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形态设计

书籍形态设计
书籍形态设计

书籍形态设计

第一章:概论

图书是一种最古老的传媒方式,而且现在我们依然在使用,人类的进步离不开书籍的发展,它承载着丰富的人类精神。知识的传播、思想的延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书籍这个载体来完成的。古人云:“出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

什么是书籍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给“书籍“下了一个定义:”除去封面,不少于49页,非杂志性的印刷物“。

通常意义上,书被定义为“以纸为载体,把内容和文字印刷在纸面上,然后装订成册。

图书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文字、纸张和印刷术,

第一节:文字、纸张和印刷术

一、文字的创造:

1、写在岩壁和洞窟上的画

原始人由于生存的需要,在用双手和简单的技术编织着他们生活的同时,也在思索如何将自己与自然的接触中所得到的经验、常识、教训记录下来,以备他们的了孙去借鉴。(这是文字形成的起因)

文字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在人类早期的绘画作品上可以看出他们对具体事物描绘具有一种明显的、共同的描绘手法,那就是线的运用,线的运用产生了图形,可能这种简约的图形就预示了文字的诞生。

线可以勾勒出形

线是早期人类表达思维最直接深刻的启示。

2、早期文字的使用

在构成书籍设计最主要、最基本的元素当中,最关键的是文字的创造。

文字产生于原始绘画之后(象形图案标志演化为文字)

文字自成表述体系,为书籍的产生提供了最具能量的催化剂。

二、纸张的产生

公元105年,东汉蔡伦研造出一种体轻质薄,原料低低廉并极宜书写的纸张。

造纸术于公元1102年由摩尔人引入西班牙至西西里岛。

1276年,意大利人法布里亚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造纸厂

1348年,法国的特洛依开设法国第一家造纸厂。

三、印刷术的发明

前面所讲的文字、纸张是图书形态形成的基础,而真正使图书形态完整、形成手能捧读的“物”是印刷,

东汉时期,已有用手工拓印的单张刻石片。

唐朝初期,已有雕版印刷术

宋朝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欧洲的虽然比中国晚了200 年,但欧洲却用印刷术所产生的动能推动了欧洲文明的进程,图书在产生的过程中,文字是基因,纸张是载体,印刷术是催生的手段,三者的协调才有我们的设计对象_____书籍。

第二节、书籍形态的形成

文字只有记录在可供携带的载体“物”上。才会形成书籍结绳记事,泥板上的文字、甲骨文、金属器皿上的文字。(青铜铬文)

竹扳或木板上的文字、写在布帛上的文字、写在纸上的文字

(简)帛

在中国,真正意义的书籍产生在周和春秋战国时期,而简册是中国早期的书籍形态这一。

一、中国早期的书籍形态

中国书籍的发展史:

1 、甲骨上的“书”(商)

2、钟鼎彝器上的“书”(商)

3、刻在木板上的“书”(周)竹木

简册

4、石经上的书(周)

5、画像石上的“书”(汉)(雕板印刷的前身)

二、其他国家早期的书籍形态。

第二章书籍形态设计概述

真正意义上的书籍形态出现于1450年以后的欧洲

真正意义的书籍的出现,使知识向大众的传播成为可能并达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书籍是一个传播知识的媒介

第一节装帧设计与形态设计

书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有相关的内在需求,即要有一个有效的工艺过程使这成型。可使书籍让人拿在手中阅读,这一内在的、天然的需求引发了书籍设计的产生从设计的角度来分:

工业文明之前的书籍设计以手工装饰的趣味为原则。(装帧设计)

今天书籍设计的理念仍要从两方面去考虑,一是保护书籍,二是在功能的约束下实现对美的反映,但今天的书籍设计的不是农耢社会中的“一般商品”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重组后生出新的变化,那就是随着印刷业的兴起,在良好的印刷条件下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书,并使其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以满足公众对知识的渴求:二是书籍的整体设计必须有助于保持促进书籍的销售,三是书籍设计的内涵要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在整体形态上满足人们的内在需求。(书籍形态设计)

从书籍产生的特性来说,书籍设计又可称为美术印刷设计。

书籍设计包括工业设计(原材料)和编辑设计(编辑文字)

书籍形态设计直接影响书籍的销售以及受众对书籍的接受程度。

第二节书籍产生的生态化

进行书籍设计时,设计师必须要全方位地从各个环节去考虑设计对象,而各个环节应更有美感地相互协调、密切配合,这就是书籍生态化的设计过程。

(选题——策划——写作——编辑加工——设计——制版——打样——印刷装订——销售)

一本好的书籍的产生应包括:

1、选题:运作一本好书必然要有一个好的选题,选题要根据大范围内人的内在需求而确定,要符合时代潮流,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2、策化:好的书要有合适的作者去撰写,因为作者的写作内容、写作技巧、写作风格等会对未来的书籍形态设计定下基调。

3、编辑加工:写作好的书稿送交编辑。然后由编辑加工修改。(编辑也能对书籍形态设计提供意见)

4、设计:设计师拿到设计通知书,了解出的内容、书名,了解书的内在气质,然后进行创意,拟定设计草案,经过和作者、编辑协商后,确定交给印刷厂的设计方案,等待印刷厂进行制版打样。

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对图书进行整体设计,包括封面、内文版面设计、插图等。

5、销售:在书籍形态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销售因为书籍形态设计的优劣会成为影响书籍销售的一个重要因素。

设计师在书籍形态塑造的过程中。应从多元化的、更深的角度去理解书籍的产生,因为书籍形态设计就是由设计师的脑和手,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搭建一条崭新的、富有个性的桥梁。

书籍设计是一种“构造学”。是议题对主体感性的萌生,悟性的理解、知性的整理、周密的设计、精心的策化、节奏的把握、工艺的运筹,这一系列的、有秩序地整体设计。第三节书的构成

一、书的组件构成

书籍可分为:1、精装本2、平装本

(一)精装书的构成:(精装书的成本很高)

封面、封底、书脊、护封、腰封、前勒口、后勒口、书首、上切口、书根、下切口、接缝凹、堵头布、书页带、订口、书口、外切口、前环衬、后环衬、前扉、简略书各页、目录页、篇章页、版权页。

(二)平装书的构成

封面、封底、书脊、前勒口、后勤口、环衬、扉页、正文、版权页、书首、上切口、书根、下切口、书口、外切口

二、书籍的分类

1、社科类

2、文艺类

3、科技类

4、典籍类

5、辞书类

书籍的分类,界定了设计师在设计各类书籍时所应思索的范围

第三章书籍形态设计的几个步骤

生产书籍的过程是一个生态的过程,是通过策划---寻找合适的作者---编辑加工---视觉设计---印刷装订---促销---完成销售---阅读等一系列动作的完成。

在书籍产生的过程当中,设计师是书籍立体形象的创造者,也是信息传播的支持者,同时又是使书的毛坯成为一种形态的进者。

第一节一本立体的书

书是有生命的,它可以诱导读者的触觉、嗅觉、听觉、味觉和重量。

1、触觉的把握:纸张的内在肌理和表层具有质惑。

2、嗅觉的把握:书具有纸的味道和油墨的味道。

3、听觉的把握:翻开书本时的声音。

4、味道的把握:植物纤维的纸具有大自然的清馨的味道。

5、视觉的把握:书籍具有一种视觉的感受和节奏。

6、重量的把握:书籍的重量使书具有一种质量感。

在设计书籍的过程中,设计师应以全方位的视角运用各种无形或有形的设计元素进行构思和设计,要对护封、封面、环衬、扉页、回录内文等组成部分精心组织,严格把握好质量关。第二节与作者、编辑交流

在开始设计之前,设计师会接到一个“设计通知单”,在这个“设计通知单”上会有一些设计所需的基本内容像:书名、从书名、作者、内容简介、开本、内文字数、设计形式

但是只知道这些内容还远远不行,作为设计师还应了解对于所设计的这本书的更多内容,而这就需要同责任编辑和作者进行交流。

在和责任编辑或作者进行交流时要搞清楚以下内容:

第四章封面设计

对于一本完整的书籍,书籍的设计构成可以分为封面设计和版式设计两个流程

书籍的封面就是书籍的脸,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书籍的销售

封面

广义:正面,书脊,封底,前勒口,后勒口

狭义:封一

优秀的封面设计能吸引读者,并让他产生购买的欲望

封面是一本书籍整体设计的第一要素,是设计的启点,以后的符号色彩,气质均随它而产生封面是由封面,书脊,封底,前勒口,后勒口五个二维空间构成长方体空间,那么图形,文字,色彩在这五个空间中按设计师的要求进行组合,变化出优美的组合,从而吸引读者的购买

图形和图片严格区别

图片是别人创作的结果,我们只能机械的摆放,

图形是一种创意的表达,是设计师自己的创造

在书籍封面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将各种形象素材进行肢解,分析,归纳,集合,根据要表达的创意,对形象素材加以整合与取舍,从而创造出具有新意义,极具冲击力的视觉图形在封面设计中,图形是极为重要的设计环节和设计对象

第一节图形设计

创造并使用一幅好的图形等于书籍形态设计成功了一半

无论封面设计中使用具象或抽象的图形,图形的内在构成元素养所组成的画面在整体的视觉感受上要有极强的联想提示性,也就是能让受众感受到图形和文字内容是协调的,统一的,而图形更能让受众感受到文章内容的精彩之处

图形设计和书籍的内在气质要吻合,这是书籍形态塑造的关键性环节

组合各种形象素材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具象与具象的组合

具象与具象组合后要变化出有象征意义的图形,视觉感受要有抽象的意义,图形背后要蕴含着有趣味的提示,这样的图形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具象和具象的组合方式:

a)形象间的矛盾组合

b)破碎的边缘和整齐划一的轮廓线对比

c)形象局部的无限放大与缩小

d)形象的大小组合变化

2.具象与抽象的组合

具象和抽象的组合是较长用的图形组合方式,视觉效果生动,有相当的浑度空间感具象与抽象的组合关键是在形象间构筑出一种奇特的空间效果,形成富有趣味,灵敏,生动的视觉画面,从而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欲求

具象与抽象的组合方式

a)活泼,生动的形象组合

b)逼真的形象要素和纯净色块的组合并置

c)在形象要素中融入不规则的点,线,面,形成新的图形表达含义

d)抽象形体占主要空间,其间穿插一个逼真的形象要素。

3.纯抽象的组合

纯抽象的组合能产生新,奇,有节奏,有韵律的视觉感受,抽象组合的要素为点,线,面

纯抽象的组合就是在空间中按设计师的要求将点,线,面进行精心的放置,从而产生千变万化的视觉效果

纯抽象组合的方式

●注意抽象要素点,线,面的对比

●柔和的曲线和粗硬的直线对比

●小点的密集摆放与大块面之间穿插

●点的使用,线的结构,面的大小之间的空间分布与呼应

●点线的对应与面的张力间的逻辑感一秩序感

4.文字组合

文字组合就是以文字本身进行组合,从而产生错落有致,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图形

文字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形象表达功能,汉字尤其如此,而外文可以通过大小,上下,高低的不同排列变化形成具有节奏,韵律感的画面效果,有的时候,设计师也会利用文字本身进行抽象图形的创造

在使用文字进行图形创造时,应注意

一.在构想文字的形体时,要考虑它是否符合书籍内容,尤其是内容所反映的内在气质和行文风格

二.将文字作为图形的构造元素,在对文字进行改造时,要考虑被解构,重组的文字形象是否具有美感规律

三.文字排列时要注意文字间的节奏

四.利用文字进行图形创意,要注意重组后的整体图形是否呈现出新的造型,这种造型是否便于传达,在传达中是否透露了美的造型,是否能吸引读者,是否能诱发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

对于设计创作而言,设计活动是异常复杂和敏感的

复杂性:是指设计师在对书籍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本人的生存背景,学习背景,审美习惯及错综复杂的思维触角,能引发许多对设计对象的触动

敏感性:在创造图形的过程中,一个形象元素的边缘,色彩,点线面的构成,都会对设计师产生影响,面对无数个可能性,找出一个完美的组合,这就是一个设计师的敏感性在书籍设计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封面中的图形设计首先要创意出具有独创性的图形,传达出具有深刻内涵的意义

第二节色彩设计

色彩设计是连接设计空间诸元素的黏合剂,而且鲜活的色彩组合能调动消费者的阅读兴趣

色彩是依附于形体与文字上的,但文字和图形要想形成有效的空间来表达其含义,色彩将会直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色彩设计是受总体创意限制的,色彩只是一种表现手段,因此它应符合整体设计的要求在远距离及距离不同的空间中,色彩表达优于形的表达

色彩是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一个有力手段

在总体设计中,色彩设计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色彩的纯度

色彩的纯度合理应用会产生积极的诱导作用

在书籍设计中,由于消费者并不知道其内容在质量如何,那么要想让他们购买就必须在

商品的外包装上下功夫,使其具有抢眼的奇效,从而在商业竞争中占得先机

色彩的独立价值来源于色彩所反映的意义,色彩书籍设计中必须要有耀眼,独特的功效,同时又要和图形,文字相呼应,形成合力,不传达设计师的创意追求

书籍设计形态的形式结构研究

摘 要:本文是我在关于书籍设计形态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对于形式结构的几点问题的思考和个人观点的阐述。书籍设计可以说是书的第二文化主体,采用的设计语言往往是文化的象征,它即反映着,又开发着人的思维与审美方式。在本文中,主要探讨了书籍设计形态中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因果结构之间的辨证关系,提倡书籍形态设计应追求全书的一种流动的空间感,争取通过时空形态的四维设计把握为读者营造舒适恰当的心理空间,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希望通过本文的写作对书籍设计形态理论和实践的学习研究起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对书籍设计形态的时空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关键词:书籍形态 空间结构 时间结构 因果结构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about my individual viewpoint on the form structure when I research the bookshapedesign. Book design is the second cultural subject of a book .The design language we use is always the culturalsymbol, which reflects and develops the thinking and aesthetic manners of people. In this article, I mainlydiscussed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 among the spatial structure, the time structure and the causal structure in thebookshape design, then I advocated we should pursue a mobile spatial feeling in the book as a whole. I tried toestablish a comfortable psychological space for the readers through the space and time shape design, and givingresonance to them. By writing this article, I hope it can help and instruct my research in bookshape design bothin academical and practical level, as well as enable me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space-time concept morethoroughly. Key words: Bookshape, the spatial structure, the time structure, the causal structure Internet 检索:www.artdesign.org.cn 书籍设计形态的形式结构研究 一、书籍设计形态结构释义 在客观世界的现象中都包含着形态——不管是物体或事件,还是人们的外部行为或内部思想活动,都存在着瞬间即逝和反复出现的结构或形态。对于这种结构或形态,各门科学都对它们进行了探索。鉴于书籍设计领域有关形态学的专业著作还较为缺乏,因此我尝试从艺术形态学的相关科学理论中学习理论知识,并将其融会与借鉴到本专业理论中,争取在本文中对书籍设计形态的形式结构层次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索和研究。 美国著名美学家托马斯?门罗在其发表的《艺术的形式:审美形态学概念》①中对“艺术形态学”提出了基本概念,其核心是艺术协调的结构层次,它们包括:1、艺术材料。它们不是纯物理性的材料,而是与知觉有关的形状、颜色、音高、音色、音调、节奏、和谐与不和谐等;2、形式结构。包括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因果结构。3、复合成分。如在绘画中是:形态、色彩与材料、透视、造型规律等成分的复合。4、构成方式。四种:功利性的、再现性的、解释性的、主题性的(或装饰性的)。5、类型与风格。类型有各种划分,而风格指的是艺术所使用的呈现、结构、制作或表现的独特或典型的方式。 门罗认为艺术形态学试图对这些形式成分进行分析、比较、描述和分类,通过这些研究,艺术形态学能自始至终地对艺术作品进行详细地分析和观察,从而逐步确立有关艺术形式及形式类别的经过验证的知识体系。在仔细研读了门罗的《走向科学的美学》一 ∷陈珊妍 CHEN Shanyan∷中国美术学院T h e R e s e a r c h i n t h e F o r m Structure of Bookshape Design 54

第三章书籍形态辅助设计

第三章书籍形态辅助设计 第一节封套和护封设计 1、封套又称为书衣、书套、书函等。 (1)一般需要书套的是: 精装书籍(在中国大陆的图书一般都是简装书,但是简装书不适合保存。精装书就是一种美观,易保存的图书,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所以图书收藏爱好者和图书馆都喜欢精装书。精装书指书籍的一种精致制作方法。精装书籍主要是在书的封面和书芯的脊背、书角上进行各种造型加工后制成的。) 系列书(系列图书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主题系列,即所写的书是一个主题,例如魔幻主题,爱情系列等等;有时还可以是作者是同一人,比如各名作家的系列书籍《普罗旺斯》:还有就是书中人物或情节具有连贯性,例如我们所看的《哈里波特》;另外就是人为的把一类书籍方在一个系列,像四大名著系列图书等。同时,系列图书的设计要注意图书之间衔接的连贯性。同时在封面的设计上注意一定要是同一种风格,不然会让人觉得突兀。) 封套设计可以有效对书籍进行保护和存放,同时书籍的精美、细致等能够体现出来。 封套设计要求:必须与封面设计的整体风格和谐统一 例如:学生介绍P书49中间 运用:让学生设计封套运用,如何对比封套和封面。可以采用延续性,即如封面设计,那么封套设计可以沿用;也可以运用色彩相近的颜色作为主调,设计与书籍内容相关的图形等方式。 2、封套使用材料:纸板、木板、织物。设计具体可以有什么形式:P书50 注意:封面可以没有作者、出版社,但必须有书名、条形码。 以纸张为主材,可是是铜版纸(铜版纸又称涂布印刷纸,铜版纸的特点在于纸面非常光洁平整,平滑度高,光泽度好。)、亚粉纸(哑粉纸,正式名称为无光铜版纸, 在日光下观察,与铜版纸相比,不太反光。一般哑粉纸会比铜板的薄并且白,更加吃墨,并且比较硬正,不像铜版纸很容易变形,感觉书页不平整的书肯定是铜版。只有彩打才会用到哑粉纸,黑白的话绝对是铜版)、硫酸纸(书上P51介绍)。 3、护封设计 护封设计又称为护书纸、包封(即包住书籍) 广泛意义:是指包括封面、封底、前后折扣的保护。以前就是体现保护封面,防止封面的易

书籍排版的结构及要求

版面的构成 版面与排版基础知识 版面与排版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版面构成要素、排版技术术语、校对符号的作用及各种版式处理等。这些知识是激光照排工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名合格的工艺设计人员和操作员只有掌握“排版语言”和一些排版工艺知识,才能达到高效率和高质量。 1. 书籍的组成 众所周知,一本书通常由封面、扉页、版权页(包括内容提要及版权)、前言、目录、正文、后记、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构成。 扉页又称内封、里封,内容与封面基本相同,常加上丛书名、副书名、全部著译者姓名、出版年份和地点等。扉页一般没有图案,一般与正文一起排印。 版权页又叫版本记录页和版本说明页,是一本书刊诞生以来历史的介绍,供读者了解这本书的出版情况,附印在扉页背面的下部、全书最末页的下部或封四的右下部(指横开本),它的上部多数印内容提要。版权页上印有书名、作者、出版者、印刷厂、发行者,还有开本、版次、印次、印张、印数、字数、日期、定期、书号等。其中印张是印刷厂用来计算一本书排版、印刷、纸张的基本单位,一般将一张全张纸印刷一面叫一个印张,一张对开张双面也称一个印张。字数是以每个版面为计算单位的,每个版面字数等于每个版面每行的字数乘以行数,全书字数等于每个版面字数乘以页码数,在版面上图、表、公式、空行都以满版计算,因此“字数”并不是指全书的实际行字数。 2. 版面构成要素 图2.1 书刊版面要素示意图 版面指在书刊、报纸的一面中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的总和,即包括版心和版心周围的空白部分书刊一页纸的幅面。通过版面可以看到版式的全部设计,版面构成要素如图2.1所示。 版心位于版面中央、排有正文文字的部分。 书眉排在版心上部的文字及符号统称为书眉。它包括页码、文字和书眉线。一般用于检索篇章。 页码书刊正文每一面都排有页码,一般页码排于书籍切口一侧。印刷行业中将一个页码称为一面,正反面两个页码称为一页。 注文又称注释、注解,对正文内容或对某一字词所作的解释和补充说明。排在字行中的称夹注,排在每面下端的称脚注或面后注、页后注,排在每篇文章之后的称篇后注,排在全书后面的称书后注。在正文中标识注文的号码称注码。

论书籍设计的形态创意

论书籍设计的形态创意 [摘要]书籍的设计作品,所包含的形式美、内容美、意蕴美三个层次,各自都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每一个层次都具有自身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只是一些有所侧重,有的突出了形式美,有的突出了内容美,有的则突出了意蕴美。但是,一本完美的书籍设计艺术作品,应该将形式美、内容美、意蕴美三者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关键词]书籍设计;形式美;内容美;意蕴美 一般来说艺术作品的美,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艺术语言构成的艺术形式美,它是最直观的美感形式。第二个层次,是艺术形象构成的内容美,它也是直观的。第三个层次,是艺术作品中显现的意蕴美,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 书籍的形态美,同样也分为这样三个层次:形式意味的美,形象内容的美,设计意蕴的美。 艺术作品美的三个层次,并不是机械分开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融为一体。心理学家巴特利特认为:“思维本身就是一种高级、复杂的技能”。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始于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因而设计师理应对思维科学,特别是对创造性思维要有一定的领悟和掌握。 书籍的形态创意,设计情感的表达需要激发设计者的创意思维,而创作的思维的表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形式意味美感创意 在书籍设计中,书籍的整体形态就是一种“形式”设计。书籍的整体形态包括开本设计的形式感、精装平装的形式感、书籍函套的形式感等等。“形式美”是艺术历史的积淀物。在中国古代书籍的经折装、线装等等,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书籍外在形态的形式美。书籍设计首先就是书籍外在的整体形态的设计,书籍设计艺术独特的形式意味,首先是在塑造书籍外在形态的形式意味。书籍装帧艺术的使命之一就是在书籍外在形态上酿造“形式意味”的美感。 书籍的形式美,不仅仅是表现在平面上,更表现在书籍的整体形态上。从根本上讲,书籍是立体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多因素的艺术门类;书籍与读者的审美关系是动态的关系。所以,书籍的形式美,应该在立体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动态的空间中展开。 书籍设计艺术的形式意味既是立体的,又是平面的。书籍的封面、书脊、封底、内文版式上的平面视觉图象,其相对独立的平面设计要具有自身的形式意味,与外在的书籍立体形态的形式意味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书籍设计艺术的整体魅力。

书籍形态设计

书籍形态设计 第一章: 概论 图书是一种最古老的传媒方式,而且现在我们依然在使用,人类的进步离不开书籍的发展,它承载着丰富的人类精神。知识的传播、思想的延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书籍这个载体来完成的。古人云: 用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 : 什么是书籍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给书籍下了一个定义: ”除去封面,不少于49页,非杂志性的印刷物: 通常意义上,书被定义为以纸为载体,把内容和文字印刷在纸面上,然后装订成册。 图书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文字、纸张和印刷术, 第一节: 文字、纸张和印刷术 一、文字的创造: 1、写在岩壁和洞窟上的画 原始人由于生存的需要,在用双手和简单的技术编织着他们生活的同时,也在思索如何将白己与白然的接触中所得到的经验、常识、教训记录下来,以备他们的了孙去借鉴。(这是文字形成的起因) 文字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在人类早期的绘画作品上可以看出他们对具体事物描绘具有一种明显的、共同的描绘手法,那就是线的运用,线的运用产生了图形,可能这种简约的图形就预示了文字的诞生。

线可以勾勒出形 线是早期人类表达思维最直接深刻的启示。 2、早期文字的使用 在构成书籍设计最主要、最基本的元素当中,最关键的是文字的创造。 文字产生于原始绘画之后(象形图案标志演化为文字) 文字白成表述体系,为书籍的产生提供了最具能量的催化剂。 二、纸张的产生 公元105年,东汉蔡伦研造出一种体轻质薄,原料低低廉并极宜书写的纸张。 造纸术于公元1102年由摩尔人引入西班牙至西西里岛。 1276年,意大利人法布里亚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造纸厂 1348年,法国的特洛依开设法国第一家造纸厂。 三、印刷术的发明 前面所讲的文字、纸张是图书形态形成的基础,而真正使图书形态完整、形成手能捧读的物”是印刷, 东汉时期,已有用手工xx的单张刻石片。 唐朝初期,已有雕版印刷术 宋朝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欧洲的虽然比中国晚了200年,但欧洲却用印刷术所产生的动能推动了欧洲文明的进程,图书在产生的过程中,文字是基因,纸张是载体,印刷术是催生的手段,三者的协调才有我们的设计对象—书籍。第二节、书籍形态的形成 文字只有记录在可供携带的载体物”上。才会形成书籍结绳记事,泥板上的文字、甲骨文、金属器皿上的文字。(青铜铭文)

书籍形态设计

书籍形态设计 第一章:概论 图书是一种最古老的传媒方式,而且现在我们依然在使用,人类的进步离不开书籍的发展,它承载着丰富的人类精神。知识的传播、思想的延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书籍这个载体来完成的。古人云:“出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 什么是书籍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给“书籍“下了一个定义:”除去封面,不少于49页,非杂志性的印刷物“。 通常意义上,书被定义为“以纸为载体,把内容和文字印刷在纸面上,然后装订成册。 图书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文字、纸张和印刷术, 第一节:文字、纸张和印刷术 一、文字的创造: 1、写在岩壁和洞窟上的画 原始人由于生存的需要,在用双手和简单的技术编织着他们生活的同时,也在思索如何将自己与自然的接触中所得到的经验、常识、教训记录下来,以备他们的了孙去借鉴。(这是文字形成的起因) 文字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在人类早期的绘画作品上可以看出他们对具体事物描绘具有一种明显的、共同的描绘手法,那就是线的运用,线的运用产生了图形,可能这种简约的图形就预示了文字的诞生。 线可以勾勒出形 线是早期人类表达思维最直接深刻的启示。 2、早期文字的使用 在构成书籍设计最主要、最基本的元素当中,最关键的是文字的创造。 文字产生于原始绘画之后(象形图案标志演化为文字) 文字自成表述体系,为书籍的产生提供了最具能量的催化剂。 二、纸张的产生 公元105年,东汉蔡伦研造出一种体轻质薄,原料低低廉并极宜书写的纸张。 造纸术于公元1102年由摩尔人引入西班牙至西西里岛。 1276年,意大利人法布里亚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造纸厂 1348年,法国的特洛依开设法国第一家造纸厂。 三、印刷术的发明 前面所讲的文字、纸张是图书形态形成的基础,而真正使图书形态完整、形成手能捧读的“物”是印刷, 东汉时期,已有用手工拓印的单张刻石片。 唐朝初期,已有雕版印刷术 宋朝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欧洲的虽然比中国晚了200 年,但欧洲却用印刷术所产生的动能推动了欧洲文明的进程,图书在产生的过程中,文字是基因,纸张是载体,印刷术是催生的手段,三者的协调才有我们的设计对象_____书籍。

图书管理系统结构设计

第一章概述 1.1图书馆管理系统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年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的发展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精神文明有了飞速的发展,因此图书事业的发展就成为精神文明进步的一个动力。在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对图书馆的管理显得极其重要,合理地管理不但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而且影响人们对知识掌握的速度和质量。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用计算机控制图书馆的工作由自动化系统运行而完成。这不仅节省了人力,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而且还加速了图书的流通。 1.2图书馆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各高等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图书馆的藏书、管理人员、读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图书管理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处理,传统的人工处理已经不能完成庞大的数据处理,因为图书的情况是随时改变的,因此必需对图书进行动态的管理,而这对于一个管理人员来说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存储,查询,借阅是必不可少的业务。因此,为方便对图书馆书籍、读者资料、借还书等进行高效的管理,提高业务流程效率,让管理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管理员在使用一个软件以后能极其容易地对所有图书进行管理,并且准确无误,轻松自如。因此开发一个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是当务之急,也是本论文选题的重要意义和研究宗旨。总之,建立图书馆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系统,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图书馆图书流通率,而且推动了社会文化生活的进步。 第二章需求分析 2.1需求分析 2.1.1系统介绍 本系统定位于学校的中小型图书馆,暂时考虑单机环境下的实现操作。系统选择目前常用的Windows XP/7。系统性质为MIS(管理信息系统)。 本系统功能包含系统权限管理、读者信息管理、图书类别管理、入库图书管

书籍设计

定义 书籍装帧设计是书籍造型设计的总称。一般包括选择纸张、封面材料、确定开本、字体、字号,设计版式,决定装订方法以及印刷和制作方法等。 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的整体设计。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是其中的三大主体设计要素。 2设计原则 有效而恰当地反映书籍的内容、特色和著译者的意图。符合读者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的需要,还要考虑大多数人的审美欣赏习惯,并体现不同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符合当代的技术和购买能力。 3封面设计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门面,它是通过艺术形象设计的形式来反映书籍的内容。在当今琳琅满目的书海中,书籍的封面起了一个无声的推销员作用,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欲。 图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设计的三要素。设计者就是根据书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表现出书籍的丰富内涵,并以一种传递信息为目的和一种美感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好的封面设计应该在内容的安排上要做到繁而不乱,就是要有主有次,层次分明,简而不空,意味着简单的图形中要有内容,增加一些细节来丰富它。例如在色彩上、印刷上、图形的有机装饰设计上多做些文章,使人看后有一种气氛、意境或者格调。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1.儿童类书籍形式较为活泼,在设计时多采用儿童插图作为主要图形,再配以活泼稚拙的文字,来构成书籍封面。 2.画册类书籍开本一般接近正方形,常用12开、24开等,便于安排图片。常用的设计手法是,选用画册中具有代表性的图画再配以文字。 3.文化类书籍较为庄重,在设计时,多采用内文中的重要图片作为封面的主要图形,文字的字体也较为庄重,多用黑体或宋体;整体色彩的纯度和明度较低,视觉效果沉稳,以反映深厚的文化特色。 4.丛书类书籍整套丛书设计手法一致,每册书根据介绍的种类不同,更换书名和主要图形。这一般是成套书籍封面的常用设计手法。

结构设计学习书籍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徐有邻、周氐编著,程志军校核2002;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算例》李明顺主编,2003; 3.《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细部计算示例》周爱军编,2004; 4.《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实例》高名游、徐建、国振喜编,1997; 5.《简明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资料集成》李萍、王永丽主编,2004-7; 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理解与应用》徐培福、黄小坤编,2004; 7.《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疑难问题的处理及算例》李国胜编,2005; 8.《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性审查实例选编》武汉勘察设计协会编2003-6; 9.《多层及高层结构CAD软件的高级应用》陈岱林、李云贵、巍文郎主编,2004; 10.《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计算》包世华编; 11.《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与施工》; 12.《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13.《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高立人、方鄂华、钱稼茹编,2005; 14.《钢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崔佳、巍明钟、赵熙元、但泽义编,2004; 15.《最新钢结构实用设计手册》严正庭、晓栎等编,2003; 16.《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手册》李星荣主编,2004; 17.《简明钢结构设计与计算》牟在根主编,2005; 18.《新编钢结构设计手册》邱鹤年、李承汉、马天鹏、徐琪华主编,2005; 19.《钢结构设计:方法与例题》; 2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腾延京主编,2004; 21.《桩基工程手册》; 22.《桩基础设计与计算》;

2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高小旺、龚思礼、苏经宇、易方民编,2004; 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算例》; 2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唐岱新、龚绍熙、周炳章编,2004; 26.《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王铁梦编著1997年第一版; 27.《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郭仁俊主编,容柏生主审2003; 28.《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实例》沈蒲生主编,2004;《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沈蒲生苏三庆主编,2000; 29.《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教程》曹纬浚主编,2003; 30.《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应试指南2006版》施岚清编,2006; 31.《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江爱川编,1986; 32.《ANSYS土木工程应用实例》; 33.《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国家标准网、筑龙网编,2003; 34.《现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赵西安编,1998; 35.《上海浦东国际金融大厦结构设计实例》 36.《兰华大厦施工技术及建筑图片》 37.《建筑装饰工程手册(上、下册)》薛健、周长积编,2001; 38.《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 39.《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北京土木建筑学会编,2005; 40.《鸟巢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 41.《高层建筑施工手册》杨嗣信主编,2001; 42.《50个鲁班奖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网上; 43.《美国钢结构设计手册》

书籍设计结构内容

书籍设计 书籍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的简称.是大家比较一致的称谓。书籍设计的概念要比书籍装帧设计更宽泛一些。书籍设计是指从书籍的文稿到编排出版的整个过程,以最新的逻辑讲,策划、编辑、乃至书籍的定价和档次都应该属于设计的一部分。也是完成从书籍形式的平面化到立体化的过程,它包含了艺术思维、构思创意和技术手法的系统设计。书籍的开本、装帧形式、封面、腰封、字体、版面、色彩、插图、以及纸张材料、印刷、装订及工艺等各个环节的艺术设计。在书籍设计中,只有从事整体设计的才能称之为装帧设计或整体设计,只完成封面或版式等部分设计的,只能称作封面设计或版式设计等。 目录 书籍设计的基础知识—— 书籍的形态与结构设计 书籍版式设计 书籍设计中的网格应用 书籍的开本及承印物 书籍的印刷及后期工艺 书籍设计的专项应用 具体—— 第一章书籍设计概论 第一节综述 第二节书籍设计的原始形态 第三节古代装帧设计的形成与演变 第四节现代装帧艺术的萌发与发展 第五节当代装帧艺术的现状与展望 第二章书籍设计的技术规范 第一节书籍的构成与排序

第二节书籍的开本设计与装订形式第三节书籍的封面设计 第四节书籍的版面设计 第五节书籍的插画设计 第三章书籍设计的要素与艺术表现第一节字体组合与变化 第二节图形处理与运用 第三节色彩和谐与对比 第四节材料选择与工艺 第五节书籍设计的市场功能 第六节版面编排形式法则 第七节版面设计的三种主要形式第八节版面编排的基本构图 第四章设计练习 一、32开平装书设计 二、大32开精装书设计 三、软精装大32开丛书整体设计 四、大1 6开杂志封面设计 五、24开儿童书设计 六、企业形象(产品宣传)样本设计 七、音像读物设计 八、画册设计

书籍设计鉴赏

1定义 书籍装帧设计是书籍造型设计的总称。一般包括选择纸张、封面材料、确定开本、字体、字号,设计版式,决定装订方法以及印刷和制作方法等。 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的整体设计。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是其中的三大主体设计要素。 2设计原则 有效而恰当地反映书籍的内容、特色和著译者的意图。符合读者不同年龄、职业、 性别的需要,还要考虑大多数人的审美欣赏习惯,并体现不同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 征。符合当代的技术和购 3封面设计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门面,它是通过艺术形象设计的形式来反映书籍的内容。在当今琳琅满目的书海中,书籍的封面起了一个无声的推销员作用,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欲。 图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设计的三要素。设计者就是根据书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表现出书籍的丰富内涵,并以一种传递信息为目的和一种美感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好的封面设计应该在内容的安排上要做到繁而不乱,就是要有主有次,层次分明,简而不空,意味着简单的图形中要有内容,增加一些细节来丰富它。例如在色彩上、印刷上、图形的有机装饰设计上多做些文章,使人看后有一种气氛、意境或者格调。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1.儿童类书籍形式较为活泼,在设计时多采用儿童插图作为主要图形,再配以活泼稚拙的文字,来构成书籍封面。 2.画册类书籍开本一般接近正方形,常用12开、24开等,便于安排图片。常用的设计手法是,选用画册中具有代表性的图画再配以文字。 3.文化类书籍较为庄重,在设计时,多采用内文中的重要图片作为封面的主要图形,文字的字体也较为庄重,多用黑体或宋体;整体色彩的纯度和明度较低,视觉效果沉稳,以反映深厚的文化特色。 4.丛书类书籍整套丛书设计手法一致,每册书根据介绍的种类不同,更换书名和主要图形。这一般是成套书籍封面的常用设计手法。 5.工具类图书一般比较厚,而且经常使用,因此在设计时,防止磨损多用硬书皮;封面图文设计较为严谨、工整,有较强的秩序感。 正文设计 编辑 正文版式设计是书籍装帧的重点,设计时应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书籍设计中的形态设计 美术与设计

书籍形态设计浅析 高蓬(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山东济南250300) [摘要]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书籍设计的内涵与外延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此时仍以旧有的书籍装帧概念来理解现代书籍设计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本文就是在这一学科背景下对书籍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籍形态设计,进行了概念、内容、类型方面的剖析,希望以此来明晰自己对现代书籍设计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理清自己对书籍设计教学的思路。[关键词]书籍设计;书籍形态设计;结构设计;造型设计;状态设计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高蓬(1978- ),男,山东青岛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一、书籍形态设计的概念 作为信息的载体——书籍,伴随着文化的发展娓娓而来……在中国,书籍的形态随着装订技术的发展逐步从龟骨、简策、经摺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演进至平装、精装等近现代形态,谱写出一曲瑰丽多姿的创造史。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是我们的财富和骄傲。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状是:与欧、美、日等国家相比较,我国的书籍设计水平的确还存在一些差距。究其原因,除体制、大众审美等因素外观念的陈旧、对业态认识的不足也是制约书籍设计水平提高的因素。长期以来业内外一直沿用“书籍装帧”这一名称对书籍设计艺术进行描述,这一概念产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它的提出与当时的工艺技术和设计观念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时至今日已显现出诸多不合时宜的征兆来。 正如吕敬人先生所言:装帧“即为书作打扮”。“装”:装订、包装,属于书籍制作装订工艺范畴;“帧”:指书籍的一页、图片的一幅,本意为书画等物的数量单位。“装帧”,本意是纸张折叠成一帧,由线将多帧装订起来,附上书皮、贴上书签并进行具有保护功能的装饰设计。在书籍物化过程中,属于印刷的后加工工艺。书籍设计是有机的、多维的、多层次、多因素的整体艺术类别,其信息的设定、传递、接受要经过一个系统的链接过程(策划设定——作者表达——编辑整理——设计传达——印刷加工——市场销售——读者接受)。它不仅要求书籍设计家从宏观的角度对信息进行把握,还需要从具体的设计要素层面对其进行表达:图形(文字)、色彩、编排、形态、风格、系统皆是书籍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书籍形态为书籍的呈现提供了实体的依托;图形、色彩、编排等二维视觉要素则是为书籍穿上了漂亮的衣裳;风格使得书籍各部分的神韵得到了延续;系统则是从宏观的角度对以上各要素进行控制与协调,以使信息得到更有效的传达。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书籍装帧”较侧重装订等工艺技术层面,

结构设计入门必备的书籍资料

结构设计入门必备的书籍资料 按你说的情况,应该还可以啊。想问问你看了多长时间的书了。对于非本专业的书你能在短时间内学到这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如果你去设计院实习,因为你是家里人安排去设计院实习的,所以应该会安排一个对你“比较负责”的工程师带你,为什么说比较负责呢,因为设计院工程比较多,各有各的事,而你在设计院实习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书,看别人的图,然后自己试算,试调模型,然后就会遇到问题了,这时候就去问带你的负责人了。。。(刚开始进设计院会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干什么看什么。用两个字形容崩溃这段时间是最最难熬的....需要了解的太多,需要看的太多,其实你要是熬过来了,以后就好过了...因为你又非本专业,所以不可能给你工程做的)。能给你个小工程练练手都很不错了。 第一点:你必须熟悉PKPM建模,理解所有参数(satwe的参数设置等)。学会调试(买本PKPM从入门到精通,对你来说就是救星)... 第二点:PKPM出来的东西不智能,所以出来的东西你需要学会判断是否正确,当然,一开始你肯定不知道判断的,运用你所学的知识,慢慢来。切勿心烦气躁。不出意外的话,如果设计院人员对你比较冷淡,而你又没有恒心的话。大概一个月不到你就想走了。所以切勿心浮气躁... 第三点: 《结构力学》是非常重要的,你刚开始学所以懂得分析结构受力传递就可以了,PKPM替你计算整体结构。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设计中涉及到这个就非常多了,对于初学者,你掌握的还不够,不说需要手算很熟练,至少你要知道碰到什么东西需要手算的时候再书上那里能找到例题,然后循序渐进的根据例题慢慢掌握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刚开始入门不要看什么剪力墙,高层之类的。先把框架搞懂,慢慢升入,你现在看了剪力墙、筒体等你也看不懂。 第四:《抗震设计》这个你主要知道抗震的概念的东西,你起码要知道一些抗震计算的感念参数等。起码知道抗震由哪些物理参数控制才行。 第五:《规范》如你说说,建筑的东西很多,但是都可以归类的。你刚刚去不需要知道太多,先从一个小房子都有哪些东西学起吧。刚开始学,荷载规范,混凝土规范,抗震规范,基础规范,砌体规范就要多看看,刚开始多看看构造的东西,然后再深入。 不管如那个行业,重要的是靠自己努力学习以及自己能力定位。不要过早放弃,应该说不要放弃。结构设计要走的路很长,我刚从学校本专业毕业的时候老师给我一句话:你准备用5年的时间在设计院学习吧。5年后就差不多能独立了。 你的程度不错了。很多本专业的学生到设计院实习还没有你的程度呢。呵呵,在大学不学习的。 希望你努力学习,早日实现梦想。。。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用! 按你说的情况,应该还可以啊。想问问你看了多长时间的书了。对于非本专业的书你能在短时间内学到这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推荐结构专业经典书籍

第一部分结构概念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清华大学三巨头编著 (2)《现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赵西安编著 (3)《实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二版)傅学怡本书共830页,内容十分丰富。如果你是一个高层结构设计新手,建议可以研读本书第1章至第9章;如果你是一个高层结构设计老手,可以研读本书第10章、14章至第22章,定会有很多收获。 (4)《建筑结构设计实用指南》张元坤李盛勇著 如果你是一个刚刚走上结构设计岗位的年轻工程师,如果你的脑子里面只有大学学的一根梁、一根柱、一块板,而缺乏一个对结构的整体概念和认识,那么本书一定帮助解答心中的那些困惑。 这本书就是从未正式出版的一本结构秘笈,仅在国内少数几家大型甲级设计院内传阅的一本内部资料。它就是由原广东省建筑设计院的两位资深老总张元坤和李盛勇汇集几十年的工程设计经验而成,容柏生院士亲自撰写前言,傅学怡前辈作序的《建筑结构设计实用指南》。傅总在序中这样评价这本书:《建筑结构设计实用指南》一书,系著者大量建筑结构设计成功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它思路清晰、内容广泛、经验实在、图文并茂,对结构工程师如何“多快好省”地从事好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参考价值。 (5)《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郁彦著 本书是郁总几十年工程设计经验和研究的总结,其中很多见解是崭新的、开拓

性的、独创性的。本书1999年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由于该书小而薄,所以一直很少有人研读此书,但它确实是一本秘籍,十分值得有一定结构设计经验的工程师研读。本书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徐培福院长亲自作序,这足以说明此书的份量。 第二部分 PKPM参考书 前言:在开始这篇文章之前,先说明:鄙人只是一个菜鸟,所以以下所叙述的观点,很可能只是有待商榷甚至可能错误的。加上以下我所推荐的书,我阅读的深度各有不同(由于个人的实践经验及客观情况,有些书我是反复看过两三次的,也有的书是略读或是挑读的,故而如果我的评价失真,请仔细甄别)。 去年6月份,我离开大学校园走上工作岗位。作为一个没有师父带的新人,这半年多来,陪伴我职业生涯的,除了电脑上存着的,已被我听过N遍的老庄免费讲座外,也就是床头那堆累计高度足以超过我的身高的专业书籍了。每个月我那点微薄的工资,除了租房吃饭等日常开销外,基本都拿去买书了。生活原本是平淡乏味的,也许只是因为对渺不可及的未来的期盼,才给予我们能够忍受在人生道路上艰难跋涉的借口。最近半年的生活,我每天上午六点起床,赶第一趟公交车到单位所在地,在附近的麦当劳里点一个早餐,随便在那里看一会儿书(7点到9点)。白天在单位,有活干活,没活就看书或学习实际操作,晚上6点下班回家后还能在附近一个学校看3-4个小时的书。当然,有时候晚上会加班,就没有这么充足的学习时间了。独在异乡,举目无亲,每当午夜梦醒,望向窗外,荒街悲凉。栖身于这座水泥森林,其中的孤独、迷茫与无助,也只能用一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来形容了。 之所以萌生写一些东西的念头,是因为最近在论坛和专业群里看到了一些今年6月份将要从大学毕业的朋友的疑惑,感同身受。回想起自己去年那段艰辛的日子,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也许,我算是相对早一些踏上了你们将要踏上的路,因此也相对早一些地疑惑了你们的疑惑,迷茫了你们的迷茫。虽然我至今依然没有从这些迷茫与疑惑中走出来,但我愿意在这里分享我的一点经历与感想。

书籍形态设计的立体感表现

摘要:书籍形态设计中立体感表现意识的角度是崭新的趋势。本文主要通过对书籍形态设计立体感表现的论述,体现书籍形态立体感表现在书籍形态设计中的意义。书籍形态设计是书籍设计中的关键环节,设计者为达到主题突出的初衷,通常要通过方式多样、内容丰富、令人印象深刻的设计手法,体现设计主题的特点。 关键词:书籍形态设计立体感表现 一、关于书籍形态设计 书籍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是人类思想交流、文化积淀的重要途径,书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形成了一种视觉文化。不同的时代特点、不同的民族特性会有不同的书籍形态出现。设计师首先从书籍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出发,同时从艺术观赏性,多方面多角度体现,最终构成我们看到的书的形态。 20世纪,作为信息载体的书籍形态,丰富的表现形式已被设计师充分展现,而今天,书籍设计更应突破束缚,投入到崭新的整体设计中去。与国外的书籍设计进行对比,借鉴好的思路并不断创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设计观念不断创新,中国书籍形态呈现了丰富多彩的趋势,体现了书籍强盛的生命力。 书籍形态设计,既包括对书籍实体本身的设计,也包括对书籍各要素的设计,通过艺术加工使书籍具有更多的内涵。其中立体设计是现代书籍形态设计中最突出的视觉效果最显著的设计形式,从开本的尺寸和形状、内容与外在形式的搭配、翻阅方式的巧妙结合,令读者与书籍在翻阅中产生共鸣。吕敬人教授在《敬人书籍设计2号》设计中得到一些启发“书籍形态的塑造,并非书籍装帧家的专利,它是著作者、出版者、编辑、设计家、印刷装订者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也是书籍艺术所面临的诸如更新观念,探索从传统到现代以至未来书籍构成的外在与内在、宏观与微观、文字转达与图像传播等一系列的新课题。”① 二、书籍形态设计的文化特性 我国书籍设计教育家和设计艺术家邱陵先生认为:书籍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他以传递信息来指谓书籍的社会功能。②一个成功的书籍设计师,所必须遵守的基本信条是如何展现书的主题内容。在满足读者阅读的同时,又不失艺术内涵。书籍是人类进步发展的阶梯,承载者人类文明的发展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促进文明的发展、信息的传播等方面,书籍常常被认为是一种“特定形式”的载体。并且随着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的发展与变化,书籍也通过文字和图形系统的演化,材料及印刷技术的变革呈现出不同的物质形式。通过书籍我们可以最大化的展现自己的思想和对未知事物的认识。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理想各不相同。所认识的视觉元素、材质搭配和印刷技术的差异,所展现的书籍形态就会有不同的意义。 三、立体感表现——感官传达、立体元素 感官传达是书籍形态设计的第一语言。在读书之前,视觉、触觉、嗅觉等就会给读者传递某种讯息。设计师把一本普通的书视为一种立体艺术,不仅从视觉、触觉方面使书籍形态达到要求,甚至从内心深处表达设计者的情怀,继而把这种感情传达给阅读者。 一本平淡的书籍,从枯燥的文字到千篇一律的设计,无疑会使读者产生视觉的疲惫,所反映的内容也显得有些单薄。完美的书籍形态能够触动人的心灵,打开一本书,通过手的触摸,读者首先体会到的是书质感,材质的独特性会唤起读者一种触觉的新鲜感;随着翻动的书,可以闻到扑面而来书籍的墨香;不同的纸张,翻动的声音有强有弱。整个读书过程中,视觉是最直接的感受,从触觉、味觉、听觉等多个方面品味书中奥妙,使读者完成了阅读的书籍的总体印象。 书籍形态设计中立体感表现意识的角度是崭新的趋势。我们观察折叠的纸张,变换的角度可以有空间的错觉。在书籍设计中,我们利用一张平面的纸,采用不同的技法,可以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