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论

心性论
心性论

心性论

天地宇宙间“三字经”讲:三才者天地人,人和天地合其德,天地间有自然规律、风水气象称为道,其规律运转称为法,合称自然道法,按照自然规律去生活、做事称之德。由此为道德,诚然,人可以与天地合为三才,说明人在大自然万物间为最智慧、最高等动物,天为父,地为母,代代传承,简称为“孝道”。顺道者昌,逆道者亡,博古观今,万事万物,心相所生,人可以做到改变自然,而自然可以毁灭不该存在的现象和人性,人性以论常和诚信做人,即可与自然同在,代代有生。

中华民族称之为人文始祖,国之称为中国。中国人,历来以自然规律生活,有礼、有节,不偏不移为中,所以叫中国。人类历史26种文明,其中有四大文明,今剩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祖祖辈辈以仁爱、礼让的最高思想境界而传承,与天地道法合其德,占人类四分之一的泱泱大国,自古礼仪之邦,人杰地灵,该有的应有尽有,以人为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以和天下。

中华传统文化根基深厚,历代古圣先贤、英雄豪杰气壮山河,世间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雄伟的喜玛拉雅山、长江、黄河、万里长城铸就了圣人与栋梁,顶天立地,人性本善。只要民族、国家乃至于人类有危难之时,必定有英雄辈出,道法自然、文武兼备,挥洒自如,民心归一、天下归一,绝称英杰伟论。究深真理是孝道和仁爱和平。

人性归根结底只有一种,当属本善,由于人心会复杂多样,时有偏差或扭曲,产生一些乱象、恶果,但终究被正气教化而回归本善。中华民族自古重视教育为先,尤其在当今社会人性化教育改变不良的心性起到了示范性作用。“第子规”传统文化的教育在监狱、企业、学校、社区引起了强烈反响,使一些迷失了的人性回归本善,大多都孝心有加、爱心有增,成为大善人。

当今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的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传统文化教育断代百年,近代清末以来,军阀混战,强魔入侵,民不聊生,新中国成立以来,白废待兴,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特别是文革十年浩劫,传统文化淡忘,甚至不少现时代人不知传统文化是什么,好多青

少年不知孔老圣人是谁,更有不少高学历的大学生成了所谓的宅男、啃老族。孝道教育没有了概念,道德、诚信、社会公德没有了理性的印象。“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了的知识要用在工作与生活当中,在实践中,再学习、再应用。“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物格而后知至,”即为学知识先通过对万事万物的研究,而后才能获取知识,到意会真诚,心正、修身、家齐、治国平天下,得以得道、亲民、至善。“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讲明了人性本属于道的根本。可见当今有知识而没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并不鲜见,兢兢业业,勤劳实干的人们虽然没有多少知识,但体现出品德和文化,而大多数的人们都在身体力行,表现出高尚的情操和传统美德。

当前面临的三大教育问题:一、家庭教育: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对子女的教育、方法有误,五伦、八德观念淡漠。对子女教育应从小让子女懂得尊老爱幼、以礼养正、行为规范、仁爱处事,以孝道的教育打开孝心之门,爱人、爱家、爱学校、爱国家、爱大自然的万事万物。二、学校教育:德育在先,智育、体育全面发展,老师为人师表,言行举止树立学生的榜样,而不是求知在先、本末倒置,孝心不开,不知为何而读,读之无益。学校应有大自然课堂。敬仰前辈,工作车间、农耕劳作等实地进行教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三、社会教育:青年走上社会应有广泛的就业空间,住房、恋爱应给予足够的条件,积极提高生活、工作的热情和信心,对领导、对师傅要尊敬,对同事要团结友爱、互助协作。家庭、领导、企业主、师傅应给予全方位的关爱和支持。加强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培养、营造社会高尚的精神风貌,让年青一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承前启后,造福子孙后代。

道德风尚的教育使人性回归善的本位。“第子规”讲“过能改,归于无”人人向善,深知善恶有报。“德有伤,贻亲羞”传统文化的经典唤醒人性的良知,国之幸,民族之幸。

传统文化教育的落实和道德观的培养:一、幼儿教育:当今社会的幼儿家长对“第子规”、“论语”、“三字经”等经典教育愿望迫切,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些家长知道古圣先贤的经典教育,正身、明理、孝心、友爱等会给子女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幼儿童蒙养正,健康、活泼,是幼儿教学的首要任务。二、小学教育:务必要开启孝心之门,建国初期周总理指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小学教育应让小学生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在家孝顺父母、在校尊敬师长,认真理会课门知识,领会传统文化经典的哲学道理,感悟社会士、农、工、商等一切现象的哲理内涵,从小发奋努力读书,天天向上,健康成长,有着一颗报答父母之养育,报效祖国之培养的心,少年强之国强。三、企业文化:通过对全体员工经典做人的教育,切实领会企业在为企业和员工创收益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效益,双重价值不可有偏。四、社区、农村的传统文化孝道教育:通过经典教育与孝心村的培养,使人人有爱心,能够献爱心,特别是贫困人口能得到帮助和扶持,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靠,落实基本的规范长效化,使社会公德社会和谐起到了根本性作用,形成社会道德的良好风尚,达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卓越成效。

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山东卫视天下父母自零四年开播以来,四百多期敬老爱幼、帮扶贫困的孝道节目,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受到了国家部委的肯定,由国家领导和山东卫视主办的评选全国十大孝子活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曾多次报道。在该栏目吕明晰老师的带领下,在全体义工老师的努力下,亲情教育、培训班在学校、企业培养了多个基地。孝心村讲师培训班以公益培训完成了第八期,孝心村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由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陈大惠老师带队的四十多名义工老师在全国各地已经举行了上百场学习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大型文化公益论坛,社会公民受益很深,正能量的提升和广泛传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社会上个体和企业、学校对弘扬国学传统文化已由点而发,扎实推进。人性向善,业在当前,功在千秋。

学习传统文化,立正心、开明智、树正气,勤劳、节约。深知中庸之理,不能过贪,财物不可多占,发展有力,尽可帮扶贫困。祖辈的心性德行,将在儿孙的身上表现出来,有形无形的决定了孙辈的命运,孙辈更不曾用上祖辈的财物,金钱来无形,去无踪,一切现象皆

为空望,遗留给子孙后代的只有文化,而经典文化的传承万古长新。告诉后代子孙人性本善,仁爱、勤劳、礼让、守信为生。遵守五伦关系,八德正气。

传统文化书、画、瓷、雕等国宝、文物已流失了很多,但师传还在可以再造、再塑。孔子书院类的学校或学习班恢复兴建,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立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各种文化尽快繁荣落实、培养。茶道、茶文化同样迫切,一个强大的国家与民族该有的物有所在、所需、所存,泱泱大国,人才辈出。

在党中央和谐建设的理论思想指引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全面部署下,建设社会主义共有的精神家园,学习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今我辈皆是炎黄子孙,立志发愿,心性统一,为天、为地、为民、为天下苍生、为往圣继绝学责无傍待,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为子孙后代开启千秋功业,任重而道远,集中、西方文化之精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中华之文化,造中国之品牌,立中国之国格,创人类之福祉,献神州之乐园,开万世之太平。

余贞法

2013年7月1日

小学古诗:《画》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画》原文译文赏析《画》 唐代: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注释】 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惊:吃惊,害怕。 【赏析】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远看山有色, 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近听水无声。

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不仅仅是如此,写的近近是画中的花,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而伤怀的感触在里面。 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第五章 博弈论

第五章 博弈论 占优策略无论对方选择什么策略,都能使自己的支付大于其他选择的策略,相对于占优策略,其他策略均为劣策略。 纳什均衡是一个博弈均衡解的概念。 1、纳什均衡作为一个最优策略组合,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都是给定其他局中人的策略情况下的最佳反应; 2、该策略具有自我实施的功能,没有一个人有动力改变自己的策略。 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在两个局中人标准式博弈{}2121,;,u u s s G =中混合策略组合),(*2*1p p 是 纳什均衡的充要条件为,每一个参与人的混合策略是另一个参与人的混合策略的最优反应, 即),(),(*211*2*11P P V P P V ≥且),(),(2*12*2*12P P V P P V ≥。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定义扩展式博弈的最优战略组合S=(S1,SI,Sn),如果它是原博弈的纳什均衡,且是在每一个子博弈上给出的纳什均衡,则该最优战略组合是该扩展式博弈的一个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1. 论述海撒尼转换的思路与目的 在博弈中,信息不完全使得博弈参与人必须预测其他参与人的类型。至于“类型”概念,可以通过两个企业博弈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假设参与人1为在位者企业,参与人2为进入者企业。进入者依据在位者的生产成本高低选择是否进入该行业,高则进,低则不进。但是进入者不知道在位者的成本是高还是低。因此,进入者必须预测在位者的成本“类型”,究竟是高成本的还是低成本的。海萨尼提出通过引入“自然”概念解决这个问题。由自然实现行动,确定其他参与人的类型,从而转换成我们已讨论过的扩展式动态博弈结构。即通过自然选择类型,实现不完全信息向完全信息的转换,我们称之为海萨尼转换。 2、精炼内叶斯纳什均衡的求解原理 假定有n 个参与人,参与人i 的类型是i i Θ∈θ,i θ是私人信息,)(i i i p θθ-是属于类型i θ的参与人i 认为其他1-n 个参与人属于类型),,,,,(111n i i i θθθθθ +--=的先验概率。令i S 是参与人i 的战略空间,i i S s ∈是一个依赖于类型i θ的特定的战略。),,,,,(111h n h i h i h h i a a a a a +--=是在第h 个信息集i 观察到其他1-n 个参与人的行动组 合,它是战略组合),,,,,(111n i i i s s s s s +--=所规定的行动的一部分。)(~h i i i a p --θ是在 观察到h i a -的情况下,参与人i 认为其他1-n 个参与人属于类型 ),,,,,(111n i i i θθθθθ +--=的后验概率。 1()() ()()P{}Pr {}()() h k k h k k k h K h h j j j p a p p a p a ob a p a p θθθθθθθ=≡≡∑ i p ~是所有后验概率)(~h i i i a p --θ的集合,),,(i i i i s s u θ-表示参与人i 的效用函数。 于是,精炼贝叶斯均衡可以定义如下: 精炼贝叶斯均衡是一个战略组合))(,),(()(11n n s s s θθθ***= 和一个后验概率组合 )~,,~(~1n p p p =,满足: (P)对于所有参与人i ,在每一个信息集h , );,()(~m ax arg ),(i i i i h i i i s i i i s s u a p s s i i θθθθ----*∑-∈ (B))(~h i i i a p --θ是使用贝叶斯法则从先验概率)(i i i p θθ-,观测到的h i a -和最优战略 )(?*-i s 得到的。 3、比较经典均衡分析理论与博弈分析理论的异同

有关翻译本质的再认识

上海科技翻译 Shanghai J our nal of T r anslators f or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2001N o .3 [收稿日期]2000-09-04 [作者简介]杨大亮(1952-),男,上海电力学院英语系副主任,教授,研究方向:文学翻译与翻译教学。张志强(1964-),男,河南师范大学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 翻译本质再认识 杨大亮 (上海电力学院外语系,上海200090)张志强 (河南师范大学外语系,河南453002)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关于翻译本质的讨论进行了简要评述,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定义翻译,认为翻译是译者设法将一种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同时,作者对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不宜简单地说翻译是艺术,更不能说翻译是科学。翻译是一项具有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实践活动。艺术和艺术性,科学和科学性,不能混为一谈。[关键词]翻译本质;定义;科学;艺术;科学性;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141(2001)03-0007-05 翻译本质是译论中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也是一个译界争论不休的老问题,尽管有人想在20世纪给这场争论画上句号,但争论还在继续。笔者在拜读过一篇篇高论后,对此也有所想,写出来就教于译界诸家。 一、翻译定义评述 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人们对翻译这一“事物”的本质的认识,主要见诸于人们给翻译所下的形形色色的定义,因为“定义”是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因此,为了洞察翻译的本质,笔者拟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内外翻译定义,进行简要的评述。 卡特福德给翻译下的定义是:the re-placem ent of tex 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 aterial in ano ther language (T L )。 (Catford ,1965)即“一种语言(译出语)的话语材料被另一种语言(译入语)中的对等的话语材料替代”。在这里,翻译似乎主要是两种“存在状态”,一端是“源语”,一端是“译语”,既不讲翻译主体,也不提翻译过程,很难说它切中了翻译活动 的实质。 奈达则认为:“翻译是指首先从语义上,其次是从文体上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语,在译语中再现原语的信息。”(Nida,1964)与上一定义相比,这并没什么根本差别,它只是把上一定义中的“对等”具体化了一些而已。费道罗夫引进到中国的时间其实要早于以上两位(50年代初),费氏在回答翻译是什么时说:“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手段忠实、全面地表达另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传达的忠实和全面是翻译区别于转述、简述以及各种改写之所在)”(蔡毅,1995)可以看出上面两位的“等值论”其实正来自费氏的“忠实”、“全面”。在揭示翻译活动的本质方面,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没能明示翻译与其它活动的根本区别,它们所区分的只是不同类型翻译之间的一些量的不同和质的不同,它们把不忠实、不全面、不对等的翻译都排斥在翻译之外。其实,“摘译”、“编译”之类的活动都还是翻译,因为上述活动都主要表现为语言间的意义转换。费氏在80年代对其翻译定义进行了修订,认为“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源语)的言语产物用另外一种语言(译语)予以再现”。“翻译是一种语言创作活动”。(蔡 ? 7?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精)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3分) 于是废除之前帝王的治国方法,焚烧毁各学派的著作,使百姓愚昧。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3分) (又派遣)良将手持硬弓,驻守要害之处,派遣忠实的大臣率领精锐的士兵,手执锐利的兵器盘问过往的行人(呵问他是谁)。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4分) (他们)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象回声似的响应他,(很多人)背负着粮食,如影随身般地跟从(陈涉)。 官舍竹 【宋】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 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8、颔联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竹的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分) 托物言志,竹“不随夭艳”“独守孤贞”,表现了清白、坚贞、高洁的特点,(2分)作者以竹自喻,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2分)。 9、颈联的两个动词“拂”和“侵”用得十分生动传神,请简要赏析。(4分) 两字运用了拟人手法,“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了竹声的美妙含情,令人神往;“侵”写出了竹的影子映在棋盘上,似与人同乐。(2分)营造了一种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2分) 四、(24分) 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敕.造/赦.免逡.巡/竣.工造诣./逃逸.少不更.事/耕.读传家 B.纤.细/鲜.艳炮烙/抛锚不肖./逍.遥六艺经传./传.道受业 C.滋润./蕴.含赡.养/瞻.仰调.试/调.和穿红着.绿/真知灼.见 D.讪.讪/蹒跚.湖畔./装扮.模.样/模.块度.长絜大/度.日如年

《论毅力》(节选)译文.doc

《论毅力》(节选)译文 论毅力 作者:梁启超 文本译文 原文文本天下古今成败的种种事情,是如此的情况繁多、道路不一啊。概括地研究它们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是有毅力的人成功,与此相反的人失败。人生的历程,大抵逆境占十分之六、七,顺境也占十分之三、四,顺、逆两境又常常互相间隔、交替出现。无论事情的大小,必定有几次乃至十几次遇到阻力。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而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 它们的阻力虽然或大或小,但总之是必定无可逃避的。那些志力薄弱的人,开始时一定说“我要怎样,我要怎样,他们的意思是以为天下的事情本来十分容易,等到很快地尝试一下,阻力突然来了,就灰心丧气地打退堂鼓了;那些志力稍微薄弱的人,乘着一时的意气,通过了这第一关,遇到两次挫折就退后了;那些志力稍微强大的人,遇到三、四次挫折就退后了;那些志力更加强大的人,遇到五、六次挫折也退后了;那种事情越大的,做的人遇到的挫折越多,他没有退后是不容易的,不是志力最强的人,没有能够好好地做到底的。

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客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论毅力》节选 2002/11/10 论毅力 作者:梁启超 文本译文 原文文本天下古今成败的种种事情,是如此的情况繁多、道路不一啊。概括地研究它们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是有毅力的人成功,与此相反的人失败。人生的历程,大抵逆境占十分之六、七,顺境也占十分之三、四,顺、逆两境又常常互相间隔、交替出现。无论事情的大小,必定有几次乃至十几次遇到阻力。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而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 它们的阻力虽然或大或小,但总之是必定无可逃避的。那些志力薄弱的人,开始时一定说“我要怎样,我要怎样,他们的意思是以为天下的事情本来十分容易,等到很快地尝试一下,阻力突然来了,就灰心

博弈论谢识予第四五章参考答案

第四章参考答案 2、火车站和机场餐饮商业服务的顾客往往都是一次性的,回头客、常客比较少,这些经济交易具有一次性博弈的特征,它们的价格总是较高而质量又会差一些,顾客也会尽量不在这些地方购买商品和消费。在一般商业区和居民区的餐饮商业服务则回头客和常客较多,有明显的重复博弈特征,在居民区购买商品和消费的老顾客一般能得到比较公平、优惠的价格,还能得到较好的服务,甚至有些还可以信用消费(赊账),因此消费者一般会比较放心地消费。这就是现实生活中重复博弈和一次性博弈效率不同的典型例子之一。 3、从研究对象和问题特征看,有限次重复博弈研究的主要是有明确结束时间的(合作、竞争等)关系,无限次重复博弈研究的主要是没有明确结果时间,或者较长期的关系。 从分析方法的角度,动态博弈和重复博弈分析中常用的逆推归纳法在无限次 16 重复博弈中无法直接运用,因为没有最后一次重复。因此无限次重复博弈分析的主要方法是构造法,即根据特定效率意义等构造了博弈完美纳什均衡。此外,也可以运用某些技巧解决问题,如教材中利用三阶段讨价还价博弈分析无限阶段讨价还价博弈的技巧。 从博弈的结果看,无限次重复博弈的效率往往高于有限次重复博弈,有些在有限次重复博弈中无法实现的效率较高的结果,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有可能实现。例如囚徒的困境型博弈的无限次重复博弈和有限次重复博弈就体现了这种差别。两类重复博弈民间定理的差异也说明了这一点。 最后,在重复次数不多的有限次重复博弈中不一定要考虑得益贴现问题,在我限次重复博弈问题中这是必须考虑的。 上述区别在理论方面最主要的启发是重视有限次和无限次重复博弈的区别,区分研究这两类博弈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方面的主要启发是促进和保持经济关系的长期稳定性,对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率等常常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6、用画线法容易找出该博弈的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T,L)和(M,R)。这两个纳什均衡的得益都帕累托劣于(B,S)。一次性博弈中效率较高的(B,S)不可能实现。但该博弈的结构表明存在双方合作的利益,在两次重复博弈中也有构造惩罚机制的条件,因此我会考虑运用试探合作的触发策略争取部分实现(B,S),提高博弈的效率。 我作为博弈方1会采用这样的触发策略:第一次重复采用B;第二次重复时,如果前一次的结果是(B,S),则采用M,如果前一次的结果是其他,则采用T。如果另一个博弈方有同样的分析能力,或者比较有经验,那么他(或她)也会采用相似的触发策略:在第一次重复时采用S;第二次重复时,如果前一次的结果是(B,S),则采用R,否则采用L。 双方采用上述触发策略构成一个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因此是稳定的。这时候前一次重复实现了(B,S),提高了博弈的效率。 当然,上述触发策略也是有风险的,因为当另一个博弈方不理解和没有采用上述策略时,我的得益会较低。当然如果考虑到人们具有学习进步的能力,而且缺乏分析和学习能力,采用效率较低策略的博弈方长期中会逐步被淘汰掉,那么采用上述触发策略的合理性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支持。

翻译的本质

翻译的本质 关于翻译的本质,圣经中的一段故事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创世记》第十一章记载:诺亚逃过洪水劫难之后,东迁到示拿,并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发现了一块大平原,就在那里从事生产,繁衍子孙。那里土地肥沃,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兴旺,后来成了人口众多的城镇。因为祖先们被洪水冲怕了,担心再遭水灾,决定动手修筑一座通天的高塔,以防水患。他们学会用石料、烧砖与石灰等材料建造高大建筑物的技术,很快把塔建得越来越高。按计划,这座高塔非常庞大,要能容纳全城的人,因此高度必须达到天顶。上帝耶和华得知此事,决定亲临人间看个究竟。当他见到塔身后,又惊又怒,心想,刚刚繁荣起来的人类,就有如此高超的本领,将来高塔直通到我的宝座如何了得。他决定施神术搅乱示拿人的语言。这样,正在建塔的示拿人彼此不懂对方的话,工程便无法再进行下去,并且发生了许多纠纷,结果是塔未建成,弄得一片混乱。最后,大家只得按语言结群,散居各地。人们丢下工具和材料,承认这是“渎犯上帝”的一种惩罚。这座建了一半的塔,被称为巴别塔。这是基督教解释世界各民族语言来源的故事。而翻译因着这则故事而带上叛逆的色彩,它让不同语言文化的民族能够跨越上帝耶和华在他们之间设下的语言天堑,继续建造通天塔的未竟事业,实现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同。 翻译,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叛逆,但不是对上帝的叛逆,而是对原作或原作者的叛逆。由于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绝对忠实于原作的译文是不存在的。叛逆,不是译者有意为之,而是译者无奈的选择。叛逆,毫无疑问,是翻译固有的属性,但是否就是翻译的本质呢?我们知道,事物的本质,是决定该事物成为该事物并同其他种类的事物相区别开来的质的规定性。那么,翻译的质的规定性是什么?国内外不少学者对翻译的本质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泰特勒: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如此完备地移注入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沈苏儒,1998:120) 巴尔胡达罗夫: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话语),在保持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蔡毅,1985:1) 奈达: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的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沈苏儒,1998:131) 卡特福德: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廖七一,2001:128) 沃·维尔施:从本质上看,翻译是一种处于创造和再创造这个“高压区”之中的转换活动。(桂乾元,1995:59) 季羡林、许国璋:把已说出或写出的话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CD1《语言·文字》卷“翻译”条目) 张培基等: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英汉翻译教程》绪论,1983) 许均:在某种意义上,翻译就是求“真”。限于字面的翻译,能否传达词语及词语之后的“真”?在我看来,思与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而翻译所固有的“求真”的本质,应该是一个不断求索的过程。……翻译,就其根本,是翻译意义。(《辞海新知》,2001年,第5页) 蔡毅:将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中国翻译》,1995年,第6期)王克非: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外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

语文文言文翻译-画记

画记 [唐]韩愈 杂古今人物小画共一卷:骑而立者五人,骑而被甲戴兵立者十人,一人骑执大旗前立,骑而被甲戴兵行且下牵者十人,骑且负者二人,骑执器者二人,骑拥田犬者一人,骑而牵者二人,骑而驱者三人,执羁靮立者二人,骑而下倚马臂隼而立者一人,骑而驱涉者二人,徒而驱牧者二人,坐而指使者一人,甲胄手弓矢斧钺植者七人,甲胄执帜植者十人,负者七人,偃寝休者二人,甲胄坐睡者一人,方涉者一人,坐而脱足者一人,寒附火者一人,杂执器物役者八人,奉壶矢者一人,舍而具食者十有一人,挹且注者四人,牛牵者二人,驴驱者四人,一人杖而负者,妇人以孺子载而可见者六人,载而上下者三人,孺子戏者九人。凡人之事三十有二,为人大小百二十有三,而莫有同者焉。 马大者九匹。于马之中,又有上者、下者、行者、牵

者、涉者、陆者、翘者、顾者、鸣者、寝者、讹者、立者、人立者、龁者、饮者、溲者、陟者、降者、痒磨树者、嘘者、嗅者、喜而相戏者、怒而蹄啮者、秣者、骑者、骤者、走者、载服物者、载狐兔者:凡马之事二十有七,为马大小八十有三,而莫有同者焉。 牛大小十一头。橐驼三头,驴如橐驼之数而加其一焉。隼一,犬、羊、狐、兔、麋、鹿共三十。旃车三两。杂兵器、弓矢、旌旗、刀剑、矛楯、弓服、矢房、甲胄之属,瓶、盂、簦、笠、筐、釜、饮食服用之器,壶矢博弈之具,二百五十有一。皆曲极其妙。 贞元甲戌年,余在京师,甚无事,同居有独孤生申叔者,始得此画,而与余弹棋,余幸胜而获焉。意甚惜之,以为非一工人之所能运思,盖集众工人之所长耳,虽百金不愿易也。明年出京师,至河阳,与二三客论画品格,因出而观之。座有赵侍御者,君子人也,见之戚然,若有感然。少而

中考文言文论毅力翻译:梁启超《论毅力》

中考文言文论毅力翻译:梁启超《论毅力》 导读:中考文言文论毅力翻译:梁启超《论毅力》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从古到今,人们事业的成就,经验教训众多,呈现出种种不一的情况,途径。概要的推究他们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结论是:有毅力的人就会成功,相反的人就会失败。 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人生的历程,大体逆境占了十分之六七,顺境也占了十分之三四,而顺逆这两种境遇又常常是相互交替着轮流出现。无论事情是大是小,必然会遇到几次乃至十几次的阻力,这种阻力虽然有的大有的小,但总之必定是不可避免的。那些在意志和能力方面薄弱的人,开始的时候一定会说我想要如何如何,我要如何如何,他心里认为天下事本来就是很简单容易的,等到马上尝试,阻力突然来临,就颓然丧失了信心。那些意志能力比较弱的人,凭着一时的意气,通过了这第一关,遇到第二次挫折就退缩了;意志能力稍强的人,遇到三四次挫折才退

缩;又坚强些的人,遇到五六次挫折才退缩。他所做的事情越大,他遇到的挫折就越多,他不退缩也就越难。不是极其坚强的人,就没有能够善于达到它的终点的。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 如果遇到挫折而不退缩,那么小的逆境之后,必定有小的顺境;大的逆境之后,必定会有大的顺境。经过了盘根错节的复杂情况以后,尔后随之才会有迎刃而解的一天。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顺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这种人哪里知道所谓的"不顺"啊、"幸运"啊,对于他和我都是相同的,而是否能征服这些"不顺",同时又利用这些"幸运",正是他成我败的区别所在。再用驾船来做个比方,如果用二十天的时间,来走一千里的路程,这期间风向潮流有时顺有时逆,常常交互错杂。他凭着艰苦忍耐的力量,迎着那逆风逆流冲了过去,然后能从容地前进,去度过顺风顺水的一段。但是我或者一天就退回来了,或者两三天就回来了,或者五六天就回来了,

(八)朱子之心性论

朱子之心性论 性属理,心属气,必先明白了朱子之理气论,始能探究朱子之心性论。 朱子极称伊川性即理也一语。谓: 伊川性即理也,自孔孟后无人见得到此,亦是从古无人敢如此道。 又曰: 如性即理也一语,直自孔子后惟是伊川说得尽。 其实孔孟书中并不见有性即理也之语,只因宋代理学家敢于说从古未有人说的话。但就论其实,伊川说此话,也与朱子之说有不同。伊川云: 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乐之未发,何尝不善。发而中节,则无往而不善。发不中节,然后为不善。 可见伊川性即理也之语,主要在发挥孟子性善义,只就人生界立论,而朱子则用来上通之于宇宙界。亦可谓朱子乃就其自所创立有关宇宙界之理气论而来阐申伊川此语之义。要之伊川言性理,偏重在人生界,朱子言性理,则直从宇宙界来,此乃两人之所异。 伊川又曰: 道孰为大,性为大。人之性则亦大矣,人之自小者,亦可哀也。人之性一也,世人皆曰吾何能为圣人,是不自信也。动物有知,植物有知,其性自异。但赋形于天地,其理则一。 此仍在阐发孟子性善义,仍偏囿在人生界。虽亦兼及物性,但只从人生界推出,非从宇宙界落下。朱子则曰: 性只是理,万理之总名。此理亦只是天地间公共之理,禀得来,便为我所有。 此是说天理禀赋在人物者为性,如此则宇宙界人生界一贯直下,形上形下,交融无间。今说天即是理,则在人物身上各自占有了一分天。此把庄老道家精义已尽量接受,而确然转成其为儒家义。此见朱子思想组织力之伟大,消化力之细腻,而在朱子,则只似依据伊川一语加以引申,不见有自己用力处。此乃朱子思想之邃密不可及处,亦是朱子思想之骤难把捉处。 伊川又言:

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 此处把性与气分言。朱子说之曰: 大抵人有此形气,则是此理始具于形气之中而谓之性。才是说性,便已涉乎有生,而兼乎气质,不得为性之本体。然性之本体亦未尝杂。要人就此上面见得其本体元未尝离,亦未尝杂耳。 此处朱子阐说伊川性即理也一语,更入深微。理是天地公共底,性则是人物各别底。理属先天,性属后天。由理降落为性,已是移了一层次。朱子说理气合一,故说性气不离。朱子又主理气分言,故说性气不杂。但万物之性,各为其形气所拘,回不到天地公共底理上去。人性则可不为形气所拘,由己性直通于天理。此处要有一番工夫,此一番工夫则全在心上用。此乃全从人生界立说,若言宇宙界,则无工夫可用。惟在人生界用工夫,仍必以上通宇宙界为归极。若只囿在人生界,而至于违背了宇宙界,则一切工夫皆属错用。宇宙界之与人生界,自朱子理想言,仍当是一体两分,非两体对立。其贯通处则正在性。性是体,其发而为工夫则在心,心属用。 朱子言性即理,又说性气不相离,亦不相杂,此处又把张程所言天地之性义理之性气质之性之分别全都融化了。此等分别,至是乃似无必要。思想递转而益进,愈演而愈密,但在朱子文章与说话中,又像并不显著,此贵读者之细心体玩。 又朱子说理只是个净洁空阔底世界,无形迹,不会造作,有人疑此等说法从佛家来,但释氏禅宗主张性空理空,朱子则说理必附气性必附心。若说理不是一个净洁空阔底世界,又如何能附在气上,遍及气中。理如此,性亦然。正因其必附在气上,遍及气中,故理实非虚。一虚一实,为朱子分别儒释疆界一大鸿沟,此层俟下再述。 以上略说朱子论性,以下当再略述朱子之论心。 朱子论宇宙界,似说理之重要性更过于气。但论人生界,则似心之重要性尤过于性。因论宇宙界,只在说明此实体而落到人生界。要由人返天,仍使人生界与宇宙界合一,则更重在工夫,工夫则全在心上用,故说心字尤更重要。但却不能说朱子重要说心,便接近了所谓唯心论。因心只属于气,朱子既不主唯气,自亦不主唯心。 后人又多说,程朱主性即理,陆王主心即理,因此分别程朱为理学,陆王为心学。此一区别,实亦不甚恰当。理学家中善言心者莫过于朱子。此下再略举其说。或人问朱子: 先生说心者,天理在人之全体,又说性者天理之全体,此何以别?曰分说时,且恁地。若将心与性合作一处说,须有别。 说心性,犹如其说理气,可以分说,可以合说。心性亦非两体对立,仍属一

历代名画记 片段 翻译

《历代名画记》片段翻译 叙画之兴废叙画之源流论画六法 原文:叙画之兴废 图画之妙,爰自秦汉,可得而记。降于魏晋,代不乏贤。洎乎南北,哲匠间出。曹、卫、顾、陆,擅重价于前;董、展、孙、杨,垂妙迹于后。张、郑两家,高步于隋室;大安兄弟,首冠于皇朝。此盖尤所烜赫也。世俗知尚者,其馀英妙,今亦殚论。汉武创置秘阁,以聚图书;汉明雅好丹青,别开画室。又创立鸿都学,以积奇艺,天下之艺云集。及董卓之乱,山阳西迁,图画缣帛,军人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七十馀乘。遇雨道艰,半皆遗弃。魏晋之代固多藏蓄,胡寇入洛,一时焚烧。宋、齐、梁、陈之君,雅有好尚。晋遭刘曜,多所毁散。重以桓玄,性贪好奇,天下法书名画,必使归已。及玄篡逆,晋府真迹,玄尽得之。何法盛《晋中兴书》云:“刘牢之遣子敬宣诣玄请降。玄大喜,陈书画共观之。玄败,宋高祖先使臧喜入宫载焉。”南齐高帝科其尤精者,录古来名笔,不以远近为次,但以优劣为差。自陆探微至范惟贤,四十二人为四十二等、二十七秩、三百四十八卷。听政之馀,旦夕披玩。梁武帝尤加宝异,仍更搜葺。元帝雅有才艺,自善丹青。古之珍奇,充牣内府。侯景之乱,太子纲数梦秦皇更欲焚天下书。既而内府图画数百函,果为景所焚也。及景之平,所有画皆载入江陵,为西魏将于谨所陷。元帝将降,乃聚名画、法书及典籍二十四万卷,遣后閤人高善宝焚之。帝欲投火俱焚,宫嫔牵衣得免。吴越宝剑并将斫柱令折,乃叹曰:“萧世诚遂至于此,儒雅之道今夜穷矣。”于谨等于煨烬之中,收其书画四千馀轴,归于长安。故颜之推《观我生赋》云:“人民百万而囚虏,书史千两而烟扬,史籍已来,未之有也!溥天之下,斯文尽丧。”陈天嘉中,陈主肆意搜求,所得不少。及隋平陈,命元师记室参军裴矩、高频收之,得八百余卷。隋帝于东京观文殿后起二台,东曰“妙楷台”,藏自古法书;西曰“宝迹台”,收自古名画。炀帝东幸扬州,尽将随驾;中道船覆,太半沦弃。炀帝崩,并归宇文化及。至聊城,为窦建德所取。留东都者,为王世充所取。圣唐武德五年,克平僣逆,擒二伪主,两都秘藏之迹、维杨扈从之珍,归我国家焉。乃命司农少卿宋遵贵载之,以船沂河西上,将致京师,行经砥柱,忽遭漂没,所存十亡一二(国初内库只有三百卷,并隋朝以前相承御府所宝)。太宗皇帝特所耽玩,更于人间购求。天后朝张易之奏召天下画工,修内库图画。因使工人各推所长,锐意模写,仍旧装楷,一毫不差。其真者多归易之。易之诛后,为薛少保稷所得。薛没后,为岐王范所得(玄宗弟,谥惠文太子)。王初不陈奏,后惧乃焚之。时薛少保与岐王范、石泉公王方庆家所蓄图画,皆归于天府。禄山之乱,耗散颇多。肃宗不甚保持,颁之贵戚。贵戚不好,鬻于不肖之手。物有所归,聚于好事之家。及德宗艰难之后,有经散失,甚可痛也。自古兵火亟焚,江波屡斗,年代寝远,失坠居多。傥时君之不尚,则阙其搜访;非至人之赏玩,则未辩妍蚩。所以骏骨不来,死鼠为璞,嗟乎!今之人,众艺鲜至,此道尤衰。未曾误点为蝇,惟见亡成类狗。彦远家代好尚,高祖河东公、曾祖魏国公相继鸠集名迹。先是魏国公与司徒汧公(李勉)并佐霍国公关内三军幕府(王思礼),霍公平定两京,魏公之策也。魏公与汧公因其同寮,遂成久要,并列藩阃,齐居台衡,雅会襟灵,琴书相得。汧公博古多艺,穷精蓄奇,魏晋名踪,盈于箧笥。许询、逸少经年共赏山泉,谢傅、戴逵终日惟论琴画。(汧公任南海日,于罗浮山得片石。汧公子兵部员外郎约有于润州海门山得双峰石,并为好事所宝,悉见传授。又汧公手

大学语文-文言文译文

寡人之与国也孟轲 译文: 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黄河以北的地方遇到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的地方,同时把黄河以东地方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的地方。黄河以东的地方遇到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渔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一定的季节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与鱼鳖之类的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多加”提出疑问。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即减轻徭役、发展农林牧渔生产而使民“不饥不寒”,并在此基础上兴办教育等具体措施和

现象学本体论认识论实证主义

现象学本体论认识论实 证主义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现象学: 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它所说的现象既不是客观事物的表象,亦非客观存在的经验事实或马赫主义的“感觉材料”,而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心理经验的“纯粹意识内的存有”。 “现象”一词(概念)在现象学之前与在现象学中的意义不同。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启蒙运动之前的“现象” 是神学用语。“现象”是通向神的启示的重要途径,但是,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神学基础——,是不能正确理解现象的。 启蒙运动的“现象” 启蒙运动中最重要、对今天的中国思想文化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的,是英国的经验主义,是洛克、休谟的哲学。他们不认为信仰可以正确解释现象,他们根本就不认为人类的理性可以正确解释任何东西。休谟对人类的理性——不管它是否有神的帮助——提出了最根本、最彻底的怀疑。在他们的冲击之下,传统的形而上学陷入最深刻的危机。 为了拯救形而上学,康德写了出名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在康德那里,对我们人类的理性来说,世界无非就是现象世界。我们的理性具有接受、整理、总结、塑造现象世界的能力。而世界只能通过现象被我们所接受、所理解。而事物本身,人类理性是不能探及的。在康德那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常常被人忽略,叫做“合成”,这是理性接受了现象之后,使用自己的功能对其进行加工的产物。就原则上讲,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合成”的结果。 现象学与现象 为什么胡塞尔和其他一些出色哲学家要把他们的学说叫做“现象学”呢很简单,他们关心的首先是现象,甚至无非现象。现象很重要么因为,既然我们对事物本身——或者用唯物主义和其他本体论哲学喜欢用的术语“本质”——不可能有任何把握,我们的理性的唯一对象无非就是现象,那么,我们能够或者必须研究的唯有现象而已。 但是,胡塞尔并不满足于这样的设定。他认为,“现象”不是事物对人类理性的作用,而是人类理性本身。因为,没有经过人类理性的现象是不存在的。他是把康德的哲学作了彻底的发展。 本体论: 本体论(ontology)是哲学概念,它是研究存在的本质的哲学问题。 从广义说,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因而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的为本体论,研究如何认识则为认识论,这是以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称。 从狭义说,则在广义的本体论中又有宇宙的起源与结构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之分,前者为宇宙论,后者为本体论,这是以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称。

翻译的本质

翻译的本质 翻译基本理论与实践 theory:A theory is a formal idea or set of ideas that is intended to explain something. If you have a theory about something, you have your own opinion about it which you cannot prove but which you think is true. 翻译课的重要性:八级TEM8,MTI,毕业求职 1.1 翻译的定义 翻译translate词源考察:translate→拉丁词translatus,translatus是transferre的过去分词,transferre意为carry或transport。 In short, inside or between languages, human communication equals translation. (Steiner, 1998:49) To understand is to decipher. To hear significance is to translate. (Steiner, 1998:xii)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受体)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Nida, et al., 1982)

顾恺之《论画》译文

论画 顾恺之 一、原文: 凡将摹者,皆当先寻此要,而后次以即事。 凡吾所造诸画,素幅皆广二尺三寸,其素丝邪者不可用,久而还正则仪容失。以素摹素,当正掩二素,任其自正而下镇,使莫动其正。笔在前运而眼向前视者,则新画近我矣,可常使眼临笔。止隔纸素一重,则所摹之本远我耳。则一摹蹉,积蹉弥小矣。可令新迹掩本迹,而防其近内,防内。若轻物宜利其笔,重宜陈其迹,各以全其想。譬如画山,迹利则想动,伤其所以嶷。用笔或好婉,则于折楞不隽;或多曲取,则于婉者增折;不兼之累,难以言悉,轮扁而已矣。 写自颈已上,宁迟而不隽,不使速而有失。其于诸像,则像各异迹,皆令新迹弥旧本。若长短、刚软、深浅、广狭与点睛之节,上下、大小、浓薄,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矣。竹木土,可令墨彩色轻,而松竹叶浓也。凡胶清及彩色,不可进素之上下也,若良画黄满素者,宁当开际耳。犹于幅之两边,各不至三分。 人有长短,今既定远近以瞩其对,则不可改易阔促,错置高下也。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察也。一像之明昧,不若晤对之通神也。 二、译文: 凡是将要临摹绘画的人,都要先明白以下的道理,然后再按着这个道理开始绘画。 凡是我所绘制的作品,所用的绢素皆是宽二尺三寸。这种白绢的绢丝若倾斜则不可以使用,因为时间久了,倾斜的素丝还正,画像的外边容貌就会发生改变。用绢摹写原来的画,应当把绢与原来的画上下对齐,并且在下方固定,使画面不会移动。临摹时,在前方运笔,而眼睛盯着笔的外侧看,会使临摹的新画偏于画者的一边。可以经常锻炼用眼睛盯着笔尖着纸处看,以纠正这一问题。摹画时隔着一层纸素,所临摹的新画必定偏于画者的一边,从而产生误差。避免这种误差的方法就是,一遍临摹下来,发现有误差,就调整再临摹一遍,多次的临摹、修改、调整,误差就会越来越小。还可以用新摹

中考文言文《论毅力》(节选)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论毅力》(节选)全文详细翻译 本文是关于中考文言文《论毅力》(节选)全文详细翻译,感谢您的阅读! 论毅力 作者:梁启超 天下古今成败的种种事情,是如此的情况繁多、道路不一啊。概括地研究它们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是有毅力的人成功,与此相反的人失败。人生的历程,大抵逆境占十分之六、七,顺境也占十分之三、四,顺、逆两境又常常互相间隔、交替出现。无论事情的大小,必定有几次乃至十几次遇到阻力。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而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 它们的阻力虽然或大或小,但总之是必定无可逃避的。那些志力薄弱的人,开始时一定说“我要怎样,我要怎样,他们的意思是以为天下的事情本来十分容易,等到很快地尝试一下,阻力突然来了,就灰心丧气地打退堂鼓了;那些志力稍微薄弱的人,乘着一时的意气,通过了这第一关,遇到两次挫折就退后了;那些志力稍微强大的人,遇到三、四次挫折就退后了;那些志力更加强大的人,遇到五、六次挫折也退后了;那种事情越大的,做的人遇到的挫折越多,他没有退后是不容易的,不是志力最强的人,没有能够好好地做到底的。

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客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