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重点章节

第一章绪论

区域的概念区域的划分区域分析的概念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自然环境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及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补偿第三章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区域经济背景区域文化背景分析

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

第四章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

技术进步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科技条件的评价

技术扩散技术引进与技术选择

第五章区域发展的整体评价

单一指标(GDP GNP)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分类

国家竞争力及其评价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第六章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区域优势的概念及类型投资环境的概念与分类还有要素

第七章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

产业的划分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主导产业的概念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

第八章区域规划及其发展

区域规划的概念

第九章区域发展战略

中国战略发展的几次转向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

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条件

第十一章区域土地利用与区域管治

土地土地利用(县级土地利用规划乡级土地利用规划)

第十三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基础设施的含义和分类基础设施的作用基础设施发展的理论交通运输规划的内容和方法区域给水规划布局区域排水规划布局

第十五章区域生态环境规划

区域环境基本特征区域生态环境规划的特点和要求

区域生态环境规划编制程序与工作步骤

详细整理

第一章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课题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基本属性:1、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三维)。2、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限。3、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按内在结构划分区域:1、区域空间内部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他区域,这称之为均质区域。2、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其功能上的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称为结节区或功能区。

按物质内容划分区域:自然地理区域、社会经济区域。

按特性划分区域:整体性(系统性)、结构性、动态性。

保护类区域:1、生态安全保障区;2、能源、矿产、食物安全保障区。

以城市为主导的开发类区域:1、都市经济区——优化开发区,发展重点;2、人口相关的产业密集区。

新世纪区域特性:1、经济上的开放性、分异性;2、文化上的多元性;3、政治上的法执行与民主性;4、生态环境上的自然性。

区域分析:1、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科学技术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及政策、管理、法制);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从经济、社会、资源入手);3、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着手,并以三者的综合效益作为区域发展方向和策略选择论证中判断是非正误的标准)。

区域分析的方法:区域比较法、经济学上的分析法、数学建模法……

第二章

自然资源: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被人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自然资源分类:1、根据赋存条件及其特征:地下资源、地表资源。2、根据国民经济用途:农业资源、工业资源、旅游资源。3、根据利用方式:直接生活资源(天然食物、森林及草原中的动物、鱼类等)和劳动资料资源(矿产、森林、土地等)。4、根据能否再生: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自然资源的特征:1、有限性;2、区域性;3、整体性;4、多用途性;5、社会性;6、变动性;7、稳定性。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①、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②、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大。

2、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②、自然资源的数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③、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自然资源的评价原则:1、明确评价目标,有的放矢;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3、必须在现代技术可能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4、从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评价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评价方法:1、单向资源评价;2、效益评价(投入产出分析法,使用价值与投入比);3、综合评价(总体评价、相关评价);4、潜力评价。

资源评价的步骤:1、确定评价范围;2、确定评价类型;3、确定评价体系与指标体系;4、评价结果分析。

资源承载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技术经济条件下,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对该空间内人类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

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内涵:1、时空内涵;2、社会经济内涵;3、可持续内涵。

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特性:1、有限性;2、动态性;3、可增强性。

自然环境:是人类发生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是由岩石、土壤、水、大气、生物等自然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

生态环境:是指由各种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系统,即人类周围的自然界,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

自然环境及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1、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在一定条件下,自然环境及其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2、自然环境也对人类文化产生这种大的影响,它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人类文化的特征和差异,在于自然环境的不同;3、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合理利用破坏了自然环境中各要素间的和谐共生关系,使生态环境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变化;4、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5、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区域发展也应该是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1、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调查,生态环境状况与特征调查,生态环境效应分析);2、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评价单元确定,评价因子筛选与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标准与方法的确定,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分级、分类与分区);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生态环境补偿:是一种使外部成本转化为内部化环境经济手段,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的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补偿主体:1、政府补偿;2、市场补偿;3、社会补偿。

补偿方式:1、经济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基金、押金和执行保障金);2、非经济补偿(实物补偿、技术智力补偿、财政补偿)。

第三章

区域经济:在一国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

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的原因:

1、区域差异:自然差(地理、自然、历史基础),位势差(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现状),趋势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2、区域优势:一个区域做客观存在的比较有利的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

3、产业布局的指向性:①、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②、原料指向;③、消费市场指向;④、劳动力指向;⑤、高科技指向;⑥、交通枢纽指向。

4、劳动分工规律:部门、行业分工和地域分工。

5、区域利益:各经济区域在国民经济中由各自的贡献所确定的经济利益。

区域特色的表现形式:1、区域产业结构特色(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基础设施);2、区域产业布局特色(与区域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区域分析的根本目的:寻找区域发展的特色,走有特色的发展模式来提升区域的地位。

收入水平与消费观念:

1、受收入水平、消费观念、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区域之间的市场结构存在差异。

2、一个区域的人们的收入水平主要由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

3、一个区域的人们的消费观念则受社会、传统、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道德、风尚、风俗习惯、行为模式、信仰、偏好等,它们综合成一个区域的社会软环境,对企业行为产生影响。

市场化水平:

1、市场对经济活动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是促进区域优势发挥,增强区域生产专业化协作,促成区域具有个性特色的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2、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性以及经济合理性。

3、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4、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5、市场意识是形成经济活动差异的重要影响。(永嘉文化之于温州人)

区域社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给水排水设施、能源电力设施、电信通讯设施、防洪设施、环境保护设施,文化、教育、卫生、体育设施等。

区域文化: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在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1、区域文化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决定着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

2、区域文化发展与经济变革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

3、区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

4、区域文化的增长力,可以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1、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生产规模的扩大。

2、区域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情况。

3、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①、人口数量及其增长影响区域市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及扩大再生产的投资供给;②、人口素质影响区域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生产力结构。

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指受科技水平制约的资源利用水平和能量投入水平下,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及在一定生活水平下承载的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适度人口和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1、地理环境及位置;2、消费标准;3、经济生产力和技术水平;4、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不同。

第四章

技术进步: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步与革命。

技术进步的类型:

狭义的技术进步(硬技术):1、改造设备,应用新设备;2、改进旧工艺,

应用新工艺;3、采用新能源和新材料;4、改进老产品,提高其性能和质量;5、降低各种生产消耗;提高劳动者的技能。

广义的技术进步(软硬兼备):1、生产要素质量的变化;2、劳动者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3、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合理利用;4、提高经济规模;

5、政策的影响;

6、管理水平的提高;

7、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技术进步与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①、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

②、技术进步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非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

2、技术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多样化。

3、技术进步还委屈与劳动力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

科技人力资源: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其规模和素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科技实力和潜力的重要指标。

科技人力资源分析指标:科技人员总量、科技活动人员、研究与开发人员(R&D)、科技人力资源培养。

科技活动人员:直接从事科技活动,以及从事科技活动,以及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

研究与开发(R&D):在科学技术领域为了增加知识(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等三类活动。

科技人力资源培养反映了科技人力资源的后备资源供给水平。

研究与发展(R&D)经费:用于研究与发展活动的经费。分析:

1、R&D经费总量:区域R&D经费总支出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度量一个区域R&D活动规模的重要指标。

2、R&D经费分布:R&D经费在各个领域的投入量构成,可以从活动类型、行业构成、执行部门三方面进行分析。

3、R&D经费来源:包括政府投入、企业自筹、国外投资以及其他主体投入。

科技活动产出:通过科技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形式的成果(主要形式有科技论文、专利等)。

科技成果: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是指为解决某一科学技术问题,经过研究、

实验、试制等创造性活动,并经过实践检验即获得社会承认,具有一定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或理论价值)的结果或重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科技成果分类:应用技术成果、基础理论成果、软科学成果。

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中的航空航天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办公、会计及计算机设备制造业,无线电、电视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精密和光学科学仪器制造业等五类产业。

高技术产业特点:1、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于各种资源的快速流通与结合;2、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智力资源而不是固定资产;3、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在于技术创新;4、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为产业集群。

高技术产业的评价指标:1、其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2、其经济效益;3、其创新水平。

技术扩散:发生在发明和创新以后,指的是技术创新通过市场传播的过程。

技术扩散的形式:

1、空间梯度式:以发源地为核心呈放射状向周围地区渐次转移的技术扩散过程,空间距离远近是影响技术扩散强度的主要因子。

代表:珠江三角洲、香港。

2、跳跃式:技术从一地呈跳跃式传播到另一距离较远的地点。

代表:韩国、中国台湾、北美、欧洲间的技术转移。

3、双向对流式:技术从甲地转移到乙地经改造发展后又传回到甲地的技术扩散过程。

代表:日本与北美、西欧间的技术扩散。

技术转移或引进的巨大作用:1、可以避免漫长的探索过程,为发展赢得时间;2、可以节约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试制费用;3、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4、有助于培养科技人才。

技术选择的标准:1、高产出标准论;2、社会极限生产标准论;3、高积累标准论;4、时间系列标准论。

技术选择的原则:1、所选技术必须适应当地的技术基础和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提高当地的技术水平。

2、所选技术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资源特点,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

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3、所选技术必须适应当地的人力资源基础,并满足劳动就业需要,充分利用地方人力资源。

4、新技术的引进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并同时考虑市场容量。

5、新技术的选择应满足保护环境和维持生爱平衡的要求。

我国的技术引进:1、技术引进(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与设备结合的技术引进(成套设备、关键设备与大型设备)和与投资结合的技术引进(合作生产、合资技术许可、独资技术许可、合资设备入股)等。

第五章

反映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

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应所有常驻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

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支出法:增加值=总消费+总投资+出口-进口

国民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入的原始收入(劳动者报酬、生产税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总和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绿色GDP核算: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1、环保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全国污染普查、全国地下水和全国土壤污染调查等三项基础性调查工作;并启动全国生态破坏损失调查,为环境退化成本全面核算奠定基础。

2、重点研究如何利用绿色GDP核算结果,来制定相关的污染治理、环境税收、生态补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制度等环境经济和管理政策。

绿色GDP=传统GDP-资源消耗成本RDC-环境损失成本EDC 竞争力:一个行为主体与其他行为主体竞争某种(些)相同资源的能力。

国家竞争力:在一定体制下,一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多因素在全球国际

竞争中相互结合而展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国家实力。不仅表现为GDP和生产率的增长,还必须体现在营造和维护企业保持竞争力的良好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有效结构、制度、政策。

区域竞争力: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期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1、传统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原始农业活动);

2、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家庭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金融制度诞生,企业家阶层逐渐形成,经济活动突破地域限制);

3、起飞阶段(较高的生产性比例投资,建立起飞的主导部门,制度上改革);

4、成熟阶段(重化学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劳动力持续向工业部门转移,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想垄断过渡);

5、高额消费阶段(人们对耐用消费品和劳动服务的需求空前增长,垄断倾向越来越明显,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并存);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相关部门<教育、卫生保健、文化娱乐、市政建设、环境保护等>成为主导)。

第六章

区域优势: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社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该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

区域优势的类型:

1、有形区域优势与无形区域优势:

有形: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交通和邮电网络、市政设施等。

无形:居民的文化水平和经营传统、劳动者技艺高低、科教机构的状况、信息传递的方便程度、对外联系的广度和方向等。

2、绝对区域优势和相对区域优势:

绝对区域优势:在一个区域或城市,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其劳动生产率较

另一个区域或城市要高(或成本要低)。

相对区域优势:不是拿某种产品的成本仅同外区域或外城市比,而且还要与本市或本区的其他产品比。

3、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

局部优势和全局优势是相对于系统的不同层次而言的,前者对应于较低的层次,后者对应于较高的层次。

4、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

在进行区域或城市的发展战略研究时,不但要对其空间格局进行合理布置,而且还要对其时间程序进行合理安排,才能使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达到最优化。

5、现实优势与潜在优势:

现实优势:区域发展中现已存在的优势,即以目前的状况来看,区域具有的发展某一产业或某一行业的优势。

潜在优势:目前区域发展中没有,但却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

6、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建立在要素禀赋基础上,生产某些特定产品所拥有的相对于低廉的价格优势,表现为在区外市场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竞争优势:当一个组织实施一种同类组织无法复制或难以模仿的独特的价值创造战略时所形成的优势。

区域投资环境:影响投资主体进行投资决策的各种区域因素的组合。

狭义:区域自然环境、区域经济环境、区域政策环境、区域社会文化环境。

广义:周边地区投资环境、国家投资环境、国际投资环境。

构成区域投资环境的要素:

1、经济环境要素: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政策、经济体制、通货膨胀、金融环境、外债。

2、市场环境:市场规模、分销网点、市场化程度。

3、科技与管理环境:科技水平、管理水平、科技创新水平。

4、资源环境:生产要素资源、自然地理资源。

5、文教环境:人力资源、文化素质、知识环境。

6、基础设施环境:交通状况、信息化程度、投资水平……

7、社会服务环境:生活质量、医疗条件、社会服务水平、治安状况……

第七章

产业结构: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组合关系。

产业结构基本特点:1、条件制约;2、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区域统一性;

3、多样性;

4、开放性。

产业的划分:

1、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信息产业……

2、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顺序对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农、林、牧、副、渔)、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水生产与供应、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产业)。

3、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

主导产业、辅助产业(配套产业/关联产业)、基础性产业。

4、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要素密集程度划分:

资源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5、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

影响产业结构的的因素:产业结构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1、社会消费(生产消费、生活消费);

2、资源状况;

3、科技水平;

4、原有产业基础和生产传统;

5、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商业流通、资金融通、人才和劳动的流动、技术的转移、信息的传递)。

产业结构高度化:通过不断地推动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使现代生产资源或要素实现其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即产业结构由地水准向高水准演进,进而促进产业结构效应显著提升的过程——创新为主动因和中心内容。

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1、是否充分利用了区域资源;2、区域产业的技术结构是否合理;3、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是否协调;4、区域产业结构是否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5、产业结构的效益如何。

导致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1、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2、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市场容量和市场寿命;3、主导专业化部门的技术生命周期;4、区域资源供应

状况的变化。

主导产业:整个经济增长在一定意义上是某些关键部门的迅速增长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效果。

主导产业的特点:1、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2、具有持续的部门增长率,并高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率;3、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能广泛地采取多种手段带动或启动其他产业的增长;4、具有显著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导;5、具有阶段性,随经济发展进入不同阶段而不断转换。

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

1、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①、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影响;②、对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③、对区域就业的作用;④、增加价值;⑤、出口潜力;⑥、环境影响。

2、竞争能力:①、技术先进程度;②、产品质量水平;③、劳动生产率;

④、市场占有率;⑤、利税效果。

主导产业的带动影响分析:

1、回顾影响:主导部门对那些向自己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影响。

2、前瞻影响:主导部门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出现的诱导作用。

3、旁侧影响:主导部门对地区经济的普遍影响,如对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八章

区域规划: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区域规划特点:1、综合性;2、战略性;3、地域性;4、政策性。

区域规划的内容:1、促使区域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协调发展;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3、区域工农业的布局规划。

区域规划的编制依据:1、地区资源条件;2、地区自然条件;3、地区技术经济条件;4、国家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计划和要求。

我国区域规划分类:1、按建设地区的经济地理特征划分;2、按各级行政管理的区域划分。

第九章

我国战略发展的几次转向:

1、第一次转向:1949~1979年,从不平衡区域发展战略向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的转变。

全国划分为沿海和内地两大经济带。

目标取向“公平优先”;基本理论为“生产力平衡分布”。

2、第二次转向:1979~1999年,从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向局部优先发展的战略转变。

目标取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基本理论为“生产力非均衡区域配置”。

3、第三次转向:1999~2005年,从东部优先发展战略向全面的区域发展战略转变。

目标取向“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基本理论为“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的发展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基础设施、对外的适应能力、文化传统、生活习惯……

区域的地位:某区域在区域系统中或同一层次区域中的排序、重要性、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区域优势:1、区位优势;2、资源优势;3、技术优势;4、产业的优势。

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1、总体环境(世界发展那变化总趋势、全国经济发展形势、周边地区情况);2、产业环境(产业结构、生产状况、产品状况、产品市场状况、产品生产环境);3、企业或公司环境(从单一企业或公司的角度去考虑)。

SWOT分析模型:1、杠杆效应SO;2、抑制性OW;3、脆弱性ST;4、问题性WT。

第十一章

土地利用: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利用土地的特征,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土地利用类型:1、耕地;2、园地;3、林地;4、草地;5、商业服务用地;

6、工矿仓储用地;

7、住宅用地;

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9、特殊用地;

10、交通运输用地;1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2、其他用地。

土地利用规划:各级人民政府为实现合理利用土地的目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和时期内,根据土地资源状况、潜力和各业用地要求,对城乡土地利用进行统筹安排和综合部署。

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1、整体性;2、长期性;3、战略性;4、控制性。

土地利用现状:一定行政区域或自然区域(或流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

土地供需情况:(暂无资料)。

规划目标:是线性规划的一种特殊应用,能够处理单个主目标与多个目标并存,以及多个主目标与多个次目标并存的问题。

土地利用结构:一般指一定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或)土地覆被之间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或)土地覆被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表示。

土地利用布局:一定区域范围内各类用地在空间上的配置及其所反映的土地利用基本状况,通常用各类用地的区位表示。

土地用途:一般是指土地权利人依照规定对其权利范围内的土地的利用方式或功能。

土地整理:为改变地块零散、插花状况,改良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改善环境,而采取的一整套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调整土地权属的综合措施。

(土地整理四大工程:田、水、路、林)

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按照行政区域分为国家级、省级、市(州)级、县级、乡(镇)级。

县级土地利用规划内容:

1、研究分析土地利用规划现状和潜力,预测各业用地的供需状况。

2、确定土地利用的目标和近期状况。

3、进行土地利用的供需平衡调查,提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控制指标和用

地管理措施。

4、划定土地的用途区,确定土地用途分区管理。

5、解决和落实耕地的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6、确定土地整理开发重点区域和项目。

7、确定城镇、居民点建设用地规模和各镇建设用地布局。

8、安排交通、能源、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的布局。

9、安排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用地指标和重点建设项目。

10、乡镇土地利用。

11、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规划图的比例尺=1:5万)

乡级土地利用规划内容:

1、研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需求状况。

2、确定规划目标。

3、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4、划定土地用途区。

5、落实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6、确定居民点用地规模和范围。

7、安排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用地布局。

8、安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

9、安排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项目区。

10、制定近期规划。

11、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第十三章

基础设施:又称为“基础结构”,词义是“基础”、“下部(底层)结构”、“永久性基地(设施)”,原属军事用语,之后防具是工程中的固定设施或永久性基地,如导弹基地、机场、军用物资仓库等。

广义:工程型基础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

狭义:有形的资产部门,即技术性的工程设施。

基础设施分类:交通运输系统、给水排水系统、动力系统、通信系统等部门。

基础设施的作用:

1、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

2、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指标。

3、基础设施是生产力布局合理化的前提。

4、基础设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基础设施发展的理论:

1、先行论——优先发展基础设施——英国。

2、滞后论——优先发展直接生产部门、滞后建设基础设施部门——前苏联。

3、同步论——基础设施与其他国民经济部门按比例投资、共同发展——美国。

区域运输系统交通规划的任务:在全国统一交通网指导下,根据地区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以及区内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经济布局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协作,有秩序地构筑地域综合运输网。

交通规划的基本要求:使交通达到便捷、、通畅、经济、安全,尤其要形成快速化、网络化、系统化的交通运输网络。

交通运输规划的内容(步骤):1、客货运量及流量流向的预测;2、运输方式结构的确定;3、提出交通运输网的基本方案;4、选定重大交通工程项目(高速通道)和具体布局;4、工程修建时间;5、造价估算。

区域交通发展条件分析:1、区域交通的地理位置特点;2、区域运输发展的自然条件;3、区域运输发展的经济条件。

交通运输发展需求分析评价:1、掌握中央与地方有关区域交通运输发展计划和规划的主要内容;2、查明区域内近元气的运输增长对运输的要求;3、分析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4、分析区域内经济发展后,反映在交通运输上的一些情况和要求。

区域需水量预测(区域用水):1、城镇生活用水;2、工业用水;3、市政环境用水;4、农村用水。

水资源特点:多样性、跨区性、双重性。

区域给水系统组成:1、水源(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海水等>、地下水<

浅层水、承压水、裂隙水、岩溶水、泉水>);2、取水工程(在适当的水源和取水地点建造的取水构筑物);3、净水工程(建造的给水处理构筑物);4、输配水工程(包括由水源或取水工程至净水工程之间的输水管、渠或天然河道、隧道以及由净水工程和用户之间的输水管道、配水管网和泵站、水塔、水池等构筑物)。

区域给水系统规划:1、水源地选择;2、拟定水厂地址;3、管网布置。

区域排水规划布局(雨污分流排放制):1、污水量预测;2、污水管网规划;

3、污水处理厂设置。

(注:城镇和工业区的排水可以采用合流制,也可以采用雨污分流制。但由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对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一般都采用雨污分流制。)

第十五章

区域生态环境:是指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特征,占有特定的地域空间的自然或社会环境,按照功能和性质,区域可分成自然区域环境、社会区域环境、农业区域环境、旅游区域环境。

区域环境的基本特征: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行政地域的分割性;2、区域具有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3、环境污染出现工业、城镇、农村共存的状态。

关于规划编制的三项标准:1、经济损失最小;2、经济效益最大;3、满足生态环境的标准。

结合区域的基本特征还应该特别注意:1、注重宏观规划的合理性,将宏观与微观规划相结合;2、坚持点、线、面结合的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规划方针;3、因地制宜原则;4、在突出重点环境问题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还应体现环保政策的延续性。

区域生态环境特征调查:1、自然环境特征;2、社会环境特征调查;3、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调查;4、生态调查;5、污染源调查;6、生态环境质量调查;7、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调查;8、生态环境管理现状调查。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1、污染源评价;2、生态环境污染现状评价;3、生态环境自净能力确定;4、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价;5、费用效益分析。

生态环境预测分析:1、污染源预测;2、生态环境预测;3、生态环境污染预测;4、生态资源破坏和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的预测。

区域规划复习总结

基本概念: 区域规划: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描绘未来 。 自然增长率:指一年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年平均总人数之比。用于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的水平和速度的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反映了区域人口在出生和死亡相互作用下人口自然增减状况。)人口承载力:指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及在一定生活水平下承载的人口数量。 产业结构高度化:指一国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 增长极: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配置在城市区,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 GDP: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发动型工业:最新科技成果、最高技术装备、产品市场好的工业。 乘数效应:某一产业的单位资本投入能带来倍增的产出效益的现象。一般来说,乘数效应的产生来源 劳动地域分工: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它是社会劳动分工的空间形式。 区域发展战略: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其核心 SWOT: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通过对被分析对象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而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调整方法、资源,以保障被分析对象的实行,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 创新(熊彼特):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的活 2.新的产品; 3.新的原材料; 4.新的市场; 5.新的组织。 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制造、服务紧密结合,以当代科技和新兴技术生产出高新产品的部门。 贫困循环(纳克斯):区域发展不平衡具有超稳定性。一是落后地区资本贫乏,造成低水平的供给,又 是需求方面的循环和供给方面的循环是同时起作用。 环境功能区: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综合性功能区。 二、基本原理(选5题) 1、区域的基本属性有哪些?类型包括哪些(均质、枢纽)?P10-11 1)属性:不可重复性、可度量性、系统性、客观性 2)类型:均质区、结节区 (1)均质区:区域内部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它区域。 (2)结节区:或称功能区、枢纽区。它是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2、罗斯托的经济成长“六阶段” 是什么?其主要特点有哪些?P56 1)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2)罗斯托理论的核心是“起飞”,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突破;主导产业的更替,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处于哪个阶段的主要因素;较高的资本积累率是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政治与社会制度的变革是起飞顺利实现的保证。 3、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是怎样的?区域主导产业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怎样? 1)(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后,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的提高所产生的劳动力转移的结果,使得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渐减少,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逐渐增加。而劳动力分布结构变化的动力是产业之间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的相对收入差异。) 若用A、B、C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部门,大体有三个发展阶段,每阶段又可分为两类: 第一阶段,A占首位,包括:①A>C>B②A>B>C ; 第二阶段,B占首位,包括:①B>A>C②B>C>A ; 第三阶段,C占首位,包括:①C>A>B②C>B>A 。 2)①作为国民经济中起支柱作用的产业部门,带动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②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经济结构的高度化。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后习题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版)课后答案 U1绪论 1、谈谈自己对区域概念的理解,简述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答:区域的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区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1区域的概念划分:均质区、结节区○2区域的特性划分: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 2、我国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区域差距、发展与资源、地区间恶性竞争、区域合作不完善。 3、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结合你自己熟悉区域举例说明。 答:(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自然、社会) (2)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经济分析)经济水平、阶段、产业结构 (3)发展方向机策略研究 4、谈谈你对区域发展、区域研究、区域科学三个概念及其间关系的认识。 答:区域发展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区域研究是以综合、全面的把握或理解某一特定区域的人类团体所创造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系统为目的的。他把区域作为复合系统来研究,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整体的把握研究对象。 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应用学科。 关系: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不可分割。区域发展是以人为主体,一协调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人地关系为目的,并最终为人类提供良好生存环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具有目的性无限性可持续性。区域研究是源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探讨,是区域不断持续快速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区域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区域的跨学科新兴科学,目的是探索一条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区域研究,为区域发展及区域分析等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U2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1、简述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答:自然环境极其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人类文化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他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生态环境问题也会制约区域的发展,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同时,区域发展也应该是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2、什么是生态环境质量?简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答:(1)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或部分生态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

环境规划报告

杨凌区大寨乡环境状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人类在进入21世纪以来,不断地寻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近几年来农业模式的发展也备受广大公众的关注,而向来走在全国农业科技前沿的杨凌示范区不断地的在农业方面进行着改革创新,以生态旅游—环境友好为发展目标,为此我们小组调查了杨陵区的大寨乡,了解大寨乡农业发展模式和环境情况。 通过调查杨陵区大寨乡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了解当前杨陵区大寨乡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情况,并对示范园区的发展对当地环境状况的改善情况进行调查,看还存在什么不足的地方,找出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模式种新型科技手段对环境的利弊。了解当地政府对整个大寨乡生态环境规划的态度和民众的意愿,评价大寨乡发展现代农业的环境影响,针对相关的问题,提出我们的解决方案或者替代方案,总结经验,为我们以后学习和做环境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我们的专业素养,以减轻我们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建设美好家园。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杨凌区大寨乡 2.资料收集方法:政府及相关企业、单位提供资料,小组成员走访询问资料,文献查阅法,调查问卷资料成为第一手资料;从第一手资料整理成为第二手资料,依据这些,小组成员讨论,完成各自调查报告。 3.调查方法:政府访谈,调查问卷,实地调研,园区相关人员的讲解 三、调查内容 1.乡镇规模: (1)地理状况:地理位置,降雨量,气温状况,大气状况等; (2)人口情况:人口数量,流动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密度等; (3)农业情况:耕地数量,耕地类型及分布,农林副牧渔比例等; (4)现代农业规划格局:园区布局、物流管理

2.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包括农药稳定性、用量、品制、方式、喷洒时间、有效时间等) 3.化肥使用情况调查(品种、数量、使用方式、时间) 4.农机使用情况调查(行驶范围、路线、使用时间、燃油类型等) 5.农业废弃物调查(生物粪便、秸秆、油渣、塑料、薄膜) 6.农业用水状况调查 7. 大寨乡农民对大寨乡现在的环境评价 四、调查结果 1、乡镇规模 (1)地理状况 杨凌区大寨乡位于杨凌示范区西北部,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邻,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邻,西至隋文帝,杨坚陵与五泉镇接壤,北以韦河与武功镇隔河相望,南以陇海线与李台乡相邻(如下图所示),总面积为12.8km2,耕地面积达15868亩。其降雨量、气温分布状况、大气状况与西安类似,均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约500—750mm,年际降水量变化较大,有时相差达590mm。年平均气温为15℃左右,多东北风,年均风速1.8m/s。

区域分析与规划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 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发展: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 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3.区域分析: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4.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即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是由岩石、土壤、水、大气、生物等自然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 5.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就是在一国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 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 6.区域文化:包括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学艺术、建筑风格、 风俗习惯,也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7.人口素质:即人口质量,由人口的体质状况、文化技术水平、道 德修养等方面构成。 8.适度人口:处于最大收益点的人口(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任何时候 都存在一个经济的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或少于这个量时,

都会引起收益减少) 9.区域政策:区域政策是根据区域差异而制定以协调区域间关系和 区域宏观运行机制的一系列政策之和,在宏观层次上影响着区域发展。 10.区域竞争力: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 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11.区域优势:就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 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12.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 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13.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 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14.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 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15.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 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 16.土地:是指地球陆地表面上的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参考题

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区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其基本属性是: (1)是地球表面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空间:有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空间。 (2)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范围大小不一,界线具有过渡性。 (3)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分级性、多级性、层次性等。 (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但是反映的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2.区域科学: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的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各个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分析入手,对不同的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3.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人文要素之间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但它不是一门独立学科,而是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为有关学科研究区域问题和为进行区域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 4.适度人口:p93 法国人口学家索维认为:适度人口就是一个以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某项特定目标的人口。因此,目标有多少个,适度人口也相应的有多少个,适度人口存在着静态和动态的变化。 5.人口承载力:又称土地承载力。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及在一定生活水平下承载的人口数量。资源承载力研究主要是对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也即生物生产能力的研究。 6.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技术进步改变了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p115 技术进步扩大了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可以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二)技术进步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技术进步节约了生产要素的投入,使得区域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减轻,从而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增强了区域竞争能力。 (三)技术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多样化: 一方面新技术带来了新产品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新技术出现,使原有的产品功能和效用不断的延伸与扩大。 (四)技术进步为区域劳动力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 技术进步会产生产业关联效应,相应会扩大其他部门的劳动需求,使社会在新的水平上增加劳动投入。技术进步实质上是人类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从而使单位产品上劳动投入的节约与社会总体上劳动就业的增加同时并举。 7.技术选择的原则:因地制宜 必须适应当地的技术基础、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提高当地的技术层次。 必须适应当地自然资源特点,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提高利用率。 必须适应当地人力资源基础,并满足当地劳动力就业需要,充分利用人力。 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并同时考虑市场容量问题。

城市规划复习题

1、简述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规模有较大的增长,但城市化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1950~1980年期间,世界城镇人口比重每年大约上升0.36个百分点,同期中国平均只有0.13百分点。 (2)城市化发展过程曲折,阶段性明显。第一阶段:1949~1957年的健康发展时期。第二阶段:1958~1965年的大起大落时期。第三阶段:1966~1978年的停滞不前时期。第四阶段:1978年以后的迅速发展时期。 (3)城市化水平地域差异较为明显。沿海与内地,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差别较大,各省区内部城镇人口的分布也不平衡。 2、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具体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含义:(1)人口职业的转变。即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2)产业结构的转变。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3)土地和地域空间的变化。指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和分散、密度低的居住形式转变为集中、密度高的居住形式。 3、阐述城镇人口的实质内涵 城镇人口的实质内涵是居住在城市或集镇地域范围之内,享受城镇服务设施,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的特定人群,它既包括城镇中的非农业人口,又包括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或城郊农业的农业人口,其中一部分是长期居住在城镇,但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 4、简述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过程 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呈S形曲线。 城市化初期阶段: 第一产业和乡村人口在经济社会结构中占很大比重,人口增长模式呈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阶段,因此,城市化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缓慢,城市人口比重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增长到30%左右。 城市化中期阶段: 工业化速度加快,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技术进步使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人口比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上升到60%或以上。 城市化后期阶段: 经济发展以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导,人口增长模式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转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出现相对稳定的状态,城乡差别越来越小。 5、简述工业革命对城市建设的影响(有待核实) (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使用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2)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转移。(3)工业革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4)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5)工业革命同时引起社会结构的改变。(6)从根本上说,后来出现的波澜壮阔的国

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

区域是地球表层的一部分。是按某种需要,目的,标准划分出来的一个空间系统,它表示一种或多种标志区别于临近部分。区域类型:1,自然区域2社会经济区域1均质区2结节区。区域的特征: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空间性。整体性是由区域内部的一致性和经常的、稳定的联系决定的,区域内各部分按一定的联系有机构成,区域的这一特征使区域内某一部分的变化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变化。层次性是指区域是有层次,等级的。任何一个区域都可以看成是某个较大的区域组成部分,各个区域呈镶嵌的关系,从而形成区域的层次结构。开放性是指区域是一个开放系统,区域与外界存在着大量的人流、能量流、资金流、技术流以及信息流。动态性是指区域处于大量要素的随时间的变化中。空间性是指区域总是同一定的地球表层空间相关,其内部要素的空间缝补状态、地区空间范围、空间联系等都影响着区域的结构、功能及发展。 区域规划: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主要任务: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条件,从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目的: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促使区域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特点:1综合性:规划内容、规划思维方法、规划方案必选的综合性。2地域性。3战略性4动态性5政策性。区域规划的类型:按深度和航宇与风格可将区域规划划分为区域总体规划、区域专项规划、重点区域详细规划、区域规划设计等类型。 区域规划的内容:1区域发展条件评价2区域发展战略研究3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4区域空间结构与空间管制规划5区域产业发展规划6区域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7区域基础设施规划8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9区域政策10区域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区域规划编制程序1,规划准备工作:(1)思想上的酝酿和宣传发动。(2)组织起有权威的和未来进行实际决策的领导机构。(3)筹建实际参与规划方案设计的工作班子。(4)筹措规划经费。(5)准备规划区域的地图,包括最新的地形图和行政区划图。(6)制定规划工作计划。(7)培训规划工作人员。(8)筹备办公地点或办公室。 2,规划工作步骤:(1)区域发展的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2)确定区域发展目标(3)区域发展的课题与对策研究(4)规划方案设计(5)规划方案评估(6)报批定案(7)实施阶段针对规划区域的现状特点和问题,综合考虑区域内部组成要素与区域外部环境,提出规划的要求;在研究影响区域系统发展变化诸多因素的基础上,预测区域为例发展变化的各趋势,并探讨相应的规划方案;对区域未来发展变化的各种趋势进行比较。作出规划决策,优选最佳规划方案,并促成其实施。对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和问题,根据区域的发展需要,进行修改,进行新方案;大体划分为规划准备、规划调查与分析、区域发展课题研究、区域发展战略制定、规划方案的拟定与决策、规划方案的报批与实施、规划实施的评价与修正。 区域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间的联系来看,两者可互为依据。它是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刚要,对区域规划具有指导作用。 国土规划是有计划地开展国土资源的开放、利用、治理和保护等进行的综合性规划。区域性的国土规划就是区域规划,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但规划层次不同。 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十分密切。只在地域范围的大小和规划的重点与深度方面有所不同。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与区域是点和面的关系,区域发展决定城市的发展也促进区域的发展,城市规划本身就具有区域规划的性质,是区域规划的延续和具体化。 与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对各类用地的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或配置的长期安排。 与其他专项规划是综合与专业、地区与部门、横向系统与纵向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在不同层次和领域中各有作用的从属关系。是区域规划在不同地域范围、不同层次以及不同专业领域中的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 比尼泽霍德华的田园城市是西方区域规划思想萌芽的标志;《鲁尔区区域居民点总体规划》是德国区域规划开始的标准,开创区域规划的先河。 刘易斯芒福德明确提出了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整体发展,这使得区域规划的理念逐渐清晰化。 区域发展:是一个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过程。目标包括社会经济。生态环境。 区域发展阶段划分:罗斯托的成长阶段理论: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三个阶段为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阶段和发达经济阶段。六个时期:传统社会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工业化社会阶段现 代化社会阶段胡佛费希尔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自给自足 阶段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工业化 阶段服务业输出阶段 区域发展阶段经典理论评析:罗斯托钱纳里和胡佛费希尔的区域发展阶段理论,所揭示的区域发展演化规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区域发展大都沿着“传统农业发展阶段-以农业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发展阶段——以工业产品为原料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加工和制造耐用品工业发展阶段—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产业发展阶段”的轨迹演化。但三个理论的侧重点不同,罗斯托理论强调区域发展主导产业的发展演化规律,而钱纳里理论侧重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化,胡佛理论则侧重从贸易角度分析区域发展阶段和演化过程。上述区域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对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战略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区域发展阶段划分理论:待开发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 段衰退阶段 区域产业的功能性划分:主导产业对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意义的产业部门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协作配套的产 业基础产业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支撑的产业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经济总量 影响大或所占比重比较高的产业潜导产业潜在的主导产业。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综合作用下进行的。 增长极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社会经济客体大多在不同规模的点上进行集聚,并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连接成为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它有利于发挥各级据点的集聚经济效果;有利于发挥各级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区域的开放式发展,有利于将区域经济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有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构成威海的发展。它是生态稳定, 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的综合反映,点: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它们都有各自的吸引范围,是一定区域内人口和产业集中的地方,有较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讯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性线路等。轴带的实质是依托沿轴各级城镇形成产业开发带。 轴选择思路: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有水路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带;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地带,特别是水资源丰富或者是水源可供给性良好的地带。点选择思路:城镇发展的条件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城镇的发展规模;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 区域空间管制原则:生态敏感区优先保护原则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原则控制与引导相结合原则区域空 间管制一般将那些敏感性比较强,生命力比较弱的生态系统,作为区域空间管制的基本单元加以重点保护和控制。兼顾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以协调各类空间资源关系为出发点,通过管制与协调实施,协调空间活动利益主体关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实现区域空间的可持续利用。 依据不同地域的生态特点,服务功能以及空间资源利用特征,引导控制各类建设活动,以合理、有效利用空间资源。控制是指对影响区域整体利益的环境因素、基础设施等提出明确的管制和布局要求;而引导是通过税收,土地政策措施对空间资源开发进行指导。 区域空间管制内容:区域空间管制分区空间管制规则制定根据空间资源的利用功能与特征属性,可将区域空间资源划分为具有不同特征的类型区:城镇建设发展区农村农业发展区生态环境保护区根据土地开发利用强度的不同可将空间管制区域划分为:优先发展区扩展发展区控制发展区生 态缓冲区禁止开发区根据空间资源特征属性和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可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空间管制类型。而不同的空间管制类型应具有不同的管制要求和开发标准。 技术进步:是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技术激进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技术本身的变革、发展;二是技术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2)技术进步的类型: 1狭义的主要包括:改造旧设备,应用新设备;改进旧工艺,应用新工艺;采用新能源和新材料;改进老产品,提高其性能和质量;降低各种生产消耗;提高劳动者技能。 2广义的包括:生产要素质量的变化;劳动者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合理应用;提高规模经济;政策的影响;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技术进步扩大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范围。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扩大了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技术进步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非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技术进步的性质影响着区域阶段性发展的总体特征技术进步的范围影响区域发展的内容与空间形式 技术进步的幅度影响着区域发展的速度 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投资水平下持续利用时的食物生产能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一定营养水平的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指以不损害该区域环境质量和破坏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前提,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条件在能够充分合理利用的情况下,所能持续供养的相应于一定生活水平的最高人口数。

城市规划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城市的职能是(A)。 A.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 B.城市性质 C.对城镇政治、文化、科研等起作用 D.在经济方面的职能 2.对确定城市发展性质最具硬性的依据是(B)。 A.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对该城市建设的要求 B.该城市所在区域对城市的影响 C.该城市自身所具备的有利条件 D.对该城市具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 3.城市形态是指(C)。 A.城市各项用地集中成片 B.组团状城市 C.城市空间的整体结构 D.城市呈现的主要形态 4.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的标志是(C)。 A.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 B.农业和商业的分工

C.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D.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化的是(C)。 A.城市覆盖的地域范围越来越大 B.城市数量越来越多 C.城市的经济水平越来越高 D.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 6.《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主要是中国古代对(C)城市布局的规定。 A.边关城市 B.府城 C.王城 D.县城 7.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都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唐长安城的居住区采用里坊制 B.唐长安城的皇城位于城市的北部 C.元大都城的皇城居于城市的正中,应为宫城 D.明清皇室建筑日、月、天、地坛位于北京城外 8.促进城乡规划学科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 A.工业发展

B.居住环境恶化 C.汽车交通的出现 D.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 9.“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是城市规划中(B)的体现。 A.政府大力宣传城市规划的作用 B.公众参与 C.综合规划 D.系统思想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是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C)。 A.主要法 B.主干法 C.基本法 D.行政法 11.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由(A)几个层面组成。 A.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B.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C.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D.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12.区域规划的基本任务是(A)。 A.促使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各项建设事业协调发展 B.搞好区域工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

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汇总

第1章绪论 第一节区域及相关概念 一、区域和区域划分 (一)区域的概念 区域首先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是地球表面上一定空间内一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二)区域的划分 1.按区域属性分类 1)行政区2)经济区3)自然区4)社会区 2.按区域的功能分类 1)部门区2)特殊区 (三)区域的特征 1.系统性 2.结构性 3.层次性 二、区域研究与区域分析 (一)区域研究的发展 (二)区域分析 据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破个自然及人文要素间的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区域分析的完善和系统化起源于区位论。 常见的去分析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进行分析,对区域经济状况和发展动态进行分析等。 三、区域规划与区域空间规划 (一)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顾名思义,就是区域二,层面的空间发展计划与行动,目前与未来的需要与资源状况,引导和协调区域的变化与发展。 (二)区域空间规划 从城市规划专业从业和教学任务来说,本书所指的区域空间规划是指将时间发展序列投影在地域空间上的组织,以实现区域空间资源环境和人口的整合,所称的区域规划主要是指侧重于空间方面的区域空间规划,这主要基于下列原因: 首先区域的空间资源以及资源的空间特征是区域规划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其次,空间上整合多方面的发展需求是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 第二节区域研究及区域规划的任务 一、区域研究的意义 (1)区域研究是区域和城市规划编制的前提和基础。 (2)区域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政策拟定提供思路。 (3)区域研究是推动区域理论不断往前发展的利器。 二、区域研究的任务 区域研究的任务包括:研究区位、聚落、城市化地区和全球性地域,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各要素及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时空规律;也可以研究区域内

区域规划复习资料题库

关于区域规划的几个热点话题 1、搞区域规划就是重新瓜分利益? ①首先,规划的主体是谁?不同的规划主体有不同的内容,或者说不同的规划内容要有不同的主体去做; ②第二,规划的目的要明确,是为了避免产业同构、避免恶性竞争,还是为了什么 ③规划的立足点是什么?是全国统筹还是区域统筹? ④规划的方式是什么?是带有强制性的必须落实的,还是引导性的 区域经济不是放大的“诸侯经济” 2、区域经济不是放大的“诸侯经济” 现在的所谓“诸侯经济”不仅阻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而且造成大量低水平不合理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大力促进跨地区资产重组和要素流动有助于减弱诸侯经济的负面影响,但从根本上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削弱行政权力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使民营经济成为地区发展的主力军。 3、中国区域经济新地图 从“单极突进”到“多轮驱动” 京津冀成就中国“三极” “中部崛起”打造第四极 中国能源战略重心西移 4、中国首次提出“不”的区域发展理念 第一章绪论 1、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的基本属性: (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三维) (2)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 (3)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 (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3、区域的划分 (1)依据区域的概念划分

(2)依据区域的特性划分 4、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的区域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5、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2)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 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1、自然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2)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3)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3、自然资源评价:是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在数量、质量、种类、组合特征、资源优势、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估 自然资源评价的目的:①战略目的:为国土规划和国民经济发展长远规划服务。 ②效益目的:A、通过资源评价来估测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B、从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评估资源的使用价值和货币价值。 评价的原则:①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②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 ③必须在现代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 ④从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评价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评价的主要类型及其内容:①单项资源评价②效益评价 ③综合评价④潜力评价 4、资源承载力:在一定的社会技术经济条件下,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使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 5、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区别: 自然环境:是人类发生和发展所必须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是人类生存好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是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思考题、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章 1、区域规划所指的“区域”概念是什么其具有何特征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组成要素的地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基本属性: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三维空间 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 区域具有整体性和结构性 区域是客观的,区界是主观的 2、均质区和结节区的特点 均质区(同质区或均一区):根据区域内部的同质性与外部的差异性划分,地理现象呈离散、均一性分布;若是多种特征存在,要依据区内各个要素的组合来确定均质区的存在。 结节区(极化区或枢纽区):按照地理事物过程及空间的相关性划分,以一个结节点(焦点)或节点体系为中心,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式对其周围地域(腹地)产生影响,结节点+腹地=结节区。 均质区内部的相关性更多地表现为一致性和同类性;结节区更强调联系性。 3、如何理解新的区域观 (一)新区域观的背景 1、知识化 知识和信息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最突出的特征是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在改造着传统产业。 2、信息化 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空间逻辑,打破了工业化形成的集中式生产模式,使集中与分散并存,“同时化”摆脱了交通的束缚。 3、全球化 全球化经济和全球文化使区域必须参与全球竞争,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 4、生态化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共识,未来的区域空间将成为生态化的空间。 (二)新区域观 1、区域空间观:对区域界线和区域形态的认识发生改变 新的区域空间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流动的空间和创新的空间;区域不仅仅是一个范围的概念,也是一个具有特殊内涵的实体的概念。 2、区域资源观:对资源类型和支配资源的认识发生改变 知识和信息等无形的非物质资源成为决定区域发展的关键要素,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显着上升,区域发展的机制、政策环境、政府服务效能等区域发展的软环境,也成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资源而受到重视。对区域资源的支配能力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3、区域发展观:对发展理念、发展重点的认识发生改变 由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逐步演变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4、区域区位观:区位要素、区位层次、区位模式、区位状态改变 知识和信息区位逐步成为主导区位要素,现代交通和通讯网络不断改变着不同区域的区位优势。 5、区域市场观:市场调节方式、市场形态、市场规制改变 逐步向有限干预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变,市场壁垒逐渐消除。 第二章

环境规划复习总结

第一章 1.环境规划:是一种为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的盲目和主观随意性所采取的科学决策活动。 2.环境管理:是对损害人类自然环境质量的人的活动(特别是损害大气、水和陆地外貌的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影响。该定义指出了环境管理的实质是规范和限制人类的观念和行为 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主要应该是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个人、企业、政府。环境规划和管理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政府强化环境规划与管理、公众参与环境规划管理、全球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等众多内涵,主要手段有:①行政手段②法律手段③经济手段④技术手段 4.环境规划与管理紧密相连,难以分割,但是又存在各自独立的内容和体系。两者的相关相容性和差异性(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1.管理的的二重性:既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也称为管理的一般职能)表明,管理之所以必要,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劳动的社会化所决定的。(社会劳动过程,分工,协作) 管理的社会属性(也称为管理的特殊职能)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性质紧密相关的。(价值增值过程,指挥劳动,监督劳动)2.管理的职能的核心: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控制职能。计划职能:计划是事先对未来行为所做的安排,包括确定组织的目标,制订方案实现这些目标。任何管理活动都是从计划开始的,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②组织职能:组织就是把组织的各种资源科学合理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和计划的有效执行。③控制职能:控制是指管理人员为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一致而采取的一 种管理活动,这种活动就是按原 定计划及时纠正偏差,保证组织 目标的实现。没有控制就没有管 理。 3.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 环境净化能力的量,其数值是指 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的污染 物质的最大数量。 4.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 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 活动的能力阈值。环境承载力是 环境系统功能的外在表现,环境 承载力可划分为:①环境能够容 纳污染物的量;②环境持续支撑 经济社会发展规模的能力;③环 境维持良好生态系统的能力。 5.反馈控制:所谓信息反馈控制 就是用过去的情况来指导现在 和将来。 6.前馈控制:不断利用最新的信 息进行预测,把所期望的结果同 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采取措施 是投入和实施活动与期望的结 果相吻合。 第四章 线性规划:就是求一个线性函数 在满足一组线性等式或不等式 方程在变量为非负条件下的极 值问题的总称。 适用范围:①如何优化资源配置 使产值最大或利润最高②如何 统筹安排以便消耗最少的资源 或排放最少的污染物 非线性规划:就是求一个n元实 函数在一组等式或不等式的约 束条件下的极值问题,且和约束 条件至少有一个是未知量的非 线性函数的总称。 适用范围:和约束条件至少有一 个是未知量的非线性函数 动态规划:是一种在数学、计算 机科学和经济学中使用的,通过 把原问题分解为相对简单的子 问题的方式求解复杂问题的方 法。 适用范围:动态规划主要用于求 解以时间划分阶段的动态过程 的优化问题,但是一些与时间无 关的静态规划(如、),只要人为 地引进时间因素,把它视为多阶 段决策过程,也可以用动态规划 方法方便地求解。 第五章 1.环境统计:是用数字反映并计 量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和 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2.环境审计:是对特定项目的环 境保护情况,包括组织机构、管 理、生产及环境保护设施运转与 排污等情况进行系统的、有文字 记录的、定期的、客观的评定。 方法:审计检查法、审计调查法、 审计分析法、账户分析法、账龄 分析法、逻辑推理分析法、经济 活动分析法、经济技术分析法、 数学分析法、抽样审计法等。 3. 环境审计的内容:①符合性审 计,主要为环境保护法规的符合 性审计,对企业有关环境的现状 及管理当局所做的努力进行详 细的、特定区域的评价②环境保 护管理系统审计,确定环境管理 系统是否运作良好,是否能处理 当前或未来的环境风险③过度 审计,企业在购买和转让不动产 时需要,评价与不动产的获取和 剥离有关的风险④关于有害物 质的处理、存放及清理的审计, 评价危险原料的处理、存放及清 理会产生的全部负债,对周边环 境造成污染及威胁人类健康带 来的诉讼、赔偿和罚款导致环境 成本上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降⑤污染预防审计,确定减少 废物的机会,通过对企业可能发 生污染情况的审计预测结果采 取一系列的措施⑥环境效益审 计,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并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兼顾企业的 长远发展⑦产品审计,确定产品 是否与环境政策的要求相符合, 企业可以看出自己的产品与环 境政策要求的差距而进行改进。 第六章 1.环境规划的工作程序:①规划 的编制ⅰ接受任务与组织规划 编制ⅱ完成规划文本的编制② 规划的申报与审批ⅰ规划初级 申报和审核ⅱ终级申报与审批 ⅲ环境规划文本,技术档案文 本、环境规划文本、环境规划报 审文本 2.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环境质量 指标(大气、水环境、噪声)、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大气污染 物宏观总量控制、水污染物宏观 总量控制、工业固体废物宏观控 制、乡镇环境保护规划)、环境 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城市环境 综合整治、乡镇环境污染控制、 水域环境保护、重点污染源治 理、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环

最新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考试试题样卷教程文件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考试试题样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2 土地利用分区:又可称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 3 技术进步: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的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4 绿色GDP:既能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否,而且还能说明资源消耗的状况和环境质量的变化,更能反映国家GDP的值。 5 外部性:指经济主体活动对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二填空(每空一分,共30分) 1反映区域发展水平的总量的指标主要是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绿色GDP 。 2 区域经济特色主要表现为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和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特色。 3 城镇化表现为农村持续向城镇转移,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现代化水平提高。 4 区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的特征。 5 区域的划分一般分为均质区域和功能区。 6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的特征有有限性、动态性和可增强性。 7 科技活动产出的主要形式有科技论文、专利等。 8 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是更低与建设用地的比例。 9 区域规划的特点:综合性、战略性、地域性。 10 区域发展中的单一指标包括总量指标、平均指标、相对指标。 11 按照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可将人口的自然增长划分为原始型、年轻型、成年型、衰老型四种类型。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不属于区域发展新趋势的是(C ) A、区域分工全球化 B、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 C、合作共赢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D、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2 一个国家或区域都存在一个经济上的“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这个量时,都会引起收益减少,处于“最大收益点人口为( B ) A、人口容量 B、适度人口 C、人口承载力 3 主要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构成状况的是(C ) A、人口数量 B、人口迁移 C、人口素质 D、人口分布 4 陕北地区煤油汽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在巨大,在国家能源产业战略布局中居重要地位,那么它在区域优势的类型中属于( C ) A、局部优势 B、潜在优势 C、全局优势 D 现实优势 5 以下哪组属于自然资源所具有的特征的是(D ) A、结构性有限性整体性社会性 B、系统性结构性动态性社会性 C、有限性区域性社会性多用途性 D、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 四、简答题:(各5分) 1.请你简要论述技术的引进或转移的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