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辐射应急预案

医院辐射应急预案
医院辐射应急预案

医院

2018年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为及时有效处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辐射事故,控制和减轻事故后果,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环发〔2006〕14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所指辐射事故,是指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事故;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异常照射的事故。

一、成立应急机构及其职责

为了加强辐射事故应急工作的统一指挥、及时应对、处理医院成立了由院领导、业务部、护理部、综合部保卫处各有关科室负责人共同组成的放射防护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医院内的辐射事故应争管理工作。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电话:

副组长:电话:

成员:

主要职责为:

1、启动《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负责组织应急指挥协调工作,调度人员,联络其他各应急小组迅速赶赴现场,采取措施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不受污染,最大限度控制事态发

展;

2、对放射事故的现场进行组织协调,安排救助,不让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好现场,指挥放射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3、迅速、正确判断事件性质;

4、负责恢复本单位正常秩序。稳定受照人员情绪等方面的工作,并安排受照人员的健康体检及相应救治工作。

5、负责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放射事件应急救援情况。

6、配合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事故进行立案调查,进行检测和现场处理等各项工作。

二、辐射事故分级

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重到轻将辐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四个等级。

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

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较大辐射事故,是指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一般辐射事故,是指Ⅳ类、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

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三、应急预案的启动和报告

发生辐射事故时,有关人员或知情者应立即报告蒋好院长、总值班。医院立即启动辐射事故应急预案,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并在2小时内填写《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超剂量照射的,还应同时向县卫计局报告。

禁止缓报、瞒报、谎报或者漏报辐射事故。

四、应急准备

为了保证辐射事故应急工作的有效进行,辐射事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要做好事故应急的人员、物资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辐射事故应急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减少危害、保护公众、保护环境。

2、有关科室要做好辐射事故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的详细方案,主要职责为:

(1)业务部:负责组织医务人员对事故中的受伤害人员提供医疗救护。

(2)后勤管理科:负责处理事故所需的后勤物资供给。

(3)综合部:负责处理事故所需的救治器材和救治药品供给,提供防护设备。

(4)保卫科:负责辐射事故向公安部门报告,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协助有关部门的调查。

3、准备必要的应急设施、设备和相互之间快速可靠的通讯联络

系统。

4、准备辐射监测系统、防护器材、药械和其他物资,用于辐射事故应急工作的设施、设备和通讯联络系统、辐射监测系统以及防护器材、药械等,应当处于良好状态。

5、定期对职工进行辐射安全与防护事故应急知识的专门教育,对辐射事故应急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适时组织进行辐射事故应急演习。

五、应急计划

1、当发生放射源泄漏的泄漏时,操作人员应根据现场情况及时采取应急防护施,关闭设备电源,人员及时撤离事故现场,并向预防保健科报告情况,医院进入应急待命状态,辐射事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情况及时向上报主管部门,并做好辐射事故后果预测与评价以及环境放射性监测等工作,为采取辐射事故应急对策和应急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2、辐射事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现场放射性物质释放的情况,实行有效的剂量监督。并做好辐射事故现场接受照射人员的救护、转运和医学处置工作,

3、在辐射事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由辐射防护人员对泄漏放射源进行处理,整个过程应实施有效的剂量监督。

4、根据对现场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剂量监督情况,向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除现场应急状态。

六、事故的调查及处理报告

辐射事故应急状态终止后,放射事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应当组织

相关人员进行事故的调查、分析,并向环保与公安等主管部门提交详细的事故处理报告。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一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一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安部、卫生部《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加强对医院内放射源与射线装置的安全监管,减少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辐射安全事故,控制和减轻事故后果,在辐射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本事故应急方案,采取防范措施,尽全能降低事故危害,同时按要求报告当地环保、公安和卫生行政部门,特制订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统一指挥、明确职责、大力协同、及时处理、常备不懈、保护员工、保护环境。 三、适用范围 1、放射源应用中发生的事故。 2、放射性物质存放中发生的事故。 3、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事故。 4、其它辐射事故。 四、指挥体系及职责 1、诊所设立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2、诊所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组成:组长:张立娜,组员:孙巍 3、诊所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辐射应急的方针政策和辐射应急工作要求; 2)负责向上级和属地有关部门报告医院内发生的辐射应急事故和事件; 3)组织制订医院应急响应方案,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4)应急期间充分调动人力、物力支援,实施统一指挥,统一组织,统一行动; 5)采取各种有效快速的救援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危害,避免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消除对诊所的负面影响; 6)组织人员参加辐射应急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 7)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审定工作。 4、诊所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小组职责分工 组长:张立娜,全面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工作 成员:孙巍,具体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工作 五、诊所辐射应急处理程序 (一)严格遵守放射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和放射性同位素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规范放射源的储存、保管,严格执行放射诊疗操作规范。(二)发生射线装置或电磁波、同位素等放射源泄露、污染等严重事件时: 1、立即终止原放射诊疗操作,关闭操作电源,切断继续泄露可能; 2、封锁现场,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 3、迅速撤离有关人员,对事故受照射人员进行及时的检查、救治和医学观察。 4、实行现场警戒,划定紧急隔离

最新放射事件应急预案整理

放射事件应急预案 一、目的 X射线传统人体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如果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对人体将产生一定的损害。 因此,为了保证放射安全,特制订本预案。 二、应急组织及职责 医院成立放射防护领导小组及院放射事故应急组织,其放射事件应急组织责任如下: 全面负责医院应急同意协调工作; 负责协调各个科室做好防辐射防护相关工作; 定期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学习放射事件应急知识; 发生放射事件组织应急救援,并向相关部门回报; 三、放射管理 (一)定期自查和检测制度 在医院放射防护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指定专人每周一次检查每一个场所的射线警 示标志和安全知识等是否完好,否则及时更换;每年进行一次射线装置检测,; 每个最后一个季度对本年度射线装置放射防护安全进行管理评审,制定下一年 度工作计划于目标,对存在的内容提出改进措施;每1-2年度安排一次从放射 人员的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集中统一保存;每2年度安排工作人员轮流 放射防护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在省卫生厅、卫生执法监督总队和省环保局的 领导下,根据放射剂量的大小与工龄长短,组织相关从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保健 休假或调养。 (二)放射事件报告制度 1、如果个人辐射剂量超标应立即向医院放射防护领导小组即组长汇报,安排 超标人员脱岗休息,分析原因,分类处理。 2、发生或法相放射事故的科室和个人,必须立即向医务科报告。 3、医院必须向环境保护部门和卫生执法部门报告。 四、应急处理措施 1、如果射线装置出现故障,应立即切断装置电源,并迅速向放射防护领导小组汇报。 2、医院应立即迅速安排受照人员接受医学检查或者在指定医疗机构救治,同时对危源 采取应急安全处理措施。 3、若放射源发生泄漏、丢失、被盗等,第一发现人应立即报告医院保卫科或总值班。 4、发生发射事故以后,医院应立即组织放射防护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上报主管部 门。 五、保障措施 1、登记预约人员要热情接待患者及其家属,悉心接受检查流程,耐心解释其所关心的 问题,报告其线穿透人体将发生一定的生物学效应,对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但其产生只是在X线发生器电源开启的瞬间,与可见光一样,当开关关闭之后,没有射线 残留,检查的受益(尽早诊断和治疗疾病)圆圆超过可能产生损害的风险,而且我们放射科的医生和技师已经接受过严格的培训,将使用最小的曝光剂量和最小的爆射方为可 得到一副可供诊断的影响资料;温馨提示患者在放射候诊期间注意人身财产和安全。 2、照片技术人员或者医生必须经过放射专业培训合格之后方可进行临床操作,对所操 作的机器应十分熟悉;对遥控诊断床或机架机械臂的操作,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密切注意几件的动作和病人的情况;必须熟悉个机器的应急停止开关,并能对应急情况做出判断。操作过程中必须对患者敏感部位的防护及家属的防护,原则上检查是不需要陪

医院放射科事故应急预案

医院放射科事故应急预案 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根据国务院《放射同位素及射线装置防护条例》和卫计委《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加强放射防护安全,为规范和强化应对突发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理处置能力,提高全院职工对放射事故应急防范的认识,最大限度地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安全,维护正常和谐的放射诊疗,做到对放射事故早发现、速报告,快处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指定本预案。 二、放射事件应急处理机构和职责。 (一)本单位成立放射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放射事件的应急处理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1、定期组织对放射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情况进行自查和监测,发现事故隐患及时上报至院办并落实整改措施。 2、发生人员受超剂量照射事故,就启动本预案。 3、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放射事故应急处理。 4、负责向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5、负责放射事故应急处理具体方案的研究确定和组织实施工作。 6、放射事故中人员受照射时,腰通过个人剂量计或其它工具方法迅速估算受照人员的受照剂量。 7、负责迅速安置受照人员就医,组织控制区内人员的撤离工作,并及时控制事故影响,防止事故的扩大蔓延。 三、放射事故应急救援应遵循的原则: (一)迅速报告原则。 (二)主动抢救原则。 (三)生命第一原则。 (四)科学施救,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的原则。 (五)保护现场,收集数据的原则。 四、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一)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及时通知同工作场所的人员离开,并及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二)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召集专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三)事故处理必须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或防护人员的参及下进行,未取得防护检测人员的允许不得进入事故区。 (四)各种事故处理后,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凡严重或重大的事故,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1 / 1

放射诊疗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医院放射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总则 第一条 为使本单位一旦发生放射诊疗突发事件时,能迅速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应急行动,保护工作人员、公众及环境安全,根据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制度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第二条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范围内发生的一切与放射诊疗活动有关的事件,其中影像科与放疗科是重点监管对象。 第三条 本预案所提及的放射性突发事件是指,是指放射诊疗设备突发故障或突遭自然灾害、放射性同位素丢失、被盗或者射线装置、放射性同位素失控而导致工作人员或者公众受到意外的、非自愿的异常照射。 第四条 放射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坚持迅速报告;主动抢救;生命第一;科学施救,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保护现场,收集证据的工作原则。 第五条 医院成立放射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医院应急领导小组),对医院依法处理放射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实施统一指挥、监督和管理。 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组织机构: 医院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业务副院长 组员:影像科主任、放疗科主任、医务科主任、护理部主任、院办公室主任、总务科长、保卫科长 (二)职责: 1.定期对辐射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辐射安全防护情况进行自查和监测,发现事故

隐患,及时落实整改; 2.发生放射性突发事件时,应启动本预案; 3.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辐射事故应急处理; 4.负责向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5.负责辐射事故应急处理具体方案的研究确定和组织实施工作; 6.负责迅速安置受照人员就医,组织控制区内人员的撤离工作,并及时控制事故影响,防止事故的扩大蔓延。 应急处理程序 (一)放射性同位素泄漏引发的事故处理: 1、放射性突发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通知现场所有的工作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保卫科配合负责封锁现场;科室成员与总务后勤人员协调怕配合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迅速开展检测,严防对医院人员、食物、水源和医院周围环境的污染; 2、发现人立即上报医院应急领导小组,并由医院领导小组立即上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必须配合环境保护部门进行处理; 3、对可能受放射性核素污染或者放射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医疗救援措施,尽最大能力减轻放射性意外对人体的危害,保障病人及医护人员的生命。 4、在采取有效个人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专门人员进入事故现场,迅速确定放射性同位素种类、活度、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采取措施彻底清除放射源污染。污染现场尚未达到安全水平以前,不得解除封锁。 (二)人体受超剂量射线照射引发的事故处理: 1、放射科一旦出现超剂量照射的情况,医院有关部门马上协同解决病人医学检查及治疗等问题,同时立即上报医院应急领导小组。 2、放射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停止使用有关仪器,并进行检修。待问题查明后,经检修及鉴定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三)放射源丢失、被盗事故处理: 1、一旦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情况,科室马上组织人员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同时向医院应急领导小组和保卫科报告,迅速报告公安部门,积极配合,协助做好案件的调查、侦破工作,早日找回丢失、被盗的反射源,将事故危害缩小到最小范围。 2、事故后处理,医院应急领导小组及相关科室要认真分析思考,找出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所在,落实好整改意见,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放射源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放射源辐射事故应急预 案

放射源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1.目的 为建立、健全本单位辐射事故应急机制,积极防范和及时处置各类辐射事故、事件,提高我单位突发辐射事故的处理能力,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公司放射源使用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2.应急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江西中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内以下各类突发辐射事故的应急响应。 2.1.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事故; 2.2.密封放射源装置失控、破损、或其他事故导致人员超过年剂量限制照射事故; 3.事故风险分析 3.1.事故类型 放射源超剂量辐射、放射源丢失、被盗。 3.2.危害分析 测厚仪装置装有Sr-90放射源(单位活度3.7E+8Bq),用于生产车间拉浆线上精密测厚用,有相应的防护、防盗措施,但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放射源装置故障、破损、放射源丢失、被盗等现象,造成对现场操作人员的超剂量辐射事故。 4.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4.1.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下列人员组成: 组长:公司总经理 副组长: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各车间主任 公司应急辐射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1)对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活动进行统一部署,对应急救援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2)检查应急救援物资的准备情况,事故状态下批准调用备有应急物资,必要时批准向友邻单位申请支援; (3)向上级汇报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 (4)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等。 5.处置程序 5.1.预防与预警 5.1.1.危险源监控 安全技术措施 a)现场放射源都有铅箱、防盗锁,围栏,监控等安全防护设施; b)在放射源的存放地点,设有警示牌及放射源台账,设立安全标志。 c)工作人员配备个人剂量剂定期检测辐射值。 现场管理措施 a)放射源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现场开展辐射安全检查。 b)岗位巡检人员每班定时对现场进行巡检,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c)按照计划做好设备、设施的年度和日常检维修工作。 5.1.2.预警行动 当发生放射源丢失或人员超剂量辐射事故时,最先发现事故的岗位人员,应立即向值班室和本车间领导汇报,车间主任立即向公司生产部、设备部、放射源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发出预警信息。生产部、设备部、放射源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接到预警信息后,应及时核实现场状况,并将结果汇报公司领导,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应安排立即向全厂范围发出预警信息。 5.2.信息报告

放射科放射事件应急预案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要求,在一旦发生放射诊疗事件时,能迅速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应急响应行动,保护工作人员及公众及环境的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事故管理规定》国家对放射事故实行分级管理和报告、立案制度的原则,必须在24h内对初步确诊的3级放射事故上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安部门。2级以下的事故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安部门。 二、3级事故以口头方式报告时,必须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累人数、当地处理、患者的严重程度。并报告通讯地址、邮编、电话号码、传真号及主要联系人的手机号码。 三、放射事故的年度报告按统一制定的“申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和“事故卫生监督监测年报表”格式报告。 四、报告内容 (1)事故单位和人员的事故报告。 (2)调查事故的证明材料和取证资料。 (3)处理事故的技术资料。 (4)事故的危害影响评价。 (5)受辐射人员的健康检查和疾病治疗有关资料。 (6)填写“放射事故报告表”、“放射事故阶段报告”、“放射事件登记”。

五、辐射事故的防范措施 1.放射科积极做好常见辐射事故技术分析。 2.强化科室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履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放射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放疗技术规程操作,杜绝事故发生。 3.做好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确保机器运行正常。 4.一旦发生一般性故障,不能检查病人时,立即关闭设备开关,断 开故障设备的电源,并在操作台上放置“此设备禁止使用”的标识。立即通知门诊领导,聘请厂家或有关专家进行维修,记录设备发生过账时的状态。同事,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5.如果设备出现不能人为控制的连续曝光的情况时,应紧急切断该 设备的电源,将事情立即报告给门诊领导,如病人受到不应有的过度照射时,要上报医院,组织专家对病人进行检测和观察治疗。 6.出现不可预知的重大事故,涉及到人生安全时,立即关闭科室内 所有电源,从安全门紧急、有序疏散病人,同时向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报告。在保证病人安全撤离后,工作人员尽快离开现场。 年月日

2020年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1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项目部范围内Y放射源(Se-75、r-192 )被盗、丢失、失控,现场处置过程中放射源泄漏或者射线装置误操作造成的环境辐射污染、人员受到超剂量照射或身体伤害等辐射事故的应对和处置工作。 2风险分析与事件分级 2.1 风险分析 项目部常见的辐射事故类型有:射线装置误照射、误操作引发的辐射事故;放射源被盗、脱落、卡壳引发的辐射事故;源库未按标准建设、未采取相应的监控措施引发的辐射事故等。具体风险分析见表2.1 -1。 表2.1-1 项目部辐射事故风险分析 表2.1-2 项目部使用放射源种类

2.2 事件分级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辐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 故和一般辐射事故四个等级。 表2.2-1 事件分级

3组织机构及职责 项目部辐射事故应急组织机构由现场应急指挥部、应急救援工作组构成。现场应急指挥部是负责现场应急处置的决策指挥机构。 3.1 现场应急指挥部 辐射事故应急指挥部成员如下:

指挥长:项目经理副指挥长:项目书记、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项目安全总监 成员:工程管理部主任、安全环保部主任、综合管理部主任、设备物资管理部主任、商务合同部主任、财务资金部主任、检测专业负责人主要职责: (1)向上级应急领导机构汇报事件及应急救援情况,落实上级应急领导机构的决策部署; (2)决定启动和终止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3)领导、指挥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置、抢修和恢复工作;(4)研究辐射事故应急处置重大决策和部署等工作。 3.2 应急救援工作组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成立辐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组,包括现场救援组(射线区域警戒、救援、疏散及辐射事故处理等)、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 (1)现场救援组 组长:项目生产经理 成员:工程管理部主任、安全环保部主任、设备物资管理部主任、职工医院院长、检测专业负责人、各工区负责人 职责:负责制定现场救援方案;负责现场营救伤员,疏散人员,设 置警戒区域;负责协助外部救援队伍、医疗队伍开展工作。 (2)后勤保障组 组长:项目分管物资保障经理 成员:工程管理部主任、综合办公室主任、财务资金部主任、设备

医院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医院辐射事故应急 预案

医院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安部、卫生部《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加强对医院内放射源与射线装置的安全监管,减少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辐射安全事故,控制和减轻事故后果,在辐射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本事故应急方案,采取防范措施,尽全能降低事故危害,同时按要求报告当地环保、公安和卫生行政部门,特制订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统一指挥、明确职责、大力协同、及时处理、常备不懈、保护员工、保护环境。 三、适用范围

1、放射源应用中发生的事故。 2、放射性物质存放中发生的事故。 3、放射性废物处理设施事故。 4、其它辐射事故。 四、指挥体系及职责 1、医院设立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2、医院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组成:组长:副组长:组员: 3、医院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辐射应急的方针政策和辐射应急工作要求;

2)负责向上级和属地有关部门报告医院内发生的辐射应急事故和事件; 3)组织制订医院应急响应方案,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4)应急期间充分调动人力、物力支援,实施统一指挥,统一组织,统一行动; 5)采取各种有效快速的救援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危害,避免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消除对医院的负面影响; 6)组织人员参加辐射应急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 7)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审定工作。 4、医院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小组职责分工组长:,全面负责本小组工作副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工作及时收集有关工作信息,向分管院长汇报。,分管医院辐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工作。

辐射安全应急预案

辐射安全应急预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辐射安全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保护员工人身和公司财产安全,本着预防与应急并重的原则,依据环保部部令第18号文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制定本预案。 二、可能发生的事故工况 1、辐射装置在对工件进行照相的工况下,探伤室门机连锁失效,工作人员误入探伤室,或铅防护门未完全关闭,致使射线泄露到探伤室外面,给工作人员及周围活动的人员造成不必要的照射; 2、放射源源闸开关出现故障不能收回或放射源安装不到位时,需由有经验和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进行处理,技术人员应做好个人的防护,并在整个过程中使用监测仪器进行场所监测; 3、检修机器时γ射线探伤机中的放射源从容器中掉出来,会对操作人员及可能到达的公众成员产生很强的辐射照射; 4、γ射线探伤机的放射源由专业的厂家进行,但在换源过程中出现故障(源不能及时安装到密封容器内)时,须由专业厂家有经验和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进行处理,技术人员应做好个人的防护,公司对周围工作人员做好疏散工作; 5、管理人员疏忽或人为故意造成源丢失或偷盗事故,将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6、人为故意引起的辐射照射。 三、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公司成立辐射安全应急小组,专门负责辐射安全工作。 2、小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吴洪勇,职责:统筹领导整个辐射安全管理工作; 副组长:朱金虎,职责:具体负责辐射安全管理工作的运行,审核、实施各项规章制度、安全防护应急措施,负责组内成员的安排与调度;

放射科应急预案

放射科应急预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放射科应急预案 为了预防和处理放射科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事件,制定如下应急处理预案: 科室应急组织及职责: 科室应急小组组长:放射科主任 成员:放射科全体工作人员。 职责:严格执行放射科各项工作制度及规定,组织实施可能各项意外事件发生的处理和上报 科室意外应急事件的上报制度: 放射科发生意外应急事件后,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积极处理的同时,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汇报,并在其指导下工作。 放射科定期自查与监测制度: 放射科质量控制及安全防护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对放射科的医疗治疗、设备性能、抢救物品及药品等进行检查和维护,配合省、市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定期监测与检查,以预防各项意外、应急事件的发生,并保障应急事件处理的有效进行。 应急事件处理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科室各项相关制度与操作规程,做好科室的质量控制,执行科室自查与监测,并配合医院及上级各职能部门的相关工作,为各种突发、应急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做好保障。 放射性事件应急预案 1.放射性突发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通知同现场所有的工作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 2.及时上报医疗救护领导小组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必须配合环境保护部门进行处理;

3.组织封闭现场,消除可能导致辐射污染突发事件扩大的隐患; 4.放射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召集专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5.事故处理必须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和放射卫生防护人员的参与下进行; 6.未取得防护检测人员的允许不得进入事故区域; 7.负责组织抢救、转运伤员; 8.组织灾害消除后重建和环境保护; 9.组织进行总体善后处理。事故处理以后,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放射科各项应急控制处理措施 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责任制,积极配合临床科室进行需要的影像学检查,要有高度责任心,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拖延病人。并详细、完整、准确初具诊断报告,妥善保存相关资料。 2、做好传染病防治、消毒及隔离工作,尽量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诊断。 3、为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正常启动,本科室要积极配合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及相关各科室的工作,保证检查到位。 4、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知识的掌握及诊治技能,组织学习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实施办法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5、加强科室院内感染管理与监控。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完整word版)放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流程试题)

放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流程试题 一、判断题 1.在放射事故医学应急中,干预水平就是对应急人员的一种保护行为。(√) 2.为了抢救生命、避免大的集体剂量、防止演变成灾难性的情况发生,可命令应急人员执行干预(防护)行动。(X) 3.发生放射事故时,剂量估算宜高不宜低( 对) 4.放射事故医学应急的救治、分类与转送原则就是根据辐射损伤严重程度、受照剂量大小进行的。(√) 5.应急状态下先进行血常规检査,当白血胞有问题时,再作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和微核测定。(X) 6.放射事故状态,食品和饮用水监测也是卫生应急的一部分。(V) 7.放射性污染洗消一定要清洗干净,以免交又污染。(dui) 8.意外照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的采血时间最好在有症状出现的时候。(X) 9.放射事故的剂量估算,除了立即收集个人剂量计外,受照人员身上配带的手表、红宝石也可可作为测量剂量的样品(对) 10.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在发生辐射事故时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协助卫生行政部门,承担辖区内的辐射事故卫生应急放射防护和剂量估算(V)

10.在辐射事故应急中,参与干预行动的工作人员必须是自愿的(V) 二.单选题 对过量受照人员作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最好的采血时间是:A A.3小时B3天c20天D3个月 2.对过量受照人员作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采血时间最好不超过:D A.3小时B3天C30天D3个月 3.发生重大或较大辐射事故,由哪一级机构执行医学响应:B A.国家级B省级C国家级,省级协助D地市级 4.发生放射事故时,下列哪一项不是放射技术服务机构的工作内容:D A.开展流行病学调查B.食品和饮用水的放射性监测C心理咨询D.丢失放射源的寻 找 5.公众人员全身受到≥0.056y照射时,事故分级属于:B A.一般事故 B.严重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射事故应急处量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为及时、科学、合理、有效处置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辐射事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护环境,最大限度减少辐射事故的影响,特制订本预案。 (一)任务。 放射源和辐射技术在工农业、医学、科研和教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发生辐射事故,可能影响到公众的健康、安全和环境时,为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危害,保障人体健康,保护环境,启动本应急预案,并作出正确响应。 (二)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广东省民用核设施核事故预防和应急管理条例》。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惠州市放射性同位素和辐射技术应用中的辐射事故的应急准备与响应。 (四)应急指导方针。 依据《广东省民用核设施核事故预防和应急管理条例》,辐射事故应急管理实行" 统筹规划,积极兼容,常备不懈,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 的方针。 (五)本应急预案的批准与修编。 1. 应急预案的批准。

依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由市环保局会同市公安局、卫生局、财政局等部门编制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2. 应急预案的修编。 本预案根据应急演习、实施应急响应的结果和应急组织、单位情况的变化,以及国家和省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修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修编。修编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应急机构和职责分工 成立市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辐射事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环境保护工作的副市长担任组长,市环保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市环保局、公安局、卫生局、财政局、环保监测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相关医疗机构的负责人组成。各成员单位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指挥下,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应的辐射事故应急工作。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一)市环保局。 负责辐射事故的应急响应、调查处理和定性定级工作; 组织对事故发生点周围进行辐射监测; 协助公安部门监控追缴丢失、被盗的放射源。 (二)市公安局。 负责丢失、被盗放射源的立案侦查和追缴; 负责对受污染区域进行治安封锁、治安维护、交通管制、维护社会稳定、群众疏散、落实各项强制隔离措施等工作;

放射科应急救援预案

放射科应急预案 为了预防和处理放射科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事件,制定如下应急处理预案: 科室应急组织及职责: 科室应急小组组长:放射科主任 成员:放射科全体工作人员。 职责:严格执行放射科各项工作制度及规定,组织实施可能各项意外事件发生的处理和上报 科室意外应急事件的上报制度: 放射科发生意外应急事件后,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积极处理的同时,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汇报,并在其指导下工作。 放射科定期自查与监测制度: 放射科质量控制及安全防护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对放射科的医疗治疗、设备性能、抢救物品及药品等进行检查和维护,配合省、市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定期监测与检查,以预防各项意外、应急事件的发生,并保障应急事件处理的有效进行。 应急事件处理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科室各项相关制度与操作规程,做好科室的质量控制,执行科室自查与监测,并配合医院及上级各职能部门的相关工作,为各种突发、应急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做好保障。 放射性事件应急预案 1.放射性突发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通知同现场所有的工作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 2.及时上报医疗救护领导小组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必须配合环境保护部门进行处理; 3.组织封闭现场,消除可能导致辐射污染突发事件扩大的隐患;

4.放射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召集专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5.事故处理必须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和放射卫生防护人员的参与下进行; 6.未取得防护检测人员的允许不得进入事故区域; 7.负责组织抢救、转运伤员; 8.组织灾害消除后重建和环境保护; 9.组织进行总体善后处理。事故处理以后,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放射科各项应急控制处理措施 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责任制,积极配合临床科室进行需要的影像学检查,要有高度责任心,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拖延病人。并详细、完整、准确初具诊断报告,妥善保存相关资料。 2、做好传染病防治、消毒及隔离工作,尽量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诊断。 3、为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正常启动,本科室要积极配合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及相关各科室的工作,保证检查到位。 4、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知识的掌握及诊治技能,组织学习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实施办法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5、加强科室院内感染管理与监控。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6、检查诊断室要保持通风、清洁。一旦接诊传染病、疑似传染

放射诊疗单位放射事故应急预案

放射诊疗单位放射事故应急预案 为规范和强化应对突发放射事故的应急处臵能力,提高员工对放射事故应急防范的意识,将放射事故造成的损失和污染后果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安全,维护正常和谐的放射诊疗秩序,做到对放射事故早发现、速报告、快处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根据上级卫生部门要求,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放射事故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 (一)成立放射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医院成立放射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本单位法人代表,副组长为分管领导及放射诊疗科负责人,成员各有关人员组成,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监督检查放射安全工作,防止放射事故的发生;针对防范措施失效和未落实防范措施的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对已发生放射事故的现场进行组织协调、安排救助、并向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通报;负责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放射事故发生和应急救援情况,负责恢复正常秩序、稳定受照人员情绪等方面的工作。 (二)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成员及职责如下: 1.应急指挥中心 总指挥: 成员: 主要职责: (1)负责组织应急准备工作,调度人员、设备、物资等,指挥其他各应急小组迅速赶赴现场,开展工作; (2)对放射事故的现场进行组织协调、安排救助,指挥放射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3)负责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放射污染事件应急救援情况; (4)负责恢复本单位正常秩序。 2.现场处臵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 (1)接到放射事故发生的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首先采取措施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不受污染,最大限度控制事态发展; (2)负责现场警戒,划定紧急隔离区,不让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好现场; (3)迅速、正确判断事件性质,将事故情况报告应急指挥中心; (4)配合上级相关主管部门(卫生、环保、公安)进行检测和现场处理等各项工作。 3.现场救护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 (1)接到指挥中心命令后,迅速赶赴现场; (2)现场进行伤员救助,并根据现场情况向指挥中心报告人员损伤情况; (3)联系相关医院,跟随救治; (4)将人员恢复情况随时报指挥中心。 4.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 (1)接到指挥中心命令后,立即启动应急人员和设施; (2)保证水、电供应,交通运输; (3)保证食物用餐。 二、应急处臵程序 本单位一旦发生放射事故,必须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继续发生和蔓延而扩大危害范围,并在第一时间向本单位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启动应急指挥系统,具体程序如下: 1.迅速报告 发生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将发生事故的性质、时间、地点、科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编写纲要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编写纲要模板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编写纲要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编写纲要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编写纲要 ( 供参考) 山东省环境保护局 4月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编写纲要 1 总则 对本辖区内辐射污染源的现状、风险及隐患进行分析。 1.1 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辐射事故应急机制, 积极防范和及时处理各类辐射事故, 提高本辖区应对辐射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 最大限度降低辐射事故的危害程度, 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应以国家和山东省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5) 《中华人民共和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 6) 《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 9)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10) 《山东省辐射环境管理办法》 ( 1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 )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辖区及对本辖区有影响的临近市、县( 市、区) 辐射事故的应对及处理工作。 1.4基本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总体方针, 确定辖区内应对辐射事故的工作原则。 1.5事故分级 依据国务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按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 从重到轻将辐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 Ⅰ级) 、重大辐射事故( Ⅱ级) 、较大辐射事故( Ⅲ级) 和一般辐射事故( Ⅳ级) 四个等级。 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是指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 或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 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 含3人) 急性死亡。 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 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 含2人) 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 含10人) 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较大辐射事故是指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 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 含9人) 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放射规章制度和放射事故应急预案1

放射规章制度 一、放射科工作制度为了加强本科室的科学管理,建立良好的工作秩 序,提高医疗质量,杜绝医患纠纷的发生,制订以下工作制度。 1.各项X 线检查,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各种特殊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 2.重要摄片,由医师和技术员共同确定投照技术。特殊摄片和主要摄片,待观察片子后方可嘱病人离开。 3.重危或特殊造影的病人,必须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 4.X 线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进修或实习医生写的诊断报告,应经上级医师签名。 5.X 线片是医院工作的原始记录,对医疗、教学、科研都有重要作用、全部X 线照片由放射科登记、刻录光盘,统一保管。6.每天集体读片,经常研究诊断和投照的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7.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要妥善安排休假。 8.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X 线机要指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 查。 、X 线摄影室工作制度 1.每日上班后影开机,开空调检查患者之前,先将球管预热,不许在未预热的状态下检查患者,机器出现故障时,应记录在案,维修情况应记录。

2.进行X 线摄影检查前,应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摄片部位,检查号码是否正确,严防错号,重名重姓;应出去病人身上的金属物、膏药等物品,对检查又不明之处应及时请示本科医师或上级医师或技师,或与临床医生取得联系。3.摄影操作时,应注意周围有无障碍物及诸附件有无固定,危重患者或怀疑脊椎骨折的患者应有临床医师陪同,协助移动患者和摆位,避免患者因摄影操作而加重病情发生意外。4.重要摄片,由医师和技术员共同确定投照技术。特殊摄片和主要摄片,待观察片子后方可嘱病人离开。 5.非本机器操作人员未经许可严禁操作使用。 6.保持机房内的整洁,下班前及时关机,关灯及空调,并在机器复位后进行清洁卫生工作。 三、造影检查制度 1. 检查医师必须正确掌握造影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 造影前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风险,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 使用碘剂造影前,必须进行碘过敏试验,并注意有无过敏反应。 4 .造影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并按照各项造影操作常规进行检查。5.造影时,应备有急救药品和抢救需要用的器械并熟悉急救方法。一旦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应迅速对患者进行抢救处理,并请出有关可以协助抢救的医师。 6.造影后,应妥善交代注意事项。

医院放射事故应急预案

医院放射事故应急 预案

魏集医院放射事故应急预案 为规范和强化应对突发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我 院职工对放射事故应急防范的意识,将放射事故造成的损失和 污染后果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放射工作人员与公 众的安全,维护正常和谐的放射诊疗秩序,做到对放射事故早 发现、速报告、快处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根据上级卫生部 门与环保部门要求,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及《放射诊疗管理 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经院办会研究决定, 制定本放射事故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 (一)成立放射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监督检查放射安全工作,防止放射事故的发生;针对防范措施失效和未落实防范措施的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对已发生放射事故的现场进行组织协调、安排救助、并向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通报;负责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放射事故发生和应急救援情况,负责恢复正常秩序、稳定受照人员情绪等方面的工作。 (二)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成员及职责如下: 1.应急指挥中心;主要职责:(1)负责组织应急准备工作,调度人员、设备、物资等,指挥其它各应急小组迅速赶赴现场,开

展工作。(2)对放射事故的现场进行组织协调、安排救助,指挥放射事故应急救援行动;(3)负责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放射污染事件应急救援情况;(4)负责恢复本单位正常秩序。 2.现场处理组:主要职责:(1)接到放射事故发生的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首先采取措施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不受污染,最大限度控制事态发展;2)负责现场警戒,划定紧急隔离区,不让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好现场;(3)迅速、正确判断事件性质,将事故情况报告应急指挥中心;(4)配合上级相关主管部门(卫生、环保、公安)进行检测和现场处理等各项工作。 3.现场救护组:主要职责:(1)接到指挥中心命令后,迅速赶赴现场;(2)现场进行伤员救助,并根据现场情况向指挥中心报告人员损伤情况;(3)联系相关医院,跟随救治;(4)将人员恢复情况随时报指挥中心。 4.后勤安全保障组:主要职责:(1)接到指挥中心命令后,立即启动应急人员和设施;(2)保证水、电供应,交通运输;(3)保证食物用餐。 二、应急处理程序

辐射事件应急预案

辐射事件应急预案 一、根据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要求,在一旦发生放射诊疗事件时,能迅速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应急响应行动,保护工作人员及公众及环境的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建立放射事件应急处理机构。 成立由院领导、保卫科、设备科、医务处、护理部、放射、核医学等科室负责人组成的放射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相关工作的紧急协调处理,科室具体负责紧急处置,及时终止事件,防止事态扩大和蔓延,同时做好相应救治工作。 三、放射性事故应急救援应遵循的原则: (一)迅速报告原则; (二)主动抢救原则; (三)生命第一的原则; (四)科学施救,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的原则;(五)保护现场,收集证据的原则。 四、事件预防责任制度的准备:为避免或减少事故发生,平时就要做好应急演练与准备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 五、辐射安全监测:射线装置工作场所每年接受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职责机构的防护性能检测发现问题,立即给予整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个人剂量计申换检

测,放射装置每年进行年检;辐射安全管理人员经常对放射防护性能进行检测,严格按规范开展放射诊疗工作。 六、辐射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1、登记与监测:射线装置工作场所的防护性能检测发现有辐射泄漏;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计辐射暴露超过正常范围;放射装置年检不合格;出现射线装置故障或其他原因使受检者暴露照射超剂量。因射线装置失控导致放射病、器官损伤、人员死亡等,应启动应急预案。 2、事故分级与报告:辐射安全管理小组全面负责放射事件应急有关工作,并根据放射事件的程度及时报告。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规定,在2小时内上报市环保局、卫生局和公安局。同时在12小时内填写《放射源事故报告表》报送市环保局、卫生局和公安局。 七、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一)发生意外放射辐射事件时,检查室医务人员应按用电安全原则及时强制切断电源,并采取妥善措施保护病患者安全撤离现场。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详细过程,以备调查处置。 (二)事故发生后,及时报告科室主任,并及时上报医院防保、医务等相关部门,情况复杂的报医院分管领导。(三)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召集专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四)事故处理必须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和卫生防护人员的参与下进行。未取得防护检测人员的允许不得进入事故区;

放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综合演练总结分析整改措施

放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综合演练总结分析整改措施

单县人民医院 医院放射安全应急演练、总结、评价记录 一、演练目的 为规范和强化应对突发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将放射事故造成的损失和污染后果降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的保障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安全,维护正常的放射诊疗秩序,做到放射事故早发现,速报告,快处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根据上级要求,依据《职业病防护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事故管理规定》、《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放射事故应急演练方案。二、事件设定 11月 15 日 19 时 30 分,我院放射科CT机在做检查曝光时,由于CT机故障造成控制台控制失控,球管曝光不能停止,X射线无间断照射被检查者,放射科工作人员立即切断电源,终止曝光。迅速把病人从检查床移出,并立即报告辐射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启动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火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故急救,并进行事后调查、总结。 三、组织领导 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好此次放射事故应急演练工作,成立了我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现场处理组,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等组织。(一)放射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杨明军

副组长:崔本健 成员:张传强许赞 主要职责: 1、启动《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负责组织应急指挥协调工作,调度人员,联络其它各应急小组迅速赶赴现场,采取措施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不受污染,最大限度控制事态发展; 2、对放射事故的现场进行组织协调,安排救助,不让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好现场,指挥放射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3、迅速、正确判断事件性质; 4、负责恢复本单位正常秩序。稳定受照人员情绪等方面的工作,并安排受照人员的健康体检及相应救治工作。 5、负责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放射事件应急救援情况。 6、配合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事故进行立案调查,进行检测和现场处理等各项工作。 (二)现场处理组 组长:张允俭 副组长:崔文胜 成员:蔡洪雷赵连忠 主要职责: 1、负责组织科室应急准备工作,调度科室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开展放射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2、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不受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