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出院后家庭管理和随访方案

早产儿出院后家庭管理和随访方案

早产儿是新生儿的高危管理人群之一,早产儿住院治疗结束出院后并不意味

着所有的生长发育指标均正常,仍有很大的生长发育不良及发育障碍的风险,有

很高的罹患疾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因此,早产儿出院后仍需要一套综合

家庭管理和随访方案,涵盖体格发育监测、定期医院随访、营养管理、早期干预、心理支持以及免疫接种等方面的内容。

1. 体格发育的家庭监测:

每周记录宝宝的体重、身长和头围,并将这些数据与早产儿生长曲线图(Fenton曲线)进行比较,若此时发现宝宝的体重增长小于15.0g/kg·d,身长

增长小于1cm/周,头围小于0.5cm/周,或对照生长曲线在低于原来的生长发育

趋势时需要警惕生长发育迟缓的可能,应及时与医生联系,以确保宝宝得到正确

的营养指导。

2. 定期医院随访计划:

初次随访(出院后1周至2周内):主要评估早产儿疾病恢复情况和家庭环

境的适应情况,医生将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各项体格发育参数的测量、心

肺听诊以及腹部触诊等。对于校正胎龄40周的早产儿时可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

测定(NBNA)对行为能力、肌张力、原始反射等神经发育内容进行评估。

2个月随访:在此次随访中,医生将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听力检查、心脏

超声等,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此期间后,可以开

展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

3个月随访:继续之前的检查,同时评估宝宝有无追赶性生长以及其他需要

干预的神经发育异常。

6个月随访:通过全面评估宝宝的整体发育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专

业干预,并且制定后续的随访周期。

3. 营养管理指导:

母乳喂养:鼓励母乳喂养,母乳对于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和肠道健康至关重要,家长需要学习正确的哺乳姿势,确保宝宝能够正确吸吮。

母乳强化剂:一部分早产儿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宫内或宫外发育迟缓,体重

或身长在校正同月龄儿的第10百分位数以下时,可能需要使用母乳强化剂或早

产儿出院配方奶等,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添加,以确保宝宝获得足够的营养

和矿物质,特别是钙和维生素D。

营养素添加: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3 400-800U/天)、铁、钙及锌等必要

的营养物质,以支持宝宝的骨骼和血液系统的健康发育。

添加辅食:早产儿通常在应该在校正月龄6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此时应

该根据医生建议,从单一的、细腻的食物开始,如米粉、糊状蔬果泥。逐渐引入

新的食材,观察宝宝对不同食物的反应。避免添加含糖、含盐、辛辣食物以及过

敏食物。保持辅食的质地细腻,逐渐过渡到可以咀嚼的块状食物,以促进口腔肌

肉和消化系统的发展。

4. 早期干预:

听觉训练:在宁静的环境中,播放轻柔的音乐、婴儿歌曲或自然声音,有

助于宝宝发展听觉感知和音乐欣赏能力。

视觉训练:提供高对比度的黑白图像、彩色玩具,通过视觉刺激促进宝宝

的视觉发展,帮助宝宝更好地感知周围世界。

运动训练:定期进行轻柔的按摩和抚触,帮助宝宝放松肌肉,促进肌肉和

骨骼的健康发展。

5. 心理支持:

与宝宝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通过亲近的互动、温柔的话语,有助于宝宝建

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对于宝宝可能的情绪波动,提供稳定、安静的环境,以及持

续的身体接触,有助于宝宝情感的稳定和发展。

6. 免疫接种:

早产儿的免疫系统较为脆弱,接种是预防严重疾病的关键,应尽量按照免疫接种计划,确保宝宝按时接种疫苗,早产儿的预防接种可按照实际月龄来进行,而不是按校正月龄来计算。但一些疫苗接种建议正在早产儿生后体重达到2.5kg 时可以按计划进行免疫接种,但一部分早产儿因疾病的原因而导致免疫计划接种的延迟,此时并不必过于担忧,可以在病情稳定后进行免疫接种,各项疫苗接种依顺序后延即可。早产儿是许多流行性疾病的易感人群,在许多呼吸道及消化道传染性疾病的季节到来之前,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应对6个月以上的早产儿接种如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链球菌、手足口病以及轮状病毒等疫苗,尽量减少常见的儿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7. 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关爱是宝宝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成员应相互合作,共同照顾宝宝的日常需求和成长发展。

8. 健康记录和交流:

建立健康记录,详细记录宝宝的体重、喂养时间、排便次数、睡眠情况等,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宝宝的健康状况。

总之,早产儿出院后应定期监测各种生长发育指标,并定期随访,以便及时发现有关生长发育的风险问题及疾病问题等。

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方法

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方法 早产儿即出生时孕龄不足37周的婴儿,由于其发育不完全,自身 抵抗力较弱,出院后的管理方法尤为重要。下面将介绍早产儿出院后 的管理方法。 一、保持早产儿的温暖 1.应尽量让早产儿与母亲保持皮肤接触,进行“袋式护理”,将 婴儿放置在母亲的胸前,让母亲用双手捧住婴儿。 2.确保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 3.使用保温设备,如保温箱或温带,保持婴儿体温稳定。 二、合理喂养 1.初期使用经过咨询的医生或护士推荐的人工奶或乳汁进行喂养,可以使用尿管、鼻胃管等途径进食。 2.逐渐过渡到母乳喂养,母亲需注意饮食的健康和营养均衡。 3.喂养间隔约2-3小时,每天喂养次数不少于8次。

4.对于不能进食自己的早产儿,可以采取胃管喂养或经口喂药的方式。 三、保持早产儿的卫生 1.保持婴儿周围环境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室内应保持通风良好,但避免风力过大。 3.定期更换婴儿的衣物和床上用品,保持洁净。 四、注意早产儿的睡眠和休息 1.提供安静的环境,避免干扰婴儿的睡眠。 2.进行规律的作息安排,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3.让婴儿多进行体力活动,促进其身体发育。 五、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 1.定期带婴儿到医院进行体检和复查,包括测体重、测身高、查体等。 2.如有发现身体异常或疾病,请及时就医。 六、注意早产儿的心理健康

1.给予婴儿关爱和呵护,增强其安全感。 2.和婴儿进行亲密的接触和交流,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 3.避免长时间的孤独,尽量让父母或其他亲近的人陪伴。 七、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照顾 1.家庭成员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状态,避免传染疾病。 2.家庭要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避免意外伤害。 3.给予婴儿家庭成员的关爱和支持,共同培养婴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八、定期接受医生或护士的指导和建议 1.定期到医院接受医生或护士的指导和建议,及时调整早产儿的管理措施。 2.参加相关的学习班或小组,了解更多关于早产儿管理的知识。 以上是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方法,家长和照护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建议进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以保障早产儿的健康和发育。

早产儿出院后家庭管理和随访方案

早产儿出院后家庭管理和随访方案 早产儿是新生儿的高危管理人群之一,早产儿住院治疗结束出院后并不意味 着所有的生长发育指标均正常,仍有很大的生长发育不良及发育障碍的风险,有 很高的罹患疾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因此,早产儿出院后仍需要一套综合 家庭管理和随访方案,涵盖体格发育监测、定期医院随访、营养管理、早期干预、心理支持以及免疫接种等方面的内容。 1. 体格发育的家庭监测: 每周记录宝宝的体重、身长和头围,并将这些数据与早产儿生长曲线图(Fenton曲线)进行比较,若此时发现宝宝的体重增长小于15.0g/kg·d,身长 增长小于1cm/周,头围小于0.5cm/周,或对照生长曲线在低于原来的生长发育 趋势时需要警惕生长发育迟缓的可能,应及时与医生联系,以确保宝宝得到正确 的营养指导。 2. 定期医院随访计划: 初次随访(出院后1周至2周内):主要评估早产儿疾病恢复情况和家庭环 境的适应情况,医生将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各项体格发育参数的测量、心 肺听诊以及腹部触诊等。对于校正胎龄40周的早产儿时可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 测定(NBNA)对行为能力、肌张力、原始反射等神经发育内容进行评估。 2个月随访:在此次随访中,医生将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听力检查、心脏 超声等,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此期间后,可以开 展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 3个月随访:继续之前的检查,同时评估宝宝有无追赶性生长以及其他需要 干预的神经发育异常。 6个月随访:通过全面评估宝宝的整体发育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专 业干预,并且制定后续的随访周期。

3. 营养管理指导: 母乳喂养:鼓励母乳喂养,母乳对于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和肠道健康至关重要,家长需要学习正确的哺乳姿势,确保宝宝能够正确吸吮。 母乳强化剂:一部分早产儿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宫内或宫外发育迟缓,体重 或身长在校正同月龄儿的第10百分位数以下时,可能需要使用母乳强化剂或早 产儿出院配方奶等,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添加,以确保宝宝获得足够的营养 和矿物质,特别是钙和维生素D。 营养素添加: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3 400-800U/天)、铁、钙及锌等必要 的营养物质,以支持宝宝的骨骼和血液系统的健康发育。 添加辅食:早产儿通常在应该在校正月龄6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此时应 该根据医生建议,从单一的、细腻的食物开始,如米粉、糊状蔬果泥。逐渐引入 新的食材,观察宝宝对不同食物的反应。避免添加含糖、含盐、辛辣食物以及过 敏食物。保持辅食的质地细腻,逐渐过渡到可以咀嚼的块状食物,以促进口腔肌 肉和消化系统的发展。 4. 早期干预: 听觉训练:在宁静的环境中,播放轻柔的音乐、婴儿歌曲或自然声音,有 助于宝宝发展听觉感知和音乐欣赏能力。 视觉训练:提供高对比度的黑白图像、彩色玩具,通过视觉刺激促进宝宝 的视觉发展,帮助宝宝更好地感知周围世界。 运动训练:定期进行轻柔的按摩和抚触,帮助宝宝放松肌肉,促进肌肉和 骨骼的健康发展。 5. 心理支持: 与宝宝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通过亲近的互动、温柔的话语,有助于宝宝建 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对于宝宝可能的情绪波动,提供稳定、安静的环境,以及持 续的身体接触,有助于宝宝情感的稳定和发展。

早产儿出院健康处方

一、医疗: 您的宝宝如果出生孕周不足37周,我们称之为早产儿。出生后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监护治疗,出院后需到早产儿随访门诊监测生长发育、神经功能发育、贫血等相关情况。前半年每个月随访检查一次,半年后每2个月随访一次。如有特殊随诊检查项目,出院时由主管医师向家属说明。 二、护理: 宝宝出院后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防止感染:应避免较多的亲友探望,避免接触感冒、皮肤、肠道感染病人。 2、家中采光要好:注意宝宝黄疸情况。 3、要给宝宝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温度,居室温度应保持在24-26°C左右,婴儿体温保持在36-37°C。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洗澡时的室内温度及水温。 4、合理喂养:保证充足的喂养,每周体重增长达到200-300g。鼓励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时如果体重增长不足可添加母乳添加剂;如果母乳量不足,酌情增加早产儿配方奶。 5、婴儿抚触:抚触给孩子带来的触觉上的刺激会在孩子大脑形成一种反射,促进孩子的发育。 三、康复: 如有以下情况请及时就诊: 1、生后4周黄疸仍不消退,或退而复现。 2、体温下降至36°C以下,或高于37.5°C,采取相应保暖或降温措施后,仍没有改善。 3、吃奶量骤减,哭声弱,咳嗽,吐沫,呼吸促。 4、发生抽搐。 四、营养: 1、鼓励母乳喂养,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食物。母乳通常能很好地被早产儿耐受,并提供使其健康发育相关的免疫抗体。母乳中特别是初乳,含有婴儿所需要的丰富营养,是任何乳制品不可替代的优质乳。科学喂养,保证新生儿足量进食母乳。 2、生后2周开始添加维生素AD。按随诊情况酌情添加钙剂,铁剂。 3、早产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成熟,且吸吮能力弱,易发生喂养困难、喂养不耐受等问题。 4、早产儿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蛋白质、钙、磷、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母乳是这些营养素最好的载体,家长应根据早产儿具体状况,咨询医师是否添加母乳强化剂。 5、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应用早产儿配方奶混合喂养。早产儿配方奶粉可以满足早产儿生长的特殊营养需求。 6、早产儿因为其自身因素,喂奶时间较长,一般为30~40分钟,作为妈妈应对宝宝有足够的耐心,按需哺乳。

早产儿保健服务指南讨论稿

附件1 早产儿保健服务指南 (讨论稿) 第一部分出院后早产儿管理 一、出院前告知 早产儿母亲出院前由经治医护人员与家长谈话,发放早产儿保健的健康教育材料,告知早产儿的风险、随访的重要性及随访的相关内容,指导并督促家长定期带早产儿接受随访。 二、出院后专案管理 早产儿出院后根据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具体情况,安排NICU/新生儿科医生和/或儿童保健医生负责制定随访计划并定期随访。在第一次随访时对早产儿建立专案,实行专案管理。 (一)随访频率 乡级(社区)在早产儿出院后7天内至少做一次家庭访视。在早产儿6个月内每月随访一次,7-12个月每3个月随访一次,1岁后每半年随访一次。建议每次随访在相应矫正月龄±1周内完成。根据早产儿健康情况可酌情增加随访次数。 本指南按照矫正月龄提出各月龄段的保健要求。在随访时可根据早产儿实际月龄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矫正月龄: 矫正月龄的计算方法:矫正月龄=实际月龄—{(40—孕周)/4} (二)随访流程 1.采集病史:首次随访时了解家庭基本情况,并根据出院诊断书(或询问)了解母婴健康情况,将结果记录在《早产儿专案管理记录表》的“家庭基本情况表”和“母婴健康情况表”中。每次随访时询问两次随访间喂养、护理、发育训练及早产儿健康情况等。 2.全身检查

(1)一般检查:每次随访时对早产儿进行全身检查。 (2)专项检查 1)听力筛查:建议使用筛查型耳声发射仪和/或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或便携式听觉评估仪(6个月后)等筛查工具,在矫正月龄6、12、24月龄时由经过培训的人员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 2)眼底病变筛查: ●筛查对象: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对发生严重合并症、长时间高浓度吸氧者重点筛查;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早产儿筛查范围可适当扩大。 ●筛查时间: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随诊直至异常血管消退或发展成3期及以上予以手术治疗。 ●筛查方法:用间接眼底镜或眼底数码相机检查眼底。 ●筛查人员:由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的指定医院或科室进行首次筛查,根据第一次检查结果决定随访及治疗方案,随访工作应由新生儿医师与眼科医师共同合作。 3)眼病筛查及视力评估:在矫正月龄9、12、18、24月龄时由专业人员进行。早期发现斜视、近视等常见异常及时转眼科治疗。 4)实验室检查:在矫正月龄1、3、6、12、24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根据情况酌情增加检测次数。 5)膳食分析:在矫正月龄9、12、18、24月龄时进行膳食分析,重点为体格生长不良儿。 6)其他检查:根据早产儿具体情况选择检查项目。对于新生儿期有并发症的早产儿,根据病情定期做相应的检查(头颅B超、核磁、CT、脑电图等),监测病情变化。 3.生长监测与评价 (1)测量:身长、体重、头围;

早产儿出院指导

早产儿出院指导 亲爱的家长:您好! 恭喜您的宝宝今日出院! 为了使宝宝回家后能够顺利成长!请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母乳喂养,按需哺乳。如早产儿吸吮力弱,可将母乳挤出,用奶瓶喂哺。 2.母乳不足或无法母乳喂养,可使用早产儿配方奶粉,直到体重达4.5-5公斤,之后可选择同品牌婴儿配方奶继续喂养。 3.注意居室清洁,每日通风换气,室温保持在24-26℃。 4.每日定时测量体温,使体温维持在36.5-37.0℃。 5.保持皮肤清洁,如果脐带末脱落,每日用75%的医用酒精清洁脐部1-2次。 6.遵医嘱按时到医院眼科门诊随诊。 7.回家后根据孩子的情况(无呕吐、无腹胀、大便好),每2-3天增加一次奶量,每次5-10ml。 Q:呼吸暂停有哪些表现? 由于早产宝宝呼吸中枢发育还不成熟,他的呼吸是浅表的、不规则的,有时会出现周期性呼吸暂停,持续5~10秒,但多无心率和皮肤颜色的改变且能自行缓解。当呼吸停止超过20秒时,宝宝就会出现青紫、心跳减速(小于100次/分)等症状。 Q:出院以后,如何预防和应对早产宝宝的呼吸暂停? 父母要密切注意宝宝的呼吸状况。

注意维持宝宝舒适的体位。宝宝平卧时,让他的头和躯干处于一条直线,颈部保持自然姿势或稍伸直以防止发生上呼吸道梗阻。喂奶后,让宝宝最好侧卧,或半卧位(头部抬高15°—30°)。 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避免环境温度升降波动过大。同时注意监测宝宝的体温。 对胎龄较小或频繁出现呼吸暂停的宝宝,可以选择使用家庭呼吸暂停监测仪帮助监测。拍打或弹足底,他的呼吸可能就会很快恢复。如果没有很快恢复,说明宝宝可能呼吸停止的时间过长或由于奶液吸人气管引起室息,需要把宝宝的头偏向一侧,并给宝宝进行家庭人工呼吸措施并马上拔打急救电话。 Q:哪些迹象表明要带宝宝去看医生? 如果早产宝宝出现以下异常迹象,一定要带他去看医生: 宝宝呼吸状况改变,比如呼吸急促,已超过每分钟60次,出现窒息或呻吟;鼻子和嘴唇周围或全体皮肤呈青紫色;呼吸暂停超过20秒;吸气时胸部出现凹陷。 吃奶减少,或者拒绝吃奶;频繁呕吐或大便性质异常。 活动能力变差,没有平常活泼,反应变得迟钝或不做反应。 肤色比平常苍白。 情绪变化较大,易烦躁不安。 发热或体温过低(<36℃)。 体重下降;黄疸退而复现。 如何防止宝宝“红臀”?

新生儿多形式出院指导及随访

新生儿多形式出院指导及随访 新生儿期是人的一生的开始阶段,新生儿出院指导是新生儿科护士向接婴儿出院的家长进行 有关新生儿康复出院后健康知识的宣教,教会家长在院外如何正确护理新生儿,帮助家长解 决护理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一种科学指导,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新生儿 健康成长,预防疾病,提高家长育儿自信心具有积极作用。做好新生儿多形式出院指导,主 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 室内应干净整洁,每日通风2~3次,避免对流风直吹婴儿。保持房间安静,室温22~24℃,湿度55%~65%。 2 基础护理 (1)沐浴每日为婴儿沐浴1次,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细菌对婴儿身体的侵害,预防疾病。沐 浴时应关闭门窗,保持室温24~26℃。 (2)体温监测每日测体温至少2次,维持体温在36~37℃之间。若体温持续过高,超过38℃,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特别是皮肤皱褶及臀部,及时更换尿布,大小便后用温水 洗净或湿巾擦净臀部,避免因大小便刺激引起臀红或尿布性皮炎。如已发病涂护臀霜或儿肤康,并保持臀部干燥。 (4)脐部护理给予脐部护理2次/d。婴儿沐浴后脐带未脱落者,用无菌棉签沾75%的酒精涂抹脐带根部及脐周,保持干燥,直至脐带脱落无分泌物为止。 (5)喂养坚持母乳喂养(1年以上),哺乳后将婴儿竖起轻拍其背部便于胃内气体排出,并使 婴儿呈右侧卧位。哺乳后应勤观察,避免乳液返流引起呛咳甚至窒息。 (6)抚触抚触有利于婴儿的发育,加强了婴儿的免疫力和应激力,并能促进消化功能[1]。抚触 使婴儿感受的不仅是一种物理性触压,而且感受到情感和爱抚[2]。由护理人员用婴儿模型在床旁示范,按头部、胸部、腹部、四肢、背部顺序的正规国际法进行,并让家长演练,教会家 长对婴儿进行抚触,以确保婴儿出院后得到一个正确的护理,促进婴儿的正常发育。抚触时 间应在两次进食中间,或喂奶1h后,午睡或晚上就寝前,婴儿清醒,不疲倦,不饥饿,不 哭闹时进行。抚触前要洗净双手,不使用指甲油,不戴首饰。保持室温28℃,双手涂婴儿润 肤油,抚触婴儿皮肤力度要合适,不能太轻或太重。 3 预防感染 护理婴儿前用流动水认真洗手,哺乳前应用毛巾将乳房擦干净,婴儿所用物品应保持清洁, 若需人工喂养,婴儿的奶具要用开水煮沸消毒,以免引起婴儿腹泻或鹅口疮。应尽量减少亲 戚朋友的来访,避免大人将外界细菌带给婴儿。家人患传染性疾病时应与婴儿隔离。在预防 方面,必须在鹅口疮、腹泻等疾病予以重点关注。 4 预防接种及其他 (1)卡介苗卡介苗接种后4—6周局部(左上臂)可能有小溃疡,结痂脱落后形成瘢痕。注意保 护创口不受感染。接种后满3个月时,抱婴儿并携带卡介苗接种卡片到所在区县结核病防治 所复查接种效果。 (2)乙肝疫苗出院48 h内将乙肝疫苗接种卡片交到住地附近医院的保健科,联系预防保健 事宜。

高危儿及早产儿的管理 高危儿专案管理

高危儿及早产儿的管理高危儿专案管理 第一篇、高危儿管理高危儿及早产儿的管理 第二篇、早产儿出院后管理-讲义高危儿及早产儿的管理 第三篇、高危儿管理高危儿及早产儿的管理 第四篇、高危儿范围及管理方法高危儿及早产儿的管理 1、新生儿访视,不少于2次,首次访视应在出院7天之内,第二次在14左右,对高危新生儿酌情增加访视次数。最少增加一次访视。增加的访视时间最好在7-14天之间,访视内容包括全面健康检查、母乳喂养和科学育儿指导,发现异常,应指导及时就诊。28天满月的检查必须在乡镇及社区卫生效劳中心进行。 2、高危儿包括 〔1〕、母亲有糖尿病史,孕期有阴道流血、感染,慢性心肺疾病。吸烟、吸毒或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或性传播史等。 〔2〕、母亲患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先兆子痫、子痫,羊膜早破,羊水胎粪污染,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各种难产、手术产,急产,产程延长,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或止疼药物史等。 〔3〕、出生时异常如新生儿窒息,多胎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宫内感染和先天畸形等 3、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中重度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中重度贫血、

活动期佝偻病、先心病等高危儿童进行专案管理〔手册中要有管理记录〕。 其它高危儿进行登记管理。所有高危儿均登记在高危儿登记薄上。专案管理的高危儿和登记管理的高危儿分开登记。 第五篇、早产儿出院后随访及营养管理高危儿及早产儿的管理 第六篇、高危儿管理制度高危儿及早产儿的管理 高危儿专案管理制度 高危儿专案管理是指对在胎儿期、新生儿期以及日后发育期〔一般指婴幼儿期〕内,存在对生长发育和机体功能有高度危险因素〔高危因素〕的小儿列入专案管理,加强访视、重点治疗,护理,这是降低婴幼儿死亡率,提高儿童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的重要组成局部。 一、高危儿范围: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消瘦、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生长监测曲线连续二次平坦或向下倾斜、中度以上肥胖症、中度以上贫血,活动期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酮尿症、听力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均属高危儿范畴。 二、立案: 一经发现高危儿均应及时专册登记,列入专案管理,同时在儿童保健手册的封面做好高危儿的标识。根据每个高危儿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并做好管理和治疗记录。

出院患者随访实施方案

出院患者随访实施方案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患者在医院治疗后出院的情况越来越多。而出院后 的患者随访工作,对于患者的康复和医院的医疗质量评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出院患者随访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随访时间安排。 出院患者随访的时间安排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随访的时间间隔可以适当缩短,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而对于一般情况的患者,随访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以减少患者的不便。 二、随访方式选择。 随访方式可以采取电话随访、上门随访或者网络随访等多种形式。在选择随访 方式时,应该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个人意愿,尽量减少对患者的打扰和不便。 三、随访内容安排。 在随访过程中,应该重点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饮食起居、药物使用情况以及 心理状态等方面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同时,还应该及时了解患者对医院治疗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四、随访记录保存。 在随访过程中,应该及时将患者的随访情况进行记录,并妥善保存。随访记录 可以作为医院医疗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有利于日后的患者回访和复诊工作。 五、随访效果评估。 随访工作结束后,应该对随访效果进行评估。主要包括患者的康复情况、对医 院治疗的满意度以及对随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通过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随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六、随访工作总结。 随访工作结束后,应该及时进行总结。主要包括随访工作的效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等方面。通过总结,可以为日后的随访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不断提高随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综上所述,出院患者随访工作对于患者的康复和医院的医疗质量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医院应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出院患者随访实施方案,并不断完善和改进,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和权益。

出院入户随访方案

出院入户随访方案 简述 出院入户随访方案是指医护人员在患者出院后,进行家庭随访, 对患者健康状况进行跟踪和分析,及时解决患者遇到的问题,防止疾 病复发,促进患者康复。出院入户随访方案是患者出院后的重要环节,也是医疗工作的延伸,可以对患者随访及康复状况进行及时的记录与 跟踪。 随访方案 随访时长 出院入户随访的时长一般为30天到90天不等,根据患者病情和 康复进展情况可以进行调整。 随访频次 出院后第1周进行1次随访,以后每个周期至少随访1次。在患 者病情稳定期,可适当延长随访周期,但每个周期必须随访至少1次。 随访内容 1.患者病情的询问 2.患者用药情况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 3.患者的病情进展及康复情况 4.患者服从医嘱的状况 5.患者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起居、运动等情况

6.针对患者问题的解答和指导 随访方式 出院入户随访的方式可以包括电话随访、上门随访和短信随访等。电话随访是一种相对便捷的随访方式,但不够直观,上门随访更加直观,可以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但存在着时间和人力成本的问题。因此,随访方式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医院的资源情况进行权衡和选择。 随访记录 出院入户随访的记录是随访工作的重要部分,需要准确记录患者 的随访情况,以便后续的跟踪和分析。随访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1.患者的基本情况、主诉、病史、体征等 2.随访日期、随访方式和随访人员 3.患者主诉、症状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等内容 4.医生对患者问题的解答和指导 5.对患者病情和康复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的内容 6.接下来的随访计划 随访效果评估 出院入户随访的效果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患者的满意度评估 2.随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的情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15新生儿家庭访视及健康管理

新生儿家庭访视及健康管理 一、新生儿家庭访视 (一)新生儿家庭访视的概念:产科、儿科医生或保健人员去产妇家中随访新生儿;医务人员要了解新生儿出生时的情况、预防接种等情况,在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地区了解筛查情况;宣传科学的育儿方法,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护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以减少新生儿的发病和死亡;促进其健康成长。同时,医务人员要为新生儿建立《婴幼儿保健手册》并开始记录。 【我的笔记】 (二)新生儿家庭访视的目的:协助家长做好新生儿护理保健工作,宣传科学的育儿方法,早期发现并指导家长处理存在的问题,以降低和减轻新生儿发病,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并为下一步婴儿期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基础。比如新生儿的黄疸、硬肿、体重增长不佳等很容易存在、家长不容易发现,但发展下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医务人员在访视时要帮助家长早期发现并指导处理。 【我的笔记】 (三)新生儿家庭访视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六个方面:明确新生儿的出生情况,新生儿生后生活状态及家居环境的了解和指导,新生儿预防接种情况,对新生儿喂养与护理的指导,新生儿的体重监测,新生儿体格检查。 【我的笔记】 (1)明确新生儿出生情况。1.首先明确母亲孕期及分娩情况:主要包括产妇是否按规则做过产前检查;本次妊娠的胎次产次,孕期是否有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等等),脐带及胎盘情况等。另外需问清母亲的血型(ABO,Rh血型),这与判断新生儿黄疸原因有很大关系。 要了解母亲分娩的场所,是在医院还是在家中分娩?分娩方式是自然分娩、产钳助产,还是剖宫产?是否有难产及抢救措施:新生儿出生1分钟、5分钟的Apgar 评分是多少?如有抢救措施,附属情况如何?这些都需要问清楚。 2.对新生儿进行分析,以便于掌握其身体状况。①首先分析被访视新生儿的胎龄,凡胎龄259~293天,即妊娠满37足周而不足42周的小儿属于足月新生儿;胎龄不足259天小于37周属于早产儿;胎龄≥294天≥42周属于过期产儿。早产儿各种生理机能尚不成熟,易发生多种疾病,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新生儿黄疸、肺透明莫病,过期产儿也容易有合并症发生,因为在宫内时间过长,胎盘老化,对新生儿各方面功能有不利影响。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及流程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及流程 为了确保患者在出院后能够顺利恢复和管理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潜 在的问题,医疗机构通常会建立出院患者随访制度。下面是一个关于出院 患者随访的制度及流程的详细介绍。 一、出院患者随访制度 1.制定随访标准:医疗机构应制定适用于不同类型患者的随访标准, 包括疾病种类、住院时间、治疗方案等等,以确保患者得到最合适的随访。 2.指定专门的机构或团队负责随访:医疗机构可以指定专门的机构或 团队负责出院患者的随访工作,保证随访工作的专业性和连续性。 3.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一个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用于记 录患者的随访情况、病情变化、用药情况等信息,以便及时追踪和管理患 者的健康状况。 4.加强患者教育: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病情的了解、用药注 意事项、生活调整等方面的知识,以促进患者的主动管理和合理用药。 7.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出院患者随访工作不仅仅是医务人员的责任,还需要其他部门的协助。医务人员可以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 约机构等其他部门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全方位的随访服务。 二、出院患者随访流程 1.患者出院前随访:在患者出院前,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一次综合 评估和教育。包括患者的疾病情况、用药情况、生活调整等方面的考察和 指导。

2.出院后第一次随访:出院后的第一次随访通常在患者出院后的第一 周内进行,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管理病情。 3.周期性随访: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医护人员会定期进行随访。可以是每月一次、每季度一次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 4.随访内容: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症状变化、体征检查成果、用药情况、生活调整等方面的提问和评估。同时也要倾听患者的问题和需求,及 时解决患者遇到的困难。 5.随访结果评价:根据患者的随访情况,医护人员会对患者的康复情 况进行评价。可以是良好、一般或者不良等不同的评价结果。 6.随访记录和反馈:医护人员会将随访情况记录下来,并根据需要将 随访情况反馈给患者、家属和其他相关人员,以便更好地管理患者的病情。 7.问题解决和升级处理:如果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出现问题,医护人员 会及时处理并给予解决方案。如果问题严重或无法解决,会及时升级处理,提供更高级别的医疗服务。

早产儿个性化护理在早产儿管理及出院随访中的应用

早产儿个性化护理在早产儿管理及出院 随访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早产儿个体化护理在早产儿管理及出院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阵列法将100例早产儿分为50例/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 察组接受早产儿个性化护理。比较指标。结果:8个月后,观察组早产儿头围、 身长、体重均高于对照组,脑瘫、智力低下、低运动能力比例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早产儿管理及随访中实施早产儿个体化护理模式,可改善 早产儿生长发育,积极预防脑瘫等不良结局。 关键词:早产儿个性化护理;管理;出院随访 早产儿是当今相对常见的新生儿类型。他们的体重与器官发育水平呈负相关,很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他们很容易在后期发育落后,甚至成为脑瘫,从而带来。给早产儿自己和整个家庭带来压力。。研究表明[1],人出生一年内,脑神经和 生长发育是最关键的阶段。因此,对于早产儿,尽快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可以积极扭转结果[2],给早产儿家庭带来希望。本文旨在分析早产儿个性化护 理在早产儿管理及随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共纳入100例早产儿,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信息 本研究共纳入 100 名早产儿(入院时间:2021 年 1 月至 8 月)。纳入标准:①体重<2.5 kg,胎龄<37周;②无遗传病;③单胎妊娠;④母亲精神状 态正常。排除标准:①先天畸形;②甲状腺功能减退症;③家长文化水平很低,配合能力差。将100例早产儿采用数字列表法分为50例/组。 对照组:男:女=27:23;月龄:0-5(2.31±1.10)个月;胎龄:28-35 (33.20±1.15)周。

观察组:男:女=28:22;月龄:0-6(2.38±1.12)个月;胎龄:28-35 (33.18±1.07)周。 组间数据比较显示出同质性,即均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按常规程序做好早产儿的监测、治疗及各方面护理工作。 【观察组】:对早产儿开展个性化护理活动。①日常维护。注意监测早产 儿各项指标的变化,合理调节保温箱温度,根据体重差异,保温箱温度控制在 32-35℃之间,相对湿度在。控制在70-80%。控制在80-90%;②护理管理。对 于早期或轻度RDS病例,实施PS治疗,鼻塞先CPAP,检查FiO2<4,压力4- 6cmH2O,如果CPAP持续恶化,则进行机械通气,如果FiO2>0.4-0.6,SaO2<88%,MAP> 8cmH2O,高频通气;③饮食管理。首选母乳,喂养方式有经口喂养、管饲、微量喂养等,孕周34周以上、吞咽吸吮功能良好、状况相对稳定、呼吸<60次/ 分钟的偏远婴儿即可。应经口喂养,如果胎龄小于34周,但吞咽、吸吮功能不 协调,或因疾病因素无法直接喂养,则选择管饲。如果病情比较危重,或者病情 很低;出生体重极低的宝宝,选择微量喂养,即每天奶量低于10-20毫升/公斤, 分6-8次喂养;④为了预防肺水肿、肺外水肿等并发症,首先观察皮肤粘膜, 不应有明显水肿,然后观察体重,应符合体重增长表,最后观察尿量,应为2- 3ml(kg/h),积极。预防感染,减少与早产儿接触的次数,必要时遵守无菌操 作原则,预防性应用抗生素;⑤人性化关怀。对于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妈妈会 把母乳泵入一个特制的袋子里,可以在袋子表面写上你想对宝宝说的话或者祝福 的话,注明奶量、营养成分等信息,对早产儿进行详细指导,出院后需要注意的 事项,如矫正胎龄后两个月内不要使用枕头、减少毛绒玩具与宝宝的接触时间、 穿宽松的衣服等,没有必要。穿袜子,适当控制宝宝房间的温度和湿度,每天通风,光线柔和等。 1.3 观察指标 出院后持续随访一年时间,记录两组早产儿一年后的头围、身长以及体重。

出院随访方案

出院随访方案 随访方案 出院随访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出院患者进行有效的随访,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促进其康复和预防疾病的复发。为了确保出院随访的有效性和规范性,我们制定了以下出院随访方案。 一、随访时间和频率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我们将制定出院随访的具体时间和频率。一般情况下,出院后的第三天、第七天、第十四天以及一个月后会有定期电话随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会进行灵活调整。 二、随访内容 1. 患者康复情况的询问 我们将详细询问患者在出院后的康复情况,包括身体状况、饮食情况、睡眠情况、精神状态等。根据患者的回答,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2. 用药情况的核对 我们将核对患者在出院时所开具的药品清单,了解患者是否按规定用药,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如发现问题,我们将针对性地解答患者的疑问,并与医生协商是否需要进行药物的调整或更换。

3. 饮食和运动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我们将提供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的指导。例如,对于糖尿病患者,我们将重点强调控制饮食中的糖分摄入,推荐 适量的运动方式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4. 心理支持和疾病预防知识的宣教 我们将通过随访,及时了解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是否存在心理上的困 扰或焦虑,提供相关的心理支持和引导。同时,我们还将向患者传授 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帮助患者更好地预防疾病的复发。 三、随访方式和沟通渠道 我们将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出院随访。在随访过程中,需要与 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倾听患者的意见和反馈,并及时记录和整理相 关信息。 四、随访记录和评估 我们将对每次随访的内容进行详细记录,并根据随访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改进出院随访方案的依据,以提高随访效果和患者满 意度。 五、定期总结和分享 我们将定期对出院随访的效果和问题进行总结和分享,以便不断改 进和优化出院随访方案,并提升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

出院病人随访实施方案

出院病人随访实施方案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患者在医院治疗后可以更快地康复出院。然而,出 院并不意味着病情就此结束,随访工作对于患者的康复和健康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实施出院病人随访工作,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建立随访团队。 出院病人随访工作需要一个专门的团队来负责。这个团队由医生、护士、社会 工作者等多个专业人员组成,他们需要有一定的医疗知识和沟通技巧,能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 二、建立随访档案。 对于每一位出院病人,我们都需要建立详细的随访档案,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病情诊断、治疗方案、出院后的康复指导等内容。这些档案可以帮助随访团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康复情况,为随访工作提供依据。 三、制定随访计划。 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我们需要制定不同的随访计划。对于一些需要长期康复 的患者,我们需要进行定期的电话随访或上门随访;对于一些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采取不定期的随访方式。随访计划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保证随访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四、加强随访沟通。 随访工作的核心是沟通。随访团队需要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多种方式与患 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康复情况,解答他们的疑惑,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在沟通过程中,我们需要尊重患者的意见,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五、建立反馈机制。 随访工作需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反馈机制。随 访团队需要定期向上级医院或相关部门反馈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汇报随访工作的进展和问题,以便及时调整随访计划和措施。 六、加强宣传教育。 为了更好地推动出院病人随访工作,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医院宣 传栏、医院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向患者和社会大众宣传出院病人随访的重要性,增强患者的随访意识,提高随访工作的社会认可度。 七、建立激励机制。 为了激励随访团队的工作积极性,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通过对 随访团队的工作成绩进行评定,给予优秀团队和个人一定的奖励,增强他们的工作动力和责任感,提高随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落实,我们相信出院病人随访工作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为患者的康复和健康保驾护航。希望全体随访团队成员能够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认真负责地开展随访工作,为患者的康复之路添砖加瓦。

早产宝宝出院后随访手册

早产宝宝出院后随访手册 您的早产宝宝就要出院回家了,在高兴的同时请您注意早产宝宝是新生儿中的特殊群体,宝宝出院后,身体仍然很弱,父母要非常小心地加以护理,并且需要定期随访,以下是早产宝宝出院后护理、喂养的注意事项与随访内容: 一、早产宝宝出院后护理、喂养的注意事项: 1.注意保暖:早产儿体内调节温度的机制尚未完善,没有一层皮下脂肪为他保温,失热很快,所以保温十分重要.但保温并不等于把孩子捂得严严的,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55-65%,使宝宝体温维持在36-37℃.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给孩子保温,但千万注意安全,防止烫伤.上、下午各测体温1次如最高体温或最低体温相差1℃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体温的稳定. 2.观察呼吸:早产儿易发生呼吸暂停,家长要注意患儿面色、反应、呼吸频率等情况,随时保持呼吸通畅.宝宝如果发生呼吸暂停,家长一定不要惊慌,可以给予宝宝适当的刺激,如抚摸背部、耳垂,弹足底等,待宝宝面色转红润、呼吸恢复后立即就医. 3.精心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早产母亲的奶中所含各种营养物质和氨基酸较足月儿母乳多,能充分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而且早产母亲的奶更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还能提高早产儿的免疫能力,对抗感染有很大作用.所以妈妈一定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乳汁最适合喂养孩子,要想办法让孩子吃到母乳,或者想办法让孩子出院后吃到母乳.对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孩子,妈妈要按时挤奶<至少每三小时挤一次>,然后将挤出来的奶喂婴儿.对于母乳不足的宝宝可选用早产儿配方奶粉,当宝宝体重增加到4000-5000g时就可以改为足月儿奶粉.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需用深度水解奶粉或氨基酸奶粉喂养.由于宝宝吸吮力气不足,应耐心喂养,一般出院初期,一次喂奶多是需要30-40分钟.按需给宝宝喂奶,但刚出院回到家的宝宝,头两三天内,其每餐的喂食量先维持在医院时的原量不必增加,到适应家里的环境后再逐渐加量,因为环境的变迁对幼儿的影响是蛮大的,尤其是胃肠的功能.由于早产儿吞咽功能不完善,有时会发生吐奶与呼吸运动不协调现象,使奶逆流至咽喉部,再吸进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者会立即窒息致死,所以喂养时,最好使宝宝处于半卧位,奶嘴最好质地软,吸入孔大小适宜.如果发现溢奶,立即将宝宝俯卧或侧卧,让口中奶流出.对吸吮力很差的宝宝,可用小匙喂养,但需注意保持奶的温度,不可太凉.餐多量少与间断式<每吸食一分钟,将奶瓶或乳头抽出口腔,

新生儿家庭访视

新生儿家庭访视 对生后1月内的新生儿家庭访视共三次,分别在出生后的3天内、14~16天、26~28天进行。由于产后3天内大多数产妇尚在住院期间,因此,第一次访视一般由接生单位完成;第二次、第三次的访视分别由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入户进行。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以与出生窒息等高危新生儿应增加访视次数。 一、访视包装备 必备物品:听诊器、体温计、75%乙醇、消毒棉签、婴儿秤、手电筒等。其他育儿宣传资料、一次性鞋套。 二、访视流程 〔一〕社区访视人员应统一着装,佩带上岗证。 〔二〕按门铃或敲门、自我介绍、说明来访目的,与产妇与家属沟通,取得信任。 〔三〕进入产妇家,在接触母婴之前先清洁双手。 三、访视内容 〔一〕询问: 1、围生期情况:孕期健康状况、孕周、分娩方式、孩子出生体重、有无窒息或产伤等。 2、新生儿的吃奶、睡眠、大小便等。 3、有无呕吐。若生后2~3周或更早出现呕吐,持续性加重、呈喷射状、吐出物为奶与奶凝块、不含胆汁,则怀疑幽门狭窄,应转诊。 4、预防接种情况:询问是否接种了卡介苗和第一剂乙肝疫苗。

5、新生儿筛查:询问在出生时是否进行了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以与新生儿听力筛查,若没有,督促家长尽快带孩子到出生医院或妇幼保健机构接受筛查。 〔二〕观察:家居环境、卫生;新生儿的面色、精神、活动等一般状况。 〔三〕体格检查与处理 1.观察新生儿整体情况,有必要时测量体温。若体温超过38.5℃或物理降温无效或体温低于35℃或不吃奶,建议转诊;呼吸频率过快,超过60次/分或出现呼吸暂停者,立即转诊。 2.皮肤: 〔1〕观察有无胎记和色素异常; 〔2〕有无黄疸、发绀、苍白、皮疹、包块、硬肿、红肿等;腋下、颈部、腹股沟部、臀部等皮肤皱褶处有无潮红或糜烂。若有异常或突然迅速生长的血管瘤,建议转诊; 〔3〕若咖啡牛奶斑数量超过6个,大小超过0.5cm,建议转诊;若有皮肤皱褶处潮红或糜烂,给予针对性指导; 〔4〕若黄疸过早出现〔生后1~2天〕,或短时间内加重;持续时间过长(≥14天);退而复现;建议转诊。 〔5〕若有湿疹,给予针对性指导。 3.四肢:检查四肢活动、对称性、肌X力;检查锁骨有无骨折;四肢有无畸形。初次发现新生儿四肢畸形,应建议转诊。 4.头部:检查囟门、颅缝情况,检查有无血肿。

早产儿出院指导

早产儿出院家庭护理要点 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未满37周的新生儿。因为娩出较早,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功能尚不健全。抵抗力差、生活力不强,是新生儿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加强对早产儿的护理,才能不断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一、出院后的生活环境 1、保持适宜的温度。通常适合早产儿的室温是24℃~28℃,可以用热水袋或空调将室温调节到最正确状态,使早产儿的腋下温度保持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测一次体温,如果超过这个范围,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节,保持体温的恒定。 1〕婴儿穿衣量应根据具体环境进行增减,一般标准是同一环境下比成年人多一件衣服;2〕给早产儿戴绒帽减少散热; 3〕如果室内开空调,应注意每周清洗空气过滤网,每天室内彻底通风换气2次。可在室内挂温度计; 4〕开空调时防止对流风吹在婴儿脸上; 5〕没有空调,可以将婴儿放在妈妈身边保暖; 6〕使用热水袋:注入水温应不超过50℃,水量小于热水袋容量的2/3,拧紧,应隔着棉被放置,不要直接放在婴儿的皮肤上。 2、噪音对早产儿正在发育的大脑有影响,可以引起呼吸暂停,应尽量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3、光线对早产儿脑部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可以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增高,生长发育缓慢,持续的照明能使早产儿的生物钟节律变化和睡眠剥夺。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光线对早产儿的刺激,如使用深色窗帘、防止灯光直接照到婴儿的眼睛等; 4、减少疼痛的刺激。大量致痛性操作可对早产儿造成一系列近期或远期的不良影响,在执行疼痛操作使可给婴儿肢体支持:拥抱婴儿、使其肢体屈曲状态,或给予安抚奶嘴、抚摩等,尽量减少对婴儿的肢体捆绑、粘贴胶布,必要时可要求医生使用镇痛剂。 二、出院后复查 1、根据医生要求按时到医院复查,主要的复查内容有听力检查、眼底检查、体格发育及神经行为的发育状况; 2、一般1岁内每3个月复查1次。1岁后每半年复查1次,3岁后如生长发育良好可停止复查; 3、平时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三、喂养注意 1、对早产儿强调坚持母乳喂养; 2、如果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应选用早产儿专用配方奶粉。一般按需喂养,喂养量根据早产儿的耐受情况而定,以不发生腹胀和呕吐为原则; 3、纯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出生一个月后在补充适量的维生素K1,预防出血症。1个月开始补充维生素、铁预防贫血,补充鱼肝油预防佝偻病。4个月内不需要添加辅食。

2022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出院后随访管理专家共识(全文)

2022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出院后随访管理专家共识(全文) 摘要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BPD不仅威胁早产儿生命,还可能留有严重后遗症,比如喂养困难、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气道高反应性疾病、生长发育迟缓及神经发育迟缓等。为了进一步规范BPD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新生儿学专业委员会新生儿循证医学学组基于国内外临床证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主要从BPD早产儿出院后呼吸系统疾病、生长发育、肺动脉高压、神经发育不良、代谢性骨病及疫苗接种的随访与管理等方面制定了该专家共识。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随访;专家共识;早产儿 正文 随着围生医学的快速发展,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的出生率与存活率显著增加。虽然早产儿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发生率仍呈现逐年增高趋势[1]。来自全国57家三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eonatal intension care unit,NICU)参与的中国新生儿协作网(The Chinese Neonatal Network,CHNN)2019年的队列研究数据显示,胎龄小于28周早产儿BPD发生率高达47.8%[2]。BPD是由于早产儿不成熟的肺在多种高危因素,如宫内感染、高氧暴露、气压伤或容量伤及炎症反应等共同作用下,导致肺泡与肺血管发育阻滞及损伤后肺组织的修复障碍[3]。BPD可影响早产儿的预后,与早产儿在新生儿期后的死亡、再住院、儿童期的健康状况、神经发育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包括肺部疾病、心血管功能障碍、生长发育迟缓等,对BPD患儿远期的影响甚至可持续到青春期和成年期[4]。为了进一步规范BPD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新生儿学专业委员会新生儿循证医学学组基于国内外临床证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制定《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出院后随访管理专家共识》(注册号:IPGRP-2022 CN003)。本共识涉及的BPD诊断标准与分级参照2018年美国国家儿童和人类发展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NICHD)修订的标准[5]。本共识主要目标人群为儿科医护人员。BPD患儿出院后随访整合门诊团队包括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临床营养科、小儿呼吸科、心血管科、眼科、耳鼻喉科和小儿康复科医生。 1 BPD早产儿出院后呼吸系统疾病随访与管理 专家共识1:出院前呼吸系统功能评估方法包括离氧试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和肺部影像学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