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

“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支撑和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的重要之处。国家有权利促进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正在制定“十四五”期间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其目标是建设良好的国际化开发区,进一步活跃发展

经济和社会经济。

首先,政府将充分利用其资源均衡优势和地域优势,加快构建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开

发区体系和支撑体系,包括建立产业集群、强化财经支撑、改善商业政策和发展先进的营

商环境,为创新开发区提供发展平台。

其次,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整体投入,制定科技人才

吸引和培养政策,研究建立强有力的政策环境,吸引着重于技术创新的外资企业的进入,

促进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

此外,为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活力,政府还将建立跨界联系体系,打造多

维的代理机构,以促进更大的改革和投资、行业间的互助,实现共同发展。

最后,政府还将加强国际外事经营,吸引国内外各界人士参与开发区发展,实现强大

开发组合,营造良好的国际竞争环境,促进国际产业全球化布局,逐步形成开放、竞争、

群体化、精细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

总之,在“十四五”期间,政府将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结合科技创新、经

济融合、财政支持,着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实力强、全球竞争力高的国家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提纲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四五” 产业发展规划 (提纲)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0年12月

目录 前言 (3)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4) (一)发展基础 (4) (二)面临形势 (4) 二、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4) (一)发展思路 (4) (二)发展原则 (4) (三)发展目标 (4) 三、产业布局 (4) 四、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4) (一)大健康 (4) (二)大数据 (4) (三)新材料 (4) (四)新能源 (4) (五)高端装备制造 (4) 五、重点任务 (4) (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4) (二)科技企业培育建设工程 (4) (三)创新创业服务优化工程 (4) (四)产业创新人才集聚工程 (4) 六、环境影响评价 (4) 七、保障措施 (5) (一)加强组织领导 (5) (二)强化政策支撑 (5) (三)优化营商环境 (5) (四)加大资金投入 (5) (五)创新开放合作 (5) (六)落实规划任务 (5)

前言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二)面临形势 二、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发展思路 (二)发展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产业布局 四、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一)大健康 (二)大数据 (三)新材料 (四)新能源 (五)高端装备制造 五、重点任务 (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二)科技企业培育建设工程 (三)创新创业服务优化工程 (四)产业创新人才集聚工程 六、环境影响评价 (一)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七、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强化政策支撑(三)优化营商环境(四)加大资金投入(五)创新开放合作(六)落实规划任务

承德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高新区突破发展

承德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高新区突破发展 构建开放创新平台体系 发挥高新区创新资源、创新主体集聚优势,提升各类创新载体质量效能,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加快构建开放型创新平台体系,为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提供载体支撑。 推动高新区突破发展。以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2个省级高新区为龙头,坚持“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方向,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快各级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主动承接京津冀高端优质创新资源,做大做强钒钛新材料及制品、绿色食品及生物医药等三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大数据、清洁能源、智能制造等三大支撑产业,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进机构编制管理、人事和薪酬制度、行政审批制度、投融资平台建设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提升高新区发展能级,辐射带动各县(市、区)产业园区协同发展。 提升创新载体质量效能。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全力推进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建设,积极探索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承

德模式”。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推进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构建孵化服务支撑体系,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孵化链条,提升孵化能力,为初创期中小企业提供发展空间。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创建“星创天地”。重点支持平泉市、承德县创新型县(市)试点建设。到2025年,力争建成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4家以上,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5家以上,省级技术创新中心45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 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着力深化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依托承德高新区、国家农高区、滦平和丰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省级以上开发区等载体,积极对接京津高校、科研院所等,推动共建各类研发创新服务平台,努力承接京津技术转移输出、成果转化,带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重点支持兴隆、滦平、丰宁三县开展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加快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支持军民两用技术产品研发和创新成果双向转化应用,积极参与国家、省军民协同创新重大工程和示范项目,培育军民融合企业、新型科研机构,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进技术市场建设,实现区域创新资源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促进京津科技创新成果在承德转化。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活动,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规划》的通知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规 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 •【公布日期】2021.10.19 •【字号】中示区组发〔2021〕1号 •【施行日期】2021.10.1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关于印发 《“十四五”时期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 规划》的通知 示范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十四五”时期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 2021年10月19日“十四五”时期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规划

二〇二一年十月 序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时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科学制定和实施“十四五”时期发展建设规划,对中关村示范区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有力支撑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更好发挥对全国的示范引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时期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国函〔2009〕28号)《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北京市“十四五”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等制定,是指导中关村示范区未来发展建设的行动纲领。 目录 一、中关村示范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一)发展基础 (二)发展形势 (三)发展思路与目标 二、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一)加强重点技术领域布局 (二)大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成都市高新西区发展规划

成都市高新西区发展规划 成都高新西区是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实施省、市"一号工程"的重要载体,是聚集发展以电子信息为龙头及现代中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是成都构建西部战略高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成都高新西区位于成都市西、三环路与绕城高速公路之间,距成都市中心6公里,起步区开发面积1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规划40平方公里。 2001年3月成都高新西区建设启动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强力推动下,在省市部门和区(市)县的通力配合、大力支持下,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招商、高效率服务、高效益发展,呈现出快速、强劲的发展势头。去年3月以来,投入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设施建设资金亿元,起步区市政基础设施全面形成承载能力;签约项目90个(其中,电子信息项目65个、现代中药项目20个),协议投资总额亿元,实际到位资金亿元;开工建设项目42个,投资规模达亿元;签约入驻高新西区创业中心孵化器的企业70家,投资规模达亿元。目前,高新西区聚集的投产企业有托普软件、大唐电信、迪康药业、奇力制药、银河磁体、华电科星、东方凯奇、通达电器等35家。去年以来,累计销售收入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税利总额亿元,解缴税收亿元,出口创汇7010万美元。发展区位详细展示图:(建议下载放大查看)

高新西区建设发展的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为龙头及现代中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科学决策,按照"实力做强、功能做优、形象做美、品位做高"和"尽快建成全国最具吸引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要求,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招商、高效率服务、高效益发展,依靠思路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环境创新,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高、可持续发展的电子信息和生物制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加速形成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政策、机制等聚集效应,努力把高新西区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信息网络发达、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清新优美、企业富有活力、文化氛围浓郁、具有现代水准的全国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智能化高科

遂宁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遂宁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做实科技创新平台 一、搭建协同创新平台 整合共享区域创新资源,鼓励共用科技创新平台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建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成果转化平台。依托重庆、成都、绵阳等地科技优势资源,积极融入西部科学城“一城多园”建设,推动建设飞地科技园区和异地研发机构。用好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探索政、产、学、研、用、金、才、介融合发展道路。推动遂宁高新区升创国家高新区,联手打造沿涪江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带。支持遂宁经开区建设川渝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引导优势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坚持生态优先和科教资源有机结合,建设绿色生态科教园区。聚集科技研发、农业物联网、农业科技成果展示转化、科技培训等平台,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二、发展新型研发机构

积极对接国省创新资源,加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一批国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联建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升科技创新基地层次和水平。建设一批兼具科研开发、产业孵化和创业投资的独立法人机构,夯实自主创新技术基础。重点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遂宁研究中心、天齐锂业锂资源与锂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积极引进搭建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卫星测控站等研发机构。 三、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着力建设各类孵化平台,招引高校、科研院所、知名孵化器管理团队来遂创建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逐步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梯级创业孵化体系,加快遂宁经开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支持遂宁高新区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船山区建设科创商务中心。建立集招才引智、企业孵化、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创新基地为一体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办好现代物流、大英智造、遂宁经开区双创中心等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打造高端创业服务聚集区。 做强科技创新主体 一、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支持全市锂电、电子信息等特色优势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科研攻关,建立创新中心,构

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枣政发〔2020〕5 号

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 施意见 正文: ---------------------------------------------------------------------------------------------------------------------------------------------------- 枣庄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支持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各人民团体,各大企业: 为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鲁发〔2019〕14 号)精神,支持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回归本位,发挥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功能优势,打造充满活力、辐射全市的区域创新高地、产业创新高地和机制创新高地,实现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优化空间规划。市政府编制“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时,优先考虑高新区发展需要和空间布局,支持设立新的产业聚集区,增大高新区范围内允许建设区规模,减少非建设用地规模,合理扩大城市开发边界。 二、规范管理权限。赋予高新区市级经济审批权限。依法精简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国有建设用地供应

(除经营性用地外)经高新区审核后,径报市政府审批,并由高新区负责土地供应批后监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业务检查和指导。允许实行容缺审批、告知承诺制等管理方式,提高审批效率。对高新区内企业投资经营过程中需由市有关部门逐级转报的审批事项,简化申报程序,由高新区直接向审批部门转报。 三、强化用地保障。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的政策导向,优先保障高新区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市级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及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由市里统筹协调,对高新区做到即用即补。高新区范围内土地性质变更、土地置换等依法简化办理程序。支持高新区开展闲置低效用地盘活利用,制定“退城入园”优惠政策。鼓励高新区建设使用多层标准厂房、下沉式厂房,统筹地上地下有序开发,实施“零增地”技术改造。支持高新区创新产业用地分类、实行工业用地先租后让、长期租赁、弹性年期出让等灵活方式,推进工业不动产产权分割登记试点。高新区辖区内土地出让净收益市财政全额返还高新区,夯实高新区财源。 四、加大财税支持。高新区在管辖范围内行使财政、金融、国有资产管理权,高新区财政实行独立一级财政管理体制。支持高新区做大财税收入盘子,2020 年至 2022 年,市级与高新区共享的税收和部分附加(基金)收入增量分成比例由 25%分年依次调整为 20%、15%、10%。对高新区新引进的重大产业项目和实施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市财政予以重点支持;对高新区本级获得的国家、省级专项发展资金,市财政予以配套扶持。鼓励市属国有企业在高新区布局产业项目,壮大高新区经济体量。 五、增强融资能力。不断拓宽高新区投融资渠道,鼓励高新区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入股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各类金融产品、设立各类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增强投融资功能。对高新区国有运营公司,鼓励吸纳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参股,优化股权结构,提高信用等级,实现实体化运营,扶持企业上市。地方政府债券和项目收益专项债券向高新区倾斜。支持高新区金融业快速发展,扶持建设好枣庄凤鸣基金小镇。注册在高新区的金融、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三年内形成地方贡献(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市级留成部分,通过结算体制支付给高新区。 六、鼓励科技创新。加大对高新区科技研发平台的支持力度,对高新区建设的创新创业共同体、省重点实验室、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研发平台的建设纳入全市统筹布局,对省、市计划建设的国家实验室、省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型研发机构等重大平台优先在高新区布局。将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管理权移交给高新区。对承担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课题及项目的研发机构、创新平台,按照上级补助的 50%给予资金支持。 七、给予项目倾斜。全市重大产业项目、战略性科技项目、创新人才资源优先在高新区布局。省下达及市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科技等项目专项资金优先用于支持高新区现有企业和项目。支持高新区符合条件的重大产业项目优先列入省、市重大建设项目,在供地、产业基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大市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对高新区的支持,对市场前景好、带动性强、经济支撑力大的特大产业项目,采取“一事一议”

清远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培育提升新型研发机构

清远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培育提升新型研发机构 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通过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创新机制,建立完善的全领域创新体系,推动科技赋能清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 紧扣产业升级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研究出台支持清远高新 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坚持省市联动、梯 度培育,打造高水平、多元化创新载体。 激发国家高新区新一轮发展活力。用足用活省赋予高新区的 各项政策,进一步完善高新区体制机制,深化“一区多园”管理,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全面提升高新区创新发展能力。规划建 设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专业园区,完 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高新区“5G+智慧园区”建设,探索智慧园区无人化运营与管理模式,建成 粤北地区“5G+智慧园区”示范园区。支持高新区加大研发投入,

提升开放创新力,实现全国排名稳步提升,力争到2025年建成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 持续推动省级高新区建设。提高英德高新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水平,实行更高技术准入门槛和更严环保标准,争取建成生态型园区。建立特色突出的创新综合体,集聚高端创新创业资源,提升产业集聚和公共服务能力,适时启动英德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继续布局省级高新区创建工作,争取到2025年新增1家省级高新区。加快培育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 超前布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面向主导农业产业需求,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把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孵化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每年争取组织2个以上条件成熟的县(市、区)申报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到2025年建成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谋划布局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提升“三园一城”科技创新水平。发挥我市临近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吸引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快的科技企业集聚落户广清产业园、广德产业园、广佛产业园和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和数量。布局建设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立健全转移转化体制机制,积极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

厦门火炬高新区关于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22〕12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29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稳住经济大盘,充分发挥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数字资源、数字技术优势,以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数字经济核心区、中国软件名园等特色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使数字经济成为推动高新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结合高新区实际,特制定本措施。 一、鼓励企业转型升级 (一)应用示范奖励 对当年度入选国家级、省级、市级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智能网联、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新基建、开源芯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相关示范项目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100万元、10万元、10万元的奖励。单家企业(包含其关联企业)每年获得奖励总额度不超过300万元。 (二)高质量发展奖励 对当年度入选国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综合竞争力”百强、“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的企业,福建省“互联网企业50强”“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五十强”“文化企业十强”榜单的企业,以及入选厦门市重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按“晋级补差”原则,国家级给予50万元,省、市级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每家企业只能享受一次本项奖励。 (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奖励 对首次获批省级或市级“新型研发机构”认定的企业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每家企业只能享受一次本项奖励。该条款可与省、市级政策叠加享受。 (四)鼓励孵化高成长企业

对当年度年营业收入200万元(含)以上1亿元(含)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80%及以上的企业,按其当年度利润总额的10%给予奖励,单家企业每年享受奖励不超过100万元。 二、支持企业增产增效 (五)支持建设中国软件名园 面向智慧警务、智慧海洋、智慧法院、轨道交通和智慧医疗领域,给予企业自主研发的、具有明确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或信息技术服务销售奖励,额度为当年度通过验收的软件产品或信息技术服务实际到账金额的5%。企业和采购方为关联企业的不享受本条款支持;国有企业不享受本条款支持。 (六)支持文化科技领域高质量发展 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强网络游戏、动漫、影视作品的研发创作和运营管理,支持基础工具软件的研发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搭建。对实际开展游戏运营,以及动画、电影发行业务的企业,按其运营的游戏、发行的动画和电影在当年度取得营业收入的1%给予奖励;对于参与过当年度上映动画、电影的制作公司,按其制作费的1%给予奖励。每家企业每年最高奖励200万元。 (七)鼓励参与采购项目 对企业当年度参与“政府项目采购”,按单个采购合同金额给予一定奖励:(1)单个合同金额达3000万元以上的,按合同金额的2%给予奖励;(2)单个合同金额达1000万元以上3000(含)万元以下的,按合同金额的3%给予奖励;(3)单个合同金额达100万元以上1000(含)万元以下的,按合同金额的4%给予奖励。若企业参与国家级项目采购,给予合同金额2%的额外叠加奖励。每家企业年度最高奖励金额不超过200万元。 上述(五)至(七)项,每家企业仅能享受其中一项,同一款产品或服务仅能享受其中一项。

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

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 按照《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具体工作安排,我们认真梳理、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全区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并根据我区现有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以及重点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了科技创新发展的“十四五”规划。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十三五”时期主要成果 “十三五”以来,按照国家高新区的使命和方向,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强优势、补短板、筑生态,全区科技创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坚持内培外引,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通过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打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培育和挖潜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区科技创新主体呈现爆发式增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12户增长到120户,长春市科技型小巨人企业由10户增长到69户,省级科技型小巨人企业达到30户。技术交易合同备案累计实现76亿元。 二是紧抓载体建设,持续放大产业孵化空间。孵化载体建设从零起步,利用五年时间,打造了29个孵化载体,其中:国家级孵化载体6个,省级孵化载体6个,总面积达到3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645户,累积孵化高新技术企业54户。同时,还打造谋划了津长双创服务中心、一亿中流上市企业加速器、科技成果承接转化基地三个辐射全区的孵化空间,以及生物医药产业、光电子产业等服务全区的公共服务平台。 三是强化政策引导,不断激发区域创新活力。通过借鉴成都高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发达高新区的政策,对原有政策体系进行了修改完善,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与扶持范围,累计兑现落实政策资金6130万元。同时,辅导推荐100多个项目申报省、市科技发展计划等科技项目,累积

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的若干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务院 •【公布日期】2020.07.13 •【文号】国发〔2020〕7号 •【施行日期】2020.07.13 •【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正文 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 意见 国发〔2020〕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经过30多年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为进一步促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发挥好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继续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为抓手,以培育发展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将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发展。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根本路径,优化创新生态,集聚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领高质量发展。 坚持高新定位,打造高地。牢牢把握“高”和“新”发展定位,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构建开放创新、高端产业集聚、宜创宜业宜居的增长极。 坚持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以转型升级为目标,完善竞争机制,加强制度创新,营造公开、公正、透明和有利于促进优胜劣汰的发展环境,充分释放各类创新主体活力。 坚持合理布局,示范带动。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整体布局,强化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突出特色,分类指导。根据地区资源禀赋与发展水平,探索各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建立分类评价机制,实行动态管理。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国家高新区布局更加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体制机制持续创新,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立高新技术成果产出、转化和产业化机制,攻克一批支撑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自主可控、国际领先的产品,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建成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和一批创新型特色园区。到2035年,建成一大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实现园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佛山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

佛山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瞄准产业发展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重大发展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技强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化发展。持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培育及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树立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标杆,遴选创新能力强、规模水平高、成长速度快的标杆高新技术企业,示范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模式,培育壮大“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一体化的科技企业孵化链条,持续孵化、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 促进科技型企业梯队式成长。积极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加强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挖掘培育,激励引导科技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形成大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有机结合、专业分工的发展格局。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大力弘扬和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鼓励企业家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不断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运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引导企业完善研发管理制度,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和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国防军工类科研机构等共同攻克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承接国家级重大专项,加快建设佛山市技术协同创新联盟。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扶持“隐形冠军”创建细分领域高水平研发机构,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建设行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或博士后科研载体,支持大企业搭建开放式协作创新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聚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围绕人工智能和智能装备、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氢能源、中医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研究制定重点领域主干技术路线图,提出关键核心技术清单,制定战略支撑与保障措施,促进基础研究与产业技术创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融通发展,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问题。围绕前沿引领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探索重大科技任务“佛山发布、揭榜挂帅”的组织实施模式,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自主开展科技攻关。积极承接国家级和省级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深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强化国际科技合作,汇聚

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 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枣庄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0.05.09 •【字号】枣政发〔2020〕5 号 •【施行日期】2020.05.0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 正文 枣庄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支持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 实施意见 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各人民团体,各大企业: 为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鲁发〔2019〕14 号)精神,支持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回归本位,发挥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功能优势,打造充满活力、辐射全市的区域创新高地、产业创新高地和机制创新高地,实现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优化空间规划。市政府编制“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时,优先考虑高新区发展需要和空间布局,支持设立新的产业聚集区,增大高新区范围内允许建设区规模,减少非建设用地规模,合理扩大城市开发边界。 二、规范管理权限。赋予高新区市级经济审批权限。依法精简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国有建设用地供应(除经营性用地外)经高新区审核后,径报市政府审批,并由高新区负责土地供应批后监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业务检查和指导。允许实行容缺审批、告知承诺制等管理方式,提高审批效率。对高新区内企业投资经营过程中需由市有关部门逐级转报的审批事项,简化申报程序,由高新区直接向审批部门转报。 三、强化用地保障。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的政策导向,优先保障高新区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市级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及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由市里统筹协调,对高新区做到即用即补。高新区范围内土地性质变更、土地置换等依法简化办理程序。支持高新区开展闲置低效用地盘活利用,制定“退城入园”优惠政策。鼓励高新区建设使用多层标准厂房、下沉式厂房,统筹地上地下有序开发,实施“零增地”技术改造。支持高新区创新产业用地分类、实行工业用地先租后让、长期租赁、弹性年期出让等灵活方式,推进工业不动产产权分割登记试点。高新区辖区内土地出让净收益市财政全额返还高新区,夯实高新区财源。 四、加大财税支持。高新区在管辖范围内行使财政、金融、国有资产管理权,高新区财政实行独立一级财政管理体制。支持高新区做大财税收入盘子,2020 年至 2022 年,市级与高新区共享的税收和部分附加(基金)收入增量分成比例由25%分年依次调整为 20%、15%、10%。对高新区新引进的重大产业项目和实施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市财政予以重点支持;对高新区本级获得的国家、省级专项发展资金,市财政予以配套扶持。鼓励市属国有企业在高新区布局产业项目,壮大高新区经济体量。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3年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工作谋划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3年工作总结 和下一年工作谋划 2023年,__区高新区在区工委、区管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园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坚持实谋至上、实干至上、实绩至上,抓住规划引领、创新驱动、项目带动、精细化管理等关键环节,园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区内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现将2023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经济指标逐步趋稳 2023年,为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影响,化解企业突出困难,__区高新区积极谋划、精准施策、强化服务、共克时艰,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工业经济企稳回暖。2023年实现技工贸收入__.__亿元,同比增长x.x%,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__.x亿元,同比增长x.__%,实现税收x.__亿元,同比下降__.__%,园区经济总量总体趋向平稳。 (二)全力推动调区扩区 为切实增强园区稳定发展的可持续性,挖掘园区产业升级潜力,支持龙头企业延链、补链、强链,努力在新一轮产业链重构

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今年以来,园区全力推动调区扩区工作,筹集建设资金,推进征地拆迁、场地平整以及水电气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土地储备__亩,调区扩区范围内一号地块场平工作已完成总工程量的__;二号地块征拆、场地平整、新片区的水电路汽等基础设施项目正在按预期目标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另外,调区扩区涉及的总规、控规、发展方向区域编制以及环评等相关工作都在抓紧实施中;由金益环保实施的园区固体废物集中处置中心项目一期建设已完工,目前正在做新片区的污水管网敷设设计工作。 (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今年园区共有x个市级重点项目,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其中,__区(省级)工业集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经完成挡土墙及村道建设项目、集中供能至恒安石化蒸汽管道铺设、茅洲久日仓库场地平整、x户征拆搬迁户宅基地平整以及园区绿化、路灯维修等项目,同时还完成了园区大气监测微站建设和园区重点企业预警监控平台建设。正在实施的项目有一号地块的场地平整和__集中建房安置区三期项目。目前,__安置区三期项目计划实施__户连体两层楼修建和两个单元__户多层楼修建,目前__栋两户一体房已建至二楼,多层楼已建至x楼;恒光段防洪堤路已开工建设。计划实施的项目有二号地块场地平整、新片区的水电路汽等基础设施项目,都在抓紧做招投标、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年产__.x万吨精细化工新材料及配套产品建设项目正在开展征地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是指国家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下面,让我们分步骤来阐述。 第一步:政策背景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是在全球化浪潮和科技创新的微观环境下出台的。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引领科技创新、切实提高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所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需要出台一些支持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 第二步:政策内容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税收优惠 对于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到部分或全部减免企业所得税或研发费用税收。这些税收政策的出台可以有效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增加其盈利能力。 2.财政支持 国家通过发放租金补贴、研发经费、科技创新基金等形式,向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财务支持。这些资金可以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研发等多个方面,有助于企业扩大规模、提升技术能力。 3.人才支持 政府通过出台各种人才引进、培训、激励等政策,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同时,政府还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科技人才培训体系,培育产业领军人才和技术骨干。 第三步:政策影响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的实施,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政策的引导,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充满信心地投入到科技创新中。高新技术产业在取得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也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最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的出台,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的扶持和鼓励无疑会带动更多的企业加入到高新技术领域,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