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简介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简介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并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常用应用软件进行文书处理、数据处理、图形图像处理等常见任务。

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基础、操作系统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常用应用软件使用、电子邮件与网络通信、信息检索与利用、计算机安全与保护等方面。其中,计算机硬件基础包括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存储与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的运作原理等。操作系统基础包括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特点、文件管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等。计算机网络基础包括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协议、拓扑结构等。常用应用软件使用包括文本编辑器、电子表格、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等。电子邮件与网络通信包括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网络聊天和视频通话等。信息检索与利用包括信息检索的方式和技巧、常用搜索引擎的使用等。计算机安全与保护包括计算机安全威胁、计算机病毒防范、网络安全等。

该课程的教学形式以理论讲解为主,结合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同时,该课程还涉及到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和英语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英语阅读能力。

- 1 -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XXXX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 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全校各专业教学的必修公共课程,是学生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基础课程,影响力大、受益面广,也是我校重点建设课程之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也是为后续课程和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计算机技能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了解网络、数据库、多媒体技术等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相关技术,具有良好的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呈现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知道《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 2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应用领域,数的进位制和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以及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护。 3 .全面掌握WindoWS2007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操作、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的建立、复制、移动、删除等一系列操作,学会对磁盘的格式化等基本操作,学会使用回收站、剪贴板和控制面板,学会安装WindOWS2007操作系统 4 .全面掌握Word2007的各项功能,菜单工具栏、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的使用。掌握文档的录入、编辑、排版操作,表格的制作和图文混排,样式和模板的使用以及邮件合并的操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研究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研究打下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研究、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研究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3.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两个部分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基础模块总的教学时数为96~108学时。 2.职业模块为限定选修内容,是结合基础模块进行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训练,教学时数为32~36学时。职业模块旨

在提升学生在工作、生活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教学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内容。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本大纲对教学要求的层次表述 1.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指对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 理解:指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有一定的理性认识,能用正确的语言进行叙述和解释。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解决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应用问题。 2.对技能的教学要求分为会操作和熟练操作两个层次。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它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等内容,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化素养的重要课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培养信息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学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结构,包括硬件和软件,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了解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培养对计算机的兴趣和热爱。 其次,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操作系统是 计算机的核心软件,学生需要学会安装、配置和操作常见的操作系统,如 Windows和Linux等。同时,学生还需要掌握办公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文字处理、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等,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 此外,本课程还要求学生掌握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需要了解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常见网络设备和协议,掌握网络的基本配置和故障排除方法,提高网络使用和管理能力。 最后,本课程还要求学生培养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评估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学生需要学会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和管理信息,提高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培养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 和办公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网络基础知识,培养信息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门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化素养,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为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背景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面向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它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结构、原理和应用,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解和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已经成为了提高效率、促进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二、课程目标 1.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 4.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 5.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常用应用。 6.发展计算机编程的基础技能和思维方式。 7.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课程内容 1. 计算机基础 (1)计算机概述 •计算机的概念、种类和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和常用计算机术语。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2)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和主要硬件器件。 •CPU的工作原理和指令系统。 •存储器的种类、特点和分类。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存设备的基本原理。 (3)计算机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界面和基本操作方法。 •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界面和基本操作方法。

2. 计算机应用 (1)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特点和开发过程。 •常用办公软件、图形图像软件、多媒体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2)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和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和通信原理。 •互联网的概念、特点和使用方法。 (3)计算机编程 •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和程序设计方法。 •理解控制结构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熟悉基本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 3. 实践环节 •计算机硬件的拆装和维修实践。 •计算机操作系统和软件的安装和配置实践。 •计算机网络的配置和使用实践。 •计算机编程的实践应用和项目实施。 四、考核方法 •平时学习和作业:占总成绩的50%。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25%。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25%。 •课程作业包括编程实验和书面报告。 •考试形式包括笔试和实验考核。 五、教学建议 •在授课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操作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采用案例教学和项目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实际应用的认识和理解,发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核心作用。 •在考试中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论文以及编程实验等方式,检测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实践环节,发挥集体智慧和团队合作的力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中的一门基础性课程,旨 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 进行日常办公、数据管理、网络使用和程序设计等基本操作。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 2.掌握常见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技巧; 3.能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进行文档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的制作; 4.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和网络工具进行信息获取和交流; 5.具备基本的程序设计思维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内容 1.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硬件组成与工作原理 2.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3.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与使用 2.办公软件应用

1.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2.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 3.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 3.互联网与网络工具应用 1.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 2.常用网络工具的使用 4.程序设计基础 1.程序设计思维和方法 2.常见编程语言的介绍与初步学习 (二)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 2.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亲身实践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实际操作和应用技巧。 三、教学进度与评估方式 (一)教学进度

本课程共分为16周进行教学,具体的教学进度如下:第1-2周: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硬件组成与工作原理 2.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3.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与使用 第3-6周:办公软件应用 1.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2.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 3.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 第7-10周:互联网与网络工具应用 1.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 2.常用网络工具的使用 第11-16周:程序设计基础 1.程序设计思维和方法 2.常见编程语言的介绍与初步学习 (二)评估方式 1.平时作业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 2.课堂表现和参与度占总评成绩的20%; 3.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50%。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个旨在教授学生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课程。该课程涵盖了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互联网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并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常见的办公任务和互联网浏览。 该课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领域的学习内容: 1.计算机硬件:学生将学习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例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他们将了解这些硬件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此外,学生还将学会如何组装和维护计算机硬件。 2.操作系统:学生将学习不同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功能。他们将学习如何安装和配置操作系统,并使用操作系统进行文件管理和软件安装。学生还将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网络配置。 4.互联网和信息安全: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互联网进行网络浏览和。他们将学会使用电子商务网站进行在线购物和支付。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和计算机安全,以及如何识别和应对网络威胁。 该课程的学习目标如下: 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维护知识。 3.熟悉不同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并能够使用操作系统进行文件管理和软件安装。 5.能够使用互联网进行网络浏览和,并能够使用电子商务网站进行在线购物和支付。

6.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够保护个人信息和计算机安全。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竞争力。此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还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和专业的基础。 总结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个旨在教授学生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并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常见的办公任务和互联网浏览。该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竞争力,并为他们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和专业打下基础。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性质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全职校各专业教学的必修公共基础课,是学生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基础课;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而开设的重点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也是各专业后续课程学习的入门课程 ,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思路 由于本课程实践操作性很强,再考虑到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少讲、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布置实用性强、贴近生活、力求新颖的上机练习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理论学时和上机学时的比例设置为1:1,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练习操作性知识;通过实验指导给出详细的操作步骤,锻炼学生的动手、自学、独立思考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也要明确必要的理论知识,使其在理论上满足“中职”生够用的原则;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 2、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掌握Windows 7 的基本操作方法; 3、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知道因特网的应用; 4、掌握文本编辑软件Word 2010的使用方法; 5、掌握使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10基本使用方法; 6、掌握使用演示文稿处理软件PowerPoint2010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 7、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基础 8、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9、知道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进行文字编辑与排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高职高专)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高职高专) 一、课程简介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应用技术,培养学生 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本课程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操作 系统、办公软件和网络基础知识,并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帮助学 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技能。 二、课程目标 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的理解。 2. 提供学生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做好准备。 三、教学大纲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的定义和特点 1.2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1.3 计算机的软件分类与应用 1.4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 2. 操作系统 2.1 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2.2 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3 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 2.4 操作系统的故障处理与维护 3. 办公软件应用 3.1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技巧 3.2 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与应用 3.3 演示软件的设计与制作 3.4 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4. 网络基础知识 4.1 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4.2 网络协议与通信原理 4.3 网络交换技术与设备 4.4 网络安全与管理

五、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 1. 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理论讲授、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2. 评价方式 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平时作业包括课堂练习和作业布置,实验报告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期末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材和参考书目 1. 教材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作者:XXX,出版社:XXX 2. 参考书目 1)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导论》,作者:XXX,出版社:XXX 2) 《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作者:XXX,出版社:XXX 3) 《办公软件应用实例教程》,作者:XXX,出版社:XXX 4)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原理》,作者:XXX,出版社:XXX 七、课程安排与学时分配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优秀13篇)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优秀13篇)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篇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讲授计算机文化知识和微机基本使用方法的入门课程,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上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模块:教材资料 一、教材选用 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二、参考资料 本课程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参考资料,这里面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优秀教材还有普通本科“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满足部分专升本学生的学习要求。 三、文献资料 我们的文献资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关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平台,在上面能解决几乎所有的计算机应用方面的问题。本课程教学媒体包括文字教材、录像教材、网络课程以及网上动态教学信息等。 第二模块:课程目标及学前指导(双导环节) 一、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文字和数据信息处理技术。 情感态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综合素质目标是:让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养成使用信息技术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而服务的习惯。 二、学前指导(面授导学) 本校专科学生基本情况是学习基础为非零起点,缺乏系统理论知识,技能基础和个性差异较大。大多数生源为学历低的在职人员,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一般。大部分学生课堂内学习态度较好,但自主学习能力一般。学习信心、学习毅力不足,易受挫。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教学任务一方面要顾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和专业背景;另一方面注意任务的层次性,由学生自主选择,有可能因为实际情况而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从而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 三、面网教学过程及学习建议(网上导学)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依靠已有的教学媒体。知识性的内容主要通过自学文字教材完成;操作技能必须通过上机实习完成;录像教材将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和学习方法;定期辅导讲解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集中答疑;组织学生参加定期的网上学习辅导和答疑活动。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应首先理解教学大纲内容,其次了解教学媒体的种类和功能,再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应根据文字教材中提供的教学媒体配合使用方法和学习建议,采取下列步骤循序渐进地学习: 1、阅读和预习学习内容; 2、观看录像教材或教学光盘; 3、完成思考和作业题; 4、上机实验; 5、集中辅导和答疑;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本科)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注:课程类别是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性质是指必修/限选/任选。 一、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地位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本课程为后续的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图学、数字逻辑电路、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等课程提供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其作用是对高等学校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的入门教育,使当代大学生能熟练掌握有关计算机的基础文化知识。本课程重点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知识、Windows 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集成软件Office和Internet的应用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达到: 1.掌握有关计算机的基础文化知识,能够使用信息检索工具获取解决工程问题的相关信息;能够通过自学迅速掌握领域内的新软件、新工具,并运用到工作中去; 2.能够撰写、排版书面报告和技术文稿。;能够有效地运用图表展示技术信息; 3. 能够采用合适的方法通过学习发展自身的能力,培养自主惯。 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 多种因素造成新生在入学时的计算机水平差异很大,有些同学已经通过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有些同学至今还没摸过电脑。因此,从2012级开始,我校《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逐步由常见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集中授课”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终身学习的习惯。 学生主要利用“BC10评测软件”(自己安装单机版本、求是北楼机房已装联网版)、教材、课程网站资源自学。 每个分院有一位课程指导教师,按分院开展师生见面会、模拟测试、讲座、答疑、考试等教学活动。师生见面会每位学生必须到场,将介绍课程安排、考试情况等重要信息。专题讲座和答疑多数学生可结合自身情况选听,但是模拟测试成绩较低及重修的学生需必修讲座答疑,并每次点名,计入平时成绩。 在指导教师安排的讲座中,教学内容组织成专题形式展开,全部采用案例化教学,常用启发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介绍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介绍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点,以及常见的应用软件和网络技术。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基本的编程概念,并通过实践项目来巩固所学知识。本文将逐一介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计算机系统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第一部分,学生将学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他们将了解各个硬件组件的功能,例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并且学习如何通过这些组件协同工作来完成各种计算任务。此外,学生还将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并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第二部分: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学生将学习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包括进程管理、文件系统、内存管理和设备管理等。他们将了解操作系统如何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的界面,并为应用程序和硬件提供资源管理和调度。通过学习操作系统,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方式,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部分:应用软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第三部分将介绍常见的应用软件,例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演示软件等。学生将学习这些软件的基本

功能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他们的技能。此外,他们还将学习如何使用互联网和电子邮件进行信息搜索和通信。 第四部分:网络技术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最后一部分将介绍网络技术。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学习网络配置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并了解常见的网络协议和服务。通过学习网络技术,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互联网的工作原理,并且能够使用网络进行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 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为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设计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建立起对计算机科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并获得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基本技能。此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还可以作为其他学科的先修课程,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学习机会。希望通过这门课程,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计算机技术,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术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文将介绍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数据库以及网络基础知识等。 一、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物理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时,我们需要了解各个硬件组件的功能和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互联关系。例如,CPU作为计算机的核心,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内存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硬盘用于长期存储文件等。 二、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硬件资源、控制程序执行和用户交互等。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时,我们需要了解不同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如Windows、Mac OS、Linux等。同时,学习如何安装操作系统、进行系统设置和管理,以及解决常见的系统故障和错误。 三、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计算机用户进行各种任务所使用的软件程序,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等。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时,我们需要熟悉常见的应用软件,了解它们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同时,学习如何选择、安装和升级应用软件,并掌握一些常用快捷键 和操作技巧。 四、数据库 数据库是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的软件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企 业和组织中。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时,我们需要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 念和原理,如表、字段、记录和关系等。同时,学习如何创建、查询 和更新数据库,以及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操作。熟练掌握数据库的 使用,可以提高数据管理和分析的效率。 五、网络基础知识 网络是计算机互联的基础设施,为人们提供了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的平台。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时,我们需要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如协议、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等。同时,学习如何配置和管 理网络连接,以及解决网络故障和安全问题。掌握网络基础知识,可 以方便地进行互联网上的信息搜索和在线交流。 六、其他内容 除了上述主要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还涉及一些其他相关的知识和 技术,如数据结构、算法、编程语言等。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计算机技术,提高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数据库以及网络基础知识等。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高职高专)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1.课程性质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院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高职高专要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基本操作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将计算机操作的能力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并作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有力工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网络及信息与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提高利用计算机进行综合信息的处理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及计算机在各专业中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置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和基本组成、熟悉文件的概念、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常识,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中文输入方法。 2.了解Windows XP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组成,熟练掌握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了解Internet的基本概念,掌握IE的使用。熟悉电子邮件的用途,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3.了解Word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功能,熟练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熟练地处理实际问题。 4.了解Excel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功能,熟练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熟练地处理实际问题。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要重视实践环节,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熟练掌握有关软件的使用方法。 3.教学基本方法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特别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所以要求整个教学过程都应该在计算机多媒体机房进行。采用某种播放软件,教师在一台计算机上演示讲解,学生在其他计算机上同步观看。教师演示讲解完一个问题后,学生马上按教师的要求进行实际操作。每章上机练习题要求在计算机机房完成。 二、教学设计 1.总体设计 本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其中:讲授学时为30学时,上机实习28学时,职业资格证考试培训14学时。具体分配学时如下: 2.教学资源 主教材选用: 吉林大学出版社“十一五”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易著梁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一书。 参考教材选用: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黄国兴、周南岳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书。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简介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的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硬件和软件知识,以及常见的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以及如何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的关键点。 主要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基础知识: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等基础知识。他们将学习计算机 的硬件结构,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并了解计算机的运算方式和计算机内部的数据表示方法。 2.操作系统:学生将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以及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和管理方法。他们将学习如何 使用操作系统进行文件管理、进程管理和设备管理等操作。

3.办公软件:学生将学习常见的办公软件,包括字处 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演示文稿软件等。他们将学习如何使用这些软件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分析和演示文稿制作等操作。 4.网络基础知识:学生将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和原理,了解互联网的组成和工作方式。他们还将学习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基本知识。 学习目标 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具体目标包括: 1.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的 组成和运算方式。 2.熟练使用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安装、配置和管理 操作系统。 3.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包括文字处理、数据分析和演 示文稿制作等操作。

4.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网络安全 和隐私保护的基本知识。 学习方法 为了有效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可以采用以下 方法: 1.注重理论学习: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 原理,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和运算方式。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参加课堂讲座和听取在线教学资源等方式进行理论学习。 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可以通过实验室实践、作业任务和项目实践等方式进行实 践操作。 3.学习小组合作: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讨论和 解决问题。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和合作完成任务 来提高学习效果。 4.多媒体资源利用:利用多媒体资源来辅助学习。可 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参与在线讨论和使用电子学习资料 等方式来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 2.课程英文名称: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4.适用专业:信息工程 5.总学时:60学时(30理论+30上机) 6.总学分:3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具有能在信息社会中有效地进行生活、学习、教学、管理、科研所必备的有关微机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微机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中文文字处理、表处理、网络及多媒体基本概念等。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4学时) 教学内容:计算机系统概述: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键盘的功能介绍;数据在计算机内的表示与存储:数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数据在计算机内的存储,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数在计算机内的表示;了解外存储设备:软、硬盘的结构与正确使用;了解标准输入设备(键盘)的使用;了解标准输出设备(显示器)的作用;了解常用的系统软件、常用的应用软件;掌握正确的键盘使用方法。掌握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教学重点:微机的基本组成,数在计算机内的表示。 教学难点:数制转换 第二章Windows 2000(6学时) 教学内容:文件和目录,Windows2000操作系统,Windows2000的资源管理,控制面板的系统工具,Windows2000的基本操作,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Windows 2000的特点及其基本功能,了解Windows 2000窗口组成,掌握Windows 2000的基本操作;了解MS—DOS的使用,掌握Windows 2000的主要管理工具(如资源管理器、控制面板、多媒体等)的使用方法,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教学重点:Windows 2000的基本操作,资源管理器,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教学难点:控制面板、MS—DOS的使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12、《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及计算机基础应用技术。在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主要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历史与发展趋势、应用领域、工作原理、文件与数据存储、网络等。通过对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部分的介绍主要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市场,掌握基本的软硬件技术,能够正确选购、配置、安装和调试多媒体网络计算机,了解软件的重要作用及软件开发技术,掌握典型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安装。通过对计算机应用技术部分的介绍使学生掌握窗口操作系统软件、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总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并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市场及硬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方面介绍Windows98操作系统及Office套件中最常用的Word 2000、PowerPoint 2000、Excel 2000等应用,计算机网络中着重介绍技术及服务。本大纲要求覆盖面广,内容丰富,条理性好,教学要点布局合理,融系统性、实用性、先进性为一体等特点。每一部分要求为读者提供上机实习题,采取讲练结合的形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能够掌握微型计算机的配置与安装调试、窗口操作系统与常用软件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特别是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强化训练。 2.基本要求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掌握计算机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跟重要的是掌握计算机的软硬件操作技能。因此,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以下计算机应用能力: (1)熟练地操作计算机; (2)硬件设备的选购、配置、安装和调试; (3)用计算机进行文字、表格、图形图像、声音及数据处理; (4)防治计算机病毒和简单的软硬件故障检测及排除;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B00000342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程 授课学院:数字经济学院学分学时:64 一、课程定位 《计算机应用基础》为大学生必修课程,是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信息化处理能力: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Office办公自动化处理能力、计算机应用安全管理能力等。 二、课程目标 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计算机、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 办公软件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1、知识目标 1)计算机基础知识; 2)Windows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3)Office办公软件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1)具备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文件管理能力; 2)具备基于Office20XX的基本的文档操作和应用能力; 3)具备基于Office20XX的基本的表格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4)具备基于Office20XX的基本的演示文稿制作能力; 5)具备基本的Internet操作能力; 3、素质目标 1)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2)具有改革开放的意识和强烈的竞争意识; 3)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以及较强的法制观念;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质量服务意识; 5)具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 6)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的协调能力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7)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课程设计

1、设计思想 教学内容框架 总体设计思路 以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并了解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为起点,通过Windows操作

系统实现合理的文件管理及基本的文件操作为引导,进而掌握使用最常用的Office办公软件进行文档编辑、表格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及演示文稿的制作。 课程开发和学习情境设计,整个学习领域由以下学习情境(课程单元)组成: 2、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程课时为62课时,其中理论教学32课时,实践教学30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