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摩擦力(提高) 知识讲解

最新摩擦力(提高) 知识讲解
最新摩擦力(提高) 知识讲解

摩擦力(提高)

【学习目标】

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2、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3、用平衡的观点解决有关摩擦力的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摩擦力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要点诠释:

1、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力的实际作用点是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

2、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的区别: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往往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要点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实验重点是测滑动摩擦力大小。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平衡,其大小相等,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跟摩擦力的大小相等。所以,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中就知道摩擦力的大小。

注意: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中没有“接触面积”,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大小”无关,而是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

增大摩擦减小摩擦

方法举例方法举例

增大压力用力捏闸减小压力推轻箱子

使接触面粗糙鞋底刻花纹使接触面光滑磨光刀面

变滚动为滑动刹车过程变滑动为滚动车轮

使摩擦面分离加润滑油给机器点油加气垫气垫船

【典型例题】

类型一、摩擦力

1、下列关于摩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力肯定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B.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D.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摩擦力作用时,它自身也会受摩擦力的作用

【答案】D

【解析】摩擦力的定义是初中物理比较难的一个知识点,可以分解成三点,

条件①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

条件②做相对运动时,

特点:摩擦力产生的位置,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总结升华】相对运动的理解,相对运动包含两种情况:一是两物体之间发生运动,另一种情况是两物体之间要发生运动,分离的趋势,但实际没有运动分开。例如:放在斜面上静止的物体,若斜面很光滑,物体将下滑,而实际上物体并没有下滑。这就是属于要发生相对运动。摩擦力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摩擦力的方向既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物体与地面(或斜面)间的接触面是粗糙的,图中没有受到摩擦力的是:

【答案】A

2、假设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突然消失,下列哪些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

A.我们将无法走路,脚与地面间要打滑

B.我们将无法写字,因为笔会从手中滑下来

C.传送带将可以更快速地传递货物

D.沿铁轨方向的微风能吹动火车

【答案】C

【解析】A、人走路是依靠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当摩擦力消失后,人将无法行走。

B、写字时,如果没有摩擦力,笔会从手中滑下导致无法写字。

C、若没有摩擦力,传送带传送时货物仍停留在原地,不会带动货物前进。

D、若没有摩擦力,火车与铁轨之间绝对光滑,沿铁轨方向的风就能把火车吹动。

【总结升华】要求学生会判断物体是否受摩擦力作用,会根据摩擦力的作用分析摩擦力的重要性。

类型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测木块摩擦力时,弹簧测力计必须拉着木块做。

比较甲、乙两图能说明。

比较甲、丙两图能说明。

【答案】:(1)匀速直线运动;

(2)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压力一定时,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解析】(1)要使测力计的示数与摩擦力相等,木块必须处于平衡状态,使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2)比较甲、乙两图发现: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压力大小不同,由此可知研究的是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故结论为: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比较甲、丙两图发现: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由此可知研究的是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故结论为: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的越粗糙摩擦力的越大。

【总结升华】此题要把握两个方法:①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的转换法;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举一反三:

【变式】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必须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理由是()

A.运动稳定,不会使砝码掉下来

B.避免损坏弹簧测力计,读数较准确

C.运动稳定,弹簧测力计读数较准确

D.使摩擦力和拉力平衡

【答案】D

4、(2011?泰州)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其中包含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是()

A.车轮转轴内装有小滚珠是为了减小摩擦

B.把手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C.轮胎用橡胶制作是因为它的弹性较好

D.车架用钢铁制作是因为它的硬度较大

【思路点拨】逐个分析选择项中的各个部件,然后与对应的物理知识相结合,从而确定答案。

【答案】B

【解析】A、车轮转轴内装有小滚珠是为了变滑动为滚动,减小了摩擦力。

B、把手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C、橡胶的弹性好,用来制作轮胎,可以减轻汽车的震动和颠簸。

D 、车架用钢铁制作是因为它的硬度大,不易发生变形。

【总结升华】自行车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应用了非常多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声现象、光现象、杠杆等方面,平时多注意观察,将其知识活学活用。

举一反三:

【变式】(2011北京)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答案】B

类型三、综合应用

5、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质量为500g 的小车在桌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滑动,此时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时,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 ,方向__________。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为4N 时,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__________。 (“变大”、“不变”、“变小”)

【答案】2N 水平向左 不变

【解析】当弹簧拉力突然变大时,并没有说明还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压力大小以及粗糙程度都没有改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摩擦力的方向、以及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特别最后一空,同学们易犯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搞清楚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急于下结论。

举一反三:

【变式】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8N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2.5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当绳子突然断开时,则( ) A .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受到的摩擦力小于2N B .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2N C .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8N D .物体立即停止,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答案】B

6、小猴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 上和f 下那么它

们的关系是( )

A

.f 上向上,f

向下,且f 上=f 下 B .f 上向下,f 下向上,且f 上>f 下

轮滑鞋装有滚轮

A B C D 旅游鞋底有凹凸的花纹 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 防滑地砖表面做得较粗糙

C.f上向上,f下向上,且f上=f下

D.f上向上,f下向下,且f上>f下

【思路点拨】(1)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一种力,它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2)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答案】C

【解析】(1)小猴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时,受到的摩擦力向上,因为匀速f上=G;

(2)小猴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滑下时,受到的摩擦力向上,因为匀速f下=G。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的受力分析,以及应用二力平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物块A的重力G A=20N,物块B的重力G B=10N,水平推力F作用在A上,A 与竖直墙面接触,A和B均静止,则墙面受到的摩擦力()

A.大小为20N,方向向上

B.大小为20N,方向向下

C.大小为30N,方向向上

D.大小为30N,方向向下

【答案】D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摩擦力 (基础)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摩擦力(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2.理解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测量滑动摩擦力; 3.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4.知道摩擦力的利用和防止; 5.能用平衡的观点解决有关摩擦力的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滑动摩擦力。 2.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测量: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粗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要点诠释: 1.摩擦力的实际作用点是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 2.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并挤压;(3)相对运动。 3.测量滑动摩擦力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4.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的区别: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往往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要点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在本实验中,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多个,所以实验探究过程中我们要用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时,要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不变,而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压力等因素不变。 2.提出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可能有,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实验器材:木块、弹簧测力计、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两块、砝码。 4.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2)在木块上面放一个砝码,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摩擦力。 (3)换用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的长木板,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摩擦力。

(完整)菱形(提高)知识讲解

菱形 【要点梳理】 要点一、菱形的定义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要点诠释:菱形的定义的两个要素:①是平行四边形.②有一组邻边相等.即菱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增加一对邻边相等这个特殊条件. 要点二、菱形的性质 菱形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外,还有一些特殊性质: 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菱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对角线所在的直线),对称轴的交点就是对称 中心. 要点诠释:(1)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过中心的任意直线可将菱形分成完全全等的两部分. (2)菱形的面积由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高; 另一种是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四个小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和). 实际上,任何一个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都是两条对角线乘 积的一半. (3)菱形可以用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直线平行,垂直及有关计算问题. 要点三、菱形的判定 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要点诠释:前两种方法都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外加一个条件来判定菱形,后一种方法是在四边形的基础上加上四条边相等. 【典型例题】 类型一、菱形的性质 1、如图所示,菱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B=∠EAF=60°,∠BAE =18°.求∠CEF的度数. 【思路点拨】由已知∠B=60°,∠BAE=18°,则∠AEC=78°.欲求∠CEF的度数,只要求出∠AEF的度数即可,由∠EAF=60°,结合已知条件易证△AEF为等边三角形,从而∠AEF=60°. 【答案与解析】

八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知识点总结复习过程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知识点总结 平行四边形: 性质: ①边:对边平行且相等; ②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③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 ①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②方法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 ③方法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 ④方法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 ⑤方法4:一组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 矩形: 性质: ①边:对边平行且相等; ②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③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判定: 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③四个角都相等菱形: 性质: ①边:四条边都相等; ②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③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条对角线平分每组对角; ④面积:则S菱形=底×高=ah;或者S菱形= 1 2 ab(对 角线乘积的一半). 判定: 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 ③四条边都相等. 正方形: 性质: ①边:四条边都相等; ②角:四角相等; ③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对角线与边的夹角为450; 判定: ①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②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 ④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 ⑤对角线相等的菱形; 几种特殊四边形的常用说理方法与解题思路分析 (1)识别矩形的常用方法 ①先说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再说明平行四边形ABCD的任意一个角为直角. ②先说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再说明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等. ③说明四边形ABCD的三个角是直角. (2)识别菱形的常用方法 ①先说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再说明平行四边形ABCD的任一组邻边相等. ②先说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再说明对角线互相垂直. ③说明四边形ABCD的四条相等. (3)识别正方形的常用方法 ①先说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再说明平行四边形ABCD的一个角为直角且有一组邻边相等. ②先说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再说明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③先说明四边形ABCD为矩形,再说明矩形的一组邻边相等. ④先说明四边形ABCD为菱形,再说明菱形ABCD的一个角为直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提高)知识讲解

三角形的内角和(提高)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 2.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3.能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证明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要点诠释: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三类问题: ①在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个角的度数可以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②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关系,可以求出其内角的度数; ③求一个三角形中各角之间的关系. 要点二、三角形的外角 1.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如图,∠ACD是△ABC的一个外角. 要点诠释: (1)外角的特征:①顶点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上;②一条边是三角形的一边;③另一条边是三角形某条边的延长线. (2)三角形每个顶点处有两个外角,它们是对顶角.所以三角形共有六个外角,通常每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因此,我们常说三角形有三个外角. 2.性质: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意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要点诠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求角度及与角有关的推理论证明经常使用的理论依据.另外,在证角的不等关系时也常想到外角的性质. 3.三角形的外角和: 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要点诠释:因为三角形的每个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是邻补角,由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推出三角形的三个外角和是360°. 【典型例题】 类型一、三角形的内角和 1.在△ABC中,若∠A=1 2 ∠B= 1 3 ∠C,试判断该三角形的形状. 【思路点拨】由∠A=1 2 ∠B= 1 3 ∠C,以及∠A+∠B+∠C=180°,可求出∠A、∠B和 ∠C的度数,从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答案与解析】 解:设∠A=x,则∠B=2x,∠C=3x. 由于∠A+∠B+∠C=180°,即有x+2x+3x=180°. 解得x=30°.故∠A=30°.∠B=60°,∠C=90°. 故△ABC是直角三角形. 【总结升华】本题利用设未知数的方法求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解法较为巧妙. 举一反三: 【变式1】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________度. 【答案】60 【变式2】如图,AC⊥BC,CD⊥AB,图中有对互余的角有对相等的锐角 【答案】3,2. 2.在△ABC中,∠ABC=∠C,BD是AC边上的高,∠ABD=30°,则∠C的度数是多少

初二物理下册摩擦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基础)知识讲解(带答案解析)

摩擦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基础) 撰稿:冯保国审稿:史会娜 【学习目标】 1. 知道滑动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2. 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3. 知道摩擦力的利用和防止; 4. 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双层含义,即物质性、相互性。 【要点梳理】要点一、摩擦力 1. 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会受到阻碍它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 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 测量: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粗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要点诠释: 1. 摩擦力的实际作用点是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 2. 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并挤压;(3)相对运动。 3. 测量滑动摩擦力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4. 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的区别: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往往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要点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在本实验中, 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多个, 所以实验探究过程中我们要用控制变量法, 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时, 要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不变, 而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 要保持压力等因素不变。 2. 提出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可能有,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 实验器材:木块、弹簧测力计、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两块、砝码。 4. 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2)在木块上面放一个砝码,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 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摩擦力。 (3)换用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的长木板,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摩擦力。 5. 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要点诠释: 1. 因为弹簧测力计本身有重量,为了保证水平拉力,牵引木块时,要握住弹簧测力计的外壳;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关键是拉力要均匀,集中注意力盯住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一直拉到底,在指针不颤动时读数。 2. 实验拓展:验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与接触面积有关” 。方法:把木块侧放,改变和木板的接触面积,保持对木板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中没有“接触面积”,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大小”无关,而是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要点三、摩擦的利用和防止 1. 利用:增大有用摩擦,可以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例如:鞋底有花纹;让自行车更快停下,可以用力捏闸。

初二物理摩擦力复习知识点

初二物理摩擦力 【知识讲解】 1.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一个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就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3.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大,摩擦力大(2)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5.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如: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等 【典例精析】 例自行车刹车时,为什么手捏闸越紧,停止越快? 【课堂练习】 1、摩擦力是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__ ____或_____ ____的力;写字时铅笔笔尖与纸面间的摩 擦是_______摩擦,转笔刀转孔与铅笔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摩擦。 2、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1500牛顿,则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牛顿、方向是_______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_。 3、以下各种现象中,不是利用摩擦力的是:() A、人在地面上行走 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静止不动 C、系鞋带或打绳结 D、用干燥的粉笔擦擦黑板上的字迹 4、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叠放着甲、乙两木块(如图所示),用20牛的水平拉力F拉动 木块乙,恰好能使木块乙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 A、甲为20牛,乙为0牛 B、甲为20牛水平向右,乙为20牛水平向左 C、甲、乙各为20牛,方向水平向左 D、甲、乙各为20牛,方向水平向右 5、重为100 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如果用10N的力拉力,物体静止不动,物体受摩擦力大小N,如果用20N的力拉力,物体仍静止不动,物体受摩擦力大小N,当用30 N的力时,沿水平向右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 N,方向______ . 当用40 N的力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 N。 6、如图所示,物体在木板小车上,随车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计空气阻力,则对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只受重力 B.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摩擦力 C.受重力和支持力 D.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左摩擦力

压强(提高)知识讲解

压强(提高) 责编:武霞 【学习目标】 1、了解压力,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2、理解压强的定义、公式及单位,能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要点梳理】 要点一、压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要点诠释: 1、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相互挤压。例如:静止在地上的篮球和地面间有相互挤压的作用,篮球对地面有压力;静止在竖直墙壁旁的篮球与墙壁之间没有相互挤压,所以没有压力。 2、方向:与受力物体的受力面垂直,并指向受力面,由于受力物体的受力面可能是水平面,也可能是竖直面,还可能是角度不同的倾斜面,因此压力的方向没有固定指向,它可能指向任何方向,但始终和受力物体的受力面相垂直。 3、单位:牛顿,符号:N 4 压力重力 施力物体物体地球 受力物体支持物物体 大小决定于相互挤压所发生形变大小G=mg 方向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并指向受力面竖直向下 作用点在支持面上物体重心 力的性质接触的物体间相互挤压而发生形变产 生的,属于弹力 来源于万有引力,是非接 触力 受力示意图 要点二、压强(高清课堂《压强》388900) 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要点诠释: 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和假设: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进行实验: ①照图甲那样,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②再照图乙那样,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③再把小桌翻过来,如图丙,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实验步骤①、②是受力面积一定,改变压力的大小,步骤②、③是压力一定,改变受力面积。 实验结果: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 2、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3、计算公式及单位 ①公式:(定义公式) ②单位:国际单位为帕斯卡(Pa),简称帕。 1Pa=1N/m2。表示1m2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是1N,Pa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1Pa。实际应用中常用千帕(kPa) 兆帕(MPa)作单位,气象学中常用百帕(hPa)作单位,换算 =,,。 4、注意:压强大小是由压力和受力面积共同决定的,不仅仅决定于压力大小。压力F和受力面积S 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压强p和F、S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在S一定时,p与F成正比,在F一定时,p与S成反比。 要点三、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高清课堂《压强》388900)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要增大或减小压强的问题,根据影响压强大的两个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增大或减小压强。 要点诠释: 1、增大压强的方法 2、减小压强的方法 【典型例题】 类型一、基础知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菱形基础知识点及同步练习、含答案

学科:数学 教学内容:菱形 【基础知识精讲】 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重点难点解析】 1.菱形的性质 (1)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2)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菱形是轴对称图形. 2.菱形的面积=底×高=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A.重点、难点提示 1.理解并掌握菱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别方法;(这是重点,也是难点,要掌握好)2.经历探索菱形的性质和判别条件的过程,在操作活动和观察、分析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主动探究习惯和初步的审美意识,进一步了解和体会说理的基本方法; 3.了解菱形的现实应用和常用的判别条件; 4.体会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B.考点指要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其性质和判别方法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除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外,菱形还具有以下性质: ①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②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出现了垂直,常与勾股定理联系在一起) ③每一条对角线都平分一组内角.(出现了相等的角,常与角平分线联系在一起)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是它的两条对称轴.(不是对角线,而是其所在直线,因为对称轴是直线,而对角线是线段) 菱形的判别方法:(学会利用轴对称的方法研究菱形) 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难题巧解点拨】 例1:如图4-24,在△ABC中,∠BAC=90°,AD⊥BC于D,CE平分∠ACB,交AD

摩擦力(提高)知识讲解

摩擦力(提高)知识讲解-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摩擦力(提高) 【学习目标】 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2、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3、用平衡的观点解决有关摩擦力的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摩擦力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要点诠释: 1、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力的实际作用点是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 2、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的区别: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往往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要点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实验重点是测滑动摩擦力大小。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平衡,其大小相等,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跟摩擦力的大小相等。所以,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中就知道摩擦力的大小。 注意: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中没有“接触面积”,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大小”无关,而是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 增大摩擦减小摩擦 方法举例方法举例 增大压力用力捏闸减小压力推轻箱子 使接触面粗糙鞋底刻花纹使接触面光滑磨光刀面 变滚动为滑动刹车过程变滑动为滚动车轮 使摩擦面分离加润滑油给机器点油加气垫气垫船 【典型例题】 类型一、摩擦力 1、下列关于摩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力肯定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B.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D.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摩擦力作用时,它自身也会受摩擦力的作用

2018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2018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查字典物理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识 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学习。更多内容请关注查字典物理网。 (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 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相互性。 ⅰ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B.两物体 发生形变;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D.接触面不光滑。 ⅱ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FN 说明:①FN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应具体分析。 ②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ⅴ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 (2)静摩擦力:两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 说明:静摩擦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 ⅰ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物体相接触;B.相接触面不光

滑;C.两物体有形变;D.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ⅱ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总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说明:①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一夹角。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ⅲ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0 说明:①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作用是与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相平衡,在取值范围内是根据物体的需要取值,所以与正压力无关。 ②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决定于正压力与最大静摩擦因数(选学)Fm=sFN。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

电压(提高)知识讲解

电压(提高) 撰稿:肖锋编稿:雒文丽 【学习目标】 1.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单位,并会进行单位换算; 2.理解电压的作用,了解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 3.了解常用电源的电压值; 4.知道电压表的符号、使用规则、读数。 【要点梳理】 要点一、电压的作用 1.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3.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4.电压的单位:国际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V 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换算关系: 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 5.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2V,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要点诠释: 1.说电压时,要说“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或“某两点”间的电压。 2.电源的作用是使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压,电压的作用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源将其它形 式的能转化成电能时,使电源的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 要点二、电压的测量——电压表 1.仪器:电压表,符号: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应该使标有“—”号的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另一个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0~3V和0~15V。测量时,先选大量程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之间,可用15V的量程进行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 要点诠释: 1.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异 项目电流表电压表同 异符号 连接串联并联 直接连接电源不能能 量程0.6A,3A3V,15V 每大格0.2A,1A1V,5V 每小格0.02A,0.1A0.1V,0.5V 内阻很小,几乎为零,相当于短路。很大,相当于开路。

菱形知识讲解

菱形 【学习目标】 1. 理解菱形的概念. 2. 掌握菱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 【要点梳理】 【高清课堂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知识要点】 要点一、菱形的定义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要点诠释:菱形的定义的两个要素:①是平行四边形.②有一组邻边相等.即菱形是- 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增加一对邻边相等这个特殊条件^ 要点二、菱形的性质 菱形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外,还有一些特殊性质: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 菱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对角线所在的直线),对称轴的交点就是对称中 心. 要点诠释:(1)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过中心的任意直线可将 菱形分成完全全等的两部分^ (2)菱形的面积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X高; 另一种是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四个小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和) 实际上,任何一个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都是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 半. (3)菱形可以用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直线平行,垂直及有关计算问 要点三、菱形的判定 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 1. 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 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要点诠释:前两种方法都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外加一个条件来判定菱形,后一种方法是在四边形的基础上加上四条边相等. 【典型例题】 类型一、菱形的性质 1、(2015?石景山区一模)如图,菱形ABCD中,E, F分别为AD , AB上的点,且AE=AF,连接EF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BD . (1)求证:四边形EGBD是平行四边形; (2)连接AG,若Z FGB=30 °, GB=AE=1 ,求AG 的长.

知识讲解_摩擦力(基础)

摩擦力 【学习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会正确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会用公式f=μ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因素 3.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以及大小和方向 4.理解最大静摩擦力.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 【要点梳理】 要点一、摩擦力 要点诠释: 1.定义: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称为摩擦力.固体、液体、气体的接触面上都会有摩擦作用. 2.分类:分为滚动摩擦(初中已经学习过)、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要点二、滑动摩擦力 要点诠释: 1.产生: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②有相对运动;③接触面粗糙. 说明: 1)两个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 摩擦力与弹力一样属接触作用力,但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不挤压就不会出现摩擦力.挤压的效果是有压力产生.压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也叫正压力,压力属弹力,可依上一节有关弹力的知识判断有无压力产生. 2)接触面粗糙.当一个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接触面粗糙,各凹凸不平的部分互相啮合,形成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即为摩擦力.凡题中写明“接触面光滑”、“光滑小球”等,统统不考虑摩擦力(“光滑”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3)接触面上发生相对运动. 特别注意:“相对运动”与“物体运动”不是同一概念.“相对运动”是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以施力物体为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而“物体的运动”一般指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平方根(提高)知识讲解

平方根(提高) 【学习目标】 1.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开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 根. 【要点梳理】 要点一、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1.算术平方根的定义 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2 x a =,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规定 0的算术平方根还是0);a a 的算术平方根”,a 叫做被开方数. 要点诠释: a 0,a ≥0. 2.平方根的定义 如果2x a =,那么x 叫做a 的平方根.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a (a ≥0) 的平方根的符号表达为0)a ≥, 是a 的算术平方根. 要点二、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1)定义不同;(2 )结果不同: 2.联系:(1)平方根包含算术平方根; (2)被开方数都是非负数; (3)0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均为0. 要点诠释:(1)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其中正的那个叫它的算术平方 根;负数没有平方根. (2)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根据它的算术平方根可以立即写出它的 另一个平方根.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算术平方根来研究平方根. 要点三、平方根的性质 (0)||0 (0)(0) a a a a a a >??===??-

【典型例题】 类型一、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1、若2m -4与3m -1是同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求m 的值. 【思路点拨】由于同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由此可以得到2m -4=-(3m - 1),解方程即可求解. 【答案与解析】 解:依题意得 2m -4=-(3m -1), 解得m =1; ∴m 的值为1.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举一反三: 【变式】已知2a -1与-a +2是m 的平方根,求m 的值. 【答案】2a -1与-a +2是m 的平方根,所以2a -1与-a +2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解:①当2a -1=-a +2时,a =1,所以m =()()22 212111a -=?-= ②当2a -1+(-a +2)=0时,a =-1, 所以m =()()22221[2(1)1]39a -=?--=-= 2、x 为何值时,下列各式有意义? 2x 4x -11x x +-1x -. 【答案与解析】 解:(1)因为20x ≥,所以当x 2x (2)由题意可知:40x -≥,所以4x ≥4x - (3)由题意可知:1010x x +≥?? -≥?解得:11x -≤≤.所以11x -≤≤11x x +-义. (4)由题意可知:1030 x x -≥??-≠?,解得1x ≥且3x ≠. 所以当1x ≥且3x ≠1x -有意义. 【总结升华】(1)当被开方数不是数字,而是一个含字母的代数式时,一定要讨论,只有当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时,式子才有意义.(2)当分母中含有字母时,只有当分母不为0时,式子才有意义. 举一反三:

最新菱形讲义(经典)

第一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一、菱形: 【知识梳理】 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质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①边的性质:对边平行且四边相等. ②角的性质:邻角互补,对角相等. ③对角线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④对称性: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菱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点评:其实只要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其面积就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3.菱形的判定 判定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判定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判定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例题精讲】板块一、菱形的性质 例1.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AC=16cm,BD=12cm. (1)求菱形ABCD的边长; (2)求菱形ABCD的高DM. 例2.如图,在菱形ABCD中,AB=BD,点E,F分别在AB,AD上,且AE=DF.连接BF与DE 相交于点G,连接CG与BD相交于点H. 求证:(1)求∠BGD的度数。(2)求证:DG+BG=CG

例3.将两张宽度相等的长方形纸片叠放在一起得到如图29所示的四边形ABCD. (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2)如果两张长方形纸片的长都是8,宽都是2,那么菱形ABCD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大值或最小值?如果存在,请求出来;如果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 例4. 已知,菱形 ABCD 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若AE AF EF AB ===,求C ∠的度数. F E D C B A 跟踪练习: 1.如图,在菱形ABCD中,AB=5,对角线AC=6.若过点A作AE⊥BC,垂足为E,则AE的长为() A.4 B.2.4 C.4.8 D.5 2.如图,在菱形ABCD中,∠B=60°,AB=2,E、F分别是BC和CD的中点,连接AE、EF、AF,则△AEF的周长为() A.23 B.33 C.43 D.3. 3.如图所示,把一个长方形的纸片对折两次,然后剪下一个角,为了得到一个钝角为120°的菱形,剪口 与第二次折痕所成角的度数应为() A.15°或30° B.30°或45°

高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摩擦力 知识点归纳 1、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 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0≤f≤fm 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μFN (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μ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因素决定,而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材料的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巩固练习 1.关于由滑动摩擦力公式推出的μ=F F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成正比,F越大,μ越大 B.动摩擦因数μ与正压力F N成反比,F N越大,μ越小

压强(提高)知识讲解

压强(提高) 【学习目标】 1、了解压力,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2、理解压强的定义、公式及单位,能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要点梳理】 要点一、压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要点诠释: 1、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相互挤压。例如:静止在地上的篮球和地面间有相互挤压的作用,篮球对地面有压力;静止在竖直墙壁旁的篮球与墙壁之间没有相互挤压,所以没有压力。 2、方向:与受力物体的受力面垂直,并指向受力面,由于受力物体的受力面可能是水平面,也可能是竖直面,还可能是角度不同的倾斜面,因此压力的方向没有固定指向,它可能指向任何方向,但始终和受力物体的受力面相垂直。 3、单位:牛顿,符号:N 4 要点二、压强 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要点诠释: 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和假设: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进行实验: ①照图甲那样,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②再照图乙那样,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③再把小桌翻过来,如图丙,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实验步骤①、②是受力面积一定,改变压力的大小,步骤②、③是压力一定,改变受力面积。

实验结果: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 2、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3、计算公式及单位 ①公式:(定义公式) ②单位:国际单位为帕斯卡(Pa),简称帕。 1Pa=1N/m2。表示1m2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是1N,Pa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1Pa。实际应用中常用千帕(kPa) 兆帕(MPa)作单位,气象学中常用百帕(hPa)作单位,换算 =,,。 4、注意:压强大小是由压力和受力面积共同决定的,不仅仅决定于压力大小。压力F和受力面积S 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压强p和F、S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在S一定时,p与F成正比,在F一定时,p与S成反比。 要点三、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要增大或减小压强的问题,根据影响压强大的两个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增大或减小压强。 要点诠释: 1、增大压强的方法 2、减小压强的方法 【典型例题】 类型一、基础知识 1、如图甲所示,将一块质地均匀的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向右缓慢推动木板,

菱形知识讲解

菱形知识讲解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菱形 【学习目标】 1. 理解菱形的概念. 2. 掌握菱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 【要点梳理】 【高清课堂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知识要点】 要点一、菱形的定义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要点诠释:菱形的定义的两个要素:①是平行四边形.②有一组邻边相等.即菱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增加一对邻边相等这个特殊条件.要点二、菱形的性质 菱形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外,还有一些特殊性质: 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菱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对角线所在的直线),对称 轴的交点就是对称中心. 要点诠释:(1)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过中 心的任意直线可将菱形分成完全全等的两部分. (2)菱形的面积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公式:底×高;另一种是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 半(即四个小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和).实际上,任何 一个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都是两条对角 线乘积的一半.

(3)菱形可以用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直线平行, 垂直及有关计算问题. 要点三、菱形的判定 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要点诠释:前两种方法都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外加一个条件来判定菱形,后一种方法是在四边形的基础上加上四条边相等. 【典型例题】 类型一、菱形的性质 1、(2015?石景山区一模)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为AD,AB上的点,且AE=AF,连接EF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BD. (1)求证:四边形EGBD是平行四边形; (2)连接AG,若∠FGB=30°,GB=AE=1,求AG的长. 【思路点拨】(1)连接AC,再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EG∥BD,根据对边分别平行证明是平行四边形即可.(2)过点A作AH⊥BC,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解答即可. 【答案与解析】

摩擦力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摩擦力 一、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 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A.两个物体直接接触; B.两物体之间有弹力; 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 D.接触面不光滑。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N 说明:①N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应具体分析。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5、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二、静摩擦力: 1、定义:两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 2、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A.两物体相接触; B.相接触面不光滑; C.两物体之间有弹力; D.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3、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总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说明:①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一夹角θ。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4、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0<F≤Fm,其中Fm为两个物体间的 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有关, 最大静摩擦因数(选学)f max=μN。 5、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 三、摩擦力有无的判断(4个条件缺一不可) 1、如图1,A、B两物体所接触的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B在水平面上, A与竖直面接触,A、B通过定滑轮连接在一起,A匀速下落, 试分析A与竖直面有无滑动摩擦力。 解析:A与竖直面接触、相对运动且接触面粗糙,但无挤压,A不受滑动摩擦力。 2、如图2,木板B以的对地速度向右滑动, 物体A此时以的对地速度向右滑动,A与B接触, 且接触面粗糙,问A和B之间有无滑动摩擦力 解析:满足两个物体相互直接接触、互相挤压、接触面粗糙,但,所以A 与B无相对运动,即A与B间无滑动摩擦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