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段的扫描转换_计算机专业_OpenGL实验_Exp

直线段的扫描转换_计算机专业_OpenGL实验_Exp
直线段的扫描转换_计算机专业_OpenGL实验_Exp

注:1、实验报告的内容: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果;五、讨论分析(完成指定的思考题和作业题);六、改进实验建议。

2、各专业可在满足学校对实验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专业特点自行设计实验报告的格式,所设

计的实验报告在使用前需交实践教学管理科备案。

由于直线的一阶导数是连续的,

(2)max(|△x|,|△y|)=|△y|,此时|k|≥1

注意:由于在光栅化的过程中不可能绘制半个像素点,因此对求出的

此时,d的增量为1-k。

(2)当d>0时,下一个候选点为(xi+1, yi),再下两个候选点为(xi+2, yi)和(xi+2, yi+1),他们的中点为(xi+2, yi+0.5),故有:

此时,d的增量为-k。

、改进Bresenham算法

由于描点较密集,通过拉伸窗体放大后可清晰看到“粒子”的效果:

创建菜单的主要代码如下:void Menu(void)

{

Bresenham算法的核心代码为:

void Mid_Bresenham(int StrX,int StrY,int EndX,int EndY)

最新西华大学机器人创新设计实验报告(工业机械手模拟仿真)

实验报告 (理工类) 课程名称: 机器人创新实验 课程代码: 6003199 学院(直属系): 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制造系 年级/专业/班: 2010级机制3班 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总成绩: 任课教师: 李炜 开课学院: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实验中心名称: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中心

一、设计题目 工业机器人设计及仿真分析 二、成员分工:(5分) 三、设计方案:(整个系统工作原理和设计)(20分) 1、功能分析 工业机器人由操作机(机械本体)、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构成,是一种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能在三维空间完成各种作业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生产设备。特别适合于多品种、变批量的柔性生产。它对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和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机器人应用情况,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并不是在简单意义上代替人工的劳动,而是综合了人的特长和机器特长的一种拟人的电子机械装置,既有人对环境状态的快速反应和分析判断能力,又有机器可长时间持续工作、精确度高、抗恶劣环境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机器的进化过程产物,它是工业以及非产业界的重要生产和服务性设备,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备。 本次我们小组所设计的工业机器人主要用来完成以下任务: (1)、完成工业生产上主要焊接任务; (2)、能够在上产中完成油漆、染料等喷涂工作; (3)、完成加工工件的夹持、送料与转位任务; (5)、对复杂的曲线曲面类零件加工;(机械手式数控加工机床,如英国DELCAM公司所提供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加工方案,起辅助软体为powermill,本身为DELCAM公司出品)

机器人实验报告

智能机器人实验报告1 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学号: 2015100749 姓名:朱巧妤 评阅人:评阅时间:

实验1 电驱动与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熟悉和掌握机器人开发环境使用,超声传感器、碰撞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颜色传感器等常见机器人传感器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熟悉机器人平台使用与搭建;设计一个简单的机器人,并采用多种程序设计方法使它能动起来。 (二)仪器工具及材料 计算机、机器人实验系统、机器人软件开发平台、编程下载器等设备。 (三)内容及程序 实验内容: (1)碰撞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2)颜色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3)测距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4)温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5)熟悉开发环境使用与操作;设计一个简单轮式移动机器人,并使用图形化编程方式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通过该设计掌握机器人开发平台的结构设计、程序设计等基本方法。 实验步骤: 1)首先确定本次要做的机器人为货架物品颜色辨别的机器人。 2)根据模型将梁、轴、插销、螺丝等零件拼装成一个货架台 3)将货架台安装上可识别颜色的摄像头,并装在控制器上方,将两个摄像头的连接线分 别插入控制器的传感器接口,将显示器连接线插入传感器接口。 4)拼装完成后将控制器连接电脑,在电脑上运用Innobot软件对机器人进行颜色识别动 作的编程,拖动颜色传感器模块,对应选择数码管接口以及两个摄像头的接口,使机器人能将货架台上物品的颜色反应到数码管上。 5)将所编程序进行上传。测试看机器人是否能将颜色反映到显示器上完成所编动作。

(四)结果及分析 使用梁和轴以及螺钉拼装出货架台。 将拼装好的货架台装到传感器上。

研究生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室内场景OpenGL--实验报告Word版

《高级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班级: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名称:高级计算机图形学室内场景 实验目的:掌握使用OpenGL生成真实感复杂对象的方法,进一步熟练掌握构造实体几何表示法、扫描表示法、八叉树法、BSP树法等建模方法。 实验要求:要求利用OpenGL生成一个真实感的复杂对象及其周围场景,并显示观测点变化时的几何变换,要具备在一个纹理复杂的场景中漫游功能。要求使用到光线跟踪算法、 纹理映射技术以及实时绘制技术。 一、实验效果图 图1:正面效果图

图2:背面效果图 图4:背面效果图

图4:室内场景细节效果图 图5:场景角度转换效果图

二、源文件数据代码: 共6个文件,其实现代码如下: 1、DlgAbout.cpp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DlgAbout.h" CAboutDlg::CAboutDlg() : CDialog(CAboutDlg::IDD) { } void CAboutDlg::DoDataExchange(CDataExchange* pDX) { CDialog::DoDataExchange(pDX); } BEGIN_MESSAGE_MAP(CAboutDlg, CDialog) END_MESSAGE_MAP() 2、FormCommandView.cpp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Tool.h" #include "MainFrm.h" #include "FormCommandView.h" #include "ToolDoc.h" #include "RenderView.h" // Download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6a15141312.html, #ifdef _DEBUG #define new DEBUG_NEW #undef THIS_FILE static char THIS_FILE[] = __FILE__; #endif // CFormCommandView IMPLEMENT_DYNCREATE(CFormCommandView, CFormView) CFormCommandView::CFormCommandView() : CFormView(CFormCommandView::IDD) { //{{AFX_DATA_INIT(CFormCommandView)

机器人实训报告

一、机器人擂台赛 1、实训目的 机器人擂台赛的目的在于促进智能机器人技术(尤其是自主识别、自主决策技术)的普及。参赛队需要在规则范围内以各自组装或者自制的自主机器人互相搏击,并争取在比赛中获胜,以对抗性竞技的形式来推动相关机器人技术在大学生、青少年中的普及与发展。可以用自己设计的机器人来参加擂台赛,同时掌握这个环节所展现出来的机器人技术。 机器人擂台赛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比赛中,两个使用双腿自主行走的仿人形机器人互相搏击并将对方打倒或者打下擂台。? 2、实训要求 在指定的大小擂台上有双方机器人。?双方机器人模拟中国古代擂台搏击的规则,互相击打或者推挤。如果一方机器人整体离开擂台区域或者不能再继续行动,则另一方获胜。机器人大小要求长、宽、高分别不能超过30cm、30cm、40cm 。 比赛场地大小为长、宽分别为是 2400?mm的台,台上表面即为擂台场地。有黑色的胶布围成。?比赛开始后,?围栏内区域不得有任何障碍物或人。? 3、比赛规则分析? 我们需要吃透比赛规则,然后才能在比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量让我们的机器人具有 别人不具有的优势。对上述的比赛规则分析得到以下几个重点:? 3、1需要确保自己不掉下擂台

需要有传感器进行擂台边沿的检测,当发现机器人已经靠近边沿立刻转弯或者掉头。擂 台和地面存在比较大的高度差,我们通过测距传感器很容易发现这个高度落差,从而判断出 擂台的边沿。如图所示,在机器人上安装一个测距传感器,斜向下测量地面和机器人的 距离,机器人到达擂台边沿时,传感器的测量值会突然间变得很大。由于红外测距传感器使 用方便,并且“创意之星”控制器可以接入最多 8 个红外测距传感器,我们可以将它作为首选方案。? 擂台地面时有灰度变化的,我们可以在机器人腹部安装一些灰度传感器,来判读机器人 覆盖区域的灰度变化,从而判读机器人相对场地的方向。可以通过整体灰度值来判读机器人 的位置是不是靠近边沿,如果机器人靠近边沿就转弯后者后退。? 3、2需要及时的发现敌方 这里我们使用红外接近开关作为寻找敌方的方案并不算优秀,红外接近开关的有效测量范围是 20cm,20cm 之外的物体是察觉不到的。我们可以改成红外测距传感器,它的有效测量范围是 10‐80cm,比较适合我们当前的使用场合。? 3、3需要迅速的推动敌方,将敌方退下擂台 我们可以想象,两只斗牛相互推挤,赢的一定是力气比较大的一方。?

机器人实验报告

一、机器人的定义 美国机器人协会(RIA)的定义: 机器人是一种用于移动各种材料、零件、工具或专用的装置,通过可编程序动作来执行种种任务的、并具有编程能力的多功能机械手。 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JIRA—Japanese Industrial Robot Association):一种带有存储器件和末端执行器的通用机械,它能够通过自动化的动作替代人类劳动。(An all—purpose machine equipped with a memory device and an end—effector,and capable of rotation and of replacing human labor by automatic performance of movements.) 世界标准化组织(ISO):机器人是一种能够通过编程和自动控制来执行诸如作业或移动等任务的机器。(A robot is a machine which can be programmed to perform some tasks which involve manipulative or locomotive actions under automatic control.) 中国(原机械工业部):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能自动定位控制、可重复编程、多功能多自由度的操作机,它能搬运材料、零件或夹持工具,用以完成各种作业。 二、机器人定义的本质: 首先,机器人是机器而不是人,它是人类制造的替代人类从事某种作业的工具,它能是人的某些功能的延伸。在某些方面,机器人可具有超越人类的能力,但从本质上说机器人永远不可能全面超越人类。

使用OpenGL编程实现Bresenham直线扫描转换算法

实验要求: 学习Visual C++ 6.0 集成编程环境的使用,OpenGL编程环境的设置,OpenGL语法及基本函数的使用等基础知识,并编程实现Bresenham直线扫描转换算法,得出相应的输出图形。 源程序: #include void k1() //0

glFlush(); } void k2() //k>1 { glClear(GL_COLOR_BUFFER_BIT); glColor3f(0.0,1.0,0.0); glBegin(GL_POINTS); GLint x1=0,y1=0,x2=200,y2=400; GLint x=x1,y=y1; GLint dx=x2-x1,dy=y2-y1,dT=2*(dx-dy),dS=2*dx; GLint d=2*dx-dy; glV ertex2i(x,y); while(y

Opengl实验报告及源代码实验七 模型加载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8.11 实验成绩:一、实验名称 实验七模型加载 二、实验内容 1.设计并实现Mesh类,利用该类实现模型网格的解析、加载、管理与渲染。 2.设计并实现Model类,利用该类实现几何模型的解析、加载、管理与渲染。 3.基于Mesh类和Model类,利用Assimp模型加载库,加载并渲染三维几何模型。 三、实验目的 1.掌握3D模型网格数据的组织与渲染方法。 2.掌握3D模型数据的结构与组织,以及模型数据的解析与渲染方法。 3.了解Assimp库中管理3D模型的数据结构,掌握Assimp库的使用方法。 四、实验步骤 1.定义网格类结构,并初始化 class Mesh { Public: vector vertices; vector indices; vector textures; Mesh(vector vertices, vector indices, vector texture); Void Draw(Shader shader); private: GLuint VAO, VBO, EBO; void setupMesh(); } void setupMesh() { glGenVertexArrays(1, &this->VAO); glGenBuffers(1, &this->VBO); glGenBuffers(1, &this->EBO); glBindVertexArray(this->VAO); glBindBuffer(GL_ARRAY_BUFFER, this->VBO);

《工业机器人》实验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工业机器人实验名称:实验一:工业机器人认识 教师:时间: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了解6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控制系统,并初步掌握操作。了解6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在柔性制造系统中的作用。 二、实验设备 FMS系统(含6-DOF工业机器人)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描述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 2、描述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3、描述机器人的软件平台及记录自己在进行实际操作时的步骤及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想法。教师批阅: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工业机器人实验名称:实验二:机器人坐标系的建立 教师:时间: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了解机器人建立坐标系的意义;了解机器人坐标系的类型;掌握用D-H方法建立机器人坐标系的方法与步骤。 二、实验设备 FMS系统(含6-DOF工业机器人)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描述机器人建立坐标系的意义以及机器人坐标系的类型。 2、深入研究机器人机械结构,建立6自由度关节型机器人杆件坐标系,绘制机器人杆件坐标系图。

教师批阅:

实验课程:工业机器人实验名称:实验三:机器人示教编程与再现控制 教师:时间: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了解机器人示教编程的工作原理,掌握6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示教编程与再现控制。 二、实验设备 FMS系统(含6-DOF工业机器人)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描述机器人示教编程的原理。 2、详细叙述示教编程与再现的操作步骤,记录每一个程序点,并谈谈实验心得体会。教师批阅:

六轴工业机器人实验报告

六轴工业机器人模块 实验报告 姓名:张兆伟 班级:13 班 学号:30 日期:2016年8月25日

六轴工业机器人模块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通用性,用途十分广泛。本实验是在开放的六自由度机器人系统上,采用嵌入式多轴运动控制器作为控制系统平台,实现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通过示教程序完成机器人的系统标定。学习采用C++编程设计语言编写机器人的基本控制程序,学习实现六自由度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的基本方法。了解六自由度机器人在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在当今高度竞争的全球市场,工业实体必须快速增长才能满足其市场需求。这意味着,制造企业所承受的压力日益增大,既要应付低成本国家的对手,还要面临发达国家的劲敌,二后者为增强竞争力,往往不惜重金改良制造技术,扩大生产能力。 机器人是开源节流的得利助手,能有效降低单位制造成本。只要给定输入成值,机器人就可确保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的恒定一致,显著提高产量。自动化将人类从枯燥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人类的聪明才智和应变能力得以释放,从而生产更大的经济回报。 二、实验过程 1、程序点0——开始位置 把机器人移动到完全离开周边物体的位置,输入程序点 0。按下手持操作示教器上的【命令一览】键,这时在右侧弹出指令列表菜单如图:按手持操作示教器【下移】键,使{移动 1}变蓝后,按【右移】键,打开{移动 1}子列表,MOVJ 变蓝后,按下【选择】键,指令出现在命令编辑区。修改指令参数为需要的参数,设置速度,使用默认位置点 ID 为 1。(P1 必须提前示教好)。按下手持操作示教器上的【插入】键,这时插入绿色灯亮起。然后再按下【确认】键,指令插入程序文件记录列表中。此时列表内容显示为: MOVJ P=1 V=25 BL=0 (工作原点) 2、程序点1——抓取位置附近(抓取前) 位置点1必须选取机器人接近工件时不与工件发生干涉的方向、位置。(通常在抓取位置的正上方)按下手持操作示教器上的【命令一览】键按手持操作示教器【下移】键,使{移动 1}变蓝后,按【右移】键,打开{移动 1}子列表,MOVJ

机器人实训报告

目录 任务书: 一、项目要求 (3) 二、系统设计说明书要求 (3) 实训报告: 一、系统框图及功能描述 (4) (一)系统框图 (4) (二)Fanuc机器人 (4) (三)PLC(可编程序控制器) (5) (四)威纶通触摸屏 (8) 二、电路原理图 (9) (1)PLC外部接线图 (9) (2)CRM2A/B与外围设备的连接 (9) 三、气动原理图 (10) 四、列出PLC 及机器人I/O分配表,编写PLC程序 (11) (一)PLC及机器人I/O分配表: (11) (二)软元件分配表 (11) (三) 威纶触摸屏编程界面 (13) (四) 机器人模拟仿真 (14) (五) PLC梯形图 (14) 五、机器人程序 (17) 六、调试流程 (19) 七、实践的心得与建议 (20) 八、参考资料 (20)

M-6i B机器人+PLC+机器人IO D组 一、项目要求 1、要求机器人完成上述物品搬运任务; 2、采用Roboguide机器人仿真软件对以上任务进行运动仿真; 3、采用三菱PLC+机器人的控制结构,PLC通过机器人IO(CRM2A和 CRM2B)与机器人进行通讯; 4、通过PLC启动机器人作业(机器人主程序命名为RSR0112); 5、通过触摸屏编程实现人机界面。 二、系统设计说明书要求 1、画出系统框架图,并进行相应功能描述; 2、画出电路原理图; 3、画出气动原理图; 4、机器人任务编程; 5、列出PLC 及机器人I/O分配表,编写PLC程序(包括注释); 6、写出调试流程并按流程工作; 7、完成全部实践文件,现场测试与答辩; 8、实践的心得与建议; 9、参考资料。

直线和圆弧的生成算法

第3章直线和圆弧的生成算法 3.1直线图形的生成算法 数学上的直线是没有宽度、由无数个点构成的集合,显然,光栅显示器只能近地似显示直线。当我们对直线进行光栅化时,需要在显示器有限个像素中,确定最佳逼近该直线的一组像素,并且按扫描线顺序,对这些像素进行写 操作,这个过程称为用显示器绘制直线或直线的扫描转换。 由于在一个图形中,可能包含成千上万条直线,所以要求绘制算法应尽可能地快。本节我们介绍一个像素宽直线绘制的三个常用算法:数值微分法 (DDA、中点画线法和Bresenham算法。 3.1.1逐点比较法 3.1.2数值微分(DDA)法 设过端点P o(x o , y°)、R(X1 , y1)的直线段为L( P0 , R),则直线段L的斜率为—沁生要在显示器显示厶必须确定最佳逼近Z的掃素集合。我们从 L的起点P0的横坐标X o向L的终点R的横坐标X1步进,取步长=1(个像素),用L 的直线方程y=kx+b计算相应的y坐标,并取像素点(x,round( y))作为当前点的坐标。因为: y i+1 = kX i+1+b = k1X i +b+k x = y i+k x 所以,当x =1; y i+1 = y i+k。也就是说,当x每递增1,y递增k(即直线斜率)。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写出DDA( Digital Differential Analyzer) 画线算法程序。

DDA画线算法程序: void DDALi ne(int xO,i nt yO,i nt x1,i nt y1,i nt color) { int x ; float dx, dy, y, k ; dx = x1-x0 ;dy=y1-y0 ; k=dy/dx, ;y=yO; for (x=xO ;x< x1 ;x++) { drawpixel (x, i nt(y+0.5), color); y=y+k; } } 注意:我们这里用整型变量color表示像素的颜色和灰度。 举例:用DDA方法扫描转换连接两点P0( 0,0 )和P1( 5,2 )的直线段 图3.1.1直线段的扫描转换 注意:上述分析的算法仅适用于|k| <1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x每 增加1,y最多增加1。当|k| 1时,必须把x, y地位互换,y每增加1, x相应增加1/k。在这个算法中,y与k必须用浮点数表示,而且每一步都要对y 进行四舍五入后取整,这使得它不利于硬件实现。

工业机器人实验分析报告-机械-示教-离线编程

工业机器人实验报告-机械-示教-离线编程

————————————————————————————————作者:————————————————————————————————日期:

工业机器人实验报告 ——机器人示教与离线编程实验 班级:机械41 组别:第一组 组员:陈豪 2140101003 尹鑫鑫 2140101023 武文家 2140101020 指导老师:桂亮 西安交通大学 2017年 5 月 3 日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第页(共页)课程:工业机器人实验日期:2017年 5月 3 日 专业班号机械41组别第一组交报告日期:年月日 姓名陈豪学号2140101003 报告退发:(订正、重做) 姓名尹鑫鑫学号2140101023 教师审批签字: 姓名武文家学号2140101020 实验一机器人示教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机器人示教与再现的原理; 2.掌握机器人示教和再现过程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设备 1.模块化机器人一台; 2.模块化机器人控制柜一台。 三、实验原理 机器人的示教-再现过程是分为四个步骤:示教、记忆、再现、操作。 示教,就是操作者把规定的目标动作(包括每个运动部件,每个运动轴的动作)一步一步 的教给机器人。 记忆,即是机器人将操作者所示教的各个点的动作顺序信息、动作速度信息、位姿信息 等记录在存储器中。 再现,便是将示教信息再次浮现,即根据需要,将存储器所存储的信息读出,向执行机 构发出具体的指令。 操作,指机器人以再现信号作为输入指令,使执行机构重复示教过程规定的各种动作。 示教的方法有很多种,有主从式,编程式,示教盒式等多种。 四、实验步骤 1.接通控制柜电源,按下“启动”按钮; 2.启动计算机,运行机器人软件; 3.点击主界面“模块组合方式”按钮,按照实际情况选择已组合的模块设备,并点 击“确定”按钮; 4.点击主界面“机器人复位”按钮,机器人进行回零运动。观察机器人的运动,所 有模块全部运动完成后,机器人处于零点位置; 5.点击“示教”按钮,出现界面;

opengl立方体的简单三维交互式几何变换实验报告+代码

立方体的简单三维交互式几何变换 这个学期对opengl的学习,使我对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些算法过程有了更多的了解。因为对三维图形的显示比较感兴趣,就做了立方体的简单三维交互式几何变换。 功能:键盘的方向键实现立方体的上下左右平移;A键,S键分别实现向前,向后旋转;J键,K键分别实现放大,缩小;C键退出。 程序模块: 1.该模块为绘制一个立方体。 void DrawBox() { glBegin(GL_QUADS); //前面 glColor3f(1,0,0); glVertex3f(-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左下 glVertex3f( 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右下 glVertex3f( 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右上 glVertex3f(-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左上 // 后面 glColor3f(0,1,0); glVertex3f(-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右下 glVertex3f(-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右上

glVertex3f( 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左下 // 顶面 glColor3f(0,0,1); glVertex3f(-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左上glVertex3f(-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左下glVertex3f( 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右下glVertex3f( 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右上// 底面 glColor3f(1,1,0); glVertex3f(-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右上glVertex3f( 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左上glVertex3f( 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左下glVertex3f(-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右下// 右面 glColor3f(0,1,1); glVertex3f( 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右下glVertex3f( 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右上glVertex3f( 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左上glVertex3f( 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左下// 左面 glColor3f(1,0,1);

X-opengl立方体的简单三维交互式几何变换实验报告代码

立方体的简单三维交互式几何变换 立方体的简单三维交互式几何变换。 功能:键盘的方向键实现立方体的上下左右平移;A键,S键分别实现向前,向后旋转;J键,K键分别实现放大,缩小;C键退出。 程序模块: 1.重绘回调函数,在窗口首次创建或用户改变窗口尺寸时被调用。void reshape(int w, int h) { glViewport(0, 0, w, h);// 指定视口的位置和大小 glMatrixMode(GL_PROJECTION); glLoadIdentity(); //glFrustum(-1.0, 1.0, -1.0, 1.0, 3.1, 10.0); //gluPerspective(45,1,0.1,10.0); glOrtho(-2.0, 2.0, -2.0, 2.0, 2.0, 10.0); } 2.绘制一个立方体。 void DrawBox() { glBegin(GL_QUADS); //前面

glColor3f(1,0,0); glVertex3f(-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左下glVertex3f( 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右下glVertex3f( 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右上glVertex3f(-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左上// 后面 glColor3f(0,1,0); glVertex3f(-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右下glVertex3f(-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右上glVertex3f( 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左上glVertex3f( 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左下 // 顶面 glColor3f(0,0,1); glVertex3f(-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左上glVertex3f(-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左下glVertex3f( 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右下glVertex3f( 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右上// 底面 glColor3f(1,1,0); glVertex3f(-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右上glVertex3f( 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左上glVertex3f( 1.0f, -1.0f, 1.0f); // 四边形的左下

工业机器人实验报告

工业机器人拆装实验报告 学校:湖南大学 学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专业:机自1201 姓名:吴子超201211020121 徐文达201211010122 纪后继201210010108 刘建国201204010110

前言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是个较新的课题,虽然其在国外已经具有了较完善的研究,但是在国内对于它的研究依旧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机器人技术几种了机械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理论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代表机电一体化的最高成就,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在传统的制造领域,工业机器人经过诞生、成长、成熟期后,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核心自动化装备,目前世界上有近百万台工业机器人正在各种生产现场工作。在非制造领域,上至太空舱、宇宙飞船、月球探索,下至极限环境作业、医疗手术、日常生活服务,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以拓展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领域。 一、六自由度机械手臂系统的介绍 在本次综合创新型试验中我们用到的是六自由度机械手,其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在该试验中我们主要是在对其机械臂进行拆卸,然后认真观察其内部机械结构,而后再进行组装,最后再运行整个机

械臂并检测其运动功能。在实验中我们所用的机械手臂实物图: 六自由度机械手臂是一套具有6个自由度的典型串联式小型关 节型机械手臂, 带有小型手抓式;主要由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机械系统的各部分采用模块化结构,每个部分分别由一个 伺服电动机来带动,每个电动机在根据控制要求以及程序的要求来运动从而实现运动要求;其机械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六个组件,如图所示PSC Port0,1,2,3,4,5六个组件也就是底座,臂膀,手腕及夹持手指。每个组件由一个伺服电机驱动关节运动,组件1也就是由PSC Port0

机器人实验报告

机器人实验报告 院系: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班级:XX级电气X班 姓名:XXX 提交日期:201X年X月X日

前言 作为先进制造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装备和手段,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需求越来越大,其技术研究与发展越来越深入,这将提高社会生产率与产品质量,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本文将从工业机器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阐述。机器人技术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初问世以来,经历了近50年的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果。走向成熟的工业机器人,各种用途的特种机器人的实用化,昭示着机器人技术灿烂的明天。 一、发展历史 工业机器人诞生于20 世纪60 年代,在20 世纪90 年代得到迅速发展,是最先产业化的机器人技术.它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它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制造业规模化生产,解决单调,重复的体力劳动和提高生产质量而代替人工作业.在我国,工业机器人的真正使用到现在已经接近20 多年了,已经基本实现了试验,引进到自主开发的转变,促进了我国制造业,勘探业等行业的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国内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将面对越来越大的竞争与冲击,因此,掌握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实际情况,把握 我国工业机器人的相关技术与研究进展,显得十分重要。 二、发展现状 在普及第一代工业机器人的基础上,第二代工业机器人已经推广,成为主流安装机型,第三代智能机器人已占有一定比重(占日本1998年安装台数的10%,销售额的36%) (1)机械结构:1) 已关节型为主流,80年代发明的使用于装配作业的平 面关节机器人约占总量的1/3.90年代初开发的适应于窄小空间,快节奏,360度全工作空间范围的垂直关节机器人大量用于焊接和上,下料.2)应3K 和汽车,建筑,桥梁等行业需求, 超大型机器人应运而生.如焊接树10米长,10吨以上大构件的弧焊机器人群,采取蚂蚁啃骨头的协作机构.3)CAD,CAE 等技术已普遍用于设计,仿真和制造中. (2)控制技术:1) 大多数采用32位CPU,控制轴数多达27轴,NC 技术,离线编程技术大量采用.2) 协调控制技术日趋成熟,实现了多手与变位机, 多机器人的协调控制, 正逐步实现多智能体的协调控制. 采用基于PC 的开放 结构的控制系统已成为一股潮3) 流,其成本低,具有标准现场网络功能. (3)驱动技术:1) 80年代发展起来的AC 侍服驱动已成为主流驱动技术用于工业机器人中.DD 驱动技术则广泛地用于装配机器人中.2) 新一代的侍服电机与基于微处 理器的智能侍服控制器相结合已由FANUC 等公司开发并用于工业机器人中, 在远程控制中已采用了分布式智能驱动新技术. (4)应用智能化的传感器:装有视觉传感器的机器人数量呈上升趋势,不少机器人装有两种传感器,有些机器人留了多种传感器接口. (5)通用机器人编程语言:在ABB 公司的20多个小型号产品中,采用了通用模化块语言RAPID.最近美国"机器人工作空间技术公司"开发了Robot Script V.10通用语言,运行于该公司的通用机器人控制器URC 的Win NT/95环境.该语言易学医用,可用于各种开发环境,与大多数WINDOWS 软件产品兼容. (6)网络通用方式:大部分机器人采用了Ether 网络通讯方式,占总量的41.3,其它采用RS-232,RA-422,RS-485等通讯接口. (7)高速,高精度,多功能化:目前,最快的装配机器人最大合成速度为16.5m/s. 位置重复精度为正负0.01mm. 但有一种速度竞达到80m/s; 而另一种并连机构的NC 机器人, 其位置重复精度大1微秒. (8)集成化与系统化:当今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另一特点是应用从单机,单

智能机器人实验报告

机器人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1、 认识“能力风暴”机器人,并会简单编辑程序,使其完成规 定动作。 2、 了解“能力风暴机器人内部构造,认识声音、光敏、碰撞等 传感器。 3、 了解AS多功能拓展卡,并能够简单应用。 2、 实验过程: 各组领取能力风暴机器人,老师对其进行讲解,然后各组对其观察,认识,并编辑一些小程序对其进行简单操 作。 1、认识能力风暴机器人 AS-UII有一个功能很强的“大脑”和一组灵敏的“感觉”器官。它不仅可以随着外部环境敏捷地作出反应,而 且还可以与你进行交流。它有听觉、视觉、和触觉,它还 会象人一样使用动作和声音,来表达与它周围世界互动时 的感觉。 开关:控制AS-UII电源的按钮。 电源指示灯:电源指示灯的颜色是绿色。开机时,这个灯会发光,告诉你机器人已经进入工作状态了!

充电指示灯:当你给机器人充电时,充电指示的红灯发光。 充电口:只要将充电器的直流输出端插在充电口上,再将另一端接到 220V电源上即可。 下载口:使用时只需将串口通信线的一端接下载口,另一端连接在电脑机箱后面的一个九针串口上。 “复位/ASOS”按钮:这是个复合按钮,用于下载操作系统和复位。 复位功能:在机器人运行程序的过程中,按下此按钮,机器人就会中断程序的运行。如果要重新运行程序,须按运行键。 下载操作系统功能:连接好串口通信线,打开机器人电源开关,在VJC1.5流程图编辑界面中选择“工具(T)--更新操作系统”命令,然后按下此按钮,即可下载操作系统。 运行键:机器人开机后,按击“运行”键,就可以运行最近下载的程序。 通信指示灯:通信指示灯位于机器人主板的前方,是一个黄色的小灯。在给机器人下载程序时,这个黄灯闪烁,表明下载正常,程序正在进入机器人的“大脑”。

计算机图形直线扫描转换生成

西安工程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实验名称第 1 页共 5 页 系别实验日期年月日 专业班级组别_____________ 实验报告日期年月日 姓名学号报告退发 ( 订正、重做 ) E_mai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审批评分___________________ 直线扫描转换生成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1. 理解直线生成的基本原理 2. 编程实现Bresenham直线扫描生成算法 二、实验环境和设备 windows系统下 vs2012 c++ 三、实验步骤和过程 过各行各列像素中心构造一组虚拟网格线,按直线从起点到终点的顺序计算直线与各垂直网格线的交点,然后确定该列像素中与此交点最近的像素

四、实验故障与排除 五、总结 附录 #include void LineDDA(int x0, int y0, int x1, int y1/*,int color*/) { int x, dy, dx, y; float m; dx = x1 - x0; dy = y1 - y0; m = dy / dx;

y = y0; glColor3f(1.0f, 1.0f, 0.0f); glPointSize(1); for (x = x0; x <= x1; x++) { glBegin(GL_POINTS); glVertex2i(x, (int)(y + 0.5)); glEnd(); y += m; } } void myDisplay(void) { glClear(GL_COLOR_BUFFER_BIT); glColor3f(1.0f, 0.0f, 0.0f); glRectf(25.0, 25.0, 75.0, 75.0); glPointSize(5); glBegin(GL_POINTS); glColor3f(0.0f, 1.0f, 0.0f); glVertex2f(0.0f, 0.0f); glEnd(); LineDDA(0, 0, 200, 300); glBegin(GL_LINES);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实验七

贵州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院专业:计科班级:计科101 姓名徐艳学号1008060042 实验序号实验七 实验时间2011-5-19 指导教 师 吴云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真实感图形生成 实验目的1、学习OpenGL 基本程序结构 2、学习VC++ OpenGL应用程序开发技术; 3、学习真实感图形的生成算法。 实验要求在openGL库下,通过实现一些简单的图形绘制,学习并掌握OpenGL 基本程序结构,了解真实感图形的生成算法。 实验原理通过在vc++工具里面添加openGL库的三个文件dll,lib,glut到相应的地方,在通过设置,就可以在VC环境下进行OpenGL 基本程序编写,实现一些真实感的图形的绘制。 实 验 环 境 微型计算机、VC++、OpenGL 实验步骤一,编写程序代码,并上机调试。二,生成界面,制作实验报告。主要代码: #include void display()

{glClear(GL_COLOR_BUFFER_BIT); glBegin(GL_POLYGON); glVertex2f(-0.5,-0.5); glVertex2f(-0.5,0.5); glVertex2f(0.5,0.5); glVertex2f(0.5,-0.5); glEnd(); glFlush();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glutInit(& argc,argv); glutCreateWindow("simple"); glutDisplayFunc(display); glutMainLoop(); } 实 验内容 在VC++ OpenGL环境下,用已学过的真实感图形生成算法设计并生成一真实感图形。 实 验 结 果 矩形:

机器人实验报告

机器人学基础 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 2016年10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四自由度机械臂的开链结构; 2.掌握机械臂运动关节之间的坐标变换原理; 3.学会机器人运动方程的正反解方法。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以SCARA 四自由度机械臂为例研究机器人的运动学问题.机器人运动学问题包括运动学方程的表示,运动学方程的正解、反解等,这些是研究机器人动力学和机器人控制的重要基础,也是开放式机器人系统轨迹规划的重要基础。 机械臂杆件链的最末端是机器人工作的末端执行器(或者机械手),末端执行器的位姿是机器人运动学研究的目标,对于位姿的描述常有两种方法:关节坐标空间法和直角坐标空间法。 关节坐标空间: 末端执行器的位姿直接由各个关节的坐标来确定,所有关节变量构成一个关节矢量,关节矢量构成的空间称为关节坐标空间。图1-1是GRB400机械臂的关节坐标空间的定义。因为关节坐标是机器人运动控制直接可以操纵的,因此这种描述对于运动控制是非常直接的。 直角坐标空间: 机器人末端的位臵和方位也可用所在的直角坐标空间的坐标及方位角来描述,当描述机器人的操作任务时,对于使用者来讲采用直角坐标更为直观和方便(如图1-2)。 当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关节坐标给定时,求解其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就是 正向运动学求解(运动学正解)问题;反之,当末端执行器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坐 图1-1 机器人的关节坐标空间 图1-2 机器人的直角坐标空间法

标给定时求出对应的关节坐标就是机器人运动学逆解(运动学反解)问题。运动学反解问题相对难度较大,但在机器人控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问题包括解的存在性、唯一性及解法三个问题。 存在性:至少存在一组关节变量来产生期望的末端执行器位姿,如果给定末端执行器位臵在工作空间外,则解不存在。 唯一性:对于给定的位姿,仅有一组关节变量来产生希望的机器人位姿。机器人运动学逆解的数目决定于关节数目、连杆参数和关节变量的活动范围。通常按照最短行程的准则来选择最优解,尽量使每个关节的移动量最小。 解法:逆运动学的解法有封闭解法和数值解法两种。在末端位姿已知的情况下,封闭解法可以给出每个关节变量的数学函数表达式;数值解法则使用递推算法给出关节变量的具体数值,速度快、效率高,便于实时控制。下面介绍D-H 变化方法求解运动学问题。 建立坐标系如下图所示 连杆坐标系{i }相对于{ i ?1 }的变换矩阵可以按照下式计算出,其中连杆坐标系D-H 参数为由表1-1给出。 齐坐标变换矩阵为: 其中描述连杆i 本身的特征;和描述连杆i?1与i 之间的联系。对于旋转关节,仅是关节变量,其它三个参数固定不变;对于移动关节,仅是关节变量,其它三个参数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