼吸内科 通讯作者:陈杭薇.综述. 分离病毒的抗原性与原始标本相似,另外由于 MDcK细胞对“o”相毒株的敏感性比鸡胚高很多, 故MDCK细胞已成为流感病毒分离不可缺少的一 种宿主系统,现亦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MDCK分 离的病毒在很多国家尚未批准用于疫苗生产,因此 病毒分离现同时采用鸡胚及MDCK细胞两套系 统口]。但无论是以上哪种方法对标本中病毒采集、 运输及保存条件要求均较高,病毒样品如能在48h 分离,可在4℃保存,如果样品要存放较长时间必须 低温冻存(一70℃);且要求标本中的病毒含量高, 必须达到鸡胚或MDCK培养法所需要的病毒含量, 分离培养较为复杂、耗时且不稳定,也不能在普通实 验室进行,要确诊需要较长时间,故对流感早期诊断 及临床指导意义不大。 Shih等H3将一种新的实验室培养技术——离 心培养技术(shellvialculture,SVC)应用于流感病 毒的培养,其与传统培养方法没有本质的区别,不同 点为在标本接种后进行长时间的低速离心,使标本 中含病毒的颗粒在外力作用下被压挤吸附于培养细 胞,从而大大缩短了培养时间并提高了敏感性。在 国内倪安平等口]亦采用SVC技术快速诊断流感病 毒,结果显示该技术能在24h内获得流感病毒培养 结果,可以快速确诊流感患者。 郭元吉等[63建立了一种流感快速诊断方法,具 体为:采集标本经成片MDCK细胞扩增,使细胞表万方数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233.2—93 1993-03-16发布 一、定义及适用范围:本法系列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 的机理,以判断供试品中内毒素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用以代替家兔法对供试品进行热原初试。本法仅适用于一次性使用输液器、输血器。其他产品可参照使用。 二、主要设备:超净工作台、电热干燥箱、恒温水浴。 三、试剂 1、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用于仲裁鲎试剂灵敏度和试验中阳性对照。 2、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用于标定鲎试剂灵敏度和试验中阳性对照。 3、鲎试剂:灵敏度为0.25EU/ml,规格为0.5ml。 4、无热原水:内毒素含量小于0.05EU/ml。 四、试验前准备 1、器具除热原:与试验液接触的所有器具均应除热原。玻璃器具置电热干燥箱内250℃干烤至少60min;塑料器具置30%双氧水中浸泡 4h,再用无热原水冲洗后于60℃烘干备用。 2、鲎试剂灵敏度测定 (1)试验前应核对使用批号鲎试剂的灵敏度,应符合规定。 (2)灵敏度测定:根据标示的灵敏度范围,将细菌内毒素工作 标准品用无热原水以1→2等比稀释,选择能出现阳性和阴性结果的4个连续稀释液。取同一批号鲎试剂若干支,分别按标示量

加入无热原水溶解为鲎试剂溶解液。取10mm×75mm试管若干 支,分别加入0.1ml鲎试剂溶解液,加入内毒素稀释液0.1ml,每一稀释液平行操作4管,轻轻振动试管混匀内容物,封闭管 口,置37±1℃恒温水浴中保温60±2min观察结果。最高浓度的4管应均为阳性,最低浓度的4管应为阴性。 五、试验方法 1、供试品数量 :同一批号至少3个单位供试品。 2、浸提介质:无热原水。 3、供试液制备:在无菌条件下,每套输液器内腔注入10ml,输血器内腔注入15ml浸提介质,反复荡洗5次后两端密封,置37±1℃恒温箱中保温2h,取出后将供试液汇集至一无热原具塞玻璃容器内。供试液贮存应不超过2h。 4、试验步骤:将鲎试剂和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分别按标示量加入无热原水溶解。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逐次稀释至0.5Eu/ml,供作阳性对热。取10mm×75mm试管6支,其中供试品管2支各加入0.1ml 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稀释液,阴性对照管2支各加入0.1ml无热原水,阳性对照管2支各加入0.1ml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稀释液,再逐一加入0.1ml鲎试剂溶解液。轻轻混匀试管内容物,封闭管口,垂直放入37±1℃水浴中保温60±2min,轻轻取出,观察结果。 5、结果判定 1)、将试管缓慢倒转180°,管内容物呈坚实凝胶者为阳性,记录为(+),不呈凝胶状或虽呈凝胶状但不能保持完整者为阴性,记录为(-)。

管线防腐施工技术措施

管线防腐施工技术措施 1.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1.1编制依据 1.1.1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物资储备局设计院设计相关工艺图纸图纸 1.1.2GB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1.1.3SY/T0407-97《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 1.1.4SY/T0447-96《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 1. 2工程概况及实物量 1.2.1国家成品油储备库安全改造湖南一五四处安装工程工艺管线及给排水部分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物资储备局设计院设计,图号为:艺总施02。工艺管道为热扎无缝钢管ф273×7,410米;ф219×6,370米;ф159×6,320米;ф89×4,270米;焊接钢管DN150,200米;DN25,100米材质均为20号钢。给排水为焊接钢管ф377×9,25米;ф325×8,25米;ф273×7,25米;无缝钢管ф194×7,900米;ф89×3.5,700米;ф57×3.5,20米;镀锌钢管DN100,700米;铸铁排水管DN200,450米。该工程受监理和一五四处质监站共同负责质量监督。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承担工艺管线及给排水安装工程,本措施只针对工艺管道和给排水管道防腐工程,施工中做好质保体系运行,防腐过程严格受控,确保防腐工程优良。 1.2.2工程特点及施工技术关键

本工程属新建工程,质量要求严格,其中工艺管道除锈和给排水管道防腐直接影响防腐施工质量,为技术关键工序。 2. 防腐施工工序 3.施工工艺 3.1材料检验 施工所用的油漆,应具有产品质量证明书或出厂合格证,油漆应检查有效期,严禁超期使用,油漆等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或甲方要求。 3.2基层除锈 钢材表面采用砂轮机除锈达St3级,即钢材表面应无可见油脂、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底材显露部分的表面应具有金属光泽、除锈应全面无遗漏。 对于焊道补漆除锈要求同上。 3.3防腐刷漆 管道表面刷漆应符合设计要求:地下及室内工艺管线涂H06-4环氧富锌底漆一道,环氧厚膜中间漆一道,B04-33丙烯酸聚氨脂面漆二道,涂层总厚度>180微米,埋地、管沟及套管内管线防腐采用环氧煤沥青防腐涂层特加强级;埋地排水铸铁管及消防泵房内埋地管道做环氧煤沥

病毒鉴定的方法有哪些

病毒鉴定的方法有哪些? 从培养的细胞中分离病毒,然后采用免疫荧光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已被成功地用于病毒的鉴定。目前最常用的病毒定量检测方法有以下三大类:用于病毒感染力检测的技术,如病毒空斑形成试验,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测定和免疫荧光等;病毒核酸和病毒蛋白检测技术,如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反应(qPCR),免疫印迹,免疫沉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血凝试验等;还有就是那些直接对病毒颗粒进行计数的方法,如流式细胞分析或透射电镜技术。 病毒检测方法的局限性 病毒鉴定方法 1.培养细胞的显微学观察 材料和仪器 细胞生长培养基:含10% FBS(胎牛血清), 4-6 mM Glutamine(谷氨酰胺)的高葡萄糖DMEM,若有需要可加入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两性霉素等 维持培养基:上述新鲜的细胞培养基,但血清FBS浓度减少至为2% 宿主细胞:铺满单层细胞的8孔培养腔室玻片(chamber slides) PBS磷酸缓冲液 Bouin's固定液 吉姆萨(Giemsa)缓冲液 吉姆萨(Giemsa)染色液 丙酮,丙酮:二甲苯(2:1),丙酮:二甲苯(1:2),二甲苯 中性树胶 移液枪头(10 到100 微升) 移液管 生物安全柜(超净台) 二氧化碳培养箱 倒置显微镜

实验方案 接种宿主细胞至Chamber Slides:选择合适的细胞接种密度(比如8-孔Chamber Slides,接种30,000细胞/孔),培养基为细胞生长培养基(10%FBS-DMEM)。轻轻地前后左右摇晃chamber slides使细胞分布均匀。将细胞置培养箱培养过夜,第二天,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确认细胞是否分布均匀并达到80%以上的融合度。 制备不同稀释度的病毒液:标记6支无菌离心管,第1管加入990 μl细胞生长培养基,剩下5管加入900μl细胞生长培养基。按以下方法进行梯度稀释:在第1管中加入10 μl 病毒原液(稀释度1:100)充分混匀,然后从第1管吸100 μl至第2管中混匀,依次类推,进行10倍梯度稀释。管1至管6的稀释度分别为10-3 到10-7。 感染细胞:吸去培养孔中的培养液,每孔加入0.5 mL维持培养液(2%FBS-DMEM),再加入100 μl不同稀释度(10-2 至10-7稀释)的病毒液至其中一孔,留一孔不加作为空白对照。将细胞置二氧化碳培养箱37oC 或34oC 培养1-4周,追踪观察致细胞病变效应(CPE)发生情况。 吉姆萨染色:一旦观察到细胞病变效应,轻轻地用PBS将细胞洗3次,每次5min,然后加入Bouin's固定液固定10 min。用吉姆萨缓冲液洗3次,然和加入Giemsa染液染色1 h,再用吉姆萨缓冲液清洗后依次用丙酮处理15s,2:1的丙酮-二甲苯处理30s,1:2的丙酮-二甲苯处理30s,最后用二甲苯处理10 min紧接着用中性树胶封片。显微镜下观察CPE,包涵体,细胞融合及病毒空泡形成情况。病毒感染细胞后形成的CPE图片范例可以在很多图谱,网站和博客上找到,例如ASM Microbe Library 2.免疫荧光(IF)检测方法 材料和仪器 细胞生长培养基:含10%FBS(胎牛血清), 4-6mM Glutamine(谷氨酰胺)的高葡萄糖DMEM,若有需要可加入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两性霉素等 宿主细胞:铺满单层细胞的8孔培养腔室玻片(chamber slides) PBS磷酸缓冲液 一抗 FITC标记的二抗 细胞核染料DAPI 5-4 %多聚甲醛(PFA,pH7.4),或者甲醇 移液枪头(10 到100 微升) 离心管 生物安全柜(超净台) 二氧化碳培养箱 荧光显微镜 实验方案 接种宿主细胞至Chamber Slides:选择合适的细胞接种密度(比如8-孔Chamber Slides,接种30,000细胞/孔),培养基为细胞生长培养基(10%FBS-DMEM)。轻轻地前后左右摇晃chamber slides使细胞分布均匀。将细胞置培养箱培养过夜,第二天,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确认细胞是否分布均匀并达到80%以上的融合度。 病毒感染:每孔细胞加0.1 mL病毒储存液,留一孔不加作为阴性对照。将细胞放回CO2 培养箱,37°C 或34°C 培养48h。

防腐内衬施工安全技术控制措施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防腐内衬施工安全技术控 制措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 FS-QG-47682 防腐内衬施工安全技术控制措施 An ti-corrosio n lining con structi on safety tech no logy con trol measur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1施工顺序: 根据安装交付条件,分段施工,内衬作业区和非作业区用三防胶布或钢板隔断。 2搭架方案 a.租用安装单位已搭好的钢架管,对局部地方进行调整,在吸收塔顶部搭设满堂架,其余各层环绕吸收塔壁搭设两排标准架板,并用14号双股铁丝捆扎牢固。 b.从脚手架的底部到顶部最低架设一条安全通道,安全 通道用钢架管搭设成爬梯状,宽度不低于800mm爬梯两侧 用架管架设护栏,爬梯表面用架板敷设,每300mm设置一根 防滑木条。 c.每3架高度架设一层安全网,防止坠落。 3防雨方案 吸收塔进出口、人孔、接管口用在作业时用三防胶布遮蔽防雨。

4喷砂时防污染措施 a.喷砂作业时,在被喷砂设备底部设置一个进风口,架 设轴流风机向内鼓风;在设备上部选择一个远离厂区或安装单位施工面的人孔或管接口作为出风口,安装一台防尘轴流风机向外吹风,其余管接口或人孔用三防布包扎密闭; b.在出风口上套上一个大型布袋,让粉尘经布袋过滤和自然沉降,定期清理布袋中粉尘,以减少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5内衬材料调配区域施工措施 在吸收塔内底部或外部平台选择一处作为材料调配区域,用三防胶布遮蔽隔离;配料区域应屏蔽保护周围设备不受污染和损坏。 用定滑轮和麻绳送料到各施工作业处; 作业完后及时将剩余材料及废料桶运送到指定地点堆放;严禁将内衬材料及施工废料、废桶存放在吸收塔。 6防火措施: a.内衬作业时,作业区域10米范围内不允许有火源, 业区域不允许存在火种,作业区域外围用警示带围护起来,并悬挂“严禁烟火”等字样警示牌。在此期间,施工现场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