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加减小结与复习

整式的加减小结与复习。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对本章内容的认识更全面、更系统化。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章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基本技能(主要是计算)的掌握。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章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基础知识的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本章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基础知识的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主要概念:

(1)关于单项式,你都知道什么? (2)关于多项式,你又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积极回答所提问题,通过几名同学的回答,复习单项式的定义、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定义,多项式的定义以及多项式的项、同类项、次数、升降幂排列等定义。 (3)什么叫整式?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用投影演示:

整式?

??升降幂排列)多项式(项同类项次数)单项式(定义系数次数 2.主要法则:

①提问:在本章中,我们学习了哪几个重要的法则?分别如何叙述? 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整式的加减?

??合并同类项。去(添)括号。

二、讲授新课: 1.例题:

例1:找出下列代数式中的单项式、多项式和整式。

3

z

y x ++,4xy ,a

1,

22n m ,x 2

+x+

x

1,0,

x

x 212-,m ,―2.01×10

5

解:单项式有4xy ,

2

2n m ,0,m ,―2.01×105

;多项式有

3

z

y x ++;

整式有4xy ,

2

2n m ,0,m ,-2.01×105

3

z

y x ++。

此题由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通过此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定义的理解。

例2:指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次数:a b ,―x 2

,53xy 5

,3

5

3z

y x

-。

解:a b :系数是1,次数是2; ―x 2

:系数是―1,次数是2; 53xy 5

:系数是5

3,次数是6;

3

53z

y x -:系数是―3

1,次数是9。

此题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及时强调“系数”及“次数”定义中应注意的问题:系数应包括前面的“+”号或“―”号,次数是“指数之和”。

例3:指出多项式a 3―a 2b ―a b 2+b 3

―1是几次几项式,最高次项、常数项各是什么?

解:是三次五项式,最高次项有:a 3、―a 2b 、―a b 2、b 3

,常数项是―1。

例4:化简,并将结果按x 的降幂排列: (1)(2x 4

―5x 2

―4x+1)―(3x 3

―5x 2

―3x); (2)―[―(―x+2

1)]―(x ―1);

(3)―3(21x 2

―2xy+y 2

)+ 2

1(2x 2

―xy ―2y 2

)。

解:(1)原式=2x 4

―3x 2

―x+1; (2)原式=―2x+23; (3)原式=―2

1x 2

+

2

11

xy ―4y 2。 通过此题强调:(1)去括号(包括去多重括号)的问题;(2)数字与多项式相乘时分配律的使用问题。

例5:化简、求值:5a b ―2[3a b ―(4a b 2

+21a b)]―5a b 2

,其中a =21,b=―3

2。

解:化简的结果是:3a b 2

,求值的结果是3

2。

例6:一个多项式加上―2x 3

+4x 2

y+5y 3

后,得x 3

―x 2

y+3y 3

,求这个多项式,并求当x=―2

1,

y=2

1时,这个多项式的值。

解:此多项式为3x 3

―5x 2

y ―2y 3

;值为―4

5。 3.课堂练习:

课本p78―77:1,2, 3,4,5,7,8 四、作业:

课本78―79:6,10,11、12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设想:

①本节是全章的复习课。首先是复习本章的主要概念和法则。在上节课所留复习作业的基础上,一上课,就进行课堂提问,“关于单项式,你都知道什么”,“关于多项式,你又知道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既可检查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又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且这样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使学生的思维发散,把他们所知道的有关内容都说出来。通过对一个问题的多个侧面地回答,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重视,又可培养他们主动分析问题的习惯。

②对于应该强调的问题,如果只是泛泛而谈,效果不大。因此,在复习了本章的主要知

识后,出了一组练习,通过具体的题目,强调有关的问题,将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学习效果会更好。

整式的加减教案设计

新教材整式的加减这一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基础上,结合初一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了用字母表示有理数,实现了从具体的数到比较复杂的整式的过渡。使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实现了学生思维活动的一个质的飞跃。然后再由代数式、代数式的值逐步引出单项式、多项式和整式及相关概念,并且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展到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法则,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等。最后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本章的重点——整式的加减。本章知识体系井然有序、层层深入、结构分明、重点突出。新教材把整式的乘除运算,后移到八年纪的上册的第十四章中去阐述,这样处理比较符合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达到了有效地降低教学难度这一目的,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又不失整个知识结构体系的完整性。 新教材和原教材的知识体系及内容的编排上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原教材从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接受考虑,把整式的教学内容分成来两个教学阶段进行编排。首先在初一上册中,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基础上,引进了用字母表示数,然后逐步引初一次式的概念,再给出一次式同类项,合并一次式同类项法则,数和一次式相乘法则,去括号法则,然后进行一次式加减运算的教学。其目的是避免了单项式,多项式的多元化问题和多次化的问题,有效地降低了教材的教学难度,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然后在初一下册中,再学习字母多次问题和多个字母问题,从而使整式的概念及其运算完整化。但是在教学中必须进行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及运算法则的重新再认识,导致整个教材的内容编排上有些重复,知识结构的条理上有些混杂,因此在整个知识体系的结构上,新教材比原教材更能体现井然有序,结构分明的特征。 本章教材的编排上共分4个单元,11个小节,教学时数约为17课时,建议分配如下: 3.1列代数式3课时] 3.2代数式的值1课时 3.3整式4课时

整式的加减知识点总结以与题型归纳

整式的加减 【本将教学容】 整式的基本概念、加减运算、代数式求值等 整式知识点 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注意:(若a 、b 、c 、p 、q 是常数)ax 2 +bx+c 和x 2 +px+q 是常见的两个二次三项式. 5.整式:凡不含有除法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代数式叫整式. 整式分类为:?? ?多项式 单项式整式 . 6.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 7.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8.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9.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实际上是在去括号的基础上,把多项式的同类项合并. 10.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注意:多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一般应该进行升幂(或降幂)排列. 11. 列代数式 列代数式首先要确定数量与数量的运算关系,其次应抓住题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如和、差、积、商、平方、倒数以及几分之几、几成、倍等等.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反复咀嚼,认真推敲,列好一般的代数式就不太难了. 12.代数式的值 根据问题的需要,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所

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优选稿

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 围场二中佟彦风 《整式的加减》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的运算中的第二节内容。教材的安排是在学习有理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继而介绍了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及其相关概念,以及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并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逐步展开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法则,最后将这些法则应用于整式的加减。 这部分课,我按照“学习目标——预习指导——展示提升——当堂检测”这几个环节来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大胆尝试,找出规律,进行应用。给予了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运算能力。但讲完以后却发现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就教学的整个过程做出一些回顾和思考。学习目标的问题,我觉得设计的还是很好的。就要学生去读,总结目标内容重点,让学生得到数学问题。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是很有用的。从上课的过程也可以看出,他们是很感兴趣的。这对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很有帮助的。对于指导自学的环节,我要排学生依据导学案自学引导学生很自然地就过度到新知识上了。其实整式的加减本质上就是合并同类项的问题(即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减的过程),只是需要让学生知道前面所学的就已经是整式的加减了,只不过没有明确的讲罢了。所以这一个环节还是做的较好的。对于去括号法则的记忆,我觉得这是一个亮点。只要把知识点记起来,长久不忘。对于整式的教学就轻松多了。因此,在展示提升中,我

重点是让学生较好的记住法则,论依据法则去解决问题,学生的疑惑被一点点的解决了。并能在当堂检测中反应出学习的效果。总之,这样的课,总体上是还可以的,教学过程中仍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1、学生练习的量小,时间太紧,来不及深化与拓展,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充分发散。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太长,老师指导的时间少。 2、问题都是让学生先进行试算,然后集体讨论,使得部分学生的解题步骤不规范。教师应该选择一个例题,进行规范的、完整的板书,给予学生书写规范性的示范与指导。 3 、知识处理方面还存在欠缺,预习指导花的时间太多,学生接受的能力不同,使整个课堂显得松紧不调。 4 、学生的讨论与合作学习还需加强,讨论问题还不够深入,多数时间还是以个别回答为主,主动参与的学生少,个别学生由于基础的问题还是不能全力的投入学习,虽然全部参与了,但仍需注意实效性,让学生从合作学习中有所提高,从与它人的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5 、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有待加强,计算出现的错误比较多,说明学生计算的基本功有待加强。有理数的学习不够优秀是本章学习的一大难题。 经过这部分知识课时的教学,我深深感到,上好一节课,教师除了要仔细认真地钻研教材之外,还要全面的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情况,较好的把握学生的基础,实事求是的去看待学生的学习,一步一个

整式的加减(教案)

整式的加减(一) 问题1: 青藏铁路线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小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小时,而列车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是通过冻土地段的时间的2.1倍,如果通过冻土地段需要t小时,请用含t的式子表示这段铁路的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1: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计算: ⑴100 × 2 + 252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100 × (-2) + 252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1中的字母表示的是一个数字,故问题1中的结果可进一步写成 (______+_____)t =________ 练习2:填空: ⑴100t-252t =___________ ⑵ 2 3x+2 2x=_______________ ⑶ 2 3ab-2 4ab=______________ 讨论:练习2中各小题的项分别是什么?这些项有什么共同点? ⑴式的项是_______和_________,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式的项是_______和_________,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式的项是_______和_________,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同类项。思考:下列各组是不是同类项: (1) 2 0.5y x和2 0.2xy(2)4abc和3ab (3)2 3 ab和ba -(4) 23 5m n -和32 2n m 判断同类项要注意两点:①字母要求相同;②相同的字母其指数也要求相同。范例:多项式中的字母表示数字,所以我们可以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 例如: 22 427382 x x x x +++--(找出多项式中的同类项)解:原式= 2 4x2 8x -2x +3x +7+2-(运用交换律把同类项放在一起 注意,交换位置时符号也要同时进行交换) = 2 (48)x -(23)x ++(72) +-(运用结合律和分配律)= 2 4x -5x +5+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观察并讨论: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与合并前各项的系数、字母及字母的指数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多项式中只有同类项才能合并,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 练习3:合并下列各式的同类项: ⑴ 22 1 5 xy xy - (2) 22 2232 32 y y xy xy x x ++- -

新人教版七上整式的加减全章教案

2.1 整式(1)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4.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难点:单项式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列代数式 (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正方形的面积是; (2)若三角形一边长为a,并且这边上的高为h,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为; (3)若x表示正方体棱长,则正方体的体积是; (4)若m表示一个有理数,则它的相反数是; (5)小明从每月的零花钱中贮存x元钱捐给希望工程,一年下来小明捐款 元。 2、请学生说出所列代数式的意义。 3、请学生观察所列代数式包含哪些运算,有何共同运算特征。

二、讲授新课: 1.单项式: 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补充,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如a ,5。 2.练习:判断下列各代数式哪些是单项式? (1) 2 1 x ; (2)a bc ; (3)b 2; (4)-5a b 2; (5)y ; (6)-xy 2; (7)-5。 3.单项式系数和次数: 直接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单项式结构,总结出单项式是由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两部分组成的。以四个单项式3 1 a 2h ,2πr ,a bc ,-m 为例,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数字因数是什么,,接着让学生说出以上几个单项式的字母因数是什么,各字母指数分别是多少,从而引入单项式次数的概念并板书。 4.例题: 例1:判断下列各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如不是,请说明理由;如是,请指出它的系数和次数。 ①x +1; ②x 1; ③πr 2; ④-23a 2b 。 答:①不是,因为原代数式中出现了加法运算;②不是,因为原代数式是1与x 的商; ③是,它的系数是π,次数是2; ④是,它的系数是-2 3 ,次数是3。 通过其中的反例练习及例题,强调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圆周率π是常数; ②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如x 2,-a 2b 等; ③单项式次数只与字母指数有关。

《整式的加减》回顾与思考(28中颜成明)

课题:第三章《整式的加减》回顾与思考 主备人:枣庄二十八中颜成明 课型:复习课 时间:2012年11月9日星期四第1、2节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及其有关概念,准确确定单项式的系数、次数、 多项式的项、次数;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和去括号法则,熟练地进行整式 加减运算. 2、通过回顾与思考,帮助学生梳理本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运算能力及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通过列式表示数量关系,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同类项的概念、整式的加减, 难点是去括号与化简求值运算. 教法学法指导: 1?学习本章知识时,要注意把数字和字母联系起来,从具体情境中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 2?要注意对整式加减运算法则探索过程的理解,体会数式的通性”. 3?要注意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发现,进而归纳总结规律,提高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自学意识. 课前准备:多媒体. 一、实例引入复习 师:出示引例 遗传是影响一个人身高的因素之一,国外有学者研究得出由父母身高预测子女成年后身 高的公式是:儿子身高是父母身高的和的一半的 1.08倍;女儿的身高是父亲身高的0.92倍加上母亲身高的和的一半. 已知父亲身高是a米,母亲身高是b米,试用代数式表示成年后 儿子和女儿的身高;并比较儿子和女儿的身高。你能用本章的知识解决吗? 1 生1: (1)儿子身高:1.08x (a+ b)米,即:0.54 ( a+ b)米; 2 1 女儿身高:一(0.92 a+ b)米。 2 1 生2:比较大小0.54( a+ b)——(0.92 a+ b)= 0.54a + 0.54b—0.46 a- 0.5 b= 0.08a+ 0.04b,

整式加减实际应用

《2.2整式的加减(3)》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进行整式加减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2、整式的加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灵活地列出算式和去括号 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 “整式的加减”是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整式的加减”的基础内容,也是本章的重点,贯穿于本章的始终,它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继七年级上册所学的“合并同类项”与“去括号”的延续,更是整式混合运算的基础。在七年级上册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数的运算、字母表示数、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内容,具备了学习本章所必需的基本运算技能。在上节课中,又学习了整式的概念,通过类比他们会产生“整式是否也有相应的运算,如果有的话该怎样进行”“整式加减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应用”等问题,此时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进一步系统化地学好本章内容非常有利。 活动经验基础: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抽象、归纳、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他们敢于面对挑战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以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激情。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整式加减运算的法则,进一步培养观察、归 纳、类比、概括等能力,提高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 达能力。 2、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3、让学生在探索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的活动中通过相互间 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挖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 学表达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用数学” 的信心。 教学方法 活动——分析讨论法 教师根据情况创设情境,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发现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进行表示,再利用所学的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法则验证自己的发现,从而理解整式加减运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复习提问去括号法则: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的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 );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的各项的符号

《整式的加减》教案

整式的加减(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进一步巩固前面所学的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2 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整式的加减运算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提问 1 什么是同类项?怎样合并同类项? 2 去括号法则如何叙述? 学生口答,订正无误后,指出,在学习“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今天我们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 二、新知识的学习 先看以下各题 例1 求和与求差: (1)求100t,-252t 的和; (2)求3x 2-6x+5与4x 2+7x-6的和; (3)求2x 2+xy+3y 2与-x 2-xy+2y 2的差 分析第(1)小题:请同学们想想,什么叫求几个数的和?至学生答出“把这几个数相加”之后,接着追问,那么什么叫求几个单项式的和?以使学生明确所谓求几单项式的和就是先用加号将这几个单项式连接,而后再合并同类项 解:(1)5x 2y+(-2x 2y)+2xy 2+(-4x 2y) =5x 2y-2x 2y+2xy 2-4x 2y =-x 2y+2xy 2; 分析第(2)(3)小题:同学们想想看,求多项式的和或差,一定要注意什么?使学生明确在列式时应首先用括号把多项式括起来,而后,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解:(2)(3x 2-6x+5)+(4x 2+7x-6) =3x 2-6x+5+4x 2+7x-6 =7x 2+x-1; 解:(3)(2x 2+xy+3y 2)-(-x 2-xy+2y 2) =2x 2+xy+3y 2+x 2+xy-2y 2 =3x 2+2x+y 2. 同学们想想,通过此题 大家发现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运算什么?引导学生得出“整式的加减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结论. 再看几个题 例2 化简31a-(21 a-4b-6c)+3(-2c+2b)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知识总结

整式的加减 一、复习: 1、主要概念: 引导学生积极回答所提问题,复习单项式的定义、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定义,多项式的定义以及多项式的项、同类项、次数、升降幂排列等定义。 (1)关于单项式,你都知道什么? 单项式的概念:表示数或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特别地,单独一 2, x/3, m, 5,ab2)个 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做单项式。(3a, -5x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 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关于多项式,你又知道什么? 多项式的定义: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并指出,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 2+5y+2z, 5+ 0.5ab-π2r)多项 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3x 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 是同类项。 2+2x+7+3x-8x2-2 (找出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4x 2-8x2+2x+3x+7-2 (交换律) =4x 2-8x2 )+(2x+3x)+(7-2) (结合律) =(4x 2 +(2+3)x+(7-2) (分配律) =(4-8)x 2+5x+5 =-4x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 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注意:1、若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则两项的和等于零,如: 2+3ab2=(-3+3)ab2=0×ab2=0。 -3ab 2、多项式中只有同类项才能合并,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 3、通常我们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照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降幂)或 2+5x+5 或写5+5x-4x2。者从 小到大(升幂)的顺序排列,如:-4x (3)什么叫整式? 让学生回顾总结,形整式: 成知识体系。 单项式(定义系数次数) 多项式(项同类项次数升降幂排列) 2、整式的加减: 去(添)括号。 合并同类项。 法则顺口溜:去括号,看符号:是“+号”,不变号;是“―”号,全变号。

整式的加减教案.doc

整式的加减教案 【篇一:2.2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2)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正确合并同类项。 (3)学会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2.能力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的观察、思考、类比、探索、交流和反思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类思想,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2)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3)通过知识梳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数学的信心。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教学方法:我在教学中利用引导发现法、讨论法,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活动中,验证结论;运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思维,从而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问题一:暑假里,小明到妈妈的水果店帮忙,妈妈叫他将下面的水果归类上柜。你认为小明该如何做?

(答:我们可以按水果的种类将这些水果分为五类:两个苹果、两个草莓、两串葡萄、三个橙子、三串香蕉。) 问题二:如果将这些水果换成我们前面学过的单项式,你将如何分类? 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 (二)探究新知 1 在学生交流汇报后,分析分类后的每一组单项式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可能在语言表达上有困难,教师适时的点拨,帮助学生表达以总结每一组单项式的共同点。随即引出同类项的概念。 1.所含字母相同。 2.相同的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为方便学生记忆,我将同类项的概念概括为“两相同”。 设计说明:得出了同类项的概念后,我设计了两个同类项的练习,巩固同类项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你能写出两个项是同类项的例子吗? 探究新知 2 我们认识了同类项,那么如何合并同类项呢?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系数——相加 字母——字母和字母指数不变 我们可以将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概括成:一变两不变,即一变,指系数变; 两不变:指字母和字母指数不变。 (三)巩固新知 1.填空 设计说明:通过具体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同类项的概念,熟悉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例 4 先让学生直接代入求值,然后采用先化简后代入的方法。在比较两种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合并同类项对运算的简化作用; (四)典型例题 1.合并下列各式的同类项: 课堂小结 在学生谈收获的基础上,我出示如下课堂小结以帮助学生梳理、巩固知识。

《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3、通过观察、比较交流了解教学的分类思想,并能准确判断出同类项。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 4、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三、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式教学、合作、交流、观察、练习、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作为农村学生,我们都知道自己家的菜园里会把西红柿、黄瓜、茄子、葱分别栽培在一起,为何不把它们交叉种植呢? 再如,在小学时,老师会让我们把水果和非水果进行分类,生活中处处有分类问题,在教学中我们也会遇到一种分类问题,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

根据下列单项式的特征试将其分类: 8n、 -7ab、3ab、2ab、6xy、5n、-3xy、-ab、 2、形成概念: 以上式子归为同类需要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导学生看书,让学生理解同类项的定义) 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注意:(1)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也无关 (2)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二)强化练习: 1、思考: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为什么? (1)ab与3ab;(2)2a b与2ab ;(3)3xy与- xy; (4)2a与2ab (5)-2.1与 ; (6)5与b ; 2、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 3ab+5ab=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4xy2+2xy2=_______ 理由是_______ -3a+2b= 理由是_______ 3、不在一起的同类项能否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为什么? 例如:试化简多项式3x y-4xy -3+5x y+2xy +5 解:3x y-4xy -3+5x y+2xy +5--------------找出 (用不同的标志把同类项标出来!) =3x y+5x y-4xy +2xy -3+5 ----------加法交换律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单元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相关概念,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整式的加减运算. 课本首先通过实例列式表示数量关系,介绍了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整式等相关概念,然后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类比有理数的运算律,明确了同类项能够合并的道理,明确整式加减的法则以及去括号和添活号法则.这些内容也是对前一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本章在表现形式上突出了整式及整式加减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为探索相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力求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法则的掌握. 三维目标 1.知识与目标 (1)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单项式系数、次数和多项式的次数、项与项数的概念,?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 (3)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熟练地合并同类项. (4)掌握去括号、添括号法则,能准确地去括号和添括号. (5)熟练地实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丰富的实例、经历观察、分析、交流、概括出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相关概念;经历类比有理数的运算律,探索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水平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通过将数的运算推广到整式的运算,在整式的运算中又持续地使用数的运算,使学生感受到理解事物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过程.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理解整式的概念,会实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难点:准确区别单项式的次数与多项式的次数,?括号前是负号时去括号或添活号易搞错符号. 3.关键:准确理解整式相关概念及明确运算步骤的依据. 课时划分 2.1 整式 2课时 2.2 整式的加减 3课时 数学活动 1课时 回顾与思考 1课时

整式的加减教案

6.4整式的加减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2.掌握: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基础上,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3.运用:能够正确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结果总是比原来简洁,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整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 正确理解去括号法则,并会把括号与括号前的符号理解成整体。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合并同类项法则:合并同类项时,把____________相加,所得的和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___________。 2、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的符号都____________;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的符号都____________。 二)探究新知 1、情景引入: 小亮和小莹到希望小学去看望小同学,小亮买了10支钢笔和5本字典作为礼物;小莹买了6支钢笔、4本字典和2个文具盒作为礼物品。钢笔的售价为每支a元,字典的售价为每本b元,文具盒的售价为每个c 元。 请你计算:(1)小亮花了________元;小莹花了__________元;小亮和小莹共花___________________元。 (2)小亮比小莹多花_______________元。 整式的化简,如果有括号,首先要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所以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 2、典型例题: 例1:(1)求单项式5x2y,-2 x2y,2xy2,-4xy2的和。 (2)求5a2b与2ab2-4a2b的和(3)求3x2-xy+1减4x2+6xy-7的差。 提醒: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层次训练: 1.填空: (1)3x与-5x的和是,3x与-5x的差是; (2)a-b,b-c,c-a三个多项式的和是。 2、求3x2-6x+5与4x2-7x-6的和。 3、求2x2+xy+3y2与x2-xy+2y2的差。

教学设计《整式的加减(1)》

教学设计: 课题:整式的加减(1)——合并同类项 张琦 重庆市实验学校课型:新授课 一、教材地位: 本节课是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2节,是学生刚进入初中,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合并同类项进行归纳、探索、研究的一节课。而且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二、教学目的: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知识上: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同时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并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第二,在能力方面:在创设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交流——收获——反思”的学习过程,体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思想,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通过类比数的运算律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在教学中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同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 第三,情感目标:组织学生参与学习、讨论,在合作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思维品质,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教材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以及教材的特点,为了和学生一起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我对本课的重、难点设计如下: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并准确合并同类项。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刚刚跨入少年期,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他们愿意表达自已的见解,有一定的互动互助基础,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 四、教学方法:教学互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实践创新 五、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投影仪、黑板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3章 整式及其加减 回顾与思考 新版北师大版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 回顾与思考 一、教材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以及整式加减运算等,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由数到式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改进认识方式,数学思想发生飞跃的变化过程.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实际问题的作用,结合实际问题回忆、再现单项式、多项式等概念以及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等,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列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逐步让学生养成善于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整式的加减运算是本章主要内容,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是进行整式加减的基础,它们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应该在复习时加以重视,考虑到所教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好,在本节课中本着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理念,在突出整式加减运算变式训练的基础上,适当重视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加强了用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同时注意渗透模型化和数学整体思想.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及其有关概念,准确确定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多项式的项、次数;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和去括号法则,熟练地进行整式加减运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顾与思考,帮助学生梳理本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运算能力及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通过列式表示数量关系,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教学重点: 回顾归纳本章内容,形成知识体系;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认识数学模型思想. 教学难点: 用式表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学生的符号意识. 三、教学过程分析 活动1 实例引入 活动内容 1 投影:例老师的想法:若光明中学七年级五班50名同学,想参加元旦长跑活动的同学就举手.当举手的人数和没有举手的人数之差是一个奇数时,全班就不参加;如果是偶数,全班就参加元旦长跑活动. 议一议:老师的想法是什么呢?请用本章知识说说看. 活动方式 学生思考,四人小组讨论派代表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板书并在投影上出示解题过程.

整式的加减教案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整式(一) 教学目标: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4、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 流能力。 重点:单项式及其相关的概念难点:区别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思考课本P54“思考” 问题1:以上几个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引导学生对上述几个数式进行观察、分析,让他们自己得出以下结论:都是表示数与字母的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种最简单的整式——单项式。 问题2:什么叫做单项式?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单项式的概念:表示数或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特别地,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做单项式。 问题3:以上单项式有什么结构特点? 学生回答,然后总结出单项式是由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两部分组成。 问题4:以这四个单项式为a2b,a3c5,2.5x,-n例,说出它们的数字因数和各字母因数的指数和分别是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 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三、巩固知识 讲解例1 课本P56 练习(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一起回答) 四、总结 本节主要学习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能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主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是符号化思想。注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2πr中2π是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的次数。 五、布置作业 课本P59 习题2.1第1题 2.1整式(二) 教学目标:1、理解多项式、多项式的项、常数项、多项式次数的概念,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能确定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 重点:多项式及其相关的概念难点:区别多项式的次数和单项式的次数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1、多项式 (3)多项式的定义: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并指出,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 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2、多项式的次数 问题1:请学生任意举出几个单项式,让其他同学说出这些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问题2:观察多项式3x+5y+2z,0.5ab-πr2分别是哪些单项式的和,每个单项式的次数分别是多少?它

整式的加减知识点总结以及题型归纳

整式的加减 【本将教学内容】 整式的基本概念、加减运算、代数式求值等 整式知识点 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注意:(若a 、b 、c 、p 、q 是常数)ax 2 +bx+c 和x 2 +px+q 是常见的两个二次三项式. 5.整式:凡不含有除法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代数式叫整式. 整式分类为:?? ?多项式 单项式整式 . 6.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 7.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8.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9.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实际上是在去括号的基础上,把多项式的同类项合并. 10.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注意:多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一般应该进行升幂(或降幂)排列. 11. 列代数式 列代数式首先要确定数量与数量的运算关系,其次应抓住题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如和、差、积、商、平方、倒数以及几分之几、几成、倍等等.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反复咀嚼,认真推敲,列好一般的代数式就不太难了. 12.代数式的值 根据问题的需要,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所

初中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整式的加减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Integer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整式的加减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2.掌握: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基础上,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3.运用:能够正确地进行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几何问题的思路. (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结果总是比原来简洁,

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以旧引新,通过自己操作发现解题规律.2.学生学法:练习→总结步骤→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整式加减运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解答归纳整式加减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出示投影1) 化简下列各式 (1); (2); (3). 学生活动:同桌两位同学出一个学生在胶片上化简,另一个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把几个学生的演算胶片用投

影打出,其他学生一起来给打分.不对的,由学生找出错在哪里,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师提出问题:上述三个数学式子,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用数学语言进行叙述呢?(把每个括号看作一个整体)学生活动:同桌同学互相讨论、研究,若讨论的结果、语句认为比较通顺者可以举手回答,同学们再互相更正.(学生回答时,教师用彩笔把运算符号写在胶片上显示出来,以引起注意.) 【教法说明】前两节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内容,其实就是整式加减内容的一部分,复习上述知识,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就过渡到整式加减这一节内容上来,使新旧知识很自然地衔接起来. 师提出问题:上述式子中,每个括号内的式子是什么式子?(整式)从而引出课题,并板书. [板书] 【教法说明】以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为铺垫,从而引出本节知识,可以说是自然顺畅,学生不会感到整式加减法陌生. (二)探求新知,讲授新课 (出示投影2) 例1 求单项式,,,的和.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或投影胶片)上用数学式子表示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回顾与思考2

一、课题回顾与思考(二) 二、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自己回顾本章内容,并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以便学生自己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的联系,使新旧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通过小结与复习加深对负数、相反数、绝对值概念的理解. 3. 培养学生反思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概念及有理数计算。 难点:有理数概念及有理数计算应用。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正数与负数,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数轴等概念. 2.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 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律. 4.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训练要求 1.理解有理数及其运算的意义. 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4.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5.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新知探索 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零是整数中最小的数;②有理数中没有最大的数;③无限小数都是有理数; ④无限循环小数一定是有理数。 A、3个 B、4个 C、1个 D、2个 专题2、数轴、绝对值、相反数、倒数 ⑴数轴: ⑵相反数: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从数轴是看,表示互为 相反数的两个点,分别在两侧,并且与的距离相等。 ①通常用a与表示一对相反数。 ②a-b的相反数为 . ③a+b的相反数为 . ④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 0. ⑤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相等,即|-a| |a|. ⑥|a|=|b|则a= (即a与b互为)。 ⑦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 a ( ) ⑶绝对值: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零的绝对值 是。即|a|={ 0 ( ) -a ( )

整式的加减教案

整式的加减(一) 执教: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和步骤; 教学难点: (1)根据同类项的概念在多项式中找同类项(2)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的探究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1、用多媒体演示超市果蔬区图片,感受分类摆放的整齐美;(2)把摆放凌乱的几种水果分类,体现按同类分类的思想,把同类项的思想引入到数学中 二、课前热身:把下列单项式分为三类,并说说分类的依据。 -2x2,4x2y,-2ab,3x2y,5ab,6x2 三、学习概念: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同类项的条件①所含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①注意事项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也无关。如 8x2y 与-3yx2②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如1,2,3 等。 四、概念考查: (1)你能写出两个同类项的例子吗? (2)如果5x2y与-3y a x b是是同类项,则 a=______, b=______ 五、合作探究 (1)回忆乘法分配律ab+ac=a(b+c) (2)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①56×(-2)+44×(2) = ②56×(-2)+44×(-2) = ③根据(1)中的方法完成下面的运算,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56t+44t=_________. 探究并填空 (1)100x – 252x=( )x (2)3 y + 2 y = ( )y (3)3 ab -4ab = ( )ab 思考:上述运算有什么特点,你能从中得出什么规律? 六、学习法则: 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 母的指数不变。 合并同类项的要点: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