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报告

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报告

一、前言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现状

根据对重点产业的调查研究,目前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端技术人才

高端技术人才是指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重点产业发展需要一批能够引领技术创新、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的高端技术人才。

2.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是指具备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需求的人才。重点产业发展需要一批能够融会贯通、跨界融合的复合型人才。

3.技能型人才

技能型人才是指掌握专业技能、能够在生产一线操作和服务的劳动者。重点产业发展需要一批能够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

三、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原因

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2.人才培养模式滞后

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导致人才供给与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

3.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待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人才流失到国外或其他地区。

四、解决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的对策建议

为解决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1.加强人才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优化人才引进政策

加大对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引进力度,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3.加强人才流动管理

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减少人才流失。

五、结语

解决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问题,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为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人才需求分析报告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人才需求分析报告 一、数字媒体产业增长迅猛 “文化为体,科技为媒”是数字媒体技术的精髓。数字媒体技术以具有交互性和使用网络媒体为基本特征,包括数字动画、影视广告、网络游戏、虚拟现实、网络艺术、多媒体、数字摄影、数字音乐、录像及互动装置以及DV(数字视频)等。作为人类创意与科技相结合的数字内容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目前,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极具活力,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在数字媒体内容产业方面做了详细规划部署,并取得了较大进展。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发展的未来主要以数字电影、网络游戏、数字动画、网络出版为发展趋势。信息产业部、国家科技部已经将数字媒体列为IT领域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之一。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动漫产业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的数字媒体技术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漫画、影视动画、新媒体动漫、动漫舞台剧、动漫衍生品蓬勃发展,数量大幅增长,质量不断提高;数字媒体技术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在推动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来看,我国已有独立的产品开发,如长沙的蓝猫电子,已拥有1000多名开发人员,并已开发出一系列的数字媒体产品。以网络游戏为例,2014年中国自主开发的网络游戏市场达到726.6亿元,比2013年增长了52.5%,2015年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98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8%。另外,专家预测,中国动漫产业拥有200亿元的大市场,其中仅上海、北京、广州三地的13岁至30岁青少年的动漫消费就达13亿元之多。动漫产业还能带动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与销售。 在我国数字媒体技术市场份额中,日韩占60%,欧美占29%,中国原创仅占11%,近90%的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市场份额被国外动漫产品垄断。中国数字媒体技术作品,无论创意、人才、内容、技术及衍生产品的开发,与日美欧等数字媒体强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市场强烈呼唤本土的优秀原创作品。而欧美国家数字媒体技术需求量较大,拥有主导产品,如好莱坞大型电影、日本开发的任天堂游戏等,但是开发成本高,所以这些国家正将相关的技术向发展中国家,如中

工业园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职业教育中心赴我市工业园区 调研报告 工业园区是推动生产要素集聚、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促进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园区企业发展已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成为扩大就业规模、增加就业容量、统筹城乡就业的重要平台。***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园区企业的直接贡献,离不开职业教育对工业园区人才的培养。为建成适应地区经济发展、专业结构合理、技能特色鲜明、运行机制灵活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我市区域经济提供人才支撑,适应职业教育新常态的发展, 8月9日、8月28日——29日,我们对我市******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业园区管委会、阿克苏诺贝尔太古油漆(成都)有限公司、科伦药业·四川新迪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成都新越医药有限公司、成都伊利乳业责任有限公司、成都天喔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工业园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将围绕***规划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产业;在功能定位方面,将采取“总部+基地”发展模式,***定位为总部经济、科技研发、会展博览等,******工业园区定位为生产制造基地。目前入驻企业143家,其中家具行业60余家,机械加工行业5家,化工制品行业38家,

轻工行业23家,建材行业7家,其它行业10家。 ***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3.3平方公里,由医药食品园和名酒产业园组成已入驻企业130家,其中医药食品园104家(食品饮料企业37家、医药企业21家、酒类企业4家、其它企业42家);名酒产业园入驻26家白酒企业。园区共有世界500强企业1家、全国500强企业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中国驰名商标企业5家;国家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已在新三板上市企业2家;依托园区初具规模的食品饮料产业(含白酒),大力发展高端食品饮料和高端绿色科技产业,以食品饮料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功能保健品、营养方便食品、休闲养生食品、液体乳制品、健康饮料、精制茶加工,现代中成药生产加工和医用设备及材料,优质白酒等产业。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成都一流,西部领先,全国知名的食品饮料产业聚集地。到2021年,目标建成13.3平方公里、产值达到300亿元的产业园区。 二、***职教中心学生基本情况 我校目前开设专业为食品生物工艺、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与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技术应用、学前教育。办学层次为中专,生源结构为中考落榜生(双差生),考分大多为300分以下。每年毕业学生约800人,其中20%参加高校对口升学考试,进入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高校继续深造;80%选择就业, 65%留在本地分散就业(主要集中在伊利乳业、文君酒业、川力智能等企业或**古镇、**区等服务行业);15%

调研思考:XX省重点产业人才状况调查分析与建议

XX省重点产业人才状况调查分析与建议 产业是经济的命脉,产业人才是支撑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实现省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四个强省”、打造“三个高地”目标,需要大量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高技能工匠人才,更需要大批产业人才。当前,我省正在打一场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产业人才是关键。 为摸清全省重点产业人才底数,有针对性提出加强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措施,针对全省重点产业人才的规模数量、素质结构、短缺程度、引进培养、使用流失情况及期望的政策服务等进行了调查摸底。本次调查的从业人员中,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仅占4.6%,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仅占8.8%,高技能人才仅占13.5%;高学历人才(博士)占比最高的文化产业也不足1%,平均每个企业尚不足1名博士,大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占比超过八成。通过分析发现:重点产业人才总量明显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技术技能人才严重短缺、需求不尽相同;产业人才需求以自主培养为主、外向度不高;产业人才流失主要是薪酬待遇低、政策支持不够。对此,应着力在以下五个方面加快产业人才发展:

一是加快培育“双高”人才。深入实施XX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和全民技能振兴工程。要加快高等教育发展,与国内外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建立“大院名所”。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骨干大学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双主体”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批大工匠高技能人才。 二是发展壮大企业家人才。加强对企业家的教育引领,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选派企业家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研修、考察。请海内外知名企业家和专家进行讲学;在全社会倡导培育企业家敢为人先、锐意创新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坚守实业、诚信尽责的担当精神;进一步营造尊重、关怀、宽容、支持企业家的社会文化环境。 三是着力推动开放引进人才。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海内外人才引进政策。以开放的思维、宽广的胸怀、海纳百川的气概,有针对性的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及领军团队,推动产业升级。围绕全省重点产业企业人才需求和重大项目发展需要,整合人才、科技等各方面资金和资源,重点引进一批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领和带动产业发展。 四是切实提高待遇留住人才。要提高薪酬待遇,完善多劳多得、技高者多得的人才收入分配政策;要提高政治待遇,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服务专家制度;

关于经济发展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经济发展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壮大产业,基础在资源,支撑在人才,经济发展和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的保障上。结合我区产业现状、资源条件和发展格局等实际情况提出的发展战略,按照区人事局的要求,本着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区重点产业人才现状,为下一步重点产业人才工作制定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不断增强人才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等目的,我局对东胜区重点产业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摸底调查,切实掌握了其现状、存在问题,紧密结合我区实际,分析存在问题及成因,并提出加强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工作的建议和对策。其基本情况如下: 一、重点产业经济发展及人才现状 1、煤炭产业 一直以来,我区的煤炭产业支撑着我区工业的快速发展,东胜区共有35座煤矿,总井田面积为659平方公里、总保有储量为82亿吨、总年设计生产能力为8520万吨。20**年煤炭产业各类主要产品总量达7314万吨,煤炭产业工业销售额120亿元,利税16亿元.截至20**年6月份,煤炭行业累计生产销售原煤466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528万吨,增幅12.7%;实现工业产值93.24亿元,同比增长12.7%;实现税收约16.32亿元,同比增长12.7%。通过三年的技改工作煤炭产量由20**年的年产2100万吨到20**年的8000万吨。煤炭产业人才队伍总量达

3000人,其中专业技术及技术研发人才500人. 2、纺织产业 东胜区绒纺业走过了收绒-贩绒-梳绒—粗加工-精加工的从贩运流通到生产加工的30年发展历程,逐步形成了集原料购、洗、梳、纺、染、织、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东胜区共有绒纺企业150家,其中规模以上17家,从业人员20000人左右。其中鄂尔多斯集团作为羊绒行业龙头企业,连续两年超额完成羊绒原料收储任务,致使羊绒价格由20**年的40多万元,涨到20**年的70多万元,20**年的80多万元,解决了农牧民的收入和卖绒难的问题;鄂尔多斯集团的羊绒奢侈品掘金新型市场,在中国消费市场里被誉为“纤维中的钻石”和“软黄金”。20**年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25户,工业总产值达21.19亿元,销售产值34.16亿元,利税总额3亿元。纺织行业职工总人数约 1.9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902人(高级职称357人、中级职称604人、初级职称941人)。 3、装备制造业 在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的同时,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非煤产业成长迅速。装备制造基地经过5年的建设与发展,园区内的水、电、路、讯、热、气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医院、学校、酒店、生活区等生活设施等正在建设之中,园区外的供水、输电网络、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逐步配套,基本实现园区内部设施的“小系统”与外部设施“大系统”有效对接。近几年,

智能制造行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智能制造行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一、智能制造产业进呈现状与趋势 我国制造业已经稳居全球第一大规模,但是大而不强,制造业生产附加值低,劳动力本钱上升快,中国劳动力本钱 10 年间上升了 5 倍,到 2023 年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或将被美国反超。产能过剩和技术落后是困扰国内制造业进展的主要障碍,进展智能制造开展转型升级,推动以智能制造为根本内容的工业革命势在必行。 2023 年将来智能制造产业规模过 3 万亿,届时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 实现装备智能化及制造过程自动化,产业生产效率、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明显降低。 图1 我国2023 年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将到达 3 万亿 智能制造是基于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治理、效劳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型生产方式。智能制造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最终实现提升工业生产附加值,从工业大国走向工业强国。 图2 智能制造内涵 智能制造产业快速进展和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需求。调查显示,将来五年,山东省智能制造产业对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电气自动化系统部署及调试、工业机器人编程操作及系统集成、高端数控操作与维护、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制造系统仿

真与设计、智能工厂智能软件使用及部署的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每年增需求 3.5 万人左右,因此融入产业开展特色化专业建设,培育在智能制造领域职业技能和创力量高度融合 的技术技能人才,缓解我省智能制造产业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供需冲突,是高职院校发挥 产业支撑作用的必定要求。 结合产业现状和“中国制造2025”所规划的进展路径,我们可以得出中国智能制造 行业的将来进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设备智能化改造升级比想象中要来得快。一方面由于国家政策驱动,各地依据 “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出台相关的政策,明确给出技术改造的时间表,2023 年将迎 来大范围的设备改造,制造类规模生产企业将有一半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另一方面由于劳 动力本钱增加,招工困难,促使企业实行机器代替人。 二是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进展。到 2023 年,我国每万名制造业工人拥有机器人将到 达 100 台以上,这是工信部制定中的我国机器人技术路线图及机器人产业“”规划的目标。目前我国每万名工人机器人拥有量为 30 台。 三是“互联网+装备制造业”催生的生产模式,成为创热点。“互联网+”使得制造业 呈现制造业效劳化、定制共性化、组织分散化、制造资源云端化四大趋势,带给传统企业 决策方式、业务模式和经营思路等诸多方面的巨大转变。 四是智能装备和产品快速进展,制造过程实现智能化。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以 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型传感器、智能仪表等为重点突破方向;在“制造过程智能化”领域,以数据互联为核心,以互联网技术为主导的技术,将有效缩短 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本钱、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供给共性 化产品。 据统计,2023 年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已达54%,关 键工序数控化率到达 30%。 二、专业面对区域产业进展及现状 青岛作为山东省经济进展的龙头,作为一个工业总产值约 1.7 万亿元的工业城市,为 提升传统制造业的产业附加值,青岛的工业转型升级路径已提出,目标是“智能制造”。为此,顺应“互联网+”进展趋势,在“中国制造2025”重要战略机遇下,2023 年6 月《青岛市互 联网工业行动方案》出台并印发实施,其从青岛工业根底与进展实际动身,力争到2023 年,培育 5 个全国领先、行业主导的互联网工业平台,打造 50 个智能工厂或互联工厂,建 设 500 条〔个〕自动化生产线或数字化车间,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 报告 一、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需求和潜力。而这一切需要有技术、经验等方面的支撑,这些支撑的来源便是重点产业人才队伍。近年来,我国积极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从各个方面加强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和使用,加大对关键行业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以此促进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因此,展开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是必要且重要的,以了解目前我国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状况,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调研目的 1. 了解重点产业人才队伍的总体现状。 2. 分析不同行业的人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距。 3. 探究不同产业领域的人才特点及其发展状况。 4. 着重研究人才培养、梯队建设、引进等方面的情况。 5. 提出建设重点产业人才队伍的对策和建议。 三、调研方法 1. 网上问卷调查:制定问卷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问卷调查; 2. 实地调查:通过走访企业、高校等单位,了解实际情

况;3.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汇总相关数据和信息;4. 理论研究法:结合理论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调研结果 1. 总体现状 目前我国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总体良好,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梯队建设和引进等方面的工作,高端人才的数量不断增加,人才质量和人才配套程度也有所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人才结构不够优化、高端人才供应仍然不充足、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 2. 行业差距 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差距。对于高技术、新技术、新产业等领域的人才,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像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都对高端人才需求较大,而这一方面的培养需要长期的投入和积累,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 3. 各产业领域人才特点 (1)制造业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重点产业领域之一,也是人才需求较大的领域。制造业需要大量技术工人和工程师,但目前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大多需要靠外部引进的方式来满足高端人才需求。另外,制造业领域人才队伍层次较低,需要加大对技术工人的培养投入,提高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 (2)服务业

2021年被评为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

2021年被评为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 摘要: 一、背景介绍 1.2021年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评选活动 2.我国对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的重视 二、评选活动的意义 1.促进产业发展 2.激励人才创新 3.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三、紧缺人才领域 1.信息技术 2.生物医药 3.新能源及环保 4.高端制造 四、培养和引进紧缺人才的政策措施 1.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 3.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3.增强我国经济竞争力 正文: 2021年,我国姑苏地区开展了一项针对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的评选活动。这一活动旨在表彰那些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及环保、高端制造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 这次评选活动体现了我国对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的重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我国政府通过开展此类活动,鼓励人才创新、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在评选活动中,涵盖了众多紧缺人才领域,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及环保、高端制造等。这些领域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培养和引进这些领域的紧缺人才是我国当前人才工作的重点。 为了更好地培养和引进紧缺人才,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首先,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其次,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弥补我国人才短缺的问题。最后,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总之,2021年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评选活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深远。这一活动不仅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了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还增强了我国经济的竞争力。

关于急需紧缺人才的工作报告

关于急需紧缺人才的工作报告 尊敬的领导: 我写此报告是为了向您汇报我们急需招聘紧缺人才的情况。当前,我们公司面临着一系列紧迫的挑战和机遇,但人力资源方面的瓶颈威胁了我们的发展。因此,我强烈建议我们立即行动,招聘急需的紧缺人才。 我们公司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技术人才的不足。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不能跟上竞争对手的步伐,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有了这些紧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创造更多的竞争优势。 此外,我们也面临着销售团队人才的短缺。当前,市场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客户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并创造更多的销售机会。但我们的现有团队人员数量不足以满足这些需求。拥有销售经验和客户关系管理技能的人才,将在开拓新市场和提升销售额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除了技术和销售方面,我们还需要加强领导层的能力。随着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我们需要有能力领导团队,制定战略和推动公司发展的高级管理人才。缺乏这样的人才,可能导致公司决策的滞后和战略执行不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建议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大招聘力度:我们应该扩大招聘范围,包括在不同城市甚

至国际上寻找合适的人才。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通过增加薪酬、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等方式,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2. 加强内部培训:除了外部招聘,我们还应该重视内部培训,通过提升现有员工的技能和能力,填补紧缺人才的空缺。我们可以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展针对性的培训项目。 3.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可以与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其他行业内的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享资源和人才。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士加入我们的团队,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共享。 最后,我们还需要优化招聘和选拔流程,确保我们能够尽快找到适合的人才。不仅要考虑技术和专业能力,还要注重候选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适应能力。 总的来说,我们需要紧急解决工作人才短缺的问题,以确保公司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通过加大招聘力度、加强培训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我们相信可以找到合适的人才来支持我们的业务发展。 我诚恳地希望您能尽快审阅此报告,并采纳其中的建议。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和关注。 您真诚的员工 XXX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性调研报告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和预测性调研报告 Young people should work hard and live a good life.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 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性调研报告 一、调研情况分析 (一)政府发展规划与政策动态 推动大数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实现我国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转变的重要举措;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全面部署“十三五”时期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加快建设数据强国,为实现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2018年,贵州提出“万企融合”大行动,计划用五年时间,带动10000家企业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发展新增长、服务升级;有 预测称,这次行动将在贵州形成超过1200亿美元的市场; (二)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 1大数据市场需求 大数据经过前几年的概念热炒之后,逐步走过了探索阶段、市场启动阶段,当前已经在接受度、技术、应用等各个方面趋于成熟,开始步入产业的快速发展阶段;大数据巨大的应用价值带动了大数据行业的迅速发展,行业规模增长迅速;截至 2014 年,全球大数 据市场规模已经成长到300 亿美元的空间,预测到2017 年全球大数据技术和服务市场 的2018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规模达到415 亿美元,是整个IT 市场增幅的6 倍;大数据市场规模在2020 年有望达到亿美元,符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6%; 中国大数据产业起步晚,发展速度快;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数据产生 速度加快、规模加大,迫切需要运用大数据手段进行分析处理,提炼其中的有效信息; “大数据”已成为一个热门词语高频出现在各种场合,其专门人才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经过专门调研数据显示,大数据人才岗位缺口2018年高达150万,俱预测2025年中国大数据人才缺口达到200万,这给高校和人力资源企业的一个很大的优惠;未来几年人才需求将持续走俏;引进和培养1000名大数据产业高端人才,形成500亿元大数据产业规模,建成国内重要的大数据产业基地,大数据应用人才在的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 2大数据行业发展趋势

加强地方重点产业紧缺型人才培养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强地方重点产业紧缺型人才培养推动高质量发展 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相辅相成,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关键在于如何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基础人才培养。如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20多年,但效果一直不显著,产教“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校企“合而不融”问题短板也亟待破解。 一、地方重点产业紧缺型人才奇缺 当前,人才培养工作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据xx人社部门发布数据和调研考证,我省八大重点产业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从区域看,xx市高层次人才需求最多;从行业来看,新能源与材料产业需求人数最多;从企业性质来看,民营企业成为吸纳人才的绝对性主体。近年来,全省各类产业园区等xxx余家企业,共计需求高层次人才近万人。其中,高级经营管理及业务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四类人才紧缺,特别是技术研发人才需求远高于其他岗位。 笔者所在的xx市提出“建设xxx增长极”,需要大批高素质、高质量的技能人才作保障,但是全面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短板问题,工匠总量虽然在增加,但与产业发展不匹配。一是专业不匹配。全市化工分析、工业机器人、数控加工技术、电气自动化等人才仅占xx%,第二、三产业急需的通用航空、智能制造、现代物流等技能人才及新兴业态人才十分短缺。二是

比例不匹配。全市一、二、三产业结构比约为xx,工匠队伍在产业分布结构比为xx,在三产业GDP比重偏低城市,明显技能人才所占比重过高。三是需求不匹配。全市职业院校分布与专业设置不合理,导致需求多、供给少,培育的技能人才到本地企业工作的比例过低。 经下沉县市调研,以xx市下辖xx市为例,近几年该市逐渐形成了以“重装产业、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为龙头的工业群,目前存在企业招工难、招好工难上加难的现象,特别是高层次紧缺人才是“一人难求”。据了解,该市在重装产业、酒店旅游业、食品加工业领域紧缺型人才缺口约xx余人。 二、“产教、校企”融合发展步伐跟不上人才培育要求 近几年来,在gj层面出台了至少8份文件,强力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我省也已被纳入首批gj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试点,并于去年底公开征集,力争3年建设培育500家产教融合型企业,gj和省的重视程度可谓是前所未有。但是,怎样融合,人才究竟由谁来培养?目前,既缺少制度、机制、平台等宏观层面的保证,同时也缺少方法、规范、考评等操作层面的举措。zf、企业、行业、学校说起来都责无旁贷,但是实践中好像各方都可以置身事外,这种合作主体责任不明确的现象使校企合作陷入一个若即若离、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 首先,主体意识不强。职业院校和企业对产教融合过程中发挥各自主体作用的路径尚不清晰,学校单方面寻求合作的效果不佳,而企业主动与之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也不高,双方之间没有形成强大合力。一方面,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还很欠

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 苏州园区公式

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苏州园区公式 苏州园区是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重要科技产业园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园区积极引进和培养各行业的紧缺人才,以推动姑苏地区关键产业的发展。 苏州园区对于紧缺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姑苏地区的重点产业领域。这些领域 包括但不限于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新能源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园区对于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引进和留住都给予了高度重视。 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苏州园区鼓励和支持各类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和研发。因此,园区对于具有高科技研发能力和经验的人才的需求很大。同时,苏州园区积极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吸引海内外优秀的高科技人才前来工作和创业。 金融服务是苏州园区另一个重要的产业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金融科技 成为了金融服务的新趋势。因此,园区对于具备金融专业背景和拥有金融科技能力的人才需求较高。这些人才在推动金融创新和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能源与环保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领域之一。为了应对环境污染和能源短 缺等问题,园区积极引进和培养在新能源和环保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在研究和应用可再生能源、环境保护技术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持。 生物医药是另一个重点产业领域。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医疗水平的不断 进步,园区对于生物医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苏州园区鼓励和支持生物医药研究和创新,为相关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此外,园区还对节能环保领域的人才需求较大。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园区积 极引进和培养在节能环保领域的专业人才,推动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总而言之,苏州园区对于姑苏重点产业的紧缺人才需求非常重要。园区为满足 产业发展的需求,积极引进、培养和留住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会。通过这些努力,姑苏地区的关键产业得以健康持续地发展。

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情况汇报材料(最新)

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情况材料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的关心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县始终把硕士研究生招聘作为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重要举措,积极争取,主动作为,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2013年,在全市率先招聘硕士研究生以来,我们严格执行硕士研究生招聘各项规定要求,较好地完成了各年度招聘计划,既为有序调整我县人才队伍结构明确了方向、探索了路子,又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增添了活力,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成效。现就我县高层次人才引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全县人才队伍状况 目前,我县共有各类人才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 %。其中党政人才人,占人才总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人,占人才总量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万人,占人才总量的%;高技能人才,占人才总量的;农村实用人才人,占人才总量的%;社会工作人才人,占人才总量的%。人才结构日趋合理,一、二、三产人才数量占比由2010年的逐步调整到。 (二)引进高层次人才情况 2013年以来,我县共招聘硕士研究生xx人,其中:2013年招聘人,2014年招聘人,2015年招聘人,2016年招聘人,2017年招聘人。目前实际在岗人,人。按性别划分,男性人,占招聘总数的;女性人,占招聘总数的5。按籍贯划分,商洛籍人,占招聘总数的53.5%;省内商洛外31人,占招聘总数的4.4%;外省人,占招聘总数的22.1%。按专业划分,经济类13人,占招聘总数的10.2%;农技类人,占招聘总数的%;工程类人,占招聘总数的%;法律类人,占招聘总数的17.3%,类12人,占招聘总数的9.5%。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引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把人才招引作为实现追赶超越的战略举措和经济社会发展最现实、最有效、最快捷的选择。2013年,我县率先在全市开展招聘工作以来,坚持年年有序招聘不间断。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五年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招引不少于200名硕士、20名博士和不少于2名全国科技领军人才”,并将其列入未来五年的

产业人才政策调研报告

产业人才政策调研报告 报告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国产业人才政策的实施情况,发掘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政府、企业和高校提供有益的政策参考。 一、调研背景: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需求的变化,对产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来引导和促进产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流动,以推动产业创新和提升国家竞争力。 二、政策实施情况: 人才培养:

调查发现,政府通过加大对高校的支持力度,鼓励开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专业,并设立奖助学金、资助实习项目,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人才引进: 各地政府通过建立产业人才引进计划,采取税收优惠、住房补贴等方式,吸引国际和国内优秀人才加入相关产业。 人才流动: 一些地方实施人才流动计划,通过提供优厚的薪酬和职业晋升机会,促使人才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流动。 三、问题与挑战: 产学研融合不足:

一些地区高校与产业之间的合作机制有待加强,产业对高校科研成果的吸纳和应用还存在一定难度。 引才政策差异: 不同地区的引才政策存在差异,有的地方侧重于给予经济激励,而有的地方更注重提供人才培训和发展平台,导致人才分布不均。 流动机制不畅: 一些地区人才流动机制尚不够畅通,企业间合作机制不够灵活,制约了人才的流动和交流。 四、建议: 加强产学研合作: 鼓励和支持高校与产业深度合作,设立科研项目,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统一引才标准: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引才标准,建立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人才引进机制。 完善人才流动机制: 建立跨企业、跨地区的人才流动机制,促使优秀人才更加自由地选择工作和发展的机会。 五、总结: 产业人才政策的调研显示,我国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通过进一步深化产业与高校、企业之间的合作,优化引才政策,加强人才流动机制的建设,有望进一步激发产业人才的创新潜力,为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报告人:[您的姓名] 日期:[日期]

泉城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集聚计划

泉城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集聚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计划类别: 技术领域: 研发方向: 申请单位:

填写说明 1.本研究报告为济南市千层次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立项评审和验收的主要依据。 2.本研究报告由项目申报单位编写。 3.编写要求: (1)总体目标完整、集中、明确、可考核,要充分考虑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 (2)研究任务和内容重点突出,项目设置合理; (3)技术路线清晰、技术关键点与创新点明确; (4)配套条件落实,管理措施具体,组织实施条件完备就绪,项目承担单位的选择符合要求; (5)经费概算根据充分,经费筹措有保障,经费使用符合有关规定; (6)风险分析全面,对策措施完备; (7)相关证明文件等附件齐全。 4.报告中涉及到外文缩写要注明全称。 5.本报告文本采用A4幅面纸,4号仿宋体字。标题加黑。

济南市千层次创业人才引进计划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一、项目需求分析 1.项目与年度计划指南,国家、省、市及所在地域重大项目(工程)建设等相关重点任务需求的结合程度。 2.项目预期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或行业技术进步的支撑作用,对企业发展成长的促进作用。 二、现有工作基础 1.国内外相关技术、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2.项目实施已具备的基础(已开展的工作、已获得的支持、已取得的成果、产学研等研发力量组织情况与研究开发队伍现状、应用示范及产业化基础条件等) 三、项目目标、任务与考核指标 1.项目目标:简述项目预实现的总体目标。包括项目完成时可实现的年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年交税总额、年净利润、年创汇额等,单位资产规模和新增加就业人数,产品关键的技术、质量指标,以及知识产权方面的产出。 2.主要任务:简述围绕完成项目目标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 3.项目涉及的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公益技术分析,项目的技术难点和创新点

智能制造行业产业人才需求分析报告

智能制造行业产业人才需求分析报告 智能制造是将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产物,已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为了推进制造强国计划,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机械行业面临着新技术的发展,急需大量技术技能人才来适应这一趋势。 一、智能制造机械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情况 一)智能制造机械行业发展状况 智能制造机械行业在我国发展潜力巨大。2017年5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将发展智能制造作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自2015年5月至2018年3月,国务院、工信部等多部委陆续发布了27个与智能制造相关的文件,为智能制造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创造了宽松良好的政策环境。与此同时,国外智能制造也在快速发展,包括美国推进“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实施“工业4.0”战略、日本部署“互联工业”战略等,核心都是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从智能制造机械行业分类和产业链看,包括自动化设备技术、工业控制软硬件研发与应用、工业互联/物联网技术、智能检测技术、物流技术等多个关联行业,形成了以智能制造关键装备为基础、系统集成为平台、装备应用为核心的“软硬并重、系统集成、互联互通”的产业链,涉及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关键装备制造商,自动生产线系统集成企业,以及在汽车、3C等制造领域应用自动生产线等装备的生产企业。 智能制造机械行业技术技能人员从业规模逐年增长,目前已经成为人才市场的热门行业之一。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智能制造机械行业技术技能人员的学历结构相对较高,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较高,而本科学历人员占比较低。同时,调查还发现,智能制造机械行业技术技能人员的平均薪资相对较高,技术技能人员的薪资水平较为稳定,晋升空间也相对较大。 3.智能制造机械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智能制造机械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与行业发展趋势相适应,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需要加强专业课程的设置,开设智能制造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

产业人才集聚调研报告

产业人才集聚调研报告 产业人才集聚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和背景 为了推动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产业人才的集聚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各地区产业人才集聚的现状、问题和挑战,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调研范围包括了全国各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示范区、经济开发区等。 三、调研结果 1.产业人才需求: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各地区对于技术类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特别是高级工程师、研发人员等高端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同时,商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类人才的需求也较为旺盛。 2.人才吸引政策:大部分调研对象表示,政府在人才吸引方面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尝试,例如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住房补贴等。但是仍然有少数地区在人才吸引方面做得不够,需要加大政策力度。

3.人才培养机制:调研显示,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虽然大 部分调研对象都有相应的培训计划和人才培养项目,但是培训计划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待提高,有些人才培养项目还存在着流于形式的问题。 4.创新创业环境:调研结果显示,创新创业环境对于人才集聚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些调研对象表示,他们选择在某个地区创业的原因是该地区有较为完善的创业环境和创新资源。因此,加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 四、调研建议 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人才引进政策力度,包括进一步提高税收优惠政策、提 供更多的住房补贴等,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该地区。 2.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培训计划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供 更多的实践机会和项目,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实际需求。 3.加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提供更多的创新资源和支持,为创 业者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到创新创业中。 4.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和交流,建立人才互通的平台,促进人才 的流动和交流,共同推动产业的发展。 五、总结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一、前言 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专业发展创造了机遇和发展空间。电子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产业大国,其中包括电子设备的制造、电子元器件的制造、IC设计与制造、封装测试、消费类电子的生产等。近几年中国电子设备制造业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生产规模已经据世界第三位。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2011年的人才需求调查显示,电子类的专业是十大热门专业之首,大量的人才需求为电子专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商务部将确定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敞开南大门,对接粤港澳,加快开放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科学谋划产业承接,扎实推进开放开发。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所在地——位于南部,毗邻两广,是市南六县的中心,区位优势明显,对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08年9月,“加工贸易走廊”被省人民政府认定为全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重点园区;2011年10月6日,国务院发改委正式批复省发改委,同意设立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为中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中的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成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平台。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87亿元,现已有53家企业落户,投资总额38.6亿元。园区初步建成了制鞋、铝材铝制品、五金电子、化工能源、制衣服饰、模具机械、纸品包装等七大产业基地。其中五金电子产业基地发展迅速。现已有包括公司在内的30多家大、中型电子企业落户,年产值可达20亿元。2010年工业城电子产业园又被省确定为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电子行业已成为主导我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实用电子技术已全面渗透到现代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电子技术在走融合的道路,电子信息产品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快,技术更新日新月异。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工业城电子产业园电子产品和电子设备的生产制造业每年以近20%的速度增长,电子类人才需求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十二五规划”统

关于紧缺人才的情况说明

关于紧缺人才的情况说明 1.当前中国紧缺那方面人才~. 据中国人事科学讨论院发布的《中国人才报告》估计,2021年,其次产业人才缺口将达1220万人,而第三产业人才缺口估计达325万人。 1、护理学就业前景看好据卫生部统计,2021年我国的护士数量将添加到232.3万人,这为学习护理专业的毕业生供应了宽阔的就业空间。 2、民航业人才缺口24万以目前国际民航水平计算,将来20年我国至多需要民航类人才24万人。 3、精算师将成高端人才目前,我国仅有百余名精算师,我国将来5年急需5000名精算人才。但目前每年高校精算专业的毕业生仅仅几十人。 4、汽车服务人才全面紧缺汽车业在我国是重点产业之一。有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研发人才缺口50万人,修理人才缺口80万人。 将来5年汽车人才全面紧缺,包括汽车研发人才、汽车营销人才、修理人才、管理人才等。 5、微电子高端技术人才有统计数字显示,北京市对该专业的需求比较旺盛,从职位看,每月需求量有200多个。 可以说,微电子专业属于人才缺口比较大的专业之一。 6、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随着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将来的城乡规划将统筹,给高校生们供应了良好的平台。 7、物流类物流领域处于高速进展阶段,对行业内人才的需求也

在不断添加。 8、动漫设计目前,动漫正成为中国一项抢手行业,而动漫也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 9、房地产运营与评估房地产业还处于高速进展阶段,对行业内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添加。 10、现代医药类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一项具有较强进展优势和宽阔市场前景的潜在的战略性产业。 2.我国12类紧缺人才分别是那些 (一)高新技术人才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兴起,是一批高科技人才讨论、开发的结果。 因而,多数国家均在制定跨世纪人才培育工程规划、兴建科技园、创办高科技产业、招徕高科技人才,使高科技人才的竞争达到白热化的程度。高科技人才竞争的焦点是年轻科学家。 由于,依据韦伯尔分布,严重科学发觉的最佳年龄峰值为37岁,最佳年龄区为25岁~45岁。这是科学中的一个明显规律。 据有关材料显示,到本世纪末,我国一些次要的科研单位有80%的高级科研人员要退出科研一线。此数据表明:一是我国杰出的中青年科学家数量较少,还未构成科研的主力,不能担当起科研的重担;二是对中青年科学家的成长、培育、开发不够,没有使其得到尽快的进展。 此种状况,不但直接影响我国现在及将来高科技产业的进展,而

关于人才建设工作的自查报告(7篇)

关于人才建设工作的自查报告(7篇) 关于人才建设工作的自查报告(精选7篇) 关于人才建设工作的自查报告篇1 市目督办: 市投促局认真按照《关于做好自查总结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招商引资和投资促进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招商引智”活动,引进了一大批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大力抓好以现代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的人才建设工作,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现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人才工作机构建设,确保推进人才建设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建立了局人才建设重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朱锐任组长,按照党管人才重在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要求,搞好统筹规划,坚持分类指导,注重整合力量,积极提供服务,实行依法管理。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科室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局党组今年召开了3次会议专题研究人才工作。 二、多措并举,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把人才工作提到战略性的高度,以引进高端企业和高科技产业为重点,以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为附,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促进人才队伍的建设,为加快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一是制定本局年度人才工作计划。二是建立本局及投资落户企业优秀人才、引进人才信息库。三是将人才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做到人才工作经费落实、人才培养等投入得到保障。三是组织本局各类优秀人才开展业务培训,搞好继续教育工作,提升人才素质。四是采取公开电话,单独约谈等形式广泛听取人才意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及时帮助解决各类人才工作、生活方面的问题,今年以来局党组书记、局长朱锐召集我局优秀青年人才和到我局工作的_市首批人才进行约谈两次,面对面的听取他们工作中生活中的问题,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五是今年以来以庆祝“七一”建党节为契机,表彰我局优秀青年人才,树立了典型,加大了宣传,激励全局干部职工在工作中积极向优秀青年人才学习的愿望。六是努力为我局优秀人才搭建事业平台,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局党组非常重视市委组织部分配给我单位的_市引进的首批人才3名同志,他们已经到重点岗位上得到了充分的任用,施展了他们的能力。七是认真做好了度人力资源统计工作。 三、突出招商引资与招商引智相结合,依托产业引进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