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术后处理流程表

围手术期术后处理流程表
围手术期术后处理流程表

围手术期术后处理流程表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评估制度和处理流程

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与处置流程 1、通过对患者评估,了解手术患者基本的现状和护理服务的需求,为制定适宜于患者的手术计划提供依据。 2、围手术期患者评估的内容: (1)手术前期病人的评估,包括一般资料、既往史及健康状况、亲属对手术的看法、亲属对手术的关心程度及经济承受能力、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重要脏器功能等。 (2)手术中病人评估,包括手术体位的要求、手术野皮肤消毒、手术过程中的观察等。 (3)手术后期病人的评估,包括麻醉恢复情况;身体重要脏器的功能;伤口情况;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神志、生命体征情况;疼痛及症状管理、切口引流情况;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心理状态;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安全管理等。 3、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评估由责任护士在手术前24小时内完成,急诊手术患者术前评估在手术前1小时内完成,特殊情况除外。手术室护士负责手术中病人评估。 4、在评估中出现可能影响手术安全的情况时,护士应及时向主管医生报告并协同进行相应处理。

围术期术前处理流程图

围手术期术中处理流程

围手术期术后处理流程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护理评估,内容:生命体征;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睡眠情况;家庭支持;教育需求等。 2.落实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以达到患者能认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对手术要达到的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意外事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2.2呼吸道准备: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锻炼,吸烟者嘱其戒烟。术前有肺部感染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2.3胃肠道准备:根据手术种类、方式、部位、范围,术前给予不同的饮食和术前肠道准备。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2.4手术区皮肤准备:术前日洗头、剪指甲、更换清洁衣服,术日晨充分清洁手术区域皮肤。 二、手术当日护理 1.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将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好。 2.排空小便,遵医嘱应用术前药物。 3.准备手术需要的病历、放射线片、CT片、MRI片及药品,与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按手术交接单做好交接。 4.参加手术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患者安全核查和消毒隔离制度,保障患者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围手术期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一、护理常规 (一)手术前? 1、术前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紧张及焦虑 情绪。? 2、完善术前各项检查、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药物及皮肤过敏试验等。 3、观察病情变化及监测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配合处理。? 4、呼吸道准备:吸烟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教会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 和排痰的方法。? 5、胃肠道准备:根据病情给予合理的饮食,按手术和麻醉的需要做好胃肠道 准备,一般术前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需要清洁肠道者术前一日口服缓泄剂或?前一日晚、术日晨各灌肠一次。? 6、术前进行适应性训练:指导患者练习术中体位,练习床上使用便器,教会 自行调整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 7、术前一日指导协助患者修剪指甲、理发、沐浴及更衣。? 8、术日晨护理:术前2小时按手术要求做好皮肤准备;测量生命体征,询问 女患者月经是否来潮;嘱患者排尽尿液,取下义齿、发夹、眼镜、手表、首饰和其他贵重物品,并交由家属保管。? 9、备好病历、影像学检查资料、药物及其他术中所需物品。? 10、与手术室接诊人员仔细核对患者腕带、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做好交 接并记录。? 11、根据手术类型准备麻醉床,备好床旁用物,如吸氧装置、吸引装置、输

液架以及监护设备等。? (二)手术后? 1、根据手术交接单交接患者,了解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与患者交流, 了解患者的定向力恢复情况。? 2、动态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进行疼痛评估,监测6-8小时或生命 体征平稳。测体温、脉搏每日3次,连测3天正常后改为每日1次。? 3、检查患者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合理调节输液速度;检查全身皮肤特别是手 术,受压部位皮肤是否完好,评估四肢的活动度。? 4、常规吸氧2-4L/min,指导和协助患者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 通畅。? 5、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术后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协助患者翻身,活动 肢体。? 6、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术后禁食6小时,6小时后进半流饮食,直至过渡 到普通饮食。腹部手术须肠蠕动恢复后进食,避免食用引起肠胀气的食物。? 7、妥善安置各类导管,保持有效引流,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有无松散潮湿。? 8、观察患者有无切口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呃逆、尿潴留等术后并 发症的征象,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9、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注意患者保暖,拉起两侧床栏保护,躁动患者 给予适当约束。 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流程、应急预案 二、预防措施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护理评估,内容:生命体征;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睡眠情况;家庭支持;教育需求;治疗依从性等。 2.落实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以达到患者能认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对手术要达到的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意外事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呼吸道准备: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锻炼,吸烟者嘱其戒烟。术前有肺部感染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胃肠道准备:根据手术种类、方式、部位、范围,术前给予不同的饮食和术前肠道准备。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手术区皮肤准备:术前日洗头、剪指甲、更换清洁衣服,术日晨充分清洁手术区域皮肤。 二、手术当日护理 1.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将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好。 2.排空小便,遵医嘱应用术前药物。 3.准备手术需要的病历、放射线片、CT片、MRI片及药品,与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按手术交接单做好交接。 4.参加手术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患者安全核查和消毒隔离制度,保障患者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三、术后护理

1.做好术后护理评估,内容: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神志、生命体征情况;疼痛及症状管理、切口引流情况;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安全管理 2.护理措施 向医师及麻醉师了解手术中患者的情况。 术后患者的搬移:尽量平稳,减少振动,注意保护伤口、引流管、输液管,防止滑脱或受污染。 卧位:麻醉未清醒者应有专人守护,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腰麻、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需平卧6小时,当患者麻醉恢复,血压平稳,腹部手术后一般可取半卧位,头颈部及胸部手术后取半卧位或坐位。 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术后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瞳孔、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尿量等。 管道护理: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阻塞,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及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记录。 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有无脱落及感染等情况。若伤口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如出血量较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对烦躁、昏迷、小儿需使用约束带;大小便污染敷料后应立即更换;肢体手术应抬高患肢,注意患肢血运情况。 术后营养:术后恢复饮食的时间根据手术的大小及性质决定。 心理护理:祝贺患者手术成功,做好告知与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的心理。

围手术期工作流程

围手术期工作流程 手术前 1、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生应严格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准备输血的病人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1V、梅毒抗体)。 2. 手术前术者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病人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签字。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在病历详细记录。 3. 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医务科备案。 4. 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须上报医务科备案。 5. 手术时间安排提前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有记录。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6. 手术前患者应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手术当日 1、手术人员要在接诊时及手术开始前要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病案号、

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房间等。病人进手术室前须摘除假牙,贵重物品由家属保管。 2、当日参加手术成员(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台上与巡回护士、其它相关人员)应提前进入手术室,做好与手术相关的一切准备工作。 3、手术过程中术者对病人负有完全责任,助手须按照术者要求协助手术。手术中发现疑难问题,必要时须请示上级医师。 4、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应始终监护病人,不得擅自离岗。 5、手术中如确需更改原订手术方案、术者或决定术前未确定的脏器切除,使用贵重耗材等情况时,要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必要时向医务科或主管院长报告;并须再次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后实施。 6、核查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标示上的信息及效期,条形码应贴在麻醉记录单的背面。 7、术中切除的病理标本须向患者或家属展示并在病案中记录。手术中切取的标本及时按要求处理,在标本容器上注明科别、姓名、住院号,由手术医师填写病理检查申请单。手术中需做冰冻切片时,切除的标本由手术室专人及时送病理科,专人取回病理报告。 8、凡参加手术的工作人员,要严肃认真地执行各项医疗技术操作常规,注意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术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 手术后 1、手术结束后,术者对病人术后需要特殊观察的项目及处置(各种引流管和填塞物的处理)要有明确的书面交待(手术记录或病程记录)。手术记录应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准确、真实、全面地完成。 2、麻醉科医师要对实施麻醉的所有病人进行麻醉后评估,尤其对全麻术后

围手术期术前术后处置流程

XXX医院 围手术期术前处置流程 医生开出手术医嘱 安排手术时间 主班处理医嘱 安排术前访视 对病人及家属进行评估 进行健康教育 术前健康教育(备皮、皮试、发手术衣等) 书写护理记录 再次对病人及家属进行评估 必要时补充做健康教育 完成术前晚准备工作 观察夜间情况 评估病人术前状况(测T、P、R、BP) 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完成术前准备 协助病人更换手术衣裤,做好贵重物品保管与手术室护士核对腕带、术前用药、病历资料等 做好病人回病房准备

术中护理 巡回护士器械护士 推车至病房,仔细核对病人、提前30分钟打开层流,调节 术前准备情况及术中所需用合适的温湿度 物准备,确认无误后在病人 交接单上签名,将病人接至常规用物准备:准备术中所需 手术室。仪器设备,并检查其功能 病人进入手术间后,与手术 医生、麻醉医生一起对病人常规用物准备:准备术中所需器 进行三方核查,并填写手术械包、敷料、药品、一次性物品 安全核查表,签名等 协助麻醉医生进行麻醉,根病人进入手术间后,开启无菌包 据手术需要固定好体位,做及所需物品,提前洗手上台,铺 好准备工作好无菌器械桌 巡回、器械护士共同清点器械、纱布、缝针、物品等,及时记录 协助手术人员消毒铺巾,调主动配合手术医生进行手术,监督 整灯光,穿好手术衣,做好术中无菌操作情况,及时补充术中 手术准备所需,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下刀前,再次进行三方核管理台上物品,确保术中用物清点 查,确认无误无误,防止异物遗留体腔 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各种 紧急情况,满足术中所需,做好手术 记录 关闭体腔前、后手术结束前,共同清点物品,及时记录 协助手术医生包扎伤口,完善手术记录送手术结束后清点手术器械无误,交由供应病人至复苏室或ICU,对病人一般情况、室处理,特殊器械自行清洁处理 各种引流管、皮肤情况和病人的物品进行 交接,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整理手术间及用物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6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 一、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 (一)术前安全管理 1、手术医生必须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时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除急诊手术可当天送手术通知单或电话通知手术室外,择期手术应提前1-3天与手术室电脑预约。 2、病房护士按医嘱作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灌肠、术前用药等,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情况,进行术前健康指导,并做好记录。 3、术前访视:除急诊急救手术外,手术室麻醉师及护士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到病区作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和参加手术的人员、进行麻醉风险及安全告知等,并认真填写麻醉术前访视记录和手术室护理访视记录(在患者的护理记录单上进行记录)。特殊情况须及时与主管医生或手术科室主任或护士长联系,并及时向麻醉科主任或手术室护士长汇报。 4、术前物品准备:麻醉科、手术室须根据日常手术开展的种类,准备手术用物、设备、药品等,并保证其随时处于安全适用状态。特殊手术,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作好准备。 5、人员准备:手术科室主任、麻醉科主任及手术室护士长须严格执行依法执业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依据手术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合理安排参加手术人员。 6、手术间的安排:手术室护士须按照手术切口种类安排手术间,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手术时间顺序。根据季节、环境温度,调节手术间温湿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防止患者着凉。 7、麻醉科、手术室工作人员须严格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认真落实手术病人身份核查措施,认真填写《病区与手术室病人交接登记本》,严格杜绝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的执行情况。 (二)术中安全管理 1、参加手术人员须认真实施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程序,认真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准确填写《手术风险评估表》、《手术安全核查表》和《手术清点单》。

围手术期管理

(模板)围手术期管理 (项目:5.3.5) 目录 1、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2、围手术期护理技术规范 3、围手术期工作流程 4、围手术期护理应急预案 5、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评估护理制度 6、围手术期护理应急预案 7、大手术患者术前评估及处置流程 8、大手术患者术中评估及处置流程 9、大手术患者术后评估及处置流程 10、围手术期护理记录单 11、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单 12、手术护理记录单 13、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监测指标和报告制度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一)手术前护理: 1.协助医生准确及时的做好患者的全面检查,如手术前需要做血、尿、大小便常规、出凝血时间及心、肺、肝、肾功能的检查。 2.心理护理: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减轻术前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增加患者参与治疗和护理的意识,利于机体的恢复。 3.皮肤准备:术前一日,患者应剪指甲、洗澡,手术区域按常规备皮,防止切口感染。 4.胃肠道手术:术前一日服用泻药或灌肠,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 5.配血及药物过敏试验。 6.保证休息及良好的睡眠。 7.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病情变化。 8.术晨准备:患者应取下义齿及首饰,按要求放置胃管、尿管,术前半小时给予麻醉前用药。 9.手术后用物准备:备好麻醉床及术后用物,如:全麻护理盘、氧气、负压吸引器、引流袋、监护仪等。 (二)手术后护理 1.搬运患者。 2.保持正确体位:全麻术后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腰麻术后平卧6小时;颈、胸、腹部手术患者麻醉清醒后可改为半卧位,抬高床头30-40度;头部手术患者麻醉清醒后可改为半卧位,抬高床头15-30度,脊柱手术后患者需卧硬板床;四肢手术后患者应抬高患肢。 3.病情观察: (1)监测生命体征,根据麻醉方式测量血压,呼吸,脉搏,直至平稳。(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3)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 (4)根据需要记录出入量。 (5)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标识清楚,防止脱落、扭曲,保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和量。 4.营养支持:术后应维持患者的营养需求,禁食期间给予静脉营养支持,保证水、电解质平衡。 5.疼痛评估及护理:做好围术期疼痛评估,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及可能持续的时间,做好心理护理,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并观察止痛效果等。 6.并发症护理: (1)出血: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伤口引流情况,及早发现出血征象。(2)切口感染:注意保持床铺及衣物整洁,如有污染及时更换,如术后3-5天患者仍有激烈疼痛,应观察切口有无感染迹象。 (3)吻合口漏:表现为术后一周左右突然出现腹部剧烈疼痛或持续性胀痛,发热,腹膜刺激征(+),应保持引流管通畅,保护好引流管周围皮肤,遵医嘱用药,争取最佳疗效。

围术期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围术期管理应急预案与 处理程序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围术期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1、正确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增加手术危险性或恢复不利的异常因素,包括可能影响整个病情的潜在因素,如心、肺、肝、肾、内分泌血液、免疫系统的功能及营养、心理状态等。 2、遵医嘱为患者实施术前用药,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生命体征监测和必须的检查。 3、按围术期护理常规落实各项护理措施,确保各主要器官功能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状态。 4、术前特殊准备与处理 (1)急证手术者:遵医嘱立即输液治疗,必要时建立2条医师静脉通路,迅速补充血容量,改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情况,尽快处理伤口。 (2)营养不良患者:术前尽可能改善营养,经口服或静脉输液途径补充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利于术后组织的修复和创口愈合,提高机体抵抗力。 (3)高血压患者:指导患者合理应用降压药以控制血压。 (4)心脏病患者:伴心脏病患者的患者术前准备应注意: ①长期低盐饮食和服用利尿药物导致患者水、电解质失调者,术前需纠正。 ②遵医嘱用药,尽可能将心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必要时放置临时起搏器。 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6个月内不宜择期手术;6个月以上无心绞痛发作者,可在良好的监护下施行手术。 ④心力衰竭患者在心力衰竭控制3-4周后在施行手术。 (5、)呼吸功能衰竭者 ①术前2周停止吸烟。 ②伴有阻塞性肺功能不全的患者遵医嘱行雾化吸入治疗,改善通气功能,增加肺活量。 ③哮喘患者遵医嘱用药,减轻支气管粘膜水肿。 ④痰液粘稠患者遵医嘱给于雾化吸入或使用抗生素,必要时指导患者体位引流,促使脓性分泌物排出。

最新围手术期重点环节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一、围手术期重点环节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应急预案: 1.按医嘱作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灌肠、术前用药等,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情况,进行术前健康指导,并做好记录。 2.术前物品准备:根据日常手术开展的种类,准备手术用物、设备、药品等,并保证其随时处于安全适用状态。 3.严格查对手术病人身份,认真填写《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 4.正确安置病人手术体位,防止压疮和神经损伤;正确使用约束带,防止患者坠床或坠车。 5.手术结束后,与病房护士认真进行交接,准确填写《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运送途中注意安全、携带抢救用物、药物,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证各种管道通畅固定。 6.体位:腰麻-去枕平卧6h,全麻-清醒后即可给予合适体位。 7.定时测量并记录T、P、R、BP;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脱落及感染征象;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8.局麻或小手术患者-麻醉反应消失后即可视情况给予合理饮食;消化道手术:一般术后3天禁食,待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后,给予少量饮水,第2日给予流质。 9.鼓励病人深呼吸,协助翻身、拍背、咳嗽、排痰,预防肺部并发症。 10.鼓励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利于伤口愈合及防止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促进肠蠕动,防止腹胀和肠粘连;防止尿潴留的发生。 11.遵医嘱用药、输血、换药等。 12.积极开展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指导,做好相关护理记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处理程序: 1.发生手术患者、手术部位错误,立即停止手术,配合医生处置患者,将危害减少到最小。 2.患者发生坠床跌倒,气管插管、各种引流管脱落等不良事件,立即配合医生处置患者,将危害减少到最小,并报告护士长、护理部。

(完整版)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和处理流程(2)

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 1 通过对患者评估,了解手术患者基本的现状和护理服务的需求,为制定适宜于患者的手术计划提供依据。 2围手术期患者评估的内容: (1)手术前期病人的评估,包括一般资料、既往史及健康状况、亲属对手术的看法、亲属对手术的关心程度及经济承受能力、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重要脏器功能等。 (2)手术中病人评估,包括手术体位的要求、手术野皮肤消毒、手术过程中的观察等。 (3)手术后期病人的评估,包括麻醉恢复情况;身体重要脏器的功能;伤口情况;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神志、生命体征情况;疼痛及症状管理、切口引流情况;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心理状态;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安全管理等。 3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评估由责任护士在手术前24小时内完成,急诊手术患者术前评估在手术前 1 小时内完成,特殊情况除外。手术室护士负责手术中病人评估。 4 在评估中出现可能影响手术安全的情况时,护士应及时向主管医生报告并协同进行相应处理。

围术期术前处理流程图 ?对病人及家属进行评估 通知责任护士 ----------- > 进行术前健康宣教 _?术前准备工作(备皮、皮试、换病号服等) -- ?再次对病人及家属进行评估 与中班护士交班------------- 必要时补充做健康宣教 —?完成术前晚准备工作 ?观察病人夜间情况 与夜班护士交班------------- ?评估病人术前状态,测T、P、R、BP ―?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完成术前准备 协助病人更换衣裤,做好贵重物品保管

围手术期术中处理流程 术中护理 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关闭体腔前、后,手术结束前,共同清点用物,及时记录。 协助手术医生包扎伤口,完善手术记录,送病人至复苏室或ICU,对病人一般情况、各种引流管、皮肤情况和病人物品等进行交接,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手术结束后清点手术器械无误,交由供应室处理,特殊器械自行清洁处理。 整理手术间及用物。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与流程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与流程 一、手术前准备 充分做好各种手术前准备: 消除病人恐惧心理 手术科室护士按标准准备手术野 遵医嘱做好各种术前准备 遵医嘱进行术前治疗 术前一日访视病人 了解病情及手术方案 恰当准备手术器材 手术室护士做好手术配合准备 进一步消除病人恐惧心理 手术前到病房迎接病人 二、手术中管理 1.严格术中器械、物品管理: 配合 器械师手术医师 手术室配合安排好配合流程 巡回护士 清点纱布、器械和各种物品如数----报告医师手术完毕:发现纱布器械和各种物品缺少时—报告护士长、主管护士处理2.严格标本收送制度 1)手术切除标本必须送病检器械师 2)标本不能混装标本 3)术中快速送检标本巡回护士 处理手术室护士病理科医师 实行双签名 4)标本不得由工人和家属收送 5)术后标本处理器械师

交分装固定标签 手术医师手术室标本室 标本 手术室指定护士24小时——送——病理科 (不得由工人或家属代送)(查对、双签名) 6)手术标本不准带出手术室 3.严格术后观察制度 1) 主管医师:根据手术、病情制定监护计划 主管护士: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责任护士护士长或 严密监测重要脏器功能 值班护士主管护士 2)做好术后交接班生命体征、留置管道、输液情况、出入量 责任护士床边、交班本 或主管护士向值班护士交班 3)重视术后专科护理 主管护士根据专科特点做好各种专科护理 责任护士保持引流管通畅,按规定及时更换引流装置 准确计数各种引流量 值班护士按医嘱严格、准确、及时执行各种治疗 4)重视内科合并症的护理 责任护士、主管护士要做好有内科合并症病人的心理护理,争取让病人平稳度过术后关。 5)坚持出院告知制度 用药指导 责任护士饮食指导 功能锻炼指导 主管护士特殊指导 出院指导

围手术期术前处理流程图

围手术期术前处理流程图 围手术期术前处理流程图围手术期术前处理流程图 医生开出手术医嘱 主班处理医嘱 对病人及家属进行评估 通知责任护士进行术前健康宣教 术前准备工作(备皮、皮试、换病号服等) 书写病情记录 再次对病人及家属进行评估 与中班(小夜)护士交班必要时补充做健康宣教 完成术前晚准备工作 观察病人夜间情况 与夜班护士交班评估病人术前状态,测T、P、R、BP 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完成术前准备 协助病人更换衣裤,做好贵重物品保管 与手术室护士核对腕带、术前用药、病历资料等 交班 做好病人回病房准备 围手术期术中处理流程围手术期术中处理流程 术中护理 巡回护士器械护士 仔细核对病人、术前准备情况及术中所提前30min打开层流,调节合适的温湿度。

需用物准备,确认无误后将病人接至手 术室。 常规用物准备:准备术中所需仪器设备,并 检查其性能。病人进入手术间后,与手术医生、麻醉 医生一起对病人进行三方核查,并填写 手术安全核查表,签名。常规用物准备:准备术中所需器械包、敷料、 药品、一次性物品等。 协助麻醉医生进行麻醉,根据手术需要 固定好体位,做好准备工作。病人进入手术间后,开启无菌包及所需用物,提前洗手上台,铺好无菌器械桌。 巡回、器械护士共同清点器械、纱布、缝针、物品等,及时记录。 协助手术人员消毒铺巾,调整灯光,穿主动配合手术医生进行手术,监督术中无菌操 好手术衣,做好手术准备。作情况,及时补充术中所需,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切皮前再次进行三方核查,确认无 误。管理台上物品,确保术中用物清点无误,防止 异物遗留体腔, 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各种紧急 情况,满足术中所需,做好手术记录。 关闭体腔前、后,手术结束前,共同清点用物,及时记录。 协助手术医生包扎伤口,完善手术记录,送手术结束后清点手术器械无误,交由供应室处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护理评估,内容:生命体征、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睡眠情况、家庭支持、教育需求、治疗依从性等。 2、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得心态,正确对待疾病。以达到患者能认清手术治疗得必要性,对手术要达到得目得及可能发生得并发症与意外事项,有一定得心理准备。 3、遵医嘱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手术前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 5、遵医嘱进行术前药物皮试、配血、备皮等。 6、根据手术种类、方式、部位、范围,术前给予不同得饮食与术前肠道准备。 7、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锻炼,吸烟者嘱其戒烟,防止或减轻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得发生。术前有肺部感染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8、保持病室干净整洁、空气新鲜,减少噪音,创造良好得休息环境。 9、指导患者床上使用大、小便器,以适应排便方式得改变。 10、讲解相关得疾病知识及术后注意事项。 11、术前一日通知患者及家属不要随意离开病房,等待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得术前签字与手术室护士得访视。 12、术前一日患者因手术紧张而睡眠不佳时,遵医嘱给予安眠药。

13、术前日洗头、剪指甲、更换清洁衣服,术前晚8时加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患者有体温发热或女患者月经来潮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14、嘱患者晚间22时后开始禁食水。 手术当日护理 1、术日晨协助患者更换干净得衣服,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将贵重物品交给家属保管,带腕带。 2、排空小便,遵医嘱应用术前药物。 3、准备手术需要得病历、放射线片、CT片、MRI片及药品,与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按手术交接单做好交接。 4、参加手术得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患者安全核查与消毒隔离制度,保障患者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术后护理 1、做好术后护理评估,内容: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神志、生命体征情况;疼痛及症状管理、切口引流情况;自理能力与活动耐受力;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用药情况,药物得作用及副作用;安全管理。 2、向医师及麻醉师了解手术中病人得情况。 3、术后病人得搬移:尽量平稳,减少振动,注意保护伤口、引流管、输液管,防止滑脱或受污染。 4、卧位:麻醉未清醒者应有专人守护,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腰麻、硬膜外麻醉病人术后需平卧6小时,当病人麻醉恢复,血压平稳,腹部手术后一般可取半卧位,头颈部及胸部手术后取半卧位或坐位。

围手术期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word精品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一、护理常规 (一)手术前 1、术前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紧张 及焦虑情绪。 2、完善术前各项检查、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药物及皮肤过敏试验 等。 3、观察病情变化及监测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配合处理。 4、呼吸道准备:吸烟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教会患者练习深呼吸、有 效咳嗽和排痰的方法。 5、胃肠道准备:根据病情给予合理的饮食,按手术和麻醉的需要做好 胃肠道准备,一般术前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需要清洁肠道者术前一日口服缓泄剂或前一日晚、术日晨各灌肠一次。 6、术前进行适应性训练:指导患者练习术中体位,练习床上使用便 器,教会自行调整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 7、术前一日指导协助患者修剪指甲、理发、沐浴及更衣。 &术日晨护理:术前2小时按手术要求做好皮肤准备;测量生命体征,询问女患者月经是否来潮;嘱患者排尽尿液,取下义齿、发夹、眼镜、手表、首饰和其他贵重物品,并交由家属保管。 9、备好病历、影像学检查资料、药物及其他术中所需物品。 10、与手术室接诊人员仔细核对患者腕带、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 做好交接并记录11、根据手术类型准备麻醉床,备好床旁用物,如

吸氧装置、吸引装置、输液架以及监护设备等。 (二)手术后 1、根据手术交接单交接患者,了解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与患者 交流,了解患者的定向力恢复情况。 2、动态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进行疼痛评估,监测6-8小 时或生命体征平稳。测体温、脉搏每日3次,连测3天正常后改为每日1次。 3、检查患者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合理调节输液速度;检查全身皮肤特 别是手术,受压部位皮肤是否完好,评估四肢的活动度。 4、常规吸氧2-4L/min,指导和协助患者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保持 呼吸道通畅。 5、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术后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协助患者翻 身,活动肢体。 6、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术后禁食6小时,6小时后进半流饮食,直 至过渡到普通饮食。腹部手术须肠蠕动恢复后进食,避免食用引起肠胀气的食物。 7、妥善安置各类导管,保持有效引流,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 和量;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有无松散潮湿。 &观察患者有无切口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呃逆、尿潴留等术后并发症的征象,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9、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注意患者保暖,拉起两侧床栏保护, 躁动患者给予适当约束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流程、应急预案 二、预防措施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直至基本康复,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手术能治疗疾病,但也可能导致并发症和后遗症。患者接受手术,要经历麻醉和手术创伤的刺激,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任何手术都会使患者产生心理和生理负担。因此,围手术期护理旨在为患者提供身心整体护理,增加患者的手术耐受性,使患者以最佳状态顺利度过围手术期,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一、术前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配合情况、自理能力、心理状况。 2、评估患者生命体征、饮食、睡眠、排便、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既往病史等。 3、了解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 4、了解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 (二)操作要点 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前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协助完成各项辅助检查。 2、帮助患者了解手术、麻醉相关知识、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 3、向患者说明手术的重要性,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配合方法。

4、做好术前常规准备,如个人卫生、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呼吸道准备、胃肠道准备、体位训练等。 5、根据手术需要,配合医生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记。 6、做好身份识别制度,以利于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进行核对。 (三)指导要点 1、呼吸功能训练:根据手术方式,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教会患者有效咳痰,告知患者戒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床上排泄:根据病情,指导患者练习在床上使用便器排便。 3、体位训练:教会患者自行调整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以适应术后体位的变化,根据手术要求训练患者特殊体位,以适应术中和术后特殊体位的要求。 4、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饮食。 5、肢体功能训练:针对手术部位和方式,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 (四)注意事项 1、指导患者及时阅读手术须知。 2、对教育效果需进行评价:患者能否正确复述术前准备相关配合要点,能否正确进行功能训练,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评估患者有无焦虑状态,焦虑是否减轻或消除。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规定和流程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规定 和流程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 一、术前准备 1、按照“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要求对患者进行评估。 2、术前教育:做好患者的心里卫生教育,术前各项准备配合、手术相关的术前指导。 3、术前准备:做好术前肠道、呼吸道、口腔及手术区皮肤准备,遵医嘱应用药物 4、术前访视:手术室护士严格执行手术室“术前访视制度”。 5、病区护士配合医生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记。 二、术中护理 手术室护士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手术中使用的器械、手术后患者的一般情况等进行观察并记录。 三、手术患者交接程序 1、术前交接:病区护士和手术室护士根据查对制度相关要求进行认真核对,并填写“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 2、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及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手术室护士配合麻醉医生及手术医师共同进行安全核查,并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中签字。 3、术后交接: (1)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术后患者转运,运转人员与病区护士共同核对患者所有信息,并在“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上签名。

(2)即刻监测病人生命体征,了解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特殊情况,并做好交接。 四、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给予相应护理措施。 2、根据患者病情及自理能力,做好基础护理。 3、给予病人包括术后饮食、导管的注意事项、伤口的管理方法、药物知识等健康指导。 围术期术前处理流程图

围手术期术中处理流程

(4)管道护理: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阻遵医嘱给予术后相应的治疗。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饮食康复指导 做好专科护理记录,严格床边交接班

围手术期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完整版

围手术期工作流程及应 急预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一、护理常规 (一)手术前? 1、术前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紧张 及焦虑情绪。? 2、完善术前各项检查、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药物及皮肤过敏试验 等。 3、观察病情变化及监测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配合处理。? 4、呼吸道准备:吸烟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教会患者练习深呼吸、有 效咳嗽和排痰的方法。? 5、胃肠道准备:根据病情给予合理的饮食,按手术和麻醉的需要做好 胃肠道准备,一般术前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需要清洁肠道者术前一日口服缓泄剂或?前一日晚、术日晨各灌肠一次。? 6、术前进行适应性训练:指导患者练习术中体位,练习床上使用便 器,教会自行调整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 7、术前一日指导协助患者修剪指甲、理发、沐浴及更衣。? 8、术日晨护理:术前2小时按手术要求做好皮肤准备;测量生命体 征,询问女患者月经是否来潮;嘱患者排尽尿液,取下义齿、发 夹、眼镜、手表、首饰和其他贵重物品,并交由家属保管。? 9、备好病历、影像学检查资料、药物及其他术中所需物品。? 10、与手术室接诊人员仔细核对患者腕带、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做 好交接并记录。?

11、根据手术类型准备麻醉床,备好床旁用物,如吸氧装置、吸引装置、输液架以及监护设备等。? (二)手术后? 1、根据手术交接单交接患者,了解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与患者 交流,了解患者的定向力恢复情况。? 2、动态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进行疼痛评估,监测6-8小时 或生命体征平稳。测体温、脉搏每日3次,连测3天正常后改为每日1次。? 3、检查患者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合理调节输液速度;检查全身皮肤特 别是手术,受压部位皮肤是否完好,评估四肢的活动度。? 4、常规吸氧2-4L/min,指导和协助患者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保持 呼吸道通畅。? 5、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术后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协助患者翻 身,活动肢体。? 6、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术后禁食6小时,6小时后进半流饮食,直 至过渡到普通饮食。腹部手术须肠蠕动恢复后进食,避免食用引起肠胀气的食物。? 7、妥善安置各类导管,保持有效引流,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 和量;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有无松散潮湿。? 8、观察患者有无切口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呃逆、尿潴留等 术后并发症的征象,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9、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注意患者保暖,拉起两侧床栏保护,躁 动患者给予适当约束。

围手术期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之欧阳歌谷创作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规范、工作流程 及应急预案 欧阳歌谷(2021.02.01) 一、护理常规 (一)手术前 1、术前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缓解患者 紧张及焦虑情绪。 2、完善术前各项检查、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药物及皮肤过敏试 验等。 3、观察病情变化及监测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配合处 理。 4、呼吸道准备:吸烟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教会患者练习深呼 吸、有效咳嗽和排痰的方法。 5、胃肠道准备:根据病情给予合理的饮食,按手术和麻醉的需要 做好胃肠道准备,一般术前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需要清洁肠道者术前一日口服缓泄剂或前一日晚、术日晨各灌肠一次。 6、术前进行适应性训练:指导患者练习术中体位,练习床上使用 便器,教会自行调整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 7、术前一日指导协助患者修剪指甲、理发、沐浴及更衣。 8、术日晨护理:术前2小时按手术要求做好皮肤准备;测量生命

体征,询问女患者月经是否来潮;嘱患者排尽尿液,取下义齿、发夹、眼镜、手表、首饰和其他贵重物品,并交由家属保管。 9、备好病历、影像学检查资料、药物及其他术中所需物品。 10、与手术室接诊人员仔细核对患者腕带、手术部位、手术名称 等,做好交接并记录。 11、根据手术类型准备麻醉床,备好床旁用物,如吸氧装置、吸引装置、输液架以及监护设备等。 (二)手术后 1、根据手术交接单交接患者,了解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与 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定向力恢复情况。 2、动态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进行疼痛评估,监测68 小时或生命体征平稳。测体温、脉搏每日3次,连测3天正常后改为每日1次。 3、检查患者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合理调节输液速度;检查全身皮 肤特别是手术,受压部位皮肤是否完好,评估四肢的活动 度。 4、常规吸氧24L/min,指导和协助患者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5、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术后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协助患者 翻身,活动肢体。 6、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术后禁食6小时,6小时后进半流饮 食,直至过渡到普通饮食。腹部手术须肠蠕动恢复后进食,避

(完整版)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

1.患者病情评估工作应由三级及以上护士完成。 2.普通患者病情综合评估应在24 小时内完成,急诊患者1小时内完成,重症病房患者应在15分钟内完成,特殊情况除外。 3.通过对患者评估全面把握患者基本的现状和诊疗服务的需求,为制定适宜于患者的护理计划提供依据和支持。 4.病情评估的重点范围包括:入院评估、手术前评估、麻醉评估、危重病人评估、住院患者再评估、手术后评估、出院前评估等。 5.各科室根据具体情况制定3—5种疾病、项目、操作等评估,包括有详细的评估内容与标准、评估时限等。 6.评估结果应在护理记录或相应的评估单中明确记录。 7.各科室制定的护理评估单报护理部审核备案。 8.护理部定期检查督导,并作为对科室的一项重要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包括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时间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 一、手术前期病人评估及护理 1.手术前期病人的评估:(1)一般资料。(2)既往史及健康状况。(3)病人心理状况进行评估。(4)询问亲属对手术的看法是否支持、关心程度及经济承受能力。(5)评估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重要脏器功能。 2.手术前期准备: (1)对病人的病情、诊断、手术方法、效果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向病人及家属交待清楚,以取得信任和配合。(2)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咳嗽和咳痰方法。(3)备血和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及贫血;血型鉴定及交叉配合试验,备好一定量的全血。(4)预防感染: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5)胃肠道准备: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水,术前一夜肥皂水灌肠。(6)补充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 3.手术晨护理:测量生命体征并作好记录,注意有无异常。检查皮肤及胃肠道准备,准确及时给以麻醉前用药,进手术室前排空尿液,必要时留置尿管,取下假牙、发卡、饰品,将病历、X片,术中特殊用药等一并清点,交给手术室接送人员。 二、手术中期护理 1.认真执行三方查对制度,建立静脉通路。 2.手术体位的要求:保证病人的舒适与安全;充分暴露手术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规章制度

成都市XX区第X人民医院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 围手术期即从患者决定需要手术开始至术后基本恢复生理功能的一段时期。制定围手术期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的目的是:更好地落实术前准备内容、术中安全措施及术后康复措施,保障医疗安全。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对手术患者的服务质量,现在原有《围手术期患者支持与服务程序》和《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特制定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如下: 一、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 (一)术前安全管理 1、手术医生必须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掌握手术指针、及时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除急诊手术可当天送手术通知单或电话通知手术室外,择期手术应提前1-3天将手术通知单送至手术室。 2、病房护士按医嘱作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灌肠、术前用药等,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情况,进行术前健康指导,并做好记录。 3、术前访视:除急诊急救手术外,手术室麻醉师及护士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到病区作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和参加手术的人员、进行麻醉风险及安全告知等,并认真填写麻醉术前访视记录和手术室护理访视记录(在患者的护理记录单上进行记录)。特殊情况须及时与主管医生或手术科室主任或护士长联系,并及时向麻醉科主任或手术室护士长汇报。 4、术前物品准备:麻醉科、手术室须根据日常手术开展的种类,准备手术用物、设备、药品等,并保证其随时处于安全适用状态。特殊手术,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作好准备。 5、人员准备:手术科室主任、麻醉科主任及手术室护士长须严格执行依法执业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依据手术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合理安排参加手术人员。 6、手术间的安排:手术室护士须按照手术切口种类安排手术间,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手术时间顺序。根据季节、环境温度,调节手术间温湿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防止患者着凉。 7、麻醉科、手术室工作人员须严格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认真落实手术病人身份核查措施,认真填写《病区与手术室病人交接登记本》,严格杜绝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的执行情况。 (二)术中安全管理 1、参加手术人员须认真实施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程序,认真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