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护理常规全

内分泌科护理常规全
内分泌科护理常规全

内分泌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1、按入院、出院护理要点执行。

2、按医嘱执行分级护理及其护理要点。

3、测量体温、呼吸、脉搏。

(1)一般新入院病人,4次/天,连测3天,如体温正常,则按分级护理有关要点执行。

(2)高热病人,按高热病人护理要点执行。

(3)某些专科疾病病人须观察体温时,按有关疾病护理要点执行。

4、按医嘱测量血压。

5、测量体重,病人入院时测量1次,以后每周测一次。

6、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应对其进行全面护理评估,并记录于护理病历上。

7、准确、及时留送各种标本。新入院患者应在次晨留取尿与粪便标本送作常规检验。

8、严重观察病情和药物反应,如有异常变化应立即向医生报告并积极协助处理。

9、凡危重病人应填写护理记录单,及时准确记录出入量、生命体征、病情变化、临时治疗与护理等内容,并按时作小结与总结。每日的出入量应记录在体温单上。

10、了解本病区内常规用药、急救药物(含专科疾病急救药物)的主要作用及副作用,熟练掌握其用法及注意事项。

11、保持本病区一般器材、急救器材(含专科疾病急救器材)、各种急救治疗包的性能良好,可供随时应急使用,并能掌握其使用或配合医生操作的方法。

12、加强与病人的交流,了解其心理需要、给予心理支持。病情允许时,应鼓励并指导病人自我护理,增强其治病与康复的信心。

13、针对病人的疾病进行健康指导,包括本病的预防、症状、治疗、饮食、休息、身体锻炼、保持心理健康等基本知识,以及出院后来院复查的时间等内容。

14、病区环境应清洁、整齐、安静、安全,空气新鲜,室温18~20°C、湿度50%~60%为宜。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

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保持床铺的清洁,平整,定时更换体位。加强安全管理。

做好基础护理。如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尿道外口护理,根据级别护理认真巡视病房。

抽搐昏迷时应设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认真执行各项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详细记录护理记录单,出入液体量及血压记录。

密切观察输液成分、速度、反应。巡视卡悬挂醒目,记录准确。

严密监测血糖的变化。

遵医嘱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做好特殊检查的宣教及准备工作,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

加强饮食合理供给。

糖尿病护理

【概述】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细胞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导致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体内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其特征为血液中含糖量过高及尿中有糖,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等。

临床上出现烦渴、多尿、多饮、疲乏、体重减轻等表现,其并发症为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慢性病变可涉及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肾脏、视网膜、皮肤等;其主要诱因有肥胖、感染、缺少体力活动,多次妊娠等。

【护理评估】

(一)健康评估

护士在对患者进行评估时,病人多有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伤口愈合不良、经常感染等主诉,应详细询问其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食量,有无糖尿病家族史,体重,妊娠次数。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心血管、神经系统等体检可见异常。酮症酸中毒者呼吸深大伴脱水体征和意识改变。另外,1型糖尿病于2型糖尿病的病因不同,不是在进行评估时应予区别。

(二)临床症状观察与评估

1、“三多症状”--- 多尿、烦渴、多饮

2、善食多饥

3、疲乏、体重减轻、虚弱

4、急性并发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酮症较轻者可以表现严重口渴,尿糖增多,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乏无力,头晕头痛,心烦,嗜睡,全身疼痛,酮症较重者呼出的气体有烂苹果味,皮肤干燥,缺乏弹性,眼球下陷,心跳加快,严重时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昏迷。

(2)高渗性酮症糖尿病昏迷:简称高渗性昏迷,是因为高血糖引起的血浆高渗透压、严重脱水和进行性意识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其诱因是感染、摄入糖类过多,以及应激状态如手术、外伤、心血管事件等。

(3)乳酸性酸中毒昏迷: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血乳酸持久性增高在5mmol/L以上,而pH<7.35的临床综合征。

(4)低血糖症:指血浆葡萄糖浓度明显低于<2.8mmol/L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

5、慢性并发症

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全身大小血管病变,常累及心、脑、肾、眼,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糖尿病肾病。高血糖还可以累及神经系统及肠道、膀胱等。

6、皮肤瘙痒多见于女性,由于尿糖刺激局部所致。

7、其他症状有四肢酸痛、麻木、腰痛等

(三)辅助检查

1、血糖测定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 (2)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3、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4、果糖胺测定

5、胰岛素释放试验

6、C肽释放试验

7、尿糖测定结果仅供参考,而确诊糖尿病需依靠血糖测定。

(四)心理社会评估

由于本病为终身性疾病,漫长的病程基多器官、多组织结构和功能障碍对病人身心产生的压力易使病人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对疾病缺乏信心,或对疾病抱无所谓的态度而不予重视,以致不能有效的应对慢性疾病。社会环境如病人的亲属、同事等对病人的反应和支持是关系到病人能否适应慢性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应予以评估。

【护理措施】

(一)饮食治疗的护理

1、控制总热量

饮食治疗是基础治疗措施,它对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起着积极的作用。饮食治疗的内容包括控制总热量、合理配

餐、少量多餐、口味清淡、高纤维饮食,水果适时适量,少饮酒不吸烟等。

[每日所需蛋白质为每日1g/kg/日。每日所需碳水化合物一般每日不超过主食300g为好。每日所需脂肪约40-60g。三餐中主食的分配应为早餐1/5,午餐2/5,晚餐2/5。]

2、合理配餐

要保证各种营养成分比例适宜,保证优质蛋白的供应,每天要有一定量的牛奶,鸡蛋和瘦肉摄入,但应避免热量过多。病人若仍饥饿,可用绿色蔬菜补充。、

3、少量多餐

基本做到一日不少于三餐,一餐不多于二两,避免一顿吃的太多。

4、清淡饮食

避免肥甘厚味,如猪油、黄油、肥肉及副含胆固醇的食物。不吃含糖的食物,如各种甜点、甜饮料等。为防止血压升高,糖尿病病人不宜食用太咸的食物,减少钠的摄入。糖尿病人不宜限制饮水,以免血液浓缩,加重病情。

5、高纤维饮食

糖尿病病人应多吃粗粮、干豆、绿色蔬菜,蔬菜应选用含糖分较少的小白菜、大白菜、油菜、白萝卜、空心菜、芹菜等。这些食品含膳食纤维较多,有利于降低血糖,减轻体重,保持大便通畅。

6、少饮酒,不吸烟。

(二)运动治疗的护理

运动疗法能促进糖的氧化利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病人在进行运动时,应注意:

1、开始锻炼时,应先从短时间的轻微活动开始,随着体质的增强,逐渐增加运动量,延长活动时间。

2、每天锻炼1-3次,每次15-30分钟,一般说运动中最大心率不宜大于170-年龄(次/分)。

3、运动疗法宜在早、午饭后一小时左右开始。

4、锻炼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

5、锻炼要适度,量力而行,不能劳累

6、随身携带宜吸收的糖类食品,如糖果、饮品等,若感觉

血糖过底时应立即进食。

7、不可单独进行活动,尤其爬山、游泳、远足等。

8、避免在药物作用的颠峰期进行剧烈运动。

9、运动时需穿合适的鞋袜,避免扭伤脚部,运动后要检查双足,查看有无损伤。

(三)药物治疗的护理

糖尿病病人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中医中药以及多种辅助治疗药物。

1、口服降糖药:口服降糖药—磺脲类,包括甲苯磺丁脲、优降糖、达美康等,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1)用药方法

1)苯磺丁脲:常用量0.5-1.5g/日,分2-3次服,饭前服,最大用量3g/日。

2)优降糖:一般用量 2.5-10mg/日,剂量范围 2.5-20mg/日,但一般不超过15/日。饭前服,服药后立即进食,每日用量不超过10g者可早饭前一次服,但也可分服,超过10mg/日者应分2-3次服

3)吡磺环己脲:常用量15-20mg/日。每日用量超过15mg 时应分次服。此药在饭前30分钟服用效果最好。

4)达美康:一般用量80-240mg/日,小量可每日服用1次,超过80mg/日者分两次服。

(2)药理作用:磺脲类降糖药物有刺激胰岛素分泌和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3)常见副作用:除底血糖外,胃肠道反映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皮肤反映有皮肤瘙痒、红斑、寻麻疹,血液系统反应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粒细胞沉积、溶血性贫血等。

(4)注意事项:

1)告诉病人发生底血糖时的主要症状,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2)有些药会降低磺脲类的降血糖作用,如糖皮质激素,雌激素类药物,噻嗪类利尿等等,所以病人应严格遵医嘱服用降糖药,避免与上述药同时服用。

2、胰岛素

(1)种胰岛素制剂及作用时间,见表

(2)胰岛素主要副作用

胰岛素反应有全身及局部反应两类。全身反应有低血糖反应、过敏反映、胰岛素性水肿、曲光失常。局部反应有局部皮肤红肿、发热、皮下有小结、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等。

(四)心理护理与自我调适

让糖尿病病人了解和认识糖尿病,正确对待糖尿病,从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有效的治疗糖尿病。指导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保持安定,平和的心理状态,既不要慌张失措,过分紧张,又不自暴自弃,放任自流。糖尿病虽不能根治,但如果控制良好,仍然可以享受正常人同样的寿命。

【健康教育】

1、认识糖尿病是一终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必须终身治疗。

2、指导患者了解饮食治疗再控制疾病、防治并发症中的重要作用,掌握饮食治疗的具体要求和措施,长期坚持。

3、使了解体育锻炼在治疗中的意义,掌握体育锻炼的具体方法、副作用及注意事项,特别是运动时鞋袜要合适,以防止足损伤;外出时随身携带甜食和病情卡以应急需;运动中如感到头晕、无力、出汗立即停止运动。

4、指导患者了解情绪、精神压力对疾病的影响,指导病人正确处理疾病所致的生活压力。

5、教会患者学会正确注射胰岛素,知道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6、教会患者进行自我监测的方法,血糖仪的使用方法,同

时病人应了解尿糖和血糖测定的结果意义及其评价。

7、向患者讲解生活规律,戒烟酒,注意个人卫生,每日做好足的护理,预防各种感染的重要性。

8、嘱患者出院后定期复诊,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血脂、血压、眼底等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剂量。每年定期身体检查,以尽早防治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病情观察病情观察病情观察】

1.有无恶心、呕吐、厌食、极度口渴等表现。

2.有无呼吸

困难,呼气中有无烂苹果味。 3.皮肤弹性,眼球有无下陷,精神状态等。

【症状护理症状护理症状护理症状护理】

1.呼吸困难的护理:绝对卧床休息,安排专人护理,密切

观察病情变化。 2.恶心、呕吐的护理:快速建立静脉

通路,观察尿糖和酮体情况。 3.精神症状的护理:(1)

加强病情观察,如神志状态,瞳孔大小及反应、体温、

呼吸、血压和心率等,协助医师治疗。(2)注意安全,

意识障碍者应加床挡,定时翻身,保持皮肤完整性。(3)

遵医嘱给予胰岛素静脉注射治疗。 4.感染的护理:做好

口腔及皮肤护理,保持清洁。

【健康指导健康指导健康指导健康指导】

l.指导病人胰岛素的注射方法、位置、剂量、尿液检查法等。

2.指导病人如出现神志恍惚、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极度

口渴等需要立即就医。 3.指导病人正确使用胰岛素,定期复查。 4.保持情绪稳定,生活规律,适当运动,避免劳累过度

甲状腺功能亢进护理

【概述】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系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本病多见于女性,可分原发性甲亢、继发性甲亢、高功能腺瘤三种。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评估

甲亢大多起病缓慢。病史询问总应注意病人有无自觉乏力、多食、消瘦、帕热、多汗、急躁易怒及排便次数增多等异常改变。体检甲状腺多呈弥漫性重大,可由震颤或血管杂音,伴有眼征者眼球可向前突出,病情严重变化时可出现甲亢危象。

1、Graves病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或Basedow病,是一种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器官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2、结节性甲状腺肿又称Plumivier病。甲状腺呈节结节状增生,某些可发展为腺瘤。

3、新生儿甲亢甲亢孕妇血中存在长效活性甲状腺激素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4、垂体性甲亢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5、甲状腺炎由于甲状腺组织被炎症破坏,贮存在甲状腺内的甲状腺激素被释放至血中,出现暂时性甲亢。

6、伴肿瘤甲亢分泌TSH增多,或有异位肿瘤分泌TSH样物质,如肺癌、葡萄胎等。儿童少见。

7、药源性甲亢有些甲低患儿的家长误认为多服药可以加速病情好转,因此服用过多甲状腺片,以致使患儿出现消瘦、心悸、出汗等甲亢表现。

8、碘甲亢以碘作为治疗或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可致甲亢。

(一)临床症状及评估

1、T3 、T4分泌过多症候群

(1)高代谢症候群;

(2)精神、神经系统;

(3)心血管系统;

(4)消化系统;

(5)骨骼肌肉系统;

(6)生殖系统;

(7)内分泌系统;

(8)造血系统

2、甲状腺肿

多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肿大程度与甲亢轻重无明显关系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质软、久病者较韧;左右叶上下极可有震颤或血管杂音,为诊断本病的重要体征。

3、眼征

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眼外肌群和上睑肌,使其张力增高所致。(1)眼球向前突出,突眼度一般不超过18mm;(2)上眼睑退缩,睑裂增宽;(3)瞬目稀少;(4)双眼向下看时,上眼睑不能随眼球下落;⑤向上看时,前额皮肤不能皱起;⑥两眼看近物时,眼球辐辏不良。浸润性突眼还可出现视力疲劳、异物感、怕光、复视、视力减退、眼部胀痛、流泪、角膜溃疡或全眼球炎。

4、甲状腺危象

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病情恶化时出现的一系列表现。甲亢危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在某些应激因素作用下,导致病情突然恶化,出现高热(39℃以上)、脉率快(140∽240次/分)、烦躁不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心房颤动等,甚至出现虚脱、休克、谵妄、昏迷等全身代谢功能严重紊乱,并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的严重表现的总称,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

5、颈前黏液性水肿

多见于胫骨前下1/3部位,也见于足背、踝关节,偶见于面部

(三)辅助检查及评估

1、了解机体代谢状态的项目基础代化谢率(BMR)测定;血胆固醇、三酰甘油及尿肌酸测定。

2、了解血清甲状腺高低的项目血清总T3(TT 3)测定,血清总T4(TT4)测定,血清游离T3(FT3)测定,血清游离T4(FT4)测定,血清反T3(rT3)测定。

3、了解垂体—甲状腺轴调节的项目甲状腺吸碘—131率及甲状腺抑制试验(包括T3抑制试验和甲状腺片抑制试验)、血请超敏促甲状腺激素测定(S—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TRH兴奋试验)。

4、了解甲状腺肿大情况的项目甲状腺B型超声检查,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显影检查等。

5、甲状腺免疫学检查:促甲状腺受体抗体的测定,如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测定(TRAb)等,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

(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或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菌素体(TPOAb)测定。

6、甲状腺病变性质的项目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

7、心电图可以显示心动过速、房颤和P、T波形的变化。

(四)心理社会评估

患者可出现情绪改变,表现为敏感、急躁易怒、焦虑,处理日常生活事件能力下降,家庭人际关系紧张。此外由于甲亢所致突眼、甲状腺肿大等外形改变,患者会产生自卑心理。部分老年病人还可表现为抑郁、淡漠,重者可有自杀行为。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光钱柔和等少刺激的环境。

2、饮食护理

护士在护理病人时,首先要考虑到患者的高代谢状态,为了满足其高消耗,应鼓励患者在饮食上进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提供足够热量和营养以补充消耗。成人每日总热量应在12 552~14 644kJ以上,约比正常人提高50%。蛋白质每日1~2g/kg,膳食中可以各种形式增加奶类、蛋类、瘦肉类等优质蛋白以纠正体内的负氮平衡。餐次以一日六餐或一日三餐间辅以点心为宜。主食应足量。每日饮水2000~3000ml,补偿因腹泻、大量出汗及呼吸快引起的水分丢失,有心脏疾病者除外,以防水肿和心衰。忌食生冷食物,减少食物中粗纤维的摄入,调味清淡可改善排便次数增多等消化道症状。慎用卷心菜、花椰菜、甘蓝等致甲状腺肿食物。

3、用药护理

有效治疗可使体重增加,应指导病人按时按量规则服药,不可自行减量或停服。

4、眼部护理

大多数Graves病患者的眼征无需特别治疗,当甲状腺功能逐步正常化后,眼征亦逐步好转,树立患者信心。但少数患者的眼征并不随甲状腺功能的恢复而好转,反有日趋加重者。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注意预防突眼恶化。比较安全的是用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甲亢辅以必要的其化治疗措施。

指导患者自我保护眼睛:①戴黑眼镜防止强光与尘土刺激眼睛。②睡眠时用抗菌药物眼膏并戴眼罩,以免角膜暴露而发生角膜炎。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纱布或眼罩,将角膜、结膜损伤、感染和溃疡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限度。③使用单侧眼罩可减轻复视。

④高枕、低盐饮食或辅以利尿剂可以减轻水肿。眼睛勿向上凝视以免加剧眼球突出和诱发斜视。⑤每日做眼球运动可以锻炼眼肌,改善眼肌功能。⑥使用0.5%甲基纤维互或0.5%氢化可的松对减轻刺激症状效果较好。⑦指导患者定期眼科角膜检查以防角膜溃疡造成失明。

5、心理护理

向患者解释情绪、行为改变的原因,提高对疾病认知水平。

减少不良刺激,合理安排生活:

帮助病人处理突发事件,以平和、耐心的态度对待病人,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6、甲亢危象的护理

甲亢危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严重表现,可危及患者生命,通常见于严重的、病程长且近期有明显恶化者,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常由并存的其他疾病诱发,如精神刺激、感染、手术前准备充分等。一旦患者出现症状加重、发热加重(可高达40度)、心动过速、大汗、腹痛、腹泻、甚至谵妄,应及时通知医生,配合进行抢救。

1、遵医嘱用药降低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的浓度。

2、遵医嘱用药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酚和儿茶酚胺的反应。

3、遵医嘱使用药物拮抗应激

可用氢化可的松100mg或地塞米松15~30mg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每4~6小时一次,病情好转后减量。

4、其他如有高热,可给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可试用异丙嗪各50mg静脉滴注。同时给氧,积极防治感染,注意心肾功能、周围循环功能的保护。

5、保证病室环境安静,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和剂量给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并记录。昏迷者加强皮肤、口腔护理,定时翻身,以预防压疮、肺炎的发生。

【健康教育】

教育病人有关甲亢的临床表现、诊断性试验、治疗、饮食原

则和要求以及眼睛的防护方法。上衣宜宽松,严禁用手挤压甲状腺,以免甲状腺受压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加重病情。强调抗甲状腺药物长期服用的重要性,服用抗甲状腺药物者应每周查血象一次。每日清晨卧床时自测脉搏,定期测量体重,脉搏减慢、体重增加是治疗有效的重要标志。每隔1-2个月门诊随访,做甲状腺功能测定。出现高热、恶心、呕吐、大汗淋漓、腹痛、体重锐减、突眼加重等提示甲亢危象可能的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本病病程较长,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少数病人可自行缓解。心脏并发症可成为永久性。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手术治疗所致甲减者需终身替代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护理

【概述】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是指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的缺乏,导致机体的代谢和身体的各个系统功能减退而引起的临床综合病征,是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甲减在各种年龄均可发生,但大多数发病年龄大多在30~60岁;50岁以上发病率上升。以女性居多,约是男性的4倍。成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称黏液性水肿(myx-edema),于胚胎期起病者,称克汀病(Gritinism)或呆小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病率为新生儿的1/4000。发病率的增加与放射性碘治疗有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碘缺乏地区更为普遍。碘缺乏是导致世界范围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最常见的原因。

【护理评估】

(一)健康评估

依据患者伴有或不伴有甲状腺肿大,原发甲关腺功能减退(primary hypothyroidism)的病因:

1、甲状腺不肿大①甲状腺先天发育异常,多有家族倾向;

②特发性:原因不明,有称此症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后期表现;③放射性碘或甲状腺手术治疗以后;④劲部放射线外照射治疗后,如淋巴瘤治疗后。

2、甲状腺肿大①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占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25%~30%;②由于母亲体内的碘化物或抗甲状腺制剂传递给胎儿致病的;③碘缺乏:每日摄碘量<25μg,及由天然的致甲状腺肿物质如木薯;④药物:硫脲类抗甲状腺药、氨基水杨酸(aminosalicylic acid)、碘化物、保泰松及锂盐等引起;⑤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垂体和下丘脑疾病可引起继发性甲减

甲状腺激素减少导致代谢降低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护士要询问患者是否有睡眠时间增加、全身乏力、厌食、肌肉疼痛和感觉异常、便秘、经常怕冷、夜间盖很多或出汗。男性和女性患者都会出现性欲下降。此外,护士要询问女性患是否有怀孕困难或月经改变。男性患者可能有阳痿或不育问题。

护士还应询问患者的服药史。目前或以前用过的药物,如锂、氨氯米特、钠或钾剂、硫氰酸盐或钴剂,它们能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有甲亢史的患者是否曾经接受手术、放射治疗或药物治疗史,这些治疗会损伤甲状腺,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护士要了解患者因是否正在服用镇静剂或阿片类药物。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因对这些药物的敏感性增加而导致代谢紊乱。

(二)临床症状及评估

1、一般表现有微寒、少汗、乏力,少言懒动、动作缓慢、体温偏低、食欲减退而估重无明显减轻。典型黏液性水肿往往呈现表情淡漠、面色苍白、眼睑浮肿、唇厚舌大、皮肤干燥、发凉、增厚、粗糙、多落屑、毛发脱落,少数患者指甲厚脆、多裂纹。双手、双足及眶周黏液性浮肿,踝部非凹陷性浮肿。由于贫血与胡萝卜素备症,可致手脚呈姜黄色。

2、行为、神经系统乏力,失去活力,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反应迟钝,多嗜睡,精神抑郁,有时多虑而有神经质表现,严重者发展为猜疑型精神分裂症。后期多痴呆、幻觉,木僵或昏睡,少数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听力下降甚至丧失,放松状况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约20%~25%的重病者可能发生惊劂。因黏蛋白沉积可致小脑功能障碍,呈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等。

3、心血管系统常有心劝过缓,多为窦性。常觉心悸、气短,心脏扩大,下肢浮肿,多为非可凹性,有时伴有心包、胸腔甚或腹腔等多浆膜积液。久病者由于血胆固醇增高,易并发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些病人的血压可升高。

4、呼吸系统由于舌咽增大、呼吸肌无力、肺间质水肿(interstitial edema of the lungs)、胸腔积液,导致上呼吸道阻塞,可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5、消化系统常有厌食、腹胀、便秘,严重者出现麻痹性肠梗阻,或黏液性水肿巨结肠。由于胃酸缺乏或吸收维生素B2失常,可导致缺铁性贫血或恶性贫血。

6、内分必系统性欲减退,男性患者常有阳痿,女病人可有月经不调、不易怀孕。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对外源性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原发性甲减伴自身免疫所致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1型糖尿病,称为Schmidt综合症。

7、肌肉与关节①肌肉:有疼痛、强直、痉挛、无力、水肿及肥大;②关节:非炎性黏性渗出,软骨钙质沉着,关节破坏及屈肌腱鞘炎等;③腕管综合征:由于腕管中黏蛋白物质在神经外堆积,引起手指疼痛或感觉异常。

8、黏液性水肿昏迷见于病情严重者,诱发因素为寒冷、感染、手术和使用麻醉、镇静药物。临床表现为嗜睡,低温(<35℃),呼吸减慢,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四肢肌肉松驰、反射减弱或消失,甚至昏迷、休克,心、肾功能不全而危及生命,一旦发生应及早抢救。

(三)辅助检查及评估

1、甲状腺功能检查

(1)TSH原发性甲减患者增高,下丘脑-垂体性患者减低,多>5.0mU/L。

(2)血清总T4(TT4)或游离T4(FT4)降低。

(3)血清总T3(TT3)或游离T3(FT3)减低下降仅见于后期或病重者。

(4)血清反T3(reverse T3,rT3)明显减低,由于T4转化T3为倾向增多以低偿甲减所致;羊水rT3下降,有且于先天性甲减的产前诊断。

(5) T4<52mmlo/L。

(6)甲状腺摄碘-131率低平。

2、病变部位鉴定

(1)血清TSH(或sTSH)原发性甲减患者增高,下丘脑-垂

体性患者常减低。

(2)TRH兴奋试验:静脉注射TRH200~500μg后,血清TSH 无升高反应者提示垂体性,延迟升高者为下丘脑性;如TSH基值已增高,TRH刺激后更高,提示原发性甲减。

(3)血清增高,血清TSH基础值或对TRH兴奋试验反应正常或增高,临床无甲亢表现,提示为外周TH受体抵抗性甲减。

3、一般检查

(1)血液系统检查:由于TH不足,影响红细胞生成素全盛而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可致轻、中度正常色素细胞性贫血;由于月经量多而致使血清铁吸收障碍,可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少数由于胃酸低、缺乏内因子维生素B12或叶酸,可致大细胞性贫血。

(2)脂代谢:血胆固醇、三酣甘油和β-脂蛋白增高。

(3)血糖正常或偏低。

(4)心电图检查:可能显示心动过缓和低电压。

(四)心理社会评估

甲状原功能减退症的症状引起了主要的心理社会问题。抑郁和躁狂(不常见)是患者寻求医疗帮助的主要原因,经常是家属首次带患者就诊。患者由于昏睡、情感淡漠或嗜睡而不能识别出自身状况的变化。家属可能述说患者有退却行为,但这也可能是由于单纯的听力丧失所致。甲状腺减退症影响患者注意力集中时间和记忆力,护士应注意评估。另外,患者还可出现妄想和烦躁不安。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评估血压、心率、窦性节律、脉搏、呼吸频率和呼吸音。

2、避免环境寒冷;提高室温,增加被服,避免穿堂风。因为寒冷能增加代谢率,增加心脏负荷。

3、改变活动与休息的时间规律。当患者有呼吸困难、胸痛、心悸或晕厥的情况时,应及时汇报,因为这些是心脏应激的症状。

(二)饮食护理

1、进高蛋白、低热量、低钠饮食。

2、注意食物的色、味、香,以促进患者的饮食。

3、鼓励患者少量多餐,注意选择适宜的进食环境。

(三)养成正常排便的习惯

1、鼓励患者适当多活动,可做腹部按摩以刺激蠕动、促进排便。

2、鼓励患者每日的液体摄入量在2000ml,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和习惯安排摄入液体的种类和时间。例如,对于限制热量的患者可摄入不含热卡低的液体。

3、食物中注意纤维素的补充(如菠菜、糙米等)。

4、心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演泻剂,观察并记录患者排便情况。

(四)皮肤护理

1、监测患者皮肤状况,包括有无发红、水肿、损伤,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可用压疮危险评估量表判断患者发生皮肤损伤的危险。

2、指导和协助患者卧床时定时翻身,每2小时更换体位。教育并协助患者进行关节活动练习。

3、协助患保持皮肤完整,沐浴时动作轻柔,浴后保持皮肤干燥。

4、宣教患者使用不含酒精的皮肤油剂和乳液,以免刺激皮肤。

(五)提高患者自我照顾能力

1、鼓励患者由简单完成到逐渐增加活动量。

2、协助督促患者完成患者的生活护理。

3、记患者参与活动,并提高活动的兴趣。

4、提供安全的场所,避免碰、撞伤的发生。

(六)用药护理

1、用药前护士应回顾患者病史,评估是否能够安全用药。身体评估获得基本情况可以监测药物使用的效果。护士应注意患者的皮肤颜色、皮温、皮肤结构,以及有无损伤,以评价有无过敏反应和评估甲状腺激素作用。另外,还应注意患者用药前后肌张力、体重、体温、血压、脉搏和呼吸,从而评价是否达到治疗效果并监测有无药物中毒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护士还应对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ECG、血清学结果进行分析。对于有心功能问题的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并注意监测是否有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的发生。

2、年龄和性别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洋地黄类药物的老年

患者长期使用甲状腺激素可以生中毒反应;绝经妇女使用可使骨密度下降,易发生骨折;对于使用甲状腺激素治疗的儿童,需观察其生长发育,因其对激素的毒性作用更加敏感;妊娠期妇女,在怀孕期间剂量逐渐增加,甲状腺激素缺乏可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

3、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环境护士应评估患者适应长期服药的能力。他们需要建立规律的服药计划并坚持每天服药,最好的服药时间是每日早餐前空腹服用。更换药物时应咨询专业人士,如医生、药剂师、健康指导者等,因为不同厂家生产的药物可能在包装剂量上有所差异。

(七)预防黏液性水肿性昏迷(甲减性危象)

1、密切观察甲减性危象的症状:①严重的黏液水肿。②低血压。③脉搏减慢,呼吸渐弱。④体温低过(<35℃)⑤电解质紊乱,血钠低。⑥痉挛,昏迷。

2、避免过多刺激如寒冷、感染、创伤。

3、谨慎地使用药物,避免镇静药、安眠剂使用过量。

4、甲减性危象的护理①定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②注意保暖,但不宜做加温处理。③详细记录出入量。④遵医嘱给予甲状腺激素及糖皮质激素。

(八)心理护理

1、多与病人交流,选择患者感兴趣的话题。

2、鼓励患得参加娱乐活动,调动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3、安排患者听轻松、愉快的音乐,使其心情愉快。

4、嘱患者家属多探视、多关心患者,使患者感到温暖和关怀,以增强其自信心。

5、给患者安排社交活动的时间,减轻患者孤独感。

【健康教育】

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了解终生替代治疗时治疗本病的唯一有效方法。了解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要遵医嘱坚持服药,定期复查,不可自行停药,告诉病人如果遇手术、创伤、感染时,及时告知医生,调整用药剂量。平时不可随便使用安眠、镇静类药物,以免发生意外。并告知家庭成员注意家庭安全对患者的影响。

甲状腺炎护理

【概述】

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见于20~50岁成人,但也见于青年与老年,女性多见,3~4位于男性。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又称桥本病(Hashimoto dis-ease)或桥本甲状腺炎。目前认为本病与自身免疫有关,也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本病多见中年妇女,有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趋势。

【护理评估】

(一)健康评估

1、亚急性甲状腺炎本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病时,患者血清中对某些病毒的抗体滴定度增高,包括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腮腺炎病毒等。

2、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目前认为本病病因与自身免疫有关。

(二)临床症状与评估

1、亚急性甲状腺炎

(1)局部表现:早期出现的最具有特征的表现是甲状腺部位的疼痛,可先从一叶开始,以后扩大或转移到另一叶,或者始终局限于一叶。疼痛常向颌下、耳后或颈部等放射,咀嚼吞咽时疼痛加重。根据病变侵犯的范围大小,检查时可发现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可超过正常体积的2~3倍;或在一侧腺体内触及大小不等的结节,表面不规则,质地较硬,呈紧韧感,但区别于甲状腺癌的坚硬感;病变部位触痛明显,周围界限尚清楚;劲部淋巴结一般无肿大。到疾病恢复期,局部疼痛已消失,急性期出现的甲状腺结节如体积较小可自行消失,如结节较大,仍可触及,结节不规则、坚韧、表面不平,周围界限清楚,无触痛。有些病人病变轻微,甲状腺不肿大或仅有轻微肿大,也可无疼痛。

(2)全身表现:早期,起病急骤,可有咽痛、畏寒、发热、寒战、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如病变较广泛,甲状腺滤泡大量受损,甲状腺素释放入血,病人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表现,如烦躁、心慌、心悸、多汗、怕热、易怒、手颤等。有些病人病

外科常见疾病_护理常规

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急性穿孔 1、术前护理 (1)、按外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病人取半卧位,如有休克应取平卧位。 (3)、留置胃管、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 (4)、禁食、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如有休克,应按休克处理。(5)、严密观察病情,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腹痛部位、性质、有无加重。(6)进行术前备皮等工作。 2、术后护理 (1)、按外科手术后及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 (2)、回病房后立即接好各种引流管,如胃管、腹腔引流管等,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量。 (3)术后继续禁食,补液,保持胃肠减压通畅。 (4)、血压平稳后改半坐卧位,以利腹腔内渗液的引流。观察伤口出血,渗液情况,如敷料渗湿应及时更换。 (5)术后如有发热,腹泻及上腹疼痛,应通报医生作进一步检查,以排除腹腔脓肿,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二)、急性大出血 1、术前护理 (1)、严格执行饮食护理和管理。 (2)按外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3)、严密观血压、脉搏、呼吸、必要时吸氧。 (4)、记录咯血与便血的量,遵医嘱用止血药或输血等。 (5)、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以血压略低于正常值为宜,避免因血压过高引起再出血。 (6)、病人应安静卧床休息,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2、术后护理 (1)、按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护理。 (2)、每半小时测血压、脉搏及观察有否继续出血。 (3)、注意观察胃管引流液的性质并记录引流量。 (4)、术后48小时,肠蠕动恢复并有排气排便,可拨除胃管,先饮少量水,如无腹胀、腹痛、术后72小时可进流质。 胃切除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按一般外科手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术前一天过流质饮食,术前12小时禁食。 3、术前留置胃管,抽空胃液。如幽门梗阻者,应于手术前三天开始洗胃。 4、需行结肠或空肠代胃者,术前三天应开始准备肠道(包括进流质饮食、服用新霉素或红霉素、术前清洁灌肠等。) 5 需要继续剖胸手术者,术前应做口腔护理并辅导病人练习腹式呼吸及咯血。 二、术后护理 1按外科麻醉后及手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康复科护理常规

康复护理常规 【概述】 康复护理是护理学的一部分,是针对损伤、慢性病和残疾的患者在其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家庭与社会生活、经济状况、职业等方面发生功能障碍或改变时,能够及时满足他们的需求,提供有效的专业知识服务,积极预防并发症,恢复自我照顾能力,并能维持其理想的健康状态。 【一般护理】 1、入院宣教。 2、保持病室整洁、安静、安全、舒适。 3、按医嘱分级护理。 4、按医嘱给予饮食护理。 5、生活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 6、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7、做好基础护理,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8、按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 【专科护理】 1、评估患者的残疾状况(智力、心理、运动、脏器功能等)和ADL(日常生活能力),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 2、鼓励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加强主动训练。 3、注意保持良好的体位摆故。 4、加强二便护理。 5、熟悉各类康复治疗及程序,配合康复医师、治疗师做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的协调工作。 【健康指导】 1、根据康复治疗和疾病类别、特点,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计划。 2、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3、重视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发生。 4、做好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护理及功能训练的方法,指导家属督促患者实施康复计划,巩固治疗效果。

脊髓损伤护理常规 【概述】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脊髓损伤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性损伤的部位和性质。 【一般护理】 1、卧硬板床休息,保持脊柱平直位。 2、根据Braden评分和跌倒评分结果,床旁悬挂预防压疮及跌倒警示牌。 3、为脊髓损伤患者翻身时,应在固定好颈、胸、腰、双下肢情况下进行同步协调翻身。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床单元整洁,预防压疮发生。 5、预防并发症发生,注意观察呼吸及排便情况,鼓励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运动,循序渐进地进行上下肢、翻身、坐起、轮椅、站立、行走训练。 6、指导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多纤维素饮食,适量饮水。 7、预防泌尿系统感染,保持大便通畅。 【专科护理】 1、饮水计划:和病员一起制订合适的饮水计划,并指导和监督病员执行。 2、清洁间歇导尿:评估患者残余尿量,制订导尿频次,实施导尿计划,记录残余尿量。 3、膀胱、直肠功能训练,每日1-2次。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按计划饮水,每日饮水总量1650-1800ml。 2、多进食粗纤维食物,如香蕉、芹菜、韭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饮品,如:浓茶、咖啡等。 3、每日1-2次自我检查皮肤情况。 4、指导病员正确选用轮椅,教会病员轮椅维护相关知识。 5、每日作呼吸训练2-3次,预防呼吸道感染。

内分泌科护理常规

内分泌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1、按入院、出院护理要点执行。 2、按医嘱执行分级护理及其护理要点。 3、测量体温、呼吸、脉搏。 (1)一般新入院病人,4次/天,连测3天,如体温正常,则按分级护理有关要点执行。 (2)高热病人,按高热病人护理要点执行。 (3)某些专科疾病病人须观察体温时,按有关疾病护理要点执行。 4、按医嘱测量血压。 5、测量体重,病人入院时测量1次,以后每周测一次。 6、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应对其进行全面护理评估,并记录于护理病历上。 7、准确、及时留送各种标本。新入院患者应在次晨留取尿与粪便标本送作常规检验。 8、严重观察病情和药物反应,如有异常变化应立即向医生报告并积极协助处理。 9、凡危重病人应填写护理记录单,及时准确记录出入量、生命体征、病情变化、临时治疗与护理等内容,并按时作小结与总结。每日的出入量应记录在体温单上。 10、了解本病区内常规用药、急救药物(含专科疾病急救药物)的主要作用及副作用,熟练掌握其用法及注意事项。 11、保持本病区一般器材、急救器材(含专科疾病急救器材)、各种急救治疗包的性能良好,可供随时应急使用,并能掌握其使用或配合医生操作的方法。 12、加强与病人的交流,了解其心理需要、给予心理支持。病情允许时,应鼓励并指导病人自我护理,增强其治病与康复的信心。 13、针对病人的疾病进行健康指导,包括本病的预防、症状、治疗、饮食、休息、身体锻炼、保持心理健康等基本知识,以及出院后来院复查的时间等内容。

14、病区环境应清洁、整齐、安静、安全,空气新鲜,室温18~20°C、湿度50%~60%为宜。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 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保持床铺的清洁,平整,定时更换体位。加强安全管理。 做好基础护理。如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尿道外口护理,根据级别护理认真巡视病房。 抽搐昏迷时应设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认真执行各项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详细记录护理记录单,出入液体量及血压记录。 密切观察输液成分、速度、反应。巡视卡悬挂醒目,记录准确。 严密监测血糖的变化。 遵医嘱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做好特殊检查的宣教及准备工作,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 加强饮食合理供给。

内分泌科室三年建设规划

内分泌科室三年建设规划(2007-2009 年度) 一、三年建设目标:建设成省级重点专科,向国家级重点专科进军。通过三年的建设,力争使内分泌专科成为具有一定规模、专业与地域覆盖面广、具有中医特色突出、疗效显著、创新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服务规范、科研及教学水平一流、人才梯队合理、设备先进、双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的全国一流的现代化的中医内分泌疾病医、教、研基地。 二、三年建设具体任务和内容: 1、医疗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①中、西医双重诊断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②严格进行规范化的内分泌科单病种质量管理,逐年增加,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并在临床全面推广应用;有计划地制定内分泌疾病诊疗及护理常规,数量与质量每年滚动式提高。 ③开展消渴病的证的客观化诊断研究,以进一步提高中医特色诊断的准确率及可推广性。 ④中医治疗率、病床使用率、急危重症患者比例高于全国三甲中医医院相同病种的平均水平;平均住院费用、专科人均门诊费用、平均住院日低于本地区同一病种水平;接受其他医院转诊、会诊;出院患者随访率》20%。 ⑤在 2 个相关疑难病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上有较突出的疗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达到国内或国际领

先水平。 ⑥查房种类齐全,落实三级查房制度,不断提高中医查房质量;建立学术指导小组,保证医疗质量。 ⑦积极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有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及相关领域的护理研究。 ⑧自制中药制剂品种数>2种,临床使用率》50%。 ⑨中医治疗率逐年递增。 2、主攻方向的研究和科研建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病之一,发病率高达90 %,是糖尿 它又病足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致残率较高,目前尚未有特效药物,根据糖尿病周围神 经病变的发病机理关键是痰瘀阻络,提出益气化痰、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理论,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研究复方糖痹胶囊及芪桃片益气化痰、活血通络,并配合非药物中医特色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治疗和研究,总有效率达92.5%。临床疗效在国内同行处于先进水平。 今后所要做的主要工作: ①开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中医证型的微观和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进一步完善诊疗常规。 ②研究有效中药单方、复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及客观指标疗效较佳的方剂。 ③在进一步总结糖痹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基础上,对糖痹胶囊配伍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慢性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评估】 1.呼吸衰竭的程度、类型。 2.神志、血压、呼吸、脉搏、尿量等。 3.心理状态。 【症状护理】 1.呼吸困难的护理,及时给予合理的氧疗。 2.咳嗽、咳痰的护理 (1)危重病人定时翻身拍背,协助排痰,给予无力咳痰的病人吸痰。 (2)如建立人工气道要加强气道湿化,根据医嘱给予气道内滴药。滴药后及时吸痰。 3.睡眠障碍的护理:出现烦躁不安、睡眠昼夜颠倒者,应注警惕病人出现了呼吸衰竭早期症状的表现。 4.肺性脑病的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神志、血压、脉搏、呼吸及皮肤粘膜、球结膜、尿量的变化。 (2)保持皮肤、口腔的清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危重病人取半卧位。定时翻身拍背,协助排痰。备好吸痰器和抢救物品。 (4)病情危重者需建立人工气道。 【一般护理】 1.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 2.急性发作时,护理人员应保持镇静,减轻病人焦虑。缓解期病人进行呼吸运动和适当身体活动。根据身体情况,让患者做到自我照顾和正常的社会活动。 3.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 4.密切观察呼吸衰竭的程度及血压、脉搏、尿量和神志。 5.根据医嘱给予合理氧疗。 6.严格限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缩唇腹式呼吸,改善通气。 2.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着凉。 3.戒烟,减少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 4.饮食采取少量多餐。进食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5.坚持适当的室外活动,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可采取人工被动免疫,来增强机体免疫力。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按内科系统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病情观察】 1.了解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 2. 监测心电图,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 3.观察脉搏的频率、节律的变化及有无心排出量减少的症状。 【症状护理】 1.用药护理:遵医嘱准确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并观察疗效。

2013-内分泌科护理常规

第六章内分泌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糖尿病护理常规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了解患者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无糖尿病家族史等。 2.评估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3.评估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心理状态。 二、护理要点 1.严格饮食管理,给予糖尿病饮食。 2.指导患者进行运动疗法,注意运动安全。 3.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处理低血糖。 4.做好糖尿病监测工作。 5.协助口腔及皮肤护理。 6.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系统规范化的糖尿病健康教育。 三、指导要点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知识,提高遵医行为。 2.指导患者保持生活规律、情绪稳定。 3.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管理。 4.交待患者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四、注意事项 1.遵医嘱给予糖尿病治疗,观察降糖药的副作用,及时处理低血糖。如出现心慌、脉速、出汗、饥饿感,甚至昏迷等低血糖反应时,及时报告医师并抢救处理。其处理是:立即平卧、测血糖<3.9mmol/L,通知医生,补充葡萄糖,意识清楚者给予含糖的饮料100ml或糖块2~4块;意识障碍者立即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50%葡萄糖20ml静脉推注。每15分钟监测血糖1次,直至血糖正常。 2.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监测生命体征、血糖、血酮、尿酮及电解质等情况,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若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第二节糖尿病酮症酸昏迷护理常规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了解患者既往有无糖尿病及其类型,有无糖尿病症状加重的表现。 2.了解患者有无感染,胰岛素中断或不适当减量、饮食不当等诱发因素。 3.评估生命体征、意识、面色、末梢温度及尿量,注意观察呼吸的频率、深度及有无烂苹果味。 4.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糖、血酮等。 5.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及心理反应。 二、护理要点 1.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2.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快速补液及小剂量胰岛素持续输注,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3.给予氧气吸入,持续心电监护。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尿量等,准确记录出入水量。 5.根据血压、心率、每小时尿量,末梢循环情况以及必要时根据中心静脉压决定输液量和速度。 6.遵医嘱检测血糖、血酮及生化指标,及时报告医师,做好记录。 7.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8.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三、指导要点 1.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不可自行减量或随意停用。 2.避免受凉、感染及过度劳累,积极治疗各种诱因。 3.交待患者当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加重时,立即就医。 四、注意事项 1.一旦发生糖尿病酮症酸昏迷应立即采取措施,医护配合,争分夺秒抢救患者。 2.补液是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关键措施。如治疗前已有休克,宜先输生理盐水和胶体溶液尽快纠正休克,输液的同时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以每小时每千

康复科 护理常规(全)

康复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1、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干扰,限制探视时间。为确保病人安全,避免空间放置障碍物,室内物品摆放合理。 2、做好入院介绍,包括有关规章制度,如作息制度、探视制度、陪护制度、病房环境、健康宣教等。 3、新入院病人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做好入院评估及护理记录单的记录。 4、按医嘱分级护理,通过评估确认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对其实施护理。 5、同一种疾病的病人,应尽量安排在同一病室,以提供互相交流及训练的机会。 6、卧床病人要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 一、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二、卧位与安全:根据病情酌性给予卧位,使病人舒适,便于休息,对昏迷神志不清,烦燥不安的病人,应采用保护性措施,给予床档、约束带、压疮防治垫等;并使用腕带。 三、严密观察病情: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心电监护和神智、瞳孔等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报告医师,给予及时处置。 四、保持静脉通道通畅,遵医嘱给药,保证治疗。 五、加强基础护理,做到病人卫生三短九洁,即头发、胡须、指甲短;眼、口、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头发、身洁。 六、视病情给予饮食指导,摄入高蛋白、低脂肪、含维生素高的易消化食物。 七、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储留者,行诱导排尿无效可行导尿术,需保留尿管,按保留尿管护理,大便干燥便秘给予灌肠。 八、心理护理:勤巡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交流沟通,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以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九、根据病人情况,落实相关沟通、告知、陪护措施,并做好相应护理记录。 十、认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制度,预防危重病人院内感染的发生。

康复科疾病护理常规

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1、患者入院后及时办理入院手续介绍医院及病区情况住院注意事项及时报告医师。 2、按原发疾病护理常规。 3、入院时测量生命体征、体重一次。 4、根据各类康复治疗和疾病类别、特点、制定适合于患者的饮食。 5、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信心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6、评估患者残疾状况智力、心理、运动能力、脏器功能等和ADL 日常生活能力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 7、重视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如皮肤、肺部、尿道感染等定时给患者翻身及皮肤护理并做好记录。 8、熟悉各类康复治疗及程序配合康复医师、治疗师等做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 9、观察患者对康复治疗的反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检查和修订护理计划。 10 、心血管患者必要时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康复治疗。 11、做好康复指导将康复知识和康复护理要点传授给患者及其家属指导家属帮助督促患者继续实施康复计划巩固治疗效果。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 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脑出血患者一般在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如需搬动应在固定头部情况下出血情况已控制时。取仰卧位患侧肩部下垫以小枕髋部亦用枕垫起健侧取舒适位上肢伸展前臂外旋患肩拉向前方患肢伸展放于枕上手指张开患膝屈曲垫枕患侧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但早期应进行肢体的被动训练。 1局部按摩和上下伸展活动。 2患侧卧位时患肩向前垫软枕肘伸直。手指张开掌面朝上健侧下肢在前患肢在后屈膝。小腿及脚掌成垂直垫以软枕指间填以布卷或垫软垫。 3健侧卧位时患肩向前肘伸直手腕部垫一小枕患侧髋前伸屈膝下肢不外旋脚掌与小腿尽力保持垂直防止关节脱位、挛缩。 3、恢复期待出血控制梗死、血栓溶栓后血压、颅内压稳定后应做主动训练先在他人帮助下然后循序渐进地自我进行护士应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指导上下肢活动、翻身、逐步过渡到健侧肢体的主动翻身。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及时评估训练效果。 4、后遗症期的康复护理。继续做好心理护理教会患者使用各种辅助训练用具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指导患者以健侧带动患侧做好上下肢、站立、行走及轮椅训练循序渐进指导患者全身运动。 5、语言训练。从发音→单字咬字→语言纠正→读字反复进行。 6、ADL训练训练患者生活自理参加适当的家务劳动有计划地进行肌力训练恢复相应功能尤其是注重手部活动避免手部肌肉萎缩。 脊髓损伤后康复护理常规

内分泌科带教目标和计划备课讲稿

内分泌科带教目标和 计划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实习生教学目标和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熟悉本科室环境、布局,了解本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班人员职责。 2.严格“三查、七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各基础专科护理操作严格规范。 3.掌握专科知识:糖尿病的分型,临床表现,急慢性并发症,治疗原则,护理要点。 4.掌握糖尿病降糖药物,抗甲状腺药及甲状腺素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 5.掌握胰岛素泵,胰岛素笔,血糖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6.掌握整体护理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掌握护理病历书写方法。 7.熟悉内分泌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常规、健康宣教 8.了解内分泌科常见急症临床症状;配合抢救要点。 二、教学计划: 1.选取优秀的护理人员成立带教小组,设立总带教并实行一 对一带教,严格按照带教要求带教; 2.护生入科第一天,进行详细的入科宣教及入科评估(学生 学校、学历、轮转科室、动手能力); 3.合理排班,护生的排班与带教老师一致。

4.每周一次知识小讲座、本科生主讲业务学习一次,安排护 理查房一次。落实并予教学登记本登记签名。 5.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在本科室实习期间遇到的工作生 活上的问题,并帮助解决,听取实习生对科室的带教意 见。 7.做好合理的教学安排: 第一周:熟悉内分泌科环境,各班流程、职责;了解本科 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示范指导血糖监测,胰岛素注 射,胰岛素泵使用,各种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第二周或第二至第三周:指导学生熟悉本科常见病、多发 病的临床表现和专科护理技术;掌握本科常见病的入院宣 教;了解各类降糖药物、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素等的使 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三周或第三到第四周:熟悉我科常见急症临床症状,指 导学生如何识别、配合抢救及护理。熟练掌握胰岛素笔, 胰岛素泵,血糖仪的使用,能对糖尿病甲亢病人进行正确 有效的健康宣教。 8.及时完成出科考试,并登记;及时在实习鉴定手册签写符合实际的评语,签名。 9.做好出科护生的出科问卷调查,听取意见及时整改。

内分泌科护理常规

常州金林骨科医院 内分泌科护理常规目录 一、内分泌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 二、糖尿病护理常规 (2) 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常规 (3) 四、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护理常规 (5) 五、低血糖症护理常规 (6) 六、甲状腺功能亢进护理常规 (7) 七、甲亢危象护理常规 (9) 八、甲状腺炎护理常规 (10) 九、尿崩症护理常规 (11) 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护理常规 (12) 十一、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护理常规 (13) 十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护理常规 (14) 十三、高血钙危象护理常规 (15) 十四、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护理常规 (16) 十五、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护理常规 (17) 十六、嗜铬细胞瘤护理常规 (18) 十七、嗜铬细胞瘤致高血压危象护理常规 (19) 十八、低钾血症护理常规 (20) 十九、糖原累积病护理常规 (21) 二十、护理部相关专科检查护理常规 (22)

内分泌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制订(修订)者:护理部审批者: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休息与卧位:应根据不同疾病进行具体护理,轻者休息或卧床休息,危重或做特殊检查者绝对卧床休息。 3、生活护理:除常规生活护理外,还应注意身高、体重及准确记录出入量等特殊护理项目。 4、饮食护理:根据不同疾病给予各种治疗饮食并指导病人遵守膳食原则。 5、功能试验:了解内分泌疾病功能试验的意义及方法,做好各种物品准备及急救准备,向病人作必要的解释以取得合作,保证试验过程和标本采集准确无误。 6、用药护理:正确给药,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指导患者预防副作用的发生。 7、内分泌疾病危象的护理:了解危象发生的表现,以及不同危象的特异治疗及护理,积极配合医生抢救。 8、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精神负担,积极配合治疗。 9、健康教育:根据病种及病情向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疾 病的相关知识,学会自我管理,进行自我护理,遵医嘱定期门诊随访。

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病室环境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达制定床位休息 三、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适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 四、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五、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六、每周测体重 七、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八、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九、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并配合治疗 2.新入院患者应评估患者饮食、睡眠、四肢活动、自理能力、皮肤状况、言语沟通、生活 习惯等。6小时内完成首次护理记录单 3.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瞳孔、神志、心率、舌脉、二便等变化以及 其他的临床表现的变化。注意观察分泌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 4.如发现异常,要分析病情、评估患者护理问题,及时处理。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 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要加强夜间的病情观察和防护工作 5.做好辩证护理、基础护理及各类专科护理。对于长期卧床、消瘦、营养不良以及昏迷者 应当做好皮肤的护理,放置褥疮的发生 6.根据中医护理记录的有关规定,做好护理记录。根据病情、治疗需要准确记录出入量 十、及时准确执行医嘱。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应 当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 十一、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护理工作核心制度,责任护士之间、组长之间做好床头交接班 十二、遵医嘱准确给药。服药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注意服药后的护理 十三、遵医嘱给予辨证施膳,向患者宣传饮食在治疗疾病回复健康过程中的作用。在执行治疗膳食原则的前提下帮助患者选择可口的食物,鼓励患者按需要进食 十四、正确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需求,给予情志护理。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并向患者宣传精神因素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重要性。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

内分泌科操作

血糖检测 【目的】 快速、方便的监测血糖,为控制血糖提供依据。 【操作准备】 1、病人准备:病人双手手指皮肤颜色、温度、污染及感染情况,合作程度 2、用物准备:血糖仪(安装电池并经过密码设置)、血糖试条(必须与血糖仪型号相同)、 一次性采血针、75%乙醇棉球、干棉球。 【操作要点】 1、确认血糖仪密码条与试纸一致 2、酒精棉球消毒,待干 3、快速针刺,正确采血 4、正确读数,告知患者 5、及时处理采血针,及试纸条 【关键注意点】 1、在测试前确认血糖仪显示的代码与试纸盒的代码一致。 2、取血部位酒精消毒后,须等酒精挥发后再采血,以免酒精与试纸条接触导致检测值不准 确。 3、不能挤压,按揉手指,但可以从指端向指尖压血,无须弃掉第一滴血。 4、指导患者干棉球按压采血处。

血糖检测操作规程 自身准备,自我介绍。 抄医嘱,双人核对 评估病人病人双手手指皮肤颜色、温度、污染及感染情况,合作程度 (口述:治疗台,治疗车,治疗盘清洁,可以使用。) 洗手,戴口罩。 血糖仪(安装电池并经过密码设置)。 备齐用物血糖试条(必须与血糖仪型号相同)。 一次性采血针、75%乙醇棉球、干棉球。 核对,解释 病人准备 取舒适体位 部位选择:用75%乙醇棉球消毒指尖皮肤,待干燥。 插入试纸条,屏幕显示密码数字,与试纸筒上密码数字一致。 拧开针帽,核对床号、姓名。 血糖测试用力将采血针按压在手指尖一侧皮肤,按下针身,血液自然流出。 弃针 将血滴在测试区 用干棉球按压伤口,以免感染。 持续约5秒(根据不同机型而定),显示屏出现测试结果,口头报测试结果。 将使用过的试纸条拔出后放入污物杯。 核对床号姓名 洗手,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洗手,脱口罩,记录。

最新康复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护理常规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疾病的20%~30%,脑出血的发病主要是在原有高血压和脑血管病的基础上,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饮酒、用力排便、气候变化剧烈等外加因素使血压进一步骤升所致。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有些患者抢救虽幸免不死,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失语、偏瘫、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等。这些后遗症均在短时间内不会恢复,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会加大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残程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负担。所以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提高偏瘫患者的疗效减少后遗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一般护理常规: 1、体位护理①仰卧位时,双侧肩关节抬高向前,固定于枕头上,预防后缩。患侧上肢 日固定于枕头上,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患者臀部固定于枕头上,预防骨盆后缩及下肢外旋。患侧下肢伸直,膝下可置一小枕,踝关节必须保持90°,以免引起足下垂。②患侧卧位时,躯干稍微后仰背后和头部放一枕头固定。患侧上肢患肩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③健侧卧位时,头位要固定,和躯干呈直线,躯干略为前倾。患侧上肢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的枕头和躯干呈100度角。患侧下肢膝关节、臀部略为弯曲,腿和脚均放枕头。 2、语言训练针对运动性失语的病人,让其跟着示范者的口型先进行数字、单词的练习, 逐渐过渡到进行短句、整句的训练。而针对能听、能看但不能理解含义的感觉性失语病人,可通过与其交谈,对其进行指物、指图、指字训练,增加其理解能力,每次训练的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3、床上训练鼓励病人早期利用健侧肢体进行日常活动,通过健手的主动练习带动及促 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随着患侧肢体功能的改善,可在床上进行翻身练习,从向患侧转动过渡到向健侧转动;从需他人帮助到独立完成。自己能翻身后可进行坐位练习,同时下肢进行抬腿锻炼,上肢从抓、拿、握开始进行精细动作训练。卧床期的训练方法:桥式运动、抱膝运动,双手叉握等自我运动。 4、床下训练下床活动时,首先让病人站立并稳立于床沿,双手扶床栏,进行站立锻炼, 当病人能站立15分钟到20分钟时,可逐渐短步走,行走时注意纠正侧踝关节的反曲。 以免形成“内屈脚”,在病人练习独立步行时指导其学会使用手杖,拐杖,轮椅等,使其最终能借助支具和辅具完成日常活动,重返社会。 5、心理护理患者因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大小便失禁等,产生痛苦、绝望、急躁不安、 恐惧、害怕、焦虑、自卑心理,造成对治疗缺乏信心。护士应尽量体贴,关心患者,多给予安慰,开导和鼓励,并介绍一些功能恢复较好的病例,激发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根据病情安排一些适宜的活动,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6、安全护理床栏加护,加强巡视、床头警示牌标识、环境适宜。 7、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多食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食物,排便困难时使 用开塞露等简易通便法协助排便,切忌用力。坚持正确服用降压药,不可骤停和自行更换,戒除烟酒,勿过度劳累,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教材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1、热情接待新病人,作好入院介绍,并立即通知医生,对重危者交接后积极抢救处理。 2、24小时内完成护理入院录,新病人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日二次,连续二天,以后 一日一次。体温37。5℃以上者每日3次,体温不升或38℃以上4次/日39℃以上6次/日,体温正常二天后每日一次。病危病人按医嘱及病情需要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 3、新病人入院时测体重一次,以后每周一次。不能测体重时,分别用平车或卧床表示。 4、新病人入院后按医嘱留送大小便标本及其他化验检查,每天记录大小便次数,观察 色、量、性状。三天无大便者应作通便处理。大便异常者,应及时留取标本送检。 5、密切观察病情,有变化者应及时与医生联系,按病情正确记录尿量或出入量。 6、做好晨晚间护理,做好病人皮肤、头发护理,新病人入院时做好病人的清洁卫生护 理。 7、了解病人饮食习惯,进餐时护士巡视病房,了解病人饮食和进食情况,尤其是治疗 饮食及试验饮食落实情况,并做好饮食指导。自理困难者协助进食。 8、了解病人的心理、生理、社会文化及精神的需求,向病人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做好 心理疏导,避免一切医源性刺激。 9、所有病人出院前应做好出院指导。 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注意定时通风换气,并进行紫外线消毒。 2、病人入院后,接待安置,介绍入院须知,责任护士自我介绍。 3、新病人入院应立即报告经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及时处理。测体温、P、R、BP,体重, 做好记录。 4、按医嘱通知营养室饮食种类。急腹症未开医嘱前予禁食,并准备胃肠减压,输液等 器具 5、根据病情确定分级护理,认真执行护理体会,了解病人心理状态及家庭情况,对病 人心理、生理,社会关系有整体动态的评估。。责任护士24h内完成入院护理病历和出院小结。 6、新病人测体温、P、R 2次/日X2天。一般病人1次/日。重危,手术后3天及体温在 37.50以上者,3次/日。380以上者4次/日。390以上者6次/日。直至体温恢复正常后

耳鼻喉科疾病护理常规

耳鼻喉科疾病护理常规 目录 1、耳鼻咽喉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E1 2、耳鼻咽喉科手术一般护理常规…………………………………E2 3、鼻窦内镜手术护理常规…………………………………………E3 4、扁桃体手术护理常规……………………………………………E4 5、气管切开手术病人护理常规……………………………………E5 6、急性会厌炎护理常规……………………………………………E6 7、鼻出血护理常规…………………………………………………E7 8、突发性耳聋护理常规…………………………………………E8 9、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常规…………………………………E9 10、腺样体手术护理常规…………………………………………E10

一、耳鼻咽喉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评估病人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做好心理疏导。保证病人适当的活动和充分的休息。 2.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安静、安全、舒适。 3.遵医嘱进行等级护理。给予饮食指导。 4.准确执行医嘱,指导病人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5.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与临床表现,注意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性质、气味、颜色及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6.严重鼻出血、呼吸道异物、喉梗阻、严重耳鼻咽喉部外伤病人入院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备好急救药物及器械,协助医生抢救。

二、耳鼻咽喉科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按耳鼻咽喉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手术前测体温、脉搏、呼吸,如有异常报告医生。 2.饮食护理,全麻及咽喉部手术者遵医嘱禁食禁饮。 3. 教会预防咳嗽和打喷嚏的方法。 4.向患者说明手术的目的与要求,术后的注意事项,以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取得患者的配合。 5.做好术前准备:术前一日按手术要求做好个人卫生处置(洗澡、剪指甲、剃胡须等)。遵医嘱术前用药,并根据医嘱做好药物过敏试验、备血,女病人询问月经史。 6.喉部手术者准备写字板或纸笔。 7. 入手术室前,嘱病人排空大、小便;更换病员服,取下义齿及随身物品(项链、耳环、戒指、手表、发夹、隐形眼镜)。 8.根据麻醉及手术方式准备床单位用物如:氧气,吸引器等。 (二)术后护理 1.病人回病房后,根据不同手术及麻醉的要求采取不同的体位,如鼻部手术一般采取半卧位;耳部手术取平卧位或健侧卧位;全麻病人按全麻术后护理。 2.了解手术情况,按时巡视,观察耳部手术者有无面瘫,内耳手术者有无眩晕、呕吐及眼球震颤,咽部手术嘱病人将口内分泌物吐出勿咽下。如有呕吐、出血、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3.做好伤口局部护理和口腔护理;给予滴鼻剂滴鼻、喉片含服、含漱剂含漱等,并教会病人或家属使用方法,气管切开病人按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保持气管套管通畅。 4.及时执行术后医嘱。交代术后饮食与活动的注意事项:如鼻部手术,注意鼻腔出血及渗血情况,术后24小时给与冰袋冷敷鼻部。手术后24h内进冷流质,以后视情况改为半流质和软食, 5、喉部术后注意休息少讲话,勿用力咳嗽。如有出血勿咽下吐于杯中便于观察。 6.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与处理。 【健康指导】

内分泌科护理常规 文档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1.有无恶心、呕吐、厌食、极度口渴等表现。 2.有无呼吸困难,呼气中有无烂苹果味。 3.皮肤弹性,眼球有无下陷,精神状态等。 【症状护理】 1.呼吸困难的护理:绝对卧床休息,安排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恶心、呕吐的护理: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观察尿糖和酮体情况。 3.精神症状的护理: (1)加强病情观察,如神志状态,瞳孔大小及反应、体温、呼吸、血压和心率等,协助医师治疗。 (2)注意安全,意识障碍者应加床挡,定时翻身,保持皮肤完整性。 (3)遵医嘱给予胰岛素静脉注射治疗。 4.感染的护理: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保持清洁。 【健康指导】 l.指导病人胰岛素的注射方法、位置、剂量、尿液检查法等。 2.指导病人如出现神志恍惚、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极度口渴等需要立即就医。 3.指导病人正确使用胰岛素,定期复查。 4.保持情绪稳定,生活规律,适当运动,避免劳累过度。

低血糖 概念: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或50mg/dl,同时有相应的临床症状。 【疾病相关知识】 1、诱因:药物过量、进食不足或未按时进食 2、低血糖指标:小于2.8mmol/L 3、症状:出汗、心慌、饥饿、软弱无力、面色苍白、肢体发冷、头晕、反应迟钝、步态不稳 【护理措施】 1、保持病室内空气流通 2、绝对卧床休息 3、监测血糖 4、不宜空腹运动 5、做空腹检查前,停用一切降糖药 6、外出随身携带含糖食物 【饮食指导】 1、清醒患者,应进食含糖食品或饮料 2、按时、按量、规律进食 3、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后,定时、定量进餐 【用药指导】 1、告知患者如何服药及用药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 2、食欲欠佳时,及时通知医师调整胰岛素及药物用量 【心理指导】 1、消除害怕焦虑、恐惧心理 2、告知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疾病,缓解心理压力 3、告知家人理解患者并多与之沟通,以排除不良情绪 【健康指导】 1、运动量不宜过大,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2、在医生指导下增减用药 3、外出时随身携带甜品及糖尿病生命卡

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 一、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 1、加强病情观察 (1)意识状态是判断患者病情的重要指征。 传统方法根据语言刺激、痛刺激、生理反应、大小便自理情况、配合检查情况可分为:清醒、模糊、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五项。 昏迷评分法:评定睁眼、语言及运动反应,三者得分相加表示意识障碍程度,最高分表示意识清醒,分以下为昏迷,最低分,分数最低表示意识障碍越严重。 (2)瞳孔:瞳孔变化可因动眼神经、视神经一级脑干部位损伤引起,对估计患者的预后及定位有重要意义,应观察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的灵敏性等。 双侧瞳孔不等大,一侧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货消失,并伴有意识障碍,对侧肢体瘫痪,提示有脑受压及脑疝,一般受压部位多在瞳孔扩大侧。 双侧瞳孔大小形状多变,不等圆,对光反应差,为脑损伤的特征,有无间接对光反射可鉴别视神经损伤与动眼神经损伤。 双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对光反应消失,伴深昏迷,多为原发性脑干损伤或临危症象。 (3)生命体征:患者的、、、等定时测量,危重者分钟测量次,脑

疝的发生体温降至正常或有增高,应考虑切口、颅内、肺部或泌尿感染。 如出现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慢而深,血压进行性升高, 应警惕 (4)肢体:活动是否对称,有无瘫痪。 (5)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 2.护理措施 ()体温在C以上,按高热常规处理,首先考虑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擦浴等。 ()烦躁不安是禁用迷醉药(冬眠疗法除外)必要时可给一般镇定剂,如安定、鲁米那等,应上栏床架,防止坠床。 ()排尿困难者,定时按摩膀胱,伴有尿潴留时,留置导尿袋,尿失禁时男性可用阴茎套,前端开一小口套在阴茎上并接引流袋及 尿袋,女性可按时接尿,随时更换床单,保持会阴干燥。 ()便秘天以上这给予缓泻剂或开塞露通便,颅内压增高时禁用大量液体灌肠,如发生消化道出血,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或柏油样大便、血压下降等应按医嘱给予止血剂,输血补液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颅脑损伤或开颅术后早期需吸氧气。 ()患者康复时需加强营养,注意语言、肢体、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 二、神经外科术前护理 、按外科疾病术前护理。 、术前天剃头,并将头部洗净(颅后窝手术备皮包括颈部及肩部) 、颅内压增高患者,术前按医嘱给予脱水剂,书中需用脱水剂时,

内分泌科

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1型糖尿病(不伴急性并发症)(ICD-10:E10.2- E10.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WHO诊断标准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 1.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2.具备1型糖尿病特点: (1)通常年轻起病,起病迅速,症状明显,中度至重度的临床症状,包括体重下降、多尿、烦渴、多饮、体型消瘦、酮尿或酮症酸中毒等。 (2)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水平低或缺乏;可出现免疫标记: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胰岛抗原抗体(IA-2);需要胰岛素治疗;可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3.分型:(1)免疫介导(1A型);(2)特发性(1B型)。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WHO诊断标准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 1.糖尿病宣传教育和管理。 2.饮食疗法。 3.运动疗法。 4.自我血糖监测、低血糖事件评估。 5.体重、尿酮体监测及并发症检测。 6.胰岛素强化治疗及联合口服药物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一般为≤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E10.2- E10.9 1型糖尿病(不伴急性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酮体、大便常规; (2)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0点、3AM等); (3)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 (4)胸片、心电图、腹部及妇科B超; (5)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ICA、GAD),口服糖耐量试验和同步C肽释放试验(病情允许时); (6)并发症相关检查(新诊断糖尿病和病程超过5年定期复诊者):尿蛋白/肌酐、24h 尿蛋白定量、眼底检查、神经传导速度、超声心动图、颈动脉和下肢血管彩超等。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的检查项目: (1)血气分析,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IAA、IA-2等),行动态血糖监测(血糖未达标和/或血糖波动较大者); (2)相关免疫指标(血沉、CRP、RF、免疫球蛋白全套、补体全套、ANA和ENA),自身抗体(抗甲状腺、抗肾上腺、抗卵巢、抗甲状旁腺抗体等),内分泌腺体功能评估(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垂体)。 (七)选择用药。 1.胰岛素治疗方案选择及剂量调整: (1)餐前短效(或速效)和睡前中效(长效或长效类似物)胰岛素方案;

康复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44854

康复科疾病护理常规 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1.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干扰,限制探视时间。为确保病人安全,避免空间放置障碍物,室内物品摆放合理。 2.做好入院介绍,包括有关规章制度,如作息制度、探视制度、陪客制度、病房环境、健康宣教等。 3.新入院病人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做好入院评估及护理记录单的记录。 4.按医嘱分级护理,通过评估确认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对其实施护理。 5.语言障碍病人,不安排在同一病室,以免影响互相间的信息交流及语言训练机会。 6.重症病人,应安排在单间病室,以利于抢救治疗;患感染性疾病的病人应与非感染疾病的病人分室,以避免交叉感染。 7.卧床病人要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 脑血管意外恢复期康复护理常规 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根据医嘱应用血管扩张剂,指导病人按时按量服药,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尤其是血压变化。 3.对于进行针灸、按摩、理疗的病人,应观察治疗后的反应及肢体活动情况,在治疗的同时指导病人积极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

4.进行功能锻炼时,要逐步增大活动量,不可操之过急,避免因过量的活动使肌肉、韧带、关节扭伤,甚至引起血压升高,病情复发。早期锻炼要有专人陪护,防止发生虚脱、直立性低血压及摔伤等意外。 5.伴有语言障碍的病人,应通过言语、表情、手势、态度等激发病人的热情,调动其内在因素,积极配合训练。 6.根据病人的心理特点,通过语言、谈心、暗示、鼓励、帮助、启发、娱乐等手段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为病人实行全面康复而奠定基础。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训练 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是“疾病与障碍共存”,所以康复治疗训练护理应与抢救同期进行。神经系统疾病康复训练护理的第一原则是无论怎样严重疾病和残废的患者,都必须从其发病的第一天起就考虑到有朝一日他有可能会恢复其正常和令人满意生活方式;第二原则是必须使康复护理工作尽早付诸实施,以期帮助患者恢复至最满意状态。 一、良肢位的正确摆放与保持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肢体在功能恢复过程中会出现痉挛,由于痉挛产生的异常姿势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患者一人院就应开始注意良肢位的摆放与保持,采用抑制异常运动模式的体位和抗痉挛的模式o 1.良肢位的摆放下肢屈髋屈膝,上肢肩胛骨向前伸肘腕。 (1)仰卧位:在肩胛后方放一薄垫,纠正肩胛内旋内收,肩稍外旋,伸肘腕,手指伸展,防止手指屈曲痉挛;下肢呈膝、髋自然屈曲;踝关节保持背屈。 (2)健侧卧位:患肩前屈90°左右,手平放于枕头上,伸肘,下肢患侧膝、髋屈曲,放于支持枕上使髋稍内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