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

第13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
第13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

第十四章冰川的地质作用

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它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但不是在短期内形成或消亡。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因此,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冰雪气候的产物。

冰是水的一种形式。从地球演化过程来看,冰是地球物质分异最后的产物。作为最轻的矿物之一,密度只有0.917g/cm3,比水的密度小。这一特点使它总是处在地球的表面,在水体中则总是浮在水面。如果冰不具有这一物理性质,那么,在低温条件下水体将一冻到底,对水生生物造成严重灾难。冰具有不稳定性,在目前地表温度状况下,自然界的冰很容易发生相变。冰在地球上的分布非常广泛,上至8~17km高的大气对流层上部,下至1500m深的地壳中都可以发现它的踪迹。广义冰川学把冰的分布范围称为冰圈。冰川是冰圈的主体。

在冰川分布地区,冰川改变地表形态,形成独特的冰蚀地形,同时又把破坏下来的岩屑搬运至它处堆积。所以,冰川是促使高纬地区和中、低纬地区地壳变化、发展的主要外动力。由古代冰川地质作用形成的堆积物和地貌,是地质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冰川是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冰川的扩张与缩小,影响到海面的升降。如果现代冰川全部融化,海面将因此上升50m;即使仅是南极冰川全部融化,也足以使世界海面升高20m。显然,海陆分布、大气环流、世界气候以及生物分布都将随着海面的升降而变化。可见,冰川对地壳的地质作用和地表自然地理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第一节冰川的形成与类型

一.冰川的形成

1.雪线和雪原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和纬度的增加而降低,到达一定高度的高山地区和一定纬度的高纬地区,气温经常在0℃以下,水份的降落和保存多处于固体状态。降雪不能在一年之内全部融化或升华掉,便长年累月的积聚起来,形成终年积雪区,叫做雪原。

终年积雪区的下部界线称为雪线。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大约等于年消融量;雪线以上,降雪量大于消融量,形成冰雪的积聚。雪线高度与气温、降雪量、地形等因素有关,所以各地雪线高度不同,总的规律是自赤道向两极迅速降低。

雪线高度在赤道非洲地区为5700~6000m,中纬度的阿尔卑斯山降低至2400~3200m,再到高纬度的挪威更降低至1540m,而到北冰洋,雪线已接近海面。

局部地区的雪线高度与降雪量和地形有关。气候干燥使雪线位置升高。20~30°地区的雪线普遍比赤道地区高。地形影响当地太阳辐射强度和气候。喜马拉雅山雪线南坡高度为4400~4600m,北坡为5800~5900m。

2.冰川冰

成冰作用是指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的过程。

雪是一种晶体,而任何晶体都具有使其内部包含的自由能趋向最小,以保持晶体稳定的性质,这就是最小自由能原则。晶体的自由能包括内应力和表面能两部分。表面能的大小与晶体表面积成正比。圆球体是表面积最大的几何形体之一。在外界环境条件稳定时,雪晶力图向球形体转变。这一过程称为自动圆化或粒雪化。雪的圆化是通过固相的重结晶作用、气相的升华、凝华作用和液相的再冻结作用三种方式来实现的。结果是消灭晶角、晶棱,填平凹处,增长平面,合并晶体,形态变圆,雪花变为雪粒。

粒雪化过程可以分为冷型和暖型两类。前者没有融化和再冻结现象,过程缓慢,雪粒直径通常不超过1mm;暖型粒雪化过程进行得较快,雪粒直径比较大。

粒雪中含有贯通孔隙,当其进一步变化,全部孔隙被封闭后就变成冰川冰。

成冰作用也分冷型和暖型两类

在冷型变质过程中,粒雪只能依靠其巨大厚度造成的压力加密而形成重结晶冰。这种冰密度小,气泡多且气泡内的压力大。冷型成冰过程历时长,在南极中央,成冰时间往往超过1000年,而成冰的深度至少需要200m。暖型成冰作用有融水参与,并因融水数量不同而分别形成渗浸-重结晶冰、渗浸冰和渗浸-冻结冰。在粒雪很薄而夏季气温较高时,粒雪可以完全融化,而后在冰川冷贮作用下,在冰川表面重新冻结成冰。

由上述可知,重结晶、渗浸和冻结成冰。是成冰作用的三个基本类型;渗浸-重结晶及渗浸-冻结作用则是两个过渡类型。

上述各种冰是成冰作用初期的原生沉积变质冰,它们仅仅分布于冰川表层。冰川冰的绝大部分是沉积变质冰在运动中经受压力形成的动力变质冰。其中最常见的是冰川塑性流动状态下形成的此生重结晶冰。动力变质冰具有一般变质岩的特点,如片理、褶皱和冰晶的定向排列等。

3.冰川

冰川冰是浅蓝色、致密透明的冰层,比重0.9,在缓慢而又持久的压力下,具有可塑性。只要冰川表明达到一定的坡度,冰川冰在上层压力和重力推动下,就从高处流向低处,从而形成冰川。

二.冰川的类型

冰川个体规模相差很大,形态各具特征,生成时代前后不同,冰川性质和地质地貌作用等也都不一致。因此,可根据不同标志划分冰川类型。通常按照冰川形态,规模及所处地形把冰川分为山岳冰川、大陆冰川和山麓冰川。

1、山岳冰川

主要分布于中、低纬地区、由于雪线较高,积累区不大,因而冰川形态受地形的严格限制。

特点:规模小;冰层薄;形成和运动主要受地形影响和限制。

山岳冰川按形态又可以分为:

(1)悬冰川

数量最多,依附在山坡上,面积通常小于1km2,对气候变化的反映十分灵敏。

(2)冰斗冰川

发育在冰斗中的冰川,面积1~10km2。都有一个陡峭的后壁,经常发生雪崩或冰崩。谷地源头的冰斗规模一般比较大,周围还有第二级冰斗,为围谷冰川。

(3)山谷冰川

在有利气候条件下,雪线下降,补给增加,冰斗冰川溢出冰斗进入山谷形成。流到雪线以下山谷的冰流,叫做冰舌。它和两侧谷坡的界线很分明。

2.大陆冰川

又称冰盾或冰盖。冰期(末次冰盛期)时大陆冰川占据广阔的面积,目前正处于末次冰期间冰期,海面处于缓慢上升阶段,因此仅发育于两极地区。

特点:面积大,可达几百万km2;冰层厚,中部上千米,中原四周薄,呈盾形;运动不受地形影响,由于压力使中心向四周缓慢运动。

3.山麓冰川

山麓冰川:数条山谷冰川在山麓扩展汇合成为广阔的冰原,叫做山麓冰川。它是山岳冰川向大陆冰川转化的中间环节。

4.其它分类

还可以依据冰川的物理性质进行分类:

(1)冰川的动力活动性

积极冰川、消极冰川和死冰川;

(2)冰川温度状况

温冰川、冷冰川。

温冰川除表层在冬季可以暂时变冷外,整个冰川厚度大致接近于压力熔点,冰内包含液态水,而且融水可以在全厚度内出现。融水湿润基床,增进冰川冰的滑动,相对冷冰川而言,运动速度更大,侵蚀力量更大。

第二节冰川的分布

目前全球冰川面积约为1550×104km2,占陆地总面积的10%以上。冰川总体积2400~2700×104km3。如果这些冰全部融化,将使世界洋面上升66m。

其中以南极洲和格陵兰最为重要,南极洲冰川面积占85%,而且全球冰总体积约有91%在南极洲;格陵兰则占有全球冰川地区面积之12%,冰川体积则为总量8%。

第三节冰川的运动特点

一.冰川为什么会流动

一方面是由于冰川冰具有可塑性,冰晶在压力下可以改变空间位置,故有流动的可能性;二方面是冰川表面或冰床高度的不同,冰川冰在重力或压力驱使下自地面高处(或冰厚处)流向地面低处(或冰层薄处)。山谷冰川受重力作用,从冰床高处流向冰床低处。大陆冰川受压力作用,从冰层厚处(中心部分)流向冰层薄处(边缘部分)。

运动速度缓慢:通常肉眼难以观察冰川的运动,现冰川通过打桩来观察桩位的变化。

1959-1960 珠峰北坡V=M-129m/y

南极的大陆冰川V=25M/y

冰体从南极大陆的中部运移到海岸需10万年。

二.影响冰川运动的因素

1.地面坡度

坡度越大则移动越快。

2.冰川厚度与温度:

冰层越厚则压力越大,动能越大,运动速度越快。温度较高时则冰的活动力较强,移动较快。

3.地面的光滑度

地表越光滑则冰川移动阻力越小,移动越快;若地表面粗糙不平,则阻力较大,则移动较慢。

4.融冰含量

若温度升高,一部分的的冰融化成水,则融冰含量增加,流动性增加,冰川移动较快5.冰川携带岩石碎片的影响

冰川所携带岩石碎片越多,则压力越大,动能越强,移动越快。

冰川移动的速度,在同一冰川内各部位有差奇异,而在冰川不同部位将产生不同形式的

运动,冰川的运动由内部流动和底部滑动两部份组成。在每一冰川的横切面,其表面速度为在中央大于两侧,是因为冰川两侧受到两侧岩壁的阻力;同样的表面冰移动也较其内部为快。一般而言,中间流动的速度较两侧为快,顶部较底部为快。

冰川的运动主要是由两个部份组成,一部份的运动是冰川内部的运动,由下到上递增;另一部份的运动是冰川底部的滑动,称为“底滑”,是冰川底部因为融水的滑润而在底岩上的滑动。在冰川的流动中,底滑的运动是大于冰川自己的内部运动的。所以,冰川的运动主要是靠“底滑“。

冰川运动过程中的分带性:对每一冰川而言,均有一堆积带和消融带,由雪线分隔,在雪线上冰积和冰融作用相等。如果冰川的增补量和耗损量恰能平衡,则冰川就停留不再前进;如果增补量超过耗损量,则冰川向前移进;但如果耗损量超过增补量,则冰川向后退却。

冰川除了前后可以分为两带(即堆积带和消融带)之外,冰川还可分为上下两部份,上面部份较脆称为破裂带;下面部份承受上面的重量和压力,呈现如可塑体般慢慢滑动称为流动带。另外,冰川的流动由于速度的变化而造成伸张流和压缩流在冰川谷的坡度变缓的段落,冰层挤而加厚,形成压缩流;相反的,冰层发生拉长,形成伸张流。

由于冰川下部的流体各处快慢不同,上层坚脆的冰体强度很低,加上山谷两侧谷壁的摩擦力和冰川底下山谷地面的高低起伏地形,所以冰川表面发生许多冰隙。冰隙是冰川中最明显、最丰富的构造,是上层坚脆冰体的脆裂当在下面的冰持续流动下作用所造成的巨大裂缝。冰隙是张力的裂隙是由于冰川的不同运动所产生的。

冰川在不同的位置运动会产生不同的冰隙,一般来说冰隙主要包括有:

1.横向冰隙

当冰川运动时,冰川底部岩石高低不平,使冰川流动的速度不一,当冰川加速时形成的伸张流会产生横向冰隙,横向冰隙与冰川流动的方向垂直。

2.边缘冰隙

冰川运动时,沿着山谷壁拉拖所产生的。

3.纵向冰隙

当冰川开始向外扩展,形成在冰川末端的冰隙,纵向冰隙与冰川流动的方向平行。

4.放射状冰隙

是产生在冰川的最外围,当冰川发展成圆形突出的部份所形成的。

由于冰川是固体流,在表面产生的冰裂隙,气温暖时,具冰裂隙的冰体发生差异融化,裂隙处融化快,形成冰塔、冰牙、冰蘑等奇特现象,随气温进一步转暖则消失。冰川流动的控制因素有冰层的厚度、温度、坡度的特性,河谷的形状和冰川中所夹带的岩块和岩屑的多寡等。如果冰川底部和谷壁之间有一层融冰造成的水膜,对冰川的流动可以有很大的帮助。不论冰川的流动受何种因素影响,冰川始终向前流动。

三.冰川动力的性质与大小

冰川是一种固体流,它的动力性质完全是机械的。若与河流相比,如果它们质量相同,因其流速缓慢,冰川的动力就小得多。但冰川厚度大于河流水深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冰川同样拥有巨大的动能。

冰川在流动过程中以其巨大机械能破坏冰床岩石,并将破坏产物携带至它处堆积的作用,即为冰川的地质作用。

第四节冰川的地质作用

冰川所形成侵蚀、搬运及沉积等作用称为冰川地质作用。

一.刨蚀作用方式

冰川的厚度大,对冰床有很大的压力,而且冰川中冻结着许多石块,在流动途中会破坏冰川岩石。冰川对地面的破坏称为刨蚀作用,它完全是机械的,并且力量巨大。

1.挖掘作用

冰川以冰床基岩中挖出粗大岩块的作用称挖掘作用。它是冰川在流动时将冰床底部及两侧岩石掘起并带走的一种作用。冰川以巨大的压力从冰床上流过的时候,足以使脆性岩石和裂隙发育的岩石破碎,尤其是冰床上突起的基岩更易被拔起、挖掉、推走。被冰川压碎、拔起的岩屑旋即被冰融水再冻结时附着在冰川上一道流动。

盛行于冰床基岩裂隙中的寒冻风化作用,促使裂隙扩大,更加剧了挖掘作用的进行。因此,挖掘作用盛行于冰床地形有显着起伏和冰床岩石裂隙发育的地方。据观察,冰床基岩凸起处的背流面挖掘作用最强烈,经挖掘作用改造的背婉面基岩粗糙不平。

结果:类似于河流的下蚀作用,加深冰床,增大纵比降。

2.锉磨作用

冻结在冰体内的石块,流动时对冰床基岩及冰谷两侧进行刻划,使岩石破坏,同时本身也遭受磨蚀的作用过程。

冰溜面:磨蚀可将岩石磨成粉未状,岩粉又可作为磨料,使其岩的磨蚀面变得很光滑,通常在岩石上留下光滑而又具平行细条纹的磨光面。

冰川擦痕:冰川流经的基岩表面,常保存有长短不一,粗细不匀的凹槽。呈平行排列,在冰床上的冰擦痕的延长方向平行于冰川的流向。深入研究冰川基岩上的冰川擦痕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古代冰川的流向。

锉磨作用以山谷凸岸和冰床上凸起处迎流面最强烈。锉磨作用和挖掘作用共同作用于冰床基岩凸起处,使基岩的迎流面变得坡度和缓、表面较光滑,甚至形成冰溜面和冰擦痕;而基岩的背流面变得坡度陡峭、表面粗糙。当冰川消融或退缩后,原冰床上的这些凸起的基岩保存下来,远望它们,宛若一群伏地休息的羊群,故称这些凸起的基岩为羊背石。根据羊背石的坡度及坡面性质,可确定古冰川流向。

二.冰川刨蚀地面过程

1.山岳冰川

冰川挖掘洼地的底部及后壁,使洼地进一步扩大,形成冰斗。随着冰斗的后退,被冰包围的原山峰,变陡、变尖,形成角峰。山谷冰川刨蚀山沟,使它变深、变宽、变直,形成冰蚀谷。冰蚀谷或冰斗扩大、后退,使原分水岭变窄,形成刃岭。

冰斗:为山坡上的半圆形洼地,三面为陡壁,另一面朝冰蚀谷敞开。冰斗形成于雪线附近山坡上,气温在0℃摆动,因而冰雪的融化、冻结造成寒冻风化作用强烈,冰川挖掘左右增强。构造稳定地区利用冰斗底部的高度可确定其形成时的雪线位置。

冰川流出来的水聚积于冰斗,所形成的洼地称为冰斗湖。当冰川支流进入主流时常成为U型悬谷,如有流水时则成为瀑布。它的形成是因为支流冰的下切能力不及主流冰川,所以就高挂在上面。

角峰:三个以上环围冰斗同时扩展,中间形成陡峻的锥状山峰。是冰川挖掘作用和寒冻风化作用,使洼地加深、后退而形成的。

冰蚀谷:由冰川刨蚀作用产生的平直、宽阔的谷地。冰川挖掘、磨蚀作用使冰床加深加宽,锉磨使冰床突起的基岩磨平,横剖面呈“U”形。

刃岭:两个相邻冰川不断扩大,中间形成陡峭山脊。山脊两侧如果都是冰斗,由于冰斗的侵蚀作用逐次向上扩大,而冰斗的后壁则向后退,最后山脊逐渐被削成尖锯齿形的山脊,

形状如刀峰。

2.大陆冰川

大陆冰川分布面积大,冰层厚度不一,刨蚀动力各向不均;冰床岩性与构造也不尽相同,抗蚀强度悬殊很大,由于两者的双重影响,造成地面被刨蚀后坑洼不平,在岩性较软,裂隙发育的地方挖掘强烈而形成低洼地称为石盆地,当冰川消融后,这些洼地积水成为冰蚀湖。在冰床上突起的坚硬基岩,在冰床的刨蚀作用下形成的椭圆岩丘,为羊背石。

三.冰川的搬运作用

冰川在刨蚀冰床的同时,也将破坏产物运走。被冰川搬运的物质称为冰运物。冰川的搬运是纯机械的,且其搬运力不受流速的限制。冰川的这种机械搬运作用不具有分选性,巨大岩块和细小泥沙均可被同时搬运。由于冰运物在搬运途中处于冻结状态,相互间空间位置不大,因此,碎屑的棱角较少破坏,即冰川的搬运作用不具磨圆作用。

1.冰运物来源

被冰川搬运的物质:

●刨蚀冰床和两侧的基岩,冻入冰体并流动;

●两壁坍落,山谷两壁岩石落到冰体表面;

●碎屑循冰裂隙进入冰川内部;

●冰前前端的堆积物(洪积、坡积、冲积)。

2.搬运方式

冰川的机械搬运方式有两种:

推运:是冰川前端以巨大的推动力将地面上所有岩屑向前推进,只发生在冰川前端前进的时候;

载运:夹杂在冰层内部或冰川表面上的岩块、砾石、沙等碎屑物,随冰川一起运动。是冰川搬运作用的主要方式。

冰川是固体流,托载能力强,能够把巨大的石块直径达数十米(大到几百至上万吨的岩石)搬运的很远,甚至从陆地搬运直到海洋中。

冰漂砾——冰川搬运的>1m的岩块。

冰漂砾表面常见擦痕,沉积下来岩性一般与当地截然不同。成为所谓“飞来石”——异地漂砾。李四光对庐山冰期的确定,很重要的证据就是在庐山找到了一些大的异地漂砾。

3.冰运物在冰川内部的分布

根据冰运物在冰川内的分布部位可分为以下几种:

●表碛:暴露于冰川表面的冰碛物;

●内碛:夹带在冰川内部的冰碛物;

●底碛:冰川底部的冰碛物;

●侧碛:位于冰川两侧的冰碛物

●中碛:两条冰川汇合后,侧碛合并的冰碛物。

4.冰山

在高纬地区,不论是山岳冰川或大陆冰川,其中有很多冰川的冰前伸入海洋中,此时冰川前端破裂离开母体掉入海水中,称为冰山。冰山携带着从大陆搬运来的碎屑物质,并运往大洋,溶化后沉落海底。

四.冰川的堆积作用

冰碛物:气温转暖,或冰川运动到雪线以下时冰体融化,冰运物堆积下来。

冰川最主要的堆积地点是冰川前端。在气候稳定时期,冰前稳定于一定地点,冰运物源源而来,冰川冰到此完全消融,冰运物绝大部分堆积下来,少量被冰融水带走。冰碛石为冰川融化后遗留在地面上的冰碛物,一般多堆积成小山丘,称为冰碛丘。

冰川前端溶水所携带流出来的砂砾,如堆积在冰川的山谷或平原中,即可成为冰水沉积。这类沉积物的分布大多限于冰川谷的下游,称为谷底沉积。如在大陆冰川的前端,冰水沉积可以绵延数公里,形成广大的冰水沉积平原。

冰川后退时,因为前面冰碛物的堆积而阻塞了冰水的流路,如果积水成湖则可形边缘湖或冰川湖。春夏时,冰川融化成冰水,并携带大量泥沙流入湖泊中,较粗的颗粒迅速沉积,细粒则悬浮在水中。到了秋冬时,湖面结冰,粗粒的供应物完全中断,这时在冰层以下悬浮的细粒泥土和藻类物质即慢慢沉积,形成深色黏土,此深色的土与春夏季沉积的浅色较粗泥沙不同。由此所形成的粗与细相间的沉积物,称为季候泥或冰川泥。每一组由粗细、所组成的冰川泥,代表一年的沉积,由此可以推断川退缩的历史以及古气候的变化。

1.冰碛物的特点

●纯属机械堆积

●无分选:大小不一,砾、砂、泥混杂在起。

●磨圆差:多棱角状。

●无砾石的定向排列,河流砾石长轴与流向一致。

●冰碛石上可看冰川擦痕、冰溜面及刻槽。

●保存好的孢子,花粉应是寒冷型的。

●无层理:但有些冰碛石呈定向排列,有的侧碛物呈现较明显的倾斜层次。冰川底碛

石随冰川运动,有适应冰流方向而调整自己方位的能力,其长轴顺冰流方向延伸。

当冰川消融时,表碛以滚动方式撒落到侧碛物上时,会出现明显的向外侧倾斜的层

次。

2.冰碛地形

(1)终碛堤:冰前堆积的碛,组成向冰前方向凸出的弧形堤垅冰川气候稳定时,冰前较固定,冰运物不断堆积下来,如果冰前间歇后退,形成一条条相间的终碛堤。

(2)鼓丘:终碛堤仙侧由冰碛物堆积而成椭圆形小丘陵。大陆冰川长崭平等于冰川流向,迎面陡,背流面缓。

(3)侧碛堤:山谷冰川融化后,谷两侧堆积的长垅状高地。

3.冰水沉积

冰川内部,尤其底部常可形成冰下水流:

由冰流水发生的沉积作用称冰水沉积。

冰水扇:冰流水流出终碛堤后,水体分散发生沉积,呈扇状分布。

蛇形丘:冰下河沉积的长堤,蜿蜒如蛇形(山谷冰川)。

由于季节性变化浅粗(夏季)与细深(冬季)交替沉积的微细层理。

第十三章负荷地质作用

第十三章负荷地质作用 目的要求 负荷地质作用是一种特殊的地质作用,与前面各章所讨论的地质作用的不同点在于它是一种固体或半固体的物质运动。是地表松散堆积物和岩块等由于自身的重量,并在外因触发下产生运动所引起的地质作用过程称为负荷地质作用。负荷地质作用是促使地壳长期变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负荷地质作用的类型,掌握诱发崩落作用发生的条件和崩积物的特征;掌握滑坡的形态、形成因素和发育过程;掌握泥石流的特征和形成条件。 课时:4学时 授课内容 一、负荷地质作用的原理和类型 二、崩落作用 三、潜移作用 四、滑动作用 五、流动作用 重点 崩落作用及崩积物的特点,滑坡的形成条件和基本特征,泥石流的特征和形成条件。 难点 负荷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利用多媒体等手段,结合部分实地照片进行说明。 讲授重点内容提要 一、负荷地质作用的原理和类型 1、原理:地表任何一个物体因地球的重力获得重量,由于物体本身的重量 2、类型:根据负荷地质作用运动的特点可分为 (1) 崩落作用—运动块体的快速、突然的坠落。 (2) 潜移作用—一种长期缓慢的物质运动。 (3) 滑动作用—是先缓慢然后快速的物质运动。 (4) 流动作用—是泥、沙、石块与水份搅和成粘稠的运动。

二、崩落作用 指岩块与基岩的脱落、崩落、沿着山坡滚落,以及在山坡脚堆积的整个过程。一般认为在坡度角大于45°就可以发生崩。 (一) 崩落产生的原因 1、气候条件:高寒气候和干燥的气候条件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易产生崩落。 2、地质条件:脆性的岩石易产生崩落,构造发育的地区也发生崩落。 3、其它条件:雷击、风暴、地震和人类活动等因素也可引发崩落。 (二) 崩积物的特征 崩积物在平缓的坡麓地带堆积,形成倒石堆。它是一种杂乱无章、无分选性、无磨圆度的混杂堆积物。 崩落作用在地表塑造雄伟峻峭的陡崖,反之,陡崖又加剧崩落作用的发育。 三、潜移作用 是地表松散堆积物或岩层长期缓慢地向坡下移动的过程。主要发育在潮湿的气候区。 (一)土层潜移 堆积在山坡上的土层,在重力的作用下,总是往下发生缓慢潜移。特点是:短时间内运动缓慢,难以察觉,但长时间内在移动体上可见倾斜的墙、篱巴和“马刀树”。 (二)岩层潜移和岩溶潜移 岩层潜移:主要发生在软硬相间的岩层地区,由于岩层受力不均匀,而产生岩层的潜移。 岩溶潜移:在碳酸盐岩分布的地区,由于岩溶作用长期持续发育,往往伴随着岩溶潜陷或岩溶塌陷等,从而发生岩溶潜移。 四、滑动作用(滑坡) 斜坡上的岩体或松散堆积物沿着一个或几个滑动面整体向下滑移的过程,称为滑动作用。其移动体亦为滑坡体 (一) 滑坡的基本形态 一个完整的滑坡是由滑坡体、滑动面、滑坡壁、滑坡阶、滑床、滑坡鼓丘和滑坡裂隙等要素组成。(见书P 图13—12)。 200 (二) 滑坡形成的因素 1、成因:(1) 岩土的性质—夹有软弱岩层的坚硬岩石和松软的土层,岩层中的断裂。 (2)地形—岩层的倾向与坡向一致时. (3)边坡的稳定性—斜坡坡度超过边坡休止角。 2、诱发因素: (1)人工因素—人类的活动影响。 (2)地震—振动诱发。 (3)火山喷发—火山强烈活动。 (4)水---降雨、地下水。 (三)滑坡的类型:1堆积物滑坡;2基岩滑坡;3浅层滑坡;4深层滑坡;5 顺层滑坡;6切层滑坡。

第16章 海洋的地质作用

第十七章海洋的地质作用 第一节海洋概况 海洋占整个地球面积的70.8%,地球上的水约有97%存在于海洋中,在地质历史中,沧海桑田、海陆变迁,占陆地表面75%的沉积岩中绝大部分是海洋沉积形成的,因此海洋的地质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海洋是陆地上最大的沉积盆地,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海洋中几乎含有所有的化学元素)含量达亿吨,是陆地含量的900倍。因此对海洋地质作用的研究是极其重要的,无论对地壳形成的了解及现实资源的利用都有深刻的意义。 一.海与洋 海和洋构成了海洋。一般来说,近陆为海、远陆为洋,水体相通,均为海水。但两者位置、范围、深度、时代、地壳性质、水体性质存在差异有着根本性区别: 1.洋盆是相对稳定盆地 全球四大洋中生代已出现,一直接受沉积。海盆形成时间短,不论是陆缘海还是陆间海,主要形成于第三纪,第四纪完善,位置、范围、规模变化剧烈。 2.洋底地壳为洋壳 海底地壳除少量为洋壳(日本海及我国南海部分)外,多数为陆壳或过渡性质地壳。 3.大洋海水深,面积广阔,形态不受大陆影响;海域水浅(一般在3000m 以内),范围局限,形态受陆地轮廓直接影响 4.两者水体含盐度、海水温度及运动特征等还有一定差异。 二.海水的化学成分 1.海水的基本化学特征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有机质,其中以可溶性盐类为主; (2)海水中含有众多微量元素; (3)海水中含有气体; 2.海水的基本化学组成 (1)最主要的元素:氯、钠、镁、钙、硫、钾等; (2)最主要的盐类:氯化钠、碳酸钙、硫酸镁等; (3)盐度:一千克海水中溶解的全部盐类物质。世界各大洋的一般盐度为33-38‰,平均为35 ‰,盐分的多少随地区的气候不同而变化; (4)pH值:海水的pH值在7.6~8.4之间。 (5)海水中的气体:主要有氧、二氧化碳和硫化氢。 三.海水的主要物理性质 1.海水的温度 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是海洋热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海洋表层的温度较高,且随纬度增加而降低。海水温度差是大洋环流的主要驱动力。海水表层温度:赤道附近为25-28℃,两极地区为0℃左右。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强而降低,到300米以下变化极小,一般为-1~5℃。

2014地质地貌学复习思考题

《地质学与地貌学》总复习与思考题 绪论部分 1、学习和掌握地质学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做什么? 2、地质学与地貌学、农业地质学、土壤学之间有什么关系? 3、地质学与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之间有什么关系? 4、地质学与环境保护之间有什么关系? 5、地质学与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间有什么关系? 6、地质学在农业生产和建设中能起什么作用? 7、从地质角度论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8、讨论地貌研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9、地形与地貌的区别? 10、地质学的思维方法或方法论是什么? 矿物和岩石(第一、二章) 1、基本概念:矿物、空间格子构造、六面体、晶胞和晶胞参数、胶体矿物、岩石、岩浆、熔岩、岩浆作用、鲍文反应系列、侵入作用、喷出作用、同化作用、混染作用、结晶分异作用、变质作用、正变质、副变质、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围岩、侵入岩、深成岩、浅成岩,岩浆岩的色率、酸度和碱度、假晶。 2、研究岩石与矿物,对我们人类有什么意义?对你的专业研究有什么意义? 3、矿物中的水有几种形式,在晶体化学式中如何表示? 4、按晶胞参数的晶体分类? 5、在冰糖、金刚石、沥青、煤、水晶、玻璃、方解石、水、冰、空气等中哪些是晶体?哪些是非晶体?哪些是矿物,哪些不是矿物? 6、矿物的颜色、条痕色、透明度和光泽度之间有什么样关系? 7、举例说明矿物假象、共生与伴生现象。 8、在野外,你将如何鉴别矿物? 9、如何理解矿物的种类? 10、如何理解晶体和矿物形态? 11、矿物化学式的表示方法及规则? 12、矿物的分类与命名原则 13、如何理解同质多象和类质同像?

14、如何区分三大岩类? 15、岩浆岩分类及常见岩浆岩鉴别? 16、岩浆岩的化学成与矿物成分特征? 17、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18、火山作用同人类的关系? 19、岩浆岩的产状? 20、岩石圈被证实是岩浆的巨大的源,为什么?什么力使岩浆向地表上升? 21、岩浆与熔岩有何区别? 22、为什么侵入岩比火山岩的结晶程度高? 23、哪些岩浆岩含有石英? 24、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25、沉积岩的物质组成和矿物成分? 26、如何鉴别沉积岩? 27、沉积岩的色素及其研究意义? 28、沉积岩的分类? 29、变质作用的因素?变质作用的类型? 30、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31、比较三大岩的矿物成分? 32、变质岩的类型及常见变质岩? 33、岩石和矿物对农业发展的意义?如何鉴别粘土矿物?矿肥种类? 34、土和土壤的区别? 35、如何理解土壤的概念? 36、土的物质组成? 37、岩石转化与循环?有哪些影响因素? 38、我国三大岩的分布情况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39、结晶岩是指什么? 40、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第三章地质年代与地史 1、基本概念:地质年代、相对地质年代、绝对地质年代、地层、岩层、化石、标准化石、活化石、生物群落、前寒武纪、下前寒武纪、结晶基底

第九章冰川的地质作用

第九章冰川的地质作用 目的要求 在一定条件下,冰川对地表的岩石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因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外动力地质作用。要求学生了解冰川的形成与流动特征,掌握冰川的类型和运动的特点;掌握冰蚀作用的特点和产物特征;了解冰川的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特点,以及沉积物的特征;了解冰川作用与板块运动的相互关系。 课时:4学时 授课内容 一、冰川的形成、类型和流动 二、冰蚀作用 三、冰川的搬运作用 四、冰川的沉积作用 重点 冰川的溶蚀作用的特点与产物,冰川的沉积作用与产物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 冰川作用的地质学意义学生难以理解。可借助一些典型的实例,并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讲解。 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等以讲授为主,结合部分实地照片进行说明。 讲授重点内容提要 一、冰川的形成、类型和流动 (一)冰川的形成 冰川主要分布在两极(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的地区,经长年降雪积聚起来形成冰川。我国冰川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为高海拔区的山岳冰川。 (二)冰川的类型 1、大陆冰川:分布在两极的巨大冰盖,占总量的99%。 2、山岳冰川:分布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的冰川,占总量的1%。 (三)冰川的流动 冰川呈塑性的固体流流动,其速度缓慢。 冰川的前进与后退,在同一位置,随着温度降低,供冰量大于消融量时,则前缘前进,为冰川的前进。随着温度升高,供冰量小于消融量时,则前缘绝后退,为冰川的后退。 冰期:为寒冷时期(冰进时期)。 间冰期:为温暖时期(冰退时期)。

二、冰蚀作用〔冰川的刨蚀作用(exaration)〕 (一)、刨蚀作用的方式 1、挖掘作用(sapping) 冰川将冰床底部及两侧基岩破碎,并将破碎物质掘起带走。其原因一方面是冰川的压力,如冰层厚100m时,其压力达90t/m3,可以使岩石压碎;另一方面是渗入到岩石裂隙之中的冰融水冻结膨胀,促使岩石崩裂。崩裂的岩块被冻结在冰川底部或边侧随冰体移动。 2、磨蚀作用(abrasion) 冻结在冰川底部或边部的岩块在运动中,象锉刀一样不断研磨和刮削着谷底及两侧的基岩,其本身也同时被磨损。 (二)、冰蚀地貌 1、冰斗(cirque) 雪线附近的围椅状的半圆形洼地是冰斗冰川的源地。因为雪线附近冰冻风化作用极为盛行,普通的积雪洼地易被冻裂崩解。崩解的岩块随着冰川运动而搬走,洼地的周壁后退而拓宽,底部蚀深,积雪洼地便发展成为冰斗。 2、鳍脊与角峰 冰川作用之初,高地上冰斗规模较小,相邻冰斗的间距较大。随着冰川作用发展,冰斗扩大,斗壁后退,相邻冰斗靠拢,在平行发展的两冰斗之间的分水岭变得愈来愈窄,形成象鱼鳍一样的山脊,称为鳍脊(kuife-edge crest)。如果同一山头有三个以上冰斗同时进行溯源侵蚀,可形成锥形的孤峰,称为角峰(horn peak)。 3、冰蚀谷(glacial valley) 它是由山谷冰川剥蚀而形成的谷地。谷地宽阔、平直。其横剖面呈“U”形。 4、羊背石(sarsen stone) 突起于冰床上的坚硬基岩受刨蚀后变为一系列低缓的椭圆形小丘,其长轴方向与冰川流动方向一致,且迎流坡较平缓,并有许多镲痕或磨光面,背流坡为陡坎。羊背石可以指示运动的方向。 三、冰川的搬运作用 冰川的搬运颇具特色:①它具固体搬运即载移搬运能力;②冻结在冰体内的岩石碎块不能自由移动,彼此间很少摩擦与撞击,只是岩块与岩壁间有摩擦;③冰川具有较大的压力,往往形成“丁”字擦痕。 冰川将刨蚀的产物以及堕落冰面的风化物一并冻结于冰体之中,像传送带一样将它带到冰川的前端,为冰川的搬运作用。冰川的搬运物都是碎屑物,在冰川中呈固着状态。除因冰体不同部分运动速度有所差异,某些粗大碎屑物相互之间可以局部发生摩擦,以及位于冰川底部和边部的碎屑物可以和冰床基岩发生摩擦以外,绝大多数搬运物在冰体内不能自由转动和位移,不能相互作用,因而在搬运过程中难以受到改造。这是冰川搬运和流水搬运的重要区别。 其次,由于冰川是固体介质,尽管其流速很慢,但其搬运能力很强,它可以将直径达数十米的巨大石块搬运很长的距离。大陆冰川以冰山的形式伸入高纬度地带的海洋中,将大量粗大的碎屑物带入海洋中沉积,能造成异常的海底沉积物分布。这是冰川搬运和流水搬运的又一重要区别。 四、冰川的沉积作用

普通地质学-第12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

第12章冰川的地质作用 一、名词解释 冰川冰川冰粒雪雪线成冰作用冰川的积累区冰川的消融区海洋型冰川大陆型冰川冰舌冰山大陆冰川(冰盖)山岳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悬冰川山麓冰川单式冰川复式冰川冰前冰蘑菇冰芽冰塔挖掘(拔蚀)作用磨蚀作用冰溜面冰川擦痕冰蚀谷冰斗刃脊角峰石盆地羊背石漂砾冰运物冰碛物(侧碛、中碛、终碛、底碛)终碛堤侧碛堤鼓丘蛇丘冰前扇地纹泥古冰川冰期间冰期冰进冰退冰蚀湖 二、是非题 1.两极和高纬度地区气温很低,常常终年积雪形成冰川;而赤道和低纬度地区气温高,根本不可能形成冰川。() 2.雪线位置最高的地区在赤道。() 3.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川是由海水长期冻结而成的。() 4.雪线以上地区都能形成冰川。() 5.高纬度地区雪线高度比低纬度地区高。() 6.雪线通过所有的活动冰川。() 7.冰斗的位置可以作为识别雪线位置的依据之一。() 8.一般来说,山的东坡与北坡比山的西坡和南坡雪线位置低。() 9.冰川流速小,所以其剥蚀和搬运能力都很小。() 10.冰川冰与沉积岩类同,也具有明显的层理。() 11.冰川的进或退主要取决于冰川的流速。() 12.某地冰溜面上钉字型擦痕的尖端指向南东,由此可判断古冰川流向为北西。() 13.冰碛物沉积的主要原因是冰川流动速度减小的结果。() 14.世界上哪里气候最冷,哪里就有冰川形成。() 15.海平面不仅是河流的最终侵蚀基准面,也是冰川的最终侵蚀基准面。() 16.冰川冰中也具有明显的层理。() 17.冰床基岩突起处迎冰溜面挖掘作用强烈,背冰溜面磨蚀作用强烈。() 18.羊背石是冰蚀作用的产物,鼓丘是冰川沉积作用的产物。() 19.凡具有擦痕的砾石,都是冰川砾石。() 20.南极洲冰盖和格陵兰冰盖部分位于海平面之下。() 21.大部分冰川作用所塑造的冰蚀谷在横剖面上呈“U”字型。() 22.串珠状分布的冰蚀盆地(冰蚀湖)、羊背石、漂砾链等冰川遗迹,均可作为判断古冰川流

冰川的地质作用

第十二章冰川的地质作用 §1.概念 一、冰川——陆地上终年缓慢移动的巨大冰体。 现代地表陆地面积约有1/10被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两极及中低纬的高山地区。 全球冰川若融化,可成为24000000km3的淡水,占全球总淡水资源的)85%,如注入海洋可使海面上升65米。 因此,研究现代冰川,利用冰雪融化可直接为人类提供水源,古冰川的研究则可子解古气候及古地理的变化情况。 二、冰川的形成 积雪冰川冰冰川 1.终年积雪区——年降雪量>年融化量的地区,地面雪终年不化,并逐年积累,形成终年积雪区。 主要分布在两极及中、低纬的高山地区,这里气温<0°C,大量的降雪则终年积雪,气温是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的,这里山坡上某个高度年降雪=年消融理,这个高度月雪线。 2.雪线——终年积雪区的下界。 终年积雪 雪线 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1)气温:成比,一般赤道两极高度降低。 非洲赤道附近雪线海拔5700——6000米北冰洋0米 (2)降水量:雪线最高的地方不在赤道,而在纬度20°-25°地带。 (3)地形:陡-雪线高;缓—雪线低 东南坡(阳面)高 西北坡(阴面)低 3、冰川冰的形成 三、冰川的类型 按冰川发生的形态规模及所处的地球条件分:

1.大陆冰川(冰盖、冰盾——分布在两极) 特点: 1°面积大,可达几百万km2280万km2 最厚3200m 2°冰层厚,中部上千米,中原四周薄,呈盾形。南极125/cm2>3000m 3°运动不受地形影响,由于压力使中心向四周缓慢运动。 2.山岳冰川——高山地区各咱形态的冰川。 特点: 1°规模小 2°冰层薄 3°形成和运动主要受地形影响和限制。 冰斗冰川——积雪盆地象转椅,只有一个缺口,其余都是陡峭的后壁,后壁冰冻风化强烈。壁崩塌,造成雪崩,冰斗扩大积雪增加,形成冰斗冰川。 山谷冰川——顺山谷流动的狭隘长冰体,是山岳冰川的主要形式。常常在冰斗冰川的缺口处连接至山谷,使冰斗冰川成为山谷冰川的补给来源。 发育成熟者分:补给区,流动区、冰舌、冰前,山谷冰川也可向河流一样由几个支冰汇集为主冰川。 悬冰川——山坡洼地,小沟槽中的冰体 四、冰川的运动特点---------固体流 1.运动原因: (1)重力:山岳冰川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向低流动。 (2)压力:大陆冰川,中部原压力大,向四周压力小方向流动。 运动速度缓慢:通常肉眼难以观察冰川的运动,现冰川通过打桩来观察桩位的变化。 1959-1960 珠峰北坡V=M-129m/y 南极的大陆冰川V=25M/y 冰体从南极大陆的中部运移到海岸需10万年。 2.冰裂隙:由于冰体与冰库之间的磨擦阻力,使得各冰层的地运动速度有差异,两侧速度慢,中部速度快。由冰川是固体流,在表面产生许多冰裂隙,气温暖时,具冰裂隙的冰体发生差异融化,裂隙处融化快,形成冰塔、冰牙、冰磨等奇特现象,随气温进步转暖则消失。

海洋的地质作用

第十章海洋的地质作用 目的要求 海洋是地表最大的水体,对地球的演变、生命的形成和人类活动都有极其深刻的意义。大陆在各种自然力的作用下,遭受风化剥蚀,其破坏产物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海洋中沉积,这些沉积物中保存着人类用来认识地球演变历史的丰富记录和赖以生存的矿产资源。要求学生了解海水的运动方式特点和海洋的化学与生物形特征,了解海洋的剥蚀与搬作用特点, 重点掌握滨海、浅海、半深海及深海的沉积作用,以及它们的产物特征。 课时:6 学时 授课内容 一、海水的动力 二、海岸带与浅海带地质作用 三、半深海和深海带地质作用 重点海洋的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的特点与产物。 难点半深海和深海带地质作用学生难以理解。可借助一些典型的实例,并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讲解。 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等以讲授为主,结合部分实地照片进行说明讲授重点内容提要 一、海水的动力 1、海水的动力方式 (1) 海浪海水有规律的波状运动。其大小与风力、风的持续时间、海面的开阔程度有关。 (2) 潮汐受日、月引力作用而引起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的现象。 (3) 洋流海洋沿固定方向流动的水体。它与信风、地形、气候、海水的盐度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2、海水的化学性质 海水中有多种(79 种) 元素的存在,受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各地海水化学成份的重在差异。 (1) 盐度:海水中溶解的矿物质的总量。海水中平均盐度为35%。,一般在33%。—37%o之间变化。高于此范围的称为咸化海,而低于此范围的称为淡化海。 (2) pH值:海水中的pH值在7.5 —8.4之间。pH值的大小控制着许多矿物的形成。 (3) Eh 值:与海洋的深度和不同的地区有所不同。一般在深度100—200 米,由于生物呼吸有机氧化物消耗,使其含量降到最低值。Eh值对铁、锰矿物的形 成和存在形式影响特别显著。铁在还原条件下形成低价铁矿物,在氧化条件下形成高价铁矿物。

地质学试题

第一章绪论 1.地质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在那几个方面? 2.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地球 1.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各包括那几个行星,其特点如何? 2.何谓磁偏角及磁倾角? 3.大气圈自下而上可分为那几个次级圈层? 4.地球内部划分哪三大圈层?其划分界面叫什么? 5.上地壳(大陆地壳)和下地壳(大洋地壳)的区别? 6.陆地地形有哪些?海底地形有哪些? 第三章地壳的物质组成 1.何谓克拉克值?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有哪些? 2.矿物的概念?主要根据矿物的哪些特征对其进行肉眼鉴定? 3.岩石的概念?按照岩石形成的原因,一般将岩石分为哪三个大类? 4.何谓岩石的结构和构造?岩浆岩、沉积岩及变质岩各有哪些结构和构造?第四章生命起源及地质年代学 1.确定相对地质年代的方法有哪些? 2.地质年代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的级别由大至小有哪些? 3.熟记各纪(系)的名称、代号和时序。 第五章构造运动

1.构造运动的概念? 2.按方向可将构造运动分为哪两种类型及作用特征?3.岩层走向、倾向、倾角的概念? 4.褶皱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5.何谓褶皱的核、翼、轴面、枢纽? 6.按轴面翼产状可将褶皱分为哪些类型? 7.节理和断层的概念? 8.断层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9.地堑和地垒的概念? 10.地层接触关系的类型及特征? 11.按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可将板块边界分为哪些类型?第六章地震作用 1.震源、震中、震源深度及震中距? 2.震级和烈度? 3.等震线? 4.世界地震主要分布在那4 条地震带? 第七章岩浆作用 1.岩浆的概念? 2.根据岩浆中SiO2含量可将其分为哪些类型? 3.火山喷出物有哪些类型?

第13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

第十四章冰川的地质作用 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它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但不是在短期内形成或消亡。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因此,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冰雪气候的产物。 冰是水的一种形式。从地球演化过程来看,冰是地球物质分异最后的产物。作为最轻的矿物之一,密度只有0.917g/cm3,比水的密度小。这一特点使它总是处在地球的表面,在水体中则总是浮在水面。如果冰不具有这一物理性质,那么,在低温条件下水体将一冻到底,对水生生物造成严重灾难。冰具有不稳定性,在目前地表温度状况下,自然界的冰很容易发生相变。冰在地球上的分布非常广泛,上至8~17km高的大气对流层上部,下至1500m深的地壳中都可以发现它的踪迹。广义冰川学把冰的分布范围称为冰圈。冰川是冰圈的主体。 在冰川分布地区,冰川改变地表形态,形成独特的冰蚀地形,同时又把破坏下来的岩屑搬运至它处堆积。所以,冰川是促使高纬地区和中、低纬地区地壳变化、发展的主要外动力。由古代冰川地质作用形成的堆积物和地貌,是地质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冰川是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冰川的扩张与缩小,影响到海面的升降。如果现代冰川全部融化,海面将因此上升50m;即使仅是南极冰川全部融化,也足以使世界海面升高20m。显然,海陆分布、大气环流、世界气候以及生物分布都将随着海面的升降而变化。可见,冰川对地壳的地质作用和地表自然地理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第一节冰川的形成与类型 一.冰川的形成 1.雪线和雪原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和纬度的增加而降低,到达一定高度的高山地区和一定纬度的高纬地区,气温经常在0℃以下,水份的降落和保存多处于固体状态。降雪不能在一年之内全部融化或升华掉,便长年累月的积聚起来,形成终年积雪区,叫做雪原。 终年积雪区的下部界线称为雪线。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大约等于年消融量;雪线以上,降雪量大于消融量,形成冰雪的积聚。雪线高度与气温、降雪量、地形等因素有关,所以各地雪线高度不同,总的规律是自赤道向两极迅速降低。 雪线高度在赤道非洲地区为5700~6000m,中纬度的阿尔卑斯山降低至2400~3200m,再到高纬度的挪威更降低至1540m,而到北冰洋,雪线已接近海面。 局部地区的雪线高度与降雪量和地形有关。气候干燥使雪线位置升高。20~30°地区的雪线普遍比赤道地区高。地形影响当地太阳辐射强度和气候。喜马拉雅山雪线南坡高度为4400~4600m,北坡为5800~5900m。 2.冰川冰 成冰作用是指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的过程。 雪是一种晶体,而任何晶体都具有使其内部包含的自由能趋向最小,以保持晶体稳定的性质,这就是最小自由能原则。晶体的自由能包括内应力和表面能两部分。表面能的大小与晶体表面积成正比。圆球体是表面积最大的几何形体之一。在外界环境条件稳定时,雪晶力图向球形体转变。这一过程称为自动圆化或粒雪化。雪的圆化是通过固相的重结晶作用、气相的升华、凝华作用和液相的再冻结作用三种方式来实现的。结果是消灭晶角、晶棱,填平凹处,增长平面,合并晶体,形态变圆,雪花变为雪粒。 粒雪化过程可以分为冷型和暖型两类。前者没有融化和再冻结现象,过程缓慢,雪粒直径通常不超过1mm;暖型粒雪化过程进行得较快,雪粒直径比较大。

第十一章重力地质作用

第十一章重力地质作用 第一节重力地质作用概述 一、基本概念 地表的各种土层、风化岩石碎屑、基岩及松散沉积物等由于自身的重量,并在各种外因所促成的条件下产生的运动过程称为重力地质作用(又称为块体运动)。 重力地质作用具有很大的特殊性。首先它是一种固体或半固体物质的运动,同时块体本身既是作用的动力也是作用的对象。 一次运动包括了破碎、运移及堆积过程。 重力地质作用所产生的块体运动如滑坡、泥石流等,是重要的地质灾害,也是促使地壳长期变化、发展的重要外动力之一。 二、动力来源 产生重力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于内外两个方面:块体内部的重力与外部的触发力(主要是水)。 (一)重力作用 斜坡上的物体是否能保持稳定取决于两种作用力的对比。其一是剪切应力。它力图使物体沿斜坡向下运动,它来自于物体重力沿斜坡的剪切分力。其二是物体的剪切强度,它是物体对向下运动的阻力。后者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内部因素:块体的摩擦阻力、块体内部质点间的聚合力以及植物根对块体的固结作用等。 只要剪切强度超过剪切应力,物体就能保持稳定状态,一旦两力趋于平衡,物体便趋向于运动。因此,将剪切强度与剪切应力之比值

称为安全系数。 当安全系数小于1时,块体就发生运动。山坡越陡,剪切应力越大,故在具有高山深谷的山区块体运动最易发生。 (二)外部的触发力 主要为水分的加入、冰雪的复盖等增加了运动体的重量,同时减小了土体内部质点间的内聚力以及岩块与基底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促使块体发生运动。而风、雷电闪击、洪流与浊流、地震等突然的推动力可以触发本来是平衡的物体发生运动。 地形、气候、岩石性质及地质构造特征等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二节重力地质作用的类型 根据重力地质作用的力学性质、作用过程及运动特点划分为如下几个类型:崩塌作用、潜移作用、滑动作用、流动作用。 一、崩塌作用 分为崩落作用和塌陷作用。 1. 崩落作用是指岩石块体以急剧快速的方式与基岩脱离,沿斜坡崩落、滑滚并在斜坡底部形成崩积物的整个过程。 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倒石堆实际上也是崩落堆积物。 2. 塌陷作用其先决条件是地下存在空洞或空穴。悬在地下空洞上方的岩石在重力的作用下塌陷下来,造成地面陷落。 往往发生在岩溶地区、矿山的地下采空区、有竖井巷道的工程区。有时也会造成地质灾害。 二、潜移作用

普通地质学

《普通地质学》 博士研究生考试大纲(2016年) 一、课程内容简介 《普通地质学》是地质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涉及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包括地质学的学科分类和基本原理,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构成和基本特征,地球的历史和地质记录,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河流、地下水、风、冰川、海洋和湖泊)、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板块理论、岩浆、变质)的过程和产物,以及地球的资源、环境及地质灾害等。课程体系由四个模块组成:(1)地球的基本特征、圈层系统、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地球的物质组成、物质循环和构造运动;(3)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过程和产物;(4)地球的资源、环境、灾害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等。其中,地球的圈层系统基本特征和动力地质作用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二、考试范围和基本要点 绪论 地质学、地球科学和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思维方法和地质时空观(地球+将今论古+以古示今);地球的动力系统(外/动力系统,内/动力系统); 第一章地球系统及其圈层构造 地球系统(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固体地圈):各圈层的基本概念、大气环流(季风、中国季风特征),大气圈组成、运动、分层、大气降温率; 地球表面形态(陆地、海洋地形单元、大地水准面概念); 地球的物理性质及内部圈层构造:地球主要物理性质(密度、压力、温度、重力、磁性、弹塑性;地内变化趋势和地球物理异常)。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特征和圈层构造(波 速随深度变化总体特征;、M和G面、上/下地壳、软流层、岩石圈、地幔转换带、内 /外核);圈层特征(上/下地壳+地幔硅镁层、岩石圈、软流圈、过渡带、、、)。 第二章地球的物质组成 元素(元素和丰度,克拉克值) 矿物(基本概念、分类,矿物的肉眼识别技能和常见矿物的识别特征) 岩石:三大岩石类型及主要特征(岩浆作用和岩浆岩-概念、火山作用、侵入作用、岩浆岩。变质作用和变质岩-概念、因素、类型、代表性岩石名称。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沉积岩。 三大岩石之间的物质循环。 第三章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确定依据(地层叠覆率,生物演化率,地质体之间切割率)。地质年代表。 相对地质年代(地质年代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 绝对地质年代(同位素测年原理,同位素地质年代概念)。 第四章岩石圈板块构造 板块构造理论的建立(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板块边界类型(分离型,汇聚型,转换型),板块与岩浆、变质、沉积作用和成矿作用关系。 板块驱动机制:地幔柱、热点、部分熔融。 第五章构造运动及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概念、类型、岩层产状要素和类型、地形地质图、地质界线、V字型法则、变形变位;地层接触关系)

地质地貌学教学大纲

《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80304005 学时:32学分学分:2分 适用对象:资源环境科学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考核要求:考试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左建主编,《地质地貌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年 宋春青,邱维理,张振春主编,《地质学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杨景春,李有利,《地貌学原理》(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四号黑体、下同) 《地质地貌学》是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发生、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地质地貌学》是资源环境科学等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是学生一门引入专业学习的课程。该课程重点地介绍了地球基本特性、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岩石的形成及特征,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各种外力地质作用过程及相应的沉积物和地貌、地质与地貌学和农业生产、环境的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地质地貌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结合专业特点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从而为学生对环境地质、环境保护等专业课和实际工作中利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演化过程和主要大地构造学说; 2.在野外能够识别主要的矿物、岩石; 3.系统地掌握地貌学的基本理论; 4.弄清各种地貌类型的成因、分布规律及演化趋势; 5.在野外能够识别主要的地貌类型,掌握利用地貌形态判断环境演变的基本原理。 6.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结合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学时分配 章节课程内容学时 1 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 2 2 第二章地壳的组成物质 2 3 第三章地质构造 6 4 第四章风化作用 1 5 第五章重力地貌 1 6 第六章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及其所形成的地貌 2 7 第七章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地貌特征 1 8 第八章风的地质作用及地貌特征 3 9 第九章冰川的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特征 1 10 第十章冻土地貌的形成及特征 1 11 第十一章湖沼、海洋的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特征 1 12 第十二章自然旅游地学资源 1 13 第十三章土壤的形成与特征 1 14 第十四章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1 15 第十五章环境地质问题 6 16 第十六章“数字地球”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应用示范 2 合计32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是学习后续各专业课必备的基础,为以后学习环境保护等专业课程打好一定的地学基础,同时也是加强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环节。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是否扎实,能否具备全面、良好的专业素质。 在教学中,运用传统的“启发式、参与式、提问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的同时,结合课程特点,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旅游式教学:通过积累长期教学经验,探索并实践了“旅游式”教学法。旅游是人类高层次的需要,也是当代大学生的需要。特殊的地质地貌构成了旅游资源。运用旅游式教学,学生在学习中“旅游”,在“旅游”中学习,实现“双赢”。 “四位一体”教学:由课堂授课、室内实验、野外实习及网络浏览“四位”构成教学体系,实现了室内外教学及网络教学的统一。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实现了自主学习。 认知教学:学生通过矿物、岩石、构造标本及野外地貌的直观认识,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

《冰川的地质作用》教案

《冰川的地质作用》教案

冰川的地质作用 观看冰川录像,边看边观察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冰川?冰川是怎样形成的? 2.冰川有哪些基本类型及特征? 3.冰川的运动? 4.冰川的剥蚀作用及冰蚀地貌? 5.冰川的搬运作用及特点? 6.冰川的堆积作用及冰碛地貌? 第一节冰川概述 冰川——在高山和高纬度地区,长期存在的由雪源向外缓慢移动的冰体。 一、冰川的形成 (一)雪线——常年积雪区的下界 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形成终年积雪区,为冰川的积累区;(附图)

雪线以下年降雪量小于年消融量,只有季节性积雪,称为消融区。 雪线高度各地不一,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 ①气温:雪线高度与气温成正比; ②降雪量:雪线高度与降雪量成反比; ③地形:雪线高度与坡度成正比。 (二)成冰过程 太阳辐射 压力、温度 压力(重力) 新鲜雪花 粒雪 冰体 冰川 重结晶 反复融、冻 流动 二、冰川的运动 不停地运动是冰川的重要特征,但其运动的速度却非常缓慢,多 数观测点的年流速只有数米到数十米。肉眼往往难以觉察冰川的运动。冰川运动的速度是通过固定在冰川上的桩位的变化加以测定的。 三、冰川的基本类型 按冰川的规模大小,外部形态特征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

第二节冰川的剥蚀作用与冰蚀地貌 一、冰川的剥蚀作用 冰川剥蚀作用——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对地面岩石的破坏作用。包括挖掘作用和磨蚀作用。 1.挖掘作用冰川将冰床底部及两侧基岩破碎,并将破碎物掘起带走。 2.磨蚀作用冻结在冰川底部或边部的岩块在运动中,象锉刀一样不断研磨和刮削着谷底及两侧的基岩,其本身也同时被磨损。 二、冰蚀地貌(附照片) ①冰斗、刃脊和角峰(根据冰斗形成于雪线附近的特点,所以古冰斗的高度就标志着古雪线的大致高度。喜马拉雅山区有一些古冰斗,它们的位置高踞于现代雪线之上,这显然是山体在近期仍处于强烈上升的证据。) ②冰川槽谷(“U”型谷)、冰蚀洼地、羊背石(可以指示冰川运动的方向)、悬谷。 第三节冰川的搬运与沉积作用 一、冰川的搬运作用 ——将剥蚀的产物及坠落冰面的风化物一起冻结于冰体中,像传

《地质地貌学》考研大纲

《地质地貌学》考研大纲 本课程包括地质学、地貌学及其应用几方面的内容。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岩石圈的物质组成、构造、形成及其变化和发展历史以及古生物变化历史。地貌学则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科学。地质作用及其结果贯穿全书,从地质学部分所涉及到的地壳物质组成,到地貌学部分提到的各种地貌的形成,以及后面的地质灾害,都是地质作用的结果。 重点:各种内力、外力地质作用及其产生的结果,即内力地质作用形成的矿物、岩石、构造运动和各种地质构造;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类型、以及与各种地貌类型相关的沉积物。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风化特点,各种地下水类型的特征,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和风成地貌、黄土地貌的形成原理、形态特征及结构特点。 难点:矿物和岩石的特征及风化特点,尤其是在野外鉴定矿物和岩石类型的技能锻炼;二是将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特征,与实际生产结合,运用地学观点分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途径。 绪论 基本要求:了解地质学、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及发展历史,掌握地质作用的内涵及类型,认识地质学、地貌学在资源环境领域的地位和作用,初步建立地学的宏观研究思想。 重点:地质作用内涵 概念: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 了解内容:地质地貌学与土壤、土地科学的关系。 第一章矿物 基本要求:掌握矿物的含义、化学成分及物理化学性质,学会认识鉴别常见矿物,了解矿物与农业资源环境的关系。 重点:矿物的概念、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矿物的晶体化学分类法、硅酸盐类矿物的结晶构造特征。 概念:矿物、原生矿物、次生矿物、类质同象(同晶置换)、同质异象、解理、硬度、颜色、他色、假色、结晶习性、结晶质 了解内容:矿物(粘土矿物)与土壤的关系。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活动对地表岩石和地形的破坏和建造作用的总称。包括冰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冰川地质作用在极地、高纬度和高山寒冷地区占显著地位。 冰蚀作用冰川活动破坏组成冰床的岩石和地形的作用,又称刨蚀作用。冰蚀包括掘蚀和磨蚀两种作用方式,而几乎没有溶蚀作用。冰床附近的冰体因受挤压,融点降低融化成水,渗入下伏冰床的裂隙或孔隙中,水体因压力降低而冻结。随冰体和融水的反复融化和冻结,它们的体积反复收缩和膨胀,致使组成冰床的基岩或土体发生崩解。崩解的碎屑(包括原来的碎屑)又会被再冻结,并入冰川中,并随冰川迁移。以后新鲜冰床继续重复遭受上述作用,不断加深拓宽,这种作用称为掘蚀。发育于降水量充沛的海洋性气候下的温冰川(海洋性冰川)和发育于降水量小的大陆性气候下的冷冰川(大陆性冰川),掘蚀作用的强度有明显差异。前者的温度以接近融点为特点,其底部融水充沛,掘蚀作用特别强烈;后者的温度以低于融点为特点,其底部融水贫乏,掘蚀作用极弱。此外,冰川在运动途中,因自身产生的强大挤压力,所挟带的岩屑对冰床进行研磨,使基岩床面和岩屑都遭受磨损,这种作用称为磨蚀。因温冰川的掘蚀作用比冷冰川强烈,其底部挟带的岩屑较多,此外,它可沿冰床滑动,所以温冰川的磨蚀作用比冷冰川强烈。冰蚀作用可以塑造出一系列特殊地貌。在山岳冰川地区最常见的冰蚀地貌有:横剖面呈U型的冰川谷,状如围椅的冰斗,金字塔形的角峰,山脊薄如刀刃的刃脊(图1冰蚀作用下形成的冰斗、刃脊、角峰和冰川谷),光滑平整并具有多组刻痕的冰溜面,以及状似伏于地面的羊背的羊背石等。(见彩图冰川作用形成的角峰-珠穆朗玛峰、U形谷──新疆乌鲁木齐河上游U字形并列的冰川悬谷、冰蘑菇(西藏北部大陆性冰川表面消融区)、具有冰核的冻胀丘(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冰桥──冰川消融形态之一(西藏北部)、巨型羊背石,也称鲸鱼背(加拿大曼尼托巴省西北部弗林弗伦附近)、冰川漂砾(四川甘孜海子山)) 冰川搬运作用冰川在运动过程中把它携带的碎屑物转移到他处。冰川搬运的物质称为冰运物。冰川除含有大量由冰蚀作用产生的各种粒级的碎屑物外,还接收了来自两侧谷坡由冰冻风化和斜坡重力作用产生的碎屑物。温冰川中碎屑物的含量大大超过冷冰川。即使是冷冰川,碎屑物含量也可达60%。这些碎屑物主要分布在冰川的底部及其两侧,其内部和表层也有碎屑物分布(图2冰运物在冰川内部的分布)。 冰川搬运能力很大,可将粒径10~20米以上的巨大岩块搬走。粒径大于1米的岩块称为冰川漂砾(见彩图冰川漂砾(四川甘孜海子山))。冰川的搬运作用包括载运和推运两种方式。冰川运动时,冰川内部和表面的碎屑物都会随冰川迁移,犹如传送带传送物体,这种搬运方式叫载运。载运是冰川搬运作用的主要方式。冰川载运物的移动路线是由冰川冰质点的运动轨迹决定的。由于冰床是不平整的斜面,冰川冰质点的运动轨迹随冰床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在冰床凸出部位,冰体受引张应力,上覆冰层对下伏冰层沿两者间倾斜界面向下滑动;而在床面凹陷部位,冰层受挤压应力,上覆冰层对下伏冰层沿两者间倾斜界面朝上逆冲。因此位于冰川底部的碎屑物也可以上升到冰面上。此外,冰川冰质点的运动轨迹在平面上可以作侧向散射,散射角一般为2°~10°,最大达20°~60°。推运是冰川前端以巨大的推力将冰川前端地面上岩屑向前推进,这种搬运方式只发生在冰川前端位置前进的条件下。由于冰川是固态物质,冰运物相对位置在搬运途中很少变化,因此冰川搬运作用不具按大小、比重的分选现象。 冰川沉积作用包括融坠、推进和停积等 3种方式。融坠是指由于冰川表层或边缘部分消融,从其中散落的碎屑物就地进行堆积的一种沉积方式。当冰川前端位置向前推移时,它会象推土机那样把铲刮的物质堆积起来,这种沉积方式称为推进。此外,若冰川在运动途中遇到障碍物,受挤压,融点降低而融化,散布其中的碎屑物就地堆积,这种沉积方式称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地质学综合》考研大纲_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考研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地质学综合》考研大纲 一、考试范围 普通高校基础地质学课程基本教学内容,涉及到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等3门课程。原则上要求考生曾系统学习(或自学)过上述主要课程,但是考试内容则根据我校地质类学科特点有所偏重。试题总分150分,其中:普通地质学(30分),构造地质学(60分),沉积岩石学(60分)。各科考试大纲包括以下详细内容: 1.普通地质学 (1)地质作用概论 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等 内力地质作用:地震、岩浆作用、构造运动等 (2)海洋地质作用基本特征 了解和掌握海岸带的改造与建造的地质作用全过程,重点是海岸带的海蚀作用和海积作用的地质过程、及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的类型和特点。 海蚀作用的概念及海蚀地貌特征,基岩海岸与砂质海岸的海蚀作用特点 海岸沉积作用与海积地貌基本类型及特点 海岸带的演化特征,了解海岸带由改造向建造转化的地质作用全过程。重点是三角洲的变化,及在地质历史中造成海岸带演化的主要因素。 (3)流水(河流与洪水)地质作用基本特征 理解河流这一在陆地上、在固定的流槽里常年流动水体的地质作用全过程。特别是要认识到河流是以机械侵蚀作用为主的、是塑造陆地表面的主要地质营力。重点是理解河流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的过程、及改造与建造所形成的地貌类型和特点。 河流的地质作用及河流地貌特征,包括:河流的侵蚀方式(冲蚀作用、磨蚀作用、溶蚀作用)、常见的河流侵蚀现象及特点、河流的机械搬运方式及搬运能力、河流的机械沉积作用及主要的沉积地貌类型及特点等等。 (4)地震及地球的内部构造 主要理解和掌握地震及相关的基础知识;并了解地震波在推断地球内部具有圈层结构及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物理状态等方面所作的贡献。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及地壳结构的特点。 地震的基本概念:震源、震中、震级、烈度 地球的内部构造:莫霍面(M)、古登堡面(G)、岩石圈、软流圈(低速层)等,地壳、地幔、地核的基本特点。 重力均衡原理:山区与平原地壳厚度的差异,大陆与大洋地壳结构的异同点等 (5)岩石圈板块构造 了解板块构造的发展过程;掌握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概念、要点及板块构造体系,重点是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要点。 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要点:大陆裂谷、大洋中脊、转换断层、贝尼奥夫带、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海底磁异常条带、海底平顶山等概念及其形成过程。 岩石圈板块构造:板块的三种边界类型,板块运动的三种端元方式,板块的运动模式–威尔逊旋回。 2.构造地质学 以曾佐勋主编《构造地质学》为主要参考书,考试内容包括基本名词、概念解释,构造平面、剖面图件阅读、分析及描述,构造作用及构造变形综合论述等三方面,涵盖参考书的以下部分章节:第二章地质体的基本产状 地质体的基本产状(产状要素及其表述方法);水平岩层基本特征;倾斜岩层基本特征;地层接触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