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革与革命的思索

关于改革与革命的思索
关于改革与革命的思索

关于改革与革命的思考[*]

【纲目号】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入此)

【编著者】沈宝祥

【作者】沈宝祥

【原文出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原文日期】19940700

【原文页号】290~297

【出版单位】中央党校出版社

【文献形式】文集

邓小平同志一再把改革与革命相联系,他指出,改革是一场革命性变革,我们把改革当作是第二次革命。他在一次同外宾谈话时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十四大以来,许多论著都在论述阐释这个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论著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很不一致,甚至观点相左。这说明,对这个问题需要认真进行研究。

现在把我所看到的有关这个问题的不同论述摘录如下,以便于大家思考研究这个问题。

1.“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革命呢?我以为这样来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是要让我们懂得这场改革已经和将要引起的社会变革的重大、广泛和深刻,是要动员人们高度重视、郑重对待这场改革,以最大的热情和毅力从事这场改革。”这是龚育之《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旗帜下》一文中的论点,引自学苑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的《扎根中国大地的科学社会主义》第21页。

2.“革命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从狭义讲的社会革命,一般指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的革命性变革,由此实现社会飞跃性发展。”“另一种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重大社会变革,如产业革命、科技革命、文学革命、语言革命等等。”“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是广义上的革命。把它称为第二次革命,旨在表明它的深刻性。”这个观点见于王梦奎主编的《学习十四大报告辅导》一书第18—19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

3.“有的同志为了论证‘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把革命区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认为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如同‘产业革命、科技革命、文学革命、语言革命’一样,‘是广义上的革命’。在我看来,这种说法还不能使人准确地理解‘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深刻的命题。”“同历史上我们党领导的第一次伟大革命相类似,它仍然属于社会革命的范畴,不过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革命,而是具有新的时代内容的特殊的社会革命。”这是张式谷在《革命的传统含义和新的时代内容》一文中的观点,引自中央党校《党校科研信息》1993年第1期第6页。

这一观点是针对上引第二种观点的。第二种观点把狭义与广义的革命放在一起,排列第一、第二,从逻辑上讲是欠妥的。第三种观点提出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革命”和“具有新的时代内容的特殊的社会革命”两个新的革命概念,但作者未加阐释。

4.概括起来说,改革作为一种革命大体上应该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改革本身,或者说按其本性,就是一场革命。因为它要从根本上改变原有体制,而不是对原有体制的一般调整、细枝末节的修补或改良。这是改革的最本质规定性。而就“从根本上改变”所要改变的对象这一点来说,改革作为“第二次革命”,是就革命的本意而言的,并非什么转义。第二层含义,改革就其社会功能或社会作用来说,它就是一场革命。第三层含义,改革就其结果或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深远意义来说,它也

是一场革命。这个观点引自《人民日报》1993年5月7日王贵秀的文章。

5.把改革称为一场“革命”,这是就改革的性质和意义而言的。“革命”是一个多意词,虽然它主要是在政治斗争的意义上来使用的,是个政治概念,但是它也在转意上常被使用。判断一个变革是不是革命,不是看其政治宣传,而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标准,看其是否解放生产力,或者说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具有解放意义。我们说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以生产力标准来认定的。

改革是一场革命,搞现代化建设也是“革命”。这两者都是“革命”,但他们所表述的“革命”涵意是不一样的。改革是“革旧体制的命”,现代化经济建设是“革自然界的命”。

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进行的第二次伟大革命,从理论上说,是一个包括多方面、多层次、具有多重涵意的综合性革命。改革是这场伟大革命中任务最艰巨、社会震动面最巨大、对于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最有直接意义的革命,因而也是最引人注目的革命。但它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不具有唯一的革命意义。这些观点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学德育工作内部参考》1993年第一、二期合刊,石仲泉的文章。这里涉及了许多理论问题,如判断革命的标准,“综合性革命”的概念等。

6.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里的意思是说,在完成消灭剥削制度的社会革命之后,还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就我国的改革所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可以说是又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这个观点引自薛驹主编《十四大报告二十二讲》赵曜的文章。

7.作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改革,不是泛指,而是特指。就是说,它不是指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方面的经常性的调适。这种调适在过去、现在、将来都是需要不断进行的,它不一定都具有革命的性质。我们所说的作为“第二次革命”的改革,是特指我国80年代初开始进行的这场改革。我们要从这一特指的含义上去深刻理解和说明改革的性质问题。1949年,新中国成立即实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进而于1953年开始到1956年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时期(1949—1956),可以视为“中国的第一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所完成的,主要是占有关系上的革命,即从基本的私有制转向基本的公有制。提出发展商品经济的口号,提出交换关系方面的革命的任务,并开始顺应商品经济的规律调整所有制的结构和形式。这就是所谓“第二次革命”。从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整结构的过程和任务来看,“第二次革命”主要的是交换关系上的革命,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占有关系和分配关系上的重大调整。这些观点引自中央党校《党校科研信息》1993年第15、16期合刊李恒瑞的文章。

8.有的同志撰写的论述改革的文章,着重阐述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并引证邓小平同志1985年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改革是一场革命性变革”。

9.“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党和人民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革命。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党和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过长期奋斗、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又一次伟大革命。”这是丁关根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中阐述的观点(见《新华文摘》1993年第1期第3页)。

10.“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我们完成的革命,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次革命。这个革命,包括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另一个阶段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经过这两个阶段的革命,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

成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我们开始的改革,则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龚育之在中央党校的报告中阐述的观点,见中央党校《报告选》1992年第9期第28页。

第9和第10两种观点的差别在于,前者将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为中国的第一次革命,后者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即社会主义革命)合起来作为第一次革命。

从以上所列10种观点可以看出,对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大家在理解上不完全一致,有的是很不一致。

对于改革是一场革命的理解,大致有三种:

(一)认为改革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场新的革命;

(二)认为改革本身就是一场社会革命。

(三)强调改革是革命性变革。

以上第一、二种观点,又有不同的理解,提出了狭义革命、广义革命、传统意义上的社会革命、具有新的时代内容的特殊的社会革命、综合性革命等概念。

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在逻辑上,就要回答什么是中国的第一次革命。对此,也有几种看法。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的第一次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合起来是中国的第一次革命。这里的关键是,社会主义改造是不是一次革命。

(三)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到1956年进行的从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是中国的第一次革命。

以上各种观点都涉及不少理论问题,限于篇幅,不便细述。

为了准确地理解改革与革命的关系,应当看一下邓小平同志的论述。据我看到的,邓小平同志的有关论述有以下13次,现按时间顺序摘抄如下:

1.1978年10月11日,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①]这里,邓小平既讲革命,又讲改革,从总体上讲,是进行一场伟大的革命,从具体实践讲,是改革。

2.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中说:“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②]3.1982年1月13日的一次讲话指出:“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总之,这是一场革命。当然,这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③]4.1984年10月6日的一次谈话指出:“这几年进行的农村的改革,是一种带革命意义的改革。”[④]

5.1984年10月10日会见西德总理科尔时说:“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当然不是‘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革命。”[⑤]

6.1984年11月21日的一次谈话中说:“农村改革实际上是一场革命,其目的是解放生产力。”[⑥]

7.1985年3月28日会见日本的二阶堂进时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

命。”[⑦]

8.1985年8月21日同外宾的谈话中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变革。”

9.1985年9月23日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⑧]这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正式讲话,很明显,文字是经过仔细斟酌推敲的。

10.1985年10月15日的一次谈话中说: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革命。”[⑨]

11.1986年4月9日在会见外宾时说:“我们把改革当作是第二次革命。”[⑩]

12.1986年9月2日对美国记者说:“我们也说现在我们搞的实质上是一场革命。”[①①]

13.在南巡谈话中,邓小平明确讲了什么是革命,什么是改革,指出革命和改革都是解放生产力。

我们循着时间顺序仔细地读一下邓小平关于改革与革命的13次论述,就会发现,各次的讲法不完全相同,分寸不同,着重点不同,一些提法也不同。

邓小平曾经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今天,我们也要按照这个精神来理解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来理解他关于改革与革命的论述。

从邓小平的多次论述来看,以下几层含义是比较明确的。

(一)改革是对体制的革命,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以解放生产力。

(二)对体制的革命不是对人的革命,更不是“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革命。

(三)对经济体制的根本改变必然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化,必然引起人的精神状态的深刻变化。

我认为,邓小平把改革与革命相联系,主要是强调当前进行的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解放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引起社会变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这些,都不亚于过去的革命。因此,可以说,改革“是革命性变革”,“实质上是一场革命”,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革命,把改革当作一场革命,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等等。邓小平的这些似乎不相同的提法和论断,其基本含义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质的差别。我们应当掌握其精神实质,着力研究和阐明我国的改革的内涵、特点及其革命意义,而不应只抓住个别提法来理解,做文章,尤其不应陷入抽象的概念之争(比如什么叫革命,什么叫社会革命等等)。否则,不但不利于对问题作深入的研究,反而会引起思想和理论的混乱(这种情况已经出现)。

十四大报告说:改革“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十四大报告的这个论断和阐述,比较准确地体现了邓小平一系列论述的精神实质。按照十四大的论断和论述,上述所引材料中关于什么是革命、什么是中国的第一次革命等的阐释,就没有必要,理论上的混乱和困难也不复存在。

我的理解是,我国的改革是一次深刻的伟大的社会变革,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从解放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来说,可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

* 本文是1993年6月16日在中央党校哲学师资研讨班的讲课稿的一部分,收入本书时作了整理加工。

① 《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26—127页。

② 《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43页。

③ 《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351、352页。

④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67页。

⑤ 《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第82页。

⑥ 转引自《扎根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第22页。

⑦ 《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第82页。

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21页。

⑨ 转引自《扎根当代中国大地的科学社会主义》第21页。

⑩ ①① 《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的专题摘编》第84页。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社会改良的联系是:三者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它们都是为了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形式。? 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和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自我完善或持续存在与发展,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社会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得到移动程度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做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当前中国社会改革的实质: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所揭示的性质和特点来看,我国当前进行的社会改革并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质,不是否认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相反是要实现兴利除弊,要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具体来讲,当前中国社会改革的实质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它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体制的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因为任何一个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内容都是它的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如何,往往决定这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所以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首要任务就在于紧紧围绕生产力发展这一核心,彻底变革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旧体制。 2.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习惯把计划和市场视为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只属于资本主义。? 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 首先,改革要有利于解放、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衡量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是整个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次,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前提。第三,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这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条件。第四,改革与开放相统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改革的重要方针。第五,改革要采取逐步推进的战略格局。它表现为:社会改革从经济领域开始逐步向政治、文化领域推进;经济领域的改革从农村开始逐步转向城市,从交换关系的改革开始推进到占有关系的改革,从沿海地带开始推进到内地。 ‘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是所见也。故曰: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类之也。 观点3 改革的途径 ?(商鞅认为)一方面要禁止那些不切实用而好高骛远的理想主义,使一切都纳入实际的法治规范,一方面提倡按照法律规则制裁和监督官吏和民众,把所有人的心灵与行动都严格约束起来。达成一个严格、有效的官僚管理系统,形成整齐、规范的社会秩序,以取代早期的基于血缘亲情伦理规范,取代基于心理自律的道德自觉?。

对中国近现代史上革命与改革的看法

对中国近现代史上革命与改革的看法 一.摘要: 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二.关键词: 三.正文: 中国近现代史是区别于世界近现代史,专以中国为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叙述主体的一门学科。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1840-1919年)、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1949年)、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2006年)。 1、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主要是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为代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主张“师夷长技”,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2、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先后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效仿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继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层。思想启蒙、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和新文化运动兴起,构成了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3、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学俄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思想历程。中国人民第一次真正找到自己的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路。 1918年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后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1922年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标志开始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1927年工农武装割据的提出表明进一步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1945年中共七大思想形成,是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1953—1956年三大改造,把主义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1956年中共八大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探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为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 在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也讲到了很多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中国的发展也作了比较,也例举了很多例子,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法律与社会经济发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就是古代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差距,要赶上时代的步伐就应该不断的学习与创新。资本主义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于是中国是从科学的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现在我们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我们也有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继续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面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担负着建设审计署的历史重任,有了大家才会有小家,通过对近现代史的学习,牢记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经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作为大学生,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学好专业知识,而且要扩大我们的视野,不仅要学好知识文化,而且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坚定不移的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于是我们必需要了角色中国的基本国情,每天都会有新的资讯新的动态,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关注,细心留意我们身边的事物,从小事做起。我们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代大学生应继承和发扬

论革命与改革的关系

论革命与改革的关系 欲论革命与改革的关系,首先必须辨清革命与改革的实质。关于“革命”这个命题,人们曾经进行过不少的探索。在中国古代,曾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论述,意指纪元前商王汤讨伐夏桀和周武王讨伐商纣,实施变革更替朝代以应大命,顺民意。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革命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从狭义上讲,革命主要是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 关于马列主义的革命,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提出的历史设想中,主要的思想是以一种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个时代彼此更迭的思想;革命从它最全面的意义来说,是从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的剧变性的跃进。在陈旧的制度同争取自由的新的生产力之间,进而从人的关系上来看,在旧秩序内部的上层阶级同下层阶级之间,在以前的阶级同向它挑战的新的阶级之间,各种冲突的汇合,会带来革命,直至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原来被剥削的阶级同新的统治阶级合而为一。后来,只是对于现代欧洲的革命,包括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才有时间认真加以考虑。马克思在1843年已经开始研究英国、法国和美国的革命(他的笔记中说明了这一点)。所有这些革命都是“资产阶级革命”(虽然美国的革命也是民族的革命),是由中等阶级中野心勃勃的一部分人领导的,本质上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扩大的需要促成的。 现在“革命”一词的歧义,主要的方面,是在“革命”是否与暴

力相联这一点上。革命中可以存在暴力,如辛亥革命,但有革命不一定就有暴力的出现,如工业革命,文艺复兴等等,革命的关键在于它使事物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 与革命一字之差的改革则大不相同。改革是指各种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宗教组织作出的改良革新,相较于革命是以极端的方式推翻原有政权以达成改变现状的目的,改革是指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之内实行变革。通常一个改革是否能成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若成功可让该国走向稳定局势,若失败可能遭致内乱或冲突。 例如社会主义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暴力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变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实质是体制创新。改革不是根本制度的重新选择,而是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又如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解放了思想、实现了思想的解放。而改革开放所带来最根本的变化就是思想的解放、所能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解放了思想。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不是为纪念而纪念,而是为了更深入地改革开放而纪念,关键是在具体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推动改革开放。 将革命与改革两者放在一起来看,改革与革命的关系常常难以区分。一般而言,"自上而下"是改革",自下而上"是革命。从性质上看,改革与革命都有可能会是社会转型性的根本变革;从方法看,改革与革命

专题复习: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与革命

09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七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与革命 一、慧眼识真:学史可以明智。请同学们用你的睿智和慧眼,从每一道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答案,填在下面括号中。 1.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②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在中国追求近代化的进程中,戊戌变法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质的飞跃。与洋务运动相比较,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戊戌变法是为了() A.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 B.抵抗侵略、救亡图存 C.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下列是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采取的措施,属于改革开放时期的有() ①建立经济特区②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④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4.观察下面两幅图,你认为深圳出现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B.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19世纪中期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所承担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历史使命是() A.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B.推翻各国的封建专制 C.建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D.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6.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 C.解放农奴提供自由劳动力 D.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7.以下改革既顺应了历史发展方向又没有改变社会性质的是() 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罗斯福新政 D.戈尔巴乔夫改革 8.如果请你为《赫鲁晓夫的改革》这篇调查报告进行修改,你会将下列哪个调查结果挑出来改正() A.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切弊端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改革 D.改革首先从农业领域开始的 9.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和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伟大成就,说明() ①社会主义仍有强大的生命力②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③只有中国才适合走社会主义道路④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局部倒退和反复,不会改变其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④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改革与革命的关系

简述改革与革命的关系 变化是万物的常态,人类社会也是在变化中发展进步。事物变化有两种方式:渐变与突变,在人类社会里就是改革与革命。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周期性的,当渐变的改革不能继续的时候,革命就必然会来临。虽然改革与革命都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过程,改革体现了社会的存在意义,革命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意义。 改革 改革是内在动力驱动,是主体主动的更新改变;革命是外在动力驱动,是主体被动的消亡过程。 改革指把国家发展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例如:技术改革、改革经济体制、宗教改革。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部改革史。 古今中外包括少数民族,都有过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改革。如我们所熟知的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性质,罗斯福新政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缓解了经济危机的压力。还有我国20世纪的改革开放,同样属于改革范畴。 改革实质 由于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改革原因 人类社会从来没有施之百代而不变的制度。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设计的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问题。当这些缺陷造成很大社会影响、动摇统治秩序的时候,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1、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3、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4、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5、民族危机严重 革命 革命是使权力或组织结构发生变革的活动,通常意味着政治制度的改变。革命的进程一般比较迅速,速度相对于演变或者改革快得多。 革命的定义 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革命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从狭义上讲,革命主要是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古代以天子受天命称帝,故凡朝代更替,君主改年号,称为革命。近代则指自然界、社会界或思想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深刻质变。 革命的内涵 第一,革命是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一般说来,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两极分化的加剧,人民生活的急剧恶化乃至极度贫困化,就会引起阶级矛盾、冲突和对抗的激化,必然引起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文化危机和社会危机,进而引起革命。 第二,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进步阶级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推翻原有的不合理的统治制度,达到变革社会制度的目的。毛泽东也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

如何理解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七、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 38.如何理解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1978年10月,邓小平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1985年3月,邓小平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论断。社会主义改革作为第二次革命,是相对第一次革命而言的。 (1)从改革的对象和任务看,第二次革命不同于第一次革命。第一次革命的对象是旧的社会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而第二次革命即社会主义改革的对象是旧的体制。当旧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束缚生产力发展时,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的任务是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的任务是要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2)从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来看,第二次革命与第一次革命都是一场革命。改革对于制度是改良和完善,而对于体制则是有深度的革命性的变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替代传统的计划经济,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前苏联经济改革长期冲不破计划经济姓“社”、市场经济姓“资”的观念束缚,总是在完善计划体制上做文章,结果改革走入了死胡同。我国的经济改革是以市场为取向的,我

国市场取向的体制改革既是渐进的又是根本性的变革,如此深刻的变革,当然是一场革命。改革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会引起社会全面的、广泛的变革。体制改革具有广泛性和全方位性,经济体制改革就涉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社会再生产和各个环节;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包括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社会保障制度等各个方面;社会结构是多层次的,改革的内容除了经济体制改革,还有政治体制、教育体制、文化体制、科技体制的改革等;改革会引起生活方式、思想道德观念等的重大变化,促使体制转轨。从改革的全面性和广泛性看,改革是一场革命。 (3)从改革的方式和目的看,第二次革命与第一次革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第一次革命一般采取的是政治大革命和群众性阶级斗争的形式;而第二次革命即改革必须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既大胆又慎重,既积极又稳妥,有计划、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不能采取群众性政治运动的方式。任何革命都是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邓小平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革命性的变革。

《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 读书感悟[精品文档]

《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之读书感悟 《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一书是美国学者李侃如博士集30年辛勤研究中国成果的结晶。全书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遗产;第二部分:19149年以来的政治与政策;第三部分:政治体制;第四部分:挑战在前,总计十一个章节。本书从中国古代,跨越中国近代,一直到中国当代,主要述及毛泽东时代和邓小平改革以来的中国政治问题。虽然规模宏大,跨时悠长,但通过作者精妙地刷选和高度的概括能力,倒也不显得累赘冗余,无的放矢。本书整体上观点客观公正,文字简洁明练,虽然为外国人所著,但由于翻译作者胡国成、赵梅等人深厚的翻译功底和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仍然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可观赏性。本书是“中国不确定论”的代表作,它给中国模式预测了五种可能的未来:成功、精英权力主义的民族主义体制、软弱而腐败的权力主义体制、虚弱的民主体制和持久的根本性不稳定。 读罢此书,虽然我从很早就开始对中国政治耳濡目染,对中国历史耳熟能详,但仍然感觉颇有收获。本书不仅加深了我对中国政治历史的理解,同时也倍使我感慨:一个外国学者,研究中国的水平,竟然达到如此高的地步,实在让我们大多数中国人汗颜。当我们由于饱受闭门造车而导致的生活穷困,迫不及待地打开中国大门的时候,看到的首先是外国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完善的民主政治,发达的经济,较高的人民生活水平,于是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学习外国,如何把人家的化为自己的,却忽略了从中国实际出发,尤其是中国的历史出发,总结其中有益的,更关注其中的糟粕,发现并改善它,使它成为当代中国成长腾飞的动力。试想,当中国人对自己的认识都不够深刻的时候,又怎么能更好的学习外国了。国家就如一个自然人,只有首先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才能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来发展自己。本书内容庞大,我主要择取几个片段以表我的想法。 本书令我最为感慨的部分之一就是毛泽东反对知识分子的做法。尽管毛泽东自己本身也是一个知识分子,但他却非常轻视甚至于厌恶这样一个身份。在笔者眼中,毛泽东认为知识分子至少有三大原罪:他们没有卷起袖子深入民间了解真实情况;他们是一些说“不”的人,对于自己认为只要适当发动群众就能成功的行动,他们不断地指出技术上的限制;他们高人一等的姿态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因而,知识分子在很早就成了批斗大会的主要对象。在群众运动期间,他们被迫从事体力劳动并遭受种种其他的羞辱。他们的思想时常被嗤之以鼻。而“反右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则把这种羞辱与迫害推向了顶点。许多知识分子的子女眼见其父母遭受暴民威胁,并且毫不夸张地说,还有殴打和吐唾沫。不少子女也被迫加入到这大规模的羞辱浪潮之中。而这让知识分子更加痛苦,一位知识分子在1980年对本书作者说:“我可以原谅共产党人任何其他的事情,但我绝不原谅他们让我的孩子们鄙视知识分子。”很难知道,这种经历给数百万生活受其触痛的的人在心智和理智上留下了什么。但毫无疑问的是,它们给政治权威、对国家的义务、社会目标以及个人生活目标造成了大量的剧痛。如今,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这些做法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是错误的,而且错的极其离谱。但它为什么能够在当时如此盛行,以致于酿成众多惨剧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全党全社会对毛泽东权威的盲目崇拜和我党由于处于建国初期仍显幼稚,缺乏治国经验以及社会法治观念淡薄,民众普遍愚昧。过去,我们歧视并打压知识分子,我们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当战后日本、韩国、新加坡正在抓紧进行变革,狠抓经济建设的时候,我们却关起门来搞内耗,最终导致了毛泽东时代,除了精神富有,其他几

论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革

论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革 革命从广义上讲,是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事物的本质;而改良是在保持统治阶级统治的条件下,渐进的、局部的改变某些阻碍社会前进的不良现状的行为,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对比两者改良比较温和,而革命就比较暴力,比较血腥。但是,正是由于这样的特性使得改良具有不彻底性,而革命相对就比较彻底。并结合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等,我认为近代中国更适合走革命的道路。 近代中国由于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战争使得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且近代中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腐朽不堪的清政府统治阶层的绝大多数人士都拒绝接受新鲜事物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加之当时清政府后期相当腐败,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严重阻力,必须通过革命的道路将之剔除,因此就有了辛亥革命。 在发生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也做过很多次改良,如在技术与经济上的改革——洋务运动,政治制度上的改革——维新变法,以及打着“预备立宪”的幌子进行的清末新政。这三者都是在近代中国进行的改革,由于统治阶级不肯放弃自身已获得的利益,注定了这些改革不能彻底解决想要解决的问题,甚至由于清政府的腐朽,他们的作用是微乎其微,无论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中国都没有跨越一个脚步。相较改革来说,虽然辛亥革命由于袁世凯窃取果实而以失败告终,但是它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新的国家、新的制度,这是中国转变的

一个很好的开端。除此之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赶走了外来侵略者,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以人民利益为先的社会主义国家,更是使中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轨道。 总的来说,我觉得革命在近代中国的历史环境下是更适合的。因为当时的清政府已经千疮百孔了,加之当时的世界潮流与国际形势通过改良适应那是行不通的,只会使中国走向阴暗的角落;而且一个腐朽的政权形式加上一群腐朽的统治阶层使得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如此的灰暗,不堪入目,这样的政权就是要通过革命的道路被推翻才能使中国走上新的道路。

关于改革与革命的思索

关于改革与革命的思考[*] 【纲目号】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入此) 【编著者】沈宝祥 【作者】沈宝祥 【原文出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原文日期】19940700 【原文页号】290~297 【出版单位】中央党校出版社 【文献形式】文集 邓小平同志一再把改革与革命相联系,他指出,改革是一场革命性变革,我们把改革当作是第二次革命。他在一次同外宾谈话时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十四大以来,许多论著都在论述阐释这个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论著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很不一致,甚至观点相左。这说明,对这个问题需要认真进行研究。 现在把我所看到的有关这个问题的不同论述摘录如下,以便于大家思考研究这个问题。 1.“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革命呢?我以为这样来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是要让我们懂得这场改革已经和将要引起的社会变革的重大、广泛和深刻,是要动员人们高度重视、郑重对待这场改革,以最大的热情和毅力从事这场改革。”这是龚育之《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旗帜下》一文中的论点,引自学苑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的《扎根中国大地的科学社会主义》第21页。 2.“革命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从狭义讲的社会革命,一般指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的革命性变革,由此实现社会飞跃性发展。”“另一种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重大社会变革,如产业革命、科技革命、文学革命、语言革命等等。”“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是广义上的革命。把它称为第二次革命,旨在表明它的深刻性。”这个观点见于王梦奎主编的《学习十四大报告辅导》一书第18—19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 3.“有的同志为了论证‘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把革命区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认为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如同‘产业革命、科技革命、文学革命、语言革命’一样,‘是广义上的革命’。在我看来,这种说法还不能使人准确地理解‘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深刻的命题。”“同历史上我们党领导的第一次伟大革命相类似,它仍然属于社会革命的范畴,不过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革命,而是具有新的时代内容的特殊的社会革命。”这是张式谷在《革命的传统含义和新的时代内容》一文中的观点,引自中央党校《党校科研信息》1993年第1期第6页。 这一观点是针对上引第二种观点的。第二种观点把狭义与广义的革命放在一起,排列第一、第二,从逻辑上讲是欠妥的。第三种观点提出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革命”和“具有新的时代内容的特殊的社会革命”两个新的革命概念,但作者未加阐释。 4.概括起来说,改革作为一种革命大体上应该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改革本身,或者说按其本性,就是一场革命。因为它要从根本上改变原有体制,而不是对原有体制的一般调整、细枝末节的修补或改良。这是改革的最本质规定性。而就“从根本上改变”所要改变的对象这一点来说,改革作为“第二次革命”,是就革命的本意而言的,并非什么转义。第二层含义,改革就其社会功能或社会作用来说,它就是一场革命。第三层含义,改革就其结果或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深远意义来说,它也

【新人教版】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三《改革革命与制度创新》集训题(含答案)

专题三改革、革命与制度创新 ——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更大范围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1. 改革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叶的日本同中国一样,一直与世隔绝。在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将军率领“黑船”抵达日本。受到侮辱后的日本人认识到,要想砸碎西方控制的锁链,必须“求知识于世界”,才能摆脱危机。 材料二戊戌变法是中国的一个变法图强的机会,虽然在这个机会中还存在许许多多不利的因素,但中国人毕竟可以以此为契机,开始近代化的变革,把从洋务运动开始的近代化进程大大的推进一步。 材料三或许,我们应该认为1989年是20世纪的结束。但我们应该更恰当地认为1978年是21世纪的开始,这一事件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尽管当时几乎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当然,1978年纯粹是一个中国的时刻,虽然它对全球产生巨大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海军准将佩里将军率领‘黑船’抵达日本”引发了日本的哪一改革?这一改革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变法图强中“不利的因素”有哪些?与材料一中的改革相比,两者有何共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1978年纯粹是21世纪的开始……是一个中国的时刻”?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材料三19世纪60年代,一位文学家回忆俄国农民听取某一法令时说:“农民愁容满面并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声越来越高……。”对此,列宁深表同情地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材料四时势造英雄,罗斯福对决胡佛,取得胜利后,主政白宫,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条令,涉及金融、就业、农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保福利、文化、科技、医疗等诸多领域,没过多久,一个崭新的世界头号大国出现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的性质。材料一中主要阐述了洋务运动的哪一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为什么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这条“路”指的是什么道路?

《革命与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论文赛》教学设计

第16课“革命与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论文赛革命和改革带来了国家或民族的进步,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当历史发展到20世纪,世界各国的革命和改革不断出现。这些改革和革命的出现是由哪些条件决定的,应该如何看待它们的作用呢?就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探讨这些改革和革命吧! 一、活动准备 本目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对20世纪的中外历史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建议教师在学生写论文之前,先回顾一下20世纪革命和改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下笔之前对论文的范围有所了解。同时,建议教师要向学生说明此项活动的进行分成课上、课后两个活动程序。即课后查询资料、写作;课上交流和展示论文。 二、活动资源(设备) 1.《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教科书,历史课外读物。 2. 国内已开通的有关历史网站的网址(可参考《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各册后面的网站推荐)。 3.20世纪的革命与改革举例 ⑴20世纪的重大革命 ①1905年俄国革命 ②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 ③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④1918德国十一月革命 ⑤1919年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⑵20世纪的重大革命 ①美国罗斯福新政 ②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 ③中国的改革开放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搜集近20世纪的改革和革命的史实,加深对改革和革命的背景、内容、影响的认识。 2.通过对所收集的材料的归纳、收集、筛选、应用,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通过学

生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和相互帮助、配合的协作意识。 3.通过撰写小论文,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历史论文的写作方法,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清晰地展现自己的观点。 4.通过论文的展示交流,培养学生谦虚好学,不断进取的学习品质。 5.通过课堂论文的宣读,让学生在活动中再现革命者和改革家的先进性,培养不怕困难、不畏强暴的坚强意志,同时认识与时俱进的必要性。 四、活动建议 1.建议教师在布置活动课内容之前,首先教授学生论文写作的方法,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历史小论文。 2.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写论文要体现历史的特征,还要具有“论文三要素”,即论点、论证和论证。论文要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论点要源于与史实,对史料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判断;论据要务实求真,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材料;论证就是运用论据来说明论点的过程,其方法有举例论证、分析论证,引证论证,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等。 3.对于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些用于写作参考的论文题目,介绍一批参考书目,教师还应该制定一个详细计划,计划包括:规定论文的篇幅(一搬600—1000字)、写作格式要求,作业完成日期和论文的评分标准。 4.学生在写作论文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参考书、论文、上网查询的资料,但要注意不可抄袭,要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写出真实水平的历史小论文。要让学生写出革命和改革的内容和影响。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写出不同风格的历史论文。 5.在论文写作完成后,教师要抓紧时间完成论文的批改评分工作,争取使学生尽早知道论文写作的情况,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三个过程。 6.召开主题为“20世纪革命与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论文交流会,内容包括:优秀论文宣讲、写作体会交流等。建议教师与学生事先作好活动计划和程序,选出一名主持人,同时要注意活动的开始、中间高潮和结尾的活动安排。在活动最后,教师最好进行一次总结。 五、活动延伸 有条件的学校和班级可以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这设置的目的主要是:一是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知道到自己身边同学的论文和观点;二是培养学生对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向往。

革命和改革

革命和改革: 对方辩友好!今天距离辛亥革命已经有百年之久,在这一百年里,中国的变化翻天覆地,有社会的,有经济的,更有思想的,“革命”和“改革”两个词贯穿了中国近代史,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我方坚持认为:改革才是改变近代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更好路径选择。 历史课本上记载过的革命不胜枚举,英国“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以及中国的“辛亥革命”和俄国的“十月革命”。历史书上对法国的“大革命”的评价是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对俄国的“十月革命”的评价是无产阶级的伟大胜利,对中国的“辛亥革命”虽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也指出这是一次不彻底的狭隘的革命,而把英国的“光荣革命”描述成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妥协的产物,对美国的“独立战争”更是轻描淡写为资产阶级内斗。我们历史书上评价不高的英国和美国革命缔造了两个强国并延续至今,尤其是光荣革命,并未推翻某些人认为的腐朽落后的阶级,却达到了变革社会制度的目的。与此相比,而评价高的法国革命只是昙花一现,即使是伟大的“十月革命”最终也是惨淡收场。由此我有个问题:为什么革命,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唯物历史观说革命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这样的道理我不想去深入,我们所理解的革命就是用最激烈的方式打破既有的体制从而实现自阶层的利益,辛亥革命如此,法国的革命如此,俄国的革命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英国之所以叫“光荣革命”,美国之所以叫“独立战争”,那都是有缘由的,因为,他们的革命都或多或少地照顾了不同阶层的需求。其他的革命都是最大实现了自阶层的利益而忽视了其他阶层的利益。我党喜欢革命,光其领导的就有三个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文化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打败了国民党,社会主义革命打倒了资本家,文化大革命又抽走了知识分子的脊梁。因此,我们总是认为革命是个好东西,尤其是能够领导革命更好,这样才能确保无产阶级的利益最大化。 其实,我们都是被误导了。革命绝对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双刃剑,因为其对社会生产力破坏力极大,多少家庭因为革命而流离失所,多少鲜活的生命因为革命而流失!除非革命的对象确实罪无可恕。即便历史上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如此伟大,但最后还是落得个所谓革命果实被窃取,上演了一出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闹剧。对于这种以“人民的名义”进行革命的方式,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也进行了分析:“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托克维尔认为,专制君主有可能产生民主国家,类似辛亥革命这种方式反而难以实现民主转型。事实上,民主主义者杰斐逊晚年也指出:“假若十八世纪的君主们能够致力于渐进性地改革环境,为了进步性的提高而做有益的进步性的调节,那他们的臣民就不会被迫通过流血和暴力去寻找轻率和破坏性的革新。”君主主导改革和民主转型,在很多有着中央集权传统的国家成功了,当然,也有不少国家的领导人试图实施这种改革却失败了。 对方辩友也许又会宣称,只有革命才能推翻过去腐朽落后的阶级。那我想请问对方辩友,请问你们对腐朽落后的定义是什么?在辛亥革命的条件下,整个中国的大一统政权,或者说唯一的合法政权只有清朝政府一个。所谓的辛亥革命在很多人眼里看来只是一场暴民的政变。换句话来讲,在很多人眼里,清朝政府并不是有些人口口声声说的腐朽落后的阶级,他们代表的更是一种稳定的政权。而纵观中国历史,只有稳定的政权才会带来稳定的生活。再换句话讲,所谓的民主政体在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的眼睛里只是虚无飘渺的神话,无法理解,更无法实施。当时的革命者,包括现在的革命者都有这样的通病,他们信誓旦旦的宣称只有革命才能给你们带来更好的生活,只有革命才能让人民真正管理自己的国家,可是他们从来就没有考虑过人民的情况,革命作为一种暴力的、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变革的结果与中国人的传

改革与革命的关系

改革与革命的关系 摘要:改革和革命很难从概念上划分。传统认为:改革是执政人员自上而下调整统治政策(非暴力手段)的行为或者思想;而革命则是以暴力的方式来推翻旧的统治建立新的政权的行为或者思想。实际上,改革与革命既有其相互区别的一面,又有其相互补充的一面。二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 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于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从林则徐、魏源的开眼看世界到洋务派的自强求富,从戊戌变法的慷慨悲壮再到辛亥革命的轰轰烈烈,从五四运动的举国怒吼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腥风血雨,从新中国成立的那声呐喊再到今天硕果累累的改革开放,在近现代历史进程中,改革与革命始终都是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形式。那么,改革与革命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一、改革以抑制革命发生而开始,又因革命发生而终止 毛泽东说过:“落后就要挨打”。对一个国家而言,统治阶级要想避免“挨打”——被被统治者以革命的方式推翻,就要不断改革。因此,纵观中外历史,有很多改革是为了防止革命的发生而开始的。而同时,一场革命的爆发往往意味着一场改革的结束。 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十九世纪末,清政府又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为深重的政治危机,被迫签订的《辛丑条约》,支付了4. 5亿元巨额赔款,使其在军事上、外交上主权的丧失殆尽, 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在这种危急存亡的时刻,早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认识到封建主义存在的种种弊端,革命一触即发。面对严重的统治危机,最终清廷认识到要想抑制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的发生,必须改变现状进行改革,从而开始了一场旨在自救的革新运动———即清末新政改革。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试图通过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来挽救因严重的民族危机,从而达到清政府统治地位的转危为安。然而,由于改革时机的把握不及时,策略方式的失当,以及改革者自身的能力缺乏、私心作祟等不利因素的局限,改革各项措施的实施终未能达到改革者的初衷。进而,这场意在自救的改革最终竟成了革命的催化剂,而非是革命的替代物。改革的目的是创造新的统治合法性,然而改革在进行中却不断对清政府的支持,所以改革的瓶颈充分彰显。终于,1911 年10 月,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武昌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随后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一月之内全国绝大多数地方都宣布脱离清政府统治。1912 年1 月1 号,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大总统,不久清帝宣布退位,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最终被推翻。清末地方官制改革随之终止。 从清末新政改革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中我们不难发现,清政府发起新政改革是为了防止大革命的发生,而最终却是因为辛亥革命的爆发而终止。纵观中外历史,发现为了预防大革命的发生而开始,最终因革命的爆发而终止的改革数不胜数。 二、革命与改革对立统一 改革与革命很难从概念上区分,二者之间既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又有相互补充的地方。 改革是执政人员自上而下调整统治政策(非暴力手段)的行为或者思想;而革命则是以暴力的方式来推翻旧的统治建立新的政权的行为或者思想。改革是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例如:技术改革、改革经济体制、宗教改革。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有两种: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而革命只有一种局势对旧的事物或思想进行彻底的变更!改革,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革命是对此些的彻底变更。改革时社会背景相对平和,革命时社会背景相对动荡。改革是国家和政府主动采用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革命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而革命多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三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与革命

2011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三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与革命 纵观中外几千年的历史,改革和革命都促进社会的发展,推动历史进步的车轮。改革的形式多种多样,从进程来看,有局部的调整,例如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有改革社会根本性质的变化,如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从就结果来看有成功的,如大化改新、明治维新;也有失败的,如中国戊戌变法、赫鲁晓夫改革。革命方面,按阶级来划分,有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残暴统治的起义,也有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革命斗争和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等。 一、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商鞅变法《知识提要》P3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只有买卖。②奖励耕战③建立县制。商鞅变法是一次封建地主性质的变法。经过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使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提要》P5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为加强鲜卑贵族的统治,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迁都洛阳;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和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管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这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朝统治) 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资产阶级维新派)《知识提要》P15 1、背景:【国内】①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②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危机。【国际】①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②启蒙运动的影响。 2、目的:在保护清政府的前提下,使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 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4、启示:由于资产阶级局限性,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知识提要》P20 1、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开端。 3、首先从农村(安徽凤阳小岗村)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然后扩展到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于冲破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体制,说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进行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等弊病,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分单一等缺点。这种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 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查理马特采邑制改革《九上》第5课 建立了以土地为纽带的权利义务关系,确立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 日本大化改新《九上》第4课《知识提要》P23 仿效中国隋唐制度,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日本明治维新《九上》第19课《知识提要》P27 仿效欧美资本主义制度,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