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结构高一知识点

原子的结构高一知识点

原子的结构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原子的结构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原子是

物质的最小单位,所有物质都由原子组成。本文将通过一系列的

探讨,介绍原子的结构。

1. 原子的基本构成

原子由三种基本粒子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带负电荷。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的核心,称

为原子核,而电子围绕原子核中运动,形成电子云。

2. 质子和中子

质子和中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质子的质量约为1.67×10-27

千克,中子的质量与质子相当。质子和中子的总数称为原子的质

子数或原子序数,通常用字母Z表示。

3. 电子

电子是原子中最轻的粒子,质量约为9.11×10-31千克。电子呈负电荷,质子的正电荷和电子的负电荷相等,所以一个原子总体上是电中性的。电子围绕着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运动,根据不同能级可以分布在不同轨道上。

4. 原子核

原子核是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密集区域。质子和中子彼此之间通过核力相互作用,在核内保持相对稳定。原子核的大小通常比整个原子的大小小近10,000倍。

5. 原子的能级和轨道

原子的电子以轨道的形式存在。轨道是电子运动的路径,描述了电子的位置和能量。轨道上可以存在不同能级的电子。能级越高,电子的能量越大。轨道和能级的概念为解释原子的化学性质提供了基础。

6. 原子的精细结构

在经典物理学中,原子的结构被描述为质子和电子围绕着中子

运动。然而,量子力学的发展揭示了原子结构的更为复杂的本质。根据量子力学,原子的电子不再按照经典轨道运动,而是分布在

不同的电子云中。这个分布被描述为电子密度,可以通过解

Schrödinger方程来获得。

7. 原子的碱金属和卤素族元素

碱金属和卤素族元素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原子种类。碱金属元

素的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如钠的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而卤

素族元素的原子核有很多中子和质子,如氯的原子核中有17个质

子和18个中子。

8. 原子的同位素

原子的同位素是指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

元素。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特性,但在核反应中具有不同的性质,如放射性。

总结一下,原子的结构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了解原子的基本构成和特性,以及原子核、电子与能级轨道的关系,对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同位素和原子的电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原子结构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探索更深层次的科学世界。

原子的结构知识点

原子的结构知识点 原子的结构是物质世界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构成所有物质的最基本粒子。本文将从原子的组成和结构、原子的三个基本粒子以及原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原子的组成和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层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围绕在原子核的外部。原子核是原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约占整个原子质量的99.9%。而电子的质量很小,约为1/1836个质子的质量。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的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原子的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减去电子数。 二、原子的三个基本粒子 原子由三个基本粒子组成,分别是质子、中子和电子。质子是带正电的基本粒子,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元素种类。中子是不带电的基本粒子,中子的数量可以影响到原子的同位素。质子和中子都位于原子核中,它们的质量几乎相同,质子的质量约为1.6726219×10^-27千克,中子的质量约为1.67492716×10^-27千克。电子是带负电的基本粒子,电子围绕在原子核外部,电子的质量约为9.10938356×10^-31千克。 三、原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

原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是由一系列能量不同的电子壳层组成。以氢原子为例,氢原子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围绕在原子核的外部,形成一个电子壳层。电子壳层分为K壳、L壳、M壳等,每个壳层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K壳最靠近原子核,能量最低,最多容纳2个电子;L壳次于K壳,能量较高,最多容纳8个电子;M壳以此类推。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元素的电子层结构各不相同。 总结: 原子的结构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层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围绕在原子核的外部。原子的三个基本粒子分别是质子、中子和电子,它们的性质和数量决定了元素的特性。原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由一系列能量不同的电子壳层组成,不同元素的电子层结构各不相同。通过对原子的结构和组成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高中化学知识点: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

高中化学知识点: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 A Z X ???????原子核???质子:Z 个???①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②相对质量约为1 中子:A -Z 个???①中子不带电②相对质量约为1核外电子:Z 个?????①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②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③相对质量为一个质子(中子)的11 836 2.核素(原子)的表示 (1)A Z X 表示质子数为Z ,质量数为A 的一种原子。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2)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Z 3.三素比较 4.氢元素的三种核素 H ???11H :名称为氕 21H :用字母D 表示,名称为氘或重氢31H :用字母T 表示,名称为氚或超重氢 其中氘、氚用于制造氢弹。 核外电子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2)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①最外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②次外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2.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 下面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易误诊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核素原子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2)任何粒子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3)中子数不同而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 (4)11H+、21H+和31H+互称为同位素() (5)S2-的结构示意图为() (6)K与K+的质子数相同而核外电子数不同() (7)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为阳离子() (8)同元素的不同核素其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答案】(1)×(2)×(3)×(4)×(5)×(6)√(7)√(8)√ 2.(1)18O中的质子数为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 (2)13153I中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________。 (3)D3O+中的质子数为________,电子数为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 (4)CO2-3中的质子数为________,电子数为________。 (5)在6Li、7Li、23Na、24Mg、14C、14N六种粒子中,包含________种元素,________种核素,其中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中子数相等的核素是________,

原子的结构高一知识点

原子的结构高一知识点 原子的结构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原子的结构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原子是 物质的最小单位,所有物质都由原子组成。本文将通过一系列的 探讨,介绍原子的结构。 1. 原子的基本构成 原子由三种基本粒子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带负电荷。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的核心,称 为原子核,而电子围绕原子核中运动,形成电子云。 2. 质子和中子 质子和中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质子的质量约为1.67×10-27 千克,中子的质量与质子相当。质子和中子的总数称为原子的质 子数或原子序数,通常用字母Z表示。 3. 电子

电子是原子中最轻的粒子,质量约为9.11×10-31千克。电子呈负电荷,质子的正电荷和电子的负电荷相等,所以一个原子总体上是电中性的。电子围绕着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运动,根据不同能级可以分布在不同轨道上。 4. 原子核 原子核是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密集区域。质子和中子彼此之间通过核力相互作用,在核内保持相对稳定。原子核的大小通常比整个原子的大小小近10,000倍。 5. 原子的能级和轨道 原子的电子以轨道的形式存在。轨道是电子运动的路径,描述了电子的位置和能量。轨道上可以存在不同能级的电子。能级越高,电子的能量越大。轨道和能级的概念为解释原子的化学性质提供了基础。 6. 原子的精细结构

在经典物理学中,原子的结构被描述为质子和电子围绕着中子 运动。然而,量子力学的发展揭示了原子结构的更为复杂的本质。根据量子力学,原子的电子不再按照经典轨道运动,而是分布在 不同的电子云中。这个分布被描述为电子密度,可以通过解 Schrödinger方程来获得。 7. 原子的碱金属和卤素族元素 碱金属和卤素族元素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原子种类。碱金属元 素的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如钠的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而卤 素族元素的原子核有很多中子和质子,如氯的原子核中有17个质 子和18个中子。 8. 原子的同位素 原子的同位素是指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 元素。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特性,但在核反应中具有不同的性质,如放射性。

高一化学《原子结构》章节知识点复习—精编版

高一化学《原子结构》章节知识点复习 【基础知识精讲】 1.对原子的组成和三种微粒间的关系 原子(A Z X)????????-个 核外电子 个中子 个质子 原子核Z Z A Z )( A Z X 的含义:代表一个质量数为A 、质子数为Z 的原子。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核电荷数=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①质量很小,带负电荷;②运动的空间范围小(直径约为10-10m);③高速运动。 (2)电子云的概念:原子核外电子绕核高速运动是没有确定的轨道的,就好像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这种“带负电荷的云雾”称之为电子云。电子云密集(单位体积内小的黑点多)的地方,电子出现的机会多;反之,电子云稀疏(单位体积内小黑点少)的地方,电子出现的机会少。 3.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一般规律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依能量的不同是分层排布的,其主要规律是: (1)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 2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 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4.元素的性质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1)稀有气体的不活泼性;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氦是2个电子),处于稳定结构,因此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重点难点解析】 重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难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 1~20号元素微粒结构的特点 (1)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与下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形成的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2)核外有10个电子的微粒: ①分子:Ne 、HF 、H 2O 、NH 3、CH 4。 ②阳离子:Mg 2+、Na +、Al 3+、NH +4、H 3O +。 ③阴离子:N 3-、O 2-、F -、OH -、NH -2。 (3)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特殊性: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必备知识点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必备知识点 随着高考的临近,对于学生来说,复习成为了最重要的任务。化学是高考中最难的科目之一,而原子结构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高考化学原子结构必备知识点。 1.原子的结构 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带电粒子组成,其中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则位于原子核外的能级层中。电子的排布方式被称为电子云,它决定了化学反应的性质。 2.原子序数和质量数 原子序数是指原子核中的质子数量,用Z表示。质量数是指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的总数,用A表示。原子序数和质量数的比例唯一确定了化学元素。例如,氢的原子序数为1,质 量数为1。因此,它是原子序数为1的元素。 3.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是由元素名中的一个或两个字符组成的缩写。生成元素符号的规则是使用元素名的第一个字母和最后一个字母,如果名称只有一个字母,则表示为该字母的大写字母。例如氧元素的符号为O,氧化钠元素的符号为Na。 4.量子数

量子数是用来描述原子中电子的状态和位置的数值。有四种不同的量子数,包括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磁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主量子数描述了电子能级的大小,角量子数描述了电子在能级中的位置,磁量子数描述了电子在磁场中的取向,自旋量子数描述了电子的自旋方向。 5.电子的排布方式 电子的排布方式根据电子结合原理和泡利不相容原理。根据电子结合原理,电子倾向于填补能量最低的能级,直到该层已经满。然后电子填充下一个能级,直到所有的电子都已经填充。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电子的自旋必须相反,这意味着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不能超过2。 6.价电子 价电子是在一个原子中的最外层轨道中的电子。这些电子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一个元素的价电子数等于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所处的组数。 7.电子云 电子云是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轨迹。电子云存在于外部核层中,通过光谱仪可以用于确定元素的性质。电子云的形状取决于其在轨道中的状态。大多数情况下,电子云是球形的。 8.共价键和离子键 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键。共价结合化合物通常是气体或液体,它们不导电。离子键是由具

原子的结构知识点总结

原子的结构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一、认识原子核 1、原子(为中性)的构成 电性角度电荷数关系原子带=质子带=电子带 阳离子(原子失去电子达到稳定时)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原子得到电子达到稳定时)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质量角度原子的质量主要在质子和中子 数值角度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近似整数值上相加等式成立) 原子表达式字母分别代表 以(氧气)和(水中O带-2价)(O离子带两个负电荷)为例知 A(质量数) d(化合价) n(原子个数) Z (质子数) c(带电量) 2、元素定义:具有相同荷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定义: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一种原子为一种核素 同位素定义: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即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 3、实际应用 1)医学于显影、诊断、治疗、消毒等 2)农业上的辐射育种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3)的放射性被应用于考古时代 4)和是制造氢弹的材料 二、原子的半径 影响原子半径的因素(三个): 一是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多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越大(使电子向原核收缩),则原子半径越小;当电子层数相同时,其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 二是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三是电子层数(电子的分层排布与离核远近空间大小以及电子云之间的相互排斥有关),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当电子层结构相同时,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 1.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就越大(适用于同主族) 2.核内质子多那么原子核质量就大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就强原子半径反而越小 3.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比较同一周期的原子半径大小就看核内质子数 比较同一族元素就看电子层数 如果两种元素的周期和族都不同那么主要考虑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一般没有关系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总结

原子结构知识点总结 第1课时原子核核素 一、原子的构成 1.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 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电子的质量可忽略。 3. 带电特点: 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带电特点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不带电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 质量数(A) = 质子数(Z) + 中子数(N) 5. 在化学上,我们用符号A Z X来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具体的X原子。 二、核素 1. 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比较 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 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质子数)的同一类原 子的总称 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 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 核素。一种原子即为一种核素 同一种元素的不同 核素间互称为同位 素 相同元素组成, 不同形态的单质 本质质子数(核电荷数)相 同的一类原子 质子数、中子数都一定的一类 原子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 不同的核素的互称 同种元素的不 同单质 范畴同类原子,存在游离 态、化合态两种形式 原子原子单质 特性只有种类,没有个数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物理性质不同 化学性质相同 一种元素组成, 独立存在 决定质子数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组成元素、结构 举例H、C、N是三种元素1 1H、2 1 H、3 1 H是三种核素234 92 U、235 92 U、238 92 U O2与O3 2. 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联系 三、原子或离子中微粒间的数量关系 1. 原子或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及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1)质子数+ 中子数= 质量数= 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2)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 核电荷数 (3)阳离子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电荷数 (4)阴离子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 电荷数 (5)除1 1H外,其它元素的原子中,中子数≥质子数原子A Z X 原子核 质子Z个 中子N个=(A-Z)个 核外电子Z个

原子结构知识点总结

物质结构与性质(鲁科版)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 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 一、原子结构认识的演变过程 1 .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的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2 .汤姆逊原子模型(1903年):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 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3 .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 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 4 .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20世纪20年代中期):现代物质结构学说。 二、原子光谱和波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1 .基态、激发态与原子光谱 (1) 处于能量最低 (2)原子光谱形成原因: 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波长的光。 (3)氢原子光谱是最简单的光谱。 2 .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1)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并且不辐射能量,所以原子是稳 定的。 (2)只有电子在原子轨道间跃迁时才会辐射或吸收能量,并且以光的形式进行。 (3)在原子核外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而且能量是量子化的。玻尔只引入 一个量子数n,n 越大,轨道的能量越高,n 取1、2、3、4…的正整数,所以原子核外轨道的能量 是量子化的,当电子在原子轨道间的跃迁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是不连续的。 三、电子层、能级、原子轨道 原子 释放青缰 吸收青缰 (发射光诺)(吸收光谱) 处于较高能量 《电子跃迁到较高能 全激发态原子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原子结构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原子结构 1.原子(A Z X)中有质子(带正电):Z个,中子(不显电性):(A—Z)个,电子(带负电):Z个。 2.原子中各微粒间的关系: ①A=N+Z(A:质量数,N:中子数,Z:质量数) ②Z=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③M Z ≈ M N≈1836 M eˉ(质量关系) 3.原子中各微粒的作用 (1)原子核 几乎集中源自的全部质量,但其体积却占整个体积的千亿分之一。其中质子、中子通过强烈的相互作用集合在一起,使原子核十分“坚固”,在化学反应时不会发生变化。另外原子核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原子能(即核能)。 (2)质子 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质量为1.6726×10-27kg,相对质量1.007。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3)中子 不带电荷。质量为1.6748×10-27kg,相对质量1.008。中子数决定同位素的种类。 (4)电子 带1个单位负电荷。质量很小,约为11836×1.6726×10-27kg。与原子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特别是最外层电数数及排布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4.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即依次: K→L→M→N→O→P→Q顺序排列。 (2)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个,即K层2个,L层8个,M层18个,N层32个等。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注意】以上三条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理解其中某条。如M层不是最外层时,其电子数最多为18个,当其是最外层时,其中的电子数最多为8个。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第 1 页共1 页

原子的结构高一知识点梳理

原子的结构高一知识点梳理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原子的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 涉及到原子的组成成分、结构和性质,对于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 变化过程有着深远的影响。下面将对原子的结构相关的知识点进 行梳理和讨论。 一、原子的组成成分 原子是物质的最基本单位,由三种基本粒子组成:质子、中子 和电子。质子带有正电荷,质量约为1.673×10^-27 kg;中子不带 电荷,质量约为1.675×10^-27 kg;电子带有负电荷,质量约为 9.109×10^-31 kg。质子和中子被包含在原子核中,而电子相对于 原子核而言轨道较远。 二、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结构可以通过波尔模型来描述。根据波尔模型,原子由 以下几个层次组成: 1. 原子核:原子核是质子和中子的集合体,质子和中子占据着 原子核的中心部位。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目决定了原子的原子序数。 2. 原子壳层:原子壳层是电子存在的区域,根据波尔模型,原 子壳层可以分为K层、L层、M层等。不同层次能够容纳的电子

数目和能级不同,K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L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M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 三、原子的性质 原子的性质与其组成成分和结构密切相关,以下是几个与原子 性质相关的知识点: 1. 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是指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用Z表示。 原子序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 原子量:原子量是指一个元素中质子和中子的总质量,用A 表示。原子量可以通过质子数目和中子数目的和来计算。相对原 子质量是以C-12为标准,相对于C-12比值计算出来的。 3. 同位素: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中,质子数目相同但中子数目 不同的原子,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略有不同。 4. 电离能:电离能是指从一个原子中移除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一般来说,外层电子离原子越远,电离能越低。 四、原子结构的研究方法 科学家通过不断的实验和研究,逐渐揭示了原子结构的特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原子结构研究方法:

原子的结构高一知识点

原子的结构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是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的基石。通过了解原子 的结构,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行为。本文将介绍原子的结构以及相关的高中知识点。 1. 原子的组成 原子由三种基本粒子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心的 核子,而电子则围绕核子在不同轨道或能级中运动。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原子核的电荷为正,并且电子 的负电荷与核中的质子数相等,使得原子整体是电中性的。 2. 原子的结构模型 2.1 托姆孙模型 托姆孙模型是最早的原子结构模型,提出了原子是不可分割的粒子。根据这个 模型,原子是一个均匀带正电荷的球体,电子均匀分布在球体上。 2.2 鲁瑟福模型 鲁瑟福模型是在托姆孙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根据这个模型,原子核位于原子 的中心,而电子则围绕核运动。这个模型还指出了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核内。 2.3 现代原子结构模型 现代原子结构模型是基于量子力学理论的。根据这个模型,原子的电子在不同 的轨道或能级中运动,每个轨道或能级最多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不同能级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 3. 原子的能级和电子排布 原子的能级表示电子的能量状态,一般用数字或字母表示。第一能级最靠近原 子核,能量最低,依次类推。每个能级有一定数量的子能级,每个子能级又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一定的规律,如以下几个原则: •能级顺序原则:电子在填充能级时,按照能级的顺序填充。 •电子尽量填满一个轨道:每个轨道能容纳一对电子,它们的自旋相反。 •能量最低原则:电子优先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

4. 原子的化学键和性质 原子间的化学键是由原子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原子的化学键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子的化学键特性不同,导致物质 具有不同的性质和行为。例如,金属由于其金属键的特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5. 原子的辐射和能级跃迁 原子在吸收或释放能量时,电子可以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当电子从 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原子会发射出电磁波,这被称为辐射。 辐射的频率和能量与能级差相关,因此不同元素发出的辐射具有特定的频率和 波长。这个特性被用于原子光谱分析和其他科学领域。 结论 原子的结构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至关重要。通过了解原子的组成、结构 模型、能级排布以及与化学键和辐射等相关的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和物理现象,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 原子结构 原子核 波粒二象性)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十二章 原子结构 原子核 波粒二象性 一、原子结构 1. 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 α粒子散射实验:是用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极少数偏转角度大于90度,甚至被弹回。这说明原子的正电荷和质量一定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 由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数据还可以估算出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是10-15m 。 2. 玻尔模型(半经典理论,依旧认为电子绕核运动,但引入量子理 论,认为轨道量子化,就是不连续性,整数n 叫量子数。) ⑴玻尔的三条假设(量子化) ①轨道量子化 ②能量量子化 ★③原子在两个能级间跃迁时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hν=E m -E n ★④大量处于激发态n 能级的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最多可以放出N 种频率的光子,满足 (1) 2 n n N -= ⑵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可能是吸收光子,(也可能是由于碰撞或其它方式)。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只能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而从某一能级到被电离可以吸收能量大于或等于电离能的任何频率....的光子(相当于发生光电效应)。(如在基态,可以吸收E ≥13.6eV 的任何光子,所吸收的能量除用于电离外,都转化为电离出去的电子的动能)。 二、原子核 1、天然放射现象 ⑴.天然放射现象----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也有复杂结构。 ⑵.各种放射线的性质比较 种 类 本 质 质量(u ) 电荷(e ) 速度(c ) 电离性 贯穿性 α射线 He n 2H 2421 011→+ 氦核 4 +2 0.1 最强 最弱,纸能挡住 β射线 e H n 0 11110-+→ 电子 1/1840 -1 0.99 较强 较强,穿几mm 铝板 γ射线 光子 0 0 1 最弱 最强,穿几cm 铅 氢原子的能级图 n E /eV ∞ 0 1 -13.6 2 -3.4 3 4 -0.8 5 E 1 E 2 E 3

高中化学必修一4.2原子结构-知识点

小初高个性化辅导,助你提升学习力! 1 高中化学必修一4.2原子结构-知识点 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内是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荷的中子,核外是带负电荷的电子,对一个原子而言,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整体显电中性。 2、电子的相对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中质子数(Z )和中子数(N )之和,等于质量数。 3、原子理论的发展:①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最早提成“原子”,②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③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④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发现α粒子的偏转,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有核模型,⑤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进一步提出了波尔模型。 4、α射线: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的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β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γ射线:原子核能级跃迁退激时放射出的一种电磁波。 5、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许多元素都有同位素,例如氕H 11、 氘H 2 1、氚H 31互为同位素。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中子数决定核素种类。 6、同位素分为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在很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可用于金属制品缺陷探测、辐射育种、肿瘤诊断治疗等方面。同一元素的各种核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各种核素所占的丰度一般是不变的。核素的丰度指某特定核素的原子数与该元素的总原子数之比。 7、以一个C 126 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与这个标准之间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它的各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按各种核素的丰度而取的平均值。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高一化学原子的结构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原子的结构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了解原子的结构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以及各种化学反应至关重要。在高一化学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一些关于原子结构的基本知识,下面就来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1. 原子的组成 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带正电的质子和中性的中子组成的。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并以负电荷呈球形分布在原子周围的电子壳层中。原子核是原子的中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没有电荷。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中,电子的质量相对较小。 2. 元素的周期表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元素的种类很多。为了更好地整理和研究元素,科学家将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但同时也具有一些特定的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列被称为“族”,周期表的行被称为“周期”。 3. 原子序数和质子数 元素的原子序数就是元素的质子数,表示元素中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原子序数决定了一个元素的化学性质,相同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固定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序数是不同的。 4. 同位素

同位素是指原子序数相同、质量数不同的元素。同位素具有相同的 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会有所不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位素会出现 在同一个元素的不同质量数下,例如氢的同位素有氢-1、氢-2、氢-3等。 5. 电子排布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一定的规则,首先填充最内层的电子壳层,然 后依次填充外层的电子壳层。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奥布规则和洪特 规则,我们可以推断出电子在不同的壳层中的填充方式。 6. 化学键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将原子聚集在一起形成分子。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共价键是通过共享 电子对来形成的,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作用力形成的,金 属键是由金属中自由移动的电子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形成的。 7. 原子的外层电子 原子的外层电子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它们参与化学反应或者形 成化学键。外层电子数目相同的元素会具有相似性质,这也是为什么 元素周期表的列被称为“族”的原因。 这些是高一化学中关于原子结构的一些基本知识点的总结。通过对 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构成和性质,为后续 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化学是一个广阔的学科,原子结构只是其中 的一部分,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探索化学 的奥秘。

高一化学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高一化学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掌握原子结构与性质对于深入理解化学世界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高一化学原子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点。 一、原子结构 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构成。 1. 原子核: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中性粒子——中子组成。质子质量为1,带正电;中子质量为1,电荷中性。 2. 电子:电子是质量很轻、带负电的粒子。每个原子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同,使得原子整体电荷为中性。 二、原子质量 原子质量是指一个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以质子质量为基础,可以计算出原子质量的相对大小。

1. 原子质量单位:原子质量单位(缩写:u)定义为^12C的质 量的1/12。相对质量较小的元素,其原子质量是小数;较重的元素,原子质量通常为整数。 2. 原子质量数:原子质量数是指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用A表示,如氧的原子质量数为16。 三、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由Dmitri Mendeleev按照原子序数和性质将元素 分类而成的表格。使用元素周期表可以了解元素的基本性质和结构。 1. 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元素周期表按序数递增排列,横排称为 周期,竖排称为族。 2. 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 主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1A至8A族元素,具有较为相似 的性质。 - 过渡元素:位于主族元素之后,包括3B至2B族元素。

- 稀有气体:位于元素周期表最后一列的18族元素,具有稳 定的八电子外层。 - 锕系和锔系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下方的两行分别为锕系和锔系元素。 四、原子的电子结构 原子的电子结构指的是原子内电子的排布方式,可分为主壳层、次壳层和轨道。 1. 主壳层:原子中离核越远的电子主壳层数值越大。主壳层的 编号使用数字和字母表示(如1、2、3...K、L、M)。 2. 次壳层:主壳层内部的层级,由数字表示(如1s、2s、2p 等)。 3. 轨道:次壳层下的进一步划分,用字母表示(如s、p、d、f 等)。 五、原子的化学键和分子

原子的结构高一知识点总结

原子的结构高一知识点总结 一、引言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的结构对整个化学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原子的结构以及其中的电子、质子和中子等基本粒子,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本文将对原子的结构知识进行总结,从原子的概念、基本组成部分、分子和离子结构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原子的概念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不可再分的微小粒子。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有原子的概念,但直到19世纪末的实验结果和理论研究才确立了现代原子论。 三、原子的基本组成部分 原子的基本组成部分有质子、中子和电子。质子带有正电荷,质量约为1.67×10^-27 kg;中子质量略大于质子,不带电荷;电子

带有负电荷,质量远小于质子和中子。原子的核心由质子和中子 组成,电子绕核心以不同轨道分布。 四、质子和中子的发现 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Rutherford进行了著名的金箔散射实验,通过轰击金箔的阿尔法粒子发现了原子核。实验结果表明,原子 核具有正电荷的质子,并且呈现集中在原子核的现象。而中子的 发现则稍晚一些,是由英国物理学家Chadwick于1932年通过实 验观测发现的。 五、电子的分布及能级理论 根据玻尔的理论,电子在原子中分布在几个轨道上,每个轨道 有一个确定的能量,这被称为能级。处于最低能级的电子称为基 态电子,而处于较高能级的电子称为激发态电子。 六、分子和离子结构

当原子聚集在一起时,它们可以形成分子。分子由两个或多个 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化学键可以是共价键或离子键。共 价键是共享电子,其中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来实现稳定态。离子键 是通过正负电荷间的吸引力而产生的。 七、原子的同位素和异位素 原子的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但质量数不同的原子,它们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氢的同位素有氢-1、氢-2和氢-3等。而异位素则是指具有相同质量数但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它们的化 学性质可能会有所不同。 八、原子的稳定态和放射性 原子的稳定态是指它的核子在一个合适的比例下相对稳定,没 有进一步崩溃的倾向。然而,某些原子核并不稳定,会自发地发 生核衰变释放出辐射,这种原子称为放射性原子。放射性核可以 分为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 九、总结

原子结构知识点高一化学

原子结构知识点高一化学 原子结构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了解原子结构的概 念及其相关理论,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物质性质和材料性能有着 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介绍原子结构的组成以及其中的电子、质子 和中子等组成部分。 首先,我们来了解原子的基本组成。原子是物质的基本构建单元,由原子核和围绕核中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是原子的中心 部分,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有正电荷,质量为1;中子不带电荷,质量为1. 而电子带有负电荷,质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中。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原子的电子结构。电子结构决定了原子的 化学性质。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电子的运动是在确定的能级上进 行的。电子能级又称为电子壳层,通常用主量子数n来表示。第 一个能级(K层)的n=1,第二个能级(L层)的n=2,依此类推。每个能级都有一定数量的电子容纳极限。第一个能级最多容纳2 个电子,第二个能级最多容纳8个电子,第三个能级最多容纳18 个电子,以此类推。

除了主量子数n外,还有角量子数和磁量子数等属性,来进一 步描述电子的位置和运动状态。例如,角量子数l表示电子的轨道形状,取值范围从0到n-1。磁量子数ml表示电子在给定轨道上 的位置,取值范围从-l到l。这些量子数的组合确定了电子的具体 位置和运动状态,也决定了原子各能级上电子的分布情况。 在一个能级上,电子首先填充最低能量的轨道,遵循“泡利不 相容原理”和“左手法则”。泡利不相容原理指出,每个电子的四个 量子数必须有一个不同。左手法则用于确定电子的自旋方向,即 电子在同一个轨道上的自旋相反。 这个填充顺序遵循一定的规律,称为“阿尔芬规则”。按照阿尔 芬规则,先填充4s轨道,然后填充3d轨道,接着再填充4p轨道。这种填充电子的方式称为“能级反占满原理”,意味着电子在填充 轨道的过程中会遵循一定的能量顺序。 电子结构的理论模型主要有斯莱特-泡利电子结构模型和量子力学模型两大类。斯莱特-泡利电子结构模型是一种比较简化的描述 电子分布的方法,而量子力学模型则是以一系列方程和概率分布 来描述电子位置和运动状态。这两种模型在不同情况下都能够提 供对电子分布和能级结构的合理解释。

高中物理:原子结构与原子核知识点精编汇总!

高中物理:原子结构与原子核知识点精编汇总! 考试要点 基本概念 一、原子模型 1、J·J汤姆生模型(枣糕模型):1897年发现电子,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结构。 2、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行星式模型)

α粒子散射实验是用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这说明原子的正电荷和质量一定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 由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数据还可以估算出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是10-15m。 3、玻尔模型(引入量子理论)

(1)玻尔的三条假设(量子化) ①轨道量子化:原子只能处于不连续的可能轨道中,即原子的可能轨道是不连续的 ②能量量子化:一个轨道对应一个能级,轨道不连续,所以能量值也是不连续的,这些不连续的能量值叫做能级。 在这些能量状态是稳定的,并不向外界辐射能量,叫定态 ③原子可以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 原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在吸收一个光子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能量时,则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 原子在两个能级间跃迁时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量子化就是不连续性,n叫量子数。)

(2)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可能是吸收光子,也可能是由于碰撞。 用加热的方法,使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间的相互碰撞可以传递能量。 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只能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而从某一能级到被电离可以吸收能量大于或等于电离能的任何频率的光子。 (如在基态,可以吸收E ≥13、6eV的任何光子,所吸收的能量除用于电离外,都转化为电离出去的电子的动能)。 (3)玻尔理论的局限性。由于引进了量子理论(轨道量子化和能量量子化),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光谱的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