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培训试题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培训试题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培训试题

新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培训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

1、多重耐药菌:

2、消毒产品:

3、灭菌:

4、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

二、填空题(每题0.5分)

1、医疗器材是指用于诊断、治疗、护理、支持、替代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总称。根据使用中造成感染的危险程度,分()、

()和()。

2、医疗机构环境分()类,Ⅰ类环境为采用()的诊疗场所,分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Ⅱ类环境为();();导管室;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等保护性隔离病区;();()等。Ⅲ类环境为();消毒供应中心的()和();血液透析中心(室);其他()等。IV 类环境为()及其()、()室;()门诊和()。

3、环境空气、物体表面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空气物体表面

cfu/皿 cfu/cm2

Ⅰ类洁净手术部环境其他洁净()(≤)

场所符合GB 50333 要求

Ⅱ类环境(≤)(≤)

Ⅲ、Ⅳ类环境(≤)(≤)

4、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外科手消毒后

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cfu/cm2。

5、含氯消毒液、过氧化氢消毒液等易挥发的消毒剂应();过氧乙酸、二氧化氯等二元、多元包装的消毒液活化后应()。采用化学消毒、灭菌的医疗器材,使用前应用()(高水平消毒的内镜可使用经过滤的生活饮用水)充分冲洗以去除残留。不应使用()、()的消毒剂。不应采用()自然熏蒸方法消毒医疗器材。不应采用()熏蒸方法消毒、灭菌管腔类医疗器材。

6、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使用前应()。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使用前应选择()或()。低度危险性器材使用前可选择()、()水平消毒或保持()。耐湿、耐热的医疗器材应首选();带管腔和/或带阀门的器材应采用经灭菌过程验证装置(PCD)确认的()或外来器械供应商提供的()。玻璃器材、油剂和干粉类物品等应首选();其他方法应符合()规定。不耐热、不耐湿的医疗器材应选择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方法。重复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吸引瓶、婴儿暖箱水瓶、加温加湿罐等宜采用()。

7、环境、物体表面应保持();当受到肉眼可见污染时应及时()、()。对治疗车、床栏、床头柜、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等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应()清洁、消毒。被病人血液、呕吐物、排泄物或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消毒方法。对于少量()的溅污,可先()再();对于大量()血液或体液的溅污,应先用()去除可见的污染,然后再()和()。

8、人员流动频繁、拥挤的诊疗场所应每天在工作结束后进行()、()。感染性疾病科、重症监护病区、保护性隔离病区(如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及()污染的诊疗场所应做好()消毒和()消毒。

9、应采用()和/或()保证诊疗场所的空气流通和换气次数;采用机械通风时,重症监护病房等重点部门宜采用“()、()”,建立合理的气流组织。

10、灭菌用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为()cfu/mL;皮肤黏膜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其他使用中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cfu/mL,不得检出()。

11、工作环境中消毒器械产生的有害物浓度(强度)应符合相关规定。产生()的消毒器械的工作环境的臭氧浓度应()mg/m3。环氧乙烷灭菌器工作环境的环氧乙烷浓度应()mg/m3。

12、Ⅱ类环境和门(急)诊、病区等诊疗场所应按WS/T 313 要求,配置合适的(),提供满足需要的()、()以及()等。

三、简答题(每题20分)

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完整word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从事医疗活动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医疗用品。消毒剂、污水、污物处理卫生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 2 引用标准 GB 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 4789.2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 GB 7918.2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 7918.4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绿脓杆菌 GB 7918. 5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和试剂金黄色葡萄球菌 GB J 48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试行) 3 术语 3.1 消毒卫生标准 不同对象经消毒与灭菌处理后,允许残留微生物的最高数量。 3.2 层流洁净手术室及层流洁净病房 采用层流空气净化方式的手术室及病房。即空气通过高效过滤器,呈流线状流入室内,以等速流过房间后流出。室内产生的尘粒或微生物不会向四周扩散,随气流方向被排出房间。 3.3 重症监护病房 采用现代化仪器、设备,对各种危重病人进行持续监护与治疗的病房。 3.4 保护性隔离房间 为避免医院内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护人员、探视者以及病区环境中各种致病性微生物和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进行隔离的房间。 3.5 供应室清洁区 灭菌前,供应室人员对清洁物品进行检查、包装及存放等处理的区域。 3.6 供应室无菌区 灭菌后,供应室内无菌物品存放的区域。 3.7 消毒剂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病毒;不能杀灭细菌芽抱的药物。 4 卫生标准 4.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卫生标准 4.1.1细菌菌落总数 允许检出值见表l. 表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4.1.2 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在 可疑污染情况下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医`学教 育网整理,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4.2 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4.2.1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4.2.2 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 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2.3 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 细菌菌落总数应≤20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3 使用中消毒剂与无曲器械保存液卫生标准 4.3.1 使用中消毒剂 细菌菌落总数应≤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3.2 无菌器械保存液 必须无菌。

卫生行业标准

卫生行业标准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

2017-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 507—2016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Regulation for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technique of flexible endoscope 2016-12-27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本标准的、、、、、、、、、、、、、、、、、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按照GB/T—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管理局、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黑龙江省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运喜、邢玉斌、巩玉秀、田晓丽、李兆申、王力红、张流波、李六亿、方英、刘枫、索继江、孔金艳、邓敏、张宇、张京利、杨云生、陈翠敏、任旭、张澍田、姜泊、郭学刚。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i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相关的管理要求、布局及设施、设备要求、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监测与记录等 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软式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注:本标准中的“内镜”系指软式内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28234 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安全与卫生标准 GB 30689 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卫生要求 WS/T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软式内镜flex犫丨e endoscope 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可弯曲的内镜。 清洗 cleaning 使用清洗液去除附着于内镜的污染物的过程。 3 .3 漂洗 rinsing 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后内镜上残留物的过程。 终末漂洗final rinsing 用纯化水或无菌水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最终漂洗的过程。 3 .5 清洗液 tfeaning sOutOn 按照产品说明书,将医用清洗剂加人适量的水配制成使用浓度的液体。

GJB9001C标准培训班考试试题

GJB9001C 标准培训考试试题 部门:姓名:分数: 一、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 1、基于风险的思维、过程方法、PDCA循环是本标准的一大特点(√) 2、不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通常由相类似的过程组成,但每个组织及其质量管理体系都是独特的。(√) 3、对GJB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删减,应征得顾客的同意。(√) 4、风险可能造成正面或负面影响,所有的正面风险均可提供改进机遇。(×) 5、组织应对所有的产品进行首件自检和专检。(×) 6、组织应确保外来文件得到批准,并控制其分发。(√) 7、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 8、顾客财产不包括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 9、组织应确定与体系无关的相关方。(×) 10、对需要控制的工作环境不必保持监视、测量、控制和改进的记录。(×)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1.GJB9001C 标准7.3条款指人员意识,要求组织应确保其控制范围内相关工作人员知晓( B ) A 、员工高超技术 B 、员工对企业的贡献 C 、偏离QMS 要求的后果 D 、企业高质量高效益 2.依据GJB9001C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对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全部要求,组织应予以实施 B 、质量管理是体系应能确保实现预期的结果 C 、外包的活动由外包方控制,不在质量管理体系考虑控制的范围内 D 、考虑组织的业务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性质,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可能覆盖多个场所 3.以下不属于“设计和开发输入”应考虑的内容是( C ) A 、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B 、组织已经承诺实施的标准或行业规范 C 、产品说明书 D 、由于产品和服务性质所导致的潜在失效后 4.关于组织的利益相关方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需求和期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 、他们通常与顾客需求和期望是一致的,因此只要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其他方也可满足 B 、各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可作为对于持续满足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风险评估的输入 C 、当各方需求和期望有冲突时以顾客要求为准 D 、以上都对 5.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组织应确定( A ) A 、对QMS有影响的相关方 B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规范(最新版)版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最新版)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与医疗器械设备表面的清洁与消毒的管理要求、 清洁与消毒原则、日常清洁与消毒、强化清洁与消毒、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环境清洁服务的机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环境表面 environmental surface 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前者如墙面、地面、玻璃窗、门、卫生 间台面等,后者如监护仪、呼吸机、透析机、新生儿暖箱的表面等。 环境表面清洁 environmental surface cleaning 消除环境表面污物的过程。 清洁工具 cleaning products 用于清洁和消毒的工具,如擦拭布巾、地巾和地巾杆、盛水容器、手套(乳胶或塑胶)、 洁具车等。 清洁单元 cleaning unit 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 护仪、呼吸机、微泵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高频接触表面 high-touch surface

患者和医务人员手频繁接触的环境表面,如床栏、床边桌、呼叫按钮、监护仪、微泵、床帘、门把手、计算机等。 污点清洁与消毒 spot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对被患者的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性物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WS/T 512-2016毒处理。 消毒湿巾 disinfection wet wipes 以非织造布、织物、无尘纸或其他原料为载体,纯化水为生产用水,适量添加消毒剂等原材料,制成的具有清洁与消毒作用的产品,适用于人体、一般物体表面、医疗器械表面及其他物体表面。 A0值 A0 value 评价湿热消毒效果的指标,指当以Z值表示的微生物杀灭效果为10K时,温度相当于80℃的时间(秒)。A0值600是复用清洁工具消毒的最低要求。 隔断防护 barrier containment 医疗机构内部改建、修缮、装修等工程实施过程中,采用塑料、装饰板等建筑材料作为围挡,以完全封闭施工区域,防止施工区域内的尘埃、微生物等污染非施工区域内环境表面的措施。 人员卫生处理 personnel decontamination 对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人员进行人体、着装、随身物品等方面的清洁与消毒过程。清洁工具的复用处理 reprocessing of cleaning-product 对使用过或污染后的复用清洁工具进行清洗与消毒的处理过程。 低度风险区域 low-risk area 基本没有患者或患者只作短暂停留的区域;如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会议室、病案室等。 中度风险区域 medium-risk area 有普通患者居住,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对环境表面存在潜在污染可能性的区域。如普通住院病房、门诊科室、功能检查室等。 高度风险区域 high-risk area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培训试题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培训 试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成绩: 1、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是(A) A.辖区内居民 B.辖区内厂矿企业 C.辖区内机关单位 D.以上都不是 2、村卫生室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或节假日,开展面向公众的健康咨询活动,全 年咨询活动不少于(B)次。 、村卫生室针对重点疾病和公共卫生问题,开展面向公众的健康知识讲座全年 不少于(C)次。 、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日是哪一天:(D)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D) A、12月5日, B、3月24日, C、4月7日, D、4月25日 6、社区健康教育档案整理规范,内容要包括:(D) A.组织机构、工作计划 B.活动记录 C.总结评价资料 D.以上都是 7.健康教育的考核指标有哪些(ABCD) A.印刷资料的种类和数量B.音像资料的种类、次数和时间 C.宣传栏设置和更新情况D.举办健康教育讨论和咨询活动的次数和参加人数8、医务人员在提供(D)等医疗卫生服务时,针对重点人群结合本地区的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对象的主要健康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教育 A、门诊医疗 B、上门访视 C、电话随访 D、以上都是 9、定期定时播放和保存录像带、VCD、DVD等视听传播资料每年不少于(B)种,每天播放不少于1小时,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均需播放。

A、4 B、6 C、8 D、12 10、按照公共卫生服务标准要求,对以下哪几类人群为重点进行健康教育(D) A.青少年、妇女 B.老年人、残疾人 —36个月儿童家长D.以上都是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成绩: 1、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是()。 A.辖区内居民 B.辖区内厂矿企业 C.辖区内机关单位 D.以上都不是 2、村卫生室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或节假日,开展面向公众的健康咨询活动,全 年咨询活动不少于()次。 、村卫生室针对重点疾病和公共卫生问题,开展面向公众的健康知识讲座全年 不少于()次。 、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日是哪一天:()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A、12月5日, B、3月24日, C、4月7日, D、4月25日 6、社区健康教育档案整理规范,内容要包括:() A.组织机构、工作计划 B.活动记录 C.总结评价资料 D.以上都是 7.健康教育的考核指标有哪些() A.印刷资料的种类和数量B.音像资料的种类、次数和时间 C.宣传栏设置和更新情况D.举办健康教育讨论和咨询活动的次数和参加人数8、医务人员在提供()等医疗卫生服务时,针对重点人群结合本地区的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对象的主要健康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教育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解读 一、范围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三、名称术语 四、卫生要求 五、管理要求 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院消毒管理要求以及检查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采供血机构按照执行。 消毒对象: 1、环境:环境表面(墙壁、地面、物品表面)的消毒、空气净化与消毒、水的消毒 2、人体:手卫生、皮肤黏膜消毒、伤口消毒 3、医疗器械及相关物品(供应室、手术室、口腔科、内镜)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三、名称术语 消毒产品:纳入卫生部《消毒产品分类目录》,用于医院消毒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和卫生用品。 医疗器材:用于诊断、治疗、护理、支持、替代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总称。根据使用中造成感染的危险程度,分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和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材。 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进入正常无菌组织、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如血液)流过,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将导致极高感染危险的器材。 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直接或间接接触黏膜的器材。 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材:仅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材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灭菌的无菌保证水平应达到10-6。 高水平消毒: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的消毒处理。 中水平消毒: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处理。 低水平消毒:仅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性病毒的消毒处理。 多重耐药菌: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一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 四、卫生要求: Ⅰ类环境:为采用空气洁净技术的诊疗场所分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 Ⅱ类环境:为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等保护性隔离病区;重症监护病区;新生儿室等。 Ⅲ类环境:为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血液透析中心(室);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 Ⅳ类环境:为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和病区。 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从事医疗活动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医疗用品。消 毒剂、污水、污物处理卫生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 2引用标准 GB 478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1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 4789.2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 GB 7918.2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 7918.4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绿脓杆菌 GB 7918. 5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和试剂金黄色葡萄球菌 GB J 48医院污水排放标准(试行) 3术语 3.1消毒卫生标准 不同对象经消毒与灭菌处理后,允许残留微生物的最高数量。 3.2层流洁净手术室及层流洁净病房 采用层流空气净化方式的手术室及病房。即空气通过高效过滤器,呈流线状流入室内, 以等速流过房间后流出。室内产生的尘粒或微生物不会向四周扩散,随气流方向被排出房间。 3.3重症监护病房 采用现代化仪器、设备,对各种危重病人进行持续监护与治疗的病房。 3.4保护性隔离房间 为避免医院内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护人员、探视者以及病区环境中各 种致病性微生物和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进行隔离的房间。 3.5供应室清洁区 灭菌前,供应室人员对清洁物品进行检查、包装及存放等处理的区域。 3.6供应室无菌区 3.7消毒剂

灭菌后,供应室内无菌物品存放的区域。 3.7消毒剂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病毒;不能杀灭细菌芽抱的药物。 4卫生标准 4.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卫生标准 4.1.1细菌菌落总数 允许检出值见表I. 4.1.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在 可疑污染情况下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医'学教 育网整理,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4.2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4.2.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4.2.2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 细菌菌落总数应 < 2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2.3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 细菌菌落总数应 < 20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3使用中消毒剂与无曲器械保存液卫生标准 4.3.1使用中消毒剂 细菌菌落总数应 < 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3.2无菌器械保存液 必须无菌。

规范化培训试题

规范化培训 一、单5选1 (本大题共40小题,共40分。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1.重度中暑患者浸浴的冷水温度要求 A. 0-3℃ B. 4-6℃ C. 7-10℃ D. 11-14℃ E. 15-16℃ 2.某患者,男性,30岁,肺炎。查体:体温35.9℃,血压60/40mmHg,脉搏136次/分,治疗除控 制感染外,首要的处理应该是 A. 使用强心剂 B. 补充血容量 C.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D. 使用利尿剂 E. 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3.患者女性,25岁。家人发现其昏迷在床上即送医院。据说患者近来工作不太顺心,但既往体健。 查体:BP 90/60mmHg,双瞳等大,直径3mm,呼吸时可嗅及酒味,心肺正常,应立即采取的抢救措施是 A. 吸氧 B. 大量输液 C. 洗胃 D. 利尿 E. 静注纳洛酮 4.以下关于ARDS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呼吸窘迫的特点为呼吸浅快,频率>28次/分 B. 早期体征为双侧肺底湿啰音 C. 因本病主要病理变化为肺水肿,故不会出现管状呼吸音 D. X线胸片演变过程符合肺水肿,不会出现肺间质纤维化 E. 肺动脉平均压力<12cmH2O 5.重度中暑患者肛温下降至多少度时冷水浸浴应暂停 A. 36℃以下 B. 36.5℃ C. 37℃ D. 37.5℃ E. 38℃左右 6.急性肺源性呼吸困难中的吸气性呼吸困难,常因呼吸道狭窄所致,以下哪项病因是不正确的 A. 喉咙异物 B. 喉头水肿 C. 慢性支气管 炎

D. 白喉 E. 急性咽后壁脓肿 7.呼吸复苏的首选方法是: A. 口对口呼吸 B. 气囊面罩 C. 经口气管插管 D. 经鼻气管插管 E. 气管切开 8.哪项是急性巴比妥盐类重度中毒表现 A. 嗜睡状态 B. 呼汲深慢 C. 血压下降 D. 眼球震颤 E. 转入昏睡 9.患者,男,45岁,盛夏季节连续3天在炼钢炉旁工作,第3天下午工作2小时感头痛、头昏,随 即出现嗜睡、面色潮红、脉速、气促、皮肤干燥无汗,被送往医务室,考虑为中暑。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体检项目是 A. 体温+神经反射 B. 呼吸+意识 C. 脉搏+血压 D. 尿量+皮肤色泽 E. 心率+心律 10.下列颅脑损伤最急需处理的是 A. 脑震荡 B. 颅顶凹陷骨折超过1.5cm C. 颅底骨折引起外耳道出血 D. 开放性颅脑损伤,脑组织外溢 E. 颅内血肿并脑疝形成 11.化学性眼外伤急救处理原则首选 : A. 球结膜下注射止血 B. 扩瞳 C. 冲洗结膜囊 D. 抗感染 E. 理疗 12.肺心病患者出现心室颤动、心脏骤停以致突然死亡最常见的病因是: A. 急性广泛心肌梗塞 B. 急性严重心肌缺氧 C. 右心功能不全 D. 左心功能不全 E. 合并脑血管意外 13.院前急救人员应熟练掌握以下哪项技术 A. 快速控制伤情,对伤情分类 B. 止血、包扎 C. 固定、搬运 D. 特殊类型伤情的处理 E. 以上都是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消毒的管理要求;消毒与灭菌的基本原则;清洗与清洁、消毒与灭菌方法: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等,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l6886.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 GB l9258紫外线杀蔫灯 GB/T l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GB 5033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 WS 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监测标准 WS/T 31 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YY/T 0506.1 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第1部分:制造厂、处理厂和产品的通用要求 YY/T 0698.2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2部分:灭菌包裹材料要求和试验方法 YY/T 0698.4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4部分:纸袋要求和试验方法 YY/7T 0698.5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5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要求和试验方法 YY/T 0698.8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8部分:蒸汽灭菌器用重复性使用灭菌容器要求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记录规范培训考核试题B答案

记录规范培训考核试题B 答案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记录规范培训考核试题(B卷满分100分闭卷作答时间90分钟) 姓名岗位/部门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记录:用于记载十事物或过程 的一类文字、表格的文件。 2.收率: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 比值。 3.批生产记录:一个批次的待包 装品或成品的所有记录。 4.SOP:标准操作规程。 5.返工:将某一生产工序的不符 合质量标准的一批中间产品或 待包装产品的部分或全部返回 到之前的工序,采用相同的生 产工艺进行再加工以符合质量 标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岗位人员,那个可不必参加GMP培训()。 A.销售 B.检验 C.库管 D.司机 2.清场合格证的在颜色管理中,其由()印而成,并盖有检验专用章。 A.绿色纸 B.白色纸 C.红色纸 D. 黄色纸 3.批生产记录人员填写、岗位负责人审核并签字,最后由工艺员进行归类整理,审核后交由QA处。 A.岗位操作人员 B.岗位负责人 C.岗位负责人 D.工艺员 4.下列那一项是实施GMP的直接目的()。 A.管理人员 B.防止污染 C.降低 成本D.提高产量 5.下列哪项文件需要长期保存()。 A.批检验记录 B.批包装记录 C. 稳定性考察报告D.批生产记录 6.下列关于物料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料平衡不是GMP的要求内 容B.物料平衡计算由质量管理人员进行计算 C.收率是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 的比值D.收率的高低反应物料平衡

7.下列关于批记录的填写不正确的是()。 A.批记录可以用铅笔填写,以方便更改 B.批记录填写必须及时,不可写回忆录 C.批生产记录由岗位操作人员填写 D.批记录不可长时间存放于生产岗位 8.GMP的五大要素,最关键的要素是()。 A.人员 B.物料 C.设备 D.文件 9.中间体纯度、收率等的偏差,应当()负责进行调查,并提出预防与纠偏措施。 A.生产人员 B.采购人员 C.检验人员 D.公司领导 10.清场合格证的内容不包括()。 A.清场人 B.复核人 C.上批次中间品(产品)数量 D.清场合格证有效期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中间产品和待包装产品应当至少必需标明的内容有()。 A.产品名称或代码 B.复验期 C.生产工序 D.数量或重量 2.批记录包括哪些记录()。 A.批生产记录 B.批包装记录 C.批检验记录 D.温湿度记录 3.物料发放的基本原则是()。 A.优等品先出 B.近效期先出 C.整批先出 D.零头先出 4.关于人员的卫生要求不正确的是()。 A.进入库房的的人员可以化妆和佩带饰物 B.操作人员应当避免裸手直接接触药品、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设备表面 C.员工按规范更衣,并不得将工作服穿入食堂及卫生间 D.生产区、仓储区、办公区应当禁止吸烟和饮食,禁止存放食品、饮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培训试题

新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培训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 1、多重耐药菌: 2、消毒产品: 3、灭菌: 4、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 二、填空题(每题0.5分) 1、医疗器材是指用于诊断、治疗、护理、支持、替代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总称。根据使用中造成感染的危险程度,分()、()和()。 2、医疗机构环境分()类,Ⅰ类环境为采用()的诊疗场所,分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Ⅱ类环境为();();导管室;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等保护性隔离病区;();()等。Ⅲ类环境为();消毒供应中心的()和();血液透析中心(室);其他()等。IV 类环境为()及其()、()室;()门诊和()。 3、环境空气、物体表面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空气物体表面 cfu/皿 cfu/cm2 Ⅰ类洁净手术部环境其他洁净()(≤) 场所符合GB 50333 要求 Ⅱ类环境(≤)(≤) Ⅲ、Ⅳ类环境(≤)(≤) 4、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外科手消毒后医务

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cfu/cm2。 5、含氯消毒液、过氧化氢消毒液等易挥发的消毒剂应();过氧乙酸、二氧化氯等二元、多元包装的消毒液活化后应()。采用化学消毒、灭菌的医疗器材,使用前应用()(高水平消毒的内镜可使用经过滤的生活饮用水)充分冲洗以去除残留。不应使用()、()的消毒剂。不应采用()自然熏蒸方法消毒医疗器材。不应采用()熏蒸方法消毒、灭菌管腔类医疗器材。 6、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使用前应()。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使用前应选择()或()。低度危险性器材使用前可选择()、()水平消毒或保持()。耐湿、耐热的医疗器材应首选();带管腔和/或带阀门的器材应采用经灭菌过程验证装置(PCD)确认的()或外来器械供应商提供的()。玻璃器材、油剂和干粉类物品等应首选();其他方法应符合()规定。不耐热、不耐湿的医疗器材应选择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方法。重复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吸引瓶、婴儿暖箱水瓶、加温加湿罐等宜采用()。 7、环境、物体表面应保持();当受到肉眼可见污染时应及时()、()。对治疗车、床栏、床头柜、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等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应()清洁、消毒。被病人血液、呕吐物、排泄物或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消毒方法。对于少量()的溅污,可先()再();对于大量()血液或体液的溅污,应先用()去除可见的污染,然后再()和()。 8、人员流动频繁、拥挤的诊疗场所应每天在工作结束后进行()、()。感染性疾病科、重症监护病区、保护性隔离病区(如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及()污染的诊疗场所应做好()消毒和()消毒。 9、应采用()和/或()保证诊疗场所的空气流通和换气次数;采用机械通风时,重症监护病房等重点部门宜采用“()、()”,建立合理的气流组织。 10、灭菌用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为()cfu/mL;皮肤黏膜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其他使用中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cfu/mL,不得检出()。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培训试题.doc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培训考试试题 (2017年9月考试试题) 姓名职务分数 一、填空题:(30分,每题3分) 1、建筑地面采用有机胶粘剂粘贴时,不应低于。 2、灰土垫层应采用熟化石灰与粘土的拌和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 3、炉渣垫层应采用炉渣或水泥与炉渣或水泥、石灰与炉渣的拌合物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 4、垫层铺设前,当为水泥类基层时,其下一层表面。 5、砂垫层厚度不应小于。 6、找平层宜采用铺设。 7、建筑地面采用砂、石材料铺设时,不应低于。 8、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相邻缝底宽不应小于。 9、砂石垫层厚度不应小于。 10、水泥砂浆面层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二、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题3分) 1、水磨石面层拌和物体积比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水泥与石粒的比例应为()。 A、1:1.5~1:2.5 B、1:2.5~1:3.5 C、1:1.0~1:2.5 D、1:1.0~1:2.0 2、建筑地面采自流平、涂料铺设时,不应低于( ) ℃。 A、0 B、5 C、10 D、15 3、实木地板、实木集成地板、竹地板面层铺设时,相邻板材接头位置应错开不小于()mm的距离。 A、100 B、200 C、300 D、400 4、碎石碎砖垫层厚度不应小于()mm。 A、60 B、80 C、100 D、110 5、实木地板、实木集成地板、竹地板面层铺设时,与墙、柱之间不应小于()mm的空隙。 A、3 B、5 C、8 D、10 6、找平层厚度小于()mm时,宜用水泥砂浆作找平层。 A、30 B、50 C、60 D、80 7、设计无要求时,种植地面应低于相邻建筑地面( )以上。 A、30mm B、50mm C、70mm D、80mm 8、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应设置伸缩缝,其延长米间距不得大于() A、5m B、6m C、8m D、10m 9、陶粒混凝土垫层厚度不应小于()mm。 A、20 B、30 C、50 D、80 10、基土填土土块的粒径不应大于()mm。

(完整word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201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012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04-05发布2012-08-01正式实施 3.术语和定义 3.1 清洁cleaning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washing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3.3 清洁剂detergent 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disinfection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5 消毒剂disinfectant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6高效消毒剂high-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3.7中效消毒剂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etant 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3.8低效消毒剂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3.9灭菌sterilization 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10灭菌剂sterilant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3.11无菌保证水平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SAL 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SAL通示为10-n 。医学灭菌一般设定SAL 为10-6 。件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物品中最多只允许一件物品存在活微生物。 3.12斯伯尔丁分类法 E.H.Spaulding classification 1968年E.H.Spaulding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前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三类,即高度危险性物品(critical items)、中度危险性物品(semi-critical items)和低度危险性物品(non- critical items)。 3.13高度危险性物品critical items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3.14中度危险性物品semi-critical items

三版规范培训试题

年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老年人、慢性病管理 第一季度培训试卷 单位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60分,共10题,每题6分)。 1.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对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面对面随访,每年要提供至少(C ) A. 2次 B. 3次 C. 4次 D. 5次 E. 6次 2.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的计算公式是( C ) A. 最后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年内已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B. 年内最后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已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C. 年内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年内已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D. 年内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辖区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E. 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辖区35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3. 对于紧急转诊的高血压患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的时间是(B ) A. 1周内 B. 2周内 C. 3周内 D. 4周内 E. 2个月内 4.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进行糖尿病患者随访时,以下情况不需紧急转诊的是(B ) A. 血糖3.6mmol/L B. 血糖15mmol/L C. 心率120次/分 D. 体温39.5℃ E. 血压160/110mmHg 5.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的患者,正确的处理是( B) A.增加药物剂量,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B.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 C.更换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周内随访 D.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2周内随访 E.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4周内随访 6.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建议高血压高危人群定期检查血压的时间间隔是(C ) A.1个月 B.3个月 C.半年 D.1年 E.2年 7.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建议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定期监测血糖的时间是(C ) A. 每季度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 B. 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 C. 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 D. 不定期测量空腹血糖 E. 根据症状轻重测量空腹血糖 8. 关于成年人体重判定的标准,以下正确的是(A) A. BMI≥28为肥胖 B. BMI≥30为肥胖 C. BMI>24为超重 D. BMI≥27为肥胖 E. BMI≤24为正常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1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1. 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范围 标准 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 Ⅰ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10 ≤5≤5 Ⅱ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 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 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200≤5≤5 Ⅲ类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 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 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 ≤500≤10≤10 Ⅳ类传染病及病房—≤15≤15 Ⅰ、Ⅱ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 5 cfu/cm2,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孢菌为消毒合格。 Ⅲ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10cfu/cm2,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消毒合格。 Ⅳ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15cfu/cm2,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消毒合格。 母婴同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工作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菌、大肠杆 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消毒合格。 2.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接触黏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2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20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3.使用中的消毒剂 细菌菌落总数≤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无菌器械消毒液必须无菌。 4.污物处理卫生标准污染物品无论是回收再使用的物品,或是废弃的物品;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在可疑污染情况下,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5.污水排放标准按GHJ48(试行)执行。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培训试题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培训试题(一) 单位: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 、建康档案管理规范的重点人群包括:(0-6 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2、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3、体重指数二(体重)kg/ (身高)cm的平方 4、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5、每次预防接种前,均要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禁忌症)的评估。。 二、选择题(单选题) 1、居民健康档的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 (C )等基本健康信息。 A 、既往史 B 、家族史 C 、既往史和家族史 2、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后第(B )段表示居民的个人序号,由建档机构根据建档顺序编制。 A、3 B 、4 C 、5 3、 2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

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 C )岁以上常住居民 4、预约60 岁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接受健康管理。 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C )。 A 、家庭病床 B 、住院治疗 C 、预约上门健康检查 5、对确诊的2 型糖尿病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站)要提供每年至少(B )次的面对面随访。 A、1 岁B 、4 岁C 、2 岁 三、简答题 1、居民健康档案通过哪两种形式建立?答:(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为其建立。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其建立。

餐具消毒卫生标准

餐具消毒卫生标准 2009-12-1823:02 餐具消毒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94 Hygienicstandardfordisinfectionofdinneranddrinkingset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饮)具消毒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细菌指标、采样方法及卫生管理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宾馆、饭店、餐厅、食堂等饮食企业的食(饮)具,也适用于个体摊点的食(饮)具。 2引用标准 GB4789.1~4789.2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3感官指标 3.1物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等热消毒):食(饮)具必须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 3.2化学(药物)消毒:食(饮)具表面必须无泡沫、无洗消剂的味道,无不溶性附着物。 4理化指标 采用化学消毒的食(饮)具,必须用洁净水清洗,消除残留的药物。用含氯洗消剂消毒的食(饮)具表面残留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项目指标 游离性余氯,mg/L0.3

烷基(苯)磺酸钠,mg/100cm**20.1 5细菌指标 采用物理或化学消毒的食(饮)具均必须达到表2的要求。 表2 项目指标 大肠菌群发酵法,个/100cm3 纸片法,个/50cm不得检出 致病菌不得检出 注:发酵法与纸片法任何一法的检验结果均可作为判定依据。 6采样与检验方法 6.1发酵法采样与检验 6.1.1采样方法 食(饮)具抽检碗、盘、口杯,将 2.0cm×2.5cm(5cm**2)灭菌滤纸片紧贴内面各10张(总面积50cm**2)、碟、匙、酒杯以每5件为1份,每件内面紧贴灭菌滤纸片各2张(总面积50cm**2/份),经1min,按序取置入50mL灭菌盐水试管中,充分振荡后,制成原液。 筷:取每双的下段12cm处约50cm**2(l2cm×2cm×2cm),置入50mL灭菌盐水试管中,充分振荡20次,制成原液, 6.1.2检验方法 按GB4789.1~4789.28执行。 6.2纸片法采样与检验 食(饮)具消毒采用专用的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 6.2.1采样方法 随机抽取消毒后准备使用的各类食具(碗、盘、杯等),取样量可根据大、中、小不同饮食行业,每次采样6~10件,每件贴纸片两张,每张纸片面积25cm**2, (5cm×5cm)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大肠菌群检测用纸片后,立即贴于食具内侧表面,30s后取下,置于无菌塑料袋内。

新规范培训考试题带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 )m及以上;搭设跨度(18 )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 )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的,要编制专项方案并需要进行专家论证。 2、脚手架工程,搭设高度(50 )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架体高度(20m )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要编制专项方案并需要进行专家论证。 3、单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应超过(24 )m;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50 )m。 4、规范中推荐以双轴对称截面钢梁做悬挑梁结构。悬挑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不超过20 钢拉杆与上一层建筑结构斜拉结,钢丝绳、钢拉杆作为附加保险措施,不参与悬挑钢梁受力计算。悬挑梁尾端应在两处及以上固定于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上。用于锚固型 钢悬挑梁的U 5、悬挑钢梁前端应采用吊拉卸荷,吊拉卸荷的吊拉构件有刚性的,也有柔性的,如 ,预埋吊环应使用HPB235 6 否则应采取加固措施。 7、一般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不需经专家组论证,经施工单位审核合格后报监 8、应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及其他必要指标进行检验。同一生产厂家、

同一品种、同一等级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 )t为一检验批,散装不超过(500 )t为一检验批。 9、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 )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应按复验结果使用。 10、对现浇结构模板,应检查尺寸,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表4.6.3的规定。全 高不大于5m2m靠尺和塞尺检查不 11、砌体砌筑时,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实心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等块体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 )d。 12、凡进行冬期施工的工程项目,应编制(冬期施工)专项方案;对有不能适应冬期施工要求的问题应及时与设计单位研究解决。 13、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级,并宜采用减少(收缩)的技术措施进行浇筑。(如添加微膨胀剂等)。 14、超长结构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可留设施工缝分仓浇筑,分仓浇筑间隔时间不应少于(7 )d; 2)当留设后浇带时,后浇带封闭时间不得少于(14 )d; 1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0 )℃;混凝土浇筑体最大温升值不宜大于(50 )℃; 2)在覆盖养护或带模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mm~100mm位置处的温度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的温度差值不宜大于(25 )℃;结束覆盖养护或拆模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mm~100mm位置处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不宜大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