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螺杆桩试桩工艺试验总结

最新+螺杆桩试桩工艺试验总结
最新+螺杆桩试桩工艺试验总结

螺杆桩工艺性试验总结

1、工程概况 (1)

2、地形、地貌、地质情况 (2)

3、试验目的 (2)

4、施工过程控制 (3)

5、试验桩施工工艺控制 (4)

5.1施工准备 (4)

5.2施工方法 (6)

6、质量控制 (7)

7、试验总结 (10)

螺杆桩工艺性试验总结

根据设计文件和规范的相关要求,我单位于2018年01月24日进行了螺杆桩工艺性试验,目的为确定施工参数后开展螺杆桩的大规模施工,在ZWDK38+850~ZWDK38+900左侧进行了27根螺杆桩成桩工艺性试验,该试验已按照既定方案顺利完成。现将该工艺试验施工情况总结如下:

1、工程概况

郑州南站自东向西为郑万场、郑阜场、城际场,横列式布置,车站线路南北走向。近期将接入郑万高铁、郑阜高铁及郑登洛城际铁路,远期预留郑州南站至兰考城际铁路、至太原高铁联络线接入条件。

本标段位于郑州南站站场范围、咽喉区段,里程范围为:

郑万工程:ZWDK038+363-ZWDK041+727,正线长3.364km;

郑阜工程:ZHDK000+000-ZHDK002+984,正线长2.984km;

城际工程:CJDK038+450-CJDK041+665,正线长3.216km;

本标段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征地拆迁、大临工程、路基及附属工程、桥涵工程、四电工程等。

路基ZWDK38+400~+452.27(复合地基承载力320Kpa),ZWDK38+517.24~+530(复合地基承载力325Kpa),ZWDK38+600~+790(复合地基承载力280Kpa),采用螺杆桩加固,正方形布置,桩间距2.2m,桩长19~26m不等;路基ZWDK38+363.88~+400(复合地基承载力325Kpa),ZWDK38+530~+537.24(复合地基承载力330Kpa),

ZWDK38+537.24~+600、ZWDK38+790~ZWDK39+114.96(复合地基承载力285Kpa),ZWDK39+114.96~ZWDK39+134.96(复合地基承载力325Kpa),ZWDK39+185.45~+205.45(复合地基承载力325Kpa),ZWDK39+205.45~+459.96(复合地基承载力290Kpa),ZWDK39+459.96~+479.96(复合地基承载力330Kpa),G1DK38+450~G1DK+530、G1DK38+600~G1DK38+900(复合地基承载力260kpa)采采用螺杆桩加固,正方形布置,桩间距2.1m,桩长19~26m不等;螺杆桩桩身采用C20混凝土。本次螺杆桩试桩地点选定ZWDK38+850~ZWDK38+900左侧,复合地基承载力285Kpa。

2、地形、地貌、地质情况

ZWDK38+850~ZWDK38+900左侧地势较开阔,地形较平坦,高差变化不大,多为农田。ZWDK38+850~ZWDK38+900左侧为松软土地基,地质为(2)3-2粉土、(2)2-2粉质黏土、(2)5-2细砂、(2)0-3淤泥质土、(2)3-2粉土、(2)2-2粉质黏土。

3、试验目的

(1)施工设备验证成孔深度能力和成孔直径;

(2)施工工艺是否适宜。

(3)施打顺序确定。

(4)成孔终孔的控制电流;

(5)混凝土配合比,搅拌时间、塌落度;

(6)确定拔管速度;

(7)地质是否与设计相符;

(8)复合地基承载试验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按要求对试验桩进行低应变检测试验及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以确认螺杆桩的设计参数及桩身的完整性。试验结论见后附试验报告。

4、施工过程控制

1、施工用原材料及施工配合比

水泥:登封中联登电水泥有限公司P.042.5

细集料:南阳砂鑫源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中砂(河砂)

粗集料:荥阳市金冠建材有限公司5~20mm碎石(5~10mm:10~20mm=30%:70%)

粉煤灰:神华国华孟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F类Ⅱ级。

减水剂:山西凯迪建材有限公司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标准型)KDSP

水:饮用水(井水)

试验室配合比准备:

水泥:粉煤灰:砂:碎石:减水剂:水=1:0.37:3.64:4.45:0.014:0.75;出场坍落度控制在160~200mm,现场坍落度为170mm、175mm、180mm、185mm、181mm、172mm。

2、人员、机械设备

现场工区长员1名,技术负责人1名,领工员1名,试验员1名,测量员1名,质检员1名,技术员1名,材料员1名,安全员1名,

资料员1名,钻机操作手1名,施工人员10人,电流及钻进负责人2名,电工机长2名。

采用螺旋桩钻机(JZU180)1台、HBT8013-110S型混凝土泵1台。

柴油发电机(500KW)两台(一台备用)1台挖机,1台装载机,混凝土运输车3台。

5、试验桩施工工艺控制

5.1施工准备

(1)1台挖机、1台装载机及5个人工清理、平整场地并将表土弃至弃土场。

(2)测量出断面桩位左右线中心线,根据桩位左右线中心线对称的边线桩位,定出本段区域桩位,桩位用钢筋标记,并用白灰撒线如图1。

图1桩位放线图

(3)测量复测桩位。如图2

图2桩位复测

(3)螺杆桩施工采用横移纵退钻桩顺序施工。布桩图如图

图3螺杆桩布桩示意图

(4)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

图4螺杆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5.2施工方法

(1)钻机就位:螺杆桩钻机就位后,用钻机塔身的前后和左右垂直标杆检查塔身导杆,校正位置,使钻杆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确保桩位偏差≤5cm ,确保螺杆桩垂直度容许偏差不大于1%。在钻架上标记控制钻孔深度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观测记录,每根桩施工前都有专人进行桩位对中及垂直度检查,在以上步骤经自检各项偏差合格后,报监理验收后开始钻孔。

(2)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按配合比进行配料。每盘料搅拌时间按照普通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进行控制,搅拌时间不少于120s ,坍落场地整平

测量放线桩孔就位桩孔至设计标高

混合料注满后按照规定速度

边泵送边提拔钻杆至设计标高

移位施工下一根桩

按照上面工序完成全部全部螺杆桩

拌合螺杆桩混合料

泵送螺杆桩混合料

度控制在160mm~200mm。

(3)钻进成孔:下钻过程中桩机自控系统严格控制钻杆下降速度和旋转速度,使二者匹配,采用正向同步技术,钻至螺杆桩直线段设计深度,钻杆旋转一周,螺杆钻杆下降一个螺距,钻至螺杆桩螺纹段设计深度,在土体中形成螺纹状。当钻头达到设计桩长预定标高时停止钻进,核查地质情况,当符合设计地质要求时,作为施工时控制孔深的依据;如不符,需继续钻进,直至符合设计地质情况。

(4)灌注及拔管:钻头钻至设计标高后,停止钻进,开始泵送混凝土,当钻杆芯管充满混凝土后钻杆开始反向旋转提升钻杆,由于钻头及钻杆为螺纹状,提升时钻杆反向旋转一周,上升一个螺距。提到螺纹部分的顶段设计深度时(桩顶下2/3桩长的位置),钻杆正向旋转并提升,扫除此段的螺纹,产生柱状空间。严禁先提管后泵料。成桩过程宜连续进行,应避免因后台供料慢而导致停机待料。施工桩位控制在5cm以内,桩径有效直径不小于设计值。

(5)孔深及垂直度检查:在钻孔达到预定标高时,检查孔深和垂直度偏差,填写施工记录。

(6)移机:当上一根桩施工完毕,钻机头进行保护,移位,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施工时由于钻机支撑临时支撑脚压在桩位旁,使原标定的桩位发生移动,因此,下一根桩施工时,还应根据轴线或周围桩的位置对需要施工的桩位进行复核,保证桩位准确。

6、质量控制

(1)螺杆桩施工记录表详见附表1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见下表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

(mm)

施工单位检测数量检验方法

1桩位(纵横向)50mm

按成桩总数的10%

抽样检验,且每检

验批不少于5根测量

2桩体垂直度1%经测量仪器或吊线测钻杆倾斜

3桩体有效直径不小于设计

开挖50-100cm深后,钢卷尺测

量周长,计算桩体直径

4桩顶高程±50mm仪器测量

(2)现场试验

A、对于每盘混凝土,试验人员都要进行坍落度的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投料,在成桩过程中抽样做混凝土试块,标准养护,测定28d 抗压强度。

B、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检测桩身的完整性。

C、复合地基检测:采用平板荷载试验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

试验要求达到桩的极限承载力。

D、成桩28天后钻孔取芯检测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

螺杆桩检验报告见附表2;混凝土检查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报告见附表3;地质核查表见附表4。

7、试验总结

通过在ZWDK38+850~ZWDK38+900处组织实施螺杆桩试桩试验,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螺杆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检验了我们的施工工艺的可行性、施工准备的可靠性、施工组织的合理性,螺杆桩的桩长、数量、布置形式及间距满足设计要求,为我们提供了以下价值的技术参数:1.机械设备能满足成孔深度能力和成孔直径设计要求;2.施工工艺适宜,能达到设计要求;3.螺杆桩施工采用横移纵退钻桩顺序施工对桩与桩之间成桩过程中无影响;4.终孔电流值不大于180A;5.选用C20配合比为水泥:粉煤灰:砂:碎石:减水剂:水=1:0.37:3.64:4.45:

0.014:0.75;混凝土拌和时间不少于120s,坍落度控制在160mm~

200mm;6.拔管速度控制在2.0m/min~3.0m/min;7.通过现场钻孔渣样,地质复核设计要求;8.经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以上数据为我们以后螺杆桩的大规模施工积累了经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附表:

1.螺杆桩施工记录表。

2.螺杆桩检验报告。

3.混凝土检查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4.地质核查表。

螺杆桩试桩总结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试桩方案 (1) 3.施工工艺流程 (4) 4.试桩过程 (5) 5.试桩检测 (10) 6.试桩结论 (11)

1.工程概况 昌赣客专5标里程为DK137+562.71~DK178+754.52,标段共有20段路基,其中路基22采用螺杆桩加固,螺杆桩径0.5m,桩长为4~24.5m,桩距1.7~1.8m,总延长米约为22.6万延米。 为复核本标段工程地质,研究各地层中螺杆钻机施工工效,验证螺杆钻机泵送混合料的成桩方式及提取符合标段螺杆桩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参数,项目部开展螺杆桩施工工艺试验。 根据昌赣客专5标路基地质条件、试桩长度等综合考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DK174+925~DK174+950段路基进行螺杆桩加固,桩径0.5m,桩间距 1.8m,正方形布置,布置试桩4根。具体编号为:14-14-10、14-14-11、14-13-10、14-13-11(X-Y-Z,试桩编号,X 指22号路基划分的螺杆桩区段号;Y指此区段的排数;Z指从左向右的个数),桩长为13.5m。 试桩开始时间2015年10月23日13:06,结束时间2015年10月23日15:51;桩身检验时间:2015年11月20日进行28天龄期标准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试验;2015年11月25日进行低应变检测;2015年11月26日-2015年11月30日进行单桩静载检测。 2.试桩方案 DK174+288.28~DK176+788.27,工点长2499.99m。前接桐木特大桥,后接园背中桥。丘陵地貌,DK174+460~DK175+550为丘间谷地,其中DK174+500~DK174+550为池塘,其余段为剥蚀丘陵,附近有村落分布,有水泥路可达。低洼平原地带广泛辟为农田,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测区内散步自然村落,交通较为便利。 地层岩性:自上而下出露地层分别为:

高压旋喷桩试桩总结(最终)

龙烟铁路站前II标段 喀什路框架中桥高压旋喷桩试桩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喀什路框架中桥中心里程为JDK4+472, 桥梁全长58.68m,为跨越开发区规划中的喀什路而设。基础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处理,桩径0.6m、间距1.0m~1.1 m。框架中桥翼墙部分桩长6.5m,共计2217根,共计14410.5m。 本桥为6+12+12+6m钢筋混凝土框架中桥,规划中的喀什路与新建铁路夹角为45°,本框架用途:交通通道。通行净高要求(净宽×净高):2-12.0m×4.5m,出入口设限高架。该桥桥上线路为三股,分别为I股、II股、III股。桥位处线路均为曲线段,半径为600m。线路纵坡分别为-5.5‰、-5.5‰、0.0‰。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III类场地。地下水为第四系空隙潜水,勘探期间地下水水位埋深2.3~2.5m,地下水位标高-0.2~-0.5m受海水和大气降水补给。 该桥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类别为氯盐环境,酸盐侵蚀环境,盐类结晶破坏环境,等级依次为L3、H2、Y2。 特殊岩土及不良地质:淤泥质粉质粘土,为软弱下卧层,建筑物应简算软弱下卧层的压力及稳定性指标;细砂层为可液化土层。 二、试桩目的 根据设计规范要求,旋喷桩施工前进行室内配合比试验,并进行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来确定合理的水灰比,钻机提升速度、泵浆压力、满足旋喷桩施工技术参数,由此确定本标段的高压旋喷桩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参数,试桩施工过程中,驻地监理参与全过程监控。以确保大面积施工时高压旋喷桩的施工质量。 三、设计要求 1、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fcu≥3.0Mpa,处理后的出入口八字墙基底复核地基应力达到254kpa以上,3股下方框架桥箱体地基基底复核地基应力达到145ka以上,I股、II股下方框架墙桥箱体地基基底复核地基应力达到180kpa以上。 2、固化剂采用抗硫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加固料配方,应通过室内配比试验或现场试验确定。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钻孔灌注桩及桩顶冠梁工程 1护坡桩及冠梁参数 桩型-1桩径Φ1000mm,桩长26.1m,桩间距2.0m。钢筋笼主筋为18Ф25钢筋,加劲箍为Ф14@2000mm,螺旋箍筋为φ10@150mm; 桩型-2桩径Φ800mm,桩长13.85m,桩间距1.6m。钢筋笼主筋为18Ф20钢筋,加劲箍为Ф14@2000mm,螺旋箍筋为φ8@150mm; 桩型-3桩径Φ800mm,桩长14.5m,桩间距1.6m。钢筋笼主筋为16Ф22钢筋,加劲箍为Ф14@2000mm,螺旋箍筋为φ8@150mm; 桩型-4桩径Φ800mm,桩长17.5m,桩间距1.6m。钢筋笼主筋为18Ф20钢筋,加劲箍为Ф14@2000mm,螺旋箍筋为φ8@150mm; 桩顶设置1000mm×800mm、800mm×600mm的冠梁。 桩间土开挖并凿除桩头50cm后,设置冠梁连接全部护坡桩,冠梁钢筋主筋为14根(Φ800mm桩径)和16根(Φ1000mm桩径)Ф16钢筋,箍筋为φ8@200mm,护坡桩和冠梁均采用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护坡桩及冠梁施工完成3~7天后,进行护坡桩区域的基坑土方开挖。基坑土方开挖应分段分层开挖,同时分层分段完成土钉墙及锚杆(索)施工。 2钻孔灌注桩及桩顶冠梁的施工 护坡桩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工艺,旋挖钻机成孔、钢筋笼制作吊放,商品混凝土灌注成桩,桩顶设置冠梁。 1)、成孔

钻机成孔过程应按下列要点进行操作: a、成孔时宜采取间隔成孔的施工顺序,并应在混凝土终凝后再进行相邻桩的成孔施工; b、钻机必须坐落在坚实的基底上,保证钻机开动后不倾斜。 c、钻机应先进行试运转检查,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故障。 d、钻机按指定位置就位后,须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调整钻杆的角度并检查钻杆是否垂直,确保无误后方可开钻。 e、第一根桩施工时,采用低压慢速钻进,掌握地层对钻机的影响情况,以确定在该地层条件下的钻进参数。 f、在钻进过程中,为防止超径,保证垂直度,采用小压力慢转速,不可进尺太快。 g、钻进过程中,一定要密切注意孔壁稳定,防止由于场地局部土层的变化引起孔壁坍塌、缩径等质量问题,若出现类似问题,及时上报甲方及监理,并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保证成孔质量。 h、在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钻头尺寸。成孔质量是成桩质量的关键,孔形即桩形,本工程要求桩径任何一段不小于设计直径,倾斜度不大于1%。孔底沉渣不大于150mm,孔深允许误差+300mm。 i、若发现地质情况与钻探资料不符应立即通知设计、监理等部门及时处理。若出现缩径、塌孔、孔斜等情况,应及时进行有效处理。 j、成孔时间控制在6小时以内。时间过长,孔壁易坍塌、孔底沉渣多;时间太短,垂直度、桩径不能保证,且切削出来的泥块直径大,不易

预应力管桩试桩总结报告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平铁路FPZQ-4标 DK82+380-DK82+450段 预应力管桩试桩总结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1、总体概况 (1) 2、试桩概况 (2) 3、试桩参数 (2) 4、地质岩性 (2) 5、水文条件 (3) 6、物理地质 (3) 三、试验目的 (3) 四、资源配置 (3) 1、施工组织机构 (3) 2、施工队伍及人员安排 (4) 3、试桩测量仪器设备 (5) 五、试桩施工流程 (5) 1、试桩控制 (5) 2、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流程 (6) 3、质量检验 (8) 4、现场施工记录 (9) 六、试桩结果 (10) 七、试桩结论 (11) 八、附件 (12)

DK82+380-DK82+450段 预应力管桩试桩总结报告 一、编制依据 ⑴《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⑵《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⑶《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⑸ FPZQ-4标三分部《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⑹铁四院《新建铁路福州至平潭铁路路基工点设计图》; ⑺铁四院《新建铁路福州至平潭铁路路基工程设计与施工参考图集》。 二、工程概况 1、总体概况 我分部主要承担FPZQ-4标段平潭岛内线下工程,分部起点里程DK76+901.095,终点为本项目终点DK88+099.55,全长11.2km。在D K85+700~DK88+850段设平潭车站,长3150m,DK85+700前接区间路基工地,DK88+850后接平潭站维修工区。区间段路基及站场段路基软基加固主要采用CFG桩、预应力管桩、高压旋喷桩三种方法。预应力管桩规格有PHC-AB-500-100型和PHC-AB-400-95型两种,其中路基采用PHC-AB-500-100型总数量为250374m,框架涵采用PHC-AB-4 00-95型总数量为5328m,框架桥下采用PHC-AB-500-100型总数量为39935m。路基桩顶设置1.6×1.6×0.45m(厚)的钢筋混凝土桩帽,桩帽之间采用钢筋连接,桩顶帽设0.6m厚碎石垫层,内铺两层单向拉

灌注桩施工工艺全过程

灌注桩施工工艺全过程 施工工艺流程: 1、钻孔定位 施工过程中采用联测,复测方法以控制桩位。测量给定孔位中心点后,钉一中心木桩,在木桩顶钉一铁钉确定孔位中心点,再按“十字线”法向四周返出四个点钉“骑马桩”,并记录与中心点的距离,当中心桩挖掉后以这四个点测量孔位中心点,确保孔位准确无误。 2、埋设护筒 冲孔灌注桩护筒一般采用钢护筒,也有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护筒作用: 1、定位; 2、保护孔口,以及防止地面石块掉入孔内; 3、保持泥浆水位(压力),防止坍孔; 4、桩顶标高控制依据之一;

5、防止钻孔过程中的沉渣回流。 护筒必须进入原土200mm;回填必须对称进行,以免护筒跑位;保证桩位位置地下无障碍物。 3、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平、稳、对、正等,铅锤吊对位、水平尺操平,钻机基础稳固。冲击钻就位应对准护筒中心,要求偏差不大于±20mm,钻机就位后,进行孔位复测,复测完毕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4、冲孔施工 开孔时应低锤密击,锤高0.4~0.6m,并及时加石块或粘土泥浆护壁,使孔壁挤压密实,直至孔深达护筒下3~4m时,才加快速度,加大冲程,将锤提高到1.5~2m以上,转入正常连续冲击,在造孔时要及时将孔内残渣排出孔外,以免孔内残渣太多,出现埋钻现象。 桩机冲进过程中应进行两次验收,分别为遇岩深度验收和入岩深度验收,根据地质报告的资料与实际冲机施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岩样是否一致。

5、清孔 孔内泥浆清孔保证孔内泥浆性能指标符合要求:粘度小于28秒,比重小于1.25Kg/L,含砂量≤8%,孔底沉渣≤50mm。清孔的方法:1、抽浆法 2、换浆法 3、掏渣法 6、吊放钢筋笼 1、钢筋笼整体吊装 2、当钢筋笼过长时可进行分段吊装,需要焊接时,可先将下段挂在孔内,吊高第二段进行焊接,而后放下。骨架外侧应绑扎水泥垫块或在钢筋笼主筋上焊有一定数量的加筋环用以确定保护层。吊放时应垂直放入,避免钢筋笼末端碰到孔壁造成土块塌落至孔低。若钢筋笼在泥浆面以下,应在钢筋笼顶端焊接标志物,露出泥浆面,以确定钢筋笼是否到底。吊入后校正位置垂直,勿使扭曲变形。 7、安放导管 导管用法兰盘进行连接,“O”型圈密封,严防漏水,当清孔完成,应立即吊装导管,导管应事前拼分成几段,依次放好,以便吊装。导管要求垂直平正,

高压旋喷桩试验方案

高压旋喷桩试验方案 由于不同的土质条件旋喷桩施工时采用的高压泵压力、喷头提升速度、喷头直径、水灰比、以及旋转速度都将影响成桩质量,为了使加固效果更好,施工工艺更合理。在大面积旋喷桩施工前需要进行试验段施工,以选取更合理的施工控制指标。 一、试验目的 现场试验的目的主要是确定成桩直径或定向喷射时喷射距离、喷射的技术参数(提升速度、旋转速度)、水泥浆配合比以及加固体的强度。并在施工工艺上总结经验指导大面积施工。 二、试验方案 本次工程采用高压旋喷桩对现有护岸进行加固形成复合地基,以满足码头区清淤时护岸不至于失稳。为了提高复合地基置换率,从而提高复合地基强度,本设计采用三重管法成桩。 2.1 试验前可确定的因素: 1.喷嘴直径 高压泵喷嘴直径在2~4mm之间,经研究发现在高压泵压力相同的条件下,喷嘴直径越大桩陉越大。但是施工速度会减慢,桩身强度也会相应降低,高压系统的机械、软管的密封性能也需要相应提高,因此根据试验研究结果(详见《地基处理手册》第10章)喷嘴采用2.5mm较为合理。泥浆泵和空压机喷嘴直径对成桩质量影响相对较小,根据经验泥浆泵喷嘴直径选取8~9mm和空压机喷嘴直径取1~3mm。施工方可根据实际机械尺寸进行调整。 2.泥浆泵和空压力压力 前人研究和经验表明泥浆泵和空压机压力对高压旋喷桩成桩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两泵压力施工方可根据机械实际情况选取,泥浆泵压力在 1.8~ 2.0MPa范围选取,空压机压力在0.4~0.55MPa范围选取。 2.2 需要通过试验确定的参数 制约旋喷桩成桩的主要因素有水泥浆的水灰比、高压泵的压力及钻机提升速度。将以上3因素在其较为合理取值范围内进行组合试验。

螺杆桩施工监理细则

新建至万州铁路段 螺杆桩施工理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单位名称:中铁诚业监理万铁路段项目部 二零一六年七月

目录 螺杆桩施工理监理实施细则 0 1.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 (1) 1.1工程特点 (1) _Toc4566155911.2技术标准 (1) 1.2.1 铁路等级:高速铁路; (1) 1.3质量标准: (2) 2.监理工作依据: (2) _Toc4566156063.监理工作围及重点 (2) 4. 监理流程图 (2) 5.监理控制要点、目标及手段 (4) 6.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6) 7.旁站具体部位及工序 (15) 7.1工艺试桩、成桩过程、筏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承载力试验。 (15)

螺杆装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1.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 1.1工程特点 本工程位于邓州东车站路基DK325+639.84~DK327+241.42段,前接潦河特大桥,后接刁河特大桥,其中DK325+675.84~DK326+179.93、DK326+220.07~DK326+790.95、DK326+821.05~DK326+945.19、DK327+000.46~DK327+030、DK327+190~DK327+205.42段设计要求采用螺杆桩复合地基加固,桩径0.5m,桩长19m~25m,形布置,桩间距2.2m,呈正三角形布置,桩径0.5m,采用C25砼灌注,邓州东站螺杆桩共11221根,合计249238延米,桩顶设C35钢筋混凝土桩帽,其上设0.4m厚碎石+0.1m厚粗砾砂垫层,铺设一层双向经编土工格栅。 1.2技术标准 1.2.1 铁路等级:高速铁路; 1.2.2 正线数目:双线; 1.2.3 速度目标值:350km/h; 1.2.4 线间距:5.0m; 1.2.5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7000m,困难5500m ; 1.2.6 最大坡度:20‰; 1.2.7 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 1.2.8 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1.2.9 行车指挥方式:调度集中;

钻孔反循环灌注桩施工工艺

钻孔(反循环)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 一、方法概述及工艺流程图 钻孔(反循环)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二、钻孔(反循环)灌注桩施工工艺要点: 1、测量定位: 使用检验、校准合格的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钢尺。操作

人员应是测量专业技术人员,依据设计桩位平面布置图及建立的现场测量控制网,放出桩位点并埋标。桩位测量定位误差≤5㎜。 2、护筒埋设: 埋设护筒之前应对其桩位用钢尺进行复核,护筒埋设时,根据桩径大小,在桩位点进行人工或机械挖孔,安放钢护筒,护筒内径大于桩径200mm,护筒中心轴线对正测定的桩位中心,其偏差≤50㎜,并保持护筒的垂直,护筒的四周要用粘土捣实,以起到固定护筒和止水作用。护筒上口应高出地面200㎜,其上部宜开设溢浆口,护筒两侧设置吊环,以便吊放、起拔护筒。 3、设备安装: (1)钻机安装必须准、平、稳、牢,使天轮、滑车、转盘中心和桩中心在一条铅垂线上,以保证钻孔垂直度,转盘中心同桩孔中心位置偏差≤10㎜。钻机机座必须稳固,以确保钻进过程中不发生倾斜或位移,用仪器复核定位后方可开钻,在钻进中经常检查。 (2)转移设备,必须由持有专人指挥,严禁无证操作。 (3)设备安装就位之后,应精心调平,安装牢固,作业之前应先试运转,以防止成孔灌注中途发生机械故障。 (4)所有的机电设备接线要安全可靠,位于运输道路上的电缆应加外套或埋设管道保护。 (5)各项设备的安装、使用、拆卸、搬运和维护保养应按其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使用。 4、循环系统设置: (1)泥浆池: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对循环系统的设置进行合理布局,并要求泥浆循环畅通,易于清除钻渣。循环池容量不宜

太小,以确保施工2~3根桩泥浆能够正常循环。 (2)泥浆:泥浆有保护孔壁和排渣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可采用上部粘性土自然造浆,进入砂土层后视泥浆比重、黏度可适当投粘土粉造浆,施工过程中还可循环利用储浆池内泥浆进行补充。 5、钻进成孔: 钻进中应严格按规范操作,建立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质量检查制度等。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不同地层选用适当的钻头进行钻进,开始应缓慢钻进,防止孔口坍塌。钻进中若出现坍孔、涌砂、掉钻等异常情况,应先停钻,及时分析事故原因,作出判断,立即处理。钻孔过程中应做好钻探记录并随时检查钻进情况,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终孔,确保桩长与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6、清孔: 采用反循环清空,端承桩孔底沉渣不宜大于50㎜,摩擦桩孔底沉渣不宜大于100㎜,分两次清孔,第一次清孔是终孔时停止进尺,让钻具慢速空转10~15分钟,置换泥浆,清除孔底沉渣。第二次清孔是在灌注砼之前进行,按孔深配置导管长度,在安装每节导管之前,应检查其密封圈是否完好,涂止水黄油,确保导管封水性能。二次清孔后的孔底沉渣应符合规范要求,孔内泥浆比重宜小于1.25。粘度≤28s,含砂率≤8%。 7、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 (1)钢筋笼制安之前,首先由技术员依照设计图,对制作人员进行详细技术交底。 (2)钢筋笼制作按规范和设计图要求进行控制,制作偏差:

高压旋喷桩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高压旋喷桩 一般规定 4.11.1 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不少于3根),确定各项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 4.11.2 高压旋喷桩大面积施工前,应进行单桩或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以确认设计参数。 4.11.3 施工前应作好场地准备,设置回浆池,喷浆过程中冒出的浆液、泥土必须及时清理。 4.11.4 破除桩头不得影响桩的完整性,应采用截桩机等专用设备切割桩头。 主控项目 4.11.5 高压喷射注浆所用的水泥和外加剂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的水泥和外加剂,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500t为一批,当袋装水泥及外加剂不足200t或散装水泥不足500t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检验1组。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样检验数量的20﹪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及抽样检验。 4.11.6浆液的拌制质量的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条的规定。 附:4.10.6浆体喷射搅拌桩所用的固化料和外加剂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的固化料和外加剂,每200t为一批,当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检验1组。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样数量的20%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查验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及抽样试验。 4.11.7 高压旋喷桩的数量、布桩形式应符合设计,其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条的规定。附:密封膜的铺设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4.11.8 高压旋喷桩施工过程中,应记录施工设备贯入地层的反应,核查地质资料。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根桩记录。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高压旋喷桩试桩总结

高压旋喷桩试桩总结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沙颍河周口至漯河段航运开发工程 大路李航运枢纽施工一标段 高压旋喷桩试桩总结报告河南省中原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沙颍河周口至漯河段航运开发工程 大路李枢纽施工一标项目经理部 2014年8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泄水闸基底位于粉土3层上,该层容许承载力[σ]=160kPa,渗透系数k=×10-4cm/s,其下第四层粉细砂层(Q3a1+p1),渗透系数k=×10-3cm/s,第五层粉质粘土(Q3a1)及其下各主要持力层的土质、厚度和强度基本均匀,属均匀地基。 2、试桩目的 为了使本标段高压旋喷桩规范、有序、高质量的全面展开施工,在大面积施工前我项目部已完成了试桩施工,并通过了试桩检验。通过试桩进一步探明了地质情况,确定了搅拌下沉、提升速度,确定了水泥掺量、灰浆稠度(水灰比)、工作压力,检验施工设备及选定的施工工艺。通过试桩熟练掌握了高压旋喷桩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技术参数、质量检测等作业要求并为全标段高压旋喷桩施工提供指导,积累管理经验,以确保大面积施工时高压旋喷桩的施工质量。 3、试桩要求 (1)桩位布置:高压旋喷试桩桩径,桩间距,设计试验桩长。 (2)本次试验的高压旋喷桩采用双管法,桩身28d立方体平均抗压强度不小于,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不应小于746KN。 4、试桩位置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高压旋喷桩工艺性试验选在泄水闸闸室段右岸,共有9根试验桩,桩位编号为520#、533#、546#、559#、572#、585#、598#、611#、624#。 5、试桩时间 高压旋喷桩的试桩工作于2014年7月6日开始,在2014年7月7日全部完成。6、工艺原理 高压喷射注浆法是先利用工程钻机钻孔作为导孔,将带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插入设计的土层深度,然后将水泥浆以高压流的形式从喷嘴内射出,冲击切削土体。土体在高压喷射流的强大动压等作用下,发生强度破坏,土颗粒从土层中剥落下来,与水泥浆搅拌形成混合浆液。一部分细颗粒随混合浆液冒出地面,其余土粒在射流的冲击力、离心力和重力等力的作用下,按一定的浆土比例和质量大小,有规律地重新排列。这样从下

高压旋喷桩首件情况总结

一、工程简介 1).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蓟汕高速公路(津滨高速~津晋高速)工程第二标段,起点桩号:K23+633;终点桩号:K25+972.514,其中津塘二线分离式立交位于天津市东丽区,起讫桩号:K24+956.494~K25+971.401,桥梁长度:1014.907m,面积:42821.9m2;津塘二线分离式立交主线桥梁按左右两幅桥设计,桥面标准宽度为20.25m,受二线车道影响主桥桥宽变宽,由20.25m变宽到27m。上部结构形式为:预应力25m~ 30m为简支连续小箱梁,预应力23.5~ 51m为现浇连续箱梁,预应力 20m 为简支空心板梁。跨越的主要道路为津塘二线公路其里程桩号为K7+000~K7+300,跨越的河流为东河。 我标段高压旋喷桩施工作业任务总共:56312m。并在K24+935.164~K24+955.164进行了高压旋喷桩的首件施工作业。高压旋喷桩桩径0.6m,桥头处采用横向桩间距1.6m,纵向间距1.38m,桩长分别为12m、14m、16m,单桩承载力分别为300KN、350KN、400KN。 3).编制依据 (1)、国家颁布及天津市有关施工规程、设计规范、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和法规性文件及业主制定的有关规定。 (2)、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及勘察资料。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程》(YBJ225- 91) 二、施工组织安排 1.组织机构 由项目经理和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各部分管理人员参与组成的施工组织机构是本工程施工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领导和组织实施、兑现本工程各项管理目标。项目施工组织机构框图如下。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如下:

高压旋喷桩总结

高压旋喷桩施工 总结 7.1. 高压旋喷桩施工总结 7.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老西门街道673 街坊,拟建场地东侧为光启南路、南侧为中华路、西侧为河南南路、北侧为尚文路和黄家路。本合同段注浆为压密注浆桩为①800,水泥参量为25%本工程土0相当于吴淞高程绝对标高3.600m。 场地位于长江三角洲东南前缘,其天然地形基本平坦,自然地面标高在 5.47?4.68m之间,高差0.79m。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勘察证书号:090012),根据勘察报告本工程 70.5m内地基土均属地四纪沉积物,主要由软粘土、粘性土、粉性土和砂土组成。 本工程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喷射孔间距采用0.6m,共1805根,多排孔布置,注浆深度10.15~16.65m (深入基础层5m)选用“二重管法”旋喷注浆。 7.1.2. 设计技术指标 ( 1)旋喷桩桩径?800,旋喷桩间距?800?600(用于加固) ( 2)采用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为25%,水灰比为0.8~1.0 ,一般宜取1.0 ; (3)使用高速搅拌机的水泥浆搅拌时间不应少于30s ;使用普通搅拌机的水泥 浆搅拌时间不应少于90s;水泥浆从制备到使用完毕的时间不应超过4h,否则作废浆处理。 ( 4)钻机与高压泵的距离不宜过远,钻机孔位允许偏差不应大于50。 (5)桩位偏差不超过50,桩身垂直度误差不超过1/200,桩径偏差不大于10。 ( 6)喷射注浆管插入孔内,喷嘴达到设计标高后方可喷射注浆,喷射注浆应由下往上进行作业;喷射注浆参数达到规定值后, 可按照双管法施工工艺要求提升注浆管;注浆管分段提升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 ( 7)防止孔间串浆,施工时必须采用跳跃法,相邻两根桩施工间隔时间不小于48h,间距不小于4~6m (8)旋喷桩采用双管法施工,注浆压力宜为20?25,气流压力宜取0.7,气体流量0.8?1.2,水泥浆流量70,提升速度为10?20,旋转速度为15。 ( 9)宜采用钻孔取芯方法对高压旋喷桩施工质量进行检测。

质量安全问题红线(修改)

关于下发哈牡哈佳公司质量安全 管理红线的通知 管内各参建单位: 为更好提高现场质量安全控制,公司根据管内一年来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汇总,并形成公司内控质量安全管理红线(5557789 管理红线),现下发给你们,要求各单位在遵照国家相关规定、铁路总公司质量安全红线、现行验收标准、相关设计文件等规定前提下认真落实执行。 一、内业资料(5条) 1.检验批签署不及时,存在签字不规范现象。 2.技术交底未执行三级交底制度,交底人不符合要求,内容简 单,格式一致,未结合现场实际进行编制。 3.工艺性试验未按照验标要求履行监理和设计审批手续。 4.施工日志、监理日志记录内容空洞,字迹杂乱,无法真实反映 现场管理过程。 5.各种施工专项方案审批手续不全,内容不完善,针对性不强, 主要技术要求不明确。 二、安全管理(5条) 1.大型设备安装使用手续不全,日常检查维修不到位,未按照公司制定的大型设备管理办法办理相关手续。 2. 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回复不及时。各级检查下发的问题整改通知单,存在无整改回复报告或问题整改未闭合的现象。 3.进入施工现场不佩戴安全帽,高处作业未使用安全带、安全绳 等安全防护用品。 4.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技术力量薄弱,未按架子队管理模式和现场实际需求配足配全管理人员;监理单位未按照投标承诺配齐监理管理人员,副总监、监理人员数量不足。 5.临近营业线施工防护不到位,未执行一人一机制度,临近营业 线桥梁钻机、地基处理螺旋钻机等未设置缆风绳、地垫钢板等防倾覆措施。 三、拌合站和试验室管理(5条) 1.混凝土拌合站机组操作系统仅设置1个控制密码,操作员和试验员共用,不符合配合比输入和搅拌机操作独立控制的要求。 2.拌合站水泥罐中既有水泥未使用完毕,便开始注入新批次水泥,

旋喷桩试桩总结报告

目录 目录 (1) 1、试桩里程、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 (1) 2、试桩施工机具 (1) 3、试桩目的 (1) 4、试桩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 (2) 5、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 6、施工工艺 (4) 7、试桩技术要求 (6) 8、旋喷桩现场检测情况 (7) 9、试桩总结 (17) 10、附件 (18)

1、试桩里程、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 D1K739+062=(NGDK739+062)涵洞基础软基处理进行了12根旋喷桩成桩工艺性试验,该试验桩已按照既定方案顺利完成。旋喷桩布置形式为正方形布置,桩间距为1.2m。旋喷桩直径为0.6m,设计桩长7.6m,实际桩长见附件:旋喷桩试桩记录 2、试桩施工机具 本次试桩选用MZG-50型桩机,主电机功率为30Kw。试桩前所有用于试桩的机械必须完成以下工作: (1)桩机上的气压表、转速表、电流表、电子称必须经过标定,不合格的仪表必须更换。 (2)每台桩机钻架相互垂直两面上分别设置两个0.5Kg重的吊线锤,并画上垂直线。 (3)在每台桩机的钻架上画上钻进刻度线,标写醒目的深度。 (4)钻头直径的磨损量不得大于1cm。 3、试桩目的 ①确定每延米最佳水泥用量、水泥浆用量 ②钻杆的提升速度及钻杆旋转速度 ③最佳注浆压力。 ④校核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⑤根据单桩承载力试验确定施工掺和比,取得可靠的、符合设计

要求的工艺控制数据,以便指导本段旋喷桩大面积施工。 4、试桩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 4.1、钻进速度与提升速度 根据以往水泥搅拌施工经验,钻机旋喷速度和提升旋喷速度如下: 试桩施工中,严格控制机头的钻进速度(22cm/min)及提升速度(25cm/min),注意保证桩头的质量(采用停留喷粉或喷浆30秒的方法),用电子秤或电子自动记录仪来记录每米喷粉量(湿法则记录总喷浆量及平均喷浆量),如发现喷粉量或喷浆量不足,则采用复搅复喷的方法来保证桩身质量(试桩时未发生)。本段旋喷桩的施工采用湿喷法施工。 4.2、配合比 根据《柳南施路专-08-1》设计要求,水泥采用P.0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掺灰量为被加固土湿质量的20~30%;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采用水泥+土,水泥掺量为30%。为选择经济、可靠、合理的水泥浆配比,试桩按水泥浆配比试桩和水泥+土试桩,试桩数量如下:按水泥浆配比试桩:水泥掺比为30%、20%、15%的试桩各三组,共6组12根。 在8月31日-9月1日,12根试桩已顺利完成。 根据《南宁枢纽施工图-车站路基工点设计图》设计要求,桩身胶凝剂及采用水泥和土,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再根据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

广州轨道交通五号线广州火车站钻(冲)孔桩、 三重管旋喷桩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广东省地质工程公司 二OO五年五月十六日

广州轨道交通五号线广州火车站钻(冲)孔桩、 三重管旋喷桩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编写:陈志贤 审核:梁斌 总工程师:甘展孜 总经理:陈政民 广东省地质工程公司 二OO五年五月十六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4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4 三、施工组织管理和计划安排--------------------------------4 四、分项工程方法和技术措施--------------------------------6 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4

一、工程概况 广州轨道交通五号线广州火车站四号活塞风亭设在车站东端的区间,位于国旅门前。风井基坑尺寸22.3×9米,深29.93 米。围护结构采用Φ1200mm钻(冲)孔灌注桩+内支撑形式,钻 (冲)孔桩长为31.7~33.2米,共49根,嵌固深度2~3.3m,桩间 距1350mm;基坑外侧桩间止水帷幕为Φ900旋喷桩(三重管), 共49根,与钻孔灌注桩咬合厚度不小于150mm,旋喷桩入全风化 层1米以上。 基坑周边的国旅与民航售票处距基坑3~7米,且为天然基础,所以在基坑围护结构和建筑物之间设置一道隔断墙。隔断墙 采用Φ900mm(三重管),共69根,咬合250mm,进入全风化层1米 以上。 一、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地质钻孔资料,主要地层从上往下依次为:(1)素填土 <1>,厚2.3m。(2)残积土<5-1>,厚6.7m。(3)全风化红砂岩层<6>, 厚8.5m。(4)中风化红砂岩层<8>,厚2.2m。(5)微风化红砂岩层 <9>,厚1.8m,(6)中风化红砂岩层<8>,厚0.9m(7)微风化红砂岩 层<9>,厚9.4m(8)中风化红砂岩层<8>,厚1.2m(9)微风化红砂 岩层<9>,厚2.3m。 二、施工组织管理和计划安排 (一)机械设备安排 根据本工程工程量及工期要求,我公司组织的机械设备见下表:

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总结2

目录 一、适用范围 (2) 二、工程慨况 (2) 三、总体施工方案 (2) 四、施工准备 (3) (一) ............................................ 内业准备3 (二) ............................................ 外业准备3 (二)资源配置方案 (3) 五、施工方法及流程 (4) 六、常见施工问题及解决措施 (6) 七、施工注意事项 (10) 八、结束语 (10) 九、附件 (10)

DK603+615-DK603+730段路基高压旋喷桩施工首件总结2013年]月17 S, DK603+615-DK603+730段路基顺利完成了高压旋喷桩的施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施工经验,为了较好地指导后续的高压旋喷桩施工,特对首件工程DK603+615-DK603+730段路基高压旋喷桩进行了施工总结。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铁十七局集团沪昆客专贵州段工程指挥部CKGZTJ-5标段所有路基段施工。 二、工程概况 中铁十七局集团新建沪昆客运专线CKGZTJ-5标段CFG桩首件评估路基段位于贵州省麻江县碧波乡碧波村,设计里程为DK603+615DK603+730,全长115m。木段覆盖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及坡洪积层,下伏基岩为石灰系灰岩夹页岩。DK603+615-DK603+730里程段路基基底原设计采用CFG桩加固,采用长螺旋钻孔施工,CFG桩直径50cm,正方形布置,桩间距1. 6mo 由于此里程段路基DK603+630路基断而上方有一条110KV高压线通过,与线路斜交约50。,与地面高差约9m,长螺旋钻无法施工。 DK603+615-DK603+730里程段范围内基底CFG桩加固措施调整为高压旋喷桩加固。高压旋喷桩直径50cm,正三角形布置,桩间距1. 2m, 加固深度穿透软弱土层至下卧层不小于0.5m,若下卧层为基岩则至基岩面。 三、总体施工方案 高压旋喷桩是利用水泥浆搅拌系统、高压注浆泵、钻机等设备将水泥浆变成旋转的高速射流,利用射流的强大动能将土体破碎、搅拌, 使水泥浆均匀地与原位土体混合在一起,硬凝后形成的圆柱状水泥土固结体。

螺杆桩合同

螺杆桩基专业分包施工合同 合同编号: 甲方: 乙方: 签订时间:2016年4月日 0 / 8

发包人(全称)(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人(全称)(以下简称乙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本建设工程施工事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桩基工程。 工程地点: 二、工程承包类型、范围: 1、承包类型:采用包工包辅材包质量包工期包安全包省级文明施工。 2、承包范围:结构设计蓝图内螺杆桩基分项工程的全部内容(甲方只供应钢筋、混凝土其余均由乙方完成)主要有:测放桩位线、螺杆桩的成孔,混凝土的浇灌、钢筋笼制安及辅材、现场原始资料整理。 三、开、竣工日期: 开工日期:2016年月日 竣工日期:2016年月日 总工期30天,进场开钻施工后7天必须完成试桩;如有特殊情况(下雨、雪停水停电及不可抗力等因素影响)必须经甲方同意方可顺延工期,否则造成甲方损失的由乙方承担。 四、质量标准: 工程质量标准:合格; 工程质量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以及现行的国家和行业验收评定标准,承包范围内全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标准达到国家现行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如桩基经检测不合格乙方向甲方支付合同总造价的10%的违约金并在甲方规定的时限内返工至合格,并承担由此造成一切损失。 五、合同价款: 1、螺杆桩(直径600mm)合同综合单价: 290元/m;(包括试桩、工程桩;

锚桩)、此单价为不含水、电费、不含税价,本工程其他费用如人工费、合同约定的材料费、机械费等均已包含于此价款内,乙方不再计取任何费用。 2、螺杆桩结算工程量计算办法为: ①桩长确认:图纸设计桩长+设计锚固长度。 ②工程量确认:实际完成桩根数×桩长×螺杆桩合同单价。 3、本合同价在合同履行期间不再考虑市场材料变化情况及国家政策调整因素。 六、工程款支付方式、时间及比例: 螺杆桩工程桩完成,一个月内支付工程量总价款50%;主体封顶后支付工程总价款95%;剩余5%留作质保金,待竣工验收后一年后无相关质量问题一次性无息支付。 七、工程量确认: 乙方完工后经监理、建设单位、甲方一同验收,合格后由乙方提交结算和一切相关的工程资料报甲方审核确认。 八、甲方责任: 1、负责基坑开挖、平整施工场地。 2、将施工所需水、电施工场地内指定接点其余乙方自理。 3、向乙方提供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和地下管线资料,对资料的真实准确性负责。 4、向乙方提供施工用蓝图、确定水准点与坐标控制点,以书面形式交给乙方,进行现场交验。 5、组织乙方和设计单位进行图纸会审。 6、协调处理施工现场周围地下管线和临近建筑物、构筑物的保护工作、承担有关费用。 7、配合协调处理施工现场外围及其他承包单位与施工进度相关事宜,确保工程进度不受影响。 8、负责按照合同约定按时足额支付乙方工程款; 9、按乙方要求提供检测合格的混凝土及钢材,并做好相关原材料的送检复试、

高压旋喷桩试桩总结(最终)

高压旋喷桩试桩总结(最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龙烟铁路站前II标段 喀什路框架中桥高压旋喷桩试桩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喀什路框架中桥中心里程为JDK4+472, 桥梁全长58.68m,为跨越开发区规划中的喀什路而设。基础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处理,桩径0.6m、间距1.0m~1.1 m。框架中桥翼墙部分桩长6.5m,共计2217根,共计14410.5m。 本桥为6+12+12+6m钢筋混凝土框架中桥,规划中的喀什路与新建铁路夹角为45°,本框架用途:交通通道。通行净高要求(净宽×净高):2-12.0m×4.5m,出入口设限高架。该桥桥上线路为三股,分别为I股、II股、III股。桥位处线路均为曲线段,半径为600m。线路纵坡分别为-5.5‰、-5.5‰、0.0‰。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III类场地。地下水为第四系空隙潜水,勘探期间地下水水位埋深2.3~2.5m,地下水位标高-0.2~-0.5 m受海水和大气降水补给。 该桥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类别为氯盐环境,酸盐侵蚀环境,盐类结晶破坏环境,等级依次为L3、H2、Y2。 特殊岩土及不良地质:淤泥质粉质粘土,为软弱下卧层,建筑物应简算软弱下卧层的压力及稳定性指标;细砂层为可液化土层。 二、试桩目的 根据设计规范要求,旋喷桩施工前进行室内配合比试验,并进行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来确定合理的水灰比,钻机提升速度、泵浆压力、满足旋喷桩施工技术参数,由此确定本标段的高压旋喷桩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参数,试桩施工过程中,驻地监理参与全过程监控。以确保大面积施工时高压旋喷桩的施工质量。 三、设计要求 1、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fcu≥3.0Mpa,处理后的出入口八字墙基底复核地基应力达到254kpa以上,3股下方框架桥箱体地基基底复核地基应力达到145ka以上,I股、II股下方框架墙桥箱体地基基底复核地基应力达到180kpa以上。 2、固化剂采用抗硫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加固料配方,应通过室内配比试验或现场试验确定。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 一、施工流程图 、注浆阀及钢筋制作示意图 三、后注浆管阀的设置 1、注浆管的设置桩底后注浆管阀的设置按桩径大小设置为沿钢筋笼圆周对称设置, 径小于1200 mm设置2根;桩径大于1200 mm而小于2500 mm的桩对称设置3根 2、后压注浆管采用①50m的钢管,且与钢筋笼加劲筋绑扎固定或 焊接。 3、注浆阀设置 ~.L 加難 里戌注抿妈 TJS 4-=童三三盘 朮7-一〒装0 =

(1)注浆阀比钢筋笼长200伽。 (2)注浆阀应置与桩底下注浆土体中,且确保注浆阀的顺利打开;并采用后注浆装置。 四、施工要求 1 、水灰比 浆液水灰比《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相关条文之要求,建议注浆液的水灰比根据土的饱和度、渗透性确定,饱和土水灰比~,对于非饱和土水灰比为~(松散碎石土、砂砾为~);低水灰比浆液宜掺如减水剂。水灰比过大容易造成浆液流失,降低后注浆的有效性,水灰比过小会增大注浆压力,降低可注性,乃至转化为压力注浆。因此,水灰比的大小应根据土层类别、土的密实度、土是否饱和诸因素确定。当浆液水灰比不超过时,加入减水剂、微膨胀剂等外加剂在于增加浆液的流动性和对土体的增强效应。确保最佳注浆量是确保桩的承载力增幅达到要求的重要因素,过量注浆会增加不必要的消耗,应通过试注浆确定。 2、注浆压力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 2008)桩端注浆终止注浆压力应根据土层性质及注浆点深度确定,对于风化岩、非饱和粘性土及粉土。注浆压力宜为3~10MPa;对于饱和土层注浆压力宜为~,软土取低值, 密实粘性土宜取高值。同时注意,注浆量不宜超过75L/min。 3、注浆时间 注浆作业在成桩2d 后开始。 规定终止注浆的条件是为了保证后注浆的预期效果及避免过量注浆。

高压旋喷桩工艺试验总结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1.1、工程简介 (3) 1.2、地质情况 (3) 二、工艺性试桩的内容及目的 (4) 2.1、试桩内容 (4) 2.2、试桩目的 (4) 三、试验设计参数 (5) 四、施工准备 (6) 4.1、水、电及现场布置 (6) 4.2、物资准备 (7) 4.3、技术准备 (7) 4.4、试验工作 (8) 五、施工安排 (8) 5.1、施工人员安排 (8) 5.2、机械设备安排 (8) 5.3、施工队伍安排 (9) 5.4、施工安排 (10) 5.5、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网络 (10) 六、工艺性试桩施工过程 (11) 6.1、测量定位: (11) 6.2、钻机就位 (12) 6.3、拌制1:1水泥浆液 (12) 6.4、检查喷嘴 (14)

6.5、下钻 (14) 6.6、提升钻杆 (15) 6.7、桩顶喷浆 (16) 6.8、清理机具 (16) 6.9完成单根旋喷桩施工 (17) 6.10、提钻速度 (17) 6.11、试桩完毕 (17) 6.12、试桩结果 (18) 七、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及质量要求 (20) 7.1、施工工艺流程图 (20) 7.2、质量要求 (21) 八、桩基施工质量、安全、进度保证措施 (21) 8.1、质量保证措施 (21) 8.2、进度保证措施 (23) 8.3、安全施工措施 (23) 九、试桩过程存在的不足 (24) 十、下步施工注意事项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24) 十一、综合评价及总结 (25)

高压旋喷桩工艺试验总结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优质,避免盲目施工,通过试验桩的各工序施 工时间,确定本段桩基施工所需投入的钻机数量以及施工资源的配置 和标准的施工工艺和合理的施工组织,确保我标段内的高压旋喷桩工 程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我分部在DK182+500-DK182+540区间路 基段选定20颗桩作为高压旋喷工艺试桩。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DK182+476.63-DK183+101.495区间路基处理段全长624.86m, 工点前接刚要河大桥,后接北尖篆河特大桥,工点位于滨海平原区, 线路在本段为路基填方。 本次选择20根高压旋喷桩作为试验桩,桩径0.6m,设计桩长 20m。分别以胶凝材料掺量为天然土用量的38%、42%、46%,水灰 比1:1进行工艺性试验,本次试桩从2014年4月11日开始,至4 月16日结束。为了保证在后期的高压旋喷桩施工能够保质保量的完 成合同要求的任务,现对本次20根高压旋碰施工进行如下总结。 1.2、地质情况 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地质资料,DK182+476.63-DK183+101.495区间路基处理段范围内地形比较平坦,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海相沉积和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粘性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土、砂类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